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范文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绩观范文

政绩观范文 篇1

正确地看待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前提。政绩观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绩的目的,即为谁而建政绩;二是政绩的内容,即什么是政绩,什么不是政绩;三是政绩的取得,即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途径实现政绩。

是为自己而追求政绩,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来。

所谓政绩的内容,其实质是要回答,什么是真政绩,什么是假政绩。这需要用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发展是政绩的重要内容,但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除了数字指标外,还包括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还应该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

所谓政绩的取得,就是说政绩一定是要通过艰苦努力,靠着实干精神、科学精神干出来的。领导干部要想取得政绩,没有捷径可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是惟一的可行之路。正确的政绩观所倡导的政绩的取得,靠的就是实干,靠的就是科学,靠的就是群众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二是要持科学的工作态度,按客观规律、按规矩、按规则办事,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三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要充分认识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把抓落实作为一个极其严肃的政治问题来对待,在抓落实的实践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已经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我们去破解。各级领导干部应勇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破解这些重大疑难问题,就是在创造真正的政绩。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政绩又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干部的品质,看出他能否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那么,我们该怎样让正确的政绩观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呢?最根本的,要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来实现。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头脑中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物质第一性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而不能搞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他必然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发展规律,把自己的政绩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并勇于接受实践对政绩的检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明白,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揭示的正是政绩观的世界观本质问题。

权力观对政绩观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看做是公众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因而能够运用手中权力为公众办事情,为人民谋利益,而这既是正确的政绩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同时也是追求正确的政绩的向导。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目的性,才能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用权力为人民造福。

政绩观与发展观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那么政绩就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应该同时体现在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那么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追求所谓的繁荣。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那么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

领导的政绩观 篇2

最近一个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深刻认识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大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政绩,是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对领导干部来说,政绩是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组织和群众评价、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领导班子来说,政绩是领导能力的整体展示,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创造多大的政绩。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发展与政绩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什么是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政绩观,更加明确创造政绩的努力方向和根本要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而创造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绩,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就有了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目标追求,进而就有了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动力。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解决当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之所以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针对当前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和如何创造政绩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三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缺乏造福一方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不讲大局,决策不讲科学,办事不从实际出发,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追求轰动效应。五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置群众利益于不顾,虚张声势,对经济发展指标“注水”造假,搞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正确政绩观的灵魂。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政绩,最根本的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创造政绩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求真务实,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按照基本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这在察实情、讲实话上是一致的。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这在办实事、务实效上是一致的。求真务实,就是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狠抓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在出实招、求实绩上是一致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共产党人的政绩,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我们党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违背人民群众的愿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是政绩,而是败绩。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实践、群众和历史是正确政绩观的衡量标准。怎样衡量政绩,如何判别政绩观正确与否,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问题。坚持以实践、群众和历史衡量政绩,我们就能避免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能端正党风,改进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相联。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联系着科学的发展观,而且联系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对领导干部来说,解决好权力观问题尤为重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尤其应当强调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领导干部应当强化规律意识,看问题、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实际,特别是要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具体工作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还应当强调善于掌握和运用统筹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要善于统筹全局,善于谋划长远,善于协调各方,善于突出重点,善于见微知著。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创造业绩的愿望,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始终保持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四、党的组织工作要为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提供保证

1、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涉及到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部门责任重大。

2、要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方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

考核体系。

3、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必须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

4、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在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5、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怎样树立正确政绩观 篇3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胡锦涛指出,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当在掌握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其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需要我们摈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观念,摈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的观念。只有善于在全局上谋发展,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这样的政绩观才是科学的。

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布局合理、动态平衡,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地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良性互动,探索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避免重近轻远,只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却缺少统筹规划的误区,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只顾眼前增长、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二、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求真务实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是求真务实的根本目的和根本要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夫,狠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夫,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解析偶然知晓必然,驾驭个别把握趋势。抓工作、谋发展、干事业,不仅要有满腔热情,而且要有科学精神;不仅要关注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要关注今后发展的趋势;不仅要充分考虑干部群众要求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而且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可能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不仅要深入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而且要深入认识国际形势和我国国情。要改革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决策的论证制、责任制,建立健全听证、咨询、公示等制度,力戒“情况不明决心大”、“拍脑门”、“想当然”地盲目蛮干,避免出“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三板斧”的笑话。

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做到言行如

一、表里如

一、始终如一。在取得的成绩面前,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善于从成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并把新的认识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越是成绩显著,越是形势喜人,越要保持清醒头脑,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

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就是追求、认识、把握、运用规律和真理。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就是坚持言行一致,切实改进虚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前者侧重于认识,后者侧重于行为、实践、作风、态度等。这两个方面,是求真务实范畴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求真是前提和根本要求,务实是归宿和基础。“求真务实”必须成为每个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要努力做到“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与规律,以一种艰苦奋斗的踏实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要全面科学地判断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到真抓实干上,卓有成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六实”

“六实”即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其实质就是要以“实”为本,踏踏实实、实实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群众拥护、信任的公仆。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察实情,了解实际情况,讲话一定要有根据;讲实话就是对于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要实事求是地讲,不能隐瞒;鼓实劲、出实招,就是要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确实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言行如

一、表里如

一、始终如一。看准了的事情抓紧干,不见成效绝不罢休,看不准的事不可盲目蛮干,让一切工作、各项政绩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反对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防止摆花架子、盲目攀比、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纲 篇4

(一)政绩及其基本特征

1、政绩的含义。

2、政绩的基本特征。

(二)政绩观及其科学内涵

1、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2、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二、当前干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偏差

(一)主要表现:

1、无为政绩观。

2、急功政绩观。

3、唯上政绩观。

4、作秀政绩观。

5、片面政绩观。

(二)政绩观出现偏差的危害

1、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

2、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形象。

3、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三)政绩观出现偏差的原因

1、主观原因。

2、客观原因。

三、深刻认识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大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四、积极探索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教育,解决好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政绩

1、要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而不能用经济的观点看政绩。

2、要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而不能用领导的观点看政绩。

3、要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而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政绩。

4、要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而不能用理论的观点看政绩。

5、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而不能用片面的观点看政绩。

(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为人民创造政绩的本领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2、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实际工作本领。

(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1、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2、坚持科学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加强制度建设,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1、完善政绩考评制度

2、健全政绩奖惩制度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篇5

黄良国

(2004年9月6日)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民主化之路,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民主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好民主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3、推进民主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央“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上有所突破。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民主化改革。一方面规范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根据全委会成员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民主化。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与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重民主选拔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索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在法律框架内实行民主决策。透析安徽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关键要健全民主的决策机制。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二要畅通民主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三要实现民主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凡是涉及行业领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四要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经会议讨论的事项范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民主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创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借口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工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防止和反对盲目跟风、唯书唯上的倾向。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紧紧抓住当前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对领导干部“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消除监督管理的死角。具体要做到把握一个关键,突出二个层次,抓住三个环节。

1、把握一个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如果只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决定重大问题难免要发生失误。因此,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键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把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首先,一把手要有很强的民主意识,善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这是民主能否落实的关键。在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查研究,注意倾听方方面面的呼声;在党委议题形成后,提前征求委员的意见,给委员充分的酝酿时间;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自觉地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决策,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欢迎不同意见,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置于制度约束之下。第二,班子其他成员要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委员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积极主动地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勤于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集体决策献计献策。第三,要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谈心和批评,坚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开诚布公,推己及人,消除分歧,消除误会,达到党委成员政治、思想、行动上的真正一致和团结。

2、突出二个层次。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即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下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积极探索与人大、司法监督联动机制。如开展巡视工作,逐步在层次上延伸和内容上扩展,及时纠正和防范一些滥用权力的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坚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不廉洁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必须坚决查办,不得推拖不管,更不允许压案不查。对办案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要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责任。二是群众对领导的监督。首先,通过民主评议实施监督。实行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将评议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对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并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体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其二,通过政务公开实施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措施来抓,凡涉及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其三,通过信访工作实施监督。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使群众举报的问题得到认真处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同时对领导干部的作为实施有效监督。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篇6

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

中共丽水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4年9月13日

[领导干部重点调研课题]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 张成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组织、自己的‚试金石‛。就欠发达地区而言,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如何树立政绩观,为谁树立政绩,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对我们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实施‚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打造‚平安丽水‛、加快把丽 水培育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根据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最近,我带领有关人员到基层,就我市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有关政绩观问题进行了调研。在与县(市、区)、乡镇、部门干部的接触、交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是我们丽水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总体而言,在全市整个干部队伍中,绝大部分人的政绩观是正确的。广大干部从欠发达的实情出发,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理清工作思路,发扬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丽水市委根据省委‚八〃八战略‛和把丽水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在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少数领导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政绩观。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主要表现2 在:

(一)急功近利。少数领导干部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赶快出政绩、抓紧出政绩,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想争取在自己的任期内,急着做出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魄力,热衷于搞‚短、平、快‛的政绩,对当前、届内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重摘果、轻栽树‛,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时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

(二)标新立异。一些领导执政一方,为了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千方百计出奇出新,喜欢做‚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喜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或仅仅局限于‚一幢楼、一条路、一座桥‛,对那些虽不‚轰轰烈烈‛、‚显山露水‛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杂事、繁事、难事却不感兴趣。极少数乡镇领导干部一到任,就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我市有一个偏远乡镇,1992年刚撤扩并,就超越实力,大肆举债搞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征用土地、造中心街等,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 目前,镇领导已换了三、四任,但该镇还欠债务二、三百万元。

(三)唯书唯上。少数干部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群众的关系,做工作、想问题不唯实,只唯书、只唯上,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满意‛。他们看个别领导爱好、摸个别领导思想、迎合个别领导思路,看个别领导脸色行事,搞个人投机主义,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而是为了个人升迁。对这些人来说,‚政绩‛说到底就是作为个人晋升路上的铺路石,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这种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求虚名,不务实效,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数据注‚水‛,劳民伤财,搞短期行为。最典型的就是少数乡镇企业的数据,只见产值不见税收。

(四)偏重经济。片面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成‚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维系在GDP上,围绕GDP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比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公共健康的损害、对公共财产的掠夺等。从GDP数字上看是增长了,但却支付了昂贵的生态成本、健康成本和人文成本。同时,由于片面4 追求GDP,也会严重扭曲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诸如卫生、教育、就业、环保、安全、信访、社会治安、稳定等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却无法顾及,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五)华而不实。少数干部不注重‚做事‛,而善于‚作秀‛,刻意在‚唱功‛上做文章,信奉‚不怕没做到,就怕想不到‛,‚不怕干不好,就怕讲不好‛,‚想到、说到等于做到‛。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追求轰动效应等等,不为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谋利益。有极少数领导干部随心所欲,自搞一套,‚新官不理旧事‛,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规划,后天一个举措,搞得下面无所适从,‚每任领导都修路,修的都是断头路‛。

(六)“无为”而治。极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怨天尤人,束手无策,只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摆样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

上述种种错误的政绩观,虽然只存在于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但它背离党的宗旨,违背客观规律,伤害群众感情,危害很大:

一是损害形象。众多的‚政绩工程‛都是轰轰烈烈上马、凄凄惨惨收场,最终群众遭了殃。因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造成浪费。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尽各种资源,掏空地方财政,甚至透支财政,多数项目回报率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回报,从而使地方人、财、物大量浪费。

三是贻误事业。在错误政绩观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或缺位,或错位,或越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政令不畅、调控不力,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贻误发展良机。

四是败坏风气。错误政绩观直接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导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为官一任、危害一方‛,挫伤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脚踏实地创造政绩干部的积极性,一些原本好的干部也加入了造假、吹嘘、邀功者的队伍,形成恶性循环,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败坏整个社会风气。

二、不正确政绩观的成因分析

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在对待政绩上的种种错误观念,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私心‛作怪,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而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臵6 于一切工作的首位。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认识有偏差。对政绩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错误政绩观。如有的干部认为只有‚轰轰烈烈‛创一番伟业才是‚政绩‛,而视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平庸;有的认为上级领导满意即为政绩;有的干部甚至把‚政绩‛看成是个人的政治资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缺乏深入改造,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立志做大官,追逐功名权位等等。

(二)机制有缺陷。一是现有的考核评价政绩的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主要体现在:过分突出对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使政绩考核变成了‚GDP考核‛、‚增长幅度考核‛。定指标、压指标,变相鼓励干部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定量‛ ‚定性‛考核不够,看重干部‚干了什么事‛、‚干得怎么样,但对这事该不该干、方向对不对没有深入考核等等。对政绩的评价不全面、客观、公正,看重外在标志的‚显绩‛,轻视内在不易量化的‚隐绩‛;注重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影响和后续效益等,因此,导致极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从个人的得失出发,作表面文章,搞‚泡沫政绩‛、‚数字政绩‛、‚虚假政绩‛,欺上瞒下,骗取组织信任,谋得升迁。对政绩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一个模式考全部‛,没有区别‚远近高低 各不同‛。而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基础条件不同,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显然失去公正。二是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的提出、论证、决断、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决策失误的责任难以追究,没有象建筑工程质量那样实行终身追究制等等,为少数领导干部主观决策、追求个人政绩开了方便之门。三是用人机制有缺陷。主要指乡镇一级领导干部任期过短,调动频繁。所谓‚熟悉选举第一年,真正做事第二年,筹备离任第三年‛、‚一年看、二年干、三年换一换‛。由于任期短,少数领导干部只愿干‚短、平、快‛政绩,干‚显绩‛。

(三)作风有问题。有的干部心浮气躁,干了一、二年就想‚换‛、就想‚变‛,不到二、三年就想提拔转岗,不然就是领导不信任、‚工作‛没有干到点子上。极少数干部私心严重,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而是弄虚作假、作风飘浮,把心思放在研究上级领导的好恶上,‚做给领导看,不为群众干‛、‚不怕群众说不行,就怕领导来批评‛,追求虚假政绩,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个人谋官升迁营造‚垫脚石‛,为谋取私利‚铺路‛,使得报喜得‚喜‛,吹牛得‚牛‛,‚数字出官‛。

三、基层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8 观,便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而正确的政绩观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

1、抓教育。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切实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的问题,明确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岗位,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古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要使广大基层干部明白,我们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上,体现在对急、难、险、重问题的处臵上,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干部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对每件事情的严格要求、破解难题、操作到位上,体现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上,体现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创一方文明‛上。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要立党为公,以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政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能满足个人私欲。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 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对人民负责,对上级负责。二要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既要扎实工作,积极创造业绩,又要保持良好心态,反对浮夸吹嘘。三要处理好‚奖杯‛与‚口碑‛的关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四要处理好‚有形政绩‛与‚无形政绩‛的关系。既要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要默默无闻地创造无形的潜绩,为群众谋取长远的利益。五是要处理好‚不能‛与‚不为‛的关系。如‚挟泰山以超北海‛,违背了客观规律,谓‚不能‛;‚为长者折枝‛,能做而不去做,叫‚不为‛。

2、重培训。坚持急需、实用原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不同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使之尽快熟悉掌握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3、强能力。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增强‚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等能力)的要求,基层干部要提高六种能力:一是发展的能力;二是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三是破解难题、10 操作到位、抓好落实的能力;四是独挡一面的能力;五是拒腐防变的能力;六是依法执政的能力。

(二)健全机制,优化考核。一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可操作。所谓全面,就是在考核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时,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客观,就是既要看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也要看客观条件的优劣;既要看上级党组织的认可度,也要看群众的满意度;既要看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又要看领导成员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的作用。所谓公正,就是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将政绩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制定具体的政绩考核体系时,要客观确定政绩评价内容,考虑工作的条件与基础,做到简便、易行、可操作,能激励干部、推动工作。二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干部任用体现一种导向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臶,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的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树立客观公正的用人导向。要大力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发展上有成效的干部,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那些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看高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努力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浓厚风气。

三要完善对领导干部施政过程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特别要重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12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虚假政绩、形象工程,要坚决、及时地进行查处。

四要完善干部的奖惩机制。古人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 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对于引导、促使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十分重要。对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要进行褒奖,对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要严肃惩戒。

五要建立政绩终生责任追究制度。对曾经被视为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终身追究责任。

(三)转变观念,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上创造政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这对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在有限的任期内推动一个地方更快更好地发展,是一件无尚光荣 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发展始终是领导干部从政的第一要务,要善于从战略全局上、从党的工作大局上、从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研究发展,促进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实绩来创造政绩。

二要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创造政绩。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既要竭尽全力抓经济发展,也要殚精竭虑谋社会进步,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纳入战略全局中去谋划,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上创造新政绩。

三要在可持续发展上创造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体现在增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要按照中央关于‚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当前丽水发展来讲,14 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环境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效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社会安全等等。二是搞好宏观调控,特别是搞好产业导向。充分利用看得见和看不见两只手的作用,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劳动者就业率越高,市场的潜力就越大。而就业率低,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分化、不安定甚至动荡,这又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四是保证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微弱的相关性。我们没有必要用牺牲公平来换取发展,特别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五是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保护好生态资源。

(四)求真务实,为民谋利。一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要做到‚三个符合‛,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要符合当地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三要做到‚四不‛:不搞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不提不切实际的漂亮口号,不做空洞无物的数字文章,不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 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二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动机和目的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谋求政绩的最高指向,才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政绩观,不能从考虑个人得失、谋求个人升迁出发创造所谓的政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实绩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工作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那些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要把政绩定位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目标上。必须真正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从而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放在重要位臵,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强化服务便民,稳定社会安民,廉洁勤政为民,用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创造政绩。三要把个人的荣辱得16 失放在群众利益得失中去思考,去做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干人民群众之所需上。即使对自己升迁有风险的工作,但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老百姓去做,真正做到不为名,不为利,重实事,求实效,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考验。

─────────────────────────────

送: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正副主席,市委、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委书记,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长,市委特约调研员

发: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委办公室、政研室

─────────────────────────────

签发:李卫良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2班班级口号下一篇:好吃的水果梨子作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