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精选8篇)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篇1

1、揣摩题目中的暗示

题目中的暗示包含中心的暗示、选材的暗示、基本内容的暗示、重点的暗示。

例1 “在尝试中成长”

分析:

(1)中心的暗示: “成长”是本文着力表现的中心。“成长”一词理解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文章中心是否偏离。即精神、能力、智慧等的积极地变化;

(2)选材的暗示:“尝试”是突破口,什么尝试?什么叫尝试?回到了这个问题,就知道了写作的材料是可以很广泛的:精神上,某个方面的第一次感悟;生活里,某一个事件的第一次经历、第一次尝试;学习上,第一次的突破„„可以说,选材上是特别广泛的(3)基本内容的暗示:尝试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成长,提升了什么能力,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谁在尝试?这些在文题中都有暗示。必须是自己的、积极地尝试,内容上要求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4)重点的暗示:“在尝试中”规定了写作的重点应该是尝试,事件应当具体,“成长”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是顿悟,强调写作的过程中应该侧重自己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写出变化,所以,“尝试”和“变化”应该是这次作文的重点。也就是说在写作过程中,事件的每个发展阶段中应该有“成长”体现其中;

例2“因你而精彩”

分析:

(1)中心的暗示:对“你”的赞颂;

(2)选材的暗示:“你”是突破口,古今中外、人事物情、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只要能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均可入围;

(3)基本内容的暗示:你是谁或什么,你怎么了或者说你有什么不寻常处,带来了怎样的精彩、感悟。

(4)重点的暗示:你怎么了或者说你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带来了怎样的精彩,这才是文章中写作的重点,这一点写好了,文章也就成功了。

命题作文写作示例

岁月如画,生活如诗。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去尽情描绘,用心抒写。

题目:那是一首诗

审题:

①“诗”是让人感受温馨的显示卡,由文题中的“诗”字,我们可以确定,要写的内容一定是给我们以欣喜、感动、美好之类的东西,留在我们心底的一定是最深刻、最感人,且愈久愈香的记忆。引导词中“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也暗示了这一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将“那”具体化。

②题目前的引导语既印证了我们的想法,又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它具体而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写作的内容,“岁月”“生活”,可以是某个时间,也可以是某一类生活,还可以是我们人生路上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感人至深的诗篇”)。

确定写作内容:

我们在动笔前,最关键的就是给 “那”确定一个具体的指代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指代时间。如“童年”“初三”“春天”“夏夜”等等

②指代地点。如“故乡”“349宿舍”“清晨的校园”“晚自习时的教室”等等

③指代人物。如“父爱”“奶奶的唠叨”“师恩”“友情”等等

④指代景物。如“那片草地”“那微黄的灯光”“那孤独的树”等等

⑤指代其他事物、事件等。如“名著”“活动”“精神”等等

„„

巧妙组织结构:

①用小标题结构全文。如写“大自然是一首诗”时,就可以用四季的色彩来拟小标题:绿色序曲、红色乐章、黄色乐章、白色乐章,从而展现大自然的美丽。

②用课本剧结构全文。如写“349宿舍是一首诗”时,就可以运用剧本的形式组织结构,幕启、寝室成员陆续登场、落幕,还可以设计话外音等,从而展现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③用诗的结构组织全文。如写“初三是一首诗”时,就可以如此组合镜头:序——酸,第一节——苦,第二节——辣,尾声——甜。以此表现“我”对初三生活的感悟:刚进入初三,感到生活异样,接着尝到紧张之苦,临近中考感到竞争的火辣,中考揭晓感到收获的甜蜜。

„„

其实,组织结构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写出美文佳作来。确定写作手法和写作详略:

写作手法有很多种,但是一个总的原则是:内容单调了,“我”就变。比如,如果写“那片草地”,景物单一,但我可以变化时间、变化心情、变化视角去观察去描写。比如,事件如果太平常了,就变化自己的叙述方式,变顺叙为倒叙,运用其他一些写作上的技法去让平地起波澜。这样,作文才会真正做到“文似看山不喜平”,让文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感染力。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篇2

1. 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打。

分析2009年全国的18道作文题, 其中材料作文9道, 命题作文8道, 话题作文只有1道。可见话题作文渐渐淡出, 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 所以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将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主打天下。值得注意的是, 2009年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半命题作文。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 由于其开放性比较大, 补充题目显得格外重要, 对此, 考生应当加以重视。

2. 贴近自我和关注生活是主流。

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来看, 有很大的一个特点, 就是重视个性, 关注社会。这必将是2010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庆卷的“我与故事”、天津卷的“我说90后”, 三个直辖市的作文一致地以“我”入题, 直接关照了“我”身边的世界。以“我”的眼光看自己、看世界, 是避免假、大、空的策略, 更是体现了“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展示自我个性的正确途径。作文题目关注生活, 尤其关注社会热点是激发考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法。2009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都能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江西卷的关于“圆明园流失兔首、鼠首的拍卖事件”, 辽宁卷的关于“明星代言”, 安徽卷的关于“弯道超越”, 江苏卷的关于“品味时尚”, 都直接针对社会, 选取社会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3. 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是主调。

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 要表达真情实感。题材的选取上, 要从自己熟悉的或亲身感受的生活中选材,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的表达上, 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的心理, 体现人间的真爱。如2009年湖南某考生写的《踮起脚尖》, 朴实地叙述了夜深了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的“我”等待在外谋生的父母回家这样的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但由于文中再现了父母回家后怕吵醒“我”而“踮起脚尖”上楼、开门、给“我”盖被子等细节, 生动地表现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这样的细节蕴涵着父母的深情。

4. 理性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主旨。

2010年的高考作文, 在整体上应该会继续保持理性的倾向。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 就是把考生引向理性思考的路上, 培养考生的思辨能力。如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 就是要考生谈“绿叶”和“根”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滋养哺育“绿叶”, “绿叶”才得以葱绿茂盛;“绿叶”心怀感恩之情, 纵使飘零一生, 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 “绿叶”反作用于“根”, 这种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新材料作文比较流行, 我想关键是由于这种新材料作文让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能够从多角度加以阐发, 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发散思维。因而考生在复习中, 要加强对这种新材料作文的训练, 培养自己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2010年高考作文应对策略

1. 审清题意。

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有强烈的审题意识。首先, 要读懂材料。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的“弯道超越”, 考生在写作时要明确两个方面, 一是“弯道”, 既可实指困难大、变数多的赛车弯道, 也可虚指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 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充满着各种变化的因素, 极具风险性、挑战性, 同时也充满机遇。可见, 这个“弯道”含有比喻义和引申义。二是“超越”, 就是超出、越过之意, 如超越障碍、解决疑难、走出险境等。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 就是要在困境、转型、变化的关键时刻, 抓住机遇, 战胜自我, 奋发向前。其次, 要辨析概念, 扣住题眼。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的“品味时尚”, 考生在写作时就要理解“时尚”的内涵, “当时的风尚, 时兴的风尚”, 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审美、创意、时兴、有人认同和追求。考生可以选取“时尚”的事物、生活、理念来“品味”, 也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品味”。同时, 要把握住题眼“品味”, 写作的重点要放在“品味”两个字上面, “品味”就是“仔细体会、玩味”。

最后, 用好提示语, 把握好材料的感情导向。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的关于蔡铭超以高价拍下铜兽首的材料, 考生就要全面地把握材料所含信息, 体会命题的含意。材料中的信息要点有四:

(1) 国人强烈反对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

(2) 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其在巴黎拍卖;

(3) 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 但事后拒绝付款, 造成流拍;

(4) 人们对此有种种议论。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 就可以揣摩出命题人的意旨, 就是要考生对文物造成流拍、称了国人之愿的蔡铭超的行为发表支持性、肯定性看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主旨, 下笔才不会跑题, 观点才不会偏离题意。试想, 谁要是逆国人之愿去对蔡铭超发表批判性、否定性的观点, 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

2. 积累素材。

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 就是强化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缺少丰厚的积累, 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文章的。考生应注意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 (1) 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 (2) 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 (3) 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 (4) 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的; (5) 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 (6) 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 (7) 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8) 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的。同时考生还要明确素材积累的多种途径。如对“借”这一素材就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

从课本: (1)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从生活:船要远航, 离不开帆和桨, 帆使船借助风力, 桨使船产生动力。

从自然: (1) 紫藤萝和牵牛花, 虽然没有挺拔的躯干, 却凭借枯树和篱笆, 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 本无美丽可言, 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 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 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

从历史: (1) 诸葛亮巧借东风; (2) 萧规曹随。

从名人名言:如牛顿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儿看得远些,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 搭建结构。

很多时候老师都对考生讲, 高考时要带着“作文”进考场。这说的不是准备作弊, 而是要求考生在进入考场前, 心中要明白自己熟悉的文章结构。最基本的要掌握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体裁常见的结构方式。如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线索串珠式、时空贯穿式、画面组合式、穿插回放式和巧设悬念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和对照式。有时考生不光要掌握这些大的框架结构, 还要细化到每一个段落, 如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如何进行论述。好多考生只会用简单的观点 (分论点) 加材料来论证, 缺乏分析, 没有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连接到一起。这就要在平时做好建构, 如下面的例子: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论点) 古今中外成才者, 大多出自贫寒人家。范仲淹两岁丧父, 幼时读书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 一文不名, 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 就去打工, 还供姐姐读书 (列举论据) 。这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 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成熟, 塑造自我, 完善自我, 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 贫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 贫穷就要奋发图强, 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上进, 这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 (分析)

上面这则材料就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有机连接, 对论据的分析和阐述使论点鲜明。

4. 优化语言。

语言要有文采, 这是发展等级里的要求, “有文采”就是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但并不是一篇文章中这几个要求都要具备, 其实只要有一个亮点, 就能使文章出彩。如引用名言警句, 与历史名人的故事相配合, 如果运用自如, 恰到好处, 也能显示出考生的语言功底, 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可信度。如2009年某安徽考生的高考作文《转弯之后, 是个春天》的片断:

青山相伴, 浊酒相随, 菊花相依, 归隐山林, 自成乐趣, 享受恬静幽雅的自然风光。陶渊明是一个成功者, 他能无畏而平静地离去, 释然说:“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他走进青山绿水间, 在竹篱茅屋下, 秋菊小径上, 自酌一杯淡酒, 缓缓送入口中, 享受那一份宁静, 享受“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的静谧致远。或许, 他真的属于自然, 他热爱自然, 喜爱那“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的品格, 最终使他与仕途无缘, 成就了他的文学梦, 迎来了转过弯道之后的灿烂春天。

文中四次引用陶渊明的诗文名句, 印证了陶渊明的成就, 这些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 很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5. 打造亮点。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考作文 命题 分析 预测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41

综观《2014年全国中考真题25套》,对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作如下分析:

一、命题形式

1.依然是四种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越来越少,仅有三个省(河北省、山西省、福建省厦门市)使用。因为话题作文容易套作,考察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它太空泛,而且有一段时间用得很滥,多年前就有教师发表意见,要求不用话题作文。

2.向高考靠拢,给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命题老师的青睐。2014年有6个省市(重庆市、河南省、湖北黄冈、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山东潍坊)采用了,占四分之一。

3.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减少趋势,2014年只有7个省市用了(重庆市、南京市、长沙市、成都市、烟台市、甘肃兰州市、福建厦门市),我想主要是因为半命题作文也较空泛,而且今年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变化,那就是将题目补充完整的内容实行控制,不能随意填写,选择性较少。比如:江苏南京的考题“只是因为__________”只能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4.命题作文依然是重头戏,占了60%以上。我们统计的这26份试卷有15个省市还是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因为命题作文更能考出学生作文的功底。比如审题能力,同时又能更好地防止宿构套作。

二、命制模式

1.向高考试卷学习,采取一小一大命制模式,有北京市、山西省、湖南省长沙市等。如,北京市: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要求考生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而且限定在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示感谢的心意,字数在150-200之间,分值10分。

2.灵活机动两题选一命题模式:有7个省市选用。今年,我们江西就是采用这种。江西省:在“勇往直前”与“学会等待”中任选一题作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较有生活感悟的题目进行写作,得分会较高。

3.单纯命制一题模式还是占主导地位,从我们所考察的25省市作文题看,有18个省市,占了70%之多。分值设置有两种情况,如果整个语文试卷是120分的,作文为50分;如果整个语文试卷是150分的,作文则为60分(上海市),或者55分(安徽省)。

三、命题解读与2015年命题预测

1.作文命题设置的内容依然是要求考生平常注意到:关注自身的成长体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北京市)、《这里也有兴趣》(上海市)、《我心灵的甘露》(天津市)、《说说我自己》(安徽省)、《勇往直前》《学会等待》(江西省)、《成长路上有你真好》(湖北黄冈)等等。我手写我心,我的世界我做主,学生都是“有米”之巧妇,所以不会让考生无话可说,反而是文思泉涌,得高分的很多。所以,2015年的大方向不会变,依然会继续关注。

2.2015年中考命题在命题形式、命题模式上还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命题作文还会占主导地位,单纯命制一题模式还会很多。这里我们特别推崇长沙市的中考作文题,它既采用了一小一大作文形式,同时大作文又是两题选一形式;大作文是两道作文题,又有两种:其一为命题作文《那份不一样的情》,其二为半命题作文《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______(快乐/忧伤)》。真是一箭多“雕”啊,令人佩服命题者的“智慧”!

四、2015年中考作文应对策略

1.强化学生作文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审题能力的训练。平常老师要加强审题指导。

2.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四种形式都要训练,尤其是给材料作文,因为我们平常训练得太少,而高考则全部是给材料作文,江西中考一直没有考过,也该到了尝试的时候了,这样对他们高中作文考试很有利。

给材料作文,关键在立意。一般来说,文章的立意越有深度,在同类题材的文章中就占尽了优势。中考也是试图把“有思想”的考生选拔出来。

3.越是华美的语言越是能引起阅卷者的注意,让老师们在你文章上停留的时间更长,获取高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平常要多进行语言方面的锤炼。

4.题目关键词在文中出现的次数越多,会让阅卷者感觉内容与题意更切合。例如《深处》(浙江宁波市),“深处”及其与“深处”有关的“深度”、“深刻”、“深深”“深层”之类词语应尽可能在该出现的地方多出现,既能体现考生对文题熟练驾驭的能力,又不容易被误认为是宿构套作。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篇4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谢忠平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被当作是下一学年教学的风向标。教师往往会极为重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深刻领会测试内容的发展方向,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在高考中把握题目的要领。

近几年,高考英语作文在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2005年以来,极大部分年份考查了以文字描述作为提挈文章的关键词,而今年的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出现了以漫画形式提挈作文的“新”状况。形式虽然出乎大家的意料,但如果认真地翻阅今年英语高考的考纲,就会发现今年的高考英语考纲中写作部分给出的范文中就出现了两篇图表文文本。如果大家再翻阅近几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近几年高考上海卷英语作文命题所出的作文出现了文字描述(纯文字描述和表格文字描述)和图片描述交相辉映的趋势。其实,图片描述和文字描述如出一辙,实质上还是描述文,只是形式上的差异罢了。笔者希望通过审视阅读作文的命题轨迹,对大家未来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近几年高考上海卷中英语作文题目

■2010年高考

下图是小学新生的课堂一角,对照你当时的上课情况,作出比较并谈谈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必须包括:

●描述图片里学生上课的场景

●比较你同时期的上课情况

●简单谈谈你的感受(图片省略)

■2009年高考

某海外学校举行英语夏令营,开设了如下课程:园艺(gardening),烹饪(cooking),防身术self-defence),护理(nursing)。假如你是黄华(不可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写一封申请信,报名参加其中一门课程的学习。新的内容必须包括:

●你感兴趣的课程

●你希望从这们课程中学到什么

●为什么想学这些内容

■2008年高考

你班将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舞比赛(group dancing competition),班长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对此谈谈你的想法。

●你的文章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你是否参加比赛

●你决定做出该决定的具体理由

■2007年高考

以“礼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该文章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你送礼物的对象及所送的礼物;

2.该礼物对他(她)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

■2007年春考

假如你是何林,在“笔友网”上看到以下两则寻友信息。从中选择—位作为你的笔友,并给他(她)写封信。信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简单介绍自己。

2.根据对方信息说明你想与他(她)成为笔友的原因。

3.你的期待。

(注意:信中不得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Name:CarolAndrews Age:18 Nationality:British Hobbies:Music, dancing and reading。

Notes: Looking for pen friends who want to learn about other countries。

Name:Andy Jamieson

Age:17

Nationality:Australian

Hobbies: Sports, especially football;

traveling。

Notes: Looking for pen friends fromallover the world。

总结近几年秋考及春考上海卷的英语作文题目,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趋势1:从生活切入的描述性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作文的命题,几乎所有都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描述性的120-150字的英语文章。描述性的文章的特点在于,它比较容易“上手”,即学生看到题目不会一下子懵住,由于题目中带有较为详细的提示或者有着简单易懂的图片说明,学生下笔就显得比议论文更为容易。比如07年的题目是以“礼物”为主题要求考生写自己送出的一份礼物。看到这个题目,几乎所有考生的脑海里就会一下子涌现出生活中曾经送出过的礼物,经过整理并筛选,最终确定描写的对象。再如06年的春考英语作文题目是要求考生描述现在的居住情况等等。

另外,在文章的主题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要求考生从描写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入手的文章(比如10年、08年、07年和05年的高考,以及06年的春考),另外一类则是模拟一个生活中的情景,以此展开描述和分析(比如09年、06年和04年的高考,以及07年和04年的春考)。这两类题目的共同特点是文章的主题均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即使是后面一类,题目中模拟的场景都是与考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

笔者认为,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命题来源于大多数考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由于这是和考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而且即使是上述指出的既定给出的题目,题目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因此考生几乎不会出现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

二、大多数教高三的英语教师都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猜题”的方法,即教师根据以往的高考试题以及教学大纲,给学生一系列的范围并且相应的给出许多写作模板和范文,让考生在考前将之熟记于心,当考试遇到接近的形式或者题目时,考生就可以一一套用,保证在考场上的稳定发挥。可是,现在高考英语作文命题出现的新趋势,使得这种复习的方法举步维艰。虽然题目是来源于生活的,可是毕竟生活的范围太广了,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师和考生“猜题”的侥幸心理。因此若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稳扎稳打,重视平时的积累。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方法的优化,也有利于考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英语作文的主题越来越接近生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的目的是使考生将英语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而不仅仅是脱离生活的、机械的学习,这也是应对中国学生在英语方面突出的“高分低能”的缺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趋势2:英语作文的“语文化”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高考英语作文这种从生活切入的主题似乎大大降低了其难度。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虽然此类描述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更“有话可写”,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上述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有两个要求,描写只是其中的第一个要求,在我们看来那只是一个引子,仅仅是几句话带过的“述题”部分。而重头戏是后面的第二个要求,那才是评判作文质量的关键所在。还是以07年的高考为例,它要求在描写送出的礼物和所送的对象之后,还要写出该礼物对他(她)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这就要求考生所描写的礼物对于接受礼物的人是有意义的,自然地,如果需要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就要求考生在描写的背后揭示出具有一定深意的主题。再来看05年的高考,这次是要求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题。很明显,文章要求考生描写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事情,从而证明人各有所长,无论才能大小都能成为有用的人。这就要求考生在选题上要花上一番心思,文章所描写的事情必须为文章的主题服务。尽量是一件小事,但是从这件小事上能够有“以小见大”的效果。所以说,虽然文章的主题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文章的素材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可是考生在选题和文章的组织结构上必须多花些心思,这是不是同我们在处理高考中语文的作文题时的情形一样呢?

趋势3:及格容易,高分难

以前的英语作文,如果达到了要求的字数、基本无语法错误、思路清晰、表达及过渡流畅,一般达到这些要求,就能进入至少“中上”的档次。但是,描述性的文章不同于考生们平时常常接触到的议论文,它没有能够套用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它对考生在文章结构的组织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一篇高考作文应该控制在120-150字之间,那么考生如何合理地安排呢?如果描述部分过多而忽略了中心的挖掘的话,那只能算是一篇“没有灵魂”的文章。因此,这里就要考验考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了,如何既做到“言简意赅”又能够表达清楚到位,这显然是比以前议论文一两句话的“述题”更为艰巨的任务。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篇5

1、试题命题场景新颖。

试题的命题背景就是知识方法的使用场景。在今年的高考试题当中,很多知识对应的考查背景都产生了变化,而且背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更侧重于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2、试卷阅读量增大。

由于前面我们提到的试卷中命题背景与实际生活及知识的具体应用相关,那么自然就需要很多的文字去描述知识应用的场景。需要同学们有能力在复杂的文字当中筛选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

3、知识方法考查深度增大。今年的试题依旧有着对于知识考查深入的特点。对于考试大纲中的知识方法,考查的方式不再是某些知识对应的一些基础的题型,而是真正围绕着知识自身特点及作用进行考查。

4、摆脱刻板的难度与知识的对应关系。从前年开始,在新课标各张试卷当中都开始调整解答题位置与知识点的对应关系。原本认为考察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实际出现在了试卷考前的位置,而认为考查难度不大的知识,却在试卷偏后的位置考查。

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启发

1.试卷上有参考公式,80%是有用的,它为你的解题指引了方向;

2.解答题的各小问之间有一种阶梯关系,通常后面的问要使用前问的结论。如果前问是证明,即使不会证明结论,该结论在后问中也可以使用。当然,我们也要考虑结论的独立性;

3.注意题目中的小括号括起来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02答题策略选择

1.先易后难是所有科目应该遵循的原则,而数学卷上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填空题的后一题,解答题的后两题是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的简单题目也可能是自己的难题,所以题目的难易只能由自己确定。一般来说,小题思考1分钟还没有建立解答方案,则应采取“暂时性放弃”,把自己可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解答;

2.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首先重点把握选择支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确。切记不要“小题大做”。注意解答题按步骤给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断。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到答卷上。多写不会扣分,写了就可能得分。

03答题思想方法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 ;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三选二的三题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注意转化的方法,不等式题目注意柯西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平面几何重视与圆有关的知积,必要时可以测量;

16.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7.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8.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9.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20.关于中心对称问题,只需使用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关于轴对称问题,注意两个等式的运用:一是垂直,一是中点在对称轴上。

04每分必争

1.答题时间共120分,而你要答分数为150分的考卷,算一算就知道,每分钟应该解答1分多的题目,所以每1分钟的时间都是重要的。试卷发到手中首先完成必要的检查(是否有印刷不清楚的地方)与填涂。之后剩下的时间就马上看试卷中可能使用到的公式,做到心中有数。用心算简单的题目,必要时动一动笔也不是不行(你是写名字或是写一个字母没有人去区分)。

2.在分数上也是每分必争。你得到89分与得到90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不合格一个是合格。高考中,你得556分与得557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它决定你是否可以上重本线,关系到你的一生。所以,在答卷的时候要精益求精。

对选择题的每一个选择支进行评估,看与你选的相似的那个是不是更准确?填空题的范围书写是不是集合形式,是不是少或多了一个端点?是不是有一个解应该舍去而没舍?解答题的步骤是不是按照公式、代数、结果的格式完成的,应用题是不是设、列、画(线性归化)、解、答?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把它写在考卷上,也许它就是你需要的关键的1分,为什么不去做呢?

3.答题时间紧张是所有同学的感觉,想让它变成宽松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会放弃,准确的判断把该放弃的放弃,就为你多得1分提供了前提。

4.冷静一下,表面是耽误了时间,其实是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可能创造出奇迹。在头脑混乱的时候,不防停下来,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就在呼出的同时,你就会得到灵感。

5.题目分析受挫,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被你忽略,所以重新读题,仔细读题才能有所发现,不能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思维层面不变。联想你做过的类似的题目的解题方法,把不熟悉的转化为你熟悉的也许就是成功。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 篇6

自1999年反映前沿科学动态的全国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到2000年倡导突破思维定势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的“诚信”,2002年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开放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赞誉。它突破了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包括读后感)轮流坐庄的旧格局,创建了一种极富时代特色的作文形式。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中,甚至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言,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最大的试题。下面我就本次五市高三复习研讨会精神,结合《考试说明》,简单分析一下话题作文的特点和下一阶段我们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1、立意自由

话题作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由头,思路的源头,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突破常规,求异创新,就有可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

2、选材广泛

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具有全开放的内容。它便于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学生尽可以写身边人,议身边事,绘身边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不感到陌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3、文体不限

话题作文大多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有的对文体不作任何限制。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自如写作,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来写,以表现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

4、写法灵活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只要与话题相关便符合要求。因此,作文时写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灵活运用。可记人叙事,可议论抒情,可作理性思考,也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补写等。

二、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向

综合本次“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以及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高考命题七大趋势”“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中的“复习建议”,我们不难判断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将可能呈现如下基本趋势:

1、保持延续性

话题作文在提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方面历经了四年的尝试和探索,已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同。为此,2003年高考作文将会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持其延续性:

1、命题原则:继续坚持“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

2、命题方式:继续采用给广大考生以广阔的写作空间、广大的发挥余地的开放式的话题作文。

3、命题范围:继续提倡“三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

4、命题要求:继续实施“三自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加大限制性

高考命题中心负责人张伟明指出:“全方位的开放性作文题不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为了给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2003年高考作文将会在四个方面加以限制: ①、写作内容的限制。关于这一点,张伟明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以语文课为话题作

文,我们可以对语文课或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在语文课上发生的事情,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大写特写历史课或外语课那就被视为离题”。

②、立意底线的限制。2001年和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都在立意上设立了底线。诚信而有信用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容你“一分为二”,这既是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也是作文立意的底线。“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写作要求中的“怎样选择”可能有千差万别,而“应该如何选择”只能是大路一条,那就是对真、善、美的选择,而不能是对假、丑、恶的选择。这些立意的底线并没有在文面上作出明文规定,而是隐含在话题的内涵之中,需要考生悉心揣摩。这是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在立意要求上的新特点,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③、写作重心的限制。2002年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在命题上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背景材料中有“面临的选择”(是什么)、“选择的过程”(为什么)“选择的结果”(怎么样),而“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毅然”等关键词已暗示考生:不管你采用何种文体,“选择的过程”都应成为写作的重心。它警告我们:对话题作文的背景材料需要悉心揣摩,以把准写作的重心,谨防旁逸斜出。

④、文体要求的限制。话题作文虽说“文体自选”,其实对文体还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而是让考生自己选择而已。2002年高考“基础等级”中明确规定了“符合文体要求”的项目,并且在“说明”中说明:“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2003年话题作文将继续体现这一命题思想,以杜绝“非驴非马”的“四不象”作文的滋生。为此,我们应告诉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写作特长,强化文体的合“格”训练,一定要做到“写什么是什么”,至少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三、话题作文的缺陷:

话题作文较以前的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限制性小了,自由度大了。这样一来,它的先天缺陷也就很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

缺点

1、很难防范的模仿、套用和抄袭

话题作文使应试作文缩小了限制性,扩大了自主性。这有利于大多数考生在作文中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但也为少数人的套作、抄袭开了方便之门。在考场上选择相近的一篇改头换面硬套上去,而套作的作文都能看出痕迹,因为它是宿构,无法确定地是否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水平,所以评卷时不会给它好分数。有的评卷场规定,穿鞋戴帽的套作只能在三等以下评分。其实,这些套作作文的考生,以他们的真实水平老老实实地在考场上完成一篇作文,分数一般不会比套作的低。比套作走得更远的是抄袭,近几年来比较厉害。这是因为有的考生无视考试纪律,心存侥幸。抄袭,是盗用别人的文章冒充自己的答卷,诱导评卷时给出高出实际的分数。在语文卷面上明确地规定了“不得抄袭”,还相应地设立了一条评分标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这就是说,抄袭而极为恶劣的作文可以评为0分。近年来被确认为抄袭的高分作文有:

《豆角与月亮》 2000陕西

《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 2001四川

《一份猫族的申讨书》 2001江苏

《谏屈原书》 2002江苏

抄袭,破坏了考风,破坏了高考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是所有正直的教师和学生都深恶痛绝的。应教育学生千万不能冒这个险。

缺点

2、引发了胡编乱造之风

因为近年来话题作文可以编述故事,故大量的学生对话题重新创作,进行虚构,使得不少的考试作文成了“故事新编”“科幻故事”“戏说”作文。如:《夏洛克新传》《心,请你告诉我》《葛朗台的新生》等。这一类作文得高分的原因,高朝俊教授作了以下的分析:

①、受网络文学和社会上媚俗倾向的影响;

②、被文章表面的“文化含量”所迷惑;

③、少数老师甚至在这类文章面前有些胆怯。

高教授强调,故事新编必须具备以下的4个条件:

①、要吃透原著的精神;

②、人物性格要在新境遇中得到强化或有新的发展变化;

③、要找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

④、要与话题的内在意韵吻合。

缺点

3、在文体训练中走入歧途

①、导致不少考生文体意识淡薄;

②、反而出现了练习的“单打一”;

③、盲目“创新”现象严重,五花八门的文体层出不穷。

广告词、独幕词、采访录、选择题、古诗词(孔雀东南飞)等均都出现。高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为官不恤民苦 绿松上访政府》以杂剧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叨叨令”不合文体,由开始认为的奇文最后被判为35分。

4、立意的空间狭窄

有的考生阅读面不广,文化积淀少,思想单一,思维不活跃,导致立意不高,思维空间狭窄,甚至走向了立意的反面。

5、难以把握开放与限制之间的张力

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材料(故事)+提示语+话题+要求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材料作文——《纤夫的爱》 哥哥你坐船头,妹妹我岸上走

话题作文——《心中的太阳》: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

山上有棵大树,山下有棵小树

材料作文:由事(材料)入理的升华(契合)

话题作文:由一(话题)到多的发散(相关)

四、下一阶段话题作文的训练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会议精神,我们戴埠高中语文组在下一阶段的高三教学复习过程中,准备采取以下举措,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以期在不多的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水平能有较大的提高。

1、让学生重新做一遍2002年的高考作文;

2、推荐部分优秀的话题作文,并作出相应的评价;采用精批和面批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班级前25名的学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力求后阶段的复习工作能真正起到实效,把训练的时间真正用到刀口上。

3、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作文构思、立意跟优秀作文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再重新做一遍。

4、选用同学中中规中矩的“伙伴作文”,要求学生细细地想,细细地比,认真对照,总结自己的经验,寻找与同伴的差距,这种方法对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5、建立素材库:

话题作文不再对内容严加限制,看起来选材更容易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大家都觉得容易了,要写出不同于别人的东西就更难了。要不满足于习见的现象,不满足于习见的材料,则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素材库。

①:每周让学生读一点东西,特别是向学生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形成自己语言上的理性;

②:多推荐一些比同等水平略高的伙伴文章让学生读读,千万不要太注重才子作文;

③:提供能引起学生理性思考的片言只语,如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等;

④:选择优秀的高考作文,深入体会这些作文好在那里,妙在何处。

同时,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留心生活,博览群书,关注生活热点,积累鲜活的素材。要在某些方面作一点深入的研究,在面的基础上抓住一点作透彻的理解认识,以期从这一点想到他人所未想。比如足球、电脑等,你情有独钟,就可以多掌握这方面的材料,你研究得透彻了,作文时灵活运用,就可能成为你的一把杀手锏。当然这些研究透了的点要尽量多,如果单打独斗也是不行的。

6、利用材料作文,写好话题作文。

对中考命题的几点思考及应对策略 篇7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 考题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 命题者、教师应分别做好以下事情.

一、命题者应力求贡献一份让师生叫好的试题

(一 ) 应减小考题的阅读难度

1. 题目叙述不模棱两可

例1某同学在A, B两家超市发现他看中的英语学习机的单价相同, 书包单价也相同, 英语学习机和书包单价之和是452元, 且英语学习机的单价比书包单价的4倍少8元.

(1) 求该同学看中的英语学习机和书包单价各多少元 ;

(2) 某一天该同学上街 , 恰好赶上商家促销 , A超市所有商品打七五折销售, B超市全场购物满100元返购物券30元销售 (不足100元不返券, 购物券全场通用, 不能兑换现金) , 但他只带了400元钱, 如果他只在一家超市购买看中的英语学习机、书包, 那么在哪一家购买更省钱? (本校七 (上) 第一阶段考试题)

理解误区:“全场购物满100元返购物券30元销售, 不足100元不返券”, 考生理解为100元以上皆返购物券30元, 即200元和300元都是返30元购物卷.

评析:解答例1, 如果有社会实践经验就挺简单, 然而相当多的考生并不具备这一点, 显得试题缺乏公平性. 为了体现公平性, 应该将题目表达清楚, 如将“B超市全场购物满100元返购物券30元销售”改为“B超市全场购物满100元而不满200元, 支付现金购买后, 还可得到30元的购物券;满200元而不满300元, 支付现金购买后, 还可得到60元的购物券……以此类推”, 预防考生在对题目的理解上产生分歧.

2. 对课本外的术语和名词注释清楚

例2某开发商进行商铺促销, 广告上写着如下条款:

投资者购买商铺后, 必须由开发商代为租赁5年, 5年期满后由开发商以比原商品标价高20%的价格进行回购, 投资者可在以下两种购铺方案中作出选择:

方案一:投资者按商铺标价一次性付清铺款, 每年可获得的租金为商铺标价的10%.

方案二:投资者按商铺标价的八五折一次性付清铺款, 2年后每年可获得的租金为商铺标价的10%, 但要缴纳租金的10%作为管理费用.

(1) 请问 :投资者选择哪种购铺方案 , 5年后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更高?为什么?

(2) 对同一标价的商铺 , 甲选择了购铺方案一 , 乙选择了购铺方案二, 那么5年后两人获得的收益将相差5万元, 问:甲、乙两人各投资了多少万元?

(2012年无锡市中考题 , 本市选为七 (上 ) 期末考试题 )

评析:例2是一道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妙题, 只是学生对“开发商”“投资者”这些词语感到生疏, 造成了一定的审题难度.如果在“开发商”处添上 (商铺拥有者) , 在“投资者”处添上 (购买者) , 考生在此处就容易理解了.我们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衡量考生, 这就好比你未买过房, 不一定知道售楼小姐还称之为“置业顾问”一样.

3. 复杂的数量关系予以提示

上面例2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 如果考虑题目在试卷上所处的中档题地位, 应在括号里还提示一下: 投资收益=租金+回购款-购价. 这样改动后在审题上稍微容易了点, 但容易致错的地方并未减少, 有算租金不乘以年数的, 计算出错的, 求出了所设的商铺标价而与第 (2) 问的答案联系不起来的, 这些都是解决这道题要克服的难点.

(二 ) 把控住题量和难易度

1. 题 量的控制

试题的题量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题目拥挤, 不利于考生书写, 一般控制在25题左右较为合适.

2. 难 易度的控制

(1) 试题起步放低. 2012年福建泉州的考题起步放得低 , 并且在试题后面还设置了很基础的一道附加题, 兼顾了差生, 合乎一线教师的心声, 值得命题者借鉴.

例3附加题友情提示: 请同学们做完上面考题后, 再认真检查一遍, 估计一下你的得分情况, 如果你全卷得分低于90分 (及格线) , 则本题的得分将计入全卷总分, 但计入后全卷总分不超过90分; 如果你全卷总分已经达到或超过90分, 则本卷的得分不计入全卷总分.

1 (5分) 方程x - 5 = 0的解是 ______.

2 (5分) 点A, O, B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BOC = 50°, 则∠AOC = _____°.

(2) 中档题有的放矢地减小难度.

(3) 压轴题“尾巴”不要翘得过高.

二、教师应指导考生累积答题经验

教师首先应要求考生必须保证能基本答完题, 如果遇到读不懂的题或找不到思路的题, 先放一放, 待把能够做的题做完, 并且将已做的题检查好后, 再来专心攻陌生题;审题时不将简单问题想复杂, 有些复杂点的问题, 也可以站在“宏观”的高度“看”问题. 1不算“小账”算“大账”;2多个问题的题不互混;3复杂的几何图形简单看.

三、教师在中考复习时不刻意“押宝”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篇8

考试改革是评价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内容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变以前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忽视学生非学业素质发展的状况,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成就。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思想品德中考命题改革方向

1.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改革的重点。

2.注重政治概念和政治规律形成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3.增强探究性与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命题要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问题。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个性。

6.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二、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特点

1.热点与知识相结合。

从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看,命题者将热点信息与课本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创设灵活多样的试题,使试卷富有时代气息。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

2.灵活创设情境,注重情感能力测试。

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以文字、漫画、表格等材料为背景,多角度设计问题,如“如果你是法官,该怎么判”、“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中考思想品德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认识同一问题。开放性试题形式各异,分值比重大。针对开放性试题答案多元化的特点,有的评分标准还设置了创意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角度作答,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4.重视主体参与探究,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

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常出现以创设活动情境来设计现实问题的探究题,多以“找对策”、“主题班会的安排”、“调查报告的草拟及上交”、“请你发言”等形式出现。这类题置学生于测试的主体地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对策略

1.注重记忆重点知识,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只有注重记忆重点知识、积累知识,在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答案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供选择使用。中考试题综合性强、跨度大,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记忆重点知识的同时,抓住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关注时政热点,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能力。

关注时政热点,要求同学们平时多看报、多看电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阅读与活动中,多分析、多思考,找出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同时,在面对材料时,试着多角度设问、多角度解答,使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训练中不断提高。

3.答卷要注意“意在笔先、先易后难”。

上一篇:公开承诺的通知下一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