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二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三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四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我国, 审美教育的先驱是蔡元培校长, 他指出:美育者, 应用美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审美可以在众多艺术领域让我们获得一种情感, 这些领域包括文学、音乐和美术等多方面。它实质上是对人类感性的开发, 是通过艺术作品引导人们进行健康的审美活动, 使人们建立一种以审美感情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对教育的认知有偏差, 都认为德育和智育就是全面的教育了。其实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我们说德育, 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德行;智育是培养学生通过学专业开发智能。这两种培养与情感教育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但是作为情感教育的审美教育, 它们的教育目的和方法是无法全面实施和实现的, 审美教育对于艺术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人的情感是最丰富最复杂的, 在人的心理素质中, 情感的重要性与理智是相同的,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和感性并存。感性是一个尚无确指的具有广泛意义的名称, 不同的视角可能对感性形成不同的认识。它是一种存在的关系, 是一种感觉和认识的关系, 人与美的共存是一个比美的感觉和认识与道德更本原的事实。人的各种心理因素都是通过感性来传达的, 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是美感形成的最终效应形态, 是体现人的精神世界丰富性的最突出的因素。在这种感性中, 它摆脱了我们对事物的片面感觉, 它使人的片面感觉成为全面的感觉, 贫乏的感觉成为丰富的感觉, 而达到了人与物的交流。审美教育能使人的情感理性化, 能提高人的情感质量和情感智商, 使人的心理结构完整化, 使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更丰富。
二、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审美教育能够激发思维, 启发人认识真理的智慧。通俗的说就是激发人的情感达到以美启真的效果。艺术是审美的主要对象, 它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条道路。我们的前主席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艺术和科学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交融, 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 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科学精神。”科学基本上是用抽象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 而艺术基本上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 但科学和艺术是息息相通的, 它们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二者有这样一个辩证关系。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 虽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但如果没有逻辑思维的指导, 也难以理出条理;科学家从事发明创造, 无疑以逻辑思维为主, 可是若缺乏形象思维的熏陶, 必然会影响想象力的发挥。
三、审美教育促进创新思维
人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创新在艺术领域又是不可或缺的。一般认为, 与创新思维关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审美直觉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直觉能力虽不涉及理性, 但理性却蕴涵在这种直觉能力之中, 这种审美直觉在中西方美学史上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论述。中国文化强调审美直觉在瞬间不假思索与事物的内在本质相通后创造主体的一种豁然贯通感。西方文化认为, 人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不但需要逻辑思维更需要直觉。科学创造中那些超乎寻常的观点, 常常不是逻辑推理所得, 而是直觉所得。爱因斯坦说:“有时我感到是在正确的道路上, 可是不能说明自己的信心。”信心就是直觉的一部分, 这正说明了审美直觉对于艺术创新有多么重要。
四、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 审美教育的直接效果是陶冶人的情感, 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
它在艺术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领域有这样的例子:我国古代伯牙学琴三载, 技术全部学到, 但只有在海上“移情”之后, 琴艺才大进, 写出《水仙操》, 流芳百世。这就是因为审美教育培养了人们高尚的风趣和情操, 反过来会促进人们的艺术才能的发展。法国作曲家别尔通说:“艺术中第一美质在于思想, 而第二美质在于选择用以表达思想的表现手段, 但只有这两种品质的结合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一个人只有首先具备高尚的风趣和情操, 才可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 表达出艺术的审美情感。
2.“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没有其它的途径”, 席勒曾如是说。
的确, 欲达到人格的完善, 必须实现从感性人向理性人的转变。审美教育正是用美的观念和美的法则来培养人的, 以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艺术类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否善于表达自己, 善于发现自己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更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 学生可以获得表达创新的经验, 丰富自我表达的内涵,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并增强情感交流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从而把现实和思想融合起来, 从艺术上表现出来。
3. 艺术教育中的审美的产生过程并不必然的由技术手段决定。
原始人类在洞穴内作画, 技术手段何其简陋, 而并没有影响其审美情感的表现。过分强调技术甚至装备的教育思想不可取。审美情感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恰恰体现了美育的思想, 所以美育的实现正是艺术教育中审美情感得到表现的结果。
五、现阶段审美教育的不足
1. 学生是富有情感的审美独立体, 有着自己学习、生活的经历和个性品质。
审美活动中因教师过多地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志强加于学生, 导致学生的思维退化、个性差异的减弱, 更无从再谈创造力的培养。
2. 审美教育中过于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 会让学生的眼光仅仅注意公认的标准, 而忽视了事物或艺术品的个性特征。
这样的审美使审美主体心理无形中受到“标准”的约束, 而对自我的独特审美观念加以否定, 这必将导致审美结果的单一性, 从而抹杀人性的自由, 最终的结果是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情感是人们精神活动中最基本的, 也是最高级的, 美好的情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审美观。
而现阶段的艺术教育最欠缺的是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美术欣赏教学过多注重形式, 而忽视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审美活动中如缺乏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心灵就得不到应有熏陶, 审美活动就失去其主要的教育功能。
4. 学校在审美教育过程中缺少参与社会的具体而实在的活动。
有些学校的领导观念陈旧, 素质教育仅有口号, 没有行动;只看成绩, 不看能力。更有一些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绝对安全, 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校外活动, 将学生封闭起来, 与社会隔绝, 这势必影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度, 影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审美教育中的问题的产生, 有客观原因, 有人为因素, 但无论如何, 学校教育始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 教师要提高认识, 切实转变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 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懂得分析美、判断美、理解美和创造美。
六、加强审美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 这就是艺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实质, 亦是终极目的。依据实质和目的, 我简单的罗列一下我的意见。
1. 情感的培养。
一个具有敏感的审美情感的人, 内心世界将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 只有脱去俗念, 坦率性情才会有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要让大学生在美的愉悦和享受中使心灵得以净化, 道德情操得以陶冶、锻炼, 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
2. 感知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要在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中培养自己敏锐的心灵, 去感受美的形式。艺术家所见到的自然, 不同于普通人所见到的自然, 因为艺术家的感受, 能在事物外表之下体会内在的真实。就是这个道理。
3. 理解力的培养。
理解力不是天生的, 它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 多观摩艺术作品, 熟能生巧, 在艺术的渲染下, 审美理解力会逐步提升, 只有具备了理解领悟能力, 审美活动才能转化为更高的智慧境界。
4. 想象力的培养。
人自身的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于丰富的审美经验。大学生要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实践中培养自己对于美的体验和回味。
5. 艺术教育观的培养。
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教育活动, 激发他们产生新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愉悦, 使他们的思想上升到新的精神境界, 性格得到熏陶, 情操得到升华,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克服重“技”轻“美”、重“技”轻“艺”的倾向, 树立以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思想。
6. 实践活动的培养。
艺术社团为学生提供了挖掘艺术潜力、施展艺术才华的天地, 吸引了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踊跃参加。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审美活动, 并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由学生自己开展的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
七、小结
总而言之, 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 学校应该把审美教育摆在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上, 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审美教育对于当前的艺术院校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审美教育, 学习国际先进的审美理念和方法, 把这些理念和方法深入贯彻到艺术教育当中去, 才能确保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审美教育是一种心灵教育、人格教育、修养教育、精神境界教育。大学艺术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 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 提高人的境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曾宪.审美价值系统[M].人民文学.1998 (98)
[3]贺克.加强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M].大学教育科学.2003.1 (81)
[4]王健.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K].教育时空.2007.03
[5]田世英.对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M].国高教研究.2004
[6]张英豪.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探究[M].艺术教育.2007.1
[7]李燕.公共艺术教育与火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M].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关键词】艺术;审美;教育;理念
0.前言
现代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理念是在逐步变化着的,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就艺术方面而言,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多么有成就的艺术家,而是要通过艺术熏陶感染,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敏锐力,创造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陶冶情操,以此能够提高全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就做好艺术审美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小就受到启蒙教育,为今后的整体素质做好基础。我们所涉及到的艺术并不是单纯的就指美术,而是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认识美,从而能够创造美。因此,我们要传输审美教育理念。
1.现阶段小学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們现在所要求的培养小学生的目标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审美概念,让他们有正确的认识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有健康的审美标准。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但是,就目前小学阶段,很多学校在艺术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逐步改进。虽然我们目前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是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影响着审美教育的本身,很多审美教育受到了遏制,因此,教师的授课方法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味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小就没有了兴趣,没有办法从内心去感受美,发现美,影响了对审美的感知。另外,除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之外,学生还可能受到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视的出现也影响着孩子对于审美的感受,很多孩子可能出现审美偏差,失去了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
2.现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审美具体方法
2.1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
全面高效的艺术教育组织体系是实现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基础,组织上保证,制度落实,管理上到位就能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开放式的素质,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2加强美术教研,改变美术教学理念
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中小学美育新路。我们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艺术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我们必须增加教研活动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艺术这门语言中得到新的理解,能够把老师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以便今后运用,增强美的欣赏能力。
2.3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注重过程
首先以基储应用和审美为前提,删缩一些功能单一、难度不适的重复、生僻的教学内容,发挥地方教材优势,增设一些作用显著、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其次,教学方法忌盲目随意的纯技术教育与纯欣赏教育,而求讲练结合、欣赏与创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另外,要是整个教学活动有美有术,使学生的眼、手、脑都协调运用,对美术行为过程和结果(作品)都感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
2.4建立并不完善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标准与展赛机制
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评量与展赛,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体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量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量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之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2.5改进教学机制,完善教师培训
美术教育同其他的教育一样,也需要完善的教师队伍,健全的教育模式。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注重道德修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独立的审美能力。教学是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是爱的共鸣、心的呼应。同样一份教师工作,不同的人为它而付出的可能完全不同。有些认为照本宣科就完成工作,有些则倾注大量心血上好一堂课。为了对学生、学校和自己负责,只要我们还当教师,就应该以极大的热忱和责任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小学美育教师要学会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多开展美育教育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艺术观念的变化都对教师的教育技能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更要注重学习充电,加强自身的素质的培养。
2.6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
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其它任何科目都能渗透美的元素,把美育融入其中。美术教师则可以从诗人的意境去教育学生感受美,体会诗歌的意蕴之美。教师还要把美育和其它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校要多开展一些如看电影、观看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智力游戏、野炊春秋游等活动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美术兴趣,培养其审美、感受美的能力。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利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间音乐、工艺美术、手工制作等进行教学。从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歌舞、服饰可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粗旷、豪放的野性之美;土家的摆手舞、苗族的鼓舞以其原始古朴而远近闻名,一些民族根雕、盆景以其巧夺天工之精妙而远销世界各国。把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之精华引入到我们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并且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美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孩子还没有形成既定的欣赏水平,因此,我们从事美学教育的工作者要从日常教学中发现方法,改变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意识,增强艺术审美标准。 [科]
【参考文献】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
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一、片段欣赏
二、美术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 杰出代表。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 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今藏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艺术进行赏析。
《清明上河图》绢本,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劳逸苦乐,生动有致;揖让呼应,形神兼备。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所写的《清明上河图记》中,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刻画作过十分生动具体的描述:“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问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搴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知道,画家把当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惟妙惟肖地绘进了这幅画卷,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写实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三、美术赏析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当代艺术从时间上说,美术史对“当代‘的时间界定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从这个时期开始,伴随国际主义艺术阵营的兴起,艺术史上发生了激进的变革。原本被顶礼膜拜、推崇备至的艺术模式和信条被彻底打破。历史由现代翻向了当代这个崭新的一页,从本质上说,当代艺术是对传统理论的规范持有批判、颠覆态度,具有实验性、先锋性及革新精神的艺术。它从传统的架上艺术形式演变到装置、影像、行为、表演、偶发、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是对传统意识上的各艺术门类界线的破除,同时对”艺术“的性质和定义提出了新的质疑和挑战。
当代艺术从根基上动摇了传统绘画艺术,将艺术的表现性、象征性及个人心理状态的流露表现的淋漓尽致,并把传统绘画艺术的高低之别、雅俗之分完全打破。
从本质上讲,当代艺术不是追求和谐的艺术,是在互反、对立的不同思路下进行创作的,这种互反的对立来源于人精神上的矛盾,来源于人和社会的异化。所谓审美,不应该只是对美的审视,它人类的感性活动,从鲍姆嘉通提出这个概念开始,这个词就包含对非美和丑的体验,并非只是审“美”。当代艺术以个性化的表现排斥大众的共性意识和固有意识,同情和关注自身,强调个人创造的优先性,关注生命的个性和瞬间性,实现实现艺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导致了当代艺术对各种可能性的尝试与实验,从而达到对传统艺术的突破。
当代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结果,即:不是对艺术发展的简单定论,也不是以“普及”和“提高”大众的审美认识为主要目标,它的发生于发展也不是以审美性为首要表现目的的。对当代艺术的审美取向及评价如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艺术形式多样化是当代艺术的突出特征。
在形式上,当代艺术杜绝创造符合人们一贯审美的口味的形象,而寻求直接现实的刺激、颤动以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的艺术语言。现成品、影像、数字、声、光、电等现代元素的应用,把生活中的情趣和气息活生生地引入当代艺术作品中,使艺术更多地带上了现实生活的印迹。崇尚经典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也卸下了对现代社会宏大叙事和全球性问题的反思判断的重负,而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着眼于浓厚的大众文化和个性化日常经验的艺术表达。但是当代艺术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当代艺术并不等于当代艺术就是“大众的”,也就是说:当代艺术大众化,并非意味着,当代艺术就是大众的。当代艺术虽然呈现着平民的面貌,却不具有平民的本质。当代艺术作品中呈现的各种日常的生活场景极易吸引观众的目光。虽然作品的元素大众化、生活化,但作者的表达并非针对随意的任何人出发,而只是借助这些为人所熟知的生活元素为材料尔组成符合自己意向的独特信息与情感符号。
30多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方式和文化针对性(但实际上,中国的当代艺术本身就带有着先天的不足)。在语言形式上当代艺术渐渐饿从传统的语境对艺术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诸如美、意境、技术等古典美的范畴;审美意象与结构发生了变化,艺术饿取向也更加多元化。从内涵上讲,当代艺术重在对当下社会现实及人生存状况的关注、社会问题的批判,可以说,中国的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借助西方现、当代的语言成果,来表达一定的社会性及人文性的关怀。进入20世纪,当代艺术更加倾向于对物质消费文化的迷恋与表现。
一、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
钢琴作为有300年历史的西洋乐器,以其音域宽广,声音丰富而著称,自19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具有较强的模拟性而被广泛运用到各类音乐作品的弹奏中。在近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中,钢琴作为主要的教育工具,不仅帮助人们完善了在艺术上的明确追求,更重要的是使得人们在艺术感知的手段上变得更为感性和灵敏。这种“感性和灵敏”是以钢琴的声音为基础的,这种声音所缔造出来的能量蕴藏着人们对音乐语言更为细腻、深刻的理解和分析,饱含了人们对艺术、文学、历史、极其哲学等多文化领域的向往,从而使得钢琴弹奏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艺术作为一门需要用心灵和情感共同感知的美学,其本质就是一种美。艺术与审美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在钢琴教育中,精湛的弹奏技巧和独到的艺术审美两者缺一不可,精湛的弹奏技巧能让钢琴声音逼真动听,独到的艺术审美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在音乐作品里,一切音乐表现都是为了达到美的要求,美既是感知的基础,又是艺术的境界,艺术审美一方面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又涵盖了对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夙愿。在钢琴弹奏中,弹奏技巧是客观因素,能给人直接的听觉享受,艺术审美则是带有主观情感的主要感知,能使音乐作品充满灵魂,给观众带来心灵冲击,是实现音乐艺术美的重要手段。
二、艺术审美在钢琴教育中的主要体现
钢琴的艺术审美不是一项技艺,而是渗透在钢琴弹奏里的一种精神内涵。在钢琴教育中,让学生在感悟美、享受美的过程中去提炼美、进修美是培养钢琴演奏中艺术审美的良好方法之一。
(一)良好的感性样式
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感性样式是教师对学生的重点训练之一,但在追求良好的感性样式上,教师要从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需求出发,去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科学的审美分辨,通过联系作品内涵去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向去理解钢琴、弹奏钢琴,从而培养良好的感性样式。1.通过听辨能力去实现情感体验。在钢琴教育里,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性样式之前,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良好的听辨能力能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从而使演奏者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情绪,获得更为统一而强烈的情感体验。2.通过内心听觉去实现音乐的艺术性。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结合微妙的情感体验,能给演奏者的内心听觉带来细腻、具体的艺术内涵,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呈现出具有音乐性的乐谱,帮助学生实现钢琴演奏的艺术审美要求。
(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
在钢琴弹奏中,技巧相当于绘画过程中的调色板,对钢琴演奏起着自由调度和灵感发挥的重要意义。因此,从手指技巧到手腕、手臂乃至整个身体的演奏技巧都随着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而变化多端,在钢琴教育里,充满内涵的弹奏技巧视钢琴的艺术审美而自由发挥,它直接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感性和生动。
(三)赋予作品意义的文献修养
文献修养在钢琴教育中不仅是表现钢琴艺术审美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钢琴作品意义的必要过程。比如在钢琴曲《牧童短笛》中,首尾对应的两段轻声与中间部分活泼的舞曲相比较,犹如空谷回音,演奏者在演奏这首曲目之时,可借助水墨画中留白的艺术效果,寻求淡泊的手指弹奏感,从而找到中国古典乐曲中的朴素质感,获得作品情境所带来的强烈艺术感,赋予作品真正的艺术审美和内涵修养。
在钢琴教育里,艺术审美是体现钢琴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追求钢琴的艺术审美中,能激发说学生对艺术的追求,最终在美的琴声里修养美的胸怀,成就美的人生,促进美的文明,美的社会的发展。
摘要:艺术审美是钢琴育人的目的,也是实现音乐作品的最终价值。在钢琴教育中,良好的感性样式,富有内涵的弹奏技巧,赋予作品意义的文献修养都是体现钢琴艺术审美的表现方式。本文从钢琴教育中艺术审美的重要性出发,浅析了以上三种艺术审美方式在钢琴教育中的主要体现。
关键词:艺术审美,精神内涵,感性方式,弹奏技巧,文献修养
参考文献
[1]叶俊松编译.当代钢琴艺术的一些问题[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音乐、美术等特长生因艺术专业的要求,他们对美的感悟能力要比普通学生更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对艺术特长生的语文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
由于特长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较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优势,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功夫。语言的感悟有两个层面:直觉和分析。直觉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具有迅速、不假思索的特点,良好的语言直觉(即语感)是语言能力强的表现。而诵读正是感悟语言的重要手段。
一、领略音韵美
透过诵读,学生可以领略音韵美。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叙事抒情等不同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在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如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字句的读法并不限于一种模式,有五种读法,“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钟鸣/鼎食/之家”“抚∕凌云∕而自惜”“响鸣/彭蠡之滨”;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襟三江/而带五湖”“龙光/射/牛斗之墟”“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阎公/之雅望”。全文在追求字面对偶之外,音韵也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和仄节相对。如此讲求音律,而又不“因形害意”,使得文章抑扬顿挫,回环往复,高歌低唱,急管繁弦,前呼后应,形成了音节铿锵、气韵流畅的特色,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诵读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是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创造力,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高中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思想单纯,生活单调。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以读促悟,通过美读,领悟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所谓鉴赏,就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事物美的现象和本质的理解,掌握正确的鉴赏美的标准,提高审美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评判和欣赏美的能力。美是连结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是以形象和感情见长的,而审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和感情的扣人心弦的教育。审美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我们只有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才能看到文章中美的形象,感受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感情的委婉曲折,起伏跌宕,领悟语言的表现力、生命力。散文这种文学体裁,作者常常用委婉、含蓄、深沉的语言,表达深层的意境。对语言的审美感悟,是发掘散文含蓄、深邃、优美意境的不可忽略的方法。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其中,作者大量运用叠音词,绘景状物,使景物栩栩如生,带有绘画艺术的强烈直观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叠字的运用可以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刻品味它是如何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的。“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这些叠字的运用,巧妙而诗意地表现出塘上月色和月下荷塘的特点。学生带着自己的领悟去感悟着作者的感悟,自然就能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与共鸣,做到“以美读美,以情品文”。
【艺术审美教育】推荐阅读: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10-04
艺术与审美试题答案11-13
审美教育的意义07-16
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09-17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05-3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16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23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9-11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6-17
设计审美要素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