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史记》

《史记》 篇1

远有班固云“汉之得人,于滋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①近有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散文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高峰。如上所评价的正是《史记》在语言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史记》作为一部杰出的古代散文著作,除语言艺术上的绝伦之外,使其在文学史上取得一席之位并谱下光辉的篇章的最突出的成就还有它的章法结构、历史叙事与人物刻画方面的突破。这里主要就其语言艺术、章法与叙事方法作初步的探讨。

(一)《史记》的语言艺术性

《史记》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的兴衰沿革,各色人物以及与其相应的故事传说在这样一条奔涌的历史长河里跳跃,成为口嚼不烂的经典,为历代人所传诵。人物历史事件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在平凡的事件中蕴涵深刻的思想哲理,而司马迁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采用平淡无奇的叙事手法,固然能将故事内容交代清楚,却无法将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故事内容的思想感情完美的体现出来,而司马迁之所以克服了一般历史叙事的弊病,恰恰在于他具有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就是说《史记》的成功秘诀之一正是它的语言的艺术性。所以说,《史记》的本质是人物传记的散文,一些非人物传记虽大都带有政论性色彩,但更是典型的散文叙事。下面就其所取得的语言成就做一下简略的阐述:

首先,作者叙述、描写语言的准确、生动、传神。且看《留侯世家》张良取履的精彩片段: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②

司马迁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生动传神的叙事,一方面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使之极具神秘性与趣味性。凡圣人必有奇遇,这里并没有说他如何“圣贤”云云,却赋予了张以神性,奠定了“汉初三杰”的基础,预示其将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以及成为刘政治军事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的基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更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出使其名留青史的内在因素。司马迁对张良“下取履”、“长跪履之”、“夜未半往”等动作的描写,以及对他“愕然”、“强忍”、“大惊”、“随目之”等人物心理的刻画,把张良的谦虚、克制、忍让、有礼貌等优秀品质写得令人感动。眉目间的神情、心理活动的一张一弛引人入胜,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顿时跃然纸上了。

《史记》语言描写的生动传神准确还表现在对各种紧张激烈场面的描写上。如《荆轲刺秦王》中描写秦廷惊变的扣人心弦的场面: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③

作者在狭小的空间中紧紧抓住动人一刻,深入表现,无论是画面布局还是人物形态的描绘、动势均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展现蔺天才外交能力的场面: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鲊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④

以及《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等等。运用这种手法不仅使内容更加严密,而且使文势急中有缓、有起有伏,形成波澜。

其次,是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史记》中人物形形色色,性格特征明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当然,这跟他别具匠心的个性语言描写是分不开的。清代王鸣盛说:“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⑤《陈涉世家》中陈涉语:“壮士不死则矣,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等等,个性鲜明。此外,议论语言的感情饱满、风神飘逸,语言风格浑厚,富有韵律感、气势感。

(二)史记的章法与叙事手法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旨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十二本纪为纲领,十表、八书作补充,以世家、列传为枝叶,形成纵横交错、内容庞大的叙事网络,其中有“序帝王”、“记侯国”、“系时事”、“详制度”、“志人物”。“成一家之言”是说他要在记叙历史中阐明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表明自己的态度。叙事说理,水乳交融。刘向、杨雄叹服司马迁的叙事手法,称赞他“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⑦吴见思语:“《史记》一书,一参差错落、穿插变化为奇,而笔法句法,绝无一律。”⑧刘熙载云:“《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⑨这都指出司马迁叙事技法高超,言外有意,各线叙事交错,浑然一体,波澜壮阔。经典之作有《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等。《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顺序,又兼顾各传记的内在联系,它有分传,又有合传,合传则遵循以类相从原则。如果将《魏其武安侯列传》的三位主人公窦婴、田玢、灌夫分别立传,则只是多个人的几个事件的简单组合而已,在整部《史记》中将会显得累赘而无意义。而司马迁以三人为主线,穿插许多历史人物,共同构成一副政治风云图,把西汉宫廷内外的矛盾斗争的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正如清人郭嵩涛云:“魏其、武安、灌将军,个人有以其盛衰相次言之,合三传为一传,而情事益显。”⑩

人物传记采用了许多生活琐事组织故事,生动反映出人物性格,有些以小见大,预示出人物将来成功的性格因素,如张良取履中闪耀着忍让、克制、谦虚、理智的光辉;有些则揭示出人物人性的弱点,暗示人物将来的处事动因,隐藏着悲剧的命运。如《李斯列传》开头对李斯小时的环境及其言行的描写,事虽小却集中体现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李斯所言:“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哀莫于穷困。”⑾最终导致悲剧的命运。

《史记》中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评价融入其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情感,突出了其叙事散文的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形成独有的“太史公曰”。这种独创性使《史记》脱离枯燥的史事记载,使其更具文学性,能更充分的表达主题。《荆轲传》末载鲁句践语:“嗟乎,惜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司马迁既慨叹英雄气短,又探求原因,惋惜剑术不精。《项羽本纪》末: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⑿

可见,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往往体现出一中追根溯源的精神。他先是肯定了项羽“近古以来未尝有”之功绩,表示赞赏。既而揭示项羽“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的原因,即“自矜功伐”,“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啊。最后批评他死不悔改,引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画龙点睛,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而这种情感基调更是贯穿全文的始终,并在人物典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塑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缔造历史的丰功伟绩者、令人产生悲痛感的悲剧英雄和讽刺性的卑鄙可笑的小丑。故事内容蕴涵强烈的批判意识,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百态及其变迁。

当然议论的渗入,情感的流露可能导致与史实的冲突。除了司马迁本身的原因,其中包括自身认知结构、身世境遇之感,即所谓的“发愤以著书”之外,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立场,因而对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发展的叙述可能偏向于一种情感,甚至对人物的评价偏激了或陷入宿命论。当然,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局限问题。但如果只是纯客观的叙述而不带任何情感,那么它的艺术性将消失殆尽,巧妙的构思与细腻的笔法将毫无用武之地,司马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许也将从青史上除名了。

司马迁高超的叙事手法使故事内容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同时穿插多条辅线,有详有略,使各色人物充分显示出自身的光点与斑点,次要人物与次要事件的推波助澜,使故事情节高潮迭起,回味无穷。

《史记》 篇2

刊行于康熙六十年,署名姚姓苎田的《史记菁华录》是一部涉及《史记》叙事理论的评点本。作者“抽挹菁华,批导窾却,使其天工人巧,刻削呈露”, (1) 书中眉批、夹批和总评使今人窥见其对《史记》叙事技巧的体悟。西方叙事学理论对叙事时间有着高度的关注,认为“时间因素与叙述者一样,是叙事文的基本特征”。 (2) 在《史记菁华录》中,恰有对时间的大量评点。

关于叙事时间,最常见的是顺时叙述,即以自然时间为序,展开人物成长和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如《陈丞相世家》先写陈平年少好读书,次写长成后娶妻,再写孝文帝初立时平位尊而谦,最后写其卒。这类顺时叙述,因其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吻合,不易引起阅读视野的混乱,在《史记菁华录》中没有过多的评点。在另一类表现事件发展的描述中,作者加入了评注。如《项羽本纪》写项羽击破秦军抵函谷关后,听说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又听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姚苎田在这里夹批道:“两‘大怒’,有次序。”这里的“次序”指的是顺时次序,一怒是沛公在己前先入关,二怒是沛公有统领关中、尽收珍宝之意。这两次怒是时间上的层递关系,是逐次产生的。《平准书》的评点也暗含姚氏对顺时叙述的恰当把握。文中谈到汉代由盛转衰时,有段眉批写道:“先极言物力富盛,因及于上下骄淫,而后继之以喜功好事之臣开边邀赏,天下骚动,财匮势绌,然后使心计之臣得投间而售其商贾之智。而前言‘自爱而畏法,先行义,绌耻辱’,后言‘廉耻相冒’,‘法严令具’,又所以著人心世道之升降也。中间只用‘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八字过峡,无限感慨。”这段批注指明了叙事时间顺序。姚苎田的“先极言”与“前言”是对司马迁所述“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的财物储备、官吏的恪尽职守和民间的风俗礼仪的概括。在国家极盛转衰后,司马迁下一段就详写了边境之苦、徭役之苦和刑罚之苦。时间词“自是之后”和姚批中“而后继之以”“后言”都与上段相衔接。

“叙事者对时间的操作……值得注意的变异形态有四种:倒叙、预叙、插叙和补叙”。 (3) 因此,在《史记》中,司马迁也较为频繁地使用了这四种叙事顺序,以期能起到独特的叙事效果,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此,《史记菁华录》也有涉及这四种变异时间的评点,点明了司马迁高妙的叙事技巧。

一、对倒叙法的评点

《平准书》中有一段:“天子乃思卜式之言。”姚苎田此处夹批道:“……先提明而后倒叙其事,此史家绝顶妙法,自迁创之。”由批注知晓司马迁写卜式采用了倒叙笔法。先写天子思考谏言,再叙卜式事迹:为诛匈奴仗义疏财而不习仕宦,遭公孙弘谗佞;又资助河南贫苦者,因此复官位。因为卜式是为百姓为社稷分忧的忠臣,才会有段首卜式进言天子审慎思考的情节。这种先交待“果”,再续之以“因”的手法,如姚氏评点,是“史家绝顶妙法”。

《孟子荀卿列传》淳于髡见梁惠王,姚苎田在该段夹批:“二段倒叙……若先说在前,而后以‘志在驱逐’二语道破之,便同嚼蜡矣。此可悟作记叙法。”淳于髡见梁惠王而不言,惠王认为其鄙陋,淳于髡说:“我先前见君王,您志在驱逐,再见君王,您已志在音声了。”惠王听后大惊说:“先生第一次来时,恰逢我见骁勇之士,第二次来时,则遇上有人献讴。”姚氏指出先写明淳于髡认为梁惠王志趣一在社稷二在享乐,然后由梁惠王反思这样的结论从何处得来,是倒叙的笔法。

倒叙,胡亚敏《叙事学》中称作“闪回”,姚苎田评注中直接用作“倒叙”。就实际操作来看,都是先交待结局,再把故事作为往事追述。这种在当下仍然盛行的叙事方法,与清代姚氏的评点不谋而合。

二、对预叙法的评点

预叙指“对文中将要发生的事件的提示,它可用于故事开端对故事梗概的介绍和对故事结局的预言”。 (4) 《史记菁华录》中没有明确提到“预叙”一词,但从姚苎田的评注中可知《史记》写人记事运用了预叙笔法。《项羽本纪》写项羽、刘邦灭秦而分天下。项羽、范增惧刘邦日后独占中原,商议将道险而秦人多居的巴蜀之地分予刘邦。姚氏批道:“此段乃刘、项成败大机关,草蛇灰线,皆伏于此。”刘邦依靠蜀汉旗号,依靠自然地理优势胜楚军,这些天时地利是项羽分天下时亲手给予刘邦的。姚苎田在这段结尾也批注:“刘以汉为有天下之号,羽所置也。岂非天乎?”“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司马迁把疑放在事前交代而结局应验,可以说是一种预叙,即姚氏说的“伏于此”,对沛公一统汉朝的结局作出预言。

三、谈谈插叙的评点

插叙既能使作者自由的控制情节发展,又能填补故事空白、连贯首尾。因此,司马迁广泛运用之,《史记菁华录》也最多次点评。《项羽本纪》,姚苎田批注7处明确使用插叙、夹叙处,《封禅书》标明6处使用插叙、夹叙手法,同时选录的大多数篇章都有若干夹叙处。如《封禅书》写高祖与公卿议封禅,姚氏眉批:“读此段要识得史公笔径之奇绝处。每于一段文字中间,破开嵌入一段,使精神彼此贯注,从古无此妙文也。”《萧相国世家》中萧何被封为相国,“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姚苎田此处点评:“插入召平一篇小传,蛛丝马迹,妙不可言。”《张仪列传》中张仪游说诸侯,不直接写游说结果,夹写其曾经受辱之事,姚苎田评点:“插此一段,小小点缀,全为‘舌存’起脉。”插叙手法在《史记菁华录》中被姚氏标出作评点的多达20处。可见在叙事学理论尚未完善时,中国古代评点家已经能以敏锐的感受对插叙这种叙事方法进行把握。

四、补叙的评点

补叙在《史记菁华录》中也较多被提及。如《信陵君列传》中写邯郸救赵前说:“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姚苎田批注:“倒补一笔,见其兵势之重。他人则直云围邯郸矣。”《张释之冯唐列传》写冯唐与文帝谈论名将对安边的作用时,另起笔写当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姚氏夹批:“凡叙事必当补者,插入问答中,要有健笔。”

以上是从《史记菁华录》中撷取的对于《史记》叙事时间的评点。姚苎田通过此书将《史记》最精髓最滋味处剖析给读者,也探索到重大的叙事学命题。今人不应忽视这部明清之际的评点本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摘要:中国叙事学理论相对于中国叙事文学起步较晚, 文本分析也存在对西方理论直接套用的弊端。《史记菁华录》作为《史记》评点本, 体现了明清之际的学人对中国叙事学理论的探索与开拓。本文从叙事时间切入, 讨论这部评点之作对叙事学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史记》,《史记菁华录》评点,叙事时间

参考文献

[1][清]姚苎田选评.王兴康, 周旻佳点校.史记菁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4]罗钢.叙事学导论[M].广西: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5]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杨海峥.汉唐史记研究论稿[M].山东:齐鲁书社, 2003.

《史记》 篇3

《史记纂》在内容及编撰方法上的特色

《史记纂》在内容及编撰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其一,选文广博。据《史记纂·序》云:“万历己卯春三月吴郡王世贞撰”,可知此书编刻于明万历年间。全书分为二十四卷,从《史记》中选文102篇,附《报任少卿书》一篇。包括“本纪”9篇,“表”6篇,“书”6篇,“世家”23篇,“列传”58篇,约三十余万字。其中全文选入的有45篇:诸如《项羽本纪》《封禅书》《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刺客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司马相如列传》等,都是《史记》中的精华。节选的如《秦始皇本纪》《孔子世家》《赵世家》《乐毅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屈原贾谊列传》等,都是传统的精彩段落。

其二,体例严谨。首先,《史记纂》的编排,完全是依据《史记》篇章的顺序编排的。凌稚隆根据《史记》的章法布局,恰到好处地因繁就简,所以《史记纂》不仅保持了《史记》体大思精、包罗宏富的风格,而且所选篇章节奏鲜明,条理清晰,内容集中。其次,全书天头批注与正文批点形式相辅相成,首尾圆融,浑然一体。作者把自己及学者们对《史记》篇章的相应研究,置于对应的史事所在的页面眉首,或者采用在一篇的末尾加以评论,对于《史记》中的文采、眼目、照应、关键等,则采用正文批点的形式。如《老庄申韩列传》开篇,凌氏在页面眉首批注道:

老子清静无为,本无事迹可考,太史公只据其语孔子,与孔子语令尹喜语,以概其平生,而以‘莫知所终’结之。中间连用“或曰”、“或言”,而又结以“莫知其然否”,以应“莫知所终”句。“隐君子”一句,乃老子断案也。“世之学老子”数句,正儒老不相能,本旨“无为”二句,一篇纲领,却以末后锁之,万钧力也。此传始终变幻,真犹体哉!

此论精辟地论述了此传的主旨、结构特点。在全文的末尾,凌氏又总评云:“太史公合老、庄、申、韩为一家,而推老子为深远,大较得之。”突出了司马迁写作此传的本意。

其三,兼容并包,博览众采。全书以凌稚隆的点评为主,同时又收录历史上二十多位研究家对《史记》篇章的评论:有凌约言(字季默)、邓文洁、刘知几(字子玄)、张玄超、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林茂贞、唐应德、刘辰翁(号须溪)、王允宁、杨用修、真德秀(号西山)、董用均、王思道、邵思抑、闵师望、余丙仲、苏辙(字子由)、王钦佩、何玄朗、王济之、钱与谦、田叔禾、黄震(字东发)、李桢伯、许台重、陆子渊,其中凌约言、邓文洁、茅坤、刘辰翁、王允宁的评论收录较多。明代研究《史记》的门派分立,各自为是,而凌氏能汇集众名家的评点于《史记纂》中,这种兼收并蓄的思想,既可见其学术思想的包容性,又为后世研究《史记》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既展示出当时《史记》研究的前沿成果,又体现出作者精准的筛选能力;既反映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自由的学术思想;又可以提升人们学习和研究《史记》的学术思维。

第四,点校整理后的《史记纂》版本清晰明了,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校勘过程中,马雅琴教授以《史记纂》为底本,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进行整理。段落、标点依中华书局点校本,并将繁体字改为简化字,底本中明显的错字则采用加“按”的形式,一一指明。底本中的夹批与眉批原无标点,校勘时进行了标点;底本中的眉批置于正文上方,有些眉批有时涉及《史记》前后很长一段内容,很难确定究竟应该插入何处,校勘时将其插入整理者认为最合适的相应的原文中,并用鱼尾括号表明“眉批”。在整理过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史记纂》的原貌,又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

《史记纂》的价值不可小觑

笔者认为,《史记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全书集中表现了凌稚隆对《史记》独特的见解。凌氏学习《史记》,研究《史记》,与司马迁心灵相通,表现出不凡的见解。这些独特的见解,对后人研究《史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普及《史记》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一,高度赞扬《史记》文章的审美价值。《史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不仅给人以历史的教益,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史记》材料安排颇具匠心,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精炼传神、生动感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洋溢在字里行间。对此,凌氏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如凌氏评价《五帝本纪》云:“此文古质奥雅,词简意多而断制不苟,盖赞语之首,尤为超绝云。”评价《高祖功臣年表》云:“尔雅之文。”评价《万石君张叔列传》云:“传中凡用‘恭敬’、‘醇谨’、‘孝’等字,一篇领袖。”评价《范睢蔡泽列传》云:“文劲而腴。”都肯定了《史记》语言生动、准确、灵活的特点。

《史记》叙事,详略得当,各篇都有贯串始终的主线,和主线有关的事件作者都详写。对于《史记》的叙事技巧,凌氏作了极高的评价。如评价《李斯列传》云:“此传斯佐秦功仅十之一二,而叙高亡秦特十之七八,见得为乱者高而所以成此乱者斯为之也。此是太史公极用意文,极得大体处。”指出《史记》详细记载赵高历史是寄寓了司马迁的褒贬态度,这是凌氏深刻的见解。评价《廉颇蔺相如列传》云:“太史公作颇、相如传而附之奢、牧,赵之兴亡著焉,一时烈大夫英风伟盖,令人千载兴起,而史笔之妙,开合变化,又足以曲尽形容。奇哉!”赞扬了《史记》写史繁略得当的长处。

nlc202309041710

《史记》叙事最大的特点是“寓论断于序事”,这是其重要笔法。对此,凌氏也做出了恰当的评价。他评价《商君列传》道:“太史公首言鞅好刑名之乐,则鞅所以说君而君悦者,刑名也。故通篇以‘法’字作骨,曰‘鞅欲变法’,曰‘卒定变法之令’,曰‘于是太子犯法’,曰‘将法太子’,而终之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血脉何等贯串。”肯定了司马迁在历史记载中表明自己观点的笔法。《史记》叙事,有时候常常叙议结合,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此,凌氏发表了许多不同凡响的评论。他评价《伯夷列传》云:“传体前叙事,后议论,此以议论代叙事,传之变化也。势极曲折,词极工致,若断若续,超玄入妙。” 不仅如此,凌氏还看到了《史记》叙事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魅力。他评价《乐毅列传》云:“读《乐毅传》,令人顿生肘翼,为之愤咽流涕云。” 凌氏愤激悲咽之情跃然笔端。

其二,肯定《史记》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就。《史记》所描写的人物众多,范围广泛,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郦生陆贾列传》是司马迁为汉高祖谋臣郦生、陆贾撰写的合传。他们二人最大的特点是以口辩闻名,对汉帝国的创建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传中,司马迁用生动的文笔,把郦生、陆贾的思想风貌描写得飘然如在眼前。“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突出了郦生恃才傲物、不拘小节的个性。郦生虽然已经年近花甲,但他还在苦苦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当刘邦揭竿而起时,郦生认为这是自己大展宏图的绝好时机,于是他就大胆的毛遂自荐道:“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对此凌氏评云:“狂语可喜!”道出了郦生隐忍待发、不轻易将就的个性,以及不平凡的清醒。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身上多有痞子气和狂气。“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面对此情此景,狂人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刘邦心服口服:“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俗语说:“一物降一物。”郦生一番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切中刘邦下怀,不仅使其心花怒放,而且也提升了自己在刘邦心中的位置。他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口辩,很快就成为刘邦实现理想的得力干将。所以,凌氏评曰:“写郦生狂态有生气。”称赞司马迁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郦生恃才傲物、能言善辩、智慧机警的特点。此处画龙点睛的点评,和原文相映成趣,作为读者的我们,不仅被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面所吸引,而且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些评论,洞察细微,更好地揭示出《史记》文章的旨意。《项羽本纪》描写荥阳大战中,“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杀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对此,凌氏评曰:“模写威猛如画。”不仅肯定了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事件入微记载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而且进一步表现了项羽拔山盖世的英雄气魄,表现了自己对项羽由衷的赞美之情。

其三,肯定《史记》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异彩纷呈,摇曳多姿。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中指出:“最早对司马迁的风格做出精确概括的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以‘雄深雅健’作为司马迁的风格特色的。”凌氏也继承了韩愈的说法,他评价《游侠列传》的风格云:“此传气势阔达,正史公愤激著书处。”评价《秦始皇本纪》云:“太史公补叙秦人兴亡本末,如指诸掌,行文有法度,议论有义理,开合起伏,精深雄大,真名世之作。” 凌氏用“气势阔达”、“精深雄大”来概括《史记》的艺术风格,是很有价值的,既阐明了《史记》风格的多样性,又能给读者以启迪,启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史记》,研究《史记》的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

(本文编辑谢宁)

《史记》故事 篇4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卧薪尝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但是,卧薪尝胆的典故始于何时?据有关吴越史料的书籍,战国时期的《左传》中“定公”

和“哀公”篇中,有越王勾践和昊王夫差的详细记载,而没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记录。另一战国时的著作《国语》中,也无勾践卧薪尝胆之说。至东汉期间,《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著作中,只有在“勾践归国外传”中,有勾践“悬胆于户,出人尝之,不绝于口”之句,而无“卧薪”之说。“卧薪尝胆”作为成语,最早见于北宋大文豪苏轼所著的《拟孙权答曹操书》游戏性的书信体裁文中,设想孙权在三国鼎立之时,曾经“卧薪尝胆”,但这与勾践毫无关系。到了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记》书中,曾有吴王夫差“坐薪尝胆”,但只是“坐薪”,不是“卧薪”,只是“夫差”,不是“勾践”。到了明代,张博在《春秋列国论》书中,也是“夫差即位,卧薪尝胆”,虽有“卧薪尝胆”,但亦是指夫差。后来,在真德秀的《戊辰四月上殿奏扎》,和黄震的《古今记要》、《黄氏日抄》两书中,才开始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说。明末,梁辰鱼所著《浣沙记》剧本中,将勾践“卧薪尝胆”作为传奇,加以渲染。冯梦龙也在《东周列国志》中多次讲到勾践“卧薪尝胆”之事。清初,吴乘权编的《纲鉴易知录》,亦有“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之句。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故事,就愈传愈广,成为我国的成语典故了。

“负荆请罪”这则成语的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 “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史记读书笔记 篇5

一、导言:

文学史上研究一位作家,通常先研究作家的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这样就可以将作家放置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加以评述,避免用现时代的标准来对古人求全责备。这一研究方法的提出出自《孟子》一书。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那个时代,这就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由此可知研究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是与古人交友的方法与途径。

(补孟子知人论世说,原文如下:

《孟子·万章章句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一个乡村的、国都的、天下的优秀人物便和一个乡村、国都、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追论古代的人物。我们截取最后一段,只不过是为了论证说明的需要,断章取义罢了。孟子这段论述交朋友的言论,我想可以这样阐释:首先自己应是一个值得别人交的朋友,这个值得的标准是优秀,即所谓善士;其次,应与天下间优秀的人物交朋友;最后,与天下优秀的人交朋友你还觉得不够,就与古之圣贤交朋友。也就是说先与现实中的人物交朋友,再与历史中的人物交朋友。做到第一点需要修身,第二个层次恐怕少有人做到,能与世间风云人物之一二交友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如今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若从事古代文学专业,就须尽快步入第三个层次,与古人交朋友。事实上我们大都达不到与古人交友的层次,这不是说古人比今人高明,我们现代人不够资格与古人交友,而是古今之间认知尚且困难,理解就更不易了。不理解就谈不上知心,不知心当然就算不得好友了。与古人交友是寂寞孤独的,老子说:“子(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钻故纸堆去找朋友,只能是单向交流,他讲你听,任你赞叹或批评,他在九泉之下也无法给你回应。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与古人为友。孤独寂寞毕竟不是生命的健康状态,为了摆脱孤独的命运,出路只有一条,与研究古人的人做朋友,孤独的人因为共同的工作或事业走到一起。所以我的观点是学古代文学的学生除了多读经典,也应以文会友,多交现实的朋友,借以冲淡身上的酸腐气。)

我们既然研究《史记》,那么司马迁的生平及其时代的研究也应在必然之列。借此我们想获得一点对司马迁的认知,这是我们理解《史记》的基石。

1、司马迁的家族谱系及生平事迹 司马迁研究

研究司马迁的生平,我们从其家族谱系的研究开始,因为自古成名作家往往家学渊源深厚,家族传统对其影响深远。

研究司马迁家族谱系及生平,其可靠的资料很少,主要有《史记·太史公自序》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要读懂《太史公自序》就必须参考“三家注”,即宋(此宋非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建立的赵宋,而是刘裕经过“金戈铁马”建立的刘宋,即南朝宋、齐、梁、陈的那个宋,说起刘裕,辛弃疾有首词提到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小名寄奴;金戈,青铜戈;铁马,披着铁甲的马。刘裕出生时亲娘就死了,家里人连自己都养不活,何况一个孩子,于是准备弃婴,他的姨娘闻讯赶来把他抱回家抚养,从此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名寄奴。长大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参了军,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作了将军。他没有受过教育,少受陈见的束缚,有胆略见识,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靠军功,靠北伐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推翻东晋没落王朝,入主宫廷。)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司马迁传》大部分都是直接引用《太史公自序》,增加了司马迁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信——《报任安书》,其中提及了司马迁后代子孙的情况,很多人都以为司马迁受宫刑,定然是无后了,其实他有一个女儿,受宫刑是在他结婚生子之后。

司马迁在自序中将其家族谱系追溯到颛顼时期。虽不一定可靠,但也有必要一提。在五帝(三皇:伏羲氏作八卦,燧人氏砖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易大传》: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之一的颛顼时代,重为天官,观星象,黎为地官,看风水。经唐尧虞舜夏禹商汤之后,重黎二氏合一,司马氏就是重黎氏中的一支,司马氏世世代代掌管周朝的历史,虽为史官,但仍具老祖宗的遗传,占卜星历样样精通。周朝衰微,有识之士纷纷出逃,如老子见周室大厦将倾,遂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司马氏这一族人也走了,跑到晋国之后,家族成员分散,有的去了卫国,有的去了赵国,有的去了秦国。用句俗语来描述这种现象,可称之为树倒猢狲散。历史上将这种文化人离开周王室奔向诸侯国的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文化下移带来了士阶层(即知识分子)的崛起。

选择的方向不同,前途自然各异。以史为鉴,有资于治道,故卫国的一支有人爬到了丞相的位置。跑到其他两个国家的司马氏成员都转了专业,在赵国的一支弃文从武,学习剑术,以剑道显名;在秦国的一支投笔从戎,作了将军。那个作了将军的司马氏成员名叫司马错。这个司马错想来口才智慧还算不错,曾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的张仪在秦廷辩论,张仪从政治的角度出发,主张伐韩以威胁周天子,“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 2

诸侯,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司马错从经济角度出发,主张伐蜀以加强国内的经济基础,他说:“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且攻韩,劫周天子,会刺激东方大国的注意,只有伐蜀能得实利,谁也不会干涉,正是“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可谓眼光长远。秦惠王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并让他带兵拿下了蜀地(四川成都)。司马错的儿子史书无载,他的孙子司马靳是武安君白起的部下,在秦赵长平之战时,跟着白起坑杀了赵军降卒四十五万人。本来可趁长平之战的胜利,一鼓作气,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城,但当时身为丞相的应侯范睢恐白起的功劳太大,自己的地位不保,遂以士卒疲敝为由建议秦昭王将白起召回。白起被迫班师回朝之后,心里很不爽,以后每次出征,他都称病不行,之后秦国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秦昭王又请他出征,他还是不肯为将,太不给秦昭王面子了,秦昭王一生气,就将他处死了。可能司马靳是白起手下得力的将领,是忠心的追随者,也就一同被处死。司马靳的儿子史籍亦无载,他的孙子司马昌在秦始皇时做过主管铁的官,应该是个肥缺,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这种垄断行业的官员自然是生活无忧的了。司马昌的儿子叫司马毋怿,做过汉市长,汉市是地名,汉市长就是汉市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估计与我们现在的镇长同级。司马毋怿的儿子司马喜为五大夫,五表示爵位等级,是大夫中较低的等级。司马喜的儿子司马谈,即司马迁的父亲,从司马谈这一代开始,又干起了老本行,做回了史官,成为汉朝的太史令。

司马迁序家谱大概是跟屈原学的,屈原在《离骚》里的第一句话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高阳即颛顼,先秦时无论贵贱皆可自称朕,秦始皇时开始为帝王专用,父死曰考,母死曰妣,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就是说像死了父母一样伤痛,含贬义。皇考,即远祖)现代社会仍有人序家谱,它给同姓人之间拉关系提供了机会,见了面也许会说,百年前大家本是一家人。人都有点虚荣心,大家都往富贵者身上靠。穷人序家谱表示我们祖辈曾富贵过,富人序家谱表示我们祖辈原本就是富贵人家,自身的富贵是命定的传统。序家谱的现象说明我们有一种血缘情结,司马迁亦不能例外,并且他的一部《史记》也正是依照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这一血缘一统论建构的。

司马谈向唐都学习天文,向杨何学习《易经》,向黄子学习道论,在学术史上有一篇非常出名的文——《论六家要旨》,对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作了评论,有点学术综合的味道在里面。当然,先秦诸子不止上述六家,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载有九流十家。司马谈的三个老师,杨何我们知之甚少,唐都后来与司马迁一起制定过太初历,想来应是个长寿的人,至于黄子,其真名已不可考,子是敬称。两汉初期流行黄老学说,一般来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后来有人疑心这个黄与黄子也有莫大关系,史书虽未载其名,却记载了他与辕固生(四家诗中齐诗的开创者)在汉景帝前争论汤武革命(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3

《儒林列传》中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商汤、周武王不是承受天命,是以下犯上,是弑君。他用儒家的理论以下犯上曰弑来质问和挑衅辕固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而何!”黄生曰:“冠虽敝,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没法解释,厚着脸皮说:“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位,非耶?”直接诉诸统治者的权威来压倒论敌,结果弄得汉景帝不好意思,忙出来解围,“言学者不言汤武受命,不为愚”,这次辩论不欢而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讨论这个问题了。

司马迁的生年至今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135年,一种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145年,前后相去有十年。这两种说法都是根由《太史公自序》的两条注。《自序》原文:“太史公„„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在“迁为太史令”下,司马贞《索隐》说太史令年二十八,在“太初元年”下,张守节《正义》说迁年四十二岁。

司马谈死于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卒三岁”就到了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若《索隐》是正确的,这一年司马迁二十八岁,那么他就应该生于公元前135年,即汉武帝建元六年。太初元年是公元前104年,若《正义》正确,这一年司马迁四十二岁,那么司马迁应该生于公元前145年,即汉景帝中元五年。王国维的《太史公年考》及郑鹤声的《司马迁年谱》支持张守节,李长之的《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及郭沫若《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支持司马贞。我也是李长之的支持者。

生年考订,有人觉得无关紧要,相差十年没有大关系,只要不是相差的太离谱。事实上大谬不然,只有通过考证确定原始材料,我们的研究才有根基,我们的结论才经得起考验。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之所以将其与屈原的《离骚》相提并论,是因为《史记》中亦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和奇特的浪漫,若司马迁晚生十年,《史记》便是他三十二岁到四十几岁的作品,是一部血气方刚、精力弥漫的壮年人的作品,正好与《史记》中的浓烈情感,浪漫情怀相适应;若是早生十年,《史记》就是他四十二岁到五十几岁的作品,是一部成年人的作品,年龄越大,理性的束缚就越深,浪漫的激情恐怕少有了,与《史记》奔放的激情有些不类。

司马迁生于龙门,即今天陕西省韩城县附近的龙门,相传那里曾有一座龙门山,大禹治水时为疏导黄河,将此山劈成两半,对峙在黄河的东西两岸,就像敞开着的两扇门,地势非常险要,只有神龙才能由此飞腾而上,所以人们称它为龙门。每年春天,有许多大鲤鱼逆流而上,游集于龙门之下,竞相跳跃,跳上龙门,4

便有云雨相随,化龙升天,民间“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司马迁就诞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

在司马谈未入长安做太史令之前,他们一家人都在乡下以农为业,过着农耕放牧的生活。司马迁自己说:“十岁诵古文。”恐怕就是十岁跟随父亲到了京师(长安),随孔安国学过古文《尚书》。他的少年时代,正是国家最热闹的时代,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大获全胜;张骞奉命通西域;立乐府,由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作词,大音乐家李延年制谱并演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陶潜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司马迁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他旅行的路线已无可考,大致经过以下几个地方:

湖南长沙:屈原自沉汨罗江;贾谊不得意抑郁而死。

九嶷山,虞舜屠龙力竭而死之后所葬之地

浙江会稽山,即会计,传说夏禹曾在此山会集诸侯记功封爵,因此得名,是禹所葬之地。山上有一洞穴,传说夏禹曾进去过,因此称为禹穴。会稽又是夏禹后裔越王勾践的都城。

姑苏山(苏州市)山东曲阜,孔里,孔庙

薛(山东滕县),“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孟尝君好客养士,大量招致天下豪杰侠客,有六万多胡人家迁居薛城,遂形成豪强风气。

江苏徐州(彭城),楚霸王项羽的。彭城西北沛郡是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的故乡;沛郡以西的丰县,是萧何与刘邦的家乡;沛郡的靳县,是陈涉、吴广起义的地方。

河南开封(魏大梁),魏公子信陵君礼遇夷门(大梁城东门的名字)看守老人侯嬴,老人献窃符救赵之计。

司马迁旅游回来之后,进入仕途,做了郎中(皇帝侍从),多次陪着汉武帝巡视郡县和祭祀五帝。南越王赵它的丞相吕嘉弑王反叛,汉武帝令路博德领军讨伐。不久夜郎、邛、笮、滇等国先后归顺汉朝,等这些地区局势稳定之后,汉武帝就派专人视察和安抚,《自序》“奉使郄正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可能这时司马迁已得武帝信任。

在司马迁出使期间,武帝决定封禅。所谓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和梁父(泰山下的小山)祭祀天地,“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并标明自己是上天之子,受天命以统治天下万物。秦始皇也曾去泰山封禅,很不巧的是那天遇到暴风雨,弄得很狼狈,嬴政在松树下躲雨,因遮雨之功,遂封松树为“五大夫”。儒生听说秦始皇遇到风雨,都暗暗讥笑他,认为他没有多大功德,不配举行这种大典。5

其实,哪里跟什么功德相关,只因秦始皇出门之前没有看天气预报。

汉武帝封禅,司马谈本是跟着的,但他在途中竟然病倒了,只好留在洛阳治病,没法参与那笼中的盛典,遗憾非常,他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恰逢司马迁出使归来,得知父亲重病,赶到洛阳。司马迁知命不久矣,拉着儿子的手流着泪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之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司马谈想接过老祖宗手中的接力棒,但他现在已没有力气跑下去了,只有把这根棒子交给儿子,怕儿子不重视,以孝的名义给儿子以压力,“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言外之意是说,我就快不行了,侍奉我就不必了,事不事君我不管,但一定得立身扬名,接过我的事业,把这本史书写完。这样,我死也瞑目了。“幽历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向孔子学习,自孔子绝笔之后,再也没有人写史了,这正是你完成伟业,成为第二个孔子,扬名立身的好机会。司马迁流着眼泪应承父亲的嘱托:“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我虽然不聪明,也定要试一试,不辜负您的教诲和期望。

司马谈死后不久,司马迁便赶到泰山向武帝复命,同时参加了封禅大典。这次封禅是在公元前110年(即武帝元封元年)举行,武帝因此特地把年号改为“元封”,表示“是岁始建汉家之封”(《自序》)。封禅完毕之后,武帝帅师巡边,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向匈奴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十八万骑兵。武帝听信方士的话,想求见所谓蓬莱神仙,以求长生不老,便继续往各地去巡祭天地。后来跑遍名山大川,还出过海,也没能遇到神仙,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甘泉宫。不过在此之间,他也做了件好事。早在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河南濮阳)决了口,泛滥成灾,当时武帝曾命汲黯、郑当时征发犯人去堵塞决口,可武安侯田蚡却认为: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武帝觉得他说得对,做事不能违反天意,便改变主意,中止了塞河工程。这次巡祭山川,总算想起了这未完工的塞河工程。他派汲仁征发兵卒数万人去恢复塞河工程,自己随后亲自视察,并令文武百官负薪塞河。塞河工程的艰巨场面感动了汉武帝,作了两首悲凉的楚歌,感叹“河伯不仁,泛滥不止”,默祷“宣房塞兮万福来”。事后,武帝在瓠子新堤上兴建了宣房宫,以示纪念。司马迁扈从武帝,亦亲临其地,感到水利对于民生的重要,遂作《河渠书》。

司马谈死后三年,即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二十八岁,父亲的三年之丧过后,司马迁子承父业,做了太史令(在汉代,通称太史公)。应劭《汉官仪》:太史令,属太常,秩六百石,掌天时星历,凡岁,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奏良日,6

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主要掌管天文星历和占卜祭祀的事情,同时兼管文书和记载朝廷大事,在汉代统治者眼里,不过是一种低贱的职司,“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报任安书》),与算命卜卦的巫师相近,可见身份地位低下。尽管如此,历代的史官并不因此感到卑微,他们往往为人正直,不屈服于权势,为记载天下大事的职责而自豪。

司马迁当了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收集资料,为写《史记》做准备,他感觉到这是他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他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继承政治清明的时代),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自序》)周公与孔子之间,孔子与司马迁之间是否真的相继隔了五百年,恐怕未必,不必细究,这句话也就是个心理暗示:轮到我了!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神圣化,找到完成这一艰巨事业的精神支柱。

写《史记》是其一辈子的事业,但不是他的职业,他既然领受俸禄,自然还得去执行自己职分以内的事。古代统治者相信战国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的原理,附会帝王的更迭和朝代的兴替。秦人认为自己承应水德,所以采用《颛顼历》,因为颛顼以水德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土克水,汉灭秦,自然汉朝承应土德,《颛顼历》不再适应新兴的汉帝国。武帝既已完成封禅大典,表明汉家已经名正言顺地统治了天下,这就要求用新的一套典章制度去巩固自己的政权,改历成为改制中的重大项目之一。

改历的工作由司马迁、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共同担负,公元前104年,新历制成,朝廷宣布改历,此历法名《太初历》,即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夏历。和因封禅而改元一样,武帝又把年号元封改为太初。

过了五年安静著书的日子之后,第六年(即公元前99年)司马迁的人生发生转折。这一年李陵带兵与匈奴战,兵败投降匈奴,未能自杀殉节。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遭受牢狱之灾。一年后,被判诬上,定为死罪。当时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的人,如果能用钱赎罪,或者改受宫刑,都可以免死。司马迁官微家贫,拿不出巨款,又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为了完成他的著作,他毅然接受宫刑。

公元前96年,司马迁四十岁,出狱后做了中书令,中书令虽是一种掌管机要的显职,但却是宦官。公元前93年,他给朋友任安写了一封回信——《报任安书》,申明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发愤著书。

关于发愤著书,司马迁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话: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些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而思 7

来者。

1、《史记·鲁仲连列传》: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羑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

西伯侯姬昌是纣王手下的一名高官,后因武王伐纣成功才被追封为文王。文王因与纣王审美观不同而被拘留。据鲁仲连所说,九侯、鄂侯、文王是商纣王手下地位极尊的大臣,九侯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是一个温柔贤惠的美女,九侯为讨主子欢心就把女儿献给纣王作妃子,没想到纣王不但不领情,反觉得姑娘不中他的意,心里很不爽,大约那姑娘在纣王眼里是个木头型的冷美人,看过《封神榜》的人都知道纣王喜欢的是妲己那种狐媚型的娇艳女子。纣王心中不称意,就下令把九侯剁成肉酱出气,鄂侯为九侯争辩,说九侯是一片忠心,无意触怒大王。纣王迁怒于人,把鄂侯做成了人肉干。文王不敢强辩,只微微叹了口气,纣王不好因叹口气就杀掉重臣,只好关他的禁闭。“羑”通“牖”,即今河南省汤阴县以北的牖城。坐牢无事,正好读书,文王研究起八卦图,相传八卦为伏羲所画:

(记忆卦画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巽下断,坎中满,离中虚,艮覆碗,兑上缺)

为表示复杂的客观世界,八种符号远远不够,文王就将符号按上下位置排列组合得六十四卦。

2、《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游历于陈国、蔡国之间,楚王听说孔子是个贤人,就派人去迎接他,陈、蔡两国的执政大夫心里就犯了嘀咕,心想:楚国是邻近的大国,孔子一旦为楚国所用,我们这些小国的执政大夫就危险了,因为我们的执政观念和方法与孔子的想法不和,他得势之后,肯定会拿咱开刀,于是相约发兵围住孔子师徒一行人,不让他们到楚国去。后来子贡溜了出来,找到楚昭王,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才逃过一劫。

鲁哀公十四年春天,鲁国的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一的叔孙氏手底下的一个小兵捕获了一只麒麟(龙、凤、龟、麟,四大神兽),麒麟,圣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时才出现,乱世而现,其命恐不久。孔子见麟而叹,自己的命运就像这只麒麟。转念一想,我不能就这样如蝼蚁般死去,“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而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共242年。

孔子为何而作春秋?

《孟子·滕文公》: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董仲舒:周道衰微,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以达王事而已矣。

孔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十二诸侯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得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jiā,融洽)。

次,排列,加工,整理,融入自己的政治理想,较符合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声明。

3、楚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也有人认为楚怀王的儿子楚倾襄王放逐屈原于湖南长沙而后作离骚。

4、《论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将左丘明放在前面,借以自重,看来左丘明应是比孔子年纪大些的长者,是个品格高尚的人。孔子活了73岁,左丘明恐怕比他要长寿,因为据《十二诸侯年表》在孔子死后,“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5、同学之间的倾轧。孙膑与庞涓都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他们还有两个同学:苏秦、张仪,学得是游说(外交,又名国际关系)。苏秦、张仪,一个合纵,一个连横,事业不同,却也能相互帮助,苏秦先富贵,资助张仪游说秦王,张仪在秦国立足后,发誓只要苏秦在一天,就不会破坏他的合纵事业。孙膑与庞涓两个人就不同了,庞涓先在魏国得意,荣升大将军,怕孙膑出山后,自己那点能耐敌不过孙膑,地位名誉不保,遂先下手为强,把孙膑招来,借魏王之手将孙膑两 9

脚砍掉(膑刑),还在他脸上刻字(黥刑),使他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后来齐国的使者来魏都大梁访问,孙膑抓住机会跟齐使见面,齐使慧眼识英才,把他偷运到齐国,齐威王拜孙膑为军师,后来在齐魏交兵时,用减灶法诱敌深入,大败庞涓于马陵。

6、吕不韦为秦相时,学习战国四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的养士遗风,养士三千人,使人人著文,集食客所著文成《吕氏春秋》。书成,悬之咸阳市,置千金其上,有易一字者辄与之。

后因嫪毐后宫淫乱之事而受牵连,同时嬴政为掌大权,遂让吕不韦归其封国。

7、韩非口吃但擅文章,见韩之削弱,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孤愤》、《五蠹》之书传至秦,秦王见之,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囚秦乃因同学李斯(同师从荀子),李斯忌贤害能,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理阐明韩非为韩国王室后裔,必不肯尽心为秦国办事,人才不为己用,就得杀掉以除后患。于是秦始皇将韩非囚禁,李斯乘机毒杀。其实早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就批驳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现在他却拿以前批判过的观点来害人,可见为了名利,人可以随时改变立场。

8、《诗经》305篇,绝大多数都是爱情诗,圣贤发愤为作的也有,如表现亡国之叹的《黍离》。

司马迁整段话比物连类,不顾其实,书愤而已。

司马迁具体卒于何年,因何而死,史书典籍均无明确记载,至今尚无定论。《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自序其生平事迹,但他不能预测自己何时死,因何而死,更不可能记录。《汉书·司马迁传》中班固本应该记载司马迁之死的,却没有记载。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亦未尝注明。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子长游踪》中说:“(迁)后为中书令,卒必在武帝之末„„巫蛊之狱,戾太子之败,迁固亲见之。又四年武帝崩,《汉书》本传于《报任安书》后言迁卒,则在武帝末,或更至昭帝也。”他判断司马迁死在武帝末至昭帝初这段时期之内,但未说怎么死的。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说:“要之,史公卒年虽未可遽知,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认为司马迁死于汉武帝统治末期,约在后元二年前后,也未说怎么死的。司马迁卒年已不可确考,“与武帝相终始”,几已成定论,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然其死因却尚可争论。

郭沫若先生在《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一文中说:“似乎司马迁之死,有点不明不白„„可能是不自然的骤死。”第二年郭沫若先生在《关于司马迁之死》一文中推测司马迁可能是再度下狱而死,对“不自然的骤死”作了解释。郭沫若先生主要根据两条材料:

其一,在《太史公自序》篇末,裴骃《史记集解》引卫宏《汉书旧仪注》: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其二,葛洪在《西经杂记》卷六说:

(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

葛洪所论基本与卫宏所述一致。同样的材料还被陈寿引用到《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王朗之子王肃与魏明帝曹叡问对,曹叡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王肃对曰:“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以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卫宏是东汉初年有名的学者,他的话可信度应该高一点,葛洪与陈寿都是晋代人,他们的记述很可能就是根据卫宏的言论。

“有怨言,下狱死”,是因果句,“有怨言”是因,“下狱死”是果,司马迁果真是因有怨言而下狱死的吗?

依据上述材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推测:

汉武帝听说司马迁写《史记》(那时司马迁自名曰《太史公书》),就让他把已完成的部分拿给自己看,想先睹为快,看过之后,对司马迁的“实话实说”很生气,便将他自己的本纪和他父亲景帝的本纪都削去了。本想治司马迁的罪,但恐授人以柄,落下个心胸狭窄的名声。后来逮着司马迁为李陵降匈奴辩护的机会,找了个大不敬、污蔑君上的理由,将司马迁下狱治罪。当时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的人,如果能用钱去赎罪,或者去受腐刑(宫刑),都可以免死。司马迁官微家贫,俸禄才每年六百石,拿不出巨款来给自己赎身,又得不到朋友的救助,为了完成《史记》,他选择了另外一个可以活命的方法,自请受宫刑。在狱中幽囚了四年之后,于公元前96年出狱。

《汉书·司马迁传》说:“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司马迁毕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至少文章写得好,《汉书·公孙弘传》说:“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文章才情与当时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并列,有“西汉文章两司马”之称。武帝觉得挫了司马迁的锐气,今后使用起来肯定顺手,且司马迁比一般的后宫宦官强多了,于是就提拔司马迁做了宦官之中的高级官员——中书令。中书令是个什么样的官呢?据卫宏《汉旧仪》说:“中书令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大唐六典》卷九引)其职务是将皇帝的诏令下达至尚书,并将尚书的奏疏呈给皇帝,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在皇帝身边做事就是近臣,沾着帝王的光,且俸禄一千石,相对于坐冷板凳看书写书的六百石太史令,说“尊宠任职”并不为过。但司马迁心里很痛苦,他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11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安书》)写《史记》成为司马迁唯一活着的精神支柱,“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他牢记祸从口出的深刻教训,定然不会再在武帝面前评论是非了,他需要安全地将《史记》写完,在未完成之前,他不当有怨言。《史记》于何时完成的呢?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说:“今观《史记》中最晚之记事,得信为出自公手者,唯《匈奴列传》之李广利投降匈奴事,余皆出后人续补也。”李广利帅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是在公元前90年(即武帝征和三年)。据此,可能司马迁就在这一年作了《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末尾说:“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把《史记》一书的目录篇数字数都总结了出来,那么可能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史记》。在此期间,他给朋友任安写过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报任安书》,征和二年写的,信里说自己已没有资格,也不想再“推贤荐士”,为别人说好话了,虽然对于自己的受刑有牢骚和抱怨,但他第二年还活得好好的,证明武帝并未将他怎样。从受刑到写完《史记》,司马迁隐忍了约九年时间,没有必要九年后突然愤愤不平,抱怨不断,引起汉武帝的注意,而再次下狱受刑。即使是因为巨著完成,心里已然毫无顾忌,突然大胆起来,也不至于故意口出怨言,在武帝面前自寻死路,要知道,即使你著述完成,“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太史公自序》)武帝也可以找出来,随时将其毕生心血付之一炬的。司马迁没有必要开罪汉武帝,这一点,他心里应当是清楚的,即使是因为伟业完成,也不至于狂悖。

清代学者王鸣盛认为卫宏的话不足信,他说:“今观《景纪》绝不言其短。又迁下蚕室在天汉三年,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其卒在昭帝初,距获罪被刑盖已十余年矣,何得谓‘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乎?与情事全不合,皆非是。”观卫宏所言,“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三个短句连接紧密,节奏紧凑,其间隔时间定不太长,依王鸣盛考证,司马迁下蚕室受宫刑至卒于昭帝初,期间约隔十余年,卫宏的话自然就与情理不合。

郭沫若先生又根据桓宽《盐铁论·周秦》中的有关论述推测司马迁可能是再次下狱死,其记载如下:

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仪,恒于苟生。何者?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由得受俸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闵,况众庶乎?

文中所谓“今”,指距离盐铁会议召开的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很近的年代。当时有的人下蚕室成为太监之后为皇帝所用,做皇帝的跟班,俸禄丰厚,地位显耀,与司马迁经历类似,郭沫若先生疑心这有的人就是暗指司马迁。司马迁受宫刑后做了中书令,官阶很高,可谓“载卿相之列”,“就刀锯”很像是指司 12

马迁再次下狱死。当时做了太监而后为人主所用,身以尊荣的人,何止司马迁一人,且所谓“就刀锯”不一定就是指死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说:“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哉!”“刀锯”指的是宫刑。仔细分析《盐铁论》中的这段文字,“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闵”,应当这样理解:所以有的人靠做太监爬到与卿相等列的位置,他们因此而受到宫刑的痛苦是得不到君子的理解和同情的。“不见闵”的原因早已由上句——“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交待清楚。更何况司马迁不是“无行”、“贪利”之人,他“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可谓尽职尽责;他“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可谓正直敢言。如果说他贪,也不过是贪名而已,而非贪利,他重名,欲“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太史公自序》)。桓宽是有识见的学者,虽瞧不起太监,也不至于污蔑司马迁。

朱似愚在《从“史记”的整理说到司马迁的卒年》一文中较支持郭沫若先生的观点,他说:“卫宏的话,正是郭沫若先生所谓‘不自然的骤死’的一个有力的证明。”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司马迁不是因为这样的文字之祸而死,则最有可能的就是武帝所说‘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汉书·车千秋传》)之无辜牺牲者了。”因巫蛊之祸而死的人数以万计,司马迁见及巫蛊案,《史记》中有不少证据,如《田叔列传》:“田仁主闭守门,坐纵太子,下吏诛死。”那么司马迁是因巫蛊案受牵连而死的吗?武帝只是说“流及士大夫”,司马迁当时已不在士人君子之林,不可能受祸。司马迁说:“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报任安书》),曾为太史令,太史令在下大夫之列,而今他已是太监,早不在大夫之列了。又说:“乃欲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报任安书》)”证明他与士人君子不再是同类。一个不再“论列是非”的人,一般不会再受牵连。

那么司马迁究竟是怎样死的呢?李长之在《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中说:“以他(司马迁)的倔强,自杀很有可能,他觉得任务已了,或者就不必苟活了的吧。——《史记》的创作,差不多占了他半生!”笔者亦疑心他是自杀的,他将全部的激情与热血都熔铸在《史记》里,《史记》成书之后,他不用再含辱忍垢、隐忍苟活了,面带微笑、含泪而死,当是他人生的结局。面带微笑是因为他完成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算是对父亲有交待了,且以他的才气和呕心沥血的努力,《史记》定然会盛传于世,“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应该是做得到的。眼中含泪是因为可遗憾的事情太多,自己受了宫刑,有辱祖先,断了司马家族的香火,无颜见黄泉之中的父母先人。没有一个真正的知己,只能在孤独中离开人世,太凄凉。

司马迁的情感极浓烈,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寂寞在,他不止是愤懑,也有同 13

情与热爱在。他羡慕管鲍之交,憎恨“富贵多士,贫贱寡友”(《孟尝君列传》)的世态人情;他同情自沉汨罗江的屈原,称其“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每观其文,“悲其志”,“未尝不垂涕”;他爱奇,尤爱人中之奇(杨雄《法言·君子篇》:“多爱不忍,子长也!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项羽、李广都是才气过人,有着英雄的魄力与豪情,这样快意的英雄竟都是自刎而死。这些人都是和司马迁的精神最相连属的,所以写到他们的文章——《屈原列传》、《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也便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司马迁“早失二亲,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报任安书》);虽然有一个女儿,但女儿早已嫁给了后来官至丞相的扬敞;在下狱遭刑时,“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报任安书》),感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恐怕这之后连一个说话的朋友也不再有。只有写《史记》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他可以借历史人物抒情,在历史里宣泄他的爱恨情仇。《史记》完成之后,他连这块最后的精神家园也失去了,失去了自语的平台,连同多年来的坚忍,终于可以轻松了,紧张过度的神经也就突然间断裂了。

桓宽在《盐铁论·周秦》中说:“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莫不耻也。”受过宫刑的人在士人君子眼中就不再是人了,人人以之为耻,遇见宦官,这些君子恐怕会以白眼相待。司马迁本欲“列于君子之林”(《报任安书》),但他却为君子所不耻了。司马迁崇拜孔子,他继《春秋》而作《史记》,对孔子是“心向往之”,入孔庙则“只回留之,不能去”(《孔子世家》),然而“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报任安书》),连自己的精神偶像孔子也以太监为耻,怎么不能让他伤痛欲绝。

史记 高祖本纪 篇6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①,皆言其情②。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③,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④。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⑤,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⑥,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⑦,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①无敢:不能。隐朕:瞒我。②情:真情,这里指心里话。③慢:简慢无礼 ④同:同享、共享。⑤害:忌妒,嫉恨。

⑥筹策:谋求,计谋。帷帐:军帐,幕府 ⑦馈饷:粮饷。

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项籍

苏洵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唉!以项籍百战百胜的才能,而最后却兵败垓下(地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而死,对此倒也不必奇怪。我从钜鹿之战中,即看出他的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未尝不对他很晚才死在垓下感到奇怪。当项籍渡过黄河北上之时,沛公才开始整顿兵马向武关进发,这时项籍如果率领军队去进攻秦国,趁着刘邦军队的锐气而利用它,就可以攻占咸阳,控制住全天下。但他不知道运用这种策略,却愚蠢地去同秦国的将领争一日胜负的名声,既然已经在钜鹿大获全胜,却又在黄河以南新安县一带往返作战,等到他到了函谷关时,刘邦早已经进入咸阳几个月了。秦地人民既然已经安心接受沛公的统治,而对项籍产生了仇视心理,那么势必不要再强迫他们臣服项籍了。所以项籍虽然把刘邦改封到汉中,而自己最后建都在彭城,致使刘邦仍然能够再次占领三秦。这样,天下的形势就要归汉,不会归楚;楚虽然能百战百胜,还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说:项籍终于在垓下战败身亡,钜鹿之战就已出现预兆了。

史记

项羽本纪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②?何兴之暴也③!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④起陇亩之中⑤,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⑥,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⑦,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⑧,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⑨,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⑩,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1),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12),过矣(1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14),岂不谬哉!

①周生:汉代儒者,姓周。盖:大概。重瞳子:两个瞳人儿。②苗裔:后代。

③何兴之暴:怎么起来得这么突然。

④尺寸:形容很少。埶:同“势”,权势,权柄。又:有人认为“尺寸”指尺寸之地,这句在“寸”字后断句,“乘执”属下句,是趁势的意思。⑤陇亩之中:田野之中,指民间。“陇”,同“垄”。⑥五诸侯:指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个诸侯国。⑦位 :指王位。不终:指没有维持下来。“终”,到最后。⑧背关:舍弃关中。“背”,弃。

⑨矜:夸。功伐:功劳,“伐”与“功”同义。

⑩奋:振,这里有极力施展的意思。师古:效法古人。(11)力征:以武力征伐。(12)寤:同“悟”。(13)过:错。

(14)乃:竟然。引:拿过来,这里有找词儿的意思。

《史记集解》训诂研究 篇7

一、第一章:《史记集解》的训诂内容与训诂方法

第一节:《史记集解》的训诂内容。《史记集解》注释内容十分丰富, 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古代注释材料。 (1) 释词。幼而徇齐。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墨子曰:‘年逾十五, 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 疾;齐, 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 (《夏本纪》) 。【集解】郑玄曰:“朔, 北方也。” (2) 注音。望于山川, 辩于群神。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辩音班。”骃案:“郑玄曰‘群神若丘陵坟衍’”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 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 姓驺氏。 (《东越列传》) 【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 (3) 校勘。披山通道, 未尝宁居。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披, 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鐫, 陂者旁其边之谓也。披语诚合今世, 然古今不必同也。”万国和, 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多’, 一作‘朋’。” (4) 释句。桑土既蚕, 於是民得下丘居土。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大水去, 民下丘居平土, 就桑蚕。”田上下, 赋中上。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田第三, 赋第四。” (5) 释典制。敬四辅臣。 (《夏本纪》) 【集解】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 前曰疑, 后曰丞, 左曰辅, 右曰弼。”用命, 赏于祖。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天子亲征, 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即赏祖主前, 示不专也。” (6) 释名物。舜乃在瓥玑玉衡, 以齐七政。 (《黄帝本纪》) 【集解】郑玄曰:“瓥玑, 玉衡, 浑天仪也。七政, 日月五星也。”其篚玄纁玑组。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此州染玄纁色善, 故贡之。玑, 珠类, 生於水中。组, 绶类也。” (7) 考地理。西至于流沙。 (《黄帝本纪》) 。【集解】《地理志》曰流沙在张掖居延县。肇十有二州, 决川。【集解】马融曰:“禹平水土, 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 分置并州。燕、齐辽远, 分燕置幽州, 分齐为营州。於是为十二州也。”郑玄曰:“更为之定界, 濬水害也。” (8) 补充史实。而蚩尤最为暴, 莫能伐。 (《五帝本纪》) 【集解】应劭曰:“蚩尤, 古天子。”瓒曰:“孔子三朝记曰:‘蚩尤, 庶人之贪者’。”官名皆以云命, 为云师。 (《黄帝本纪》) 【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 有云瑞, 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 夏官为缙云, 秋官为白云, 冬官为黑云, 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 因以名师与官。”第二节:《史记集解》的训诂术语。 (1) 某, 某也。治五气, 艺五种。 (《黄帝本纪》) 【集解】骃案:“艺, 树也。” (2) 曰。以处草莽, 跋涉山林。 (《楚世家》) 【集解】服虔曰:“草行曰跋, 水行曰涉。” (3) 犹。犂明, 孝惠远。 (《吕太后本纪》) 【集解】徐广曰:“犂犹比也。诸言犂明者, 将明之时。” (4) 言。始事事。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言其人有德, 必言其所行是事, 因事以为验。” (5) 所以。子为政, 慎以礼。 (《吴太泊世家》) 【集解】服虔曰:“礼, 所以经国家, 利社稷也。” (6) 若 (如) 今。平谢曰:主臣! (《陈丞相世家》) 【集解】张晏曰:“若今人谢曰‘惶恐’也。马融《龙虎赋》曰‘勇怯见之, 莫不主臣’” (7) 貌。夔夔唯谨, 如子道。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和敬貌。” (8) 一作、又作、一本作、他本亦作、一云、一曰。广川殷忠。 (《儒林列传》) 【集解】徐广曰:“殷, 一作‘段’, 又作‘瑕’也。”子庆为王。 (《五宗世家》) 【集解】徐广曰:“他本亦作‘庆’字, 惟一本作‘建’。不宜得与叔父同名, 相承之误。”秦始皇帝三十三年西北取戎为三十四县。 (《六国年表》) 【集解】徐广曰:“一云四十四县是也, 又云二十四县。”为其老, 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 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 笑而去。良殊大惊, 随目之。父去里所, 复还。【集解】徐广曰:“一曰:‘为其老, 强忍下取履, 因进之, 父以足受, 笑而去。良殊大惊。父去里所, 复还。’”第三节:《史记集解》的训诂方法。《史记集解》注释《史记》“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 大量借助于前人的注释成果, 释义主要采用的是义训和声训的方法。 (1) 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谓之义训。《史记集解》对词义的训释以义训最为普遍, 例如:幼而徇齐。 (《黄帝本纪》) 【集解】骃案:“徇, 疾;齐, 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日月所照, 莫不砥属。 (《黄帝本纪》) 【集解】王肃曰:“砥, 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 (2) 声训。《史记集解》注音多用直音和反切。聚之咸阳, 销以为锺鐻。 (《秦始皇本纪》) 【集解】徐广曰:“音巨。”相提而论, 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魏其武安侯列传》) 【集解】徐广曰:“提音徒抵反。”《史记集解》十分重视破假借字的工作, 例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万石张叔列传》) 【集解】徐广曰:“‘讷’字多作‘拙’, 音同耳。古字假借。”

二、第二章:《史记集解》的训诂特点

裴骃在《史记集解序》中明确地表明了他撰写的原则, 我们分成五点来说明《史记集解》注释的特点和价值。 (1) “增演徐氏……以徐为本, 号曰《集解》”裴骃“增演徐氏”, 保留了大量《史记》传本的异文, 对于《史记》文本的校勘具有重要的价值。 (2) “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 豫是有益, 悉皆抄内”。裴骃注释《史记》博引载籍所引诸书, 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例如:九族既睦, 便章百姓。 (《五帝本纪》) 【集解】骃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 百官’。郑玄曰:‘百姓, 群臣之父子兄弟’。” (3) “删其游辞, 取其要实, 或义在可疑, 则数家并列”。裴骃在选取故说时, 删去浮词, 专采史实精要, 遇到歧义不便折中者, 也罗列出来, 以存其旧, 供人择善而从。晋人皇甫谧, 著有《帝王世纪》一书, 《集解》多有引述。《帝王世纪》全十二篇, 起三皇, 尽汉魏, 载录了许多《史记》与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 足资考稽, 但是因为多采自经传图纬及俗文野史, 部分内容谶纬附会, 所以裴骃没有采取。 (4) “时见微意, 有所裨补”。裴骃在引他注时, 自己亦作注释, 裴骃慎于纠谬, 所发案语多是对他注的案断和补充。例如:齐桓侯客之。 (《扁鹊苍公列传》) 【集解】案:傅玄曰:“是时齐无桓侯。”骃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盖与赵简子颇亦相当。 (5) “未详则阙, 弗敢臆说……班氏所谓‘疏略抵捂’者, 依违不悉辩也“《史记集解》注释风格严谨, 遇到未详疏漏和矛盾难明的地方, 就阙而不论, 仅仅指出而不作臆断妄测。例如:玄武侯。 (《项羽本纪》) 【集解】徐广曰:《诸侯表》中不见。

魔兽大史记 篇8

2004年夏末,ToD来到了韩国,和他的队友G rubby、Zeus、FuRy和FoV一起去实现他们作为职业玩家的梦想。出发前,他在精神上做好了准备,所以对于新的环境的适应毫无问题。这个20岁青年典型的一天行程是随时准备起床,冲个澡,穿好衣服,决定好目的地后出去吃饭,然后去网吧练习很长的时间直到吃饭的时间。饭后休息一段时间,再回到网吧练习更长的时间直到睡觉。他们日程表上唯一不同的时间是当他们要花一天时间去首尔或者去打TV games时。

ToD过了四个月这样的生活,并从未抱怨过。Four Kings为这个团队提供了一份很好的预算,而且住宿条件也很好。当圣诞节到来的时候,ToD承认他开始有点想家了,但只是因为他十分想念的家人。在4K的探险之旅即将结束的时候,ToD克服了思乡病,他决定在韩国再呆几个月以便参加wEG第一个赛季的比赛,而不像他的队友Grubby和Zeus那样回国。在MBC和Ongamenet上分别输给Freedom和ReiGn后,ToD在两个联赛里都遭到了淘汰。那时的他几乎快疯了,因为他相信自己本可以走得更远。所以,ToD决定把wEG作为他的复仇时刻,这一次我要在下一个联赛中做得更好。不幸的是,他在小组赛的第一场比赛就输了。世界上很多顶级选手都被邀请去参加WEG,而ToD有机会遇见和挑战他们,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很重要。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是美国人shortround。他们住在同一个房间,当进行游戏时一直支持着对方。当ToD找到一个iadder对手的时候,shortround会大叫“干掉那个笨蛋,ToD”,此外,他们已经认识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们以前都在aT战队呆过。在旧金山的WCG等其他大赛上也见过面。

ToD的陪练团队和他在4K训练时的也不再相同。他一天的典型行程还很以前很相似,除了他练习得比以前少一些,这是因为他在面对暗夜时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他逐渐对这个游戏产生了厌倦。WEG在生活上的安排和ToD所期待的不太一致,尽管他认为还不错。由于全是亚洲食品,伙食很不对他的胃口,不久他便得了厌食症。他还希望能尽量住得离首尔近一些,他说那是唯一有趣的地方,但很不幸在公车时间里没有巴士能把他们拉到那。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WEG组委会才在一些特殊的夜晚把他们带到首尔,使他们能在那享受一下夜生活。脱离了游戏,ToD可以花时间外出去感受韩国文化。

总的来说,这次旅行对他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经验。对他来说韩国文化里的有些东西实在很难理解,但这不是大问题。那里的人都很善良,那是个相当安静和平和的地方。六个月里他从未目睹过一次车祸或者任何人在市场里偷东西,又或者听到什么凶杀案,甚至没看到任何人打过架。和欧洲和美国比起来,在韩国纪律是最重要的。在欧洲,大家在打ladder时从不关心他们的名声和其他什么的,当他们输掉一局时没有人会说gg。大多数人在失利的时候会很生气,在美国也差不多是这样。ToD很久以前在Azeroth(即欧洲BN)打,并在那个服务器拿到了排名第一。而他在Kalimdor(即亚洲BN)就很困难,几乎所有的人都很有礼貌,喜欢也没有很多hacker,大家在游戏结束都会说gg,没有人会骂脏话。他们比欧洲人更能接受失败,他们很注意他们的名声所以他们都时刻努力保持礼貌的态度,从失利中吸取教训而得到进步。这点很好地教育了ToD,并且被他认为这是最好的前进的途径。ToD多次表示过如果他没有去韩国,他将无法达到目前的水平。

“人王”长成

ToD和Sky很长时间以来都在为“世界第一Human”的名号而奋斗着。lnsomnja是大家心目中Human的精神领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lnsomnfa的状态已不如从前,操作也有些跟不上节奏。ToD则以自己在欧洲Human中少有的硬朗作风独树一帜,并且多次战胜Insomnla,确立了自己欧洲Human王者的地位。2005年WCG世界总决赛半决赛是一场宿命的对决,ToD在这场比赛中的失利使Sky成功挺进了WCG2005的决赛。这是Sky第一次在重大赛事中战胜ToD。不久之后,2006年初的Sta rsWar2邀请赛TaD再次负于Sky,似乎在与Sky的“世界第一Human”的争夺中落了下风。

虽然ToD一直是世界超一流的选手,但是他总是在世界大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圆了他世界冠军梦的是2006年的WEG Maste rs。在比赛中,ToD一开始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依靠xlaOt顽强击败Gostop才获得了加赛的机会,最终在加赛中胜出,跻身四强。这时,他的运气似乎来了。半决赛给了他一个复仇的机会,他也没有放过机会,战胜了Sky。“当我胜利以后看见了Sky的眼泪,我也少了几分喜悦。我本希望我们两个在赛后都能很高兴。”这番话语也流露着人王的率真。

4K双雄会师WEG Masters的决赛,这在半决赛之前是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ToD之前在多次大赛的决赛中输给过Grubby,而这次他则功德圆满,拿到了自己最有分量的世界冠军。成为了“大师中的大师”,此后ToD状态渐入佳境,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颠峰,代表4K在世界赛场上赢得了无数荣誉,其中包括数次WC3L联赛冠军,而且他和Grubby曾经被公认是最强的2v2组台。

时隔半年,在WCG总决赛的赛场上,Sky和ToD这两位当世最强大的人族选手再次碰面了。不过与上一次半决赛的排场不同的,这一次的见面将是在更加盛大的WCG总决赛的最终决赛战场上。这次,ToDX成就了Sky两连冠的伟业。从2006年底开始,ToD移居到中国北京生活和训练。随着近两年中国魔兽的崛起。这里对于他来说是更好的环境,也有着更优秀的选手一起交流。但是这也为之后他与4K的分别埋下了伏笔。2006年匆匆走过,2007年1月,4K击败MYM,再次获得了“世界第一战队联赛”WC3L的冠军,ToD在其中居功至伟。

随着在中国的定居开始,ToD获得了很多--中国本土比赛的威绩PGL季军、IEST亚军、wGT亚军。尽管如此,他世界大赛的成绩也没少拿。2007年,拥有众多世界顶级选手参加的暴雪精英赛在韩国首尔召开,ToD在这个全是“精英”的比赛中延续了无敌的势头,最终的决赛他以2:1的比分战胜老对手FoV,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随后,EM第一赛季冠军的头衔也被他收人囊中,并且他还获得了2007年WCG欧洲杯的亚军。凭借着这么多有分量的大奖头衔,在德国举行的、有着“电竞奥斯卡”之称的第4届“eSports Award”的颁奖典礼将“2007年度最佳魔兽选手奖”颁给了

ToD。在著名电竞网站GosuGamers九月的榜单上,ToD和今年复苏后一直状态神勇的“月神”Moon携手登顶。

伤感的离别

事情就发生在眼前,2007年11月的MGC大赛上ToD在游戏里并没有挂4K的队标,当时可能没多少人注意到这个细节。11月7日,4KIngs官方网站宣布“浪漫人族”ToD这位Sky齐名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族选手正式离队。TOD就此发表的公开说法是:今天是让我感到悲伤的一天,为离开了我效力这么长时间的队伍。我在4K的日子里有很多乐趣,而且没有一件后悔的事。我希望队里的每个人在未来的时间里好运连连。我们仍然是朋友,即使我们不再玩这款游戏,我希望我们依旧是最好的朋友。

他的离开对目前缺兵少将的4K来说毫无疑问是沉重的打击。4K在Creo ophus进入不活动状态以后,本赛季已经失去了WC3L线下决赛的资格,又一位大将的离队使得昔日的几位王者中只剩下一直状态不佳的G rubby一人苦苦支撑,加上在去年离开4K的FoV,有人戏称FourKings只剩下TOne Kina。

笔者就此事联系了ToD,TOD则表示对此很失落,不愿意谈及。在持续了一段“无战队状态”后,ToD找到了新的东家——“德国战车”Mousesports。加入mouz,对于ToD来说将会是一项新的挑战。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将代表mouz参加WC3L和NGL比赛,并为mouz的荣誉而奋斗,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

谈到生活,“浪漫人族”却有个不浪漫的家庭。TOD的家庭已经分居很久了,他和他的妈妈一起居住在法国的南部;而他的妹妹和男朋友搬出去住已经有一段时日了,最近他们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他的哥哥则和他的爸爸一起住在法国的北部 这样的经历使得ToD更加珍惜家庭和感情,更加看重每天的生活,也使得他比同龄人更懂事。

ToD把游戏既看作兴趣又看作职业。虽然也曾经因此家人有过矛盾,后来家人发现他可以四处旅游并且可以挣钱,也都很支持他,可在最初并没有这么轻松。现在每天ToD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在没有感觉的时候,他或许一场都不打,但是如果精神状态良好,他就拼命地玩,最多的时候可能会打25场以上。

在ToD的游戏人生中,表现最强烈的就是率真二字,没有掩饰、没有虚伪。在2007年的PGL和E-Sta rs的比赛中,ToD都出现了放弃比赛的情况。“现在的赛事组织者都不够完善,如果我一直像亚洲选手那样妥协的话,他们就永远不会改善,事实上现在也只有我和Grubby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希望给那些组织者提些醒。很多选手心中都有意见,只是他们的文化造成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我不会这样。”这样的言论得到了以Grubby为首的很多选手的支持,并且在玩家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TOD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其他选手争取权益,而他就是他。

上一篇:查对制度操作流程表下一篇:老师,我有话想对您说作文30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