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问题》读后感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哲学的问题》读后感(精选8篇)

《哲学的问题》读后感 篇1

最近拜读了罗素先生的《哲学问题》,这本薄薄的书我用了3天的时间才算是逐字逐句通篇读下来,而发现这本书你需要反复地观读,每一次你可能都有新的理解。这也应该就是哲学的魅力。这本书分为十五个章节,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论”,“认识论”,“共相论”,“真理论”,“哲学价值论”。

1.物质论:“什么是物质”,罗素在阐述“什么是物质”基本都是从贝克莱主义来进行解答的。他认为物理所在的客体都是从我们所认知的事物推论出来的。按照贝克莱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人们永远不能证明人们自身之外和人们经验之外的那些物质的存在“,如果有其他任何东西或者物体存在,但是不是被我们能够看到或者接触到的,那么它就是我们不可能感觉到的”直接客体“。

2.认识论:在这一论点中,罗素主要在向我们提出问题的同时并分析我们所认知的事物究竟是不是事物本来的面目,我们认知事物是通过何种方式去认知以及我们是否一直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对事物进行描述的。因此人们是否用了归纳法来认知事物过程应该是有效的,但是罗素又让我们思考归纳法为什么却不能凭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未曾经验过的事物或者物质的知识,同时他又认为凡是根据经验而告诉人们有关未曾经验过的某种事物的知识,就都是基于一种既非经验所能肯定的、又非经验所能否定的信念。这让我们觉得前后有点矛盾,但是哲学本身也许就是矛盾的。

3.先验论和共相论:在这个理论中,罗素认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知识或者认知都是从经验中以及被经验所形成的,同时他认为有些知识是先验的,就是人们并不能以经验去证明它,它仅仅是使我们注意到可能我们无需任何经验上的证明就可以表达了它的真理。罗素结合了柏拉图大师的客观唯心主义以及贝克莱主义,提出了“共相”。共相其实是一种抽象的理念,因为它并不存在于我们所认知的空间之中,也不在我们的时空之中,它也不介于在物质和精神之中,但它却是存在的“某种东西”,其实“共相”接近于我们所理解的神学,因为它是在于我们思想客体上才能被存在以及被认识的。

4.真理论:对于这个理论,罗素向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理念。罗素认为,真理存在的同时也要承认它的反面理论,信念理论和认识理论是有区别的,因为认识理论,我们不需要考虑任何反面——就真理和虚妄的相互关联而言,如果没有信念,便不会有虚妄,真理也不可能会出现。要区分一种信念是真理还是虚妄,这要依赖于存在于信念之外的某种东西。同时他提出,真理的精髓在于它能够构成一个圆满的体系,也就是构成了真理的一大部分。

5.哲学价值论:罗素在这一理论中提出了哲学的另外一个特性——批判。他认为只有在对科学的验证和生活中人们所制定的规则制度进行研究从而进行批判,其实这一观点是把科学和哲学给区分出来。他认为哲学追求的是在科学已经验证过的事物和知识,或者人们的以经所认知的某种事物或者知识,从中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从而得出新的知识。

《哲学的问题》读后感 篇2

1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康德与马克思式的世界观是不同的。俞吾金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康德的世界整体本身是不可知的, 因为康德认为在认识中存在着一种超感经验的、无限的无条件的“自在之物”, 若我们尝试用知性的范畴去把握这些“自在之物” (灵魂、世界、上帝) , 我们就会陷入谬误推理、二律背反和理想之中。[1]第4页而在其后, 维特根斯坦也提出了“世界是事实总和”、“整体必然大于部分之和”、“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等等主张。[1]第2页从文中可以看出, 康德对世界的观念带有形而上的性质, 他设想了一个超验的世界, 在这个超验世界里, 他承认了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的可能性。在论述完康德的整体世界观念后, 俞吾金先生接着论述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周围世界”。他指出: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是以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为媒介的世界。马克思认为, 世界应当实践的世界, 在没否定康德整体世界的同时认为更为重要世界应当是与人相关的实践的周围世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即上手状态无论以何种方式总归在存在论上同世界及世界之为世界有关系”, “在一切上手的东西中, 世界总已在‘此’”。[2]第97页从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更为注重的是人的实践所能至的周围世界, 他们并没有否认可能存在康德式的整体世界, 但是人类哲学所重要的应当是研究力所能及的世界, 问题并不在于如何解释世界, 而在于改变世界。

那么两种世界观下的哲学研究的问题会相同么?众所周知的是, 康德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不同。在康德那个时代, 形而上学开始遭到了遗弃, 而康德目的就是批判旧的形而上学体系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形而上学体系) , 他“一方面证明形而上学第一部分作为内在形而上学或先验形而上学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则将超越或超验形而上学排除在了认识领域之外”。[3]第28页并从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 (人) 能认识什么”或者说是“我们 (人) 认识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后面可以看到, 传统的科学哲学很大程度受到了这种世界观影响,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理论与实验的对立表现得愈发明显, 康德世界观中的形而上学因素使得对科学的评价变得举步难行。那么, 马克思的世界观又是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呢?俞吾金先生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一文写道:“深受黑格尔影响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第4页从中可以知道, 马克思世界观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 认识世界固然重要, 但是它更是作为改变世界的依据, 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是不二分的。他并不过于关心“自在之物”的问题, 而是关心当下, 人与社会与自然的问题。他认为“只有经过人类生存实践活动所中介的自然, 即人化自然, 才是具有现实品格的自然”。[1]第7页在马克思的世界观里, 不存在不与人联系的独立世界, 而人正是通过实践为媒介作用于世界, 实践在马克思的世界观里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海德格尔也吸纳了这种世界观, 并把日常实践视为人类生存的解释学本身。[4]第8页在后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实践哲学, 特别是劳斯的科学实践解释学进路都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世界观。

2 传统科学哲学世界观及其研究的异化

传统科学哲学主要沿用了康德的世界观, 特别是近现代的物理学中, 物理学似乎摆脱不了形而上学的依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哲学家皮埃尔·迪昂对物理学理论和形而上学进行了反思。在他的著作《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中他在分析物理学的目的时候谈到:“诸如在可知觉的距离上观察到的一切吸引或排斥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变化”, “他们采取这种形式的定律是由于需要使他们的说明与事实一致, 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哲学的要求”。[5]第21页因此他得出了“没有什么形而上学体系足以构造物理学理论”。[5]第19页按照他的观点, 物理学的目的不应当是对形而上学的说明, 形而上学体系也不能推导出构造物理学理论的全部要素。在这里, 迪昂希望物理理论能摆脱形而上学的枷锁, 试图把实证科学与形而上学加以区分, 使得物理学不再从属于形而上学。但他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康德世界观的束缚。在他书中, 他认为物理学中的实验不仅仅是现象的观察, 此外, 它是这个现象的理论诠释。[5]第178页也就是他实际承认了独立于人的外部的世界, 而物理理论正是要描述这个世界现象的种种。但是也正由于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 会产生出了一些传统哲学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不断在争议的地方:究竟观察和实验能不能使我们通达外部的世界?这是一个表征世界与被表征世界的通达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到认识的客观真理性和科学的进步标准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出现了异化, 人们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了如何论证通达成为可能或者不可能上, 忽略了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跟现实科学的接轨。导致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对立。随着现代物理学, 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矛盾与两方论者之间的观点冲突越来越明显。

直到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兴起, 科学哲学才开始了实践转向, 这种转向是渐进的, 首先表现在反对静态知识观上。波普尔认为科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 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在科学的合理性上, 他认为“一种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事件反驳掉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可反驳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长处, 而是短处”, [6]第47页他试图证明这样一个道理:询问科学知识的起源的神圣并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正确性, 科学发展必须经历猜测、证伪、猜测、再证伪这种动态过程。托马斯·库恩则更进一步, 沿着科学是如何进行的路子提出了范式学说, 他认为“科学革命的结构应当由以下序列组成:常规科学、解谜、范式、反常、危机、革命”。[7]第4页尽管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理论十分吸引人并能较好符合科学史的发展, 但是他的理论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在科学进步上, 他并不能好好地回答我们科学的发展是否是进步着的;在范式替换上, 他也未能回答为何新范式能替代旧范式, 新范式是如何产生的等等问题。科学社会学尝试着用社会的观点看待知识, 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产权等方面有详细的回答。科学知识社会学则更进一步, 它不仅开放了“指认科学知识与社会性维度”, [4]第34页还开放了“实践的维度”。经过了形而下的实践经验累积, 科学知识社会学得出了许多“新鲜”的结论, 例如在实验室实践研究进路中得出了知识是地方性的结论等等。但是正如安德鲁·皮克林所说的那样, 实践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只是“一种服务性手段, 是科学家的概念网络为适应环境而实现的一种创造性扩展而已”。[4]第37页所以在科学知识社会学那里, 实践的概念虽然被运用但却是有所不足, 不能完全反映出马克思那种实践的世界观。但也正因科学知识社会学打开了实践的世界观的大门, 后来的科学实践哲学才能从中诞生并从中获取大量资源。

3 新科学哲学世界观的实践转向

科学实践哲学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马克思的世界观。与马克思的世界观不同的是, 科学实践哲学并不以物质作为第一位, 而是以实践作为第一位的。在其看来, 实践塑造着人, 也塑造着世界。[4]第8页科学实践哲学的实践解释观点的思想源泉来自于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将实践视为人类生存的本身, 人们在使用工具和科技的同时, 事实上就是在解释着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实践哲学的世界观是围绕实践来展开的, 探讨的是实践中的世界、当下的世界, 从而回避了康德世界观中表象与自在之物的冲突的矛盾。而是去追问“什么是可供使用的,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什么,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4]第9页它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理论优位, 提出了实践优位的概念;继承与发展了知识是地方性的思想, 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科学知识的普遍性观点;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 提出科学是作用于世界的方式;批判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科学评价标准, 承认科学是对原有成功的积累和失败的纠正;同时批判科学始于问题的学说, 认为科学始于机会。科学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世界观的深入和运用的细化, 给科学哲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也为后继的科学哲学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进路。但是也正由于是实践优位的世界观, 科学实践哲学也遇到一些困难:第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冲突下的, 科学实践哲学的解释学进路与科学实验哲学的融合还不能很好的实现统一, 若能实现两者的统一, 必然为解释学进路提供许多辅助的资源和深刻的见解;第二则是对优位的认识, 虽然科学实践哲学成功实现了对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 科学实践哲学需要继续追问:“为什么实践是‘优位’的呢?我们能否有一条不具有这种‘优位’的思维方式的科学观呢?”。从第二个问题中出发, 不排除会诞生一种新的科学哲学, 而这种科学哲学所持的世界观必然比上文提到的世界观更具有丰富多彩含义。

参考文献

[1]俞吾金.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J].哲学研究, 2013 (8) .

[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 2012.

[3]张志伟.《纯粹理性批判》对形而上学的贡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4) .

[4]吴彤, 等.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5]皮埃尔·迪昂.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M].商务印书馆, 2011.

[6]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 篇3

早春二月,本是群莺乱飞、万物生长的时节,我却看到两条震撼的自杀消息。一位是学者江绪林,因心灵破碎而自杀;一位是少年林嘉文,因不堪“史学天才”重负而自杀。前者令我震撼,我与江绪林几乎同龄,成长年代相仿,面临的破碎也有相似之处。他似乎是在替我们这一代最悲哀的知识分子去死。后者同样令我震撼,我少年时也以天才自负,好在那时没有人目我为天才,使我侥幸活下来。

100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写过《自杀论》,提出:“自杀防治的根本之道在社会土壤,一个人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社会土壤,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就可以开花结果,完成自己正常的生命过程。”奇特的是,他同时又认为,尽管一个社会的自杀率太高不好,可是太低也不好,因为那样意味着没人愿为美好的价值去死。

迪尔凯姆的经典理论在当代中国似乎遇到些麻烦。研究者指出,当代中国自杀最大的原因是家庭矛盾,尤其农村,很多妇女为琐事争吵轻生。中国一度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过在最近10年,这个局面得到改观,至少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来看是如此:2003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10.96/10万人,农村17.29/10万人;2012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82/10万人,农村8.58/10万人,下降了一半。

自杀究竟如迪尔凯姆所说是社会问题,还是如加缪所说是心灵与哲学问题,或者如医生认为不过是抑郁症等病理问题,我不敢妄断,但更倾向于是前两者的叠加。社会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我只能谈谈心灵。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面对生活的困苦,人们向往的是一种更好的存在,而不是压根儿就放弃存在,但自杀者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自杀。美国自杀学研究权威施耐德曼进一步推演说,自杀者往往会误以为,自己在自杀后还能有感知,比如“如果我自杀,我会获得重视,我满意这个结果,所以我自杀”,或者“如果我自杀,可以让别人痛苦,我满意这个结果,所以我自杀”。可是,无论自杀者在死后是否得到重视或完成报复,他都不可能感知到了。

当然,奥古斯丁与施耐德曼的推理也有瑕疵,那就是如果一个人确实生理或心理痛苦到不想再活下去,而不是为了获得重视或满足报复欲,那么上述推理就是无效的;再如一个人如果只是为理念而去死,死本身即可实现他所珍视的理念,类似于孔子说的成仁,孟子说的取义,那么上述推理也是无效的。

说这么多,其实我对自杀的讨论仍是力不从心的。我只是试图去理解那些痛苦的自杀或自杀未遂者,也许他们正如捷克作家昆德拉所说:“有些人之所以还活着,不过是因为他口袋里时刻揣着一粒毒药。”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篇4

《科学的哲学》读后感

拜读了菲利普•弗兰克的《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之后,我对菲利普及《科学的哲学》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触很深,下面是我对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菲利普•弗兰克生于1884年3月20日,卒于1966年7月21日,他是二十年代兴起的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科学哲学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本身是学物理出身的,曾长期从事物理理论工作。1907年获得维也纳物理学方面的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弗兰克有多方面的创造性地贡献,这包括:变分学,傅里叶级学,各种函数空间,哈密顿几何光学,薛定谔波动力学,相对论。他同他的挚友冯。米塞斯合编的两卷本《力学和物理学的微分方程》是当时各国的物理学家及数学家的重要参考书。

弗兰克的一生主要用于科学的哲学。其科学著作有一下几个极其突出的特点:1 科学概念和哲学概念表达的清晰透彻,文笔流畅生动,说明通俗易懂。作为弗兰克的最后一本著作,《科学的哲学》能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一般的哲学著作那般晦涩玄虚,令人一头雾水。2 弗兰克作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一直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活动家之一,但他不像这个学派中的专业哲学家那样,用自己特定的语言去阐述那套逻辑实证或逻辑经验论的概念体系。他对自己以外的哲学派别,不是采取绝

对的排他态度,而是往往兼收并蓄。3 视野广阔,并有发展的历史观,即注重科学的社会背景,又注重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考察。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统一的一个活的象征。

科学哲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对归纳和演绎方法的分析、对科学好所名的经验要求和对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所作的研究,可被视作科学哲学的滥觞。其后,以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牛顿为代表的对经典科学的哲学探索,丰富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独立的科学哲学学科开始逐步形成。

从这本著作中,我除了了解到一些科学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有危险;痛饮吧,否则就尝不出诗神之泉的美味;浅尝会使头脑沉醉,豪饮却能使我们重新醒转”,亚历山大·珀蒲的这些名句,也许对于任何知识领域都没有比对于科学的哲学更为适合的了。“尽管有这些成就,人类却没有更为幸福,今天反而面临着危险,而这危险的根源就在于这些科学成就。”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哲学的重要性,他是我们生活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有了科学哲学,才不会一知半解,才不会头脑沉醉,才会甘之如饴,才会是人类更加地幸福。我们在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同时,也要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哲学,这样才不是一知半解,这样才是科学的掌握知识的力量。

《科学的哲学》对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学方面做了很多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机体论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 篇5

阅读完这本书,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关键词就是创新。即使不看这本书,提起7-11必须是能够想到它的创新性。创新性是个从头开始就伴随7-11的关键词。7-11是整个日本第一个便利店,开创了共同配送和小额配送的先例,第一次让银行进入了便利店,以及开始供给代缴水电费等服务。

从7-11的例子能够看出,人不是必须要有特殊的才能才能够在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而是捕捉客户需求的变化,认为公司经营的关键点在于从变化预测未来,环环相扣的思索应对变化的方法,如此循环往复才会萌发新的商机,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再对结果进行“验证“,这一过程有助于优化工作模式。也就是说意识到问题和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更为重要。

以书里的例子来看:物流体制的改革,作者先是分析了对于顾客来说所有的牛奶都属于同类产品,不一样的公司来送会效率十分低下,以及每一天的牛奶所需量并不需要一整辆车来装这三个事实。随后经过协商将各个产商的产品混合装在一辆送货车里,集中原本相对分散的配送路线。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篇6

说起哲学,它似乎总是给人一幅高高在上,古板深奥的面孔。这个词汇总是承载了许多人生与世界的问题。让人为之苦行求索,苦想冥思。也许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哲学是什么?是旧书中艰深晦涩的文字,还是神圣不容亵渎的真理呢?当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本书既不是难以理解的学术专著,更不是千篇 一律的心灵鸡汤。而是以一个阅读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古今中外,能够让众人皆知的哲学家或许寥寥无几,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慰藉。而这份慰藉并不来源于宇宙深处,而来自于我们内心。

我们乐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寻求慰藉,以此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丝安慰。而哲学家们则善于把这份慰藉升华为哲学,并用他们的哲学反映生活:庄子可以从蝼蚁中品察天地,慧能可以在冥想中看遍人生;叔本华从日常的喜怒哀乐中看到意志的表象,尼采从登山的劳累中感受到超人的心境。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总蕴含着丰富而通俗的哲理。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慰藉着我们,而我们又有几次能够察觉的到呢?

相隔几世纪,总会有一小群思想相通的哲人们,他们共同的爱好便是直面痛苦,忠于哲学,向我们诉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语,为平庸而苦痛的人生开出一剂剂慰藉的药方。他们用生命实践哲学,把最深刻的慰藉留给世人。当我们去阅读那些蕴含哲理的文字时,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一次定位呢?

真正的哲学,往往是从最普通的生活中去提炼,并用最朴素的思想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慰藉:当我们无法得到认可,我们求助于内心的坚持,于是我们从信心中得到慰藉;当我们感到生活无趣,我们求助于书本,于是我们从精神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挫折,我们诉诸内心,于是我们从内心的安宁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困难,我们于是我们从拼搏中获得慰藉。他们用哲学为生命作礼赞,用超脱的慰藉诠释生命。也许,他们的哲学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对生活做出最好的定义。

书中,作者对哲学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与欲望的脉搏,从而让我们摒弃错误的方案,制定的幸福的计划。作为一个哲学外行的我,也许会难以完全理解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充满智慧的哲理。

对无限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7

关键词:无限,有限,信仰

1 无限问题的提出和西方哲学家们的解决方法

人类文明初期, 古希腊哲人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伟大和人类的有限、渺小, 于是开始了对无限问题的探索。亚里士多德把无限问题看作是所有自然哲学家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他看来, 就具体存在来说, 无限有不可分的特点, 所以单一的或者是复合的存在都不可能是无限的。这是由于具体存在其构成元素为有限的话, 合成的存在也必然具有有限性。其结论为, 无限仅仅只存在于潜在中, 而不可能存在于现实里。“此外全无”不是无限的真正内涵, 无限的真正涵义在于“此外永有”。这是因为:“此外全无”的东西是“完全者”, 是有限的, 因为“没有一个完成的事物没有终结, 而终结就是限。”“此外永有”即可以不断在已取出的部分之外再取出些东西, 唯有量上具有这种性质的存在才是无限的。 (1)

16世纪以后, 由于受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枷锁与禁忌的消解, 西方的哲人们开始以新的视角审视世界, 持之以无神或泛神的态度。笛卡尔通过普遍存疑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 将自我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他看来, 上帝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存在, 人的认识能力完全是被天赋的, 开创了近代理性主义。在笛卡儿那里, 上帝的地位已有所降低, 他并不把上帝看作具有奇迹法力的全智全能的神, 而将其作为人类认识能力的来源和科学的保护者。

对于无限, 斯宾诺莎将其分为“想象的无限”和“思维的无限”。前者被看作想象的范畴, 就如同数学上的无穷数列;后者则属于是最高的本体性实体, 是由一种永恒理性生成的, 是世界万物与人类起源的先在因, 或者将其称为“绝对的肯定”。他认为, 人类智慧是是超越死亡、关于永恒和无限的“生的沉思”。他通过思维和广袤这两方面来体现世界无限性的存在状态。其中, 人是唯一具有主动性的一种存在物, 一般情况下, 人可借助原初的天赋思维与理性认识世界万象, 把握连续意义上生命存在的有限与无限。人的价值理性被构建时, 则可以超越死亡对其造成的虚无与恐惧, 逐渐走近人生之最高境界无限, 一种持久永恒的人类精神取向。

黑格尔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将无限分为“假无限”和“真无限”。他所提出的“假无限”中的有限性没有从本质上得以否定, 只是对有限的简单排斥与否定, 自然地无限被他放到了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彼岸世界, 其本质类同于斯宾诺莎提出的想象的无限。而他的“真无限”是指否定之否定, 是物与物之间无限与有限之贯通与统一, 通过有限实现的真无限, 实则是指完满的意义。

康德将有限与无限其视为一组二律背反提出:“正题:世界在时间之起始, 就空间而言, 亦有界限。反题:世界并无起始, 亦无空间之界限;就时空二者而言, 世界乃无限的。” (2) 由于超越感性的经验范畴, 而把宇宙视为一个绝对统一的整体来认识, 自然使认识陷入矛盾。在他看来, 人的认识只能被局限于直观与感性之中, 自然无限、上帝等超出直观感性的存在就被抛入不可知的范畴内。而直观感性所能提供的认识必然是有局限的、片面的、受限制的、受各种因果关系的影响与左右的。

2 无限问题之意义

无限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永恒的问题, 无论是对于哲学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无限通过给人精神上的满足, 让人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世界怀揣美好与向往。

首先,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 在西方哲学史上, 无限、纯粹意识、绝对精神等通过演绎的方式常常被用来作为构建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的滥觞, 如笛卡儿、斯宾诺沙、黑格尔等。实用主义把认识、真理放在了“实用”的范畴之内, 无限这种不实用的东西是没什么意义的, 罗蒂更是宣称“大写的哲学” (形而上学) 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现在只有“小写的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 才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与存在意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提倡以证伪原则构造出一个无限发展的科学序列。虽然黑格尔曾用寺庙里不能没有供奉的神像来类比说明人类不能没有形而上学, 但罗蒂的说法和实用主义的批评也不无道理的指出了当前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困境, 是值得反思的。人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 但每个人的一生都构成无限发展的人类社会的一个片段,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 我们不可能在一生之中知道一切, 但我们总可以知道一切前人们不知道的东西, 正是如此才会有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其次, 对于人类社会, 无限是一种憧憬和理想。在社会领域, 如果没有理想社会的蓝图, 人类就会失去方向,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人类不能没有乌托邦。在这个领域内, 无限起到与精神性的信仰一样的给予人们希望的作用,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这种憧憬, 人们努力地改造和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自身,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后, 对于人类自身, 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追求无限, 无限是一种“去超越”的追求和冲动, 是伟大的人类精神的体现。正是因为有这种冲动作为行动和思维的内因, 科学家们不畏辛苦和危险进行研究;哲学家们时刻都希望能在理论上超越前面的、他人的哲学, 建立自己的哲学;我们也总希望超越现在的自我, 达到更全面的新我,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冲动和追求, 世界才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不论是对于哲学理论还是人类社会或人类自身, 无限都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对于哲学, 无限代表通往绝对真理、绝对认识等的过程漫长而无期, 但并不表示其结果是不可知或不可达;对于人类社会, 无限代表的是向乌托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尝试、改革、创新着;对于我们自身, 无限代表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断超越着、痛并快乐着。对于中国, 在我们关注现实、入世的同时, 也更应该加强对精神性的信仰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法) 笛卡儿.哲学原理[M].关文运,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3] (法) 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 等, 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7.

[4] (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5]杨祖陶, 邓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高中政治课堂问题设计的哲学思辨 篇8

一、根植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实现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生活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教育活动应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等相联系,要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如果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相隔离,教育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和生机,成为无本之木。因此课堂提问不但要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和问题入手,引领他们很快进入问题情境,而且要有思考性,尝试着不断超越现实。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时,首先播放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现场视频文件,然后围绕“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我国的国家机关是怎样构成的?”等问题组织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模拟,讨论交流:“你认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怎样的优缺点?”学生谈到了民族的平等与团结、国家权力的统一、民主集中形式等知识点。也有学生认为,这一制度中提名的候选人官员太多,竞选制度有问题。然后,师生围绕存在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设计,要走进学生的现实世界,让学生能思考、有想法,理论联系实际,更要让提问涉及学生的“可能世界”,让学生对不确定性、可能性问题有合理的预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教育的真谛不是适应生活,而是要打破封闭的生活,干预未来。

二、瞄准目标又分解目标,实现针对性与发散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对单元目标与课时教学进行精选和结构化,将主要目标转化成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能明确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淡化目标的直接影响,防止问题过大,学生不能适应,尽量采用小问题引路,让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善于设计具有关联性的问题链,让学生在比较、归纳、演绎中向既定的教学目标逐步迈进。

比如在教学“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部分内容时,有教师列出了以下学习提纲:1.哪些经济资源可以借助于市场来配置?2.市场是怎样参与配置经济资源的?3.有人把市场喻为“看不见的手”,这里面蕴含着什么道理?4.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与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各有哪些优劣?5.现阶段,我国还需要计划手段吗?为什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教师与学生现场表演小品,并引发学生思考:竞争对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整个市场的风气怎样?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学生自然建立了对党和政府政策的认同感,深刻把握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形象可感的实例中理解了抽象的特征含义。

整体来说,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紧紧扣住教学的主要目标进行,凸显一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不仅能看到具体的“树木”,更能够领略到“森林”的风采。

三、走进学科又跳出学科,实现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教育应当关注当下的生活。”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些看似复杂的学科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探索后,发现其中的奥秘。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用问题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实现“不教而教”,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注入新的内涵。

比如,笔者在教学“世界观”的相关知识时,引用语文教材《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门槛”?这样做了以后她的愿望就能如期实现吗?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互相交流,从而内化了“世界观”概念,懂得了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实践表明,这样的跨学科式提问,不仅能让学生觉得颇有新意,而且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整体提高。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提问是丰富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问题设计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既要有低起点,让学生能有所思考,又要有启发性,让学生的回答走向深刻;既要有大问题提纲挈领,又要有分解的小问题作为铺垫,让学生拾级而上;既要注重政治学科专业化特点,又要有生活化政治的时代视野,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政治学科的内涵,做到学以致用。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活动《逛公园》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绵竹年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