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共7篇)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篇1

一、当前我国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

1、长期的和平环境令人们淡忘了敌情观念和保密意识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保密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依然存在,“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无用”的和平麻痹思想仍有市场。一些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保密意识不强,缺乏政治战略眼光,对保密工作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和单位保密制度不落实,管理措施不严格,特别是在涉密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防范手段,存有泄密隐患。一些保密要害部门职责不清,保密责任未落实,特别是“一机两用”现象严重,没有严格的隔离手段,给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造成潜在威胁。与过去相比,我国涉密主体多元化、涉密载体多样化、泄密渠道复杂化,泄密客体明显增多、泄密机率明显增高、受控难度明显增大。

2、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给保密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课题

一是思想观念复杂。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行为的选择性、多样性增强,保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面临新的考验。二是利益驱动明显。有些人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惜践踏国家保密法规和出卖国家秘密,以谋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所谓的个人价值体现。三是涉密主体增多。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民营企业进入涉密领域,原有的保密管理体制出现了盲点。四是人员流动加剧。一些高科技人员和涉密人员离职跳槽到外资企业、跨国公司或移民外国等,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3、政治体制改革对原有的保密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冲击

当前我国党和政府推行政治文明、政务公开、阳光政府建设,对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保密工作要做到既不违背政务公开的趋势和要求,又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这就要求必须从“保密保得越多越保险”的旧观念中走出来,树立以“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的保密新观念。特别是今年5月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该公开的政府信息必须在政府网站等法定载体依法公开,当然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为此,要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的保密工作新体制,使保密工作体制不断适应信息公开的新要求,确保做到保核心、保重点、保优势,为我国政务公开的推行起好配合推动作用。

4、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保密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普遍应用,保密管理工作需要相应地进行转变。一是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过去静态管理是管住嘴、管好文件、看好门,现在还要管好信息、网络、各种涉密介质的动态管理。二是由依靠传统手段管理转变为依靠科技手段管理。过去保密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是看各种制度是否健全,现在还要依靠技术手段,需要形成技防、物防和人防有机结合的防御体系。三是由管好介质保密转变为管好信息保密。原来的涉密介质以纸质为主,现在有光盘、优盘、软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所以要管好手机、电话、计算机、网络等能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各种渠道。这些转变使我国保密防范的难度越来越大。

5、境内外敌对势力继续对我国进行着分化、破坏活动

境内外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遏制、分裂、演变和颠覆我国的目的,对我国的窃密活动相当猖獗。一是窃密主体多元化。敌对势力、情报组织、周边国家、跨国公司等以观光旅游、参观讲学、社会调查为幌子的窃密活动明显增多。二是窃密范围扩大化。窃密范围从过去的政治、军事领域为主,扩展到经济、科技、文化、交通等多领域。三是窃密方式多样化。敌对势力不仅以各种手段策反我内部人员,还以合资办厂、合作开发、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旅游访谈等方式作幌子来我国进行窃密活动。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状况是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外来安全风险与内部安全隐患相互交织,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二、严格依照《保密法》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做好保密工作

1、搞好宣传教育

保密宣传教育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要通过持续不断、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敌情意识、保密意识和综合防范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保密的警惕性。二是要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保密教育,重点加强保密要害部门涉密人员、党政机关专兼职保密干部和国家公务员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保密教育和培训。三是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研究改进教育的内容和重点,有的放矢地、贴近形势、贴近实际地搞好宣传教育,使保密宣传教育做到与时俱进。

2、抓好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保密干部,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努力造就一支事业心强、信念坚定的高素质保密干部队伍。二是要按照保密队伍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丰富学习培训内容,提升学习培训效果,全面提高保密干部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三是基层保密工作者和管理者要认真按照上级保密部门提出的工作部署和“保安全、保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培养严谨细致、雷厉风行、埋头苦干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到安心工作、精心备战、诚心协作。

3、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它包括三个层次和三项原则。“三个层次”是:一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二是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要负具体组织领导的责任;三是分管其它工作的领导要负责分管业务范围的保密工作。“三项原则”是:一是保密工作谁主管,谁负责;二是主管什么业务,同时领导和管理该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三是业务工作管到哪一级,其中的保密工作也同时管到哪一级。

二是探索建立定密管理制度。准确界定国家秘密和密级是加强保密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保密范围偏宽、密级偏高和定密过程随意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定密管理制度,防止因定密不准而泄露国家秘密。要建立定密工作组织,加强定密知识学习,保障依法准确定密。

三是建立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根据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公布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所以,在信息公开中要注意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建立符合本机关工作实际的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规范保密审查的工作程序,既要保障应当公开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向社会公开,又要防止因公开不当导致泄密而危害国家利益。

四是落实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制度。要加强对涉密载体的管理,对存有秘密文件资料的磁盘、光盘、优盘等,要与同密级的纸介质文件同样管理;要加强对各类承接机关事业单位印刷业务的各类印刷厂、复印社的管理和重要涉密会议、重大涉密活动的保密管理;对保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保密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推广其经验做法,进行通报表彰,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存在问题而拒不整改的单位,要及时、严肃通报批评,督促其整改。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篇2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个行业, 并逐渐成为极具价值的生产要素。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 对于信息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窃密事件也逐年增多。 保密管理研究应运而生, 它是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保密管理工作, 是维护秘密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 是确保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 国内关于保密管理的研究, 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其概念、发展状况或相关案例, 这些成果无疑对我国保密管理的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这样采用量化的研究办法, 其客观性和准确性还是有待提高的。为了迎接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保护问题的挑战, 我们的研究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掌握丰富的相关信息, 这就要求我们定量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做出可视化展现;二是要结合工作实践, 对前者的结论进行深入研究, 做出理性分析。

1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 以 “CNKI”数据库为检索平台, 统计和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保密管理的研究情况, 以此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预测未来保密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 运用引文网络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 通过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到知识基础间的时间映射来探寻学科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2014 年2 月14 日, 以“保密管理”进行关键词精确检索, 并通过数据清洗, 剔除法律、法规、政策、书评、人物访谈、会议综述、专利文摘等非研究性篇目, 最终得到有效相关论文1069 篇。

1.1 论文核心作者分析

研究性文献的作者是学科发展的主体, 在我国保密管理研究中对核心著者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经笔者统计, 检索到的1069 篇文献共有1331 位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 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M≈0.749×姨Nmax, 其中Nmax为核心作者的最高发文量即13, 带入公式得M≈3, 即发文量超过3 篇的作者可列入保密管理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采用国际先进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对上文中搜集的文献进行核心作者的共现可视化分析。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基于引文分析理论, 利用寻径网络算法 (Pathfinder) 和最小生成树 (Minimum Spanning Tree) 修剪节点间的连线, 简化分析对象之间的复杂性, 突出重点关系[1]。在CiteSpace中设置Author为分析对象, 选取频次≥3 的节点, 得到可视化图谱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知, 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核心作者具有集聚现象。他们一部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线工作者, 以李杰 (13 篇) 、徐琛 (12 篇) 和霍然 (12 篇) 为代表, 是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主力军。另一部分是来个国内各个高校的保密领域学者, 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的孙宝云 (10 篇) 和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的沈固朝 (6 篇) 为代表。随着近几年保密管理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频繁, 高校学者对保密管理的关注日渐增多。核心作者对于我国保密管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了解他们的最新研究动态, 对我们认识保密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除此之外, 我们通过深入观察论文互引情况还发现:该领域文献的互引率还很低, 16 位核心作者中只有沈固朝和罗江淮、孙宝云和李艳、周黎和段瑞峰之间存在着所著文献共现关系。

1.2 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研究内容的精炼, 学科领域里高频次出现的关键词和从数据样本中对每一篇文献进行提取后分析出的名词短语, 可被视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通过绘制关键词聚类图来探测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和名词短语, 进而明确其研究热点主题。我们对上述1837 篇论文进行了关键词词频统计。

CNKI数据库中的记录主要包括文章题名、作者、关键词等, 由于CiteSpace软件不支持该数据格式, 笔者将数据编码格式更改为UTF-8 后, 利用自编JAVA程序对原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CiteSpace软件可以运行的数据。在CiteSpace中, 以Keyword和Noun Phrases为分析对象, 设定相应参数并选择探索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绘制我国保密管理研究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生成全景聚类图谱如图2 所示。

在热点关键词词频统计阶段, 得到保密管理研究词频排前三位的关键词依次为:“保密管理”、“保密工作”、“国家秘密”, 它们是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如图2 所示, 除了上述三个主题词外, 还存在着大量热点主题。图中节点文字大小代表词频的多少, 节点的圆圈大小代表关键词的中心性大小, 点的中心性是一个用于量化点在知识网络中地位重要性的概念。 节点越大表示学者们讨论该问题的集中度越高, 它们在整个领域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从专门性问题研究的角度看, 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热点聚类主要有:

(1) 电子政务及军工信息系统保密管理。针对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和军工部门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首先要正确界定涉密网络, 做好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划分。政务内网、外网信息的划分应以“满足业务需求, 确保信息安全”为原则。具体划分应由业务部门综合考虑业务种类、文件重要程度和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三方面进行划分[3]。其次, 要重点抓好政务内网建设与应用中的安全保密管理。最后, 保密工作部门除重点抓好政务内网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对于外网的保密管理应主要体现在明确要求, 督促检查, 确保国家秘密信息不在外网上处理, 确保外网与内网和其他涉密网络的物理隔离[4]。

(2) 企业保密管理对策研究。要提高企业的泄密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有如下几点要求:①树立保密意识是前提。对企业来说, 要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力, 除了要有资本、技术和一流的人才外, 还要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 才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利益, 并形成很强的企业竞争力。②加强保密管理是关键。 无论是在内部管理还是外部活动上, 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制订保密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保密工作职责, 且通过一定的形式使有关人员明确这是本企业的商业秘密[5]。③重视保密教育是基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无论其职工或是第三人都有机会接触、知悉商业秘密。所以, 企业应重视和加强职工保密教育, 增强保密意识, 落实保密制度, 并建立明确的保密措施予以约束。④善用法律保护是保障。

(3) 保密管理信息化。目前保密管理信息化已经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较突出的是把保密信息化建设仅仅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 或者是把保密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成为了一个“填表系统”, 建成的系统中有一大堆的电子表格, 但是却和业务流程以及综合分析脱节, 无论是涉密人员还是各级管理部门, 对实际的保密管理情况仍然得不到清晰的认识, 甚至保密工作档案也需要从管理系统中打印输出后再归档成册, 当然更谈不上统计分析了, 这样的保密信息化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对保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提升帮助不大。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同步建设, 严格审批, 注重防范, 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建设和运行, 突出重点环节, 强化全过程管理。管理的内容既包括对系统的管理, 也包括对人员的管理, 各涉密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

(4) 高校保密人才培养。国家对保密与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尤其是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部门, 按照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状况, 社会对保密与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达几十万人。然而, 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国内从事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只有3500 人左右, 并且大多分布在高校和研究院所, 并未直接投身到保密技术工作与相关管理工作前沿。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建设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主力军, 保密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是该项事业的重中之重。以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为代表的各知名高校相继开展保密管理专项课程, 课程内容包含高数、计算机等基础性课程, 网络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和专业实验三大部分。同时, 部分高校积极开展实践平台建设, 相继建成了信息安全实验室、保密技术实验室等专门应用于培养保密管理人才的机构。

1.3 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陈超美博士认为, 使用突现主题术语 (Burst Terms) 要比使用高频主题词更适合探测学科发展的新兴趋势和突然变化[6]。 我们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膨胀词探测 (burst detection) 技术, 通过考察高频主题词在时区视图中的分布, 来确定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利用Citation Burst技术将关键词突现率高的年份在其节点的年轮上显现出来 (节点的年轮从中心向外按年份依次递增) 。通过这两种手段, 我们确定出一些突变率较高的主题词, 它们就代表了学科发展各阶段的研究前沿。

文章对CiteSpace软件作如下设置:主题词类型“Term Type”中选择“Burst Terms”, 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选择 “Keyword”和“Term”, 选择Timezone和Citatio Burst, 得到图3。

在图3 中, 节点中心所在位置显示该关键词在保密管理研究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保密管理研究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 1998 年以前, 是该领域学科理论体系初步确立的基础性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秘密”、企业和高校“科学技术”等内容制定最初的 “保密规定”, 开展初期“保密管理工作”。“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既要保障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安全, 又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总的指导原则, 对科技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科技保密工作要遵循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 在保证科技实力的同时,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2) 1999—2008 年, 是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上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信息化技术在保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轨迹来看,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其中,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通俗地讲, 信息技术与保密管理工作的结合, 主要体现在各种保密技术防范手段、保密检查技术和工具以及保密工作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在信息时代保密管理工作中, 保密对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各种信息的载体形式也今非昔比, 使用传统的手段进行管理和检查已不能胜任, 因此各种针对保密检查和保密管控的检查工具应运而生, 这些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保密管理最直接的体现。近年来, 政府单位和企业保密管理从人、财、物的管理, 逐步发展为对人、财、物和信息的全面管理, 这体现了信息在保密管理中地位的提高, 保密工作的信息化实施刚刚起步, 就已有部分军工集团开始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重点仍需要仔细斟酌。保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 保密管理工作面对的问题是管理对象复杂, 其对象有具体的人, 还有各种信息载体和活动流程, 保密管理的工作档案也是种类繁多、数据量巨大, 相信参加过国家保密资格认证的企事业单位都有非常深的感受。基于保密工作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保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主要应从基础信息把控、工作流程驱动和保密档案电子归档等几方面开展, 必须将保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 加强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 为各级相关的涉密人员、涉密事务的管理部门和中高层领导提供信息服务[7]。

(3) 2009—2014 年是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强盛阶段, 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面临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的理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 各领域学者纷纷发力, 保密管理研究学术成果呈爆发式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复杂、安全威胁和窃密手段的不断提高、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 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也会面临各种挑战, 需要持续进行完善和加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将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经常化。对此, 应从技术、管理和法律上来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的顺利推进。技术上主管部门应加强防火墙的可靠性, 并时刻关注防火墙的运行情况, 保证系统安全;技术加密与认证密码技术的应用可防止非授权用户的窃听和入网, 有效地保护网内的数据、口令和控制信息;同时应加强数据备份, 以便需要时重新录入, 以保障信息安全[8]。管理上要强化各级管理者的安全保护意识, 建立、健全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树立安全管理理念, 提高保密观念,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根据自身、数据和网络等实际情况, 设置身份限制, 规定各级人员定期进行口令的修改, 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法律上管理者及各级工作人员应该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 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法律条款的精神和规定,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地加强保密教育, 健全保密法规, 发展保密技术, 强化保密管理,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坚持以安全保发展, 发展中求安全, 才能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 保持健康发展和竞争优势。

2 研究结论

保密管理研究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 采用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 应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 对十几年来我国保密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文献核心作者的分析, 得出我国保密管理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和高校保密学领域学者, 并通过深入研究论文的共著、共现情况, 得出我国保密管理研究领域的学术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文献可视化知识图谱, 发现电子政务及军工信息系统保密管理、企业保密管理对策研究、保密管理信息化、高校保密人才培养四个热点聚类, 以及以时区图展示的我国保密管理研究的基础阶段、上升阶段和强盛阶段。新形势、新时期下的保密工作是一项复合型的管理工作, 它既具有一般管理工作的特性, 同时又必须和各种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同步, 这就需要保密战线上的工作者们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学习态度, 才能搞好新时期的保密工作。

摘要: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 以近年来我国保密管理相关研究文献为对象, 定量分析其主要研究力量, 并通过剖析该部分文献关键词和主题词的聚类和突现情况, 探究我国保密管理研究中的四大热点聚类和三个发展阶段的前沿主题, 并以此深入研究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保密管理,研究热点,沿主题,可视化

参考文献

[1]Chaomei Chen.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2) :359–377.

[2]赵蓉英, 许丽敏.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5) :60-68.

[3]郑启淑.如何做好电子政务信息保密管理工作[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4 (1) :52-53.

[4]高俊荷.浅谈电子政务中的保密管理[J].内蒙古统计, 2003 (5) :111-112.

[5]刘凤鸣.企业保密管理之我见[J].现代商业, 2011 (23) :108-109.

[6]Chen, C. (2004)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Proc.Nat.Acad.Sci., 101 (Suppl.) :5303-5310.

[7]昝峤.浅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企业保密管理工作[J].保密科学技术, 2011 (8) :46-49.

保密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对涉密载体进行人性化管理,我们的工作就会少一分麻木,多一分激情;典型案例多是领导违规涉密,而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却不敢出声,领导滑向了深渊,国家利益遭受了损失,多么可悲!

保密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它是指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为达到保护国家秘密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约束、规范人和组织的行为,使国家秘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在一定的知悉范围内,防止被非法泄密和使用。涉密人员只有把保密管理当作保饭碗、保前途、保家庭幸福的事情来做,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尽管我们不属于国家涉密人员,但也扯得上是单位的一般涉密人员。每个单位都有其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产生的暂时不宜对外公开的事项。我们在工作中也会偶然听到领导在酝酿的人事任免和其他事项,只要它还未成文公布,它仍然处于秘密状态,此时我们真的是像保饭碗一样保护它不被泄露出去,这也许就是涉密人员必须具有的政治素质吧。

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违反了这条原则,必然遭受损失。培训班上,领导和我们讲述了一则故事;某年某月某日,广西对外报道了甘蔗大丰收的消息,可最后却是好消息变成坏消息。因为我们过早公开还不宜对外公开的消息,省外一些营运商、榨糖商联合施计,导致广西的甘蔗运不出去。眼看甘蔗快要烂掉,广西不得不接收别人的条件——低价出售甘蔗。结果是广西经济蒙受损失。

这则故事给人启示良多……

培训班上,区保密局领导宣讲了保密法修订颁布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重点对涉密信息管理的新规定和相应责任进行讲解;还做了现代办公设备泄密、窃密技术演示;还给我们简述了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外部内部形势,总的来说不容乐观,因为境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窃取我们国家军事、经济等秘密,国内掌握国家秘密的人有的经不住诱惑而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已经是毫无疑问。领导以案说法,以例警人,值得每个保密工作者引为鉴戒。

新保密法已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了。凭着公司各级领导对保密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才有机会赴邕第一次参加全区保密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生动形象的宣传和演示有效提高了我们的保密意识,我们更有信心去捍卫单位秘密的安全了。

保密知识学习心得(2):

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体制交替、机制的不健全,客观上给金融职务犯罪带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导致金融业贪污、挪用、受贿、诈骗等职务犯罪和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严重危及金融和经济的安全。

尤其在当前全省农行案件防范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只抱着兢兢业业干好工作,遵守纪律,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当前金融系统发生的许多案件除故意犯罪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员工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和前程。例如,不认真学习《合同法》和农业银行《信贷新规则》,信贷岗位的员工,就不能熟练掌握信贷各环节上的操作规程,就有可能在调查、审查、贷后管理等工作各环节出现偏差,而带来信贷风险的发生。作为从事文秘工作的人员,如果不学习《保密法》,不熟悉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解密事故的发生。

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学习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当前,金融业电子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个别犯罪分子利用我行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进行金融科技犯罪。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篇4

一、加强保密知识学习,严格保密纪律。我局就新入警民警要组织保密知识学习,认真学习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安人员保密守则等规章制度,增强全体民警,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三条禁令”、“四个严禁”、“八条纪律”等,坚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制度,规范宣传审核审批。各部门要坚持严格的审核把关制度,涉及公安工作的信息(包括新闻稿件),必须经公安局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审核同意后,再予以报道,严格执行地区公安机关网上宣传用稿审批制度。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谋划工作想保密,部署工作讲保密,落实工作查保密,确保保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三、加强监督检查,消除隐患。各部门近期要组织开展一次保密检查,认真查找本部门在公文保密、网络保密、磁介质的使用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加以整改。

保密知识答卷 篇5

单位 姓名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

1、保密工作实行(b)的方针。

a、积极防范,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工作

b、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工作

2、国家秘密事项的定密工作实行(a)的保密原则。

a、业务谁主管,定密谁负责

b、部门领导责任制

3、重大涉密活动(会议)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的原则,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是(a)。

a、主办部门负责人

b、主办单位保密部门

4、国家秘密标识是密级★保密期限,如标识是机密★(不标注保密期限)表示(b)。

a、保密期限无限期

b、保密期限20年

5、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使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这四项要素并存的技术是(b)。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6、涉密等级是机密级的计算机要求开机和进入系统采用的口令字应符合英文字母与数字混合的编排,且(b)。

a、不少于12个字符,一次性使用或生理特征强认证 b、不少于10个字符,一周内更换

7、软盘、硬盘、光盘、磁带等涉密介质应按所存储信息的(a)标明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管理。存储过涉密信息的媒体不能()密级使用。

a、最高密级,降低 b、情况需要,解除

8、涉密存储介质应按(b)。

a、现存储涉密信息的密级标明密级

b、存储过涉密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

9、某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携带秘密载体外出,其下述做法中正确的是(a)

a、采取保护措施,使秘密载体始终处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 b、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独自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

10、宣传报道工作实行(a)的原则。

a、自审和送审相结合 b、保密部门审查

11、涉密废、旧磁介质(b)自行处理掉。

a、可以

b、不可以

二、判断题(对√错×)

1、集团公司行政负责人为本部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保密工作的领导负全责。(X)

2、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就不必履行保密义务。(X)

3、在内网上以文件共享方式传递文件是安全的。

(X)

4、涉密计算机可以使用连接电话网的传真、复印、打印多功能一体机(X)

5、制作秘密载体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过程文件,可以不标明密级,销毁时没有标密的材料可作为废品随意处置。(X)

6、复印的涉密文件、资料,只要没有办理审批、登记手续,就可以不按涉密资料管理。(X)

7、某单位员工为使用方便,开启办公室密码文件柜时可以只使用密码或只使用钥匙。(X)

8、制作绝密或机密级载体,必须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可以不编顺序号。(X)

9、某工作人员因留存资料所需,将绝密文件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复印。(X)

10、涉密评审会议上,为了方便各位专家的评审,专门配备了无绳移动麦克风供专家发言用。(X)

11、涉密会议主席台或首长席上给每位领导配发了一套涉密会议资料,也在登记表上按资料编号对应写上领导的姓名,但未经领导签名,也未安排专人回收这些资料。(X)

12、为省事图方便,某员工将其使用的涉密计算机的开机口令写在纸条上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X)

13、某处室为了工作方便,在一台与单位局域网连接的计算机上又增加了拨号上国际互联网的功能。(X)

14、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可以在上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和存储工作信息。(X)

15、某企业为了型号工程的立项工作抢时间,将有关型号工程的资料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发到了其上级主管部门。(X)

16、某同志因工作之需将便携计算机拿回家去处理业务工作(至少含内部信息)后,第二天归还。(X)

17、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处理的国家秘密必须存放在活动硬盘、U盘、软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中,与便携式计算机分离保管。(V)

18、某员工为了工作方便,将其负责的涉密计算机上拷进拷出的涉密信息都用一个没有统一编号和密级标识的U盘来处理。(X)

19、为方便工作,在确保是自己使用的前提下,可以用自带的U盘下载涉密信息,带回家中加班工作。(X)

20、在计算机中处理未定稿的涉密文件、资料,可以不用在该文稿首页标注密级。(X)

21、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不超过20年。(X)

22、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使用普通传真机传递国家秘密。(X)

23、涉密计算机的密级是因其中所存储、处理的涉密信息中最高密级而定。(V)

24、某单位为了节省资金,将一台涉密计算机从内部网上撤下来,直接作为上国际互联网的专用计算机。(X)

25、某单位要向国防科工委汇报重点工程研制情况,通过下面3种方式汇报: 用普通传真上报(X),用密码传真上报(V),通过兴航网传输(V)。

三、填空题

1、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

2、国家秘密是关系(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国际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4、涉密存储介质应按所存储过的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

5、处理秘密级信息的系统口令长度不得(不得少于八个)字符,口令更换周期不得(一个月);处理机密级信息的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十个字符)字符,口令更换周期不得(一周);处理绝密级信息的系统,应采取(一次性口令)或(生理特征)等强认证措施。

四、简答题

1、国家秘密的密级等级有哪三级?各密级保密期限分别有多长?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国家秘密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2、泄密出口有哪十条?

1、密从口出,是指有些人说话不注意场合,乱说乱传造成的泄密。

2、密从机出,是指计算机网络泄密、传真机密电明传、复印机管理不严以及电话机、手机泄密。

3、密从本出,是指秘密信息乱记,且不注意保管,丢失或被盗造成的泄密。

4、密从车出,是指出差在火车上,外出在汽车上或乘自行车携带密件丢失或被盗造成泄密。

5、密从家出,是指将密件带回家,随便让子女、家属、亲戚、朋友看,当作新闻乱传造成的泄密。

6、密从会出,是指会场由于安全保密措施不严,密件被窃或使用无线话筒 造成的泄密。

7、密从文出:是指公开印发涉密文件,不做技术处理,不定密造成的泄密。

8、密从像出:是指发表新闻、出版刊物,违反保密审查程序,刊登或丢失涉密图像以及被窃密者私拍涉密图像造成的泄密。

9、密从废出:是指需销毁的秘密文件、资料不上交机要部门,不粉碎,不到指定的地点销毁造成的泄密。

10、密从稿出:是指会议发言稿、学术论文、新闻报道和学术著作等,不严格执行保密审查程序和保密规定造成的泄密。

3、国家对手机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1、严禁在使用手机时谈论国家秘密;

2、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密会场,因特殊原因带入的手机应取出电池;大型涉密会议应使用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

3、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涉密事项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的手机应取出电池或采取屏蔽措施;

4、涉密单位的领导和重要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他人赠与的手机。

4、涉密计算机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必须严格区分,指定专人负责,专机专用。②涉密计算机不得直接或间接连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③携带涉密计算机外出,必须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④涉密计算机出现故障应送指定地点维修(信息工程部是我公司计算机归口管理部门)。

⑤涉密计算机的转让、报废,必须彻底清除涉密信息或拆除硬盘。

5、涉密存储介质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

①由单位统一登记编号、专人管理,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未经单位登记编号的存储介质。(严禁私盘公用,公盘私用)

②按照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注密级,并按涉密载体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③涉密存储介质不得在非涉密系统使用。(如:上互联网下载信息直接到涉密计算机上使用)④携带涉密存储介质外出,必须经单位领导审批,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⑤涉密存储介质不得降低密级使用。

⑥涉密存储介质的维修、数据恢复和涉密光盘的制作,应在保密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

⑦销毁涉密存储介质,必须按规定履行审批、清点、登记、监销手续。

6、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人员应遵守哪些保密规定?

①采取措施保护涉密信息(如口令),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到该涉密信息。

②不越权访问涉密信息和信息系统。

③不在没有保密措施的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④不私自携带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介质外出。

⑤不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使用未经批准或与工作无关的软件。⑥不得利用信息监控产品监控涉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

⑦不得利用信息系统从事危害涉密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不得擅自增加系统用户、更改系统参数设置。

⑧不得泄露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和工作中接触到的国家秘密。使用、管理人员离岗前应清退涉密载体,不得私自留存。

⑨发现涉密系统安全隐患和违反有关安全保密规定的行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和报告保密部门,并协助查处。

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 篇6

一、增强科技档案的保密意识

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断增强科技档案的保密意识。有的同志保密观念淡薄,认为在当前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有密难保,科学技术无国界,应该“造福全人类”,发表论文时,毫不保留地论述科技成果关键技术内容;接待外单位参观时,将其高新成果的技术档案资料供他人阅览。有的同志认为,科技档案已经立卷归档,进了档案室,就如同进了保险柜,可以高枕无忧;有的同志图省事,不经过机要途径办理邮寄涉密档案材料或在他人借阅时不仔细查阅相关手续、对象等。所以,我们每位同志要从思想上重视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

二、加强科技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1. 从源头抓起,实行“超前控制”。

即对档案收集工作从一开始就予以规范,在科研计划下达的同时,下达相关的归档计划,切实履行“五落实”,即落实归档单位、项目、建档负责人、文件材料、时间。在项目完成后,档案部门应主动与科技管理部门联系,直接参加项目验收、检查归档计划落实情况。凡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实行“超前控制”使科研项目的材料从开始之日起就纳入正常归档轨道,有效防止“先天不足”,保证科技档案齐全,避免了应归档材料失控而导致失、泄密的情况。

2. 档案库房管理。

科技档案库房是科技秘密的储藏重地,是保密要害部位,应设置专门库房,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行全方位封闭式管理。从保密的角度考虑,科技档案库房的设置不宜设在楼房底层,库房与阅览室应分开,库房的门窗配备“三铁”、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器等相应技术防范设施。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3. 科技档案应单独编制档案目录,单

独检索,建立科技档案统计台账和存放地点索引,彻底解决密与非密科技档案混装问题。同时,还应按规定在卷内目录上登记卷内文件的密级及保密期限,并在案卷封面上注明所划定的密级,在划定密级时要本着“案卷的密级宜高不宜低”的原则,以防由于密级不明确而泄密,并能对今后的解密提供方便。

4. 对到期档案的销毁工作不能大意。

要严格审批手续,登记造册,按规定监销,避免档案在最后一个工作环节中失、泄密。

三、科技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档案工作收集是前提,整理是手段,提供利用是最终目的。然而档案的提供利用过程也正是最不容易控制,最容易发生失、泄密的过程。因此,档案保密工作的重心必须放在提供利用环节上,确保利用对象与利用范围的有效控制,不发生人为的泄密事件。

1. 正确处理科技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科技档案是档案馆中核心的材料,无论是保密还是利用,都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要高度重视。科技档案保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科技成果价值;片面地强调保密,就会失去保密工作的意义,档案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科技档案的利用,首先必须是保密基础上的利用,无限制的利用最终会给党和国家的利益、安全造成危害。保密与利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保守国家秘密与科技成果档案利用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做到既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的作用,又能做好保密工作,维护档案保密安全,确保党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使档案随时处于受控范围内。

2. 做好科技档案利用的监督工作。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一旦失去了有效的责任监控,就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科技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监督程序,是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制止并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对档案保密不利的情形发生,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利用监督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制度监督。档案部门和保密部门的责任取向不一致,档案部门注重科技成果档案的利用和管理,而保密部门注重的是科技档案在保密期限内是否确保绝对安全以及不发生失、泄密。档案利用的规章制度一般包括:阅览制度、借阅审批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规范。科技档案保密制度应依照档案工作程序来安排保密工作的程序,制定一个既能突出档案工作的特点,又能与档案管理和保密工作相衔接的档案保密制度,如在借阅审批制度中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相应的利用范围,规定相应的审批手续等等。只有切实做到制度化规范借阅等利用行为,并努力杜绝档案保密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利用工作才能真正走向正轨。

(2)人员监督。首先,运用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形式,实行工作责任的具体细化和分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保证级级相紧扣、层层负责任、事事抓落实。笔者所在的油田企业除成立油田保密委员会外,还在党政办公室设立保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的保密工作。其次,提供利用首先要将利用对象与利用范围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利用对象应该是科技项目的直接参与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应明确告知:利用者必须承担保密义务,对违反规定的利用者,依法追究其责任。在利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掌握其思想动机,加强利用过程中的监督,在利用者离去之前,应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及文件,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再次,企业保密委员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科技档案利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利用范围、目的、效果等,及时堵塞失、泄密的漏洞,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秘密载体丢失、被窃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3)借阅监督。首先,任何单位和个人查阅科技档案必须出具有效的行政介绍信并说明查阅理由。科技档案原则上不得借出,必须在档案室内阅览。这种方式既快捷、方便,又能提高利用率,减少繁琐的审批手续,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科技档案,便于档案的周转,保证科技档案的齐全完整,又可以维护科技档案的安全。其次,做好档案利用登记工作。登记本上对借阅人、借阅目的、所查档案的卷号、借阅数量等进行详细记录;收回档案时,必须当面清点、注销。再次,对科技成果档案利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有条件的档案馆还可以安装摄像监视器。在利用者离开之前,应仔细检查被利用过的案卷内的有关材料,及时发现偷拍、涂改、撤换、抽取、损毁等违章情况。

四、做好档案开放中的保密工作

保密基础知识试题 篇7

一、填空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 安全 和 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 一定范围 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 的规定确定密级。

3.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 基本义务。4.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 国家秘密 的人员。

5.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 保密义务。

6.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实行脱密期管理,其中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 3-5 年,重要涉密人员为 2-3 年,一般涉密人员为 1-2年。

7.“绝密”是 最重要 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特别严重 的损害。

8.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 原确定密级 和 保密期限 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9.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物流方式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 文件、资料 和 其他物品。

10.个人因公外出,应把所携带 涉密载体 存放在保密设备里。11.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 交叉 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12.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 物理隔离。

13.计算机一旦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就应当确定为 涉密计算机,并粘贴相关密级标志。

14.未经本单位 信息化 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自行对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并重装操作系统。

15.在涉密工作区域,禁止使用 无标志的 存储介质。

16.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 全程 陪同。17.单位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应当进行 保密审查。

18.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 普通电话线。

19.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严重 的损害。

20.秘密级国家秘密是 一般 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3.“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原则。(√)

4.新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四各级别。(×)

5.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6.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审查和批准,并接受保密教育培训。(√)

7.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8.涉密人员离岗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3~5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2~3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1~2年。(√)

9.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

10.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11.对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不得批准出境。(√)

12.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13.定密工作是指对机关、单位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准确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对国家秘密载体作出标志,及时通知应当知悉的机关、单位和人员,并按规定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活动。(√)

14.保密范围定得越宽、密级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

15.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16.各级机关和涉密单位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都应定为国家秘密。(×)

17.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并编排序号。(√)18.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委托保密工作机构定点的单位制作。(√)

19.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传递。(√)20.阅读、承办、使用密件,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严禁擅自携带外出。(√)21.某协作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协作范围内的绝密级图纸。该单位接待人员电话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就可以为其办理借阅手续。(×)22.某领导携带涉密U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使用涉密U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作删除处理。(×)23.某单位进行文件汇编工作时,少量摘抄了某涉密文件,经办人员认为该文件汇编册不涉密,可不标注秘级。(×)24.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秘密文件、资料,应交本单位的文秘部门登记、管理。(√)

25.个人因公外出,携带秘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26.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27.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方便,可以将密件带回家中处理。(×)28.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29.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还原。(√)30.机关、单位每年应当定期对当年所存涉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保密工作机构报告。(√)31.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使用碎纸机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碎纸机,送造纸厂销毁的应当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造纸厂销毁,并由销毁单位两人以上押运、监销。(√)32.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具备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

33.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绳电话和普通手机,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34.不得将自己使用和保管的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擅自交给他人使用。(√)

35.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36.利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必须采取密码保护措施,禁止密明混用。(√)37.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红外和无线网卡。(√)

38.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与互联网连接。(×)39.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网络主页、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张贴、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0.国家秘密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处理、存储、传递,但可以在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递。(×)41.未经批准,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到重要涉密场所进行采访、照相、录像等活动。(√)42.发现国家秘密载体在使用中下落不明,应当在8小时内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向上级报告不应超过24小时。(√)43.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国际互联网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应予立案。(√)44.以窃取、刺探、收买的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都应当依据《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45.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不及时上报或隐匿不报的,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有关人员或领导人的责任。(√)

46.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密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

47.法律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48.新修订的保密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做了限定,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49.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50.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51.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52.办案过程中的密级鉴定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

53.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54.根据新保密法规定,县级机关、单位拥有定密权。(×)55.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56.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57.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58.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定密机构审定后方可解密。(×)

59.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60.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

61.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62.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鉴定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

63.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64.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三、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______修订通过,自_______起施行。(B)A、1999年8月5日,2010年4月29日 B、2010年4月29日,2010年10月1日 C、2010年4月30日,2010年10月1日

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_______知悉的事项。(C)

A、县处以上领导干部 B、共产党员 C、一定范围的人员

3.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由_______管理。(B)

A、上级机关和上级单位 B、本机关和本单位 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4.《新保密法》共有_______。(C)A、五章三十五条 B、六章四十条 C、六章五十三条

5.《新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_______的义务。(A)

A、国家秘密 B、党和国家秘密 C、商业秘密、工作秘密

6.《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A)。A、宪法 B、刑法

C、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

7._______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_______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_______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A)

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8.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_______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9.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_______提出具体意见,经_______审核批准。(B)

A、本机关、单位负责人;定密责任人 B、承办人;定密责任人 C、承办人;本机关、单位负责人

10.机关、单位应当按照_______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B)

A、重要程度

B、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C、解密的条件 1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_______,机密级不超过_______,秘密级不超过_______。(B)

A、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 B、三十年;二十年;十年 C、二十年;十五年;十年 D、十五年;十年;五年

12.国家秘密解密方式包括自动解密和审查解密。在审查解密过程中,机关、单位对一些保密期限即将届满、仍需继续保密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在_______重新确定保密期限。(A)

A、原保密期限届满前 B、原保密期限届满后

1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_______。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A)

A、最小范围; B、最大范围; C、最合适范围;

1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_______批准。(B)

A、本机关、单位的涉密载体管理人 B、机关、单位负责人 C、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

15.涉密信息系统按照_______实行分级保护。(C)A、系统范围大小 B、机关、单位保密程度 C、系统涉密程度

16.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_______批准;禁止携带_______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C)A、本机关、单位的涉密载体管理人;秘密级 B、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机密级 C、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绝密级 D、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绝密级

17.根据现有规定,机关、单位经批准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外提供_______以下国家秘密,_______国家秘密不得对外提供。(B)

A、绝密级;机密级 B、机密级;绝密级 C、秘密级;机密级

18.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重要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A)

A、3年到5年;2年到3年;1年到2年 B、2年到3年;1年到2年;1年以下 C、3年到4年;2年到3年;1年以下 D、3年到4年;1年到2年;1年到2年

19.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_______,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_______,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B)

A、保密要害部位;重要保密单位 B、保密要害部门;保密要害部位 C、保密监管单位;重要保密单位 D、保密监管单位;保密要害部位

20.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_______,应当与受委托的机关、单位签订_______,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A)

A、保密审查核发资质证书;保密协议 B、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保密协议 C、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合同 D、保密审查核发资质证书;合同

21.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_______,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A)

A、停止传输 B、保存 C、删除

22.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_______;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_______。(A)

A、处分;刑事责任 B、警告;行政责任 C、警告;刑事责任

23.这次保密法修订改_______为_______,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了列举的1种严重违规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

A、结果论;事实论 B、行为论;事实论 C、结果论;行为论

24.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_______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C)

A、工商部门 B、税务部门 C、公安机关 25.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_______,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B)

A、保密责任状 B、保密承诺书 C、保密协议书

26.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_______管理。(A)A、脱密期 B、定期汇报 C、行政监督

27._______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B)

A、机密级 B、绝密级 C、秘密级

28.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_______。(C)A、查封 B、销毁 C、收缴

29.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确定。(A)

A、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安全部门 C、公安部门

30.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_______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C)

A、指派专人通知 B、电话通知 C、书面通知

31.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_______。(B)

A、专门保护 B、分级保护 C、区别保护

3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_______。(A)A、自行解密 B、经正式公布解密

C、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公布解密

33.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_______时即视为解密。(C)A、会议决定

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C、正式公布

34.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_______规定。(A)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安全行政管理部门 C、全国人大常委会

35.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_______,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B)A、保密责任状 B、保密承诺书 C、保密协议书

36.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C)的方针。

A.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B.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

C.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37.各级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C)及时确定密级。

A.保密法实施办法 B.保密规章制度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38.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C)。A.变更 B.公开 C.解密

39.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B)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合适的应及时调整。

A.谁选配谁负责 B.先审后用 C.先选后训

40.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C)。

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41.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A)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不得擅自改变 B.可以根据情况改变 C.可以改变

42.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A),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涉密载体应当编排序号。A.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提出管理要求 C.认真进行核对

43.印刷、复印等行业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方面,接收县级以上各级政府(C)的指导和监督。

A.公安部门 B.工商部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44.印刷、复印等行业的定点复制单位,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尽量缩短复制时间,对不能当即取走,确需过夜的,须放在安全可靠的(C)内,并派人值班看守。

A.车间 B.仓库 C.文件柜

45.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C)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B.只能通过机要通信递送

C.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人直接递送

46.领导干部阅办秘密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应在(A)内进行。

A.办公场所 B.家中 C.现场

47.销毁涉密载体,应当送(C)指定的厂家销毁,并由销毁单位派专人押运监销。

A.公安部门 B.上级部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48.销毁秘密文件、资料要履行(C)手续,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的场所监销。

A.清点 B.交接 C.审批、登记

49.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存储信息的(A)密级表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A.最高 B.最低 C.相应

50.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C)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A.分工负责 B.单位负责 C.领导负责

51.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A)计算机上使用。A.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 B.办公用 C.上网用

52.存储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A)密级使用。A.提高 B.降低 C.解除

5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B)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者,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 B.故意或过失 C.过失

54.发生泄密事件应当迅速查明(B),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

A.主要、次要责任者

B.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事件属于什么性质

55.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C)。

A.属于涉密事件 B.不应视为涉密事件

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涉密事件处理 56.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机密或秘密级分别在(当按泄密事件处理。

A.10日,60日 B.15日,60日 C.10日,30日

57.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后的(C)小时内,书面向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A.60 B.48 C.24 58.过失泄露绝密级()件、机密级()件或秘密级()件的,应予立案。(C)A.1,2,3 B.1,3,3 C.1,3,4 59.对在定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错定、漏定,致使国家秘密泄露,或者妨碍正常交流,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的,应视情节的轻重追究当事人的(A)。

A)内查无下落的,应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法纪责任

四、多项选择题:

1、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_______的方针,既依法管理,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ABC)

A、积极防范、B、突出重点

C、依法管理 D、确保国家秘密 E、又便利各项工作 F、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2、我国保密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依据,由_______共同构成。(ABCD)

A、保密法 B、保密行政法规 C、保密规章

D、其他法律中涉及保密管理的法律规范

3、国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的事项。它包括(ABCDEFGH)。

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E、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F、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G、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H、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4、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______________规定。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ABCD)

A、外交 B、公安 C、国家安全 D、其他中央有关机关

5、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是指_______,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AC)

A、机关、单位负责人 B、文件起草人员

C、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

6、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_______国家秘密。(ABC)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7、国家秘密载体包含_______等载体。(ABC)A、纸介质 B、光介质 C、电磁介质

8、机关、单位在定密过程中,对不明确和有争议的事项,由_______确定其密级。(CD)

A、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

B、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9、机关、单位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_______。(ABC)

A、保密期限 B、解密时间 C、解密条件

10、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_______决定。(AB)

A、原定密机关、单位

B、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 C、上级机关、单位

11、国家秘密载体的_______,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ABCDEFG)

A、制作 B、收发 C、传递 D、使用 E、复制 F、保存 G、维修和销毁

12、绝密级国家秘密未经_______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AB)

A、原定密机关、单位 B、上级机关

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3、涉密信息系统配备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ABC)。

A、同步规划 B、同步建设 C、同步运行 14、下列_______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ABCDE)

A、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C、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D、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E、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15、制作涉密载体要在_______进行。(BC)A、环境良好、管理严格的印刷、复印单位 B、机关、单位内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

1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ABCDE)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E、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17、在国内传递涉密载体必须通过_______传递;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也可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向境外传递涉密载体,应通过外交信使传递。(ABD)

A、机要交通 B、机要通信 C、邮寄、托运 D、专人专车 18、涉密信息系统与公共信息系统的区别在于(ABCD)。

A、信息内容不同 B、设施、设备标准不同 C、检测审批要求不同 D、使用权限不同

19、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_______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AB)

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20、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管理应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涉密会议、活动的主单位应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ABCDE)。

A、严格参加人员审查 B、严格涉密载体管理 C、严格场所设备检查 D、严格保密要求 E、严格新闻报道审查

21、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坚持_______原则。(BD)

A、谁使用、谁确定 B、分级确定 C、最大化 D、最小化

22、涉密人员应当具有(BCD)。A、良好的人际关系 B、良好的政治素质 C、良好的品行

D、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3、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ABC)。A、核心涉密人员 B、重要涉密人员 C、一般涉密人员

4、涉密人员保密管理主要包括(ABCD)。A、分类管理 B、上岗审查培训 C、出境管理 D、脱密期管理

5、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AB)。

A、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 B、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C、立即作出处理

6、有______________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DEFGHIJ)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E、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F、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G、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H、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I、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J、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7、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_______,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AB)

A、发生重大失泄密案件

B、对应当定密的不定密,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

C、发生泄密隐瞒不报

8、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AB)。

A、对外开放 B、扩大开放范围 C、有条件开放

29、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_______国家秘密。(BC)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3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ABD)。A、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 B、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C、机密级不超过十五年 D、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31、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ACD)。A、同步规划 B、同步投资 C、同步建设 D、同步运行

五、简答题

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有安全保密隔离措施,并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2)涉及机密、绝密级国际秘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还要安装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采用IC卡或生理特征身份鉴别,并配备警卫人员;

(3)存放国家密级载体要配备密码文件柜,存放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要配备密码保险柜。

2.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哪些主要保密措施?

答:大型或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确需在外部场所召开的,主办部门应当制定保密工作方案,征询保密工作机构的意见;对会议现场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查;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要登记备案;对会议人员和服务人员要进行保密教育;按规定使用手机干扰器、低辐射扩音设备、防辐射屏幕装置,不得使用无线话筒。

3.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上一篇:写元宵节的六年级作文:元宵进行曲下一篇:春雨,你终于来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