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教案设计(精选11篇)
1、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学生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2、介绍“1拃”的长度。
⑴、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⑵、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⑶、讨论
①、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②、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观察故事图片
请学生叙述每张图片的意思,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3、统一长度单位。
比丈小的单位是尺.中国最早的长度标准实物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尺.尺长17厘米,上面标刻着等长的10个单位,是由兽骨磨成的.一件出土的汉代铜尺长度是23.1厘米.到了三国时,一尺约为24厘米.因此,古书上说项羽身高八尺,约是现在的1.85米,而身高八尺的诸葛亮却有1.92米.唐代,李世民用他的两脚各行一步,就作为定尺的标准,叫“步”,并规定一步为5尺,1里为三百步.当时的1尺≈32.88厘米.清代,一尺约为32厘米.
古代,还常以人手的中指中节长度为一寸.直至今天,中医针灸时还是沿用它来测定人体穴位.
在国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长度单位尽管是各有千秋,但也大都与身体有关.
五千年前,古埃及法老用肘拐至中指尖距离为长度单位,称为“腕尺”,被公认为最古老的一种长度单位.那座胡夫金字塔,高耸三百腕尺,就是以古埃及国王库孚的前臂作为单位进行量度的,约合现在的147米.
巴比伦尼亚的长度单位是“指”,等于1.65厘米或2/3英寸左右;一尺等于20指,一腕等于30指;一竿等于12腕,而测量者所用的单位“绳”,则等于120腕;一里是180绳,等于6.65英里.
古希腊人则以美男子库里修斯的双臂向两侧平伸时,两手中指尖间的距离定为1噚(xun),约为今天的1.829米.
更有趣的是,罗马帝国查理一世骄横地伸出他的一只脚,便当众宣布:这就是新罗马尺.这时历史的车轮已滚动至8世纪末了.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时代,则是把士兵行军时的1000 双步定为1 哩.
英国人把麦穗中较大的36 粒麦粒,头尾相接地排列起来,订定为1 呎.
公元9世纪,英皇亨利一世在位时,组织大臣们讨论一码究竟应该为多长.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各说各的理.亨利一世急了,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闹得不可开交.他一拍大腿,说道:“全都不许闹,一码就是我鼻尖到食指尖的距离.”这1码,合81.44厘米.于是,码的标准便伴随着亨利一世的怒气诞生了.
公元10世纪,英王又规定以他的拇指关节长度为1英寸.1英寸=2.54厘米,1英尺=12英寸.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人类对长度单位的需求,也由粗放型逐渐向精确型过渡了.
1789年,在人们对巴黎的子午线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量之后,次年,法国政府规定,1米=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长度的1/40000000.
80年后,随着科技手段的提高,发现子午线实际的精确长度是40003244米.于是对原定的长度进行修正.在1875年,世界各国聚集在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1889年,国际标准协会制造了一根铂铱合金的国际标准米尺.规定“0℃时,巴黎国际计量局的截面为X形的铂铱合金尺两端刻线记号间的距离为1米”.但又由于这种长度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仍不满意.
1960年,国际上又正式采用光波的波长作为长度标准.规定1米为1650763.73个氪波长.
以自然基准代替实物基准,这是计量科学的一次革命.用光波波长定义“米”的主要优点是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只要符合定义规定的物理条件,就能复现.但需在特殊的技术条件下,用起来很困难,仍不是科学家理想的“米原器”,在用了23年后就被淘汰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图钉、各种不同长度、不谈色的纸条。教 学 过 程
步骤师 生 活 动修改意见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2、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
3、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很不方便)
4、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认识厘米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主
四、要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图钉,某个手指等)(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用厘米量
(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说说量的方法 第2题
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第3题
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反思 第三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 教 学 过 程
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 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课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展开 认识米
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要想方便的测量就要认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介绍米尺
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建立表象
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米量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 汇报方法
(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实践活动
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 四人一组,分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
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1、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
2、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样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1米到底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作业安排:略 反思 第四课时
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教学具准备:尺子、课件等。教 学 过 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吗?(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我们在画这些图形的时候,他们的边都是由线段组成的。课件演示:将图形分解成线段。
告诉学生上面这些都是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
用尺子量一量课本第五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把两德的结果些在书上。线段与曲线的对比认识 线段“直”的特征。屏显: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分组讨论 „„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多线段有哪些认识? 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在纸上任意画一条线段。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线段的画法。指导线段的画法 猜一猜游戏
课件出示同一条线段(横着和竖着的)猜一猜哪条线段长一些? 引起学生的争论,争论后课件演
八、示:把两条线段重合比一比。学生操作:
如果你不相信,你就做两张同样长的纸条式一式,要一张横着,一张竖着看。动手做一做
请同学们任选一条铁丝,做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谁能找出我们生活当中物体上的线段。小结:
在本单元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 教材分析:
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通过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4、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测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得结果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等的概念课都属于表象建立教学。其中长度测量因其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一直是测量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认识长度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等。在此目标的驱使下,长度测量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先给出标准的长度单位和进率,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单位换算和计算,这就使学生的关注点集中于记忆长度单位和换算,从而导致对长度单位真正含义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如在完成“一张床长2( ),一个文具盒长2( ),一本书厚2( )”之类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就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对这些长度单位建立正确的表象。
同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长期以来测量教学对估测的重视不够。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习惯于拿起尺子精确测量物体长度。有研究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显然,这与我们在教学中过分强调通过计算或测量工具得到精确结果的取向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此类概念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定位为“体验概念、建立表象”方面,让学生真正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并应用到生活中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建立表象呢?笔者通过“毫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产生两点思考。
“毫米的认识”是三年级上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后,对于长度单位的存在意义有了大致的理解,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长度单位体系进一步的扩充。教学重难点为“建立毫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一、展开有序活动,实践体会更深刻
众所周知,常见的度量单位表象建立关键在于加强感知和体验。教师经常会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如在之前的厘米、米以及本课之后的分米教学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地把1厘米、1分米、1米分别与学生食指的宽度、一拃的长度、展开手臂的长度建立联系。对于“毫米”,虽然尺子上有毫米,许多学生也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正好1毫米长的物体学生较少接触,他们所了解的毫米往往是较小(几毫米)的东西。所以笔者思考,应先让学生感受几毫米,以此为载体,延伸到1毫米。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深入感受长度是几毫米的物体,那么对于1毫米便有了大致的表象概念。这样先认识几毫米再认识1毫米,从整体到局部,更贴近学生实际。
基于这样的想法,笔者将本课的活动环节具体设计为:
1.看一看,找一找:学生仔细观察直尺,找到1毫米,直观感知1毫米的长度——是直尺上的最小格,初步建立对1毫米的感受。
2.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这时,学生找到的其实基本都是长度或厚度是几毫米的物体。比如,橡皮的厚8毫米,一本练习本的厚度3毫米等等。
3.比一比:在活动中,首先让学生比画常见的长度或厚度是几毫米的物体,再由教师提供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东西,如身份证、三角板、硬币等,然后让学生在“捏住—抽走—观察”的过程中感受两指间的距离,再进行“比画—调整”的过程,慢慢地建立1毫米的表象,提高估测的能力。
4.量一量:通过让学生动手量身边的事物,得到准确的结果,从而能够对自己脑海中或比画出的长度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建立几毫米的表象。
5.画一画:检验学生是否已经较好地建立毫米的表象,画出一段几毫米的线段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回忆出1毫米的长度概念,而且要表达出来,对自己已有的1毫米的表象进行验证,再次直观感知毫米。
6.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或几毫米)有多长。使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积累适当的参照物和长度表象。
7.估一估:估测实际上已贯穿于上面的整个活动中了。如在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中,学生就是在利用已有的对1毫米的感觉估测后比画或动手画。而在量一量之前,也应该先让学生进行估测,再准确测量。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且应该越来越重视,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都进行准确测量,往往估测用到更多,估测的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课堂上,不一定每一个活动都做,而且也不一定每个活动都单独成环节,可以适当选择活动操作,或结合好几种活动进行教学。如在后续教学中,笔者发现,在一些大单位的概念学习(如“千米的认识”)中,比一比、画一画就不再适用,这时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事物进行估一估、找一找才是主要的体验方法。
二、谨慎使用课件,实物感受更直观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已被教师广泛地接受和应用,还作为一种“时尚”在无穷地追求。有些年轻教师甚至以“节约时间”为由,将多媒体课件代替板书,整节课结束,黑板上空无一字。
在本课中,笔者最初通过课件在屏幕中出示尺子,呈现1毫米的长度,以为这样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晰,便于集体观察感知,对于教师说明、学生上来指一指等教学环节也更好把握。殊不知,在屏幕上呈现的尺子是放大了的,因此就有学生面对着这样的尺子糊涂了:“为什么老师的尺子和我们手中的尺子不一样?1毫米到底是老师的尺子上那么长,还是我的尺子上的长度。” 对于刚刚认识1毫米的学生来说,教师若是没有说明屏幕上的尺子是放大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误解,在脑海中会形成错误的表象,影响长度观念的建立。如此,多媒体课件不仅没有帮助课堂教学,反而适得其反。
在和其他教师交流讨论后,笔者进行了总结:
1.在“毫米的认识”的教学中,与其使用课件展示尺子,不如出示实物,让每个学生在尺子上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更直观也更能落实到每个学生。endprint
2.若要化解由于在投影中呈现尺子产生错误的表象,可以在呈现时增加对照物,尺、物同时呈现,并且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这样,物体和尺子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尺子尽管在屏幕上被放大,但是由于学生头脑里已经牢固拥有熟悉物体的正确表象,因此不会对毫米的表象产生误解。
3.在屏幕上利用呈现尺子建立1毫米的表象时,教师还可以从1米缩小到1分米,再缩小到1厘米,最后定位在1毫米,动态直观地让学生体会10毫米=1厘米,这样,学生会通过已学熟悉的这些长度单位来主动与1毫米长度的表象沟通联系,也就不会对1毫米的表象产生误解,从而在比较沟通中形成正确的表象。
对于多媒体课件,我们应该适当有效利用其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演示,突破难点(如在“时间”教学中,就可以放大钟面,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在几何教学中也能够生动呈现);呈现练习,提高效率。但切勿代替学生的动手探究,代替学生的亲身感悟。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笔者一直认为,教师还是应该将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呈现在黑板上。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习惯在一节课结束时,将黑板上的内容作为总结整理的重要知识。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小学生,黑板上的内容更能帮助他们回忆和抓住整节课的重、难点。
三、培养估测能力,长度观念更牢固
实际上,培养估测能力并不应该单独成为一课的教学,而是要贯穿于整个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因为学生在面对估测问题时,不仅会借助标准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也会使用一拃、指宽等熟悉的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正如前文所提,在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中,其实早已在渗透估测的方法。但是这仅是停留在教师层面的,还应该让学生也能清晰地认识到估测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长度单位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常见的生活情境:要想知道家离学校有多远,但又没有这么长的尺;想知道学校五层教学楼有多高,但量起来又很不方便;几个硬币叠起来可以同时塞进储蓄罐的口子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估测物体的长度。让学生也来想一想、说一说,试着用估测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有需要才有动力,才能让学生感觉到长度估测的必要性,才能主动地用数学解决问题,探索估测的策略。
作为教师,不可能将每一节课都研究到位,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从一节课中提炼出一类课的共同点,再联系到整个小学阶段系统内容。将一堂课延伸到一类课中去!如从“毫米的认识”思考到“长度单位”的教学共通点,再延伸到小学阶段教学基本度量单位(如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等)一类课的思考。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从现在“点”的教学中学习到了“面”的教学方式,教学系统构建也会慢慢地完善。看似只上了一节课,沟通的却是一类课,学到的则是一种思考方式和观念。
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难点: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 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
1、找原因:小猪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他帮妈妈锄地。他干了一整天,饿极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饭。第二天,他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他吃了8碗饭。这可能吗?(碗有大有小)
2、矛盾冲突:
(1)、我们先做一个量铅笔的游戏吧!游戏分两个小组,一组男生,一组女生,女生先来1人,男生捂上眼睛不许偷看,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先别说。女生捂上眼睛男生来1人,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别说。
(2)、女生说你们的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男生呢?
(3)、你们说哪支铅笔长?
(4)、出示两支铅笔,你们看怎么样?这是怎么回事?
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量数学课本的宽,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进行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呢?
(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
(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
(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
3、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1)用同一物品量,既可以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2)做一做第3题,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标准(为过渡到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做准备)。先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再用正方体进行实际测量。
三、做一做(第1题和第3题)
四、课后延伸: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
【教材设想】
一、背景分析
“统一长度单位”是小学阶段学习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人教版教材在安排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这是新课程与老教材的明显差异。教材的主题情境是: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木块)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并提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再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教材让学生自由量,并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方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安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两个操作层次,实际上都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虽然教材中两个操作层次最终指向的目的一致,但各自的思维角度不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呈现时,常常省略了知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这样的知识还是会感到抽象困难。尤其是本教材面向的上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在生活中交流物体长度的经历比较少,要他们分层、理性地还原本教材知识内容的建构过程,是有相当难度的。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呈现以及预期落点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
二、策略选择
1.变素材,降落点。
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现有思维发展水平,改变操作层次,简化思维难度。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在活动中建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落点也适当调低,让学生能体会到长度单位不统一会给日常生活、交流带来不便,能初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重操作,重体验。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应注意安排设计多项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探究的活动,努力使知识的还原建构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样,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了解该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初步体会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实际动手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以及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导入新课,交流测量方法
2.动手测量:桌子的宽。
3.汇报结果:测量工具和结果。
4.讨论交流:多样的结果。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2.认识1厘米
(1)教师介绍1厘米
(2)学生找找1厘米
(3)师生比比1厘米
(4)学生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的物体。
三、应用
(1)撕一撕:动手撕一段1厘米长的纸条。
(2)估一估:书本等物品大约有多长。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书P75 1 、2 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
2、书P75 3 先自由说,再指名回答。
三、小结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程玮峰(初稿)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程秋霞(修改)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娟娟(统稿)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1厘米的长度作为标准,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厘米的长度作标准。】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设计意图: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
四、小结中谈收获
1、能根据实际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2、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对比、推想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合适的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长度观念,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突破方法:借助已有的测量物体的经验突破重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突破方法:借助已有的测量物体的经验,想一想,比一比。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同时,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也已经基本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本节课再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做参照物,运用合适的方法,更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合理的运用正确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等。学生:学具袋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说说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2、对于这两个长度单位你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知识,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160()。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1、探究旗杆的高度。
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长度知识来解决一个生活中问题。(课件定格:旗杆图片,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板书问题)(1)说说看,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
生1:(用手比划)1厘米这么长,13厘米就这么一点高,旗杆不可能是13厘米这么矮,所以,一根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生2:我们自己有1米多高,旗杆比我们高很多,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类确定长度单位的问题时,首先脑海中要想一想自己见过或了解的物体的样子(板书: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熟悉的物体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跟他比较或推测(板书:比较、推测),最后得出结论----(板书:得出结论)。(3)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学生说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小结:得出结论后,我们再以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充分交流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和发展合情的推理推测能力。】
三、运用新知
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你能根据刚才的解答过程,思考下这些物体的长度是用厘米还是米作单位呢?(课件出示)电冰箱高180()
爸爸的小轿车长3()橡皮擦长4()大树的高9()
我的身高是1()30()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再次回顾解答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再次回顾解答过程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语文书长20米。灯管长50厘米。教室长9厘米。字典厚6米。窗户高180米。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我们在生活中要正确地选择长度单位,不然不但会闹出笑话,而且会影响我们测量的结果。(渗透认真完成作业,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四、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师:小明学习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后,在生活中对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而且还写了一篇数学日记。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把这些物体的长度单位补充完整吧!
今天放学后我自己走回家,我家住的楼房可高了,大约高30()。回到家,走进卧室,就看到我的新床,长2(),宽150(),躺在上面可舒服呢!床边放着我的新书桌,坐在这个高85()的书桌前,我从书包里拿出长25()的新铅笔盒,厚2()的语文书,开始写我的作业啦!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渗透每天回到家要先完成作业,再出去活动的思想。)【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五、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师: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些跟长度单位有关的问题,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全班再次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1、例2。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纸条。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测量统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2、(屏显数学课本)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同学们,别镇、三角形、和小方块,你们任选一种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测量方法)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1-07
确定长度单位教学设计11-22
长度单位教学课件06-20
长度单位数学课件精品06-07
二年级上长度单位换算07-14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测试题12-04
长度比较 教学设计 教案10-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教案设计07-25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07-11
八年级物理测量长度和时间练习题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