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1、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5、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有三个重要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6、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7、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8、省力杠杆有:钳子、偏口钳、订书机、手术剪、园林剪、船桨、铡刀、羊角锤。
9、费力杠杆有:镊子、夹子、火钳。
10、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剪子、跷跷板。
11、支点在中间的杠杆有:剪刀、撬棍;阻力点在中间的杠杆有:胡桃夹、铡刀;用力点在中间的杠杆有:镊子、筷子。
12、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13、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1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15、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16、阿基米德曾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便是运用杠杆原理。
17、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18、当轮带轴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力;当轴带动轮工作时费力,轮轴的作用是省距离。
19、在轮轴装置中,轮越大,提起重物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但提起重物时拉动绳子的距离越长了。
20、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21、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扳手、门锁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22、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3、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缺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优点是能省力。
24、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25、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26、起重机就运用了滑轮组。
27、像搭在汽车车箱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沿斜面提升物体比向上提升物体省力,但费距离。
28、不同坡度的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29、生活中的斜面: “S”形盘山公路、各种刀刃、立交桥的引桥、螺丝钉等。30、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转时越省力。31、32、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转动速度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速度比小齿轮慢。
1、我们认识哪些工具?
答:我们认识的工具有剪刀、铅笔刀、镊子、指甲刀、筷子、订书机、钳子、螺丝刀、锤子、开瓶器等。
2、羊角锤、钳子、剪刀、天平是不是杠杆,说明理由。
答:是杠杆,因为这些工具都能找到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撬棍撬起生物一定能省力吗?怎样做才能省力? 答:不一定。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时省力。
4、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答: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5、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答:因为这些工具有的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如钓鱼竿;有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有的是因为用力不大,却可以加大效果,如理发剪。
6、找一找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用了轮轴?它们的哪部分相当于轮和轴? 答:门锁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板手、汽车方向盘等。
相当于轮的部分:门锁把手的手柄、水龙头T型横杆、辘轳转把、板手手握的地方、汽车方向盘的外圈。
相当于轴的部分:门锁把手转轴、水龙头T型竖杆、辘轳的圆木、板手的咬口、汽车方向盘的竖杆。
7、我们的盘山公咱为什么修成S形?
答:S形盘山公路由于路程延长而使坡度变小,所以汽车上山就会省力。
8、自行车上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答:刹车、车铃应用了杠杆原理;螺丝和螺帽应用了斜面原理;车把、脚踏板、车轮等应用了轮轴原理。
单元二:形状与结构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科学上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中应控制的变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5、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板。
6、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7、拱形承载重量时,会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8、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比如鸡蛋手捏不易碎。
10、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11、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2、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安全帽;球形:蛋壳、乒乓球、头骨。
13、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得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能力都相同,重量轻,强度高。比如许多植物的茎都是空心的,如竹子、水稻、芦苇等;身体里的手臂骨和腿骨都是管状空心的;工地上的钢管。
1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15、在长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中加斜杆是为了加固、稳定。
16、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17、铁塔的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这样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8、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
1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0、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21、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22、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
23、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24、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5、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1、横梁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①与材料有关,材料不同抗弯曲能力是不同的;②与长短有关,材料长了容易弯,材料短了不容易弯;③与材料的宽度、厚度有关,材料宽了或厚了不容易弯;④与材料的安放有关,材料立着放不容易弯。
2、观察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哪些因素应保持相同? 答:架空的长度、放垫圈的位置、纸的厚度、长宽应该相同。
3、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答: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改变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4、瓦楞纸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
答:瓦楞纸有三层和五层的,几层粘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而且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W”型,增加了厚度,所以会使纸变硬。
5、拱形结构承载重力有什么特点?我们知道哪些拱形建筑?
答:①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②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赵州桥、黄土高原的窑洞、天安门门洞等。
6、试说明乌龟、蜗牛、河蚌等外壳形状对生物本身有什么作用?
答:这些外壳都是圆顶形或球形,承受压力能力强,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7、在正方形框架中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组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起什么作用?
答:起到推和拉的作用,使框架不变形。组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三角形,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8、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答: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空调机室外机架、房架等。
好处:框架结构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而且花费的材料又很少。
9、哪些特点使铁塔不容易倒?
答:①框架铁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②塔身用三角形结构提高牢固性;③在地下打基础,并把铁塔与基础相连,更使铁塔不容易倒。
10、为什么用“工”字形钢材? 答:①省材料;②增强抗弯曲能力。
单元三:能量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之后开始研究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为了纪念他,电磁学中磁场强度的单位以奥斯特命名,简称奥。
3、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电会被用完。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
5、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6、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7、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的缠绕的方向有关。当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8、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不同点:磁铁是有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可以。
9、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的数量、铁芯的大小有关。增加线圈圈数磁力会增大;减少线圈圈数磁力会减少;电池节数多,磁力大;铁芯大,磁力大。
10、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1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就会自动改变。
1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1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14、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做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等。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5、声音的能量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便电灯亮或灭。激光有很大的能量,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16、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17、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18、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9、干电池:普通电池、纽扣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即时使用;出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20、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2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更多的泥土沙石堆积,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时期高压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变成了煤。
22、煤在地下的分布是分层状的,这说明煤大多分布在沉积岩中。
23、石油、天然气与煤相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24、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使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5、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26、我们使用的能量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1、电磁铁有南北极吗?如何检验电磁铁有南北极?
答:有。用指南针靠近电磁铁检验,铁钉电磁铁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引,另一端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2、怎样设计“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的多少。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用导线缠绕铁钉一半;用导线缠绕铁钉全部;增加导线缠绕铁钉的层数。实验保持哪些条件不变:电池数量不变、铁钉不变、导线不变。
说明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多,磁力大,圈数少,磁力小。
3、怎样设计“电磁铁磁力与电池数量关系”的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电池数量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改变的条件:电池数量的多少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用1节电池、用2节电池、用3节电池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保持哪些条件不变:铁钉不变;导线不变;线圈圈数不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磁铁磁力与电池数量有关,电池数量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4、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答:①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多,磁力大;圈数少,磁力小。②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多,磁力大;电池少,磁力小。③与线圈和铁芯的距离有关,距离近,磁力大;距离远,磁力小。④与铁芯形状、粗细、长短有关,马蹄形的铁芯比条形铁芯磁力大。⑤与导线的粗细有关,导线粗,磁力大;导线细,磁力小。
5、你知道哪些地方用了电动机?
答:电扇、汽车、水泵、洗衣机、面粉加工厂等都用了电动机。
6、各种用电器是如何转化能量的?
答:电扇是把电能转化成风能;电视机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声能;电热壶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烤箱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风车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风能和热能;电动自行车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7、哪些物体悄悄地储存着能量?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答:食物和汽油中悄悄地储存着能量。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来自于食物。
8、用两手相互摩擦,我们有什么感觉?反复弯折一段铁丝,摸一摸铁丝,有什么感觉?这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答:用两手相互摩擦,两手会有发热的感觉;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然后摸一摸铁丝,感觉发烫。这些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成机械能,又转化成热能。
9、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它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答:煤的能量来自亿万年前的植物;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几亿年前的低等生物;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水能、风能、所有的生物能都来自于太阳。
10、怎样节约能源?
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用节能电器;多利用太阳能、几能;做好增圾分类和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利用。
11、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有哪些?它们源自哪里?
答:现在我们全盘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植物等。它们源于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风、流水、植物是可再生的。
单元四:生物的多样性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4、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5、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6、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7、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8、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9、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0、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1、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
12、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等
13、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4、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15、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16、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7、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18、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19、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20、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1、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22、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23、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功能
金鱼 水中 鳃 水中呼吸
鳍 水中游泳 纺锤形 减少水对它的阻力
鸽子 空中 羽毛 保温,防水
骨骼中空 身体轻,便于飞行 长有翅膀 空中飞行
25、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26、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27、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28、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29、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30、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1、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32、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33、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举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34、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
35、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36、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37、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38、《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39、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40、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1、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些什么?
答:①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和放大镜②我们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③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④要注意自身安全。
2、我们一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
答:常用的分类方法如: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请举出几种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如风仙花、桃树等。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4、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形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答:水生植物的根系退化细小,而陆生植物的根系发达。
5、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对本身有什么意义?
答:①梧桐树宽大的叶子,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②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水分;③马齿苋肥厚的茎、叶,便于储藏水分、防止干旱;这些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6、举例说明几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对本身有什么意义?
答:①金鱼的的身体呈纺锤形,游泳时可以减少水对它的阻力;身体上的鱼鳍、鳃都是与水生活相适应的;②鸽子身体上长有翅膀、羽毛,骨骼中空都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③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像发现。④鸭子的脚上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在水中生活;⑤苍耳种子上有刺,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⑥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传播种子。
7、是什么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 答: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
8、举例说明适者生存的道理? 答: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生存下来了,而其他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了。
9、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答: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地球环境的重要资源,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生活将无法维持。
10、植物为人类做出了什么?
答:①提供了人类的食物;②供人类欣赏;③提供给人类做药材;④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和学习用品;⑤可以净化空气;⑥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11、动物为人类做出了什么?
答:①提供食物;②提供衣服,如兔、蚕、羊等;③提供药品,如鹿、穿山甲等;④供人类骑乘,如马、骆驼等;⑤供人类观赏,如动物园中的动物;⑥人类可以用动物身上的东西做成生活用品,如鲤鱼皮包、像牙筷等。
12、举例说明每一种动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
一、胸中有全局,工夫下在备课上
教师在复习备课时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要立足课标、总揽全局,用好教材,既能由点到面,又能由面到点,做到收放自如。复习过程要有合理安排,避免简单化;复习思维要活跃,避免机械化。要认真分析、对照课标年级目标,找准知识点,关注其前后联系,达到读书时(新授),书越读越厚,复习时,书越读越薄。还必须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努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在梳理课内阅读知识时,一是引导学生梳理第12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积累的内容。另外,“日积月累”也是应完成的背诵任务。自主检查,拾遗补缺。二是进行必背和选背内容的背诵比赛,并让学生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片段,说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三是要对文学常识、课文重点知识等进行分组归类。如:
(1)文学常识可设计连线题或填空题归类,例: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
(2)人物特点归类。可以编成连线题或填空题进行练习。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可敬的人如:的李大钊;的张思德;还有的汤姆·索亚;的居里夫人;的怀特森和的周总理。我们需要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应该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3)表达方法可以编选择题进行归类。例:《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A.互相呼应表达方法。B.总分总的表达方法。C.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归类整理复习,学生才能对知识块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中寻找一些规律,便于巩固、知新,从而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同时,利用所学课文进行词句积累和概括能力训练,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成功在课堂,本事显在课堂上
1. 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预习是听好一节课的基础。每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标和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 以课内为主。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面对众多知识,学会放弃,选择重点,将复习内容系统化,比如复习六年级下册第四组时,可将组的训练重点、课文内容和积累运用有机结合,然后将其分割成四个复习要点,生字词语、童话赏析、趣味语文、读写训练。提纲挈领地选择代表性、典型性题目,便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减少琐碎,减轻负担。例如:
拼读下面的词语,并规范、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
此题就将拼音、词语及人文熏陶融为了一体,三个词语中,有生字“魁”,易错的熟字“炼”和“豪”。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重在训练识字与写字的能力及联系语言环境写词语的能力,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紧张的复习而丢弃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还渗透了“早起锻炼”、“学会健体”的情感教育。
3. 以能力为主。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连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根据内容,巧填关联词。例如:
(1)根据内容,巧填关联词。
凡卡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在莫斯科当学徒期间,()要干活,()要挨打受骂,他想:()在老板家受罪,()回到爷爷的身边。()有了这个想法,()他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其实,他哪里知道,()回到爷爷身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
(2)仿照例子,根据情境填写古诗名句、格言或警句。
例:思念故乡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别时:________赏春时:________思念时:_______
这些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和古诗文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情况,并让学生在完成相应教材内容的积累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三、优势在群体,补救落在练习上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多给慢生提供机会。练的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一课一练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比如在复习课文内容时,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确定“训练点”。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训练点”落在“前后照应”的表达上。复习中领悟了这个表达方式的妙处后,可让学生以“往事”为话题进行片段练习,并采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再如《匆匆》一课中用了一组排比句描写时间来去匆匆,复习时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不尽相同的,教师选习题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的普遍现象,更要考虑到个别现象,作分类要求,分层推进。对中下生,重在分析指导,通过复习使其弥补知识缺漏,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可推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丛书,扩大视野,丰富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从而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四、关键在落实,提高放在巧评上
复习阶段的首要任务应是教学生不会的。要给学生讲关键、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画龙点睛。点评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问题的处理与训练:抽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知识点涉及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是否搞清楚;对练习题是否具备变型、互换、转化、重组、自编、改编、延伸的能力,是否具有巧答、妙解、灵活运用的思想方法。如在习作复习中,不在于让学生写的数量多,而在于加强指导与评改,要遵循“多改少写、以改促写”的原则,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作文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感悟写作的方法与基本规律,学会作文。复习时,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多思考,认真地修改自己平时的作文,还可以安排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从点评到笔改,一文多改,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的能力。为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评讲时可开展系列活动:(1)佳作展评。开辟“复习佳作专栏”,按照不同主题精选优秀习作或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品评欣赏。(2)编选作文。学生将自己小学阶段的习作进行修改后,归类整理成一本自己的作文选。(3)竞赛驱动。可组织专题作文竞赛,如记叙文、想象文、应用文的专题,结合竞赛,进行有针对性的习作辅导和练习。设立奖项,鼓励创新。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这一课是在前面一课研究了拱形的特点之后,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2、认识生活用品中的拱形。3、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本课就紧紧围绕这三个活动,扩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提高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
◆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拱形承重的特点已基本掌握。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六年级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常规的不断熏陶和影响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品行,能充分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
◆ 说目标:
正是对于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所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
◆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的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说用具:
1、分组准备:(1)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2)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每组一个圆环(主要在实验时能更好地起到抵住拱足的作用。)
2、教师准备: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实物、课件等。
◆ 说教法、学法:
根据这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索”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方法,有利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说理念:
《小学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实物,课件等,把静态的课本教材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讨方法——实验证明——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完整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构建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 说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教后学”,主要依靠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的教,甚至是满堂的灌,来使学生获取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而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件很难的事。
近几年来,我试行了一套符合小学科学课堂的“五自”教学模式,来实施“先学后教”,并做了课题研究。现在我就《找拱形》这课是如何实施“五自”教学模式的,谈谈我的设计。
(一)激趣设疑,自主学习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欣赏课件中的圆弧形、圆顶形等建筑物和周围熟悉的物品(如安全帽等)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有类似拱形的结构。在此,我引导学生回顾拱形结构承重的特点,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拱形结构。同时板书课题来揭示新课的学习。
这个导入,我用知识铺垫,以旧引新,设置悬念,学生则回忆知识,引起期待,思考质疑,提出“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这个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
(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是讨论研究方法。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中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虽然,探究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方法还受现场材料的限制,针对材料的特点和實验效果,选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实验,是学生有效实验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探究品质的一种培养。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去实验,能锻炼学生的选择能力,也同时蕴含问题。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其探究的质量无疑是一种考验。
讨论之后,我们最终选用了前几课中用过的材料:硬纸条。我在这时向学生出示这样的“探究活动记录表”。
探究活动记录表
许多同样的拱条可以组合成一个圆顶形。测试不同数量的拱条组合在一起时能承受垫圈的数量。
实验方法
预测能承受的垫圈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能承受的垫圈数
一个拱形
二个拱形
三个拱形
更多拱形的组合
我们的发现:
先让学生作出假设:随着拱形数量的增多,承受的垫圈数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预测这样的问题。一是源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探究过程。二是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为学生后续的重难点解决做好认知上的铺垫。三是,与上节课《拱形的力量》的场景再现,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维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
(三)归纳提炼,自觉巩固
有了方案,又做好了预测,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成功,有的小组则不会成功,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问题,是对前面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材料数量使用的反思。从某种角度上将,需要部分小组不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探究中,方案规划和考虑的更加周密。个人认为,实践中构建思维和构建思维之后再实践,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需要。
合作探究之后,自觉地去整理数据,分析现象,汇报交流,最终获得这样的结论:拱形越多的组合,承重力越大。就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反馈矫正,自行提高
有了前面的理论作支撑,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半个乒乓球有多大的承重力?以及对塑料瓶形状的分析,那就轻而易举了。学生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放上重物试一试等方法,当堂检测了“圆顶形有拱形承载压力大地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的事实。接着就顺理成章地学习“球形”的受力特点。
紧接着,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想到:眼皮、鼻子是拱形的,指甲是拱形的,屁股是拱形的,鸟类等动物的蛋也是拱形的,甚至有孩子会说“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也是由球形的子宫保护着”。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此环节的设计,还能提高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就应该让儿童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来学习科学,通过观察、试验、综合及运用,在掌握科学概念原理的同时,获得对社会、自然的真切了解,增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五)课后延伸,自由发展
前面的“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学生兴致非常高,不由自主地滔滔不绝地交流着、讨论着。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就顺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延伸“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建筑物、生物体上有拱形结构?请课后继续收集资料,下节课在一块分享。”
作为探究的延伸,学生绝对有这样的兴致去进行探究。这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养提升,串成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
◆ 说特色: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里一次较为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尤其是对实验有效性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生思维构建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体现在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提供策略支持。
我力求从上课到下课都在真正地全面放手——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在这种充分期待与信任之中,学生就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同时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也就是我们教师要切实做个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引领者。
一、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种。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和()。
2、小草的相同特点:();
大树的相同特点:();
3、具有(),称为草本植物
具有()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4、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
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
5、①海带②杨树③爬山虎④仙人掌⑤柳树⑥长豆角⑦芦苇⑧黄瓜
1、水生植物:
2、攀爬植物:
3、木本植物
4、耐旱植物:
5、草本植物
6、不开花的植物有:()。
7、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
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果实具有极高的()和()
2、珙桐,又名(),是珍贵的()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保护植物
3、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
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
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
寄生植物:金灯藤 珍稀植物:银杏、珙桐
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
4、金灯藤属于()植物。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沙椎鸟()鹈鹕()秃鹫()
4、()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种。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和()两类。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具()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包括:()、()、()、()、()
4、没有()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等;
5、各类动物的特征:
①爬行动物:()。
(蛇、蜥蜴、鳄鱼、乌龟)②昆虫:()(蚊子、苍蝇、蛾子)③鸟:()。④两栖动物:()。
(青蛙、蟾蜍、娃娃鱼、蝾螈)⑤鱼:()。
⑥哺乳动物: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6、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万种,多数是(),并且昆虫中多数是()。像海盘车、蚌、水母、鼻涕虫、蟹和海绵等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五、细菌和病毒
1、细菌和病毒要用()或()才能看清楚,它们漂浮在空气中,潜伏在食物、土壤、水中中,寄生在()和其他()的体内。
1、细菌的特点:()。
2、病毒的特点:()。
3、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4、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 答:()。
5、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②()③()
6、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7、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等
8、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健康? 答:()
9、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
10、细菌和病毒同样会侵害一些动物和植物,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等瘟疫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病害会使植物枯萎腐烂、动物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如2001年英国爆发的口蹄疫。
11、病毒:麻疹、流感、肝炎、口蹄疫、瘟疫„„
细菌:百日咳、痢疾„„
六、生活中的真菌
1、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2、真菌有的可食用,有的不能食用。我国已知的食用真菌有()多种,如银耳、灵芝、香菇、金针菇、竹荪等。
可以食用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灵芝、香菇、竹荪等
3、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还有治疗()的作用
4、除了蘑菇、木耳 等大型真菌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也属于真菌。
1、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答:()
3、怎样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答:()。
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答:()。
5、实验: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目的:验证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两块面包冰箱盘子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将实验组放在露天盘子里,放在浴室里 将对照组一块放在冰箱里
实验结果:三天后放在冰箱里面包的正常,放在浴室里面包的长霉了。实验结论: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地方容易发霉
七、宝贵的生物资源
1、()、()、()、()、()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因此我们要保护合理利用宝贵的生物资源。
2、生物资源包括()、()、()、()、()。
3、()是我国的特产,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被称为------()
4、加拿大的()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
5、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建议)答:()。
1、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
答:()。
2、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答:()。
8生活中的能量、1、()、()、()、()、()、()、()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能量的单位是().1千焦=1000焦耳。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10----13岁儿童()千焦;轻体力劳动的成人()千焦;重体力劳动的成人()千焦。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中获得的,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只有保证身体中的(),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4、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
5、列举3个使用光能的实例: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光敏电阻„
6、列举生活中利用能量的实例。(课本上的图片„„)
9、植物和能量
1、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说明淀粉中含有()。
3、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4、光能能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化学能。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为: 太阳能 化学能。阳光、二氧化碳、水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淀粉和氧气)
用图表示:
7、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8、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
实验发现: 实验: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实验材料:燃烧勺、酒精灯、淀粉、火柴 实验方法:
1、点燃酒精灯。
2、用燃烧勺取适量淀粉。
3、将盛有淀粉的燃烧勺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现象:淀粉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存在淀粉中。
10、动物和能量
1、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2、写一个食物链一般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食物链至少有3个环节。
3、生物(动物、植物、人)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4、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
a、草、鹰、蝗虫、青蛙、蛇
1、b、松树、鸟鸦、鹰、松鼠、松毛虫2、5、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
(答:如在食物链“草→兔→人”中,当太阳能通过草的光合作用进入后,则按照草→兔→人的顺序逐渐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为化学能)。
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电灯、电扇、风车等都是能量转化装置。
2、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在不停地流动和传递着。
3、P50能量转化过程:流水的能 机械能 电能 热能光能声能风能等
4、列举5种能量转化装置:()。
5、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自制风动小鼓是怎样工作的?风动小鼓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答:风车在风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风车转动时带动金属片拨动鼓槌敲击小鼓,使小鼓发出声音。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风能→机械能→声能。
12、电铃响丁当
1、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就是(),电磁铁通电后,产生();断电后,()。电磁铁是一种将()转化为()的装置。
2、制作电磁铁用的大铁钉必须要()否则会被()断电后仍有磁性。
2、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和()的多少有关系。
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可通过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可通过减少电池节数),电磁铁磁力越小;
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
3、电磁铁的用途:电铃、电话、电磁起重器等 实验一:制作电磁铁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实验方法:
(1)将绝缘导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打铁钉(2)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3)切断电源,看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吸起了大头针;切断电源后,大头针掉了
实验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
实验方法:
(1)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线圈匝数一定,先用一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用两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实验结论:线圈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磁力越小。实验三: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实验方法:
(1)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电流一定,先少绕几圈导线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多绕几圈导线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实验结论: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13、能量的控制
1、科学家从()身上受到启发,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一样能吸收、释放能量的装置。2一些装置可以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3、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利用某种装置或材料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
4、自动控制装置类型有()等。
5、猜想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内部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工作的?P20、P57
6、为什么水龙头能够控制水流的大小?
14常见的能源、1、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没有 就无法提供能量。
2、能源可以分为 和 能源。可再生能源有: 等。不可再生能源有: 等
3、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4、目前人类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等。
5、风能、光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
6、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
3、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
4、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第四代:()
1、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那里获得的?(。)
2、使用煤这种能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答:。)
15、节约能源
1、人们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等。解决能源问题,首先要从()。
2、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位
3、我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是世界平均值的(); 我国的煤炭资源的()集中在华北 地区,水电资源的()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能源消耗较大
4、我国的能源问题(可结合课本内容简要阐述)①()。②、()。
5、列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
浪费能源的现象 节能措施 1.交通堵塞时汽车引擎、空转
关掉发动机
2.生活用品浪费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3.自动楼梯无人使用时 人少时可关闭 4.电暖气、空调等电器长时间开着 减少开机时间
①洗完手脸不关水笼头 ①随手关掉水笼头
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电灯开了不关 ③随手关灯 ④生活和学习用品乱扔 ④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⑤近距离开车上下班 ⑤骑自行车或步行
5、怎样做可以节约电? 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使用节能灯、减少电视或其他电器开机时间等
6、怎样做才能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首先从节能开始,这样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得更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7、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9、列举节能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购物、家务、出行等。
16、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2、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3、天然气水合物俗称(),有极强的燃料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往往分布于深水的海()或()。
4、“变色龙”化合物晶体可以按照要求,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光能或电能释放出来,颜色由白变黄
5、()与()、()以及()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6、()的秸秆含糖量高,是生产酒精的最佳原料。种植甜高粱的最大优越性是可以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7、新能源有什么优点? 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是环保型能源。
8、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9、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 二是生物质能的气化、液化和固化。
6、制作太阳灶是根据太阳能的原理制成的。
1、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使用太阳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种装置为我们做哪些事情?
答: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热能。优点 清洁无污染;缺点受阳光限制。为我们提供热水、做饭、洗涤
17太阳系的奥秘
1、第一次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由于传播“日心说”被判处死刑的科学家是()
2、太阳系由()组成。太阳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一定轨道围绕自己运动。它吸引着八大行星围绕自己运动。
3、这八大行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
4、冥王星被归入()行列。
5、现在知道的太阳系家庭成员有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6、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
7、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一条长长“尾巴”的天体,这就是()。
8、“哈雷”彗星每隔()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下一次我们看到哈雷彗星是在()年。
18、地球绕着太阳转
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方向是()(逆时针)。自转引起();
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方向是()逆时针)。公转引起()。
2、地球上四季变化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地球的地球的公转,另一个是由于 地轴是倾斜的。
3、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春季和秋季,白昼和黑夜大致一样长。
4、在极地,白昼会持续6个月,然后是长达6个月的黑夜
1、昼夜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
2、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
3、伴随四季变化,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在春季和秋季,黑夜与白昼大致一样长。
4、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各有什么特点?答:()
19、美丽的星空
1、国际上通用的星座共有()个,这些星座把美丽的天空分成不同的区域
2、由于地球的公转,各个季节最适宜观测的星座有所不同。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与猎户座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
3、地球的公转,星座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地球的自转,星座的位置在一天也会发生变化。
4、光年是指()
5、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使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星空来观看星座,对星座有更多的了解。
20、地球的近邻--月球 1、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成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1、月球是地球的(),在广阔无边的天际中,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 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的一面朝向地球,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3、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1/4,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只有环形山。
4、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变化依次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5、人类研究太阳系的长远目标,是开发和利用太阳系中的能源和资源,最终到太空去安家落户。
6、要开发一颗行星或卫星,要首先了解它在太阳系中的空间位置、运行轨道、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
1、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答: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逐渐自西向东移动的,移动的轨迹是弧形的
2、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答: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每一个月里绕地球自西向东转一周,在转动过程中,在地球上看月球不仅有方位的变化,也伴随着月相变化。
3、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
4、为宇航员设计宇航服,需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 遇到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21蔚蓝色的宝库
1、()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2、大陆架是陆地在海中的延伸。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极其宽阔,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储量可达()吨,天然气储量达()立方米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最多的物质是()。如果将地球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地球表面,可铺成一个约()厚的盐层。
4、海洋动物有()种,植物有()余种。
5、按照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把海洋资源分为()、()、()和()四类。
6、海洋中蕴藏着那些资源?答:海洋中蕴藏着大量资源,如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潮汐能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砂矿、钛铁矿、磁铁矿等。
22、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有:
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捕食海洋动植物、海上贸易、海上运输、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
1课、常见的建筑
1、古时候,人类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
2、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
3、引起房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
4、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①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发展。②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又改进了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5、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
6、不同地域建筑物的外形和功能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2课、巧妙的结构
1、(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
2、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结构设计的展览厅英国建筑师设计的钢丝网看台都是(仿生建筑)。
3、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②支撑力强。
4、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 ①节省材料.②轻巧.③结实.④支撑力强.5、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因为三角形有稳定性。3课、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
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4课、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3、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5、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5课、消化与吸收
1、什么是消化?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
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什么是吸收?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器官?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4、消化系统疾病有:肠炎、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酸、肝炎、脂肪肝、龋齿等。
5、我们应该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①不暴饮暴食。②吃东西细嚼慢咽。③少喝酒。④睡前不吃固体食物和甜食。⑤不喝生水⑥少吃凉东西。⑦少吃油腻食品。6课、呼吸与交换
1、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2、吸气与呼气时,自己的胸部是怎样变化的?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3、呼吸的作用: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5、(适当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在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16次。
7、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大量吸烟、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
8、怎样才能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 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循环与运输
1、有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
2、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3、心率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测(脉搏)来测量心率。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
5、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6、心跳加快时血液(流动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的(营养和氧气)增加。
7、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流动加快),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8、叛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佐尔医生发明了(心脏起搏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9、1982年,美国(杜布利兹)医生将JARVIK-7人工心态植入人体内,使病人存活了112天。
10、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8、心理与适应
1、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2、神经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3、什么叫反应时?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3、在反应时内,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
4、反应时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刺激的强度 ②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 ③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 ④动作及反应的次数等。
5、什么是错觉?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6、(大多数条件
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
7、填表: 游戏名称 刺
激 感
觉 反
应
快速抓棒游戏 对方松手的动作 眼睛看到的
抓住木棒
手躲避 逃避打手背的游戏 对方伸手的动作 眼睛看到的
9、健康成长
1、我们的身体虽然是由(不同器官和系统)组成的,但它们在(大脑)和(神经)的指挥与调节下,配合得非常默契。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渐发生着一系列(变化),有的阶段(变化明显),有的阶段(变化不太显著)。
3、在青春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一般为(10岁到20岁),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
3、要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①不挑食,全面、合理地摄取营养物质。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④多和家长、老师交流、商量。
4、当你和异性交往时,需要(掌握分寸)。
10、小池塘
大世界
1、什么是生态系统?
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生物个体
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生态系统。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环境。
4、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方法是什么?
①选点观察 ②取样记录 ③统计整理④展示结果
11、小瓶子
大学问
1、什么是生态平衡?
在分析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时,我们发现,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着动植物的尸体。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生态平衡。
2、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生态平衡被打破。)
3、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示?
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积极地保护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打破这种平衡。
4、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吗? 不是。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
5、北京大兴留民营村维持生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6、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7、什么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①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植物被称为生产者。
②消费者:人、牛、猪等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被称为消费者。
③分解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8、生态系统中死去的动物和植物为什么会腐烂?因为被细菌分解了。
9、动植物腐烂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
动物和植物腐烂后的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10、什么是生物圈?
地球表面所有的校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11、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12、(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
13、人和生物圈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12、小行为
大环境
1、(美国)科学家曾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建造了一个名为(“生物圈2号”)的建筑。
2、“生物圈2号”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家园。
13、浩瀚的宇宙
1、无论你居住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都能看到(银河系)。
2、仰望天空,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光带,那就是(银河系)。
3、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织布的梭子)。
4、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恒星)、(2000亿颗行星)组成。
4、宇宙中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5、科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宇宙)。
6、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 “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
7、中国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星际航行)的向往。
14、探索宇宙
1、在北京建国门的古天文观象台有一个巨大的铜球引人注目,那就是(浑天仪),这表明(5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用一些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了。
2、(意大利人伽俐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3、(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收到来自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5、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6、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
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②哈勃太空望远镜。③射电望远镜。④天文观测站。⑤宇宙飞船。⑥太空空间站。⑦人造卫星等。
7、(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8、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能观测(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
9、(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用来(发射)卫星等宇宙探测器。
10、我国(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人试图用(火箭)使自己飞上天,但他没有成功,并献出了生命。为纪念这位先躯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11、(明朝)发明了(一窝蜂火箭)。
12、用气球模拟实验研究火箭的动力时发现,气球中的空气(向下)喷出,气球(向上)飞出,气球靠(空气的反冲)力量前进。
13、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
①火箭本身的材料、动力和工艺。②外界气候、环境等。
14、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钱学森)。
15、(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15、人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2、我国(1970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3、到1998年底已经有(35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4、人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天文观测)等多种用途。
5、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
6、用乒乓球和棉线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
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7、同步卫星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用相对运动的原理怎样解释?
同步卫星就是卫星运行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都是24小时旋转一周,这样从地球上看,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的上空。
16、在太空中生活
1、(前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
2、(“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
3、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几个国家正在携手建造一个绕(地球)转动的空间站。
4、(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科学研究之旅”重返地面的途中爆炸。
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独立设计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17、走近科学家
1、列举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称
张衡、袁隆平、居里夫人、牛顿、阿基米德、爱因斯坦、爱迪生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
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不唯权、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不唯权、不唯上等。3、1769年(法国人)制造了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4、1886年(德国人)制造了(四轮汽车)。5、1908年(美国人)制造了(T型福特)汽车。
18、科学学习回顾
1、在科学课中我们进行了哪些类型的探究活动?
①观察与实验
②计划与实施
③阅读与思考
④设计与制作等。
2、尽管探究活动有着不同的类型,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
3、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与预测
制定计划
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
思考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3、科学课中学到了哪些技能?
① 观察
②记录
③预测
④分类 ⑤对比实验
⑥设计与制作
⑦建立模型⑧信息搜集和整理
⑨表达与交流等。
4、利用多种图表整理信息
①曲线图
②柱状图
③扇形图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2、杠杆的特点:
(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如:钓鱼竿、火钳等)。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跷跷板、天平等)。
3、轮轴 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4、滑轮 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5、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7、斜面 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教科版天井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1、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
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同一个物体不同形状时抗弯曲能力不同。
如把薄纸板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最稳固,不易变形。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多用三角形结构。
教科版天井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1、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3、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4、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
磁力大。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有机械能。燃料、食物、化学物质中储存的是化学能。
10、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能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11、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12、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13、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4、水能、风能、化学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源于太阳。
15、新能源有地热、风能、水能、原子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教科版天井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1、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3、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4、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例
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例如: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5、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
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6、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
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7、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形
态结构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8、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
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9、从38亿年前,地球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1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10-06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09-06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0-26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计划和总结07-11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总结10-10
六年级毕业科学试题06-03
六年级科学大象版06-27
六年级300字科学作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