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简介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曹文轩简介(共7篇)

曹文轩简介 篇1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人物

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他本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忽然家庭条件“一落千丈”,只好失学跟父亲去放鸭,这对他是怎样的打击呀!由此他的“孤独之旅”开始了。在他的旅程中,首先是进入“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恐惧和无助,“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时刻压迫着他幼小的心灵。到了芦荡,“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夜里“迟迟不能入睡”,大自然使他感到人的渺小与卑微。恐惧过后孤独又来临,没有人交往,生活单调,无比寂寞。即使和父亲,也“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这样空虚的日子让他格外想家,然而家是回不去了。后来他和父亲习惯了孤独,既然不能“回避”,也只能习惯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于是他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也就“不再”感到“恐慌”了。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他和父亲奋力追赶惊散的鸭群,当杜小康大人一样地战胜了风暴,拢住走散的鸭子时,“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其实他的哭是委屈的哭,是激动的哭。因为这样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这样幼小的心灵和身体承担的;他承受了这样的“磨难”,“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所以激动得哭。当他惊喜地发现鸭子下蛋了,兴奋地大叫,叫喊声中有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2.环境描写

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1)鸭群。有关鸭子的描写在小说中占有一定的篇幅。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无比寂寞;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越长越大,“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了,“坚强”了。“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在生活的“阳光”下变得茁壮。

(2)芦荡

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风雨

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语言

这篇小说的语言也很值得品味。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写景状物准确、细致,如“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描写得周到入微;对环境、人物描写生动、形象,且富有深层意义,如“鸭们也长大了”一段,实际上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体现这些语言特点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许多。

二、问题研究

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同龄人的互相帮助、支持、学习、借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离开了社会,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

杜小康和父亲一天一天地放鸭,倍感寂寞,而且连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看似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的表现,在这样的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练习说明

一、结合杜小康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理解主题。

“环境”部分参见“课文研讨”。

心理活动的发展:①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③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④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⑤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⑥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⑧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⑨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⑩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这些心理活动串联起来,就是杜小康走过的“孤独之旅”。

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参见“课文研讨”。

二、鸭群是杜小康的最亲密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

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牧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鸭下蛋了!”的惊喜中。

三、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此题意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扩展语文学习,培养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答案略。

教学建议

一、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要从少年的视角解读,不要过分成人化。着重点是成长。

二、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仔细体会。

三、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课文研讨”里只举了几例。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他们喜欢的语句,品味体会。

四、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树立他们奋进的信念,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二、成长的代价──读《孤独之旅》(契丹)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草房子》一书的结构也很独特。在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始终的前提下,每一章(或相同题目的两章)相对独立,着重于刻画一位少年的成长。其中,《红门(一)》和《红门(二)》两章,就是以男孩杜小康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如果说,桑桑的成长是以他生病为契机,纸月的成长与她的“无父”的遭遇密不可分,那么,杜小康的成长,则源自他们家“一落千丈”的衰败,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很难忍耐的孤独。

孤独的来临,如同杜小康的家庭变故一样,是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曾经是村中富户独子的杜小康,曾经是“草房子”里的“领头羊”、让孩子们个个都钦羡不已的“大班长”杜小康,刚刚领受了“失学”的痛苦,又不得不跟随父亲踏上了“挽救家道”的征程。

小木船行驶在水上,“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时,当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在一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并非他这样一个初涉世事的孩子才有,连他那“饱经沧桑”的父亲,也不敢让小船和鸭子们停下来,“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当他们到达芦荡,“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的时候,孤独也如“万重大山”包围了杜小康,使他“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父亲与他之间的对话,也“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世界一方面被大量地省略和简化,另一方面,又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孤独”。他因此而胆怯,而恐慌。那恐慌无法驱除,即使紧紧地挨着父亲他也迟迟无法入睡。他“不堪”孤独的重负,开始“日甚一日”地想家,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但是,既然走入了那片芦荡,他们就已经再没有退路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流逝,“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杜小康所能做的,只有“承受”孤独,他已“别无选择”。在孤独无助的人生磨难中,温情脉脉的大自然,成为少年杜小康惟一的“避难所”。

黄昏时分,与炊烟一同飘起的河水的热气;从大河的东头升起的月亮;夏季青森森的万顷芦苇,以及芦苇丛中一种不知名的香草,在空气中散发出的缕缕清香;水边的芦叶里,几十只几百只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的无数的萤火虫……大自然,以它的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少年;以它的优美的姿态,感染着这个少年;以它的低吟浅唱、风花雪月,抚慰着少年那颗孤寂的心灵。大自然,既营造了无边无际的孤独,将少年屡屡抛入“无援之境”;又一次次向少年呈现出它宁静美好的魅力,使少年在孤独中日趋淡泊、沉静,日趋坚定、自信,并渐渐去除了浮躁,走入了一种冷峻、深刻的境界。从“不堪”孤独之苦,到“承受”孤独之艰,再到“享受”孤独之味,杜小康的世界终于“雨后天晴”,他发现“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当他经过与暴风雨的搏击,疲惫不堪地躺在一片芦苇上,嚼着白嫩的芦苇根,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那时,他却没有再哭。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有这样一段优美而温暖的描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在这些长大了的、漂亮了的鸭们背后,我们看到了那个少年的身影,他也长大了,坚强了,成熟了。

作者在节选时,将这段不足五千字的文字命名为“孤独之旅”,是有很深的意味的。人生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每个人都要“独自走过”,尤其是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孤独已经成为人类根本无法回避的一种“人生状态”。“面对孤独”,也就成了人生的一种必然。然而,孤独并非自闭,并非绝望,并非消极、消沉甚至坠入颓废的没落情绪。孤独使人类从原本狭隘的个人经验中解脱出来,使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与体悟在因孤独而获得的距离中得到了扩展,有了许多从前不曾有的发现。孤独使人的目光和头脑皆变得冷静,孤独助人去除了影响思维深度的浮躁和妨碍人观察质量的迷乱。因此,孤独不仅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需。罗曼·罗兰对于孤独,曾有这样的表述:“……关心社会生活的良好习惯,不应妨碍你们每个人倾注于内心的生活。在连绵不断的行动和感情的激流里,你们应该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离开人群,单独幽居,以便认清自己的力量的弱点,深入思考,然后像安泰那样,重新接触大地……”曹文轩在他很早以前写的一篇名为“论孤独”的文章中,也曾高度肯定孤独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它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静。”

对于杜小康而言,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已经成为他人生中一份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浸透着孤独感的一切,既困扰、磨难过他,也教养、启示过他。当他们父子二人因为放鸭误入他人鱼塘而再次陷入一贫如洗的困境时,当杜小康抬着病危的父亲回到油麻地时,他,已经不再是几个月前的那个杜小康了。虽然头发干枯、面容清瘦,但他“一双眼睛却出奇的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之神”。甚至当他后来在自己曾经读书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摊卖货时,“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令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都颇感震惊。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自己的年龄的少年了,他真的长大了。

成长,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经历过“孤独之旅”的油麻地的少年杜小康,一定会长大成人,因为那份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地雕刻了他的灵魂。

(特约撰稿)

三、“被抛”之后的神奇转变──读解曹文轩《孤独之旅》(徐妍)

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即是:人,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这是哲学上存在论的探险。

“被抛”在哲学上的含义不是某种现成的主体被外部客观世界所决定的“被决定性”,而是指此在根本的生存方式。借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就是:此在之为此在,就在于它始终被抛入这样的生存状态。作为此在,它无依无靠,既无现成的“由来”,也无现成的“所去”,它只是不得不去存在,不得不“存在在此”,“无家可归是在世的基本方式。”(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 ,第318页)这样的观点以世俗化的语言叙述,可以理解为:人所谓的正常秩序的生活只是人自以为“常态”的既成的生活。而实际上,这种既成的秩序随时都有可能“退出”或“超出”。风暴随时都会将人抛入一个“无家”的生存状态。但是,“被抛”不是命运的突兀逆转,而是人作为存在者寻找存在之本原的必然。

在曹文轩小说里,这样的“被抛”屡屡出现。或者说,进入曹文轩的小说世界,人“被抛”已经是一种常态的生存状态。仿佛,曹文轩小说中的人物生而为人,就是要遭受“被抛”的体验。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湾刚刚懂得人世间冷暖就因为父亲是个骗子“被抛”在别人的冷眼里(《红葫芦》);阿雏刚刚懂事,就“被抛”在仇恨的火焰里(《阿雏》);弯桥一睁眼就“被抛”入弃儿的命运(《甜橙树》);根鸟在一天清晨“被抛”在一个少年救少女的神话里(《根鸟》)……不止成长少年,少年的父辈更是不停顿地“被抛”入空中、深渊,如《红瓦》中的王儒安、杜长明、汤文甫、汪奇涵等的生存状态。当然,曹文轩小说的“被抛”对象主要是成长中的少年。少女在他的笔下还可以幸免,也许,曹文轩对于少女的生存状态还是给予了一位男性作家的呵护与祝福。

课文《孤独之旅》是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中的一个片段,亦是成长中的少年“被抛”的生存主题。课文一起笔,就交待了少年杜小康家境的一落千丈:“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这开篇一句暗示了人的脆弱和存在的强大:没有任何预兆的“被抛”虽然按照哲学的存在论的观点属于一种生存的常态,但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还是被理解为命运的偶然性灾难。虽然人平日里对命运的捉弄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挑战勇气,但如这般将人打入海底的突变可谓抵达了人的承受极限。所以,在这个如波涛般起伏的长句里,曹文轩使用了几个让心理陡转的副词和连词:“最”“但”“竟”“忽然”“只好”。它们一同传达了人在“被抛”的霎时间的无助和无奈。文中的“另一番境地”也许是存在的本真形态或者说人所必然面对的生存样式,但在长期既成的惯性的日常日子里,人早已遗忘了存在的本来面目。

当然,曹文轩虽然确立了存在论的主题,但不是在做存在论的哲学演绎。他只是在进入存在论的主题后更着意于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现这一存在论的主题。所以,《孤独之旅》在交待了人物的“被抛”后,将重点放置在:人如何面对“被抛”?即“被抛”的人如何承担悲剧?由此,曹文轩的小说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产生分野:曹文轩在小说里寄寓着曹文轩一向主张的高贵的古典悲剧美学。进一步说,就是人在“被抛”之后,不怨尤、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

还是让我们回到《孤独之旅》:杜小康和他的父亲虽然“被抛”离了生存的家园──“油麻地”,“被抛”向一个不知前路的“一片茫茫的水”,但他们没有呼天抢地地乞求怜悯,而是在绝望处依凭自身──放鸭、孵蛋,然后蛋再生鸭,鸭再孵蛋……,直到积聚足够的力量从“被抛”中回归家园。当然,在不知前路何在的“被抛”的过程中,人尤其怀念以往既成的生活,难免处于犹疑之中。所以,“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这里,“放鸭”对于“被抛”的少年来说意味着一种命运的“流放”,而“岸”与“家”则意味着一种心灵的“落定”与“依托”,虽然这种“落定”与“依托”在存在主义哲学词典里依然是一种暂时的“既成的生活”。与杜小康似乎相反,他的父亲“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但这只是表现方式与杜小康不同,“沉着脸”与“绝不”泄露了父亲内心里比儿子对家园──“油麻地”更深的情感。只是父亲的身份和一个男人的尊严使他必须将这份情感掩藏起来。这里,“被抛”之人的“犹疑”心理也体现了曹文轩小说艺术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摇摆”。在曹文轩看来:“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出犹疑不定的状态。”(曹文轩著《小说门》,第234页,作家出版社版)摇摆是“作为存在状态的写照。”(同上,第234页)但是,摇摆并不会否决人物对于行动的选择性。所以,无论是带着“哭腔”的杜小康,还是不发一言的杜雍和都明确一点:“前行是纯粹的。”“前行”在此处其实更凸显的不是“前”,而是“行”,因为“前”对于“被抛”之人而言,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可以栖居的空间,正如曹文轩将“前”设定在一个“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的“芦荡”。或者说,“前”只是相对于“后”而言,只是意味着“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但正是在这明知“前”无目的,或者说“前”就是为了中断以往既成的生活,“行”才表现出人在“被抛”之后的从容和高贵。于是,《孤独之旅》在度过了节奏湍急的心灵的激流与险滩时,终于进入了一个节奏舒缓、平稳的休止水面:“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被抛”到无望的深处,人才会惊异地发现人战胜自身的潜能。即在“前行”里,人终将忘记对前方的“茫然和恐惧”,从而打消回返出发地之念。

不过,在“前行”里悬置了与既成生活联系的犹疑感,只是人在“被抛”后所遭遇的考验开端。接踵而来的就是人在意识到“前行”只是一个比“家园”更遥远的地方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空间之时的孤独感。这才是孤独之旅的起点。也正是在此起点,一位成长中的少年的加冕仪式才刚刚庄严地开始。“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和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当一切都与以往既成的生活全无联系之后,杜小康才真正让“前方”占据心灵。但是,“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这个句子中一个传神的字“撩逗”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与成人的记忆力与健忘力成反比不同,少年的记忆力和健忘力成正比,即人在少年阶段记忆力越好,健忘力也越好,因为“前方”总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呼唤他的注意力,所以,他尽管留恋以往既成的生活,但很快会转移自己的兴趣。所以,杜小康在一个陌生之地开始将对“油麻地”的思念移情到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于是,借助少年的目光,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第一次打量“孤独”的面容。“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此处,出现了现代小说里久违了的风景描写。其中,“草滩”“凹地”“人家”“泥炉”“炊烟”等意象很有古典的风情,但却浸润着现代人无家可归的孤独感。与此同时,曹文轩还充满感情地描写了善解人意的“鸭们”:“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惟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这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些“鸭们”在前面已经出现,并一直陪同着“被抛”的主人一同上路。只是因为刚才我们的目光完全集中在“被抛”者的心灵波涛中,也因为这些鸭们一直没有感受到“被抛”的无助与孤独而仍然依循着“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的快乐的生存哲学而被我们所忽略。而此刻,当孤独如夜色弥漫整个大水之上的时候,“鸭们”也仿佛感受到并理解了“被抛”的孤独。但是,“鸭们”与主人的同舟共济与心心相印并不是“鸭们”在小说里存在的真正理由,他们存在的真正理由是:作者意欲让它们的存在使得《孤独之旅》中始终漫溢着古典的温馨与感动。曹文轩在《〈红瓦〉后记》里曾经针对现代形态小说的冷漠感批评道:“小说失去了古典的温馨与温暖。小说已不能再庇护我们,慰藉我们,也已不能再纯净我们。”(曹文轩著《红瓦》,第556页)由此,曹文轩决计在小说里保留住古典一脉的感动的力量。《孤独之旅》中的鸭们与他的近著长篇小说《细米》中的小狗翘翘,都给予了“被抛”的少年以温暖。

至此,“被抛”的少年与父亲接受了并应对了“被抛”后与“孤独感”的第一回合的交战,完成了少年成长的初始阶段并终于到达了一个休止阶段:在一个芦苇滩安下家来,与鸭们相伴。然而,只有到了休止阶段,才会痛定思痛。而与孤独联盟的两个伙伴──恐惧与寂寞也一同席卷而来,铺天盖地。因为人在“被抛”急速下坠的时分,还来不及反复体验“被抛”的各种感觉,而正是这一休止阶段,使少年杜小康窥见到了孤独的整个面孔,进而经历了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首先上场的是恐惧:“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如果说,少年在“被抛”之时已经与父亲一道经历了一种无限的弃绝之苦,如果说少年与父亲在“前行”之时已经饮尽犹疑的选择之苦,那么,此刻,他遭遇的则是一种空前巨大的颤栗:“前方”竟然是一个“永远逃不走”的地方。这一发现对于一个只有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记忆的少年来说可谓从自己的主人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接着,来访的是寂寞:“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如果说恐惧只是外部世界的强大给少年心灵带来的无边的压迫感,那么内心里渴望交流又无处交流的失语只能让语言最具创造力的少年感到死寂。少年在孤独的无限性的侵袭里不再顾及一个男孩的体面,开始做梦、大哭:“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在曹文轩的小说里,少年“大哭”是一个罕见且格外醒目的细节,它通常具有重新诞生前的灵魂受洗的象征意义。如《根鸟》在抵达百合花山谷后的大哭。“大哭”以后,少年已经可以面对孤独并承担这个世界赋予他的磨难。所以,当杜小康再度放弃回家之念并心平气静地与父亲一起去放鸭,不是他相信了父亲编织的春天的梦想,而是他能够直面强大的孤独,正如《孤独之旅》中写道:“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这样,杜小康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完成了他成长的加冕礼便顺理成章。在暴风雨来临的夜晚之前,他已经在各种磨难里磨砺了柔嫩的肩膀、手掌和脚板。尤其在心理上,他已经具备了一人承受孤独的勇气。这一点,在暴风雨前的一段景色描写中可以看出:“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这个句子尽管连续用了四个“黑”色,但叙述得很平静。事实上,与其说句子平静,不如说杜小康的内心世界已经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个一切皆黑的世界。“被抛”之后的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对于外部世界的突变已经磨练成波澜不惊的承受能力。而且,杜小康在芦苇荡里的成长仪式一直都在等待着这场暴风雨的降临。在此,“暴风雨”与“大哭”相似,在曹文轩的小说里都具有隐喻的功能。它寄寓着人物的重大命运的逆转或者重新诞生。这样说,似乎有些落入小说传统手法的俗套,但这只是表面的相似。实际上,曹文轩小说中的“暴风雨”不是表现作者意图的象征符号,而是一个灌注着情感与美感的意义空间。在《孤独之旅》中,“暴风雨”与“鸭们”的失散和被寻找始终联系在一起。杜小康父子可以不在意天气的骤变,但他们却惊慌于“鸭们”在暴风雨之夜的恐惧与颤栗。 这当然首先因为“鸭们”与他们生存密切相关:“鸭们”寄托了他们春天里能够回归“油麻地”的全部希望。但,同时,这份生存的希望又蕴涵了他们对这些相依为命的“鸭们”的深深情感。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少年而言,在朝夕相处的孤独的日子里,“鸭们”是他惟一言说的对象、生命里最孤独时分的伙伴、成长的证人,还是自身。正因如此,当“暴风雨”过去了,曹文轩一方面在“月亮”“天空”“芦苇根”等明亮又忧伤的意象里让少年确定自己已经长大并坚强,进而完成了少年的仪式,另一方面欢快、亮丽地写道:“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色彩与前面的基调完全不同,绚丽又辉煌,因为在这个空旷的芦苇荡,“鸭们”以缤纷的色彩庆贺自身的长大,同时也是在参加少年的成长仪式。

正是在孤独之旅中,一位“被抛”的少年经历了无助、怀念、孤独、寂寞、绝望等各种滋味。由此,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发生了神奇的转变。他变得明亮又坚强。

(特约撰稿)

四、感悟·联想·质疑──《孤独之旅》的师生对话(陈树元)

初中语文新教材发下来后,师生进行了预读。下面是教师在课下与几位学生对《孤独之旅》的对话交流,愿以此与同仁共同探讨该文及语文教学。

师:同学们读了此文,读出了什么?有哪些感悟呢?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

生1:我读出了小说节选的主旨:它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而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生2:我认为该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生3:本文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师:此文也启迪我们: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好,你们的理解很到位,很透彻,祝贺你们。

生3:我认识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难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生4: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生5:我认为他还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的孩子。

生4:我还认为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生6:我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在孤独的漫长的放鸭旅程中,杜小康从一个幼稚的少年,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后,变得坚强了。

师:对,这个标题意在揭示人物战胜自然与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此外,本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2:第二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还有该部分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些语句让我感动不已。我觉得: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须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自身的情感──孤独。杜小康战胜了这一情感。对此,我有亲身体验。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骑车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午饭后,爷爷奶奶说,不住下,早点儿回城吧。我便往回走,见途中一个村庄里有出殡的,就看起热闹来。后来,听到雷声,我抄近路走土道往家赶。骑到半路上,雨就下大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四处是密密的庄稼地,一个人影也没有,自行车不转轴了,天也越来越黑。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恐惧、孤独、悔恨一股脑涌上了心头。我在风雨中挣扎,推两步车子,挥一下脸上的雨水、汗水和泪水,掏一下盖瓦中的淤泥。过了好长时间雨渐渐停了。我只好扛起自行车,一步一步地往公路上“跋涉”。晚上八点多才到家。从此,我再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怕了。

师:真感动人,这是你的成长经历呀。同学们,读书贵在感悟,也贵在联想,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贵在引起读者的共鸣。哪位同学还有类似的体验呀?

生1:今年六月份,我也经历了一次人生考验:爸爸去南方考察了,妈妈去外地检查医疗工作,需要我自己在家半个月。白天还好点儿,一到夜深人静,尤其是刮风的时候,我就把家中的灯都打开给自己壮胆,可有一次偏偏停电了,差一点儿没把我吓死。这半个月,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恐惧,什么叫孤单,父母在家的时候是多么幸福。不过,这已标志着我长大了。

生3:我上六年级时,腿不幸骨折了,在医院和家里躺了三个月,晚上有大人做伴,白天差不多是跟电视、录音机、书籍度过的,那病痛、凄苦、寂寞的滋味至今不愿回味呀。但这是我的一笔个人成长的财富。

师:好。以上三位同学的发言,使我们感到作者在运用一种写法──“人生经验通感”。所谓“人生经验通感”,就是利用作者常会遇到的相似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参与了一种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就是用人生经历去补充和证实作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可信性。作家愈能调动读者积极参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创作,就愈说明作家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已在更高层次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注:人生经验通感是一种接受美学,它能使作者和读者的感情熔为一炉,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显然本文已搅动了我们读者心灵的深层积淀,点燃了读者追忆过去的情感之火,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和参与创造。请大家再从文中找一找引起我们“心弦共振”的语句。

生6:我找的是第二部分里的一段文字:“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这些写出了风雨中、暮色里,与父亲和鸭群走散后,杜小康的极度恐慌、孤独、凄惨,能引起读者的同情、相怜与共鸣。

生5:我觉得第一部分里“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第二部分里杜小康“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些语句让人十分感动,仿佛让我们看到杜小康对家的依依不舍,对母亲和上学的魂牵梦绕,对芦苇滩这一孤地的急切逃弃。

师:你们找得准,理解得也深刻,真为大家的进步而高兴。古人说:“读书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有哪些疑问呢?

生6: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问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4:我认为第一部分里草滩、河面上的炊烟与热气,一望无际的绿色芦荡,所有这些景物描写为了渲染一种茫然而恐惧、寂寞而孤单、空旷而陌生的氛围,烘托杜小康凄苦、孤单的心情,交代杜小康成长的环境。

生1:我认为第一部分里描写船头和船四周的鸭群,是在用这些景物衬托杜小康面对的环境。

生2:我认为第二部分对芦荡里那个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的描写,目的是为杜小康找鸭群、与父亲走失、经历磨难作铺垫。

生3:“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群的兴奋和感受自己突然长大后的欣慰。

生5:我认为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有关杜小康成长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生6:第一部分的尾部对芦荡里空气的清香和水边芦叶里无数萤火虫的描写是十分欢快的,这与本文所渲染的气氛不协调,这是为什么?

生1:这是为了表现杜小康对周围新事物的好奇心。

师:对。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生3:本文对鸭群的成长描写得很生动,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生4:我这样理解:结尾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下蛋了”,这是写鸭群同主人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成长起来。尤其语句中的“也”字承接了上文杜小康所经受的磨练、坚强和成熟。因此,这里不仅是写鸭群,而且暗示人“长大了”。

师:很有见地。我认为作用有二:其一,这是写主人的辛苦得到回报,有了收获。其二,这是借物写人,托物寓人。这也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这样写,人、物合一,相得益彰,生动形象。

生5:小说尾部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什么描写?删掉好不好?

师:这是细节描写,写得非常巧妙,它照应了上文杜小康风雨寻鸭中“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同时再现了杜小康的坚强、成长与收获。那带血的父亲的脚印,那带血的群鸭的羽毛,栩栩如生,余味无穷,让读者浮想联翩。

我见到了曹文轩 篇2

早在几天前,我就听老师说曹文轩要来我们学校演讲,这让我兴奋不已„„

初识曹文轩是通过《草房子》这本书。记得那时三年级的时候,妈妈买回了《草房子》,我刚看了两页马上就被吸引住了。那本书里有活泼好动的桑桑、成熟冷静的杜小康和死要面子的陆鹤,他们在生意盎然的油麻地,浓密茂盛的芦苇荡,忧伤碧绿的艾草地里发生的故事在曹文轩笔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除了《草房子》,我还看了他的《青铜葵花》、《丁丁当当之跳蚤剧团》等。今天,我见到了曹文轩,曹文轩先生的语言很幽默,常常惹得大家开怀大笑,我聚精会神地听着,他对我们说:“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好文章离不开折腾;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 它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细心。

曹文轩《根鸟》读书心得 篇3

这本书讲的是根鸟做梦梦见了一位名叫紫烟的女孩儿,这个女孩儿很不寻常,女孩儿因为在悬崖采野花,掉进了大峡谷,还找来一群白色的鹰,帮自己传递信息,让好心人救救自己。根鸟见到了白色的鹰,也见到了紫烟写的一张纸条,便信以为真,于是驾着一匹白马,飞奔向西,寻找那个梦中的大峡谷……

这一本小说虽然是科幻的,但具有真实性。写出了一个小男孩儿对事情的好奇,并且,内容很感人。尤其读到后面的时候,我深深的么被小男孩儿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根鸟在寻找大峡谷的路上,和两个女孩儿非常要好。第一位的女孩儿叫秋曼,家住米溪,在米溪那一带是一个大户人家。第二位叫做金枝,是根鸟在莺店的一个戏园子里认识的。从作者给每一个地方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是深思熟虑的,每一个字都是认真揣摩的。

在根鸟从米溪回到自己的家——菊坡后,七天之内,他那削瘦年老的父亲去世啦,根鸟失去了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后来,根鸟一把火烧毁了房屋,老父亲也被这场大火吞噬啦。我能理解根鸟当时的心情。根鸟的这一把火,代表他对自己父亲的眷恋,也是鼓舞不让自己努力得想自己的家乡,就是要向西而行,找到大峡谷,救出紫烟。

曹文轩《根鸟》读书笔记 篇4

读了《根鸟》这本书,我才明白了这个深刻的道理。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幻想、执着、勇敢的主人公跟鸟,发生在他身上曲折的故事,还有那些降临于他身上的种种考验,他应对了,他坚持了,他战胜了!

“走自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用在根鸟身上再适宜可是了。在根鸟收到紫烟姑娘迷一般的求救信后,便在梦里梦到紫烟就在西边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里。于是,他便不顾众人劝阻,去寻找大峡谷。一路上,他被许多人嘲笑,倍受耻辱,但这些,并没有阻挡根鸟寻找大峡谷的决心,根鸟仍坚持着往西边走。

一路上,根鸟也同样遭遇艰难险阻。根鸟在青塔辛苦工作挣来的钱,本想去买一匹马,好快点赶路,不料遭到黄毛嫉妒,钱全被黄毛施计抢走,但黄毛死不承认他抢走了钱,还动手打根鸟。我读着读着,就对根鸟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真可怜!我同时也十分气愤,黄毛实在是太阴险狠毒了!之后,在鬼谷,根鸟被长脚骗去背矿石,整天忍受皮肉之苦。在逃跑时手脚又被磨破了皮,浑身上下全是血,然后被人抓住吊在树上用鞭抽打。读到这,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仿佛能听到根鸟痛苦的叫喊。但即使是这样,根鸟的决心也丝毫没有动摇。

可是,根鸟在路上也认识了不少朋友:板金先生、大叔、老僧人、独眼老人、秋蔓、湾子、金枝等。他们总是在根鸟孤独的时候陪伴他;在根鸟无助的时候帮忙他;在根鸟失落的时候安慰他,给予根鸟寻找大峡谷的决心和动力。我仿佛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感受到人心灵的完美!

坚持才是胜利,应对困难,只要用心坚持,用心克服,胜利与成功的太阳才会永远闪耀、辉煌!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伽利略,他发表了一个观点:如果让两中球,一个木球和一个铁球从高空同时落下,是会同时落地的。他说的话遭到众人嘲笑,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观点,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试验,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和敬佩。

曹文轩作文600字 篇5

曹老师说:”我写了一本书,是讲两个傻子的。有一天,一个妈妈生了一个傻子,妈妈想”我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就不是一个傻子了呢,结果她就又生了一个孩子,可没想到也是个傻子,她把两个傻子都扔到农村不管了。“说到这,有的同学哈哈大笑了起来,曹老师继续讲,“两个傻子长大了,可是找不到东西吃,就找村里人要吃的,村里人看他们脏兮兮的连理都不理两个傻子。”曹老师说:“好了,我就先讲到这里,同学们回家继续写。”“为什么您不接着讲完呢?”我小声嘀咕道,生怕曹老师听到。我是这样的继续写两个傻子的:“有一户好心的村里人把他们收留了,每天都教他们俩学习,两个傻子虽然听不懂,可是也认真的听着,生怕被赶出去,有一天主人问两个傻子,1+1=?两个傻子想了半天终于说:“等于2”主人点头笑了笑说:“对了!”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学,主人出的题越来越难,可是每次傻子都答对了,主人给他们俩取了一个名字,哥哥叫“聪聪”弟弟叫“明明”也就是聪明,渐渐地,聪聪和明明去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葡萄牙、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读书,并会了这些国家的语言,他们带着爸爸妈妈(收养他的人)一起进了城,住了进去。一年一年的过去了,聪聪和明明也老了,死去了。

“我想对大家说:”傻子都能学习那么好,我们就要学习更好!“

★ 曹文轩读后感

★ 曹文轩《根鸟》读后感600字

★ 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

★ 曹文轩的作品读后感

★ 马小跳系列读后感

★ 曹文轩《根鸟》读后感心得

★ 2022曹文轩《青铜葵花》读后感

★ 曹文轩《麦子的嚎叫》读后感

★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读后感

曹文轩作文600字 篇6

在曹文轩笔下,《青铜葵花》中,描写了一个女孩葵花因为机缘来到了青铜家,聪明且心地善良的青铜意识到家里只能供一个人读书,便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为了生活,在风雨中卖鞋,而葵花也能吃苦,每次考试都取得了好成绩,不与他人攀比,不增加家庭的负担。但在12岁那年,葵花回了原本属于她的城市,此后,男孩便常遥望芦荡的尽头,希望女孩的出现。

《青铜葵花》中,他们经历了苦难,但他们却从未向生活低头,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世界里,他们乐观,天真,向上的活着。

他们真诚、友好、谦让、懂事,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对这个家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

他们在生活中失去了许多重要东西,比如说家里那头赖以生存的牛和相依为命的奶奶,但他们从未被打倒,依旧自信的挺直腰板,坚强的活着。

《青铜葵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美,一种互帮互助的美,一种甘愿奉献的美,一种团结友爱的美,一种拨动心弦令人无法忘却的美。

而曹文轩的另一本书《草房子》里,则讲述了一个男孩桑桑的故事,讲了一段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一段小学六年的时光。

桑桑是一个淘气又善良,细腻而又鲁莽的人。他为细马放羊,为自己的鸽做任何力所能力的事。他背着妹妹上长城,父亲背着他求医、打猎。《草房子》里,无不透露出这是个贫苦但是却很温馨的家庭。

曹文轩的作品中,都充满着他对美的荃释,他笔下的故事曲折而又感人,在我们现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疏远,情感日益淡漠的世界里,他的故事也显得弥足珍贵。曹文斩的作品有一定深度,又适合儿童,也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他的故事震撼人心,虽说很多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总在不经意的瞬间触动心灵。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介绍 篇7

内容简介:《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获奖情况: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第九届冰心文学奖大奖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类金奖

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曹文轩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崔道怡

世界上怎么可以有那么美的文字,那么美的故事,那么美的人?那么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界。从此,我的心里有了一个叫“油麻地”的世外桃源。——当当网特级评论员

这是一本与卡通文化判然有别的小说,这是一位大学教授和卓然有成的儿童文学作家,对他文化信念的又一次坚定的表达。——孟繁华

2. 青铜葵花

内容简介: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获奖情况:

《中国时报》十大好书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江苏省精品图书奖

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第一届中国政府奖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

专家点评:《青铜葵花》坚持了曹文轩一贯的古典的、浪漫的审美追求,他挖掘出了苦难背后的美感。他说:“痛苦是美丽的。”的确,我们在看过他的作品后,会发现,苦难并不都孕育丑恶和痛苦,它不可思议地也绽放着美丽和优雅。——李东华

网友酷评:看这部小说,就像是看一部优美的电影,一片大麦地,不见边际的芦苇,一头老牛,悠长的大河...这都像是近在眼前的景物。为青铜感动,是因为他的憨厚,他的纯真,他的勤奋,他的勇敢。为葵花感动,是因为她的懂事,她的心巧,她的哭及她的笑。

3. 山羊不吃天堂草

内容简介:

一群饥饿的羊,面对一片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却不肯将头低下,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壮烈的倒毙。

由于生活所迫,小说主人公明子不得不远离故土,跟随“师傅”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谋生,但他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进入属于都市人的世界。作品透过生活的艰辛、世态的炎凉,刻画了主人公的坎坷心路,以及他们优劣并存的所作所为。整部作品回荡着道德和正义的昂扬旋律,高奏的是人格力量最终胜利的铿锵乐章。

获奖情况:

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作品集评奖一等奖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当今世界,情感的弱化已是让人忧心忡忡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

——曹文轩(好书推荐尽在推荐书:www.tuijianshu.net)

专家点评:在《山羊不吃天堂草》中 ,作者把山羊的死描写得很美 ,但更美的是 ,一群高贵的山羊 ,宁愿群体放弃生命而去维护它们共同的理想:“不该自己吃的东西 ,自然就不能吃 , 也不肯吃。”这群人格化的山羊面对死亡 ,表现出来的可贵的节制 ,正是自律不懈修洁美的表现。古人把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称为修洁美,即不为死亡所惧,不为物欲所动 ,不为人欲所误, 不贪生 ,不苟取。由此 ,作者所表现的人性美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趋向更完美的人格。——叶红

网友酷评:读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农民工的疾苦、人们的善良、流浪儿的不幸与幸运、三和尚的自私、无奈、良心的发现、思想斗争,最终人还是讲良心的,就像饿死的羊儿不肯吃天堂草一样明子坚持着道德底线,善良、正义终有好报。

4. 根鸟

内容简介: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峡谷、小镇……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玄妙,一次次经历惊险而又刺激,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他决定以梦为马,度过他的成长阶段。恍惚、迷乱、摇摆、清醒、执著、一往无前,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

获奖情况:

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佳作奖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当一个人对一个处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高尚的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会感到有一种温热的的暖流富有炽感地流过,从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曹文轩

专家点评:和现在的许多小说比较起来,这部书真的很简单,文笔也是一种让人能读懂的优美。短短200页,交汇着神奇的理想世界与复杂的现实世界,有每个人年少的梦想,有每个人成长的痕迹,有曾经的热情与单纯,也有风雨之后的安然与不懈。——施燕

网友酷评:在寻梦的过程中,根鸟奋斗过、放弃过、追求过、绝望过……可他紧紧护住跌疼的梦,不肯服输。梦想是火,它能把一切诱惑、胆怯、彷徨枯草一样烧尽;梦想是风,它能把雪源变绿、干涸润甜。

5. 红瓦黑瓦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根据他的40余万字的长篇力作《红瓦》(该书曾获国家图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提炼创作而成的一部少年长篇小说,从小说反映的内容和生活来看,可以视为《草房子》续篇。小说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地描写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全书情节起落跌宕、震撼人心,关怀与情意荡漾在字里行间。

获奖情况:

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北京市图书特等奖

并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奖。

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被韩国《中央日报》等评选为“十本好书”,其中第九章选入韩国高中语文教材。

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

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感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曹文轩

专家点评:小说《红瓦》的悲悯情怀就是表现在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对人性弱点、局限性的同情的理解之上。比如它从来不把小说中的人物简单化,不是简单地把人物分成好人坏人,然后做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极力挖掘出好中的坏和坏中的好;白底下的黑和黑底下的白。比如小说中对于梅子、秦启昌、施乔纨等人的人性复杂性都有十分深刻的表现。——陶东风

网友酷评:曹文轩的文章,总是淡淡的美好。真的挺奇怪的,一个成年人竟然能写出这么干净的成长童话。语言美,故事美,境界美。

6. 细米

内容简介:少年细米生来就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儿,他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小说深谙人情与人性的微妙,写就了一段可以与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优雅的笔调完成了一个少年的心灵雕塑。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与四季优美的乡村风景一道,参加了这个东方少年的成长加冕礼。

获奖记录: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少儿读物奖

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如果文学没有一些恒定不变的东西,我们就不会一代人一代人地传诵《红楼梦》——我们今天依然将它看作是经典,并且是可以阅读的经典,就说明了文学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曹文轩

专家点评:细米就是细米,他不同于我们在《草房子》或《红瓦》中遇到的少年。细米淘气而又腼腆,瘦小而又胆大,充满了想象力,更有自己的主见。我相信细米的不少非凡的举动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他惩罚小七子,如他骑发疯的大白牛,如他为了梅纹而去偷考试卷子,但最让我倾心的是他用一把小刀满世界刻下的图像,还有他在竹林背后的高墙上创造的一幅巨大的“壁画”。这就是细米最大的不同之处。——贺绍俊

7. 野风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中短篇小说15篇,是作者从多年创作的百余篇中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它们都是受到广泛赞誉的名篇佳作。

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来自苏州城的女孩之间清纯无邪却又有点微妙的情感、一个渴望幸福的男孩自以为剥夺了别人的幸福而陷入无边的内疚、几个孩子刚走进一座木屋却在此时雪崩发生了……

书中作品获奖情况:

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海峡两岸少年小说征文优等奖

台湾《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读物奖

台湾“好书大家读”短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北京市优秀文学作品奖

文学一开始就是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的。多少世纪以来,文学就一直在做这个文章。这个文章挽救了我们。这个文章还将继续挽救我们——我们的孩子。 曹文轩

专家点评:《第十一根红布条》是一种经典的叙述方式,其中的寓意和象征是深刻而又鲜明的。它和《老人与海》有着某种相似,你几乎可以把它们看作姊妹篇。在曹文轩的小说里,还有一种和《老人与海》不同的东西,这就是马子爷爷和独角牛都死了,但那十一根红布条——十一个孩子的新生——却预示着崭新生命的欣欣向荣。——草人

8. 狗牙雨

内容简介: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包括《狗牙雨》《海牛》《枪魅》《三角地》等历年来所发表的23篇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文笔优雅自然,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充满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与曹文轩的长篇“纯美”系列作品保持了一致的审美理念与写作风格。

其中作品获:

海峡两岸少年小说征文优等奖

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少年文艺》优秀作品奖

《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奖一等奖

我喜欢水——水性。我们不可以为水性是软弱的、缺乏力量的。水性向我们讲解的是关于辩证法的奥义: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恰恰是软与柔。——曹文轩

网友酷评:今天读《狗牙雨》,《海牛》里那个十五岁的少年真是令人震撼不已,在独自买海牛的过程中,一路与暴烈狂怒的海牛较量,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饥饿、寒冷、恐惧,考验与希望伴他一路前行,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坚强更是让人叹服不已!——网友南山草

9. 马戏团

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将自己多年力作一再筛选,以飨读者的精选集,集粹了曹文轩的小说精华,《渔翁》、《长裙子短袜子还有一顶蓝帽子》、《马戏团》、《红辣椒》、《诛犬》、《海边的屋》、《灵龟》等名篇均在其中。

世界上,有些东西,并非是我们必须要亲近的,但文学却是任何一个愿意让自己变的完美的人所应当亲近的。文学会使我们变的高尚,变的富有情调。——曹文轩

10. 我们的麦场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大量有关曹文轩作品的评论,有的出自资深评论家之手,有的则是充满童真的小读者的肺腑感言。内容丰富活泼,包括“麦田”风景;“麦粒”心声;“麦穗”拔节三个部分。

可以作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的导读来看。读完这本书,读者基本上可以了解到曹文轩作品的部分风貌。

文学有两种,一种是它被生活所创造,一种是它创造了生活。我喜欢前一种,更喜欢后一种。人类的今天离不开文学的创造。——曹文轩

作者简介:

上一篇:分析孔子仁的思想下一篇:室内设计师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