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工作会汇报材料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远程教育工作会汇报材料(精选8篇)

远程教育工作会汇报材料 篇1

中共眉县县委组织部

(2012年4月13日)

2011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四县”战略中心工作,坚持“以通为先,以用为本”要求,按照“提高质量抓基础,突破学用抓载体,规范管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的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积极改造完善站点设施,切实加强网络保障,不断提升管理员业务技能,培育树立学用典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远程教育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教育党员干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现就全年工作的主要情况作以汇报:

一、突出学用保障,抓紧远程教育站点三项建设。一是开展远程教育站点信号畅通建设。扎实开展以“反应迅速、保障有力”为目标的电信宽带信号畅通建设年活动,制定印发了《加强远教站点信号畅通建设的通知》、《故障站点排查登记册》,成立了信号畅通建设领导小组和故障排查保障团队,明确县、乡、村远程教育管理员、电信机线员站点查障除障职责,制定了站点故障处理办法,落实故障排

查申报登记制度、函询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促使维护保障工作领导到位、维护排查到位、业务管理到位,实现了站点信号畅通,设备随开随用。

二是开展远程教育站点设施规范建设。以迎接国家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开展“三查一通二规范”活动,复查设备安装质量、运行环境、操作技能,畅通宽带信号,规范播放收看流程和站点档案资料。积极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一中心多功能远程教育基础设施联建,加强与农业、科技、文化、教育、气象等涉农部门的合作,争取市科技局电脑5台,新安装投影仪、音箱38台,放置灭火器106个,新投入无线调频接收机10台,开通远程教育大喇叭30个。聘请县档案局业务人员指导整理20个站点档案,建成文化服务“两站一室” 20个,气象信息服务“两站一室”10个。省委组织部验收组一行抽查远程教育站点20个,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良好评价,圆满完成了市部交办的迎检工作任务。

三是开展远程教育站点监督管理建设。全面启用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配备电脑,确定8名监管员,强化乡镇收集站点学习信息、统计数据功能,增强监管的即时性。通过编制远程教育课程计划和目标任务实施反馈表,落实了乡镇党委监管站点的主要责任;将远程教育工作列为村两委年度目标任务,夯实村书记监管站点的直接责任;全面考核站

点管理员工作,核定等次,奖优罚劣,跟进具体责任人,建立了对远程教育站点监督管理的三级体系。制定了《乡镇远程教育工作评分细则》、《乡镇远程教育年度目标考核办法》,推行每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评优,编发工作通报4次,集中开展巡查督促3次,按规定保持了全站点每月无零点击站点记录。“远程教育面对面考评”一文被《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采编。

二、突出学用服务,抓实管理员队伍建设

一是调整充实管理员队伍。村党组织换届后,本着整体稳定,适当调整的原则,按照政治可靠、服务热情、管理有方的标准,调整村级站点管理员36名,其中,新分配的8名大学生村官全部确定为管理员。调整后管理员队伍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得到优化,高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数的82.6%,45岁以下占总数的73.9%。

二是五关培训强素质。开展了过五关,争当优秀管理员培训活动,制定计划关、组织关、操作关、管理关和维护关培训具体内容、标准和要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外出培训、课题培训等办法,帮助管理员强业务、学方法,破除故障排查弱点,增强工作的组织能力。全县举办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3批次,培训管理员284人次,发放管理员上岗证140份,4名大学生村官管理员考录了国家公务员,五关培训法被《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杂志刊发。

三是创星评优树先进。以“履职尽责好、操作维护好、服务效果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全面开展“五星”站点管理员评选活动。全县评选示范站点28个,优秀管理员28名,分别占总数的20%,树立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管理工作的标杆,调动和激发了管理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突出学用开发,狠抓乡土教学资源建设 一是大力开发服务群众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类节目。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田间作务新技术推广,制作了《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冰美人葡萄栽培技术》、《海沃德猕猴桃后期管理技术》3部实用技术类专题片,帮助群众掌握果树作务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促使群众提高果品产业增收幅度。

二是积极制作地域特色鲜明的典型教材。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事件,把乡土节目搬上银屏,制作了《红星村的摇钱树》专题片,反映红星村发展猕猴桃主导产业,率先富裕的典型事件,树立了主导产业成功发展的样板。制作了《党旗正红》专题片,展现了非公企业皇城玉泉党支部围绕企业发展发挥作用的成功做法,树立了非公企业支部建设的新典型。

三是认真管理,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建立节目评审制度,修定完善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范》、《电视节目评分标准》、《计算机课件评分标准》等项制度。对上报的专题片,认真开展评审活动,严把专题片选题、拍摄、编辑环节。完成了4部省、市下达的制片任务,3条消息还被《陕西党建新闻》播出。

四、突出学用组织,抓出服务党员干部群众实效 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围绕提高学用转化率和群众满意率,突出学用针对性,积极创新学用模式、学用载体和学用方式,努力打造远程教育学用品牌。

一是组织集中学。在党员中开展了十七大党章、科学发展观、杨善洲、沈浩、李林森先进事迹和《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学习收看活动,在农民工中开展了“学知识、学技能、创业促就业”培训活动,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群众文化红色影片观看活动,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地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落实了远程教育培训的各项任务。

二是创新载体学。以“三链三学”为载体,推进学用活动。采取 “远教+支部+专业合作社”模式,创建教育链条,建立支部领航、远教助推、协会运作的远程教育服务机制;采取“远教+基地+党员”的模式,创建技术推广链条,建立远程教育搭台,实用人才唱戏,人民群众受益的远程教育培训机制;采取“远教+公司+农户”的模式,创建产业发展链条,建立公司拉动,农户跟进,远程教育助力的培训导向机制,形成了党员带学,乡土人才讲学,公司促学的学用局面。

三是树立典型学。建立以田秀才、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为主的学用实践示范基地,开设学用转化实践课堂、示范课堂,发挥他们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的榜样作用,把他们的学用典型案例编写成《学用活动典型文集》,使学用工作做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是建立机制学。建立以“四环教学法”为重点的掌握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工作机制,坚持培训内容季调查和月公示制度,党员群众“点菜”选学,管理员按“菜单”分类送学,坚持实行播前准备、播中讲解、播后讨论、组织实践四环节教学。

截止目前,全县已经建立农技人员包抓的远程教育专家大院8个,与秦宝牧业、老牛面粉、蒙牛乳业等3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确立了远程教育联姻培训机制,建立了金渠镇猕猴桃产业带,红祥村红提葡萄专业村,涌现出了红提子葡萄带头人刘满存、大樱桃致富田秀才张晓文、金果苗木组培科技致富带头人白智勇、专业合作社领头雁白梅、果品贮销能手史林怀等一批学用示范基地、学用标兵,远程教育在促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升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在全国远程办来省调研座谈会上作了汇报发言。

总之,在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各位领导的正确指

导下,我县远程教育工作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教学资源节目制作重数量轻质量,工作宣传不够广泛等问题,还需要加强和提高。

2012年,我县远程教育工作将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拓展站点教育培训服务功能,打造学用典型帮带群体,夯实党支部日常教育基础为重点,以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站点功能多元化、设施标准化、网络畅通化为目标,提升站点建设档次,积极吸引群众参与远程教育活动,提高知晓率和满意率;

2、着力培育会计划、会组织、会操作、会维护、会管理管理员队伍,通过业务培训、比赛、考评等办法,切实提高管理员队伍素质;

3、狠抓学用活动,培育学用典型,搭建党员先锋远教大平台、创业增收远程教育大舞台、素质提升远教大课堂、最美家乡远教大园区、先进文化远教大论坛等一批学用载体,创新“三链三学五建设”模式,提高群众学用转化率,努力促使远程教育示范乡镇创建取得成效;

4、立足远程教育专题片制作提质量、出精品,努力完成年度制片任务;

远程教育工作会汇报材料 篇2

一、三个优先, 搭乘薄弱学校改造直升机

校际间的不均衡是择校的主因, 遏制择校的最直接手段是实现均衡。实现均衡的第一场战役是消除薄弱, 从而达到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的基本均衡。

1.优先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我们的教育投入都以每年20%的力度递增, 教育投入年增长大幅超过经济增速。以2011年为例, 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18亿元, 比2010年增长了36.52%, 教育支出为42, 224万元, 比2010年增长了39.35%, 设立改造薄弱学校专项经费, 为办学设施、校舍维修和小班化教育等投入专项经费23, 495万元。在实施过程中, 坚持“直接提升薄弱校办学条件, 直接改造薄弱校办学理念, 直接促进薄弱校激情升华”的原则,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薄弱学校一次性改造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2.优先保证薄弱学校改善条件。

我们坚持以薄弱学校为重点, 加快推进校舍改造维修和环境美化绿化工程, 100%高质量铺设了学校塑胶操场, 100%按照国家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等教学仪器设备, 100%高标准建设和更新学校专用教室, 100%配齐配足信息化设施和现代化设备。同时, 大力强化设备的应用, 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将专用教室的使用排进课表, 保证设备有人用、不闲置;加强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保证设备用得好, 有实效;建立了教育技术装备专业队伍, 保证使用有指导、能维护;搭建教育装备网络管理平台及教研平台, 保证教师有处学、能交流, 这些手段使西岗区配备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差异性项目的扶持力度, 把全区的教育现场会、活动展示会等全部放在薄弱学校, 让薄弱学校的校长走上讲坛、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展示成功经验, 快速提升干部教师素质;重视薄弱学校的文娱活动, 扶持男子鼓队、合唱队、花样跳绳等项目, 提升办学特色;实行教师、学生免费制服工程、微笑校园工程, 加速改变薄弱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让教师、学生由外而内提升形象, 以崭新面貌面对社会和公众。

3.优先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

我们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主要策略是“名优领军, 专家引领, 全面优化, 科学调配”, 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 特别是薄弱教师的培训提高上, 全面“提升优质师资总量”, 同时, 通过“科学调配”, 在远期和近期两个方面, 消除校际间在师资水平方面的差距, 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热。

深入探索干部教师培训新途径, 教师年培训专项经费增至1000万元, 教师人均达到5500元以上, 逐步形成了西岗教师“嵌入式系统型”培训模式, 实现教师激情与活力的再焕发。开展“拜名师工程”、“珍爱生命·真心微笑”工程、“三类三级三联动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形成资源丰富多样、基地稳定有效、层次高端灵活、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全员受益的良好局面。

在科学调配的交流体系中, 实行由校长先行交流带动教师交流, 使优质的学校成为优秀校长的培养基地, 再使优秀的校长向薄弱学校流动, 实现扶持。在教师交流中, 采用“圆桌式”交流方式, 屏蔽优质学校间的教师交流, 由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优先选择优秀师资, 实现师资力量的主动均衡。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不递条子, 不干涉交流制度。

二、三个不动摇, 开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干线

单纯人、财、物的均衡, 对于“择校”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教育优质与否的评判主要还是依靠质量, 而不单单是硬件与师资的配设, 西岗区遏制择校的第二战场在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从而达到教育质量和管理方式的均衡与优质。

1.坚持质量第一理念不动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课好了质量自然就好了。从2008年开始, 西岗区先后出台20余份教学管理文件, 其内容涉及高效课堂建设、推广教学管理成功经验、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行政领导包校制度, 充分体现“教育行政就是在服务中行政”, 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 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的专业支持。坚持学校领导上课、听评课、参与教学活动, 坚持不进课堂就没有发言权, 校长听课量从每学期60节提高到120节, 全年240节。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研究、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过三关”等手段, 做研究型教师;研制并使用“校长专业领导力手册”、“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记录”、“学习指导案”、“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过三关”记录、“研修专用手册”等标准件, 提升学校教学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关注细节、强化过程管理, 全面提高质量并缩小校际间学业质量差距, 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

2.坚持创新教育管理不动摇。

西岗区实现区域均衡的方法是“整体建构”。这个整体体现为从“名校长工作室”到“教育协作片”再到“片区+校群”的层层递进和不断提升的管理思想。

2008年, 西岗区组建了首批以名校长名字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 对名校长的选拔标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组织与领导等做出明确规定, 保障名校长工作室的顺利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本区优秀校长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薄弱学校改进与发展的平台。

“教育协作片”是“名校长工作室”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名校长或中学骨干校长牵头引领下, 组成以中学名校为核心, 按学校地域分布的教育协作片, 成员由2至3所中学及临近小学共同构成。目的是探索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方式互补互动的有效途径。

最后, 我们充分考虑中学与中学、中学与小学间的利益关系, 在总结校长工作室有利于促进校际间合作与竞争, 但缺乏针对学生发展的系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 由校际联盟管理逐步发展为“片区+校群”的管理, 构建起区域内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网络化均衡管理新模式。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务, 将对口中小学按组织管理的方式组成一片。实行松散型九年一贯管理, 以中学为牵动, 进行集中教研和规划学生活动、完善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等项目, 实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做足、做好学生九年连续的培养计划, 形成了“片区”管理模式。加强同类学校的经验重组, 将同阶段强弱校形成联合群体。采取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 共同探讨本学段问题和在片区发展中的难题, 形成了信息和方法沟通机制的“校群”管理模式。

通过“片区+校群”管理, 形成横纵交叉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及时消化和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专业问题。片区中通过中小学教师集中研究教材教法, 实现中小衔接。同时, 在片区内每所学校的文化整体建构和片区文化整体建构上实现统一, 保证片区艺体项目的一致, 按照片区特色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育科研规划, 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策略、评价机制的有机统一。

3.坚持以“小班化”促进“大均衡”不动摇。

2007年, 我区高分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后, 区委即决定实施“小班化”教学, 并以此为抓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的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把小班化教育作为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现区域间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 采取国家级课题牵动的方式深化研究实践, 加入长三角小班化教育联盟, 组建了环渤海小班化教育联盟, 夯实了辽宁省小班化教育研究基地的基础, 建立全样本小班化数据库, 使小班化教育发展更具科学性, 顺利实现了从“自然小班”到“规划小班”的过渡。在“关注每一个”的策略下, 实施课堂发言100%、面批面改100%等策略, 落实了“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实现了小班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小班实现校际间、班际间和人际间的均衡。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 实施限定班额政策, 在保证学区内学生的就学基础上, 严格遵照小班化的班级规模, 保证小班化的教学效益, 防止学生盲目扎堆择校。

三、三个再强化, 点亮遏制择校启明灯

择校归根结底是人在惯性思维下的“择优”的行为体现, 我们的前两战赢得的是遏制其择校的资本, 最后,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本, 展现这种资本, 让择校者实现从被动放弃择校到主动选择对口直升。

1.再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一是制定政策, 保证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 保证全区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公平入学并享受优质教育;二是着力落实重点高中招生指标75%到校, 无论优质学校、薄弱学校, 择校即丧失此项权利;三是采取阳光分班, 实行电脑派位, 不私设重点班, 促进生源配置的基本均衡, 解决择校择班的难题。

2.再强化家校沟通。

强化区域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与作用, 架设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的桥梁。在全区中小学建立教育议事会制度, 抽选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专家组成议事会,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 建议与参谋, 监督与评价, 整合与共享关心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同时, 让家长口口相传, 更加了解片区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认同片区, 选择对口。

3.再强化经验总结与宣传。

将我们的教育成果如薄弱学校成功改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从行为中提炼经验, 从偶然中归纳必然, 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加以推广, 实现促进均衡的良性循环。同时, 再强化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人了解择校的弊端, 了解区域均衡的现实与未来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 从主观意愿上杜绝择校。

机关公务人员如何写好汇报材料 篇3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远程教育工作整改汇报材料 篇4

2012年4月23日,县教育局对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检查,根据教育局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我校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制定出了较符合我校实际的整改方案。现将我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学校教务处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没做到记录检查情况,远程教育教学重视度不足;督促一线教师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管理工作,开展工作后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2、少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及现代化手段制作课件以应用到教学工作上。

3、学校虽然接入互联网,但教师浏览应用知识到教学中有限。

二、整改方案:

1、强化整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查找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制定整改措施(整改:缺少的部分活动记录已经补齐;管理工作会常抓不懈)。

2、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整改:领导定期检查已经落实到位)。

3、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技术水平(整改:正在和教务协调,准备加大对本校教师培训力度)。

4、建立健全远程教育常抓不懈的常效工作机制(整改:通过再次学习领导小组文件信息,让各位领导更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远程教育的检查督促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我校教务处要将远程教育工作抓在手中,教学常规检查中做好远程教育工作。

2、加强教师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课件制作、网络安全防护和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及现代化手段,保证学校教师熟悉教学资源,把资源应用于教学工作。学校要安排日程表按时开展远程教学工作。

3、我校应该进一步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远 程 教 育 工 作

学区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篇5

蒋小平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本人今年9月份调到秦祁学区,通过近半学期的走访了解、翻阅近几年来的统测成绩和各类教育资料,总体感觉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大部分教师能够安心地扎根于秦祁这片热土从事教育工作,敬业精神强,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忧的是秦祁学区生源不足,学生择校现象严重,基层学校校舍严重危久,教师队伍年龄老化。

下面我就2016-2017学的秦祁学区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本学期重点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学区基本情况和上学年教育工作

秦祁学区现有六年制小学8所,附设幼儿园1所,小学在校学生152人,在园幼儿53人,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代课教师6人),2016-2017学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教体局的具体指导下,全乡广大教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全面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育人环境,使我乡基础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教体局、乡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给与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一年来,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学校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情况,为教育的快速发展,出谋划策,解决了学校存在的很多实际问题。为了保护学校这一方净土,乡党委政府责令相关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为学校创设了宽松的生活、学习、工作氛围。依据村文化建设,对秦祁小学(600平方米,7.2万)、武家山小学(1227平方米,14.7万)、白土坡小学(1600平方米,14.4万)、西坪小学(910平方米,8万)、芨芨沟小学(1500平方米,13.5万)的操场进行了硬化。投入资金总计57.8万元,总面积达到5837平方米。为了弘扬教师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政府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支持召开教师节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和先进单位,充分体现了乡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怀。一年来,教体局领导精心谋划,关心、支持秦祁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利用改薄项目,为杨川小学新建幼儿园一所,硬化了操场,投入资金40多万元。阳坡川小学拆除全部危房,在原来校址上重建教室4间(225平方米),教师宿舍6间(90平方米),厕所30平方米,校墙200米,硬化操场1076平方米,投入资金97万元。为端树小学配备电脑24台,配备6个教室电子白板,为杨川小学配备电脑6台,各学校通过不同方式,改进了学校的硬件建设。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这必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教研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硕果累累

为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结合县教研室“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安排,学区举办了汇报展示课、优秀教师示范课及优质课比赛。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各小学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据统计,一年来全学区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国家级4篇,省级9篇,有2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12篇论文获省级奖励。并有25名同学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爱国热情,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热情,2017年9月30日学区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教师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女教师跳绳比赛,竞赛活动中端树小学篮球代表队、石文斌、张志俊、任宏玲等教师获得奖励,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为了配合县教研室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今天又有10名小学教师和2名幼儿园教师到清源一小和县第二幼儿园参加岗位培训,并且有任百荷、任宏玲、薛燕子三名教师分别准备了三年级数学课、五年级英语课、幼儿大班语言课参加展示,昨天,学区组织人员进行了严密的听课、评课、磨课等准备工作,预计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3、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喜人

2017年六月份,六年级升学考试,我学区取得了全县第五名的好成绩,一到五年级参加全县统一测试,成绩排名在全县中等以上水平。

4、注重教师业务技能培训

为了把外地学校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引进来,促进学校管理上档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与支持下,我学区依据国培和县教育局培训计划,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远程、暑期集中等学习培训,其中8名小学校长于2017年8月16日至18日参加了“渭源县2017年暑期中小学校长培训”,本人于2017年9月16日至24日参加了由教体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赴晋安区观摩学习培训。根据教体局安排,端树小学校长唐小刚寒假期间将赴辽宁参加“士林置业精准扶贫工程”疗养培训,白土坡校长郑玉权将于11月中旬赴西南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特岗教师培训,端树小学教师马力强将于11月中旬参加定西师专举办的书法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我们的老师能够把优秀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在研修中思考、在教学中钻研,通过培训学习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5、严抓师德建设和学校安全 本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认真开展为期一周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两学一做”、“三查三治”、“ 三纠三促”等学习活动,各学校师德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学校全方位工作的健康发展。一学年来,学区本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常规教育及防火、防水、防震避险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根据教体局要求:学区同学校签订了

1、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2、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3、安全管理责任书;学校同教师签订了

1、教学目标责任书,2、师德师风承诺书,3、红线责任书,4、五小车辆管理责任书;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学校同寄宿生家长签订了家长、学生、房东四方责任书),营造出全员关心的安全工作的局面,从根本上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上这些成绩是全乡教职员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教体局的具体指导下,以及各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所取得,在此,向各位领导表示真诚感谢!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近几年来年轻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教学水平严重下滑,形成了优秀教师走,有条件的学生转的恶性循环现象。现在的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语文、数学、英语,同样对音体美等特长教育的要求很高,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基层学校音体美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人才培养的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北山的几位学区、中学校长准备给局里面提建议,在县城招考教师这件工作上是否应该考虑到乡村薄弱学校的音体美及英语教学的困难。确实,县城招考教师对年轻有能力的教师来说公平,都有通过招考进到县城的机会,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对现有地教师来说已经很好,但在招考进城这件事情上没有形不成吸引力,一旦有机会年轻教师会不假思索的选择进城,对乡村学校教学造成了灭顶之灾;二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严重老龄化。据我统计,秦祁学区1990年至2000年之间,10年间没有分配一名师范专业学生,导致现在40-50岁的中年教师断档,2004年以来分配到秦祁学区的年轻教师大部分招考进城或者调到南部学区学校,虽然从1:21的师生比上说教师较多,但是从班师比上说教师严重不足,一个班基本上是1个老师,像西坪小学、秦祁小学、阳坡川小学、芨芨沟小学、杨川小学5所小学都是54、55岁以上3人,35岁以下教师1人,年轻教师不是校长就是主任并且承担英语教学,一旦遇上做年报、做预算、开会、报营养餐、岗位培训等,留到学校54、55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上能做到的就是看着不要出事情,像英语教学只能停课做练习,并且由于老教师视力下降、尽力不足造成管理不能同步、教研工作难以开展。建议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提及此事,关注乡村教育,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教师力量的均衡落到实处,转变学生择校现象,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三是秦祁小学、西坪小学、武家山小学、白土坡小学、杨川小学仍然存在8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的教室,屋脊塌陷及漏雨,校园围墙都是土坯墙,由于年久失修和盐碱侵蚀,都存在倒塌危险,2017年10月18日白土坡小学校园围墙有3土同时倒塌,10月20日我和校长郑玉权给局里面管理项目的李军局长做了专门汇报。杨川小学厕所墙体裂缝,基础塌陷,马上坍塌,存在安全上的隐患;四是专业教师奇缺,尤其在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上,除中心小学外,其他七所学校没有一位专业教师;四是网络覆盖不到位,除白土坡小学和端树小学通网外,其他小学无网可用,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五是基层学校包括端树小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理念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待进一步做大量的细化工作;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克服困难,通过努力工作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工作打算

1、完善教育目标责任,实行教职工全员承诺制。要求校长和每位老师要在教师会上公开承诺,内容包括统测名次,教学措施,班主任要承诺班级管理质量特别是安全。每位教师要把承诺书一式两份,一份自己保存,对照。一份交学校备案存档。学校要在醒目位置张贴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目标。学期末人人述职,对照学期初的承诺,谈自己工作完成情况。

2、建立学生目标激励机制。学期初要求全学区每个学生也要为自己定目标,不论是从学习、纪律,还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得要求他们以不足为起点,写出激励文字,并把目标警示标志贴在显著位置,时常对照。班主任再根据学生自定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以督促其目标的完成。在学期末,加以对比,建立一套完善的目标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3、推行学生评教制度。本学期各学校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评教制度,根据学生评教细则及标准采用开小型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进行评价,学期末将评教结果汇总分析,根据结果与相关教师座谈,将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五个一”工程。,在教育理论方面:每位教师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或一份教育教学刊物(写业务笔记一本),教案上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课堂教学案例,提倡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在教学技能方面:每位教师每一学期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要求教师现场打分评出名次,一旦有评选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名额,按照成绩直接推荐,既增强评优选先的公平性,又激发教师搞好教研的积极性,每学期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一次高水平的主题发言或评课发言,每学期制一份试题,每学期制作一个课件,每周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学区采取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都要下发简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并督促学校整改,直到整改好为止,通过“五个一”工程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提升和课堂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5、以现场会促发展,赛出办学水平。新学年,要改变以往会议都在学区开的做法,要把现场会开到学校,哪一个学校在德育工作、学校管理、安全工作、教学质量等方面做的有特色,就把现场会设在那里。组织各小学校长、主任、教研组长进行参观、学习。要努力形成向先进学习、比管理、比办学水平的浓厚氛围。

各位领导,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不负领导的信任和重托,求实创新、坚持民主,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争取向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远程教育工作会汇报材料 篇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以下简称“远教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长远的民心工程,对促进我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局党委、行政始终把远教工程视为重教兴区的一件大事来加以落实,形成了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紧密配合,试点学校全力实施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了我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现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中小学126所,其中教学点17个,小学77所,初级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高中3所,完全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现有学生67000余人、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20.73%;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7%,专科以上学历占90.0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31%,本科以上学历占67.22%。

在党中央对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和省、市教育部门及市、区远教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于2004年5月底完成了硬件设施建设。现全区已建成“计算机教室”7个,“卫星教学收视点”76个,“光盘播放点”11个。“远教工程”为教育教学、教师继续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学习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经费投入情况

按照省委确定的资金配套原则(5∶2∶3),区财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调整支出预算、及时将22.37万元区级匹配资金划拨到位,为实施“远教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为使“远教工程”正常运转,区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正常运转经费补贴的通知》,每年拨付专项资金23万元,确保远程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各项目学校克服经费困难,积极筹措经费投入远教工程,现已投入资金数十万元购置桌椅、消防设施、安装防盗设施以及布置远程教育专用教室等,其中28所项目学校还接入了宽带网,更加充实了远教资源,为更好地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及远教办的总体要求,全局上下思想统一,高度重视“远教工程”的建、管、学、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党政重视,领导有力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仅加快了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是全面提高农村农科教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基础教育科,具体负责统筹、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项目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二)精心组织,抓好“五防五好”工作 按照“建设一所、成功一所、用好一所、管好一所”的原则,狠抓“五防五好”工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层层建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选派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实施“远教工程”的管理,目前,全区有专(兼)职人员95名;一是精心建设专用教室,各校站点投入资金500~10000元不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防火、防盗、防雷及其它配套设施,为远教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远教管理教师每天升级杀毒软件,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设备正常运行。三是教育局远教办业务人员胡在中经常深入项目学校,对项目学校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处理,为实施“远教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管好、用好远教资源关键在教师。为此,我局严密组织,认真开展“四级培训”:一是选派计算机教室项目学校管理教师以及卫星教学收视点技术骨干教师分期参加省、市级培训。2007年8月,根据汇川区远程教育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全省远程教育站点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汇远教办通[2007]20号)精神,我局组织高坪镇清溪小学管理教师李娟等七位远教管理员参加了省级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卫星教学收视点管理教师及校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2007年6月,根据中共遵义市汇川区委组织部《关于举办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操作人员培训班的通知》精神,我局50名远教管理员在遵义五中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进一步了解远程教育的内容、目的、意义,掌握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与调试,IP数据卡设置和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平台的操作,学会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处理、下载存储和运用;三是 积极组织镇级培训,各镇教办根据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汇教[2006]62号)精神,制定教师培训方案,将计算机教室项目学校作为培训基地,根据卫星教学收视点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积极开展镇级卫星收视点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和再培训工作。四是由项目学校组织培训,项目学校按照教师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全体教师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让全体教师学会使用远教工程提供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会计算机整合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促进自我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搞好“四级培训”的同时,教育局还定期召开远教专题工作会,积极组织各镇教办主任、项目学校校长及远教管理教师学习远程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及时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布署。远教专题工作会的召开,为我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保障。(四)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实现“远教工程”规范化管理。一是制定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我局制定并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应用和管理的实施意见》、《远教工作检查制度》等文件,对远教工作提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建立了远教工作管理、应用、考核评估机制。项目学校也制定了相关实施意见、管理制度及考评激励制度,并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接收负责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及系统维护和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服务制度》及《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制度》装框上墙;二是推行“三级 管理”机制。我局负责对全区“一室两点”进行检查、督促、指导;负责对项目学校实施管理,“计算机教室”项目学校负责对本镇内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培训,卫星收视点负责对光盘播放点进行管理、指导,并为其刻录播放光盘。三是成立区、镇远程教育业务技术指导小组,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并负责设备维护维修、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培训和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及农民实用技术学习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四是规范各项目学校资料。制作了《远程教育工作日志》等资料下发,极大地促进了远教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五)示范带动、同步发展

建设示范校,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同步发展。根据《中共汇川区委办公室、汇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汇办发[2007]78号)精神,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局出台了《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汇教基[2007]45号),在以前 “示范点” 的基础上板桥镇板桥小学又创建区级示范点,泗渡镇泗渡小学、团泽镇凤山小学、高坪镇大桥小学、董公寺镇田沟小学、高桥镇河溪小学等五所学校创建镇级规范学校。目前各“示范点”远程教育工作有序地开展,为其它项目学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六)检查督促,狠抓落实

区教育局多次召开远教工作专题会议,确立远教工程实施的原则、步骤、任务和目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狠抓落实。在以前的基础上,我局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应用,认真做好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汇教基[2007]47号),定期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进行督查。2007年4月12日和5月17日,我局远教办工作人员胡在中组织各镇教办远教专干对板桥镇板桥小学、娄山关小学、高桥镇河溪小学、淑仙小学等学校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通过督查,对各项目学校在远教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各镇教办、项目学校也积极开展自查工作,确保了远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我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主要采取“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教学组织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培训。

一是对农村党员干部参加远程教育提出硬性要求,集中进行学习, 二是对农民群众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每月组织培训2次以上,形成“学习形式随着村情走、学习内容紧跟项目走、学习需求紧跟群众走、学习效果紧赶发展走”的培训管理模式;

三是积极开展“一校帮一村”、“一师帮一户”、“小手拉大手”的帮带活动。学校站点开展帮带活动是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机结合的必然选择,是学校站点服务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四是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项目学校利用远教资源协助镇党委、村(居)委会找准本地优势,分类开展学习培训,带领群众 依靠科技增产增收,逐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学校站点拟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开展帮扶活动,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落实;

五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好“一师帮一户”活动。每位教师从所任班级中选择一户学生家庭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选择村(居)党员干部和群众中的专业户作为联系点,进行个别辅导,给予农科技、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信息帮扶,老师定时或不定时深入农户传授科技知识并与群众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利用家访和节假日的时间,送学上门,引导群众参加远程教育学习。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促进生活文明习惯的养成,增强致富本领和市场意识,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容村貌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教师所帮扶的农户成为村寨里的远程教育示范户,并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的群众积极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得到真正的实惠。

六是发挥学生在联系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中的纽带作用,切实开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开学生家长会的形式组织学习培训,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发动学生广泛宣传现代远程教育,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达起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通过红领巾信息员向家长了解所需信息,将所需的信息刻录成光碟或打印成资料送给农户,采取建立“中心播放户”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站点操作管理员及时将学生家长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类,准确把握本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根据群众的学习需求,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和造就学习型的新农民。

五、取得的工作成绩

(一)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来,各项目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培训工作,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工作长效机制。学校站点在充分发挥学校教 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配合镇村党组织切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培训工作,使站点真正做到学校远程教学、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两不误、双促进”。

板桥豆腐干是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独特的食品,可由于信息不畅,销路打不开,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学校站点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上网查询资料,了解销售信息,帮助其改进包装和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打开销路,现本街居民李小林生产的豆腐干已注册并登上了遵义、贵阳、重庆等城市一些超市货架,销路看好,从而也带动了其他专业户的豆腐干加工业,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种植能手陈安华曾在遵义做了10多年木工,后来从远程教育了解了党的富民政策,毅然近乡,从学校远程教育网站搜集各类生产经营和致富信息,学习适用技术。在村里第一个放手从事蔬菜种植,后来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他第一个加入,并且对专业合作社很有信心。在陈安华的带动下,现有31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占全组农户的1/3。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这一新兴组织能够带来的好处,学校站点还组织农民培训学习中央1号文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的相关政策。

远程教育不仅让群众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而且可以收看到专家的科技讲座,学习到最新的农业实用技术,很多人从中学到了所需的科技知识。居民杨波一门心思想养鱼,但因不懂技术、怕担风险,一直犹豫不决。他通过孩子从学校给他带回去的农村科普丛书和学校刻录的致富典型光碟,使他了解了远程教育,然后他从远程教育上反复细致地学习了养鱼技术,他心中有数,底气足了,毅然投资十多万元搞起了养渔业,现在规模已达到占地8亩的规模。杨波高兴地说:“这都是远程教育帮了大忙”。

2006年度,我区高坪镇大桥小学罗盛忠、泗渡镇双仙小学赵强、板桥镇板桥小学孔凡江、团泽镇凤山小学付成凤、教育局维修站胡在中等五位同志荣获汇川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 秀工作者称号。

(二)远教支撑,教学教研结硕果

远程教育网络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资源的应用和共享,在学校教育教学、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各站点的作用。各项目学校积极将远教资源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全区95个“远教工程”项目校点,通过点播、下载、刻录光盘播放等方法,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课堂实录,优秀教学课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安全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学生科技、团队等活动。遵义八中、北关中学、田沟中学、团泽镇中学等学校通过卫星下载的优质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并在多功能教室开展教师优质课比赛;娄山中学利用多功能教室开展 “五四”纪念活动,团泽中学利用多功能教室开展学生知识讲座;高桥镇淑仙纪念小学、董公寺镇北关小学、泗渡镇观坝小学、板桥镇板桥小学、团泽镇五风小学、团泽镇仁江小学等卫星教学收视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和学生特色教育活动。

为充分利用远教资源开展教学教研,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2005-2007年我局均组织开展了全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课件、课堂实录和论文评选活动。三年来,共收到参赛课件169件、课堂实录80节、优秀论文40篇,其中师院实验学校黄勇老师的《方向与位置确定》课件,荣获省级一等奖,同济小学付胜利老师的《月亮的心愿》一课,荣获省级三等奖,遵 9 义八中吴国章老师的《Is there a compater in you study》和新舟小学潘晓宇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课例,荣获省级优秀奖;北关中学牟之春的《乡愁》等四十件作品,荣获市级一、二等奖;高坪镇逸夫小学的徐倩老师的《克和千克的认识》等五十一件作品荣获区级奖励,我区教育局也荣获市级组织奖。

远教工程实施以来,我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董公寺镇北关小学、板桥镇板桥小学先后荣获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团泽中学代彬、北关中学王雷二位教师先后荣获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个人称号;遵义八中王曼曼、师院实验学校黄勇等教师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100多人次。

六、努力方向

1、建立远程教育专项资金,确保远教工作正常开展。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教育局和项目学校设立远程教育专项资金,教育局每年不少于10万元,用于远教设备的维护维修及耗材的添置,确保远教设备正常运行。

2、强化意识,充分认识远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工作,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远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3、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学校站点要在充分利用学校远教资源开展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配合镇村党组织切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培训工作,真正做到 学校远程教学、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两不误、双促进”。

4、加强资源应用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项目学校认真及时完整地接收卫星教育教学资源,平均每周下载资源不少于2G,并及时进行归类整理;注重通过其它方式搜集、自制教育教学资源。将各种方式收集到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建立校本资源库,并编目提供给学科教师,便于使用;项目学校要充分发挥光盘播放设备、卫星收视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远教设备的使用每周不少于10课时,教师使用设备普及率达到60%以上,鼓励教师整合使用成品软件资源。

远程教育工作会汇报材料 篇7

1 机构简介

宣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3个职能科室、9个专业技术科室。实验室是疾控中心发展的基石。中心各任领导均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不断从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添置、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参加国家或市级能力验证活动、提高检测能力等方面, 夯实实验室发展的基础, 最终在一些项目上彰显出特色。

1.1 流感国家级实验室

2004年, 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在全市区县率先应用细胞学培养技术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2005年, 成为全市区县中唯一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依托此项技术, 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又先后开展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分离培养, 并于2007年启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1.2 取得的成绩

2005年, 中心在市疾控中心年终考核活动中取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2006年, 中心在北京市疾控系统技术练兵活动中, 基础理论知识荣获全市第二名, 专业知识荣获全市第二名, 现场技术实操荣获全市第一名, 实验室三次盲样考核均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 中心在参加市疾控中心年终考核中取得全市优秀的好成绩。

2 组织机构简介

绘制中心的外部及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外部组织机构框图应明确表示组织的隶属关系、各种外部关系, 包括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母体单位中的地位等;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应真实反映机构的内部设置, 包括最高管理层的组成和分工、各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设置、非常设机构的设置以及他们各自在实验室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1]。信息包括中心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的数量、取证及任命情况, 各部门质量监督员的数量、任职条件及任命情况。

3 申请认证的技术能力领域及项目数

3.1 申请领域及项目

中心申请专业领域类别为卫生医药类中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辐射防护与监测、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医用材料、病毒、寄生虫共9个项目272个参数检测的能力。此次复查及扩项评审, 中心共保持239个参数检测的能力, 扩增33个参数检测的能力。

3.2 申请授权签字人

申请的授权签字人分为授权范围内环境、学校、职业、放射卫生现场检测43个参数, 消毒现场检测1个参数, 微生物检验86个参数, 理化检验142个参数。每个授权范围领域至少有2个授权签字人并注明新增授权签字人。

4 管理体系文件的转版工作

4.1 转版依据

依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国认实函[2006]141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

4.2 颁布、实施

经中心主任批准, 转版推出的第三版质量手册、第二版程序文件、第二版作业指导书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同年9~10月中心新版管理体系试运行。

4.3 转版结果

质量手册由原有的13要素扩增到19要素;程序文件由原有的28个扩增为41个, 转版后管理体系文件的规范性得到大幅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断发展, 对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这次管理体系文件转版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4 宣贯工作

宣贯内容包括《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相关法律、法规、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宣贯形式采取分层分级培训, 即中心级培训和科室自行培训, 操作人员, 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等重点人员相结合。由质量控制科组织中心所有人员参加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宣贯并考核, 对重点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及考核;各科室实施科内培训, 内容包括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对于管理体系文件修订部分的宣贯, 中心也实施了同样的培训。针对此次计量认证复查和扩项评审, 中心先后组织了3次开卷考试及1次闭卷考试, 以巩固并加深所有人员对新准则及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掌握。

4.5 体系文件修改、补充、完善新版管理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后, 中心组织了对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补充、完善。

5 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并有效运行

中心自从1997年首次通过计量认证评审、建立管理体系以来, 一直依据计量认证的相关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日常质量监督等活动, 不断修订、完善管理体系, 并通过有效管理使之持续运行,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中心不断从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能力验证、提高检测能力等方面, 大力推进实验室的发展。

5.1 实验室用房

2003年初, 在宣武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 中心主楼内部装修、改造, 重新进行实验室布局, 扩大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微生物检验科实验用房由主楼的二层增加至三层并建成一个千级洁净室;理化检验科实验用房由南楼三层增加至四层。2006年7月, 依据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微生物检验科购置了6台生物安全柜, 重新改造实验台, 先后建成了7个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同年11月, 中心进行外装修, 理化检验科增加2间实验用房。目前, 中心用房总面积达3830平方米, 实验室用房占中心总面积的53%。

5.2 人才引进及培养

中心陆续引进4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 使业务人员结构更趋合理。中心现有职工111人, 专业技术人员95人, 中高级职称占31.5%, 硕士生7名,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4%。中心高度重视人员培养, 2007年, 派出理化检验科全体人员参加宣武区组织部和科协联合举办的预防医学专业检验人员集体培养资助项目, 以提高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微生物检验科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先后有针对性地选派4名中青年业务骨干去市疾控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监测评价科也派出1名人员去市疾控放射卫生防护所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中心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比率均达100%, 学习时间累计达到72学时的比率均达到98%以上。

5.3 仪器设备

中心近年争取资金约780万元, 先后为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监测评价科购买、配备大量新的仪器设备, 以满足检测/校准的需求。中心现有检测仪器设备276台, 总价值约1 530万元, 其中强检仪器207台, 均按要求及时外送规定的相关单位进行检定/校准。

5.4 能力验证活动

中心鼓励、支持检验科室参加各种级别与检测参数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在末次取证期间中心先后参加过国家认监委、北京市卫生局职业资质、中国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市临检中心组织的理化检测领域、微生物检测领域的能力验证活动, 结果均合格, 其中艾滋病抗体初筛实验更是由于连续两年取得优秀而获得免考一年的奖励并成为全市10个满分的实验室之一。

5.5 不断提高检测能力

2003年11月, 中心有233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5年10月, 扩增7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7年3月, 扩增25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2007年8月, 扩增17个检测参数通过计量认证。

5.6 外审活动

中心在末次取证以来, 多次顺利通过了市质监局及区质监局的外部评审活动。评审组一致认为, 中心检测活动基本符合计量认证的相关要求, 中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整改、完善。

5.7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中心在奥运会期间, 重点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将生物安全纳入管理体系, 重新调整了生物安全委员会,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各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制, 制订《奥运期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 重新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及生物恐怖事件应急预案》, 组织生物安全评估, 加强人员培训、考核, 规范管理各种实验活动, 积极开展自查及集中检查, 在市、区卫生局的生物安全督导检查中成绩优异。

6 扩项准备工作

为了备战“08奥运”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中心依托计量认证复评审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 准备扩增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病毒等项目共33个检测参数。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领导的协调下, 质量控制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监测评价科、流行病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6.1 新项目审批

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各业务科室完成了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病毒等领域相关新项目的审批工作。

6.2 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

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各科室对参加新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对成绩合格人员核发扩增项目人员上岗证。

6.3 设备和标准物质

扩项涉及的强检仪器, 均依据中心程序文件的要求, 按期外送规定单位进行检定/校准。扩项涉及的标准物质, 均正确使用并标注状态。

6.4 结果质量控制

各科室质量监督员均针对扩增项目从人、机、环、法、料、溯、抽、样等环节进行有效质量监督活动;各科室均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控, 对质量控制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及判断。

6.5 结果报告依据相关标准, 各科室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 出具一份典型检测报告。

6.6 修订作业指导书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各业务科室对作业指导书做相应的增补和修订, 编写扩增项目的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表格等, 并负责宣贯、考核工作。

6.7 评审前的内部审核

2008年6月对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1次内审。内审覆盖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和所有实验活动。内审显示, 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 符合要求, 对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 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持续运行。

6.8 评审前的管理评审

2008年1月对中心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管理评审。结果表明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基本能够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中心检测人员对管理体系文件明确并规范执行, 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对评审中各科室提出的建议, 加以改进,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7 经验

7.1 申请认证的技术能力领域

中心作为疾控系统成员, 首先要明确申请认证的专业领域类别为卫生医药类, 此类别下的检测项目有生物制品、药品、药材、医疗器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基因遗传、卫生检疫、实验动物、食品卫生、食品包装、辐射防护与监测、血液制品、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医用材料、病毒、寄生虫, 将本单位申请认证的参数明确归类在上述检测项目中。

7.2 申请认证的项目数

项目数应与申请书一致, 因现场考核项目涉及每个领域的每类产品。对维持项目的每个参数, 以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参数覆盖15%~30%并涉及所有仪器, 对新扩增项目的每个参数必考。

7.3 能力验证活动

着重向评审组介绍本单位自末次取证以来, 参加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检测参数及成绩, 这部分项目经认可后将免于现场考核。针对新扩增的检测参数, 建议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此次本单位需扩增的生活饮用水项目中的若干检测参数, 就与北京市市疾控中心进行了实验室间的比对。

7.4 扩项准备

首先要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申请前, 请各科室确定需要扩增的检测参数及依据的检测方法, 然后按照本单位具体程序的相关要求完成新项目的审批工作, 完成后各科室进行模拟实验, 出具典型报告。各科室还需完成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 应包括笔试及实操两部分;核发上岗证, 每个检测参数至少有2名检测人员;质量控制应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 预先确定判断依据、监控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纠正出现的问题;修订作业指导书;各科室质量监督员从人、机、环、法、料、溯、样、抽等检测环节对扩项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检查应具体并详细记录。

7.5 管理评审

此次汇报材料中关于末次取证以来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添置等方面的资料, 以前在质量控制科并不掌握, 为此到档案室查阅了许多资料进行汇总。此次汇报材料的编制, 提示以后本单位管理评审资料的输入应增加实验室用房变化、仪器设备添置、人员结构变化等方面的资料, 也提示单位的管理记录应保存至少20年。

参考文献

“阅读材料”的教育功能 篇8

关键字:阅读材料;数学;兴趣

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正文之后的一个小“板块”, 是教材正文的补充和延伸,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阅读材料一般包括: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概念的来源、数学在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趣味性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计算机等教育技术的使用、有关数学知识拓展等。阅读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浙江省各所高中学校中使用的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设有40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教育性于一身的阅读材料,它们被分为“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三大类型。这些材料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德育上发挥了其特有的功能。

一、阅读材料在教学上发挥的功能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后,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探索和研究。比如:“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对数的发明”、“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笛卡儿与解析几何”、“坐标法与机器证明”、“三角学与天文学”、“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海伦和秦九韶”、“割圆术”……向学生介绍了数学概念、规律建立的背景及过程、科学家的贡献和生平事迹,展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联系。数学史的引入,使原先枯燥的数学、图形、公式,因为与历史、生活的联系而变得丰富多彩,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很好的效果。

而“一个著名的案例”、“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相关关系的强与弱”、“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概率与密码”、“振幅、周期、频率、相位”、“九连环”、“购房中的数学”等实际应用类材料,又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展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中带着兴趣学习教材正文内容,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二)拓宽知识面

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数学史知识以及一些数学知识的延伸、拓广和应用,是教材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们掌握课上要求的知识内容, 更要抓住时机开扩学生的知识面, 这样可以让学生明了数学发展的真实历程,即有利于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 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魅力。

比如,阅读材料《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附于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一节之后,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知识后,通过这篇材料的阅读,可以了解向量的来历、表示方法及发展历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益于学生加强数学与物理的联系。向量最初应用于物理学,被称为矢量。很多物理量,如力、速度、位移、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都是向量。最早有向量意识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给出“向量”这一概念、使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的是英国大科学家牛顿。材料描述了“向量的表示”发展的历程,1806年瑞士人阿尔冈以 表示一个有向线段→1827年莫比乌斯以 表示起点为 终点为 的向量→哈密尔顿、吉布斯以小写希腊字母表示向量→1912年兰格文用 表示向量。本材料最后介绍了向量从物理进入到数学并得到发展,是从复数的几何表示开始的。1797年,丹麦数学家威塞尔利用坐标平面的的点 表示复数 ,并利用具有几何意义的复数运算来定义向量的运算。把坐标平面上的点用向量表示出来,并把向量的几何表示用于研究几何与三角问题。人们逐步接受了复数,也学会了利用复数表示、研究平面中的向量。

又如,必修1在对数函数后附了一则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我们在正文学习指数、对数函数概念时是先学指数、再学对数。当碰到求一类未知数位于指数部位的方程不能求解时,才定义了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那么数 叫做以 为底 的对数,记作 。学生在阅读完课后的阅读材料后,惊奇地发现:对数的发明先于指数,就像一位作家先写续集再写前传一样。这篇材料中有晦涩难懂的一段,但不影响我们了解对数的发明及起到的作用。16、17世纪之交,随着天文、航海、工程、贸易以及军事的发展,改进数字计算方法成了当务之急。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正是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其中的计算而发明了对数。将对数加以改造使之广泛流传的是纳皮尔的朋友布里格斯。他通过研究《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感到其中的对数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与纳皮尔商定,使1的对数为0,10的对数为1,这样就得到了现在所用的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

从对数的发明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纳皮尔在讨论对数概念时,并没有使用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指数概念,就连指数符号也是在20多年后的1637年才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开始使用。直到18世纪,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

从对数的发明过程可以看到,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需要的是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对数与指数之间联系的过程表明,使用较好的符号体系对于数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好的数学符号能够大大地节省人的思维负担。数学家们对数学符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对数概念的来之不易、对数带给数学的进一步发展。读完后不禁感叹,一个概念、一个定理产生都来之不易,耗费了数学达人的毕业精力,但还是有无数致力于数学发展的数学家们前仆后继,为数学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感染学生努力学习数学,能进一步发展数学。

(三)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高中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还要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会批判地思考。教科书上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不迷信权威、不感情用事、不含糊马虎”的科学态度,加强数量感觉与形式判断、数据收集与分析、归纳猜想与合情推理、逻辑思考与严密证明、抽象表示与数学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各学科综合能力、探求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等等。

1、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贯穿在教材的编写始终。不仅教材的正文注意从实际引入概念,从实际提出问题,而且在阅读材料中也十分注意提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如 《购房中的数学》、《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天气变化的认知过程》、《概率与密码》、《收集数据与函数模型》等等。这些阅读材料讨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会感到数学知识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学了没用的,而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探求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思维的时空交给学生,它强调学生在自主的建构中把握知识生成过程,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本套教材中“探究与发现”类型的阅读材料共有七篇,均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特点。

比如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有一篇阅读材料《魔术师的地毯》(P99),这篇文章可以成为学生展开探究的良好素材。过程如下:

【引入】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地毯重组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视觉得到满足。

【探究1】通过演示,学生并没有发现地毯形状改变之后,面积有所变化,但是根据计算面积确实少了一平方米,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通过师生的讨论,猜想问题出现在中间的接头地带!但要想得到最终结论还必须给与严格证明。

【探究2】怎么利用所学知识,特别是解析几何的知识给与证明呢?建立恰当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直线的斜率,根据斜率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证明出来魔术师地毯的症结所在。

【探究3】让学生自己实践使用坐标法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落实在笔头上。

猜想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用坐标法证明你的结论。

【探究4】这里的两组数“1,1,2,3”、”5,8,11,13”有什么特点?

可以探究出这两组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某四项。

【探究5】你能构造这样类似的问题吗?

学生经提示可以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按上两例中分割方法分成四块,可拼接出一个新的矩形。原来正方形面积为 ,而新的矩形的面积为 ,比原来的正方形面积多了一个单位。为什么?

【探究6】同上两例相同办法,可验证拼接时多了个小的平行四边形。

【探究7】是不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任何相邻四项,都能应用于上述的分割重拼魔术?

结论:是的。正方形比重新拼成的矩形,时而少一个单位面积,时而又多一个单位面积,这是因为重拼时,在矩形对角线附近,有时会重叠一个细长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失去一个单位面积),有时又会出现一个细长的平行四边形空隙(因此多出一个单位面积)。条件可以的话,还可探究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个有趣而重要的性质: 。即每个斐波那契数的平方与它左右两个数的乘积相差1。事实上,也正是斐波那契数列具有这样的一种性质,才使得分割重拼的魔术得以进行。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在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今天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索学科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能力不仅在社会活动中起到指导作用,还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得以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而自学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另外,构成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差和数学语言水平低,在阅读和理解数学材料上显得无能,在听讲方面,接受信息差。而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改善学习数学困难这一状况,从而可望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以落实。

阅读能力能且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因此,以数学阅读能力为主项的数学自学能力,也只有在让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数学阅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向来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加强数学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好比掌握了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金钥匙,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又“唾手可得”,每本教科书中的每个章节都附有阅读材料,教师可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后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富有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还能弥补正文中知识的不足。这些读物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阅读材料在德育方面发挥的功能

(一)利用阅读材料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千百年来无数数学先驱前仆后继、辛勤耕耘的结果。数学先贤们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景仰,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借鉴,许多数学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感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阅读材料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割圆术》、《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海伦和秦九韶》让学生看到我国古代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坐标法与机器证明”中介绍了我国当代数学家吴文俊所取得的成就。如此诸多前辈,在数学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果将这些思想教育渗透到数学内容之中,一定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奋发学习的强大动力。

数学的德育功能,除了“运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数学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历史辨证唯物主义地介绍数学史,不仅让要学生全面正确的了解中国的数学史,更要向学生介绍国外的数学成就,让学生也能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倡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画法几何与蒙日几何》、《欧儿里德〈原本〉与公理化方法》、《笛卡儿与解析几何》就介绍了国外的数学成就。教师可以因势引导学生对比当时中国所处的朝代和当时的科学文化政治的发展情况,辨证的看待我国的数学成就。在西方祖暅原理被称为卡瓦列里原理,因为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在1629年提出了与祖暅原理一致的定理,从时间上看我国数学家领先了一千多年,但是刘徽、祖暅的方法更加繁琐,祖暅原理也没有得到发展,而卡瓦列里却提出了更为一般的“不可分量原理”,成为后来微积分诞生的基础之一;在“海伦和秦九韶”中也不能不承认海伦公式的形式与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相比,的确更加漂亮,更便于记忆,等等.

(二)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人品教育。

上一篇:组织部长在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危险品物流企业-安全领导小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