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丧葬礼仪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西南丧葬礼仪(共4篇)

鲁西南丧葬礼仪 篇1

摘要:

丧葬是人生礼仪中最后也是最隆重繁琐的一项,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学人对此多有探论,或显其民俗事象,或掘其礼俗源流,或释其文化内涵,其中不乏力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甘谷县磐安镇的丧葬乡俗为个案,展示其民俗内涵,尝试揭示其地方特色,古礼遗痕,信仰底蕴。探讨这些对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乡风的养成规律必然有所裨益。

甘谷地处天水西部,历史悠久,于公元前688年置县,讫今已有2695年的历史,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仅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古迹就有11处,古墓葬18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县的地方之一,境内的磐安镇,古称永宁镇建镇史有千余年,距县城25公里,辖52个行政村,渭河穿镇而过,境内有毛坪遗址等古迹,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这里的人安土重迁,因而也特别重视丧葬礼仪,当地民谚说“不看少年坐轿,但看老来风光”笔者利用假期40余天,专门就此在其境内展开调查,基本涵盖了磐安的各方位。兹将主要丧葬习俗和相关予以介绍分析:

一,执事

在磐安各自然村都有打理丧事的,俗称“案盘”,而且这项工作能顽强地传承下去。老一辈抬重的人过世了,青壮年自然而然地扮演这一角色。在办丧事的日子里,他们。他们干活一般都很热情,同时嘻嘻哈哈的取笑,确有一副办喜事的样子。在丧事过程中,还有引人注目的就是吹喇叭的,一般为两个老农。他们是这方面的“专业户”,经验丰富。所吹的曲目大多有表示悲伤的情绪,如有名的《孔明吊孝》,《秦雪莲哭墓》,〈〈卷席筒〉〉等传统的秦腔曲目有时也应村民的要求吹起流行歌曲。很有点庄子鼓盆而歌的意味。而敲锣打鼓的则多是亲友邻居的小孩组成的“杂牌军”。在办丧事时,鞭炮声,锣鼓声,尤其是喇叭声响彻几个自然村,隔壁村闻喇叭声则知有丧事。寂寞平凡的小村一般有两桩事时显得格外热闹,即婚丧时,又曰红白喜。时有风光热闹的场景打破小村的沉寂乏味,构成与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代代循环无已的农耕经济相适应的乡风乡俗。在中国古代社会,至迟在殷代就有了专门为人料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便是早期的儒,也可称为术士。他们精通所在地区多年形成的丧葬礼仪,因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毕竟低微,收入菲薄,既无固定的财产与收入,还要看主人的眼色行事。故而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便是儒的原初本意;也是他们职业的原初性质———术士。不难看出,今天从事丧葬的“神职”人员已有了质的变化,不但有了一定的优厚待遇,并因其特殊的地位而持久的享有人们特殊的尊崇,比如执事中的一类——点祖官,必须要由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否则就会被人做为持久的笑料

二、祠堂

该镇原有不少自然村保留有祠堂。不过现存大多破旧不堪,有的墙体裂缝,有的屋顶“开窗”。(如红庄圩里何村)在正里靠墙砌有台阶式台子,最高层往往竖一木牌,上有一竖行红字:某氏家族列祖牌位。人死进祠堂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祠堂是祭祀的神圣空间,进材祭奠等主要丧葬仪式都在此进行。当然有凶死等非正常死亡者按习俗不准进入。现在由于多的祠堂被毁就以一般的民居的正房临时代替,完成一系列的丧礼。在高坪村就曾有一老人不堪下人虐待而服毒自尽欲进祠堂,丧家与村民产生争吵的事儿。所以在丧家看来,老人死后进祠堂下人才能安心,才能受到祖宗的庇佑。而在村民看来,非正常死亡者入祠会给大家带来晦气。《仪礼.既夕礼》曰:既死,迁于祖。这里祖即祖庙祠堂。在祖庙里举行一系列活动,一般认为是因死者生前出门前要向父母打招呼。死者在祠堂里告别列祖,正是顺从了死者的一片孝心。而某家有初生婴儿,在出世的第三天,必须要去上坟,以告诉列祖列宗,此俗叫上三朝坟。死,必告之于祖;生,必告之于祖。各自然村几乎每年都有生有死,都有相适应的一套礼仪,小村就这样进行着新陈代谢。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他们的生活也在生婚丧等活动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循环。

三、停尸洗尸

《礼记.问丧》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矣;三日不生则不生矣。《礼记.丧大记》曰:疾病,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始死,迁尸于床,用敛裘,去死衣,管人汲,授御者,御者入浴,小臣四人抗裘,御者二人浴。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抗裘而浴。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磐安的乡俗实际上是将停尸和洗尸合而为一,并加以简化而已。一般是由嫡长子或其媳妇象征性的从池塘里取点水,在死者的前胸后背抹一下而已。由嫡长子来主持祭奠,至今在该地各自然村都常见到。如高家庙村每逢清明节,七月半和除夕,都由各弟兄家将纸钱一叠叠的送至兄长家,再由兄长家置办酒鱼肉饭等祭品,然后全家族一齐去上坟。但嫡长子与其他各子往往为人员的**,祭品的分配产生矛盾,这种制度可谓“摇摇欲坠”了。这与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等宗法制度有关。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嫡长子(大宗)在财产继承和祭祀方面有优先权。此制度由贵族到庶人推广开来,影响深远。四.殓棺盖棺

殓棺就是把死者装入棺材,一般而言死者都是盛装入殓的,着就包括了有“三夹三棉”的说法,“三夹”就是三套单衣,“三棉”就是三套棉衣,都是传统的服饰,并且讲究必须是棉制的或是丝绸的,不能用化学制品,入殓的时候先是将棺材放在一边由阴阳先生做法完毕,再在棺材的底部铺上一层草木灰,放三尺麻,草木灰的讲究是以前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落在其上,因而有回归的意思,着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人民对待生死旷达的态度。

死者下敛后,就轮到盖棺了。一般只有三个棺钉,抬重的举起斧头,逐一敲钉下去,每钉只能敲三下。这里有数字上的忌讳,应该是取丧事不能成双的意思。盖棺即意味着亲人与死者的最后诀别,因此这时人们往往伏棺,拍棺,哭声骤起。人们在哭声中抒发自己的哀思。古人云:盖棺定论。明朝吕坤曾言:“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⑦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在进材出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村民尤其妇孺们聚在一起的窃窃议论。其内容无非是老人生前如何如何,下人们对其如何如何。这对死者可谓是盖棺定论,对生者而言,是要接受一次舆论的严格评议。对生者和死者,这种议论都无法逃脱,显得意味深长。在此就有一例,某村村长,包工头出身,富甲一村。可其父病痛兼缺乏照料,服毒自尽。舆论哗然,致使村长多年抬不起头。五.告牌

在磐安一带文风甚浓,死者殓棺之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吊孝,所以此日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孝子按亲疏关系穿不同的孝衣出告牌,简言之就是类似与现代的讣告,上面写有四者的生平简历,孝子的基本情况以及每个小子应该穿的孝衣种类(从儿子的“披麻泣血”一直到出五服的亲戚的“免孝戴纱”和应该服的礼仪(从“泣血顿首”到“鞠躬示哀”,都是按固有的程序遵守,并且明确的注出。《礼记》:“礼者,理也”,这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讣告的内容就是表明“礼”和“序”。六.送“挽歌”

挽歌又称寿被,古礼人死有咏唱挽歌的习俗,流传至此只保留了这一名称,而内容主要一寿礼为主了。寿被即古礼中所称的“襚”。有时是一块布料,即古礼中所称的玄,纁。有时是毛毯,晴纶等高级床上用品。这要视赠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而定。《仪礼士丧礼》曰:乃赴于君。君使人吊,彻帷,主人迎于寝门外。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君使人襚睢,彻帷,主人如初。《礼记杂记上》也曰: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在丧葬过程中,由几个少年举起两三个竹篙子,其上所悬全是布料毛毯等。在每件寿被上用别针别上挽联,白纸黑字两边写上赠送人的姓名和称谓中间则书一对死者的评价或是表示悼念之词,一般为四字。其中最为重要的寿礼要算署有“乡谊”落款的一份,可看作是全村人对死者的“盖棺定论”了尤其在送葬的路上,高高举起的寿被五颜六色,浩浩荡荡的,非常引人注目。这无疑增加了丧礼的风光。同时,在人们看来,这反映了丧家的人气是否旺盛,是否荣耀。因此,这点也可看作是丧家兴衰荣辱的向世人公开展示的说明书。在祠堂内,在整个繁琐的礼仪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几乎都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有关。如祭奠用的鱼肉,拔了毛的公鸡,酒,米。粉丝,鞋,碗中的水就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仿佛死者并未死去,而是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着。在民间看来,丧葬活动是帮助死者“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由“阳间”到“阴间”。在整个丧葬礼仪过程中,丧家的亲戚好友甚至平日不大来往的也要参加,并且邻居们都热情帮忙。有的自然村里,全村每户都要“包钱”,一般每户三十元左右。但丧家必须邀请每户两人吃酒。如大人在外,则以小孩代替。那时间,村内非常热闹。大家互相吆喝,拉拉扯扯,大多谦让有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丧礼也起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润滑剂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确认和巩固。|

七、出殡

在灵柩抬出祠堂开始上路时,大人们纷纷告诫小孩们,千万不能站在棺材前面,否则会被死鬼所冲撞,甚至能把人当场撞死。在灵柩抬到村头空旷地带时,抬重的暂停行走,沉下肩膀,转换方向,以棺材中心为圆心,以棺长为直径转动起来,叫做转棺。据村民解释,是要给死鬼转昏,使其无法回村,以免给村民们带来不祥。在灵柩经过村民住宅时,家家纷纷紧闭大门,并在上面悬挂起竹筛子。可能是取筛眼细密难漏鬼魂无法入侵之意(阴阳先生捉鬼所用的法器之一“天罗地网”即是筛子)。另外筛子家家都有挂起来也非常方便。如果灵柩经过街道,各店铺皆燃放鞭炮。因为店门不可随便关闭,另外取发财之意。村民们的丧葬乡俗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们对生与死的理解和信仰。如既有对死者的尊敬怀念,又有对鬼神的畏惧远避。死其实是生命运动过程中的质变,是对生否定。但人们潜意识里却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于是就有了丧葬中繁琐的种种仪式,似乎可以缓解矛盾,冲淡悲伤。事实上,人类很早就开始认识着死亡现象。正是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才显示生的可贵和意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对生老病死的原始苦闷,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探索。丧葬礼仪,作为人类独有的处理死亡问题的一种方式,它的文明与成熟程度,可谓是人类走向进步与理性的一个标尺。同时,死也可以作为向生过渡的一种形式,在村民们看来,死者可以投胎转世。因此,保持尸体的完整很重要。有一村民的腿被拖拉机轧断,其父就收藏好他的断骨,说是待他儿子百年后再安上去。就丧葬习俗起源来说,源于原始人的灵魂观念,鬼魂崇拜及随之而来的祖先崇拜,与原始宗教有关。就其功能来说,可谓剥离和整合兼具。结语:

鲁西南丧葬礼仪 篇2

“礼仪至丧事尤靡。一家有丧, 亲友各制绸缎、金旌、牲醴、鼓乐馈送……习用“响器”奏哀乐, 伴吹丧礼。”2

“士大夫家不用浮屠, 近亦有用鼓吹者。”

“按, 丧礼之隆杀, 视家之有无。是邑率用鼓吹……即贫寒之家, 亦皆用鼓吹。”

“丧事率用鼓吹、纸扎, 作佛事, 以酒肉宴吊客。”

“殡时, 延僧道斋诵, 鼓吹……以故一丧之费动辄数千金, 亦俗憋使然也。

“亲友设祭桌侯于庙前, 孝子出, 鼓乐前导, 亲友陪行, 至庙奠毕, 谢客, 焚纸扎, 哭而返。”3

……

从上述清末民初时期的豫西南各地县志记载来看, 在当地的丧葬活动中都出现了“鼓吹”一词, 可见在当时的丧葬活动中用到鼓吹乐的场合是极其多的。

在当地现今的丧礼上, 鼓吹乐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老家就在豫西南, 对当地丧葬礼仪中这种时时出现的鼓吹乐非常熟悉, 从小对家乡的这种活动产生了兴趣, 每逢这种活动就和街坊邻里们一起观看。上古时期, 丧事上不准用乐, 为何在清末民国时期的豫西南地区县志记载以及现在的丧礼中频繁出现“鼓吹乐”呢?

“鼓吹”, 在当地民间俗称“响器”。有丧事必有鼓吹, 在当地, 以至于人们听到有“响器”的声音就直观的认为:有人家在办丧事。

这种直观的感觉就要从鼓吹乐与丧葬的关系来分析。据文献考证, 鼓吹乐用于丧葬礼仪中早在汉魏时就已出现, 《后汉书·杨赐转》:“及葬, 又使侍御史持节送葬, 先台令史十人, 发羽林骑车介士, 前后部鼓吹。”4《读礼通考》:“汉魏故事, 将葬, 设吉凶录簿, 皆有鼓吹。”5隋唐时期, 按官级给赐婚丧中的鼓吹, 其规定四品官以上始给鼓吹。《旧唐书·唐绍传》:“五品官婚葬, 元无鼓吹, 惟京官五品接四品鼓吹为仪。”6并且自唐以后“中宗時, 欲自妃主及五品以上毋妻婚丧之日, 特给鼓吹。宫官亦然, 是不知鼓吹之作本为军容也。”7明清时期“闾里婚丧, 无不以鼓吹将之, 更相沿不禁。”从这里可以看出, 自明清以后, 庶民百姓在婚丧时期也可以没有顾忌的使用鼓乐, 鼓吹趋于平民化, 鼓吹在乡民社会开始盛行。

在鼓吹乐平民化、地方化的过程中, 各地结合地域风情形成了各种地域性的鼓吹乐、吹打乐。在豫西南形成了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鼓吹乐。无论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还是形成后, 豫西南鼓吹乐一直多用于民间的婚丧、庆典以及节日活动等场合, 尤其是丧葬活动中更是无丧不“乐”。可见, 民间丧葬礼仪中鼓吹乐的使用, 不仅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丧葬礼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豫西南地区的丧葬活动要举行多次仪式, 这从前文的叙述中就可以得知。在豫西南地区的丧事中, 人们最重视的两场仪式是刚去世和三周年祭 (在当地俗称过三年) 时, 这是必须要办的, 刚去世时举办的仪式称为“热丧”, 过三年的仪式称为“冷丧”。冷丧所举行的仪式过程与热丧相差不大, 只不过是把所有的礼仪活动都放在一到三天内举行。通常在丧事开始的当天就要请来鼓乐班, 开丧时鼓乐班就开始演奏, 这时主要是通知街坊邻居, 丧葬活动开始了。吊孝是丧事的核心部分, 同样也是乐器伴奏的高潮时期, 吊客多的, 仪式要持续很久, 故有时要请两三班鼓乐轮班伴奏, 这个时候伴奏的难度也在加大, 要根据不同吊祭者的祭礼进行伴奏。出殡时也是前吹后打, 鞭炮齐鸣, 鼓吹乐上路。路祭、下葬时同样需要鼓乐伴奏。

鼓吹乐能够在当地的丧葬仪式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是由其所具有的社会效用决定的。鼓吹乐在丧葬活动中的效用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凄婉哀愁的鼓乐声能引起周边人们的注意, 起到通报死讯的作用。这种用鼓吹乐通报死讯的做法古来有之, 如《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大丧则诏太仆鼓。”这里的大丧指的是王、后、世子 (即帝王、王后及其嫡长子) 的丧礼。遇有这些人薨, 则由传达王之大命的官“太仆”击鼓通报。在这里, 鼓发挥着它传达信息的作用。8在当地, 有老人去世时, 丧家事先雇请的鼓吹班就开始吹奏, 向四周乡邻传达办理丧事的信息。听到鼓乐声的乡邻就会自发来到丧家帮忙办理丧事。在当地, 有鼓吹乐声的地方十有八九都是办丧事的地方。

第二, 丧礼中的许多仪式节目, 有的是要用鼓吹乐来指挥, 有的通过鼓吹乐来表示庄重肃穆的气氛, 有的是模拟活人的礼仪。在丧葬活动中, 有这么一些地方是要用到鼓吹乐。9

送盘缠。有些地区, 送盘缠之时用鼓乐伴奏。如镇平县“三日, 成服受吊, 具纸扎, 做佛事, 诗礼家阖学仪谥为铭旌。亲友设祭桌侯于庙前, 孝子出, 鼓吹乐前导, 亲友陪行, 至庙奠毕, 谢客, 焚纸扎, 哭而返, 名曰“送大盘缠”。”10鼓吹乐在这所起的作用如活人的仪仗。许多人活着时不能享受如此排场, 死后由亲人安排这样的场面, 似乎也可“死而无憾”了。

祭奠。在豫西南, 吊孝时是丧事的核心部分, 同样也是乐器伴奏的高潮时期, 吊客多的, 仪式要持续很久, 故有时要请两班乐器轮班伴奏, 这个时候伴奏的难度也在加大, 要根据不同吊祭者的祭礼进行伴奏。

出殡。出殡之日, 是丧礼高潮, 也是鼓乐大显身手之时。因为从家到墓地有一段距离, 丧礼的排场在此时正好大露特露一番。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 鼓吹乐是必不可少的。启灵、路祭、摆米面桌、下葬等等, 都要有相应的鼓乐配奏。

三周年。三周年祭在当地俗称“过三年”, 这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一次丧葬仪式。在仪式上的鼓吹乐详细配置见附录。

第三, 鼓吹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 就是用于娱人。如内乡志记载“按, 丧礼之隆杀, 视家之有无。是邑率用鼓吹……其家中宴客, 前后十数日, 每多至数百席, 未免所费不貲。即贫寒之家, 亦皆用鼓吹, 家中亦设筵款客。”鼓吹乐并不仅仅用于丧葬仪式, 在丧家待客的宴席上, 鼓乐声也处处可见。孝子在宴席中行谢客礼时, 也有相应的鼓乐伴奏。在饭后、夜晚一些繁忙之余的空暇时间, 鼓乐班会演奏一些欢快的曲目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这种“娱人”习俗的出现,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察, 有几种原因:一、厚葬的表现。为了讲排场, 显“孝”心, 炫耀财富。二、为了吸引更多的吊丧者, 引为荣耀。三、晚上守灵, 人多热闹可免去冷清悲凉的气氛。四、年老自然死亡, 是件好事, 值得庆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喜事”、“老喜丧”。

正因为鼓吹乐这种音乐在丧葬活动中有着如此实用的的社会效用, 才能在当地几乎垄断了丧葬礼仪用乐, 成为丧葬礼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谁家有人逝死或是做祭过周年, 必定要请一班或几班鼓吹乐班前来伴奏, 以显示对死者的尊敬、哀悼和怀念之情。在豫西南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 人们常常根据丧葬中有没有鼓吹的配合、鼓吹乐队规模的大小, 来评价丧家对这项活动重视程度, 甚至上升到对死者孝或是不孝的标准, 可见其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豫西南鼓吹乐的具体流传时间目前尚缺史料证实, 但根据民间艺人的回忆可以推断出大致时间。不少民间艺人都能说出他有六代、八代或十几代的传艺家史, 内乡县灌张乡一位老艺人讲他家吹唢呐已经有十八代的历史, 可见鼓吹乐在豫西南起码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由此可见, 鼓吹乐在丧葬中盛行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有着良好的现实依托。对于参与丧礼和观看丧礼的人们来说, 每一次丧葬仪式都是一次情感教育和信仰的提升, 以达到尊老、敬老、祀鬼、敬神、娱人、思亲的最佳效应, 而这种效应恰恰通过丧葬仪式音乐得到良好的宣传。在丧葬仪式中, 每一个环节奏什么样的音乐, 行什么程度的大礼, 都有当地的习俗规定。鼓吹乐成为人们敬神思亲、娱人娱神的工具, 成为仪式过程中的一个交流平台, 在另一个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交流沟通, 抽象的信仰也因为“鼓吹乐语”的存在而变得具体化, 生者和死者亦可以通过鼓吹乐交流, 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窥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可以说, 在豫西南, 鼓吹乐声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 有丧必有鼓吹乐, 在一定程度上鼓吹乐已经成为了丧事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后汉书·杨赐转》。

[2]《旧唐书·唐绍传》。

[3]宋·朱熹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版。

[4]张亮采:《中国风俗史》, 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5年版。

[5]严昌洪、蒲亨强著:《中国鼓文化研究》,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版。

[6]民国十年, 《续修巨野县志》卷之三《食货志·民俗》,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国十年刊本。

[7]民国二十二年《东明县新志》卷之十六《丧葬》,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国十年刊本。

[8]文渊阁电子版《四库全书》

香港丧葬礼仪 篇3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服务,于家中发丧,但由于当时升降机并未普及,而楼梯又没有足够位置让灵柩通行,因此会从地面搭建棚架,直达先人家中的露台,把棺木运入﹔于出殡时再经由棚架移灵至街上,并于前往下葬沿途继续进行仪式。

虽然香港首间殡仪馆香港殡仪馆早于1930年代初启用,但由于当时普罗大众并未接受新式的殡仪馆发丧服务,因此,直到1950年代中期殡仪馆发丧才普及化,于义庄或家中发丧的习俗才逐渐式微,导致大量长生店亦相继结束。

特点与一般程序:

香港人一般选择于殡仪馆举行丧礼,但亦有部份人士选择从殓房直接出殡。由于香港人日常生活繁忙,故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较其他地区为简,通常亦会把殡仪筹备工作交由殡仪业人士处理。

而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包括:

设灵〔又称守夜,于先人出殡前一晚进行,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入殓〔把先人遗体安放入棺木〕

大殓〔包括瞻仰遗容、封棺、辞灵等,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出殡(灵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为土葬或火葬,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旧京丧葬礼仪与见闻--崔强 篇4

丧葬礼俗

清代以来,北京满、汉两大民族尤其注重婚丧嫁娶诸事礼仪,在北京传统文化中可以列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然人生无常,有生就有死,呱呱落地的婴儿即迈开了走向死亡的第一步,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清代,京城一带的丧葬礼俗自然是古周礼的传承和继续,甚至融入了一些符合当时社会环境及地理环境的需要。

丧葬礼俗按照亡故年岁有幼丧、成年丧、老喜丧之分。北京也有称之为“小口”的(即成年丧)。

近年来,京城地区极少见到盛大的丧葬仪式,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一就是许多年轻人主张“新事新办”,不等老人三天期满就要急着往殡仪馆进行火化以例行入土为安。这都是对于亡者的不尊重。再有,到处高楼林立。很少看到有大块场地供人搭大棚办丧事的。一切从简,也怕扰民。之三,则是源于对于老规矩老说辞不懂的缘故。还有多种原因,不再赘言,总结起来则极大地闭塞了北京地区丧葬礼俗的京味儿文化的影响性及作用性。

就此机缘,卖弄一二,愚人所言仍有纰漏,望明人给予指正,愿与诸位交流。只为有更多的人知道北京地区的丧葬礼俗仍然存在,并没有消亡。

一、落炕

旧京,家中有人身患重病或绝症,病人一旦沉疴不起,即谓之“落炕”。落炕即是言其人已不能行动、站立,甚至神智昏迷,就离死期不远了。这时,家里人要时时留人看守照料,以便准确地记录家人死亡的地点及时间。

家族中的长辈如叔父、伯父及有功的长子之男者在临终前要移至正房正中安放,等待亡人咽气,谓之“寿终正寝”。家族中的长辈之女者在临终前要移至正房正中安放,等待亡人咽气,谓之“内寝”。过去一些大家庭中有偏房(妾)未扶正的及上面仍有长辈的一般就不移屋了。

北京人对于亡人咽气的时候也有说法,谓之“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和“交节气”。说是病人气脉衰微,过不去交节的时候。再有一个,凡属大节气的头天,不是“四离”就是“四绝”,这是最不吉利的日子。所以民间忌讳在这个时候嫁娶、生育或死人。“男怕初一”说的是阴历每月初一,过了初一这天,亡人还能再活一个月。“女怕十五”也是这个意思。

到了“落炕”的阶段,家里就要开始准备给亡人办后事了。过去没有影像时要准备牌位,或者请人到家里为死者画遗像,作为办事时使用。

二、换床

旧京习俗认为,人死不能背着床走,即是要在亡人咽气前将亡人移到由杠房(即棺材铺之类的丧葬店铺)租赁的“吉祥板儿”上为之安放。吉祥板上搭有四季花、牡丹图案绣片,四周挂红布围子带穗子。家中穷困租不起吉祥板的,一般将自家屋门拆卸下来架上两个长条板凳也可作为亡人临终换床之用。

还有一种说法,换床谓之给临死之人“冲喜”。也确有传闻,临死之人,换床冲喜,有所感应的。一般换床由长子,没有长子的由长女抱头,次子或次女抱腰,三子或三女抱脚,并叮嘱:“爸(妈)给您老人家换床啦,冲喜冲喜!”然后将病人头朝西脚朝东地放在事先搭好的灵床(吉祥板)上,取“西方接引”之意。

三、衣殓

衣殓,顾名思义即是给病人穿寿衣,北京地区谓之穿“装裹”。照例是在换床之后,未咽气之前,将亡人的衣服穿戴整齐,让亡人穿着衣服走,而不是光着走(即亡人咽气之后再穿寿衣)。寿衣也分大衣小衣,小衣指亡人贴身之内衣、内褂、内长裤,也叫小殓;大衣指亡人最外一层官服,也叫大殓。过去,三日举行小殓,五日举行大殓。而今,多以穿戴大衣、小衣为“小殓”,将亡人移入棺材为“大殓”(也叫“入殓”)。

寿衣形式很多,有些妇女生前就为自己准备好了“装裹”以备死后穿戴,谓之“自己做的穿着舒服、得体”。

基本上,男式寿衣多为深蓝、大黑、古铜底儿金团花的老式绸子棉袄或绣龙、海水江牙的官服,深色瓜皮小帽,黑色、深蓝色棉布鞋底绣莲花的福字履老头棉鞋。女式寿衣多为古铜、枣红、黑色底儿金团花的老式绸子棉袄裙或绣凤、海水江牙的官服,黑色观音帽,嫩色棉布金团花儿鞋底绣莲花的锁口棉鞋。男女都是棉布白袜。在吉祥板上还要铺上褥子,一般家庭讲究要“三铺三盖”,极讲究的为“九铺九盖”取“上品上生”之意。一般三层褥子为黄色绸布,亡人盖的要为白色绸布,谓之“铺金盖银”。讲究一些的还要在铺盖上绣“暗八仙”(即八仙手中所拿的法器,暗八仙为汉钟离的芭蕉扇、铁拐李的拐棍葫芦、张果老的响板鱼皮鼓、吕洞宾的七星宝剑、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曹国舅的阴阳板、何仙姑的荷花)、“二十四孝”、“十八罗汉”等寓意孝道、往生主题的图案。或有直接从寺院请“陀罗尼经被”与亡人铺盖的。亡人头枕面绣大公鸡或形似公鸡形状的“鸡鸣枕”,取“金鸡报晓、南柯一梦”之意。脚蹬绣满莲花荷叶的莲花脚枕,取“脚跐莲花、往生净土”之意。大户还讲究为亡人放上手枕,即将手腕放于手枕之上,取“四大皆空”之意。还有头枕金线绣莲花的“平金枕”及鞋的前脸左绣蟾蜍右修天鹅中间绣莲花的。

寿衣无论内衣外衣,一律不钉纽扣,因为“纽子”与“扭子”谐音,扭子、扣子都是不吉祥的意思,故寿衣均为钉“飘带儿”,带子取“后继有人”之意。衣料多用绸布,不用缎布,缎子与断子谐音,内外衣的件数必须是单数,以避免“重丧”。这些都是为子孙后代兴旺昌盛所着想的。不无道理。

亡人身上盖的白色绣片绸子布不能叫被子,被子与背子谐音,遂取名为“衾单”。亡人左手握黄手绢,右手握白手绢谓之“左手金、右手银”。

咽气后,将事先用大红纸包好的茶叶包夹在亡人口中,避免最后一口恶气扑向活人。将双脚用“麻莲绳“捆绑,谓之“绊脚丝”。实为防止诈尸之用。到此衣殓完成。

四、倒头礼

倒头,即为寿终之意。即时要先烧“倒头钱”,然后为亡人准备长明灯(即用棉花捻成长条粘上食用油为亡人照明所用)、打狗棒、打狗饼(将和好的大小一样的面团插上三或五根竹签上用火烧糊为打狗棒,将和好的面在锅中不放油干烙为打狗饼。均为亡人出殡前辞灵所用)、香蜡、烧纸、三杯清茶、一杯白酒(以表亡人一生的苦情)、四种点心、四种水果、烧纸泥盆(泥花盆)。

过去有些讲究的人家还要用彩子(北京棚铺的一种彩色布艺扎花装饰)搭个灵龛。灵龛出厦(音煞)额前出五个“飞头”,每个飞头上悬三个彩色布艺扎花绣球。甚是美观。一般的灵龛都搭于事先搭好的月台之上,以显出活人以“死者为大”的尊重。

灵龛搭好后将亡人影像或牌位置于正中,影像前放一碗白米外面糊上一层白纸,谓之“倒头饭”,将事先准备好的打狗饼插入白米内,将打狗饼放在“倒头饭”上。左右各放置一白蜡,“倒头饭”前放三杯清茶和一杯白酒,依次是四种点心、四种水果,再留四碟炒菜的位置以为第二天中午为亡人供饭所用,最前端正中为香炉,长明灯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置于香炉的左边或右边。正中下方为烧纸泥盆,也是为亡人上路前所用。再将亡人生前所用的枕头用剪刀豁开一个口子,放置于灵龛下方。

一切准备就绪,由家里人一起以亡人的岁数为准数出相应张数的烧纸用麻绳捆绑吊于一根竹竿上,依男左女右的方位悬在自家大门口,谓之“挑钱纸”。街坊邻居一般通过看这个大概知道某人家里的什么人去世了。也是向外传播家中“落丧”的一种标志。

五、穿孝

丧服也叫孝服,北京另称之为“孝袍子”。原为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本出自周礼,乃儒家礼制,后释、道兴起,又被引申为为亡人“免罪”,家属“赎罪”。

孝服在北京地区也极为讲究,男女各有不同。男女众穿孝,一般均为白布、大领、钉飘带儿大白孝袍子。男众头戴口袋底儿式的白布孝帽子,前额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以此类推。孙辈则要在棉球上再钉块红布,谓之“钉红儿”,外孙辈则钉蓝布。重孙辈则钉块粉布,孝袍子肩上依亡人男左女右的方位钉两条红布,谓之“钉双补丁儿”。女众例用“麻花包头”和“搭头布”(即用粗白布拧成麻花,粗细大小近似蒜辫。捻成圈如帽口大小,将“搭头布”置于头顶再套上麻花布圈,前高后低,形成桃形花圈装,谓之“麻花包头”)。男女众均要腰系“孝带子”,脚穿绷白布的孝鞋。若是仍有父母一方在世,则鞋后跟儿留出一寸不绷白布,若父母均不在世,则孝鞋不留青后跟儿。孙辈则在鞋后跟儿处绷出一寸红布来。

俗语云:父死守孝一年半,母死守孝整三年。在守孝期间,年节不得走亲戚串门,不得贴春联挂喜字,一切结婚、生育都要等孝满后再进行。守孝第一年穿白孝服,第二年换青(灰色)孝服,第三年着素服。

六、请人、开殃榜

一切准备齐全后就要请家里的直系亲属及远方亲戚前来吊唁,也谓之“奔丧”。

开殃榜,即找风水先生到家里通过罗盘察看亡人何时由家里哪个地方走,并选定出殡及安葬日期、时辰。这只在旧京可以看到。于今,北京城内早已没有“开殃榜”这个职业了。

七、选寿材、棺殓

选寿材即是为亡人挑选棺木。过去,北京城内街面上多有棺材铺,店铺门口挂着幌子。平民选寿材多以杨木、椴木、柏木为主,皇帝、皇妃等有以金丝楠木为寿材的。做棺材的木料有其固定的成例,不能随便用料。俗云:“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

汉民对于寿材很讲究装饰。多以棺材前脸儿为“五福捧寿”,后脸儿为“脚跐莲花”的描金图案为主,也有棺材两帮画暗八仙的,画十八罗汉的,画寿字的;也有棺材盖画龙凤,两帮画串枝莲的。棺材盖上照例有三个银锭式的“销眼”,装殓的男人则左边一个,右边两个,装殓的是女人则右边一个,左边两个,男左女右,取其单数。

棺殓即是入殓,顾名思义,就是将亡人移入棺材内安置。现在北京城内已经见不到大棺材,所以基本上入殓多是在灵床上举行。

入殓,要将亡人的脸用二锅头占棉花擦洗,亦叫净面。再将衾单盖住亡人脸部(入殓前,亡人是没有盖脸的)。全家举哀。将棺材盖盖上,将三颗大钉子钉入棺材盖上的“销眼”,但只钉入三分之一,待到出殡辞灵时再将钉子全部钉入,谓之“下销”。

八、接三

接三,即旧时死了人,三天之夕必须接三,北京也叫“迎三”、“送三”。接三之日即是办丧事的第一个高潮,白天大门外有“门吹儿”即唢呐、笙、锣鼓等为丧家报丧而用的。男女奔丧的曲调和鼓头都不同,一般丧主听到门吹儿奏的曲调就知道有人来奔丧了,需要马上跪于灵前等待前来吊唁的人。

中午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给亡人“供饭”。由丧主准备四种炒菜,一碗汤及一碗白米饭,将两支筷子插在饭上,全体孝男孝女依次跪好,从最小辈开始往上传,长子跪于最前面,传到长子手上时,长子举过头顶,并说一声:“爸(妈)您吃饭!”由“门吹儿”的乐手奏《小开门》,供饭过后,全家人依次到灵前磕头,举丧。场面极其悲痛。

傍晚6点左右则有铙钹和鼓来演奏,谓之“文场”。之后有吹打乐进行演奏,直到九点左右,举行品咒、转咒及送三仪式。

品咒是由寺院请来的和尚为亡人做超度仪式,品咒内容大概如下:上赞念《迓古令》(清净妙香普遍十方 供养灵山大法王 愿诸佛来降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两称)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诃萨(一称)),众念《大悲咒》、《心经》各一遍、《往生咒》三遍,下赞念《五声佛》(迎三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 菩提妙法遍庄严 随佛处处常安乐)。然后长子肩扛挑钱纸(男左女右),跪于灵龛前,和尚走到灵前为亡人转咒。

转咒多以《往生咒》三遍,“南北混儿”《二十四孝》一遍为主要内容。这时,除长子跪于灵前,丧主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跪于棺材两侧。然后到亡人生前住过的房子为之净宅,多念《七佛灭罪真言》或《解冤咒》,众念《五声佛》终。然后等着丧主为亡人送三。

送三时,长子肩扛挑钱纸,前面有纸糊的驴车和两个钱箱子,北京地区多以“菊花青”的骡子及馒头顶的木轮车为普遍,两个钱箱子谓之“杠箱”。石景山地区则没有车,单有一头驴,原因即是石景山过去多为山路,马车走起来不方便,故以骑驴为主。送三队伍浩浩荡荡,多以选择往正西或偏西方向送,取“西方正路”之意。焚化驴车的意思是让亡人的灵魂跟着挑钱纸走,然后到了送三的目的地,将挑钱纸点着扔在驴车上让亡人坐着驴车上路。在没有焚化之前,照例要用菜刀将驴的后腿砍折,以备不让走回头路。焚化车马时,丧主全部跪于地上举哀。待往回家走时,第一不允许哭着回去,第二不允许走回头路,一定要从另一个方向回家,怕的是把亡人的灵魂再带回去。

九、放焰口

然后,就是特有的超度仪式——放焰口。何为焰口?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阿难尊者在林间入定之时,其夜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风袭怪来,山林巨响,尊者开眸视处,乃见一人身如蓝靛之青,发若丹砂之赤,眼耳鼻舌之内烈焰腾腾,骷髅手足之间极生刹刹,臭气远澈,不可近闻,尊者问曰,汝名何类之精,汝乃甚生之物,如斯丑姹,形状饥羸,其鬼高声告报尊者曰,我名焰口,号曰面然,五百年不闻江水之名,千万劫常受饥虚之苦。焰口实为鬼王名号,是观世音菩萨所变化,其本质乃是要以此陀罗尼法超度阎浮提界诸恶众生脱离苦海。所以焰口也是一部经,叫做《瑜伽焰口》。

在《瑜伽焰口》之前还有一个小型法会,名叫《地藏十王宝灯》,北京地区叫做《传灯焰口》。主要是以“花、香、灯、塗(音图,水义)、果、茶、食、宝、珠、衣”的“十供养” 恭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及地狱十殿阎君莅临法会。每一种供养都有一个佛赞,有一个佛赞是北京地区佛事曲牌(简称佛牌子)中最有代表性的《雁留声》,其唱词内容较多出自于《佛说阿弥陀经》上的内容,也是通过这首佛牌子向众生宣扬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种种之好。唱词文雅,极有文学气韵:“西方界我等导师阿弥陀

圣庄严 极乐国 净妙无过 黄金殿 白玉楼阁 九莲池 金沙地 八功德水涌金波 宝树往交罗 优昙花结座 七重栏循绕莲河 风动舞娑婆

山水之音和 频伽鹦鹉演摩诃彼佛国远胜娑婆 无恶道 有甚咤波 六时瞻礼妙伽陀 一念净无过 十万里 八千程 弹指已过 有缘念佛莫蹉跎

宝华台 无量寿 顶髻旋螺 观音势至参遂座 展玉毫 垂金手拔济有情出奈河 功德林中 菩提树下 齐正妙果 闻梵音 听玄歌 顿悟无生证波罗 金辰大众演金科

愿祈檀那福寿多”。然后依次恭请地藏菩萨,秦广、楚江并宋帝、伍官、阎罗、卞成王、泰山、平等二冥君、都市、转轮十殿主莅临法会。法会回向之后到了灵前还有一个佛牌子叫《叹十殿》,这在京城已不多见。不过《传灯焰口》这种形式极度面临失传。

然后才是将近六个小时的《瑜伽焰口》施食法会。为亡人超度灵魂往生天界,为丧主祈福消灾。

焰口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是以“金刚上师”为主法的法师坐在佛像后面,远处望去好像是佛菩萨在开示说法一样,类似于现在的“双簧”形式,所以也说放焰口是替佛说话,不能胡来。京城管“金刚上师”(主法的师父)叫做“放正儿的”(即为放焰口的正座)或叫“了事的”。焰口的程序从拜座开始,先参面然像(即工笔彩绘鬼王画像,鬼王头顶祥云处示现观音菩萨法相,左右两边有酆都城楼、九种十类鬼,左下角为五位师父身挂花缦放焰口),再到灵前请灵,然后拜佛菩萨,焰口施食法会开始。一台焰口最普遍的只有一位主法,规格大一点的叫“三大仕焰口”(即三位主法),再大一点地叫“五方佛焰口”(即五位主法)。据老先生们说,大帅吴佩孚仙逝时,放的“七如来焰口”(即七位主法),下面随众法师为一百零八位。场面甚是浩大。另传一位清末皇后仙逝,则放了一台“千佛座焰口”(即十一位主法)下衬几百位随众僧人。这些都只能在想象中去寻找“当年”的场面了。

焰口最主要的部分即为“抛斛”(斛,斛食义。旧京多有饽饽铺,专应白事的斛食饽饽,形状类似于小馒头,但为纯白面不添加任何材料蒸成,数量很多,多以小山的形状上插一小旗为一份。老百姓多以一份请于家中用以抛斛,有钱人家多以三份、五份请于家中用以抛斛,更同时兼有舍粥、舍馒头之场景,多取为亡人消除业障,为家人累积阴德之意)。民间则俗称“打鬼”。现在没有饽饽铺了,一般多由丧家自己准备两个馒头,由法师们的铺摆(伙计)掰成小馒头块儿,供于面然像前,待抛斛时再由铺摆取来放于主法面前。主法经过加持之后,大众齐声直唪《挂金锁》,俗称“抛斛条子”,每一条的最后都有一句“来受甘露味”,这时,主法将两三个馒头块儿由盘子内拾出向前抛,即为“打鬼”。民间一些妇女多在此时站于焰口案儿前,等着主法扔馒头时捡到几个拿回家给小孩子吃,也是有辟邪、壮胆之意。在门头沟、房山、海淀北部仍有这种现象。抛斛之后,再将召请来的灵魂送走。焰口施食功德圆满也将要接近尾声了。

焰口施食完毕,基本上就剩下丧主熬白棚,准备清晨出殡送葬。

十、辞灵、布罐

辞灵、布罐是一套程序,是在送殡之前,丧主向亡人做的最后道别,类似于现在殡仪馆所举行的遗体告别。但从内容及规矩上来说要比遗体告别考究。辞灵、布罐之时,由丧主事先准备好一个大玻璃罐子、一张大红纸、五种颜色的线(五色线)、打狗饼,丧主仍按照接三之日供饭时按照辈分大小依次跪于灵前,由长子开始,每一位家属向罐子内夹一筷子供饭时供给亡人的四碟菜,不管夹多夹少只能一筷子,更不许筷子戳盘子底儿和罐子底儿。待家属全部夹完后,长子跪于灵前,将打狗饼沿圈咬下来再一齐咽下,再由管事的将打狗饼盖到罐子口上,盖红纸,用五色线系于瓶口,此谓之“封宝瓶”。转到棺材前,将盖在亡人脸上的衾单从脚部向下拉,直到露出亡人的面容为止,将多余的衾单布料撕下来。据老人讲缝在小孩的衣服里子上是给小孩子壮胆儿的。但这种风俗习惯到现在没有传袭下来,可能北京周边的一些与外省交界处还有这种风俗也未可知。

丧主再最后看一眼亡人,既要将棺材盖上的大钉子钉入棺材的销眼中,这才是真正的“下销”。从此与亡人永不能见面。

十一、发引、送殡

这才到了丧事的高潮部分——送殡。

送殡即是将亡人送入阴宅,与亲人阴阳分开的时候。送殡时,一般长子打幡儿,次子抱牌儿(即灵位)大儿媳妇抱宝瓶,长孙抱遗像。

幡,也叫引魂幡,是为引着亡人的灵魂离家之用。幡的形式多种多样,最普遍的为荷叶幡,即上为绿色荷叶,中间为写亡人名讳、出生年月、寿终正寝的正文,下为莲花座,莲花座下坠四条飘带,用以写四句偈子所用。内容如下:荷叶上画六字真言简笔画符,正文中间一联写中华已故

显(先)考(男)或妣(女)xxx 之灵,左联写 原命(出生)x年x月x日 吉时受生(受,受苦义),右联写 大限(死亡)x年x月x日 吉时告终。下面的四联飘带有写:南柯一梦断西域九莲开 翻身归净土 合掌礼如来的,也有写:佛号天中天 光明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的。还有用“六尘幡儿”的,取《心经》“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而做,四周悬挂六小幡,中为一大幡。大幡内容仍是与荷叶幡内容一致。扛幡儿也是按照亡人的性别男左女右来决定的。待丧主在位置上跪好之后,由管事的将丧事时所用烧纸的泥盆儿拿到长子面前,长子双手高举泥盆儿,将泥盆儿摔在面前半米处一块用蓝色或白色或黄色纸包好的一整块砖上。并大声告知亡人:“爸(妈),您一路走好!”,泥盆儿摔的越碎越好,谓之“摔盆儿起灵”。随后合家孝眷亲属要一同举哀。“摔盆儿”象征着亡人从此刻开始就要真正的离开家了,所以,心肠再硬的人,在为父母“摔盆”的那一刻也会触动心弦,为之悲痛。

京城对于送葬时抬棺木的杠甚为讲究,最贫瘠的为四人杠,然后有八人杠、十二杠、十六杠、三十二杠、三十六杠、四十八杠、六十四杠、七十二杠,最奢华的为皇帝所用——一百零八杠。

旧京一般的送葬队伍,最前端都有两个纸糊的大约一人多高的鬼怪,谓之“开路鬼”,依次是亡人的灵柩,诵经法乐,直系亲属,影亭,影轿,纸糊冥器,家眷亲属等等。遇有和家里人关系不错的朋友,会在自家门口搭上灵堂,作为路祭的。这种现象早已消逝,但在石景山、丰台地区偶尔会在送三时遇到街坊为亡人摆茶桌的。有时能够从茶桌的数量上看出办丧事的丧家人际关系的好坏。

一般到了下葬地点,由诵经法乐的师傅们转咒念经,然后亡人下葬,将大儿媳妇怀抱的宝瓶按亡人男左女右的方位摆放于棺材的左前方或右前方,长子下第一锹土,直系亲属手捧一捧土攘于棺木之上,然后再由帮忙的将棺木掩埋,堆起坟头。后再将长子扛的幡儿按亡人男左女右的方位插在坟头上,焚化幡儿叶子,留幡儿杆子以待三天圆坟时所用。再焚化纸糊冥器,基本上丧事礼成。再丧主未到家时,家中留守的人要在大门口放一盆清水和一把菜刀,家里人回来时都要翻刀而进,为的是避免不净之物进入阳宅。

亡人自下葬之日起的第三天太阳未出之时,直系亲属要到坟地举行仪式——圆坟,俗称“叫墓门”。将亡人生前爱吃的点心水果准备一份、烧纸一份在亡人的坟地前祭奠,随后将幡儿杆子折成方块插在亡人的坟上,此谓之“叫墓门”。礼成后,丧主返程,百步之内不许回头。

十二、事后略记

再等亡人三七时(从咽气的那天开始算第一天,三七即第二十一天),到坟地烧纸。

五七时由女儿出钱到冥衣铺糊一把筒旱伞(与皇帝所打旱伞形状一样,但图案多以暗八仙、团寿、串枝莲为主),亡人有几个女儿就在旱伞的飘带上插几朵皱纹纸扎花。亡人去世六十天时,由子女出钱到冥衣铺糊一套船桥,为亡人焚化,取“乘船渡奈河,金童玉女接引上金桥”之意。

再等一周年时,焚化一套楼库,京城最为讲究的一套全楼库为“一楼二库四杠箱”。楼有两层,库有一金库,一银库,楼库门口各有一对身着红袍、蓝袍的曹官为之把守。为先人糊楼库多以蓝色为主,还有年长者办寿焚化楼库的,要以红色为主,取“神红鬼蓝”之意。楼库好坏多看裱糊匠的手艺了。楼库多以仿古为主,也有糊民宅的。讲究雕梁画栋,出檐子出厦,四角要有飞头并房脊的吻兽。真与古代楼阁一般华丽。堪为一份艺术品。四个杠箱多以大红底子手绘四季花为主要图案(梅兰竹菊),下坠四色穗子。

焚化伞、船桥、楼库时还要贴上封条,一条为:秉 教沙门 封,一条为x年x月x日

封。同时还要盖上一枚“佛法僧宝”或“秉教沙门”的佛教官印。有的人家还要在六十天、一周年时为亡人办事,一般过了一周年之后,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五五进制地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祭奠活动。

十三、结语

上面所记的这种丧事礼仪,倒退十年或许还有机会看到。如今的北京丧葬礼俗早已被简约到极致,甚至被看做是一种旧社会流传下来的毒瘤,让许多不甚懂得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人嗤之以鼻,更有甚者以扰民报警为由阻止丧事的顺利进行。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人死即为家中之大事,甚至大于一切的事,在这样一个新型社会中,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得到关注和认同?我想是身为北京人应该冷静思考的事情。丧葬这种民俗文化似乎没有嫁娶、生育的民俗文化容易被人“热捧”。恰恰是最重要的、最具有北京民俗文化特点的、北京佛教文化的、诠释北京城几经沧桑的丧葬习俗却无人问津。

不久前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尤其关注了民俗馆,但却没有发现一点关于北京丧葬习俗的展览。大面积地展示了结婚时洞房的情境,还有不少老年间遗留的物件儿。不禁使我伤感。我想,通过这个不太全面的北京民俗文化展览也极大地暴露出了现在社会上一些浮躁不稳定的弱点,或许人们太过于享受“热闹”、“喜庆”、“祥和”的氛围,都怕提到一个“死”字!只要和“热闹”、“喜庆”、“祥和”的氛围相矛盾的都被视为旧社会、封建迷信的毒瘤!假设没有这颗“毒瘤”,北京婚丧嫁娶的民俗文化就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甚至不经典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何苦要“贪生怕死”呢?!甚至还波及影响到了北京的文化产业。这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丧葬习俗与结婚生育并不矛盾,可以说是有连带关系的。丧事为何要“送三”?缘于何处?——因为旧京家里生育时有“洗三”这一重要形式,所以连带出“送三”这个更重要的形式。

现阶段,从政府到各大机关、居委会都在提倡文化产业的发展。希望老北京丧葬礼仪及有代表性的北京地区的《北韵音乐焰口佛事》能得以发展及受到重视。这不能单靠个人行为,更需要有相关部门甚至国家来关注,来推动。否则又一笔文化遗产被国人葬送了!

崔强

上一篇:近视眼的苦恼作文300字下一篇:小学足球校本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