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精选11篇)
严格准入,优化布局。
1.严格环境准入。严格限制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高污染项目。禁止新、改、扩建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实施“上大压小”的燃煤电厂和石化项目必须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市区及近郊禁止新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和钢铁、建材、焦化、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高污染项目。各县(市)建成区、具备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条件或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包括开发区、工业功能区,下同)禁止新建20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高污染燃料主要包括燃煤、重油、渣油、可燃废物及直接燃用的非压缩成型生物质,下同),其他工业园区应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原则上不得新建20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其他地区禁止新建10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新建锅炉必须满足总量控制条件。(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牵头,市环保局配合)
2.优化工业布局。认真开展规划环评,引导区域内重点产业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发展规模、产业导向、功能区块、生态环保及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实施“退低进高”,对城区内已建的.大气重污染企业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实施搬迁改造,启动实施民丰特纸、兰宝毛纺、华梦纺织等市区重污染企业搬迁和关停工作。市区到、各县(市)到20**年基本完成城区大气重污染企业搬迁工作。通过关停淘汰、转移转产、倒逼提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低端低效产能的腾退与淘汰步伐,到20**年全市腾退低效工业用地3万亩。(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牵头,市环保局配合)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引进工程,建立健全清洁、高效、稳定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到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天然气管网,实现优质能源供应和消费多元化。着力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20**年,天然气、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每年递增1个百分点,到20**年达到15%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牵头)
2.推进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提高低硫、低灰分煤炭使用比率,未配套高效脱硫、除尘设施的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禁止燃用含硫量超过0.6%、灰分超过15%的煤炭。(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牵头)
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
1.发展绿色交通。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建设公共汽车专用道,减少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污染。加快公交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更新换代,鼓励天然气、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辆投入营运市场,促进低碳运输发展。加强营运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与监督,限制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加强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严把营运车辆准入关。强化对低速货车和非道路机械的环保管理,防范交通运输及事故造成的污染。加强对码头货物装卸、物料堆场、化工原料运输车辆的管理,大力整治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进一步普及公共自行车,建设自行车专用道,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市区到、各县(市)到20**年全面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络。(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建委、市农业经济局、市环保局配合)
2.强化车辆管理。严格新车与转入车辆准入,对新车及转入的二手车注册登记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对在用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实行与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同步。底前各县(市)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和信息管理体系要实现全覆盖,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市区自2013年1月1日起、各县(市)自20**年1月1日起,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汽油车)和加载减速烟法(柴油车)。强化在用车辆管理,设立车辆冒黑烟举报电话,开展机动车冒黑烟整治,经定期检测排气不合格的机动车不得上路。实施“黄标车”区域限行,加快“黄标车”淘汰进程,20底前各县(市)主城区要全面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牵头,其他有关部门配合)
为了向不同阶段和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试点工作已启动, 目前进入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国家科技部日前就这项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 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多样、成因复杂, 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从重霾天气的应对向大气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转变, 控制技术重点需要从以往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控制转变, 管理技术要求从城市向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监管转变, 这些都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提出了新的迫切的需求。
这一专项的总体目标是支撑治理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问题, 按照“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源头、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促进成果应用”的思路,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顶层设计, 完善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机制, 协同开展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污染高效治理技术、大气质量改善技术策略等研究, 提升大气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 为不同阶段和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外围的空气层,是我们人类赖以为生的外部生存环境,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99.03%,其余为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占空气总质量的不到1%。干净的空气其组成成分相对稳定,但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会向空气中释放新的物质,造成空气成分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大气污染,其中人类活动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影响极大,甚至危机人类的生命安全。如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的大气污染(毒烟雾事件)在几天内就造成了几千人的死亡。另据2004年《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我国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大气污染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物种的消失。据统计,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1000倍。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1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大气污染还增加了人类患肺癌、皮肤癌以及其他各种疾病的机会。此外,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已经使全球海平面在过去百年里上升了14.4cm,我国沿海的海平面也平均上升了11.5cm,严重威胁了低地势岛屿和沿海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可见,大气污染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如果不注意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势必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大气污染物一般有2种形态,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气态状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主要以烟尘为主,气态状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含氢气体等。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烟和城市尾气。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个世界性课题,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做出统筹安排,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国实际国情,区别对待。如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参加了会议,并拟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控制能源消耗方面各自承担的责任达成一个新的协议,虽然由于西方某些国家的阻挠,最终没有达成具有法律意义的协议,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却始终致力于国内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为减缓温室效应,治理大气污染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针对我国来说,近些年来,防治大气污染所采用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全面规划,综合防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对经济的推动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大量能源的消耗,因此,如果大幅削减能源消耗的话,势必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趋缓,甚至发生停滞,但我们又不能继续走一条靠牺牲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的老路。所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一定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统计出各地区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以及排放物的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等,以此为依据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最佳方案。如:工业生产区应规划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且应选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城市应多植树种草,加大绿化面积,以减轻大气污染的危害;严格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审批,加大对中小炼焦厂、冶金厂、采矿厂等大气污染企业的取缔力度;对于大型企业,应要求其出台粉尘治理措施,政府环保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企业,责令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严惩;政府应主动建立PM2.5监测机制,对大气污染物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予以监督,并建立PM2.5发布机制,方便市民及时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状况,增强其环境危机意识,提高其维护环境的意识。目前,我们已经看到,深圳市政府已经将PM2.5写进了政府报告,上海也建立了PM2.5每日发布机制,相信在这些先行城市的推动下,PM2.5定会被早日列入我国环境空气指标,减除由此带来的对人民健康的影响。
(2)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型能源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但煤炭在燃烧时,会向空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空气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洗煤新技术,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型能源,使用天然气和煤气、液化气等二次能源,同时要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生物能等无污染、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安全可靠的核能等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森林和绿色植被对温室效应具有极好地调节作用,同时还可以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达到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树林还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有效阻止空气中的尘埃和沙粒随风飘荡,降低了沙尘暴等严重污染空气的恶劣天气的发生。
二 采用各种专业技术,去除颗粒状污染物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按照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的总体要求,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加快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美丽幸福新**。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努力,到2017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1.全面整顿燃煤小锅炉。到2016年底,对全市燃煤锅炉、茶浴炉进行全面排查,完成全市燃煤锅炉、茶浴炉调查工作,建立调查工作档案。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到2017年底,全市辖区内全面淘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在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其他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系统。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质监局、环保局、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推进非溶剂型涂料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溶剂。2016年底前完成现有经营性加油站、储油库和现有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安全监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深化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扬尘污染
1.强化施工扬尘监管。加强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监管。积极推行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须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在出入口设置冲洗台、排水沟、沉沙井,并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推行低尘作业方式。对施工现场未设置硬质围挡,施工现场出入口处未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和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未硬化,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等运输未采取密闭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从事搅拌石灰土和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施工作业的,一律依法责令停工建设,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发现施工行为,依法降低建设单位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并给予罚款处罚。牵头单位:住建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大力整治矿山扬尘。依法取缔城市周边非法采矿、采石和采砂企业。逐步对矿山企业安装视频监控,实施在线监管。严格执行对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和城市周边的矿山企业的扬尘治理,在重污染天气要采取限产限排等措施。牵头单位:国土资源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林业局、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严格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落实和日常监管,严格执法,城区的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低空排放或位于居民集中区等敏感位置且已引起油烟污染投诉的饮食服务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强化油烟净化设施的日常维护,油烟净化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90%以上;坚决纠正将油烟引入城市下水道排放的行为。禁止城区露天烧烤。牵头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城管局
4.划定并逐步扩大城市禁燃区范围。划定燃煤、秸秆、烟花爆竹、生活垃圾等禁燃区,逐步将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2016年底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和调整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在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洗选煤、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及各种可燃废物。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住建局、农业局、公安局
5.扩大绿地面积。扩大城市建成区绿地规模,加快公园绿地建设,继续推进道路绿化,建设绿色廊道,推进单位、居住区绿化,开拓立体绿化,拓展绿地空间。大力实施城市周边山体绿化、农村绿化、水系绿化、房前屋后绿化建设,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牵头单位:林业局
责任单位: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
1.提升燃油品质。各加油站不得供应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行为。2017年底前,全市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质监局 2.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强化新车注册登记和转入监管,建成市级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加强在用车检验,免费为达标车辆发放环保标志,不达标车辆不得上路行驶。采用划定禁行区域,加大老旧车辆和黄标车淘汰力度,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商务局
3.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并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完善天然气加气站网络体系。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格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不得审批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项目,严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不得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的高污染项目。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版)》的规定,综合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成达州市下达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
3.加强小型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治理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实施分类治理,提升改造一批、集约布局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关停并转一批。制定财税、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产能过剩“两高”行业企业退出、转型发展。认真清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
(五)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清洁能源供应
1.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2016年明显降低。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
2.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洗选比例,新建煤矿应同步建设煤炭洗选设施,现有煤矿要加快建设与改造,2017年底前,原煤入洗率达到70%以上。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禁止销售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并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大力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 3.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加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供应。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鼓励发展天然气、分步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
(六)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调整生产力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重大建设项目原则上布局在工业园区。所有新、扩、改建项目,须全部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违规建设的,要依法进行处罚。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环保局
2.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健全重点行业准入条件。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项目,实行污染物1.5倍削减量替代。发改、经信、环保、住建、工商等部门联合建立准入机制,在重点行业立项、技改、环评、能评审批中,各司其职,严把节能环保准入关。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住建局、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工商局、人行**分行
(七)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加强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柴油机(车)排放净化、环境监测,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科技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环保局
2.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强化源头污染预防,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能源阶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综合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动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高炉实施废物协同处置。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环保局、发改局
3.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扩大节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和新能源装备的消费市场,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产业。牵头单位:发改局
责任单位:经信局、环保局、科技局、投促局
(八)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制定完善环境应急预案。积极制定《**市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责任,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在2016年底前编制完成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定期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
牵头单位:政府应急办 责任单位:环保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局,负责制定考核评估办法,指导、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全区联防联控工作;环保局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单位要各负其责,将大气污染整治要求贯穿到各项日常工作中,协同推进。同时,要强化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形成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全力以赴抓推进,凝聚合力抓落实。
(二)严格考核奖惩。市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将大气颗粒物控制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构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考核和评估结果由市政府向社会公布,并交由组织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未通过考核的,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约谈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由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强化信息公开。环保局负责每月公布污染源监管信息;经信局负责公布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名单和油品使用以及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进展信息;发改局负责公布重大产业调整目录和能源结构调整项目;住建局负责公布城市房屋建筑工地场尘控制情况;城管局负责发布城市综合管理和扬尘控制情况;公安分局负责公布机动车管理相关信息;国土分局负责公布矿山治理相关信息;林业局负责公布农村面源整治和城市绿化相关信息。
后杨小学
2015.06.08 后杨小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甘肃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扎实推进我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提升临夏市空气质量,我校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执行《甘肃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全面实施“清霾”行动,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从当前最突出、市民最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入手,突出扬尘污染,确保治理效果。
2.统筹兼顾、综合防治。在狠抓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逐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3.全民参与、惩奖并举。树立全校“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明确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二、重点任务
1、实施综合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全面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燃煤锅炉。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加快燃煤炉子整治。加快重点污染治理。完成除尘设施提质改造,提高除尘效率,确保粉尘稳定达标排放。深化污染治理,推进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创建绿色建筑工地。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连续硬质封闭围挡,配备专门保洁员负责车辆、进出道路的冲洗和保洁工作,所有车辆不得带泥上路。施工区域内的裸露地面,采取临时绿化和防尘网、膜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当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和气象预报风速达5级以上时,停止土方和拆迁施工,并做好覆盖工作。加强道路两侧和中间带绿化,减少裸露地面和水土流失。加强学校食堂油烟治理。设置油烟专用竖井,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确保油烟净化设施得到有效维护清洗,食堂油烟稳定达标排放。禁止垃圾焚烧,学校产生的垃圾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清理,掩埋覆盖。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后杨小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王伟海同志任组长,周占华同志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任组员。负责组织和统筹我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
小组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负责大气污染源治理、清洁能源推广、垃圾禁烧、生态保护建设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牵头组织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工作,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3、加大资金投入。
学校设立大气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领导小组每年初对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将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4、广泛宣传发动。
树立“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积极开展绿色创建、知识竞赛、座谈会、主题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知识。落实治理污染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亮甲坡山体破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以控制扬尘、绿化,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防治工作做到:按照上级的要求与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环境、安全、进度、范围和顺序进行施工,一、扬尘防治责任
工程项目负责人为项目扬尘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建立项目施工场地扬尘防治管理组织,明确管理人员扬尘防治责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专职安全、环保员应承担扬尘防治管理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治理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环保人员,负责防治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大气污染及扬尘防治措施
三、项目具体实施方案措施
1、围挡。施工现场沿周边连续设置围挡,围挡高度2m,并配有底座、人工草皮覆盖。围挡立面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围挡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周边行人的安全,且牢固、美观、环保、无破损。
2、施工现场。施工场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野外工程含泥结碎石)处理,裸露场地采取防尘网等覆盖、绿化或固化等扬尘防治措施。加工区场地面进行硬化,生活区、办公区裸露地面进行绿化、固化等处理形式,以防止扬尘。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专人负责定时对场地进行打扫、洒水、保洁,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确保场区干净。
3、车辆冲洗。工地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车辆冲洗有专人负责,确保车辆外部、底盘、轮胎处不得粘有污物和泥土,施工场所车辆出口30m以内路面上不能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材料,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4、物料堆土堆放。施工现场无露天存放回填土,做到集中堆放且覆盖;场内装卸易扬尘材料要遮盖、封闭或洒水;其他细颗粒建筑材料要封闭存放。土方堆放时,采取覆盖防尘网、绿化等防尘措施,并定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备土期间的堆土,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不起尘。
5、土石方工程。土石方作业时,采取洒水、覆盖措施,缩短开挖和回填时间。无法及时外运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并用防尘网等进行覆盖。五级风以上不得施工,避免扬尘,各种车辆必须使用优质燃料,以减少对大气污染。
一、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制定实施计划, 加强政策支持, 强化效果考核。
(一) 加强调查研究, 结合工业发展特点和大气污染防治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 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措施。
(二) 充分利用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以及地方财政资金, 优先支持实施计划中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三) 强化效果考核, 保证实施计划落实。督促企业抓紧实施技术改造, 及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验收, 建立项目实施效果与降低排污强度挂钩的评估考核机制, 并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的主要指标, 每年2月底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实施情况。
二、有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做好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交流研讨等工作, 协助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编制好实施计划, 指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力争取得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天津;治理;措施;环境保护
In recent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big cities in China is becoming much more sever. Although some common pollutants have been under control in some way, new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still coming up. One of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is air pollution, which will not only affect people’s daily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ut also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and even economy. As the largest coastal city in northern China, Tianjin faces the same problem. Tianjin’s economy ha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s air pollution is also more seriou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Tianjin, the writer aims to provide solutions by giving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program to the preve 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According to the air pollution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we can provide some new measure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such as perfecting city’s transportation, changing the air pollution and etc. We believe that such measures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e future, and gradually improve situation of the air in Tianjin, and try to let Tianjin be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Atmospheric protection model city.
一.背景介紹
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空气污染较严重,可吸入颗粒污染天数大约占全年天数的70%,其污染源主要为自燃煤、机动车尾气、土壤风沙尘。当然,SO2和NO2的污染问题也不能忽视。作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天津市非常重视大气污染问题。2014年天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法制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13年全天津市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基本稳定。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45天,占全年的40%;天津地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来自于工业生产排放,在我们生活的滨海新区中就有不少重度污染地带,如泰丰工业园和中新生态城。
二.方案主体
1、实行每日数据“透明化”,保证各个大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每天都有当天的大气污染数据和污染级别公布在网上,并定期让有关人员监察。污染严重的时候提前告知各个地方的人们以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们健康的伤害。(根据中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2、完善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公交车、导轨、轻轨、地铁车票降价吸引顾客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态度和交通环境。(滨海新区新开10条,车辆全部达到欧四标准,绿色公交已达现有车辆64%,期中46部有点混合动力公交车在时速0- 25公里时由纯电驱动行驶,同时该型号车辆的燃料消耗还可比传统柴油车节省约25%。)
(2)实行私家车限行,不允许排放量污染气体超标的机动车经过天津市区。(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自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月10日,工作日每日7时至19时,天津市及外埠牌照机动车在外环线(不含)以内道路,实施按车牌尾号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3)用政策奖励在环保车辆上的做出杰出贡献的发明者,积极使用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新环保车辆等。
3.适当改变一些会污染大气环境的传统习惯。如为怀念过世的家人烧纸钱可以改为种一棵树并系上一根黄丝带表达思念之情。
4.严禁路边炭火烤串等产生有毒气体的商业行为。
5.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工业项目,关闭排放大气污染物严重的工厂。
6.积极展开植树造林活动,让每一名天津人每年都能种至少一棵树。
三.预期目标
1.2017年做到天津市重点监控区域数据在网上随时可查。
2.2年内,公共交通工具车票降价。
3.近5年,将路边产生大量气体污染物的小摊整治并开设正规摊位。
4.到2020年,天津市的公交车80%使用全电力无污染动力。
5.10年后,天津市被列入全国大气保护示范城市。绿化面积达到全市土地面积的50%- 80%。
结语:通过对天津大气污染情况的介绍,并结合实际给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改变污染大气环境的传统习惯等系列措施,我们相信这样的措施在未来能够取得显著的结果,慢慢改善天津市当前的大气污染情况,并能够被列入全国大气保护示范城市。
参考文献
[1] 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刘育. 我国城市交通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 学版)第23卷第l期
[3]王金南,宁淼,严刚,杨金田.实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0,10
[4]何建坤,刘滨.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
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创造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环境为目的,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要求,着力解决建筑工地大气污染问题,形成政府领导、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建筑施工大气污染防治机制,为全区大气污染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省环境保护条例》《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册》及“六必须、六不准”、“六个百分百”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做好建筑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改善我区空气质量,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三、组织机构
成立以区住建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建筑领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落地,全面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管控
1.严格施工现场大气污染各项管控措施。认真抓好《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贯彻落实,按照《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册》及“六必须、六不准”、“六个百分百”相关要求,强化施工现场扬尘管控措施,做好建筑工地围挡设置、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
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防尘措施;
施工现场进出口应设置定型式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的车辆进行清洗;
建筑物内垃圾应当采用容器或搭设专用封闭式垃圾通道方式清运,严禁临空抛掷;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土方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
在规定区域内的作业现场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砂浆的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降噪等措施;
水泥和其他易扬尘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
现场进行易扬尘施工作业活动时,应采取喷淋、喷雾等湿法降尘措施;
对市政道路进行铣刨、切割等施工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灰土和无机料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应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
2.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必须进行环保登记备案后方可进场使用,对场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进行台账式管理,严格落实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管控要求。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区质安站
(二)强化拆迁工地大气污染防治
拆迁工地周围必须连续设置稳固、整齐、美观的围挡(墙),围挡(墙)间无缝隙,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爆闪灯;
机械拆除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或喷淋措施,以抑制扬尘飞散;
需爆破作业的拆迁工程,在确保作业安全的条件下应采取预拆承重墙,清理部分致尘构件与积尘、在建筑物内部洒水,在不同高度设置塑料盛水袋,起爆前后喷水降尘等措施;
整理破碎构件、翻渣和清运建筑垃圾时,应采取洒水降尘或喷淋措施;
被拆除房屋的建筑材料及渣土,要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采取覆盖措施;
拆迁现场进出口要由专人负责清扫(洗)车身及出入口卫生,确保运输车辆不带泥土出场;
清运垃圾、渣土车辆应预先办理相关手续或委托具有垃圾清运资格的运输单位进行,严格按要求进行封闭运输,不得乱卸乱倒垃圾;
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或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时,不得进行拆除作业,并对拆除现场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区住保中心
(三)强化商混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管理
商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扬尘治理的措施,全封闭生产、围墙安装喷淋、进出厂的车辆冲洗、整个生产现场扬尘控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的车速控制、车辆自身的整洁卫生、严格遵守施工现场车辆冲洗管理规定等。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局建筑业与安全管理股
五、工作要求
为确保建筑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完成全年优良天气指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监督检查
各责任单位要强化对大气污染专项整治的监督检查,将建筑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重点内容,依法查处相关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情况下,建筑领域应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及要求采取响应措施,有效控制、减少或消除重污染天气危害,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技术支撑与工作指导。
(三)常态化机制
建立健全建筑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固定制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果稳得住,可持续。
(四)加强行业自律
为全面落实《云南省蓝天保卫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 年)》,制定丽江市大气污染防治2018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8年,丽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继续保持优良,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天数比例为98.7%,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SO2控制排放量为7935.11吨,减排比例为0。NOX控制排放量12437.9吨,较2017年下降0.25%。
二、工作任务
(一)城市空气洁净保卫行动
1.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加强施工扬尘监管,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施工围网、防风抑尘网,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裸露地面、临时堆放物料采取覆盖、临时绿化等措施。施工场地出场车辆应进行全面清洗,严禁随意抛洒各类散装物料和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措施,合理划定建筑渣土车辆运输路线,2018年底前基本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大型煤堆、料堆实现封闭存储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加强道路扬尘防治。加大道路保洁频率,强化精细化作业,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及时修复破损路面,防止出现破损及裸露泥路造成扬尘污染。(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全面推进移动源排放控制。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基本淘汰行政区域内的黄标车。逐步淘汰高油耗、高排放民航特种车辆与设备。实施清洁柴油行动,加快油品质量升级,2018年1月1日起供应与国V标准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2020年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并轨,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内河船舶统一使用相同标准的柴油。完成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等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市公安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商务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科技局、云南机场集团丽江机场、中石油丽江分公司、中石化丽江分公司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完成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基本淘汰丽江市各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原则上不再新建、改建、扩建燃煤锅炉,禁止新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具备天然气供应和使用条件的地区,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产业聚集区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或大型集中供热设施,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天然气干、支线可以覆盖的地区原则上不再审批以煤(油)为燃料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市质监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4.生态环境屏障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利用城市空间开展增绿、建绿工程,加强面山绿化,推广立体绿化,广泛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提升绿化品质和景观水平。保护
好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细胞,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建成区绿地率、绿视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工业污染达标减排行动
1.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大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的管理及完成水泥等行业污染源排放情况评估及超标问题整治,对未达标的实施限期达标排放改造,确定达标率并逐年提高。(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推动有关企业实施原料替代和技术改造。严格执行有机溶剂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推进建筑装饰、汽修、干洗、餐饮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市环境保护局、市工商局、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深化总量减排制度。继续推行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特征污染物削减计划。完成2018丽江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减排目标任务。(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行动
1.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农业农村等各领域节能,突出抓好重点地区(园区)、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推进工业企业、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行动。实施工业能效系统优化工程、锅炉(窑炉)节能综合改造工程等九大节能重点工程。(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加强城市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完善城市循环发展体系。加大推动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质升级,发展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推广清洁生产改造。依法推进重点区域、园区、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积极引导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工业节水,推动实施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创建一批节水标杆企业和节水型园区。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超总量控制指标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行动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城市总体规划、工业产业布局规划要结合主体功能区划,针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专项引导和管控。加快推进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任务推进。(市规划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增加产能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完善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三挂钩机制)。(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省政府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以及关于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专项实施意见,限制铜、铅、锡冶炼电石、焦炭、黄磷新增产能,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依法依规有序退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清洁能源推动替代行动
1.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发挥水电优势,积极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到2020年,实现县级以上行政中心城市燃气设施全覆盖。(市发展市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进煤炭洗选和提质加工,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丽江市水污染防治2018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云南省碧水青山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和《丽江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按期完成2018年丽江市水环境治理目标任务,结合工作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2018丽江市辖区内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体水质目标为:地表水主要水质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稳定保持在60%以上,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二、工作任务
(一)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行动
1.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完成201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实现防护隔离;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一源一档”管理机制,继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域的专项执法检查。(市环境
保护局、市水务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计生委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分类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定工作,基本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定期监测。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及水厂水质监测和检测。(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计生委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各县(区)要建立健全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规划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市水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计生委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金沙江流域水质稳定提升行动
1.定期通报国考地表水断面水质情况,编制完成《丽江市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等配合)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组织实施《丽江市贯彻落实环保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督导反馈问题暨漾弓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改方案》,落实好十四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压实河长责任,强化河道管理,改善河流水质,使漾弓江龙兴村国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丽
江市贯彻落实环保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督导反馈问题暨漾弓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
2.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估工作。(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开展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设施调查,加快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市商务局、市环境保护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开展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现有省级工业集聚区在2018年8月31日前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4.组织分解各县(区)2018年4项约束性指标(环境质量2项、减排2项)目标任务,梳理水污染防治省级重点减排项目清单,组织测算分解各污水处理厂减排削减任务,完成减排目标责任书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涉及内容。(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5.全面调查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等状况,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建立完善重点风
险源清单。对重点风险源开展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要求企业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6.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以改善水质、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将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和《云南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计划》按期开展相关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市环境保护局负责)
7.积极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规范拆船行为。督促港口、码头经营人完成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高原湖泊保护行动
1.加快推进抢救性保护程海九大专项行动。坚决遏制湖泊周围无序开发和侵占湖体行为,杜绝“边治理、边破坏”和“居民退、房产进”现象。加快环保项目的实施,规范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快高原湖泊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划定并严守湖泊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高原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抓紧实施规划
项目,分类施策、综合治理,持续改善高原湖泊水质。(丽江市程海泸沽湖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
2.全面推进泸沽湖水环境保护。宁蒗县人民政府、泸沽湖管委会牵头进一步开展泸沽湖流域违规建设项目整改专项行动,坚决遏制湖泊周围无序开发和侵占湖体问题。加快环保项目实施,规范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划定并严守湖泊生态红线。实施高原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抓紧实施规划项目,统筹湖泊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确保湖泊水质稳定保持I类水质。加大滇川合作,推动环湖截污治污项目实施,提升大鱼坝河、山跨河、乌马河、三家村和入湖河流水质,改善湖泊生态系统质量。(丽江市程海泸沽湖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
(四)城乡人居环境碧水行动
1.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城市河道治理力度。2018年6月底前,对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供)水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水质安全的入河排污口实施迁建或关闭,通过入河排污口优化整治,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无违法入河排污口。(市水务局牵头,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云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丽江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以河长制为抓手,进
一步夯实治水责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考核监督体系。(市水务局牵头,市环境保护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推行标准化养殖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条件,鼓励和支持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继续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推广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技术模式,规范和引导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市农业局负责)
4.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农村“七改三清”各项城乡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提高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确保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收集处置率逐年提升。同时,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农业局、市水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5.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继续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立污泥从产生、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禁
止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市农业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6.建立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建立健全丽江市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严控地下水超采。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超采区内禁止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严格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完善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流域生态建设青山行动
1.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逐步构建高原湖泊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健康的生态体系、建设“山
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巩固和提升两湖治理成效,统筹解决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问题,破解湖泊流域保护发展的矛盾困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力争在2018年底,全市自然湿地面积得到有效保护比例达45%,自然湿地总面积增加至3.21万公顷。(市林业局牵头,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丽江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云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云南省净土安居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丽江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2016—2020年)》,确保按期完成2018年丽江市土壤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启动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初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建立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机制,土壤污染源基本得到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有序推进,责任目标任务分解得到落实。
二、工作任务
(一)农业生产土壤环境安全保障行动
1.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按照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专项小组的统一布署,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部门联动、信息通报、协调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详查工作中的问题。市、县(区)人民政府成立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组和技术小组,加强对辖区内详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2018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市环境保护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粮食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加强农用地保护与安全利用。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基础数据梳理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完成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粮食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清洁土壤保护行动.强化未利用地环境管理。开展全市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排查和综合整治工作,依法严查向纳污坑塘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开展对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和拟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调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未利用地信
息梳理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环境保护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污染。排放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市环境保护局负责)
(三)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防范安居行动
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专项小组的统一布署,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粮食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重金属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要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要开展调查评估。(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土资源、住建(规划)等部门,做好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建立完善污染地块信息沟通机制,对污染地块的开发利
用实行联动监管。(市环境保护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负责)
要求土地所有权人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初步调查,并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严格用地准入,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完善供地管理程序,工业用地及物流仓储用地供地前,国土部门需对拟供地块进行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环境污染风险后方可供地。(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环境保护局等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土壤污染源管控行动
1.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云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认真落实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按照工作职责分别牵头,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2.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跨省转移审批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进一步提高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市环境保护局负责)
3.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制定并启动实施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利用试点工作。优
先在高原湖泊流域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技术,减少大棚种植化肥、农药使用量,防治土壤污染。(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环境保护局、市工商局、市供销合作社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4.减少生活污染。根据省、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净土行动
开展治理与修复示范试点。实施云南永胜宝坪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重金属再次利用及危废污染防治项目、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关闭后场地污染调查及治理修复项目。(永胜县人民政府、华坪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危害健康的元凶
是颗粒物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这些物质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存在一定时间以后,就会出现伤害人类、植物、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以及干扰人类舒适的生活环境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属于大气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气中直径比头发丝还要小三十多倍的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最具危害性的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主要原因是这些颗粒物因为体积小,所以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被输送的距离也会相对远很多,而且这些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人体如果长期吸入这些颗粒物,就会引发各种疾病。
颗粒物越小
对健康危害越大
大气污染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从而决定了他们对健康的危害大小。较大的颗粒物往往会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但是,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就可以穿透这些屏障到达支气管和肺泡,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而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就是细颗粒物(PM2.5),比表面积大于它的PM10,更容易吸附有毒害的物质,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而且由于体积更小,PM2.5具有更强的穿透力,被吸入后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更小的微粒,比如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的微粒,则会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包括我们的大脑。
大气污染
不仅伤肺更伤心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表明,大气污染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多方面危害。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引发哮喘、肺癌等疾病;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加速其进展,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促进血栓形成,导致血压、血脂、血糖等升高,因此被称为新的、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美国心脏协会(AHA)根据201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对“空气污染和心血管疾病”作出了一个科学声明,明确论断颗粒物(PM)空气污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AHA的结论,如果暴露在PM2.5污染的环境中数小时至数周,可诱发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和非死亡事件,暴露时间越长,心血管病死亡率越高,预期的寿命越短;相反PM污染水平下降,心血管死亡率也会随之下降。另据《欧洲心脏杂志》报道,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吸入每立方米含有10微克PM2.5的空气,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就会上升20%。
其他一些研究还发现,除了对人体肺脏和心脏的危害外,大气污染还会导致人类的出生缺陷和过早死亡。
污染指数偏高时
做好防护措施
【市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方案01-13
大气污染防治施工方案03-20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方案03-25
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11-07
市域社会治理概念07-07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03-17
大气污染防治检查04-02
市域乡村建设规划12-26
大气污染与防治09-20
市大气污染防治报告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