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精选12篇)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1

②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③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巨著。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巅峰。

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

⑤现实生活中,不知意的事十之八九,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

⑥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艳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不管现实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

⑦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拥有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文章①一③段讲述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2

网络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类型的“白岩松体”心灵鸡汤。对此, 白岩松自己调侃道,“我以前觉得叫白岩松的人在全国可能很少,这些年我觉得叫白岩松的人一定非常多,因为有很多白岩松说的那些话说得真好。”

这话虽是自谦,但白岩松确实很少在网络上活动,“我没有开微信, 我也没有上微博。足够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会绕着弯来到我面前。到了我这个年龄我已经不需要心灵鸡汤了。”

过了需要心灵鸡汤阶段的白岩松,现在更在乎追寻的过程,这也是他演讲一开始希望传达给大家的:无论是做创作还是做事,一开始都会起于感触,而在从感触到表达之间,还应该有一个追寻的过程。

其实,白岩松一路走来的历程, 也可以说是一个新闻人的追寻过程。经历过记者、主持人、策划、制片人等身份,白岩松的每一次转变有收获也有遗憾,但不同身份也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丰富了人生的旅程。

如今,作为“新闻私塾”的老师,他在面对学生时,则会用师长、兄长谆谆教诲的态度告诫大家。他认为,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把成功当做人生唯一的评价标准,缺少对输、对失败的教育。“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漂亮的输和失败也当成一种成功呢?当你的人生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你会明白,有很多让你热泪盈眶的输以及失败是让你极其难忘的。”

因此,他认为,“缺陷也是一种美,我说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拿这个去找自己的感觉, 最大的成功看着像有缺憾一样。”

到高校去

这两年,白岩松隔三差五到高校做讲座,搞了“新闻私塾”,办了“东西联大”——从北京东边的中国传媒大学,到西边的人大、北大、清华,招收11名一年级研究生,每个月上一天课。

“回想我的大学时代,有很多讲座开拓了视野,不一定是接受演讲者的观点,而是因为反对,才有了收获。”白岩松说,他希望自己最终能走到一百所——哪怕是五十所高校, “讲讲人生,讲讲新闻,也可以讲讲音乐,影响很多年轻人。”

在央视,“超越我们这批人”的年轻人还没有出现,也让白岩松很着急。

20年前,他们那一代人开创了《焦点访谈》。而现在,“《焦点访谈》一股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白岩松觉得这是必然趋势。

“现在舆论监督无处不在,报纸、电视、互联网,舆论监督常态化了。《焦点访谈》的优势和垄断地位没有了,这很正常。它不可能回到当年的鼎盛时期。”白岩松说,“过去打的是苍蝇,除非现在可以打打老虎——从体制、机制、民主、自由, 这些大方向推进,那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他觉得,只有当机制有了新的变革,年轻的一代才可能真正得到成长,“但很难走到这一步。”

2014年5月6日,是白岩松在“东西联大”上课的日子。教室,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一间办公室。白岩松上大学时,老师曹璐曾在这里办公。三十年后,望着十一个研究生年轻的脸, 白岩松偶尔恍惚,好像看见当年的自己和崔永元等老同学一起上课。

2007年,白岩松出资在母校启动了“子牛杯”社会调查报告征文比赛。此后六届“子牛杯”催生了《非典后遗症》等一批论文。现在,这个活动已经成了中传新闻学院的常规课程。

此间,白岩松萌生了自己办学的念想。2012年秋,白岩松看了赵越胜的《燃灯者:忆周辅成》,“热血沸腾”,决定马上启动“东西联大”。

关于“东西联大”,他已经“思前顾后”,想了5年。《燃灯者》让他觉得: “我办私学,再难难得过周辅成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吗?”最终,他从北大、清华、人大、中国传媒大学那里得到支持, 选出第一批学生。

“东西联大”既指北京东、西两边的高校,也是向“西南联大”致敬。“东西联大”专任老师只有白岩松,使用的教材和教案也是他自己准备的,演讲的内容都是亲身经历:讲工作后八次租房的故事, 谈“蜗居”“高房价”,谈“拼爹”和“富二代”,也谈“北漂”与“逃离北上广”,偶尔有兼职老师来上业务课。

班长每月换一次,通过投票选出,负责整理当月的课程资料,同白岩松和同学沟通。

白岩松本来打算两年招一届学生,第一批孩子带了半年后,他决定改为一年招一届。

“东西联大”的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十一个学生,加上我,刚好凑够一桌饭局。”每次上完课,白岩松都会请学生们吃饭,谁坐在白岩松身边,抽扑克牌决定。白岩松喜欢“饭谈”的形式,像是回到了民国时的大学。如今,这十一个学生都选择在新闻单位就职,这结果既让他意外,也让他高兴。

毕业生正在设计毕业证书。证书以扑克牌为背景,每届学生从A开始编号,一直到J或Q,作为老师,白岩松的代号永远是老K。

担心大学教育

记者:怎么看新闻频道这十年?

白岩松:新闻频道生逢其时,它是几代新闻人的梦想。2003年5月,我和李瑞英、敬一丹、罗京是频道开播最先说话的4个人,开篇词是我说的。

十年里,它彻底改变了中国新闻的面貌,让电视直播成了新闻常态化。此前, 大量的新闻节目都是录播的,严重滞后, 新闻播出的时候往往是旧闻。

十年里,新闻频道每天几百条新闻, 量够了,但质做得怎么样?人们最关注的那三两条,做得好不好,有没有质感?大量的信息重复,滚动性和及时性不够。另外,好记者、好主持人、好编导诞生了多少?你会发现,没有多少。新闻频道,还是吃历史遗留的底子。

我得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的时候29岁,那年破格提升高级编辑,我做香港回归,做三峡大江截流……我们幸运地赶上了那次新闻变革。但现在一切都求稳,没有新的机制变革,没有新的节目,也没有出新人。

最后就是悲观。中国传媒吸引不了优秀的年轻人。人才来了,如何留住他们, 给他们发展空间?张泉灵做电视十年,李小萌也过40岁了,但我们没有制度改革, 培养年轻人接班。

记者:你怎么看待方宏进、崔永元、李咏、柴静的离开?

白岩松:一个单位有人走来走去,太正常了。这些问题不是我该谈的,最重要的是我还在央视,我该做什么?《新闻1+1》五年下来,事实证明,风险远比我当初想象的大。今天你批评A部门,明天批评B部门,后天批评C省,大后天批评D市,都有可能。5年下来,你觉得我得罪了多少人?

我只是顺应了新闻逻辑。综观历史, 人只能顺势而为,是顺势而为,而不是顺坡下驴。我不知道,我能扛多久。电视还能在传播这个阵地上扛多久?我们周围的舆论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机制要不要变革?

我对未来充满好奇,这种好奇之中更多的是乐观,但想让乐观变现,就得行动,就得敢于变革,敢于迎接挑战。一个人如此,一个时代同样如此。

记者:你对大学新闻系的教学满意吗?

白岩松:有时我挺惊讶,居然有很多新闻系没有采访课!我每学期要给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讲一堂课,我就跟他们提,后来他们从2012年下学期开始,聘请全国媒体人过来讲采访课,把采访课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我的“东西联大”座右铭就是:“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开始行动。”

我跟温家宝总理当面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甚至都不是把应试教育改成素质教育,而是为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中国人。只有把这个思维转过来,很多的教育理念,包括教科书等,才会发生真正的正确的改变。

作为新闻记者,我的确很担心大学的教育,为什么我要去做这件事,恐怕这里也存在一定的不满。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一年只有60次

记者:你怎么看《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功能的弱化?

白岩松:舆论监督还是在进步。不过《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属性越来越弱了,因为整个舆论环境和整个社会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它在舆论监督方面没有上升的势头,反而下降了,最惨的一年里,《焦点访谈》只做不到60期舆论监督。

《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上的优势和垄断地位没有了,这很正常。它也不可能回到当年鼎盛时期,除非它一如既往去做舆论监督节目。如果过去你打的是苍蝇, 现在是不是可以经常打打老虎,是不是可以从整个国家需要的大方向去进行舆论监督和推进?那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很难走到这一步。

记者:你也抱怨过,“自由迁徙不准提,可这是李克强总理说的啊。习近平总书记说的PM250,也不准提。”这时候怎么说服自己?

白岩松:这个问题,我想过不止5年了。严格讲,在做新闻方面,我能量只发挥了50%,甚至不到。但全世界哪个地方,新闻人不面对一堵无形的墙?全世界记者都处在同样的处境,对手不同、压力不同,无形墙的内容不同,但全有。看过《纸牌屋》吗?两个调查真相的新闻人,佐伊地铁惨死,卢卡斯进了监狱。

选择一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一个生活方式。新闻界都是把男人当畜生用,把女人当男人使。当你沮丧、抱怨的时候,突然新的新闻来了,他们忘掉一切,马上投入其中。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没什么可抱怨的。我是悲观主义者,但恰恰我会乐观地做事,因为结局是注定的。

我上午刚抄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生活不止是眼前, 还有诗和远方”。第二句话正相反,“远方只有遥远,没有其他”,你知道那个结果,就不做新闻,就放弃了?放弃容易, 没放弃更难。

现在这个棒还在我手里,我还在跑这个接力比赛。等到有一天,把这个棒一交出去,我马上就会不想它。

记者:即使只施展了50%的能量,但你没有像其他人离开央视。

白岩松:新闻这条路,我没把它当成短跑。它是彻底的长跑,看不见终点,你能够一直坚持跑下去吗?

《东方时空》初创时,舆论监督初期,官员面对镜头那种惊慌失措和坦诚,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经验取代。过去一个官员第一次接受采访的那种真诚,一眼就露在外面,现在人家都久经沙场了,干部培训都讲媒介素养,和媒体打交道的整体水准提升了。

很多记者说中国采访不容易,我说去国外采访更不容易。国外采访都要准确的时间,准确的问题,EMAIL、传真一定要过去,给你多少时间,旁边还有人监督。我们反而要更容易,将来会更难。但再难,还是可以往前走。

中央电视台目前还是国内做新闻最好的平台,离开它, 去哪儿?在中国做新闻,哪家媒体能够像中央电视台一样,可以近距离接触所有新闻事实,拥有同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闻1+1》的“十八大观察”,我把“民”字确定为“十八大观察”的关键词,后来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露面的时候,讲了19个“人民”,参与核心报告的学者也说,核心就是“民”;

“新常委们的十五天”我用四个“平”字评论新常委们半个月的工作,接下来是“新常委们的二十天活动”,我们也进行了直接、放松的个人化评论,这是中国新闻史上没有的。

为什么要变革,因为我厌烦了原来那种刻板、散文化的新闻语态,新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

全世界把时政新闻当富矿,但是我们这里传统时政新闻报道变革不大,包括《新闻联播》在内。我期待,我们的时政新闻能够提供更多的转变。

记者:央视采访还是有平台优势。两任总理都给《焦点访谈》题过词。

白岩松:李鹏总理是1997年12月29日来中央电视台视察的,他的题词是“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之前几个月,三峡大江截流直播,李鹏总理还上船跟我和方宏进聊,让我们说话不要太专业,看电视观众是普通人, 说得通俗易懂一些。

朱镕基来中央电视台视察后,有个小范围座谈,我坐在他斜对面。他谈到关于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在节目里多大比例合适, 他说,“有人说正面报道应该占99%,我看51%控股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支持《焦点访谈》,因为要让人们看到信心。”

朱镕基这句话说到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精髓,就是信心。当大家看到不好的事情,有媒体和社会关注,它就会被解决,人们的信心就会增长。信心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坏的事情,而是有坏的事情经常能被干掉。

朱镕基给《焦点访谈》题字:“舆论监督,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写完我问他,是临时写的,还是想了很久。他回答:“我想了一夜,今天早上一量血压都高了。”我觉得这个回答不是敷衍,虽然我们都是笑着谈的。

记者:你在新书里提到,江泽民总书记在任时也会看你的节目,还会发批示。广州亚运会解说后,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肯定了你的解说。

白岩松:1998年抗洪报道,我发现无数个沿江家庭,都是三四个孩子。我在《面对面》做了一期《人口大堤防管涌》,强调超生现象。节目播完几分钟,江泽民总书记给计生委的主任张维庆打电话,接着张维庆写给我一封亲笔信,当天上午就召开全国电话会议。

广州亚运会白话版解说,直播完第二天,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我们台长说,“昨晚白岩松的开幕式解说好啊,尤其是开场白。”后来,中央电视台为此给我发通报表扬。

这提醒了我,过去很多事情我们不做,总抱怨环境不允许,但很多事情没有做障碍是不是因为自我限制?

记者:中央领导的重视,会让你有更大的话语权吗?

白岩松:不会。有时候某期节目,因为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了,你报道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带来某些方面的改变和促进。但你知道,它不一定是你做得很好的节目,也不是我做新闻的原动力。

语录:

我觉得中央电视台目前还是国内做新闻最好的平台,离开它,去哪儿?

《东方时空》初创时期,官员面对镜头那种惊慌失措和坦诚,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经验取代。

看过《纸牌屋》吗?两个调查真相的新闻人,佐伊地铁惨死,卢卡斯进了监狱。

多政府部门,智商不断提高,情商依然很低。任何政策出台,如果已经感知到受众会有怎样的感受,不去冒犯他们,就不会产生冲突。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篇3

虎年春节临近,各大商场纷纷打折促销,新年购物热潮如期而至。

朋友聚会上,大家交流购物收获,十分兴奋,一位女友却在一旁不发一言,问其购物成果,她郁闷地说:“昨天逛了一天的街,结果什么也没有买到,真是让人沮丧……”

追问原因,她开始抱怨起来:“鞋子没有我要的款式,衣服不是我喜欢的颜色,裙子的长短不符合我的要求,好不容易看上条裤子,售货员的态度又不热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浪费了一天的时间,结果却毫无收获,真气人!”原本应该愉快的购物经历,现在却变得怨气连天,心情不佳。

抱怨,在你我的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股市失利,抱怨别人给错消息;商店购物,抱怨售货员只知讨好,让自己买错衣服……)

究竟为什么,我们会抱怨?

在一个有5000多人参与的调查中,关于“为何要抱怨”,有74.7%的人表示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36.2%的人则希望倾听自己抱怨的人,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23.9%的人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抱怨;还有21.1%的人抱怨的目的是给自己找个逃避的借口。

看来你我抱怨的理由,大多是希望通过抱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是解决困扰的问题。但是,是否真能如愿呢?

调查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所有受访者中,有45.3%的人表示,当有人向自己抱怨时,自己也会想向对方抱怨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原本想要发泄糟糕的情绪。结果却接收到别人更多的消极感受;希望对方能够帮忙解决问题,最后却增添了更多困扰,真是得不偿失,呵呵!

对人抱怨,却越抱怨越难过,最后让自己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其实在抱怨的背后,有许多隐藏的心理成因,导致了最终的重大杀伤力。

(1)逃避现实,拒绝行动。

习惯抱怨的人,几乎都拥有同一个“白日梦”:认为自己应该顺风顺水,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享受美好生活。所以,当他们发现现实并不如自己所愿,或者曾经付出的一些努力并没有收获时,开始变得怨天尤人,没有自信,而抱怨就成了他们逃避残酷现实、企图找回自我价值的工具(买的股票又跌了,这公司怎么也不出点利好消息,让股价涨涨……)。

借由抱怨来逃避现实的人,往往只对寻找外界的不利因素感兴趣,认为不顺利都是由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所以不会去设法改变现状。这种习惯性的自我保护,使他们失去了责任感和行动力。

(2)放大问题,强化负面心态。

习惯抱怨的人,过度关注负面的事物和感受,不断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强化自己的负面心态,把自己关入“悲惨”的牢笼,无法逃脱。

也就是说,如果你我的思绪总是围绕着痛苦、孤单、倒霉等来展开,那么,强大的“负面能量”就会把你我的命运引向不好的结果。试想一下,一个股民整天抱持着悲观的心态来到股市,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认为自己会赔钱,畏畏缩缩,那么最后的结果,必定会“如他所愿”,惨淡收场,呵呵!

知道了抱怨的杀伤力,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变身“不抱怨”的理财选人呢?

首先,对自己的抱怨行为进行反思。

有意识地记录自己每天抱怨的次数,思考自己抱怨的事情真的如此严重吗?关于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么就能够督促自己用更好的方法来应对。

其次,处理负面情绪,讨论解决方案。

避免抱怨的另一高情商做法:化抱怨为改变。学者silnone KauffeId和Renee A,Meyers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旦有人开始抱怨,会引发更多人加入抱怨的行列;相反的,当有人提出解决方案时,其他人也会热烈响应。所以,当自己理财状况不理想时,不妨先平复失望情绪,然后寻找可以提供建议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更好的理财方案。

抱怨不如改变 篇4

文章与其抱怨,试想,假如我的那位亲戚终日正因“无爹可拼”而怨天尤人,正因“命运多舛”而郁郁寡欢,她和她的孩子会有这天的幸福生活吗?抱怨、抱怨,“抱”不来金砖。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也许少了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清醒,就会认清现实中的问题,就会看清自身的不足。也许少了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务实,就会以更加豁达的风度直面人生,以更加谦虚的态度对待学习,以更加热情的双臂拥抱生活。社会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当总是抱怨社会时,我们是否就应问问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如果把社会比作疾驰的列车,这天,火车跑得快不快,不完全是靠车头带的。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 篇5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1

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抱怨过的东西,想一想自己失去过的东西,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因此而后悔?抱怨,倒不如去改变……

说起也是,我们常抱怨宿舍的不好,学校的规章制度甚严,老师的严厉,父母的不理解,朋友做错一点事等等,有时因为这样而忐忑不安,甚至寝食不调。有时因为同学的一句话一个举动而埋怨他,对这个同学冷落甚至憎恨,值得吗?是不值得的,而且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有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好的,看完这篇文章,我顿时大悟,我的生活是应该五彩缤纷的,况且现在正是我的青春年华,我要用我的激情去装束我的生活,而不是一路抱怨,到头来也不过是于事无补。所以我要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不要因为一点瑕疵就开始抱怨,我们做的是追求完美。

“如果抱怨成了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无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处处不满,反之,就会自由高兴的生活与工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又何来抱怨呢?

抱怨,只会使自己纳闷,忧伤,觉得生活枯燥无味,劳累身心。以前我曾因为同学”不问自取“而埋怨他,开始是反感,最后我跟他的谈话从谈笑风生只剩下三言两语,甚至只有一个招呼。自己错了,就是错在抱怨。成长道路上难免有痛苦,崎岖不平。不要因此而抱怨,我们要化作美丽的蝴蝶,去装点我们的生活,化抱怨为微笑,宽容一生,一生快乐。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2

我对唐晓龙先生的《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一书进行了认真的品读,感受颇深。唐先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抱怨是一种病态,一般性的病痛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抱怨不止、喋喋不休却是一种顽固性的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使生活变得更糟糕。任何事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如果你的眼里是鲜花,那你的世界将会一片灿烂:如果你的眼中充满垃圾,那你的世界就会是一片腐臭。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人活一世,有宠有辱,如月之阴晴圆缺。旅途有坎坷,遇人有不贤,不如意十之八九。谁也不会天天都打顺风旗,挫折与磨难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我们都有过不如意的时候,也都抱怨过。其实,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时还会帮倒忙。如果把抱怨当成一种不良情绪的发泄,或者抱怨成为习惯的话,先是自己烦得要死,其次是干扰他人,导致人见人烦。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家早晨带着一个好心情来上班,恰好碰上办公室里一个同事一肚子不如意向外发泄,你的情绪一定会一落千丈。没有人愿意看你那张苦脸,自己心理阴郁,也给周边的人造成精神污染。大家的心态是属太阳能的,周围阳光灿烂,我们心里也会感到很温暖。拥有阳光心态,你会春风满面,那是心灵的光芒发散与外,是美的洋溢,使周边的人感受到正面的能量,呈现的是昂扬的心理态势。

抱怨是件愚蠢的事情。记得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抱怨环境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抱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抱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抱怨孩子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有的同志感到自己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赌气,什么都不干,结果耗费的是自己的生命;有的同志抱怨给的钱少,工作不求精致,到头来,翻工的还是自己。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抱怨下雨淋湿了衣服,你不打伞你怨谁?抱怨买不到可体的衣服,你不减肥你怨谁?任何事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为什么总要找出对自己最不利的角度,跟自己过不去呢?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成功、快乐、幸福的因素,我们应该把它放大、再放大。能够改变的力争去改变它,不能改变的试着接受它,学着“让身体适应床”吧。

改变自己,活出精彩。周国平先生讲:老天给我们一条命和一颗心,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心灵安顿好。改变自己,学会减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心里装着太多的事就会感到很累,心累了就会出问题。其实,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先删去鸡毛蒜皮,再把当前无法改变的冷藏,剩下的就只有开心和快乐了。改变自己,学会放松。不管多么紧张的事情,心里不要紧张,因为紧张一点作用也不起,而且会是事情变得更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会生病,包括心理和肌体。把事儿看淡一些,心态平和了,快乐也就来了。改变自己,学会乐观。脸哭,心先潮湿;心笑,脸才会笑。我们常说“热情洋溢”,热情是从心里洋溢出来的,是内心的蓬勃向上,是健康的心理态势。改变自己,学会找乐。天还没有塌下来,带着镣铐还跳舞呢。要学会寻找生活的乐趣,唱歌、跳舞、弹琴、画画、练字、爬山、散步……改变自己,学会收藏。收藏快乐和幸福,把它当成棒棒糖,感到苦时拿出来舔舔,穿着糖衣的药片好下咽。

把心窗打开,让阳光进来。先哲说:如果生活是一座房子,良好的心态就是一缕阳光,没有阳光照进来,房子装修得再好也是暗淡的。拥有阳光心态,你会激发出无穷的智慧与活力,会以积极的姿态审视人生,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空气是这般清新,天空是那样蔚蓝。这是一种内心的愉悦,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支撑。面对失误不沮丧,面对失败不气馁,危局面前镇定自若,大事面前稳得住阵脚。阳光心态使我们的胸襟更加广阔,处世更加豁达从容。记住:快乐就在当下,幸福就在我们周围。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3

放假前的一次会议领导讲话,让我们都去图书室借一本书《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要求我们在假期读完这本书,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一书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

事实上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抱怨的对象。我们总喜欢躲在后面无休止的抱怨,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想,很多时候,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现实,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看书时,头脑中总是浮现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实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为说出了抱怨,很多时间也都浪费在无谓的抱怨中。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烦躁,更没安全感,没自信,而这些我们却一直都没发觉。当你呆在其他抱怨者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不要的东西上。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

我想不抱怨对于目前的我们而言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不顺心,不随意的事,所以我们习惯了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总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在说负面和不快乐的事的时候,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有时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人。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抱怨的事情确实是太多了,遭逢天灾,逆境,贫富差距,不公平的待遇等等。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我们总是把它当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的却没有完成的目标,我们会抱怨,其实是自觉不配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自已让自己变成受害者,受害者永远不会成为胜利者。我们总是用抱怨来为自己的缺点、害怕成长和改进找借口。抱怨从表面上看,是会带来暂时性的“好处”,但它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拖入绝望和混乱,抱怨困难并不能让它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我们要习惯的去接受它,且永远都不去抱怨,我们有必要相信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是自我的改变,我们有权利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但不是靠抱怨。放下抱怨,却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专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

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那么当身边的人都在抱怨时,我们该怎么办?其实,觉得别人经常在抱怨,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一样。我们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样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如果想指出别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觉察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人生是不公平的,同时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都有前进与后退的冲突。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从容的面对,不抱怨,不放弃,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我们必须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样子,让自己的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人生也会更加美好,圆满。如果我们对自己坦诚,就会发现生命中足以让我们正当抱怨的事情,其实寥寥可数。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污听觉染”,有害于幸福与美满。

最后我想引用甘地先生的一段话:“我们必须活出想要让其他人效法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我相信你有着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们改变,既然你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参与者,就代表某种程度而言,你在这沸沸扬扬的抱怨中也参了一脚。你若想引导某人改变,就要记住:领袖应该站在最前线。迎向边界,开拓疆土,让其他人追随其后。”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4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心中的欲望,常被挑逗得像看见红色斗篷的斗牛;他人暴富的经历,更让我们血脉喷胀,跃跃欲试;时尚名牌漫天飞,哪能心如止水;美女香车招摇过市,我们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更不能忍受的是别墅洋房的诱惑……太多的时候,我们被世上的名利、金钱、物质所迷惑,心中只想得到,只想将其统统归于自己,而不想舍弃,更舍不得放下。得不到的偏想要,于是心中就充满了矛盾、忧愁、不安,心灵上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活得怨气冲天。”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开篇,此段话用最朴素的语言将目前社会的现状以及人们对此状态的心理描述得淋漓尽致。缘于内心的躁动不安,情感郁结,遂俯下身来耐心阅读《抱怨他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本书,以求得心灵的救赎与明净。本书分为六大板块:世界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怨天尤人不如改变自己、抱怨别人,于事无补、抱怨别人其实是抱怨自己、改变自己,赢得主动、不抱怨的惬意生活。

抱怨就好似空气,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周边:学生时代,我们抱怨学校的规章制度琐碎且严格,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太多。工作之后,我们抱怨领导不体谅工作安排不合理。日常生活中我们抱怨父母不理解,上天不厚待我们。长此以往,总觉得事事都不能尽如人意。看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一味地抱怨,于事无补。生活应该是五彩缤纷的,我应该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去迎接我的生活。特将阅读感悟总结如下:

一、肯定自身的价值——存在便是合理。

一张千元大钞,不管是崭新的,皱皱巴巴的,抑或是被践踏沾满泥土的,其自身价值都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人人皆想争而得之。人亦是如此,不管我们经历怎样的质疑,面临何种考验,我们自身的价值永远不会因为外在的打击而有任何改变。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别人认为好,才是好;生命的意义,在于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抗癌小战士周大观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在抗癌日记《我还有一只脚》中写道:不是我失去了一只脚,而是我还有一只脚。他又写:贝多芬双耳失聪,郑龙水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海伦凯勒双眼失明,郑丰喜双脚畸形,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不足十岁的稚嫩童声里我们看不出丝毫的怨声与叹息,只有感恩。孩童如此,更何况我们呢?

二、另辟蹊径,打开局面——做个会变方向的好舵手。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建筑师,预先设定的远景与蓝图固然是美好的,可建构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美国各行业的竞争都很残酷,德克萨斯州的维耐处处碰壁,很不适应。为了躲避竞争,他把注意力转向了那些非营利资组织,专为不善经营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管理服务,紧20xx年就赢得了20xx万美元的丰厚利润。加拿大人博尔蒂幼年因火灾导致左脸局部烧伤,一耳失聪。时常遭到别人的歧视“你除了脑子聪明其他的什么地方都让人恶心。”他听后一愣,随即高兴地向歧视他的人道谢:“谢谢你,是你让我学会转变方向看问题,我很丑,但是我有你们没有的聪明大脑,我知道了我的长处也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博尔蒂成为一个颇有建树的人。

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因此在经历困境时不要一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总能让你的美丽以另一种方式盛开而不败。

三、抱怨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罗曼·罗丹曾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想来确实如此,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难是在所难免的事,偶尔抱怨也是人之常情,可是经常抱怨就像是往自己的人生背囊里塞石头,抱怨越多,背囊越重,行走就越艰难。更为重要的是,抱怨在使自己原本愉悦的心情变得低落时也会影响到身边人的情绪,久而久之,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自己也越来越孤独。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从现在开始停止抱怨,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解决问题上,向更优秀的自己蜕变。

四、学会感恩修养人生——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

学过物理之后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给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坚强,我们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因此我们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感谢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谢欺,因为他让你学会保护自己……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人交往遇到矛盾时更要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毕竟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而消灭敌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爱将敌人变为朋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微笑示人,你也会收获对等的温暖。我特别喜欢泰戈尔写在《园丁集》里的 一句话: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道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生活就是如此,你用微笑去对待它,它也会回馈给你别样的精彩。

五、改变自己,赢得主动——人生的路最终靠的是自己。

源于某些不良风气,有人把当今社会称为“拼爹的时代”,因此总有人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拼不起爹,自暴自弃,碌碌无为。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们,没有谁是完全靠父母家庭的庇荫取得成就的,无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世界的。人生就像一场牌局,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拿到手牌是好是坏,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用好自己手里的每一张牌,力争达到最佳效果,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那么如何打好这副人生之牌呢?首先,停止抱怨,转变观念,将贫贱视为磨砺自己的财富。其次,择善友而交之。再次,找对自己的人生伴侣,创造美满家庭。再次,相信自己,忘记所有杂念,坚守最初非成功不可的意志,一步一步完成每一项人生考验。最后,以自己为对手。把别人当对手,别人也有退步的时候,只有把自己当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之前的自己,才能稳步前进,走向成功。

六、不抱怨的惬意生活——平和心态,归于宁静。成长至今,虽说年纪尚轻,可也开始为自己所失去的耿耿于怀,也曾抱怨哭泣伤心欲绝。事后想想,与其耗费精力懊悔所失去的,不如全力争取新的得到。幼时起就听父母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生活中我们像小猴子一样也会遇到很多选择,为了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再次发生,我们在做决定之前,要先评估轻重缓急,谨慎估量。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世界上永远没有完美的人,完美的事情。即使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结果,只要我们真的努力了,就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失。这本书第六卷就告诉我们要适时懂得选择放弃,感激挫折,笑面困难,不必受累于追求完美,才能拥有平和的心态,归于宁静,享受惬意的生活。

文章对于读者的触动是无声的,也是长远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命运把他扔到天空,他就做鹰;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把它扔到大海,他就做鲨。不抱怨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自我修养,心若生花,蝴蝶自来,让不抱怨成就最优秀的自己!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5

看完《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这篇文章之后,让我感触很深,想想以前的自己也是经常抱怨,从没有去真正的改变过,尤其是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喜欢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抱怨生活中的不好、工作中的不如意,同事间的不理解等等,却从来不会抱怨自己、检讨自己!

特别是在我们的团队中,抱怨是最严重的内耗,不仅让抱怨者丧失斗志,也会让姐妹们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转移焦点的能力,不仅能磨练我们的意志,也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的态度决定着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选择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即便生活带给我们的是困苦与艰难,也要学会坚强,多一点赞赏,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摆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把抱怨变成善意的沟通、合理的建议、积极的行动,同样可以升华自我。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通过行动来改变自我。当我们学会了检讨自己,心情也会变得开朗,当不抱怨变成一种个性的特质,最好的受益者还是我们自己!

就拿我们平时做销售来说,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只要我们学会忍耐,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份和谐。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比天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头上能跑马”,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因此,我们要记住,冲动是魔鬼,不要让我们的抱怨冲昏了头脑,停止抱怨,改变自己吧!

快乐就在当下,幸福就在周围,你还等什么……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6

比尔·盖茨曾说: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带着质疑我有幸阅读了《不抱怨的世界》,颇有感触。改变自己,认真工作,才能取得效率。

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联想到自己也常常对着朋友抱怨,仔细思考起来,我想不会仅仅是为了发泄那么简单,恰恰是朋友们给予的同情、关怀和正向的认知才是我最想要的,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抱怨已经成为一种我无法觉察的习惯了。

该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相信会让大家受益匪浅,甚至使你的命运得以改变,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乐!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发展自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得以实现,但这需要一辈子的奋斗才可以。人的一生唯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成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要遭遇很多困难和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每当这时,有些人便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的确,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态——工作、家庭、人际、天气、交通……这些都是抱怨的对象。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工作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改变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工作、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他永远只会在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维和行为上需要的改变。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却需要意志力。所以,让我们向“抱怨”开战吧!

生活原本就有许多种,包含着许多的内容,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我们不可能只会拥有快乐,痛苦往往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种元素。然而,当我们过着快乐的生活时,我们应该感谢生活,过着痛苦的生活时,我们也应该感谢生活,因为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积极乐观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无须抱怨。

正如书中所说:“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虽然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我付出无法想像的努力和代价,但是既然做了选择就应该积极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中的各种不确定。“不抱怨”是一把钥匙,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抱怨不如改变》。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史学家,他花费多年心血完成的作品,被一个仆人弄坏了,但他并没有生气,没有抱怨仆人,而且又把作品重新做出了改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光想着去改变别人了,而不是改变自己。别人做错了事情,也不要抱怨别人,要想着怎样去改变着一件事情。在生活中,不要生气,要多想事物好的一面。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相关文章:

1.抱怨不如改变

2.抱怨不如改变故事

3.《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4.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自己作文

5.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励志故事

6.抱怨不如改变 阅读答案

7.抱怨不如改变成败故事

8.抱怨不如改变励志故事

演讲稿--抱怨不如改变自己 篇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初×(×)班的某某,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抱怨不如改变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时候,我们会用抱怨来发泄情绪,适当的抱怨当然可以缓解压力,但是过度的抱怨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抑郁。使得生活始终在灰色领域徘徊,在失去信心的恐惧中迷离。抱怨把我们丢到了世界的边缘,每一分钟都感觉会被世界抛弃。

很久之前,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农夫发现,前面有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喊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他的心里充满了说不完抱怨,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多数情况下,当你抱怨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只是一只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决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和斥责而改变他的航向。

因此,抱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已故的音乐人迈克尔〃杰克逊在他的音乐作品《镜中的你》中写到过“如果你要让这个世界更好,仔细地看看自己,然后改变自己。”

一个小孩子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于是小男孩子就一直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而后忐忑不安的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仍然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或吹歪。小男孩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改变不了风,也可以说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和社会上太多的东西,但是我们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给自己不断加重,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征服一切了。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篇7

小A和小B来实习时,都是尚未毕业的大三学生。在能够独立负责自己的项目之前,两人都被分到其他人的项目里一边打杂一边学习。

我是多么羡慕挑走了小A的同事,在忙得人仰马翻没有时间起身倒水的时候,小姑娘总会特别有眼色地走过来,不动声色地打招呼:“姐,我正好要接水,帮你也倒一点吧。”或者是每天下班之后都还勤勉地拿着笔记本过来请教,顺便问一句:“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

相比之下,分到我手中的小B,如果不是我主动叫她:“来,我给你讲讲这个……”她大概永远也不会主动走到我桌前来问问题或是聊天。虽然学习起来也十分认真,可怎么看,都没有小A那种积极的程度。

带小A的同事天天夸奖:“真是不容易,这姑娘性格真好,情商也高,眼睛里特别有活儿,一点眼高手低的毛病都没有。”

而小B永远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翻看着当天的培训笔记,或是练习着Excel、PPT各种排版软件的做法,偶尔遇到问题的时候默默看着我,直到看我停下手上的工作,才走过来轻声细语地问一句“姐姐,能不能帮我看一下……”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到了她们可以参与项目的时候,所有人对小A的评价都要比小B高出好一截。

输的借口

她们协助的第一个项目是某汽车广告的文案,两个人都热情满满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开会时,部门老大点评两人的“作业”,说到小A时,表扬了几句“新人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很不错了”,然后一笔带过,反倒是把小B的作品仔仔细细分析了一遍,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这就是初步定版的意思了。

散会后小B立刻修改方案,开会前志得意满的小A,破天荒地叹了口气。“第一次做嘛,不要这么在意。”我们安慰她。

她一副真诚又委屈的样子,“我是个普通家庭里的小孩,到现在家里也没车,所以对汽车真的是一点也不了解,不像小B,从小坐专车的大小姐,她写起这个就游刃有余得多。”同事说:“没事,我回头跟老大解释一下,他不会因为这个就觉得你不好。今后还有很多项目可以做,加油就是了。”小A点点头,露出她一贯乐天派的笑容。

可是在后来的项目中,我越来越多听到小A发出的抱怨。“昨天堵车太严重了,本来一个小时的路程两个半小时还没到,我过去客户都已经下班了,所以没能及时拿到客户的反馈意见……”“我的破手机昨晚没电了,你给我打电话也没接到,直到早上才发现……”“咱们这个客户要求真多,挑三拣四改来改去,所以整个进度就晚了……”她每每说这话的时候,都不忘记跟身边的人做对比。比方说有意无意提到同事自己开车节省了时间,提到小B生日时她父亲送的iPhone6。然后在加班加点之后又生出新的抱怨:“起点低就是没办法,谁让我家境比不上人家,运气也比不上人家呢。”

仿佛她所有的缺点和弱势都可以被归咎于这社会的不公平,际遇、眼界、能力,无一例外地归咎为出身不够优越而带来的缺陷。

她永远看不到小B的付出——深夜里还在线回复着刁难的客户,一边灌着黑咖啡一边应对客户对颜色字体等细枝末节的刁难。她看不到别人的努力,只能看到不公平,然后将这不公平越扩越大越描越黑,逐渐变成一个永世无法逾越的鸿沟。

“不公平”会毁掉你的人生

诚然,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出身、资源、人脉、生活方式,这是大多数人没有办法修改的开始。可人的一生,不就是用尽自己所有努力,将本来倾斜的杠杆慢慢扳平的过程吗?

A跟B上了同一所大学,进了同一家公司,做着同样的工作。这就是不公平的世界对A的让步。

可是这些话我并没有机会告诉小A,她因为盗用他人设计方案被老大辞退。

小A的业务能力虽然没有小B出色,可是她十分擅长与人打交道,很适合做最后一个环节的客户沟通,只是,“还是可惜了”,老大摇摇头叹口气。

你看,这就是不公平如何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起初,它用“不平衡”让你心存怨怼缩手缩脚,让你一步步失去自省的能力,然后陷入一个自怨自艾与自怜自哀的恶性循环。

它让你不再相信自己,不再相信可以谋求的公平,不再思考如何运用现有的资源,而是一味地抱怨与哀叹。

然后直到你众叛亲离一事无成,它还会蒙住你的眼睛让你感叹:“这是多不公平的世界啊。”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8

近期,我阅读了《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己》这本书,它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路。大量典型案例的细致分析与讲解,诸多有效替代抱怨的方法,恰如其分地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工作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力和思考力。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并思考,才能逐步完善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改变自己。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抱怨毫无价值,对工作没有任何建设性,它不仅不能改变现状,反而给自己的思想套上枷锁,陷入抱怨的恶性循环。工作不是给单位干的,也不是给领导干的,恰恰是给自己干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相信人人都会变被动为主动,工作也不再是苦差事,反而越努力越幸运,才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和乐趣。一个善于努力学习、思考并改变的人,就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把握机会,使本来无法处理的问题得到解决。抱怨不再是借口和理由,工作要的是结果和业绩,抱怨只会消磨斗志和信念,实在是不可取。我们一定要做到不抱怨,多改变。

在工作中要树立积极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脑子想一想,嘴巴说一说就可以了。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是第一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才能有章可循。卷起袖子,练就行动力。当然,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不行动永远都不会成功!在工作中,练就行动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卷起袖子去工作,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一味地瞻前顾后,只能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要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练就自己的行动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品质,当你坚持去做的时候,它慢慢就变成了你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工作中,大家都是比较喜欢积极主动、执行力强的人,从而机会也更加眷顾他们,并最终成就卓越。很多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却没有付诸行动,而把行动留在了明天。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做到“立马付诸行动”!

在工作中要练就宝贵的协作力和创新力。团队精神放在任何一个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不能脱离集体而获得成就,要想融入团队中,就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大家的尊重,会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帮助。而且,愉快的工作氛围,还可以使大家忘记工作的单调和疲倦,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团队和谐,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就会更出色、更高效。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大局为重,而不应以自我为中心,维系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大家责无旁贷的工作。当今时代,倡导的是学习与创新。工作中,勤奋努力是基础,创新务实是关键。人人都应当积极地去创造,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9

暑假前,学校根据县局的要求,为我们每个老师订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一开始,当我拿到这书的时候,都认为它和其他励志类的图书一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是一些“空谈”道理和所谓的“实例”。因此,我并没有认真的去翻阅。暑假中为了和孩子共同学习,我又拿起了这本书,认真的翻阅一遍,收获颇多!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已深陷在抱怨之中,更糟的是深陷抱怨之中而不自觉,已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

书的前言写着一句话这样的名言: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诗人马雅·安洁罗。事实上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抱怨的对象。我们总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的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我们容易对周遭的一切轻而易举的产生不满,为此我们不开心。

看到这里,我开始好奇,为什么人们总爱抱怨?于是作者给了我答案:“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我们抱怨,常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作者简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作者告诉我们,“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样”。我们说闲话或抱怨的主因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在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至少我不像某某那么糟。”当你指出别人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自己比他优秀。其实抱怨就是自夸,没有人会喜欢爱吹牛的人。你会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些缺点,其实是因为你自己也有。如果你想指出别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察觉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看着书时,头脑中总是浮现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实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为说出了抱怨,很多时间也都浪费在无谓的抱怨中。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烦躁,更没安全感,没自信,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要命的是我之前一直都没发觉。

对于换了新环境的我们而言,经常会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不顺心,所以我们会经常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总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恰恰就是在这时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吸引力法则”,事实上,我们在说负面和不快乐的事的时候,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有时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人。抱怨从表面上看,是会带来暂时性的“好处”,但它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拖入绝望和混乱,抱怨困难并不能让它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我们必须选择自己想成为的那一种人,并一心一意地践行。人生是不公平的,我们要习惯着去接受它,且永远都不去抱怨。我记得有个qq好友的签名是:“其实这个世道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我非常赞同。我们有必要相信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就是自我的改变,我们有权利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但

不是靠抱怨。

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从容的面对,不抱怨,不放弃„„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记得马校长在市校长论坛上的一句话:“心有多大,梦想的舞台就有多大”,而整天处在抱怨中的人由于没有了乐观的上进心也将注定失去梦想的舞台。

“与其抱怨,不如奋斗”“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说的多好啊,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摆脱的就是怨气对理想的束缚,这一切,只要我们坚持21,21天后让梦想起航,我能!抱怨不如改变——《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安平

在最近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中,我拜读了美国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重磅之作《不抱怨的世界》。《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作者张德芬在推荐这部书时说,《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伟大的心灵励志书。这本书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全世界有80个国家近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

读过之后被书中的许多观点所吸引。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境遇,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同时,作者极具善意地提醒读者:你的抱怨,如果让这个世界听见了,它就会带来更多的坏事给你!因此我们应该记住: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就是自我的改变,而非无休止的抱怨。

读完这本书,细细琢磨我的经历也证实了书中的理念:抱怨不如改变。在工作单位我是领导班子成员,在家庭里有一个支持我工作且很有家庭责任感的丈夫,还有一个优秀而又多才多艺的女儿,父母、公婆尽管身体有病都还健在,我觉得还是挺幸福美满的。这样的现状告诉我,是因为我遵循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记得1979年高考落榜后我心灰意冷,哥哥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弟弟妹妹相继考取了名牌大学,我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整天不说一

句话,也不和同学联系,父母怕我想不开就开导我,让我不要放弃学习先工作,于是我走了一条与兄妹不同的路:先就业再读书。我一步一步从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改变自己的状态,开始自学文科,1983年考取了宁夏党校第一届脱产大专班,后来又边工作边学习读完了本科,这些付出对今天的我来讲,无论是工作取得的一点成绩还是幸福的生活都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努力印证了书中的一个观点,即“无论何事,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读过《不抱怨的世界》将提醒自己有意改变日常的措辞,将“不要说”改变为“试着说”,将“问题”改变为“机会”,将“必须”改变为“可以”,将“挫折”改变为“挑战”,将“眼中钉”改变为“老师”,将“痛苦”改变为“信号”,将“我要求”改变为“我会感激”,将“抱怨”改为“请求”。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10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多不公平,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却抓住自己不公平的一点,夸大其词,想要博取别人的可怜与同情。

这样的人,我是最不屑的,就像一些有手有脚的乞丐,他们明明可以凭着自己的手脚,凭着自己的力量得到一些钱财,用来维持生计,但是他们压根就不想干活,就想伸手进去求别人的同情,消费他们的心。

如果自己有什么地方有欠佳的话,那么不如自己去努力啊,就像以前……

那是八年级上学期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我的物理本来是很好的。

因为一不小心,我的物理都突然跌了下来,我引以为傲的物理啊,竟然被罚写作业,当时我的心那叫一个崩溃。

在寒假里面,我疯狂的练习,努力自学八年级下学期的内容,甚至寒假最后一天,我突然不知道为什么原因,食物中毒,夜里呕吐,早上起来浑身无力,但是我还是坚持把我的物理总结完成了。

正因为如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次的物理考试中虽然我没有拿到第一,但我也拿到了班级第二的好成绩,同样的是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我超过了原来的班级物理挺好的,人,拿了班级第一。

虽然只高了一分,但一分是至高无上的,这也表示了我的`实力能超过他一分,那便是我努力的回报,努力的证据。

有些人抱怨自己技不如人,但他们根本没有付出应当付出的努力。

我理科本来就差,但是物理却超过了一些数学很好的人。

他们数学130,但是物理却比我低了好多分,这也是我自己的骄傲的地方。

你想要的话就自己去争取吧!

得不到东西,至少你有一个努力争取的过程,只要你自己知道,哪怕别人不理解那些的,心酸,只要你开心,只要你不后悔,那就去做吧。

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当初的信仰,当初你坚持的目标,为什么要坚持,你为什么要今天这一步。

因为你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既然有了,就不要放弃。

不要放弃,那就努力做到最好。

《抱怨不如改变》阅读答案 篇11

②智能技术,确切的名称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与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世界学术界称为人类 21 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它是众多“高科技”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是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 ,而且它的几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令人刮目相看。

③那么,这种新兴智能技术,究竟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④ 先让我们来揭开交通卡的谜底: 原来是你看不见的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人工智能资费系统承担了整个付费过程: 读卡器用无线信号读取并确认交通卡集成电路块中的信息,再按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诸如上车或进站时间、路程确认、分级扣款等一系列操作,还要进行线路间的费用清算、换乘优惠等处理……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和相当长时间来完成的作业,却在分秒之间由计算机芯片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来代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⑤你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在每个城市、各个行业都能发现人工智能的蛛丝马迹:银行 24 小时开放的自动取款机;超市、商场和餐馆中的结帐机、信用卡刷卡机;地铁、轻轨和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电脑自动查询机;宾馆、高级写字楼的自动门禁、房门卡、感应水龙头、冲便器;汽车里的电子导航、倒车自动防撞装置、电子车锁;医院里的电子病历、电子查房、专家诊断系统和异地远程会诊及手术;设备制造工厂的无人化自动装配生产线、自动焊接、自动喷漆;发电站、自来水厂和煤气公司的自动控制、处理、显示系统;学校、培训机构里的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军队的智能火炮、制导导弹、无人飞机及电子模拟军事演习;体育场馆里比赛用的准确电子计时器、起跑器、芯片足球、鹰眼系统等等。

⑥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顾客瑟琳娜走进时装店。店员带她进了一间被称为“电子试衣室”的房间。房间里空无一物,四周是与人同高度的巨大电子玻璃幕墙。接下来,瑟琳娜小姐居然在四面的电子幕墙上看到了商店里所有款式的白色长裤, 瑟琳娜小姐选中其中一条后,霎时间,电子幕墙上出现了一个和瑟琳娜小姐身形尺寸一模一样的虚拟模特,她穿上了选中的白色长裤,并向瑟琳娜小姐滚动展示了在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时的整体形象和服饰效果。这让瑟琳娜小姐惊喜万分。因为她不仅再也不用经历那种因为脱衣、穿衣带来的.尴尬和麻烦,而且可以更清晰、更自由地欣赏和感受服装的魅力。

⑦专家们表示,作为联系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智能化技术,其应用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在 21 世纪人们将亲眼目睹和体验智能化技术在交通、金融、建筑、娱乐、教育、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深刻变化, 进而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15.智能技术有什么特点?它究竟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 分)

16.文章开头从城市中人们使用的交通卡写起,这样有什么好处?(3 分)

17.阅读第②段,说说加点词语“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表达效果。 (3 分)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思考:文章第⑥段讲述瑟琳娜的试装经历有什么作用?(3 分)

答案:

15.(3分) 特点: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联系在一起的智能化技术

变化:节省了人力(或:减少了劳力)、节省了时间(或:提高了效率)、带来了方便(或:提供了方便)、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或:提高了生活质量)

16. (3分)示例:从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写起,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智能技术。

17.(3分)示例:“无所不在”的意思是到处都有;“无所不能”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样样都能。 这两个短语准确地说明了智能技术应用广泛,渗透在每个城市、各个行业,生活的各个角落。

改变你自己而不是抱怨这个世界 篇12

或许有很多的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环境,一位长者曾对这样的年轻人说过:“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事实上,环境的好坏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确有很大关系。但绝不是人们所设想的那样:环境越差,越难发展或是不可能发展。这是错误的,上世纪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国家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虽然环境很差,但我们依旧可以发展的很好。我们应该抵制这种思想。

有一句很古老的谚语: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也就是说,一个有潜能有志向人,他肯努力,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可以发展的很好。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发明大王”爱迪生是聋子,但他却发明出了1000多种产品;法国皇帝拿破仑是矮子,但他却创立了法兰西帝国;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但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他们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只是他们没有抱怨自己的环境,而是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

事实证明,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更重要。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他很小父亲就死了,由母亲一个人带大,生活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份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应该说他小时候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但他却没有抱怨环境,而是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发愤图强,考上了大学。慢慢的,慢慢的,他也就走到了今天,成为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曾经有一位英国主教,少年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他缩小了范围,先改变自己的国家,可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步入中年,力不从心,就把改变的对象锁定到自己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家人个个维持原状。最后顿悟:应该要改变的,从自己开始。可是这时,自己已垂暮老已。这位主教虽没有抱怨所在的环境,但他也没有认识到改变自己的重要性,等领悟到了,才发现自己早已白发苍苍。这样的人是可悲的!

改变你自己,你才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别抱怨这个世界,那是徒劳的,地球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停止自转。

上一篇:加油站便利店运营方案下一篇:湖北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