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六月的骄阳似火,也挡不住我们的红色之旅,正应景了大家激动澎湃的心情。2017年6月17日,我们十七冶医院大内支部、大外支部、门诊支部及农工党一行56人参加周末两日红色之旅。
第一天参观了位于苏州木渎镇山塘街的严家花园,严家花园楼阁台轩廊榭错落有致,一处一风景,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七里山塘,青砖白墙,古色古香。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革命圣地沙家浜,我们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和视频影像等资料我们学习了我军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新四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军爱民、民拥军,军队和老百姓谱写了一曲曲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最终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纪念馆大厅的党旗前,我们老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汲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刻苦学习,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神经内科:陈正芳
得体会范文
百色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一:
发扬光荣传统努力创新争先
——参观广西百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
(法制科 陆丽红)
为进一步激发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领袖的敬仰之情,不断增强争先、创优和奉献意识,清明前夕,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神圣的红色土地——百色,缅怀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百色英雄纪念碑前,我们循着讲解员的述说,聆听邓小平、张云逸、雷经
天等革命先辈的英勇壮举,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先辈们至死不渝地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都将个人的命运和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感悟一:坚定理想信念
在异常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受到何种不公待遇和挫折,仍然坚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有人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履行使命、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动力,是立身做人的
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志向。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感悟二:勇于承担责任
一个人的责任包括他对家庭的、对工作的、对国家的、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只有在责任感的不断激励下,我们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事,才能把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和当前的时代、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每天都重复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更不一定能够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我们必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完成每一项任务,因为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就应该担负起这个岗位所应承担的责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各类名人传记中我们亦不难看到: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力求尽心尽责,丝毫不会放松。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粮食工作人员,将时刻牢记“民以食为天”,从自我作起、从现实做起、从平时的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因为我相信,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在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感悟三:坚持就是胜利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风平浪静,永远不要企望自己一帆风顺,这不切实
际。”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经历,构成了他传奇的一生,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的复出,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与他具有的崇高信念、坚忍不拔的耐力、坚毅顽强的意志密切相关。
在生活的经历中,避免不了挫折和失败,但“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懂得。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关键还是坚持。成功固然是每个人心中渴望的,但成功之路大多是坎坷、曲折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如何正视挫折和失败,才是最关键的。任何事情都有存在两面性,挫折和失败一样能教给我们很多东西。能让我们学会听取别人的劝告、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能力,激发我们的潜能。当然,面对挫折时真正能够坚持到底的人甚少,所以成功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在平时的工
为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加强我们对党的认识,局党支部组织我们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具有重要政治历史意义的庐山,英雄城南昌,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月22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4人来到了秀丽的庐山,参观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蒋宋美庐别墅、白居易草堂;饱览如琴湖、锦秀谷、仙人洞、三宝树的秀美;伫立含鄱口,仰观“领袖峰”。挺拔的云杉,险峻的峡谷。虽然天公不作美,整座山雾气弥漫,但祖国锦绣山河让我们忘却了疲劳,让我们有身处仙镜一般的感觉。
3月23日下午,我们来到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登上了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随后我们来到八一广场,瞻仰了南昌起义纪念碑,面对广场上一幅幅石雕,想起一幕幕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在革命时期的艰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更加感受到了和平时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石雕给我的不止是视觉的感受,更多是心灵上的思索。
3月24日,经过5小时多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天下第一山——井冈山。当天,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着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哨口,参观了黄洋界哨所陈列馆,站在黄洋界哨口,浓雾锁住了我们的视线,看不清远处的景物,但更凭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黄洋界上的哨所仍在,战壕依旧,大炮和滚木严阵以待。在翻滚的浓雾深处,我们仿佛听到了往日的隆隆炮声和当年红军的喊杀声,感受到了当年战场的厮杀,更体会到了革命者的豪情和勇敢。在三年多的艰苦岁月里,黄洋界经受了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自巍然不动”。浓雾中的黄洋界,别有一种韵味,也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后,掩映在绿阴深处耸立的汉白玉的纪念碑,给人第一印象,是那样庄严而肃穆!壁墙上刻着朱德元帅题写的“黄洋界”三个镏金大字。经过黄洋界,我特意来到那棵毛委员和朱军长当年挑粮走过的羊肠小道和他们上山时曾歇息过的菏树边照了张相,让那琬蜓崎岖的山道和如今枝繁叶茂的菏树见证我们年轻一代对老一代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让前辈们的高风亮节指明我的人生方向。
小井的“红光医院”是一九二八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在这里建的第一所医院,所谓的医院,是一幢两层楼的旧式楼房,共有50余间,楼房并没我想像中那样破烂不堪,也许是修理过的缘故。楼下是医生的办公室,但里面陈设有当时极其简陋、原始的医疗器械——有当时使用的伤口消毒药品“盐水”、“石灰水”;手术器械居多的是土法炮制的竹器制品;因当时缺乏麻痹药物,就把需要手术的伤员捆绑固定在一个巨大的柱形圆石上,谓其石为:“镇定石”。隔壁是看护排的住处,其余的是重伤员和重要干部的病房,楼上全部是伤势较轻的伤病员住处。这里一切的一切,唯有亲历目睹,才能深深体会到红军当时生活、战斗、医疗条件的艰苦。如今,人去楼空,只见几床草席,已见不到渗血的绷带,听不见疼痛的呻吟,更闻不到红米饭,南瓜汤的味道……据导游说,当年这所医院是曾志牵头创建的,在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井冈山时,红军医院当年曾遭敌人袭击,上百个伤病员被捕杀害。最年轻的红军烈士才十四岁。离红军医院约百米处小溪边,建有红军烈士纪念碑和墓,四旁绿树掩映,群山环抱。这里埋葬着一百四十位红军烈士的忠骨。聆听了导游的介绍后,我想无论是谁只要有一点正义感和爱国之心的人听了这一段经历后心里总会有一点想法的。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在这次遇难中的每一位遇难者,是他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将永不磨灭!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从1927年9月到1930年期间的革命历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么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垫而成的。一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矛、土炮、土枪,经过无数战斗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上面还带着战场的硝烟,还有带血的遗迹,一张张先烈的照片,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是我们零距离,面对面,脸对脸,凝固在历史的瞬间。我们的脚步因此变的沉重而缓慢,我们不愿放过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朱德的扁担》那是我在小学课本上读过的故事,而今天,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亲眼目睹到了那根记录着传奇故事的扁担。它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橱窗内,与其他扁担相比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扁担内侧用黑色楷书写着“朱德的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这几个字是那么的醒目,从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光辉形象。讲解员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支工农红军——红军第四军,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的整个过程。随后,我们参观了红军造币厂、毛泽东铜像馆、朱德和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的茨坪旧居。
第二天清晨,我们冒着细雨,来到英烈们长眠的地方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当我举起握紧的右手在陆局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此刻,我们,在这里庄严承诺将永远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那一刻,自己心中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那面鲜红的党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穿过党政领导、井冈山老战士和书法名流留下墨宝的碑林,我们站到了纪念碑前。抬头瞻仰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大字,纪念碑像一枚欲升空的导弹。碑的上端是形态各异的金属圆柱,闪闪发亮,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现了井岗山革命斗争史,呈现出一幅前赴后继、奋勇激战的画面,一名红军指挥员,左手搀扶着受伤的战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侧过头召唤战友,同时也是在召唤后来人,号召我们加入前进的队伍,激励着我们完成未尽的伟业。碑前是一位老汉和小红军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给我们讲《井冈山的斗争》故事。凭栏远眺,可以看见五指峰;俯视可以看见彭德怀、陈毅、何长工、伍若兰等人的雕像。
走进纪念馆,导游告诉我们,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共安息着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名有名烈士和四千多名的无名烈士。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的名字和介绍安放在了纪念馆里,供参观者们敬仰。导游一一介绍,并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四天的红色之旅是短暂的,但她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是我们来之前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来到革命圣地,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才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我们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
总之,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吸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立志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篇二: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培养我们与红军的感情,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二十几位党员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阳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我们一路唱着红色歌曲到了阳新烈士陵园。
下车后我们先去阳新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是有标志性的纪念塔,塔身由金色的五指峰和鲜红的火炬组成。我们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鞠躬表示敬意。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将花圈献给在斗争中牺牲的名革命先烈和那些未能留下名字便匆匆离开这个世界的无名英雄,并默哀三分钟,深深缅怀他们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献身的精神。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由着名人士题词的碑林、革命烈士雕塑园,身在陵园内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蝎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挟来的。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晚20:52分乘坐k271次火车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夜充满期待和兴奋。想着明天可以近距离的接近老一辈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程。我是多么的向往。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井冈山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星星之火点燃的地方;南昌起义是党领导的军队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军旗升起的地方;瑞金苏维埃政府是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政权建立的地方,是共和国的摇篮;古田会议确立的耕者有其田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拥护革命的动力,在漫漫革命征途中,江西省为我党我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可以说这次参观学习也是共和国寻根之旅。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我们思考之后弄懂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江西是革命的摇篮。这个说法主要缘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一片白色之中,它独具红色的耀眼标志,的确,这里是红色的土壤。这是1927年到1930年之间的革命断代史??1930年之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因袁文才、王佐被错杀而丧失,后虽力图恢复均未奏效。建国之后,人们提到井冈山,多是景仰的口吻,正是井冈山这个摇篮,才有后来的延续,于是有了种种类似我们这个团队性质的探访,执政者总希望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中寻找到当年的力量,这的确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心目中,这里具有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他们希望后人能够明白创业的艰辛,能够体会当时的浪漫。
我们一行17余人正是带着这样的崇敬心情上山的。导游小姐说,毛泽东第一次上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是1927年。第二次上山时毛泽东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那是1965年,坐汽车只用了一天。我们的时代是21世纪,高速公路异常发达,正常情况下,从武汉到井冈山只需要十多个小时。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的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人的队伍仅存1000人,竟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行军至罗霄山脉中段,听闻此处井冈山的两大地头蛇袁文才和王佐的经历,决定用他的雄才大略去拉拢他们,送给他们急需的枪支。这二人对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异常赞赏,接纳了这支队伍,让他们休养生息。那时国民党不满井冈山武装,数次围剿,伤员很多,于是有了我军的一个医院,小井红军医院。在医院的药铺里,发现都是草药,原来国民党对此区实行经济封锁,根本弄不到西药,只好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真正是靠山吃山,据史书记载这片大山里采出的药材不仅供给伤员用,一些居民也到这里来买药。伤员的草铺挨着,条件艰苦,吃的食品是红米饭、南瓜汤,这些东西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饭菜了。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了,但时间仅有几天,8月7日即被迫离开,于是朱德部队遥遥来到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汇合。不管是赣南三整还是三湾改编,都不仅是历史课本的符号,而是现实中我党我军领导管理的一次良好经验积累。至于后来的九月“洗党”,由于三六九等的人物混进党内,使党的威信遭到质疑,他们毅然决定洗党,纯洁了队伍,锻造了作风,更是展现了高超的领导风范,对于党员的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朱毛会师,队伍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也是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爱情在八角楼盛开。导游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说贺子珍是当年永新一枝花,而且文武双全,是耍双抢的,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偶尔争执也描述得颇有兴味。革命时期的浪漫不仅指戎马岁月中的爱情与婚姻,还有每个人心中存在的梦想,那便是土地??这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梦想,使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恐怕是支撑着这些穷苦士兵们英勇作战的原动力,而更为远大的目标则是建立自己的政权,改变几代人的面貌,并使全中国的穷苦人民得到解放。因此,在全盛时期兴起了土地革命风暴,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来还有造币厂等等。
革命的残酷,一方面在于险峻的生活和军事环境。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人们不得不互相厮杀抢夺,按照自己的伦理逻辑和思维习惯来区分是非、判断成败。就说黄洋界战役吧。我军设壕沟、用毒竹针来对付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士兵,并通过很多巧妙的办法击退了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国民党痛恨到骨髓,发誓不放过井冈山一根草,要井冈山人换种。我们登临黄洋界,叹云海之美,纷纷拍照,又感慨山势之陡,即便站在防御工事面前,也无法想象当年战争之残酷。革命的残酷,另一方面还在于人员的牺牲。黄洋界保卫战役的指挥者,这些功臣,大多夭折于此后的战斗中,还有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见到的诸多面孔,均殒命于战场,可见新中国的建立,有多少热血儿女铺路啊。
井冈山,天时地利人和,养育了革命队伍。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没有接受瞿秋白的邀请进城,而是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作为伟大思想的诞生地,井冈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等课文从小就让我们感动。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们在一个下午里参观了五龙潭,在参观五龙潭瀑布时,我和几个队友一起徒步上下,得山水灵秀,心情豁然开朗。心想那时红军的革命激情,也许与这种锻炼有关。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井冈山红色之旅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xxxx”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篇四: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6月25日在酒店领导的带领下,多位党员踏上了为庆祝建党4090周年红色旅途。我很荣幸,也参加了这次活动。此次目的地是一大、二大的召开会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议就是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秘密召开的。当时原本应在上海召开,后来因为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已无法开下去而被迫转移到这条游船上,得而胜利完成了一大的召开,所以这个地方与那条游船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我们达到嘉兴南湖,南湖风景秀丽,是江南着名的游览胜地。但我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观赏美景,而更重要的是瞻仰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缅怀革命志士的奋斗史,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过程。
在南湖的烟雨楼旁,我们首先瞻仰了停泊在湖边的红船。这艘革命“摇篮”画舫,经历近百年风雨沧桑,仍然古朴庄重。当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纪念船,没有想象中的大,低矮狭小的船舱,装饰摆设都不多,空间也不充裕,就是在这艘小小的游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我不禁想到了当时的历史画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高举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开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孕育而生的。
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来感受一下老一辈的革命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着革命,来拯救苦难中的人民。接受了这次红色洗礼,作为一名党员,我向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烈士致敬,同时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之情。让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不曾学到的东西,也让我感受到了现在物质社会中没有的情感,让我更加深刻得了解了党,了解了党的成长史,也更靠近了党。我为我们党感到骄傲,也为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尤其是在二大会址宣读誓时,心情无比澎湃!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对于我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这次红色之旅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关于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发展现状的一些感想
久居北京这个大城市,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延安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设,让我看到了延安的未来,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二)“伟人故居”给我深切的体会和生动的教育
在经历了红色之旅后,我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无论是枣园的伟人故居,还是杨家岭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不要奢望那些伟人们会去为自己建设什么高贵华丽的处所,事实上,这一路走来,参观的非常多的,恰恰是那些很普通甚至有些简陋的伟人故居。
伟人们,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伟人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可以说,今天,当我踏上延安这片热土,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久久地不能平静。
(三)延安精神给我深刻教育和无穷动力
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曾给中国带来光荣与神圣,也令世界诧异与震惊。过去的延安老区是荒山秃岭、贫穷落后。1936年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后,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红都”,中国革命也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当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到达陕北的时候,延安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小米饭滋养着八路军的指战员,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自力更生,开辟出了陕甘宁根据地。巍巍宝塔山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时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向每一个人诉说着当年的革命故事。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当我随着同事一同踏上“红色之旅”的征程时,归“家”的喜悦自是现于言表。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我们学习延
安精神,就是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延安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求真务实地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向着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时候,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8周年纪念日和建国六十周年。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要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延安之行感想
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我和大家一起近距离接触延安,感知延安精神,接受一次精神的净化和心灵的洗涤,虽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是什么力量,让延安荒凉的山坳如同磁铁,吸引着无数进步青年,他们冲破道道关卡,汇成抗战的洪流、解放的铁军,引领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
是什么力量,把延安贫瘠的热土变成摇篮,哺育出无数民族英才:他们克服重重险阻,绘就开国的伟业、建设的宏图,激励着炎黄子孙由辉煌再创辉煌?
带着疑惑我们走进延安。
9月的延安一片葱茏。延河水静静流淌,两岸柳姿婆娑;宝塔山巍然矗立,山下高楼成群。从南泥湾到杨家岭,从凤凰山到清凉山,车辆如流,游人如织。每一处红色胜迹,都让人驻足沉思;每一段革命故事,都让人凝神倾听。
在党的七大会址,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我们都认真听取讲解,驻足观看。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火热的斗争生活。
一盏盏小小的煤油灯,见证了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这种煤油灯,有的用铁皮制成,有的用墨水瓶制成。想当年:每当夜幕降临,清凉山下、凤凰山上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的土窑洞内,简陋的陈设,微弱的灯光,干部用它在办公,学员用它在学习。油灯虽小,照耀着一篇篇革命雄文的诞生。资料显示:《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159篇著作,有112篇写作于延安时期,仅在杨家岭的窑洞里就完成了40篇。油灯虽小,却吸引着无数热血青年投奔光明。油灯虽小,见证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在这13年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领导指挥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13年里,延安经历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一系列策略原则。在这13年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局部执政实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离开延安,我忽然明白:这力量,来自枣园窑洞里不熄的灯火,来自杨家岭上飘扬的红旗,来自南泥湾囤田垦荒的老镢头,来自大生产运动中嗡嗡作响的小纺车,中共中央带领无数共产党人在延安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出的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现在有的人逐渐忘记延安精神,一步步的远离我们党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远离在延安时期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滋长了消极腐败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一些人由“社会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老爷,三心二意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个人,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等不良行为,所以,在当今年代,对全体党员甚至是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行延安精神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廉政建设有着直接的现实效应。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社会问题。
当今年代,无论是打开电视、报纸,还是网页,扑面而来的一面是党内领导由于贪污腐败纷纷落马的报道,一面是国家大力进行的反腐倡廉的建设。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大的建设问题,怎能叫人不心寒,怎么对得起那些曾经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故名先辈们。所以,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魂, 延安精神不是空头政治,延安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延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这次探访革命圣地的活动,我们学习、回顾党的历史,感谢组织给了我们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牢记为民宗旨,把服务信念转化为
——贵州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第三组)
从小就饱受革命传统教育,能去遵义一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精神,那是人生的梦想之一。这次在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红色之旅”的活动中才得以实现。
登上南下的飞机,在闭目凝思中依稀忆起当年学习党史时有关遵义会议的片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及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党委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来到历史名城——贵州遵义。再次重温党的历史。信步走进会议旧址,只见大门上高悬一块牌匾,上书六个大字:“遵义会议会址”。熟悉的字迹使我想起一代伟人豪放的风采和传奇。大门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幢两层青砖小楼,狭窄的楼梯,低矮的房间……70年前,就是在这里,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中国革命就此走向辉煌!
走出青砖小楼,大家仍意犹未尽的在议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70年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公司的配送业务正在有序开展,为做好配送这一系统工程,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立足本职岗位,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每每路过古田会议会址、“红色小上海长汀”时,心中都会涌出瞻仰红色根据地的渴望,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了。6月27日至28日,福建安装公司党办组织福州片区支部去体验了这条红色之旅,我也有幸参加了,满怀着对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仔细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并认真地参观了“古田会议会址”、“红四军司令部旧址”、“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长汀县博物馆(“红色小上海”陈列馆)、“辛耕别墅”、“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福音医院旧址”等古迹。
地处闽西的上杭县古田镇,在古木参天的辉映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曙光小学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和军队,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界限。古田会议决议由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面对鲜红的党旗,参加此次红色之旅的全体党员,在古田会议会址前高举右手,用激昂的声音再次庄严地许下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在纪念馆内,睹物思昔,党员同志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馆里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这里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向参观者传达着革命先烈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大家深切体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深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革命家。
古田会议旧址已经成为福建红色旅游的必去之地,以古田会议会址为龙头的“红色之旅”也已列为福建八大旅游品牌之一。早在一九六一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田会议会址,闻名遐迩,但它不是孑然独立的,与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松荫堂”、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等众多革命旧址构成为古田会议旧址群,完整地印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承载了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无限荣光。
八十过去了,有一种声音,穿透了历史的时空,在闽西红土地上激荡和飞扬:这里是中国红色军队的发源地和创建地之一,中国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与这里紧密相连。红色之旅,一处处的革命历史遗迹,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古田会议旧址,无疑以古田会议彪炳史册。随着时光的飞逝而洗涤得更加熠熠生辉,这里必将成为闽西红土地上最为显赫的革命圣地。
红色之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坚苦,中国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
谨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
写于二OO九年六月三十日 贵州红色之旅心得
发布日期:[2010-11-26 9:34:05]
为搞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局组织了贵州红色之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短短几天时间里,我思想上受到的教育是深刻的,心灵受到的震撼,精神受到的洗礼是从未有过的。
在遵义馆里,听着讲解员的详细讲解,我仿佛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将中国革命的航船引向黎明;在息峰集中营,听着讲解员沉重的讲述,我仿佛回到那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年代,看到敌人惨绝人寰的残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在毛主席故居,革命先驱曾经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我深切体会到伟人们艰苦勤俭的生活作风,严谨细致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使我们有机会来到革命圣地,回顾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光辉业绩,从而更加清楚的知道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更应该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 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更加敬佩革命先驱坚持理想,信仰,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抛弃个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更加痛恨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些追逐个人名利地位金钱而贪污腐化的犯罪分子。更加鄙视只贪图生活享受,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懒汉行为。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 宝贵的精神营养,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创建群众满意站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是我们财政干部最起码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对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何其渺小,奉献精神何其薄弱,又有什么私心杂念,贪图安逸的想法舍不得丢掉呢?
因此,我们要把这次红色之旅当作我们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要用崭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学习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在当前行风评议活动中,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搞好工作,处理工作的宗旨,作为实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把我们参观红色之旅,走红军路,继承革命先烈遗愿,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实到实处,贯穿在工作当中。
在系党总支的组织与安排下,开展了这次暑期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我辈感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前往红色革命圣地——广安。
我们怀着对伟人的无限敬仰,带着对革命精神的无比崇尚,来到了小平的故里。走进小平的故居,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和激动,终于,我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走进我们的伟人,去瞻仰他成长的历程,他风雨中的人生,他生命中的每一个脚印。
庄严的陈列馆中,记录着这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一生。那尊高大的小平雕像,让我感受到了他为人的气度,以及对革命和人生的从容与信心。“我自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经历也是艰难的就是了。”这就是小平的壮志豪言,明知到艰难困苦,却依然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后来,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
看着这里的一切,我确是感概万千,伟人的非凡也是在平凡中创造的,但那需要的是却是特有的魄力与坚定的信仰,是对革命的无限追求,对人民的无私奉献。观赏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隐约听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言,也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精神,依然长存,浸染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指引着我人生的方向。最后,我们还去拜访了几位当年的革命老同志,聆听了他们讲述革命岁月的艰辛,他们顽强的革命精神,他们无畏的革命斗志,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让我们深深的感动。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四天,却使我从小平的人生历程中,看到了民族的革命史与新中国的发展史,使我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着无数热血儿女的铺路,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如果没有先辈们的生死斗争,血泪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对我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处风景,所看见的每一件物品,却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魄力,给我们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努力创新,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为学校发展建设献策出力的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党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而尽一份力,真正起到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要把红色革命的传统与精神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凝心聚力新征程
――红色之旅考察学习之心得体会
十一月份,我们一行24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红色之旅考察学习教育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推进全市军休工作科学、和谐发展”是这次活动的主题。
追寻革命先烈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伟绩――重庆歌乐山是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我们先后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 “红岩魂”革命烈士先进事迹,通过大量的史实展物,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白色恐怖时期。此时大家的心情比较凝重,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接着我们来到了赤水,参观纪念馆、亲临赤水河,感受到了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指挥下,灵活机动地转战黔、川、滇边界,四渡赤水,使敌人处处挨打,疲于奔命的豪迈壮举和不朽乐章。
红色旅途中,我们有幸观赏到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我们臵身于蔚为壮观的瀑布下,除感叹大自然的美丽,不禁让我们想到了我们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老干部爱党爱国的深深情怀。
一睹黄果树大瀑布的风采后,我们前往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陈列馆,认真观看了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等五个部分的内容、史料和文物,在这里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党史: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译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一个成熟的政党和一代领导集体从遵义开始成形。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它将永远流传于世,永放光芒。
颂读历史,勿忘前辈,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登上红军山,瞻仰了红军英雄纪念碑。毛泽东不朽的诗篇《长征》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是一部气吞山河的革命史诗,永远鼓舞着我们共产党人沿着红军长征的道路奋勇前进。
红色之旅结束了,但那种体验和感受却渗入心肺,久久不能忘怀。做为一名干休所所长,如何推进军休工作科学、和谐的发展,我认为一要发扬长征精神,严格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突破以往的服务理念,以科学的理念对服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理顺,在广泛征求军休干部意见和作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实行政绩考评制度。在职工中把岗位职责同工资奖金挂钩,实行百分考核,打破平均主义,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工作人员干劲会更足,服务热情会更高,这样工休关系会更融洽,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二要在管理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军休工作特色。发挥骨干作用,作好党员的管理工作。在工作人员中提倡学习“老年心理学”,学会做军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工作人员“包楼联户”制度,定时走访,了解军休干部的心态,把思想工作渗透到服务中,在服务中讲政治,开展说暖人心话,干暖人心事的“送温暖工程”,加强了与军休干部的心理沟通。三要加强管理和服务规范化,创建和谐军休所。为了实现军休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应调整工作思路,军休所应推出各自的服务品牌,作为整合服务管理工作的助动力。从军休干部实际出发,推出多种特色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管理方式方法,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逐步提高军优干部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并通过抓典型树榜样,在工休人员中开展“学典型找差距”活动和“我为军休所增辉”的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军休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开启军休工作新征程。
红色圣地的心灵景仰
红色之旅--革命历史名城贵州遵义巡礼
贵州遵义红色之旅随想
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就在市中心,今天来看那座建筑还是当地很高级的住宅,可想当年进城的红军每天与黄土打交道,能够在这样的高级别墅里休息和开会确实对他们也是算奢侈的享受。贵州遵义会议旧址的门上挂着毛泽东题写的“贵州遵义会议会址”的金色毛体书法大字。当时那幢别墅是黔军一个柏姓师长的私宅,红军来了以后接接管了它。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过的会发过的文件可以讲是海量的。依据我对中共党史的学习,认为有三次会议在历史上是具有最重要的意义。第一当然是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成立会;第二次应该是1935年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第三次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三次会议是对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在贵州遵义会议上形成的《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所以,贵州遵义,原本一所很小的城市,因为这次会议让它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红色圣地之一了。尽管贵州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只开了三天,但是其影响却是70多年的。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贵州遵义,知道贵州遵义就知道有一所西式的二层大楼,那是贵州遵义的象征,就象是延安的宝塔山上的宝塔一样。
终于有机会去贵州遵义了。
那是在03年6月,结束了“非典”的肆虐,我就急着去各地拜访客户了。到了贵州贵阳,当地的业务人员介绍了一位经销商,一聊居然她的父母都是从苏州到贵州的。他乡遇老乡,异常高兴,当她知道我还要到凯里和贵州遵义去走访客户后,调了一台普桑和司机给我们开车带路。这样的好意我自然也求之不得。
贵州贵阳到贵州遵义300多公里的路很好开,进入贵州遵义城外开发区宽广笔直的马路让我感觉到他的现代气息。贵州遵义其下辖一个城区、一个开发区,两个县级市和十个农业县。进入城区的红花岗区,也是贵州遵义唯一的市辖城区,老城区的市井生活形态跃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城区很干净也很整洁,就是建筑有点陈旧了,马路有点窄了。对于一个城市,每一个外来者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与他熟悉的比较。在贵州遵义城区让我感到特别的是中巴车上有车架,上面都是载货物的,马路上还有拉着货物行走的马车。在汽车站边上正在大规模拆迁,一座巨大的毛主席的石像还耸立在那里。这样的雕像过去很多,现在已经不多了,在贵州遵义这个地方看到毛主席像自然会让人感受到她的“红色”。
当年许多政治局委员都住在那里面,由于毛泽东在会议前是受到博古、李德等人排挤的,也就没资格住在这里,只能在别处居住。本来我以为当年的首长的居室一定也不错,至少有单独的卫生间什么的。结果看到彭德怀、杨尚昆两人就在一楼一间客厅里铺上门板当床。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即使到了北京这些老领导个人生活非常简朴,毕竟他们吃过苦的,有知足感。今天的干部去看看那些门板床也许更有教育意义。
客观地讲,当时开政治局会议绝不是象今天那样从容,外面有敌军围剿,难得有个空隙做个失败总结。据我收集的资料看,当时代表共产国际的李德(德国人)、博古在中央瞎指挥,红军到处吃败仗,下级军官对他们非常不满,会议上火药气味很浓,毛泽东在张闻天的帮助下总算翻了盘,把李德、博古痛快的清算了一下。由于敌情紧急会议只有开三天,首长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到豪华住宅后花园的美景就匆匆撤退了。
那份著名的《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也是在撤出贵州遵义后到达云南省扎西(今威信)县境内召开的会议上正式通过。可见,当时红军完全是在一场危机的低谷,如果这次会议不把毛泽东的地位恢复确立,实际上红军完全是绝路一条了。
毛泽东的了不起之处就是在战略上的高瞻远瞩和战术上的出其不意。四渡贵州赤水之类的确实是对付机械化部队的好方法。他在与蒋介石的斗争中完全是占了上风,这也就是土包子战胜书呆子的最经典的案例。
在柏师长旧居的后门的街道上,还有几栋规模明显小多的别墅。估计当时那个地段也许就象今天上海汤臣花园一样的高级别墅区。在街道后面的一幢别墅就是李德居住的,当年是是一个叫候之佳的副师长的私宅。还有一幢就是红军总政治部的办公地。根据当时每个人居住的房子规格来看,毛泽东地位是根本比不上周恩来的,更不要是那个外国专家的李德了。
今天的贵州遵义会址纪念馆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工农红军时期的史料博物馆了。馆内收藏着许多红军时期的资料,包括油灯,包括作战地图、电话机,也包括红军标语。其中有一张用优美的毛笔书法写着“不发欠饷不打杖(大字)欢迎白军兄弟们过来当红军赤化全贵州(小字)。”的标语。用现代行销管理的理念来研读标语内容,绝对应该是许多企划高手要认真学习其精华的。
前面短短的七个字,把白军的问题点尖刻、明了地挑出了(欠工资,打人),红军的优点也就不明而喻了,没有深奥、华丽、煽动和崇高,却朴实地把红军与白军的差异化彻底、简单、明白的表露出来的。
作为一个中共党史爱好和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前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新价值,这也许当年建纪念馆的人所没有料到的了。缅怀革命先辈 传承井冈山精神——红色之旅感想
7月25日晚10时许,作为外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首支出征队伍,在许和山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2人坐上了前往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目的地——革命圣地上饶的列车。历经17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于26日下午到达革命老区上饶,随后我们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调研走访活动。三天下来,我们不仅走访参观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闽浙皖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和省委机关旧址以及上饶集中营旧址和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了峥嵘的岁月,受到了一次难忘的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通过与横峰县葛源镇和上饶县清水乡的领导们展开座谈会和走访当地群众,对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们还拜访看望了当地的老红军,听他们讲诉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队员们立志深入学习革命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参观革命旧址 弘扬革命精神
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旧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闽浙皖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里,详尽的文字,珍贵的实物和图片,当年的书籍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示了革命前辈建立和捍卫革命果实的历程,再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苦和精神的不屈;在闽浙皖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里,矮小的瓦房,简陋的桌椅,坚硬的木板床……这些无一不诉说着当年革命领导人们过着怎样艰苦朴素的生活。可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方志敏同志还积极创新发展经济,通过创办硝盐厂、集股的消费合作社,开展对外贸易、赤色贸易等创新之举,促使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著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并被毛泽东主席曾高度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模范的闽浙赣省”。
在随后的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中,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都向我们讲诉了革命志士们宁死不屈与敌人英勇抗争的英勇事迹,都生动地再现了集中营革命烈士英勇斗争的光辉岁月。当年,许多共产党员怀着如同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牢房中所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 的崇高理想,同灭绝人性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贞不屈,英勇悲壮的斗争,谱写了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如同一块血染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探索红色旅游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了解调研上饶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新农村建设状况,我们通过与当地政府机关领导座谈,了解了上饶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相关政策,也通过随机走访当地村民、参观村民的屋舍和生猪养殖场等,了解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状况,我们还通过与当地大学生村官交流,了解了当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一些共同的问题。
通过与葛源镇政府领导们的座谈,我们了解到葛源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当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由于欠缺有效的规划以及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没有进行比较有效的整合,当地政府对红色旅游资源只是停留在出资保护的阶段,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够明显。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我们认为当地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和宣传。我们也建议当地政府可以向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做得比较好的井冈山进行交流学习,相互取经。
为了了解调研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我们与葛源镇和清水乡两地政府做了交流,也实地走访了当地村民。了解到当地政府就新农村建设采取了走两条线的政策,及“顺从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同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积极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积极招商引资,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采取“六改”政策——“改路、改房、改栏、改厕、改水、改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葛源镇还利用当地葛根丰富,葛粉加工历史悠久的优势,对葛根进行深加工,使乡里经济逐渐发展,乡民生活逐步富裕。我们都为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感到欣喜。
就当学生村官的问题,我们也与当地的几位大学生村官做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当地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时还是会遇到“大学生一旦到了村里,会被当成了客人,当成孩子,无法真正地融入到村里的事务中去,村委认为,大学生刚刚毕业涉世未深,对待许多问题的处理不够成熟,不敢把事务放心大胆的交给村官处理”等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也与当地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交流探讨,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总的来说,大家认为大学生村官应积极做好心态转化,牢固树立人民公仆的意识,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还要采取正确的适当的方式积极与当地村委、村民沟通,让大家做到从心底接受你这个大学村官。通过与当地大学生村官的交流探讨,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经验。
包揽祖国大好河山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实践期间我们还攀登了江西省著名的三清山。
三清山集黄山之秀丽、峨嵋之壮观、庐山之灵气、华山之险峻于一身,东险西奇,北秀南绝。中峰巍峨,既结集了名山大川的精华,又展现了别具一格的风采。三清山还为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镇党委政府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红色之旅,旨在通过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来缅怀先烈,通过追忆抗战的艰难岁月以激励后辈。通过参观一大会址、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以及学习讨论等系列活动,我的心灵再一次经受了革命的激荡与洗礼,心潮澎湃,肤浅体会如下:
体会
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们重走了井冈山之路,听张老师讲解了中国革命之初毛泽东同志所经历的那段艰难岁月,我深深认识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管做什么,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而后循着信念与理想的指引去努力奋斗,那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宏观上而言这已被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见证,微观上来看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也是对其最生动的诠释。体会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火燎原”是在孩童时就听说过的词语,但一直不得要领。此次红色之旅使得我对这个词语的内涵有了深入理解与体会。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曾有人质疑,有人犹豫,有人彷徨,甚至有人退却。在这非常时期,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革命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伟大与远见卓识。联系到我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几年前,我镇各项工作在全市均居第三方阵后几名。同样是由于新一届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带领全镇人民不畏困难,勇于争先,洼地崛起,使得郭园终于从低谷迈入第二方阵,正以必胜的信念向全市第一方阵迈进,郭园发展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体会三、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历经了世间的沧海桑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奇迹,收获了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成立了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联系到我镇目前的工作状况,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条件,与革命之初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工作时存在畏难情绪,存在轻略态度?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风雨之后的艳阳天会更加灿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的红色之旅使我感受颇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必须时刻铭记;来之不易的革命胜利必须倍加珍惜;作为革命主力军的人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力量运用到今后工作生活中去,继承先烈遗志,以更高昂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不断鞭策自己勤思索,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创造郭园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即使穿过历史的风雨云烟,1921年,这个令国人无法忘记的年头都一直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间。因为,就是在90年前的这一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斯情斯景,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一幕幕已飘然逝去,但却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遐想。
时值党的九十华诞,我们参观了位于冠山脚下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游览,聆听着讲解员入情的介绍,我重温了那段给中华民族特别是给平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时至提笔的这一刻,内心的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还是不由分说地把我拉进了那个“残酷”而又“动”人心弦的历史片断,眼前不觉得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与人物……
这里有抗日英雄——白乙化的丰功伟绩。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密云县河北村南山顶,绿树丛中矗立着一座庄严雄伟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原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将军手书的8个大字:“血沃幽燕,名垂千古”。它纪念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平北一带令日伪闻风丧胆的抗日民族英雄、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团长、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奠基人白乙化烈士。1940年5月,白乙化满怀信心地接受了开辟丰滦密根据地的艰巨任务。一开始,他就对丰滦密地区的敌情、民情、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了“集中主力于外线打击敌人,掩护内线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活动方针。在短短的几天里,忽而北上捣毁了五道营子据点,忽而东进重创小白旗的敌人,忽而南下袭击司营子据点,忽而又出现在丰宁境内。白乙化充分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纷纷惊呼:“延安的触角伸向了满洲!”
这里有“一代女杰”——杜莲英的传奇风采。在展览资料中,有一幅照片比较引人注目,那就是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与一位普通的延庆地区农村老党员的合影。而这位年过八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意气风发的老人,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延庆太平庄地区妇联主任的“一代女杰”——杜莲英。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驻扎在北山一带的八路军各项物资都比较缺乏,因此,很多的运输物资任务就交给各地妇联办理。在那时,杜莲英就带领妇联成员和一些姐妹为八路军做过军鞋。由于她的机智、勇敢和坚强,一次又一次地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比如什么巧运布匹啊,什么巧藏军鞋啊,为支援八路军抗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里还有“当代佘太君”——邓玉芬的坚强不屈。邓玉芬一家十口人,有四人走上了抗日战场,有七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革命战士的“好妈妈”。她不但积极让几个儿子参加八路军,自己也经常为抗日队伍烧水、做饭、缝补衣裳。在丈夫、儿子被敌人杀害的时候,悲痛欲绝的邓玉芬一方面叫前方的几个儿子狠狠地打击敌人,一方面毅然和根据地的人民投入了艰苦的抗日斗争。邓玉芬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不惜贡献出七位亲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是极少见的。这种无私无畏,这种坚强不屈,怎能不让人顿生敬仰呢!
就是在这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就是在这“英灵”安息的地方,我才知道,如此动人心魄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不知道有多少人当时在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送军鞋、送公粮,不知道有多少人当时像亲人一样照顾英勇负伤的八路军伤病员,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当时在日本鬼子的屠刀威逼下,咬紧牙关不向敌人透露半点八路军信息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走出平北抗日纪念馆的那一刻,我们大家的心情都显得有些沉重。因为,在我们的心里,“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已刻骨铭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已深深树立。“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在纪念碑前,一行人庄严宣誓。
追寻革命的足迹-贵州红色之旅有感
发布时间:2010-10-15
当和平安逸的生活取代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的喧嚣与残酷、革命者的壮烈和伟大,显得如此遥远而陌生时;当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我们已习惯于在平淡而碌碌无为轨迹上走完人生时;当道德与法治不断进步,我们几乎只能在电影电视中看到杀戮与暴行,并将它当作一种视觉享受与艺术欣赏时,有一种东西正离我们越来越远,那就是内心的信仰和对理想的执着、坚定。
而这一次,当我随公司党员活动踏上贵州这片红色的土地,重温当年革命先烈们走过的历程,从息烽集中营、到遵义会议会址,再到娄山关,一处处满载历史沧桑的旧址,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照片,一篇篇内容翔实的史料,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心灵的荡涤和思想的净化。而那种久违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信仰的坚持也开始悄悄萌发。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这里先后关押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家人、小萝卜头宋振中、张露萍、车耀先、韩子栋等爱国志士1220余人,没有一名能逃离,但也没有一名叛变。数百名革命者为了民族大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集中营里可以看到随处林立的岗哨、阴暗潮湿的牢房、阴森恐怖的刑讯室、各种骇人听闻的刑具,还有那些令人作呕的宣传标语。一路参观,爱国志士们当年生活的暗无天日的牢房、人均只有1尺3宽所谓的“床”、日夜陪伴的手铐脚镣、用来放风的木笼……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被叫做“猫洞”的刑讯室,正是当年残害折磨爱国仁人志士的地方,在这里曾施行了多少惨无人道的酷刑,又埋葬了多少英勇不屈的烈士!如今的“猫洞”悄无声息,早已不见当年的血腥,陈旧的刑具、冰冷的镣铐向世人讲述着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我的心情压抑得几乎窒息,我仿佛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们忍受着非人折磨和身心煎熬;我仿佛听到了先烈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声,这声音里浸透着怨愤、忧伤与不甘,但更多的是豪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集中营里的一切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对先烈们的崇敬,更多的是对我自己当今的信仰和未来生活的冷静思考。遵义是一座转折之城、会议之城,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臵,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永远有它的一页。1935年1月,就是在遵义,在一个十平米见方的会议室里,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央大多数领导人觉悟的基础上,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遵义会议会址历经岁月和风雨的洗礼,几经修缮,依旧保存得非常完好。陈列观里的史料、照片记载着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程;红军当年留下的一纸一物,破烂的棉衣、磨黑的算盘、装谷的簸箕,则默默传递着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也在述说着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特别是那些写在门板上各种字体的标语,当年红军就是用这种方式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播下革命的火种,让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上燎原。而毛泽东遗物展则刻画了一代伟人在这里崛起的经过,让我对毛主席卓越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才能更加钦佩。
当来到娄山关战役遗址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昔日战火纷飞、被看作军事要道的地方。眼前的娄山关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下显得如此宁静、安详。只有石壁上镌刻的碑文向我们述说着那段历史。我试图在石壁上寻找弹孔,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当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我的思绪随着她的讲解飘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在乱世中诞生了毛泽东这样的一代为人,出现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了中国红军这样坚不可摧的优秀军队。他们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中国革命的奇迹,抒写了无数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在贵州的几天,感受颇多。每到一处革命纪念地,我就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多一分了解。我震惊于战争的残酷、革命的血腥、敌人的凶残,但更多是被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革命情怀和对信仰的执着坚定所折服。我们追寻历史,为的是铭记过去;我们缅怀先烈,为的是珍惜现在。当年红军把革命的种子播在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今天,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的是为党的伟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人力资源部 王文剑)
追寻长征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广能公司机关党总支组织党员赴遵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09-06-29 信息来源:无 信息作者:蒋为 李川 浏览次数: 213
本网讯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追寻历史足迹,接受红色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传统,助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6月26—27日,广能公司机关党总支组织了一批党员赴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遵义会议旧址前,广能公司机关新党员和部分老党员进行了庄严的新党员宣誓和老党员重温誓词活动。
【沙家浜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09-16
游沙家浜心得精选800字10-09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作文09-10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观后感心得体会09-25
红色之旅有感06-27
红色之旅观影有感07-20
遵义红色之旅策划10-10
红色之旅-赴井冈山社会实践感想06-20
大学生思想汇报:红色之旅的感受07-02
观看《交通安全大篷车红色之旅》感想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