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中心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物工程中心(通用8篇)

生物工程中心 篇1

地基(子)分部工程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天津中心渔港综合服务中心工程

项目监理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建筑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与钢筋混凝土后注浆灌注桩,1~○4轴工程桩1、2均为○102层粉质黏土,进入持力层2.2~2.5m,直一区○径为700mm,均为钢筋混凝土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其中工程桩1,桩长28.7m,桩顶标高-5.9m;工程桩2,桩长28.5m,桩顶标高-6.1m。建筑标高±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4.600m。

二、监理依据:

1、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现行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本市制订的相关管理条例、规范及强制性文件规定。

2、3、工程设计图纸、变更、洽商记录等有关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等。

三、原材料进场及见证取样情况:

1、钢材:

桩基工程共进场钢材1批4种,其中热轧光圆钢筋φ8mm,进场43.6t;热轧带肋钢筋φ14mm,进场2批次共94.09 t;热轧带肋钢筋φ16mm,进场2批次共40.527t;热轧带肋钢筋φ25mm,进场2批次共18.018t;厂家分别为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天铁第一轧钢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钢材经天津市盛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化学、物理检测,均合格。

后注浆钢管采用φ25mm焊管,由天津市利达钢管厂生产,经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二十四站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

2、水泥:

工程桩混凝土采用由天津渤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的C35水下混凝土,经天津市盛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测试块,强度均合格。

工程桩1、2采用的后注浆水泥,由唐山市利丰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S.B32.5水泥,经天津市盛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合格。

四、工程质量控制:

1、机械设备检验控制情况:

检查施工单位桩机、水准仪、经纬仪的合格证明文件齐全符合要求。

2、测量控制情况:

对现场原始控制点、标高进行引测过程进行复核,桩基轴线、位置放线进行复核均符合规范要求。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情况:

桩基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进行了旁站,对每根桩深度、泥浆比重、钢筋笼长度、钢筋间距、沉渣厚度等进行测量,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桩基低应变检测:

经桩基检测单位检测,共检测104根桩,其中一类桩94根,占检测数的91%;二类桩10根,无三类桩;

五、监理质量评定:

综上所述,综合服务中心地基工程验收质量总体评定为合格,同意进行验收。

天津中心渔港综合服务中心工程

生物工程中心 篇2

一、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与目标定位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是指工程训练中心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自身资源状况和发展战略等确定的发展取向和建设类型[1]。依据各校实际,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定位有纯教学型;教学、生产型;教学、科研型;教学、科研、生产型等。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依据本校实际与现代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站在多维度多层次的选择空间上确定了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四个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构建省属一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程训练中心的目标定位。

(一)功能

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是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特别是非技术性素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方面为专业、学科教育提供工程技术支撑,为学校打造“高素质、 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品牌提供支持,为实现三峡大学 “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贡献力量。

(二)目标定位

工程训练中心的目标定位是面向全校学生,以大工程、大制造为背景,通过中心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认识,初步养成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的基本工程素质,加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完成学生由技能型培训向创新能力型培训的转化。把中心建成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富于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培训基地,同时具有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能,最终建设成省属一流的、开放型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二、工程训练中心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按照组织结构理论,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大体上有三种模式,第一种隶属于相关学院又隶属于学校;第二种隶属或挂靠于学校某一相关部门;第三种独立建制的直属教学单位。独立建制模式的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而且其服务对象广,在功能定位上既包括全校师生的实践教学, 也将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根据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中心采用第三种模式构建独立的教学二级单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心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模式。

(一)组织机构

1.中心独立建制为学校二级教学或科研单位,由主管校长直接领导,教学计划由教务处下发,日常教学和管理以中心为主。

2.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对中心的人、财、 物进行综合管理。根据中心功能与职能,中心设置如下三个机构:(1)综合办公室:负责中心行政办公、物资采购与管理、设备及资产管理、网络与安全管理等。(2)教学办公室(含教授委员会):负责中心教学管理、教授与教学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管理等。教学办公室下设工程实践教学部、工程综合训练部、创新与拓展训练部。(3)技术研发与对外服务部:负责中心的对外培训、校内科研成果转化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

(二)运行模式

1.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四个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教学功能落实在实践教学体系上,构建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工程创新训练三大平台;科研功能落实在科研任务与成果转化上,为全校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开发与制造平台;生产功能落实在制造服务上,中心可充分发挥设备、技术和人员优势,进行生产制造与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功能落实在职业培训上,中心在获得相关资质后,可对周边学校、培训机构和管理单位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中心实现培养“高素质、 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品牌目标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中心教学与科研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可分年度引进人才, 实行专、兼职混合编制模式进行管理;改变原有实习工厂以技工和技师为主的知识层次与结构,聘请社会上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同时鼓励校内人员调整,补充中心的师资队伍,逐渐建设成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精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建设完善的网站与选课系统。中心作为二级教学单位建立自己独立网站,其中重要的是建设选课系统, 完成中心内部训练课程安排。当学生在学校选课系统中完成选课后,再在中心选课系统中完成进一步项目内容选择。中心选课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促进选课系统与学校选课系统的衔接,保证学生一次性选择;学生在学校选课系统中确定课程名称与时间后,中心系统将学生进行自动分组,并将其所选课程中的训练项目的时间、地点排出,提供给学生;学生进出中心考勤;设备在线使用情况;机考功能(题库、成绩)等。

三、工程训练中心的培养体系与特色课程

(一)培养体系

中心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建立工程概念;体验工程过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心的培养体系按基础实践能力、工程综合实践和创新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在制定时充分体现“注重素质、注重综合、注重创新” 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创新与工程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体现 “素质教育,意识优先;实践教学,能力优先;创新培养, 个性优先”的原则。随着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可让学校全体学生由于中心的建设而受益。

(二)特色课程

工程训练中心实施分级、分层次的三个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即工程基础训练+ 工程综合训练+ 工程创新训练。主要内容如下。

1.工程基础训练课程。主要面向全校新生,为公共必修课,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课程内容按文理科分为(一) 和(二)。工程基础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工程视野,培养学生的工程兴趣并突破学生怕动手的思想障碍。训练项目的内容主要与日常生活和基本动手能力相关。

2.工程综合训练课程。为公共选修课,课程按模块组合设计五个单元,以作品设计、制作为主导;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动手、科研基础、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中心,首先进行综合性实践性能力训练,然后分组联合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全过程训练。 工程综合训练课程具体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等五个模块的训练。

3.工程创新训练、创新教育与学科竞赛。为公共选修课,项目以赛事为主导,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鼓励专业交叉。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个性化项目制作;竞赛分两个层次:国家或省、学校(主要为中心自设竞赛项目),学生课外完成。主要包括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等几十个比赛项目。

四、工程训练中心的探索与展望

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从2009年开始筹建,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已经逐渐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四个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与特色课程体系,并在独立建制的基础上,中心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全校师生打造了一个工程基础训练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基地。随着我国现代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数量之多且各具特色,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突破传统的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跨越式发展新阶段。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探索创新,为三峡大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模式提供示范与借鉴作用。基于三峡大学的经验,并综合借鉴其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今后的发展要实现三大转变。

(一)从“理工型”向“综合型”转变

大工程背景下的现代工程教育已从单纯的理工科工程训练实习转向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型工程训练,既体现在高校工程训练对象上从理工科学生扩展到文、 医、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也体现在工程训练内容从过去单一教学内容到现在的涵盖机电、计算机、环保、人文等;中心在此基础上构建分层次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型训练,也为高校普及通识教育打下基础。

(二)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开发研究,工程训练中心的科研功能日益突出,研究式教学与创新实践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心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不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研究教学中得到科研从选题、开题、研究、试验、结题、论文的全过程训练;同时全校教师科研工作与科研成果转化也可以在中心完成。

(三)从“学校型”向“社会型”转变

“现代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要走内涵式发展与创新道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用好社会资源。”[3]因此要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中心必须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主动对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开放;中心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及相关社会服务,如技术咨询与制造服务、科普教育服务等。

摘要:工程训练是在大工程、大制造的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工程训练中心是高校对学生实施工程训练的重要平台。文章就三峡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与目标定位、组织机构与运行模式以及培养体系与特色课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试图探索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模式,并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转型进行了思考。

生物工程中心 篇3

2000年4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瞄准生物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认真研究、筹划,向国务院上报了组建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议。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该工程中心的建设,依托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四家单位共同组建,注册并成立博奥生物有限公司,首次试点按独立法人的研究开发实体来实施中心建设。中心的主要目标是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设计、加工和测试成套技术,研制出一系列可供研究、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应用的生物芯片,实现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9亿元,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资金2亿元。

几年来,该工程中心边建设、边运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累计申请专利102项,授权专利60项。建立起了包括基因、蛋白、细胞和组织“四位一体”的系统化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生物芯片、配套仪器设备、试剂耗材、软件数据库等四个系列5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中心的年销售收入逐年翻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公司+中心”的企业化运行模式,基本具备了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生物工程中心 篇4

中心下设物供组、计量部、工程师室、泉山工程维修部、云龙工程维修部、贾汪工程维修部、泉山热力供应部、云龙热力供应部、贾汪热力供应部等9个班组,各班组设施、设备的配备能够满足中心服务工作需要。中心共有员工80余人,分布在泉山、云龙、贾汪三个校区,并分别在各校区设立管理办公室。中心为员工提供了舒适、整洁、有利于潜能发挥、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工作环境。

中心在运行机制上,向管理要效益,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工作考核,促进干部管理能力和职工操作技能的提高;在水、电、汽、暖的日常管理和维修服务方面,加大监控力度,坚持规范操作,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在员工管理与培养方面,注重员工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在人员的聘用上,突出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以适应中心的长远发展。

中心以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契机,全体员工锐意创新,进一步转变观念,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在“方便后勤,服务后勤”的建设中做出贡献。

基本状况

中心共有员工79人,其中全民职工44人,集体职工4人,人事代理4人,临时用工若干人,分布在泉山、云龙、贾汪三个校区,并分别在各校区设立了管理办公室。

服务职能

工程动力中心是集水电暖保障供应、水电暖维修、机木维修、浴室运行管理、开水供应和小型工程施工于一体的后勤服务部门。中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积极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初步达到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目标。

中心领导分工及班组设置

一、分工原则:

按工作性质,以条为主,条块结合,有分工有负责,分工不分家,中心主任团结协作,大型任务各负其责共同参与。

二、具体分工: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

顾继春:主持工程动力中心全面工作,牵头对外及对内部各部门的协调,负责中心的人事、财务、制度建设经营核算、计量及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中心职工活动及宣传工作。

张福宁:负责开水、浴室及热力供应及运行工作,负责中心的固定资产管理及中心材料管理工作。

张奎森:负责中心工程安排、管理及工程预算工作,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负责维修工作。

赵作胜:负责贾汪校区日常管理经营核算及考核工作,负责贾汪校区对外协调工作。

三、班组设置:

中心下设计量组、工程师室、泉山工程维修部、云龙工程维修部、贾汪工程维修部、泉山热力供应部、云龙热力供应部等7个班组。

2009年中心质量目标 顾客满意率为84%;

工程训练中心工作总结 篇5

2009年工程训练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2009年工作要点》、《山东大学2009年学术与行政工作要点》、《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山东大学2006―2010年党的建设工作规划纲要》和《山东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发展规划(2008-2011)”。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兴隆山校区22023m新中心建设和启用为契机,在新中心建设、教学体系完善、教学任务完成、创新活动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实践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工作、和谐中心创建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本中心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新中心建设及搬迁

(1)新中心大楼建设:根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新中心具体使用要求,进一步调整修订了《兴隆山校区新中心大楼使用布置规划》。对大楼工程质量方面发现的问题,如动力配电、地面要求、设备基础、室内结构、弱电配置和监控要求等,会同施工方、监理方、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和设计院,做出调整方案,制定相应对策,现场施工解决。2009年6月4日,经济南市质监站对新落成的工程训练中心大楼经过严格细致的复核,确认该工程通过质检验收并达到精品工程标准,已具备交付使用条件。2009年8月14日上午,一座建筑面积22023平米的新工程训练中心大楼建成交接。

(2)新中心搬迁工作: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要求,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搬迁实施方案》。2009年8月17日,召开搬迁动员大会,搬迁工作正式启动,经过搬迁经费预算、公开招标、工程验收、决算审计等程序,按规划、按要求、按时间圆满完成了809台仪器设备的搬迁工作。在搬迁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全体教职工,顾全大局,全力以赴,不辞辛苦,以快捷、安全、高效的工作作风顺利完成了搬迁任务。确保了9月7日新学期实践教学工作的如期开展,9月10日新中心大楼迎来首批实习学生。

(3)新中心环境建设:成立了中心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新中心环境建设方案》。重点建设了四个环境:周边环境、内部环境、人文环境、信息环境。已完成了周边环境绿化、泰山石景观、室内环境美化、中心前侧标牌制作(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中英文对照)、中心后侧楼顶标牌制作(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中英文对照)、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大楼平面图、房间编号、房间标牌、科技文化名人长廊等建设项目。

二、教学条件建设 2009年中心获批了550万元的教育部修购资金。为充分利用好这一建设经费,中心在广泛调研、重点考察、集体决策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讨论和研究,制定了《2009年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设备采购计划》,并按计划对教学条件进行了重点建设。

(1)加强硬件建设,达到验收标准。对照《国家级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中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要求,重点建设了尚未达标训练模块的教学设备。购买了多功能激光加工机(2台)、数控雕刻机、快速成型机、CO2气体保护焊机(3台)等。这些设备的购入不仅增加了多个训练项目,同时也将为顺利通过2010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终期验收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2)拓展训练模块,开展通识教育。根据中心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了综合拆装、安全技术、环保技术等学科覆盖面较强的训练模块。购买了汽车拆装与维护训练、综合拆装训练、安全培训操作、污水处理仿真系统等教学设备。为扩大工程训练学生的受益面,开展工程实践通识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扩大训练规模,补充教学内容。为满足学生动手操作、内容扩展的需要,补足了部分训练项目实习设备的台套数,补充了必要训练内容尚缺的教学设备。购买了数控车床(4台)、数控铣床(2台)、数控线切割机床、万能摇臂铣床(5台)、高温箱式电阻炉、摩擦压力机、逆变式弧焊机、陶艺拉坯机(14台)、PLC实验台(8台)、电子实习工作台(50个)、手工焊操作间等。这些设备的购入将会大大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可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开设更多的训练内容,进而改善工程训练的实习效果。

(4)完善教学条件,改善管理手段。为满足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教学管理要求,2009年购入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计算机80台,更换了部分电脑桌、教室课桌椅,更换办公桌椅橱柜,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多媒体教室4间、编程室2间等。为提升工程训练的教学管理和现代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平台建设

1.参与制定政策:《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山大字〔2009〕18号)。

2.负责制定计划:《工程训练中心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实施计划》,《山东大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组织方案》,《电子设计与创新平台建设方案》,《机器人校级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和《工程技能校级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3.平台建设进展:购入机器鱼创新训练套件(4套)、32位单片机实验箱(15套)等。与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山东大学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创新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初步达成共建水中机器人实验室协议;基本完成《水中机器人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申请《水中机器人创新实验项目改进》中心教研立项;组建水中机器人参赛队伍,包含从大一到研究生各个层次;计划承办2010年中国机器人水球冠军赛。

四、师资队伍建设

1.晋升定级:张国玲晋升应用研究员,并被聘为应用研究员四级岗;牟琳、廉爱东、洪新伟、王立志、张功国晋升工程(实验)师,并被聘为工程师三级岗;中心赵春晖、赵保刚、廉爱东、张元军、高民、孟君等6名职工被聘用为技术工三级。2.团队建设:《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

3.评优评先:陈言俊获山大2009年优秀教师称号;李莹被评为山大教学、教务管理先进个人,山东省教学、教务管理先进个人(已公示)。

五、中心管理工作

1.修订发展规划:修订了《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丰富和优化了“实现一个目标(创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一流工程训练中心),加强两个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三个体系(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绩效化质量保证体系),发挥四个功能(教学功能,科研功能,生产功能,培训功能),搞好五个结合(突出教学,重视科研,适度生产,搞好培训,加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一步精确和明确了创建“理念先进,定位合理,队伍优化,设施精良,体系完善,运行高效,强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目标。

2.规章制度建设: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体系完善,衔接良好”的建设思路,启动制定了以下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工程训练中心《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方案》,《教学文件体系建设方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工程训练中心人员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规定》,《教研和科研奖惩办法》,《工程训练中心工作人员奖惩规定》等。

3.加强教学管理。对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各训练部修订和整理了工程训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有关教学文件;教学质量督导组定期检查各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严格要求实习教师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及安全卫生、设备使用和维修记录;加强教学安全管理,编写安全交底书,包括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基本要求、安全操作要点、出现异常情况采取的措施等;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学生与指导教师无一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与设备财产损失,所有教学设备无一发生责任事故,完好率达到95%以上,保证了训练正常进行。4.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修订了《工程训练中心党总支会议制度》,《工程训练中心党总支议事规则》和《工程训练中心党政联席会制度》等。

六、实践教学工作

1.完成实践教学任务:2009年中心共接受全校各学院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选修课、威海分校学生实习等各类学生5079人(43519人天);开设《数码影像技术与制作》、《陶艺训练与制作》、《数控车削》等9门选修课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

2.综合能力竞赛获奖:10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组织举办的首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由中心组织的山东大学代表队奋勇拼搏,从58个决赛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全国总排名第五的优秀成绩荣获一等奖。本次竞赛获奖的学生是:王 甜,王传英,王秀丽;获奖指导教师是:刘新,谭永超。

七、创新训练教学

1.机器人训练平台建设:与北京大学初步达成共建水中机器人实验室协议,购置仿生机器鱼及水球等设备;基本完成《水中机器人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申请《水中机器人创新实验项目改进》中心教研立项;组建水中机器人参赛队伍,包含从大一到研究生各个层次;计划承办2010年中国机器人水球冠军赛;选课、参训、参观学生累计近600人。

2.开设选修课和课程设计:开设《16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训练》、《机器人训练与制作》、《数码广告媒体设计与制作》、《创新技能训练》、《ARM嵌入式系统基础训练》等6门创新选修课程,选课人数480人;完成信息学院学生共计100人的课程设计;《现代物流》选修课获学校批准。3.举办全校科技创新大赛:由教务处和工程训练中心组织的第五届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于5月16日在工程训练中心举行,全校报名团队196个,学生近600人,参赛学生主要来自控制、信息、物理、计算机、机械、材料、电气、能动、体育、经济、药学、软件等学院,涵盖50多个专业。经过选拔有111个团队、500余人参加现场答辩和作品演示,创历届团队和队员数最多,共评出一等奖2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

4.承办“电脑鼠走迷宫”大赛:2009年全国“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山东赛区比赛在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举行。本次比赛共有四所院校十六支代表队参加,山东大学夺得唯一“星州宇通杯”并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比赛期间,由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济南星州宇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共建的“山东大学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

5.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2009年中心组织学生共完成技创新立项27项,申请技创新立项29项,获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一等奖4项。其中,完成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1个;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10个;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16个。新申报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项目1个;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17个;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11个。6.指导各类竞赛获奖情况:2009年中心共获得各种竞赛奖42项。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荐全国一等奖4项、推荐全国二等奖3项、山东省一等奖5项、山东省二等奖6项;中国机器人水球冠军赛冠军1项、亚军1项和室外技术挑战赛第五名,并获唯一本科生优秀论文奖;“毕?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五征杯”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获山东省一等奖1项,山东省二等奖1项;全国“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本次比赛第一名获得者山东大学娄丽明、古春辉、王建俊小组同时获得最高奖“星州宇通科”杯。2009全国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总决赛我校获三等奖2项。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TI”专项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大学特等奖获得者苏振中、李阳阳、刘涵超同时获得“TI杯”。

7.获保研资格学生情况:2009年在中心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37人获保研资格。

八、暑期学校教学

1.暑期学校培训项目:今年的暑期项目有7项,分别为“陶艺制作”、“会计实训电算化培训”、“电子设计竞赛暑期培训”、“ARM嵌入式系统基础训练”、“机器人综合实验”、“Adobe平面设计软件认证培训”及“网络管理技能训练”等。参训学生330名,分别来自软件、哲学、数学、外国语、医学等20个学院。面向管理类、经济类学生增加了“会计实训电算化培训”,以提高山大管理、经济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暑期学校创新训练:开设了《电子设计竞赛暑期培训》、《ARM嵌入式系统基础训练》、《机器人综合实验》3个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电子设计培训计划招收36名,实际参训学生达100余人;《ARM嵌入式系统基础训练》计划招收学生15名,实际25名;《机器人综合实验》计划招收学生20名,实际40名。暑期学校创新训练参训学生共计165人。

3.暑期学校教学效果:工程训练中心获得2009年暑期学校优秀组织单位奖二等奖,电子设计竞赛暑期培训、机器人创新训练与制作、陶艺制作班被评为特色项目。

九、教研科研工作

1.研究成果获奖:共获得各级研究成果奖15项。其中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第六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及第四届亚洲热处理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优秀论文1项;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2007-2008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2.课题研究立项:本中心获批2009年学校实验室软件项目8项,中心教研立项6项,在研国家级教研课题1项。完成中心科研立项5项,济南市科研立项1项;在研省级科研课题2项。

3.结题鉴定项目:2006年校教研项目2项通过结题验收;2008年中心教研项目10项通过结题验收;完成了“综合性大学新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教学成果的省级、国家级鉴定工作。科研项目2项通过技术鉴定。

4.申请专利情况: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5.发表论文情况: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教研论文27篇,科研论文8篇,EI收录2篇。

6.编写出版教材:(1)陈言俊(主编)等:《大学生创新竞赛中实战―16位单片机系统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08。(2)李莹等(副主编):《工程实训报告与习题集》.国家级出版社,2009.10。

7.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训练》被评为2009山东大学精品课程。8.特色专业评选:中心安全工程专业被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确立为网络教育特色专业之一。

十、生产发展情况

建立了综合加工训练部,搭建了中心生产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训练的真实生产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生产中实践、在实践中生产,有效地改善了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并创造经济效益40万元。

十一、社会培训服务

1.社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学员302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170人。其中,与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三期数控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108人次,2400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108人获得数控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62人获得计算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举办的“2009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县区公司经理培训班”,培训学员69人次。与济南监狱教育处合作,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培训项目,对济南监狱服刑人员组织技能培训,培训学员125人。2.学生技能培训:开设的《Adobe平面设计软件认证培训课程》和《网络管理技术技能培训课程》,培训学生100人次,200课时。针对经济困难学生举办了两期共四个班的技能培训,培训学生200人次,176课时,并组织了职业资格考试,全部获得“国家网络管理员”技能证书。对参加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答辩的学生,组织了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颁证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系统分析及软件应用工程师”职业技术证书考试、认证等相关工作。组织了暑期创新课堂,累计培训人数50人次,100课时。与计算机学院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数控加工认识实习,参加206人次。

3.安全技术培训:先后在济南、济宁、潍坊等地举办七期安全培训机构师资培训班,共计培训各类发证学员756人。积极参加山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年会暨培训工作委员会等分会的成立大会,并当选为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樊丽明副校长当选为主任委员。

4.安全工程网络(学历)教育:今年春季招生注册64人,秋季招生报名134人;已全部完成本专业8名教师7门安全工程专业课的教学录像工作;落实了《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3门课的非实时辅导。

5.‘ACAA教育山东区域管理中心’项目:积极对ACAA数字艺术项目进行推广,其中已完成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利源培训学校等考试认证200多门次,年底前预约考试达300多门次。

十二、社会合作情况

1.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委托其山东代理向工程训练中心赠送了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套件(价值2万元)。由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济南星州宇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共建的“山东大学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创新实验室”已正式挂牌。

2.济南胜佳软件有限公司向中心无偿提供会计培训软件多套。3.北京精益达盛科技公司向中心赠送价值约4万元的电子竞赛套件。4.北京凌阳爱普科技公司向中心赠送价值8.4万元的32位嵌入式实验箱7台。5.泰安三英技校出资2万元,在中心设立“三英”实践奖学金项目。6.与北京大学共建机器鱼实验室。

十三、示范辐射作用

1.经验介绍:①4月23日,在山东大学召开的2009年实验室工作会议上典型发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做法与体会。②7月6日,在2009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推荐申报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会议上典型发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做法与体会。③7月27~28日,在东北地区金工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介绍山大工训中心创新训练情况和山大创新教育实施情况。④10月6日,在山东大学2009年招生(教育拓展)工作总结会议上典型发言:关于省内招生拓展的想法和做法。⑤10月13日,在山东大学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会议上典型发言:工程训练中心简介。

2.帮助指导:①2009-03-07,到滨州职业技术学校指导实训中心建设。②2009-03-07,到滨州无棣县职业技术学校指导实训中心建设。③2009年7月8日上午,到山东建筑大学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做法与体会”的报告,并指导撰写申请书。④2009年7月8日下午,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做法与体会”的报告,并指导撰写申请书。⑤2009年7月10日上午,到山东中医药大学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做法与体会”的报告,并指导撰写申请书。

3.接纳学生:①3月,接纳山东工艺美院实习学生100人、100人天。②3月,接纳材料学院成人教育(齐鲁特钢班)工程训练学生31人、434人天。③4月1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一年级新生50多人到中心参观学习。④5月19日,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20多人到中心参观学习。⑤6月,接纳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程训练51人、153人天。⑥11月1日,接待学校陶艺协会同学陶艺实习47人、94人天。

4.承办会议:(1)1月7日,中心承办2008年山东大学大学生创新竞赛总结大会。(2)3月16日,中心举办了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阿莲等相关专业教师参加的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座谈会。(3)5.29~6.1,中心举办2009年跨校际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4)6月5日,中心承办2006-2008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答辩评审会。(5)6月9日,中心承办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会议。(6)6月14日,中心承办2008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题答辩评审会。(7)6月16日,中心承办2009年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会议。(8)10月13日,中心承办山东大学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会议。(9)10月16日,中心承办2009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济南赛区专题工作会议。(10)10月24日,中心承办华东高校指导教师讲课交流活动。(11)10月30日,中心举办了由学校设备处、教务处、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参赛学生及部分指导教师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总结会。(12)11月1日,中心承办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济南赛区选拔赛。5.参加会议: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联席会(福州)。②5月,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南京)会议。③7月27~28日,东北地区金工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④8月17~19日,山大分校参加学校暑期工作会议。⑤8月20~22日,“五征杯2009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⑥8月25~27日在莱芜房干参加教务处暑期培训工作会议。⑦9月17日,参加“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关于组织实习指导教师现场讲课交流活动”筹备会(浙江大学)会议。

6.接访高校:①3月4日,西北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一行10人来到中心考察。②4月1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一年级新生50多人到中心参观。③5月8日,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领导、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全体教学人员、机械制造课部分教师一行24人来到中心考察。④5月18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三所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主要负责人到中心考察。⑤5月31日,山东轻工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赵学敏到中心考察。⑥7月16日下午,西藏大学教务处普顿(藏族)处长等一行6人到中心考察。⑦8月4日,南昌航空大学培训学院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王家宣、书记朱民一行5人来中心参观。⑧10月21日,重庆大学工程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任亨斌一行3人参观新中心。⑨10月30日,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领导到中心考察。7.出访高校:①2009年7月27~28日,参观哈尔滨理工大学工训中心。②2009年7月27~28日,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基础国家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训中心。③5月31日至6月2日,中心组团团考察中国石油大学工程训练中心。④5月31日至6月1日,中心组团考察山东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⑤2009-10-17~19,中心组团考察大连理工大学工训中心。

8.推广成果:①《综合性大学新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②《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③《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④《综合性大学新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⑤《工程训练》被评为2009山东大学精品课程。⑥陈言俊等:《大学生创新竞赛实战―凌阳16位单片机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08。⑦中心安全工程专业被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确立为网络教育特色专业之一。⑧《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及省级教学团队。

十四、党建工作 1.学校课题研究立项:2009年学校调研课题立项3项;2009基层党组织活动立项1项,获山东大学2008年基层党组织立项活动三等奖1项;2009年党建创新研究课题立项3项;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获二等奖1项。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学习实践活动组织:按照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中心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起草和撰写了:①《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②《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具体安排》;③《中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总结报告》;④《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安排意见》;⑤《中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总结报告》;⑥《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计划》;⑦《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⑧《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总结》。先后完成了“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十个内容”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活动自2009年3月开始,7月上旬基本完成,8月底完成各项总结工作。

(2)学习实践活动成效:一是谋划一批发展大事:如修订中心发展规划,建设创新教育基地,示范中心迎评验收。二是建设一批重要制度:如制定制度建设方案,明确制度建设重点。三是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如顺利完成中心搬迁,加强中心环境建设,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中心科学发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3.发展党员:2009年10月15日,中心第三党支部党员冯森转正。

十五、“和谐中心”创建

1.系列活动:组织女教职工赴聊城进行健康保健体验活动;举行“迎全运,健康登英雄山”活动;举办“迎全运,教职工趣味体育活动”;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获团体一等奖;参加全校教职工“我爱我的祖国”歌咏大赛获得特别奖;组织教职工观看电影《建国大业》;组织女职工为女同学捐献帽子、围巾、手套等;组队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全民全运,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和“全民全运,教职工男子篮球比赛”;组团走访慰问老干部等17人。

2.厂庆活动:制定《山东大学机械厂六十周年暨工程训练中心大楼启用仪式庆祝方案》;出版“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校报专刊(4版)”;编印《风雨历程――山东大学机械厂六十周年建设发展史》;举办建设成就展、书画作品展、作品产品展;组织全厂离退休人员和全体教职工270余人参观新中心和厂庆展览;召开山东大学机械厂六十周年庆祝大会。3.领导题词:校领导为机械厂六十周年厂庆题词如下:“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朱正昌);“创新育骏才 实践出真知”(徐显明);“践行科学发展 创建一流中心”(尹蔚);“静思以致远实践出真知”(李建军)。4.领导视察:视察新中心的校领导有:2009年09月17日,朱正昌、娄红祥、张永兵等;2009年09月27日,徐显明、樊丽明等;2009年08月28日,李建军等。2009年11月02日,樊丽明。

5.创优评先:中心被评为校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陈言俊被评为校网络新闻宣传优秀通讯员;洪新伟获学校信息报送先进个人;刘伟强被评为校实验室先进工作者;中心负责的临沂拓展组被评为校教育拓展先进集体;朱瑞富被评为教育拓展优秀个人;陈言俊获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老师,中心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6.媒体报道:教育部门户网站以“山东大学有效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为题报道中心。

总之,中心过去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中心将战略重点由硬件建设转移到内涵发展。按照“实现一个目标,加强两个建设,构建三个体系,发挥四个功能,搞好五个结合”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中心全面进入“突出教学、重视科研、适度生产、加强培训、搞好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努力创建“理念先进,定位合理,队伍优化,设施精良,体系完善,运行高效,强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实现“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办学目标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概况 篇6

工程名称: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幕墙工程

建设地点:合肥市滨湖新区;

建设单位:合肥市滨湖新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幕墙所占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幕墙投资约13000万元; 施工单位: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合肥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确保“琥珀杯”,争创“黄山杯”;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幕墙工程(2标段),9#、10#标准馆、主展馆、登录大厅、办公大厅及其所在的长廊幕墙、具体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石材幕墙制作与安装(3万平米)、铝板幕墙制作与安装(3万8千平米)、玻璃幕墙制作与安装(3万平米)、石材百叶制作与安装、外墙氟碳漆喷涂、金属护栏扶手制作与安装、金属地弹门制作与安装等,总幕墙施工面积约11万平米。

一、4#~10#标准馆;

标准馆长170米、宽80米、高21米,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12000平米)、铝板幕墙(33000平米)、石材幕墙(48000平米)工程造价约8100万元

1.玻璃幕墙

位置:4#~10#馆,外立面玻璃幕墙系统。

系统内容: 明框幕墙,有框玻璃地弹门。

玻璃:6mm(Low-E)+12A+6mm中空钢化玻璃.明框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型材采用穿条隔热处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铝板背后100mm厚保温岩棉。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洞口专项处理。

2.石材幕墙

位置:4#~10#馆,立面石材幕墙,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

系统内容: 石材幕墙,石材格栅,石材格栅后衬铝合金百叶,石材格栅,有框玻璃地弹门。

石材:采用30mm厚花岗岩,表面为火烧面。石材采用短槽铝合金挂件连接。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

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孔位氧化。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2mm防水铝单板。

3.铝板幕墙

位置:4#~10#馆立面铝板幕墙,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

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直立锁边板下设置120mm厚岩棉,岩棉容重110KG/m3,防火时

效为2小时。

防水:100mm厚岩棉上设置防水透气膜,钢底板上设置隔汽防潮层。隔音:隔汽防潮层上设置50mm厚吸音棉。

二、主展馆

主展馆长185米、宽170米、高27.34米,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7520平米)、铝板幕墙(11345平米)、石材幕墙(14602平米)工程造价约2350万元。

1.玻璃幕墙

位置:主展馆,外立面玻璃幕墙系统,其中南立面为钢铝混合玻璃幕墙外包不锈钢表面处理。

系统内容: 明框幕墙,有框玻璃地弹门。

玻璃:6mm(Low-E)+12A+6mm中空钢化玻璃.明框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型材采用穿条隔热处理。

不锈钢板:采用1mm厚拉丝不锈钢板。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铝板背后100mm厚保温岩棉。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洞口专项处理。

2.石材幕墙

位置:9#馆10#馆,立面石材幕墙,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

系统内容: 石材幕墙,石材格栅,石材格栅后衬铝合金百叶,石材格栅,有框玻璃地弹门。

石材:采用30mm厚花岗岩,表面为火烧面。石材采用短槽铝合金挂件连接。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孔位氧化。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2mm防水铝单板。

3.铝板幕墙

位置:9#馆10#馆立面铝板幕墙,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

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直立锁边板下设置120mm厚岩棉,岩棉容重110KG/m3,防火时效为2小时。

防水:100mm厚岩棉上设置防水透气膜,钢底板上设置隔汽防潮层。隔音:隔汽防潮层上设置50mm厚吸音棉。

三、办公大厅

办公大厅长173米、宽77米、高23.5米,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10200平米)、铝板幕墙(2100平米)、石材幕墙(4000平米)工程造价约1500万元。

1.竖明横隐玻璃幕墙,该幕墙为钢铝混合玻璃幕墙外包不锈钢表面处理。<

方柱为140*80*4方通,横梁为80*60*4方通>

位置:办公大厅,R-1轴到R-23轴,1-A轴到1-C轴, 1-C轴到1-A轴, R-10轴到R-14轴入口两侧。连廊2层(面向内庭侧)。

系统内容: 竖明横隐玻璃幕墙,有框玻璃地弹门,隔热内开窗,铝合金遮

阳条,不锈钢门套。圆弧玻璃幕墙

玻璃:6mm(Low-E)+12A+6mm中空钢化玻璃。

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

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不锈钢板:采用1mm厚拉丝不锈钢板。

保温:铝板背后为EPS。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

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口专项处理。

配件:门采用地弹簧开启,门拉手采用不锈钢长拉手(316级与门等高定做)。窗采用合页、多点锁、限位滑撑。

2.大跨度竖明横隐玻璃幕墙

位 置:内庭斜面玻璃幕墙。

系统内容: 竖明横隐玻璃幕墙,铝合金内遮阳条。

玻璃:6mm(Low-E)+12A+6mm+1.52PVB+6mm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玻璃要求进行100%热浸处理。

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复合铝板:主要用于层间背板,采用4mm厚复合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

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不锈钢板:采用1mm厚拉丝不锈钢板。

保温:铝板背后50mm厚保温岩棉。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

3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口专项处理。

3.石材幕墙

位 置:顶部女儿墙收口及立面石材幕墙、部分百页窗。

系统内容: 石材幕墙,铝合金内百页窗。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

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石材厚墙面采用EPS(B1级)。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保温板前设置防水透气膜,采用防水透气膜窗口专项处理。

石材:采用30mm厚花岗岩,表面为火烧面,石材颜色由建筑师确定。石

材采用短槽铝合金挂件连接。石材面板间缝隙均为20mm。

4.铝板幕墙

位置:办公大厅铝板幕墙,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

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直立锁边板下设置120mm厚岩棉,岩棉容重110KG/m3,防火时效为

2小时。

防水:100mm厚岩棉上设置防水透气膜,钢底板上设置隔汽防潮层。

隔音:隔汽防潮层上设置50mm厚吸音棉。

5.玻璃雨篷

位 置:大雨篷位于R-10轴到R-14轴,小雨篷位于R-4轴到R-6轴,R-18轴到

R-20轴。

系统内容: 钢结构玻璃雨篷。

系统配置:

玻璃:6mm+1.52PVB+6mm钢化夹胶玻璃,玻璃要求进行100%热浸处理。

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主受力杆件壁厚不小于3mm,明框型材采用穿条隔热处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

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铝板背后50mm厚保温岩棉。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口专项处理。

四、登陆大厅

登陆大厅长107米、宽154米、高30米,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5700平米)、铝板幕墙(4600平米)、工程造价约700万元。

1.玻璃幕墙

位置:登陆大厅外立面,该幕墙为钢铝混合玻璃幕墙外包不锈钢表面处理。系统内容:竖明横隐玻璃幕墙,有框玻璃地弹门,气动排烟窗,铝板幕墙,门斗。立面幕墙补充钢结构。

玻璃:8mm(Low-E)+12A+8mm+2.28PVB+8mm中空钢化夹胶玻璃。

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复合铝板:主要用于层间背板,采用4mm厚复合铝板,表面氟碳喷涂处理。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

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不锈钢板:采用1mm厚拉丝不锈钢板。

保温:铝板背后为EPS。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口专项处理。

2.铝板幕墙

位置:登陆大厅屋面檐口部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

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直立锁边板下设置120mm厚岩棉,岩棉容重110KG/m3,防火时效为

2小时。

防水:100mm厚岩棉上设置防水透气膜,钢底板上设置隔汽防潮层。隔音:隔汽防潮层上设置50mm厚吸音棉

五、餐饮大厅

餐饮大厅长174米、宽25米、高12.7米,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6000平米),工程造价约500万元。

1.玻璃幕墙

位 置:餐厅外立面玻璃幕墙系统。

系统内容: 竖明横隐玻璃幕墙,铝合金遮阳条,有框玻璃地弹门。玻璃:6mm(Low-E)+12A+6mm中空钢化玻璃。

明框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型材采用穿条隔热处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铝板背后100mm厚保温岩棉。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洞口专项处理。

3.雨棚系统

位 置::餐厅二层入口。

玻璃:8mm+1.52PVB+8mm钢化夹胶玻璃,玻璃要求进行100%热浸处理。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型材采用穿条隔热处理。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

保温:铝板背后100mm厚保温岩棉。

生物工程中心 篇7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运行,问题思考

滨州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始建于2009年6月, 厂房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 建筑面积为9889.03平方米, 是面向全校培养本专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中心指导教师中, 有副高级以上人员3人, 占25%;中级职称6人, 占50%。基本形成了以高级职称及研究生学历教师为主体、技能型人才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以提高素质为目的, 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新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以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为“四大工程训练平台”, 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 能力培养贯穿始终。中心注重先进教学条件的建设, 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项目引进了奥地利EMCO公司生产的数控模拟培训系统、三轴联动加工中心和车削中心, 购置数控教学应用软件、快速成型机、三维测试仪、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等教学仪器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近200余台 (套) , 总价值达225万欧元, 仪器设备涵盖车、铣、刨、磨、钳、焊、数控、特种加工等多个教学领域, 每年接纳各层次学生将达5000人左右。现有条件能满足我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为地方机械制造企业的数控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开发与技能培训, 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满足区域经济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可为教师教研教改能力、科研能力、实践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提供平台。

一、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建设思路及目标定位

1. 中心的功能

工程训练中心中心是面向全校学生建设的工程实践训练平台, 旨在营造一个多功能的工业生产、运行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身经历不同层次及需要的职业环境, 使学生从典型工业环境的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 进行工程技能和素养的训练教育, 并成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园地。

借鉴国内其他院校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经验, 结合学校实际, 以典型工程背景为条件, 贴近工程实际进行工程素质的全面训练为手段,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 逐步形成工业系统认知、传统制造实践基本训练、先进制造实践基本训练、工业系统控制和制造实践的综合训练、创新实践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不同的教育训练层面。通过各层面项目的实际训练, 使学生获得对工业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的基本认识, 受到工业工程等诸多方面的基本训练, 初步建立起工程意识, 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此外,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还可发挥实训中心在设备、环境和教学师资等方面的优势, 以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社会办学等方式, 成为本地区学生和社会人员扩展知识领域, 掌握先进制造技能的场所。

2. 建设思路

摒弃传统的“金工实习”观念, 以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 建设成能够涵盖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内容, 并能反映现代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基地。改变传统的讲课、实验、实习相分离的作法, 逐步形成学前认知、学时实践、学后综合的实训模式。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界限, 按工业系统认知 (基础型) 、传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工业系统控制技术和创新实践等五个层面建立统一、完整、综合的实训体系。其中:第一层次为工业系统认知训练 (基础型) , 适合于1-2年级的学生;第二层次为传统制造技术基本训练, 适合于2-3年级的学生;第三层次为先进制造技术基本训练, 适合于2-3年级的学生;第四层次为工业系统控制和制造技术综合训练, 适合于3-4年级的学生;第五层次为创新实践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适合于所有年级的学生。

3. 目标定位

工程训练中心的目标定位是:成为全校所有学生“认识工业”的平台;成为全校工科类专业基础和综合性实训的“技术实践”平台;成为全校所有学生进行科技制作、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真正的提高工艺知识, 建立工艺概念, 体验工艺过程,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

二、工程训练中心的运行模式及日常管理

工程训练中心是校级工程实践训练平台, 实践教学业务由教务处管理, 实训设备有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管理, 日常工作由系院组织实施。

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实行时间、场地、设备全方位开放。开放实验室实行指导教师值班制, 由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实验室全天开放的各方面条件保障, 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周六、周日和假期) 和暑期学校到实验室参加实验、创新、制作、发明、创造活动。对大学生电子设计、机械创新制作、机器人大赛等内容和资源实行全面、全时、全方位开放, 并由大学生参与运行管理;对选修课、暑期学校、课程设计、综合创新训练等项目实行定时、限范围开放。

工程训练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主任由系主任兼任, 对学校负责。教务处对中心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

中心机构及人员形成三个层面的管理运行机制:

(1) 管理层:主要负责中心的课程安排, 计划协调, 学生管理, 考试考核, 教材管理, 对外联络, 图书资料, 发展建设等工作。

(2) 骨干层:主要负责各不同层面的训练指导, 相当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3) 实习指导教师:在骨干的领导安排下具体实施训练内容。

(4) 客座指导教师:有关学院教师, 主要进行训练项目的开发、创新工作。

三、若干问题的思考

1. 中心人员的组成

中心年轻教师居多, 人员知识结构和水平显然不能完全胜任中心的运行, 引进一些有生产实际经验的人员是必要的。

管理层与骨干层人员须是本校正式员工, 享受学校正常待遇 (工资、津贴等) , 因为只要这部分人员得力、稳定, 中心便可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按需要面向社会以及校内以工作合同或勤工俭学等形式临时聘用, 这部分人员由骨干层根据需要自主聘用, 中心不作限制, 只要胜任工作, 保证训练质量。但这些人的报酬根据考核办法 (包干) 由该部门支付 (在核定的相应实习训练经费中划拨) 。这样可以保持中心活力。客座指导教师则主要开发新的训练项目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工作, 一般由有关学院的教师担任。中心的训练项目设计、教材 (指导书) 等的编写等等不是中心人员的主要任务, 需具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在相应政策驱动下进行。当然这还需要在学校的政策下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办法。

2. 中心的运行

要想实现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建设, 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原因有二:

(1) 中心的建设需要时间。这里的建设包括硬件 (设备等的购置等) 、软件 (各种管理办法, 训练项目的设计、完善, 教材建设等) 以及队伍建设 (管理及技术骨干) 等。

(2) 各学系院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根据其他院校特别是工科出身的院校实训中心的运行模式, 这样的实训是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但是, 可以想见, 在本校大家对此尚没有达成共识, 出于理念的以及经费的种种原因, 目前只有一些学院的一些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实训环节, 全面推行显然有待时日。

3. 经费的投入

投入不仅是硬件的, 还有软件的;硬件的投入除了较大规模的训练设备投入外, 一些新的训练项目的设计开发也是重要内容, 这将随着中心的建设与时俱进地进行;软件建设除了有关管理制度等外, 还有教材、指导书之类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

4. 管理的规范

学校成立了若干中心, 在管理上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尺度或政策, 考虑训练类型的不同区别对待, 并对量和质进行考核。此外, 各中心应该就其承担的内容做出“菜单”, 经专家审核通过后供相关系院选择。

四、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战略目标背景下, 滨州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认真总结经验, 全面开放实验室, 凝练优质教学资源, 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工程训练中心管理理念, 开拓创新, 探索实践教学的新路子, 加快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

参考文献

[1]韩现龙.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 (128) 8:67-71.

[2]槛绪平, 宋树恢, 朱华炳, 亢华.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 (724) 12:23-26

[3]杨国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 (64) :478-479

生物工程中心 篇8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问题 高效课堂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审视一下我们现在的生物课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共性而轻个性,过于重义务而轻权利,过于重服从而轻自主,过于重外在技能的培养而轻内在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此,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能引发问题的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供同仁参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播放奥运会冠军郭晶晶跳水的优美动作、NBA篮球明星科比的精准投篮和国庆“阅兵式”等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提出问题:“他们的良好表现,是靠身体的各器官协调配合,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由学生作答,教师补充后,引出课题。

二、以“图片+问题串”进行知识回顾与拓展,建构新知识

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图片,设计如下问题串:〈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2〉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3〉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4〉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者脊髓相应的中枢呢?〈5〉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个根神经,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6〉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7〉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等。在对以上问题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反射、反射弧、神经元的结构和分布等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进一步构建新知识。

在学习人脑的高级功能内容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设置出相关问题串:〈1〉某一外伤病人,可以讲话、书写、可听懂别人的谈话,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出现失语症。病人受损的中枢在哪里?〈2〉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含义,不能阅读。病人受损的中枢在哪里?〈3〉病人可以讲话、看书,听得懂别人讲话和看得懂文字,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能力。病人受损的中枢在哪里等,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完善。

三、应用实验情景设问,激发探究欲望

生物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出积极的体验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来,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1〉电表指针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2〉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什么?〈3〉该实验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提出如下问题:﹙1﹚静息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处于何种状态?﹙2﹚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电流方向如何呢?﹙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实质是什么?﹙5﹚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宜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

这样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具体讨论和分析,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通过讨论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让教材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物教学更要发挥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优势,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体验,提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刻感悟。如学习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弄清楚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分别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而后就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1〉兴奋在神经元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2〉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3〉神经信号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分别以什么信号传递?〈4〉神经递质与递质受体很快会被相关酶催化降解而失去作用,若分解递质的酶失去活性,可能会有什么结果?〈5〉如果有一种化学物质与神经递质分子结构相似,它大量、长期作用于人神经系统将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6〉毒品可卡因能够使人持续兴奋,你能估计出它的作用原理吗?〈7〉某些药物能使人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你能估计出它的作用原理吗?最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突触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总结。

五、以“资料分析”为载体,“问题”为驱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上一篇: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下一篇:浅论城市生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