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学试题(精选12篇)
姓名学号得分
10、生态效益
二、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调查可分为()()()()。
2、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措施包括()()()
一、名词解释
1、林业生态工程
2、流域
3、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
5、生物质能
6、旅游资源
7、农林复合经营
8、劣地
9、土地复垦
()。
3、按生物属性生物资源分为()()()三类。
4、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5、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有()()()()。
6、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点是()()()()。
7、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有()()()(8、林带结构类型有()()()。
9、复垦土壤改良主要有()()()()(10、综合效益评价的原则是()(()。
三、简答题
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域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其表达式如何?
3、农林复合经营总的标准是什么?)。)。)。)
4、劣地分为哪几类?
5、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是什么?
8、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项目?
9、我国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有哪些?
10、综合效益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问答题
一是经济制度上的缺陷。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投资不足, 国家投资到位率低。生态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国家和集体, 建设主体是个人和企业, 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经济制度上的缺陷之二就是实行“一刀切”的投资标准。不分施工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不分造林的林种和树种差别, 不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 国家对造林采取同一个投资标准。经济制度的缺陷之三是, 中央对同样性质的生态建设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 客观上造成了同工不同酬, 待遇不平等。同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有些工程又在同一个县内, 甚至在同一个村的相邻地块上, 建设内容完全相同, 所享受的中央投资却大不相同。二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第一是在工程建设的年度生产计划与工程规划不同步, 资金计划与生产计划不挂钩。第二是工程建设的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不能按下达的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第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畅。缺陷四是管理制度不合理, 存在严重的“人情投资”现象。管理部门的权限太大, 人情现象严重, 国家的总体规划的执行受制于人情和社会关系, 也导致其不能完全执行, 自然也就能不能达到最终目标。
同时, 林业问题, 是一个社会问题, 同样, 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1)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与其他行业一样, 会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 会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 对我国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生产技术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带动和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国家林业发展政策的影响。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 在林业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林情, 抛弃了一些影响林业发展的落后理念和方法, 学习借鉴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东西, 促进和提高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 (3) 林业生态建设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林业是一个富裕国家才有的行业, 穷国没有林业。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壮大, 国家在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的投资逐年增大, 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4)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不是林业一个行业能够完成的事业, 受到各级政府、发改委、财政、农业、畜牧、果树、税务、水利、水保、土地、交通公路、电力、民政、气象、青年、妇女、儿童等部门的影响, 调动全社会各部门各负其责, 都来关心和支持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对于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林业生态项目的建设主体是农民, 建设战场在农村, 解决好“三农”问题, 实施好“三化一片林” (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村周围一片林) , 提高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只有将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完美结合, 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2.1 加强重视, 树立生态林业地位。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实践证明, 只要领导重视了, 再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也是一样。首先领导要带头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要多学习, 不仅学习政治理论, 还要学习业务知识, 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 学习国家有关规定, 学习生态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和项目文件, 转变观念, 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第二, 领导要重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要克服过去的想当然的随意性很强的工作作风, 用科学的思维、先进的方法来建设项目。
2.2 健全生态林业保护机构。
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固定专门人员来实施项目。明确各级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利, 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实施体现, 保证政令畅通, 完全按照项目规定的计划实施。
2.3 增加资金投入, 确定必要的资金保证。
完成任何事情, 都有其必要条件, 要克服过去提倡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浮夸思想, 为项目实施提高必要的工作经费, 这是项目实施的必要保证。如果没有必要的项目实施资金作保证, 所有上述提出的一切都是都不会正常实施, 也就根本不会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2.4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建设市场。
要从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从国家主管部门开始, 打破林业行业目前存在的计划经济的做法, 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制定相关政策, 在大范围试点的基础上, 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发展林业项目建设机构, 包括设计单位、建立监测机构、实施机构, 抛弃现行的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行政指定的方法, 鼓励市场竞争,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市场, 使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能在市场竞争的非为下顺利实施。
2.5 加强培训, 提高参与人员素质。
项目不是由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的, 而是涉及到农业、果树、土地、畜牧业、水利水保、道路、民政、青年、妇女等部门, 也不是仅仅只涉及林业专业知识, 还要涉及到农村发展、农业、果树、农村社会学、农民行为学、农业推广学等。项目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而要面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文化素质和不同的人群, 参与人员千千万万, 参差不齐, 实施难度很大。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要加强对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参与农民的培训。要跳出过去存在的就林业抓林业的狭隘思想, 从长远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制定详细地培训计划。不仅为了项目的实施, 还要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着想。要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开展大规模地、长期的、广泛地培训, 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 还要培训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农村发展知识, 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各种自我发展素质, 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做出林业特有的贡献。这样, 不仅达到了林业专业上的预期目标, 而且使林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之中, 使林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2.6 加强技术支撑。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理念是基础, 理念指导实践, 方法、技术是支撑, 是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先进的适用的技术支撑, 再好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搞好生态项目。我国地源辽廓,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造林技术, 应该发挥林业教学、科研和推广部门的优势, 组织人力, 下大功夫, 研究困扰各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问题, 提高两率, 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保证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经济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充分考虑到我国林业生态的发展特点, 提出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领导一定要建立健全机构、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要注重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参与人员素质以及在技术层面加强支撑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生态林
参考文献
[1]周春成.“加快林业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 2004, 8A.
[2]齐联.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定实施[J].中国林业, 2004, 12B.
[3]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J].中国林业, 2004, 8A.
[4]刘建杰.2004年全国林业森工统计分析[J].中国林业, 2005, 1A.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化绿林;科技兴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02
1 林业生态系统概况
1.1 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抗逆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生物与环境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1]。林业生态系统虽然存在着可恢复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2]。
1.2 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绿化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林业生态系统人工恢复与复原的过程。但认为只要是种上了树就是建造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应当包含建造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林业生态系统虽有较强的抗逆性,但也不可忽视外界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人类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材料,也不可避免第遭到人为的破坏。
1.3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各项科技设施有条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善流程,是从环境、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发展,通过人工来改善林业生态系统环境[3]。这样的目的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更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理论科学形成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不同项目有序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1.4 林业生态系统的森林资源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加强是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以武汉市为例,林地面积最为辽阔,森林覆盖率21.72%,但林业用地占地总面积比例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并不相称。同时,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相符[4]。而增加林业用地,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2.1 生态系统的原理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分工关系,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特有整体,且分工明确,各部分都按照相应的规则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物质、能量的转换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合理的运行。
2.2 环境综合作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业生态系统工程中,众多环境因子都会有自己的计算单位,但是单个因子的作用相对于整体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每个不同的单个因子就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研究是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对多个因子综合评价。
2.3 林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存在
食物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存的必需品。食物链中的绿色植物被称作为“生产者”,动物中有部分动物以食草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被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会被食肉动物吃掉,食肉动物又会被其他动物所食[5]。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制约,共生共荣的生存关系。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和谐以及统一的。
2.4 林业可持续发展布局
结合近20 a林业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充分利用这次国家森林契机,对武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远景的规划。以武漢市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可以分为3个生态圈层,城近郊区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圈、低山丘陵生态圈。这些生态圈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生态圈的建立可以大大协调林业生态分布不均等现象,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3.1 修正我国传统林业概念
林业系统的发展就是要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系统的综合功能。多年来,很多属于林业范畴之内的东西,如食用菌、中草药、野生动植物、香料植物、果树等都被排除在林业之外。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农民认识到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提高种树造林的积极性[6]。
3.2 林业生态系统的趋势
在林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大部分国家林业发展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不论是提供林产品,还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增长和稳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林业对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林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管理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7]。
3.3 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手段,建立全国林业生态系统信息网,由数字来驱动林业的发展,以林业活动的数字化为主要的特征,建立一个智能林业系统,集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控设备为一体,实现林业活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数字化林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森林防火等级的预报、林业灾情的监测,对植被面积进行数字化分析,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明确的信息材料督促相关部门对林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林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林业恢复技术
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林业工程区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石质地、退化草牧场、岩溶土地、干旱河谷、工矿管线等土地,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抗旱。抗旱林业技术包括蓄水、应用保水剂、径流林业、造林苗树规格、选择抗旱的植物等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原则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植被的恢复;土壤缺乏的石质林改造技术等,通过人工促进了植被的恢复,进行不同地质的环境改造。
4 林业科技服务基层工程
4.1 开展林业科技入户工作
广大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发展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组织者,他们对林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林业建设的效果。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是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和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急切需要。林业厅利用已经组建的林业专家团队进万村入万户通过引发科技资料、科技讲座、发放声像资料、现场科技资讯等形式上下联动、分级组织,产生效果、形成声势、见到效果,对县乡村进行全覆盖[8]。
4.2 实施农民林业技术培训计划
为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推进林业金属的普及,使其成为农村的“乡村专家”,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会经营、有技术、懂政策的林业新型农民。组织林业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帮扶,与村庄共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科技意识[9]。
5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可以有效改变生态脆弱性,加快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准确、及时掌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态,对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目前,我国在林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林业建设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从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及时调整方略,以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乐平,李茹虹.甘肃天水市南廓寺景区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95-6299.
[2]宋彦会.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野生资源保护探究[J].中国农资,2013(40):33,34.
[3]王濤,周琼.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农业与技术,2015(6):85.
[4]谢朝柱.打造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崛起[J].林业与生态,2013(11):18.
[5]赵凤君,王立中,舒立福.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2):136-142.
[6]国政,臧润国.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J].林业科学,2013,49(6):10-17.
[7]梁琴,陶建平,邓锋,等.喀斯特山区9种常见树木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分析[J].林业科学,2015(3):102-108.
[8]苏毅,曾立雄,肖文发,等.综合治理前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格局与动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98-1505.
[9]张鹏修,罗仕伦.林业生态工程及发展前景探析[J].北京农业,2013(6):59.
第一章概论
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
2、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
3、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4、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基础
1、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哪些?
2、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
3、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
5、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6、可持续发展的五个要素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8、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
9、系统工程的概念
10、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
11、生态工程学的系统工程学原理
第三章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简述生态环境类型区划的概念
2、简述功能区划的原则
3、我国环境类型区划结果是几个生态环境类型?
4、简述全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
5、我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有哪几个?
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
1、什么是立地条件?什么是立地质量?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简述功能区划的原则
3、我国环境类型区划结果是几个生态环境类型?
4、简述全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
5、简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概念
6、简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内容。
7、简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程序
8、简述造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9、造林规划设计的文件有哪些?
10简述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1造林作业设计的文件组成第五章防护林营建技术
1、什么是防护林?什么是防护林体系?
2、山丘区水土保持林林种有那些?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3、简述水土保持林体系的配置模式
4、确定水土保持林林种的原则是什么?
5、简述山区水土保持林体系中,林种配置的思路和方法
6、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林营建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
7、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8、什么是封山育林?简述封山育林的类型和方式。
9、试述封山育林技术措施。
第六章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1、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内容
2、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是什么?
对于生态林业工程构建项目来说,这属于涉及到自然、社会与经济等各个方面十分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然而,在生态林业工程进行中,如果实行某一领域单面管理理念和措施对其进行管理与指导,这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实践证实,唯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与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才能不仅有效增进生态环境的改变,还能在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中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经济更加协调,获得可持续发展。
2.2全民行动进行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
生态林业工程构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人民群众。因此,在工程建立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整个社会提高对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林业构建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等制定工作。积极引导各个部门人员,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等理念,实行“各负其责,各负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与采取“护、造、育、用”相结合。基于此,坚持多林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林工商综合经营,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
2.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外援
对于生态林业工程的建立来说,并没有国界的区别。林业工程的创建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和整体性特点。很多捐助国与国际组织都将保护森林资源、预防荒漠化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与林业紧密相连的领域当成是优先领域,给予技术的援助与经济支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国家之一,应积极实行对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同时积极获得国外援助与优惠贷款[3]。
3结语
总之,生态林业工程的构建和人们的生活是紧紧相连的,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物质的要求渐渐提高,人们在对物质追求的同时还期望着环境的增强。所以我们要更加积极地构建生态型的林业,做好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建立,为之后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调味剂,同时也为构建更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作者:朱江涛 徐晓清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林业总站
参考文献:
[1]潘天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科技资讯,,11:114.
[2]沈伟东.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北京农业,2015,27:94-95.
【摘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需要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国家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新形势下发展的方式,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我国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正在有序地开展,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时间较晚,其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反思和改进,笔者从事林业工作多年,简要阐述以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这一方面发展的现状,并为其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帮助,推动其健康发展。
1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森林对于改善空气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如果森林受到损坏,将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为此,一个国家要重视林业工作。现如今,我国倡导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种建设工作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现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使其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提供更多的林业产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让森林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1]。
2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现状
我国林业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将“生产木材”作为工作的中心,这种工作方向会伤害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为此我国开始向林业生态建设方向转变,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入了理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更加全面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过程,其与多个环节存在着联系,例如其要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珍稀树种,在有能力的前提下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保护森林中的野生动物,由此可见,林业生态工程并不仅仅是保护森林和树木,其还要保护与森林有关的其他事物,在林业生态工作方面,这种发展的理念更加科学[2]。
2.2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国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这标志着中国林业从此进入了在明晰思路指导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能够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减少树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推动我国的林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举措
3.1注重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
我国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国民带来福利,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让人们的生活中减少木材的使用,让更多的树木得到保护,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在生活中积极参与树木的种植和保护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这样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将会实现质量上的提升,其将赋予林业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新的内涵,极大地丰富着林业建设的.内容和形式[3]。
3.2稳中求进,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应当坚持稳扎稳打的战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而不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工作方法,因为我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别,贸然学习必将不会取得好的结果,为此,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同时,还要注重跨越式的发展,这两种要求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当我国的能力允许时,要加速发展的步伐,没有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就难以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相适应,而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因就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因此,要在“稳中求进”,提升建设的质量,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的特殊要求。
3.3提升人们周边的环境质量
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比较特殊,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其他环节的建设工作,造成人们的幸福指数较低,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提升人们生活周边的环境,让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正确地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发展和治理同时进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只保证群众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还要为群众建设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的环境,从而让人们居住得更加惬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任务非常重,既要保证经济建设取得好的成绩,又要保证环境建设符合人们的需要,林业生态工程要服务建设工作大局,努力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让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和进行决策,在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道德,通过多种举措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4结束语
总之,现如今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各种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还有许多路要走,在林业建设工作中,我国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要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让林业工作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我国优秀的森林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
参考文献
[1]王洪军,黄石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01):33.
[2]哲伦.生态工程:可持续的环保理念[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19):4.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原则,生态经济
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就是以圣爱经济理论为基础, 立足于林区资源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 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的高效发展。在生态发展过程中, 要依据林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等情况去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这样才能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全面发展, 协调生态经济的各项原则。
1 林业生态工程以及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 它是基于自然界法则的生态系统, 和天然森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差异, 它属于经营集约, 投入的劳动较对, 还与一些食用菌种植以及生物法的污水处理差异很大。而生态工程, 主要实践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其产生是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的, 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是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现代化的生态学和基础理论发展所产生的一种理论, 它会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所影响。
2 生态经济的概念
它会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并会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通过这种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能使林业生态工程中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都能得以体现。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生态功能的商品机制以及生态机制, 这两者都是人类劳动所产生的, 也是生产社会中的实用价值, 生态机制产生的价值, 这种载体为生态价值;而商品机制所产生的价值, 这种载体为商品价值。人工林所产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都是在林业生态工程价值当中的, 其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量都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生态系统价值在组建的过程中就缺乏一定的平均机制, 而且所有的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都有所不同, 在定义其价值量的时候还是要依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定, 主要还是根据劳动时间来定, 并不是社会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是由林业生态工程来来体现的, 这不光表现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上, 还会表现在自然的环境和价值中, 也直接体现在生态经济系统上。其中, 使用价值一般都表现在林产品和林木等一些产品上, 这些都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能起到改善土壤、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防风沙等实用的使用价值, 是企业生态产品不能替代的。而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时候, 林产品的生态能力和产出价值都是要耗费人工劳动的, 这样才能形成林业生态工程特有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这其中不光有经济效益产生, 还会有一定的生态规律, 这也能产生经济效益, 但其要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
3 生态经济的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林业生态系统中, 其设计对象和规划对象都是人工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整体协调性, 并促进其长期和短期效益的统一性原则。通常的情况下, 生态效益都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 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矛盾, 要从各个两面入手, 并考虑林地的具体情况, 再重新调配投入的程度, 使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 并调整林种的种植结构, 使营林水平有所提升。
3.2 适应性原则
受到我国固有土地面积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林业生态体制比较完善, 生态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 在林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林业生态模式和类型, 依据地理形貌划分主要有山区人工林、平原人工林等类型;依据林种划分主要有经济林、用材林、特种林以及防护林等类型;还有很多类型, 这里不一一例举。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当地林区的情况, 看适合什么样的林种, 以选取相应的种植类型, 要是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护林, 地域属于亚热带或者暖温带气候, 自然植被的分属就应该是落叶林区, 而在东北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枫树、红松、以及桦树等种类, 南方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马尾松、冷杉等种类的树种。林区的条件主要是选择种植树种的因素, 不光要考虑到气候的情况, 还要考虑到水分和肥力的情况, 不能片面去选择树种种植类型。
3.3 层次性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尺度的工程序列体系, 从横向角度看, 可包括农户林、林场、农田林、区域以及国家各个网络层次, 有小到“庭院经营型”林业生态工程, 大至诸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纵向角度看, 其层次结构是复杂的。因而应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产生各种层次水平的生态经济效益。
3.4 动态性原则
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 利用环境建设工程来保证生物群落的建造;反之, 利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系统生产力不断提高, 从而林业生态工程能加速或缓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演替, 使生态经济效益逐步得到再现。同时,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进行动态跟踪调整。
3.5 最优性原则
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 考虑影响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等生态因子和经济投入、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政策等经济因素, 调控、设计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系统, 从而使生物生产力最高, 产生最佳生态经济效益。
3.6 实用性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具较大差异。在设计实施之前, 人类就注重实用性, 确定了明确的社会经济目标, 进行人工干预, 使产生的生态效益遵循自然法则, 经济效益具有社会实用性。林业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社会性工程, 它的一切技术方案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在我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建设防护林工程, 采用国家、集体、个人共同集资造林方法, 运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 林片、网、带相配置, 适地适树的多种林木相并重, 防护与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因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立在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注重实用性原则。实用性还表现在灵活经营方面。由于自然森林生长周期长, 人类对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在大范围短期调控比较困难, 实施短、平、快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 发展人工的丰产林、速生林等, 都是这种实用性原则的反映。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 森林覆盖率仅为12.7%, 且分布不均, 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 国家不可能向林业进行大量投资, 因此,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林业生产的重要方法。探讨林业生态工程,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 存在众多的林业生态工程模式, 有待于调查、发掘和总结各类型模式的特征。为更加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理论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白降丽.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4) .
关键词:现代森林生态工程;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69
1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在实际的工作中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更好地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固有的一些自然或经济上的规律,同时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对生态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管理,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都要用统筹的观念去处理,从而实现总体的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森林生态工程的复杂性相对较高,这样也就更需要在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中将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在管理当中也要设置一个更加科学的结构,此外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所以一定要对市场予以仔细的鉴别,管理好市场、企业和政府这三种角色。
2 我国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整体上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发展,但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工程自身缺少一个必要的规划,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很多部门和环节都不能充分地做好协调工作;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上去分析,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以及必要的资金便没有一个良好的保证;如果站在工程管理的角度上来分析,我国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规划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且林业生态工程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风险的类型也大不相同,这也使得管理的总体目标很难实现,工程建设和经营者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
3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不断加剧,已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我国先后确立了以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六大森林生态工程。并且我国在生态工程中研究与处理的对象,不仅是自然或人为构造的生态系统,而更多的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可以分成为3个主要集合。具体见图1。
4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的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会在很多方面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4.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因为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复杂性,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这就需要对林业工程建设予以严格的规划,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结合我国目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出现的特征,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阶段应进行宏观调控和约束,采取直线型的职能结构,在国家和省、市、县设立专门的森林工程领导管理办事机构。
4.2 发挥政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程的约束作用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为了能够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规范性,政府部门应该在审计和设计规划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方案以及建设的规模进行指导性管理。林业生态性建设对于资金的管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管理,尤其是在国内和国外的资金注入方面进行监管。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确保林业生态性建设的良性发展,对于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能够协调解决,不断加强政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可以有效推动林业生态性建设的进程。
4.3 发挥市场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顺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充分的利用市场竞争的机制使得林业生态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因此,可以按照市场的招投标程序来对林业工程进行运作,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优选林业工程的施工承包人和相关的工程监理单位,通过合同的管理方式共同去营造一个林业生态工程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实现建设管理目标可靠性得以提高,同时也促进林业工程的施工单位、企业不断去改进管理机制,不断去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也可以积极探索、推广“先建后补”的工程管理模式,即先由林农按工程设计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按工程投资标准给予补助。
5 结语
当前,我国更加重视的是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也成为了很多工作当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宗旨,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这项工作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促进其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林政.现代中国森林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4,(2):32-36.
[2]赵小华.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机制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1,(11):114-114.
封山育林是我国发展可持续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恢复森林资源的重要方法。封山育林不仅操作简单,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经济效益,包括以下4个方面:(1)成本较低。开展封山育林活动,到最后树木成材,所使用的成本只占人工造林的1/8。(2)快速实现绿化。很多山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造成只能通过人工开展造林活动,最终成果并不理想,而采用封山育林实施造林工作,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绿化速度。(3)越早利用、越早收获。我国很多地区都是以上的中幼林或是使用3~5年的幼苗,封山后加以利用,比砍掉后的树木生成的更快,能够提高其经济效益。(4)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在封山育林工作中,能够对原有的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也能保护珍稀生物。
监理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初探
依据我国现行建设法规和林业政策及造林技术规范与标准,结合江苏省徐州市区山地绿化工程监理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实行监理制的作用、主要依据与技术规程、规范,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监理的一般方法和工作程序.
作 者:仇曙光 陶义明 梁珍海 杨勇 李茹 作者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刊 名:江苏林业科技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00936(2)分类号:U415.1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 监理制 方法
【关键词】造林 绿化 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8809(2010)08-0293-02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 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定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 科学 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 农村 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 中国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统论原理
(1)结构的有序性。一个系统既然是一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子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鸟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2)系统的整体性。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
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 计算 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由收集整理。
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叫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出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 发展 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世界环发大会秘书长斯特朗指出,“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方面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针对这种形势,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必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其发展趋势是,生态环境治理与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合理利用相结合、以充分发展水土资源的生态、 经济 效益,促进区域生态安全与协调发展。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学术水平,但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作用分析
1 生态环境问题
1.1 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 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山区是我国众多江河的源头。由于地形复杂, 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 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 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 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我国沙漠、戈壁、寒漠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季,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干燥寒冷。我国降水量地区差异和季度变化大, 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我国暴雨强度大, 分布广, 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原因。我国北方易形成大风雪天气, 在农业上有早、晚霜出现。在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下, 一旦植被破坏, 则水热优势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1.2 水资源紧缺, 污染严量
我国降水总量约6万亿m3。但全国现有水利设施供水能力4660亿m3, 实际用水量4770亿m3, 人均占水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l/4。由于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 造成水资源在年内、年际变化很大, 一些河流出现连枯连丰现象, 年径流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相差几倍或十几倍。年内雨季集中, 造成雨季绝大部分降雨随江河一次性入海, 无效水比例大, 其他季节河流径流量很少, 引起洪水泛滥或供水不足。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与工业废水宜接流入江河, 造成水质严重污染。
1.3 森林覆盖率低
我国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覆盖率低, 分布不均。我国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 虽然目前我国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 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1.92% (世界平均覆盖率为23%) ;在世界360个国家中, 我国人均面积和蓄积位于120位, 我国防护林比重不足, 防护林面积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2.2%。
我国区域性防护林过于零星分散, 整体功能不强, 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国还有240万hm2宜林荒山有待绿化, 186万hm2农田待建防护林网。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 防护林应占森林面积的20%~25%比较适合。
2 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维护问题。全球环境战略的重点将是优先改善或解决与全球环境密切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问题。基于对环境保护的新认识,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应逐步由污染防治转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库和绿色水库, 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林业生态工程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的基本内容和首要任务, 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水利设施长期发挥功效、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林业生态工程作用的实质是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而且可以使已破坏的生态系统重建、更新。
2.1 林业生态工程与土壤侵蚀
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 而且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枯枝落叶层腐烂后, 参与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 有效地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 从而使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树冠对森林土壤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可以减少降水到地面的高度和水量 (林冠可吸收10~20mm降水) , 另一方面林冠截留的降水要积聚到一定程度才降落而且集中在一点上, 使得水的破坏力增强但作用不大。森林中有大量的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活动, 林木根系强大的固土和穿透作用都能有效地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抗伸刷能力。森林土坡的透渗速率一般在200mm/h以上。
2.2 林业生态工程与荒漠化
2.2.1 森林可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 (CO2、甲烷、氧化亚氮等) 的增加所致。研究表明, 当全球大气中CO2增加到当前水平的2倍时, 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到下世纪末气候变暖将使海平面上升0.3~1.0m, 那时全球30%的人口势必迁移。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亿~8300亿t, 其中90%的碳自然贮存森林中。森林每生长1m3木材可固定350kg CO2。热带森林碳贮量占全球陆地碳贮量的25%, 目前热带森林的破坏导致减少固定CO2约2亿t。
森林破坏能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同时有人估计, 1989年, 由于热带森林滥伐, 向大气中排放的CO2是当时全球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碳总量的35%~50%。
2.2.2 森林可净化空气
森林对大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美国环保局研究结果表明, 每公顷森林可吸收SO27.48t、NO0.38t。森林通过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减少细菌的载体, 从而使大气中的细菌数量减少。许多树木的分泌物可以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物。
2.3 林业生态工程与噪声污染
噪声特别是城市噪声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我国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也十分严重, 据中国1992年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城市平均等效声级在55d B以上, 其中34个城市高于60d B。
森林可有效地消除噪声, 为人类生存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噪声经树叶不规则反射而使声波快速衰减, 同时噪声波所引起的树叶微振也可消耗声能。森林还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和低频噪声。据测定, 100m宽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0%、其他噪声23%。
2.4 林业生态工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业以其保护性和生产性的特征, 积极参与和协调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循环。正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莫里斯·斯持朗所指出的“在推动环境与经济领域一体化这件事情上, 为协调国家利益和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利益方面取得一致意见, 没有任何别的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
2.4.1 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陆地四大生物生态系统一, 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支持着世界经济。除矿产原料外, 它们为工业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除海产外, 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几乎所有的食物。林业生态工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四大生物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 并对农田、湿地和草原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维护农田、湿地和草原的高产、优质、稳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 广泛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这样既可提供粮食、饲料和生物能源, 防止土壤退化, 保证稳定的粮食与农副产品的供给。
2.4.2 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肋环境基础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 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 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林业生态工程的环境效益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循环不可缺少、取代不了的基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依赖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发展, 否则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只有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才具有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林业生态工程学试题】推荐阅读:
林业生态省建设计划书10-16
生态化林业调研报告10-22
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06-29
林业生态园区建设调研报告07-13
林业局生态办个人工作总结07-25
林业工程06-20
林业基础知识测试题11-03
林业局考试试题及答案07-03
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探索的论文09-09
城市生态学期末试题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