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队方案(推荐10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加强我校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合唱团成员:
自愿参加合唱队的学生。队员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艺术指导教师、积极、自觉、认真、准时参加歌唱课学习、排练与演出等各项集体活动。
三、训练措施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分一二年级段、三四年级段和五六年级段。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2、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呼吸方法,采用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的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歌唱的姿势,主要是指站着歌唱的姿势,包括两腿自然张开、头正颈直、挺胸收腹、两肩自然下垂等。②发声方法,这主要包括口腔的形状、运气方法、音与音之间的连接等。③对歌曲的处理,包括对旋律、节奏的处理、咬字吐字、平翘舌与前后鼻音、情感、面部表情与动作的处理等。
四、训练目标:
1、基本功训练
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用方法歌唱的区别。
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声音的训练:(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音准的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训练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咬字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2、艺术修养的培养
通过学习合唱歌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声部和谐训练
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训练。
4、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
定期给学生欣赏中外合唱的名曲,开阔学生的眼界。
五、训练时间:每周一、三、五艺术课。
六、训练地点:校音乐室或多媒体教室。二:
实践中浅谈小学生合唱队训练
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 胡友田
童声合唱是—种高雅的声乐艺术表演形式,它愈来愈被人们所喜爱。随着少年儿童文化活动的活跃以及美育的需要,童声合唱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优美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少年学生步入仁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感情的满足,获得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将就童声合唱实际训练出现的问题淡淡自己的看法。
一、音色是受发声方法影响的,合唱队要求有统一的音色。
l、影响合唱音色统—的客观因素。
在小学,童声合唱的团员一般选用小学二到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唱歌的认知来源于平时的音乐课。并不十分注重歌唱的技巧和训练,他们只要开心的演唱歌曲就可以了,而音乐课本中出现的少量二声部的歌曲,教师对其演唱掌握程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虽然二声部的合唱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接触,但并不能达到合唱团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是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而合唱则要求团员们声音统一和均衡。这也是影响合唱团演唱的因素之一。
2、合唱排练中音色统一的方法。由于孩子们刚刚入团,对于合唱团的歌唱的真正要求还不太了解。有些孩子还认为合唱就是大家唱一起唱,意识不到合唱是需要大家配合、协调、统一的活动。这时就要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合唱、合唱的要求、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从思想上统一他们的意识,为以后的排练打下基础。
3、用直声训练法便于音色统一。
用直声训练比颤音和波音容易让声音柔和到一起,很容易往一起靠,不仅可以获得清晰的音质,而且还能使多声部的和声效果更加和谐。特别是在演奏一些优美抒情作品时,显得更为重要。
二、在童声合唱训练中,口型的统一至关重要。
口型的统一不仅在演时能使观众看到整齐、优美的口的外型,更能使发出的声音通畅、光彩,具有众口一声的感觉,体味到童声的美妙与和谐。可以说,做到了口型的统一,童声合唱的训练就基本成功了。然而,要做到口型统一并非易事。因为在未经训练时,孩子们的歌唱习惯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从呼吸到喉咙、口腔的状态都是各自长期形成的自然状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属于原始的音色,有的唱高音近乎喊叫,有的低音唱不出来,即使在中声区,声音也是各归各,就好象穿着各自便服而齐步走的队伍,显得杂乱无章。了使歌唱时的气息有力度的原性,吸气时就要相对较缓,采用胸腹式呼吸的方法,最形象的比喻就是象闻花香一样将气吸入横隔膜以下的丹田,唱歌时气息象一条线一样冲击声带,强弱控制在自己的腹部,喉咙处的软口盖部分要拎起来,这样,出来的声音就是竖的,而做到了喉咙状态的统一,口型也自然就统一了。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
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去。但每次发声练习的时间不能过长。
身体保持正直,自然放松,口形不能过扁过宽,而要象竖着的鸭蛋,下颚要完全放松,不使运动过度而妨碍发声。嘴唇要灵活有弹性和舌头配合演唱,比说话时的动作稍稍夸张一些。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动力,歌者应运用正确的呼吸动作并进行呼吸练习,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大家掌握好强、弱、快、慢各种气息的运用。歌唱的呼吸要深一些,气息控制在下肋周围,形成歌唱发声的支持点。要经常纠正呼吸紧张,吸气过多,发出声响,耸肩颈粗等不良习惯。发声练习要以中声区为主。低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低音的呼气压音从弱到强找准位置扩大共鸣。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再逐步向高音扩展。高声区的训练难度较大,因为声音愈高呼气压力愈大,容易造成声带和喉头紧张,此时必须打开喉咙,抬高软腭,用半音向上的方法,和“lu、lo、lü”的母音,轻声高位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不断巩固、扩大音量。声音要求圆润明亮,位置集中稍靠里一点,即高位置发声练唱。发声练习要从柔和的富有弹性的音阶练习开始,经常注意克服喊叫、喉音等坏习惯。除了这些注意点之外,童声合唱还有一个真假声结合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由于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较为柔嫩,音域不宽,当唱高音时,声带靠边缘振动,如果高音不用假声,就会使声带受伤,嗓音损坏。
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嗓音发育尚未开始,歌唱音准的控制能力也不稳定,对他们的发声训练,一般以发展自然语音基础为主,先进行带字的发声练习。如让学生朗读“妈妈”、“爸爸”等具有代表性的叠词,或有代表性的儿歌,要求语速放慢,将第一个字的音节拉长,并为这些字加上语调相符的音高。在发声状态方面,要求学生自然通畅地练习,不能过分夸张发声状态,以免养成不良的歌唱习惯,有碍童声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学生唱起来轻松自如、自然亲切,教师听起来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即可。
中、高年级学生的发声训练,应在低年级学生发声训练的基础上加深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各种母音的连接练习和各种声韵的字音练习等等。在音域方面,应继续向高低音两头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发声状态,要求学生做到气息通畅,喉头稳定,声音保持高位置,共鸣腔打开等。
四、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统一保持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为了更好地表现合唱艺术作品,除了要对学生加强发声、视唱、练耳等基础性的训练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歌唱时,始终保持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平时排练,学生的姿势很重要,同时还应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不能把劳累带进排练厅,如垂头弯腰的坐形、交叉双足等。精神不振、呼吸不畅会直接影响横隔膜的活力,音自然趋低。
1、教师要对学生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使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找到温暖和鼓舞。
2、合理地安排各种演唱形式,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进行一些观摩和学习活动。如观看专业童声合唱团的录像、光盘或对录音进行欣赏学习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合唱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活力。
3、在训练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生理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合唱训练的进行,这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以最佳的训练方式来吸引他们对歌唱的注意力。之外,在选择合唱艺术作品时也应慎重,低年级学生的合唱作品的音域不宜过宽,一般以学生的自然音域为限,曲调较平稳,并要具有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中、高年级在选择作品时,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风格各异,艺术水准比较高的合唱出作品。这样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五、在合唱教学中还要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合唱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热情歌颂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辉煌的成就,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更全面发展,展示我镇小学艺术教育丰硕成果和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对校园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二、主题:快乐童年,欢庆元旦
三、工作小组
1、评委小组
组长:邹修强
副组长:吕纯,李其燚
组员:罗国松,刘小华,李坤伦,韩小琴,刘怀明,2、会场布置:刘怀民,李伟,李坤伦,韩小琴,王睿
3、奖品采购:刘怀民,康有才
4、奖状制作:邹修强
5、摄像:李兴平
6、宣传报道:曹卫奎
四、比赛时间:2011年12月23日上午9点
五、比赛形式:以班为单位。每班两首曲目,其中包括一首校歌,一
首班级自选歌曲。
六、奖项设置
1、荣誉班级奖
低段(1、2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中段(3、4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三名; 高段(5、6年级)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
2、优秀指挥员:每个年级各评一名优秀指挥员。
七、其他设置
1、主持:吴小婷、王海龙
2、伴奏音乐:李坤伦
3、标语:蕉村镇中心小学校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
4、标语制作:曹卫奎
八、活动议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升国旗、唱国歌
2、领导讲话
3、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4、按低、中、高段抽签顺序进行比赛
5、统分,颁奖
6、主持人致闭幕词
蕉村镇中心小学
2011.12.1
2蕉村镇中心小学校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合唱比赛评分标准
一、班级荣誉评分标准
1、评委评分允许在得分上出现两位小数。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最后得分取三位小数。
二、优秀指挥家评分标准:
1、形态自然、不拘泥,指挥动作大方、到位。
2、节奏准确。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进一步加强爱国、爱校教育,提高我校班班有歌声活动的水平,在**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特组织校园合唱比赛。
二、比赛时间:5.31
三、比赛地点:多功能教室
四、比赛内容:
必选歌曲:《校歌》
自选歌曲:在班班有歌声的两首曲目中任选其一《我们美丽的祖国》《悯农》
五、评委:全校教师
六、评分细则:(共计10分)
1、精神风貌(5分)
a、合唱人数符合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生病的报教导处批准后可不参加)
b、队员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台风良好,队员表演力强;
c、全队上下场整齐、迅速、安静。
2、音乐表现(5分)
a、演唱整齐,作品处理得当,音色优美,表演完整;
b、准确掌握音准、节奏,符合曲目的速度要求;
c、演唱有强弱和音乐感情的处理,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
d、指挥对演唱的指挥协调力强。
3、艺术效果(加分项:2分)
a、 有辅助道具,符合歌曲情境;
七、伴奏及指挥
1、伴奏形式不限,可以用伴奏带、碟或钢琴伴奏,但伴奏带、碟不允许有原唱。
教师合唱团的通知
各处室、年级组:
为丰富广大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教职工艺术素养,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全校教职工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楚环中学教师合唱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唱团组织机构
团
长:陈立华
副团长:张汉池、李宝清、王重和
合唱团艺术指导教师:黄倩、杨佐刚、尼达、樊孝华
二、合唱团组织管理
1.合唱团成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时间观念强,参加排练和演出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若有特殊情况能履行请假手续。
2.合唱团成员要热爱音乐,具有团结协作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合唱团活动形式
1.以合唱训练为主,辅以音乐理论知识的培训指导
2.合唱团将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大型艺术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向社会公开展示楚环中学教师的艺术风采。
3.活动时间为每周一次,必要时由指导教师决定增减排练场次。4.排练地点(暂定学校大会议室)。
四、合唱团团员基本条件
1、热心公益活动,不计个人得失。
2、热爱文艺活动,具有歌曲演唱热情。
3、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自觉服从合唱团的统一指挥和管理。
4、男女不限,年龄不限。(特别鼓励青年教师参加)
五、报名程序
请愿意参加的教师直接到校团委办公室(小院三楼)报名。
六、团员人数
楚环中学教师合唱团初步确定为40-50人。
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做好合唱团员的动员推荐工作,请各处室、年级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此项工作,确保我校教师合唱团的如期成立。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 进一步展示我校学生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组建了合唱兴趣小组,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小合唱兴趣小组的成员来自七年级,他们通过一学期音乐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发声方面的知识,并且声音上由变声期男声部差异较大,融合性不太好,所以声音方面比较不好训练,但是由于是中学生,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三、活动设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四、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基本功训练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3、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听赏一定的童声合唱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 到健康的发展。
4、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学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统一,达到口型的统一,进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5、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定期给学生欣赏中外合唱的名曲,以及名师的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
五、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 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教学理念:
学会歌唱的发音、状态、气息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和声、轮唱等歌曲情感的能力。教学对象:小学初级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和声、轮唱等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使学生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
教 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材音乐书、电视机、投影仪、打击乐器、道具。
拓 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小学生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爱好歌唱的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先从训练“呼吸”开始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首先训练“呼吸”的好处是:呼吸是源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声音,符合事物的规律。同学们上音乐课时,很少专门训练“呼吸”,合唱训练从“呼吸”开始,学得快、记得住、用得上。气息的基本练习:
1.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
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2.“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1秒完成)。
3.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4.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
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连声叹息(很深的),去体会气息的深度———感觉是在胸口以下———实际上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
然后是“弹气”,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围)是向外扩涨一次。
3/4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 1 — — ||
Du ———————————————
2..哼鸣练习:
4/4 5 4 3 2 | 1 ——— || 1 3 5 3 | 1 ———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 3,连音练习:
3/4 5 3 1 | 5 3 1 | 1 —— ||
ie---ma---ie---ma---
二.声音的训练。首先从音准开始,老师用钢琴找到标准音6,让同学们唱出6,反复唱几次,老师在换音名i,同学反复唱i。接着唱6 5 6 4 6 3 6 2 6 1下行音,再唱长行音6 7 6 i。要求学生把音色唱的饱满圆润,富有弹性。气息要循环呼吸,加上音阶手势把握音高和音准。
1.声音训练按一般的方法: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
2/4 3 4 ︱ 5 1 ︱ 7 6 ︱ 5 — || ma
2/4 3 4 ︱ 5 6 ︱ 5 4 ︱ 3 — || m
2/4 3 4 ︱ 5 1 ︱ 7 6 ︱ 5 — || a 2/4 1 2 ︱ 3 5 ︱ 5 4 ︱ 3 — || o
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
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从C音往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假声的成分,把声音打在上口盖稍靠前的位置,充分利用鼻腔和头腔共鸣,并注意气息的深度与压力,音越高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3.用《春天来了》这首同学们非常熟悉,音符比较简单的歌,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三.节奏训练:老师通过游戏来练习节奏训练,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主旋律的节奏型,让同学练习打几遍,再让同学即兴编出低声部的节奏型,哪位同学的节奏型复杂,就选它做范例,让同学们反复训练,等到大家把高低声部的节奏都掌握之后,老师自己范唱《剪羊毛》。这时我们都听到了比较优美舒服的师生和声配合。四:学唱歌曲:《剪羊毛》
1.先轻声练习,学生用“噜”字唱旋律,也可以先“虚”着唱,找到那种深远的、朦胧的感觉。
2.随着老师的指挥,学生运用气息分乐句练习。3.指导学生高位置朗读歌词,用发声的状态去读。4.唱出歌词,教师指导。5.一部分同学进行二声部的哼鸣练习,另一部分同学到另一教室练习歌曲。
6.无伴奏合唱练习。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乐谱都掌握唱会,在让同学把歌词加进去。唱会并能默唱,等大家都熟悉了高、低声部,老师在分组:一侧唱高声部,另一侧唱低声部。先轮唱,后合唱。这时我们发现同学们就不会出现“背叛”的现象。
7、合唱指挥。他是至关重要的,他全权负责齐唱、分声、高低声合唱、轮唱的重任。要熟悉歌曲的过门,旋律的快慢,歌曲的处理,齐唱、轮唱、合唱的衔接。
为了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我校大队部决定开展一二九合唱比赛活动.
二参赛对象
中心校1----6年级各班,各村校参赛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9日
四具体安排
1、各参赛队准备歌曲两首.中心校各班必须唱《周溪小学校歌》.另外一首歌曲自选,所选曲目必须是爱国歌曲.村校参赛队可以不唱《周溪小学校歌》,所选曲目必须是爱国歌曲.
2、比赛顺序当天抽签决定.
3、比赛地点:中心校操场(以国旗台为舞台).
4、参赛班级是必须按规定进退场.即:上场时按1,5,4,3,2的顺序进场,退场时按5,4,3,2,1的顺序退场.
5、中心校各班必须参赛.各村校代表队因人数不齐、天气等条件可以不参加。
五活动要求
1、音乐老师要积极配合各班主任的工作.
2、全体师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3、各中队自选歌曲必须为爱国歌曲,具有思想性、艺术性.
4、各参赛队应设置指挥,可以根据歌曲需要设置领唱.指挥和领唱必须为本班的学生.
5、歌唱形式和方法上鼓励创新,但主要思想表达方式必须为唱.
六奖励办法
分低年级组(中心校1---3年级、各村校参赛队)和高年级组(中心校4---6年级)
低年级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高年级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七评分标准
1、参赛人数10分.全班学生参加.(生病、身体残疾以致不能参加的由学校批准后可以不参加).
2、精神面貌10分.(具有朝气,精神抖擞,积极活泼)
3、演唱整体效果50分.(声音洪亮、音色统一、演唱方式有一定变化和创新、节奏准确、表情丰富各占10分)
4、歌曲内容符合要求,10分.
5、队形编排10分(设计独特、新颖、创新).
6、指挥5分.(指挥得当、充满激情、动作优美、节奏把握比较准确)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提供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生与资源分析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作品,而且会用不同的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演唱优秀的合唱歌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合唱技能的训练、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中,会促使孩子们扩大视野、积极地思维,从而会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中学的孩子偏爱感情深厚丰满的音乐。
二、课程理念
1、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2、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三、课程目标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2、注意以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深一层的歌唱方法和形态训练。
3、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发声姿势。
4、扎扎实实地进行音准与节奏训练。
5、注重训练合唱音响的协调、咬字吐字的清晰。
四、课程内容
1、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发声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合唱欣赏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3、进行试唱和节奏的训练。
4、加强声部之间的配合,注重声音的和谐。
五、学习基本内容 合唱队招生工作
1、唱歌
2、听音歌唱方法
第一课章 主题 划分声部
1、根据音色划分声部
2、根据音域划分声部
3、根据学生换声点划分声部 第二章 声乐训练
1、基本原则
2、声乐训练的一些方法 第三章合唱前的练声
1、练声的要领
2、练声曲谱例
第四章 练唱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作品与分析处理
2、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 第五章 歌曲的排练
1、歌曲排练的程序和要点
2、一些重要的排练方法
3、技巧训练与乐感表现的关系
4、演唱的艺术表现
第六章 合唱的统一、平衡与和谐
1、统一——音色、速度、节奏基本表情的一致
2、平衡——声部间音量的安排
3、和谐——音准的协调 第七章 合唱的指挥
1、指挥要领与基本手势
2、指挥的常用手法
3、指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合唱读谱
5、指挥的动作设计
6、合唱指挥的特点
六、课程评价
1、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2、评价主体:发挥学校、社会的综合评价功能,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评价。
3、评价手段:坚持多元化,引导激励性评价,倡导个性化评价。
4、评价方法: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
在音准的训练、艺术形象的塑造中,会促使孩子们扩大视野、积极地思维,从而会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
校本课程总计划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特将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
一、音乐知识方面
本学期将具体教给小组学生的有:音乐知识及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拍子音名、音的分组、二声部合唱。
二、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音乐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好的舞蹈。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人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6、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型。
7、学生不得旷课迟到,教师认真的做好每一次活动纪录。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
四、活动时间:利用每周二第八节进行训练
五、活动内容:
1、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校本课程。从合唱入手,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建立对合唱的浓厚兴趣。
2、掌握一些发声方法、发声技巧和基本的音乐常识、乐理知识。
3、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作品进行演唱教学。通过演唱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合唱曲目,净化学生的心灵,增长技能。
4、训练学生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5、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音乐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本学期校本课程计划
校园合唱本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丰富校园生活及陶冶学生情操,推动学校音乐教育和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充分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学校合唱的改革创新及交流。
一、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丰富校园生活及陶冶学生情操,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在红色经典歌曲合唱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用歌声歌咏祖国的繁荣伟大增强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歌曲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能
有今天这幸福的生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付出了多少艰辛,感受到在历史的洪流中永不退色的红色历史故事。
二、组织训练:
各班班主任及各年级的音乐老师,须由我校全体在校学生组成。
三、训练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可以多样化(a.合唱,b.独唱伴合唱,c.舞台小组唱,d.戏剧合唱,e.歌舞合唱,f.朗诵伴合唱,g.合唱对唱等),训练形式具体内容班主任和音乐老师自行拟定。需注意:初中生一般处在变声期,一般12至15岁左右为变声期。变声期间可能会出现声音沙哑低沉,音高不易控制等现象,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不要大声喊叫或大声唱歌,不要模仿成人唱歌或者压着嗓子唱歌,避免嗓子过度疲劳。发声时应用轻声唱歌,使歌声自然流畅,咽喉口腔要放松,不要紧张学习用头声歌唱,避免使用胸声,把唱高音的感觉带到中音和高音区。
合唱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南丹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方案,我校将在‚六一‛来临之际开展有理想、有激情、积极向上的红色歌曲热唱活动;形成‚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红歌‛的良好氛围,用歌声放飞缤纷的梦想、用歌声唱响心中的‚中国梦‛,培养全体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激发孩子们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
二、活动主题:‚唱响我的‘中国梦’,童心放歌颂祖国‛
三、活动时间 :2013年5月31日(暂定)
四、活动对象:全体班级学生
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六、领导小组:(略)
七、比赛形式及内容
1.演唱内容健康向上,歌颂祖国的歌曲为主,曲目自选一首。
2.选择歌曲的难易程度适中,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朗诵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3.参赛班级自备伴奏碟。
4.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6.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7.要求各班全员参加,个别特殊原因上报情况除外。
8.每个年级段按抽签的方式决定出场顺序。
八、评奖方式本次比赛将评选出学前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低年级(一、二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中年级(三、四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年级(五、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九、评分标准:
(一)评分办法 由评委老师组分别对各个参赛队进行现场评分,总分采取100分制。
(二)红歌合唱比赛评分标准(100分)1.精神面貌(20分)全体学生精神饱满、富有朝气,队形排列合理、纪律良好,行动整齐、上下场有秩序。2.艺术特色、表现(60分)
准确(15分)音准、节奏正确。音质(15分)吐字清楚,发音准确;声音统一、整体和谐。表现力(15分)能大胆、自信地歌唱,投入感情、有适当的表情,动作自然、适宜。整体效果(15分)具有韵律感、风格感,艺术总体的完整性及感染力强。特色(10分)有多种演唱形式(如诗朗诵、领唱、齐唱、轮唱等)。3.服装、伴奏(20分)演出服装整齐、统一,音响伴奏清亮。
4.评委组成员:(略)
快乐六一,童心飞歌
二、活动原则
安全第一,量力而行,学娱结合,全面参与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歌唱祖国庆‘六一’”班级合唱比赛。今年是建国建队60周年,开展以班为单位组织,选唱红色经典歌曲和少儿歌曲大合唱比赛。(具体方案见《汤抗小学歌唱祖国庆“六一”班级合唱比赛方案》)
2、组织发动队员六一当天收看、收听六一系列节目。
六一当天,全国少工委将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有关单位共同制作“歌唱祖国庆‘六一’”少先队主题队日节目,当天上午10:00— 11: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中国之声》栏目播放队日广播专题节目“歌声献给祖国”;当天上午11:00—11:30,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将播放队日电视专题节目“歌声伴我成长”;当天晚上20:00—21: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将播放队日广播专题节目“歌声背后的故事”。各校队组织要发动队员收看、收听。
3、六一队员精彩展示 通过展板的形式,语、数、英、美术、书法、体育、大队部等科组展示队员学习生活中的精彩一瞬,精彩作业,美丽手抄报……让学生的作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4、六一表彰活动 为了庆祝六一,学校决定通过表彰一批生活中,学习上表现突出的同学,希望全校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勇于表现,争当先进。
5、举行一年级入少先队仪式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为进一步增进少年儿童对少先队员组织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少先队组织及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同事也进一步推进我校少先队工作地全面发展,我校将于六一来临之际,开展一年级生入队大队活动。
四、活动安排
1、大合唱活动
主要负责:德育处 音乐科
2、收看六一系列节目
主要负责:德育处 各班主任
3、六一队员精彩展示
主要负责:1号展板:大队部 2号展板 语文科组
3号展板:英语科组 4号展板 数学科组
5号展板 体育科组 6号展板 书法
4、六一表彰活动
主要负责:各科组长负责本科组需要表彰的名单周二前上交大队部统计。
表彰名单(统计人数)于周四前上交大队部。
5、一年级入少先队仪式
【合唱队方案】推荐阅读:
合唱特色建设方案06-25
合唱教学设计方案09-29
庆国庆合唱比赛方案11-16
2024校歌合唱比赛方案12-06
学校合唱队合唱班教学计划06-21
2024下学期合唱队活动总结11-05
合唱开场词06-28
非常“合唱”教学09-09
合唱活动总结09-13
合唱通讯报道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