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书评(精选8篇)
二十年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柏杨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于20xx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现象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改变,因为很多都已经深入文化骨髓,成为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好在,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少现象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我们不应该麻痹大意,而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我认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须做到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胀、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下。
通过再次看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后感受颇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确实改变了不少。在最近的一篇反映美国唐人街的散文中也得到了类似的感觉,文中说那里的餐馆不太卫生,而街道上则常常出现不讲交通规则的事。据说这是美国人包容心的一个体现。不过我在上海见到人们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而中国人到美国的其它地方也不敢违反交通规则。因此我认为同样是中国人,不同的管理模式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中国人并不是不可求药的脏、乱、吵。
关键词:乡土中国,司法,本真
一、本书写作目的和优点
喻中教授在此书中怀着对乡土的热爱, 试图在现代都市与传统乡村、政治中国与江湖市井, 以及西方国家与本土中国的这三种不同地理空间、政治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对比中, 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传统乡村中的司法, 从而探索从驻村干部的办案方式到“案件制作”的具体过程再到不同国境中生长的法学理念的根本渊源和具体形态。
1、平实而生动的语言从母语情结上捕获读者的心
抛开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和一大堆平常读者不知为何方圣人的中外法学者姓名, 这本书首先从语言上, 就俘获了大部分翻开它的读者的心。平实却生动的描述, 细腻而敏感的刻画。多种叙事方式例如描写、记叙和少许抒情等的综合运用打破了大多数传统法学著作单以议论和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进行论证的状态。
2、富于创新和时代独特气息的立意, 让人在枯燥的法学著作中耳目一新
从本书的立意方面来看, 也高度弥漫着创新和时代的气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法律文献, 无论是期刊上所登载的学者论文, 还是鼎鼎大名的法学家深耕不辍所撰写的高深著述, 大多都是从理论建构和宏观探索的角度进行司法探讨和研究, 比如总是以正当程序、契约自由、法律至上、法律信仰等等应然的目标和理念作为创制法律规则、改革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技术的出发点和归宿。鲜有著述站在当代中国原生态的法治实践的基础上正面直视理想法治进入农村的困境。而本书正是选取了许多值得我们从民众现实生活角度考虑的司法实践问题进行立意,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
3、深入细致的学术研讨, 提出了诸多乡村司法中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
例如, 在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一章中, 作者从肯定“城里法官的乡下父亲”是现实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司法审判幕后参与者出发, 为我们探讨这种角色产生的社会根源、它在钱权交易过程中承担的功能以及学理上的启示意义。从而提出了至少三个规范研究中容易忽视而中国法治不容忽视的具有学术潜力的问题:
(1) 诉讼法规定的司法过程与真实生活中实际运行的司法过程有着巨大的差别;
(2) 在依照主流的法制话语来谴责法官受贿的同时, 更应当试着理解以目前一名普通法官的生存状况来看, 为什么法官受贿是一个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
(3) 在乡村民众的法律观念里, 诉讼法教科书中无限推崇的国家法律并没有占据神圣的地位, 相反, 法律听命于金钱和权力的摆布。
二、完善之我见
可圈可点的优点使作者较好地实现了对当代中国农村的司法的全方位解读, 然而, 本书也有着几个不可忽视的缺点。
1、“图景”场面展示过于细致以及形式上的赘述, 削弱了论述力度
本书作者虽然选取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 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意味, 然而正是这些描述似乎显露出作者对于乡土中国司法“图景”的展示的强调, 而在理论层面上缺乏相应的串联, 未能够很好的凸显乡村司法的典型。例如对资料的筛选和分析上欠缺精细的操作, 使论述稍显重复。例如第三章中, 父亲万开国为了迫使儿子答应其钱权交易的要求, 帮助儿子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 作者在阐述这些所谓好处的时候, 从其父自身角度分析了各种利弊, 又从法官万松涛的角度进行了再一次分析, 作者似乎是想告诉我们一名普通法官的生存状况以及必不可缺物质需要, 正是这些构成了他受贿的根本动因。然而其内容却也涉及了各个儿子、孙女各项费用分配, 进而使受贿好处的意义显得过于丰富。这种较强的故事性容易分散读者的学术思考, 让我们忽略其中所蕴含的学术深意。
2、未能形成提挈全篇的全书主线, 章节编排有所矛盾
本书虽有宏观主线, 但细读各章节, 会发现似乎无法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前后连贯的理论主线。例如在城市-乡村一编中, 作者主要从政府干部的行政权力对于村民纠纷的影响角度、从乡村审判方式、从乡村人民作为幕后参与者的角度来审视城市与乡村司法的不同。然而在后两编中, 又从法官、刑事私了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 并没有按照第一编——国家行政权力干涉、具体审判方式和幕后参与者这三个角度编排。然而各编各章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内线, 让读者无法理清作者进行以上三种结构的划分有何内在结构上的意义。
三、乡土中国司法之我见
在读喻中教授的这本《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之前, 对于乡土中国的概念, 我没有任何的了解和思考。只是浅显地觉得, 每天在明净的教室里所学的法律教科书, 离我们的生活并不仅仅是法律积淀不够这所谓的学术能力上的遥远, 而是现实与理想的天河之遥、实践与理论的鸿沟难逾。
远离了封建社会里的皇家时代、琉璃高墙, 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乡村或者市井社会中长大。大多数人都听着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言碎语, 哼着流传市井小巷中的童谣, 在街坊邻里的关照下慢慢成长, 也渐渐懂得了什么叫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是个颇具人情世故的词语。如果说法律就像“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所形容的那样, 是罩在我们头上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络, 那么“人情世故”就像无形的丝线一般紧紧地牵连在我们每个人的脚踝上, 剪不断, 扯不乱。它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一张网, 比高高在上的法律更能触摸我们的肌体。
记得小时候最能够勾起我们好奇心的, 莫过于谁家的夫妻吵架了、谁家的收音机被偷了这种小道消息。小孩儿们忙着围观, 长辈们则可能会张罗着去劝架或者去收拾好贵重物品。这种奇异事件的扰乱力小小地波动着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 而后又归于平静。
大一点了才知道, 原来生活轨道总是能有条不紊的行进, 基本上都依赖于“人情世故”。这张小小的网, 不仅分散着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小小作用力, 将投入湖心的石子所激起的涟漪, 在荡漾中渐趋虚无, 也润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让这个社会的齿轮运转不息。
然而法网总还在头顶上方, 时不时传来远远的雷鸣声。终于当它有一天罩下来的时候, 我们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 仅仅怀着一颗好奇之心悄悄偷窥了, 因为它的到来意味着纠纷已经到了用“人情世故”无法解决的地步。可是问题也出现了, 当法律和人情世故同时出现时, 我们应该怎样把握两者的平衡, 亦或是使两者逐渐磨合, 达到契合无缝的状态?
我想这就是喻中教授在《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一书中想要呈现给我们的。
“乡土中国”是一个充满着人情味的词语。关联着每个平凡小人物的一生, 牵连着历经千载悠悠而孕育出来的“人情世故”, 充满了富有灵气的民间智慧。它不是强大权威的政治国家, 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宗法, 而是一个个小人物的血肉之躯。
在这样的一个立体空间里, 单靠法律这一根纵轴是无法支撑
20多年前,柏杨先生写过一部《丑陋的中国人》,一时风靡海峡两岸,还有世界上所有的华人聚集的地方。20多年后,柏杨先生的这部书没有多少人看了,但丑陋还在。仅以乘坐飞机为例,最近新闻就记载了诸多恶行:一个身为领导干部的男人,因行李摆放这等小事对空姐动武;两个中国旅客因座椅这等小事在国际航班上大打出手,致使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了7小时后返回原地,让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丢尽了颜面。如果有人有心记录国人乘坐飞机行为的话,参照外国乘客的行为,一定是一个丑陋的大全。
对此,柏杨先生的解释是,许多中国人不知道何谓丑陋,所以丑陋。我以为,那是20多年前他写这本书的情景,现在的情景是,许多中国人知道何谓丑陋,但坚决不改,所以丑陋。
身为男人殴打妇女不丑陋?在众多外国人面前两个中国同胞为芝麻小事相互斗殴不丑陋?分明是丑陋就是不改。为什么不改呢?是因为自私。别人排队买票或等候乘机,中国人插队,是因为想节省自己时间或赶在别人前面放好自己的行李,这是自私的驱动。行李再小,但是自己的,所以无比珍贵,别人的东西即便再珍贵也不会丝毫体谅。所以,为了自己的细微私利可以不顾颜面甚至打人,丑陋不可避免。
自私是人之本性,各国民族皆有,但中国人尤甚。世界上很多城市的广场上有成群的鸽子,不会有人看到此想到红烧鸽子或清蒸鸽子,中国有哪个城市敢在广场上放飞鸽子?下场一定很惨。这和经济基础有关,但又和经济基础无关。去过美国纽约的人都知道,全纽约最脏最乱的地方是唐人街。唐人街上开店的,大多数的收入在当地中产阶级之上。规矩之内也会有自私的空间,不守规矩自私就成倍地放大了。中国人因习惯于不守规矩,丑陋的行为更加突出。
为什么中国人更加自私呢?是因为怕吃亏的心理根深蒂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人上算有人吃亏的周期循环,上算的不会照顾吃亏的,吃亏的也奈何不了上算的。大至求职就业、房屋拆迁,小至坐车买菜、开会聚餐,总是有人上算、有人吃亏。有人开会或参加朋友聚会总是迟到或故意迟到,也是自私的表现。吃亏的人多了,怕吃亏的心理就很普遍,这时,宁愿不守规矩,也不能让自己再吃亏就成了许多人的行为准则。由于不守规矩多了,法不责众就是一种常见现象。越是法不责众,越是有人逾越规矩,中国人的自私行为就更加突出。国外的一些酒店接待中国旅游团,会在用自助餐的地方用中文写下“不要浪费食物和不要携带食物出去”这样一行字,因为确实有人连吃带拿。本来他不想拿,因为看到别的中国人拿了,他不拿就觉得吃亏了。
中国人之所以如此自私,是因为普遍缺乏真正的信仰,没有人的正常本性需要的一种罪恶感。插队而不排队,只顾自己感受而不顾别人感受,心口不一,说假大空之类的话,有丑陋感,但没有罪恶感。没有人会因为自己外形的丑陋或行为的丑陋而受到惩罚的。有罪恶,无论是行为还是心灵,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惩罚的临近。很多中国人去庙堂烧香,动作很虔诚,但心并不虔诚。烧香拜佛是为了求财、求运、求福,极少去洗涤心灵曾有过的罪恶。进入庙堂,烧的是大把的钱,出得庙堂,却轻松地恶语伤人,不守基本的规矩。坚守信仰自然自我约束,会消除很多丑陋。
中国人的自私或丑陋还因为社会规矩的多变而受到鼓励。中国人很喜欢取巧,因为取巧可以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利益。别人老老实实地听政府话,按期搬迁,有人则违规盖了很多临时建筑,向政府漫天要价,用“走后门”或“泼皮”的方式寻求自己的利益,政府或被贿赂或为了政绩,私下把规矩改了,结果取巧占了上风。别人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产品,有人取巧仿冒,省去了研制费用,这本来是有规矩约束的,但在一些地方却因为有税收和GDP而受到保护,当地政府用变通的办法把规矩改了,丑陋的行为得到了鼓励。昨天可能还是因公出国逾期不归而被指责的人,今天因为某所大学出于政绩需要而热情相邀,荣归故里,只会让更多的人觉得规矩不靠谱,取巧得利才是硬道理。
我想所谓的丑陋的中国人,不仅仅是说只有中国人有这些缺点,只要是人,都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令人生厌的,又无法改变的缺点的,我不喜欢因为柏杨的观点就要一棍子打死一国人.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身上的缺点,我们也正在逐渐改变我的一些缺点,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比较完美的人.所谓的“丑陋”,只是综合了国人的一些缺点和民俗的陋习.来加以夸大.难道美国人,英国人.....都是那么完美吗只要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当他的缺点被暴露出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丑陋.一样的让人生厌.所以我不喜欢柏杨的这部书.
篇一: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二十年前,“丑陋的中国人”被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奇的是,挨骂者不仅没生气,反而对施骂者寄以无比的祟敬和感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施骂者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其之所以骂,只不过是渴盼这个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能去其丑陋,光大美丽,更加兴旺发达耳!
这位施骂者自号柏杨,当年以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让那么多中华儿女如惊睡梦。
二十年后,有一个自称芝麻糊的中国机关人想写一本揭批中国机关人陋习的书。鹦鹉学舌,并不是也想震惊谁,更非自以为学识和才思可比柏杨,只是自认为爱国家、爱中华民族之心不敢稍逊于柏杨先生罢了。而,机关人,又是国家命脉、民族命运的把握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轴心,是故,机关人的“丑陋”更值得一骂。
柏杨先生不仅是位智者,而且应是位学者。他骂中国人之丑陋,直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他把中国人之丑陋全归因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芝麻糊并不一定赞同,但骂“丑陋”之准、之深,却无不令芝麻糊折服),可见其学识之渊博。而芝麻糊呢,只不过是一小小的机关人,才疏学浅,对机关人之丑陋,只能凭一点直觉、借一点感触、抒一己之思而已。
中国机关人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身上的“丑陋”中国机关人身上也具有,但是,机关人又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故,他们身上的“丑陋”又具有其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其他群体所不具有,二是其他群体虽有但没有机关人那么特别。
芝麻糊试图这样对机关人之“丑陋”的“进化”过程进行演绎:机关人的“ 丑陋”,最初应源生于中国人共有的“丑陋”之一虚荣。人一旦有了虚荣心这一原动力,就想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官,当官能管人啊。如此,虚荣就与“机关”挂起了钩。有了“出人头地”,就又产生了“权力崇拜”这一“丑陋”;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虚伪,虚伪是机关人“丑陋”的第二环节。虚伪又会衍生机关人的另两大丑陋,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假、大、空,二是缺乏诚信,相互折台、背后捣鬼等;虚伪的结果必然自私,自私是机关人丑陋演绎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自私”这一丑陋也衍生出两大“丑陋”:贪赃枉法和骄奢淫侈;自私的下一步就会导致奴性官大就是娘、给官就是娘。而奴性,又会衍生出拍上欺下和荣辱颠倒之两大“丑陋”。
以上这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及其八大分支,共十二个方面,应是机关人“丑陋”之精华。而这十二种“丑陋”又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它们川流不息地相互作用,演绎出一种病态的机关文化。而,病态的机关文化作用于机关人,又“激发”和“促进”着机关人的“丑陋”。
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
机关人的虚荣更是了不得。芝麻糊的家乡一个“炳生,几点了?”的笑话,说是笑话,却也是真事。那是手表在中国还很稀少的年代,一天,公社文书“炳生”下队劳动,下的是其舅舅家那个生产队。见其袖子卷得老高,手腕间一闪闪的,其舅父大人也深感荣耀,便问:炳生,几点啦?炳生是先仰头看看天,然后再低头看看表,以后又抬起头曰:九点啦!乡亲们都禁不莞尔,至今,还是互问时间的一个典
想来“ 炳生”当时戴的不过是一块假表或者坏表。时至今天,机关人的虚荣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假文凭、假学历到处乱飞,明明只是个高中生甚至只是个初中生,履历表上居然成了“研究生”。为了“争”一个只不过几十来元钱的职级,能争为“世仇”、争到退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一看到句话,芝麻糊就想笑,明明排名已分出了先与后,你注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就不分先后了?连公众媒体都这么来着,深怕挫伤了机关人的虚荣心。这也说明,中国机关人的虚荣已不是一般水平了,连公众媒体都怕了它呀!
虚荣本身并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如果不过分,还能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机关人的虚荣心往往容易膨胀、容易走向极端,忍不得别人出成绩、出成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进步”。于是,便出现了死要面子、知错不改、推卸责任,出现了“小报告”、出现了背后“捅刀子”。机关人的“比”还有点古怪,涉及到功利,只比近不比远,对面单位二十岁小伙子当处长他不比,只和同事比,同事三十九岁搞科长了,为什么我都三十九岁半还是副科长?更不用说“放眼世界”了。机关人的比,有时还很离奇,他是一个小科长都搞了一个十八岁的“二奶”,我这局长岂不是该搞个十七岁的“三奶”?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大官都能搞“小蜜”,我这个芝麻大的小官还不能“蜜”它一下“蜜”?
机关人的虚荣最容易发展成权力崇拜。追求权力就只有当官,所以机关人总是小心翼翼,既怕触犯上司,又担心得罪同事,看似兢兢业业,其实他只不过是为“官”而低头做人。有的机关人,一辈子都在为那个一官半职奋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也并非是为了当官捞钱、享乐,但也谈不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当官而当官,似乎很盲目、很可笑,其实,“当官”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不久前,公事到一乡镇,遇一已退休的乡镇干部。席间,其自我介绍:是“副科”退休的,在乡里能“混”到这样也不错了云云,并特声明退休前解决的是副科,而不是“副主任科员”,一脸满足感和得意状。机关人的“副科”与“副主任科员”,职级相同、待遇相同,区别为,前者是“实职”,后者是享受“同等待遇”。都退休了,还在因退休前夕得的“安慰”是红纸封的而不是黄纸封的沾沾自乐,这类“机关分了”与孔乙己之类的“知识分子”恐也没什么大区别。权力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对“官”顶礼膜拜。对“官”的顶礼膜拜表现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官是高人一等,优越感颇甚,在平民百姓面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大”官面前就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官饭桌上的座次问题就是一例,别看他今天上座,如果明天来了个比他大的官,你就是用手铐铐他到进牢房,都绝对会比铐他到上座容易些。
权力崇拜的心理导致机关人,比的是“官”当的成绩,不比工作的业绩;比的是“谋官”能力,不比工作能力。谁的官大,谁的能力就大、谁的水平就高。至于唯上司之命是从,不管实际情况、不问黑白是非,那是自然的结果。
虚荣前进一步就会前进到虚伪。机关人的虚荣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样只是为了面子,其中还掺杂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从虚荣发展而来的机关人的虚伪就会比一般人的虚伪更“虚”更“伪”。西方的一个名人说了一个名句,叫做男人与女人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其实,机关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要大打问号的。机关人间互相防范、互存戒心,很难有知心话语。常听人说,机关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这话的人自己何尝也不是在防范着他人?面对机关人,如果你真想获得一份诚信,付出一片真心,人家不仅会避逃三舍,还会送你一顶“不成熟”、“孬哄哄”的桂冠:这个芝麻糊都三、四十岁了,怎么还跟一个小青年似的!
听芝麻糊这样说,你可不要以为机关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机关人个个都是“见面熟”,开过一次会、吃过一次饭,下次见到,老远就会伸出双手、问寒问暖,如遇几百年没来往的老亲。但你别把他的热情当真,顺手人情的事也就罢了,如你托个他有点为难的事,你找他一百趟,他会有一百零一个让你“等一等再说”的理由。但,从来不说“不行”。“酒桌上讲的话不算数”,这句机关流行语你总不致于没听过吧?这话想必你自己也说过。还有,机关人托机关人办件事,总是不停地唠叨,“你不能以为我酒喝多了,我讲的是真的,你一定要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这样的场景你肯定也没少见过
虚伪者往往爱说假话,虚伪之于机关人,说假话更甚,更甚到至如家常便饭、从不脸红。桌面上与你大谈反腐倡廉,桌肚下伸手掏你口袋;每一次政治学习,“思想素质都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也不知其原来低到什么程度;天天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不离口,你若出一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的填空题,保管他答不出来。反之,你若说了一句真话,他立马扣你“不爱学习”、“政治有问题”的帽子。机关人说假话,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把它当作在机关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
篇二: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读完《丑陋的中国人》一文,让我觉得中国人确实是丑陋的,看我们的身边,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1、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
2、环境使我们说谎,使我们不能诚实。
3、这个潭,这个死水,就是中国文化的酱缸,酱缸发丑,使中国人变的丑陋。
4、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读书笔记 )
5、好话都是输出给别人用的,自己绝不沾污。
6、中国人认为要忍让,这是美德。其实那是长期屈辱的惯性,而用忍让两字来使自己心里平衡!中国人很少敢距离力争。
7、如果不讲假话,就成不了大事。
8、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荣耀感,叫什么人!叫什么民族!岂不是一群禽兽!
9、人情味是要发生在彼此不认识的人之间,那才是真正的人情味。人情味不分等级,不分亲疏。
10、自爱就是爱国。
11、一个民族的覆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
12、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越早切如越好。
13、中国人因为长期生活在酱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产生一种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卑自私。
14、中国人没有赞美别的勇气,却有打击别人的勇气;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中国人包容的胸襟不够,心眼很小。
15、格言都是情绪的,在某一种特定的条件下,它才是真理,它是不科学的。
16、中国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却奉行“奴性民主”――“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多数人都愿意做奴隶,就不准少数人不愿意做奴隶。外来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质了,别人有民主,我们也有民主,我们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例证
我是在贫瘠的小城市成长起来的。小学时,家长和老师对好学生的定义就是把课本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进脑子里,在没有思考能力的情况下,我机械地把大人的话当作命令执行。上课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放学后一丝不苟地做功课。记得那时候都要到晚上11点我才能休息,早上5点就要起床。特别是临近升学考试时,都要熬到夜里一两点钟。有一次睡得晚了点,第二天两节课过后,我才发现自己怎么去的学校都不知道。那时经常能听到从老师嘴里蹦出的减负之类的名词,老师一本正经地讲,我们呆若木鸡地听。那时候我对减负概念的理解就是不能当着学校领导的面做作业,要把一箩筐的作业都带回家去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繁重。印象中的童年是索然无味的,没有波澜,没有坎坷,没有难以忘怀。生活起居都被父母大包大揽,而我的任务则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听话听话再听话,不能有任何自主的思想。每天都是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后来进了中学,不知不觉地对生活的状态感到枯燥。最初只是对乏味的课本知识反感,慢慢地演变成了对命令的抗拒,进而导致对欲望的放纵,悲剧愈演愈烈。后来,我还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逃课,彻夜不归。当初以为,学习是天下最痛苦的事。每当放纵的时候,总是自问,既然可以快乐,为什么不去快乐?现在看起来, 那时候的自己无非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低级动物罢了。针对这些,孩子的去向决定权在家长手里。生存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己的颓废和反叛自然而然地跟父母对我一直以来的压倒性的命令联系在一起。还有父母之间的矛盾战争,我对家的概念就是一个提供食宿的场所。这些惨淡的回忆,让那时的我对于世事冷漠处之,对于生活很失望,很消极。
来自互联网的美国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近期美国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对467名年龄在16岁到25岁之间的高中辍学者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并非是成绩糟糕的学生或调皮捣蛋者。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属于学业上的失败者,但他们中超过60%的人离校时,各科考试的平均成绩均保持在C或是更高的水平以上。近一半的人表示,他们是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觉得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所以选择退学。一位辍学者表示:“老师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是否能听得进去。”另一位辍学者说:“当时没有什么人能让我继续心甘情愿地留在校园里。”还有辍学者抱怨说:“在课堂上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他们让你在学校里学这学那,而这些知识在你日后的生活中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该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约翰·布里奇兰德表示:“这些中途辍学的孩子在接受调查时,显得既有口才又有能力,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本希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医生、护士、工程师或是宇航员,但由于整天面对毫无灵感和吸引力、时常混乱无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最终选择退学。他们中有的人中学入学考试分数很高,他们只不过是在精神上产生了很强的厌倦感,觉得在课堂所学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及今后的职业前景没有任何联系。”
该报告建议美国联邦及地方政府尽力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让学生家长也真正关心此事;同时创建针对有辍学危险的学生的早期预防系统。该报告还呼吁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将法定辍学年龄提高到18岁。据悉,美国目前大部分州都将青少年强制性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龄上限定在了16岁或17岁。
某县初中生辍学调查报告:通过走访、询问的方式对某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在校生共400多人,其中初一学生260多人,初三学生只有140多人。该校一位任教多年的老师说,这样的班级人数结构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初一入学一般可编4个班级,到初三时只剩2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初二时就辍学了,辍学率在54%左右。一名该校已经辍学的学生说,他在初一时全年级共有240多人,到初二时辍学的学生就已经很多了,最后仅有100多人参加了中考。另据了解,县里的其它乡镇中学学生辍学情况都和该校相差无几,辍学率少则在40%左右,多则高达60%。
在清苑县内抽样调查的饭店、理发店中,询问了几家饭店的20名服务员后,发现有9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45%;几家理发店的10名理发员中,有5人是辍学初中生,占总数的50%。虽然国家出台了利农、惠农的“三农”政策,使农民的收入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上。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虽然国家刚刚全面免除了农村学生的学杂费,使大多数农村贫困学生重返校园,但还是有少部分的极度贫困家庭力不从心,交不起那微乎其微的供孩子买纸笔用的工本费,而只能选择让孩子辍学。
原因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在各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由于有些学生自身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会厌学,从而导致逃学、辍学,慢慢自动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另外,一些身处偏僻农村的学生或不堪上学的路途遥远,或是因为冬天寒冷不愿来回奔波而选择辍学;二是由于师资力量弱。有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低,对一些学习成绩不佳又难以管理的学生往往不理、不管,态度冷漠,只要他们在上课时不捣乱,做什么都行。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而且会产生极坏的影响。三是由于学校和教师千方百计地为了提高升学率,大打题海战术,还要假期补课,致使学生“两眼一睁,学到天黑”,最后不堪重负,导致辍学;四是家庭原因。家庭的变故如家长的吵嘴、打架乃至离异,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孩子灰心沮丧,敏感自卑,精力难以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
还有比较特殊的原因,问题完全归咎于孩子和家长的矛盾。我那时有一种典型的自大心理,用现在的语言表达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与封建和迂腐做斗争,这是抒发个性的最佳方法。那时什么事没做好就会被父母骂,所以就标新立异,证明自己,表现自己,不和别人走一样的路,不和别人做一样的事,不和别人用同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因为家长的专制,却不给孩子确切的理由。我想,如果那时我能认识到家长是友善的,并不是独断专行的专制,说的话有时也是正确的,那么我也不会为了一点点的“光彩”而与众不同。
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认为上学出来不包分配,就算是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确认识。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不反对孩子辍学的原因是认为“读书无用”,反而劝孩子不要学了。我在跟几个辍学初中生家长的谈话中,发现了“厌学”和“读书无用”背后隐含的辛酸和无奈。他们说:“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这可能才是家长“读书无用”观念的真正含义。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极坏的负面效应。
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股经济大潮也同时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市场经济,通过耳闻目睹,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萌发了发财致富的念头。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急剧转变,一方面是我国各行各业大量缺少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又很难就业,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对个人前途的取舍,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不如尽早走向社会,早赚钱,早致富。
可以看出,不管经济是落后还是先进,在青少年阶层普遍会有辍学现象。事实上,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关键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如何培养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等等。通过和几位孩子的父母交流,我发现他们对孩子的引导也是盲目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无从下手,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其实,老师也未必就能做好指引孩子前进方向的路标。老师,只是肚子里装了一些与课本对口的知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没有丰富的经验又谈何容易。
事在人为,贵在坚持。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先去了解他,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和老师交流,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表现和思想素质,又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能有效地扼制不良行为的发展,切忌在孩子性格怪异的青春期粗心大意,放任自流。其次是用行动去触动他的内心,然后再去和他交流,培养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就是在交流中也要注意掌握窍门。一是要以诚信为本,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撒谎。要避免重蹈覆辙,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家长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如果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二是和孩子交朋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许多家长始终放不下架子,特别是一些当领导的家长,在外面是领导,回到家也处处盛气凌人,以领导自居。其实,孩子们并不这么看,你是他的家人,你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他们一清二楚,又何必在他们面前摆谱呢。对孩子应该有诚恳的态度和宽容的心,与孩子一起运动、健身,经常和他们交流,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向他们倾诉。这样,孩子对父母就会有一种责任感,父母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孩子们就会喜欢和家长倾诉,也会把他们的疑惑拿出来和父母一起分担,使家长与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沟通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对于孩子的意见不要直接扼杀,而是仔细跟他讲解其中的利弊,况且孩子的意见不一定就是错的,曾有一个美国药品商人濒临破产,就因为听取了14岁的孩子提出的意见,采用薄利多销的商业手段,才让自己的事业得以挽回。可见,孩子的意见有时也是理智、可行的。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长篇大论地谈那些大道理,诸如好好学习受用终生,奋斗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等鼓励的话语,孩子已经明白了,你再去重复,得到的只有孩子的反叛,你还没开口,他就捂起耳朵叫你走人。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去努力,都是怕苦,怕累,年少贪玩,图一时快活。家长的说服教育要以具体的事件为主,孩子才能对你的话感兴趣,当把身心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培养好了,家长面对的问题则是对孩子涵养的提升,笔者感觉提升涵养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高层次的人多做交流和学习,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现实,多了解这个世界,知道自己欠缺什么,然后再去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有人呕心沥血,却终无所获;有人讲求方法,终成大器;有人埋头苦干,却只是死读书的书虫;有人如鱼得水,深得读书三味;有人深陷其中,苦不堪言;有人入木三分,乐在其中;有人满面尘土,步履蹒跚;有人意气风发,洒脱自如。西谚说:愚笨的人熬过痛苦,忘却经验;平庸的人以自己的痛苦换取经验;聪明的人借他人经验以自用。事实上,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盲目的让孩子去呆板地学习,最终结果只会是固化了思想,封锁了孩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前车之鉴还少吗?
笔者有幸读过一篇关于教育的报告文学,感触颇深,其中有一个故事:在一堂政治课上,政治老师问同学,如果你捡到10元钱,是交给失主还是私吞?所有同学都回答说交给失主,可有一个男孩却说如果找不倒失主我就私吞。结果,这个男孩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这个男孩,其余的人说的都是违心话,只不过他们都认为真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也许他们平时很坏,但在老师面前却装出一副很好的样子,这是一种可悲的双重人格。我不敢设想他们在今后的漫漫人生旅途中,这种人格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不要有虚荣心,可这不就是一种往脸上贴金的自我赞扬行为嘛。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外籍英语老师让全班同学写篇英语作文,题目是《我的母亲》。所有的人都写得很流畅,因为从小学到中学,这个题目的作文他们不知已写过多少遍了。然而,这位外籍老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用一种陌生的并带有几丝怜悯的眼神扫视了全班同学,然后用手指点着目瞪口呆的学生们说:“你们所有人都长着同一个脑袋吗?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虐待过你们,没有好吃懒作吗?难道你们的母亲都是那么完美无暇,没有任何缺点吗?难道你们对你们的母亲就没有一点点遗憾和怨言吗?”原来,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写出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他们又是多么爱自己的母亲,完美得毫无瑕疵,就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因为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是这么写的,对母亲的不满也许有,但他们不会写在作文里,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的思想情感,服从公共套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许多人第一次撒谎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写日记的情形,老师要求每天写一篇并且上交检查。每当写日记的时候,我都因为题材的选择而难以下笔,原因是如果我写了对现实的不满,或者跟某某打了架,或者说对异性朦胧的迷恋,就会被老师请去谈话,即使不去,也会有被人抓住小辫子的感觉,所以我们的日记本上,素材大致都是伟大的理想抱负和对老师和伟人的崇敬,简直就是千篇一律的歌颂文集。等到我能够把日记和作文的含义区分开来的时候,我很奇怪那时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水准,难道让学生把隐私写出来,然后供他评价是件很快乐的事?以致我现在对写日记还有怯懦的心理。有一个教授在他的博客上痛心地写道:我写作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的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那些词调没用,但从文学的角度看,他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义,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语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
乌申斯基说:“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伸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赫胥黎说:“每一个懂得如何读书的人,就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增进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使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爱因斯坦说:“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三毛说:“学问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领悟、凡事之涵养的体认——而不是做一架‘读书机器’”。
这些振聋发聩的雄韬伟略,本该深入人心,但此刻却成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我想,这是值得人们沉思和反省的。
素养的培育
对孩子素养的培育,笔者认为,素养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习惯。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就会渐行渐远。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决定人的命运甚至主宰人的一生。确立目标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踊跃尝试的习惯,和睦相处的习惯,勤奋好学的习惯,持之以恒的习惯。着力培育孩子的这些习惯,对于他们而言是受益终身的。
第二类是心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们,他们既有年轻的活力,又有少年的稚气,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仅有几步,特别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
第三类是能力。能力如同肢体一样与人如影随形,掌握好心中的欲望,说话的分寸,为人处事的技巧,都是一种能力,而让孩子拥有这些能力则是一生中给他的最大财富。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坚韧的毅力,应对变化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第四类是个性。个性是创新活动的生命,营造一个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使个性发展,开发创造力,是提高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良好的个性我们要积极鼓励,而对于不好的个性则需要提出建议,促使孩子去改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就要活出个精彩,这是对个性最美的诠释。独立自主的个性,从容果断的个性,坚定执著的个性,谦逊诚实的个性,豁达开朗的次考不上,考三次。反正有爹妈供着,只管考就是了。只要他们高举着学习的旗帜在父母面前舞动,这些将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们,就是豁出老命也要让子女“安享天伦”。在家长眼里,只要他们没工作没结婚生子就是孩子,是孩子父母就该养着,他们就可以从父母那里揩油,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父母一旦承担起无限责任,子女就会逃避对自己的责任,永远躲避在父母的羽翼下,结果是这些人成了永远也长不大的侏儒。其实孩子未必没有能力去独立生存,可是过惯了娇生惯养的舒坦生活,谁还愿意去尝试生活中的狂风骤雨呢?个性,机智幽默的个性,外圆内方的个性,标新立异的个性等等。
教育观念需要质的改变
最后,我想说一下教育观念。有人说,中国的父母不如狐狸,原因是狐狸一旦长大,老狐狸就会把小狐狸赶出家门。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了就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能靠父母养活。小狐狸一旦被赶出家门,就别想再回到这里,而我们的父母不但对孩子承担无限责任。还有没完没了的义务。从独生子女这一代开始,愤青已经不再是潮流,奶嘴成了这一代人共有的特征。
有那么一批考试族,高考的、考研的、考托福的,一次考不上,考两次,两
做父母的一定要从小就开始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处事能力,这并不是说可以任其随波逐流,而是不能纵容他的任何对身心不利的行为。
在这瞬息万变的年代里,孩子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的挑战,我们总说,无论什么样的比赛,最可悲的是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确立一个目标,为孩子打造一个梦想,那么在前行的途中,便会少些迷茫和恐惧,多些达观与勇气,要让孩子自身的变化适应生存的空间,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识,那就是对学习无尽的渴望,而家长作为指引方向的路标,要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它只有一只眼睛,原本应该长着另一只眼睛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一个裂开的洞;在同一边,它的耳朵也没了;它的左脚看起来似乎曾经受过严重的伤;它的尾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残余的一小节,不停地摇晃、抖动着。如果忽略它头上和颈上覆着的伤口,“丑陋”本来可算得上是一只深灰色斑猫。每当人们看到“丑陋”时,第一反应就是:“那真是一只十分难看的猫!”
尽管所有孩子都被警告过不要去碰“丑陋”,但他们还是会向它扔石块;在它想进入他们屋里时向它喷水;或者在它不肯离开时把门狠狠关上,把它的爪子卡在门里。对于这些。“丑陋”表现得非常宽容:如果你向它喷水,它会一直站在那里。任凭身体湿透,直到你放弃:如果你向他扔东西,它会走过来,把瘦长的身体蜷缩在你脚旁,让你知道它已原谅你。
每当看见小孩,它总会飞快地向他们跑去,绕着他们喵喵地叫,还会用头轻轻地蹭他们的手,企求得到一点爱。如果你抱起它,它就会立刻舔上你的衬衣、耳环以及一切它能碰到的东西。
有一天,“丑陋”想与邻居家的爱斯基摩犬分享它的愛,却没能得到友善的对待。它被抓伤了,伤势很重。从房间里远远地我就听见了它的尖叫声,我飞奔过去想要帮它,但已经迟了。当我来到它躺着的地方时,“丑陋”那可怜的生命显然已快走到尽头。
我抱起它想把它带回家,我可以听见它在困难地呼吸喘气,感觉到它在我怀里不住地颤抖。忽然,我感到有东西在拉拽和吮吸我的耳朵,一种熟悉的感觉。垂死的“丑陋”忍受着巨大的痛楚,正努力舔着我的耳朵。即使是在痛苦地挣扎,这只难看而又伤痕累累的野猫也还在乞求一点点的感情。或者一丝怜悯。
在那一刻,我怀里的“丑陋”变得无比美丽。它从未想过要咬我、抓我或者挣扎逃离,一次也没有。它只是抬头看着我,不断舔我的耳朵,带着全然的信任。它相信我能减轻它的痛苦。
在我走进屋子之前,“丑陋”在我怀中死去。但之后我仍抱着它,在门口坐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只小小的流浪猫,满身伤痕又有残疾,却令我懂得了纯洁的真正含义——全身心地去爱。我相信,“丑陋”对爱的理解已远甚于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它教给我的是我即使读上一千本书或听上一千场讲座也学不到的。因为这一点,我将永远感激它。它的伤痕在外面,而我们的伤痕在里面。现在是时候了,我应该继续向前,学习如何真诚深切地爱与被爱,不惧任何伤害。
【丑陋的中国人书评】推荐阅读: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09-30
丑陋的天使优秀作文12-07
中国人的春节的英语作文07-10
中国人的柏杨名言06-09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知识09-09
中国人的礼仪和禁忌11-16
包容的力量读《中国人的品格》有感07-25
陶渊明:中国人的乡村梦12-11
中国人不得不知道的春节习俗07-26
美丽的中国我的中国梦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