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通用13篇)
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
多元性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中外学者对多元性文化有了诸多的探讨.比较中西文化,中国学者对多元性文化的探讨,特别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对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贡献.消费文化是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消费文化涉及到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
作 者:王长江 WANG Chang-jiang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浙江,温州,325035刊 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5(4)分类号:G04关键词:多元性文化 消费文化
一、幼儿园多元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多元文化”是指多种文化的并存与共同发展的状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一直并存着各种文化。近年来,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 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 多元文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途径, 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的重任, 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阶段, 对于传承、融合、创造多元文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多元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幼儿园的沉淀、积累和展现, 是以幼儿园园本文化为基础, 由本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文化体系, 即幼儿园的多元文化包括园本文化、本地文化、民族文化、外国文化四个层面。四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
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 就是基于文化平等和社会民主的文化多元的理念, 强调在幼儿园教育中关照当今多种文化相互依存的现实, 通过搜集、挖掘、加工、整理、创造大量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综合的、完整的、系统的具有本园特色的文化结构体系;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 就是在幼儿园教师的引领下, 使幼儿在这种经过精心选择的多元文化体系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洗礼, 使每一位幼儿, 即使存在种族、性别、社会经济、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都能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认识、态度和能力。
二、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与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多元文化建设与教育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幼儿园进行多元文化建设,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会加深幼儿对各国、各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的认识。同时, 幼儿园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体验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了解不同民族建筑特色, 欣赏不同民族服饰文化等文化氛围, 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培养其对外来文化的欣赏、包容、内化的态度。幼儿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鉴别又会加深其对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的认识, 强化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多元文化建设与教育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外语能力。文化和语言息息相关。掌握好一门外语是在当今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创造多元文化的氛围, 有助于幼儿对外语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加强使用外语的频率和效率。例如, 在万圣节 (Halloween) 来临之际, 教师指导孩子提着南瓜灯 (pumpkin lantern) 或戴上面具, 挨家挨户 (一排同学) 索要糖果, 玩“Trick or treat” (给不给?不给就搞恶作剧) 的游戏。这样, 就使外语单词形、意、情境发生联系, 从而在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 大大增加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能力。
多元文化建设与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文化理解能力, 形成对他人尊重的良好习惯。幼儿园多元文化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与不同地区、不同团体、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机会, 促进幼儿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 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 增强了幼儿的文化理解能力。同时, 幼儿在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下, 人际交往的敏感度与接收能力渐渐形成, 并意识到尊重与宽容跟自己文化不同的人是一种传统美德, 从而在心中树立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多元文化建设和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在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考虑到每一民族的传统及文化价值对儿童的保护及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让儿童“广泛地接触文化与教育来促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多元文化建设与多元文化教育, 能够有效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积极培养幼儿的健康、愉悦的情绪情感, 同时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幼儿在多元文化环境的熏陶中, 不断改进自身个性中的不良方面, 形成宽容、尊重、责任与权利兼顾、追求平等竞争的良好个性。
(二) 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与教育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 关键在于幼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认知水平, 加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提升自己的多元文化素养, 是幼儿园进行多元文化建设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专业理念上看, 它极大地促进教师以更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幼儿, 并寄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平等的期望;从专业知识上看, 幼儿园教师在多元文化建设和多元文化教育中, 不断积累自身的多元文化知识, 形成专业生活中的文化眼光, 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专业能力上看,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 不仅增强了教师对多元文化的关注度, 也提高了教师对组织、策划和参与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能力, 大大的提升了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 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与教育有效提升幼儿园的文化品位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是幼儿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幼儿园显性和隐性文化现象的总和。幼儿园多元文化的建设是幼儿园办园理念成熟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品质办园”、“文化办园”目标, 更好发挥文化辐射和示范作用, 进而不断提升幼儿园的文化品位的关键环节。
(四)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社会公平
幼儿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熏陶下, 感受到各国的优秀文化, 体验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并初步形成了对各种文化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各地区、各民族不同信仰的幼儿及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幼儿园多元文化的构建活动中, 相互交流与合作, 可以使各族群和谐相处, 从而促进社会各界的民主与公平。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要:幼儿园多元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幼儿园的沉淀、积累和展现, 是以幼儿园园本文化为基础, 由本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文化体系。幼儿园多元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升幼儿园的文化品位以及促进社会公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多元文化,内涵,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多元文化;解读
设计是将物质同精神连接起来的一座桥梁,在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善并创造环境,在这个前提下,室内设计成为了最为直观和有效的方法。在不同的空间人们进行多角度转化,空间中的不同形式,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感受、行为及思考的方式,因而在现代设计当中存在着多元文化。
1概论文化和室内设计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物,现代设计诞生于世纪之交,其目的就是满足高速化的机械生产。现代设计同现代主义设计为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二者互溶又互异。现代设计侧重于技术方面的表现,现代主义设计重视的是对思想方面的引领,二者有机结合构成现代设计总体,在设计中的多元文化正是孕育其中,尤其是这个时期的现代设计在形式上具有核心多元化特点,从而对人类活动及相应的艺术活动、设计活动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恰恰在此时,出现了现代建筑设计,从而引导设计师冲建筑材料、风格、结构等方面进行新的思考,指引了现代室内设计的方向。
在经历了长时间实践及认识过程之后,室内设计经历了“室内装饰”、“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几个阶段。在建筑产生之初,就出现了室内装饰,其目的就是对室内空间进行美化。然后室内装饰同建筑相分离,后来又出现了现代设计概念,包豪斯倡导形式追随功能,认为空间为建筑主体,把时间引进到空间,提出了相应的四维空间概念,倡导抛弃那些表面的装饰,认为结构的逻辑性及空间的合理性才能展现建筑的美,从而人们更加重视室内装饰的计划性及理论性,出现了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的长期演变当中,不管是初期对空间的美化还是后期对节后形式的重视,所有过程当中都无不渗透着文化。
2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与解读
时代的进步催生了现代室内设计,在此背景下,又是哪些因素推动了多元文化同室内设计的碰撞?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因素:首先,是融合性。此处的融合不光是文化方面的融合,更是在设计当中不同艺术形式在表现方面的融合,同时还是不同文化渗透于室内设计的融合,从而增加了室内设计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其次,是互动性。人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因素,将人当做室内设计中心,对象的多元性需要室内设计要满足该点,也就是设计者必须明确进行室内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必须考虑到人和空间具有多元化的联系;再次,是时空性。设计来源于文化,而文化正是在时间中积淀下来的。在室内设计当中引进时间感念,将三维空间有效拓展为多维空间,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设计的需求;最后,是科技性。精神和物质为现代室内设计及多元文化所代表的两个方面,有效使用现代科技能够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展现提供更多可能性。下面笔者将以具体的例子解读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美术馆同装置作品。如图1,该美术馆位于英国伦敦。
图1作品(口令)图2爱马仁之家中心楼梯在传统的设计当中,美术馆室内的空间一般都设计成唯美、安静、肃静,可是该美术馆当中,一条长长的“裂缝”撕裂了地板。图中作品为多丽丝·萨尔萨多的装置艺术品《口令》。传统的美术馆在室内空间的功能上多为储放、保护和展示某些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品被孤单的放在某个地方,使受众进行刻意的感受。但在该美术馆中打破了这种关系,将作品和空间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空间使用功能上也不再那么单纯,能够激发进入到改空间的人们的思考。进入该美术馆的同时就接触了作品。放大了美术馆室内原来比较简单的概念,成为人们喜欢的一个公共场所。在这里人们看到的现代室内设计同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为一种非常自然的进化及时代多元文化需求,弱化了空間的限定性,使室内空间更加具有思想,拥有独特的灵魂。爱马仕之家,如图2,位于韩国首尔。
爱马仕不仅一个时尚品牌,更是时尚坐标。图中的爱马仕旗舰店位于韩国首尔,以其独特形式充分展现了现代室内设计同文化外延间的融合。从空间整体形态来看,外观是一个立方体,对室内空间的设计非常巧妙,在视觉上从内向外呈通透状态,从外向内则是隐蔽状态。在整个空间的中间部分,通过一个别致的庭院来贯穿建筑当中的不同功能空间,室内处置中心设置了一个旋转式的楼梯,有效的连接了其他的空间。
在该现代室内设计当中,不仅具有商业空间,还涉及了相应的博物馆、阅读区及画廊。在空间当中积极引进时间的概念,从而使原来的静态建筑空间变成时尚载体。在这个空间之内,时尚的概念能够更好的被传播及扩展,从而丰富了“时尚”一词的内涵,人们欣赏时尚带给自身的愉快同时还能够身体感受同时尚有关的历史,从而深化对美的领悟。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该建筑体及室内空间就像一本书一样,会永久的记录在当中发生的所有瞬间。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室内设计的每个环节当中都渗透着多元文化,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因而相应的设计师必须充分掌握现代室内设计同文化间的关系,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克雷著(英).设计之美[M].尹弢,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新锐电影” 全球化 本土文化 多元文化 身份识别
自20世纪80年代“新电影浪潮”后,台湾电影一路向下,跌入低谷。但近年来,以强调“本土文化”的台湾电影在岛内屡创票房佳绩、掀起了久违的“本土电 影”热,其中2008年《海角七号》赢得了7亿多新台票房币,2010年《艋舺》上映第一周打破台湾十几年周票房纪录。这些“本土电影”在一定程度扭转了 全球化下的台湾电影市场被好莱坞所垄断的现实。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融合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先天地具有充当文化载体的优势。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代表的 电影,掀起了台湾“本土电影”的热潮。因这类电影大多为新晋导演作品,故本文将2008年以来的台湾“本土电影”称之为“新锐电影”,与80年代“新电 影”以区分。同时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个例,剖析了台湾地区“新锐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的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等文化冲突、融合及台湾社会多 元的文化生态。
一﹑台湾“新锐电影”的“本土叙事”
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代表的“新锐电影”对于“本土文化”的建构,是台湾电影面对全球化挑战,不得不选择的应对之策。以下从叙事角度、语言、影视人类学、人种志等角度具体诠释“新锐电影”:
1、平民化叙事视角
“新锐电影”的选材视角继承了“新电影”时期平民化传统。从人本主义出发,以社会底层人物为视角展开叙事。《海角七号》以失意歌手阿嘉和助理友子为主 角,塑造了邮差茂伯、客家人马拉桑、原住民父子等几位富有个性的“小人物”,展现普通台湾生活图景。《艋胛》同样从“蚊子”、“和尚”等五个底层小混混的 视角讲述黑道中利益争夺与斗争。平民化叙事视角,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权威话语权,同时本地人物身份能唤起受众强烈主人意识。
2、艺术性“叙事语言”
电影的语言系统主要分为蒙太奇和长镜头两个部分:蒙太奇是一种故事性叙述手法,可以传达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①而长镜头则主张淡化主观色彩,用全 景、深焦距反映事物最真实的面目。台湾电影一直以文艺片为特色,“新锐电影”自然受其影响,其采用大量大景别镜头,以事物或环境为对象,镜头节奏较缓慢, 构建起一卷艺术般的本土文化生态图。《海角七号》中大量海景、稻香等乡土风光,《艋胛》用长镜头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台湾街道、服饰等生活方式,都是本土 化背景运用。
3、本土文化的再现
历史上,台湾地区不断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浸渗,在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中呈现了台湾传统与现代、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颇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新锐电 影”采取“弱化历史问题、全景展现多元文化之现状”的态度,重新拾起遗失的文化结晶。《海角七号》中胡琴、原住民“琉璃珠”,《艋胛》中祭拜“祖师爷”、丧葬仪式、“台客文化”等的再现都彰显着浓郁的台湾传统民俗特征。这些源自地方本土特色的生活片段,迎合了当地观众的审美标准。
电影作为“一种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整体”,是现代人将思考、行动符码化的结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新锐电影”结合当下台湾社会语境,根据时代所需,选择当下社会现实问题、价值观、文化观等审美方式建构电影,达到“写实”目的。
二﹑全球化的冲击与“本土文化”的回归
一般认为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文化转型②。由于西方文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全球化下,西方文明自然地居于优势地位,蔓延于 世界各地。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文化的差异性日趋缩小,文化同质性越来越明显,各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都把维护自身的存在看作神圣的职责。
首先,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冲击无处不在。可以说,现在任何国家、地区都脱离不了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对本土化的冲击无法避免。现代电影工业本身就 是全球化的产物。《海角七号》中好莱坞式爱情轻喜剧套路,流行元素,一波三折的剧情等;《艋胛》以青春与黑道为主题,斗殴、打杀人等场景更增添电影的噱 头。西方商业化叙事模式无疑充分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内容上,台湾已是全球化的本土。《海角七号》中恒春小镇中各国模特、海滨酒店等体现了工业化已影响到最 边缘的乡村。《艋胛》中“枪是下等人用的武器”的争论,体现了工业化中的台湾传统社会面临的全球化的挑战,80年代的台北街道、服装、电子娱乐等都体现了 现代工业对于传统台湾社会的改变。
其次,“本土文化”的回归是应对全球化的“文化自觉”。随着人们对全球化认识的深入,不少人开始反思全球化带来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局限性,人们日益 怀念乡村、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开始得到重视。《海角七号》展现的“乡土台湾”的全景图,《艋胛》追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社区文化,都恰恰暗合了台湾全球 化背景下对本地文化的回顾和怀念。
三、本土化的全球化:多元文化共存与融合
全球化发端于西方并不等同于“西方化”,企图以同质化的模式建构全球化是错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具有统一性③。全球化必须以多元文化为前提,全球文化的多 元化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本身是各种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存在的过程④,面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台湾地区本土自然处在弱势地位。但本 土文化的非中心化也非全然的劣势,相反会显示出全球化时代弱势文化生存的可能性。
1、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与融合
内容摘要:随着南疆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生源民族构成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r值观及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势必会引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与摩擦。因此,南疆各高校应创造良好的理解、沟通环境,倡导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本文旨在针对南疆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探讨促进南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与和谐发展的途径,从而为南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和谐南疆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持。
关键词:南疆高校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建议与对策
一.引言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代表着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南疆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构成多样,民族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性特征,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南疆高校要充分利用其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积极传播民族平等观念,指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合作、寻找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平台,最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树立学生理解、尊重、认同、包容的情感品质。
二.南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前提与保障
加快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本地区民族观念更新。建设和谐新疆应是南北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但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等多方面原因,新疆地区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而南疆地区多元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南疆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应加大对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力度,尽可能缩小南北疆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本地区各民族群众观念的更新、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南疆多元文化和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由于民族分裂主义及宗教极端主义思潮的存在,南疆地区是各族群众抵制国际恐怖主义及“三股势力”的主要战场与前沿阵地,因此,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前提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政府的重视与协调,在政府的协调与指导下促进本地区各民族、各地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产生利益冲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其次,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建立并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之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文化设施相对缺失,不利于本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从而阻碍了本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应根据南疆地区发展的客观需求,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将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应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给南疆地区的公共基础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与财政支持,以公共服务推动南疆地区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确保民族关系融洽,维护社会稳定,最终促进南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再次,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各民族间的差距,构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伴随着南疆各民族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民族交流日渐频繁,需要现代化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本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这是各民族相互了解并建立良好民族关系的保障。文化交流平台具有多样性,如南疆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给边境贸易带了便利,这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优势资源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还能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通过建设各种现代化文化交流平台,加强疆内外、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增强南疆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南疆新疆其它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以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缩小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从而推动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加快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努力引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吸引优秀人才为南疆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领域的发展进步作保障。总之,南疆地区应积极发挥本地区的优势资源,用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群众的观念更新,将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南疆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条件。
三.南疆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
1.树立校园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理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及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高校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即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在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中,学校、教师及学生都应该承担各自应有的使命,确保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实施。
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应积极建设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营造多元文化理解氛围。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多民族地区中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南疆地区高校应以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为资源,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目的,在继承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办学、与时俱进,构建理性的校园文化,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多元文化理解气息浓厚的场所。
其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明确的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理念,提升自我学习及适应能力,为学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南疆地区的高校教师应更新观念,主动了解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正确的认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以此提高其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中的教学能力。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学不仅需要具备多样性的文化知识,还须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满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特殊需求。
再次,作为南疆民族地区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各民族大学生应清楚认识到自己振兴本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的使命,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养成多元文化理解意识,在努力传承并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学习并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在多元文化中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学习困难,自信心下降,甚至与校园文化格格不入的情况。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要正确的认识、理解并接受对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高自身价值的自信心与民族自尊感、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的差异,理性对待对我国多民族文化,消除偏见与歧视,在相互理解中努力培养多元文化素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2.开发多元文化理解教育课程及资源
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当代教育需求和学生专业发展需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体现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多元文化背景下南疆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以促进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理解和学习,并能够承认、欣赏和接纳不同文化的差异。此外,应加强学生多元文化培训,并在培训课程中增加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各少数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等课程、开设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美术及其他艺术形式的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增长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了解本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南疆地区的高校教师需要对自己所属族群和所教学生的族群历史文化知识有基本的认识,并将这些文化内容切实地与学校课程相整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教师知识获得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了解知识背后的本质,并懂得对教科书的知识进行批判性理解、吸收,如各民族传统民俗、节日的历史等知识。再根据所了解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及以此制定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发与整合相关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本民族地区乡土、社会文化和生活要有一定的认知,更要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整合。不仅要在学生、学校所处区域内选取能为课程设计和实践所能利用的教育资源,还要争取校外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广泛利用存在与学生生长区域内的有关人、事、物及环境等之中的乡土、社区课程资源。乡土、社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要具有教育意义,即具有先进性、积极向上的教育资源,还要开绿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地区民族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南疆高校乡土、社区课程的设计必然与地方各民族的特质密切相关,须真实反映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各民族在本地区的民风、名俗,以及师生生活范围里熟悉的人、事、物等。
总之,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课程设置为导向,根据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所需选择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资源,开发并设置适合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南疆地区高校教师在职培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给教师以更多自主探究的实践和发挥的机会,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开发课程能方面的能力。
3.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多元文化素养
就教师而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育者的角色。作为教育者,教师这一角色在传统教育中的职责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范畴,通过传授知识、技能,传承社会主流文化实现其教育目的。近现代以来,教师仍然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来满足国家变革与转型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教师需具备理解学生的知识、教育学生的知识及发展自我的知识,这就要求多民族地区的教师要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学生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首先,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理念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文化多元化与国家一体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时代使命和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向理解型文化研究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与重构也成为必然。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观,重视各民族文化价值观、积极研究多元文化,从普通的文化传递者转变为新的文化研究者。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实施必然会给教师这一角色带来新的要求,作为理解型文化研究者,教师不仅要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研究多元文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民族、文化背景,通过理解性教育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应重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以适应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其次,作为南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主体,更应加强对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解、培养自身多元文化素养、提高多元文化理解教育能力。一方面,通过对自身角色的重新认识,消除潜在的民族误解与偏见,形成良好的、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的师生关系,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认清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并丰富自身的多元文化知识,提高适应、接受并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处时,从理解教育的视角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理解并接受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风格,有意?R地尝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理解性的、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避免因误解而阻碍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旨在教育各民族学生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为前提,以积极、开放、宽容的心态了解不同价值观念与不同文化传统,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培养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其他各民族人民交往与合作的观念以及汲取不同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寻找理解、交流、对话的平台,在保持各民族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南疆高校从学校文化、教师关爱、课程设置、教学行为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帮助解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从民族地区进入主流群体社会时所产生的文化适应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促进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Bruce M.Mitchell,Robert E.Salsbury.Multicultural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Research,Policies,and Programs[M].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6.[2]蔡美兰.民族地区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60-63.[3]腾星.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有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2(8).[5]郑娅.民族高校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探赜[J].观察思考,2013(5).[6]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此文系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新疆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编号:TDSKYB1606)阶段性成果。
一、美国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嘉莉妹妹》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已发生重大转变,达尔文进化论和适者生存理论盛行一时。以生产为主的意识形态正逐渐被消费意识形态所代替。消费意识形态崇尚花费和物质占有,它削弱了勤俭、节约、自控等传统道德标准。作为一个社会主体,德莱塞毫无疑问深受这些思想影响。
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挥霍地消费物品———服装、豪宅、美景,“摆阔性消费已被确立为领导者的标志”1。德莱塞写《嘉莉妹妹》时,美国妇女已开始受到消费主义影响。她们开始向传统道德标准挑战,女性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们拥有选举权,拥有更多的性自由和活动空间。德莱塞《嘉莉妹妹》中正是表现了这种消费意识形态汹涌蓬勃的发展势头。内战刚刚结束,拜金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在《嘉莉妹妹》中德莱塞忠实地记录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如实地再现了拜金主义给美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二、《嘉莉妹妹》中的人物性格与消费文化
《嘉莉妹妹》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1889年威斯康星州哥伦比亚城的18岁农村姑娘卡罗琳·米伯离开家乡投奔芝加哥的姐姐,梦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有朝一日能享受城市豪华的物质生活。然而在先后倚靠旅行推销员查尔斯·德鲁埃和酒吧经理人乔奇·赫斯特伍德后,还是过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后来嘉莉到百老汇做演员,成了大明星,挤入豪华的上流社会,实现了往昔的梦想。《嘉莉妹妹》的故事,在当时的美国可谓极具代表性。通过小说,德莱塞深刻揭示了当时人们对物质的极度渴求,生动展示了物化的社会如何使人们的消费欲望无限膨胀。现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做一一分析。
(一)嘉莉妹妹———新兴的消费女性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消费意识形态下,“女人首先是消费者,然后才是消费品。”2按当时的道德标准,嘉莉已不再是“淫荡的女人”,“道德败坏的女人”,而是新兴消费族。她一方面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消费主体,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美的被消费的客体,即性的目标”3。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就写道:“她有很强的利己心,虽然不是根深蒂固,但却是居主导地位的特点……不过,她很注重自己的美貌,很能领会人生中美妙的乐趣,渴望获得物质上的享受。”4在火车上,嘉莉与德鲁埃相遇时,他的举止打扮就为嘉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只鼓鼓的钱包,那双锃亮的棕黄色皮鞋,那身漂亮的新套装,还有他举手投足时的那副派头,在她脑海里模模糊糊地构筑起一个富有的世界,而他就是那个世界的中心。无论他做什么,她都会喜欢。”5嘉莉来芝加哥是为了找工作,但一进入工厂,她便开始渴望享有“卸下工作负担的激动”,并希望“那条条街道,一盏盏街灯,还有灯火辉煌的宴会大厅,全是为我而设的,那些戏院、礼堂、聚会,安静的大街,飘着歌声的小路———在夜里,这一切都是我的。”6有了这种欲望做铺垫,嘉莉对待不同阶层的人就有了不同的态度。对制鞋厂的工人,她认为他们肮脏、粗俗,对他们置之不理。而对“有钱人”德鲁埃,她第一次见面就把自己的地址告诉了他。刚赚了点小钱,她就想到电影院消费享受,为了漂亮的服装就接受了德鲁埃的几张绿色的票子。买了新裙子,新衣服,新帽子,“奇怪的是,只要把钱握在手里,她就觉得轻松了一些。即便是已经作了那个沉重的决定,她也会把它全忘记。于是,这二十块钱便显得既美妙又可爱了,啊,钱,钱,钱啊!有钱多好啊。得有多少钱,才能将这一切烦恼扫得一干二净啊!”7嘉莉心中的所有烦恼只要有了钱便可以烟消云散。当她与德鲁埃过上舒适的生活后,消费欲望在她心中又进一步膨胀,与那些豪华的宅院比起来,她与德鲁埃的居所是多么寒酸,“德鲁埃究竟有什么地位呢?”8正因为不满足于现状,嘉莉与酒吧经理赫斯特伍德的偷情就显得顺理成章。嘉莉与其说是被酒吧经理的翩翩风度所吸引,不如说是被他所代表的更加富足、体面的生活所吸引。因而,在识穿了赫斯特伍德欺骗人的伎俩后,嘉莉却没有一点激烈的反抗,是强烈的物欲使她成为男人任意摆布的玩物,轻易地由一个男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男人手里。
嘉莉成了大红大紫的明星后,生活越来越体面,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但她却始终无法改变自己本身是消费品的属性。做情妇,她只满足了一两个男人的消费欲望;做明星,她却成了大众消费品。高级酒店请她赏光,是因为她的名声能促进消费,带来盈利;富翁追求她,是希望靠她来显示社会地位,显示权力。因而,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她在精神上永远处于失落、迷惘的状态。从上可以看出,嘉莉形象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消费女性的典型代表。
(二)赫斯特伍德———物化世界中的悲剧人物
赫斯特伍德是一家酒吧的经理,因为工作出色,收入可观,他俨然已是上流社会的一员。然而在家庭内部,他却是没有权力的。原因很简单,他虽能赚钱,却错误的把财产全存在妻子的名下,这使他得不到儿女的尊敬,妻子的呵护,一回家,他就压抑难当。他依靠漂亮衣服,干净的亚麻制品,珍宝饰品和人们不明就里的客气获得良好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试图从物质的无限丰富中填补精神上的缺憾。他和嘉莉的关系也逃不脱这种模式。相对于珍珠饰品,嘉莉似乎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商品,因而获得她,带来的满足感势必更加强烈。嘉莉身上最使赫斯特伍德着迷的地方是顺从,她的举止没有任何大胆的表现,生活还没有教会她统治。他初次感到家里开始失控时,自我安慰地想:“家里的事由它去吧,反正外面有嘉莉呢。”到纽约后,生活举步维艰,他却抹不下面子去求嘉莉,在死前的最后一刻都还在犹豫着。他可以向陌生人求乞,却无法向嘉莉开口,唯一一次向嘉莉求援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嘉莉妹妹望着他,而路上的行人也都看着嘉莉。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感到很不自在。赫斯特伍德也觉察到了。”9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始终沉浸在对昔日优裕生活的怀念中,面对越来越糟糕的处境,他只做了些许反抗便缴械投降了,任由命运蹂躏。与嘉莉相反,赫斯特伍德是汹涌澎湃的消费文化兴起过程中的另一类典型:他们无法跟上剧烈变化的时代,被浮躁喧嚣的物质世界冲昏了头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彷徨、迷惘直至自我毁灭。
(三)德鲁埃———物的使者
德鲁埃在小说中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为嘉莉打开花花世界的第一人,也是嘉莉眼中最初理想生活的代表。与赫斯特伍德不同,德鲁埃更年轻,更富活力,虽然收入比不上赫斯特伍德,但却更自信,也更粗俗,这一点从他出场时的行头里便一目了然:“马甲开口很低,露出平整硬挺的白色粉红条纹的衬衫”,“手上戴着好几个戒指———其中一只是沉甸甸的图章戒指,结实而耐久。马甲前晃着一条精致的金表链……”。他精心打扮的这身装束使他在女人面前大放光彩,更增加了他成功赢得女人倾心的筹码。当他看到身材匀称,面容姣好的嘉莉却衣着寒酸时,就毫不吝啬地给她二十美元要她去买漂亮的衣服、鞋子。这充分显示当时男人对待女性的审美观点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认为温柔贤淑,清纯自然是女人的本色,而是喜欢耀眼夺目,珠光宝气的类型了。男人的这种观点无疑也是促使女性热衷于消费的重要原因,嘉莉就是这样的。“德鲁埃这种人有个特点,就是习惯在大街上盯着时髦漂亮的女人看,然后做一番评论”,“德鲁埃强调了再强调,赞美了再赞美的事情多了,嘉莉便懂得了他这样做的用意,于是便顺着他的意思去做。”10
德鲁埃对待嘉莉的态度其实与赫斯特伍德并无二致。当他得知嘉莉与赫斯特伍德好上了后,感到极为不平,他认为“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不该和他搅上”。11他的理由是,他为嘉莉提供了安逸的生活,那么他就有权占有嘉莉。德鲁埃对嘉莉的态度正是当时男女关系的真实写照。
三、十九世纪末的消费文化和德莱塞创作《嘉莉妹妹》的态度
进入消费社会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因为消费社会的形成有几个基础:1.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超出日常需要;2.人们有能力消费;3.意识形态和社会机构鼓励人们消费。十九世纪末是消费文化兴起、消费社会形成时期,通过《嘉莉妹妹》我们看到了消费文化的雏形。消费文化刚刚兴起时,清教思想仍是社会主流思想。当《嘉莉妹妹》出版后,引起不少抨击,正源于此。
德莱塞笔下的人物不满足现状,背离传统社会道德标准,追求无尽的物质享受,正是表明了作者对当时旧的生产意识形态及其所倡导的行为准则持批评态度。然而,面对新兴的消费意识形态,德莱塞也不是完全赞同,他把那些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的场面同悲苦无助、饥寒交迫的穷人生活交叉安排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摘要: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 通过分析《嘉莉妹妹》中反映的新兴消费文化现象, 解读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性格与当时消费文化的联系, 揭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作品的影响。
摘 要 通过对日常生活细微方面的观察,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中产阶层的社会认同感。中产阶层在生活方式和社会认同感中建立直接的联系,产生相应的消费文化。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受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的引导,这种消费行为导致两种结果: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欲望的奢侈品;中产阶层消费文化介于两者之间,在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中间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这一平衡点在服装上的表现就是多种风格的中庸糅合。中产阶层消费文化和多种服装风格的平衡糅合影响一些服装品牌的合理定位,传递中产阶层着装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心理需求。
关键词 中产阶层 生活方式 社会认同感 消费观念 LOGO 服装品牌
最近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中调查的中产阶层平均月收入为5923.18元,由此看出研究中产阶层的话题越来越热门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中产阶层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一个国家更好的稳定。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对中國中产阶层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划分定义,由于中国的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我们对阶级称谓的敏感性,我们一般从阶层来定义。中产阶层是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社会地位,稳定的心态,因而希望社会稳定的社会阶层。
中国学术界对中产阶层的划分基本上通过几个方面:一以职业和教育为标准划分的增长趋势,现代社会的中产阶层兴起现象主要是指新中产阶层的崛起二以收入标准界定的中产阶层的增长趋势。通常人们从收入角度来确定中产阶层时,往往认为中产阶层是高收入人群,他们的收入水平足以维持体面而稳定的生活和较高水平的消费。
德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主旨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则有赖于人们的消费,也即是说,惟有无止境的消费才能使经济持续地得到发展,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必须诱导人们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放于消费领域,由此诞生了消费主义文化,中产阶层就是这个消费主义文化的担纲者。消费是中产阶层的主要社会舞台,是他们社会表现的主要领域。中产阶层所处地位的尴尬性,有学者认为中产阶层在中国目前的表现是政治上的后卫性和消费上的前卫性。研究中产阶层的消费观念成为研究中产阶层的一个突破口。
通过解读中产阶层喜好的一些消费符号LOGO来分析中产阶层的生活和消费观念,通过LOGO了解文化、传统、价值观、商业规则、法律条文、消费品味,LOGO凝聚了品牌久远的时间积累和沉淀。商业力量所制造的流行时尚和消费霸权,共同形成信息爆炸,令多元文化和多元消费共同发展。广告、数据、高科技、新发明、口号、价格、外观、场地布局,这些旨在引导消费的指标,恰恰在此时构成了消费的技术辨别。这些消费符号包括:Backpackers背包旅行、波希米亚风、BOBO族、芝华士、圣诞节,情人节、信用卡、《ELLE》、EMBA、Evian、Golf、哈根达斯、IKEA、星巴克、Marketplace大卖场、SPA、SOHO、郊区生活、美国文化、Paris、Vitamin、瑜珈、低碳生活等等。对以上这些符号认可度,来判定我们的生活达到中产了么?通过这些诸多的细节和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来呼应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的心理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来追随大众认可和媒体推崇的中产阶层生活样本。
如何塑造这样一个中产阶层的生活样本?通过大众媒体的影响,来创造中产阶层文化价值观念。这一过程就是布迪厄认可的文化读码和解码。在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观念中,我们如何分辨出哪一种是中产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需要我们有一种敏锐的嗅觉力,这些嗅觉力就是中产阶层认可的代码。这些代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标准化,可以培养和学习的,并且传递的。我们读懂这些代码,也可以创造新的代码,中产阶层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品牌商品以及行为方式来解读这些代码。
在服装文化或者穿衣观念中,我们是否能解读这样的代码。经典服装品牌代表的是什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是品质文化的象征?这就是 “物的消费的代言”。服装品牌如何凝聚大众认可的中产阶层文化价值观念呢?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增长,中产阶层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化,中产阶层的自我认同感也越来越强烈。根据服装的象征性的定义特点,中产阶层也相应会在他们的着装文化中表现中产阶层特有的身份、地位、教养、意志、主张、感情、个性和嗜好等社会性内容的特性。服装品牌所涵盖与延伸的最终文化实质是想传递、想推崇、想诉求一种生活方式上的主张,或者说,生活主张本身就代表着一个顾客群体的存在。服装品牌要成功,重点在于产品本身必须要代表这种生活主张,或者是你必须将产品准确地镶嵌到这种生活主张中才能让品牌产生影响力,然后决定产品的边界在哪里,能走多远。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Face-Management View)是用于论述和解释礼貌现象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但B&L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这里指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西方国家)基础上的.面子保全论,所以对其在跨文化普遍性方面很多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置疑.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且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有助于消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交往的一些障碍,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间的交际.
作 者:鲁瑜 LU Yu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刊 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7(5) 分类号:G04 关键词:面子理论 积极面子 消极面子 中西方文化
?
?
然而,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往往以突出表现差异和颂扬优越感的方式来强调民族特性”,在赞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不自觉地贬低其他文化。曾见到幼儿园进行“筷子”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把外国人不会用筷子说成没有中国人聪明。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同样,在介绍其他文化时,也常常与自己文化进行优劣比较,其结果使我们的孩子不是自卑就是自傲。
文化是一个概念,因此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看法。文化还是相对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文化在不断演化。从文化的形态看,文化可以分为艺术形态、生活形态、组织形态、社会形态,其中生活形态和组织形态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最密切。文化还包括语言文化、礼节仪式等。“文化和我们的关系就像是水和鱼。水中之鱼不知道水的存在,只有跳离了水才发现水的重要。而教育是为了传递文化。经过文化熏陶和专门训练使孩子拥有文化的习性,使之社会化。
多元文化教育也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非常热门的话题。许多人无法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我们必须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看看现在的国际局势,国家和国家间的接触愈来愈频繁,彼此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人民出国旅游的机会愈来愈多,计算机网络的发达更是达到「天涯若比邻」的境界,若我们能认识、了解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将促进良性的交流。
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文化的多元共存意味着文化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生态平衡,避免过分偏离或过分融入。
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文化自尊”的教育,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丰富性,培植民族文化尊严。例如,幼儿园开展的“国庆”主题活动;“中秋节”制作月饼,与家长共同品尝,体验劳动成果与亲情;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尊敬、爱戴老人等等,这样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使幼儿对我民族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尊重”的教育,则是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即往往以突出表现差异感的方式来强调民族特性,在赞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不自觉地贬低其他文化;或者在介绍其他文化时,常常与自己文化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其结果使我们的孩子不是过分自卑就是盲目自豪。殊不知,不同文化的认知特征很不相同,因此对不同文化进行价值观和风俗的优劣比较是不合理的。为避免上述误区,我园在多元文化教育上致力于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内涵,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文化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
在贯彻上述理念的基础上,我园的多元文化教育目标是通过各国各民族文化习俗、艺术、节日等教育内容让幼儿感知和体验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东西文化的差异性。即在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包括双语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以帮助幼儿在文化民主的氛围中成为能够理解两种、多种文化的人,使他们既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体,又成为其中有能力的一员。
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体现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已经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教育中加入一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而是要以“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来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备这样的素质:首先,外教的大量聘请,而且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幼儿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氛围;其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观察和了解文化背景导致的个体差异,进而研究相应的对策。因为同样的发展问题,如果是文化因素不同,方法就不同;再次,具备文化的敏感性和响应性,学会与不同文化的幼儿和他们的家长相处;最后,关注处于“文化适应”中的幼儿,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此外,還要善于利用文化差异根源,对本土文化和来自异域文化的孩子都要进行根基教育,对处于劣势文化的孩子给予与处于优势文化中的孩子同样的尊重,并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促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升德州城市品牌形象,我们对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整理,目的是为了拯救、弘扬、发展以“德”为脉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让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营养,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态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建设及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品位,让全社会尽享幸福德州。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重视程度
2009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且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何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会议确定:“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理论甚少。
2011年11月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岳月为代表的课题研究组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课题被德州市社科院批准立项研究。
2012年6月以后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一——德州“运河船工号子”与〈伏尔加船夫曲〉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二——德州木板大鼓与美国乡村音乐生存、发展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充分论证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在德州区域内的发生、发展及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探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质,不是为了满足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特性的一般化解释,而是希望能够追寻到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人文相关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是多种音乐历史记忆与叙事,是多元音乐直观方法论的研究。
经调查,随着德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同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品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民间音乐不能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只能在街头巷尾互相传唱。与此同时,西方钢琴音乐、歌剧等,也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欣赏。但大部分人们认为应该与西方文化“接轨”,对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完全摒弃。
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
首先看一勾勾的演出现状:
(一)解放后,德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1950年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
(二)1955 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演出剧目《东秦》。
(三)1956 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并获展览演出纪念奖。
(四)1957 年该团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文化部及宣传部的重视。
(五)1959 年 10 月临邑县一勾勾专业剧团成立。演出剧目有《西秦》《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962年该团演出了大量新剧目,如《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古装戏,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和女儿》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红梅》参加了省汇演,《巧遇》在潍坊演出15天,场场爆满。
(七)1971 年,临邑县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八)80 年代末,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九)2001年秋天,被冷落了30年的“一勾勾”戏曲唱腔,在中央电视台来临邑采风活动组录制的《文化与生活》第七频道播出。
(十)2005 年 8 月至 2006 年 3 月,“一勾勾”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2006年5月,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成立,重新排演《王小赶脚》并多次演出。
(十二)2007年2月,参加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获银奖。
(十三)2008年在德州市春晚演出《逛济南》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十四)2011年10月28日德州学院音乐系邀请一勾勾传承人邝书云、徐冬青、徐心贵三位老艺人举办地方戏曲讲座。2011年11月31日晚,一勾勾《王小赶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演出。
(十五)2011年11月16日,一勾勾《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等十六部现代剧目,在临邑文化广场演出,同时该县十五所中小学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十六)2012年8月18日临邑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一勾勾。
(十七)2012年春节前夕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排演了《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在德州地方春晚上演出。
(十八)2012年12月23日在平原县十三个乡镇活跃着544个草根剧团,自编自演。
再看德州木板大鼓的演出现状:
(一)德州木板大鼓最早发源于鲁西北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清朝光绪年间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在各地演出。
(二)1956年木板大鼓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1957年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张振武在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山东省曲艺家称号。
(四)1964年长篇鼓词《林海雪原》演出,深受欢迎。
(五)1984年在地域曲艺调演中,木板大鼓《锄奸记》获演出二等奖。
(六)2008年4月19日,《德州日报》以一篇《不让绝活成绝唱》报道了夏津木板大鼓在黄河故道的表演现场,同时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七)2008年12月25日,德州夏津木板大鼓第五代传人张书坤在当地表演,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
(八)2012年1月17日,在德州第一届网络春晚上,民间艺人魏凤珍演出《赞德州》大鼓说唱,深受欢迎。
(九)2012年2月29日,德州日报报道了德州鲁西北木板大鼓传承人70岁民间艺人张连功于茶余饭后走街串巷,骑着自行车转遍方圆几十里的乡村、集市,演唱木板大鼓,深受欢迎。
(十)2012年5月28日,在禹城梁家镇农家院里,鲁西北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张连功演出《龙腾虎跃喜迎春》。
(十一)2012年9月11日,德州平原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大鼓协会,民间艺人延续传统艺术形式,“日出荷锄躬耕,日落吹拉弹唱”。
(十二)2013年7月6日,德州曲艺家协会、德州青少年宫联合在希森欢乐岛举行消夏曲艺晚会,表演了西河大鼓《将相和》。
最让人担忧的是德州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人武城县的梁永和已年过八旬,京杭大运河上洪亮的“闯滩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梁永和成了这运河上的最后的纤夫,无人继承成为这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最大的阻碍。
(一)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德州区域运河船工号子改编的“唱秧歌”受专家好评并在电台播出。
(二)1965年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没有了船工行业,船工号子随之湮迹。
(三)2011年9月27日,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来德州调研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发与利用情况,研讨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2012年6月25日,武城县文化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消亡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音像资料建制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五)2013年7月4日,“运河情”六省市音乐作品研讨会在德州市召开,作曲家将以运河为载体进行创作,德州市征集作品100余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现状:
(一)2007年7月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岳月在德州学院音乐系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二)2008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于宏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三)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武凌于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四)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岳月“双钢琴演奏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五)2010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德州电视台同时作了直播采访。
(六)2013年德州大剧院投入使用。
(七)2013年5月30日,“德之声”合唱团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演出17首曲目,有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声合唱等。
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对德州发展的影响
以上调查情况反映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德州的演出场次远远不能满足德州市、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德州市没有区域音乐文化专业创作队伍,地方传统剧目濒临消亡,没有专业的演员队伍,没有资金支持。另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德州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一勾勾”“木板大鼓”“运河号子”等区域音乐文化。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人类相互了解的共同基础。音乐文化是既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质特征,又能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区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实现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构比较、功能转换、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幸福德州是201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德州生态旅游事业,是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工程。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德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会使德州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德州,从而使德州走向世界。它注入了时代内涵,塑造了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具有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演出的状况,以期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人“文化热”以来,“法律文化”这个法理学最新的概念,〔1〕几乎成了法学中除“法治”外的另一个“关键词”。对它的论述中不乏精辟之语。然我所关注的则是法律文化的研究如何能够与现实对接,与现实问题有所助益,或者它为法律本身提供怎样一种合理的解释和态度。
法学家对法律文化给出了许多解释:“法律文化就是社会观念形态、群体生活模式、社会规范和制度中有关法律的那一部分,即法律观念、法律心理、法律知识、法律经验、法律传统以及它们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体系的部分内容的总和,还包括社会总体文化作用于法律而产生的法律文化总功能。” 〔2〕或“法律文化分内核和外壳两部分……”〔3〕但往往有热衷于谈论法律文化之结构、模式、类型等“含混甚至空泛性质”〔4〕这些形而上的“法律文化”概念不仅不能对实际问题有所助益。反而徒增许多无聊而不必要的空话,恐有混淆视听之虞。我试图从现实运行的角度,对法律文化进行解释,以期更近实际。
从这个角度寻求法律文化的真意,不妨先关照其他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最早提出文化定义的是人类学家泰勒(Tylor)“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体。”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5〕萨缪尔(Slinmel)说在具体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规范,文化将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减少到最小程度。文化赋予宇宙以意义,使我们认识自己,使人际交往成为可能。〔6〕无疑,他们都是从实际的或价值的角度对文化加以阐释,而格雷。多西(Gray L Dorsey)生造法文化“(Jurisculture)一词所体现的.”安排秩序观念“(ordering idea)〔7〕也正是有这种意味。笔者所推崇的正是这样一些更具实际价值的定义。法学界的梁治平先生也提出法律文化”不但能够被用来解决 ‘问题’,同时也可以传达意义“,正是从这种立场上,我们认为‘对法律的文化诠释必定要超越各种孤立的和机械的法律,也一定要反对各种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的法律观。〔8〕从这儿我们可以引出另一个论题,对法律的研究不能仅关注法条和法律制度本身,”处于这种情态之下,法律问题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而同时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历史问题和文化问题。〔9〕可见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
一方面,法律文化是法律运行的基质与土壤。法学研究、立法、司法归根结底是为了法律的正常运行但脱离了相应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准备,法律至多是纸上谈兵!书面上的规则是一个样子,但生活中表现又可能是另一个样子。规则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法律如何运行,不能帮我们把名存实亡的法律与现行法律分开,不能告诉我们法律规则是如何制定,为什么这样制定,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0〕所以古人云“徒法不足以自行”,前些时台湾学者林端博士举的一个例子颇值得深思: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制定《中华民国民法典》时,因受到罗马法、德国民法中男女享有平等继承权这种规定的影响,规定了子女享有平等的遗产继承权。这是项具有非常大进步意义的法律规定,但从那时起直到70 年后的今天,在台湾的民间对这个立法依旧我行我素,特别是乡下,父母还是不愿把遗产留给女儿,许多女儿被迫签下抛弃继承书,只因为这个立法对于传统中国社会是一项超前立法。〔11〕由此可见,法律文化对法律的正常运行,对于书面上的法律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以至内化到人们的行为中,自觉遵守举足轻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法律文化、适法环境是法律实效的生命!
另一方面,法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人类学家霍贝尔(Heobel)说:“把文化作为一个有联系的、运动中的整体看待。这样就可以把法律作为一个文化因素……〔12〕而法学家更是明晰地阐释了这一观念:一切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概念的特征的问题都需要与产生法律的社会条件相联系来加以领会,在这种意义上,法律确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13〕举例来说,法律制度中的继承制度、婚姻制度、甚至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都与文化思维模式紧密相连。又如中国法院有”执
[1] [2]
★ 女性:家法族规下的弱势群体
★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及协调管理论文
★ 憋尿家法范文
★ 浅析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影响的作用论文
★ 德、法司法制度考量(下)
★ 民间环保组织论文
★ 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 协调函范文
★ 协调近义词
郝思嘉与杨贵妃所处时代、地域及民族属性不同,似无可比性。但如果从其生长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不难发现仍具有深意的探讨命题。本文拟就文化的层面对郝思嘉与杨贵妃这两个文学女性形象作以探析。郝思嘉(又译郝思佳、思嘉、思嘉丽)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小说《飘》(又译《随风而逝》)的女主人公。该部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该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全世界。美国好莱坞首次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整部作品的成功,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令人着迷的乱世佳人— — 郝思嘉小姐。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自唐代以来咏唱不绝。杨贵妃这位中国古代美女的喜乐悲欢依然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或贬或扬,且怜香惜玉之情犹有久远之态势。究其根由,在于对杨贵妃命途之婉叹— — 佳人乱世之反观。同为女性,命途殊异。郝思嘉被称为“乱世佳人”、“风雨丽人”、“勇敢的恶之花”等等,其精明强干、倔犟执拗、永不服输的品性成为美国妇女心目中的理想化身。其文化的内涵暗喻了新大陆自独立后的性格重塑,在精神上艰难地弃绝了欧洲母体的羁绊。
自有文献记载时起,我国的每一个朝代,大抵都有姿色美丽又因与政治联系而出名的女人。但这些历史美人,大致是少有“福寿全归”的。同样,杨贵妃与唐明皇从青春华茂到悲辛收场,亦难逃“历史悲剧”之章回。
杨贵妃,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有倾国之貌。正是这“倾国”之色“酿就了自身命薄”。天宝之乱、马嵬坡之变,让一个并非政治性的女人来承担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包袱,其实这就是中国趣味—— 中国古代文化的奥妙所在——“红颜祸水”、“佳人乱世”之诿词。
一、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 — 形象美的文化差异 “郝思嘉长得并不漂亮。”她原本是一个娇生惯养、矫情任性、孤高自傲的奴隶主大小姐。但生活的变故,使她一下子落到了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境地。她不得不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开始成为一个注重实际的人。
她认识到要学一些实际的本领,像黑人那样耕田种地采棉花;她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性,惟有金钱能让人踏实和安全。面对一个弱肉强食的新世界,她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回顾过去,任何的感伤和缅怀毫无益处,只能摧毁她的奋斗和勇气。为了保住家园,那怕是拿自己的身体去抵押也在所不惜。她亲自经营木材厂,主动的到处拉生意,并且还打算一旦手中有了多余的钱,就去放高利贷,用钱赚钱。这一切就连她那老实厚道的丈夫也感到非常惊讶和愤慨:“怎么一个女孩也会懂得押款生息类的事情!”她为了赚钱,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无所不为。她确实是一个难得的经商人才。她算起账来比她那丈夫强一百倍,而且处理问题毫无拖泥带水,干脆、冷酷、清醒,“完完全全像个男人”。
生活的现实迫使郝思嘉丢掉了许多贵族们视为神圣的东西—— 那些过时的道德规范、阶级偏见、南方主义、万能的上帝等等,她不仅从口头上蔑视、抨击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且在行动上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自私、贪婪、无耻、残忍、冷酷,以及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而这些恰好是当时美国社会中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新生力量。她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美国精神,她是一个在旧废墟上建立新生活的女英雄,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中的乱世佳人。
杨玉环,出身贫寒,容貌美丽,资质聪慧。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之妃,偶有相见,其“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深深地吸摄了唐明皇的魂魄。待到杨贵妃再度入宫以后,被册封为贵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明皇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O”“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由此而杨氏家族“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曲《长恨歌》,道不尽千娇百媚杨贵妃,说不尽百媚千娇一美人。关于杨贵妃,据史书记载有三美:资质丰腴,符合唐代尚肥嫌瘦的风习,为一美;“善歌舞,通音律”为二美;白白一张女儿脸,“伸手笑雪黑”为三美,故称有“羞花”之貌。不论是郝思嘉还是杨贵妃,她们都是文学画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再现,而这种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上的文学女性形象,自然透射出其自身文化的“光芒”。
在郝思嘉身上,有着她母亲的娇柔,来自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有着她父亲的粗犷,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两者构成了她生命细胞的原创动力和性格特点的本我源泉。自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美国的WASP(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主流文化,“其核心是崇尚勤奋劳动的新教道德传统。早期新教徒的劳动价值观(Protestant work ethic)后来逐渐发展为勤劳、节俭、物质至上、讲求实效的美国精神。lJ因此,在作者的笔下,郝思嘉的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熔化,即美在骨子里,美在性格上,美在创造中,美在言行与现实的冲撞中产生的对过去的抛弃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美在面临颓废的旧制度和新生的社会体系,勇于担载起保护和重建家园的一腔豪气,美在对爱情的自主把握和在执着、渴求爱情的艰难奋斗中拥有的相信明天的信念永恒。在这充满阳刚之气的内在与外在的凝结点上,郝思嘉显得更加现实、更加勤奋、更加果敢,成为“从荒原到合众国的诞生 2J的美国的民族性格。
杨贵妃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血脉中流淌的是大中华的血液,丰腴滋润,灵巧和慧智堪称无与伦比。自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美德成为世人自觉遵从的一种行为范式开始,承传其内核的便是女德操守。因此,杨贵妃的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展示,即美在容貌,美在性情,美在人性,美在翩翩起舞的旋律,美在摄人精魂,茶饭不思,“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伤痛之中。在这充盈着阴柔之美的内在与外在的融合部,杨贵妃的形象更加幻化,更加完美,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典范。
就形象美而言,不论是郝思嘉,还是杨贵妃,都是文学美的化身。如果说前者是一颗长在风雨吹打之中永不言败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恶之花”,尽管有“恶”的因子,但却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同在;那么后者则是沉溺在金丝鸟笼之中衣食无虞的欢唱颂歌的“金丝雀”,尽管有“善”的情愫,但却被嘎嘎作响的历史巨轮碾压粉尘化作泥。
二、情霸夺爱与情奴受宠——情爱美的价值祈求
《飘》在南北战争这一大的背景下,描写了几对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郝思嘉的爱情追求。郝思嘉三次嫁人,两次守寡,一次被抛弃,尽管爱情的命运之舟在爱河的波涛之中颠覆激荡,但她仍然执着坚持,永远的相信:明天会更好!这正像海明威笔下的一个个“硬汉”一样,敢于搏击风浪。她在爱情的追逐中一次比一次更为实际,一次比一次更为现实。而每一次的进取,都是一次新生,是“火中的凤凰”,怨天尤人离她而去,上帝的慈爱不复存在。恰恰是这一种“炼狱”的情境,铸就了她依然为之奋斗的是社会进步意义上的家的婚姻,是在各种功利驱使下的爱的大比拼。其实质是美国文化思想在家庭观念上的深层展示。美国文化源于多元文化的共生共长,“美国文化最核心的是个人主义⋯⋯我们相信个人的尊严,乃至个人的神圣。我们为自己而思考,为自己而判断,为自己而作决定,按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而生活。违背这些权利的任何事情都是道德上错误的,都是亵渎神明的。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关心的一切人,对于我们的社会和整个世界,我们最崇高的愿望都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连的。但我们并不争论是否美国人应该放弃他们的个人主义,因为放弃个人主义就等于是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本质。”[ ]因此,郝思嘉自然有着对个性、爱情的自我主张的权利,有着对自身利益、爱情福祉的狂热追求。虽说“阴谋与爱情”共存,但并不失其美艳。
郝思嘉对爱情的敢作敢为、不顾一切的性格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活生生地展示了美国新一代女性对恋爱、婚姻、家庭的祈求。
16岁的郝思嘉深爱着卫希礼,当听说卫希礼要和韩媚兰订婚时,她仍在幻想卫希礼一定是爱她的,她要向他表白,她要和卫希礼一起出逃⋯⋯ 当卫希礼经过书房问:“你在这里躲谁”时,她“说不成话来,只伸出一只手,将他抓进里面去。”当她听到卫希礼说要与韩媚兰结婚,并希望郝思嘉对他公道些时,“她从椅子上刷的站了起来⋯ ⋯ 用尽了全身之力,向他脸上狠狠打了一个耳光。”然后,“她觉得非要拿一件东西发泄一下不可,简直要发狂了,于是她随手抓起书桌上那个花瓶,狠狠地向火炉扔了过去。”这就是郝思嘉——对爱情的欲火难耐和冲动的理智情怀。
郝思嘉因此而嫉妒,因此而匆忙嫁给韩察理。丧夫之后为维持生计,再嫁给甘扶澜,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这时她才深切的认识到她真正需要的是一直喜欢自己而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的白瑞德。目标明确,她便绞尽脑汁,像“猎豹”一样猛扑上去。尽管最终耗尽了爱的心血仍然没有获得预谋的好的结果,但她无怨无悔。“在这类社会里,作为个人的目标,人们愈来愈关心的是自我的实现。个人的欲望变得比传统的对社会的义务更加重要了。”[ ]这种对爱情的苦苦的追求,在郝思嘉身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崇尚个性、积极上进、讲求实效及流动与变化”⋯ 的美国价值观。
杨贵妃先为寿王妃,后为玄宗妃。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考证,并不能说其是两次嫁人,最多说是两易其主罢了。这种事例史记不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男子三妻四妾,帝王佳人三千。即使人宫,女性的地位和人格只能是遵从和守道。在众多御用女子之中,杨贵妃只能说是倍受宠爱的一个而已。尽管一首《长恨歌》歌不尽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尽管“三千宠爱在一身”,但这种“爱”决然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对于杨贵妃来说,一个社会底层的弱女子能够依靠大树,与政治联姻,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按传统文化的妇道妇德,享受如此荣华富贵已然足矣,何奢谈平等相爱之特权。纵然一死,也堪称宜室宜人宜家。坦率地讲,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幸,从生物意义上来说至多是竭力保护自己喜欢的一个性爱伴侣或者说是一个性爱玩具而已,夜夜不能眠、孤苦冷清的凄凉惨景,是因为心爱的“玩具”不在身边而怅然若失的一种精神彷徨。也许正是唐明皇由此之后被幽禁而思念而寿终,文人骚客说其是“爱情悲剧”,当有些许道理。但不论怎么分析,这种假当时之道而言男女情爱之论,是很难与郝思嘉的爱情追求同日而语的。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说郝思嘉是一个横刀夺爱的英雄,那么杨贵妃则是一个任帝施爱的情奴。因为“我们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各种男性本位的创造神话里⋯ ⋯ ”E4J一个女人要想有真正的爱情,你首先必须属于你自己,而不属于任何别人。但“从传统上讲,妇女没有独立性,而是她们的丈夫和儿女的财产。J附属地位的确认,必然注定其婚姻家庭的价值失位。这并不是女人之过,而是“这种阴茎之笔在处女膜之纸上书写的模式参与了源远流长的传统的创造” J的结果。
三、天赋神授与生死予人—— 生命权利的文化内核
当敢作敢为、作风大胆又不服输的郝思嘉,经过12年的苦斗打拼,最后惊觉的发现原来最爱,且最适合自己的竟是被自己一直忽视的白瑞德的时候,“这个该死的男人,这会子居然铁定了心要离开自己!”好像生命的另一半弃她而去,伤痛不时折磨着她,惊人的美貌迅速疾逝,在她跌坐在朱红丝绒的楼梯上,她那倔犟、精致的小脸上泪流满面的时候,还有力气喃喃地说:“我要回家,我要想办法让他(白瑞德)回来。不管怎样,明天是新的一天!”郝思嘉相信明天。因为文化是成长的细胞,是生命的源泉。郝思嘉从小受到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熏陶、教育,“乐观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且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最终达到成功和事业的辉煌。”这种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在郝思嘉身上表现出极端的“自主动机、自主抉择、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的膨胀野心——对于自己的爱情、生活、生命乃至一切。正像《独立宣言》表述的那样:“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El J郝思嘉牢牢把握命运的主宰,保护个人的隐私,寻求个人的自立,达到个人表现;立足个人思考,追求个人自由,进行个人抉择;实现个人平等,坚持个人竞争,保证个人生命。[ ]自由和平等为个人主义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而个人主义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自由竞争。“美国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这就迫使每一个人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竞争中去,去创造,去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虽然如此,但郝思嘉在金钱与爱情的选择中,依然的是宁肯失去金钱,宁肯再一次受冻挨饿,也不舍弃爱的追求。尽管最终连爱情也失去了,但没有失去生命,自己牢牢的把握住了生的权利,而且把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相信的明天。如果说美国文化是以“我”,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家族主义为核心的。杨贵妃没有失去“爱情”(如果说是爱情的话),却永远的失去了生命。唐明皇相思难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似乎杨贵妃的马嵬坡之死“死得其所”,挽救了一个大如“国”的“家”,同时也成就了其精神的升华。如果用传统的观念标准去度量,委实不失为一曲壮美的史话。但以杨贵妃个人而论,以社会进步意义之理念反观,其实杨贵妃的死只能是一出无名的悲剧——古代历史文化的悲剧。杨贵妃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磁场中,三纲五常深深地凿就了她的灵魂,它万能的破坏了人与人在道德生活中的平等,女人永远处在一种隶属的地位,“女人不仅被隔离在自然空间之外,而且也被隔离在社会之外,女人的生活空间基本上是非社会的,它只是男人生活空间的部分。” J即便如此,女人仍然要担载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伟大道义。每每在义和利的冲突面前,女人须以理想人格的化身出现而舍利取义,包括舍弃生命。安史之乱这样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政治命题,却要以杨贵妃的一介躯体来疏解,正是帝王的趣味所在。倘若以个体的生命权而论,杨贵妃只是被迫遵从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役使,遵从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信诺,默默就死,没有怨言,没有留恋。但这并不能说是壮烈。因为“佳人乱世”的历史沉疴在进步的长河中并未完全消融。
从更深远的文化历史来看,郝思嘉是一个经济的社会人,是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的人,有责任感,有个人的追求,敢爱敢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当今时代女性独立自强的典范。杨贵妃则是一个依附的自然人,是“病梅馆”中的一支“曲梅”,想爱而不能爱一生,惟有以死谢宠。当然,社会的发展,归宿是文化的进步和人性的释展。虽是“异曲”,亦可“同工”。[参考文献] [1] 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58—59;51—52;52;53;58.
[2] 黄安年.美国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9. [3] 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3;4;14.
【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推荐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06-07
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改革思考论文10-15
多元文化对粉彩山水瓷画的影响论文10-21
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论文06-21
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解读06-04
校园文化核心理念解读07-24
信息技术与多元智能教学07-07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10-26
多元智能理论06-06
多元评价优势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