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1

——建设富有xx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促进法》和积极就业政策实施以来,我区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全区统一的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出台各项就业服务措施,不断推进全区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

结合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的就业比重,重点支持新星集团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产业;采取措施促使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保持上升,就业优惠政策向鲁泰纺织、金城医药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培育传统的优势产业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如支持我区的陶瓷科技产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和精细农业,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如支持张庄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发挥小型微型企业的就业潜力,落实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见面和金融扶持政策,特别是贷款贴息政策;发展家庭服务业等其他形式的就业形式,重点发展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如开展月嫂技能培训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因地因时制宜,多管齐下,大力促进我区就业优先发展。

我区通过举办“春、夏、秋、冬”大型招聘会、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向就业服务平台,不断满足广大求职者的就业需求,并利用活动之机宣传我区就业服务政策及劳动者权益保护常识。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岗位持续增加,改善我区创业环境,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解决就业困难和群体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公益性岗位。发展定点培训机构,并在二职专、矿务局技校等学校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课程,切实加强全区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总规模。,我区针对今年以来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已经组织了多场月嫂技能免费培训班,并给培训合格的月嫂颁发技能证书。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等各项扶持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实施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鼓励创业。我区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提供8万元上限银行贷款的财政贴息,为就业服务工作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

我区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就业。通过区人才服务中心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通过区促进就业办公室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重点解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一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做好农民工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将就业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区级就业援助范围,实施动态管理,分类帮扶,有针对性的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援助。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适时对辖区内企业展开突击检查,完善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失业预防和调控,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加强街道(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我区积极加强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和硬件设施建设,把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成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整合各种资源,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平台延伸到社区(村)。社区(村)要在现有公共服务场所开设办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的服务窗口,有条件的可单独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制定就业服务制度,创新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健全就业、失业实名登记制度,规范失业就业服务,为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硬件支持。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2

一、发挥政府引导力, 增强政策的执行力

政府是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中不可替代的坚强后援和“神经枢纽”。因此, 发挥政府的引导力, 增强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 是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首要因素。

(一) 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就业保障政策, 并切实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必须依靠政府和法律强有力的保障, 因此, 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是问题的出发点。当前, 河北省关于“失地”农民安置的文件及其落实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但多数集中在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 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方面的工作还落实不到位。因此, 制定合理、科学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政策, 必须以省为总领、以市为单位、以区为指挥、以小区和街道为主体, 统筹全局, 成立“失地”农民就业安置联动机制, 并建立自下而上的积极反馈机制, 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档案和名单, 及时掌握“失地”农民的就业动向, 发放“失地”农民“就业援助证”, 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 促使政策的具体落实。

(二) 要引导、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际, 或多或少都会获得一笔补偿款或者租金, 因此, 如何合理使其成为“失地”农民的创业资金, 是政府引导能力的又一体现。据调查显示, 受农民意识和自身观念的影响, “失地”农民在获得这部分补偿款或租金之后, 将其用于创业的家庭少之又少, 其用途主要集中在存入银行、购买基金等, 或受高额利息吸引而成为融资企业的资金来源。因此,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合理利用手中的资金进行自主创业, 并在贷款、税收、技术指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 要规范和引导“失地”农民创业原料和产品市场, 保障“失地”农民创业的连续性, 提高其创业信心。

(三) 要坚持“失地”农民的免费职业培训, 创新公共职业培训机制

“失地”农民因其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足, 经常只能参与低端工作,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家庭的稳定发展。因此, 在省、市、区、小区和街道等联动机制推动下, 要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途径, 创新连续、稳定的职业培训机制。政府应鼓励专门对农民创业和就业进行职业培训的培训师训练、学习和专业资格考试, 相关政府部门引进专业人才, 定期不定期为地“失地”农民举办职业培训, 提高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并颁发相应的结业资格证书, 为其就业和再就业开拓新路。小区和街道管理处应加大职业培训学习的宣传力度, 营造积极学习、技术提升、稳定发展的就业环境, 创新“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机制, 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 促使“失地”农民带着技术上岗。

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 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

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 凝聚个人、工业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等社会力量, 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发挥社会力量的凝聚力, 鼓励他们参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一) 鼓励企业在有限条件下, 积极接纳“失地”农民就业

农民“失地”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等的建立对土地的征用、租赁, 因此, 政府鼓励企业结纳“失地”农民就业, 并给这些企业以一定的补偿和优惠政策, 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和“失地”农民之间的和睦相处, 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政府部门照顾不到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为此, 企业完善管理模式, 建立相应的师傅带徒弟、老人带新人管理制度和薪金制度, 制定相应的规范、管理机制和约束规则, 既吸引“失地”农民参与当地工厂企业商业的发展, 提高其劳动水平和职业素养, 也促进企业的长效、稳定运营。

(二)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服务型企业和公司, 吸纳“失地”农民到就业和再就业、创业和再创业市场中来

当前中国进入一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 思想观念多元、经济发展活跃、经济主体多样, 因此,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服务型企业和公司, 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 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致, 也是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和力量。资金准入方面, 在规范社会资金准入条件的同时, 降低社会资金准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市场的标准, 并制定相应的税收、贷款等资金优惠政策。政策制定方面, 在全面考虑社会资金来源层次等问题的基础上, 建立有针对性的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 诸如家装公司、物业公司、家政公司等技术含量不高、并能吸纳更多“失地”农民从业的企业和公司, 政府应考虑给以予适当照顾和支持。

(三) 鼓励社会团体和组织、个人参与探索建立农民工劳动力专业市场体系

目前全国各地除了政府建立的就业市场之外, 还有很多自发形成的就业市场, 如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个人中介、就业网站, 甚至早市人力市场等, 这些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市场, 对促进各层次人才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 在这些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中, “失地”农民通过人才市场和网站找工作的多集中在18 ~ 45 岁的比较年轻的群体中, 46 ~ 60 岁的人群则更多会通过亲朋介绍、早市人力市场等。个别自发形成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主体会以盈利为目的, 往往会使“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得不到满足。

因此, 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鼓励和支持就业市场的有序、公开和合理竞争, 并建立相应的劳动力供需链条和供需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优势, 为沟通“失地”农民和企业、公司之间的供需联系, 实现二者的供需信息对接,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打开一条便捷通道。

三、激发个体创造力, 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本小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路

“失地”农民个人是其就业的主体, 充分发挥“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创造力, 是“失地”农民群体有序发展、永久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失地”农民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大就业观”

“失地”农民在失地之前以农业为安身立命之本, 比较有创造力的前“失地”农民会利用农闲时节成为“农民工”身份, 以在城镇获得更多收入。“失地”农民作为新兴城镇居民, 亟需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方式、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等, 只有这样, 才能掌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动态, 及时把握就业机会。因此, “失地”农民在关于自身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等文件的指导下, 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和发展思路, 树立“大就业观”, 既要依靠政府的就业安置, 也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既把就业去向瞄准基层建筑行业、家政行业、家居行业等, 也要瞄准新兴的物流业、信息业等;既要考虑择业和就业方式, 也应考虑自主创业等方式。

(二) “失地”农民要自觉、积极地参与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学习, 提高自身参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当前, 河北省、市、区, 甚至街道等都建有不同层次的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培训班, 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 参加这些培训班的人员甚至还能获得相应的补贴和费用减免, 这种方式为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开辟了一条通道。如“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就业训练中心”建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 有意愿参与的人员凭借“再就业优惠证”等相关证件不仅享有学费的减免, 甚至在再就业过程中享有优先录取的优势。同时, 学员在“再就业培训基地”学习之后, 基地会根据其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发放一份“职业技能鉴定表”或相关证书, 从而为之后的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三) “失地”农民要敢于创新, 大胆创造, 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条件, 敢于自主创业

岗前实习如何破解就业难题 篇3

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年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以至于有人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

这种局面缘于多种因素的叠加。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加上毕业生总量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造成了今年就业压力增大。

“最难就业年”也让不少毕业生改变了就业观念,在没找到心仪工作之前,选择先在见习岗位上锻炼自己。同时,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放弃了原有的暑期计划,开始积极寻找实习岗位,提前为自身求职增加砝码。大学生实习,成为伴随就业难而来的一大教育课题。

显然,大学生就业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以及高校、企业的配合与支援。6月底,广东省政府一口气推出29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就业岗位。紧接着7月4日,团省委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10个单位,共同举办“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一次性向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近8万个实习、见习岗位。

据悉,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如此大规模的大学生实习在全国尚属首次。如此大规模实习潮来临之际,相关部门、高校要如何引导学生做好实习,才能促进其就业呢?

【各方观点】

实习推广工作不够成熟

苏登光 智联网校园招聘顾问

目前国内的学生实习、见习推广工作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学生寻找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的途径并不太多,学校推荐、个人寻找占了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家长和学子认为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在校期间把功课做好就行,参加实习有耽误时间之嫌。

据了解,除了一些跨国公司和国内名企,鲜有公司有相应的实习计划和人才储备计划。知名度不够响亮的国内企业虽然曾在学校内和网站上发布过假期招聘实习生的消息,但由于自身的知名度有限,往往应者寥寥。同时,不乏有的企业还会给人以招募廉价劳动力、招收临时工的印象,这也容易导致实习、见习计划的搁浅。

一些企业虽然提供实习或见习岗位,但并没有在此方面花费精力进行精心安排。不少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实习、见习的重要性,过程中不认真对待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学校在实习、见习环节也没有安排人力进行组织协调。

尽管每年假期,各级相关部门都会先后推出一系列面向在校学生或毕业生的实习、见习计划,但所能提供实习岗位数量相当有限,相对庞大的大学生求职群体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面对实习、见习推广计划,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原因,企业、院校、学生之间缺乏一种将三者黏合聚拢的力量,这一力量应来源于政府。

政府应做好大学生实习、就业服务

刘悦 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副部长

今年下半年,全省又将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踏上求职征途。秋季招聘是各大企业最为看重的人力扩张节点。对于下半年即将走上求职道路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政府部门暑期通过推出“展翅计划”,让学生提高个人社会工作能力、丰富经验增加就业筹码、进一步清晰就业诉求和职业规划,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在大一大二忙学习,大三憋论文,大四开始着急找工作,可是这时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了。我们想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养成职业规划的习惯,从现在开始就考虑将来要做的事。“展翅计划”的初衷,就是希望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实习,通过实习和体验对自己的人生有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如果不做好大学生前就业服务,即使在经济好转的年代,就业问题也依然是严峻的。我们在策划过程中也跟很多单位、企业进行过沟通,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企业出现用工荒。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粤东西北,对自己的职业预判没有清楚的定位,这种信息的不通、对行业的不了解,都会造成人员和岗位的紧俏。

如果学生有更好的职业体验,能在就业前对行业加深了解,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或行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懂得合理定位自己,进行人生规划,从而在面临紧张的环境时,也能较为顺利地就业。

高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实习

傅特 爱德曼国际公关(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人才招聘及发展总监

我认为,大学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实习要出成果,切忌打酱油。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要以事情的结果来评判个人能力的。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偏见,而是市场导向的必然结果。如果你把实习只是当成一次打酱油,那么你会在整个实习结束之后,失去更多机会。如果你将一次短短的实习,当成是你第一份工作来认真对待,你会发现,你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沟通技巧、产品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

要告诉学生,在业余时间,不要和寝室的同学打牌、聊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了解一下公司的发展史、行业的动态,相信你很快会受到公司的重视。而实习中养成的习惯和积累的学习方法,都会在日后的职业生涯和发展中起到指引的作用。一个好的企业,教会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多是职场的生存法则。只有深刻了解职场,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至于企业哪些岗位需要实习生,这要看企业的规模。其实,企业的各个岗位都需要实习生,最需要实习生的可能就是经济利润产出比较多的岗位。像我们公关公司,公共关系的这些部门需要的人就比较多;像机械型、化工型企业,可能科研部门需要的人比较多;快销行业就是销售人员需要的比较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学习的首先是实践经验,这点特别重要。其次要知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很多大学生还是比较天真可爱的,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需要磨炼。再次就是社会经验,一旦他们开始实习了,半只脚就已经跨到校园外面了,要明白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生涯中自己将要扮演一个什么样角色。我认为能出来实习的学生一般要比待在家里或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要走得更快些、更远些。虽然在实习期会有各种不顺,有些事情做不好,受到一些挫折,但是既然是来实习就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实习,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思考今后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一定要懂得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去做规划。

多尝试、早尝试,大学实习两大阶段目标各不同

韦平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大学实习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甚至包括大三上半学期;第二个阶段则为余下的一年半时间,这两个实习阶段有着很大差别。

在第一阶段,大学生的实习目的并不明确,对自己的专业认同、自我定位甚至未来发展目标都很模糊。其实,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试挫”的过程。建议毕业后不打算考研继续深造的同学最好从大一开始实习。找实习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如兴趣、特长、小时候的理想以及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等。我一直鼓励学生利用好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在每个假期到完全不同类型的企业实习。只有做了各种尝试之后,才能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发现或是培养出擅长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

建议学生进入第二个阶段时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职业规划了,清楚自己想从事何种职业。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个人职业定位找实习,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在实习中注意学习以后工作中用得到的技能,而且最好到有职位空缺的单位实习。

学生应把实习当作正式工作看待

汤梦娟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

找实习岗位要像正式找工作那样应对,实习时应该积极主动去学习,通过实习了解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公司的需求,为高峰期找工作做准备。

近年来部分企业对实习生数量的需求有所减少,但总体上看,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一直比较大。大企业给予的实习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更为规范,如果去中小型企业实习,将其中的经验总结一下,也是很好的收获。

实习生转正为正式员工,这是用人单位求才、大学生求职的最好捷径,因此倍感求职压力的大学生应该珍惜好的实习机会。实习有用吗?答案很简单,用心的实习有用,体验也罢,学习也罢,不是企业给的,而在于实习生是否自觉自愿,否则实习不会是通往工作的阶梯。

链接

大学生实习现状

近日,人人校招网发布了《2013大学生实习反馈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历,就业前景令人担忧;而随着一线城市人才的饱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将一线城市作为实习的首选。

调查发现,截至2013年4月,只有40.5%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过实习求职,近六成大学生将会以“零工作经历”的状态加入到求职大军中。在未参与实习求职的大学生中,近七成大学生表示离毕业还早,尚未到实习阶段。众所周知,秋季招聘往往是各大企业最为看重的人力扩张节点,而拥有实习经验的求职者将会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实习转正是当下大学生获取工作机会的渠道之一,超五成大学生可通过实习转正。

随着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更倾向在家乡省会或家乡城市寻找实习机会,明确希望到一线城市寻求实习机会的大学生不足两成。本次调研发现,大学生对于实习目的有着清醒的认识。86.4%的大学生将“提高个人社会工作能力”作为参加实习的首要目的;“丰富经历、为就业增加筹码”紧随其后,占80.4%。

调查显示,大学生实习时长普遍偏低,超半数实习生实习时长不足2个月,实习时长在1~2个月的大学生占比最大,高达30.5%。仅有28.9%的人在实习中能接触到部门核心工作,46%的人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部门基本工作,25.1%的大学生表示,在实习中只能从事初级的支持性工作。超半数人的实习薪酬低于50元/天,两成人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薪酬,2.6%的人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获得实习岗位。除薪酬之外,56.4%的大学生在实习中有补贴,餐补为其中最主要形式。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4

甘肃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10万人,加上往年累积的未就业6.8万毕业生,共有16.8万多毕业生需要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加之甘肃省经济总量小,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表面上看是人才资源过剩。但从甘肃人才资源的实际状况来看,却是七多、七少,即第三产业人才多,一二产业人才少;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城市人才多,乡村人才少;传统性人才多,创新性人才少;初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单功能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这七多七少凸显出很多实体行业人才有效供给不足,总体人才结构矛盾和问题突出。

面对这样的形势,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结合、四个坚持”的工作思路。“一个核心”就是提高人才的利用率、贡献率;“两个结合”就是把人才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四个坚持”是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人才开发的主线,坚持把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基础手段,坚持把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作为激发人才活力的关键环节。站在人才资源开发的高度,把解决有效供给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矛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转变观念,把“送出去、引回来、请进来”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在市场经济已渐趋成熟的`条件下,人才作为最活跃、最根本的生产力要素,社会化特征已十分明显。高校毕业生虽然属于基础型人才资源,但必然要为全社会共享,这不仅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甘肃今天这种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有必要鼓励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甚至部分硕士、博士生积极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继而再创造条件把他们引回来、请进来,不断扩大甘肃实用型人才资源,提高甘肃人才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送出去、引回来、请进来”应该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来抓。

结合农村二次改革,搭建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创业的平台。在农村二次改革中,如何提供人才支撑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农村严重缺乏各类人才的结构性矛盾,要在继续落实“三扶一补”政策的同时,在较长时期的政策扶持上实现重大突破。这些扶持政策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有保障,至少是要落实好农村现有的医疗、“低保”等最基本的保障性政策待遇。二是创业有条件,就是放开手脚让他们兴办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在实体运作中能得到国家农产品开发扶持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医疗卫生保障建设资金、信贷投资等方面的扶持。

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为载体,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成才力度。甘肃现有5357个在建和新建项目,大项目有兰渝铁路、省内高等级干线公路、机场网络、甘肃风能、核能以及新农村建设。这些项目中上亿元投资的大项目就有415个。实施好这些项目,需要一二产业方面的大量人才,这方面所需人才又恰恰十分短缺。政府要统筹安排,推进项目建设、人才开发和毕业生就业的有效对接,这样既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又为项目实施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一要把现有的人才资源整合好、协调好、配置好,尤其要围绕项目建设,把“适销对路”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到项目中去。二要对照项目建设,尽可能多的安排一些专业接近的高校毕业生。三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以短期培训为主要形式,安排高校毕业生到生产一线锻炼。

坚持以市场运作为导向,推进“送出去、引回来”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花大成本培养的基础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就甘肃来讲,每年都有一批高校毕业生回乡待在家里等待政府分配,如果不能在短时期内给这部分人找到就业岗位,不仅很难改变个人、家庭经济状况,而且造成基础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部门要在统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运用好市场调节功能,把“送出去”作为长期基本策略,作为重要职责抓落实。要不断研究国外、省外人才市场新形势、新动向,及时分析市场各要素变化情况,随时发布信息。要加强与国外、省外相关组织、机构的沟通联系,鼓励和引导甘肃大中专毕业生去国外、省外特别是到发达地区就业。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5

通过对各级人才市场及各类型企业的调查了解到,高校管理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根据我们的调研,用人单位对管理人才的普遍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外语等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具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等。

二、调盛课程设置

我们将我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的管理类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后者侧重于学员国际化的管理行为、经营行为、经济行为,侧重了管理人员的沟通、协作、战略等能力;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限定学生必修的课程门数较少;提供学生自主修课的环节,不仅给学生的发展留有空间,而且便于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方向。与之相比,我院达到教学目标的出发点主要靠固定的、全面的课程安排,课程的配置过多地重视了理论,课程的内容相对陈旧,实践性环节较少,学生接触社会少。根据以上对比和人才市场的调研,我院对管理专业从调整课程的配置和增加案例教学、增加实践环节两方面人手进行调整。

1.课程的调整

基础课的调整以注重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英语教学加强实际听说能力和管理类课程的英文阅读能力、商业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增加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专业课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情况,增加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商务谈判》、《管理沟通》、《技术经济学》等课程,提供十多门专业课供学生选择,增加学生自主选课环节。根据学科的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取消部分课程等。

2.教学调整

(1)教学要求调整。要求教师不仅讲授学生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还要联系相关专业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素养。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将理论课程中的专业课提高要求,加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增加案例教学,案例量加大到学时的15%左右,学生课堂参与率达到30%以上,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练习中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用理论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信息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教法的改革。紧紧围绕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上以实际问题引入、课中以讲解和实例分析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要求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共同得出解决方案—方案论证—以实际问题留下与后继知识衔接的教学环节。教师从多渠道讲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3)考核环节的改革。改革以往的讲授一学期、面对一本书、考试一张卷的教学方法,把考试内容调整到以能力要求为目标的考核上来。整个课程从课堂教学环节、课堂应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口试四个环节进行考核。

三、加强实践环节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实践技能的训练: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能够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感知,对于学生接受本门课程有极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要求管理专业课每门课程至少安排两个学时的实践教学。

(2)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学生卖践的初始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兴趣的重要时机。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不遗余力地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

(3)课余实践。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活动。一方面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到有关企业、单位寻求实践的机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并针对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使学生提前走进社会。

(4)课外培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课题组,经常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人人才市场及相关的培训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取得证书,特别是本专业的执业证书。要求学生不仅取得计算机的等级证书、大学生英语水平考试的证书,还要取得管理类证书。

四、促进就业

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就业,铺就人才的就业通道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我们促进就业的方式是:

(1)以课程特点说明自己。建议学生在毕业设计前,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侧重于行政管理、文秘、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管理、物流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针对方向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指导学生从人学开始就留意市场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充实自己、调整方向,以应对大学生就业的买方市场的状态。在就业时,抓住这几方面,寻求就业的机会。

(2)用已知的案例武装自己。把平时的案例联系起来,在就业中,特别是面试时,适当抛出对实际问题、对企业等的了解与感知,并以合适的理论说明问题,增加用人单位对自己的了解,这样便会引起用人单位的很大兴趣。

(3)注重加强学生作为管理人的修养,使其言行与所求的职位相符,同时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注意不时地提到专业术语,缩短企业了解毕业生的时间,使企业对毕业生及早产生认同感。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6

近年来南充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加速推进,全市建立起106个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0多个,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800余万元。

南充市深入实施“百企万岗见习生计划”,充分发挥青联、青企协等共青团外围组织的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06个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20000多个,同时为每个岗位提供了相应的生活补助和人身意外保险,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7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高校应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根据《中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在全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 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就业工作, 开展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讨论, 使笔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此, 笔者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 以解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9年,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热门话题”, 加之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冲击, 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实, 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许多矛盾, 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也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让我们看看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其实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是个难题, 只不过2009年更加严峻而已。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 而经济的复苏有一个过程, 这就使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政府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企业的原因, 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高校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不能将大学生就业难仅仅归于大学扩招。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1. 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的份额逐渐减少, 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并转移到城镇寻找职业, 仅1998年, 制造业就减少了1293万人。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矛盾集中释放和结构性失业的突然显现, 便成为当前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当, 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 理想与现实脱节, 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重地位, 重名利, 轻事业, 轻奉献。都想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或到大企业当白领, 而基层和边远山区却少有问津, 毕竟大中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

3. 高校专业设置、课程配置、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适应造成供需脱节, 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现象, 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 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当然要就业就困难了。事实上, 整体素质好的学生找份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三、我院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 就业情况。

近年来, 我院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 求真务实, 在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6年毕业生563人, 就业率98%;2007年毕业生1200人, 就业率97.3%;2008年毕业生2038人, 就业率97.2%;2009年毕业生2342人, 到目前为止, 已有90%的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并且, 在2006年被“新浪网”等40多家全国主流媒体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就业工作优秀20强;2007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著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 (MYCOS) 的调查中, 2008年度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50强排行榜中我院名列第26位, 列四川省高职高专第一名。

2. 存在的问题。

从就业率的数据来看, 我院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那么, 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对用人单位的走访, 不难看出,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一些调查数据:

另: (1) 毕业生待遇普遍在1000元左右; (2)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度在80%左右; (3) 有近80%的毕业生在成都市工作; (4) 毕业生工作一年后的稳定率在65%左右。

通过与在校师生座谈、与已就业大学生交流、与用人单位沟通, 结合上面各种调查数据, 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发现我院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就业观念存在问题。绝大部分学生都想留在成都工作, 不愿意到山区去, 包括山区来的同学都不愿意回去, 甚至部分同学只想在中心城区, 连成都三圈层都不想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会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是就业层次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院大学毕业生就业以后普遍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 当然也有2000~3000元的, 甚至月收入5000元的也有, 但那是少数。那么, 如何提高层次呢?笔者认为只有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增强, 才能提高他们就业后的层次, 这是我们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是专业对口率下滑。从上表数据看出, 2008年各专业大类的对口率均低于2007年, 笔者认为2009年的专业对口率可能会低于2008年。如何尽量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

四是就业、创业培训指导工作需加强。目前, 我院就业培训指导工作还不规范, 系统性不强, 造成部分学生应聘技巧和能力不足, 失去了许多好的机会。而创业指导工作更薄弱, 急需加强。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升我院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为高校更应该在这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是制造“产品”的重要环节, 我们一定要造出合格的“产品”,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才能解决好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才能让家长和社会满意。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不能到了毕业时为就业而就业, 而应该将就业工作全程化, 也就是就业工作的开展要贯穿于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针对我院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 经过讨论、研究, 最终我们确定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这个主题, 重点抓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1. 学院经过仔细研究, 结合自身特点, 根据学院“多元合作, 融入园区, 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 确定了本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导航专业集群, “校”、“园”互动共定培养方案;“三维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综合训练”提升服务技能。其中, “园”是指科技园、企业园等;“三维实践”是指:校内仿真实践、企业实战实践、社会服务实践;“综合训练”是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和专业核心能力训练。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适合我院学生和专业特点的。

2. 在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后, 大胆改革, 摸索出了一套崭新的教学模式:执业园区, 工作过程导向;开放课堂, 能力训练到岗。

执业园区, 就是要求学生入校就具备“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 利用园区的独特优势, 实现学业提升和就业能力提升双重发展。工作过程导向是指培养目标设定、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设计等都依据真实工作过程, 将工作过程内化为教学过程。

开放课堂,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师生角色的转变 (开放式、研讨式教学) ;授课主体的转变 (广泛吸纳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 ;教学场地的转变 (实现校内课堂、仿真训练基地、企业、社会四结合) 。能力训练到岗, 就是用真实工作岗位、工作项目构建能力训练体系, 通过校内仿真、产销衔接、工学交替, 实现学生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的“零距离”。

3. 在这种教学模式方针的指引下, 通过实践, 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 创造性地总结出了项目集群推进式 (如软件类专业) 、工学交替式 (如财经类、商贸类专业) 、执业渗透式 (如旅游管理类专业) 、冠名订单式 (酒店类专业) 、共建实训基地式和“实习+就业”式 (广普类专业) 等新型的校企融合模式, 真正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当前, 学院各项教学改革已全面铺开, 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技能型人才将指日可待。

二是创新就业、创业培训指导, 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抓教学改革的同时,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们必须将就业培训指导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方面的工作每个高校都在做, 但如何创新?如何有效?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通过科学分析, 结合我院专业特点, 我们拟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

1.成立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由招就处牵头, 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及各分院共同组建指导中心, 并组织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培训指导团队, 全面负责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指导工作。

2.严格贯彻就业培训指导工作全程化的精神。我们必须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 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的观念, 以塑造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引导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为核心内容, 制定一套科学的就业培训指导计划, 贯穿整个大学过程, 坚持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预见性、针对性, 并严格执行, 不打折扣。

3.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在临毕业才开始思考做什么, 表现出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 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 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 没目标、没准备, 全凭碰运气, 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 有信心的机会不足等尴尬。因此, 我们准备在大学生进校的第一课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让每个学生树立奋斗目标, 并围绕该目标进行全面的学习。

4. 无论任何专业, 我们均开设“普通话”、“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社交与礼仪”、“形象与气质”等培训指导科目,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以项目实施为载体, 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

5. 特别强化“应聘技巧”的培训。引入仿真实训, 必须做到人人过关。通过强化教学改革和培训指导工作, 力争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 以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同时, 还要使我院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这个主题而开展工作的终结目标。

大学生就业事关民生问题, 事关社会的稳定, 事关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相信,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 将直接拉动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作为人才培养源头的高校, 我们有责任严把质量关,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治梅.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2].冯婧.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轻工教育, 2006 (3)

[3].郭玉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人口与经济, 2004 (10)

[4].薛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综合板, 2006 (7)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8

【情景回放】

大学生小覃满怀信心地来到招聘会现场,一眼望去,企业的招聘简章上大都写明了工作经验的要求。小覃心里忐忑不安,最后还是鼓足勇气来到某公司招聘展位前。

小覃:您好,我想应聘贵公司文员岗位,这是我的简历。

招聘人员:(一边看简历,一边说)请你介绍一下自己。

小覃:我叫覃**,今年20岁,是广西**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我想应聘贵公司文员的岗位。

招聘人员:你没有工作经验,如何胜任这个岗位?

小覃:你们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吗?

招聘人员:对不起,我们要求应聘者至少要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不考虑应届毕业生。

小覃:谢谢(满脸无奈)……

【职业指导师点评】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讲,当然是希望能够录用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这种要求本身无可厚非,毕竟,有工作经验的人来了就能上手,能够减少企业的培训和用工成本。但是,企业在招聘当中,对于任职资格的要求会有很多,工作经验只是其中的一项条件。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用人单位只是在招聘中高层管理、技术人才时,才会把工作经验当成必备条件。而在招聘一般基础性岗位时,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只是一种期望条件,或者说是优先录用的条件。而应届生在求职中应聘的都是基础性岗位,在这些岗位上,很容易通过短期培训或岗位学习达到胜任工作的要求,因此,工作经验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比如上面案例中覃同学的面试经过,我注意到这样几个细节:

第一,招聘人员拿到应聘者的简历后并没有直接拒绝他,而是让他作自我介绍,这说明招聘单位已经给了应聘者机会,并不是一定要求有工作经验不可;

第二,应聘者随后的自我介绍,显然没有针对这个职位,展示出自己的亮点和优势;

第三,对方听了应聘者的自我介绍后又提出一个问题:“你没有工作经验,如何胜任这个岗位?”这时候应聘者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反问对方:“你们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吗?”明显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对方拒绝的原因,还是求职者在面试中没有表现出让对方认可的亮点。

国内某知名人才网站曾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招聘单位用人的标准依次是应聘者的品德、价值观、忠诚度、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工作经验仅列第10位。这说明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基本素质。毕业生年轻、充满激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渴望成功,可塑性强,这些都是应届生独有的优势,对于那些通过短期培训和岗位学习就可以胜任的职位,用人单位更青睐毕业生。毕业生只要在面试中把自身优势表现出来,完全可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我在招聘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同学,他来应聘我们公司的QC(质检员),我看过简历后告诉他:我们这个岗位要求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你没有工作经验,如何胜任这个岗位呢?这位同学在面试中表现得很自信,他说:“我看到了贵公司对工作经验有要求,但是我知道贵公司更看重员工胜任岗位的潜在能力。我大学学的是金属材料专业,同时还参加了ISO培训,曾在某某金属材料检测中心短期实习过,对于QC的职责、工作内容、方法等都有一定的了解,较好地掌握了金属材料加工工艺、检验流程,学会了操作检验设备。我相信只要贵公司给我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向有经验的老员工学习,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尽快胜任QC岗位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他的这个回答既充满自信又很坦诚朴实,讲出了专业上具体的东西,思维和表达都很清晰,最后公司录用了他。

这个案例对于正在求职的毕业生来说,能够带来一些启发,当遭遇招聘单位设置的工作经验门槛时,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首先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就业成功的关键,凡是在面试中充满自信、临场表现沉着的求职者,求职成功率都比较高。因此,在面对招聘单位设定的工作经验门槛时,一定不要紧张,面试中尽量淡化经验和能力的联系,强调潜力对于岗位胜任力的作用。

2、在面试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亮点。对于招聘官来说,在短短十几分钟面试时间中,要想全面了解应聘者是不可能的,面试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应聘者身上闪光点的淘金过程。因此,毕业生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向招聘官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亮点。

3、有过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的同学,可以把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当作工作经验写在简历上,并在面试中重点陈述自己在实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收获。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是把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当作工作经验来看待的,招聘官往往通过求职者在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来考察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

4、对于那些自身缺乏优势的同学,应当摆正求职心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那些知名度不高、位置比较偏远、条件艰苦的企业去工作。因为这类用人单位往往招聘困难,通常会降低招聘的条件,属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蓝海地带。在这类企业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只要埋头苦干、善于学习,一样会有发展的空间,待积累经验后,仍然有机会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

如何破解就业难问题 篇9

据了解,中国2003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学生700万人、退役军人和农转非占300万人,全国失业人口1400万,新增和失业人数总计2400万人。另外,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的估计,2002年离乡离土的农民工约为9460万,离土不离乡的约为1.3亿人,加起来农村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约有2亿多人。再加上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很多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劳动力闲置。使的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的突出。

就业难的主要人群有大学生,农民工,下岗职工,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变成了政府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第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两个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实际上引导大家走上了一条路:就是上高中、考大学当本科生、研究生进而做博士生。这一条道虽然培养了众多研究型、应用型的人才,却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千差万别的需要,特别是岗位性、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导致了目前大学生“过剩”、蓝领技术工作要从国外进口的现状。现在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都相类似,在专业的设置上不能紧跟市场的需求,比如眼下很热门的会展经济、体育经济,需要大量专业对口的就业者,但是我们的高校根本就没有专门设置过这样的专业以满足市场的要求.要让毕业生们转变就业观念,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制定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政策,同时要积极研究就业市场的新变化,培养“供销对路”的新型人才,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终办法。第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先应尽快立法废除现行的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劳动者的合法身份;其次,强化劳动监察执法职能,严厉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不按《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工资的行为;第三,建筑领域应认真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第四,劳动监察部门应制定《农民工的举报和投诉办法》,规定举报和投诉的管辖、解决问题的专设机构、解决问题的期限等问题,为农民工的举报和投诉提供便利;第五,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应该将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作为一项法律援助的重要内容,应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的诉讼提供法律援助。第三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在提供实用技能培训、小额资金贷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加大力度;企业对他们也不能存在着“甩包袱”的想法,要积极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而下岗人员自身也要调整好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挖掘自身潜能,争取尽快重新融入社会。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10

【关键词】劳动和保障农民工就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阶层也开始迅速分化和迁徒,农民工以乡镇企业为跳板异军突起,义无反顾、势不可挡、坚忍不拔地行走在城乡之间,并以工人阶级后备军和城市居民预备队的姿态,执著而耐心地等待着社会的认可。农民工,现均称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地方称外来建设者,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具备农业户口的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三农”问题从被提出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广泛关注,其中,农民更是“三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农民工本身又就是农民的一部分,理应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而现在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难、讨薪难等问题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劳动和保障部门应当以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为己任,寻找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寻求解决的途径。

一、农民工就业难的社会原因

1、社会大环境大趋势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直接诱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储蓄不足、消费过度的矛盾充分暴露,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大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正常运行,不得不裁减员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形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影响。2、人们的意识存在弊端。一直以来,农民工从事的一直是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收入低、时间长的工作,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人称农民工是生活在“流汗,流血,流泪,忍受着衣着华贵者的屈辱”的现实中。3、城镇失业率逐年提升。城镇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失业人口流入社会,使农民工本来就不多的工作岗位受到他们的冲击,致使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加大。

二、农民工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自身文化条件、文化素质低。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是不管他们处于哪个年龄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所受教育程度低,大多为初中毕业生,而他们的文化水平与社会岗位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使他们在寻求就业机会时缺乏自信,这就增加了他们在得到就业机会的难度。

三、针对农民工就业难应采取的措施

(一)全方位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在当今社会,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是“燃眉之急”。要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应积极建立技能制培训基地,开设业余培训学校,让农民工能自愿积极地加入到学习知识的队伍中来。让农民工学会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与服务。一是加强宣传与就业引导。目前60%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与同乡近邻获得就业信息,信息往往不是很准确。大批农民工是先进城,后找工作。在当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要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避免农民工在没有就业意向的情况下盲目进城。二是加强就业服务。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搭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便利。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规宣传等服务。三是鼓励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目前养老、医护、家政、物业、废品回收、家庭维修等行业还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劳动保障部门应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原则,大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加强指导,清理限制措施、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转岗的机会。

(三)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也能享受到失业保险和城市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妥善处理好他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执行贯彻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能够应缴尽缴,全力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劳动和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用我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用信任的眼神、礼貌的话语温暖他们的心灵。断了根的花迟早会枯萎,希望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把温暖送给城市的建设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更力和谐。

搭建就业平台 破解就业难题 篇11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贴息贷款,就业,创业,三农

县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 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结合点, 经济社会结构错综复杂, 如何解决好县域就业与经济发展两大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小额贴息贷款是政府政策性贴息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集成创新, 河南省内黄县的实践经验证明小额贴息贷款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 在解决县域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特色农业发展、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等方面发挥了引导和支撑作用。

一、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内黄县从2005年开始在全县开展小额贴息贷款工作, 主要承贷机构是县农村信用联社和县邮政储蓄银行, 六年来共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1亿元, 扶持2 664人成功创业, 带动8 000余人实现就业。呈现如下四个特点:小额贴息贷款业务范围和限额不断扩大。2005年小额贴息贷款仅限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主要目的是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 从2009年开始国家进一步调整了相关政策, 将小额贴息贷款范围由原来“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等”, 贷款限额也进一步提高, 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由原来每笔最高2万元增加到每笔最高5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由每人不超过1.5万元增加到人均不超过5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8年小额贴息贷款规模由405.5万元增加到808.5万元, 增长近1倍, 实现了稳定增长, 达到了促进就业的预期目的。2008年之后小额贴息贷款规模迅速扩大, 2010年贷款规模达到6 307.9万元, 比2007年增长近12倍。小额贴息贷款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政府的小额贴息贷款发放上优先选择有特色、有市场、前景好、生产技术易掌握的产业项目, 并采取灵活多变的贴息方式和先贷后贴的运行机制, 有效地规避了贷款风险, 提高了借款人还款积极性, 也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成本和政府担保基金的风险, 贷款质量明显上升。2010年, 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的到期回收率达到99.96%, 形成了贷与还的良性循环。政府贴息政策的杠杆放大效应非常明显。政府贴息金额与银行放贷总额的比例约1∶23, 也就是说政府投入1元贴息资金, 可以带动银行20元贷款。同时, 银行放贷总额与农民自有资金投入比例约1∶3, 也就是说银行放贷1元又可以带动农民自有资金投入3元。六年来, 内黄县政府财政共投入贴息资金478.42万元, 引导金融机构共办理小额贴息贷款2 664笔1.1亿元, 带动农民投入约3.3亿元。

小额贴息贷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功效:有效解决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问题。六年以来, 内黄县共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小额贴息贷款8 184万元, 扶持1 678人成功创业, 极大的缓解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一种必然潮流, 但是返乡创业人员在外出打工时的原始积累对于自主创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小额贴息贷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下起了“及时雨”。有效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内黄县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贴息贷款2 455.6万元, 扶持973人成功创业, 约占全县下岗失业人数的1/3, 创造发展了一批私营企业、微型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社区服务项目, 培植了一批新的就业增长点, 广开了社会化、市场化、开发式再就业渠道, 它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促进再就业等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有效破解了三农融资难问题。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总额的97%用在了三农, 有力支持了温棚瓜菜、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内黄县的温棚瓜菜面积达到11.5万亩、23万栋;规模养殖场 (区) 达到110个,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995元, 年均增长11.9%。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 来自农业的资金积累大部分通过银行储蓄流到了城市, 内黄县金融机构存贷比大约为2∶1, 农村资金大概一半外流, 对三农信贷投入严重不足是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 小额贴息贷款对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内黄县探索出了一套发展小额信贷的典型经验

内黄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经济基础薄弱, 通过大力发展小额贴息贷款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选准扶持对象, 加强创业培训指导。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的扶持对象涵盖了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等人群, 这部分人群大多数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扶持他们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内黄县充分发挥各乡镇 (街道办事处) 劳动保障所的作用, 广泛宣传发动, 建立扶持对象和项目信息库, 做好指导服务和初审工作, 摸清基本情况, 为贷款发放提供了依据, 提高了小额贴息贷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县“创业服务指导中心”, 对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进行创业培训, 并建立创业跟踪服务档案, 在信息、技术、用工等方面搞好服务,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同时带动了更多的人员就业, 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与县域经济共同繁荣。温棚瓜菜、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是内黄县的特色优势产业, 经济效益好, 市场前景广阔, 投资风险小。如建设一座占地2.5亩的温棚投资约5万元, 一年的收益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内黄县通过贴息贷款“引导”扶持对象将生产资金投入到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中, 不但增强特色产业的发展后劲, 同时也使扶持对象在较短时间内走上了致富之路。扶持专业合作社,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组织创新, 鼓励农民以专业合作社形式扩大生产规模, 形成产供销产业链,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对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会员, 按合伙经营认定, 提供人均不超过5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 并享受全额贴息政策。例如“内黄县鼎盛花生合作社”便是这一惠民政策的受益者, 贷款资金的注入使其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 社员收益颇丰。创新担保模式, 丰富信贷品种。小额贴息贷款开办初期, 所有贷款全部由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提供担保, 随着此项业务的不断扩大, 担保中心的担保能力明显受到限制, 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先后推出了“存单质押”、“农户联保”、“公务员正式工担保”、“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组织”、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巾帼致富贷款等一系列金融贷款模式和产品, 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贷款渠道。内黄县设立了政府担保基金, 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建立了反担保制度, 不断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县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对辖内贷款客户根据不同行业, 分类建立信用档案, 进行评级授信, 对信用较好的客户实行利率优惠。加强资金监管, 发挥“专项”功能。为确保贷款贴息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内黄县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了对贴息资金的监管。一是严格审核。经办银行负责贷款贴息的审核、申报;担保机构负责对贷款项目、贷款金额、发放时间、期限、利率等进行认真核对和确认;财政部门负责审核贴息申请, 及时拨付贴息资金。二是设置专账。经办银行单独设置贴息贷款业务台账, 妥善保管贷款合同及相关业务凭证, 配合有关部门检查。三是强化有效监督。经办银行负责对贴息贷款的使用方向进行监督, 确保贴息贷款用于扶持项目;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贴息资金使用情况, 确保贴息政策落到实处。

三、小额贴息贷款发展中的矛盾分析

尽管小额贴息贷款发展快效果好, 但是现实工作中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分析解决存在问题。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小额贴息贷款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 例如内黄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温棚瓜菜特色农业比较发达, 农户对信贷需求旺盛。全县总户数约19万户, 其中农业总户数达到17万户, 如果满足1/5的农户贷款需求, 那么贷款总额应达到17亿元, 而目前小额贴息贷款总额才0.6亿元, 供求比例约为1∶27。要解决小额贴息贷款供求之间的巨大矛盾, 使这项惠民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应完善相关制度, 消除制约因素, 制定综合鼓励政策措施, 形成发展合力。小额贴息贷款自身设计上存在问题。一是贷款办理周期过长、程序较复杂。调查显示, 扶持对象对快捷的贷款办理有着强烈的要求, 大多希望在一周内办完一笔贷款。但是, 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 贷款程序趋于严格, 影响了贷款发放速度, 致使扶持对象的信贷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二是贷款使用期限较短。从实际调查中发现, 小额贴息贷款多为短期贷款。但是许多用户从事的生产项目需要更长的生产周期, 贷款期限与项目生产周期的资金需求存在不符的情况。三是信贷产品简单。当前贷款的需求较之以前更趋多样化, 但金融机构现有贷款产品仍以传统品种为主, 贷款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经办金融机构缺乏信贷积极性。在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性要求和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的制度设计下, 如果处理不好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就会影响小额贴息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目前内黄县农户贷款的主要用途仍以种养殖业为主, 约占全部农户贷款的70%。农业经济本身具有分散、缺乏产业规模效应且生产效率低的属性, 加之生产周期长, 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弱, 农产品不仅利润较低, 而且还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所以该产业不具有充足的盈利水平和偿还能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主要是在社区、街道等从事商业、餐饮和修理等微利经营项目, 科技含量较低, 不确定因素较多, 而对其发放贷款的笔数多、金额小, 管理难度大, 银行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收益低。以上原因使得金融机构对发放小额贴息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内黄县小额贴息贷款承办银行仅有县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担保补偿机制不健全。一是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不足。按规定发放小额贴息贷款, 需要地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给予担保。但由于内黄县地方财政相对困难, 目前担保基金共有242万元, 即使按照规定将担保额度放大5倍, 与有贷款需求并且符合贷款条件人员的贷款需求量相比有太大差距, 担保基金的不足, 将直接影响小额贴息贷款的发放力度。二是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险种少, 业务量小, 覆盖率低, 由于高风险、高理赔率、保险责任难确定等原因, 保险公司缺乏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积极性, 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缓慢, 目前仅有小麦保险、玉米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等三个险种。

四、实现小额贴息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上一篇:烟花爆竹参考主持词下一篇:攀爬的姿态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