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教案方案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人谈诗教案方案(精选2篇)

诗人谈诗教案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新诗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诗文蕴含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评论的方法。

3.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会欣赏新诗。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在理解前首先要研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尝试通过朗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研读鲁藜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第二阶段对评论进行讨论,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诗歌讲析

.简介作者

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的卓越代表。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2.解题: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诗人通过对月光产生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

3.学生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

4.分析诗歌结构: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新课标第一网

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

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

5.赏析第一节

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富有动感,使得一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是一种错觉,这里的阳光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阳光,又表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第三句“开门还是黑夜”,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颇含深意。因为诗人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他此时虽在延安,但是整个中国还在黑暗之中,因此这一句也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这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6.赏析第二节

在第二节诗中的“仿佛”一词,它不是一种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是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于是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象。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

7.赏析第三节

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中的“流”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8.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读完这首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

(2)“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第一节诗写月光引发的错觉,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用了这个“流”字,使画面富有动感,让月光照在大地上的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可能是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月光从字面上看是现实中的“阳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殷切期待的心情。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这句话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3)第三节诗写月光下眺望所见景物,你能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出其中的意境吗?试试看。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明确:诗人独自面对大地,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当时还处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诗人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的洗礼,但是整个中国还处在黑暗之中。最后两句诗,作者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这是冷静和成熟的理智。

二、关于评论《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简介作者

曾卓(1922—XX),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

2.解题

这是一篇精悍的评论诗歌的,作者对鲁藜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诗歌的概括性的评价,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3.浏览全文,明确大意。

第一部分,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作者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

4.赏析指导:曾卓对此诗的评价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

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想象。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5.评论特点

⑴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的开头,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中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见解独到、新颖

这是一篇读后感式的评论,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为它是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而写的。“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因此作者才因“偏爱”而把它作为议论的话题。这是所提到的偏爱,也许是出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品味等,也许还包含了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从古到今,好诗被忽略的很多,问题是诗的本身是否真是好诗。从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评论来看,诗人那种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受到了他的重视。所以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才是文学评论所追求的境界。

6.课后阅读诵读篇章中《乡愁》一诗,学写诗歌评论

参考:《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三、板书设计:

宁静——月光

沉睡

动中有静

意境

深沉——深夜

静中有动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一、二

五、附相关资料

关于古诗意境的阅读比较:

首先是意境。何为意境?如何创设意境?创设意境需要哪些手法?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同时通过“依”、“流”等几个动词使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赋予自然景物以活泼的生命和神态。“依”字且得很好,勾画出了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流”字也用得很好,象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使读者看到了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如果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后两句一点也不干枯,相反地与前面的景象衔接得很好,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得很好,仅从登高望远的情景,就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绪是积极向上的情绪。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其次是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他会使表达的情感变的委婉,含蓄,曲折。如“阳光”“风”“黎明的音响”象征光明,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第三是想象与错觉,如“仿佛”,“以为”。仿佛是一种想象,如果是真实的,写实的,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是仿佛就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以为是一种错觉,诗人有可能在瞬间会产生错觉,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观点看,他马上会改正这种瞬间的错觉,而不必把它诉诸文字。但是因为是诗句,所以他不必改正,而且还有意的强调并固定成文字。而这里的文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最后是个别词语的运用,如“流”“压”等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值得仔细品尝和学习。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学方案之二

教学目标:、能自主赏读,体会诗人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抒发的感情。

2、能理解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炼字体会感情.教材分析:

本文是诗人曾卓为鲁藜诗作《一个深夜的记忆》所作的评论,这是一篇精悍的诗歌评论,篇幅短小,却结构严谨,见解独到。作者以简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对诗歌作了精辟的评论: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诗作蕴涵了丰厚、深刻的内涵。抒发了诗人对光明的挚热追求。古语有画龙点睛之说,曾卓的评论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诗文精致含蓄,评论简练严谨,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学习。

教学设想:

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注意一写要点,一是分清类别,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按形式,可分为古风、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与民歌。二是要体味意境,因为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现的。通过学习本文,最终应该在欣赏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诗歌评论的一般写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理清曾卓的诗歌评论的行文思路和他对鲁诗的独到的见解。这又必须以熟悉鲁藜诗歌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因此,本课学习的起点应从反复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开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而我们依然难忘那段沉重的历史。在历史课上,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再通过诵读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来缅怀那些战斗在黑暗中的勇士们。

二、走近诗人:

.鲁藜(1914—),福建省同安县人。三岁随家到越南侨居,1932年回国,同年参加革命,开始写诗。1938年去延安。解放前出版的诗集有《醒来的时候》《锻炼》等,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红旗手》《星之歌》《时间之哥》《鹅毛集》《天青集》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2.曾卓(1902—XX),湖北黄陂人。1936年参加革命。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作者思考生活,视野开阔。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饱受忧患,但是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而是充满激情,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为作者的扛鼎之作。

3.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1937年9月创刊)和《希望》(1945年1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该诗派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并要表现出主观的密切融合;他们强调艺术性而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美。这是七月诗人创作的共同出发点和美学标准。

三、诵读品味

、音读:朗读释义

掌握字词:1.读分析评论,掌握下列字词。

曾卓zēngzhuó

鲁藜lí

门槛kăn

曙光shŭ

乍然zhà

眺望tiào

笼罩lŏngzhào

山峦luán

旷野kuàng

弓弦xián

反衬chèn

洗礼

习惯

偏爱

敏感

纯净

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然后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

2.生动描绘

先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朗读诗歌。

然后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

(温馨指津:从刚才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用的语言很生动,也竭力将诗中的形象、图景描绘出来了。不过,从大家刚才的评价中我们也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描述虽生动,但似乎少了灵性,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原因何在呢?我想,这或许与同学们没有考虑到诗歌的意境有关。)

一首好诗问世,往往会不胫而走,万口争传,洛阳纸贵。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那么,妙处是什么呢?这就应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如何去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呢?这就得从诗歌语言上如手,从诗歌语言中找寻意象,去体会它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境界或意境,从而在一种或几种意境的基础上形成心灵的空灵世界。

3、情读:

联系作者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融入作者情感世界中。追求“意境”——这诗歌的灵魂,同学们的“再造想象”较之前动情多了。所谓“意境”的“意”就是指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诗缘情”,这首小诗宁静而深沉,既有理,又有情。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相关内容以及“再造想象”时的感受一起来体情悟理。

(参考答案:1.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这样写道“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这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看出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2.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中的“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3.“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

⑴归纳诗歌各个小节的意思

四、归纳大意:

(1)概括段落

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⑵理清诗人诗情流动的轨迹

归纳:现实→想像出的诗境→回到现实

(3)概述诗歌的中心

该诗通过对月光产生错觉的描写,表达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

(4)推测诗歌创作背景

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

(5)推敲字词

①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他却很有偏爱。

讨论: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

②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

讨论:“流”字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它使一幅静态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

五、探析特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小说、戏曲还有故事和人物,但诗歌(抒情诗)甚至连故事和人物也没有,它唯一给读者的就是语言。我们已经体悟到了《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歌的意境,触摸到了诗歌艺术深处的灵魂。那么,这首诗中作为构建诗歌材料、诗歌意境的物质外壳的语言有何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诗歌探讨一下。

(参考答案:1.精练:第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2.准确:第二节中的“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3.寄寓深刻: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六.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一、概括段落

第一部分(1)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

第二部分(2—5)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6)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二、从曾卓对鲁藜的这首诗的评说看,他最重视的是什么?

讨论:他最重视的是诗人那种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错觉是把月光误认为是曙光的来临。

㈣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

讨论: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是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三、课堂总结

领略了诗的意境之美,今后在赏析的过程中就可以与作者近距离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许是宁静深沉的、也许是冷清肃杀的、也许是喧闹盎然的,我们要通过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诗人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四、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小诗,写一则简评,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悟。

板书设计: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宁静——月光境静

以动衬静

深沉——深夜意

《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篇2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

1、品析原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2、理解评论,学习如何表达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教学重点与难点:

1、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涵。

2、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入:

1、学习了“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我们对散文和小说这两种文学体裁的评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那么,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诗歌,又该如何赏析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去听听诗人谈诗。

2、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古往今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同学们的记忆积累中,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什么?能背诵出来并简要地谈一下理由吗?

同学们所谈的这些,都是我们赏析诗歌的角度。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从更多角度深入赏析诗歌。今天,我们就先共同赏析一首现代诗歌——现代作家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

二、反复诵读,自我赏析:

1、反复诵读诗歌。

2、先不看作者的评价,把自己对诗的感受、体会、心得甚至困惑,用随文批注的方式写在书旁空白处。

3、小组交流。

①同学之间把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换,互相评价。②把你们组的集体智慧展示给同学们。

4、有没有那位同学的意见在小组内未得到认同,但现在心里仍然有些不服气的?可以将你的观点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5、小结:对同学的评价做出点评、归纳、总结。

三、对比阅读,学习方法:

1、读曾卓的评论。

①把你认为与作者的见解不同的可以拿来共同鉴赏。

②将自己的见解与作者的评价比较,看看自己与作者相差多少,相同的是哪些,哪些不及作者,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加以纠正。

③说一说他的评论比我们的分析丰富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2、联系原诗,说一说曾卓的评论为何会如此深刻透辟? ①抓住要旨,体味意境; ②展开联想,丰富内涵; ③联系时代,深化主题。

3、小结:曾卓,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这篇对鲁蓠的《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虽然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却以其精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为我们如何阅读和评论诗歌,学习诗歌评论的一些常识做出了榜样。

四、再读原诗,品味涵咏:

小结:领略了诗的意境之美,今后在赏析的过程中就可以与作者近距离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许是宁静深沉的、也许是冷清肃杀的、也许是喧闹盎然的,我们要通过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诗人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五、尝试赏析,学写评论:

自读余光中的《乡愁》,从自己独特阅读感受出发,写一篇评论——《中学生谈诗》。要求:

1、对诗的理解要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2、要进入诗的意境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联想,进一步丰富诗的内涵。

3、要做到简练明晰。

六、板书设计:

宁静——月光

沉睡

动中有静

意境深沉——深夜 压

静中有动

七、附: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曾卓,原名曾庆冠(1922-2002年)。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作者在该书的序言中这样说:“我希望朴实地唱出心中的歌:没有喧哗,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糅造作,不是仅仅用华丽的语言将诗装饰起来,不是仅仅用智慧的语言将诗点缀起来。我知道,读者是不容易被欺骗的。”。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

2、鲁藜简介:

鲁藜(1914-1999)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家庭贫苦,未读完高小即开始干各式活路,随父兄迁徒于湄公河两岸,得一台籍落魄文人陶冶影响,获得古典文学初步知识。1932年回国,在海外飘泊16年。“七月派”重要诗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而后参加左联。1936年在沪入党,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1949年任天津文协主席,1955年,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远离文艺界。1980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认为:“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引入阶级学说。七七事变不久,胡风创刊《七月》,取意为二:抗战与现实主义。先后为周刊、半月刊、月刊,皖南事变后终刊。后又办《希望》(1945年1月-1946年10月),所刊作品收入胡风主编《七月诗丛》,人称“七月诗派”。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3、关于古诗意境的阅读比较:

首先是意境。

何为意境?如何创设意境?创设意境需要哪些手法?以上问题需要举例并注意穿插讲解。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同时通过“依”、“流”等几个动词使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赋予自然景物以活泼的生命和神态。“依”字且得很好,勾画出了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流”字也用得很好,象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使读者看到了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如果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后两句一点也不干枯,相反地与前面的景象衔接得很好,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得很好,仅从登高望远的情景,就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绪是积极向上的情绪。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其次是象征。

上一篇:档案托管须知下一篇:手机电视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