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任务分解

2025-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任务分解(精选8篇)

如何任务分解 篇1

临床各科室:

(含门急诊、重症医学、妇产科、内科、外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感染科、重点专科等)

一类指标(没有)

二类指标(没有)

三类指标

一、医院管理:

(一)依法执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常规。

(1)各科室就诊流程图(各临床、医技科室)。

(2)各科室诊疗规范、常规相关文字资料(各临床、医技科室)。

4、制定母乳喂养相关规定,有母乳喂养宣传室,对孕妇开展宣教工作主;对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1)母乳喂养相关规定包括全球十条标准及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产科)。

(2)有母婴同室、母乳宣教室及相关母乳喂养相关资料(产科)。

(3)2011年7月以来,对医务人员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培训计划、课程安排和培训记录等(产科)。

(五)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

1、传染病管理。

(3)感染科医护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情况(院办、感染科)。(4)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流程等文字资料(防保科、门诊部)。

2、制定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医院内部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3)2011年7月以来,我院组织开展的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情况文字资料、1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

照片等(院办、医务科、急诊科)。

(4)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知晓率达100%(各科室)。

(七)财务与价格管理

9、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单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通过适当方式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时,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各临床科室各提供一份2011及2012某病人的门诊、住院日用清单和总费用清单等(财务科、医保科、各临床科室)。

(八)建设、设备和后勤保障管理

1、建筑布局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2)科室医疗布局和服务流程示意图(后勤科、各临床科室)。

3、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属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

(2)医院50万元以上大型医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购置许可文件、设备档案资料等(设备科,各相关科室)。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建立健全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

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7)科室成立和调整质控小组及成员名单,明确质控员各自的工作职责(院办,各相关科室)

3: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

(1)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名册(科主任为组长)、质控工作职责、质控员参与质控工作记录。(临床、医技科室)

(2)科室质控记录本:要有自查、整改内容及对质量问题定期进行分析内容。(临床、医技科室)

(二)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医院应当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

(2)医院制定核心制度及相关记录本、各级医务人员熟记核心制度、科室完善核心制度记录本(临床、医技科室)

4: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3)三基考核的资料(试卷及考核结果)(医务科、护理部、临床医技科室)

(三)医疗技术管理。5:医院至少应有一个重点专科

(3)重点专科开展的技术项目(医务科、重点专科)

(四)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非手术科室:

加强运行病历管理,包括病历书写、诊断正确、检查治疗及时、合理,有常规规范治疗计划(相关科室)

2、手术科室:

(1)加强运行病历管理,包括病历书写、诊断正确、检查治疗及时合理。(2)若有重大手术,必须报医务科备案。

(3)大中型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并做好术前讨论记录。

(4)围手术期管理要到位:术前准备要充分、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正确的麻醉方式、严格掌握输血的指征、遵守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原则等。

(5)要有缩短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的措施。(6)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待床日要<3天。

(7)各科室制定本专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科室备份、交二甲办一份)(8)掌握产科剖宫产手术指征,无手术指征严禁手术(医务科、产科)

3、门诊:

(1)门诊医生出诊表(出诊医生公示栏并附医师职称),要求每天门诊医师中主治医师出诊人数占70%以上。(门诊部)

(2)加强门诊病历的书写,甲级率≧85%(门诊部)

4、急诊科:

(1)2011年7月以来急诊科医师排班表

(2)急诊科工作人员名册及执业注册证书,固定人员≧75%(院办)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

(3)急诊抢救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工作预案

(4)2011年7月以来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科室24小时排班表(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 室、输血科)

(5)患者因紧急、特殊需求,急诊药房保证必备药品(药剂科)

(6)急诊质量管理记录。对急诊工作质量“留观病人不超过48小时;危重病人收住院要有专车、专人护送;救护车出车不超过10分钟;危重病人抢救必须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指导并及时、完善做好抢救记录;留观病历书写规范、记录及时”等质量的监控记录。(院办、急诊科)

(7)急诊科具有的急救设备登记本及运行状态记录。

(8)2011年7月以来急诊抢救登记本:统计本年抢救成功率。

(9)要求科内工作人员人人掌握急诊抢救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工作预案及首诊负责制;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操作:心肺复苏、洗胃、除颤器、呼吸机应用、中心静脉压测定、气管插管等

(10)急诊科邀请的急会诊医师必须10分钟到位并携带相应器械(各临床、医技科室)(11)确保急诊 “绿色通道”畅通,急诊科各区域标志醒目(后勤科)

(12)诊室设置:①内、外、儿科急诊室;②急诊留观室(观察床位设置不少于核定床位的3%)③清创室;④抢救室;⑤治疗室;⑥监护室(院办、医务科)

5、重症医学科:

(1)ICU床位数及使用情况登记,计算ICU床使用率。

(2)ICU专职人员及科室医务人员名册;统计医师与床位、护士与床位(3)ICU患者的交接班本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4)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5)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送制度。(6)危重患者危重程度评分法;(7)入住的ICU患者危重程度评分。(8)入住ICU患者的预告知制度。(9)ICU病房的质量管理记录。

(10)ICU病房设备登记本及运行、完好状态的记录。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

(11)ICU设施及能源应急供应是否满足需要的记录(设备科、后勤科)

(12)其它各种:ICU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规定的技术操作;ICU病历记录规范、及时、签署有预告知知情同意书。

12、医院感染管理:

(2)、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③相关重点部门布局符合要求。附布局图示(相关重点部门、院感科)(4)、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 院感科督促各相关重点部门按要求落实(5)、手卫生

院感科督促医务人员按要求落实(临床、医技科室)

(五)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医院有健全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责任明确。

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

⑵ 建立护理管理成员资料,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相符(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3、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⑴ 有护理工作制度、相关制度的监督机制资料(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2、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1)各类护士的资质资料(护理部、人事科、各护理单元)(2)2011年7月以来护理人员排班本(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3)2011年7月以来特殊专业科室(如重症监护室、急诊室等)护士接受相关培训的记录(护理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新生儿室、产科)

三、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及各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1结合科室实际制定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各科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2护士知晓并落实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各临床护理单元)

四、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

1建立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部、各临床护理单元)2建立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3建立质量可追溯的机制,有2011年7月以来定期与部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整改记录(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六、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1制定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根据要求正确记录,记录真实、准确、规范完整(各护理单元)

2保证监护仪的有效使用,定期检查,有2011年7月以来检查记录(各临床护理单元)3对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管理,附2011年7月以来定期检查记录、整改措施(护理部、重点部门)

七、制定并实施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

1制定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应急预案,附2011年7月以来处理记录(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3有2011年7月以来护理差错分析评价、改进措施记录(护理部、各护理单元)

八、手术室和中心供应室管理

1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和操作常规(手术室、中心供应室)

2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附流程图(中心供应室)

四、医院服务

(一)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2、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权利。

(1)建立尊重和维护患者权益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医务科、临床、医技科室)。(2)落实知情同意制度,明确并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的项目(医务科、临床各科室)。(3)临床科室严格履行知情同意手续,要求履行告知率达100%(医务科、临床医技科 室)。

(4)医患沟通时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适宜的形式和语言,特别是准备手术或特殊诊疗的病人要求其了解手术或诊疗风险等情况(临床、医技科室)。

(5)对于非医保用药和检查、高额费用或耗材,应实行事先告知同意制度(临床科室落实)

3、适时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如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费用等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

(2)医院定期向各科室公布的医疗服务信息分析报告,附2011年7月以来的分析报告(医务科落实,临床医技科室存档);

4、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和反馈患者的投诉(1)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医务科制定、临床医技科室存档并落实);

(2)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如座谈会、问卷调查、来访或投诉接待等,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医务科负责完成2011年7月以来座谈会记录及问卷调查、来访或投诉接待记录等,临床医技科室负责完成2011年7月以来科室座谈会记录、投诉接待处理记录等,2011年7月以来医院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科室存档)。(党支部、医务科、临床科室)

(二)服务行为和医德医风

3、会诊医师按规定及时到位,严禁推诿、拒诊患者,病人对医院服务满意(3)查看会诊制度的执行情况(临床、门急诊落实)

(4)医院首诊负责制制度,查看制度执行情况(临床、门急诊落实)。

(三)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

1、门诊应该提供就诊咨询、导诊以及其他便民服务(1)有导诊、咨询台(门诊部);

(2)门急诊提供轮椅和推车数量达标(门诊部、急诊科、后勤科);(3)门急诊提供饮水和电话等便民措施(门诊部、急诊科、后勤科)

2、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2)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准确连贯(医务科、门诊部、后勤科)

4、优化流程、简化环节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的数量、布局合理,患者等候时间达标(财务科、医保科、药剂科、门诊、医技科室)

(2)重危和行动困难病人实施转科、转院和诊疗时应有专人护送(临床各科室)

3、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等连续性服务流程合理、便捷

如何任务分解 篇2

并行测试技术是支持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对于传统串行测试系统, 其技术特点与优势在于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吞吐率、提高了测试仪器资源的利用率、缩短了测试执行时间。实现并行测试技术的关键在于测试任务的调度, 而并行测试任务的分解则为并行测试任务调度的基础。

1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传统的串行自动测试系统中, 测试任务被事先整体规定, 然后测试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流程运行, 测试任务的安排由于不涉及并行性, 所以待测任务之间可能无法进行并行测试。因此, 将一个总体的复杂测试任务, 经过分解形成多项容易被测量的子任务, 通过完成子任务测试从而解决复杂测试的思想, 对于并行测试系统来说是尤为必要的。

并行测试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总体的复杂测试任务分解的可行性:对于并行测试系统本身而言, 现阶段的自动测试系统均采用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模块化的测试仪器资源, 这就使得各个资源模块可以根据测试系统的需求同时单独工作, 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新的接口适配器技术, 使得自动测试系统与待测设备间的连接、信号转换更加灵活;计算机多线程与多核处理技术, 使得控制软件能够同时控制运行多个测试任务。上述的这些自动测试系统本身的特点, 均为经分解后的多项子测试任务能够实现并行技术奠定了基础。

2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所遵循的原则

子测试任务的大小能够通过增加或减少测试参数来改变, 那么子测试任务的大小即表现为测试任务粒度的粗细。任务粒度能够体现某测试任务集合的层次结构, 同时也能体现整体测试任务的规模与数目。任务粒度与任务数量存在反比关系:任务粒度越大, 任务数量越小;任务粒度越小, 任务数量就越大[1]。反映到并行测试技术上来说, 就是任务粒度与子测试任务的并行性和可求解性质是相关联的:通常来说, 子测试任务的独立性随着任务粒度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但子测试任务的信息接口、交互性、任务之间的并行性却随着子测试任务粒度大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 测试任务分解, 要控制适宜的子测试任务粒度。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的目的是把复杂测试任务分解为多个简单易处理的子任务, 子任务之间尽可能错开资源竞争, 从而有效地加快执行速度, 缩短测试时间。但是过度的分解将使系统中有大量的任务, 经常进行任务的切换, 任务与任务之间还需要很多的同步和互斥控制, 将大量增加系统服务工作, 降低系统的速度和有效性。

因此, 在进行任务分解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测试任务分解的原则有以下几点[3]:

(1) 独立性:任务应有相对的独立性, 任务间的相互协调、通讯工作应少, 以减少系统的开销;

(2) 层次性:对总体测试任务依次从被测单元、被测参数到具体功能操作进行逐层分解;

(3) 均匀性:任务粒度的大小要适中、均匀, 避免某一任务的执行时间过长, 导致资源负载不均, 同时也要避免任务过细, 导致系统任务切换开销过大;

(4) 相似性:不同的测试任务分解的子任务应尽可能的相似, 以便软件设计时可用相同的程序代码实现, 提高软件编程效率。

实际工程中可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 采用自顶而下逐层分解的策略对测试任务进行分解。被测装备通常会包括多个被测单元, 而被测单元一般会有多个参数需要检测, 在这一层按被测参数对测试任务进行分解, 在各参数的检测中一些参数的检测可能存在相同的初始化操作, 可以提取相同的操作, 提高系统效率。

3 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策略方法要点

在弄清并行测试任务分解要遵循的原则后, 要明确子测试任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那么, 分解后的子测试任务之间是否可以进行并行测试, 如果不能进行并行测试, 子测试任务之间的执行优先顺序又是怎样的。子测试任务之间的相互关联, 决定了上述问题。

在讨论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策略方法要点与方案之前, 先对测试任务之间的关联引入形式化定义[3]:

定义3.1设t1和t2为两个测试任务, I1和O1分别为t1的输入变量集和输出变量集, I2和O2分别为t2的输入变量集和输出变量集, 若I1与O2, I2与O1, O1与O2之间均无交集, 则称t1与t2数据相关;否则, 称之为数据无关。

定义3.2设t1和t2为两个测试任务, 若t1的测试能够决定t2是否测试, 则称t2控制相关于t1;否则, 称之为控制无关。

定义3.3设t1和t2为两个测试任务, R1和R2分别是t1和t2占用的资源集, 若R1和R2无交集, 则称t1和t2资源相关;否则, 称之为资源无关。

定义3.4设t1, t2, …, tm为测试项目中的各项测试任务, 若t1, t2, …, tm按所有可能的任意顺序测试的结果相同即t1, t2, …, tm任务优先级相同, 且t1, t2, …, tm资源相关, 则称t1, t2, …, tm是可并行测试的。

对上述定义作出说明:对于测试任务t1和t2, 若其满足数据相关, 那么t1和t2是不能够进行并行测试的, 但反过来, 若t1和t2数据无关, 不能肯定t1和t2能够进行并行测试。例如, 两个测试任务中可能含有中间测试变量或任务, 使得t1和t2虽然数据相关条件, 但实际只能依次测试。同理, 对于测试任务t1和t2间满足控制相关也存在相应不能同一时刻进行并行测试的问题。

在明确测试任务之间所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后, 便可以根据这些相互关系, 对一个总体复杂测试任务进行分解。由于随着被测设备的不同, 一个总体任务能被分解的程度、依据就不同, 因此, 没有一种具体有明确步骤的详细方法, 能通用所有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任务分解。通常总体分解方法要点如下:

(1) 详细了解被测设备特点, 明确被测设备的测试需求, 明确各个被测单元以及各被测单元所需测量参数;

(2) 根据被测设备中的某些具体带有测试时序要求的测试任务, 从总体上即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对各个被测任务划分层级网络, 明确哪些测试目标任务经层级划分后是复合任务, 哪些是不可在分的测试任务;

(3) 分析初步划分后的测试任务, 看是否有哪些被测参数可以进行层次的调整, 是否能够合并成新的测试任务。例如, 某些参数的检测可能存在相同的初始化操作, 可以对这些操作进行提取公因式, 提高系统效率;

(4) 经细化、合并、调整顺序后, 完成任务分解, 形成测试任务集合。

4 总结

并行测试系统测试任务分解是并行测试系统实现并行测试任务调度这个NP-HARD难题的前提, 遵循怎样的分解原则和分解测量方法要点对总体测试任务进行分解, 对分解后子测试任务的粒度有着影响。根据本文提出的分解策略方法要点进行并行测试任务分解, 能够较好的控制子任务粒度, 为后续并行测试任务调度打下基础。

摘要:并行测试技术是支持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分析了并行测试系统测试任务分解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通过介绍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的原则与并行测试任务形式化定义, 总结给出了并行测试任务分解策略方法要点。

关键词:并行测试,任务分解,分解策略方法,分解策略方案

参考文献

[1]何玉安.基于本体的制造网格任务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 2008.

[2]卓家靖, 孟晨.并行测试系统的任务分解和任务过程模型[J].电子测量技术, 2008, 8, 31 (8) :109-112.

如何任务分解 篇3

摘 要:任务的分解是实现多主体系统的关键,运用形式化的方法对任务分解进行描述和验证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般的任务逻辑分解表达式,利用Petri网对任务的分解进行建模,得到任务分解Petri网,进而通过剔除不合理的任务分解结构得到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通过检查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的存在与否,可以判断任务的分解结构是否有效。另外,对于任意一个有限的P/T网系统,给出了判断是否存在无效任务分解的充分条件,从而论证了在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中只存在一级活变迁。将任务分解的有效性判断与Petri网活性分析联系起来,实现了多主体系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关键词:Petri网;任务分解;有效性;多主体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98(2008)01-0085-05

收稿日期:2007-07-0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7jq1039);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方欢(1982-),女,安徽池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Petri网理论及应用。

The Petri Net Method of Task Decomposition and

Its Validity Research

FANG Huan1,CUI Huan-qing2,WANG Li-li1

(1. School of Scienc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 ,232001,China;2.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10, China)

Abstract: Task decomposition is the key to multi-ag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scribe and validate the task decomposition structure by a formal method. The task decomposition is modeled by Petri Nets for the ordinary logical expressions of task decomposition, and the Petri net of task decomposition is obtained, after deleting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ask decomposition, the Petri net of valid task decomposition is obtained. By checking whether the Petri net of valid task decomposition exists, the task decomposition is valid or not can be judged. Furthermore, for any finite P/T net,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judging if invalid task decomposition structure exists, are proposed, and accordingly that only first-level live transitions exist in the valid task decomposition Petri net system is proven.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s solved by combination of task decomposition validation and liveness of Petri net system.

Key words: petri net; task decomposition; validity; multi-agent

由于多主体系统不仅能提供很好的系统鲁棒性和效率,能为现存的传统系统提供互操作性,还能求解那些数据、技术及控制等多种异构资源同时存在的问题,因此,多主体系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多主体系统主要研究一组自治智能主体之间智能行为的协调问题,在实现具体多主体系统的过程中,首先面临这样的一些问题:如何在一组智能主体中形式化地表示、描述问题?如何分解、分配任务以及综合各个主体的结果[1-2]?多主体之间的协作存在并发和同步现象,因而可以利用Petri网对多主体的行为进行建模[3-5],通过模型来了解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多主体系统中的多个主体可能只有一个求解目标,也可能有多个目标,对于这些给定的各个子目标如何在多主体之间协作实现,也可以利用Petri网求解这些子目标任务的完成序列及相关的分配工作[6-8],为多主体系统的实现提供正确分析的依据。

以上这些工作都没有涉及到任务的形式化分解,即给定一个大的系统总目标,如何将这个大的总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任务的分配等问题。可见,任务的分解是多主体系统实施任务分配的前提,也是多主体系统实施协作的关键,因此借助一种形式化方法对任务分解进行建模并对任务分解的有效性及正确性加以验证,是十分必要的。

利用Petri网将总目标獹 进行逻辑分解,使分解得到的子目标可以被单个主体完成,然后运用Petri 网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对任务分解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和验证是本文的主要工作。

记号玁=(S,T;F)表示一个Petri网结构,•x表示x的前集,x•表示x的后集,其中x∈S∪T。

1 基于Petri网的任务分解

首先,假定给定的总目标獹 逻辑上能分解成若干个能被某个工作者主体单独完成的子目标。可以将獹进行逻辑分解,分解得到若干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又可以继续进行逻辑分解,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得到一系列的不可再分解的小目标。

记那些不能继续进行逻辑分解的目标为原子目标,而可以进行分解的目标为中间目标。 记号玣1(g1,g2,…,g璵)輌表示中间目标g可以分解成子目标g1,g2,…,g璵的逻辑关系组合。

定义1 若谓词公式獳有如下形式(类合取范式):獴1∧B2∧…∧B璵,其中B璱(i=1,2,…,m)形如

獿1∨L2∨…∨L璲,其中L璳∈{L1,L2,…,L璶}(k=1,2,…j),并且L1,L2,…,L璶都是文字,则称A为类合取范式。

定理1 任何一个类似玣1(g1,g2,…,g璵)輌的表达式,其左部f1(g1,g2,…,g璵)总可以转换为类合取范式的形式。

证 明 根据谓词逻辑的知识,任何一个逻辑关系式都可以化简成合取范式,而通过定义1可知,类合取范式可以通过添加项得到合取范式,而合取范式通过化简也可以得到类合取范式,因此可以将任何一个玣1(g1,g2,…,g璵)转换为类合取范式的形式。

类似可以定义类析取范式及其相关的性质。

定义2 若谓词公式獳有如下形式(类析取范式):獴1∨B2∨…∨B璵,其中B璱(i=1,2,…,m)形如

獿1∧L2∧…∧L璲,其中L璳∈{L1,L2,…,L璶}(k=1,2,…j),并且L1,L2,…,L璶都是文字,则称A为类析取范式。

定理2 任何一个类似玣1(g1,g2,…,g璵)輌的表达式,其左部f1(g1,g2,…,g璵)可以转换为类析取范式的形式。

下面给出基于Petri网的任务分解的算法。

算法1 总目标獹的Petri网分解

输入:需要进行分解的总目标獹

输出:任务獹分解的Petri网

步骤:

(1) 将獹进行逻辑分解,得到一系列的逻辑分解式的集合獸1,其中F1由一系列诸如f1(g1,g2,…,g璵)輌的逻辑表达式组成;

(2) 使用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方法,将獸1中的每个表达式的左部都化简成类合取范式或类析取范式的形式,得到的表达式集合记为獸;

(3) 对于獸中的每个逻辑表达式,可使用图1的转换方法将其转化为Petri网结构;

(4) 将转换过程中所有的库所玸′组成的集合记为S′,所有变迁t′组成的集合记为T′,所有的流关系f′组成的集合记为F′,得到的Petri网结构为玁′=(S′,T′;F′);

(5) 算法结束。

通过算法1,任何一个总目标的逻辑分解式就转换成了语义上等价的Petri网结构。a 玤﹊2∨g﹊3∨…∨g﹊m輌﹊1 b 玤﹊2∧g﹊3∧…∧g﹊m輌﹊1

图1 逻辑表达式转换为Petri网结构

定义3 设目标玤璱所对应的库所为s璱∈S′),若(s璱,s璱)∈F′+,则称目标g璱是自包含的任务。

显然,若一个任务是自包含的,则其对应的逻辑任务分解是无效的。

定义4 设玁′=(S′,T′;F′)是总目标G分解得到的Petri网,而Petri网玁=(S,T;F)满足:

(1) S罶′∧T罷′∧F罠′;

(2) 总目标G对应的库所s1,s1∈S;

(3) 衳∈S∪T-{s1}:(s1,x)∈F+;

(4) 衳∈S:(x,x)麱+

则称Petri网玁=(S,T;F)是总目标G的任务有效分解Petri网。

由于Petri网是一种特殊的二分图,因此根据图论的相关算法可以很容易求出满足条件:玸璱∈S′∧(s璱,s璱)∈F′+的所有库所组成的集合。通过算法2删除玁′=(S′,T′;F′)中所有的自包含任务,得到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玁=(S,T;F)。

算法2 总目标獹对应的任务有效分解Petri网的生成算法

输入:总目标獹根据算法1得到的Petri网

玁′=(S′,T′;F′)

输出:总目标獹对应的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

玁=(S,T;F)

步骤:

(1) 根据图论判断回路的算法,求出回路cicle中所有满足条件s璱∈S′∧(s璱,s璱)∈F′+∧(•s璱联玞icle∧s•璱联玞icle)的库所s璱组成的集合,记为S″(其中玞icle为任意一条回路);

(2) 对于И衧∈S″,找出其前集T″={t|t∈T′∧t∈•s};

(3) 找出集合F″={f|(鰔∈S″∪T″)∧y∈S′∪T′(x,y)∈F′},从N′=(S′,T′;F′)删除S″,T″和F″е械乃有元素;

(4) 删除И衳∈S′∪T′:(x,s1)(F′-F″)+及其相关联的有向边,其中s1为总目标G所对应的库所;

(5) 算法结束。

若通过算法2计算出总目标獹对应的任务有效分解Petri网不存在,即为空网,则表示此时目标獹的逻辑分解是错误的,必须对獹重新进行逻辑分解。从这里可以看出,将任务分解转换为Petri网结构对于分析任务分解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若不对一个总目标逻辑分解的有效性做出监督,则会造成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样在多主体系统中,任务的有效分解是多主体系统的构建的基础。

定义5 设玁=(S,T;F)是总目标G的任务有效分解Petri网。

(1) 映射玀0为

M0(s)=0 衧∈S,•s≠

1 衧∈S,•s=联

(2)

K(s)=|{t|t∈T∧t∈•s}| 衧∈S,•s≠

1衧∈S,•s=联

(3) И衒∈F:W(f)=1

则称苮=(S,T;E,K,W,M0)为G的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

2 系统活性分析

定理3 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

И苮=(S,T;E,K,W,M0)是一个标识自由选择网。

证 明 由于在∑中,衪1,t2∈T(t1≠t2)满足

•t1∩•t2≠联荩•t1|=|•t2|=1В根据自由选择网的定义[2],可知结论明显成立。

定理4 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

И苮=(S,T;E,K,W,M0)每个变迁都是一级活的。

证 明 根据定义4,在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中都有И衪∈T:(s1,t)∈F+,而同时根据定义5可知M0(s1)=1,则M0[t>В因此每个变迁都是一级活的。

引理1 设И苮=(S,T;E,K,W,M0)为任意一个有限的P/T网系统,满足:

(1) И苮*是自由标识选择网;

(2) 映射玀0为

M0(s)=0 衧∈S,•s≠

1 衧∈S,•s=联

(3)

K(s)=|{t|t∈T∧t∈•s}| 衧∈S,•s≠

1衧∈S,•s=联

(4) И衒∈F∶W(f)=1

若 И苮*е写嬖谌级活变迁,则必存在玸∈S,使得(s,s)∈T+。

证 明 因为玹是三级活变迁, 因此存在无限长的变迁序列σ使得t在σ中无限多次出现。 设M0[σ1>M1[t>M2,其中#(t,σ1)=0,此时衧∈•t,M2(s)=0。因t是三级活变迁,则M2[t>必然成立,设M2[σ2>M3[t>,其中,#(t,σ2)=0,此时衧∈•t,M3(s)=1,依此循环反复,即可得到无限长的循环序列σ1tσ2t…,使t出现无限多次。由于标识的流动是借助流关系来实现,因此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得出(s,s)∈F+。

引理1 可以用于任务自包含的判断。即对于一个给定的有限P/T网系统。可以根据引理1来判断是否存在库所玸满足(s,s)∈F+。

定理5 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中不存在三级活变迁。

证 明 根据引理1的证明,很容易得出结论成立。

定理6 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中不存在二级活变迁。

证 明 假设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中存在一个二级活变迁玹,根据类似引理1的证明思路,不难得出存在一个库所s满足(s,s)∈F+,与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定义相矛盾,故结论成立。

综合引理1,定理5和定理6可以得出:给定一个任务分解的Petri网系统 苮#若 苮V写嬖诙级活变迁或三级活变迁,则 苮?隙ú皇侨挝裼行Х纸獾腜etri网系统,其中必定存在库所玸使得(s,s)∈F+,也就是说存在自包含的任务分解。由此,通过活性分析可以判断一个任务分解的Petri网系统中是否存在自包含的任务分解,或者帮助验证当前的任务分解是否是有效的。

例:设有一个总目标獹,在逻辑上可以将其进行以下的分解(A軧表示可以通过A的完成来实现目标B)。

В1) (g1∧g2)∨(g3∧g4)軬

(2) (g5∧g6)∨g7輌1

(3) g15∧g1輌5

(4) g5∧g16輌7

(5) g8∧g9輌2

(6) g10∨(g11∧g12)輌3

(7) g12∨(g13∧g14)輌4

(8) g17∨g18輌12

从上述的逻辑分解式不易看出子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哪些子目标来实现,更不能判断此时的任务分解是否是有效的。

根据算法1,将上述的8个逻辑分解式转换成任务分解Petri网(见图2)。

图2 逻辑分解式对应的任务分解Petri网然后再根据算法2,可得出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并根据定义3得出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见图3)。

图3 逻辑分解式对应的任务有效分解Petri网系统

可以对图3的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进行验证分析,系统中的每一个变迁都是一级活的,不存在二级活或者三级活的变迁。并且此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系统是一个自由标识选择网。从而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利用Petri网对任务分解进行分析,提出了任务有效分解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Petri网的活性分析,对任务分解的有效性进行判定,给出了相关的结论,从而使得任务分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任务在多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之前能够得到验证,对多主体系统的构建和实现提供了保障。在解决了任务的形式化分解之后,以后将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考虑以下问题:① 如何利用任务有效分解的Petri网来对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形成计划,组成多主体系统中任务分配的计划库;② 如何利用相关的Petri网理论证明计划实施的正确性,为多主体系统的主体计划的生成以及任务的分配和实施奠定理论基础;③ 如何利用Petri网来实现任务在多主体之间的动态分配。

参考文献:

[1] 焦文品,史忠植.多主体间的协作过程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 37(8):904-911.

[2] 姚莉,张维明,汪浩.多主体系统建模方法探索[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21(4):118-121.

[3] 马炳先,徐颍蕾,吴哲辉.用层次颜色Petri 网模拟主体行为[J].系统仿真学报,2003,15(S):114-118.

[4] D XU, RAVOLZ, TRIOERGER,et al.Modeling and Verifying Multi-Agent Behaviors Using Predicate/Transition Nets[C]//Proceeding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Jul. 2002, 193-200.

[5] DANNY WEYNS, TOM HOLVOET. A Colored

Petri Net for a Multi-Agent Application [C]//MOCA '02, Aarhus,Denmark, 2002.

[6] JAMIE KING, RAYMOND K PRETTY, RAYM-

OND G GOSINE.Coordinated Execution of Tasks in a Multiagent Environ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and Cybernetics-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2003,33(5):615-620.

[7] WENBIAO HAN, MOHSEN A. Jafari. Controller

Synthesis via Mapping Task Sequence to Petri Net[J].Proceedings ortbe 2003 IEEE lotermtiood Conference a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Taipei, Tairao, 2003, 33(4):14-19.

[8] JAMIE KING, RAYMOND K PRETTY, RAYM-

OND G GOSINE. Coordinated Execution of Tasks in a Multiagent Environ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2003,33(5):615-620.

[9] 吴哲辉.Petri 网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2005.

[10] 袁崇义.Petri 网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1] 石纯一,黄昌宁,王家.人工智能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民模创建任务分解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局党委《关于奇台县卫生系统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深入、扎实、有效推进我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任务分解实施方案。

一、创建内容

(一)开展重点工作,实施宣传教育、民生改善、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和关爱工程等活动。

(二)开展“四项活动”。围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开展“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活动;围绕促进牧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开展“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活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开展“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活动: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开展“心连心〃鱼水情”党群连心活动。

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一、宣传教育工作

责任领导:党支部宣传委员 翟玉华

主要内容:

1、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重点开展“六史”学习教育和建党91周年宣传教育)

2、开展第30个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典型。

二、少数民族及中华传统节日走访慰问活动

责任领导:党支部组织委员

加美古丽

主要内容:

1、在少数民族及中华传统节日对我院少数民族职工、社区内贫困少数民族进行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

三、送医送药下乡及医疗救助活动

负责人:王强

主要内容:全年深入村组至少四次进行送医送药宣传义诊活动

四、开展少数民族困难患者救助活动。

负责人:王强

主要内容:帮扶一名少数名族困难患者,减免医药费。

五、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负责人:闫金成

主要内容:评选一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奖励。

各科室要紧紧围绕创建活动目标和主要内容,结合业务工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工作内容,力争把我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与落实“三个率先”,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五观”、“六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全面完成创建任务,迎接考核验收和命名,推动我县民族团结事业进步

吉布库镇中心卫生院

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 篇5

关于印发《昌宁县卫生系统2010年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主要任务分解》的通知

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天和医院,局机关各科室: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安排部署,为明确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现将《昌宁县卫生系统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主要任务分解》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0年六月十日

—1— 昌宁县卫生系统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倡廉工作主要任务分解

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和卫生部、卫生厅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卫生系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证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为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卫生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杜绝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分管领导:鲍开彦、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2、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卫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分管领导主动抓好分管科室和分管工作中的反腐 —2— 纠风工作,并主动承担所联系的医疗卫生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形成领导亲自抓、牵头科室主动抓、职能科室自觉抓的工作机制。

(分管领导:鲍开彦、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二、坚持完善提高,推进卫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

3、贯彻落实惩防体系五年工作规划。继续完善昌宁县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汇编工作,加大专项检查力度。根据中央出台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市、县的实施意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4、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加强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三谈二述”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执行规定》加大问责工作力度。

(分管领导:普兴、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3—

5、进一步深化医药集中采购工作,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以政府为指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严格药品采购、配送使用管理,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试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防范重大问题发生。

(分管领导:普兴、董正洪。牵头科室:县合管办。参与科室:规财科、人事监察科。)

三、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卫生各项工作落实

6、强化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监督检查。严密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执行政治纪律,严肃处理违反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的行为。

(分管领导:鲍开彦、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7、强化对执行各项卫生政策的监督检查。重点是加强对中央关于扩大内需和省、市民生工程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监督检查。继续加强对卫生系统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省、市、县投入医疗卫生系统建设资金以及新农合基金的安全。

(分管领导:普兴、张勤仙、严春龙、董正洪。牵头科室:规财科、县合管办、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4—

8、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加大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整改。

(分管领导:鲍开彦、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9、强化对勤俭节约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惩治奢靡之风。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要求,制定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澄清底数,确定控制(压缩)指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下列各项控制(压缩)指标任务的完成:(1)继续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数和经费支出,完善管理制度;继续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实行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2)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禁违反规定为领导干部配置用车,严格控制新购高油耗、高配置越野车,实行公务用车零增长;(3)进一步规范和改革公务接待制度,不得以参加会议、学习、培训、联谊活动等名义用公款请客送礼;(4)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违反规定购建、装修办公用房;(5)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考核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认真解决各种庆典、研讨会过多过滥的问题,压缩经费20%;坚决查处、严肃问责顶风违纪行为。

—5—

(分管领导:普兴、鲍开彦、张勤仙。牵头科室:办公室、人事监察科、规财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四、深化廉政教育,加强卫生行业人员廉洁自律

10、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要以党性党风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认真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教育,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同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法纪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分管领导:鲍开彦、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11、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昌宁县廉政文化建设“七创五有”工作标准(试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卫生行政机关、进医疗卫生机构,把廉洁从政、廉洁行医的宣传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单位特色、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建设成果。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人事监察科。)

12、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

—6—(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五、加强行风建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13、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保持查办案件力度,着重抓好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治贿工作成果。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14、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平医院创建活动,以规范处方、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为重点,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要认真落实药品、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促进合理治疗。要完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点评、处方公示制度。要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切实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分管领导:鲍开彦。牵头科室:业务科。参与科室:规财科。)

15、坚决查处医疗服务乱收费行为。要严格规范医疗收费行为。落实医疗机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医院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对收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

—7— 目收费,防止重复计费、多收乱收等问题的发生。执行院务公开制度,要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等信息的公开,坚决防止医疗乱收费行为。

(分管领导:普兴。牵头科室:规财科。参与科室:人事监察科。)

16、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全系统继续开展创建“价格诚信医院”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按照省、市、县纠风部门的部署,全行业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促进卫生行风的进一步好转。根据县政府的安排,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上线工作。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17、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和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功能,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全面推行事务公开工作,凡涉及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办事指南等信息,都要进行公开,方便和服务群众,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院(中心、所)务公开,确保公开事项真实、及时、有效,接受职工的监督。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8—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18、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严格责任追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分管领导:严春龙。牵头科室:县卫生监督所各相关科室。)

六、严肃查办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19、突出重点查办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案件;在医药购销、卫生基建工程中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件;医疗卫生系统发生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风案件;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20、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增强卫生从业人员的法纪观念,强化纪律约束和监督。重视做好案后处理工作,及时办理涉案人员的党政纪处分、注销执业资格证书、降低工资待遇等事项。通报典型案件,帮助案发单位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业务科、规财科。)

21、加强纪检信访举报工作。各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要公布信访举报电话,落实专职人员处理群众的信访举报,做

—9— 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复。定期分析职工思想状况,落实信访谈话、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落实重点部位的预防措施。

(分管领导:张勤仙。牵头科室:人事监察科。参与科室:局机关各相关科室)

主题词:卫生

党风廉政建设

任务分解

通知 抄报:县纪委办公室,县纪委党风室。

中共昌宁县卫生局委员会

2010年7月14日印发

(共印30份)

知识产权任务分解工作措施 篇6

(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产业

以三

七、烟草、矿业、辣椒、木本油料、农产品加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为重点,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一批专利技术和著名商标,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州发改委、工信委、林业局、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知识产权局、工商局负责)

大力开展农业和林业植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加快种子、苗木产业发展。(州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负责)

大力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培育自主著作权,大力发展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产业。(州文化局、版权局负责)

(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四)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水平

全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宏观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州编办、商务局、知识产权局、工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有关单位协办)

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以及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盗版、假冒知识产权等侵权行为,尤其是群体性恶性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公民知识产权创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州商务局、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农业局、林业局、质监局、环保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天保海关负责)

二、实施知识产权专项计划

(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育计划

在全州选择一批涉及重点和优势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培育,通过资助专利申请和扶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成果,促进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用知识产权支撑中小企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针对我州重点和优势产业开发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优化升级、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和关键技术,扶持企业引进相关专利技术,并做好引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和运用。(州知识产权局、发改委、工信委负责,州财政协办)

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政策,引导各产业和领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及技术标准。大力扶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扶持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稀”的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大力扶持民族民间文艺、创意等作品创作,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扶持农业、林业植物新品种开发。(州工信委、知识产权局、文化局、工商局、农业局、林业局负责,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协办)

(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计划

以我州列入国家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市及进入“省百户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企业为重点,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市,要认真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推进计划》,通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推动市成为全州知识产权的主要聚集区域,辐射和带动我州其他县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省百户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要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技术,将这些技术产品培育为企业的知名产品。扶持和鼓励更多企业开展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工作,形成更多名特优产品。通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辐射、带动全州形成一批拥有关键和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全州各类企业中起好知识产权工作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州知识产权局、工商局、农业局、林业局、质监局、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生物资源和三七产业局负责,州财政局、市人民政府协办)

(三)知识产权融入科技实施计划

州、县(市)两级科技计划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优先推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申报国家和省级计划项目。同时,在项目的管理和验收中,增加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指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引导、跟踪和服务工作,通过项目与知识产权的结合,使全州自主创新能力和专利技术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州科技局、工信委、工商局、发改委负责,州财政局、各县(市)人民政府协办)

(四)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机制。把知识产权宣传普及纳入普法教育、继续教育、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和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各相关部门知识产权宣传的统筹协调,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促进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州知识产权局、工商局、新闻出版局,负责,州教育局、司法局协办)

构建人事、教育、科技、知识产权、文化、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体系,大力开展面向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普及培训和业务提高培训,培养具有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技能的专门人才100人以上。(州知识产权局、新闻出版局、工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州人社局、教育局协办)

(五)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

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开通州级知识产权门户网站,并逐步建立县(市)级的知识产权门户网站。州、县(市)级的知识产权门户网站开通后,通过与国家和省级的知识产权相关网衔接,开展面向政府和公众的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分析和预警服务,面向州内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广大发明创造爱好者的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技术跟踪和专利信息开发服务等工作。通过整合专利申请、商标申请代理人才资源,建立起州级的专利申请、商标申请代理服务机构,填补我州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机构的空白。(州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工商局负责,各县(市)人民政府协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领导与协调

州人民政府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部署知识产权重大工作,组织和推进全州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知识产权局,负责指导和协调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具体工作。各级政府要从全州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把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州人民政府进行任务分解,各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州政府办公室、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工商局负责,各县(市)人民政府协办)

(二)完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和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制定各行业、各领域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产业化。(州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委、商务局、工商局、版权局、农业局、林业局、质监局负责)

强化科技成果奖励与评价的知识产权内内涵,鼓励企业和各类创新主体专利的产业化开发与运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及运用情况,可按照科学技术奖励的有关规定,按照程序申报表彰奖励。(州科技局、财政局负责)

积极引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成果,并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州工信委、银监局、知识产权局、版权局负责)

推动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族民间文艺等特定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利益合理分离机制,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州工商局、质监局、版权局、农业局、林业局、文化局、知识产权局负责)

如何学好因式分解 篇7

一、明确因式分解的要求

1. 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因此, 因式分解的对象是多项式, 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

2. 因式分解必须将多项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3. 因式分解的结果中每一个因式的次数必须小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

4. 因式分解后, 相同的因式应写成幂的形式。

二、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

1. 提取公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重要方法, 也是把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首要步骤。公因式是由多项式各项中相同的系数、字母及其指数构成的, 其系数是多项式中各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公约数, 其字母是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字母, 其指数是相同字母指数的最低次幂。

例1分解因式:2a2b2-ab2+ab。

分析:此例中三项系数分别是2、-1、1, 最大公约数是1, 相同字母a、b的最低次幂分别就是a、b, 故公因式应为ab。同时要注意, 若公因式恰好为多项式的某一项, 提公因式时往往易漏项, 所以提出多项式某一项后, 应在其相应位置补上“1” (口诀:全家都搬走, 留1把家守) 。

解:原式=ab (2ab-b+1) 。

例2分解因式:a (a-b) 5+ab (b-a) 4+a3 (b-a) 3。

分析:此多项式的公因式需要变形才能确定。同学们要记住, 当n为自然数时, 有:

即当指数是偶数时, 括号内两项交换位置后括号前面不加“-”号;当指数为奇数时, 括号内两项交换位置后应在括号前面加“-”号。显然有 (b-a) 4= (a-b) 4, (b-a) 3=- (a-b) 3, 故可确定此多项式的公因式为a (a-b) 3。

解:原式=a (a-b) 5+ab (a-b) 4-a3 (a-b) 3

提示:因式分解后各因式能化简的要化简, 并且注意相同的因式要写成幂的形式, 如a·a写成a2。

[跟踪练习]

分解因式:

2. 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时要弄清各个公式的特点, 针对所给多项式选择恰当的公式解题。

⑴平方差公式:a2-b2= (a+b) (a-b) 。

意义:两个数的平方差, 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特点:多项式有两项, 每项都是平方项, 且这两项为差的形式。公式中的字母可以是任何数, 也可以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例3分解因式:49 (x+y) 2-36 (x-y) 2。

分析:此例中第一项可以写成[7 (x+y) ]2, 第二项可以写成[6 (x-y) ]2, 两项都是平方项, 且两项相减, 符合平方差公式的形式, 故应选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

意义:两个数分别平方的和加上 (或减去) 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 等于这两个数的和 (或差) 的平方。

特点:多项式有三项, 一、三两项是平方项, 且符号相同, 第二项是一、三两项底数积的2倍。同样, 公式中的字母可以是任何数, 也可以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例4分解因式:9x2+6x (x-y) + (x-y) 2。

分析:因9x2= (3x) 2, 6x (x-y) =2×3x× (x-y) , 此多项式符合a2+2ab+b2的形式, 故应选择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 (a+b) 2来分解。

[跟踪练习]

分解因式:

如何又好又快又准地进行因式分解 篇8

关键词:因式分解;平方公式;检验

一、要让学生弄清楚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我们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在讲这个概念时,要让学生注意几点,一是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二是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不能再分解为止;三是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中每个因式必须是不能再合并的整式。

二、要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因式分解的方法

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公因式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正确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多项式的公因式是指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公共因式,具体是把多项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看做是公因式的系数,各项都含有的字母看作是公因式的字母因式,公因式的字母的次数取各项相同字母次数的最低次数,又要了解在提公因式时不能漏提;另一种方法是公式法,初中阶段讲的公式法只学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平方差公式学生掌握得比完全平方公式要好些。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向学生讲清完全平方公式的左边“a2±2ab+b2”的结构特点,有两项是两个数的平方,且含平方的两项符号必须相同,另一项是这两个数的乘积的2倍,符合这样的多项式才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另外还可以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补充讲授“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特别是“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并且对解一元二次方程大有帮助。

三、要让学生掌握灵活选择因式分解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看多项式有没有公因式,如果有,应提出公因式;如果没有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在运用公式法时,如果多项式只含有两项的,一般优先考虑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只含有三项的,一般优先考虑完全平方公式,但多项式必须要符合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点。如果一个多项式既没有公因式,又不能运用公式,我们再考虑“十字相乘法”或“分组分解法”等其他方法。

四、要让学生会掌握检验自己因式分解是否正确的方法

要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去检验,一是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二是结果中的每个因式都不能再进行因式分解;三是结果中的几个整式的乘积必须等于原来的多项式。

总之,要让学生学好因式分解,必须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方法,并能灵活选择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掌握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练习,不断让学生总结经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又好、又快、又准地进行因式分解。

(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下一篇:领导决策类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