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推荐8篇)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篇1

在我的作文教学中,部分语文功底薄弱的学生对作文有着厌烦情绪,把写作文当成负担,觉得在作文中没有话写,写出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记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

1、阅读和作文是相通的,培养作文能力,一靠多读,二靠勤练;

2、指导学生勤记读书笔记。记笔记也是一种写作,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着直接意义,最好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二、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创设情境,营造放飞空间。对新鲜事物好奇与好问,是学生的天性。作文教学可以利用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细致观察。这样,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

2、积极评价,激发表达欲望。学生都是好表扬、爱模仿的。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评价,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3、注重生活实际,放飞理想和希望。生活与语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习作中,倡导向生活开放的习作素材观,指导学生习作要重视生活经历,从生活中去摄取。

三、加强指导,让学生高效率的写作

1、要认真审题,把握好文章的方向。

2、确立文章的主旨中心,主旨中心要结合实际,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或给人以启迪,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3、围绕中心选材,所选的材料一定要为主旨中心服务,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组织材料列提纲,提纲视其时间而定,可详可略,但一定要注意,必要的步骤一定要说清楚。

4、文学体裁的确定,表达方式的运用。

5、修辞手法的选取,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最合适的修辞手法。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篇2

目前, 对于表现性评价有着不同的定义, 李永珺老师认为, 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是表现性评价.[载《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2页) ]李金亏老师认为,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取得的发展成就的评价.[载《语文学习评价研究》, 2003 (35页) ]而威金斯则强调:“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活动, 或制作一个作品以证明其知识与技能等, 即主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表现其所知与所能.”……毫无疑问, 表现性评价强调“实作”与“表现”.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和长处是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是对某个学习领域、某方面能力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践与表现的能力;不仅评价学生的记忆、认知能力, 更关注非认知因素, 如与人合作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等, 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与我们新课程提倡的评价要求不谋而合.那么,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 笔者根据一年多的实践研究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表现性任务不是单纯让学生进行游戏, 也不仅仅就是一个活动, 其目的是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它应该涵盖多方面教育目标, 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情感、态度等.

1.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基本原则

我们在开发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原则一:确保表现性评价任务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

原则二:确保表现性评价任务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原则三:确保评分规则的可靠性、公平性及真实有效性.

2.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的类型

在教学情境下常用的表现性任务有:结构化表现评价、口头表述、事件性任务、模拟性任务、作品、项目等.设计者可以根据所要评价的技能特质来决定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任务形式.

(1) 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是在标准的、有控制的条件下, 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同一系列的任务进行操作, 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多用于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的某种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少数具有一定操作要求的内容可以采用这种评价方式.

如:二年级学习“位置与方向”以后可以设计让学生“画画郊游路线图”.四年级学习了“长方形周长与面积”之后设计一个“我为学校设计美丽的花坛”.

(2) 口头表述任务的设计通常只要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一般用来判断学生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定律、关系以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容易设计和实施, 因此这是一种常用的形式.

如:在二年级上册初学乘法的时候, 设计以下任务来考查学生对乘法概念的掌握程度:

我们正在学习乘法, 你的同桌不明白4×3=12是什么意思, 你将如何向她解释?

(3) 事件性任务通常是用来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这些任务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

如:三年级学习“统计图”以后, 设计一个“可怕的白色污染”调查统计活动, 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询信息, 也可以调查自己所在城市一个月的各种白色污染 (泡沫饭盒、油纸袋、食物包装盒等) 的数据, 寻找一种方式记录各数据.然后提交一份统计图, 最后围绕白色污染开展一次预测交流活动.

(4) 模拟型表现性评价力图使评价任务总体上或部分与现实情境中的任务匹配.例如, 不具备在实际情境中操作时, 教师可以设置虚拟的情境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现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了“面积单位”以后, 设计一个“测量卧室的面积”的模拟任务.由于教学中没有足够的学具, 给真实的任务操作带来很多困难, 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模拟操作过程, 以此来评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实际掌握情况.

(5) 作品任务是表现性评价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其中涉及学生的学业能力、交流技能和思维能力结合的多维度评价.

如: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后, 让学生设计一个最为合理地“香烟包装盒” (10包烟) .

二、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一般步骤

1.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情境

现行教学理论认为:“表现性评价中的任务是指有一定情景的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具体的固定的答案的问题.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就是设计表现性任务.”

如:2008学年第一学期初, 我和其他4位实验教师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 共同探讨合适的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在确定表现性评价任务时, 我们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任务情境应对现实世界是有意义的, 即要能引起学生对实际应用价值的认识;二是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拥有现成的资源, 即是存在于学生周围的真实的主题;三是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应该可以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据此, 我们发现并确定了一个项目:学校绿化面积的测量.

2.对操作性任务的学习结果作详细的界定

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已经对预期学习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那么可以直接从中挑选需要使用表现性评价的学习结果.如果教学设计中没有提供表现性的学习结果, 就需要重新考虑是否需要测量有关的学习结果并对必要的表现性学习进行界定.

3.确定评价的重点

表现性评价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由于每次教学及评价的具体目的不同, 所以表现性评价的重点也会有所变化, 有时会侧重过程, 有时会侧重结果或作品, 有时可能两者并重.评价的重点应主要根据表现性任务的特点来确定, 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4.选择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价中, 对过程、作品的观察、记录和评分常采用以下方法:系统的观察和轶事记录、行为考核表、评定量表、作品集或档案袋 (portfolio) .其中档案袋即可作为表现性评价的观察、记录和评分手段, 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相对独立的评价方式. (1) 系统的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下通过观察学生获取关于学生表现和结果的信息进行评价. (2) 轶事记录是指在观察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对被评价者的行为作描述和诠释. (3) 行为检核表是提供一个被评价者表现及作品中可测量的各维度的列表, 供评价者对各维度进行简单的“是”或“否”的判断. (4) 评定量表在判定过程和作品时所起的作用与行为检核表类似,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评定量表是对学生表现出的评价要素进行更为精细的程度判断, 而不像行为检核表那样简单地使用“有或无”的判断.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表现性任务选择最为合适的评价方法.

5.调整表现性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单一出现的, 它需要根据表现性任务情境的不同合理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 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为减少误差以及评价者的主观偏见, 使表现性评价更加有效, 同样需要在过程中不断调整评价方法, 或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

三、对表现性评价的几点思考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对表现性评价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更加驾轻就熟, 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小学各年级建立一套较为合理地表现性评价任务资源库有利于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更能充分地发挥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2.表现性评价中, 对过程、作品的观察、记录和评分等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 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们认为建立一套合理地评价模式, 有助于老师们评价活动的开展, 同时也能节省一定的时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教学情境下常用的表现性任务比较多, 如:结构化表现评价、口头表述、事件性任务、模拟性任务、作品、项目等.设计者必须根据所要评价的技能特质来决定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任务形式最为合理,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和调整.

4.表现性评价中对操作性任务学习结果的界定至关重要.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立足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结果四个方面来对学生予以评价.但表现性任务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 判断这个任务完成的质量涉及较复杂的因素, 如果对这些因素的认识不清楚, 就会导致表现性评价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5.我们不提倡在数学学科的各个领域都使用它, 要选择那些传统的、学业评价难以评价但最能发挥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最适合使用表现性评价的内容.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就是开发、设计与合理使用表现性任务,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 确定评价重点, 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 才能真正发挥表现性评价的独特作用.其实, 不管何种评价方式都应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游离在教学之外的.只有评价与教学浑然一体时, 评价才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重要的、及时的反馈.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表现性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1) .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6 (1) .

[3]唐晓杰等.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6 (1) .

[4]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 (1) .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篇3

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学效果、测评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和课程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课程,需要采用与高职英语教学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以便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过程性评价中的表现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发挥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也称为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属于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完成反映真实情境的实际任务或学习任务,从而展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各方面能力的应用,然后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以便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种评价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是对学生的能力和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其目的是测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过程、重视实践、关注个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而不是为了划分等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能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是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内容的权重。表现性评价并不排斥分数,可以计分评定,但评分标准的设定要符合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正处于重要的改革进程之中。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正在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中也包括英语课程的改革。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职业紧密相关,其课程方案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构成;其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转换为主题学习单元,以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理念,与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构想非常相符,比较适用于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

英语教学中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已开展多年。20世纪80年代,国外外语教学中就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设计,90年代任务型教学途径成为英语教育的国际主流。2001年,中国制定了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教学方法的《英语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方式开始在中小学推广运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高职英语是高等教育中特殊层次的教学,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能力需求,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以任务型方式实施教学,并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加快学生的进步。将表现性评价方式用于任务型的英语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测评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揭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一)确定学习任务

表现性评价是以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具体行为表现为依据进行评价,需要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比较有意义的任务,从而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非常严谨,既要符合真实情境,能够有效展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化和发展,并且要便于进行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自己设计任务,也可以从教材中进行选择,但一定要综合考虑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1.任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任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要重视提高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实践能力。(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设计任务时要尽量从生活或工作的真实情境中取材,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现来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3)任务要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认知和交际活动,如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协商和传递等,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清楚地认识英语学习和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任务的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过程为重点”“以合作为途径”“在应用中学习”等教育原则和教学策略,既要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又要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

2.英语教学的任务类型

适合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有许多类型,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设计。英语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结构性表现任务:指教师精心设计并相对比较简单的英语技能训练任务,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判断学生对某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状况。(2)口头表述任务:要求学生以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训练任务,如英语演讲、讨论、辩论等。通过对学生口头表述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3)情境模拟任务:指局部或全部模拟真实情境而设立的表现性任务,学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外宾接待、会展、会议、产品介绍、撰写求职信件、阅读产品说明书、招聘面谈等活动,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英语口语能力、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4)创作作品任务:这类任务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创作一首短诗、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件物品(如海报、名片)等。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项目开展研究,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完成某个特定的研究项目,可以考察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以及其它方面的能力及素质。

(二)设计教学情境

选择和设计情境时,需要考虑任务的特点和表现性评价结果的用途。如果某项任务在教室中难以进行,那么教师就要特别创设一种情境,增加这项任务的自然情境,以便于观察评价。此外,还要注意实施任务的条件,即时间、地点或需要使用的设备用具等。在英语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为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种技能的运用,可以是口语实践,也可以是书面交际。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时,要考虑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

(三)制定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表现性评价标准,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因此,必须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可观察的具体行为,以便制定评价标准。为方便观察和判断,评分标准的项目不宜太多,一般限制在5~15项之间。对评价标准要进行描述,尽可能为每一个标准提供一个具体的、容易操作的分数量表,用可观察、可测量和可量化的学生行为或成果特点予以评定,避免用含糊不清的字眼来描述。可以采用检核表(checklists)、表现清单(Performance Lists)、量表评定(rating scale)等。

评分方式可分为整体评分和分项评分两种类型。整体评分就是在所有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总分;分项评分则是根据评分标准逐项评分。整体评分法的优点是评分速度快,缺点是交流评价结果时难以说清学生的不足在哪里;而分项评分法能够提供精确的评分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设定评分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学生的参与有助于他们了解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学习要求,使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发挥评价作用

通过真实性评价,可以测知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发展状况,从而为教师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安排提供依据,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产生成就感,从而建立信心,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让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结果可以是评语、等级或分数,也可以是几种形式的结合。评价结果主要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可以采取交流、讨论、反思等方式来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把下一次任务完成的更好。同时也要注意通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来促进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不断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得到不断的改进。

四、结语

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适合于教学需要的表现性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客观评价,既可以测评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也可以测评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值得在高职教学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Popham,W. James.Classroom Assessment:What Teachers Need to Know(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 译丛主编:董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2]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罗少茜. 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

[4]张咏梅,孟庆茂.表现性评定及其相关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5]盛湘君.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研究和实践[J].学术论坛,2005(5).

[6]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篇4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有对原理方法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仅在教学结束后通过纸笔测验可以对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学习任务进行测量,但对信息技术课非常重要的操作技能及与其他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相关学习结果的评价,纸笔测验难以胜任,而必须借助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概述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

二、表现性评价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点

信息技术课程注重评价的是学生的具体操作技能及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来,利用纸笔测验是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的,而必须借助于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运用于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以下的优点:

1.能评估传统纸笔测验无法评价的复杂学习结果和技能性学习目标;

目前,笔纸测验在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而表现性评价通过设计恰当的真实性评价任务,能综合地考察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技能解决问题能力,能更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2.能对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技能提供更自然、更直接和更完整的评价。

学生在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时,需要根据教师设计的任务进行分析、搜集和表达,而表现性评价可以记录这一过程并能自然的、及时的给予更完整的评价。

3.能通过明确学习和使学习更具意义性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表现性评价中,对预期的学习结果进行详细的界定,在确定了需要评价的表现性学习结果后,再对这些结果用操作性的术语进行更具体的界定。从而来明确学习的目标,使学习更具有意义。

4.鼓励学生将学习运用到现实生活情景中。

表现性评价强调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反映的是问题解决与学习的真实面貌。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

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自觉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因此,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更利于鼓励学生将学习运用到现实生活情景中。

三、表现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步骤

表现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主要分为四步: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设计表现性评价等级。

(一)依据学习目标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对预期的学习结果进行详细的界定,那么可以从中直接选择需要使用表现性评价的学习结果。据此对表现性的评价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例如:如果要求学生经过文献查阅,选定某一名人或英雄人物进行研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研究结果,制作一份关于该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则确定评价目标时,不仅应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还应对作品中体现出的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小组合作情况甚至口头报告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依据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

表现性评价要以真实世界的情境呈现来激发学生的实际表现,所以在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时,除了要明确采用何种评价形式、包括哪些评价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可以有纸笔测试、识别型测验、结构化、模拟型、任务样本、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任务六种。一般情况下,纸笔型表现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应用知识技能的评价,区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鉴别型测验包含真实程度不同的各类情境:最简单的可能仅仅要求学生识别某种工具、设备、软件并说明其功能;稍微复杂一点的可能是呈现给学生某个具体的操作任务,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以及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步骤;更复杂一点的可能是让学生识别或测试一个有问题的程序、软件,分析出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是在标准的、有控制的条件下,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同一系列的任务进行操作,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构化的表现性评价多用于职业教育中对受训者某种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评价,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只有少数对操作的熟练性、精确性有一定要求的教学内容适合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模拟型表现性评价力图使评价任务总体上或部分地与现实情境中的任务匹配。例如,在不具备上网条件或上网会导致很多负面影响时,教师设置虚拟的网络环境

并以此评价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操作或利用各种服务和功能的能力;在真实的设备非常昂贵或容易损伤时,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模拟的各种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各种仿真性的操作等。(真实)任务样本要求学生完成要测量的完整真实任务中的代表性任务样本。真实任务样本包括完整的真实任务中最关键的部分,并要求在控制的条件下完成有关操作。例如,考察学生“利用某个已有数据库辅助学习,开展专题研究”的能力时,就应要求学生经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环节,包括就某个专题检索、甄别和筛选有价值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排序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或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利用数据支持或驳斥某种观点等。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任务是表现性评价最复杂的类型之一,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任务需要学生解决非结构性的现实问题,或制作独特的作品,或两者兼有的任务,其中涉及学业能力、交流技能和思维能力的结合。

评价的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及本校的条件而定,但要选择代表重要学习结果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概念的任务的内容。

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注意:(1)科学性。设计的问题情境在文字表述上要清晰、明确,不能带有歧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2)目的性。不同的评价目的,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完全吻合评价目的。(3)难易适当。设计的问题情境不能难度太大,也不能过于容易。只有难易适当,才能有利于评价目标的实现。(4)真实性。设计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开放的、真实的,对于纸笔测试中出现的虚拟问题情境,也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将评价置于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才能真正地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迁移的能力,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是真实的。

(三)依据表现性评价目标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教师进行评价的工具和依据。明确的评价标准能够使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保持客观性,减少主观性和盲目性。如果是多位教师对同一问题情境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增加信度。对于学生而言,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使他们反省自己的学习,并为提高学习能力制定计划。可见,评价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为了使评价标准更为有效,在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可观察的术语详细界定学生的预期表现,并对评价结果的使用进行

描述。

(2)将操作的观察维度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为过程或结果的评价提供清晰、明确的标准。

(4)尽量选择最相关、最真实的任务情境。

(5)当使用结构化的操作情境时,应提供清晰、全面的指导语。

(6)在观察、评价和记录被评价者的表现时应尽量客观。

(7)在各种情况下观察被评价者的表现并尽可能使用多种观察方法。

(8)在观察后要尽快做记录。

(9)使用清晰、相关和易于使用的评定方式。

(10)根据评价结果的使用目的选用合适的计分程序,例如,使用整体性评价来对表现和结果进行整体评定;用分析性计分为教学提供诊诊断信息。

(11)告知学生用以评价其表现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12)用其他成就证据来补充和检验表现性评价。

(四)设计评价等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目标评价等级的确定首先要明确采用何种评价形式。评价形式不同,所设计的评价等级也应不同。如纸笔型表现性评价等级一般有标准答案,拓展性研究性学习任务则一般可分为优秀、良好、可接受、不合格等等级。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或学业成果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运用,不仅为学生展示和证明自己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进步提供了机会,也为信息技术教师真实地了解学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作为当今教育评价的潮流,它也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但是,表现性评价并非尽善尽美,也有诸如效度与信度低、花费时间长、过程烦琐等劣势,而且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着设计技术不成熟等缺憾。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能用表现性评价替代其它一切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要配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妥善灵活地运用它,最好能将其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建构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苗逢春

表现性评价 篇5

面对真实或模拟的任务时,被评价者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创造性方案来解决问题,即建构一种原创性反应,因此,被评价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对这一过程的评价也就是评价被评价者真正掌握或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即是运用的这一原理。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要完成的一般是比较复杂的现实或接近现实的任务,往往需要他们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因此解决问题时被评价者依靠猜测或答题技巧的成分较少,所以,运用表现性评价往往能够测评被评价者实际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4科学地使用表现性评价 篇6

我们学校虽然在城镇,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所以说算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小学在课堂教学中也会越来越多地用到表现性评价,现对此谈一谈我的粗浅认识。

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对学生的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评价方式,它可以衡量一个学习者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它打破原有的成绩评价方式。具有灵活性、评价方便、容易操作等性能。从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评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其中表现性评价尤为重要,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

首先,表现性评价要适时、恰当,不能形式化和套路化。不能简单地说:“你真棒”(有的甚至在高年级和初中都还在讲)、“你说得对”、“你讲得太好了”,要根据具体的情景作出恰当的评价。

其次,评价的方法要多样。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根据需要,我们可以采用口语评价、体态语评价、实物评价、符号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来激励学生。

再次,评价时要把握时机。把握时机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评价,能迅速矫正错误认识,强化正确认识,使其顺利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面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提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出及时、公正、恰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树立了信心。

最后,我觉得评价的语言要“幽默”。我想:这种幽默的评价语言对有效的开展教学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篇7

一、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所谓表现性评价, 是指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等方面的评价。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在1992年对表现性评价提出了一个概括性定义:“它是要求学生创造出答案或产品, 以展示其知识或技能的测验。”可见,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性评价, 它关注的是学生做了什么, 而不是知道什么。评价者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 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内容、技能水平以及情感等诸方面给予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决定了它将在高等院校学生的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中发挥独特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激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中去。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一方面是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因此, 表现性评价, 能大大激励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多多操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二, 能够考察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情况, 尤其是能较真实地考察学生的高级语言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传统的纸笔考试依据统一标准评价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却无从考察。表现性评价则运用多重评价标准, 对学生学习过程展开评价,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地加以纠正与指导, 提高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保证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三,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 学生自始至终都很清楚评价标准,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师由于将表现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因此学生能及时而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 可以做到什么, 并明确以后前进的方向,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表现性任务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中的运用

1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教师在开展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 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就是设计或者选择一个适宜的表现性任务。一个好的表现性任务, 是一种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一般而言, 好的表现性任务要符合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而不是“唯一正确答案的选择器”。第二,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第三, 具有操作价值。

设计表现性任务, 有一定的步骤可以遵循, 下面试以交际与口才中的即兴讲话这一教学目标为例, 对设计表现性任务作一简要的阐述。

在《即兴讲话》这个教学单元中, 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即兴讲话的一些常用技巧, 通过训练, 让学生具备即兴讲话的能力。那么, 围绕这样一个学习目标, 我们该如何设计表现性任务呢?

第一步, 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 熟悉即兴讲话的一般技巧, 具备一定的即兴讲话能力。

第二步, 创设一个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以小组为单位, 给出一个主题, 让学生即兴讲话。

第三步, 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 给出一个标准的即兴讲话榜样, 告诉学生这个榜样的关键特征是是什么。

第四步, 确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确定评价标准;明确告诉学生评分标准。

第五步, 评分。

2实施表现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 我们要考虑表现性任务的可行性。由于设计表现性任务是一件复杂的工作, 还涉及到任务实施的时间、地点、教学设备等问题。因此, 有些表现性任务无法实现预期的评价目的。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 虽然不需要设计太多的教学设备, 对教学地点等也没有特殊要求, 但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有些表现性任务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易如反掌, 而对于另一些同学来说则非常艰难。因此, 老师只有全面地考虑多种因素并对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才能成功地完成表现性任务。

其次, 我们还要考虑评价标准是否具有合理性。由于表现性评价具有多重标准的特点, 教师在开发评价标准的过程中会设计过多或过少的评价标准, 致使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评价标准时, 可以咨询课程专家或同行教师的意见, 结合表现性人以及学生的特点, 预期学生的行为表现, 从而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 篇8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在对传统测验方式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学生评价观——表现性评价。文章介绍了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和特征,论证了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的意义,并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语言行为表现性评价任务作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王莉(1972- ),女,山西太原人,陕西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81-02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阅读课程的教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很多情况下,阅读课成了精读课、语法课、翻译课或自修课。本文就阅读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和设计表现性评价,改进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试作了一些探讨。

一、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及特征

(一)表现性评价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在对传统测验方式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学生评价观——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也可译为行为表现性评价)。

Stiggins认为,表现性评价就是提供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的任务,要求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创建出符合某种特定标准的成果或作品。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定,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学生执行操作时直接观察和评价他们的表现。

语言行为表现性评价是表现性评价和外语学习评价相结合的产物,它以语言学习任务为载体,对学习者在任务完成中使用语言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语言行为表现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它的目的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对整个语言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善于分析和运用知识、富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人。

(二)表现性评价的特征

表现性评价强调在不同时间和情境当中,必须选取真实性的评价作业或任务学习样本作为评价对象。学生通过整合其所学知识来完成这些作业。具体来说,表现性评价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的作业与真实生活情境相关。评价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使用现实中的问题,鼓励发散性思维,可以了解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实际技能的表现,是各种学习成就的真实评价。(2)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解决的问题方法(即答案)或使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单纯地选择答案。(3)指定的评定者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4)表现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进行的。评定的重点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实践中演示并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行为表现性评价的意义

表现性评价可以测定学生对真实生活中语言任务的反应能力,并且能预测出学生将来在真实语言情境中的表现。表现性评价比传统的选择填空式的评价方式能更有效地判断出学生真实语言能力。具体来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表现评价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过程操作性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第二,评价过程可以清楚地反映学生掌握所教内容的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第三,表现性评价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关注的是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反映的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公正和平等;第四,表现性评价中,学生了解评分标准,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有自主性,因此,学生在实践中方向明确,表现积极;第五,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第六,由于一些表现性评价的作业必须依靠小组合作实践才能完成,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概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第七,表现性评价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机会,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负责。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阶段:设计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根据阅读目标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活动、评价阅读目标达成的评价。

(一)设计表现性评价的任务

Herman,Asehbaehe和Winters(1992)提出了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的五个步骤,可以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参考:(1)确定教师的教学目标。(2)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和技能,并决定哪些任务适合于体现这些内容与技能。(3)确定任务对全体学生都是公平和无偏见的,可以使学生展示出他们发展的真实情况和实际能力。(4)确定选择以下三种可能会涉及的任务形式:一是真实性任务(Authentic Tasks)。这类任务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多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更多迁移的可能性。二是跨学科任务。(Interdiseiplinary Tasks)这类任务可以利用各个学科的内容,如数学、物理、文学等。三是多维度任务(Mu1tidimensional Tasks)。这类任务是一个“大型任务”,一般需要时间较长。对这种类型任务的设计需要事先精心的计划,划分几个阶段,以便教师检查督促。(5)详细描述所要评价的任务,以便使学生可以理解并应用于类似场合。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基本能够确定阅读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有以下几类:

1.真实性阅读任务。对于学生阅读水平进行表现性评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真实性阅读任务。真实性阅读活动是指为真实的目的,采用真实的阅读方式所进行的阅读活动。真实性阅读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阅读愿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本位任务。通过真实性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通过相关活动掌握课文内容。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的课文为例,我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在错误中进步。我们设计的具体任务是:

a.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in pairs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b.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each other what they have learnt from Kim.

3.话题本位任务。话题本位的阅读要求学生既要理解所学习的课文材料,还要浏览同一话题的其他相关材料,完成一个作品,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们还以该课文为例,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本篇课文的同时阅读其他相关内容的文章,或者上网检索有关英语学习的各种信息,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语言学习方法的报告,可以包括个人学习问题,解决方案;他人成功经验;专家建议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Project:Make a report about some effectiv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Requirements:Group work

Final product:Report

Resources:The text,books,or the Internet

Project log:Keep a note of what you do to fulfill the task.It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your final assessment

(二)阅读评价标准的确定

具体的阅读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每一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然后将目标具体化,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高职高专阶段阅读的目标是“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此外,高职高专的英语学习在培养文化素质的基础上,主要是满足社会对英语的要求。高职高专英语的阅读内容和表现性评价的标准应该依据社会企事业工作对英语阅读的要求为标准。

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Unit 2 “If you don't make mistakes,you won't learn!”这一单元为例。作者通过韩国学生金素静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学好英语。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勇敢地去说英语,不能害怕出错,要抓住机会与人用英语交谈,多多倾听人们的谈话。针对这样一篇阅读材料,所设定的目标不能只是信息的转述和确认,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情感态度、内心体验的有关评价。这篇材料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对待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学会在错误中进步。因此,这个单元的阅读目标是:(1)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转述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3)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将这些目标具体化后,就成了这个单元的阅读评价标准,即(1)能够表述作者的写作意图;(2)能够表述作者的情感态度;(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文章中的故事;(4)能够评价作者的行为与观点态度;(5)能够表述自己的情感态度。

(三)阅读评价活动的设计

1.阅读前诊断。阅读前的诊断对于表现性评价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始阅读前,要对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储备以及阅读策略进行适当的诊断。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背景激活,组织语言教学活动,不至于陷入无目标的盲目教学之中。

2.阅读中诊断。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行诊断是阅读评价的核心。阅读过程当中,教师没有必要总是打断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同时也可以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对阅读的感受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话中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可以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

(四)阅读目标达成的评价

课堂上的阅读活动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阅读活动,阅读目标达成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比如在课文本位任务中,对于范例课文所设计的活动的最终评价就是学生可以讲述Kim的语言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而在话题本位任务中,阅读能力达成的评价活动就是学生report的完成和成功表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行为表现,和传统的纸笔评价相比,表现性评价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能更直接、更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纸笔评价方式的必要补充,行为表现性评价运用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之中,将为英语阅读教学及其活动的评价提供新思路,弥补以往评价所带来的不足,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红冰.表现性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

上一篇:混凝土烟囱施工方案下一篇:解决问题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