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桩施工方案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松木桩施工方案(精选4篇)

松木桩施工方案 篇1

一、工程概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驳岸基下的地基土至上而下为①淤泥质土②粉土层组成。淤质粘土呈软塑状,下部的砾卵石土呈精密状态,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属于软弱土。

二、松木桩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挖、填工作面 →桩位 放样 → 打松木桩→锯平桩头→毛石嵌桩及 C15砼垫层施工→承台施工

2、施工准备 ①、木桩采购及存放

ⅰ、木桩主要在当地木材市场采购,采用汽车运到工地现场;木桩采购时应注意木材质地,桩长应略大于设计桩长。所用桩木须材质均匀,不得有过大弯曲之情形。木桩首尾两端连成一直线时,各截面中心与该直线之偏差程度不得超过相关规定;另桩身不得有蛀孔、裂纹或其它足以损害强度之瑕疵。

ⅱ、木桩吊运、装卸、堆置时,桩身不得遭受冲击或振动,以免因之损及桩身。木桩使用时,应按运抵工地先后次序使用,同时应检查木桩是否完整。木桩储存地基须坚实而平坦,不得有沉陷现象,避免木桩变形。

②、打试桩,确定桩长。

因堤岸较长,沿堤岸方向每约 50m 打一根试桩,所以选试桩25根,以大概确定桩长。地质报告显示淤泥深度为1.2 m—3.2 m,为确保试桩成功,并考虑该类型桩的特殊性,配桩长度比同位置桩的有效长度大0.5米。

③、打桩前,桩顶须先截锯平整,其桩身需加以保护,不得有影响功能的碰撞伤痕,桩头部位宜采用铁丝扎紧。④、松木桩的制作

ⅰ、桩径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且外形直顺光圆;

ⅱ、小端削成 30cm 长的尖头,利于打入持力层;

ⅲ、待准备好总桩数 80 %以上的桩时,调入挖掘机进行打桩施工,避免挖掘机待桩窝工;

ⅳ、将备好的桩按不同尺寸及其使用区域分别就位,为打桩做好准备;

ⅴ、严禁使用其他木材代替松木。⑤、测量放样

松木桩施工前,由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确定每个木桩打设桩位,采用测量用木桩予以标记。

3、挖掘机打桩流程

①、挖掘机就位,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

②、选择正确桩长的松木桩,并扶正松木桩,桩位按梅花状布置。

③、将挖掘机的挖斗倒过来扣压桩至软基中。

④、按压稳定后,用挖斗背面击打桩头,直到没有明显打人量为止,确保松木桩垂直打入持力层。

⑤、严格控制桩的密度,确保软基的处理效果。

⑥、选择桩长 =该范围的试桩或控制桩长的较大者 +0.5m。(控制桩长=相邻打入桩长的平均值,例如:(2.3+2.8)/2=2.55m)。

4、锯平桩头

①、根据设计高度控制锯平桩头后的标高。

②、桩头应离淤泥顶面 0.6m 左右,其中 0.5m 铺片石,0.1m 插入基础砼,与之凝为一体。

5、桩间抛片石

作为驳岸基础,铺垫50 cm 厚片石,通过其与松木桩之间的嵌挤作用,能较好地将基础砼与淤泥隔开来,使基础砼不会因淤泥的影响而降低强度。铺片石时,对称均衡分层铺,每层先铺中间,后铺外侧,使桩成组并保持正确位置,另外一边铺毛石,一边适当填入石渣,使桩顶区嵌石密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做100㎜厚C15砼垫层。

三、打松木桩应着重控制的质量要求

1、桩位偏差必须控制在小于等于D/6-D/4中间范围内,桩的垂直度允差﹤1%。

2、在打桩时,如感到木桩入土无明显持力感觉时应向设计、监理及时汇报。

3、打桩线路注意从外往中间对称打,但要防止桩位严重移动。

4、按设计图所示,于地面标定木桩之预定打设位置,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打桩。

5、打桩过程中,如遇坚硬地层或触及地下障碍物,以致不能打至预定深度时,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确定处理方式。并列入施工纪录,不得任意截断桩体。

四、质量风险

1、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结合施工图纸,该驳岸建成后需要在河堤背面填土压实,且河堤另一边为河床,河床沉积淤泥及砾质粘土较厚,如果采用松木桩进行驳岸基处理时,在毛石驳岸河堤自重及填土作用下松木桩容易出现水平位移,影响堤岸质量;另外,由于驳岸基为软弱土的强度很低,压缩性较高,且松木桩原材料质量、规格难以一致,在打桩时灌入度难以控制,在承受较大的河堤自重荷载时,驳岸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往往比较大,会造成毛石挡土墙出现裂缝。

2、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和不排水抗剪强度均较低。在集中大量施打松木桩时,饱和土体中的孔隙水还来不及排出,孔隙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全部压力的增量完全由孔隙水来承担,驳岸基土颗粒间的压力并没有发生变化,驳岸基土的抗剪强度不但没有提高,还可能会因施工的扰动而下降。另外,由于松木桩施工后,桩间淤泥不用清理,当被扰动的淤泥重新固结时可能会出现挡土墙荷载由松木桩直接承载的现象。

安徽奥申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松木桩施工方案 篇2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渔港二期工程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 距路桥区金清镇5.8km, 交通条件便利。主要建筑物为重力式码头、护岸、港区道路等, 内港区码头新建固定码头一座 (4个300HP兼靠600HP渔用泊位, 总长150m) , 码头底高程-2.60m, 顶高程3.35m;归顺护岸200m, 码头与新建护岸前沿线齐平, 为重力式结构顺岸线布置, 护岸底高程1.00m, 顶高程3.35m;港区道路350m, 港池疏浚0.84万m3。

港区主体工程施工需设置围堰, 其中码头段施工围堰总长度为200m, 护岸段施工围堰总长度为210m。

2 围堰结构形式

围堰结构采用两道围堰:外围堰主支撑肋采用稍径14cm的6m松木桩, 两排围堰间距4.0m, 纵向间距0.5m;局部水位超深部位 (0+070~0+170段) 外围堰外侧采用8m松木桩稍径14cm或[22槽钢进行施工, 必须保证松木桩埋入淤泥深度大于长度的60%;主支撑肋设置稍径14cm的6m松木桩纵横联系梁及拉筋 (直径12mm) 进行加固, 纵向联系梁通长布置, 横向联系梁及拉筋间距均为2.0m, 顶部高程为2.10m。内围堰采用稍径14cm的6m松木桩, 距外围堰内侧5.0m, 纵向间距0.5m单排打设, 顶部高程为0.00m, 之后再在顶部设置一道通长布置的纵向联系梁;为保证围堰的整体稳定性, 每隔6m向外围堰内侧设置直径12mm的斜拉筋一道。主支撑肋内侧及内围堰均设置竹篱笆支挡填土。内围堰外侧设置石渣反压层, 顶部高程为-1.80m, 坡度为1∶4.375。围堰标准断面图如图1所示。

3 围堰施工

3.1 围堰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丈量水深→外围堰打设松木桩、纵横联系梁及拉筋加固→外围堰铺设竹篱笆、土工布→外围堰填土→围堰内抽水→内围堰部位超高淤泥面挖除→内围堰打设松木桩及拉筋加固→内围堰铺设竹篱笆→内围堰填土→石渣反压层填筑→主体结构施工后围堰拆除。

3.2 施工顺序

结合工程特点并考虑后续工作施工需要, 此次围堰计划先施工码头段 (0+062~0+212) , 之后再施工护岸段 (0+000~0+062、0+212~0+350) , 围堰施工时先施工外围堰再施工内围堰。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已确定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特殊部位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3 施工方法

3.3.1 丈量水深

施工前首先对外围堰外侧部位进行水深测量, 可采用人工配合施工船只进行。根据测量结果来看, 其中0+070~0+170段水位较深, 按顶部高程2.10m控制, 至淤泥面深度在3.2~3.7m, 打设6m松木桩已不能满足稳定要求, 该部位必须特殊处理, 采用8m松木桩稍径14cm或22槽钢进行施工。其余部位至淤泥面深度在2.2~2.7m, 打设6m松木桩能够满足稳定要求。施工过程中, 为保证围堰安全稳定, 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将围堰适当向岸侧移1~2m。

3.3.2 外围堰施工

施工时先进行外围堰施工, 外围堰松木桩打入、纵横联系梁及拉筋加固时可利用人工配合打桩船只进行作业, 松木结点部位用蚂蝗钉固定。主支撑肋内侧设置竹篱笆支挡填土, 竹篱笆采用人工搬装固定。考虑竹篱笆打入以后会出现不平整以及缝隙过大, 采用土工布进行密封, 土工布放下时采用两端坠石放入水中。以上施工进行完毕以后, 必须经过全面检查 (特别是纵横联系梁及拉筋加固部位) 合格以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 填土采用双轮推车运输的方式进行。施工方法采用两侧推进法施工, 双轮推车运输时, 为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 铺设毛竹片进行施工, 严禁重型车辆上围堰。

3.3.3 内围堰施工

外围堰施工完毕以后, 首先要抽出围堰内部的水, 为保证围堰稳定, 抽水速度按每天下降30cm进行控制。抽水完成以后, 挖除内围堰范围内超高部位淤泥, 进行内围堰部位打桩, 内围堰打桩部位距主体工程外边线5m, 为便于施工, 利用现有施工平台采用长臂挖机配合打桩进行施工。之后同样进行拉筋联系加固、竹篱笆打设, 填土施工, 方法同外围堰类似,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为保证围堰稳定, 内围堰外侧设置石渣反压层进行加固。

3.3.4 围堰拆除

主体工程完工以后, 围堰即可拆除, 拆除时可采用长臂挖机及施工船只联合作业, 先用长臂挖机挖除护脚石渣反压层及堰顶填土, 人工配合拆除拉条钢筋, 然后再用挖掘机加钢丝绳拔出竹篱笆、土工布及松木桩, 最后配合河道疏浚项目将剩余围堰材料用绞吸式挖泥船清理干净, 废旧土工布、竹篱笆等材料用自卸车清理出场地。

3.4 质量保证

施工现场事先予以平整, 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施打松木桩时, 应随时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是否垂直, 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纠正或拔起重新施打。

3.5 安全保证

水上作业船只要保持良好状况, 作业人员均应有合格证件, 配备消防救生信号设备, 施工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

施工人员上船时必须注意安全, 避免人员落水。

松木桩打入以后必须安装警示灯, 以起到夜间警示作用。

施工期间禁止其他船只进入施工区域。

4 施工效果及总结

本工程围堰修筑后, 除了在潮位较高时背坡局部有少量渗水外, 其余诸如堰体滑移、沉降等稳定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在堰顶采取铺设土工布, 石渣反压层顶部砂包堆压等措施后, 也基本解决了渗水问题。在历时6个月的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 经受住了台汛期、地基开挖等不利条件的考验, 为主体工程顺利进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类围堰在软土地基使用时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不仅节约成本, 安全高效, 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也较小, 特别适合在软土地基特别是淤泥质地基中使用, 在沿海码头工程中也值得推广。

摘要:松木桩围堰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既经济又安全高效, 对周边环境和施工中的基坑影响也较小。根据金清渔港工程围堰成功修建的经验, 介绍相关施工方法, 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松木桩围堰,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压松木桩的施工工艺 篇3

压松木桩的施工工艺

目前国家专业规范中对一系列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工艺作出了规定,但对松木桩的成桩受力机理及设计、施工工艺、处理措施未作出规定。本文对压松木桩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提供参考。

压松木桩是一种处理软基的有效手段。压松木桩前,先清除基地以下 30cm 淤泥,使基础顶面大致平整。松木桩间 距 50cm,梅花形布置,预留桩头 15~20cm,松木桩打入完成后,在桩间夯填 30cm 厚片石灌碎石,加以夯实,使桩与桩之间挤紧。为了在打桩时能顺利贯入地基,减少阻力,保护桩头,将松木桩尾部削成尖锥状。根据打桩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人工打木桩和机械打木桩。常用的打桩机械有 手摇卷扬机和柴油打桩机,液压挖掘机亦经常用于打木桩。用液压挖掘机打桩时 需两人扶桩就位,将挖斗倒过来扣压木桩,将木桩压入地基一定深度自稳,然后 让扶桩人走开,由挖掘机将松木桩压下去,一般每 3~5min 即可打一条桩,工效 较高。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桩的布置以梅花形为好,桩间距离不宜小于 3 倍桩径。打桩完毕后应按设计高程 锯平桩头,使每根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清挖打桩时挤出的淤泥,在桩顶铺设 20~30cm 厚级配砂石褥垫层并加以压实,然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以 保证基础通过褥垫层把一部分荷载传到桩间土上,调整桩和土的分担作用。在基 础下设置褥垫层可减小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即可增大 β 值,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通过改变褥垫层厚度,调整桩垂直荷载的分担褥垫层 越薄,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不设褥垫层,则不能发挥桩间土的作用。

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篇4

作者:王瑞杰

摘要: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以及松木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松木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提出了松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 松木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前 言

软土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它的成因和物质都较为复杂,按成因可分为第四纪后期在滨海、湖泊、河滩、三角洲等地质沉积而成;人工填土;吹填土等,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地区。软土地基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粘性土,常含有机质,其天然孔隙比常大于1。当天然孔隙比常大于1.5时,称为淤泥质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软土地基由于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因而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强,渗透性小。软土地基浅基础的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只有40-70Kpa,不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对于一般四层至七层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最终沉降量约为0.2—0.5m,对于荷载较大的构筑物(水池、储罐)基础的沉降一般达到0.5m以上,有些达到2m以上。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筑物基础标高的降低,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造成倾斜、开裂破坏。因而常常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对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砂石挤密法、水泥搅拌桩、预制桩等。目前,在江浙一带使用较多的是予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上几种地基处理方法造价偏高,对场地和施工要求高,常用于较大的建筑物。而松木桩复合地基对于处理一些低层建筑、水池、机器设备基础,则具有施工方便、建筑材料易取、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

一、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

采用松木桩加固的软土地基属于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是由天然地基土和桩体两部分组成。松木桩复合地基同其它复合地基相比,除桩的材质不同外,其余均有相似之处,其加固机理:一是桩体的支撑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以松木桩取代了与桩体体积相同的低模量、低强度土体,在承受外荷时,地基中应力按桩土应力比重新分配。应力向桩体逐渐集中,桩周土体所承受的应力相应减少,大部分荷载由松木桩承受。由于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优于土体,故而形成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模量也优于原土体,从而达到减小变形,提高承载力的效果。二是挤密作用: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

二、松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原理

1、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

松木桩复合地基同其它复合地基相比,除桩的材质不同外,其余均有相似之处。根据桩、土相互组合共同承受上部荷载的特点,这种地基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复合地基计算公式进行设计,即:

Fsp,k=m*Ra/Ap+ß(1-m)fsk 1

式中:Fsp,k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为面积置换率,m= Ap/ Ac;

Ac 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Ra 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为桩身截面积,m2;

ß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取0.75-0.95;

fsk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 kpa, 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松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确定;

松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由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组成,即;

Ra=Up Σqsi li+qpAp 2

式中:Up为松木桩有效周长, m;

qsi 为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kpa;

qp 为桩端土层的端阻力特征值, kpa;

li为第i层土的厚度, m;

Ap为桩身截面积,m2;

为防止桩的破坏,须对桩身容许承载力进行核算,并取较小值,即;

Ra=ΨσаAp 3

式中:Ψ为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有关,一般取1.0;

σ为桩身材料的容许应力,kpa,松木桩可参见《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取为3600 kpa;

а为桩身材料的应力折减系数,木桩取0.5;

Ap为桩身截面积,m2;

3、松木桩桩长与桩径的确定;

桩长主要取决于需要加固土层的厚度,一般视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而定。应满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控制要求,通常桩长不宜长于5米,过长则施工困难,且不经济。桩径应根据工程地质等因素选用,一般为100-150mm,软基较深的地基宜选用较大的桩径。

4、单位面积松木桩的确定:

在桩长和桩径一定情况下,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桩数。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来确定单位面积松木桩的数量,即:

K=(Fsp,k-ß*fsk)/(Ra-ß*fsk* Ap)4

式中:K为单位面积松木桩数(K= m/ Ap),根/ m2;

其它符号同前。

5、桩距的确定:

松木桩布桩通常采用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形式,其桩距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即:

三角形布置 L=1.08√1/K

正方形布置 L=√1/K

式中:K为单位面积松木桩数(K= m/ Ap),根/ m2;

L为松木桩间距。

6、沉降计算:

复合地基的沉降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计算复合地基加固区内的压缩量,另一部分为计算加固区下卧层的压缩量。所以,近似将加固区复合地基沉降与下卧土层沉降之和作为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

三、松木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条件

软土地基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只有查清土层和土质的情况,才能正确进行设计和施工。再者,必须从场地土层和土质的特点出发,对地基与基础的结构、施工及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方案比较,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案。一般软土厚度小于8米较为适宜用松木桩处理。为了便于打桩,桩长5-7米为宜,可作端承桩。为保证桩尖能贯穿入持力层上部,可先开挖至基础埋深后再打桩。因松木含有丰富松脂,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腐蚀作用,且价格也较为便宜。松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中,在这种条件下桩能抵抗真菌的腐蚀而保持耐久性。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且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则不宜采用松木桩基础。松木桩复合地基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所以只适用于三层及三层以下建筑,对沉降有要求的构筑物,设备基础等较小荷载的地基处理。

四、松木桩的构造要求、施工及检测

(一)、松木桩加固地基的设计构造要求:

1、它可应用于砂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及淤泥质土等地基土的浅层加固,加固深度一般为基底下1.5—8米,桩端应进入持力层0.5米。

2、松木桩应选用梢径100—150厘米的活性或尚有活性的松木或松木树梢。这类松木在地下水位以下,可经数百年而不烂,保持完好。

3、松木桩完成后,桩顶应设柔性褥垫层,褥垫层使桩间土的有效接触应力增加,提高了桩周土的抗剪强度,使得桩体承载力得到提高,对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褥垫层一般采用15—25厘米厚碎石垫层。

(二)、松木桩施工及检测

在施工中,为使地基的挤密效果好,必须由基础四周由外至内施打松木桩,且桩宜梅花形布置,桩间距应大于3倍桩径。木桩采用松木,干燥后去皮,用防腐剂浸泡充分,端头削尖,以便沉桩,锤击端应以铁丝箍匝牢固,以防锤击时锤击端损坏。为保证桩尖能进入较坚硬的持力层,上部可先开挖至基础的埋深后再打桩。打桩完毕后,清除浮土,锯平桩头,然后铺设垫层。

对于处理后地基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可用长杆贯入仪来验证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

五、结束语

上一篇:致女儿的一封信下一篇:化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