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为话题的游记作文:快乐的扬州瘦西湖之行(推荐10篇)
我轻轻地走在瘦西湖边,微风浮面,杨柳跳起了美丽的舞蹈,伴随着水面那缓缓的波浪。我向远眺望,只见那孤立在对岸的白塔层层叠叠,塔上那酷似葫芦的塔尖在蓝天绿树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围绕着瘦西湖的是一圈自然的绿色。停在乾隆堤上的一艘艘小红船,在这一圈自然之绿的包围下,变得鲜艳而美丽。
我们泛舟在瘦西湖上,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水面上倒映着白云,蓝天,绿树,红花,美丽极了。
一到双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可是xx爷爷亲自为双博馆题写的馆名啊!转眼间,我们来到了馆内。哇!双博馆可真大呀!有扬州规划展示馆、扬州八怪书画馆、中国古代雕版印刷馆、扬州雕版印刷馆、国宝馆、扬州历史馆等八个展馆。在这里,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记载着两千五百年前古扬州城的面貌,这里讲述着古扬州城的沧桑岁月,这里重现了古代扬州人的文明和智慧。在这里,我还领略了现代扬州城的繁荣与辉煌。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要数雕版印刷了。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它创建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明三朝,而真正兴盛的是清朝时期。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阿姨告诉我们:“扬州不仅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而且还是我国保存古代雕版印刷工艺最完美的城市。”还没等阿姨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到雕版印刷台前试了起来。我首先拿出一张宣纸放在雕版上,然后用红墨在宣纸上轻轻地、不停地刷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一张栩栩如生的莲花送子图呈现在我的眼前。大家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中国的古代文化真是太神奇了!”
双博馆太大了,一圈下来真的感到很累,但心里却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我们可爱的家乡——扬州的历史,而且还知道了雕版印刷的全过程,同时还看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国宝,尤其是镇馆之宝——齐蓝釉梅瓶……真是不虚此行啊! 再游扬州双博馆,走进那神奇的雕版印刷世界,感觉就是不一样!
瘦西湖整体是细长条,因为你从高空往下看,会发现它是瘦长形的。瘦西湖的湖两旁都是垂柳,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长堤春柳。
瘦西湖有名的三大美景——钓鱼台、白塔、莲花桥,在这三个地方拍照是最合适的了。钓鱼台,三面临水,延伸在湖中央。传说乾隆下江南时,游玩到此,兴致大发,曾在此钓鱼,所以命名为钓鱼台。莲花桥又叫五亭桥,从侧面看它有五个亭子,从上方往下看,五个凉亭就像一朵盛开的大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
扬州炒饭看起来好像一块香气四溢的金子,怪不得它又叫“碎金饭”。盛在碗里,金灿灿的米饭,黄澄澄的鸡蛋,绿油油的青菜,营养丰富的香菇、葱和胡萝卜,还散发着香味的火腿肠、牛肉丁,光看一眼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不吃得饱饱的,是绝不舍得放下筷子的。
此等美味,只需5分钟即可上桌。先把牛肉、青菜等配料切成丁,然后在锅里放一点油,用中火烧。等油浇沸了,再将切好的配料和少许盐放入锅中,炒几下后就可以将煮熟的米饭倒入锅中。仔细翻炒3分钟后,香喷喷的扬州炒饭就可以出锅啦!
闻着扬州炒饭的香气,再扒一口,嗯,好吃!那香气,钻进了我的心田,浸透了我的`细胞,吃一口,就忍不住吃第二口,这令人神往的金色米饭,让人无法抗拒地伸出筷子,百吃不厌,扬州炒饭还真有魅力呢!
我嘛,两三天不吃,心里就痒痒的。吃的时候我喜欢先把炒饭垒成座“金山”,在“山上”吃出一个坑,再加上紫菜汤,一个“金山天池”就完成了。接着,我就毫不留情地“嗷呜,嗷呜”了。
4月6日的傍晚时分,我在大巴车上与扬州对视,寻觅唐诗宋词中的扬州意象,以解心中的疑惑。此时,正是阴历三月初,也是扬州最美的季节。李白诗中的“花”—琼花,在哪儿?我认为它应该遍布大街小巷才对,然而,没有。问过导游后才知道,要赏琼花,须在瘦西湖畔,看来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与那“聚八仙”做零距离的接触了。
车窗外,点缀着红色宫灯的古色古香的低矮建筑缓缓地滑进视野,一条条或宽或窄的河道滑出眼帘,翠柳碧桃俯拾皆是,让我想起黄慎的诗:“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重,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看来,扬州还是当年的扬州。路边一块巨石闯入视线,上书红字:联合国人居奖,我不由得一惊,被联合国认同的人居环境难道依照的是古代的标准?宋人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生活理想,千余年后的现代人怎能仍作古人的翻版?随着车子出了老城区,现代建筑才逐渐显示出截然不同的魅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花园洋房星罗棋布。我的疑惑才雨住云收。
吃过晚饭,带着微醺的酒意,我们由新城区步行入老城区,去体验传说中的扬州人逍遥舒适的生活。此时正是唐诗所云“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好时段。散步的人很多,其神情气质与上海人绝然不同。上海人的表情是倨傲的,步伐是匆遽的,扬州人则步履从容,笑声恬淡,语气平和,就连出租车的启动和停止都透出雍容的气度。扬州有句老话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说早上扬州人吃包子、喝茶,晚上洗澡,其生活的惬意可见一斑。我用心观察一下,果然,各色餐厅和洗浴休闲中心随处可见。想起朱自清曾在文中缅怀:不进富春门,等于未到过扬州城,我便买了张地图,逢人便问:离富春茶社还有多远。奇怪,扬州人从不说“好远呀……足有几站地”,只说“快了,再过几个交通岗”,让我觉得走不了多远就会抵达目的`地。于是兴兴然,边走边观赏“市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半牛”的盛景,同时也在揣度杜牧在这里十年的
生活该是怎样的富丽?否则,他又怎会在诗中流露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的悔意?
然而,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了老城区的商业街,再问,答曰:就快到了。只是富春茶社还有一个小时就打烊了,并且晚上是吃不到三丁包、蟹黄包等美食的。我们只好止了前行的脚步,另寻扬州特色小吃店。选来选去,进了一家扬州包子铺坐定,要了几笼灌汤包,麻辣的、蟹黄的、绿茶的、桂花的都有。服务员边将包子放定,边传授我们吃包子的秘决: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依法炮制,果然味美鲜香,叹为人间美味,今夜不虚此行。至此,我终于知道那些墨客骚人爱扬州的风景、古迹和美人,但若无扬州的美食,怕也是留不下的,只是他们爱面子,不说而已。
跨出小吃店,站在路边,一辆人力三轮车停在眼前,车夫不说话只是用眼睛询问。咦?人力三轮车在我们那“较大城市”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名满天下的扬州怎么还未销声匿迹?出租车又闷又平常,也太快,人力三轮车正适合走马观花。讲定了价钱,上了车,我们才知道三轮车是电动的。晚风习习,柳枝漫舞,我又有点熏熏然,是因为在扬州么?车速不快亦不慢,朋友瞪大眼睛寻找街头美女,我不由得一笑,脑子里又浮出了杜牧,“俜俜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想必当年他与心上人作别时的扬州也是这般情态,只不过,杜牧更情有独钟。
第二天清晨,因为惦记着看琼花,所以醒得特别早,看见外面下了很大的雾,便担心雾里看花辨不清美处。好在赶到瘦西湖畔时,雾渐渐散去,站在大明寺前时,雾已所剩无几,心情开朗得近乎澄明。说真的,我不太懂佛法,也记不准那些金刚菩萨的模样,只喜看庙宇楼阁,享受那庄严典雅的气氛。大明寺是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鉴真大师在此讲法,欧阳修的足迹遍布寺内,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都曾登临栖灵塔赋诗吟颂。于是,我怀着景仰的心情在寺内徘徊,默默谛听先贤的声音。
迈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堤春柳。沿长堤信步而行,只见“三步一花,五步一柳”。桃花笑了,红艳艳的,红得胜火,足以映红半边天。有的是“笑不露齿”,有的是“咧嘴微笑,”有的则是“开怀大笑。”柳树则长出了嫩绿的长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现她的芳姿。“好一派‘桃红柳绿’的美景!”我不禁感叹道。
来到白塔前,我抬头仰望,只见她高耸入云,一直插入云霄。她是仿照北京北海的白塔建的,但比北海白塔略见清瘦修长。相传她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接待皇帝的`大盐商为了讨好皇帝,在一夜间赶造成的。望着亭亭玉立气势不凡的白塔,我们不禁感叹不已。
说到瘦西湖,就不得不说五亭桥。五亭桥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的象征。五亭桥与别的桥相比,最有特色的要数那5座挺拔秀丽的亭子。她横跨桥面,亭上有着宝顶,亭里面绘有图案、亭角挂着风铃,风一吹,就会发出悦耳的响声。桥下有15个桥洞,洞洞相连,据说月圆之夜,15个桥洞中都会映入一轮明月,形成奇特的景观。秀美、独特的五亭桥,令我们叹为观止。
哇!好漂亮的酒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大厅人山人海,参赛的人员有上百个,我迫不及待地去察看比赛的场次,想着明后天一定要好好发挥,争取夺得好成绩。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参观了金韵乐器厂。了解了古筝和古琴是如何制作的,知道了一个成品的古筝需要做一年以上,有400多道工序。听了扬州艺术大学傅明鉴的古筝讲座,欣赏了“中国四大国乐大师之一”方锦龙先生的各种乐器演奏,他能100多种乐器,是当代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这让我大开眼界。
这次扬州之行最难忘的是青年古筝演奏艺术家李凡老师给我上一堂受益非浅的课。她披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卷发,圆圆的脸上镶钳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穿着一身黑衣裳,非常有精神。看到她我的心怦怦直跳,由于我太紧张,一直看着地面,不敢直视她。她看到我紧张的样子,就笑着细声细气地询问我:今年几岁了?读几年级呀?古筝弹得是几级呀等一连串的问题,我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并一一回答了她。李老师让我弹首曲子给她听,听完后先是表扬了我,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手指的问题,并手把手地教,起身弹奏演示给我看,还握着我的手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弹得非常好,但是弹拨的时候力气都要用在指尖上,牵扯身体及手臂的地方不要太多,这样会使手更累。”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做了好几遍手指练习,虚心地问老师:“李老师,我弹得指法对吗?”老师看了以后,直夸我学得快,学得认真,说我是个有灵气的小姑娘,最后还提出在弹琴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会更有出息,她的话激励着我。
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进入了决赛,还看到许多音乐家为人处事谦逊和低调的一面,听到了中国民乐的天籁之音,这些使我长了好多好多的见识。
走进西门,绕过个园,就来到徐园。里面树木繁茂,却有两棵古树令许多游客赞叹不已。这两棵古树就是——雷击木,两棵雷击木被游人团团围住,其中一棵树被烧的焦黑,却坚强地立在那儿,中间还有一棵又粗又长的铁丝支撑;另外一棵雷击木却比它高大许多,虽说高大,可只剩下薄薄的一面了,这课雷击木还缠绕着一棵常春藤,树的一面光滑而又宽大,上面有深浅不同的棕色组成,仿佛一块调色盘。人们为了赞美这两棵雷击木坚强不屈的精神,就给它们提了四个字——枯木逢春。
过了枯木逢春闪现在眼前的便是山坡边的一个小亭子。上坡并不高,但上面种了许多花,有芍药、樱花、凤仙、小黄菊、大丽菊、玉兰花、桃花,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花,亭边大多是樱花树、桃树、玉兰树等,一些树和花差不多要把小亭子全盖住了。小亭子玲珑可爱,上面用天蓝色的琉璃瓦做屋顶,下面用四根粗壮结实的柱子撑起来,站在小亭子里,徐园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了,不时,还有小鸟的鸣叫。
向前走必须经过一个石桥。石桥始建于清朝,看上去,仿佛已经时隔千年,上面爬满青苔,还有野花野草从石缝里钻出来,从远处望去,就好似一条巨龙横卧在小河上方。
过了小桥,一座白色的高塔屹立在眼前,这座塔高约30米,在塔顶有一个形状像一个金葫芦的宝物。塔越向下越宽,在塔的脚小却刻上一行字——白塔晴天,可是这是一个喇嘛塔,怎么会出现在南方呢?说起了,原因和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传说,乾隆来瘦西湖游览,乘船到五亭桥时突然对扬州陪同的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可惜只差一座白塔。”随同的盐商听后,连夜用盐包为基础盖上白色,临时搭建了一座白塔,等乾隆走后,人们正式开始修建白塔,所以瘦西湖有了一座与当地文化风格迥异的喇嘛塔。
走过林荫道,在清清的湖水中立着五个美丽的亭子,其实它是一座桥,名叫五亭桥,顾名思义就是桥身是由五个立在水上的亭子组成的,亭子上用了棕色的琉璃瓦,屋顶边上的角微微上翘,上面挂了一个小巧的铜铃,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响声。亭子里都有座位,座位后的靠背上都刻上了精美的花纹和图案,颜色丰富而有光泽,在亭子的横栏上都雕刻着图画,有八仙过海、大鹏展翅、儿童追蝶、锦绣山河等,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抬头望去,屋顶上也有画,不过多是一些动物罢了。
穿过盆景园,绕过梅园,就是著名的二十四桥。它的长是24米,宽2.4米,栏杆24根,每边24个台阶,处处与二十四对应。全桥的材料都是汉白玉,桥的栏杆上雕刻着彩云的浮雕,周围遍植丹桂,在桥上可以使人随时看到云、水、花、月的景象,让人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二十四桥在湖水的倒映下好似一个大眼睛,望着瘦西湖的美丽景色,是你陶醉其中。
5月1日,我们来到了扬州的瘦西湖。因为是五一长假期间,这里人山人海,一个挨着一个,像一片欢乐的海洋。瘦西湖的花十分吸引人,其中有一种花叫绣球花,它长的圆圆的,像好多气球挂在树上,还有一种花叫琼花,它有八个小花组成。这里有一座桥叫做五亭桥,从远处看像一座美丽的城堡,五亭桥是由一个大亭子和四个小亭子组成。据说五亭桥有十五个洞,在中秋节的晚上,每个洞里都会看到一个月亮,加上天上的一个,一个十六个。还有一座桥叫二十四桥,这座桥有二十四个台阶,两边的栏杆加起来也是二十四个。 我们划着船,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看那美丽的瘦西湖翩翩起舞,售货员已经是高智能的机器人,坐船也是无人驾驶,这给驾驶员省了不少力气。看,汽车遇到了危险!咦!它怎么会飞?哦,原来它遇到危险是会自动的飞,是不是很安全?那里有一群人打起来了!看,机器人来劝架了!我上前一看,原来机器人警察来教育他们,这可比以前警察敏捷多了!
哇!老师也是机器人,有同学在家偷睡懒觉,老师会立刻知道,立刻进入他的家,提醒他不要睡懒觉,要早点去上学,这可让某些同学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同学围小摊被机器人老师批评了一番,这为家长省下了不少钱,也让同学们学习自觉!
【扬州为话题的游记作文:快乐的扬州瘦西湖之行】推荐阅读:
扬州瘦西湖作文11-04
游扬州瘦西湖作文700字06-03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阅读答案09-30
扬州卷中考作文:留香07-27
游扬州茱萸湾初中作文09-09
扬州个园作文250字10-31
扬州中考作文:闲对风光独自游11-09
以深圳为话题的游记作文1500字06-13
以青岛为话题的游记作文1500字11-12
描写美丽的欧洲荷兰为话题的游记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