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常识模拟试题(精选7篇)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6.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军,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制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
B.四纪,为四十年。古代以岁星(木星)绕天运行一周为一纪,一纪十年。
C.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
D.九州,我国古代所划分的九个行政区的通称,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7.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可用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8.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
B.“赙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
C.“践阼”,特指帝王即位。
D.“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旧俗元夜张灯为戏。另有农历八月十五为“中元”。
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
C.“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中庸》《春秋》,其实本来有六经,《乐经》亡于秦末战火。
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0.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
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
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
1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又可细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谏议大夫,始置于秦,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谏议大夫和右谏议大夫,分属于门下省与中书省。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明宗、太宗、文王、武王等。
D.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别名。
1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B.禁中,指皇帝所居住的宫苑。因宫苑禁卫森严,不许人随意出入,故称“禁中”。
C.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称“关中”。
D.致仕,“致”的意思是“给予”,“仕”的意思是“做官”,“致仕”指获得官职。
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三种诗歌形式,后三者指三种表现手法。
B.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作品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C.“风”“骚”分别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D.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修禊事也”中的“禊”就是此意。
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B.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似簸箕。这种姿势是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
C.乡试,明清两代,指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D.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郡下设道,唐代曾分全国十五道,清代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
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诗经》中各国的民间歌谣,自《周南》至《豳风》,共分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B.春秋五霸,春秋时担任领导地位的五位诸侯,指齐宣王、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D.学政,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
1.答案:A
解析:“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2.答案:A
解析:“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3.答案: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
4.答案:A
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这两个词与“擢”不同。
5.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坐姿,不是礼节的一种。
6.答案:B
解析:古代“一纪”是十二年,“四纪”为四十八年。
7.答案:B
解析:“南面”即“面南”,指登帝位。
8.答案:D
解析:“中元”是农历七月十五。
9.答案:C
解析:“五经”不包括《中庸》,应是《周易》。
10.答案:A
解析:“进士科”在隋朝时开始设立。
11.答案:C
解析:“文王”“武王”不是庙号。
12.答案:D
解析: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13.答案:C
解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应互换位置。
14.答案:B
解析:箕踞是一种倨傲无礼的姿势。
15.答案:B
解析:“齐宣王”错,应为“齐桓公”。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2)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和老子被尊为“黄老思想”的创始人。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水利、屯田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机构。
D.乞骸骨,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简称“乞骸”。
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孝廉”。
B.服阕,指三年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优礼诸侯、大臣所赐予的九种物品,是礼遇的表示。这些物品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其使用价值。
D.束发,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可知归有光20岁时开始在项脊轩读书。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
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一。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耄耋”常用来指高龄、高寿。“耄”指八十到九十岁,“耋”指七十到八十岁。
B.“从弟”指堂弟,“从”指堂房亲属,比如有“从兄”“从父”等。
C.古代人都有名和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举行成年礼后起的。
D.“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衣”在古代有更换衣服的意思,也是上厕所的一种委婉说法。
B.“山东”,在战国、秦、汉时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也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C.“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避席”,古人布席而坐,当对人表示尊敬时就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
6.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B.“青庐”指青布搭成的帐篷,古代北方民族举行婚礼时常使用。
C.“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如“驾崩”“崩殂”等。
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年号纪年法。
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8.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礼,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B.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俗称“五马分尸”。
C.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D.阳,指水南、山北;阴,指水北、山南。如“华山之阳”指的就是华山的北面。
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明清时学府称国子监。
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
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咨询。
10.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还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为“梏”。
1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该词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1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来定赏罚。
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四锱,一锱为六铢,后用“锱铢”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C.三辅,本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方。
D.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唐时称“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有“内相”之称。
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舞曲。曲原为西域乐舞,后经唐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年间改用此名。
B.牺牲,古代祭祀时用的纯色体全牲畜。毛色纯一的叫“牺”,体全的叫“牲”。
C.期颐,“期”是期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指人八九十岁,年事已高,指望儿孙赡养。
D.先,可作为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归有光《项脊轩志》“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就是此意。
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B.夷夏,古代泛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古代汉民族自称“夏”,而将处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称为“夷”。
C.城隍,城墙和护城河。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佛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D.尚书省,古代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时中央政府权力机构之一。
1.答案:C
解析:掌管水利、屯田事务的是工部。
2.答案:D
解析:“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
3.答案:C
解析: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
4.答案:C
解析:在古代,一般是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很少有字。
5.答案:D
解析:“避席”指的是起身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错。
6.答案:C
解析:“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
7.答案:C
解析:“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8.答案:D
解析: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
9.答案:C
解析:“在官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
10.答案:D
解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11.答案:D
解析:“宿儒”的意思是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12.答案: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13.答案:A
解析:“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错,行顿首礼时,头碰地即起。
14.答案:C
解析:期颐,指人百岁。人八九十岁称“耄耋”。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15.答案:C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考查对浅易古代诗文的“识记”能力。江苏省从2007年起, 初高中“名篇”篇目得以确定;“名句”则始终不限于教材内容。对近八年的试题进行整理后, 笔者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高中名篇出现并无规律, 同一篇文章有的连续几年出现, 有的则间隔几年出现, 但默写内容并无重复。荀子《劝学》连续出现2次, 分别是2009年“吾尝跂而望矣”与2010年“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庄子·逍遥游》间隔出现2次, 分别是2008年“辩乎荣辱之境”与2011年“泠然善也”;杜牧《阿房宫赋》间隔出现2次, 分别是2004年“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与2007年“长桥卧波, 不霁何虹”;苏轼《赤壁赋》出现3次, 其中2次连续, 分别是2006年“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2008年“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与2009年“凌万顷之茫然”;《诗经·卫风·氓》未见于教材, 首次出现于2010年;屈原《离骚》间隔出现3次, 分别是2006年“恐美人之迟暮”、2009年“又重之以修能”与2011年“乘骐骥以驰骋兮”;李白《蜀道难》2010年首次出现“剑阁峥嵘而崔嵬”;白居易《琵琶行》间隔出现3次, 分别是2005年“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2008年“江州司马青衫湿”与2011年“去来江口守空船”;李商隐《锦瑟》出现在2009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出现在2007年;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出现2次, 间隔7年, 分别是2004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与2011年“佛狸祠下”。
2.高中规定篇目韩愈《师说》、杜甫《登高》与李煜《虞美人》至今轮空。
3.已经推出五年的初中课内名篇共有25篇, 至今涉及7篇, 篇目没有出现重复;2分分值, 有时1篇设置2空, 有时推出2篇, 每篇1空。2007年考查龚自珍《己亥杂诗》;2008年分别考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诸葛亮《出师表》;2009年考查晏殊《浣溪沙》;2010年考查苏轼《水调歌头》;2011年分别考查曹操《观沧海》与陶渊明《桃花源记》。
4.课外前期多为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名言, 2009年起则几无先秦名句, 甚至出现今人或近人名言。课外名句先后考查的有:2004年《诗经·小雅·小曼》;2005年《论语·子罕》;2006年《论语·雍也》;2007年《管子·牧民》;2008年《老子·第六十四章》;2009年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2010年《战国策·秦策》与陶渊明《移居》;2010年吴兢《贞观政要·任贤》与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通过以上全面梳理,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初中重点应在未曾涉考的17篇;高中《师说》《登高》和《虞美人》可多加关注;课外名句则可遇而不可求, 但加强阅读并记忆一些真正经典的名句则是应当的。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D级能力则是“鉴赏评价”, 试卷中以“古诗词鉴赏”形式呈现。其考查重点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作品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近八年古诗词鉴赏可谓“一个情字能了得”。2004年七绝《征人怨》 (唐·柳中庸) 之征人怨情;2005年五律《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李益) 之故友深情;2006年《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魏初) 之团圆欢情;2007年词《鹧鸪天·送人》 (宋·辛弃疾) 之离别思情;2008年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之思古幽情;2009年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之报国激情;2010年七绝《送魏二》 (唐·王昌龄) 之惜别深情;2011年七律《春日忆李白》之诗友浓情 (唐·杜甫) 。
江苏省古诗词鉴赏的考查点设置,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句说明
例如2004-16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 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005-14 (1) :诗以“微风”开头, 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颔联:微风吹开门, 吹动竹子, 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 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 拂去尘埃。)
二、诗意概括
例如2008-10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2009-9 (2)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铁骑满郊畿, 士兵“膏锋锷”, 百姓“填沟壑”, 千村寥落。) 2010-9 (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橘柚香。)
三、诗境赏析
例如2004-16 (2) :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 2006-12 (3)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 请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 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 亲切动人, 能唤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007-12 (2) :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不应把离别或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或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四、诗情揣摩
例如2005-14 (2)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清冷、幽静;孤单、寂寞。) 2006-12 (1)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2007-12 (1)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翘首远望,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 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 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008-10 (1) :说说这首诗颔联和颈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008-10 (2)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忧奸邪为非作歹;2.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 2009-9 (3)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 结尾说“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010-9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 “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 请作简要说明。 (惜别知音, 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2011-9 (2)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 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五、诗艺分析
例如2006-12 (1)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饱含愁苦与无奈。) 2006-12 (2)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 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 运用反衬手法。) 2007-12 (1)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008-10 (2)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比喻) 2009-9 (1)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借代, 应该还有夸张。) 2010-9 (3) :三、四两句诗, 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011-9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立足于诗, 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 转为对李白的思念, 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六、拓展欣赏
例如2005-14 (3)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为拂绿琴埃”。) 2010-9 (1)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2008年高考经济常识部分命题的几个特点
1.以计算题形式,检测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考查,难度有相对加大的趋势。
从上面表格所列试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在2008年高考试题中,几乎所有试卷都涉及了对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考查。就所考查的知识点而言,主要集中在商品价值、价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一知识点,个别还牵涉到商品价格与汇率的关系;在命题形式上,无一例外地呈现为客观试题;尤为突出的是,对上述知识的考查,普遍地采取了计算题的形式,以此检测考生对相关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准确理解。相对于以往年份,个别试题难度明显加大。这一类型试题的出现,成为2008年经济学部分高考命题的一个突出亮点。
例1:(2008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第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解析:本题检测商品价格与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货币本身价值关系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元。当2008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货币贬值20%,也就意味着同样是货币,购买力相对降低,原来用10元能买到一单位M商品,那么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M商品。即0.8M=10元,由此计算可知M=12.5元。正确答案为B。
例2:(2008年重庆文科综合卷第27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解析:本题检测汇率与商品价格、企业利润等有关知识。根据当时汇率,100万件商品按10美元 / 件计算,则价格总额为10美元 / 件×7元 / 美元×100万件=7 000万元人民币,其成本总额为14元人民币/件×100万件=1 400万元人民币,企业所得利润=价格总额-成本,即7 000万元-1 400万元=5 600万元人民币,正确答案为B。
2.更加突出对学科核心思想,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知识及贴近现实的主干知识的考查。
追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全部经济学的核心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方式,前者居于基础地位,后者也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就我国当前而言,如何更加有效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自然也成为高考命题高度关注的热点知识。
例3:(2008年宁夏文科综合卷第14题)维持市场平衡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检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股市的过快增长,意味着投资过热,可能带来通胀的危险。因此,抑制投资过热,需要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在所列选项中,降低利息税,有利于吸纳储蓄,回笼资金;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则有利于遏制股市资金交易,抑制股市的过快增长,因此,②③切题。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扩大基金发行规模,都属于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目要求,①④舍弃不选。正确答案为B。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以及银行、股票与债券等金融方面的知识点,相对来说也占了较大比例。
3.问题立意,突出对重大时政背景、长效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认知。
关注现实,是政治学科命题的一贯特色。尽管随着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文科综合试卷的时政色彩相对淡化,但贴近现实,更多关注长效热点,以重大现实问题立意,仍然是高考命题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
就2008年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涉及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广东文科基础卷第4题、江苏政治卷第18和19题、江苏政治卷第34题、全国文科综合卷Ⅰ第26题)在试题中占了相当比例;另外,回首我国改革开放30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第28题、全国文科综合卷Ⅱ第27题、北京文科综合卷第38题、天津文科综合卷第38题、重庆文科综合卷第39题)、关注世界粮食问题(全国文科综合卷Ⅰ第38题、天津文科综合卷第39题)、关注公平与效率问题(江苏政治卷第17题);关注年度内的重大热点,如限塑令(天津文科综合卷第34题、四川文科综合卷第38题)、大部制改革(天津文科综合卷第30题)等热点问题,也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情景材料。
4.在能力考核上更趋普遍,更加重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相互结合。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以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普遍做法。这一点,在2008年所有的高考试题中都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和往年相比,个别客观试题对于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值得关注。如北京文科综合卷的第24题,要求学生依据题目提供的图表,从宏观调控目标角度,判识其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山东文科综合卷的第15题,也以需求曲线的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出政府给农民家电购置补贴对农村家电需求的影响。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主观试题都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要求。这里面除了通过文字、图表材料,检测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在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试题的设问更加灵活多样,尤其突出了对考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能力考查要求。如,全国文科综合卷Ⅰ的第38题:“为了防止粮食危机的蔓延,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答案提示为:“稳定粮食需求。措施包括:杜绝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从长远看,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措施包括: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类似地,很多试题要求考生提出相关措施建议或分析相关影响(见全国文科综合卷Ⅱ第38题第2问、四川文科综合卷第38题第1问、广东政治A卷第41题第3问、江苏政治卷第34题第2问、山东文科综合卷第28题第5问等),也都体现了上述能力考核的综合要求。
二、2009年复习备考策略
1.全面夯实基础知识,构架学科框架,突出对学科思想、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应对高考命题千变万化的根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仅要对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巩固深化,更要注重树立学科思想,从学科的视角,构建知识体系,宏观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把握。
2.要注意对经济学常见的几种计算题的解题训练。如前所述,经济理论基础和数学知识的结合在2008年高考试题中已渐成趋势。因此,对于商品价值和价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甚至包括价格与汇率变化等更多因素之间的联系,都要深刻理解,并选择典型题例,强化训练。此外,对于经济效益与企业成本、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银行利润、存贷款利息等可能涉及的计算类题目也都要予以关注,分类训练。
3.要持续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以更广阔的视角复习备考。高考命题体现了一定时期的国家意志,因此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对于考生的复习备考无疑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同时,高考命题又多选择微观材料切入,所谓“小切口、大背景”,于细微处见精神,因此,敏锐判识现实生活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小问题、小事件,进而透视出其宏大的社会意义,也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备考能力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杜绝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拘泥于一个个孤立试题的训练;另一种则是失之空泛,空而又空,从理论到理论,最终背离高考命题的趋势。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考生须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例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当不难作出正确回答。
答案: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试赏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
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有人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请你作简要分析。
解析:“一种壮怀能蕴藉”其实已经点明了本词的艺术风格:“壮怀”主要是指悲壮的情怀,而“蕴藉”则是“含蓄”的意思。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点明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答案:看惯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脍炙人口,再看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指的是岳飞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却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注】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特别是炼字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分析时可从词语的选择、词性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展开。
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
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些鸭鹅,把送饭的也拉上差了。
(选以上任意一联解说即可)
NO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NO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NO4.四海,指天下、全国。
NO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NO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NO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NO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NO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NO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NO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节日时令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中国人过春节,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说它的来历,大概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腊祭”活动,都要在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感谢神灵的恩赐。这一习俗代代相传,就成了人们祝贺岁首的春节活动。到了汉代,这种活动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
春节,又称为年。“年”,最初叫“稔”(rěn),寓谷禾丰登之意,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关系。古书上解释说:“年,谷熟也。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有年,就是农业丰收;大有年,就是农业大丰收。
一年之始称为岁首,是根据历法确定的,据史书记载,从夏商时期开始,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实行太阴历。正月初一的子夜,既是一个月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
春节古时又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汉族的春节,庆祝活动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告结束。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过腊
八、过小年、扫除、守岁、包饺子、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腊八节。周代夏历十二月,有猎禽兽以祭祖先的风习,叫做“腊”。自秦代起,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十二月初八就称“腊八”了。古时的春节,实际上从这天就算开始了。每天这一天,人们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又称腊八饭),据说是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相传,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的儿子乔答摩?悉达多(即后来的释迦牟尼)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且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便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一天,他来到尼连河的附近,因过度劳累和饥饿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见了,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汤,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由于他是释迦族人,佛教徒们便把腊八节称为佛道的“成道节”。此后,佛寺常于“腊八”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宋代吴自牧撰的《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的诗句,说明了这一点。到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食。到了清朝,“腊八粥”已极为普遍,连皇帝、皇后等上层人士也煮腊八粥了。雍正皇帝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后,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命人在宫内万福阁等处,大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叭诵经,然后把粥分给王公大臣品尝食用。后来民间亦争相效仿,全家聚食,馈送亲邻,腊八粥已是人人皆喜欢的小吃了。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就不大一样了。周密的《武林上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在《燕京岁时记》时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这样的腊八粥,当然是色味俱佳了。腊八粥用料各地略有不同,近年来,有的地方添加粘秫米、珍珠米、薏仁米,也有的放百合、白果、莲子、绿豆、龙眼肉等,更配以蜜饯果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
在西北有的地方亦有用羊肉的,陕西有的地区还喜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浇在面条上食用,2017届高三语文 文化常识
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在黄道上不同视位而置定的。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佳节,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放风筝等习俗。扫墓就是墓前祭祀祖先。踏青古代叫探春、寻春。风筝最早是用来传递信息,唐代风筝成为达官贵人所喜欢的一种娱乐品。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元宵节
我国传统元宵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夜,它又称上元节、灯节。这是沿袭道教的陈规。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汉文帝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元宵节期间,有张灯、吃元宵、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跑竹马、跑旱船的风俗。花灯最早只有宫中和京师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借以炫耀门楣。吃元宵,有一家团圆和睦之意。元宵从制作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陷儿的,另一种是带馅儿的。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它带汤吃、或炒吃、油氽和蒸吃。制作元宵的风味,有劳有素,有甜有咸,有酸有辣。就以最普通的桂花酒酿元宵来说,入口甜蜜、喷香;油炒元宵酥松爽口,以豆沙、猪肉白糖、芝麻、桂花、果仁组成的五味元宵,制作精巧;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到了南宋,谜语变成元宵节里的游戏方式。谜面也有格式,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谐音格、求凤等等,最多有一百多种。舞龙,也叫龙舞,龙灯舞或耍龙灯。龙是管风管雨的神物。最初的舞龙就是为祈年求雨。舞龙有不同的地方风格和特点。舞狮子,俗称耍狮子、斗狮子,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文娱和体育活动。舞狮子一般由两人合作表演,一人表演一头大狮子(亦称太狮),一人表演一头小狮子(亦称少狮),另有一人扮作武士,手持彩球逗引,根据狮子外形特点,舞狮可分为南猖睡北狮两种。南狮一般流行于广东一带,故又称为广东狮子。南狮狮身较小,狮衣亦相对缩小。舞者穿各色灯笼裤,上身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衫或背心。北狮外形与真狮相似,全身狮衣覆盖。舞者只露双脚,下身穿和狮衣同样颜色的金黄色裤子和花鞭。舞动时,配以京鼓、京锣、京钹,动作合拍,惟妙惟肖。根据狮子动作和性格特点,狮舞又分为文狮、武狮两类。文狮主要刻画狮子的温驯神态,动作细腻诙谐。在手持彩球的武士逗上下,或登山钻洞,或打滚抖毛,或搔首摆尾,憨态可掬。令人捧腹。有的还增加一头小狮子,表现大狮与小狮之间的相依之情。小狮子模仿着大狮的动作,如果模仿得好,就高兴得又蹦又跳,如果模仿不好,就急得乱转,显得很焦急,生动而有趣地表现了狮子的生活。武狮着重表现狮子的勇猛威武,在武士逗引下,或登高跌扑,或腾转翻滚,或踩青滚球,妙趣横生。踩高跷是融戏剧、舞蹈、体育、技巧于一体。高跷的表演是很有趣的。舞者双脚绑着木跷,扮成现实生活或传说中的人物。在传统高跷中共有16个角色。第一对是头陀,第二对是醉老道与老太婆,第三
2017届高三语文 文化常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家研究与争议的热点。近10 年来, 中国古人类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先后在周口店田园洞、湖北郧西黄龙洞和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
对这些人类化石的年代测定和形态研究显示, 早期现代人至少10万年前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然而, 学术界对于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出现的时间尚不清楚。2010年以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道县文管所对湖南省道县境内的福岩洞进行连续调查和发掘, 先后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这项研究以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翔实的化石形态特征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现代类型人类在华南地区出现的化石证据, 填补了以往缺乏的现代类型人类在东亚地区最早出现时间和地理分布的空白, 对于探讨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出现及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学者在现代人起源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研究显示, 在道县发现的人类牙齿尺寸较小, 明显小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更新世中、晚期人类, 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牙齿齿冠和齿根呈现典型现代智人特征, 如简单的咬合面和齿冠侧面形态、短而纤细的齿根等。
据负责地层及年代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研究员介绍, 道县福岩洞堆积物地层清晰, 各区域可延伸连接并直接对比。人类牙齿和动物化石在洞内的分布区域较大、层位明确, 延伸范围达40余米。
在整个发掘期间, 研究人员对出土人类化石区域的地层顺序进行了细致勘察, 确定人类化石及动物化石埋藏后未受扰动。研究人员在发掘过程中系统采集了测年样本, 分别采用230Th-234U不平衡铀系法和AMS碳-14 方法对地层和化石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铀系测年结果表明, 人类化石的埋藏年代在8 万—12 万年前。化石样本的AMS碳-14 测试结果和动物群组成呈现晚更新世早期的特点, 进一步支持了铀系测年的结果。据此可以确定, 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至少8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
刘武和吴秀杰把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上, 因为这些在形态学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的牙齿属于生活在12 万到8 万年前的现代人 (也称晚期智人) , 而此前的观点是, 演化到这个阶段的现代人在5 万年前才出现在西亚地区, 在4.5 万年前才出现在欧洲, 按照这个时间, 现代人要想跨越西亚来到中国, 还得更晚才行。然而生活在道县附近的现代人却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12万到8 万年前的中国南部地区出现了。这种现象似乎与主流的“非洲起源论”格格不入, 它在现代人的演化史上撕出一个巨大的口子, 等待科学家去填补。
“正式发掘时, 我们发现了5枚古人类的牙齿, 当时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测年结果, 但和以前只有动物化石的发掘成果相比, 这已经是个巨大的突破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吴秀杰说, “但是没想到, 接下来的研究甚至可能让我们借此改写现代人的演化和迁徙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 中国人类学界在现代人在东亚地区起源与演化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在周口店等地有重要发现。
B.通过对湖南境内福岩洞的调查发掘, 中国的考古研究人员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和动物化石。
C.研究人员细致勘察了出土人类化石的地层顺序, 发现这些化石埋藏后一直没有被外界干扰过。
D.通过研究成果判断, 我国科学考古团队改变了现代人的演化迁徙的历史。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对人类化石的年代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但学术界对具有现代形态的人类出现在东亚地区的时间还不清楚。
B.依据牙齿的咬合面的简单、齿根的纤细而短等方面来看, 考古发现的道县人类牙齿化石符合现代智人的特征。
C.通过碳-14测试结果和铀系测年结果的比对, 可以确定这些具有现代形态的人类出现在华南局部地区的时间应该在8万年以前。
D.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发掘出土, 对以前只发现动物化石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是令人惊喜的事情。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县人类化石的出现, 对于我国学者而言, 在研究现代人起源方面, 可取得突破性成果。
B.地层年代数据和化石形态特征, 可以提供人类在某个地区出现的证据, 故而科学界对地层及化石都有专门研究。
C.通过不同的年代测定方法, 对同一对象进行测定, 是考古界常见的做法, 应该广泛使用, 增加可信度。
D.道县人类化石的挖掘与考证, 挑战了“非洲起源论”的权威, 凸显了化石证据的重要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说春申君曰:“汤以亳, 武王以镐, 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今孙子, 天下贤人也, 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谢孙子。孙子去之赵, 赵以为上卿。
客又说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 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 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 其君未尝不尊, 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 天下贤人也, 君何辞之?”春申君又曰:“善。”于是使人请孙子于赵。
孙子为书谢曰:“疠人怜王, 此不恭之语也, 虽然, 不可不审察也。此为劫死亡之主
言也。夫人主年少而矜材, 无法术以知奸, 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 故弑贤长而立幼弱, 废正适而立不义。戒之曰:‘楚王子
围骋于郑, 未出境, 闻王病, 反问疾, 遂以冠缨绞王, 杀之, 因自立也。齐崔杼之妻美, 庄公通之。崔杼帅其君而攻。庄公请与分国, 崔杼
不许;欲自刃于庙, 崔杼不许。庄公走出, 逾于外墙, 射中其股, 遂杀之, 而立其弟景公。近代所见:夫疠虽肿胞疾, 上比前世, 未至绞缨射股;下比近代, 未至擢筋而饿死也。夫劫弑死亡之主也, 心之忧劳, 形之困苦, 必甚于疠矣。由此观之, 疠虽怜王可也。”
因为赋曰:“宝珍隋珠, 不知佩兮。袆布与丝, 不知异兮。闾姝子奢, 莫知媒兮。嫫母求之, 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 以聋为聪, 以是为非, 以吉为凶。呜呼上天, 易惟其同!”诗曰:“上天甚神, 无自瘵也。”
(选自《战国策》)
【注】疠:癞病, 麻风病。孙子:即荀子, 赵人。汉代为避宣帝讳, 称之为孙卿。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李兑用赵/ 饿/ 主父于沙丘百日/ 而杀之/ 淖齿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宿夕/而死
B.李兑用赵/ 饿主父于沙丘/ 百日而杀之/ 淖齿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 宿夕而死
C.李兑用赵/ 饿/ 主父于沙丘/ 百日而杀/之淖齿/ 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 宿夕而死
D.李兑用赵/ 饿主父于沙丘/ 百日而杀/之淖齿/ 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宿夕/ 而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他们是达官贵族家中养的一些人, 没有固定的工作, 替主人做些杂事, 需要他们办事时, 才根据贡献多少给予奖赏。
B.弑, “臣弑其君”, 封建时代称臣子杀君王、儿子杀父母, 是一种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
C.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 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
D.朋党, 原本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 朋比为奸;后来泛指士大夫结党, 即结成利益集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食客认为春申君给荀子的土地太多, 将来可能对春申君不利。春申君听了食客的话之后, 就派人收回了土地。
B.宾客说管仲离开鲁国, 鲁国就衰弱了, 有才华的人在哪个国家, 哪个国家就强大, 荀子是个贤人, 不应该让他走。
C.荀子认为, 那些专权独断的大臣为了自己免受灾难, 时常要杀死有才、年长的国君, 拥立无能的君主。
D.荀子信尾的赋诗, 重在谴责当时的社会是非不分, 说瞎子眼光明亮, 说聋子听觉灵敏, 颠倒是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夫贤者之所在, 其君未尝不尊, 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 天下贤人也, 君何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夫人主年少而矜材, 无法术以知奸, 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 故弑贤长而立幼弱, 废正适而立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9题。
生查子
周紫芝
春寒入翠帷, 月淡云来去。院落半晴天, 风撼梨花树。 人醉掩金铺, 闲倚秋千柱。满眼是相思, 无说相思处。
8.品读全词, 说说“风”字在上阕中的作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在《氓》中, 以比兴手法写女子容颜润泽、年轻貌美, 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一句是:“________, ________。”
(2) 《离骚》中的“_________, ________”一句, 是屈原借众女来写小人嫉妒作梗, 诬告、陷害、诽谤他, 败坏周围风气。
(3) 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中, 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死后永葬漠北, 令人深思的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分)
千顶红帽子
程瑞嘉
75岁的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 回来的时候, 像变了个人似的。
13 岁那年, 秋明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为了不饿死, 秋明辞别了双亲离开徽州老家。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 往外一丢。一把雨伞, 一个包袱, 秋明从新安江顺流而下, 到人间天堂杭州去讨生活。外面的生活很精彩, 也很无奈。秋明干过商店的伙计, 做过运输码头的短工和苦力, 捡过垃圾。没有文化又在异地他乡, 秋明的日子就过得很浪, 很苦。他最后浪到了浙江的宁波, 依然是过着靠捡拾垃圾度日的生活, 饿不死, 也不富裕。
时间像个磨盘, 一圈一圈地转着,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秋明由一个懵懂不更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头发和胡须花白、腰弯背驼、老眼昏花的75岁的老汉。生活的艰辛磨去了他衣锦还乡的美梦, 有的是日里夜里对故乡的念想和企盼。
有人是生活的幸运儿, 他们在外面靠努力和勤奋成了腰缠万贯的富人, 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 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变成学校的名字, 过着受人尊重、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秋明何尝不想这样呢?但生活似乎老开他的玩笑, 总让他一辈子辛劳地推着大石头上坡, 结果却一无所获, 如希腊神话中的弗弗西里。
秋明老汉最近总做梦, 梦见回到了故乡, 听到了久违的乡音, 看到许多不熟悉的面孔, 内心感到兴奋和激动, 每次醒来, 泪水都打湿了枕巾。要么就是长时间的失眠, 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唤, 那是一个母亲对久未归乡的游子的呼唤。
秋明老汉终于被那个强烈的念头折磨得愁容满面。他于是打点行装, 踏上了回徽州的行程。车窗外的景色迷糊了双眼, 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 有的只是临近故乡的激动。“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老先生的诗好像就是为这时的秋明老汉写的。
虽说回到了故乡, 但一切都改变了秋明老汉脑子里对故乡的印象。山, 还是那座山, 河, 还是那条河, 当年的小伙伴已经大多不在了, 即使还在的, 也已经变成了不熟悉的生面孔。村庄比儿时更大了, 也更新和繁荣了, 家乡的变化让老汉欣慰。老房子早已不在, 只记得房子的边上是学校, 如今学校还在, 也不是当年自己读过三年书的学校了。如今的学校让秋明老汉惊喜:校园又大, 教室又宽敞, 那么多的教室, 能坐上千名学生吧?!突然, 学校里放学的铃声大作, 许多学生从教室里跑出来, 把陷入沉思的秋明老汉吓了一跳。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放学跑到了公路上往家赶, 秋明老汉是又高兴又担心, 要是过往的汽车不注意碰到孩子怎么办?他听村里的人说, 过往车辆碰到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好在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学校也为这事伤脑筋, 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秋明老汉没有孩子, 但他却比谁都更喜欢孩子。
要是学生的头上能戴一顶小红帽该多好, 既可以提醒过往的司机当心, 看上去也醒目, 夏天还可以抵挡一下天上的毒太阳。想到这里, 秋明老汉咧开缺牙的嘴笑了, 他跨进学校的大门, 径直向校长室走去。时间不长, 秋明老汉又从校长室里愉快地走了出来, 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秋明老汉用捡垃圾换来的千顶红帽子交给学校的时候, 校长召集全校教师和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接受仪式:千名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学校的操场上, 每人的头上都戴着一顶红帽子, 初升的太阳照在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一个孩子跑出队列, 喊一声爷爷, 将一条红领巾戴在秋明老汉的脖子上, 然后迅速跑回队列。孩子们伸出右手向秋明老汉敬少先队队礼。秋明老汉也笨拙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站在秋明老汉身边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他的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秋明老汉看着孩子们戴着他的红帽子在学校操场和校外的公路上走成一支浩荡的队伍, 心里想从今以后谁敢说他秋明老汉孤身一人, 他分明有了一千多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想到许多路过的汽车司机都要停下来向他们鸣笛致意, 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首段设置悬念, 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 回来时“像变了个人似的”, 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为下文他给学校捐红帽子献爱心作铺垫。
B.文中多次提到秋明老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这是为秋明老汉为家乡献爱心埋下伏笔, 体现了传统的游子情怀。
C.衣锦还乡, 报效桑梓, 是每一个在异乡闯荡的徽州游子的崇高情怀。秋明老汉看到他人赚钱回乡办企业办学校, 他受到震撼而回乡捐了千顶红帽子。
D.本文语言浅显晓畅, 引用徽州的顺口溜和贺知章的诗歌, 既表现了主人公年轻时的坎坷境遇, 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E.秋明老汉提出为学校捐千顶红帽子, 校长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接受, 这是秋明老汉提出的要求, 因为他自己没有孩子, 却很喜欢孩子。
(2) 秋明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说第二段, 描写了秋明老汉什么样的谋生环境?对全文而言有何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说标题是“千顶红帽子”, 有人说改成“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更能表现主题, 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分)
季羡林:四半老人姿态低
卞毓方
因为写作季先生的传记, 跑301 医院的次数就多了起来。按说, 任何审美对象, 见多了也会使感官迟钝, 见季先生则不然, 每次去, 心口总像有小鹿蹦蹦跳, 三分喜悦, 七分神秘, 既见之后, 又有老牛反刍式的回味。有读者要问:你面对的不过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翁, 满脸皱折, 一头霜雪, 口不能悬河, 足不能健步, 你呀你, 还激动个什么呢?
文人有文人的衷情, 笔者直觉:面对的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纪史。
季老生于1911 年, 那一年出生的婴儿, 经过漫漫时光, 如今剩下的, 绝对是“多乎哉, 不多也”了, 而在这“不多也”的人群中, 季老更兼学闳才赡, 德隆望重。他经历了、见识了近一个世纪的无数事件, 在他的记忆之野, 你只要随便挖掘几锹, 就能引出一泓清泉;当着老人家, 哪怕彼此默默无言, 脑海里也会有万千意象翻涌。
先生自喻为“四半老人”, 他有一方闲章, 用的就是这四个字。所谓“四半”, 坊间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半聋、半瞎、半瘸、半拐, 二是半聋、半哑、半瞎、半瘸, 笔者曾当面求证, 先生说, 是第一种。我说, 瘸与拐岂非同义, 先生给我比画, 说还是有动作的区别的。
具体讲, 先生左耳重听, 但不妨碍交流, 你最好坐在他的右侧, 讲话的声音不宜太小, 也不宜太大, 太小听不真切, 太大, 他会扭过头来望你, 仿佛说:“你扯着嗓子干吗?”先生眼近半盲, 读书读报, 全仗他人念, 这样一来, 有些信息, 如林庚先生2006 年10 月4 日仙逝, 别人就商量好了, 不念给他听——信息经过过滤。这也好, 省得在他平静的心湖卷起伤感的波澜。先生腿近半瘸、半拐,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 如今只能以轮椅代步, 但逢客到, 老人一准在书案前坐好, 挺胸, 昂首, 下巴微微内收, 那规规矩矩、端端正正的模样, 看了令人感动, 感动得不忍上前打扰。
季老的姿态历来放得很低, 包括这里说的挺胸端坐, 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同样是在301医院, 笔者拜访过另一位学术大师, 老先生是斜卧在沙发上, 一边玩健身球, 一边和我聊天的。斜卧, 是老人的生理需要, 某种程度上, 也是他尊严的体现。无论如何, 那姿势, 季老再过几十年也学不来。
姿态低, 更表现为律己严。比如2005 年12月他向清华大学捐出15万美元, 他就不让媒体报道。据说, 在301 医院, 季老对到场的清华校长顾秉林说:“捐赠的事决定很长时间了, 赶上‘非典’, 又住院, 一拖就是一年, 今天总算可以兑现了……钱不多, 不过来路清楚, 都是自己‘爬格子’所得,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为母校作贡献。”
还有一件事, 那还是在住院前, 四川的青年才俊李里游学到京城, 遵孔子“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的古训, 特意买了10块干腊肉, 登门拜访季先生。适逢先生不在, 他就留下礼物和书信一封而去。过了些日子, 李里再度造访, 在约定的时间, 季老早早地站在门口等候。李里见状, 纳头便拜。季老连忙上前扶起, 一边扶一边说:“别客气, 你是孔子荐来的, 我焉敢不见?”季老由是和李里结成忘年交。住院以后的元旦, 季老还给李里寄去一张贺卡, 上书“天道酬勤”。
毕竟是95岁的人了, 耳有点背, 眼有点花, 反应自然不如以前灵敏, 在这个意义上, 说他半哑, 也是能成立的。尤其是对于某些不感兴趣的话题, 他会佯作没有听清, 乘机装聋作哑。
晚年, 季老的头上耀着诸多光环, 毋庸置疑, 这也是他吸引眼球的魅力资源。但在交谈之际, 你常常会生出一种错觉, 仿佛老先生在与你分享光环, 甚或那光环就是你送给他的, 他现在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你。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季老已经95岁高龄, 他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无数事件, 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 让作者钦佩、敬重、景仰, 相形见绌而紧张。
B.被作者称为“一部活生生的世纪史”的季老, 知识渊博, 通晓古今, 对任何一个角度的问题, 他旁征博引的回答都让听众受益匪浅。
C.作者写季老待客的昂首挺胸、正襟危坐, 令人尊重钦佩, 是为了批评另一位大师斜卧沙发的待客不尊、恃才自傲。
D.四川青年李里拜访季老, 留礼物、信件, 见面纳头便拜, 两人最终成为忘年交, 既说明季老对年轻人的关爱, 也表现季老礼待他人的高尚人格。
E.季老有时候对某些话题装聋作哑、佯装没听见, 说明他待人处事还是不够豁达, 缺少大师的风范。
(2) 第七段画线句“姿态低, 更表现为律己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季老一种怎样的认识。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季羡林有“国学大师”等诸多的光环, 在晚年时, 他辞去了这些“帽子”。有人认为“辞”说明季老谦虚, 有人认为是“炒作”, 你怎么看?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1) 韩望喜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令我最为触动, 他说, 珍贵的东西要_____而来, 爱和幸福都是需要不断主动追求的。
(2) 刚刚参加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的张继科在开赛当日____赶到赛场, 结果1 比3 爆冷输给了小将梁靖崑。
(3) 近日一段廊坊固安老人孤身骑三轮车寻找走失儿子, _____历经千辛万苦的视频, 让很多网友为母爱的伟大而感动。
(4) 民警找到对山况熟悉的守林人卓金龙, 警民联手在深山中___近7 公里, 耗时近6小时, 终于找到了6名驴友。
A.披荆斩棘 风尘仆仆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B.披荆斩棘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C.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披荆斩棘
D.风餐露宿 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披荆斩棘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美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途径, 在国家的教育方针表述中, 一直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享有同等的地位。
B.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C.晓庄师范学院一直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大爱奉献”。
D.目前, 由盐山县爱心联盟申报的“残疾人云之网络好人商城”公益项目成功进入全国“青年恒好”十强。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护河的石砌堤岸垒得整整齐齐, 经年的岁月中, 苔藓覆满, 绿草欣荣, 石缝中每一处都有别样的景致。你看,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填满你的镜头。
(1) 临水照影
2野月季巴巴地把自己的藤蔓往水边伸展
3迎风摇曳
4那缝隙中钻出的几根芭茅草
5一路伸展一路花开
6星星点点地牵引着你的视线
7一样活色生香
A.2654137
B.2564731
C.4137265
D.4731256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1) ___________, 简单来说, 就是智力的发展领先于实足年龄。这一标准可以上溯到20世纪早期, 智商测试最初就是据此原理设计的:智力商数等于智龄和实龄的比值乘以100, (2) ___________, 他的智商就是100, 这也代表了人们的平均智商水平。而如果一个6 岁儿童的智龄达到了12岁的发展程度, (3) ___________。智商200是什么概念?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智商160, 成功证明“最难数学题”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爵士智商170。
1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 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6分)
日前,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 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 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网民支持这一倡议, 认为公共场合跷二郎腿既影响他人通行又不雅观;但也有不少网民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他们认为, 这个倡议是对乘客权利与自由的不当限制。
对此倡议, 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心里最崇拜谁, 不必成为那个人, 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 去变成你自己。
——蔡康永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 结合生活阅历, 围绕某一个观点或角度,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或套作,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解析】D项, 过于绝对, 原文只是说“甚至可能让我们借此改写现代人的演化和迁徙史”。
2.A
【解析】A项的表述不准确, 原文是说“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出现的时间尚不清楚”。
3.B
【解析】B项的表述不准确, 依据原文“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翔实的化石形态特征”可知, 不是所有的“地层年代数据和化石特征”都可提供证据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4.B
【解析】依据人名“李兑”“ 淖齿”和动词“擢”“悬”来判断即可。
5.A
【解析】门客是不干杂事的, 平时照样吃喝领工资。
6.A
【解析】春申君是想给荀子土地, 并不是已经给了, 所以不存在收回土地之说。
7. (1) 可见贤人在哪里, 哪里的君王不能不显达, 国家不能不荣耀。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 您怎么让他告辞而去呢?
(2) 如果人主年轻又矜持自己的才能, 又没有方法和手段识别奸邪的人, 那么大臣就会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为了禁绝自己的灾难, 他们就要杀死有才能、年长的君主, 拥立年幼、体弱的君主, 废弃正直的人, 抬举不义的人。
【参考译文】有一个食客游说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说:“商汤靠着亳都兴起, 周武王靠着镐京兴起, 两个地方都只不过百里大小, 而他们却因它们而占有天下。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 您竟想给他100里土地的势力范围。我私下认为这对您很不利。不知您以为如何?”春申君说:“说得对。”于是就派人谢绝了荀子。荀子就离开楚国到了赵国, 赵王封他为上卿。
这时宾客又对春申君说“:从前有位伊尹离开夏地到了殷地, 结果令殷王统一天下, 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到了齐国, 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了。可见贤人在哪里, 哪里的君王不能不显达, 国家不能不荣耀。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 您怎么让他告辞而去呢?”春申君说“:说得对。”于是春申君就派人到赵国请荀子。
这时荀子就写了一封信辞谢说“:生癞的人还可怜被臣子杀死的国王, 这虽然是一句很不礼貌的话, 但不能不加思考。这是针对一般被臣子杀死的国君而说的。如果人主年轻又矜持自己的才能, 又没有方法和手段识别奸邪的人, 那么大臣就会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为了禁绝自己的灾难, 他们就要杀死有才能年长的君主, 拥立年幼、体弱的君主, 废弃正直的人, 抬举不义的人。《春秋》告诫人们说‘:楚国的王子围, 到郑国去访问, 还没等他走出境, 就听说父王生病了, 于是他就返回来探问病情, 不料却乘机用帽缨把楚王勒死, 而自立为王。齐国崔杼夫人长得很美丽, 齐庄公和她私通。崔杼率领家臣攻打庄公。庄公请求和他共分齐国, 崔杼不答应;庄公又要求到祖庙去自杀, 崔杼也不答应。庄公逃命, 可他刚跳过外墙, 崔杼就射中他的大腿, 并杀了他, 立庄公的弟弟景公为王。’近来所看到的:李兑在赵国专擅朝政, 在沙丘让赵主父饿了100天终于困死他;淖齿在齐国掌权, 竟然抽齐闵王的筋, 然后把闵王挂在庙梁上, 隔了一夜闵王被活活吊死。因此说长癞疮即使是胎带的肿毒, 但是如果往上和古代的帝王相比, 还不至于被臣子用帽缨勒死, 或者被臣子用箭射死;如果往下和近代帝王相比, 也不至于被臣子抽筋吊死, 更不会被臣子活活饿死。可见被臣子杀害的君主, 心神所受的忧劳和形体所受的痛苦, 必定比生癞病的人还要厉害。由此看来, 生癞疮的人可怜国王也有道理。”
于是荀子在信尾附一首诗, 写道:“珍贵的隋侯珠, 不知道佩戴。皇家的龙袍和粗丝, 不会分开。梁国的美女闾姝和郑国的美女子奢, 没有谁迎娶。有人却向丑女嫫母求婚, 又很喜爱。把瞎子说成眼光明亮, 把聋子说成听觉灵敏, 以是为非, 以吉为凶。唉!天啊, 为什么不分好坏!”《诗经》中说:“天神的眼睛最明亮, 不要自取祸殃。”
(二) 古代诗歌阅读
8.“风”是把室内的情和室外的景相联结的纽带。是“风”把室外的寒气吹进“翠帷”;是“风”吹着“云来去”, 使月光乍明乍暗;是“风”驱云掩月, 使“院落半晴天”;是“风撼梨花树”, 使落英缤纷。春寒的袭入, 使翠帷人芳心自警, 惹起了春愁。
9.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景色描写。通过“春寒入翠惟”写主人公的孤寂之感, “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女子因为思念而坐立不安的场景, 表明了她处处皆愁的心境。
(三) 名篇名句默写
10.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 众女嫉余之峨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 B D
【解析】A项, “为下文他给学校捐红帽子献爱心作铺垫”错, “像变了个人似的”是秋明老汉因为在为学校捐红帽子之后, 想到学生上学平安而心情愉悦。C项, 他为学校捐帽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并不是受到他人影响, “受到震撼”。E项, 校长举行隆重仪式来接受捐赠, 是出于对秋明老汉的尊重和感激, 秋明老汉自己并无此要求。
(2) 秋明老汉是一个出身贫寒、谋生他乡、境遇坎坷、心系家乡、热心公益的一个普通民众。秋明老汉出生在徽州, 因家境原因外出谋生, 捡了一辈子垃圾, 却时刻思念牵挂着故乡。当他返乡时, 看到学生放学在大马路上走, 险象环生, 尽己所能捐献千顶红帽子, 为家乡的孩子尽绵薄之力, 表现了他的善良和热情。
(3) 小说第二段写秋明老汉到杭州谋生, 做短工当苦力, 后来到宁波以捡垃圾为生, 这些描写说明了秋明老汉谋生的不易和人生的艰辛。从内容上说, 既简要概述了秋明老汉坎坷、平淡、平凡的一生, 又写出了他是心系家乡、胸有他人的好人;从结构上说, 为下文写他为家乡学校捐千顶红帽子作铺垫, 推动情节的发展。
(4) 略。
【解析】两个标题, 在表现上各有千秋。在分析上, 如果说“千顶红帽子”好, 则要侧重于“千顶红帽子”是实物, 容易激发读者的联想和阅读兴趣。为学生在马路上行走, 提供安全的保障, 也凸显以捡垃圾为业的秋明老汉有着一种崇高的、让人钦佩的品质。如果说“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好, 则要让人明确感受到一个普通老人一生坎坷、谋生他乡无子无女无依无靠, 却心系家乡的发展, 为孩子们送去“红帽子”, 从孩子的笑脸上看到他晚年的幸福和满足, 看到老人的伟大而又朴实的情怀。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 B D
【解析】A项, “相形见绌”于文无据。C项, 作者对那位学术大师是理解的, 文中没有批评的意思。E项, “佯装没听见”, 更是说明他待人的真诚, 不愿意掺和一些没有兴趣的事。
(2) 此句是过渡句, 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姿态低”承接上文说到的每逢客到都是挺胸端坐, 从不轻视客人;“律己严”指下文他向母校捐款, 不让媒体报道。
(3) 每个人与季老交往, 对其人格那由衷的赞美都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与季老一起交谈, 既能分享他的人生快乐, 又能在如沐春风的感受中, 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改变。季老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影响与熏陶, 使每个与他交往的人都会渐渐拥有美好的品德和做人的真诚。
(4) 这些代表学术界至尊荣誉的称号, 季老毫不保留地辞掉, 不得不让我们由衷地敬仰。季老身上背负着那么多“大师”的头衔, 正是因为“大师”在当代极为匮乏, 我们便把对“大师”的历史记忆和当下的期盼集中投射到季老这些为数不多的老一辈学者身上。季老推掉一系列“大师”称号, 其实也有一种象征意义:“大师”的时代远去了, “大师”称号只是一种记忆和文化精神的标志。季老不需要“大师”的称号, 我们的时代也不需要这个称号。当知识精英由“大写的人”变成“小写的人”时, 不仅不是文化知识匮乏的标志, 反而更是文化知识走向平民、迅速传播的一种表现。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C
【解析】“跋山涉水”, 路途遥远, 来之不易。“风尘仆仆”, 重在表现长途奔波劳累。“风餐露宿”, 重在强调野外食宿生活艰难。“披荆斩棘”, 指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也比喻在创业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
14.D
【解析】A项, 表意不明, 在“途径”后加“之一”。B项, 逻辑顺序不当, 应该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C项, 搭配不当, 在句末加“的精神”。
15.C
【解析】从前文的“石缝”可看出, (4) 紧承其后, 前面是“护河”, 所以 (1) 在前, (3) 在后。
16. (1) 天才儿童最通俗的判断标准是“发育超常” (2) 如果一个人的智龄与实龄相等 (3) 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智商200的牛孩子
17.示例:地铁空间狭小, 在座位上跷二郎腿, 显然会妨碍他人在车厢里的正常穿行, 同时也会挤占他人的站立空间, 甚至会给乘客造成程度不一的心理不适。因此, 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完全可以被禁止。它绝不是什么正当权利, 相反是一种轻度侵权行为。
六、作文
【高考语文古代常识模拟试题】推荐阅读:
高考必备语文文学常识12-13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05-24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05-28
武汉高考语文试题07-12
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试题05-27
高考语文试题病句分类06-22
语文高考试题作文09-12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