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精选8篇)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1

凤城四中

黄秀君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数学新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新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特成立本课题小组。结合我校目前开展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新精神,我们确立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研究课题。这里将课题研究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 课题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课堂小组学习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课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1)扭转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现代教育的发展则趋向以学生,学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并重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现代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2)学习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交流,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观点

1、课题的涵义界定

1)学生课堂合作小组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理论中的“引导”之涵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一切教育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2)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教师在学校肩负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成功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是教育本身内在的规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有着内在的联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思想。创新学习是一种超前教育和境界。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超越和升华。2、课题研究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形成共同进步的格局,互帮互助,“一个都少不了”。2)更新课堂学习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体会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2)深入一线广泛调研和深度反思相结合,3)综合运用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4.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2013年3月—2013年5月 理论学习与开题论证阶段 主要内容是:

①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填写申报表; ②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教育理论,对合作学习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③制订实验计划和方案。

(二)2013年6月—2013年10月 第一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成功和失败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对学生进行关于合作学习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看法,调查学生喜欢和能够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

③制订第二阶段实验方案,为下阶段实验做准备。

(三)2013年11月—2014年6月 第二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按计划在继续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②学生撰写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③总结第二阶段的实验成果。

(四)2014年9月—2014年12月 总结阶段 主要内容是:

1)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 2)制定总结阶段计划; 3)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 4)全面总结实验工作; 5)结题论证;

6)成果展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5、预设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3—2013.5)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6—2013.10)

1、调查案例,分析原因

2、制定第二阶段计划(2013.11—2014.7)

1、改进措施,巩固成绩

2、总结经验,整理数据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8—2014.12)整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2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整合,“学案导学, 合作助学”

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 从此教育教学模式就成为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 对教师课堂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层出不穷,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比如学案导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但是两种模式都各有利弊, 因此因地制宜、整合优化教学模式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必然。为此笔者在研究学案导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两种模式的基础上, 对两者进行了整合, 提出“学案导学、合作助学”的新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导学为手段, 教师的教为主导, 学生的学为主体,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操作的关键点在于:先学后教——问题导学——当堂训练——归纳总结。学案导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由传统讲授式的“要我学”变为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 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主动发展, 实现高效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抽象的教学理念, 也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 它是指团体中的成员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 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因素, 通过探讨、置疑、争论等互动的学习形式, 达到“分享知识”、“借鉴智慧”、“相互启发”和“共同领会”的教学效果, 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实现个体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提升。

根据学案导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比较结果, 显然, 两种模式都各种千秋, 优势独特, 但同时也有各自的不利之处, 如果能将二者教学模式整合, 无疑会珠联璧合, 互相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辅, 相辅相成, 充分落实导学案的信度、课堂的效度以及学生评价的维度。因此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将二者整合为新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合作助学”, 即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指导思想, 以学案为平台, 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 实施“练→议→讲→练”的教学模式, 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一种互助性教学方式。

在两个模式的整合过程中, 要扬长避短, 要吸收两者模式的优点, 并有效融合起来, 以学案导学模式为主, 合理搭配小组学习模式, 具体整合对策如下:

(一) 培养师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技巧

对学生来说, 在初中数学课堂模式中, 小组合作学习要保障生生之间的互动, 需要组内成员之间、组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沟通。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教师合理安排小组长, 并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与指导;在新学期时, 要更换小组长, 给其他成员公平竞争的机会, 目的是调动全班小组参与的积极性;2.确定好初中数学小组的整体目标与组员的个人目标, 整个学期进行有清晰目标的努力;3.明确一岗一责, 一时一责;4.以小组为单位, 实现小组周负责制。

而在“学案导学, 合作助学”模式中, 小组合作学习的发挥必须依靠教师的努力, 必须加强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中, 课堂中的合作最重要的还是学习, 配合好教师的导学案。教师要组织小组对学案编写前的规划进行讨论与认证, 学案使用后要组织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课堂中师生要互听互评, 教师要注意小组学习中错题的整理与收集。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要处在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 要学会对学生的引导与宽容, 教师要“蹲下来”, 虚心倾听学生尤其是小组讨论过后对导学案的建议。

(二) 认真研读教材, 规范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对教材的导视, 因此编写好导学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编写内容应该忠实于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要明确导学案的编写项目, 比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前准备、新知探究、典型例题、达标检测、思维拓展等。要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选题, 比如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要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 比如数学作文。导学案最终要装订发放给学生, 便于学生的小组讨论与学习。

(三) 在导学案学习中注重细化课堂操作

导学案可能有新知课、复习课、试卷评价课等多种课型, 针对每种课型要详细编写各具特色的导学案。比如在新知课课型中, 可以采取学生预习学案—小组组长组织新课学习—邀请同学展示—师生共评, 归纳提升一达标检测一组长查错的操作过程。

(四) 加强监督, 落实过程评价

“学案导学, 合作助学”不仅强调的是合作, 也包括了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监督。“学案导学, 合作助学”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考评, 在合作学习中, 要积极推进感性评价与理性的量化评价。感性评价包括口头的表扬、鼓励, 肯定的微笑, 竖拇指等;理性的量化评价以设置评价的标准与得分档次, 有惩有罚, 加减分的之和的最终排序来决定, 但是这个评价标准一定要科学, 不仅仅是指学习, 还包括小组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德育、合作学习完成情况等。

教育永远离不开教师, 教师永远以课堂为主宰。不管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还是师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非常有必要。在现有的“学案导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模式基础上, 因地制宜的优化整合二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正是对此进行了尝试并提出“学案导学, 合作助学”的新模式, 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规范编写学案、细化课堂操作、加强监督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整合, 希望师生之间以案促学, 以学定教,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对学案导学的批判性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12) :36~37.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应用 初中数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优势

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优秀人才,人才培养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意义重大,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对其进行培养至关重要。但现今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学习数学,认为数学学习困难或没有兴趣,所以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转机。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小组合作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为集体成绩和个人成绩而学习,这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在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现在通过以下几点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一)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模仿的状态,学生并没有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教师的讲解,这种模式下课堂气氛往往死气沉沉。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课堂中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在合作和讨论中课堂变得十分融洽,学生在团队力量的推动下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传统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参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小组在讨论问题和解决的过程中,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记忆,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在学校里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歧视性、阶层性,如:性别的男与女、体力的强与弱、长相的美与丑、家庭的贫与富、能力的高与低,尤其是学习成绩的好与差等等的差异与对立。初中生心理并不成熟,这并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创建民主平等的集体任务,让大家融入这个集体中,让同学们相互熟悉了解,让学生成为朋友,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通过对西安某学校的调查发现,在数学课堂中,原本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喜欢和成绩差的学生玩,并经常发生口角,但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互相成为朋友,成绩差的学生经过好学生的带动,数学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

在分组的过程中,可将4人或6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共同来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光靠个人力量很难解决,只有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一个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通过组内成员的共同合作努力,每位组员必须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积极主动学习。小组学习成功与否和分组的科学性密不可分,分组时应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实现小组内组员间相互启发、补充,以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目的将不再仅仅是为了个人成绩,更主要是考虑团队成绩,学生为了团队的荣辱观,努力学习、相互帮助。这样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学生会将数学学习成绩看成团队共同的目标,每个小组的成员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会付出超出正常几倍的努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意义重大。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保障初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初中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就很难跟上高中的数学教育。

(二)小组竞赛

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融入小组竞赛模式,如数学竞赛、解题竞赛、问答竞赛等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各组进行数学解题竞赛,解题多的队伍获胜,并设置相应的小奖品。在小组竞争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也会越来越高涨。小组竞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具有上进心,让学生习惯竞争,提早适应社会竞争。但小组竞争中,教师必须注重公平性,如果公平性不能得到保障,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反而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必须遵循公平性的原则。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浅谈如何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4.

[2]周言菁.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4.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4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

(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合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上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杜威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组合作。到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江苏省的“合作教学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上海市的“分组教学的构想和实践”等众多有关合作学习的课题,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时期有关合作学习的一些理论专著也开始大量出现,如《合作学习导论》与《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等。而本世纪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三、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

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1、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五、研究对象

初三、四全体学生

六、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

(二)、研究内容

研究课上学生合作学习新内容如何实现高效的策略。

研究课后学生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巩固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来衡量和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

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四)、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七、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初三、四学生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

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

1、我们从新目标教材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性着手进行分析,认为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提偿在活动中学,由此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2、确定课题

依据烟台差异教育课题,我们确定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互教优势全面提高探究、表达、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3、成立了课题实施小组

确立了xx为物理课题负责人。并确立研究对象为全体初三、四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成员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

4、大量查阅了有关合作学习方面的书籍并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

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并详细给出小组合作评价,进行起步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进行小组合作分组,选拔组长及成员分工

(二)课上实施

(1)小组会话,互帮互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全班共享与互教。

(3)知识点互考,小卷互批,作业互相监督,形成组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4)课堂评价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习题随堂跟踪测评,取数次成绩之平均为其平时成绩,同时进行小组的捆绑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

1、在总结前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2、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老师学习借鉴。

3、总结经验,形成论文向各级刊物推广。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xx

组员:刘晓棠、王绍荣、张学波

十、保障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课题主持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获得多次优质课,在省市发表过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

4、我校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

十一、成果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篇5

解决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的相应的完善建议,形成最终的研究论文。成果形式:包括主件和附件

主件:课题研究报告

附件:

(1)、“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实验经验汇编;

(2)、“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优质课例汇编;

(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系列活动方案及有关研究过程的资料;

(4)、“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实验报告;

九.课题研究人员与具体分工

主持人:

周祖连――负责课题的策划实施,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并负责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

成 员:

顾启云――负责课题过程中的课题管理,负责中期报告的撰写;

许丽霞――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韩海涛――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化爱萍 ――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龚卫芹――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罗来旺――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乔 春――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蒋春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交流。

吴云飞――资料收集整理实验报告。

解建萍――资料收集整理优秀课例选。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6

营盘中学 高 武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的课堂教学要遵循六环节,1.明确目标。2.自主学习。3.小组交流。4.点拨释疑。5.训练反馈。6.拓展升华。其中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主旨是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4、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2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篇7

困惑1:如何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 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

对策1:按学习水平分组、明确分工、独立思考、合作互助,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所获.“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前合作交流学习普遍存在着以下两种现象: (1) 热闹有余, 成效不足. (2) 分组采用优差搭配, 甚至有人把优差配成一帮一.但合作交流是有前提的, 没有分工哪有合作?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见解哪有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 何谈交流?因此, 要进行合作学习先要学会或安排分工计划, 要进行交流学习先要发动大家独立思考, 不然就把教师讲变为少数学生讲了.

合作交流应以学习水平同层面的学生分组为宜.互助精神应该提倡, 但一对一硬性去帮, 应该说不是优生在学习上的义务.如何让优生学得更好, 才是教师需要更多考虑的问题, 妨碍优生取得更大进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帮助学困生主要应由教师来负责.合作交流必然是爱好、水平、工作性质相近的个体的组合, 因此笔者认为在班级中的合作交流学习应将水平相近的4至6个学生组成一小组 (组内同质, 组间异质) , 更有利于达到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 更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 更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发展.

困惑2:怎样充分利用高中新课程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对策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共有16章64节, 其中有16处“章头图”和97处出现“探究”的编排, 研究“章头图”和“探究”栏目的教学问题, 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章头图”、“探究”栏目为教学内容背景, 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只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使教材“丰满”起来, 才能使新课程的实施收到好的效果;以“探究”栏目的内容为教学载体,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起来;以“探究”栏目教学为平台, 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思维在“小组合作”中“活”起来;以“探究”栏目学习评价为契机, 使评价人本化,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案例:人教版新课程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恒等变换”这一章, 教材从一幅风光秀丽的图卷, 自然而然地引入“如何求电视塔高度”的情境.能求吗?如何求?学习的兴趣从乐意接受中油然而生;紧接着教材又给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由sinα=求得tan (45°+α) , 再提出“能不能用α、β的三角函数值把α+β或α-β的三角函数值表示出来”.环环紧扣, 令人跃跃欲试.显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过程中了解和理解数学建模的方法, 培养了抽象概括、符号表示、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能力学得颇为生动活泼

困惑3:如何进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应注重些什么?

对策3: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时, 首先应针对教学目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向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内容, 呈现合作学习的过程目标.教学容量大小和教学梯度设计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所以优秀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应该体现其特有的层次感.教师应该把问题设计得富有梯度数量适宜、难易适度.同时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 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

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妙地以变式题组呈现, 注重从开放性和发散性方面去创设阶梯式的“问题”, 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体验“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就感.

问题情境:过抛物线y=2px (p>0) 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 两个交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 (x1, y1) 、 (x2, y2) , 其中p为常数, 你能否求出:x1x2, x1+x2, y1y2, y1+y2.

在解出时, 在学生思维活动时, 围绕中心改变题目条件继续创设问题

变式1:若抛物线y2=2px (p>0) 的弦的两端点P1 (x1, y1) 、P2 (x2, y2) 满足 (或y1y2=) , 则弦必过抛物线的焦点吗?

变式2:原题条件不变, 求 (1) 弦P1P2的长, (2) 弦P1P2的中点轨迹方程.

变式3:将命题的特殊条件变为一般条件:若过定点A (a, 0) (a>0) 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P1 (x1, y1) 、222则12或12会为定值吗

变式4:过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得到一条弦, 试问弦端点的横 (纵) 坐标之积是常数吗?

变式5:自抛物线顶点引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交抛物线于P、Q, 试问直线经过对称轴上的定点吗?

变式6:如图1所示, 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1、P2, 分别作x轴的垂线, 垂足为M1、M2, 则OM1, OF, OM2三条线段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原来就是等式x1x2=的延伸.[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心理分析知道:他们喜欢在熟悉的问题上有所发现、有所结论.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深入思考、注重挖掘, 根据“问题提纲”充分交流, 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掌握重点, 解决难点, 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事实表明, 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组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 而且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促进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笔者认为, 只有不断地感悟课标课程, 努力实践与探索, 不断吸取当代先进教学理论, 不断充实自我, 才能更好地在课标课程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案例, 着重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做法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 及采取的一些相应“对策”, 来谈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探究,困惑,对策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8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前言

生本教育理念即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依靠学生,对学生高度尊重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具备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着重强调了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合作学院以及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保障学生能够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地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进行学习。基于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就成了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方法

(一)科学分工

建立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模式,就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目的,首先要将学习小组的组织工作做好,一般要保证四到六人的小组人数,而且要选择优、中、差搭配的成员构造,要在小组中兼具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的同学。另外小组也要对成员进行分工,每个人都有想对侧重的一方面,而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组员之间的角色互换,使每个组员都能够体验和提高。

(二)及时指导

在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并不是所有时间都由学生自由掌握,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指导者和合作者。生本理念不是要求老师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老师要参与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加强与组员的交流,及时了解小组讨论的信息,加强对小组成员的指导,促进组员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这才更好满足生本理念的要求。

(三)理性评价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小组集体进行评价,还要对小组成员的个体进行评价。在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组员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创新与否、表达条理性是否具有、活动参与积极性是否高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对小组中的个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组组长的评价,理性对每一个成员进行评价,以不断激励学生取得进步,帮助其更好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条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为了实现学习经验共享,帮助学生更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传授,一般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教师大都会选择一些开放性、多样性、挑战性较强的题目作为小组学习的内容。

(一)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往往对小组的协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开放性问题往往作为提升组员能力,锻炼合作意识的最佳选择,其能够在合作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了解别人并且展示自己的平台,有利于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例如,棱长6cm的正方体,蚂蚁从一顶点到体对角顶点,问蚂蚁行走的最短路线。由于该题目的开放性程度较高,凭借初中生个体的能力很难完美解答,而通过小组的形式,在不断的争辩和讨论中,组员的思路就会不断开阔,最终得出该题正确答案,即将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然后去对角线即为最短距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能力,还保持了其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二)多样性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一般很难对多样性的问题进行全面解答,所以多样性问题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讨论内容。比如,在人教版教材的整式方面知识教学过程中,一般经常被老师用作典例的是火柴棒搭正方形的问题,即多少根火柴棒能够搭出N个正方形,由于此题属于多样性的问题,答案的形式多种多样,仅仅凭借个体很难全面解答,所以可以将此题当作全部小组的共同讨论内容,之后再汇总各组的讨论结果,总结该题的正确答案,经过所有小组的共同探究,最终会将该题的四种结论都进行陈列,也就使得该问题得到了很全面的解答,同时使得同学们对于课程中的“N可以表示任何数”的理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可以说很好的实现了该堂数学课的教学目的,这些都是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三)挑战性问题

挑战性问题一般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但是题意很难被学生理解,思路不容易把握的相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各成员不断对问题进行商讨,再辅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很容易使问题变得清晰化,最终使其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的目的。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知识的时候,笔者曾提出过“总结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和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交给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该问题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对他们进行点拨,向其渗透解题思路。最终有几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得出了该题的比较圆满的答案。类似这样的问题充满了挑战性,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能力,使其有兴趣彼此协作去亲身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均有着很好的效果,也能够满足生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三、结语

作为新课改积极提倡的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都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权威。采用合理有效的建立方式可以使小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合适的合作学习题目也能够很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总而言之,生本理念下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卜素英.浅析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2):47.

[2]周晓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落实生本教育理念[J].新课程学习(上).2011(02):18—19.

上一篇:cad制图规范下一篇:2关于成立“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