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工作总体计划书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街道社区工作总体计划书(通用7篇)

街道社区工作总体计划书 篇1

一、社区概况

五里桥社区(街道)位于黄浦区西南角,辖区面积3.0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余人,实有人口8.4万余人,现有19个居委会,社区(街道)党工委下属133个党组织。五里桥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城市社区党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区党建为引领,创新社会管理。1995年,五里桥街道作为上海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试点单位,率先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联动、综合管理的新体制,确立了街道党工委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并形成社区党建联建,实现组织联动、资源共享。1998年,五里桥街道作为上海市居民区组织改制工作试点,积极探索居委会新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方式,首创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和政务评议会——“三会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世博期间,在“1+3”区域性大党建格局总体框架下,依托“两个报到”推进党建联建,形成区域化党建大格局。2011年,五里桥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区委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群众性评议”为主题,率先在全社区推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形成了“全覆盖、人对人、面对面、心连心”的群众工作新格局。2012年,结合多年实践形成了“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议”和“工作保障机制”的社区(街道)党组织“4+1”工作法,为新时期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开辟了一条新路,也得到了中组部和上海市的充分肯定。

五里桥社区(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上海世 博会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安全社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莅临社区视察工作。

二、起因背景

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思想观念多元、社区居民需求多样、社区矛盾凸显、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任务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必须积极回应社会领域结构网络化、组织扁平化的新特征和新要求,重视和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倡导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观念、逐渐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多种资源来引导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当前社区党建和社区管理面临着三大挑战:其一,新时期下群众需求复杂性加剧,城市居民的流动性加大,基层群众工作面临“跟不上”、“差距大”的困境,需要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法。其二,公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利益意识开始觉醒,对政府传统决策模式带来挑战,需要创新管理手段化解社区新矛盾,让民主不“空转”。其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活动范围获得了极大拓展,与驻区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相互独立又互为关系,街道社区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最大限 度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扬群众工作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和激发区域资源活力,更好地服务群众、改进管理。

五里桥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中央提出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要求,结合多年的党建工作实践,形成了“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议”和“工作保障机制”的社区(街道)党组织“4+1”工作法。“组团式服务”着力于建立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民主化管理”着力于推动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区域化支撑”着力于探索形成资源整合型党建工作新模式,“群众性评议”着力于建立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导向的工作评价反馈机制,从功能、机制、体制、成效四方面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并以队伍和阵地建设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委领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之路。

三、做法及成效

(一)组团式服务—“亲密组合”并肩360度走访服务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联系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最基本的天职和本领,会不会联系服务群众,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水平的第一标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集体单位解散了、人口就业流动了、社会阶层增多了、住房隐私性提高了……“走家串户”的群众工作遇到了新问题。一方面群众需求复杂性加剧,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群体的需求层出不穷,而且因情况变化而导致的需求变化也是家常便饭,往往使群众工作“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流动性加大,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社区,以往的“熟人社会”不再熟悉,群众 工作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数量大、变化快的工作对象。居民区老书记们开始担忧,快要与居民见不着面、说不上话了。比如在很多高档商品房小区,居民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开车进库,照面都不打一个,怎么做群众工作?

要解决这些问题,让群众工作继续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首先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思路要更开放,“力不从心”的时候要学会“借力”“掌舵”,挖掘区域资源,全方位服务群众。同时针对“跟不上”的问题,基层组织直接做群众工作的优势不能丢,要“跟得上”首先必须保证走访服务的全覆盖,不让群众工作有盲区。从这两点出发,在市委组织部和区委的指导下,五里桥社区(街道)党组织从多年的党建共建活动中吸取经验,探索“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方法,形成经常性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划块明责:街道按所辖区域范围、形态布局、人口规模、群众生活习惯、党员和周边单位资源分布等情况,以250—350户为基本单位,将社区划分为适宜开展经常性联系服务工作的127个责任区,为每个责任区配备一支服务团队,并明确责任区联系服务群众范围、内容及职责。

组团聚力:广泛动员社区各种力量参与组团,把区域内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新居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充分发动和紧密组织起来,吸收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区域单位的骨干力量共同参与,变“单打独斗”为“组合运作”,有效应对了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

亮牌承诺:在各责任区建立组团式服务公开制度,将责任区服务团队人员组成、责任范围、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内容通过小区宣传栏、楼 道公示牌、网络等各种渠道进行公开。让居民逐渐熟悉走访的团队,了解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方便与团队成员进行联系。

普遍走访:坚持每年对居民家庭至少普遍走访一遍,360度的走访范围确保了群众工作无死角。为使普遍走访成为居民群众理解和欢迎的工作方式,根据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五里桥社区(街道)党组织尝试实践了“四带”工作方式。带着责任走: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率先走访,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带着熟人走:注重发挥片区民警、党小组长、楼组长、文体团队负责人、物业、邻居等人员的特定作用,通过“熟人带路”、“能人领路”等方式,提高走访服务的入户率。带着服务走:服务团队在首次走访时送上《联系服务一本通》,以此为媒介,既让居民群众及时了解社区公共资源,又便于他们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带着任务走:团队成员用好《民情日记》、《民情信息》、《民情手册》,及时记录走访情况,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四带”工作方式,细化一家一户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办法,不仅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知道了干什么、怎么干,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了地、生了根,而且使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进了户、到了人、全覆盖。

随着组团式服务的深入开展,从11年4月至今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五里桥社区组团力量已经从最初的数百人增加至2700余人,并与近8000户结对家庭保持直接联系,每年对3.6万户家庭进行普遍走访。而且街道社区党组织将工作重心放在调动社会资源为群众服务上,改变了以往一切由政府推动的单一模式,通过提升社会力量的主体意识,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多中心多元化的服务格局。团队成员彼此协助、通力合作,有效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促进优化配臵和信息共享,使群众需求“千条线”与社区服务“一张网”实现了有机衔接。家住斜土居民区第一责任区的陆阿姨,多年前因工伤脚,只能穿特制鞋子,但原来负责其鞋子费用的单位几年前关停并转,陆阿姨只好自己花一大笔钱订制,生活日益拮据,第一责任区服务团队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身为团队成员的期货经纪公司张书记马上组织公司党支部会议商讨,最终决定资助陆阿姨一年四季的穿鞋费用。组团力量在最快时间内解决了棘手问题,成为了群众信任的“特效药”。

有了这样的组团力量,社区群众工作底气更足了,但要做到做好“普遍走访”并不容易,居民的不理解是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五里桥街道海悦居民区,是一片新建的高档商品房住宅区,居民以高收入群体为主,生活有较强独立性和私密性。在开展组团式服务工作之初,经常碰到“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甚至有居民因走访时间不合时宜到居委进行投诉。居民区走访团队经过调查分析,改变了走访策略。他们在每一次走访前都做好充分的情况预习,在走访中反复耐心细致地了解居民真实需求,在走访后集中一切力量为群众解燃眉之急。有针对性的走访让群众感受到尊重与理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总能出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地方,群众对走访的接受度随之大幅提高,而且主动要求加入到组团式服务团队,为居民尽自己一份力。

无论什么时代,做人的思想工作最好的办法依然是面对面、情对情。做好群众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带着感情,深入群众之中,真正融入群众。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着组团走访“能不能走进去”、“要不要普遍走”、“没有诉求不必走”的疑惑,而海悦居民区的做法表明:居住方式在变化,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群众需求只有层次之分,而没有有无之别,关键在于做足准备,找准需求,分类走访。用情用心的群众工作方法依然是我们打开群众心门的那把“钥匙”。

(二)民主化管理—“三站式”直通车解开群众诉求“千千结” 在走访过程中汇集的众多问题诉求有90%以上需要在基层一线解决,面对如此海量的诉求,五里桥社区秉承基层民主自治的工作理念,推行“民主化管理”,完善上下联动的诉求回应解决机制,以金字塔的形式逐层负责,在责任区、居民区、街道形成三站式直通车,快速、有效解决问题,把绝大多数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维护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站:责任区层面以“短、平、快”方式促进社区矛盾就地化解。短:居民区党组织通过面对面的直接走访,近距离了解反映群众诉求;平:通过“草根会议”,以弄堂议事会、居民议事日等形式,依托群众自身力量,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协商化解纠纷;快: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提供服务资源,第一时间化解社区矛盾。龙华居民区第一责任区团队走访过程中几户居民反映楼下公司装修把好几只空调外机安装在离自家窗口很近的平台上,居民想阻止装修人员安装,差点发生冲突。责任区居委干部与社区民警一同和公司负责人沟通协调,最终调整空调外机的安装位臵,安装空调隔热装臵,并向受影响较大的部分居民给予补偿。一起易激发的矛盾经过责任区协调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第二站:居民区层面以“三会”(即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和监督评议会)、“一代理”(即群众事务代理制度)、“一公约”(即居民公约),促进基层民主自治。听证会:涉及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的工作,在作出决策前,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协 调会:对涉及社区成员间的公益性、社会性事务以及群体性矛盾、利益冲突,进行协商解决;评议会:对公共服务机构及相关的工作项目、工作人员,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考核评议;群众事务代理制度:由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群团组织等出面代理,帮助群众反映正当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居民公约:运用居民公约等居民自治自律形式,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社区共同意识。这些年,居民区里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通过“三会制”得到有效解决的,居民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几年的经验累积,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到旧区改造、工地建设,小到健身器材安装、石凳铺木条,都让居民参与讨论,在公开透明中协商、决策。让“政府想做的”与“群众想要的”达到了和谐一致,保障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既让居民有了当家作主的感受,基层组织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第三站:在责任区、居民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社区(街道)党工委总体协调下,建立“五会”配“五制”的工作模式,统筹协调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及广大群众力量,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现场办公会配套领导包干制: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包片1—2个居民区,带队现场实地办公,现场解决问题。社区事务综合调处会配套诉求转接制:对居民区无法解决的问题,建立诉求转接制,由居民区党组织填写《群众诉求转接单》提交街道。由街道行政党组召开公安、城管、市容、工商、税务等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参加的社区事务综合调处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1个月内予以反馈解决。服务群众促和谐议事会配套社情民意月报制:每月定期汇总收集社情民意,形成《社情民意报告》,由街道党工委召集区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贤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汇总的社区社会性、综合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民生实事提议会配套民生实事项目征询契约制:每半年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就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实事项目召开民生实事提议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实事项目进行反复征询;实事项目完工后,对其后续维护保养签订契约,约束管理方、受益方责任。矛盾排查分析会配套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期排查社区矛盾,召开矛盾排查分析会,对可能影响社区稳定的重大事项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监督预防。小区租客在家里烧盒饭外送,几经工商部门取缔,仍有反复。通过社区事务综合调处会拟定,由工商会同城管共同处理,经工商、城管与居委多次上门教育告诫,并没收部分工具,居委也多次做房东思想工作,最终该房客退租搬走,彻底解决问题。小区边上要造消防站,居民反响很大,贴传单、挂横幅,反对建造。责任区服务团队发现苗头后,第一时间上报街道,街道会同有关部门,形成《消防站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分析症结,合理建议,经消防队、区建委、规划局等多方沟通,最终确定了居民满意的规划调整方案及矛盾化解措施,居民们撤掉了横幅标语,消防站项目建设得以启动。通过各方参与和履责的会议及制度,整合资源参与,明确牵头部门,相关力量主动配合,加强监督反馈,保障了诉求的回应解决。

(三)区域化支撑—从“社区”走向“社会”,在“整合”中凝聚“资源”

城市社区作为新兴的社会领域,其活动范围在近几年获得了极大拓展,与驻区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相互独立又互为关系,街道社区党建已无法再局限于自身内部闭门造车,在新的形势下,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区域化党建成为了必然趋势。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按照中央和市委有关要求,五里桥社区依托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整合区域内所有报到资源,圆满完成了服务保障世博重大任务。世博期间的并肩作战,让社区和区域单位党组织 切身感受到“1+1>2”的叠加效应,也奠定了坚实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基础。以此为契机,街道社区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区域化党建的有效平台,整合包括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党建资源和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的社会力量,形成项目化、经常化、主动化的社区群众工作参与机制,以区域化支撑带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逐步形成。街道社区重点整合“8种力量”:一是整合街道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力量;二是整合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群众的力量;三是整合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力量;四是整合物业公司的力量;五是整合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六是整合驻区单位的力量;七是整合社区群团组织力量;八是整合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的力量,把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互联、互补、互动,发挥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

做大党建支撑:五里桥社区(街道)成立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席会议,这个由社区(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内央属、市属、区属驻区单位党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区域化党建协商协调组织成了资源荟萃之地。92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25个执行委员会成员,5个专委会,有资源供给者,有具体执行者,有专题负责者,保证了联席会议不架空、不虚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联席会议的推动下,驻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主要体现在他们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认领显示出很高的积极性。社区老人们经常说希望有机会看看洋山港,感受上海的大发展,街道社区将这一需求列在服务认领项目单里,项目一推出,马上有两家单位党组织争相报名认领,为了赢得项目,还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供老人们选择,正是这种争先恐后的参与热情让区域化党建“火”了起来,“我为老人添道菜”、“环保护绿幸福林”、“关爱智障青年”和“学雷锋”为民服务等系列项目此起彼伏。联席会议每年都会评比表彰一批驻区单位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同时 社区也积极运用自身资源,为驻区单位党组织提供服务,社区党校为企业提供党建培训,社区学校为单位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在“双向服务”中,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结成了“区域共同体”,携手开展党建活动。如建党九十周年的五里桥社区“红歌会”就吸纳了十余家单位参加,宏大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在“区域共同体”的引领下,“园区-街区-社区”三区联动,街区把产业园区串联起来,社区把街区串联起来,把外部矛盾的协调转化为内部摩擦的消除,实施差异化定位,减少同质化竞争,通过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党建工作品牌,增强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与黄浦区五里桥社区(街道)党工委的渊源始于卢浦大桥工程建设期间,通过党建联建,顺利化解了工地与周边居民的矛盾,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工地”的称号。2010年世博期间,公司党委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主动与社区(街道)党工委取得联系,参与世博安保工作,与街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1年他们依托五里桥社区(街道)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席会议的平台,积极参与到街道的各项党建活动中。公司认领了“我为老人添道菜”项目,通过与街道老年日托所共同制定项目计划,真正参与到了服务社区的各项环节中。公司领导、党员骨干定期轮流到日托所陪老人过佳节、聊家常,在改善街道日托所老人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员工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元宵节,在街道的组织安排下,公司的部分外地职工参加了“温暖五里 欢迎回家”主题活动,与社区内其他企业的来沪工作人员还有社区居民们一起,包元宵、猜灯谜,真切感受到了社区对企业的温暖。公司党委与社区党校合作开办了2期培训班,灵活的时间安排、菜单式的课程设臵,让驻区单位真正感受到了区域化党建的吸引力和时效性,今年他们放心地将306名在职党员、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全部交给了街道,授课环节紧扣 黄岩岛局势,与公司的造舰任务相关,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荣誉感;参观环节组织学员、社区党员一起参观了世博园区的中国船舶馆,作为江南造船厂的旧车间,回到这里大家都很有感触,更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也增强了社区对企业的了解。

做强社会支撑:社会力量是区域化党建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健全社区委员会功能,完善社区代表大会制度,履行各方议事、协商、评议、监督职责,搭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共治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承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形成组织化社会参与动员机制。2008年4月,上海市首家聚集社会共治自治类、公益服务类和慈善爱心类为主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五里桥街道诞生,街道将这800平方米原本用于招商引资的一幢楼全部交给社会组织入驻,不仅硬件上提供场地、设施、资金等项目支持,还在人员配备、协调培训、咨询外联等方面予以指导。同步建立了中心联席会议、联合党支部、受理服务轮值、重大活动报告、定期培训、项目化监管、激励评估等七项制度,经常“打游击”的社会组织终于有了一个“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配臵有限,人员少,任务多,特别是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五里桥街道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理念和新途径。社会组织在协调社区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群众参与,推进基层民主,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专业化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里桥街道爱心共助会,是上海首个街道社区层面的帮困慈善民间组织,经过近几年运转,会员单位已发展到74家,累计募集资金750余万元,用于各类帮困救助480万元左右,近1.2万户困难家庭受益。共助会业已成为政府帮困的重要补充。社区委员会、爱心志愿者协会、文体团队联合会、社工协会、老年协会、业委会主任联谊会、物业经理工作联合会等一大批社会组织每年承接重点项目20余项,提供服务2万余 人次,成为了政府支持、群众欢迎的“香饽饽”。

(四)群众性评议—百姓当考官,评出“大智慧”

群众性评议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社区工作直接面对居民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社区工作的唯一标准。开展群众性评议,让居民群众给街道社区工作打分,并将评议结果向群众公示,是对街道社区工作最有效的触动。而总体来看,群众性评议是目前党的群众工作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社区内的各项公共事务,街道即是管理者、施行者,又是考核者。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群众性评议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愿做或随便做;群众性评议制度不健全、评价方法不科学,导致评议和工作“两张皮”,以及评议行为不规范、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认真对待群众性评议工作,正视评议的“评判性”、“建设性”功能,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群众工作质量的态度,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公平地开展评议工作。除了思想上的软约束之外,还需要辅以规章制度的“硬约束”。制度意味着减少主观随意性、增加规范性,只有建立健全群众性评议工作的制度体系,实现评价工作的制度化,才能保证群众性评议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居民真正成为主考官。

问政于民:一事一诺一评议。五里桥社区(街道)党组织将“一事一诺一评议”作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通过意见征询、承诺公示和群众评议三个主要流程,将评议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评议街道为老服务工作为例,从日托所、邻里点选点、管理方选聘邀请居民代表听取意见;到开设后受助老人抽选寻访;再听取居家养老服务员、老年协会助老志愿者和专家意见建议。不仅评而且议,看一看老人满意程度,找一找问 题缺漏,想一想完善办法,一定要把服务越评越好。现在社区里的为老服务是物质精神双丰收,天热了有电费补贴不再舍不得开空调,无聊了到邻里点说说贴心话,和文体团队一起唱唱跳跳,不仅是为老服务工作,社区再就业、帮困救助等各项重点工作项目都邀请居民群众来评议,评议真的不是简简单单走过场。

问需于民:民生实事评议。对涉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的社区民生实事项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上下联动,多方评议,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当家人,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街道实事工程从立项、听证、施工到后续效果,每个关键节点,都要求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监督评议,在事前、事中、事后建立起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工作评价及反馈机制。小区里的石凳要用木条铺面,为了木条的间隙应该多宽,居民们与施工队展开了“1毫米之争”——施工队的方案是1.5厘米,居民听证后要求改成1.6厘米。原来他们觉得小孩可能喜欢把手指伸进那些缝隙里,加宽1毫米,手指就不会被卡弄伤。知道这个原因后,施工队丝毫不敢马虎,完工后,工程质量好,间距丝毫不差,居民也感到非常满意。

问计于民:改进作风评议。通过政风行风评议,每年召开部门评议会,特邀社区巡视员,督促职能部门、窗口服务单位,自觉改进作风,拜人民为老师,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社区委员会的绩效评估专委肩负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化托管的评估工作,街道每年要拿出500多万元委托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益服务项目,钱用得对不对,活干得好不好,最后由社区委员会和专业审计一起说了算。文体团队联合会每年拿街道150万,管理社区4千平米的文化中心、12个学校开放场地、30来个健身点、160多支文体团队,还有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比赛演出。社区委员会每年组织考评团,从组织方、受益方、参与方三方面听意见,还 专门设计了《文化中心社会考评测评表》,发到各居委请居民打分提建议。通过评议,社会组织服务质量好了,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从08年刚刚开始社会化托管时的88.7%上升到95.6%。坚持群众性评议为各项工作奠定群众基础,提供参考依据,指明努力方向,使社区建设管理工作更有底气、更有干劲,让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更和谐、更幸福。

(五)工作保障机制—夯实基础,提升基层工作有效性

社区党建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的基本保障机制。有人、有钱、有场所,是社区(街道)党组织前进的坚强后盾。社区(街道)党工委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经费保障为主要内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确保社区(街道)党组织正常运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提升社区(街道)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供基本保障。

一是锻炼一支肯干事、能干事,受群众拥护的社区工作队伍。机关干部,要求破除原来以行政化管理为主的工作方式,直接与群众沟通交流,增强干部协调矛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各责任区联系服务群众团队牵头负责人之一,“下块到组”参与组团式服务。每周两天下基层联络,“定点联系”参与居民区事务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社情民意的收集反馈。每个机关干部与3—6户居民家庭实行“包户结对”,通过定期走访,骨干家庭听民意、困难家庭送温暖,体察民情,反映诉求,征集民意。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实施班长工程,建立书记队伍人才库,配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设立书记助理培养岗位,搭建企业—机关挂职锻炼通道,鼓励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交叉任职,依托社区党校建立轮训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专业素养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专业社工和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根据社区管理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需要配备的专业力量,通过定量走访、定期汇报、定期点评、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加强其队伍管理,实现“联系时间有保障、居民诉求有回音、解决问题有反馈”的服务承诺。窗口单位通过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部门点评、社会评估、群众评分——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提升窗口单位工作水平,让群众满意。群众骨干包括各类群众团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及楼组长、党小组长,注重平时关心好,结对联系好,能力培养好,工作引导好,表彰激励好的“五好”原则,及时总结宣传、表彰激励,切实增强群众骨干队伍在处理社区事务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是打造实体与虚拟并举的社区党建阵地。在实体阵地里,社区形成“1+6”体系,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和居民区党员之家等基层党建活动阵地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治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通过整体布局,联动服务,形成合力。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重要窗口,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搭建资源交换、服务共享的平台,为社区党员提供各类温馨服务和教育培训,为“两新”组织党组织培育发展提供指导帮扶。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形成公共服务互动平台,服务功能变优:整合各项政策条款、细化业务数据,实行社区事务一口受理和电子受理,为居民提供13大类106项事务办理。受理程序变快:按照“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37项事务“当场办结、立等可取”,其他事项流程也相应缩短。服务水准变好:通过现场满意度测评、后台监控、案例总结分析等方法,提高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本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根据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管理:与社区文体团队联合会签署协议,采用社会化托管方式,实行服务外包,推动社会贤达能人参与文化建设。突出重点:将社区教育、图书阅览、健身休闲、网络在线、才艺展示、戏曲表演列为社区文化新亮点,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团队合作:以社区内162支文体团队为载 体进行等级评定,培育精品团队,壮大一般团队,带动参与团队,共同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区卫生局统筹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卫生服务,满足公共健康服务需求。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的四个卫生服务站,为周边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的六位一体服务,基本形成安全、方便、价廉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2008年,上海市首家建立聚集社区共治自治类、公益服务类和慈善爱心类为主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整合社区16家社会组织资源,承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模式。社区综治中心建立完善“集中办公、一口受理、后台联动”工作机制,把原先相对分散的人民调解、安臵帮教、消防、安全生产、社保、治保队伍等条线、部门、队伍,归并入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统一管理,实现基层综治维稳工作格局。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探索社区服务社会组织承接的新模式,加强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中心的联动,在现有的20个承接项目基础上,扩大承接范围,推出社区服务“便捷列车”站台,让快捷、便利、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投入规范化运转。完善社会组织24小时生活服务热线,在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深化拓展。

在虚拟阵地里,社区党建网、党员e家、社区门户网站、联系服务一本通、居民诉求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系统等网络平台集合,开发出党建资源库、网上组织生活、党员远程教育、党建微博、网上满意度测评、在线服务、在线活动报名、电子走访日志等一系列新颖、便捷、实用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服务方式,让社区党建工作充满朝气和活力。社区党建网作为社区党建网络门户平台,依托党建资源库,实现网上组织生活、党员远程教育、党建微博、网上满意度测评等党组织、党员互动功能。党员e家作为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交互式管理平台,向 社区所有在册党员及在职党员发放“党员e卡”,实现网上记录、网上分享、信息查询、活动管理等党员社区活动功能。社区门户网站作为社区宣传的主阵地,为民服务的主渠道,提供“一网式”在线服务和居民互动建议平台。联系服务一本通作为社区联系服务的网络互动平台,集联系、服务和参与功能于一体,向社区每户家庭发放《联系服务一本通》,提供社区服务、公共开放资源刷卡预约或在线预约,社区文娱、教育、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在线报名以及居民健康生活信息记录在线管理等功能。居民诉求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系统作为诉求收集处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实有人口数据库基础,通过《民情日记》、《民情信息簿》电子化,实现居民走访、诉求回应的网上“记录-汇总-分类-派发-处理—反馈-考评”机制。

三是建立针对性强、激励性高的经费保障机制。社区建立了“3+X”党建经费保障体系,日常党建经费,以在册党员人数为基数核定,用于党员教育管理、活动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及日常工作开展。组织活动经费,根据街道年度党建工作项目预算,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用于开展党的主题活动、专项活动及表彰激励。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联系走访和对老党员、老劳模和困难党员的帮扶。专设X作为党建特色培育经费,用于居民区党建特色培育,以项目申请、经费核定、跟踪指导的形式,鼓励居民区开展党建特色创新。

四、实践启示

五里桥社区(街道)党组织的“4+1”工作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联系服务群众为抓手,搭建民主共治的平台,拓宽创新发展的渠道,走活服务群众的路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

(一)组团式服务——寓管理于服务 最好的服务是最好的管理。五里桥社区的组团式服务,让联系群众更密切,社情民意更明了,诉求渠道更畅通,党群关系更和谐,把社会管理一点一滴融入到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

(一)开放式的党建工作思路使基层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组团式服务使基层党建工作跳出内部循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更广泛的参与组织和个体,为基层党组织把各方工作落脚点集中到“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这一核心任务上来提供了高效的组织渠道。

(二)办实事的工作宗旨使基层干部更好地践行党的执政理念。组团式服务通过推行上情下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的走访服务要求,切实推动了基层工作作风的转变,在每年对3.6万户家庭的普遍走访中,基层干部主动服务的意识大大增强,与群众的感情也日益深厚。

(三)团结型的工作体系使基层骨干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团式服务既分工协作、又相互依托的工作体系,全面整合了基层组织资源,团结凝聚了基层骨干力量,充实了党建工作队伍,提高了基层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果,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四)制度化的管理服务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引导基层社会发展。组团式服务使以往的分片联系、责任包干工作更加制度化,有一支队伍实施,有一块责任界定,有一批制度保障,使联系包干责任制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社会管理服务盲区。

(五)以服务抓源头使社会矛盾更好地得以化解。组团式服务各团队在第一时间掌握责任块区内的群众利益诉求,使大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在源头,防止矛盾激化,避免矛盾积压、事态扩大,夯实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二)民主化管理——让民主不“空转”

五里桥社区(街道)的“民主化管理”是完善上下联动诉求回应解决机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实在在的民主运作,“管”出了好效果。(1)居民群众有了更为真实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化管理的制度建设,让居 民群众在直接参与中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亲身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群众性得以充分体现。(2)基层自治有了更为稳实的发展步伐。民主化管理自下而上的模式,让居民群众和自治组织从民主的最初步骤开始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在不同层面的民主参与中逐步成熟。(3)科学决策有了更为丰满的现实依据。采取民主管理和决策公开的方式,公开办事透明度,让居民参与讨论,让居民理解项目方案,一些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4)和谐社会有了更为牢靠的基层基础。民主化管理抽丝剥茧、对症下药,通过及时沟通、民主协商、跨前预防、监督自律的手段,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维护居民群众合法利益,构建社区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五里桥社区有一份《社情民意报告》,街道每月汇总走访收集的社情民意,分析研判,督促整改,一年时间就收集意见建议2900余条,其中90%在当年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三)区域化支撑——促进区域组织“公转”

五里桥社区(街道)党工委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创造性地开辟区域党建组织形式,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推动社区各类党组织都围绕着社区党建的中心“公转”。(1)促进社区党组织横向联动,有效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区域化党建平台让原本近乎老死不相往来的单位和社区建立起经常性的互动联系,资源可以互借、平台可以共享。如在每年一度的社区党建代表会议上,街道党工委书记通报社区党建总体情况,与会的各类党组织代表都全面掌握了社区党建的进度和下一步需求,促进他们主动把社区管理和群众工作纳入自身发展规划,真正成为了社区的一份子。(2)搭建社区共治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由社区自我孕育的社会化组织,关心处臵社会性、地区性、公益性、群众性事务,切实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社会管理探出了新 路。

(四)群众性评议——评出实效、评出满意、评出真知

五里桥社区多年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劲头,各项工作得到社区群众、社会各界、上级部门的多方认可,正是坚持群众性评议的结果。坚持群众性评议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提供了参考依据,指明了努力方向,使社区建设管理工作更有底气、更有干劲,从而让五里桥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更和谐、更幸福。(1)群众性评议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为群众办事与办好群众想办的事,目的一致,但产生的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别,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候为民办事,办成了“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得民心,反遭民怨,这正是忽视群众意见的结果。坚持群众性评议有效避免了工作中“拍脑袋”的情况,鼓励群众参与管理,多“竖耳朵”,将工作做到老百姓心上。(2)群众性评议增强了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五里桥社区将社区工作与群众评议统一推进,既可以获得群众的支持,又可以将社区工作推广到群众的心中,从而密切群众与社区之间的血肉联系。群众在参与中了解社区、关注社区、融入社区,进一步提高参与社区监督和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社区工作的最好动力。(3)群众性评议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性评议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提供了拜群众为师的直接途径。五里桥社区多年实践证明,其不断创新,始终走在城市社区党建前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群众性评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增长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工作保障机制——抓住推进工作的“牛鼻子”

工作保障机制是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的重要基础,五里桥街道抓住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这个事关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把打造一支有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批服务社区居民的中心、保 障一笔稳定的社区建设经费作为推动工作、推进事业的重要抓手,无疑是抓住了“牛鼻子”。

街道社区工作总体计划书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方法

根据上海市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测评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 对康健社区所有的“送康复服务上门”签约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共入户调查154人, 调查有效率为100%。调查员由4名本中心的康复医师担任。

1.2 调查内容

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送康复服务上门”的工作内容、效果评价、对社区医师康复服务评价、满意度等项目。

1.3 统计学分析

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审核后输入计算机, 应用专业方法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到残疾人154人, 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层次以40岁以上居多;文化程度初中所占比例最高, 高中以上占21.75%;在职 (包括退休) 居多, 占65.27% (表1) 。

2.2“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价

2.2.1“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内容开展情况

基本保健 (测血压、听心肺、触诊肝脾等) 最多为96.76%, 康复知识咨询为57.26%, 康复知识宣传为52.80%, 防病知识宣传为38.89%, 营养卫生指导为36.38%, 心理咨询为29.19%, 针对您需要的康复训练最少, 为27.50%。

2.2.2“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效果评价

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了解占78.12%, 认为心情更为舒畅的为73.18%, 对药物使用更加了解有57.00%, 对疾病防治知识更加了解有57.87%, 生活自理能力有所加强有54.66%, 对饮食营养、日常卫生知识更加了解有51.78%, 对自身残疾的康复方法和预防知识更加了解的有48.90%。

2.2.3“送康复服务上门”开展满意度评价

满意的有88.11%, 基本满意的有11.89%, 不满意的为0%, 满意度 (满意+基本满意) 为100%。

2.3 社区医师服务评价

2.3.1 医师能否按时上门服务

85.10%的人选择能够按时上门, 12.90%的人选择基本按时, 2%的人选择不按时。

2.3.2 医师的服务态度

141人认为医师服务态度认真, 占91.66%, 13人认为医师的态度比较认真, 占8.33%, 没有人认为医师服务态度不认真。

2.3.3 医师的服务内容

8 3.8 7%的调查对象认为医师基本掌握了服务所必须的技能, 16.13%的人认为医师部分掌握了服务所必须的内容。

2.4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将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和残疾类别、康复内容需求、医师上门服务时间、医师的服务态度、服务是否提前预约、是否每月按时上门、是否提供所需康复服务等为自变量, 不同情况的满意度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送康复服务上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康复项目, 一个单纯的服务形式, 是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有效的形式。康健社区开展“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3年多, 覆盖率达到持证残疾人总人数的1/3, 影响之大, 覆盖之广, 社会效益之显著, 在残疾人康复工作各种康复项目中是首屈一指。通过送康复服务上门, 残疾人的康复意识得到了增强, 开始了解自身的康复需求;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能够率先享受到医师上门服务, 体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这是一种被尊重, 被关心的感觉;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 上门服务可以帮助社区卫生机构完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也是符合卫生改革发展方向。

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使残疾人感到温暖, 认为社会没有忘记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 从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关爱;残疾人迫切希望得到康复服务;认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比较灵活和经济实用;同时使残疾人和其家属得到了满足和尊重。此项工作效果得到了残疾人一致的认可, 满意度达到了100%。

送康复服务上门要求社区医师运用康复知识技能开展康复训练指导、心理疏导、咨询服务、健康教育等方式, 满足了残疾人康复的基本需求;就近就便解决一些困难, 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但目前社区医师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残障康复服务不够, 大部分局限于量血压、测心率等医疗常规检查。能提供比较专业的康复知识的只占60.12%, 提供相关心理咨询的只有32.18%, 残疾人掌握对自身残疾的康复方法和预防知识只有47.15%。现在基层医务工作者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 针对家庭康复的培训更少, 适当增加针对家庭康复及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 对提高医师的服务质量、满足服务对象的康复需求有较大的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为残疾人“送康复上门”工作落实到各个全科团队, 各团队再把康复服务对象具体落实到每位社区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力度, 形成较为规范的工作方法、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在工作时, 社区医师从154名残疾人中挑选出20人组成“助残员志愿者”队伍, 他们在医师与残疾人之间组成桥梁, 残疾人如有难言之隐, 可通过志愿者间接告诉社区医师, 医师再主动提供贴切残疾人的服务方式, 接受服务的残疾人员有了深切的体会和理解, 也能自觉地配合社区医师, 康复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 通过“助残员”的协助, 残疾人能更具体, 生动, 形象地了解相关的情况和政策, 要求也更趋于合理, 社区医师, 助残员和残疾人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所有调查对象对医师的服务表示满意。在多数情况下, 医师都能够按时上门服务, 服务态度也很认真、热情。针对个别评分较低的康复医师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质量考核制度, 并且定期召开康复工作联席会, 及时发现问题。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实施分类康复, 按需服务。适度增加康复服务项目, 特别是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生活比较孤单的残疾人增加送药上门、心理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对残疾人而言, 社区康复方便、便捷, 而且低廉, 并有利于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 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最主要的载体。残疾人康复是助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康复也是每位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社区康复将坚持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以社区康复为平台, 继续开展残疾人受益面大、经济实惠、公平可及的康复服务工作”, 坚持以街道残联为主体, 以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目标,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社区资源, 不断拓宽服务的领域, 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残疾康复服务工作, 努力提高残疾人员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进行的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效果全面评估, 对社区康复进行评价, 了解其满意程度。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 对康健社区2007年154例送康复上门残疾人对象入户进行调查。结果“送康复服务上门”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为27.50%, 使残疾人对自身残疾的康复方法和预防知识更加了解的有47.15%。所有调查对象对此工作和医师的服务表示满意。结论社区康复应增加针对家庭康复的培训, 提高医师的服务质量、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同康复需求。

街道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篇3

自xx社区成立以来,在市计生局和xx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宗旨,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社区年初组建了计划生育协会领导小组,设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秘书长主抓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种簿册和图板,设立档案柜,药具柜和图书角,并配备了微机、电视机和影碟机的“三机两带”,随时都可以观看计划生育知识,计生助理能及时准确按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的要求报表,并且都及时装订成卷,簿册规范,内容齐全、完整,其它材料都输入微机,实行微机化管理。

二、深入实际调查摸底,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年初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xx区办事处党委的XX年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开展了社区干部岗位大练兵活动,更为便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重新核实户卡,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育龄妇女、流动人口、新婚新生儿、死亡的基础情况摸清底数,做到不重不漏,登记造册,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畅开展提供了准确数据保证,同时规定社区干部每月20日为计生助理提供各种数据,便于计生助理报表。

三、加强药具管理、定期为所需育龄妇女发放

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加强对药具的管理。每季度免费发放一次,开展避孕药物药具的“知情选择”,我们社区设立药具柜,对药品单独存放,品种齐全,没有过期药品。社区干部在工作期间深入实际调查,对需要药具的育龄妇女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将药具送到需要的已婚育龄妇女家中。另外,我们还对生育42天到90天没有落实节育措施的妇女,定期送药并且定期随访,这项工作受到居民的好评。

四、积极开展为育龄妇女服务工作

我们xx社区有育龄妇女1592人,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育龄妇女服务。年初联系市妇联和残联,组织红十字会为xx社区育龄妇女免费体检,区计生办发放免费体检卡,我们都及时发放到育龄妇女手中,省计划生育科研所还在我们社区搞关爱女性健康,开展“普查普治”活动,对我们辖区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检查身体。另外我们还利用“爱心超市”和“爱心诊室”为平台,开展为育龄妇女的服务活动,为她们发放爱心医护卡100余本,持此卡到诊室可享受免费妇科体检,治病可享受减免20%的费用,对家庭困难的`育龄妇女,我们定期为她们发放衣物200余件,还为下岗失业的育龄妇女提供就业服务。

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我们对流动人口加强管理,我们社区干部与派出所配合深入辖区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做到不重不漏,现居住流动人口12户,对流动人口的育龄妇女的婚育证明及时查验,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在规定时间内补办,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化信息,达到七清1、职业清,2、流出流入的时间清,3、婚育状况清,4、现住址清,5、孕情清,6、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清,7、户籍清。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一样,齐抓共管,享受同服务,同管理,同待遇。

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

为了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我们利用社区干部经常下委工作的有条件,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以宣传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的公益性宣传,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我们还在醒目的位置悬掛宣传图板、条幅,重大节日我们还组织社区干部发放宣传单,同时我们还以广场文化、楼院文化为载体,把育龄妇女最大限度的组织起来开展晨练活动,我们还以“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文体活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我们社区的夕润朝霞艺术团,自编自演话剧《关爱女孩》深受居民的好评,我们还组织居民开展关爱女孩知识竞赛,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宣传生殖健康,性心理生理知识。另外我们还以育龄妇女活动中心为阵地,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计生条例”的宣传工作。我们还聘请了医疗门诊的妇科医生,给已婚育龄妇女讲解如何预防各种妇科疾病和生殖保健知识。以后我们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以我们的楼院和楼道文化为载体,进一步丰富计生的宣传内容,强化硬性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生育文化楼道、生育文化长廊、生育文化大院的设计和布置,使计生知识成为社区居民耳熟能详的常识,让计生宣传阵地建设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街道社区优化安保互动工作计划 篇4

确保有序推进。区安保互动推进办”要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制作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强化宣传培训。营造安保互动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进安全发展和平安建设,为推进安全生产与保险业良性互动。按照市安全生产与保险业互动领导小组《关于发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面推进安保互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安保〔〕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一)协力推进。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加强领导。全面实施安保互动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区发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面推进安保互动工作由区安全生产与保险业良性互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相互配合,协力推进,不简单替代有关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基础上,引导企业积极投保责任保险。

对高危行业企业不按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督促限期投保;拒不投保的按未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依法予以处理,为确保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暂缓办理安全生产许可手续或暂缓通过安全生产许可年检。各保险公司要积极参与,大胆创新,探索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运作模式,促进安保互动工作的深入开展。二)完善机制。发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探索创新。全面推进安保互动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因此,必须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实践。按照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中国保监会和市政府有关方向性政策规定要求,制定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规范有序运作投保和承保事宜。纳入推行安保互动范围的高危高风险行业领域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单位,1.建立完善投保承保机制。投保单位和承保保险公司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缴纳责任保险保费,不得缩小应保范围。为防止承保工作不当竞争,形成行业合力,由保监局会同市安监局确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承保公司和具体承保方式。一个保险期限结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承保公司和承保方式进行调整。为方便投保方办理责任保险手续,鼓励具有资质的保险中介机构积极参与责任保险工作,帮助投保方设计合理的投保方案,降低保险成本。

实施责任保险是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建立完善足额保险机制。高危高风险行业领域和公众聚集场所事故具有易群死群伤、损失大、善后处置费用高等特点。因此。必须保足保全,最大限度地化解事故风险和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按照现行有关伤亡事故赔付标准,参加了工伤保险的不足部分通过购买责任保险保足;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实行责任保险足额投保。根据行业和企业风险状况的差异,3.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不同行业之间实行保费差别费率,同行业企业之间根据安全状况实行保费浮动费率。通过费率调整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有效治理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作用的基础上,4.建立完善防灾防损机制。建立预防为主的安全保险机制。保险公司要积极介入事故预防及安全管理,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对投保企业开展风险评价、技术咨询、提出整治建议服务。加强保险业对安全生产防灾防损资金投入,提高安全事故预防能力。保险公司应按相当于保费的10%比例建立防灾防损基金,统一纳入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按照《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市财政局、市安监局、保监局制定的市安保互动防灾防损基金管理办法》规范防灾防损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统筹用于全市安全生产预防性投入。

督促企业投保,5.建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将企业投保责任保险情况纳入对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之中。确保责任保险落到实处。保险监管部门要强化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保险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保险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建立保险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切实保护被保险单位的合法权益。对在安保互动工作中违规经营的保险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配合保监局依法进行查处。

有序推进。年初,全面启动。制定出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启动安保互动工作。年10月底前,基本建立起高危高风险行业及公共聚集场所安全发展需要的责任保险制度,形成“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发展机制;建立保险业参与事故预防机制和安全投融资机制,增强风险控制及风险管理功能;开发研制保险产品,形成服务安全生产的专业化责任保险产品体系;提高保险服务覆盖面,力争达到应覆盖面的100%

二、实施模式 一)推行范围

1.高危行业企业: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企业、建筑企业、民用爆破品生产、储存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明确的6个高危行业企业。

2.交通运输高风险领域企业:道路客运企业、水上“三客一危”运输企业。3.公众聚集场所单位:商场、宾馆、饭店、医院、网吧、影剧院、游乐、娱乐和中小学校等公众聚集场所单位。

二)确定以共保体的方式承担高危高风险行业及公众聚集场所有关责任保险,承保公司。市目前所有财产保险公司都可参与安保互动工作。为便于安保互动工作的组织推动。统一条款费率,统一单证印制,形成行业合力,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确定各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如下:

大地财险分公司、安诚财险分公司、平安财险分公司、利宝保险分公司、华安财险分公司等保险公司为共保商。1.煤矿企业:人保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2.非煤矿山企业:安诚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3.道路客运企业:人保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

4.水上“三客一危”运输企业:安诚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5.建筑企业:人保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6.公众聚集场所:安诚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7.学校:太平洋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

8.烟花爆竹: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主承保商。9.危险化学品:阳光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

安诚财险分公司等保险公司为共保商。10.民爆:平安财险分公司为主承保商。三)原则上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企业参保工作的督促落实责任单位,督促企业参保任务落实部门。为使安保互动工作顺利开展。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为协助单位。

1.煤矿企业。责任单位:区中小企业局;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2.非煤矿山企业。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道路客运企业。责任单位:区交委;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水上“三客一危”运输企业。责任单位:区交委;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风景区管委会。

5.建筑企业。责任单位:区建委;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

6.公众聚集场所。责任单位:区消防支队;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风景区)管委会、派出所。7.学校。责任单位:区教委;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8.烟花爆竹。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9.危险化学品企业。其中: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区安监局;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企业。责任单位:区商委;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10.民爆。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协助单位: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四)形成激励机制。各保险公司负责开发创新保险产品。结合企业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需求,创新保险产品。开发出更多针对行业、区域、企业风险特征的保险产品,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产品线,为推行强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开发出更多的可以推行的产品。

实行保险费率与投保企业的安全状况挂钩,保险费率上实行激励机制。投保企业在保险年度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发生事故的赔付额不足所交保险费10%承保公司在次年续保时,按10%比例降低保费收费标准,以后年度依此类推,直至最低费率标准(降低30%投保企业在保险年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赔付额超过所交保险费10%承保公司在次年续保时,按10%比例提高保费收取标准,以后年度以此类推,直至最高费率标准(提高30%高危行业企业和交通运输高风险领域企业每个从业人员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20万元(责任保险12万元、工伤保险8万元)公众聚集场所单位责任保险金额不得低于30万元。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增加保险金额和投保附加险。

五)保障程度。按照现行伤亡事故赔付标准。提高风险保障能力。

六)加强应急救援。各保险公司要改善保险业传统的承保、理赔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做好日常保险服务的基础上,注重改进和优化安保互动服务流程,特别是要将保险承保理赔与安全风险评价、费率激励机制、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制定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服务相结合。同时,保险公司要加强安保互动的数据累计和经营核算,力争实现安全生产责任风险领域的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

制定突发重大保险事故的应急预案。逐步将突发重大保险事故纳入《市区突发事故灾难专项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管理,各保险公司要积极参与我区的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故灾害的抢险联动,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在事故发生时的救援作用,最大限度控制事发当时出险单位的损失。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安保互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下设办公室在区安监局。各职能部门和镇街、园区(风景区)要确定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为加强安保互动的工作调度。请各职能部门于每月1日前将上月工作进度和承保情况书面报“区安保互动推进办”

二)严格工作考核。区安监局负责全区安保互动工作总体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明确工作职责。提出推进工作措施,适时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地区推动安保互动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地区要积极推进本行业领域和行政区域的安保互动工作。

由保监局负责引导和督促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按照市政府要求。积极参与投保企业的预防事故和化解风险工作;督促保险公司严格履行保险条款,加强承保理赔服务,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XX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2010年,XX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坚持从辖区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满足广大居民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宗旨,坚持走“大众化、优质化、终身化”社区教育发展之路,努力贯彻实施鼓楼区社区教育工作任务,推进街道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促进社区教育更好地为社区居民的和谐发展、社区的和谐发展服务。

二、工作目标:

街道将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街道为目标,以不断满足居民学习需求为任务,坚持“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社区教育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教育为民服务水平抓好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向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加强八个社区文明市民学习的硬件建设工作,为社区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整合辖区学校、单位资源,联合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三)组织各类培训和讲座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组织好区教育局的各种专题讲座活动;有计划的组织为居民举办有关健康、法律、职业技能为内容的讲座;利用莫愁文化馆向居民开设有关美术、舞蹈、民乐、戏曲等内容的学习培训班,满足居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学习需求。

(四)以创建为抓手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性的发展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促进辖区文明市民学校软硬件再上新台阶。通过各项创建实现辖区社区教育向下扎根、向上发展的局面。

新的一年里,我街道努力营造“处处是学校、人人是学员、个个是教师”的学习大环境,营造社区教育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居民综合素质,促进和谐社区的新发展。

XX街道办事处

街道社区工作总体计划书 篇6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提出的在城市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的要求和《山东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中关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考核指标的要求,依据省文明办与省环保局联合开展的创建“绿色社区”的考核标准,结合湛山办事处的实际现状,制定“绿色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

一、发展计划:

(一)、组织领导

办事处成立创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管科,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督查各社区居委会的创绿工作。具体工作由创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组长:刘林(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邵学义(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田立委(城管科科长)惠文学(办事处办公室主任)

汪顺(政工科科长)王文杰(计生办主任)

石长江(综治办主任)门艳珍(街政科科长)

于艳萍(财税所所长)

创绿办公室主任:田立委

成员:于军、范永军

(二)、创建范围

湛山街道办事处所辖:新湛二路社区居委会、秀湛路社区居委会、盐城路社区居委会、仰口路社区居委会

(三)、创建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宗旨,从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着手,倡导绿色文明,提倡绿色消费,大力推进环保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在社区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

(四)、创建要求

(1)、各社区居委会要将环境保护列为社区重要议事内容。由主要负责人分管,有健全的创绿领导小组,有全套的创绿计划和工作思路。坚持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形成“人人动手,美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2)、积极搞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六五”世界环保日,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环境保护活动,力求做到每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全年参加活动的人次应占社区居民总数的30%以上。

(3)、培养居民自觉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环保道德和行为规范,逐步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如实行垃圾分类管理,自觉回收废旧电池、废灯管,拒绝“白色污染”,不吃野生动物。

(4)、引导居民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积极购买“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5)、提高社区环境卫生质量,使社区环境整洁、优美、清静。可绿化面积,新建区域达到30%以上,老城区绿化率达到25%以上,绿化成活率达到90%以上。坚决清理、拆除、取缔违法建筑,居民楼院内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楼院及周边干道要有固定的环保教

育标志牌和环保公益宣传广告牌,每月要定期更换宣传栏及版报内容,使环保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6)、加大对管区产生污染源单位的监管力度,各类污染源必须按标准得到彻底治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特别对管区大、中、小型宾馆、饭店、洗浴中心,垃圾集中站、废品收购点,要加大监管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小区污水纳管、雨污分流工作,杜绝焚烧垃圾、树叶,随便倾倒废物等污染环境的现象的发生。

(7)、加强对社区环保监督员的培训工作。积极反馈相关举报信息,配合环保执法部门搞好对各个违法单位的督察处理工作。

二、工作思路

(一)、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创建氛围。

办事处将把驻区单位和物业小区作为创建突破口。首先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单位”、“绿色物业小区”、“绿色饭店”等活动,建立“绿色示范街”、“示范楼院”,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驻区单位及经营业户积极投入到创绿工作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东海路、香港路、澳门路、东海一路,建成“绿色一条街”。

(二)、开展“环保家庭”评选活动,倡导绿色文明、绿色消费。

办事处将在全管区12345户居民中开展“环保在我身边”为主体的“环保家庭”争创活动。并将此项活动由点带面逐步推广。拟定在新湛二路、秀湛路率先试点后推向整个社区。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社区居民中倡导绿色文明、绿色消费。

(三)、加大创绿投入,确保创绿效果。

街道社区工作总体计划书 篇7

作计划

积极做好了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消除不稳定因素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我斜井东社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特制定二00八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

一、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同时,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对调解完的民间纠纷,即使定期进行排查调处,并在半年内对所调节的各类纠纷进行总结。

绿洲社区居委会 2010年1月21日

八办绿洲社区居民委员会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人民调解工作是关系到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社区自2010年至2011调解工作明显下降,现将今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出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社区调委会在工作当中认真宣传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从而提高了他们法律意识,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基层,预防了矛盾的转化。

二、2010年我社区调解委员会,下社区进行排查经过多次回访,排查至到目前未止,没有反复性的纠纷,也没有民转刑案件发生,无一起矛盾纠纷我社区民间纠纷逐年下降,这不能不说我社区在法制宣传工作方面,取得的好成绩,经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社区居民对法律、法规有了一定认识。今后,我社区将不断地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是社区的各项工作,在稳定环境中不断得到发展。,绿洲社区调节委员会

上一篇:文学社展示方案下一篇:黄酒的销售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