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精选8篇)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1

一、说 明

我矿经鉴定为瓦斯矿井,各作业地点的掘进工作主要依靠放炮掘进,爆破工作量大。为切实保证放炮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等,特编制本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二、安全技术措施

1、掘进工作面所有爆破人员,包括爆破、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炸材料性能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2、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工必须是经过公安机关培训合格持有效证件的人员。

3、地点20m范围内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若瓦斯浓度达到0.8%,严禁装药爆破。

4、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三级信号”制度(一声爆破预备、二声爆破、三声爆破工作结束)“三保险”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即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警戒,下达放炮命令,并检查顶板情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炮口哨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各归原主)。

5、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爆炸材料,不能使用的爆炸材料必须交回爆炸材料库。

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11、装药前,首先必须清除炮眼内的岩粉,再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掘进机械等导电体相接触。

12、炮眼封泥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炮泥,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严禁放糊炮和非发爆器起爆。

13、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控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a.每孔装药量不得超过200g;b.炮眼必须封满炮泥;c.爆破前,必须在爆破地点附近洒水降尘,并检查瓦斯,浓度超过1%不准爆破;d.检查并加固爆破地点附近支护;e.爆破时,必须站好岗并有班组长在现场指挥;

②.炮眼深度大于0.6m时,炮眼用炮泥封满。

14、装药前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

①.掘进工作面的空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护损坏。

爆破员必须在警戒地点以外起爆,爆破结束10分钟吹解除爆破哨后方可有班组长安排撤岗

17、掘进巷道警戒地点距迎头不小于300m,且放炮地点必须设在避难硐室内。

18、爆破母线和连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爆破母线必须是绝缘良好的铜芯导线,不允许有破口或明线接头。

②.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与轨道、金属网、金属管、钢丝绳等导电体相接触。

③.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

④.爆破母线与电缆、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⑤.只准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严禁用轨道、金属管、金属网、水或大地当作回路。

⑥.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⑦.爆破工使用的爆破母线要符合标准要求,不得有接头,严禁采用固定母线爆破。

19、井下爆破必须使用安全网路闭锁发爆器。发爆器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

拒爆、残爆等情况。

26、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在等15分钟,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

27、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力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待清楚。处理拒爆时,必拒爆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②.在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③.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④.处理拒爆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揸落的矸石,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⑤.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28、爆破后,担任警戒人员接不到或听不清撤岗信号,不准私自撤岗。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2

矿山用炸药有硝铵类炸药、水胶炸药、硝化甘油炸药以及乳化油炸药等。我国矿山最广泛使用的炸药是硝铵类炸药, 包括铵梯炸药、铵油炸药、铵松蜡炸药以及含水硝铵类炸药等。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工作面或工作地点应使用经主管部门批准, 符合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许用炸药。常用的起爆器材有电雷管、导爆索、导爆管、继爆管等。根据使用的起爆器材的种类, 起爆方法有火雷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和导爆管起爆法及联合起爆法。煤矿井下静止使用明火起爆, 只能采用电能激发的电雷管。为了保证爆破作业的安全可靠, 防止拒爆, 一般在较大规模爆破时使用联合起爆法起爆, 同时敷设两种起爆网路。

1 爆破原理

炸药在一定的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撞击) 发生爆炸, 同时释放热量并形成高热气体。围岩、矿石开采中, 就是利用炸药的这种性质来为采矿服务, 达到采矿目的。炸药爆炸时的危害主要是产生爆炸地震、空气冲击波、飞石和噪声等, 一旦失控, 就会造成事故。要避免这些危害必须按照爆破的有关技术操作规程, 确保必要的安全距离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 爆破作业的主要安全规定

2.1 各种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爆破器材, 不准使用擅自制造的炸药。

2.2 进行爆破工作的群采矿山、矿点, 必须设爆破工作负责人、爆破员和爆破器材保管员。这些人员应了解所使用的爆破器材的性能、爆破技术和有关的安全知识。

2.3 凡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 都必须经过培训, 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

2.4 中型矿山, 进行浅眼爆破时, 应有爆破说明书。其内容包括装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起爆方法等。

2.5 爆破作业地点有以下情况之一时, 禁止进行爆破作业: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通路不安全或通路阻塞;进行中深孔、深孔爆破时, 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危险边界上未设警戒;光线不足或无照明。

2.6 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人员禁止穿化纤衣服;在大雾天、雷雨时、黄昏、夜晚, 禁止进行露天爆破。

2.7 装药时, 必须遵守以下规定:用木制炮棍;装起爆药包时, 严禁投掷或冲击;一旦起爆药包没装到位, 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或电雷管脚线, 应按处理盲炮的有关规定处理。

2.8 进行填塞工作时, 必须遵守以下规定:装药后, 必须保证填塞质量, 禁止采用无填塞爆破;浅孔爆破时, 一般填塞长度为孔深的1/3;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堵塞要十分小心, 不得破坏起爆线路;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

2.9 炮响完后, 经过充分通风, 才准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2.10 爆破工作开始前, 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没置明显的标志。地下爆破应在有关通道上设置岗哨。回风巷应设路障, 并挂上“爆破危险区, 不准入内”的牌子。

2.11 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 使在危险区的人员能够听到、看到。爆破后, 经检查确认安全时, 方可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2.12 爆破员进入放炮地点后, 应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现象。如果发现有这些现象, 应及时处理。若不能处理时, 应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常用的处理盲炮的方法有重新起爆法、诱炮法、打平行眼装药爆破法、用水冲洗法。

3 起爆安全技术

3.1 电雷管起爆的安全技术

电雷管起爆易产生的事故原因有电雷管的早爆、拒爆、延迟爆炸等。杂散电流、雷电和静电是引起电雷管起爆早爆事故的主要因素。预防杂散电流的主要措施有:采用防杂散电流的电爆网路;采用抗杂散电流的电雷管;采用非电起爆方法;加强爆破线路的绝缘, 不用裸线连接。预防雷电引起早爆的措施包括:禁止在雷雨天气进行电雷管爆破;在爆破区内设立避雷系统;采用屏蔽线爆破;采用非电起爆方法。预防静电产生早爆事故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炸药水分;采用抗静电雷管;采用非电起爆方法。为了减少电雷管拒爆和延迟爆炸现象的发生, 除了要严格检测爆破器材, 保证爆破器材的质量外, 还要采取准确可靠的起爆网路, 消除网路设计方面的差错, 同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2 导爆管起爆和导爆索起爆的安全技术

在设计导爆管起爆网路时, 不能采用环形网路, 即传爆的初始位置与终了位置不能相隔太近。在有瓦斯的情况, 禁止使用导爆管。应特别注意采用正确的连接方法, 防止导爆索网路拒爆事故的发生。

4 爆破器材的储运和安全管理

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设施等的设置, 要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经主管部门的审定, 并报当地公安局批准。爆破器材的管理存放、收发和运输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经过检验, 确认失效的爆破器材或不符合国家标准或技术条件的, 都应销毁。销毁爆破器材时, 必须登记造册并编制书面报告, 报告中应说明被销毁爆破器材的名称、数量、销毁原因、销毁方法、销毁地点和时间, 并报有关部门。

5 爆破事故的预防措施

5.1 严格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爆破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从业资格的人员实施。

5.2 装药、充填, 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

5.3 设立警戒线

5.4 连线、起爆 (1) 为防止连线时发生误爆, 爆破工应将主线短接。 (2) 用电雷管起爆时, 电雷管必须逐个导通, 用于同一爆破网络的电雷管应为同厂同批同型号。爆破主线与爆破电源连接之前必须测全线路的总电阻值, 总电阻值与实际计算值的误差必须小于±5%, 否则, 禁止连接。大型爆破必须采用复式起爆线路。 (3) 采用电雷管爆破时, 必须按国家现行《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86) 的有关规定进行, 并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 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 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1m, 雷雨天气应停止爆破作业。 (4) 导爆索、导爆管起爆时, 注意连接方法, 传爆方向。

5.5 爆破检查爆破后必须经过15分钟通风排烟后, 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 再确认爆破地点安全与否, 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 经爆破指挥班长同意, 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后, 其他工作人员方可进入爆破地点工作。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3

关键词:煤矿井下爆破 拒爆原因 处理对策

1 煤矿井下爆破拒爆主要原因

一般说来,在通电起爆之后,工作面雷管少数或者全部不爆则被称之为拒爆,而所谓的残药是指雷管在爆后并未引爆炸药,又或者炸药爆轰并不完全。在进行煤矿井下的爆破作业之时,产生拒爆的原因主要是受操作技术、爆破工艺以及爆破器材等的影响,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起爆电源。防爆型电容器作为煤矿井下唯一能够使用的放炮器,在展开立井掘进的爆破之时,起爆可以选择220V或者是380V的交流电源。就220V交流电源而言,其电路形式只能是串联;就380V交流电源而言,其电路形式非常多样。

1.1.1 不能对放炮器进行正确的保养和管理。放炮器如果经常使用则会导致其主电容容量降低,从而造成它在充电的过程中不能达到规定的电压值。在对放炮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放炮器也有可能会受潮,并且在受潮之后,它的氖灯会起辉,让人误以为已经达到了额定的电压状态。除此之外,放炮器不能良好接触以及开关出现触电溶蚀等全都会导致放炮器的输出引燃冲能降低,同样也会降低放炮器的起爆能力。

1.1.2 放炮器的输出功率以及起爆能力不够。不同规格爆破器,它的爆破能力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虽然设计计算不会出现失误,然而事实上,因为在连接过程中爆破网络接头出现不实又或者锈蚀的情况,便会造成网路中实际电阻高于计算电阻,如此一来便使得放炮器起爆能力和额定起爆能力之间存在差距。

1.1.3 当放炮器的充电时间过短,又或者电池电压不足,当电压值还没有满足要求时便开始放电起爆作业。由于国内放炮器绝大部分都是电容式的防爆型放炮器,其需要的是高压脉冲电流来将电雷管起爆,并且大多采取电磁机电开关或者机械毫秒开关来进行放电,从而达到爆破安全要求。

1.1.4 雷管起爆的通电时间短或者电流值太小。爆破需要较大电流与较长通电时间,较小电流经过雷管便不能满足雷管准爆真正需要的实际电流,又或因为通电时间太过短暂,造成雷管无法获取引爆需要的冲能,从而导致雷管出现拒爆情况。此外,如果起爆电源之时采用的是交流电,那么由于其电压非常低,其输出功率不足,同样也会导致雷管产生拒爆。

1.2 雷管方面。作为重要的起爆元件,在展开井下爆破之时,可使用电雷管,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将之连接到爆破线路中,如果雷管出现拒爆情况,那么便会造成炸药部分拒爆或者全部拒爆。

1.2.1 电雷管密封超过其使用期限或者不防水失效,又或者电雷管受潮;蜡封不实导致电雷管受潮,造成炸药或者爆药失效;雷管管口有出气孔或者密封不实,上述原因全都会导致拒爆现象发生。除此之外,当电雷管的使用期限超过有效期,那么便会降低起爆的可靠性,使起爆的能力降低,如此便会导致残药或拒爆的问题产生。

1.2.2 在铅板穿孔试验的基础上对雷管起爆能力进行标定,当试验条件一定时,雷管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爆破后铅板的穿孔直径才行。假如雷管的起爆能力不足便会使得雷管响后依然没有出现爆炸的情况,从而导致残药情况发生。

1.2.3 电雷管的质量不符合规格,并未对其质量和性能加以监测,同时出厂前,对全电阻抽查是合格的,但是在多次运输和装卸的情况下,通过多次颠簸和振动,便会导致雷管内部脚线或者电阻丝折断、脱落,但到了现场又并未对其进行逐点的导通检测,进而造成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雷管在网路中连接,从而导致拒爆现象的产生。

1.2.4 选用的雷管电阻值比较大或者选用不同批次、品种、厂家的雷管。当起爆发生时,由于电雷管在起爆冲能、发火电流以及发火时间方面存在差异,当爆破网络相同时,特别是在串联电路中,具备较高敏感度的雷管会先爆破,同时炸断线路,而那些尚未发火的则会出现拒爆现象。

2 煤矿井下爆破拒爆的预防处理对策

通过对上述拒爆产生原因加以分析,笔者以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来预防拒爆现象的产生。

2.1 对准爆电流加以计算,格外注意电爆网路的连接质量。需确保电爆网路的连接满足设计要求,杜防产生漏连与错连的情况,并且还要将接头拧实,确保接头是清洁的,杜防由于受到泥浆以及各种油污的影响而导致接头电阻增大。对于长时间储存的雷管来说,还要将线头绝缘物以及氧化物等刮去,使金属展露在外面。除此之外,各种裸露的接头还需要间隔足够距离,切忌触地,当遇到有水或者潮湿之时,需用防水胶布将之包裹起来;确保放炮母线具备足够的耐压性能和抗拉强度,并且电阻值要足够小。

2.2 对放炮器进行正确选用。在进行煤矿井下的爆破之时,一定要选取防爆型放炮器,而且它的额定功率还一定要与放炮个数相关要求相符,在环境条件以及连线质量等条件的限制之下,一般说来,起爆雷管的数量都处在额定数量的百分之八十。同时,还需统一维修和管理放炮器,并对电池实行定期更换,从而确保放炮器能够正常工作。(上接第187页)2.3 对雷管加强检测。在发放雷管出库之前,一定要选取专用点流感检测仪来对电阻加以检查,并按照雷管电阻值的大小展开编组,把值相近或者一样的编在同一电爆线路里面,严谨混用电阻值差距过大的电雷管。

2.4 对爆破材料加以选择。尤其是要选取符合规格的电雷管,严禁将不同性能、厂家的电雷管联合起来使用,严厉禁止对失效和编制的雷管以及炸药加以使用,同时对雷管起爆能力进行定期的抽查检测。

3 结语

在进行爆破作业之时,一旦产生拒爆现象,不但会对任务完成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后续作业人员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对拒爆现象进行正确的处理和预防是确保爆破安全至关重要的内容。将拒爆现象产生的真实原因找出,是排除各种拒爆现象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并且也能够杜防产生工程事故以及对人身造成伤害,因而具备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宝国,邵轩.煤矿井下爆破拒爆半拒爆原因分析[J].中州煤炭,2011,04:34-35.

[2]章俊,胡海磊.中深孔爆破拒爆分析及解決对策[J].硅谷,2011,20:172.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4

一、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落实一炮三检,严禁违章指挥、违章爆破作业。

二、爆破作业必须认真执行报告和联锁制度,由带班队长向矿调度室报告瓦斯、煤尘、支护等情况,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严禁擅自爆破。

三、**揭煤、巷道贯通等重点环节爆破作业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按规定报批后,由矿领导现场监督实施,严禁未经审批情况下爆破作业。

四、爆破前后必须采取洒水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严禁煤尘积聚或超限情况下爆破作业。

五、必须严格落实探放水措施,严禁在有突水预兆情况下爆破作业。

六、必须在规定的安全位置警戒、起爆和躲炮,严禁爆破后未经检查进入警戒区。

七、必须按规定使用水炮泥和炮泥,严禁裸露爆破或放明炮、糊炮。

八、必须按规定处理大块煤(矸)和煤仓(眼)堵塞,严禁采用炸药爆破方式处理。

煤矿井下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篇5

╳╳╳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二采区临时变电所内因变压器安装做两个高压电缆头。需动用喷灯加工。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完成,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井下动火前,技术科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经本矿总工、通风、机电、生产、安检等部门负责人会审并签字后,方可动火。

二、本此动火的范围只限在二采区临时变电所内进行,其他地点严禁动火。

三、井下动火前,必须先将变电所两道分门打开确保风流畅通。

四、井下动火前,必须先将动火地点及其附近20m范围内的易燃品或容器罐之类的物品清除干净,防止引燃或受热膨胀而发生爆炸。

五、井下动火前,瓦斯员必须检查动火地点及其附近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检查地点不能少于5点,只有当动火地点及其20m附近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动火。瓦斯员必须把检查结果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并填写在现场的瓦斯牌板上。

六、井下动火前,安检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违规违章操作,安检员有权停止一切与明火有关的工作。

七、瓦斯员、安检员必须,现场盯岗制,严禁在未检查瓦斯区域使用明火。

八、明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审批手续,只有当瓦斯员、安检员、工程负责人、作业人员四人共同在动火联签单上共同签字后,方可动火。

九、动火地点必须设置灭火器,数量不少于3个,设置好消防锹、消防桶、消防沙(数量不少于0.5m3)和消防软管(不少于50m,已经接在三通阀门上)。

十、动火结束以后,瓦斯员和安检员要监督施工单位,认真清理动火地点,消除隐患,对动火地点全面检查,确认无隐患后,瓦斯员和安检员方可撤离动火现场。

十一、由于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造成事故都要追究其责任。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6

告成矿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

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于2011年9月份完成施工,实现了远程监控功能,2012年元月10日0点班开始实施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为确保井下供电安全可靠,结合我矿井下现场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运行时间:措施下发之日起长期有效

二、运行地点:井下中央变电所、2#变电所、3#变电所、25变电所、21上部变电所、21下部变电所。

三、操作任务:在地面综合信息办公室对变电所开关进行日常远程停、送电操作。

四、作业单位:综合信息办公室、机电队、机运队。

五、作业负责人:王学锋、徐永、吴治国、汤广科。

六、供电操作人员:韩绍益 韩剑 董向南

七、安全操作流程

1、开关正常停、送电操作顺序:

1.操作人员接井下变电所配电工电话通知→ 2.操作人员核对配电工名字、变电所、变电所电话号码、开关编号、→ 3.操作人员核实无误后,点开“监控登陆”图标,登陆其帐号→4.操作人员点开“遥控窗口”图标→5.监控人员核对遥控变电所名称与待操作开关是否一致→6.操作人员点合、分闸“遥控发令”图标→7.操作人员点开“遥控执行“图标→8.操作人员确认开关是否动作→9.操作人员做好记录 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关出现故障跳闸时,送电操作顺序:

电力监控系统操作人员点开“SOE事件追忆”,1.查看开关故障性质。→2.告知配电工开关故障性质,由配电工通知相关单位安排处理→

3、故障排除、配电工可申请送电→4.操作人员核对配电工名字、变电所、变电所电话号码、开关编号、→ 5.监控人员核实无误后,点开“监控登陆”图标,登陆其帐号→6.操作人员点开“遥控窗口”图标→7.监控人员核对遥控变电所名称与待操作开关是否一致→8.操作人员点合闸”遥控发令“图标→9.操作人员点开“遥控执行”图标→10.操作人员确认开关是否动作→11.操作人员做好操作记录。

3、开关出现瓦斯电、风电跳闸时,送电操作顺序:

1、由配电工通知通风调度安排处理→2.配电工接到通风调度可以送电电话,通知操作人员送电。3.操作人员核对配电工名字、变电所、变电所电话号码、开关编号 → 4.操作人员核实无误后,点开“监控登陆”图标,登陆其帐号→5.操作人员点开“遥控窗口”图标→6.监控人员核对遥控变电所名称与待操作开关是否一致→7.操作人员点合闸“遥控发令”图标→8.操作人员点开“遥控执行"图标→9.操作人员确认开关是否动作→10.操作人员做好操作记录。

4、安装或检修开关线路时,停送电操作:

在检修期时检修电工通知监控人员按正常远程对开关停电,由机电队,机运队值班配电工在就地操作,应把相应开关拉隔离、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打闭锁,在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志牌。检修结束后,检修电工及时通知综合信息中心操作员,由配电工确认并通知供电操作员进行远程停、送电。

八、井下变电所开关远程操作安全措施

1、综合信息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定,坚守岗位,密切关注电力监控系统的各项告警信息和监测监控信息。

2、综合信息办公室大屏显示器上要显示井下各变电所视频监控图像。

3、综合办公室每月对变电所开关地址与编号进行一次核查,井下开关编号禁止更改,必须保持与保护地址编号一致。

4、监控中心值班员应做好相关记录,交接班时,要把上一班情况和遗留问题交接清楚,当一次停、送电操作未完成时,电力监控系统操作人严禁离开岗位,当操作人员有事离开时,必须退出操作帐号方可离开,并指定熟悉人员代替。

5、机电队、机运队负责井下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日常检修及维护管理工作,更换开关机构或保护时前,必须先通知综合信息化办公室人员,经同意后方可更换,更换后必须保持开关编号与地址一致,综合信息办公室人员做好记录。

6、变电所实行远控操作后值班配电工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变电所。

7、机电队、机运队要加强电气设备检修及隐患排查处理,保证供电设备各项性能的稳定可靠(包括各项保护性能及电气设 3 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备防爆性能),对于存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更换或处理,保证设备台台完好。变电所开关维修后,要通知综合信息办公室在地面做一次远程分合闸试验和整定参数核对。

8、通风队要加强局部通风机巡检和维护;值班配电工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设备巡回检查,一旦出现停送电异常能及时现场处理。

9、集控中心每次停、送电操作必须要有供电操作人员在场并亲自操作,严禁他人代替执行。

10、如遇严重事故危及设备安全时,配电工有权立即停电,并向机运部及综合信息办公室汇报。

11、井下开关出现故障跳闸时,由配电工、机电工排除故障后,方可联系综合信息化办公室进行送电。

12、停送电时、变电所配电工必须如实汇报配电工名字、变电所、变电所电话号码、开关编号及停送电原因。

13、供电操作员必须按停、送电操作规程操作,未核对配电工名字、变电所、变电所电话号码、开关编号不得遥控送电。

14、机电队、机运队必须认真组织电工、配电工学习此规定,并存留各变电所配电工学习签名,学习签名在遥控试运行前报综合信息办公室。

15、当供电监控系统通讯出现中断情况下,由综合信息化办公室人员通知配电工现场进行停送电。

九、事故应急处理

出现下列情况供电操作员立即指令机电队、机运队值班配电 4 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工按下面流程进行恢复送电:

1、全所失压跳闸或某段高压线路失压跳闸:先检查失压跳闸开关的告警信息是否存在异常。若无异常现象及时通知上一级或中央变电所送电,恢复所内供电,送电时先送风机专用开关,后送风机备用开关,最后再送动力开关,并将情况报告调度室、机电运输部及相关领导。

2、高、低压线路某路故障失压跳闸:首先检查相应开关的告警信息,分析故障原因,如果显示过流故障,综合信息办公室应及时对相应开关进行复位,恢复供电。如果告警信息显示漏电或短路故障,应立即向机运部、调度室、所供电单位、机电队、机运队联系查明原因,待事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经机电运输部主管人员同意,方可恢复供电。如“瓦斯闭锁”或“风电闭锁”故障保护器动作,开关出现“拒分”现象,配电工应现场手动分闸,并立即向相关主管部门及领导汇报。

3、凡控制有局扇等通风设备的控制开关分闸后,综合信息办公室供电操作人员可以立即试送一次,如果送电失败,应立即通知机电队、机运队及通风队值班电工,立即赶到现场处理故障;凡出现综合信息办公室对供电系统出现无法判断井下真实供电状况及其它异常情况,现场处置由机电队、机运队值班配电工就地完成。

4、当瓦斯超限时,供电操作员应执行告成矿《瓦斯超限高压停电应急预案》。特别是在瓦斯浓度达到3%时,严禁远程操作瓦斯超限区域内开关,必须确保在瓦斯浓度低于0.5%且经过专职电工检查开关内瓦斯后,方可送电。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十、注意事项

1、井下变电所开关远程停、送电试运行期间,开关需要停、送电时,由值班配电工直接与综合信息化办公室联系停、送电,其他单位不得联系。

2、每周一井下局扇风机做倒台试验时,由机运部供电管理人员、变电所值班电工、配电工、通风队电工共同做风机倒台试验,综合信息化办公室操作人员不再远控,实验前变电所配电工向综合信息化办公室通知,实验结束后要及时上报综合信息化办公室。

3、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试验时,由通风区安全监测维护人员通知配电工及综合信息化办公室,试验结束后,由配电工联系综合信息化办公室人员送电。

4、井下变电所每班8点班做低压开关漏电试验时,由配电工就地操作试验,实验前后及时通知综合信息化办公室,综合信息化办公室操作人员不再远程操作。

5、高、低压开关出现过负荷跳闸时,配电工可联系综合信息化人员送电。出现漏电跳闸时,低压开关可试送一次,高压开关只有查清跳闸原因,待故障解除后方可送电。

6、井下变电所任意一回路或双回路高压跳闸时由值班配电工就地恢复送电,综合信息化办公室人员查看跳闸信息,并通知机电运输部、机电队、机运队及相关部门。

井下变电所远程操作试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7、井下变电所任意一回路或双回路高压跳闸时,由机电运输部供电管理人员指挥恢复送电。

8、综合信息化办公室电话:96999 96888 66311 90000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7

小湾水电站水垫塘、二道坝工程主要包括:水垫塘水0+175.0m桩号以后EL.964.500m以下保护层开挖与支护工程;水垫塘水0+088.6m桩号以后EL.1021m以下混凝土、二道坝及护坦混凝土的浇筑;二道坝下游两岸的防冲护岸工程 (左岸至导流洞出口, 右岸至尾水出口) ;二道坝帷幕灌浆、坝基固结灌浆;水垫塘、二道坝排水系统、排水孔等。本工程开挖施工区与相邻标段施工区衔接紧密, 且开挖工程与其它工程施工 (如水垫塘底板及排水廊道混凝土浇筑, 喷锚、锚筋桩、灌浆等) 交错进行, 开挖爆破产生的诸如飞石、空气冲击波、地震波、噪声、有害气体等, 会对建筑物, 特别是对人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爆破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与设计中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在技术上与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与防护措施。

2 爆破安全防护技术

2.1 爆破飞石的安全防护

由于爆破过程中使用了过大炸药单耗值, 抵抗线和堵塞长度等有错误或施工未按要求实施, 使得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大于开挖要求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能量, 结果多余的能量作用在碎石上, 使其获得较大的动能和初速度向远处飞射。个别飞石是危机人身与建 (构) 构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需要对其进行防止与防护。

在爆破设计与施工中应按如下措施防止飞石产生:

(1) 控制飞石方向, 避免对人身的安全危害当爆区有几个自由面时, 可设计合适的自由面作起爆前沿。利用爆破岩石一般倾向于前沿自由面飞射的规律, 让人员与建 (构) 筑物或机械设备处于侧向与后向部位。

如果没有合适的自由面, 则应先行开挖形成要求的爆破前沿, 达到控制飞石方向取得人员与目标物安全的目的。

(2) 改变局部装药结构, 增强孔口堵塞对于因地形地貌或钻孔误差造成的局部抵抗线过小, 或遇有断层、节理、夹层等弱面时, 炮孔装药应适当减少。

炮孔顶部应有足够的堵塞长度, 并用砂、岩粉组成的炮泥填满, 必要时改用粘土堵塞。此外炮区表面的浮石或松散岩块, 尤其是炮孔孔口附近的浮石与松散岩块必须事前清除, 以免爆破时被抛射远方, 导致人身伤亡或破坏目标物。

(3) 合理设计起爆次序与时间爆破时要确保岩石向前沿临空面方向抛郑, 必须设计炮孔自前排开始向后排依次起爆;经验表明, 减小各段起爆间隔时间可减少爆破飞石, 相邻两排炮孔之间延时应不大于110ms。

(4) 减少装药集中量控制爆破飞石实践证明, 单位尺寸装药量过大, 同样会产生爆破飞石, 即大孔径爆破比小孔径爆破更容易产生飞石。

一般情况下, 单位尺寸装药药量与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在岩体内遇到有断层、节理或夹层等薄弱面结构, 以及炮孔孔位出现较大误差时, 改用多钻小炮孔并分散装药或不耦合装药以减少装药集中量, 就可避免爆破飞石的产生。

(5) 进行覆盖处理以减少爆破飞石采用弹性 (柔性) 较好的橡胶防护垫、铁丝网等进行被爆区覆盖;采用工业毡垫、爆破防护网、旧布垫、草垫之类进行覆盖;对易出飞石的工点进行控制爆破, 采取重型翻盖材料以确保无飞石。

(6) 加强人员及车辆、建筑物等安全管理及防护爆破时, 人员一定在爆前撤离飞石危险区, 并加强警戒;因施工等需要, 人员不能撤离或无法撤离时, 应修建坚固可靠能抵御飞石冲射的“避炮棚”, 以便及时躲避;基坑开挖爆破中, 应在上、下游最小安全距离以外设立封锁线并明示其警戒信号, 以防止飞石的危害;对飞石可能抛及的地区的建 (构) 筑物, 应采用竹夹板、砂袋等覆盖, 以减缓飞石对其的危害;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设置安全警示牌。

2.2 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防护

开挖爆破时, 因裸露在地面上的炸药、导爆索的爆炸, 炮孔堵塞长度不够或堵塞质量不好, 局部抵抗线太小, 大爆破时起爆顺序无法控制以及断层、夹层、破碎带等弱面部位高压气体冲出等诸多原因引起的爆炸气体冲出可形成空气冲击波。空气冲击波的形成不仅消耗炸药爆炸大量的有用能量, 而且还对建 (构) 筑物、人员造成诸多危害。因此, 为安全计, 必须将空气冲击波的危害降低到最大限度范围, 并采用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防止产生强烈空气冲击波的主要措施有: (1) 采用先进的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技术来消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实践证明, 采用排间微差间隔时间为10~100ms的深孔微差爆破技术效果最佳。 (2) 严格按设计抵抗线施工可防止强烈冲击波的产生。实践证明, 准确开凿爆破钻孔可以保持设计抵抗线, 防止因钻孔位偏斜使爆炸物从钻孔薄弱部位过早泄露而产生较强冲击波。 (3) 对裸露地面的导爆索用砂、土掩盖。对炮孔孔口段采用 (0.7~1.0) W的堵塞长度及保证堵塞质量, 能降低冲击波的强度影响。实践证明, 掩盖物或堵塞物用砂 (沙) 比用致密的岩土好, 堵塞物中又以粗粒料比细粒料为好, 也可用钻屑堵塞。 (4) 对岩体的地质弱面给以补强来扼制冲击波的产生渠道。炸药装置在岩体钻孔内, 因地质构造原因难免遇上岩体弱面, 诸如节理、裂隙和夹层等, 爆炸时有可能沿其弱面产生漏气而滋生空气冲击波, 为此, 应当给上述弱面作补强处理, 或者减少这些部位的装药量来控制冲击波产生的渠道。 (5) 用控制爆破方向及合理调节爆破时间来避免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高处放炮, 当其前沿自由面有建筑群时, 应设计背离建筑群方向的爆破朝向, 或者降低自由面高度, 使冲击波尽量少影响建筑群。爆破时间的选择, 通常应避开人流大、活动频繁的时段, 而且爆破次数也不要太频繁。 (6) 注意爆破作业时的气候、天气情况。当大风直吹建筑群情况下, 爆破会增大空气冲击波的影响, 也应予以注意。

2.3 爆破噪音的安全防护爆破噪音的产生, 主要源于炸药。

炸药在土岩中爆破, 高温高压爆炸物向空气中扩散, 除产生空气冲击波外, 还会发生声响形成噪音。爆破噪音对人体及建 (构) 筑物存在危害问题。爆破噪音安全防护主要采用被动防护措施, 爆破施工现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现场施工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等防护用品。

2.4 爆破粉尘、有害气体的安全防护爆破粉尘、有害气体的产生, 主要源于炸药在土岩中爆破或燃烧等情况产生。

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工业炸药的配方都不是零氧平衡的理想炸药, 且具有一定的杂质, 加之在储存过程中的变质, 所以在炸药爆炸时总会产生有害气体。

预护爆破粉尘及有害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1) 采用零氧平衡的炸药, 使爆后不产生有毒气体, 加强炸药的保管和检验工作, 禁用过期变质的炸药。 (2) 保证填塞质量和填塞长度, 避免炸药发生半爆或爆燃。 (3) 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 应采取措施向死角盲区引入风流, 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露天爆破需要等5min以上, 炮烟浓度符合安全要求时, 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4) 露天爆破的起爆点及观测站不许设在下风方向, 爆破后炮烟有可能积聚不散, 故未经检查, 不准入内。 (5) 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面, 场内施工人员配备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

3 总结

井下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篇8

安全监控系统;现状;措施

煤矿井下作业深入地下,远离地面,地形十分复杂,并且我国地质条件恶劣,有近一半的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矿难事故频繁发生。在这些事故中,煤矿企业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备,管理技术落后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地面与井下信息沟通不畅,地面无法掌握井下的具体情况,对抢险救灾带来极大的不便,一旦发生事故,安全救护的效率非常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解决地面对井下作业的实时监控,使用安全监控系统是主要的手段。

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及其作用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环境情况与机电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测和控制,并利用计算机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煤矿的环境状况包括:瓦斯情况、井下风速情况、一氧化碳的含量、温度、湿度、粉尘等情况;机电设备包括井下的割煤机、皮带机、转载机、煤仓煤位的高低以及支路的电压和电流情况。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分为井上和井下两个部分。井上有数据服务器、监控管理软件、交换机、监视器、打印机、通信转换接口等组成;井下主要是一个个的监控基站组成,也可以称之为感应器,有风速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一氧化碳感应器、机电设备感应器等等组成,主要负责相关数据的采集,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地面,发送到地面各个部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和发布等功能。监控主机对井下各个传感器进行循环检视,井下的监控基站和传感器将井下的各种数据及时传送到地面的主机上,主机对各种数据和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能根据情况发出声、光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监测井下瓦斯和其他气体的情况以及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可以在地面对井下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及时地了解井下的安全情况和生产情况,对灾害事故可以及时预测和预报,并能根据情况自动做出处理。生产调度人员也可以根据监控系统了解井下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准确地指挥生产。

2.目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有些矿井已经采用了安全监控系统,并且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虽然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的安全和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价格昂贵,质量不过关,维护成本高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个厂家生产的系统互不兼容,这样会造成煤矿企业大量的人财物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开发成本,因此安全监控系统很难在中小煤矿得到推广。产品的性能极其不稳定,质量低下,系统使用寿命很短。目前的矿井监控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但这些子系统多数是封闭性系统,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和信息交换是由各个厂商自己制定的,互不兼容,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不畅,数据难以共享,造成了设备的重复开发和投资,大大调高了系统维护成本。

2.2通信技术不兼容,监控数据有误差

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现有监控系统生产商都采用自己专用的通信协议,在软硬件上互不兼容,很难找到相互兼容的系统。系统之间的不兼容性制约了矿井进一步的扩充系统功能,另外,监控系统的制造商对系统的研发固步自封、技术支持能力不足,最终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有些监控存在数据延迟、信号不稳定等情况,这样就无法准确及时地了解井下情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2.3传感器安装和校验方法不尽合理

井下瓦斯主要是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开采工作面瓦斯含量最大,但由于在工作面安装检测系统有诸多的不便,因此在开采工作面基本没有安装瓦斯监测装置,只是在很少的地方安装了瓦斯检测器。大多煤矿井下地形复杂,况且目前大多是有限传输的方式,传感器的有效范围受到了挑战,范围外的情况无法被采集,严重影响了监控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实现监控的有效性。再者,传感器的定期校正也非常关键,国家明文规定要每七天必须对传感器进行一次校正,但有的煤矿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造成传感器监控不精确,误差大。

2.4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合体系,包含了很多内容,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还要掌握煤矿安全管理和机电设备等知识。上世纪九十年代煤矿效益差,再加上近些年来很多煤矿专业学生停招等原因,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导致专业人才匮乏。有些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不及时,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解决,造成很多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完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措施

3.1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设计和开发监控系统的商家必须参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设计和生产,生产标准也应该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尽量做到系统兼容,数据共享。

3.2从技术上改进监控系统

首先,应该更新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监控系统的技术基础,也是关系监控质量的重要方面。应该采用新技术、新理论来完善传感器的功能,使其更加智能化和功能化。其次,应该大力应用多媒体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应该是文字、语音、图像等多媒体的集合,监控系统也将发展成为集视频监控、语音调度及考勤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最后,还应大力发展信号传输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

3.3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整个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行和系统维护,可以通过招聘一些高等学校的专业毕业生,或者将有一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员工送出去培训,或者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来进行培训。

3.4健全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制度建立是推行安全监控系统的保障,矿井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控的管理制度。比如要完善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完善监控系统的操作规范和设备保养维修制度,完善各个工种的培训制度等等,并将此与绩效考核和薪酬挂钩,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西青.论国内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现状与发展[J]山西焦煤科技.2006.05

[2]魏乐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矿安全.2006.11

上一篇:春节搞笑微信祝福语下一篇:护士个人工作总结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