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共8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篇1

腐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首要问题。中新社南宁2000年12月30日报道:广西城镇居民二○○一年最希望实现的事是加大反腐败力度,此外还有增加家庭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好转和搞好社会治安等。另据《工人日报》报道,一项由国内权威网站发起的“本次两会,你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网上调查活动,在业已统计的14520票有效投票中,“反腐败”以12515和86.2%的得票率位居第一,而且在投票进程中,这一热点始终保持领先势头稳居榜首。

(二)反腐败斗争的发展现状

反腐败工作应该说是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就受到党的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毛泽东同志在党进入北京执政前,就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经得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亲自下令严厉处置了贪污腐化分子刘青山、张子善。

随着共产党执政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变革,社会的变化,之前所担心的“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在一部分党的干部身上日益膨胀,并凸显出来。党内腐败现象日益突出。

据监察部长何勇披露:1992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34925件,结案155040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55481人。平均每年立案16.35万件,给予党政纪处分的为每年15.55万人。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一年间,共立案17.26万件,结案17.2571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46万人。立案件数和处分人数分别比前十年的平均数有明显增加。其中,县(处)级干部6043人,厅(局)级干部411人,省(部)级干部21人。表明,虽然我们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很大的成果,但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

通过分析查处的腐败案件,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1、窝案串案多。

2、前腐后继多。

3、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巨大。

4、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败现象也在不断地呈现新情况、新趋势。以1992年为分界,后期比前期的被判刑者增加4倍;腐败高发期达7年以上;“部委”腐败形式不同;一把手腐败窝案串案多;一边腐败一边升官;因案件牵连被揭露;受贿额大,行贿人少;配偶与子女掺和多;从生活作风上走向深渊。

腐败的危害

1、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使党的先进性蒙受玷污。直接危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到党的生死存亡,危及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2、延续了权钱交易的封建恶俗,恶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严重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正常进程,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破坏了政府的秩序和行使权力的公正原则,激化社会矛盾,毒化社会风气,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影响社会稳定。它还严重干扰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公共决策失误,投资扭曲,生产成本非正常上升,经济秩序紊乱,巨额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下降,人民负担加重,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考察腐败官员的人生轨迹,许多官员都是穷苦出身,靠自己的拼搏奋斗,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但是,就在他们官运亨通、事业辉煌、位高权重的时候,他们飘飘然了,他们以为功成名就了,老子天下第一了,沉迷于鲜花掌声、阿谀逢迎之声色犬马之中,不再注意学习和改造,听不进不同意见,我行我素,最终走上腐败的道路。

2、理想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在社会进入转型期时,一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迷乱心性,对资本主义世界心醉神迷,将巨额赃款转移到国外,把老婆(丈夫)子女送到外国,怀揣外国护照,随时准备叛逃出国。

3、封建思想遗存严重。封建文化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其中,最典型的是“家长制”和“官本位”思想。“家长制”思想表现在今天的官场里,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惟我独尊,专横跋扈,颐指气使。只要我是一把手,不管对错,我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官本位”的表现就是把“官位”当作第一追求,认为有了“官位”就有了一切,有了“官位”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才可以光宗耀祖。在这种价值观驱动下,为了谋取“官位”就可以不择手段,跑官要官,甚至买官卖官。

4、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占上风。看到体制转型期少数人的暴富,心理越发不平衡,就把手中的权力作为物质金钱交换的砝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二)外部原因

1、集团性腐败或集体腐败。客观上由于责任主体分散,形成了利益风险共同体,因而相对于个体腐败行为,它的压力和风险是有限的。在一些人看来,法不责众,大家都腐败,也就无所谓腐败了。集团内部轻则形成各行其是、心照不宣、互不拆台的松散关系,重则形成互相关照、互相利用、互相掩护、分享腐败所得的生存机制。集团性腐败主要是领导层的腐败,它的群体性特征,使它所造成的危害比个体腐败更为巨大和严重,同时它还具有示范(以身作则)效应,从而导致腐败的迅速蔓延。

2、体制内腐败。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欺骗性和破坏性。利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法制制度不健全的漏洞,钻体制的空子,化公为私,损公肥私;利用干部考察任用制度的漏洞,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拉帮结派,培植党羽。但是,由于这种行为本身有政府部门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性和公开性特征,往往不被视为腐败行为,其危险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警醒。

3、羡腐心态。考察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腐败的态度,大都具有两面性:既对腐败行为切齿痛恨,又对腐败获利欣羡有加。对他人的腐败行为教育加批评,对自己的腐败行为则百般辩解。公开场合讲反腐慷慨激昂,私人场合搞腐败神色坦然。导致许多清正廉洁的干部常遭孤立,“反腐斗士”难容于世。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腐败氛围”格格不入,他们触犯了某些“权势阶层”的利益,破坏了腐败文化的“游戏规则”。

4、不良文化环境的挑战。①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挑战。一是“官本位”的影响。二是“家长制”的影响。三是“人治”的影响。②中外文化碰撞中文化变异的挑战。③导致重个体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价值诉求被不断强化,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5、转型期制度不健全的影响。目前,我们的权力运行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可以说,权力运行无序,缺乏规范,制度无效,监督乏力,是国家管理制度方面的现状,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中形成一个很大的真空地带。中纪委研究室李永忠认为,同体监督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对于许多地方高级官员的腐败现象,地方纪委和司法机关往往“不敢、不愿、不能插手”。各地党委“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是制约党内民主和影响党内监督的根本问题。

治理腐败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的力度。

2、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

3、加快行政审批、财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篇2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 在良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 我国股市步入了空前的繁荣阶段, 股票指数节节攀升, 连创历史新高。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从1159.15 (2005年 4月29日 ) 涨到最高点 6092.06 (2007年10月16日) , 涨幅达到 425.56%;沪深300指数从932.4 (2005年 4月29日) 涨到5877.2 (2007年10月16日) , 涨幅达530.33%。这两年半的时间以来, 我国股市单边大幅上涨。曾经一度在2007年9月末, 中国股市市值达到25万亿元, 位居全球第4位。然而, 好景不长, 从此以后, 由于我国经济外部失衡、通货膨胀严重, 国家加大了对股市的宏观调控力度;外加受全球经济的增长放缓、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粮食、石油、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影响, 促使股市大幅回落, 跌幅居全球之首。半年之内, 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从最高点 6092.06 (2007年10月16日) 跌至低点2651.73 (2008年7月2日) , 跌幅为56.47%。沪深300指数从5877.2 (2007年10月16日) 跌至低点 2698.35 (2008年7月1日) , 跌幅达54.09%, 下跌幅度惊人。另外, 根据数据统计, 从2005年4月29日至2008年7月18, 上证指数日标准差达1506.71;沪深300指数的日标准差达1622.60。可见, 从股价指数来看, 三年内, 我国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

二、股票市场近几年发展指标的变化趋势

根据金融发展理论, 一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水平是衡量该国金融发展和深度的重要的因素, 但是, 从不同角度, 对一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的衡量将使用不同的指标, 但是每个指标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与缺陷。本文使用资本化率、交易率和换手率三个指标, 从不同侧面对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描述。

(一) 资本化率 (CAP)

资本化率 (market capitalization) , 即国内股票市价总值/GDP。是衡量股票市场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图1可知, 我国资本化率总体来看是比较低, 从2002年到2005年资本化率逐年降低, 且都低于40%,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 资本化率开始上升, 2006年达42%, 2007年达到顶峰的132.52%。之后, 由于我国股市大幅下跌, 资本化率大幅降低, 2008年一季度估计为92.2%。

总之,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2002年到2005年之间,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可是资本化率降低。资本化率与其他国家相比, 如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30%,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约为100%, 东盟国家则大约为70%至80%, 我国资本化率比较低。

(二) 交易率 (tradeover)

交易率指得是成交额与GDP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大小。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2年至2008年一季度, 我国的交易率变化情况与资本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2002到2004年, 成交额小幅上升。但是, 2005年, 跌到最低点31664.79亿元, 随后2006年急速上升到90468.91亿元, 上涨幅度达186%。2007年成交额达460556.23亿元, 相对于2006年全年上涨409.08%, 说明2007年, 我国股市成交额急剧上升, 达到历史空前速度, 但随后又急剧下降;单从交易化率来看:2003年至2005年下降到17.37%, 2006年开始上升, 达到 (43.20%) , 到2007年, 交易率飞速增加, 首次超过GDP, 并达到 186.75%。

(三) 换手率 (turnover)

换手率 (turnover ratio) , 即总成交金额/市值, 换手率高反映出交易成本较低, 或市场投机活跃。换手率衡量了相对于证券市场规模的交易活跃程度。从理论上来看, 交易越活跃有利于改善资本配置, 推进经济长期增长, 因此换手率是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过高的换手也表明股票市场是高度投机的市场, 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从图1有关换手率的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2002年、2003年、2005年的换手率都低于1, 而2004年换手率有114%, 反映在连续熊市的压力下, 2004年, 大部分股民在割肉卖股票, 一部分人在底部买进。股权分置改革后, 换手率提高, 市场活跃度增加, 2006年达101%。2007年达140.78%, 2007年的高换手率, 也反映了股市活跃度增加, 伴随着投机气氛也在增加。到2008年一季度, 换手率大幅降低, 达到历史新低, 只有42.41%, 市场交易活跃都低, 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三、我国股票市场结构情况分析

2005年5月份以来,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 A股市场的首发和再筹资一直停止, 股票市场融资功能一度失去, 自2006年6月, 中工国际首发开始以来, 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 A股市场共融资4504.03亿元, 融资功能明显。经过近三年多的历程, 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空前扩大, 2007年资本化率达132.65%, 到2007年6月上市公司家数达1477, 几乎包括了国民经济所有的重要企业。市场参与者急速增加, 2007年6月份, 全国开户数达到10705.65万户, 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投资者开户数。一个资本大国在东方崛起。同时, 我国股票市场结构特点也随着变化, 主要表现如下特点:

1.A、B股同时并存

A股指在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人民币的股票。B股票是指“境内上市外资股”, 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内外投资者发行、募集外币资金并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我国处于A、B股并存的局面, 且B股处于边缘化阶段, B股的筹资功能基本消失, 几乎完全陷于瘫痪状态, B股市场创立十多年来, 共筹集资金约53亿美元, 这个数字还不及中国联通2000年在海外市场一次性筹集的56.5亿美元。所以解决B股问题, 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

2.股票市场单一, 缺乏衍生产品

现阶段, 我国股票市场没有买空卖空机制, 金融衍生产品缺少, 仅有的权证产品市场规模少, 投机气氛浓, 融资融券业务开张无时间表, 股指期货姗姗来迟。远未满足我国投资者的需求。

3.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多样化

我国公开发行的股票按股票持有者身份界定股份性质, 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同时存在国有股、法人股、外资股等复杂的股权结构。尽管股权分置改革以来,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问题解决了。但是, 大部分股票是受限的, 具有一定的锁定期限, 严重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供给和流动性。

4.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结构失调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近年来, 我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006年6月到2007年上半年, A股市场共融资4504.03亿元, 但是直接融资的比例还是比较低, 相对于2007年6月份的各项贷款额250792.59 亿元, 直接融资比例还不到间接融资的1.8%。可见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如此低, 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市场投资者结构倒置, 散户大于机构投资者

我国股票市场的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是以散户占了大多数, 我国现阶段基金管理公司达59家, 共管理基金341只, 截至2007年10月底, 我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 截至2007年6月我国股票市值达166232.7901亿元, 基金资产净值占总市值的20%, 而西方的股票市场机构占总市值达80%以上, 所以我国股票市场散户占比大, 散户的非理性增加我国股市的波动性。

6.股票市场层次结构单一

我国现在的股票市场只有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市场层次结构单一, 只有主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至今还没有推出, 深圳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区别不大, 更没有美国的纳斯达克的场外市场, 缺乏区域性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仅有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所谓的三板市场) , 且市场交易不活跃。

7.股票市场法律制度逐步完善, 但空白点较多

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制度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并与国际接轨, 新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颁布实施, 同时也颁布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与国际会计准则更接近;在《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两大基础上, 颁布实施了:《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保荐人尽职调查准则》、《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等。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目前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

近三年, 我国股市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是,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股市的波动性过大, 股指大起大落, 同时市场结构不完善, 我国股票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 影响到市场功能的发挥和造成股票市场低效率运行, 进而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现阶段股票市场存在问题如下:

(一) 资本市场层次结构不完善, 股票市场产品单一, 衍生金融不发达

既没有创业板市场, 也没有完善的场外市场, 因此使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被排斥在股票市场之外, 资金需求不能得以有效的满足。仅有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所谓的三板市场) , 且市场交易不活跃, 主要是原STAQ和NET的遗留的和退市的公司, 通往主板的通道也没有放开, 转板机制方面缺乏政策。严重阻碍了多层次资本的联动关系, 不利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另外, 我国股票市场没有买空卖空机制, 金融衍生产品严重缺乏,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推出无时间表, 远未满足我国投资者的需求。

(二)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比例失调, 机构投资者不足

个人投资者三分天下有其一, 对市场的波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有专家把近期我国股市的迅速的增长的归因于散户推动的, 且机构投资者存在不规范现象, 少数机构投资者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应有作用, 反而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操纵市场孳生基金黑幕等不规范现象, 如上投摩根的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事件。

(三)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质量较低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原来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形同虚设, 另外,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差, 每股盈利微薄, 净资产收益率较低。一些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为了圈钱, 公司上市就出现盈利下滑。

(四)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 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严重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复杂, 既有A股、B股、H股, 又有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社会公众股等。严重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供给和流动性, 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且小股东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损害小股东利益明显。

(五) 市场投机气氛浓, 换手率过高

投机是股票市场上的一个必然现象, 我国股票市场从1992年开始进入投机期, 随后投机成分越来越大, 呈现出过度投机状态。我国股市的市盈率偏高, 2007年上半年平均市盈率在60倍左右,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换手率偏高。2007年全年我国的总换手率达140.78%, 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30-50%。

(六) 股票市场的政策化色彩浓厚, 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监管体制缺乏效率

我国股票市场的设立目的就是为国企融资和改制服务, 为我国股市的发展打下了行政化的色彩, 国家的政策对的股市影响非常重大, 用行政命令来达到市场均衡。同时, 现阶段的市场制度还不健全, 存在一些法律空白, 且政府监管效率低下。

参考文献

[1]彭健, 娆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7) .

[2]舒眉.中国资本市场还要向印度学习.南方周末, 2006-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篇3

摘 要:文章以CNKI、万方、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其收录的1979~2014年发表的论文从年度、作者、主题、期刊等方面对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研究的状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分析;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一、概念界定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指各少数民族在没有创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以前,通过口耳相传,并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代代相承的具有强烈民族情感和时代特征的民族口述史实。包括古老仪式歌、民歌、创世史诗、叙事长诗及传说故事等。

二、统计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涵盖的各个词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民族口述档案,以我国苗、彝、壮族等 55个少数民族匹配口述历史档案、口述档案、口述史料)为检索字段。以档案学作为检索学科门类并辅之以历史学科和民族学科为补充学科门类,对其收录的1979~2014年的发表在上述三个数据库中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论文进行全面检索。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用手工方式对检索结果加以核对筛选,除去报道介绍、年鉴及书讯等文章,剔除一稿多投及作者不详等情况,以研究性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论文作为统计对象,最后共得到期刊论文69篇。

三、相关数据与结果分析

1.年度分布。某领域或专业一定时间内的论文成果可以大体反映该时间段的研究水平和进展情况。36年间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论文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发文1.92篇。根据研究论文的增长情况可将这段时期的研究分为4个阶段。

2.作者分布

(1)作者系统分布。通过对作者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35年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者分布的情况,还可据此正确认识各系统的研究能力。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教学部门作者发文数量最多,为45篇,占发文总数的65.21%。高校教学部门、档案馆与图书馆合占发文总量的86.96%,表明这高校占据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研究生公费改自费,科研立项与奖学金挂钩的奖励机制将使学生对科研的关注度增强,发文数量相应会有所增加。

(2)作者合作度及合著率分布。按计量学的观点,论文合作情况包括论文的合著率和合作度两个指标。论文的合著率指的是合著文章在总发文中所占的比例,论文合作度即在确定时域内某种或某类期刊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本次统计的69篇论文中,论文合作情况呈现两极分化,1979~2003属于独立研究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主要是个体研究。2004年后合作水平有所提高,稳定在1.00左右。36年间年间论文的总体合作度为1.16,其中2012年是合作度历年最高为1.77,近五年合作度均稳定在1.20左右,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合作趋势虽然平稳但有待加强。

3.主题分布。主题分布直接反映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重点、热点及档案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是了解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内容的重要途径。本次统计的69篇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作用、收集挖掘、开发利用、保护传承四个方面,分别发文10篇、12篇、13篇、26篇,占发文总量的89.71%,其中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两方面的研究占总发文量的57.36%。反映出各主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不够深。一方面,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状况来说,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概念、价值等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具有全局性指导的深层次理论。另一方面,重复研究的现象同样存在,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研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所涵盖的古老仪式歌、民歌、史诗等形式的研究较为贫乏。限于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等著名史诗的研究,影响了科研的整体质量。

2.各民族覆盖面不够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研究中大多以人数较多的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为个案,譬如:《试论广西口述档案的价值》、《苗族口述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永久保存机制研究》、《云南石林彝族口述档案资源库建设研究》等,忽视了诸如傈僳族、基诺族、怒族、高山族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

3.合作率与合作度不够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领域个人独立研究占主体地位,合作研究较少,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智能发挥不充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形成和积累属于跨学科性质的活动,不仅涉及到档案学、历史学的知识,也涉及到社会学、新闻学等领域。该领域的研究仅仅单纯依靠档案界的力量很难持续有效进行,需要研究者甚至跨学科的交流合作。

五、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提升路径

1.注重深入开发与利用研究。注重对口述档案资源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价值。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聘请专家学者指导、参与特色民族口述档案的深层次开发利用。通过对民族口述档案资源的深入开发,把静态的、隐蔽的口述档案资源转化为直观的、动态的情报信息,并以文摘、专题研究报告、書目索引等二次文献形式,提高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利用率。

2.拓宽各民族研究覆盖面。一方面,不遗余力的深入挖掘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独特魅力,开展个性化研究;另一方面,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审批进行严格把关,从研究源头避免重复研究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促进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

3.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就学科间而言: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鼓励跨学科合作,强化档案学、图书馆学及情报学三大学科之间的交融;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开展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理论研究,促进各地区口述档案工作。就学科内而言:广泛涉猎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人类学、民俗学、美学、文学、文学及艺术等各个门类,增强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高水准性。

参考文献:

[1] [2]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篇4

得的成就 1、2008年8月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参赛运动员 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本届北京奥运会共打破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并破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成为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2、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3、2010年5月1日,我国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4、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在亚运会后举办了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5、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6、2011年11月1日,神州八号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中国从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7、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标志着我国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现代航空母舰,标志着一个强大的海军,也显现了一个国家的海军战略和综合国力。增加中国海军实力,维护了我国领土的安全!8、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飞天的梦想,成功的载人对接任务是建立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是其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的最新展示,同时还将与其日益扩张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相匹配。

9.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11、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12、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13、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14、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西藏有丰富的旅游、矿产、水利等资源,青藏铁路的建成和通车,便利了游客进藏和西藏的资源开发,对于扩大旅游创汇、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篇5

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它分布在教育、卫生、文化、农业、交通、城市公用、体育等领域和社会福利、社会中介、机关附属等行业。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总结经验,探讨规律,对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继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已经在部分行业和某些地方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一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恢复社会事业,适当下放各类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大多数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本单位有经营管理权、机构设置权、用人自主权和分配决定权。1985年3月,中央下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研事业

单位改革主要是改变许多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与教育、生产相脱节以及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按照《决定》,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有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体,有的在联合的基础上并入企业,有的自我发展为科研生产型的企业,或者成为中小企业联合的技术开发机构。在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对卫生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要求:扩大卫生机构自主权,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发展集体卫生机构,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和街道组织举办医疗卫生设施,支持个体开业行医,村一级卫生机构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举办,也可以承包给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集体举办,也可以由卫生院下乡设点。5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对教育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之后,中办、国办又转发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意见》,对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作出了部署。在上述文件的指导下,从1985年开始,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在科研、卫生、教育、文艺等领域陆续展开。

第二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1993年,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机关要减少对事业单位的直接管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下放;打破部门所有制和条块分割,拓宽事业单位的服务领域,使事业单位成为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独立法人,促进事业单位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鼓励集体、企业、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兴办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职能、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要与党政机关区别开来。事业单位按照经费的不同来源分为三类:一是经费自收自支的,享受企业的各项自主权,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由国家实行差额补助的,政府在管理上适当放活;三是国家全额拨款的,其数量和规模从严控制。这期间,事业单位的改革,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199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是党和国家就事业单位改革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文件。文件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措施:合理划分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职责,行政管理职责原则上交归行政机关,党政机关分离出来的一些辅助性、技术性工作由事业单位承担;遵循“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和

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中央和省市所属事业单位,主要为所在地服务的,下放给所在地管理;积极发展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急需又在经费上实行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压缩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事业单位。按照这一文件,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事业单位,原则上改为企业;一些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主要由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应用技术开发单位等,并入企业或改办为科技先导型企业。为了使事业单位改革有可供遵循的具体政策,这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具体文件,主要有:199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办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1998年12月,国办转发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编办《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意见》;1999年2月,国务院转发了科技部、中央编办等5部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1999年4月,国办转发了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体改办《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999年8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1999年8月和2000年5月,国办分别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通知》、《关于经济鉴证类社

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实行脱钩改制意见的通知》; 2000年2月,国办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的意见》; 2001年8月,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所有这些文件,对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都提出了具体政策,事业单位改革分领域不断推进。

第三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四中、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这些精神,各省区市都选择了一些领域和若干地市开展分类改革的综合试点。这期间,有9个省、区、市出台或研究拟定了分类改革方案,13个省、区、市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和清理整顿,7个省、区、市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模拟分类,13个省、区、市推进了改革试点工作,其中进展较快的省、区、市已完成试点。各地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综合试点的主要做法有:合理划分政事职责,把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把机关承担的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职能交给事业单位;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鼓励支持事业单位实行横向联合,变事业单位由国家举办、靠国家花钱为“花钱买

服务”;对重复设置、业务相近、规模过小、任务已完成或严重不足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合并,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部分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并入行政机关。这期间,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亮点。从 2003年7月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国9个地区和35个单位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试点将文化事业单位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前者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后者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经过试点,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有了较大突破,一大批事业单位通过改革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05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在从2003年开始的农村配套改革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结合乡镇行政机构一并进行改革。

第四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至今。党的十七大要求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的要求,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起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配套改革措施。为了探索经验,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整体推进,各地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改革继续扩大范围,深入发展。为了推动改革,2008年10月国办印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明确了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到2008年底,全国333个地级市中,开展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已达117个。2009年,对出版社进行改革,全国出版社除保留4家外,全部转企改制为企业;杂志社的转企改制工作也逐步展开。多年来,卫生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在新农合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健全后,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医药卫

生事业单位改革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着力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等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2月,卫生部、中央编办、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在各省、区、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同时,国家选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几个主要行业的事业单位改革

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30万个,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无论是机构数还是从业人员数,都是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法人组织。在这些事业单位中,人数最多的是教育、卫生、文化、科研系统。教育事业单位48万个,人员1400万,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 50%;卫生事业单位10万个,人员400万,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15%;文化事业单位8万个,人员150万,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4%;科研事业单位8000多个,人员69万,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始终把这几个行业作为重点。

教育事业单位改革。教育事业单位改革集中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机制等方面。主要内容有:对中小学实施九

年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整合高校,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以就业为导向,形成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体制;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改革教育投入体制,实行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义务教育政府负责。1998年,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全部211所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普通高校除两个暂由国家局管理外,其余91所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除几所由中央财政负担的成人高校就地并入普通高校或改制为培训教育机构外,其余72所成人高校,与46所中专和技校一起,由部门管理转为地方管理。1999年1月,5个军工总公司所属400多所学校的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00年2月,国务院其他部门所属161所高校和617所成人高校、中专和技校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又进行了调整。至此,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2000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将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及操作运行,成建制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

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形成规模经营,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2002年,将农村中小学上收到县集中管理,撤销乡镇政府设立的专门教育管理机构,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将农民办教育变为县以上政府办教育。同时,制定了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辞退代课教师。按照国务院的决定,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分地区逐步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对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中小学教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卫生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主要改革举措有:一是鼓励多渠道筹资、多种形式办医,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医的格局。二是改革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形成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三是进行人员聘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卫生事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扩大医院自主权,通过市场化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1992年,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提

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包括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2000年,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政事分开,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管制,规范运营,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加强监管,实行医药分家等。2003年,决定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并开始新农合试点。同年,非典发生直接暴露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客观上加快并推动了卫生体制的改革。2005年,国务院决定把新农合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并要求在县、乡、村三级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服务保障。在新农合试点并广泛建立起来以后,2006年,国务院提出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会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卫生医疗体制的制度框架,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重点抓好五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文化事业单位单项和部分地区改革的基础上,2003年7月,中央决定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和山东大众报业集团等20个新闻出版单位、国家图书馆等6个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创作演出单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9个文化企业单位共35个单位进行改革试点。试点地区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积极推动政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合并或合署办公,并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推进重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创新文化经营管理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创新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从体制上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为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环境。经过两年多努力,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2005年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对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实

行改企转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加大投入,调整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三是推动主辅分离,将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销售部门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四是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将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地方出版发行单位和高校出版社于2009年底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除保留4家公益性出版社外其余于2010年年底前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为保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从2003年到2009年,中央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25个配套文件,明确了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时在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安置、财政税收等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为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平稳过渡提供政策保障。

科研事业单位改革。1985年以来,针对科技与经济脱节、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机构重复分散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科技部门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科研院所运行机制。改革科研院所拨款制度,将原来按人头划拨的事业费减少到1/3,剩下的2/3改为课题费,由科研单位通过申报课题进行竞争,调动科研院所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推进技术市

场建设和科技创新。1992年,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调整科研机构,分流科技人员,鼓励研究机构进入或转为企业。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作出决定,明确要求调整科技系统的结构,分流人才,从体制上解决科研重复设置、力量分散、与经济脱节的问题。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和建设部等11个部门所属134个,共376家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改企转制。2000年,国务院22个部门所属265个公益类科研院所实行分类改革,或改为企业,或改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或改为中介机构,或进入高校。全国县级以上科研所5800家中,已有2000多家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高校。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程勘探、勘察设计单位与主管部门解除行政隶属关系,由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通过改革,改变了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独立科研机构的状况,初步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中介组织共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到2004年底,部门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方案批复工作全部完成。国务院20个部门所属的265个公益类科研机构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员,形成了 100个左右的重点院所和1.56万人的精干研究队伍。

各地不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要求,各地在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行业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地区事业单位改革。

──在清理撤并现有事业单位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进行摸底分类。许多地方把清理整顿和规范现有事业单位作为推进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上海从2005年到2009年3月,撤并事业单位501家,核销人员编制4万多名。云南从2005年至2008年在全省开展了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工作,规范了事业单位的名称、隶属关系、机构规格、编制结构比例,清理撤销了职能消失、设置不合理的事业单位。河北从2004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工作,撤销省直属事业单位51个,合并17个,并对机构名称、经费形式、职责任务和领导职数等进行了规范。天津通过清理整顿,撤并事业单位约1300个,精简16.3%,减少人员编制3万多名,精简8.27%。在清理撤并的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问题。上海对全市8384家事业单位按三类进行了模拟分类,其中履行行政职能类、公益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分别占总数的7.3%、89.9%和2.8%。浙江对全省33256家事业单位按四类进行了分类,其中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3403家、社会公益类23807家、中介服务类530家、生产经营类924家,分别占总数的10.2%、71.6%、1.6%和2.8%;此外,因

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或机构职能需作较大调整,明确不列入分类范围的3847家,占总数的11.6%;暂缓分类的745家,占总数的2.2%。广东、山西、重庆等地拟订了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将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吉林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执行与行政支持、纯公益、准公益和开发经营四个类别。陕西按照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三种类型对省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辽宁40%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已经离开事业单位序列进入企业。

──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地把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实行“管办分离”。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将区卫生、文化部门所属公益性事业单位划归公共委管理。上海在卫生领域组建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市政府办医主体,管理市属的22家医疗机构,市卫生局主要履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职能。江苏省无锡市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领域,分别组建了学校、医院等管理中心,教育局、卫生局等原主管部门不再直接管理这些事业单位,工作重点转到全行业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监督检查等职责上来。二是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重庆市2006

年组建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成立了由党委、理事会、行政管理团队和职工代表大会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党委是最高决策机构,职工代表大会是监督机构,理事会由内部职工代表、行政人员、社会人士各三分之一组成,在党委领导下与行政管理团队、职代会共同研究重大问题。广东省选择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水电规划研究勘测设计院作为试点,建立理事会,实行法人治理。三是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重庆市借鉴国资委的做法,成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解决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缺位”问题。山东省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按照隶属关系,由财政部门委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进行监管。

──改革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制度和有关财政政策。20世纪80年代后,根据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开始实行人事制度分类管理,研究探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00年中办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主要是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目前全国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比例均接近80%,有22个省市实行公开招聘的事业单位达到80%以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完成了岗位设置管理的方案并开始实施,增强了事业单位内部活力。

2006年,在进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同时,事业单位也相应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在实施步骤上,先进行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套改,其他逐步到位。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从2009年1月起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从2009年10月起实施,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从今年开始实施。2008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单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与缴费相联系的待遇计发办法,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为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通过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保证人员待遇不降低。为推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行业体制改革,财政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对这些行业的事业单位给予经费投入、税收优惠、转企改制、资产处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同时,适应不同时期的特点,财政部门及时调整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投入政策,规范事业单位收费管理,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

──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是政府设在基层的为“三农”服务的工作站所,它面

向广大农村和农民,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技术指导和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基层涉农机构,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开始的市县乡机构改革中,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重要任务之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乡镇事业站所在农村的重要作用。到2002年底,这轮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通过改革,整合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分流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搞活了乡镇事业单位机制,增强了乡镇事业单位为农服务的作用。2003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农村进行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决定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把乡镇教育、财政和机构改革配套推进,并把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关键。乡镇机构改革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同时,重点抓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改革的主要做法:一是整合事业单位,将原来过于分散的事业单位合并为几个综合性的服务中心,以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二是将乡镇事业站所的公益职能和经营职能剥离,公益性的继续由政府投入,经营性的转制为经济实体或中介组织,按市场化运作;三是精简人员,减少财政供养人数,把“养人”变为“养事”;四是创新乡镇事业站所机制,提升服务功能。到目前为止,全国约60%的乡镇已完成试点工作,整个乡镇机构改革包括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在2012年全部完成。

──不断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由于事业单位种类多,从业人员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在推动行业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各地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试点一般以一个市(地)或一个县(市)为范围进行,通过一个点一个点的试点,形成较大的面。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进行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一年多来,出台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开展了事业单位模拟分类,推动部分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并在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管办分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山西对省直59个部门的524个事业单位在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撤销了31个,合并了18个,下放了1个,收回事业编制898名。上海采取先研究规律,破解瓶颈,制定政策,再指导改革;先开展清理,摸清情况,初步归类,再分类改革;先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再推进改革的工作步骤,减少事业单位240家,人员编制5.9万人,归并129家,改企182家,新建295家。浙江改企转制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1600多家,对2.5万多家事业单位实行了聘任制度。广东在精简撤并事业单位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到目前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学校9170所、医院223所、科研机构50个。重庆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对养老保险新制度下基金收支、财政

负担及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职业年金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在99.6%以上的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度,99.8%以上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签订工作合同。目前,试点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的成效

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持续不断的工作,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事业单位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的改革成效显著。

教育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趋于合理。1998年开始,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211所学校和5个军工总公司所属400多所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原国家经贸委93所普通高校,2所继续由原主管部门管理;81所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0所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中央为主。72所高校、中专和技校,由部门管理改为地方管理。2000年2月,对国务院各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进行了大的调整,涉及 161所普通高校和617所成人高校、中专和技校。161所普通高校中,22所由部门主管调整为教育部管理;22所与教育部所属高校合并,11所相互合并后划转教育部管理;1所与其他部门高校合并;5所改为部门非学历培训机构;97所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3所继续由原部门管理。617所成人高校、中专和技校,34所撤销,改为部门非学历教育机构;3所改

由其他部门管理;3所继续由原主管部门管理;11所与普通高校合并;446所由部门管理转为地方管理;120所铁道部所属学校的体制暂时未变。到2007年,我国高校在学总规模达到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

卫生事业单位形成覆盖城乡的综合体系。健康历来是党和国家关心的最大的民生问题,卫生事业单位改革的趋向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防病的需要。卫生事业单位经过多年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果。一是卫生资源不断扩大。各种形式的卫生机构,公办的民办的,西医的中医的,治病的保健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各种医疗机构91.7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和私人举办的医疗机构近30万个。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全面覆盖我国农村,有94%的农民参加了新农合。三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村卫生室相继建立,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健全,2009年又建成2.9万个乡镇卫生院、扩建了5000所中型卫生院,平均每个县的中型卫生院达到2-3所。四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城区的全覆盖。在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了卫生服务机构,核定了编制,下拨了经费。2007年底全国已有2.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09年新建和改造了37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五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抓紧推进。不少省已开始试点,中央确定的16个试点市的试点已经开始。

文化事业单位调整结构创新体制。1999年开始,调整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区市厅局报刊的结构,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刊中,内容重复或发行量少的进行合并或撤销。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将一些报纸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党报报社或报业集团。国务院各部门的149家报刊重新确立了隶属关系。接着,从2001年开始,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以调整结构为主线推进改革,组建了大型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广电集团、电影集团,有条件的组建了跨地区、多媒体的大型新闻集团。整顿书报刊市场的工作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8月结束,全国共停办报刊709种,党政机关报刊改为非党政机关主办的325种。到目前为止,29个省区市中,省属和试点地区文艺院团共有995家,已转企改制107家,占总数的10.8%;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试点地区144个,已建立综合执法机构647家,其中试点地区本级已建立80个,占试点地区总数的55.6%;地方1000余座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地方电影制片厂,现共转企改制15家,占总数的51.7%;省属及试点地区电影公司和电影院,现共转企554家,占总数的56.6%;地方电视剧制作机构,现共转制或剥离转制38家,占总数的58.5%。广电传输网络,已有27个省区市建立省级广电传输网络公司,14个省区市实现了省区市内所有地市广电传输网络的整合。地方出版单位共转企308家,占总

数的63.5%;地方发行单位共转企2374家,占总数的96.3%,22个省区市的发行单位已全部转企改制;省属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已有19家完成试点,占总数的54%。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以乡镇为例,2009年,全国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5062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1444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3%和97.2%。

开发应用型科研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走向市场。1999年开始,对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按照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要求,131个进入企业集团,40个转为科技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18个转为中介机构,24个并入高校,12个转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中央20个部门的265个科研机构也完成了改革,其中按照非营利机构管理的公益类院所101个,整体转制为企业的56个。为了促使这些科研机构转制,中央给予了 7项优惠政策:原有的正常经费继续拨付,享受国家支持科技型企业待遇,5年内免征有关税收,基本建设项目经费适当支持,赋予外贸进出口权,科研课题和项目与其他科研机构同等权利,已批准的课题和项目按原计划实施。1999年开始,除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探任务的骨干力量为事业单位外,中央各部门所属其余的地质勘探单位划归各省,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勘察设计单位

则全行业转企改制,分别移交地方管理和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少数改为中央管理的企业,以工程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岩土工程公司等模式改革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到2008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283家、地方政府所属近1000家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已转制为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篇6

大成就

内容摘要: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已经基本摆脱了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关 键 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深入持久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1、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

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1.1我国经济管理的民主化。

经济管理民主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业已取得重大成果。邓小平早在1980年8 月就指出:要“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他把经济管理民主化作为党和国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行我国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是在对以往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深刻和痛苦的反思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新中国建立以来,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对新中国迅速恢复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建立起新中国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体系,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管得过多、管得过死的严重弊端,以及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严重官僚主义作风,使企业事业乃至农村等基层组织很少有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智慧和创造精神受到严重压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困难;同时,官僚主义的

日益严重也给政府的人民公仆形象带来严重的伤害。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同时必须实行经济管理的民主化。邓小平指出:“我想着重讲讲经济民主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放权的基本内容就是: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农村、企业事业、街道等基层放权,向人民群众放权,使地方、企业等基层和人民群众有必要和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这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根本性措施。1.2我国行政管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业已取得可喜的成绩。首先,我国行政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不仅在国务院系统本身需要通过民主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提交每年一次的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其中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此外,还包括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长江三峡工程等。在各省、市、自治区,地方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的决策问题,同样需要提交本级人大讨论通过。其次,即使在国务院本身,各个部门需要起草一些新的行政管理制度,一般要有国务院几个部门牵头,同时还要有全国人大、中共中央以及人民团体的有关部门参加。这些重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广泛 发扬民主的过程,本身就是体现民主决策的精神。1.3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参政议政活动。

按照国家法律和政府法规的规定,由各级政府依法提供渠道,使我国人民群众的参加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渠道日益增多。一是,对于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于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决策实施等,特别是关系自己和自己所在社区利益的管理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的是自己直接向政府机关反映,有的是通过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向政府机关反映;二是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腐败和

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批评斗争直至诉诸法律;利用宣传舆论工具,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行为等。三是由于政府机关纷纷采取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等现代管理制度,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宽广起来,也更有利于加强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1.4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国在农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村民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在城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根据国家《企业法》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包括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企业和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单位领导人,民主决策企业单位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在城镇,认真发挥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作用。

总之,经过20年的改革,原先由政府机关代行的基层单位的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管理权力,现在已经移交给基层单位自己行使。换言之,国家已经将基层的自主权交给基层单位及其职工群众行使。1.5政府机构经过了四次改革。

邓小平把权力下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

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四次机构改革促进了政府机构不断精简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交给企业,把社会资源的配置权力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机关包揽逐步转交给市场,把原来政府机关对企业直接行使的众多经济管理权力转交给市场,即使仍然需要政府对企业行使的权力,也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采取间接的、经济的手段为主,同时,辅助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现在已经大体形成“市场引导企业,政府调控市场”的总格局。

四次机构改革也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据中央编办介绍,1982年机构改革,以精兵简政为原则,大幅度减少了政府部门的数量,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司局、处、科的机构数量,减少了各级行政领导副职的数量和在编人员数量。

1988年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呼声日高的状况而开展的。这次改革着力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1993年机构改革,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的迫切要求,这次机构改革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由70个减为59个,机关人数由3.67万人减为2.92万人。

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拆庙搬神”,大幅度精简了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数量,从而为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创造了条件。改革进展顺利,实现了预定目标。国务院组成部门从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1/4,移交给企业、社会中介和地方的职能200多项,人员编制总数被减少一半,机关建设和工作作风出现了新的气象。

我国各级政府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正在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把综

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要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2、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

2.1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政府管理是否科学,首先看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否对头,管理的方式是否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重新确立起“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和开放的正确方针。应当说,二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工作一直坚持了这样一条正确的路线前进,这是一条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管理的正确路线。这是我国行政管理能够实现科学化的基础所在。

政府行政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就要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来进行,要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邓小平指出: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随着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以及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实行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再包揽企业事业单位具体事务,企业等基层单位拥有了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在管理国民经济方面,政府主要职能是在于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政府规范市场;搞好宏观调控,搞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2.2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这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任务。

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经济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明确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关键,发展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搞好社会稳定,搞好改革开放,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机关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前进,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按照“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标准选拔公务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普遍建立、健全和正在逐步完善公务员 制度,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3、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0年来,我国在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上迈出了重大步伐。邓小平一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也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把行政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治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健全国家机构组织制度、惩治腐败、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教育法、体育法、国籍法、统计法、科技进步法等行政管理法律,并且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国务院颁发和施行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加快了行政管理立法,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立法。截止到1996年9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先后审议通过了300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4200多件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还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到目前,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国家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的颁布和执行,使得广大企业事业等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可以和政府机关“对簿公堂”,“民”可以告“官”。这体现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人人平等。各级政府机关通过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保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人民公仆的身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国将继续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一方面,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的法律体系的建设,使每一方面的行政管理都能够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我国各级人大将加大法律的执法监督检查,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使各级政府能够认真遵守已经建立的各项法律,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4、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首先,我国政府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广泛采用现代国际经济管理惯例办事;同时,也采取现代国际通行的有关行政管理做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日益迅速和广泛地融入世界大市场经济之中。邓小平指出:“至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的效率,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方面比我们好一些。”在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经验,学习外国有益经验,以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尤其必要。这不仅在我国参加世界市场经济的活动中需要这样做,而且在进行国内市场经济活动中也需要这样做。唯此,我国经济才能够走向世界,才能够不断开拓世界经济大市场,才能够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其次,近几年根据我国现实国情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政府机构,先后引入了一些当今世界不少国家正在实行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新做法。比如,推行了政务公开制、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竞争行业项目招投标制,以及政府采购实行招投标制等新做法。政府部门通过推行这些新做法,把本部门行政管理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期限、违规处罚办法、监督办法等向社会公开明示,规范行政工作行为,接受社会监督;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职能部门,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把服务的内容、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完成时限、违约责任公开向社会承诺,做到

承诺必践,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政府的综合部门实行政务公开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取得基层、群众的信赖;竞争行业和有项目管理职能的部门以及政府采购自身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招投标制,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对于那些社会和群众关注、容易引发腐败行为的政务工作,实行公开的原则,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标准,依法行政。这样做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造就一批优秀的、淘汰一批能力差的,使公务员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有利于各级政府机构高质量、高效率地为人民服务;从而提高和恢复各级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既包括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机构设置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重大关系。政府要保证市场能够充分地发挥对于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要规范好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搞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要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搞好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收入分配的合理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这些方面的改革依然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用电状况分析 篇7

1.1 用电总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国用电总量快速增长 (见图1) 。1978年, 全社会用电量为2498亿千瓦时, 到2007年达到32565亿千瓦时, 是1978年的13倍, 年均增长9.45%。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逐步扭转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 轻工业得以快速发展, 用电增速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 “六五”、“七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52%、8.62%, 其间,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 我国用电增速曾连续6年 (1982~1987年) 逐年上升, 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长的增速上升周期。1990年以来, 在小平南巡讲话带动下, 我国经济掀起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八五”期间, 全社会用电增长明显加快, 年均增长10.05%。“九五”期间, 受经济结构调整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 用电增速明显放缓, 年均增长6.44%, 尤其是1998年, 增速仅为2.8%, 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入“十五”以来, 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拉动, 我国经济驶入快速增长轨道, 经济结构出现重型化, 用电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年均增长12.96%, 尤其是2003年、2004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用电增长高峰, 增速分别为15.3%和15.46%。“十一五”前两年, 我国用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增速均高于14%。2008年, 受冰灾、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 我国用电增速明显回落, 前三季度仅同比增长9.7%, 增速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10月, 我国电力工业出现4.65%的负增长, 为10年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11月, 部分省市用电增幅同比下降超过30%。2009年, 受整个经济下滑的影响, “过剩”的尴尬将继续显现。安徽、江苏、福建等很多地区电力仍将富余, 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可能进一步下降, 但今年宽松的用电环境正好为我国电力结构调整腾出了时间和空间。

1.2 人均用电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均用电水平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人均用电量2465千瓦时, 是1978年的9.5倍。从人均用电增长历程来看,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 我国实现了人均用电量3次翻番, 从1978~1989年历时11年, 人均用电量翻一番 (250~500千瓦时) , 从1989~2000年又历时11年再翻一番 (500~1000千瓦时) , 而第三次翻番 (1000~2000千瓦时) 仅用了6年 (2000~2006年) , 比主要发达国家都要短, 如日本用了8年 (1959~1967年) 、韩国用了7年 (1983~1990年) 。从我国人均用电量与人均GDP的对比来看, 二者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 即当人均用电量翻番时, 人均GDP也大致翻一番左右。具体来看, 我国人均用电量翻番的前两个阶段, 人均GDP分别增长2.3倍和2.5倍, 而第三个翻番阶段, 人均GDP仅增长了1.7倍, 说明我国电力消费强度较前两个阶段有所升高, 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依赖大大增强。与国外主要国家人均用电水平相比,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 尚处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阶段, 人均用电还比较低, 以2007年为例, 我国人均用电水平仅相当于美国1953年、英国1959年、日本1968年、韩国1991年左右的用电水平。

1.3 用电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用电结构明显改善 (见图2) , 居民和三产用电比重稳步提高。由于1986年用电统计口径调整, 前后用电数据可比性不强。1978~1985年, 全国用电结构比较稳定, 二产用电占82%以上, 一产和二产比重略有下降, 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有所上升。从1986年以来, 第一产业用电比重比较稳定, 但呈缓慢的下降趋势, 总共下降了1.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先降后升, 其中2000年达到最低点, 为72.44%, 之后由于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消费升级, 带动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工业快速发展, 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有所上升, 总体而言, 1986年以来, 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下降了5.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由于基础薄弱, 发展速度较快, 用电比重持续上升, 2002年达到11.21%, 之后由于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 第二产业加速发展, 使得第三产业用电比重有所下降, 但从1986年以来, 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还是上升了1.62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增长最快, 从1991年开始超过第三产业用电, 经过多次消费升级, 居民生活用电已从基本的照明和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发展到厨房、卫浴、空调等用电功率较大的大型家用电器。从1986年以来, 我国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了5.85个百分点。

1.4 地区用电情况

地区用电不平衡加剧, 东部沿海地区用电增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由于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发展起步较早, 用电增速居各地区之首, 1978~2007年, 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03%、10.39%;华北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为9.57%;华中和西北地区年均用电增长9.17%和8.79%, 东北地区排在最后, 年均增长仅6.28%。近年来, 由于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 各地区用电增长水平均有提高, 2000年以来, 华东、南方和华北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18%) , 分别为14.91%、14.41%、13.86%, 而西北、华中、东北年均增速分别为12.66%、12.2%、7.87%。从各地区用电占比来看, 华北、华东地区用电比重较大, 华中、南方地区次之, 东北和西北地区比重较小, 2007年, 六地区用电比重分别为24.89%、24.51%、17.89%、17.21%、8.08%和7.44%。由于地区用电增长不平衡加剧, 地区用电比重发生较大变化。1978~2007年, 南方、华东地区用电比重上升了8.64、5.41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下降了11.5个百分点, 华中、西北地区也下降了1.54、1.04百分点, 华北地区基本持平。

2 影响我国用电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工业化

由于工业用电在我国电力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工业化成为推动我国用电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1978~2007年, 工业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6.28%。

一般来说, 工业化战略调整、发展思路转变都会对用电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 电力消费便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用电增速、工业用电占比、轻重工业用电结构等方面。2002年,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转折之年。1978~2001年, 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 是经济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同步发展阶段, 扭转了之前单纯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工业中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力消费强度。受此影响, 工业和重工业用电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 从而导致总体用电增长处于较低水平。2002~2007年,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 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高度化阶段, 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高速发展促使电力消费强度逐渐回升, 受此影响, 工业和重工业用电比重均呈现上升势头, 用电重型化特征明显, 用电年均增速高达14.72%。

2.2 城镇化

城市化进程和我国电力需求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1978年, 城市化率为17.92%, 2007年达到了44.94%, 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通过对1978~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全社会用电量两组数据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 二者的相关系数在显著水平为0.01的情况下为0.963。城市化进程主要是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居民生活用电水平等方式来促进用电增长。分析表明, 近年来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将使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加320亿千瓦时左右, 其中居民生活用电增加20亿千瓦时左右。按此测算, 2000~2007年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增加的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6%左右, 对居民生活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左右。

2.3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用电增长的影响有正反2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 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扩大了生产规模,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了用电总量;技术进步也是影响电气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电能利用技术进步促进了能源替代, 使更多的终端能源消费转移到电力消费上来, 提高了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1980~2006年期间, 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6.84%提高到19.14%, 上升了1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技术进步使得产品电耗水平下降, 从而使产业产值单耗乃至GDP产值电耗下降。对全国GDP单耗进行结构分解可以看出, 2007年GDP产值单耗相对于1978年下降了13.07%, 其中, 仅由于第二产业单耗下降做出的贡献率达到39.82%, 究其原因, 第二产业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产值电耗下降, 从而带动GDP产值电耗下降。总的来说, 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 由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技术进步对用电增长的促进作用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 影响我国电力消费的因素还有很多, 如节能减排、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价格等等。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显著,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用能方式, 对用电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用电增长趋势展望

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党的十七大提出, 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未来10余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年均7.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工业化进程来看, 我国将沿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历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这期间工业化仍将是我国用电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工业用电继续占主导地位的用电格局不会发生改变。从城市化进程来看, 根据国际经验, 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为中级阶段, 城市化水平呈现加速趋势。我国城镇化率1996年为30.48%, 1996~2007年平均每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按这样的速度发展,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接近60%, 城镇化将继续促进以住房、汽车等为核心的消费升级, 从而带动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 人均生活用电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 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技术进步尤其是电能利用技术进步将促进电气化水平提高, 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4%左右。另一方面, 技术进步将促进产值电耗下降, 预计到2020年, 我国电耗水平将较目前下降25%左右。总体上看, 由于我国仍将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技术进步仍将促进用电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问题的分析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83-01

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文化与经济、政治共同组成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反应。[1]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需要深刻总结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到以下方面。

一、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大力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有力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在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指出,意识形态对物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我党领导人民群众斗争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为依据,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和任务。党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基本内容、根本要求作了充分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探索,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力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主要成果体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新科学文化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最新发展。因此,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二、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不断进化的,不同类型文化的相互影响,文化的运动变化受内外因共同作用,而内因取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许多文化直接构成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2]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个国家的政治之基和经济基础都将不稳,只有属于自己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才能创造出不朽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了文化的民族性的重要性,强调了它不仅要同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还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性。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多次强调指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以我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多元性。其多元性主要表现在多种来源、多民族性、以多种经济成分为基础,但是,主流文化是一元的。[3]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各国创造了诸多优秀的文化,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在获得更快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各种“文化殖民”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问题。外来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涵盖服装,餐饮,电影,甚至是节假日等各个领域。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于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心把握失衡,忽略了外来文化的迅速扩张,疏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导致了一些文化遗产的流失与消亡。我们国家在惨痛的教训下逐渐意识到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出现了一些争议性事件,比如“星巴克进驻故宫事件”、“汇源果汁收购案”、“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等等。虽然在保护我们悠久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坎坷与艰辛,但我们也有一些优秀文化走出国门,发扬光大,比如在国外声名远播的孔子学院,已经在很多国家的著名学府开设了分院,将中国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的历史,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传播出去,让中国传统文化不再只是遮着神秘的面纱,还要以华丽的姿态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只有保持了中国的独有特色,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会有真正的大繁荣、大发展。

三、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政府把文化建设工作重心放在解决两个重点问题上,一是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正确区分管理,二是在文化配置方面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例,政治宣传类文化事业改革的重点是在保障有效宣传的前提下,重新整合文化资源,减少政府对此类事业单位的宣传内容和方式的干预,加强文化事业的内部管理,建立起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政府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而对于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则应加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培训工作,合理分配社会文化资源,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各种艺术形式走进农村,建设真正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保证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国家鼓励经营性文化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根据市场化要求,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

四、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努力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立足当代中国实践,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出更多思想深刻、藝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文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把握好网络这块阵地。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教育,教育是文化最直接的传播途径,也是最直接的培养文化创造者的方式。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文化教育领域,我们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文化人才队伍,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扶贫项目立项报告模板下一篇:学会感恩,回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