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生命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生命(推荐13篇)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生命 篇1

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而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扮演被爱的角色,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生活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自然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所以 “学会感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孩子不知道感恩,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恩情!孩子从小在“独”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从来都是“满足”,没有过“缺失”感。没有对“缺失”的意识,就不会有对“需要”的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弥补“缺失”——满足“需要”的安宁体验,也就不知道“需要”得到的不易,自然就不知道什么是恩情了。“缺失经验”的获得对孩子的整个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知“恩”从体验“缺失”开始。具体怎么做就不用我来告诉大家了吧。只需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

当孩子知道了恩情,下一步就是感恩了。感恩,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一、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老师。父母自己做到关心、感恩老人,关爱、感激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影响。特别是接受帮助时,一定要表示感谢。

二、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所付出的一切也不是理所当然。每年的春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过节了,爸爸妈妈辛苦这么久了,你是不是该感谢一下父母?”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爸爸,真让爸爸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三、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让孩子参与劳动,把感恩化为一种行动。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中洗碗、擦地等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感到他是家中的一份子,有种归属感;另一方面他也可以用行动表达他对家庭的感恩。

四、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得、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帮助时都懂得说“谢谢”;懂得关爱、感恩家人、朋友,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了。

父母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父母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却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要知道,从小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一课,而“爱”的前提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

1.妙用“移情”,让孩子学会感受他人情感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受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此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让孩子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懂得体察别人的情绪。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因为心情不好而要打她的洋娃娃时,你就可以告诉她:“不能打娃娃哦,娃娃也会疼的。她知道你是一个喜欢打人的孩子,以后就不跟你玩了。”用这样的移情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让她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2.巧用节日,让孩子把握感恩时机

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爸爸妈妈都给了宝宝礼物。马上就要到父亲节了,你是不是也应该送爸爸礼物,让爸爸高兴高兴呢?”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父亲节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爸爸,真让爸爸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3.角色互换,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

可以在家庭中开展“角色互换”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当一天家长。你可以学着孩子平时的样子,比如“快,给我倒杯水,我渴了”,“我身上痒痒,快来给我挠挠”,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苦,也让孩子明白,平时自己的这些娇惯行为是不正确的。通过当一天的家长,他日后在发生类似行为时,就会先想一想:“我这样叫爸爸妈妈给我做这做那,他们是不是很辛苦?”

4.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学会感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家长孝敬了自己的父母,懂得感谢帮助过他的朋友,孩子才会在这个氛围中受到熏陶。平时可以多跟孩子说说:“那天下雨天,妈妈没有带伞,清妮阿姨大老远地送妈妈回来,这让妈妈很感动。以后别人帮了贝贝,贝贝也要学会跟别人说‘谢谢’,这样才会成为让人喜欢的人。”

5.感谢制度,让孩子在温暖中成长

可以在家里贴一张“谢谢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把想要感谢的话写在留言版上,家长可以感谢孩子为他扫了一次地,也可以感谢其他人为他所做的一切。也可以在饭前或是饭后定一个“感谢时间”,家庭成员都来讲讲今天有什么开心事,在这些事中,得到了哪些帮助,并表示感谢。

6.借用对比,让孩子关心不幸的人

当孩子沉浸在幸福中时,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告诉孩子:“有许多和你同龄的孩子,现在连饭也吃不上。这些铅笔、橡皮,他们都没有,更不用说你这漂亮的玩具了。”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只有幸福和甜蜜,也有痛苦和不幸。并经常和孩子整理一些他的玩具、衣物、用品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学会感恩了吗?

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孩子学会说“谢谢”了吗?

当父母、朋友生病时,孩子会比平时更体贴,帮你做些什么吗?

当孩子自己吃着零食时,他会想到分一点给你吗?

当看电视的时候,他会征求你的意见,问你“妈妈,你想看什么”吗?

当你生日的时候,孩子会为你送上惊喜吗?

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帮助时都懂得说“谢谢”;懂得和家人、伙伴一起分享他的“食物”“玩具”;在做事之前,能想到他人的感受,能想一想:这样,妈妈会不会高兴?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这颗关爱他人的心也会让你的孩子在日后成为受人欢迎的社会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提到环保,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江流湖泊污染,耕地减少,垃圾堆集如山,工业污水对土质的破坏和对人身体健康影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然而,要在孩子心中根植环保意识,最重要的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并熟悉周围懒以生存的环境和事物,引导幼儿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发自内心地喜爱我们的家园,从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其核心是基于对孩子刚刚萌芽的自然观的一种良性教育,是道德美的具体体现,有意识地培养将有助于孩子及早建立一种和谐、美好、向上的自然观。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保教育的意义显得更加深远,能否在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他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是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

在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要采取让幼儿易懂、易做的方式,必须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从一些小事着手,由小及大,由近到远,开阔幼儿的眼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玩水可以说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看见地上有小坑,他们会往里面灌水,看见下水道口他们会往里倒水,看看水是怎样流走的。洗手时,他们用手指堵住水龙头口,让水花四溅,他们乐得哈哈大笑,或者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一会儿水池就满了,他们的手在里面划来划去,真是好玩极了。他们不会想到这是在浪费水资源。为了使幼儿不浪费水,我开展了主题活动“节约用水”。通过绘画活动:“设计节约用水标记”,贴在水龙头旁,提醒幼儿随时拧紧水龙头;并开展“地球上的水会用完吗?”的讨论活动,并请幼儿从地球仪上找出世界上有水的地带,让他们了解海水和淡水的区别,从而让幼儿明白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以此达到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的目的。收集图片、资料:干涸的河流、枯死的庄稼、草原上的人们排队取水等等,让幼儿感受水的重要,唤起幼儿的同情心,产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懂得要节约用水。幼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多给幼儿讲授一些有关环境与环境保护的新鲜事物,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组织他们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向幼儿介绍一些环保动态,举办环保知识小竞赛等。可以鼓励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如:剪报、图画等,通过幻灯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这些方法都可以大大地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

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只是幼儿接受教育影响的环境之一,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而且由于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家庭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参与,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把我们活动目标介绍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活动的内容、活动的途径、活动的方法。如:为了使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研究的目的,在开展本课题研究前,教师通过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使家长了解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取得家长的理解。幼儿园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更需要家长充满责任感的参与。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生命 篇2

关键词:感恩,孩子,感恩教育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 羊有跪乳之恩。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 让孩子学会感恩, 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当前的大势所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 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上怕掉了”, 故而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多数孩子心中只有自己, 没有别人, 认为自己无论怎样“横行”都是理所当然的, 表现在对父母的馈赠从不感激, 对朋友的帮助从不言谢, 一味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稍有不如意, 便大发雷霆, 施怒于人, 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得太多, 对自己不尽公平, 动辄诉诸武力, 或以死相胁。这样, 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走入两个极端, 或者目空一切, 或者内向自卑……让孩子学会感恩, 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 学会尊重自己。

让孩子学会感恩, 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 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爱。如果做父母的只是默默的为孩子付出而不让孩子去体验父母的辛劳, 那做父母的这种“默默的爱”虽然珍贵, 却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 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 才能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教师的感恩教育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 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感恩, 并回归现实生活, 从点滴做起, 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过程中, 要做到“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清理交融, 感人心灵”,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使之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最终回报社会, 最终回报生活。

让孩子学会感恩, 要培育感恩意识。我们做教师的可以每天的课间时间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想教育, 现在的孩子, 特别是七年级以下的中小学生, 他们的年龄的还小, 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 我们做教师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带领孩子们去帮助孤寡老人收割粮食,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培养爱心, 去感悟“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慢慢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他们的艰难, 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父母以慰藉。例如, 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 打个电话回家, 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 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过, 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 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 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 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

让孩子学会感恩, 要给孩子创设感恩的情境。现在, 很多孩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我们有责任义务积极为孩子创设条件, 让孩子去拥抱感恩的舞台。例如, 学校可以要求孩子写信给父母, 通过孩子的一封家书, 慰问远在异乡的父母, 汇报自己在校的生活状况和身心状况, 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 让孩子去实践感恩, 让父母去收获孝心。又如, 学校可以开通亲情慰问电话, 每逢节假日免费提供给孩子, 让他们多跟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让父母、亲人放心, 从而浓缩“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空间距。再如, 学校可以把每每星期的某个周定为感恩活动周,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感恩教育工作。让学生去制作感恩卡片, 书写感恩作文, 背诵感恩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 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 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 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 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 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小学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篇3

摘要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儿童从入学到熟悉和喜欢学校生活,经历了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及集体关系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感悟

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学到知识,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土、壮丽的河山,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感谢祖国;朋友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行为中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点拨、引导。儿童从入学到熟悉和喜欢学校生活,经历了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及集体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将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化、有意识化并加以提升。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它并非与生俱来、非生而知之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因此,在教学中,从各个角度、多层面地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学《爸爸妈妈》一课,我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感恩意识。

二、要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内涵

感恩包括哪些内容呢?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表现的“恩”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有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之恩;有祖国对我们的呵护之恩;还有大自然对我们的滋养之恩…… 因此,我们应明确教科书中的感恩教材,为学生诠释其感恩内涵。

三、班主任要善于引导感恩行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进而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1.引导 “升华”感恩情怀

(1)定期召开以《我会说谢谢》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平时感恩的点点滴滴,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难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给过自己关爱。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学会去关心和帮助别人。(2)把感恩教育作为日常行为规范来加以实施,给每个学生建立感恩档案,把自己感恩行为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每月一评,评出班里的“感恩之星”,让学生每天都提醒自己做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3)写感恩日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资源,看看厨房里的炊事阿姨,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家乡的巨大成就……并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记下来。(4)生日祝福:建立学生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那天由班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祝福;让自然的美带给大家好的心情。

2.参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经常结合教材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根据我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如下做法:(1)讲述“感恩”的故事。通过对自已身边“感恩”故事的收集、整理和提炼,并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2)表演“感恩”的小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从中得到熏陶。如在教学《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时,我就结合他们日常生活中该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找同伴合作表演。唱响《祖国你好》、《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把自己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化为一种感恩行为,同时感念自然之恩的种子也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埋下了。

3.“体验”感恩的真情实感

我们可以结合节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家中,在社会的大范围内进行感恩的自觉活动。如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的活动;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时,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如:给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祖国的生日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看图书、看画册等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英雄的事迹,崇敬人民英雄。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知道,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记得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几句印象深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让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绽放鲜艳的花朵。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生命 篇4

为提高师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营造校园心理教育氛围,加强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3月份决定开展以“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摆脱不良心态,与同学、老师、父母融洽相处,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珍爱生命”

三、活动时间:2018年3月。

四、活动内容:

(一)明确主题、营造氛围。

1、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暨国旗下讲话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始

(2)宣读江义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3)以“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2、黑板报

各班以“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3、特殊家庭学生家访

活动目的:各班班主任帮助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特殊儿童家长进行谈话,给学生关心和爱。

(二)活动推进、分层实施。

1、进行心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并汇总分析。

2、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3、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3月5日)

活动主题:“学会感恩、珍爱生命”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4、广播站推出 “心灵之约”栏目。

三、展示交流、评比推进。

1.以《快乐的生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1、2年级)2.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3—5年级)

3.心灵日记。(6年级)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月末各班评选星级学生进行表彰。

2、各年级召开德研会,小结本月活动情况,围绕下月学校方案制定本年级方案。

3、学校德育处进行整体活动总结,并表彰和融星级班。

德育处

珍爱生命 学会感恩 篇5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真爱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十分宝贵的,生活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我们的生命牵是许多人的牵挂,甚至是希望,那些不珍视自己生命的人,轻生自杀的人们,可知你的亲人们多么心痛,每日沉浸在失去自己最爱之人的痛苦中。

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每年全世界有大约100万人因自杀死亡,其中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有大概25万,而中国每年自杀未遂的人数更是高达200万。专家表示,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壮年死亡的首因,亟需采取措施,减少悲剧的发生。

这一则则的数据,冰冷的数字无一不在宣告着众多家庭的悲剧,让我们重视起来生命,珍爱生命。

心中有爱,人就生命不会枯竭,人生道路上一定会有明灯闪现.学会感谢,就会让自己被感动和感动别人.对别人有爱,对别人有恩,这是你一辈子的财富,是寄存在别人那里的财富.不求回报,但我坦然,快乐.“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和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感恩,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一切吧!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生命才会更璀璨。

然而,当生命化作另一种形式流淌,即便是再多的美与丑,是与非,已经永远地定格在过去时了,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一份无奈。还记得曾经送别一个朋友,哀乐、白花„„,生命中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离别最甚。圣经中关于生命有这样的描述:因为不能恒久,所以最是珍贵;因为能吐纳天地气息,所以胜过钻石的光芒。那么为了把握这份特别的美,就足以让我们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拒绝伤害的侵袭,留给生命一份纯净,让它成长在自己的本色中,不要在很多已成过往的时候,才知道去珍惜,因为倘若它被封存起来,也便不再真实了。

生命以它独有的美,浸润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美丽的生命,源于一份对生活的热爱。生命行走在你我的掌心,请小心看护;生命承载太多的美丽,请认真对待。或许,昨日的成败已成过往,明日的幻想不切实际,生命就在今天,看见今天,珍爱生命,一切才会存在。学会感恩,真爱生命

让孩子学会感恩 篇6

民乐县太和中心小学张玉琴

感恩之心是受恩者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然而,感恩教育缺失,是目前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现实。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社会对孩子的过分关爱,现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困惑和迷茫。在城市里、许多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在农村、父母节衣缩食培养孩子成才,而在一些孩子看来自己读书是光宗耀祖,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不用说关心社会。

首先,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

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再次,就是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心。

其实,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需要的是一种心灵沟通和内心的理解,需要亲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共享内心的欢乐和忧伤。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也不需要让孩子了解成人世界的艰辛,“我的孩子心里想什么我还不知道?给他吃好穿好不就得了吗?”这些或许是你孩子一部分想法,而不是他的全部想法;这或许是你估计的,而不是他真实的想法;这或许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层的想法。其实孩子最喜欢、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孩子心理的闭锁只是现象的一半,现象的另一半就是希望有一个“重要他人”,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打开这种闭

锁。他们关住的这扇心灵的门,只是虚掩的,父母只要耐心地、平等地推开这扇门。子女是很愿意与家长沟通的。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可以用一种同理心的沟通方式告诉你的孩子,让他了解父母的疾苦,让他分担父母的重担。你得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力;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点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因为有太远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须独步于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你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的风云。让他在承担与失败中成长、体味与感悟,拥有一颗向上向善、感恩的心。

最后,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他就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也就不懂得感恩。以前走访学生的家庭的时候,了解到一些家长即使自己非常忙,但也不要孩子自己洗衣服,即使是红领巾也要代办,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自己做不好。我觉得这是不是也对造成孩子们不知道感恩有一定的影响呢?往年我们学校的煤一直是家长抹的,今年,我以家长忙为借口让学生自己完成,信息刚一传出,个别家长就找上门来,说孩子还小不适合干活,在家连脚都不洗怎么能抹煤呢?于是我就将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篇7

有时候,自私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极易生根、繁殖;而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精心栽培及爱心滋润。我们平时只知施恩,而不知教育引导子女,他们怎会懂得感恩?

现象一:太过自我

节假日,父母希望孩子到乡下去探望双方老人,孩子偏偏以“功课太多”为由拒绝。晚饭后,你刚想和孩子说会儿话,孩子一句“我回房去了”,把你刚要问的话噎住了。这孩子怎么不如年幼时与你关系那般亲热了呢?他与家人若即若离,不免令人倍感失落。成长中的孩子,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方法:猜猜我的心

每当你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情,但没有十分的把握让孩子答应去做时,不要马上提出要求,先同他玩“猜一猜”游戏。游戏时,给无限次机会,说足够多提示。哪怕最终并未真正猜中,也要选出几个最好的答案,肯定孩子已经懂得关心他人内心世界,学会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并给孩子一定的奖励。

点评:现在有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根本就不会顾及别人的想法。反观家长,倒是处处注意为孩子着想,照顾孩子包括生活、学习、心理在内的多方面需要。如此一面倒的关怀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家长定期有意识地和孩子玩此类游戏,可培养孩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逐渐成长为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现象二:予取予求

每个月,或者每周,甚至每天,孩子都要向父母索要钱物。直到有一天,父母发现,纵使自己拼命干活,省吃俭用,也无法满足孩子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

方法:当“财政部长”

孩子不知父母为自己提供的一切已占了家庭开支的大半,怎会懂得节俭?利用节假日,把以往家庭的收支情况列出清单后,与“财政大权”一并移交给孩子,让他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开支。也许起先一两周他会把家里的伙食弄得一塌糊涂,还可能会因大手大脚而出现“财政赤字”。但千万记住:只给建议,不给补助。经过几周折腾,孩子会懂得合理消费,计划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点评: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物欲,催生了孩子的自私之心。让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状况,参与家庭开支计划及管理,可让孩子产生主人翁精神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懂得维护家庭的利益,行事多为家庭的全局考虑。

现象三:忘恩负义

平时,父母总是对孩子百依百顺。然而父母也有自己的原则,当孩子跨越了原则的底线时,父母终于对孩子做出了相应的惩罚。然而这理所应当的责罚却被孩子牢记在心,记恨许久。

方法:家庭反思会

定期召开“家庭反思会”,每人都总结一下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好,特别是对自己的好处。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何不足与缺点,打算今后怎样改正。除此之外,家庭中一定要商量制定出一套合适家庭状况的“守则”及“奖惩细则”,作为对家庭中各成员实施奖惩的依据。

点评:孩子不会记恩,只因家庭各成员之间素来没有养成记恩的习惯。孩子会记仇,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转变太大,强烈的刺激令他想不牢牢记住都不行。再加上家人对同样犯错的大人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常常令孩子觉得很不公平。定期召开家庭反思会,可让“记恩”“思过”成为孩子处理家庭摩擦、调节自身心理的常用方式。

现象四:恩将仇报

上街帮孩子买了件礼物,本以为会给他带来惊喜,却被孩子不屑地扔到一边;为使孩子英语成绩有所提高,特地为他报个外语补习班,孩子却咬着牙对你说:“妈妈我恨死你了!”若情绪激烈一点,还会用头顶妈妈,用指甲抓妈妈。真是好心没好报!

方法:原则+自主

如果想给孩子礼物,可先定好大致的价钱,再和孩子一起上街,由孩子挑选在这价钱范围内的物品。如果孩子的某门功课成绩确实不理想,可由孩子自主选择提高成绩的办法。如:自己找同学老师补习;每晚抽时间复习;上周末补习班……一旦孩子选择的方法效果不明显,再征求孩子的意见,及时改变方法。这样,既坚持了原则,又让孩子自己做了主。

点评:一些孩子的自主意识特别强烈,家长事事包办会令他们十分反感。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性,会令他们心理满足。既然我们的目的并非操纵孩子的思想、指挥孩子的行动,那么这“双赢”的措施是最令彼此满意的,孩子定会因为你给予他足够多的自主而倍感幸福。

现象五:不做家务

当工作了一天、面带倦容的母亲正忙忙碌碌地为家人准备晚餐时,家人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惬意地喝茶、看报、听音乐,没有一人前去帮忙。

方法:全家总动员

此时父亲应积极行动,号召孩子和自己一同上前分担家务。父亲不要小看如此普通的事情,它会使孩子懂得一家人应彼此关心体贴,互相帮助合作。以后若有一方家长因出差、加班等因素不能参与家务劳动时,要把任务移交给孩子:“爸爸(妈妈)不在家,你是家里最年轻的,可要替我照顾好妈妈(爸爸)哦!”如果孩子尚未养成主动帮忙的习惯,可详细嘱咐,再时常打电话敦促一下。

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篇8

花明楼镇朱石桥九年制学校 洪辉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修养。实施感恩教育,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感恩的种子,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不知感恩的现象

一是不知不感因父母养育之恩

[现象一]一天,校园里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着装十分朴素,头发显得凌乱,脚踏一双解放鞋,鞋帮上还沾着一圈黄泥巴。她拎着一只保温桶,原来是给孩子送饭来的。这位妇女刚进校门,只见一位九年级的男生奔跑迎来,边跑边打手势,且满脸十分阴沉,示意送饭的母亲出校门,离学校远一些。可怜天下父母心!跋山涉水来给孩子送饭,却换不来孩子一声亲热的呼唤,换来的是孩子认为其母有损孩子面子的尴尬。

其他的,如严重顶撞父母,在家游手好闲、不干家务活,更是屡见不鲜了。二是不知不感母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现象二]一天,我校一个新分配的年轻教师正趴在教室走廊上给一个学生讲解疑难问题,这时一男生在老师背后面向老师做出各种武打动作。这位学生把老师作为戏弄和搞笑对象,是不尊重老师、不感激老师培肓之恩的表现。

其他的,如见老师不问侯、背后给老师起绰号、上课不遵守纪律、扰乱教学秩序等也大有存在。这些是对老师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老师人格的不尊重。三是不知不感同学和社会的关爱之恩

[现象三]报载,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

作,也没去看望过他。

四是不知不感党和国家的关怀恩

[现象四]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收学杂费,这一举措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有个别学生及家长不知不感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恩,为了眼前利益不履行受教育义务,让学生外出打工,还多次来校纠缠领取贫困生生活补助金。

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成因探究

1.家庭正确教育的缺失。目前许多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向模糊,方法缺失。有的家长采用的是不尊重人格的暴力行为,为孩子成人后施暴行为做了铺垫;有的家长“无限度地满足,无原则地让步,无休止地赞颂”,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这样“子女在最基础的家庭教育阶段潜伏了失误”;有的家长不能以良好的品行教育子女;有的家长势利,尖酸,刻薄;有的家长脏言脏语,动辄打人;有的家长甚者还纵容孩子去干违法犯罪的事--------孩的身上总能找到父母的烙印。可以想象,一个不知恩不感恩的家长怎能培养出知恩感恩的孩子?

2.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位。许多初中在宣传自身发展时总不会忘记宣传本校有多少人考上重点线、二本线等等;从来没有哪个学校宣传说本校培养了多少个知恩感恩的人,培养了多少个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人。学生关心的是作业、考试、升学、名次,教师关心的是“尖子生”、“优等生,学校关心的是有多少人”上线“----重智育轻德育才、重成绩轻品行。正是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造就了不知感恩的学生。

3.社会浓极因素的存在影响青少年树立知恩感恩意识。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互相交织,存在话多消极因素,如坑蒙拐骗、尔虞我诈、制假售假、冷漠自私、不记恩不感恩,更不缺乏“农夫和蛇”故事中的那条恩将仇报的“蛇”。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大既不利于青少年知恩感恩意识的树立,更不利于他们知恩感恩行为的培养。

三,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究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一是向学生灌输知恩感恩的道理。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感恩教育思想:制定公布《感恩教育活动方案》;印发面向全体学生的感恩活动倡议书;召开“胸怀感恩之心,永做感恩之人”的主题班会;举办感恩教育征文活动;开“幸福生活不忘共产党,美好前程牢记国家恩”的演讲会;开感恩教育故事会;办感恩教育黑板报和手抄报;搜集展示感恩名言格言警句等。

二是给学生布置知恩感恩作业,开展知恩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知恩感恩的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感谢恩观念和良好的知恩感恩习惯。如:通过算亲情帐等活动达到感激父母养育恩,通过主动问侯老师等活动感激学校和老师的培育恩,通过写感谢信等感激同学和社会的关爱恩,通过学唱感恩歌曲等活动感激党和国家的关怀恩。

2.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刘学生知恩感恩

一是教师要学会感知学生帮助恩。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往往为了表达尊师情感,总是帮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的劳动表示感谢,不应把学生对你的帮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而泰然处之。学生从老师的感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知恩感恩的习惯。

二是教师要学会感激学校、上级组织和国家的关怀恩。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有个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努力,也有学校、上级组织和国家的关怀。一名教师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再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乃至发展为研究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又有哪个环节少了学校、上级组织和国家的关怀?

三是教师要学会感激同行同事的帮助恩。遇到困难一声问侯是关心,遇到挫折一声安慰是帮助,遇喜事一声道贺是祝福,遇悲事一声过问是牵挂-------作为教师,要学会感激这种帮助之恩。

3.构建家校合作、校社合作“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学校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但仅限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履行各自责任,进而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的感恩教育网络。一是成立感恩教育家长委员会,以加强对感恩教育的组织领导。二是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宣讲学校实施感恩教育方案,使家长明确感恩教育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活动要求、活动安排、结果评价和表彰奖励的内容,增强对感恩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学校支持孩子按时完成亲情作业和感恩实践活动。三是办好家长学校,聘请教育专家给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4.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从长思考,认真策划,不断创新形式,充实积淀德育文化,打造校园文化新亮点

将感恩教育充实到学校章程中去,充实到每年学校工作计划中去,列入每年德育计划中去,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每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中去;注重从细节抓起,从日常点滴抓起,发挥评估考核发作用,使用表彰奖励手段。

“人之初,性本善,心相近,习相远,苟不孝,性乃迁”,加强感恩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家庭、学校、社会认真履行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感恩的种子,不断耕耘、浇水、施肥,定会开花结果。学生只有感念父母之恩,才会孝敬父母;只有感念老师之恩,才会尊重老师;只有感念社会之恩,才会有亲社会行为;只有感念党和国家之恩,才会报效祖国。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5让孩子学会感恩(定稿) 篇9

〖教学目的〗

1.使家长明白让孩子学会感恩的重要性。

2.使家长明确让孩子学会感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教学课型〗

讲述启发型。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准备〗

1.课前问卷调查目前家庭教育中孩子懂得感恩的情况。

2.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针对性地写出面授教案。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您的生活中有这些镜头吗?到超市买回一大堆零食,回到家,孩子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完全忽视了家中还有其他人存在;您给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孩子没有感谢您,反而嫌弃礼物不合他的心意;天气变冷,孩子的爷爷奶奶叮嘱孩子多穿些衣服,孩子朝着老人嚷:“我不冷!”„„

当我们看到或者经历这些的时候,我们不禁会疑惑:这些孩子是怎么啦,怎么这样不懂事?难道说,独生子女的心中,永远只有他心中的轨迹?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得这样自私无情?

其实,在我们惊讶的同时,不要忘记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给孩子感恩的教育了吗?

二、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本应成为人们一种很朴素、很自然的情感,但是,在为数不少的人那里,这种情感已相当的稀缺。对社会,对他人,似乎更习惯接受和得到,更习惯想到我得到什么,而对于我给些什么相比要欠缺许多。感恩的缺失让大地变冷,甚至酿成了一桩桩悲剧。感恩的缺失让英雄流血亦流泪。

悲剧之一:没有一点感恩的火星,挥刀砍向母亲。

《中国青年报》报道,一15岁少年举刀向自己的母亲砍了46刀。围绕这一话题,不少人议论纷纷,多数人的意见是,问题的根源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对。这些人的假设是,1

如果母亲对孩子不那么严厉,如果母亲给孩子多一些沟通,如果母亲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如果„„几乎所有的指责统统指向母亲。

对这种单向指责,我确实不敢苟同。我认为,且不说母亲对这个孩子的生活一直照顾很好,如何为怕他上网等等操心担心等,单说这砍向母亲的46刀,就让人无论如何都没法原谅,因为,15岁,已毕竟是一个应该明白事理的年龄。在他的心中,如果有一点感恩的火星,我相信他就无法把屠刀举向母亲。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只有一点就已足够,这就是母亲15年的养育之恩。

悲剧之二:感恩的缺失让英雄流血亦流泪。

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鲁献启在谈到感恩这一话题时,讲了一些因感恩的缺失让英雄流血亦流泪的事。在社会关系层面,不懂得感恩的例子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在沈阳打工的青年韩磊在丁香湖游泳时,突然听到喊救命声,一男青年在水中挣扎。韩磊游了300多米,奋力将落水者托出水面,在将落水者送到岸边时,却被突如其来的大浪卷得不见踪影而意外身亡。韩磊的家人、目击者以及当地政府在为韩磊申报烈士时,唯独缺少获救者的证明。尽管家人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尽管当地的报纸、电视等媒体连续十多天跟踪报道消息,呼吁获救者站出来,但半个月过去了,获救者始终未露面。所有人的期盼,变成了一种凄凉的等待。

还有类似的报道:

因救了19人而牺牲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他救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来参加他的葬礼,甚至有的被救者竟说他救人是为了得奖金。

深圳著名歌手丛飞,11年耗费300万元,资助178名贫困孩子上学身患癌症的他在生命垂危时,那些曾受他资助的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更不用说帮助他。这其中就有好几个读完大学并有了一定经济基础,还有好几个就在深圳的。新闻披露后,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竟抱怨:“你不是说供我们到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坑人吗?”

交流:我们应如何对现在这一代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的怎样唤醒孩子内心深处那尘封的“感恩”情感呢?

(一)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

一则公益广告给我的感触很深。一个镜头是媳妇每晚都把热乎乎的洗脚水端到婆婆的房间,为婆婆洗脚;另一个镜头是媳妇的儿子才四、五岁光景,颤巍巍地端着洗脚水给他妈妈洗脚。画面很感人。这就是无声的教育。

茶余饭后,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不妨也讲些感恩的故事与孩子一起分享:《第一次抱母亲》《感恩的心》《母亲的姿势》《花开了,就感谢》„„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让孩子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了自己健全的身体,感谢他们为自己创造的温馨家庭,感谢所有让你的快乐的事情„„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二)巧用节日,浇花待春晓

给自己过个生日。有一篇课文叫《可贵的沉默》,描写了两组镜头:镜头一,老师问学生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他们过生日的,学生喜气洋洋,争先恐后地发言,似乎回味着那美好的时光;镜头二,老师问学生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教室内一下子鸦雀无声,沉默许久。让我们也给自己过个生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有生日,让孩子也在生日那天,给爸爸妈妈唱首生日歌,送爸爸妈妈一份自制的贺卡,给爸妈一份甜美的微笑„„

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注重细节,常怀感恩心

平时,时时处处要注意细节,积极引导,使孩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别忘了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说声“谢谢”;别忘了给自己做饭的奶奶捶捶后背;别忘了把喜欢的东西和大家分享;别忘了给美丽的花儿浇水;别忘了向给自己快乐的小鸟挥挥手;别忘了自己受着大人的照顾、自然的惠泽!

伟大的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发现美,不仅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充满爱、充满感恩的心灵。

同样的一枝玫瑰,有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有人说:“刺上有花,真美丽!”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们注定是不快乐的。而那看到花的人,则有着感恩的心灵,尽管刺扎手,但那些刺上盛开着的芬芳花朵,让他感受到幸福、美丽。所以,人们常说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

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感恩老师给我们智慧和修养,给了我们放眼世界的慧眼;感恩同学给我友爱、伴我进步、伴我成长;感恩祖国让我们享受安宁的生活;感恩社会丰富了我们多彩的人生;感恩自然让我们天天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恩生命带给我们一切;感恩失败让我们在逆境中成熟;感恩幸福让我们充满爱心,热爱生活;感恩圣贤给予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小结: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来面对家人、朋友、老师等,用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那么孩子们就能以一颗平和快乐的心健康成长;而孩子的个体和谐则会进一步促进家庭的和睦。家庭和睦了,社会的和谐便值日可待了。

与大家共勉:

感父母之恩,懂得回报,反哺父母,拥抱亲情;

感老师之恩,认真学习,懂得感谢,报答师恩;

感同学之恩,把握缘分,互帮互助,快乐成长;

感祖国之恩,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奉献一切;

感社会之恩,满怀爱心,回报社会,服务他人;

感自然之恩,善待植物,爱护动物,保护资源;

感生命之恩,珍爱一切,懂得创造,活得精彩;

感失败之恩,勇敢面对,不断挑战,走向成功;

感幸福之恩,积极向上,珍惜当前,传递美好;

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推荐] 篇10

“三生教育”教案永仁县猛虎小学。李聪平

传统:“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感恩思想一直占有主流地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动人诗句,使中华民族向来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

现实:随着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四位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的“421” 家庭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我们的学生,在家里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学校,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这种关爱与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应该懂得父母和老师为他们付出的辛苦和劳动。但是恰恰相反,家长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么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关爱师长,尊敬他人,很多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当然。

反思: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感恩品质。永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别人的帮助之恩,自然地给予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就少 1

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生命,看待身边的每个人,也更加尊重自己,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本学期,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三生教育”课中加以落实。

对策: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各班孩子开展主题活动,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想想说说父母亲一天劳动的艰辛,怎样起早贪黑,默默奉献,为了家人的生活能够好一些工作中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他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不怕苦和累。除此之外,父母还要照顾子女、长辈,每天很早就起床给孩子做早饭,晚上做晚饭收拾好碗筷,不管多累还要洗衣服,收拾屋子。尽管有时他们语言罗嗦,说话让我们接受不了,尽管有时他们的知识面可能没有我们宽,可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是全身心的爱自己的孩子。

结论:父母亲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有一首歌唱得好: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不让妈妈受伤。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亲人,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顾好自己,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这是我们每个少年儿童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说说我们身边的老师。“人之初生,不食则亡;人之幼稚,不学则愚。”是谁最早教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是谁把我们带进知识的海洋?是谁在我们住校生病的时候给我们

送医问药?是谁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为我们指点迷津,熬白双鬓?…… 是老师,我们的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放弃一个学生,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在家里他们也是父母,也重复着我们的父母应该做的事。在学校,他们对学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为我们的健康、幸福成长所付出的一切是崇高而伟大的。

结论:让学生学会感恩老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尊重老师的劳动,体谅老师工作的辛苦。在行动上自觉转化为尊规守纪,努力学习,为老师分忧解难,用良好的品质和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深恩。

学会感恩身边的同学。“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他与别人的友谊。”人是群居生物,是我们周围的同学、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使我们不再寂寞。当我们遇到困难和不快时,他们总会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给我们以温暖和克服困难的力量。如果没有朋友,没有友谊,世界将一片荒凉。

结论: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那份同学间纯真的友情,珍视友谊。学会共处,当同学、朋友之间出现摩擦时,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理解、体谅、宽容别人的过失。让同学们在体验相处中长大,感恩我们身边的每一同学,从而营造平安、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快乐生活,享受生活,幸福成长。

学会感恩自然,自觉保护环境。

说说大自然的好处: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可爱的地球,是我们所有生物赖以共同生存的家园。他对我们的付出和给以是无私而伟大的,地球上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风云雨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所蕴藏的资源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地球上的一切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气候污染已经向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心存善念,感恩自然,保护自然。

结论:通过讨论,认识自然,赞美自然,感恩自然。养成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生命 篇11

王莉燕

去年9月份新接一个初一年级,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小学,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膨胀,集体观念不强,凡事先考虑自己,对他人关心不够。然后在第一次班会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问卷,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进入中学的感想,想对老师说的话等。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虽然我知道会有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但是当我翻开问卷的时候,还是很吃惊。全班45个孩子,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6人,另外有5人知道父母中一方的生日。

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决定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找个机会教育这些“小太阳”。于是课间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我发现班里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偶像,他们对自己偶像的个人信息能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我想就以此为切入点吧。

在第二次班会课上,我事先没有让孩子们做准备,随意地说:“今天我们都谈谈自己最崇拜的人吧。”孩子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对他们而言,这是很热门的话题。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说出的名字有的我都不太熟悉,潘玮柏、张杰、飞轮海、EXO等等。孩子们对这些明星的生日,星座、兴趣爱好等都了如指掌。谈论了半节课,我把话题收回来,说:“你们喜欢自己的偶像自有你们的理由,可以理解,因为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某种成功,但你们应该多去了解一些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而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上次的调查

问卷的情况吧,很遗憾地告诉你们,我们班只有6人知道父母的生日,5人知道父母中一方的生日,而你们对自己所喜欢的明星的了解却远远比对父母的了解多得多。听到这个你们有何感想呢?想一想,在你们生病时,在你们遇到困难时,都是谁在你身边陪伴你,关心你,照顾你?” 孩子们听了,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接着我又给他们讲了前一段时间“朋友圈”里传的一个很火的故事。《父母的爱伴随着你一生 哪怕他们已经年迈 》儿子养不起年迈的母亲,决定把她背上山丢下去。傍晚,儿子说要背母亲上山走走,母亲吃力地爬上他的背。他一路都在想爬高点再丢下她,当看到母亲在他背上偷偷往路上洒豆子,他很生气地问:“你洒豆子干什么?”结果母亲的回答让他泪流满面:“傻儿子,我怕你等会儿一个人下山会迷路........”每一次,当你跟父母说自己没钱的时候„你是否听到他们轻轻的一声叹息。当你拿着那些钱在网吧的冷气下打着游戏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你的父母还在顶着太阳劳作„当你拿着那些钱在吃汉堡时„是否会想想他们吃的是什么呢„当你喝着可乐雪碧时„你是否会想起在劳作的他们嘴唇早已干裂„如果说是流年吹白了那根根黑发,还不如说是他们为我们操心才白了黑发。

听完了故事,孩子们很受感动,于是我对他们说,回家后要为自己的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这种行动贵在坚持,孩子们都默默地点头回应我。

后来紧接着,学校要给每个学生办学籍,在给孩子办学籍的时候,我知道了每个孩子的生日,我把每个孩子的出生年月日单独印了一

份,放到自己的办公抽屉里,到每个孩子生日那一天,我给家长发祝福的短信,然后早上再早早地起床给孩子煮一个爱心鸡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鸡蛋,也不值多少钱,但那个鸡蛋里盛满了我对他们满满的爱。孩子们也很懂事,问我的生日,要给我煮鸡蛋,我笑着对他们说,“想回报我啊,那就对父母好一些,把要给我的还给爸爸妈妈吧!”

后来学校开家长学校,连续一个月,每周一都会和家长见面,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家帮父母打扫卫生,洗衣服,刷碗.....家长们很高兴。我也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感到欣慰。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孝顺,然后再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如果一个孩子连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都没有,很难想象他将来走上社会后的道德取向会是怎样的,他会主动关心他人吗?他会换位思考吗?所以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让孩子们学会知识,更应该用我们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和感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美好的初中生活里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当然类似这样的感恩教育应该持之以恒,系统地贯穿在我们老师的日常工作中,这样才会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愿我的学生永存一颗感恩的心!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范文) 篇12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

什么是感恩教育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间,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中华民族更具有传统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胸怀;“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

如何让孩子学会预习 篇13

有的家长,生怕学习上的疑难难住了孩子,只要孩子一提出,而自己又能帮忙的话,马上就会为其代劳。这样一来,孩子原本经过思考,费点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依靠家长解决了,久而久之,形成依赖习惯,学习上就难以养成自己克服困难,解决疑难的习惯了。这对孩子的预习和自学是十分不利的。

02预习方式不要过于简约

预习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浏览式预习;二是自学式预习。我们同学通常采用第一种预习方式的比较多,这种方式只是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但对于未来概念出项的盲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和确定,这种方式对文科类科目比较适合,或者由于时间比较短促,所以只能采取简单的浏览式预习的方式作为应对。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的阅读和研究,并且能根据课后练习或找相关的练习册的练习题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这种方式对理科类科目比较适合,不过这种方式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更适合。

03坚持预习,要有恒心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准备——预习做得如何。有的学生对此缺乏认识,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所以会说:“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预习。”而缺乏自信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讲过,所以看不懂。”还有怕麻烦善找借口的学生说“都预习了,还上老师的课有什么用?”由于对预习的偏见、忽视,以及方法上的不当,也就直接影响预习效果。所以如果对预习的方法、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更规范的开展预习,使预习成为学习的习惯,对学生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04坚持对孩子的预习作定时检查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语音下一篇:关于袁州区发展有机农业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