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篇1

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理应胸怀天下,心系祖国,情牵人民,理应意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之重,理应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身边的弱势群体,紧扣时代脉搏,扫描社会万象,体验人生的苦辣酸甜。为了使我校学生更多地了解国情、市情和民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特推行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选题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旨,特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五位一体”进行了选题的设计,经学生和教师推荐,初步遴选出下列选题供大家选择。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调查当地非国有经济等发展情况,可以以某个相关企业为例,调查它的规模、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

2.调查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的农村或城市社区进行调查,了解近几年收入、支出等情况,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思考;

3.调查当地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存在问题,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某个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近几年收入等情况,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思考;

4.调查当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可以选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具体调查研究;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个案调查,选择当地一个或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相关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6.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史调查,对家乡经济社会发生(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的翻天覆地变化历史进程展开调查,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记载、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

7.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面临挑战调查,对自己所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及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调查,调查中可采取查看文献、走访、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还可以选择城乡结合部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治安问题、征地款项的发放使用问题、劳动力安置、人口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等等进行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 新时期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选择当地一至二个村进行调查,重点考察农村干部的选举产生过程中村民的作用以及选举环节的民主性、法制性,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9.城乡居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调查,了解、分析当地居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状况,分析近几年来普法教育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

10.了解当地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情况,通过到当地人大、政协、社区等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其中的问题。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对当地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状况和保护问题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

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调查,对当地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地方戏曲、地方传统艺技、地方传统小吃制作工艺、方言等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

13.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选择当地一二个文化媒体方面的企业,如剧团、电视台、电台、体育艺术演出团体、照相馆、婚庆公司等,调查了解其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知度调查;

15.寻找身边的平凡善者并进行采访。可选择我校师生中涌现出的学习雷锋的先进典型,也可以选择所在社区的平凡善者,然后进行个别访谈;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选择一个城市,调查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调查当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对策;

17.上海60岁以上老人生存状况调查。(要求结合具体城市的人口资料分析,选取某个街道、某个社区,加上实际案例观察和家庭访谈,了解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交往形态); 18.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调查和了解家乡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当地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各地和相关企业的对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9.设计或参与一次环保活动,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各地环境生态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近年来各地环境生态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的对策;

20.当地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利用新能源调查,了解你所在地区在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利用新能源方面的做法、举措和成绩及存在问题等;

21.上海市xx湿地(比如崇明县东滩湿地、南汇东滩湿地、九段沙湿地等)保护状况调查。22.调查各地人民群众的低碳意识、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 23.上海建桥学院节能情况调查。了解和分析我校在节能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成效及存在问题、挑战,并探讨有关对策。

六、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4.调查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对自己家乡的影响,为家乡借力“一带一路”政策发展献计献策。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5.新时期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调查研究,可通过走访、谈话、问卷调查等随机形式在你所选乡村或社区了解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状况、党内民主发展状况,了解农村和社区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及存在问题;

26.反腐败措施的实施效果调查,可通过走访、调阅当地文件、查阅新闻报道等方式,调查、了解我国近年推出的“中央八项规定”等反腐败措施的实施效果。

27.共产党员先进集体或个人案例调查,调查、了解、宣传当地各行各业近年来涌现出来共产党员先进集体或个人的事迹,写出调查宣传报告;

八、其他

28.本专业就业前景、趋势调查,通过走访等形式调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并写出符合调查报告;

29.公司(单位)招聘趋势、特点调查,采访公司在用人过程中对本人所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应对举措;

30.校友及成功人士创业历程访谈或调查,走访知名校友及成功人士,调查和了解其成长经历,从中得启发,找差距等;

31.创业之星之创业历程、经验访谈,寻找 1—3名当地的知名创业者进行深度采访,了解其创业之路,总结其创业给当代大学生的启发;

32、组团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或我校的志愿者服务基地提供志愿服务,然后总结志愿服务活动后的感受。

33.调研你自己或同学的家长,了解父辈的人生经历,根据他们的人生经历掌握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

34.调研几家国有企业,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谈谈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九、附加选题

35.我校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络情况调查与分析; 36.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理想调查; 37.关于志愿者活动的调查和体会;

38.我校学生对文明修身活动的认识和体会; 39.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

40.我校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学情调查)与研究; 41.我校大学生未来人生规划情况调查与分析; 42.我校学生家庭经济生活十年变化情况调查与分析; 43.身边好人好事访谈与调查; 44.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与分析。

说明:

1、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要,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亲自调查,认真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质量关系到每位同学平时成绩的高低,优秀的调查报告将进行公开的展示并编撰成集。

2、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可从其中选择一个选题,当然必须选择好切入点,切忌求大求全。也可以自行选择主题进行调查,但须经任课教师批准。

3、可自行组队,每组人数4-6人,确定组员之后选择一名同学作为负责人。每组选好题目后,填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项目登记表》中的前三项,经任课教师批准后方可正式进行调查。

4、调查报告要求:能运用《概论》课程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认识问题。文章必须主题突出、阐述科学、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5、社会实践论文的字数要求:

每组提交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同时每个学生都要写一份调查心得,字数不限。(专科学生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6、社会实践成果填写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项目登记表》上(该表可在课程网站上“社会实践”栏目中的“实践表格”中下载)。

社会实践成果以学术论文要求和格式书写。在论文中引用数据、资料、文献等一定要认真核实并对文献出处在文末的参考文献部分认真列举,如引用报刊必须注明报刊的名称、刊登日期、版面,如网站资料必须注明网站地址、刊发时间。论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

——副标题(宋体 小四号 居中,有则写,可以空缺)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宋体 五号 居中)摘要:200-300字(楷体 五号)

关键词:3-5个(楷体 五号 各词之间空一格)

正文(宋体 小四号行距1.5倍,上下左右页边距2.5厘米)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1]作者姓名.文献名称,文献出处,出版单位,出版时间或期号。(宋体五号)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项目登记表》的电子文档请于2016年5月20日前交给任课教师。此外,调查过程中请务必拍摄照片(照片中需要有调查成员)作为佐证材料。

8、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上海建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篇2

1、报纸专栏评论含义

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 一种传播力量, 一种社会存在,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生活内容发生重要的变化, 受众越来越重视表达自己的声音, 由受众广泛参与的专栏评论开始复兴。评论专栏也就是专门发表评论文章的固定栏目。在这些固定栏目里发表的评论文章被称为专栏评论。专栏评论是指在在报纸固定的版面, 特定的专栏中发表的评论。专栏评论是评论的一种, 它有固定栏目名称的, 定期刊发的、作者个人署名的、短小的新闻评论。

2、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及类型

(1) 报纸专栏评论的具体特点

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评论开始兴起之时, 就内容而言, 多半系综合性专栏, 如前述《人民日报》“今日谈”、《文汇报》“虚实谈”、《羊城晚报》“街谈巷议”皆如此。事实上, 现今专栏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财经、体育、时政、科技、法制、商贸、影视等等。可以说, 有什么样读者关注的专业领域, 就有什么样的专栏评论。例如:经济类有《中华工商时报》的“水皮杂谈”、《经济日报》的“财富随想”;体育类的有《中国体育报》的“体坛时评”;教育类的有《教育信息报》的“教育时评”等等。

内容的真实性。如今, 专栏评论日益注重用事实说话的手段、用客观公正的表现方式来发表意见、阐明观点, 避免不加解释地直接发表结论, 以获得更多不同利益群体的认同。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是符合评论的引导受众、协调社会等功能的要求的。

选题立论的群众性。由于读者的广泛参与, 突出了专栏评论的群众性。专栏评论与社论等其他新闻评论不同, 它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评论, 并不直接代表编辑部发言, 属于群众型评论, 因此专栏评论的笔者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 明辨是非, 针砭时弊, 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

选题立论的贴近性。综观现在的专栏评论, 已不再居高临下, 颐指气使。由于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因此也使评论有的放矢, 言之有物, 具有针对性。在专栏评论中笔者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 将“我置身于评论当中, 以个人的身份发表见解, 从而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等交谈与沟通, 体现出专栏评论的群众性。但专栏评论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 因为是缘事而发, 因此容易就事论事, 致使分析点评缺乏深度。其二, 专栏评论由于是群言型的评论, 受不同作者水平的限制, 其写作风格差异太大, 难以形成品牌。其三, 所谓专栏应该是在相对固定的版面、相对固定的时间刊登的文字。但不少媒体的专栏评论由于稿源问题或其他宣传任务而难以保证其持续性, 相对固定时间刊出的专栏评论并不是很普遍。

(2) 专栏评论的类型

按存在周期可以分为临时性、周期性和固定性三种专栏评论形式;按作者构成可以分为群言式、集体式和个人式三种类型;按评论题材分为小言论、时评、随笔和论坛式等;按评析内容分为思想、经济、法制、体育、科技、教育和国际等。

二、报纸专栏评论在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及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闻媒体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功能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严格的政府和党的咽喉变成了政府, 人民等各方沟通的桥梁, 从一味的代替政府教导大众监督人民转向协调政府和人民关系, 向人民阐述政府的各种政策。”报纸评论专栏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方面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因此它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 同时报纸评论专栏是在报纸媒体上刊发的, 因此又具有其个性。总的来说报纸专栏评论在新闻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体现出新闻评论的引导、协调社会功能的要求。

三、报纸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

1、新鲜而实在

为了吸引读者, 专栏评论首先要新。一是要有新闻由头, 或新的材料, 新的角度;二是要有新的观点, 新的见解, 新的思路。专栏评论在求新的前提下还得求实, 要实际、实话、实在、实用。“今天, 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作者、编辑, 只能做到幼吾幼, 而不及人之幼, 甚至加害于人之幼, 难道不觉得愧对民族, 愧对人民吗?”这段话写出了专栏评论应当实事求是的写作要求。

2、尖锐而有文采

就题材和反映社会生活面而言, 专栏评论要求用广角镜接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而, 就每篇评论主题而言, 却要求高度集中, 选好聚光点。“有文”指的是专栏评论要有文采, 在新材料、新观点的基础上, 用心构思, 锤炼语言。

3、选题切实, 主旨高远

专栏评论是评论的一种。笔者在写作时要切合群众的思想实际, 善于从群众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借助群众的意志愿望和呼声, 说出群众的心里话。

4、风格多样, 文笔流畅

从内容上, 大到国家大事, 小到家长里短, 都是专栏评论的评论话题。这样, 才能符合多层次受众的喜好, 扩大社会覆盖面, 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四、专栏评论选题的重要性及一般要求

1、评论选题的重要性

评论的题目从哪里来?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 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评析实践中的一个怎样的事物?这是评论写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即评论的选题问题。

评论的选题, 简而言之, 即选择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 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而评论的论题往往是主题的概括。在评论工作中, 确定论题的过程就是选题的过程, 这是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一篇评论的成败, 首先取决于选题。能否正确的选准、选好论题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到写作程序的进行。一个好的选题, 是决定一篇评论能否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 更体现出媒体的性质和特点。

2、评论选题的一般要求

在报纸的专栏评论中, 评论专栏的定位要符合报纸的整体定位, 其风格应该做到一脉相承。如果专栏评论与报纸整体风格大相径庭, 便会破坏报纸的整体效果, 很有可能使其失去其原有的读者群。为了让报纸专栏达到张扬个性, 树立品牌的目的, 专栏评论的选题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我国的评论专栏主要走多元化和专业化两条道路。前类报纸的评论内容、评论对象都趋于多元化, 其评论选题范围也较广泛。而后者则多以某一领域专业问题为评论内容和对象, 为其撰写评论的作者也多是这一领域的权威人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专栏评论选题无论在评论文章还是在整个报纸的整体定位上都具有重要性。

五、结束语

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的版面, 特定的专栏中发表的评论, 具有短小精悍, 言简意赅的特质。但浏览媒体评论时笔者感到确实有一些专栏评论在选题上存在问题。或茫然不知所云, 或平淡切不中要害。尽管专栏评论的选题并没有确切的模式, 但是从报纸评论专栏的特点、要求, 报纸专栏评论在新闻评论中的地位、作用, 选题在报纸专栏评论中的重要性以及“大中取小”这一选题原则在各种评论文章的写作实践运用中来看, “大中取小”这一选题原则是适用于报纸评论专栏选题的。合理正确的运用这一原则可以使专栏评论更好的突显出其引导社会舆论, 协调社会矛盾等社会功能, 符合建设和谐美丽中国的要求。

摘要:专栏作为评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新闻评论从严肃的政治圣坛上走下来, 走进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形式。本文从新闻评论、报纸评论专栏和报纸专栏评论的定义;报纸专栏评论的特点, 类型, 写作要求以及在新闻评论中的地位, 作用;专栏评论选题的重要性及一般要求等三个方面对报纸专栏评论及选题要求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专栏评论,选题,要求

参考文献

[1]丁柏铨, 王雄, 董秦.新闻媒介引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薛中军.新闻评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

[4]涂光晋.广播电视评论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5]荣乐娟, 主编.新闻写作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求 篇3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还是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实施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而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作为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甚至有的老师和学生将其仅仅看成一道习题、作为一个任务去完成。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文结合笔者试教经历及对学生的调查,谈谈研究性课题选题的基本要求。

一、研究性课题的真实性

1.1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实实在在的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但长期以来,旧教材关于数学的应用总让人感到遥不可及,加之应试教育的长期压抑,造成不少学生对数学认识的片面性,如把数学等同于计算,把数学看成概念和概念、法则和法则之间、概念和法则、章节之间的堆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活生生的数学问题等等,学习起来缺乏一定的兴趣,导致数学成绩的不理想。因此,选择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进行研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促进。如“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这是几乎每个学生家庭已经面临或者要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触摸度,学生愿意参与其中。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大量的诸如“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彩票、通讯资费、有奖购物、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经济词汇的频繁使用,买和卖、存款与保险、股票和债券……几乎每天都能碰到。这些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根据本地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展开研究,不论是数据的获取,还是结论的真实性,都是可以检验的。任何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1.2研究性课题必须是与学生生活接近的

远离学生实际的研究是无意义的,至少作用不大,选题可以是已经发生过的,也可是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的。如“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这一课题,与学生学习联系相当紧密。不超出学生知识范畴,没有陌生感,学生容易接受。对“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展示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的魅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另外,以书本上数学知识的延伸为内容进行选题,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个知识点的延伸、一个错题的纠正、一个疑点的辨析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范围。

二、研究性课题的普适性

2.1作为中国固有的教学模式——班组授课制,我们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个别的英才教育转向全面的大众教育。因此,选择一个大众化的课题,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合理的。不会因为背景的差异,造成人为的研究差距。

2.2数学与社会的紧密结合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很多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都提到,数学教育应与生存教育相结合,如何结合?一方面要求学生加深对国家和国际的了解,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人的生存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处理、分析数据,提炼有用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提炼出一个“公众”的课题。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又是对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一次训练。同时,也树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研究性课题的指导性

3.1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关键还在于知识的运用上,即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这是研究性课题的一个基本任务。

3.2现实指导意义

基于社会责任感层面上提出的大众化问题,对部分群体或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线性规划的应用”这一课题,在研究运输、生产、分配、下料、计划和布局等问题上,可以避免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浪费,提高资金和材料的利用率等等,为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研究性课题的挑战性

4.1挑战性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兴奋剂”

缺乏挑战性,是学生丧失对数学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教学时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性课题,对激起学生兴趣,将是十分有益的。如学习抛物线时,可借助“飞黄”报导,以“柯受良为什么能飞越黄河?”为题展开研究。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自然会发现,“飞黄”的成功,除了个人的胆识和经验,更重要的还在于恰当的分析和精确的数据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征服欲望会明显高涨,对知识的攫取也就变得很自主了。

4.2要使课题真正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必需克服的两种倾向

第一,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甚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愿望。第二,内容过于复杂、抽象,越过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学生将会由于不能理解它,产生畏惧心理,最后厌恶学习数学,新生事物的发展,应该是渐进的,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

目前,研究性学习呼声高涨,但实际响应者并不算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操作上的复杂性、困难性应是这一学习方式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要注意切入点,还要注意选题的层次性。而不管选取一个什么样的课题,不脱离书本和学生实际是根本,落实是关键、帮助学生了解、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才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2]数学教育研究的近代發现.王林全

《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篇4

1.关于某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研究

2.关于某地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的调查研究

3.关于某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调查研究

4.关于某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5.关于某地外资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6.关于某地各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调查研究

7.对某地私营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

8、关于某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9.关于某地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

10.关于某地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研究

11.关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

12.关于某地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状况的调查分析

13.关于某地农民收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研究

14.关于某地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15.关于某地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

16.关于某地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研究

17.关于某地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调查研究

18.关于某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问题的调查研究

19.关于某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调查研究

20.关于某地农村贫困问题及扶贫开发的调查研究

21、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手段研究

2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研究

23、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要求:各小组在以上选题中任选一个,作为本小组调查研究的课题,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必须撰写一篇4000字以上的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要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各小组的研究选题不得重复。12月21日前提交给任课教师。

《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篇5

各系部、各班级:

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现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教学实践课是“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社会调查又是实践课的重要形式。每位同学必须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调查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社会实践活动将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假期实践深入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城镇社区、农村实地等开展调研。时间安排在寒假期间,即2010年1月至2月。2010年3月即开学第一周,各班收集齐后把实践报告交给任课老师。

一、内容要求。学生调研单位不限,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并要求调研所在单位对学生的调研报告做出证明。先介绍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范围、方法等。然后对被调查事物的概况,如有关背景,历史和现状,主要成绩或问题等进行阐述。结尾可以采用各种写法,如总结全文;指出调查对象仍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构想;抒发感想体会等。

二、考核要求。调查报告由思政教研室所有教师统一评阅,并对优秀的调查报告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开会表彰的形式进行,并颁发荣誉证书。实践活动课以100分计,60分以上为合格,合格成绩记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学分体系,占总分的10%。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对待。

三、参考课题。(以下题目作为参考,可以在这些题目外另选其他合适的题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状调查

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党群关系问题调查研究

青少年上网玩网络游戏的利弊调查

对三资企业剥削现象的调查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化调研

社会主义慈善文化调查

社会主义精神生活调查

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调查研究

建国60周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调研

建国60周年的纪念活动调研

建国60周年的民族和谐问题调研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村民民主选举现状调查及法律研究

家乡“重男轻女”思想的农村现状调查

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调查

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调查

农民工就业问题

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研究

3、创建和谐社区纪实

城镇收入分配问题与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调查

城乡居民健康问题、收入问题、思想问题现状调查

城乡社会风气现状调查(新风尚、新风气、存在问题)

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全民健身普及情况调查

网络反低俗行动调研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调查研究

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当代民间信仰(如佛教、基督教等)的调查研究

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调查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基础课教学部

2009年12月28日

(附实践报告格式样本)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本/专)科专业、年级

调查报告题目

成绩:

年月日

广州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广州机械电子工业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实施调查人:

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机械电子工业生产下滑,效益下降,至今机电产品市场疲软,企业开工不足的状况上尉根本改变。然而广州机电工业却能在经济调整中,保持生产和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从1980年到1989年,广州机电工业年增长13.4%,比全国机电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高1.3个百分点。

广州机电工业实现稳步发展的根本原因何在。我们专程赴广州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广州机电工业发长快的原来刊印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他们的经验是很值得重视的。

(一)广州市在机电公里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

第二,־־־־־־־־

第三,־־־־־־־

(二)广州市机电工业的成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从全国来看,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件事情。

1,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对机电工业作用与意义的认识。־־־־־־־־

2,保持地方优势特色,不盲目追求自成体系。־־־־־־־־

3,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增加有效供给,不要盲目追求产值,速度。־־־־־־־־

4,围绕产品结构的调整,相应地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社会调查报告要求与选题 篇6

推荐阅读:

马克思《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给布洛赫的信》

毛泽东《矛盾论》

毛泽东《实践论》 = 作业2: 社会调查报告(40分):具体选题、写作方法与要求、论文封面、论文格式、打印要求等见下面附件。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科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推进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我校的相关规定,决定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圆满完成本项工作,特作如下具体要求:

一、关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说明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是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实践,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和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可以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山东轻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中相关规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安排在本学期学习过程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10%。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具体组织实施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任课教师具体组织实施。社会实践调查和报告的撰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工作的沿续和补充。为指导好大学生做好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撰写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任课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调查前,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社会调查的方法,指导学生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拟定社会调查计划,制定可行的社会调查方案,帮助学生实施社会调查计划。

2.调查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具体要求,辅导学生整理社会调查资料,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3.在学生撰写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点评、评分,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的汇报与交流。

4.选择优秀调查报告上交马列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汇编成册。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一)严正声明

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必须是经过实地考查,实事采集,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

(二)社会实践调查的内容

社会实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3.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4.社会热点问题等。

(三)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主题要求新颖深刻,就社会的热点问题或社会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阐述自己的独到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体现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与思考。2.调查报告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事件或某种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加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社会许多新动态和新问题或新情况,是调查研究的成果。与实践感想与经历有本质上的不同,请各位同学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3.调查方向及范围:我校鼓励学生开展立足专业,富有特色的社会调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和选择新颖独特角度思考。以实事热点或现实问题为载体,展开实践调查。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2.在调查报告中,应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具体见附录一)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符合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具体格式可以有写作者的特殊处理,但以上三点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具体见附录一、二、三)

1.调查报告由标题、作者、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形式上要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和研究,调查结论等组成。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文字通顺。

2.个人单独完成的一般不少于3000字,合作完成的一般不少于6000字。合作完成人数不得多于8人。(包括8人)。

(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1.交稿的时间定于12/13学年第一学期第18周,过时不候。2.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统一收齐后交给指导教师。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需按统一格式用a4纸打印,具体要求见附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分标准

(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任课教师评定。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给以相应的成绩,计入本课程期末总成绩。

(二)如有下列情况者,成绩为0分。

1.在社会调查过程中,严重违反纪律感,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的; 2.调查报告所依据的材料和数据是杜撰、不真实的; 3.调查报告系剽窃,抄袭别人成果的; 4.字数不足3000的;

5.以感想、实习总结代替报告的。

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 2012年9月15日 附一:写作方法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调查报告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于社会的许多新动态、新问题或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后,将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加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范围,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现就调查报告各环节实施要点作特别指导。

一、选择主题:

调查主题是整个调查研究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调研活动的方向。青年学生应结合时事焦点,立足社会现实,结合专业特长,以开放、多元的视角深入调查并剖析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题内容应对理论与生活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建议各撰稿人迎合时代潮流,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分析。鼓励在调研过程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开展研究,提出新观点,进行理性思考。下面介绍几类常见的大学生社会调研主题:

1、思想政治类红色主题历来是大学生调研主题中的重中之重,该类主题政治性、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加强党风建设工作;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党员监督条例,保持党员先进性;研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文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政治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根据党中央系列文件的精神,结合时政热点,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学习,开展调查研究。

范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探讨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普及现状的调研

2、环境保护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类命运的兴衰福祉。环保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运用科学发展观,放眼社会,发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是和谐生态的变异,也可以是市容环境的变迁,研究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献计出力。

范例:黄浦江源头及上海市内水质调查

拿什么拯救你,美丽的鸟儿——关于崇明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的调研

3、“三农”问题类

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农民问题俨然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以“三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要求各撰稿人聚焦农村建设,深入基层,关注“三农”政策的执行及农民权益保护等情况,以求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务于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范例:闵西农村法治建设及其“三农”现状调查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状况调查

4、专业特长类

“发扬学术特长,展现华政特色”向来是专业特长类主题的基本特征,该类主题内容多丰富多彩,形式多生动活泼,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专业特长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积极发挥学术特长,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把社会现象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范例:关于滁州市全椒县社会保障状况和私营企业状况的调研

关于中华老字号的字号与商标保护的调查研究

5、校园文化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对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调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思想意识。该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就校园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也可以针对校园中形形色色的现象予以评析研究。

范例:我争我权,交流共进

关于被忽视的学生权益的高校调研团

二、调研方法

在确定调研主题后,各撰稿人应结合调查对象、调研目的和范围,选取恰当可行的调研方法,以确保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常见的调研方法有:

1、典型调查法

典型调查法是指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的对象,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该种调查法较为细致,适用于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适用典型调查法时须注意所选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能够集中地有力地体现问题和情况的主要方面。

2、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中选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出总体情况。抽样调查法较普查法有方便、快捷的优点,适用于调查范围较广但又资源有限的情形。运用抽样调查法时要保证一定的样本数量,注意样本的平均分配,防止以偏概全。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问卷调查法能使调查者更好地把握所需要了解的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法。

4、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用访问或座谈会的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深入的、面对面的互动式调研方法。访谈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数量较少,需专门做深入调研的情况。此方法要求撰稿人事先需要作好充足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

5、其他

其他调研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普查法等。观察法指的是调查者到调查现场进行一段时间的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形成的调查,适用于对社会生活中的固定、静止现象的调查。实验法是以实验的方式取得相关数据,从中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调查方法。实验法需要有客观的科学依据,多用于学术上的研究。而普查法指的是对调查范围内的每个样本进行毫无遗漏的全面调查。由于其工程浩大,较少适用于大学生的调研活动。

三、调查数据:

获取调查数据后,必须对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概括,以详实的数据材料来支持文章的观点,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对于得到的原始调查数据,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而要对数据进行具体化、深度化的分析。在报告中,作者可以多运用柱状图、饼图、表格等数据统计方式,使数据更加清晰、直观。此外,调查报告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所选择的数据材料,绝对不能虚构或抄袭。

四、报告撰写:

(一)提纲的拟定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骨架。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在着手写报告之前需要把报告的大致结构成型与胸,事先要安排严谨妥当的结构。

(二)文章的布局:

社会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前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1.社会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2.社会调查报告——前言

社会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对象、范围,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3.社会调查报告——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叙述。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社会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三种:

(1)纵式结构。即根据事物发展的始末顺序或脉络,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叙述事实,由事人理,分析研究,最后推导出结论。这种结构各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会眉目不清,条理紊乱。

(2)横式结构。即根据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平列的几个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从不同方面集中揭示其主题。

(3)对比式结构。这是一种特殊的横向结构。适合于先进与后进,正确与错误的两件事物相互比较,明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4)纵横交叉式结构。就是将纵横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以纵为主或以横为主,纵横交错,以便灵活透彻地说明问题。4.社会调查报告——结语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这部分可长可短可无,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5.社会调查报告——附录

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

(三)语言特点 1.要用事实说话,结论、观点都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切忌脱离事实、空发议论。2.要合理筛选材料,并进行分析,切忌大量堆积材料。

3.要结合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夹叙夹议、层层深入、引人入胜者为优。

4.用对比材料阐明观点,能把问题说得具体深刻。

5.用数据说明观点,能增强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五.审核校对 1.结构审核:

查看前言、正文、结尾三大部分是否齐全。2.内容审核:

(1)是否已经具备了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明确的调查目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科学的调查方法、实际的调查效果。

(2)是否全文语句通顺、用词贴切、分段合理。应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仔细检查。

附二:封面格式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科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居中三号黑体)

调查报告标题(居中二号黑体)

——调查报告副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

作 者

学 院

专业班级

年 级

学 号

成 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附三:正文格式

调查报告标题(居中黑体/三号字)

——调查报告副标题(居中黑体/小三号字)1.打印装订要求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需按统一格式用a4纸打印,页码居中,左侧装订。2.正文文字格式

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25倍行距。3.正文文中标题格式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㈠”,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⑴”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3.注释格式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例:[1][美]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24 [2]李强。转型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4):20-29 [3]whyte,m.k.&l.parish.1984,urbanlifeincontemporarychina,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78-79 注:专著为[m],报纸为[n],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 4.参考文献格式

格式同上,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

附四:参考选题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1、本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2、当地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3、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4、我的家乡,我眼中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调研)

5、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6、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及其社会意义

7、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8、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9、本地区社会习俗变迁调查(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节日习俗、人生礼仪习俗、交往礼仪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出行习俗、服饰习俗、信仰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等,可任选一项)

10、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11、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12、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13、大学生家庭状况调查

14、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及收入期望调查

15、本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状况调查

16、校园流行歌曲与大学生价值观关联调查

17、大学校园丢失自行车现象调查及对策

18、商业街店铺变迁调查

19、山东轻工业学院社团现状调查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写作要求 篇7

《社会学概论》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将取消以往的开卷考试形式,由学生提交课程报告,然后报送成绩,具体做法及要求如下:

1、课程报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向社会做调

查,以获取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并提出合理建议。课程报告可以就社会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作中心阐述,可以作为一篇小论文来完成。

2、凡没有课程报告成绩或是课程报告涉及抄袭的均以该

课程作不及格处理,并上报省电大。

3、课程报告必须用A4纸打印,字数不少于2000字,打印

稿一律用宋体、小四号字,题目小二号字加黑,小标题四号字加黑,多倍行距,设值1.2。

4、加封面,封面应包括姓名、班级、学号等基本内容。

5、课程报告必须于2013年7月5日前交到班主任处,否则本

12届毕业论文选题及要求 篇8

1、大家在11月5号前完成论文的选题,报给指导老师

2、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与原则

选题范围:

毕业论文选题要体现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和针对性,要突出专业贴近度、岗位贴近度和训练实效性,要与顶岗单位的生产实践或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在量、质方面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后,由校内外指导老师结合顶岗单位的实际共同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和开题报告,并由校内指导老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选题范围包括顾客研究、产品销售研究(4P)、市场策略研究、营销管理研究等。参考选题附后。

2、选题原则:

1)、专业论文参考选题提供的仅为选题方向,论文题目需自拟的同学请在论文指导教师帮助下完成。

2)、同学之间选题不可重复,若选题发生重复,需重新选题。

3)、选题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及所学专业课程,与顶岗单位的生产实践或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4)、拟定的题目切忌过大、空泛。

5)、学生确定论文题目经审定后,原则上不允许更换。确需变更论文(设计)题目的须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并经专业主任同意,重新履行申报和审批程序。

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企业生鲜经营问题研究

2、宁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浅议**顾客满意度

4、**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5、**公司的品牌营销战略研究

8、**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

9、宁波**连锁行业营销现状初探

10、宁波中外零售企业的比较

12、**市场营销环境研究

13、**市场定位策略研究

14、**品牌竞争研究

15、**公司营销创新研究

16、关于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特许连锁的对策

17、小型零售企业发展便利店的对策研究

18、**个性化营销初探

19、关于宁波零售业态的探讨

20、**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目标多元化探讨

22、**调动中间商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23、**提高推销人员素质探讨

24、**企业产品销售渠道的探讨

25、**企业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26、宁波商业模式发展研究

27、论**产品的营销现状及探讨

29、论**企业的营销信息化改革

34、**地**商品现状与开发

35、论**品牌的营销渠道开发

36、试析新经济与**企业营销创新

37、顾客满意策略与**企业营销

38、浅论以服务营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9、**企业的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40、**公司的营销战略特征与启示

41、**公司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42、宁波中小企业如何寻找市场机会

43、**企业的现代营销理念问题研究

44、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营销战略

46、**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策略

51、**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56、**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研究

57、CI与**企业形象专题策划研究

58、宁波市优势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59、宁波旅游产业与休闲产业一体化比较研究

60、宁波制造业市场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61、浅论**营销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62、**连锁超市经营问题的分析

64、浅论**产品广告的策划与管理

65、浅论**企业的广告现状与竞争策略

66、试论**企业的产品定位与广告定位的现状与发展

67、论**的网络营销与管理

70、宁波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71、**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的条件研究

72、**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竞争力

73、浅论市场营销新战略----共生营销

74、**公司绿色营销研究

75、**零售业营销新战略

76、宁波广告代理制的现状及发展

77、**广告媒介的现状及选择

79、**市消费者中外品牌偏好研究

81、**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研究

83、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84、**企业创新营销研究

85、**品牌管理研究

《概论》社会实践选题及要求 篇9

法学专业选题要求

1、每名学生应确定拟选论文选题和拟选论文指导教师,并填写姓名、学号和联系方式,一定要正确、完整。

2、学校要求避免重复选题,因此,每位同学的选题应各不相同,不得重题。

3、一般应在本班选题范围内确定论文题目。在分配论文指导老师后,也可与论文指导教师协商确定其他论文题目。指导老师可能会对所指导的学生论文选题进行变更,请同学们配合。

4、论文指导教师由学生初选,法律系进行适当调整,最终确定论文指导老师。因此,学生所选指导老师并非最终确定的论文指导老师,部分学生所选指导老师与分配的指导老师会不一致,请同学们理解。

5、以上工作应在一周内完成,并由各班班长、学习委员以EXCEL表汇总。

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1、本学期末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寒假注意收集资料。

2、下学期主要任务是论文写作,包括前期材料(开题报告和外文资料翻译),于3 月30日完成;撰写论文,于5月初完成;论文答辩,在6月进行。

3、毕业论文写作是四年学业的一次总结,应高度重视,并与指导教师密切联系。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高国忠(民商法、法理学)

李克荣(环境法)

胡惠英(民法)

刘武朝(经济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房地产法)

徐永赞(法理学)

梁亚(民法、商法)

徐红新(民法、商法)

陈勇(宪法)

孙书建(诉讼法)

冯哲(诉讼法)

王丽静(公司法、保险法)

杨莉英(刑法、律师制度)解占彩(婚姻法、继承法)

付素霞(法理、法制史)

邓楠(刑法)

刘秀艳(婚姻法、继承法)

高景芳(法理学)甘玲(民法、婚姻法)张俊桥(经济法)彭光明(国际经济法)王庆位(法律逻辑)

付吉元(合同法、知识产权法)

于彦梅(宪法、环境法、国际私法)

秦平山(商法、律师制度)

孙温华(商法、婚姻法)

范秀红(民法)

司婉婷(宪法、民商法、环境法、国际法)

刘玲(国际法、国际经济法)

辛辉(国际法、国际私法)

指导老师张俊桥 于彦梅 杨莉英 徐红新 王庆位 王丽静 孙温华 孙书建 司婉婷 秦平山 刘秀艳 刘武朝 梁亚 李克荣 解占彩 胡惠英 甘玲 付素霞 付吉元 冯哲 范秀红 邓楠 陈勇 彭光明 刘玲 辛辉 高国忠 高景芳 徐永赞

联系方式 *** *** *** *** *** *** *** *** *** *** ***

(京)

*** *** *** *** *** *** *** *** *** *** 83927530 *** *** ***

81668552/***

*** ***

******

以下为供各班同学选择的论文参考选题,请各班同学在本班参考选题范围内选择论文题目;也可自拟题目:

081班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公益诉讼研究 论侵权责任法的进步

关于西方法文化与中华文化矛盾性的研究 商业秘密研究

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基础 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论我国宣告失踪制度的完善 逮捕制度诉讼化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程序研究 鉴定意见证据性研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思考 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举证责任倒置问题研究 股东诉讼问题研究

论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审查与判断 论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论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试论西周的宗法制度

西周的民事婚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试论秦国和秦朝法制的得失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 论日耳曼法的历史地位 教会法对西方法制的影响 我国家事代理权制度的完善 对“夫妻忠实义务”与“婚内强奸”问题的思考

农村离婚妇女居住权问题的研究(兼论司法解释

(三)相关条款)对“部队”权利的法律保护探究 论遗嘱继承方式的法律完善 试论继承的主体

财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之间的法律探索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探讨 劳动关系的解除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区别之浅析 论合同的解除

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 论动产的善意取得 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效力 论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控制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实际承运人的无单放货责任 反倾销协议中的倾销幅度的认定 国际法上的人道主义干涉问题 普遍性管辖与豁免的冲突 先决问题的处理方法

国际私法中主权原则的承载与变迁 证据种类研究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论鉴定人出庭制度 论司法确认程序 论先行调解 论行为保全

劳动教养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行政问责制研究

父母赠与子女财产的认定问题研究 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抚养关系的确认 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

论公司发起人的责任与公司设立登记 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及责任探讨 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比较研究 公司注册资本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违反公司章程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 论公司章程与公司自治 人身保险的特点及其给付制度 论刑事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论我国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吸收与发展 改革中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

论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太空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海洋领土争端的国际法研究 论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 论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诈骗犯罪与民商事纠纷 酒后肇事的法律适用 抢劫罪加重情节的法律适用 非法经营罪的法律适用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适用 侮辱罪的法律适用 侵占罪的法律适用 房地产中介法律制度研究 车位车库法律问题研究 住宅权初探

不动产预告登记研究 国家土地储备制度研究 论法律经济学对中国法学的促动

税收法定主义如何实现?—公民财产权保障的视角 论税收国家与宪政国家之关系

平等如何可能?—从大学招生中的“地方歧视”切入 职业(行政)许可制度的历史考察 职业(行政)许可制度的价值与局限 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 “人权”入宪的意义与挑战 论联合国维和行动

从国际人权公约看弱势群体的权利 论环境受害的行政补偿

论国际环境法对国际法提出的挑战 论国际环境保护与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 “洋垃圾”及《巴塞尔公约》 克服外部性的经济法方略 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正当性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 论劳动法的倾斜保护原则 竞业限制制度研究 劳动合同附随义务探悉 082班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 运输合同比较研究 格式合同研究

买卖合同风险负担制度研究 试论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浅析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论有限合伙 论无权代理 证据裁判原则研究 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 电子数据证据化研究 论监视居住制度 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 我国仲裁程序诉讼化研究 论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诉讼欺诈问题研究 论唐律的基本精神

论“春秋决狱”对后世的影响 论明代“重典治吏”

论中国古代的“德主刑辅”指导思想 论古希腊公法中的民主传统 论罗马私法的精神 论结婚登记瑕疵的处理 亲权制度研究

对“代孕”问题的法律思考 人工生殖中的父母子女关系研究

论对我国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侵害的构成及其处罚原则 论海峡两岸婚姻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海峡两岸法定继承人顺序与范围的对比研究 论死亡推定制度

对死刑犯的遗体处理的冷思考 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

个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问题探析 论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法律性质 劳务派遣中受遣员工的权利保护 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论我国农业土地物权制度的完善 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论双务合同中的履行抗辩权 论合同自由原则 论意思表示

论代理制度对于市场交易的意义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承诺制度研究 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 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根本违约制度

试析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的知识产权权利担保义务 试论反恐怖主义的国际法规则 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的法律问题 论国际私法中扩大法院地法的适用 国际私法中弱者权利的保护方法

分析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研究 证人特免权研究 论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 论逮捕条件

论公开合议庭少数人意见 论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 论协议管辖 论国家公务员的考选制度 论行政判例制度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法问题思考 婚内侵权与婚内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论保险法上的如实告之的义务 论夫妻间忠实义务协议的效力认定 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有财产的划分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研究 论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的完善 论股东诉权的行使

论董事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论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 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政务法律问题研究 论电子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 论电子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 人身保险合同受益人探析 中日东海争端的国际法研究 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研究

两个人权公约的加入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影响 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论外国人在我国民事法律地位的发展与完善 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 非法集资的刑法规制 侵犯财产犯罪研究 持有型犯罪研究 不作为犯罪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暴力犯罪研究

论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前期物业管理制度研究 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我国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互动 论法律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论地方公债—风险控制的视角

论地方税权—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视角 中国职业(行政)许可制度:问题与改革 通过规章的大学治理—大学生权益保障的视角 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研究 宪法对地方政权的加强

试论国际法院在和解国际争端方面的作用 论个人的国际刑事责任 环境权的国际人权法保护 刍议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可持续发展法律思想研究 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法律变革 论环境侵害与法学理论的发展 搭售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制 完善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思考

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 论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 劳务派遣法律问题分析

083班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我国知识产权现状与发展综述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研究 网络侵权问题研究 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试论当代中国宪法秩序的构建 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论善意取得

刑事简易程序改革与完善 刑事证人诉讼权利研究 强制辩护制度研究

律师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诉讼权利研究 刑事二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论群体性诉讼程序功能与设计 民事审级制度研究 小额诉讼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论行政赔偿的程序

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范围之界定 强制拆迁主体合法性研究

论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论中国古代司法机构的演变

清末的“立宪”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 马锡武审判模式评析

论沈家本在中国法制近现代化中的作用 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与特征 浅析英美契约法中的对价理论

“夕阳婚”中事实婚姻问题的法律保护探析 婚内索赔面面观

刍议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的意义及其立法思考 探视权制度探究

试论离婚诉讼中按揭房的归属 论双方父母赠与夫妻的不动产之归属 论共同遗嘱

对“泸州二奶案”的再思考 试论建立我国特留份制度 完善集体劳动合同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性质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 论劳动合同期限 论用益物权体系 论地役权

论占有制度的意义 论物权法定原则

论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与交易安全保障的关系 论我国人身权制度的完善 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论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

试析国际货物贸易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试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所有权保留问题 论信用证独立原则 信用证欺诈例外及其防范

论信用证上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论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和中国的实践 刍议国家豁免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的特点 国家行为原则及其发展 自然人属人法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对传统国际私法的影响 论合同自体法 秘密侦查措施研究 论技术侦查措施 监外执行制度研究 论团体诉讼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 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模式探析 论行政委托

论保护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大陆法系亲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制度之 论保险赔偿责任 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

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论公司欺诈上市的民事责任 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责任 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

我国公司法中股东权利的司法救济 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及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新闻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遗传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 论电子签名法的适用范围 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外空军事化问题的国际法研究 外商投资仲裁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论网络侵权行为法律冲突问题的解决 涉外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 民事赔偿对量刑的影响 论量刑调查制度 论量刑规则

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行刑社会化研究 论社区矫正制度

论刑事犯罪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救助 网络财产的刑法保护 风险社会中刑法与安全 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 金融安全的刑法保护 土地租赁制度研究 房屋租赁制度研究 论在建工程抵押

公益征收中“公共利益”之界定 论能动司法

宪法视野中的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的宪法学思考 论大学规章制定权

论高校学位授予权的法律性质 论宪法的制裁性 安乐死的宪法学研究 关于国际法上自决权的分析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探讨 论基层环境执法的完善 环境法中的NGOs制度探析 太阳能利用法律问题之研究 论动物利益的平等考虑与衡量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探悉 论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 论价格听证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L081班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市场价格公平法律规制研究 产品质量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婚姻法基本原则研究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浅谈我国公民的监督权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债权的效力 诱惑侦查法治化研究 我国警检关系研究 监听制度研究

讯问犯罪嫌疑人程序改革研究 刑事审前程序监督制度研究 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再审启动程序研究 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研究 论行政诉讼中的缺席审判问题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与完善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活动对后世的影响 论封建法制对贵族官僚特权的维护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司法实践的影响 论美联邦最高法院对美国宪法发展的作用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分歧与融合 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法律思考 对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冷思考

试论建立我国亲子关系的否认与推定制度 刍议离婚救济制度

论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及其确定 对夫妻债务若干问题的探究 试论继承法中的权利义务原则 刍议建立我国的遗产归扣制度 继承权的接受与放弃制度研究 农村养老方式研究 以房养老问题探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过错责任原则 论无过错责任原则 论精神损害赔偿 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论合同解释原则

论BOT投融资方式中的政府保证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历史及其流变 论海运保函的法律效力 倒签提单的法律定性及规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全球化对国际法的影响 国际法上国家承认相关问题探析 国际私法中公共秩序保留的探析与限制 试述冲突规范的软化处理 行为地法发展趋势研究 论社区矫正 论刑事和解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及其完善 论先予执行

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规范婚姻瑕疵纠纷诉讼路径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婚姻家庭住房权的优先保护 离婚协议效力探析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法律研究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制度 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禁止义务 有限合伙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合伙企业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论自然人破产 论破产债权受偿制度

略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 论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思考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论国际私法扩大法院地法的适用 论国际私法上的保护弱者利益原则 论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影响 航空航天发射中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 “李启鸣案”的刑法审视 公众参与刑法的模式与机制 论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 论承继犯的刑事责任 量刑程序规范化研究 被害人过错的刑法考量 刑事被害人参与量性研究 论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 论预售商品房抵押 城中村改造问题探讨 论让与担保

对预售商品房适用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 律师营销的法理学思考 权利与权力思辨 论公民住房权的宪法保障

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宪法学思考 论行政相关人(注意:不是行政相对人)论行政收费及其法治化 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研究 计划生育政策与公民权利研究

论国际法上国家保护管辖原则的意义与问题 论国际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 论环境侵害排除与利益衡量 环境侵权中共同侵权行为责任研究 论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 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市场支配地位理论研究 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我国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构建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分析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研究

L082班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研究 不可抗力制度研究 论我国选举法修改和进步 论法律职业道德 论违宪审查制度 论宪法人权保障 论宪法平等权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与完善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与完善 刑事搜查扣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死刑案件的辩护标准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经营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诉讼外调解法律效力性研究 论行政强制 行政补偿制度研究

论“亲亲得相首匿”制度的历史影响 论中国家族法特征

《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及影响 论中国古代礼法之间的关系 教会法对现代婚姻制度的影响 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之比较 生育权问题探析 婚约问题初探

关于《婚姻法》中禁止结婚要件规定的思考 同性婚姻的立法思考

论变性人原婚姻的处理及其婚育权的保护 论家庭冷暴力

核心家庭模式语境下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及顺序研究 论酌分遗产制度 对代位继承权的法律保护

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制度的建立 论最低工资保障机制 论劳动合同的效力 论表见代理

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论侵权行为法的危机 论归责原则中的过错 论人身权体系

海上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外资并购换股支付法律问题研究

外资并购对石家庄经济的影响及法制政策分析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 引渡与人权问题初探 关于国际法上自决权的分析

共同开发海洋矿物资源的国际法问题 反致制度的价值评析 论外国法查明制度初探 法律规避制度存在的价值 变性人婚姻家庭权利研究

保险代位权的法理基础及适用范围 论当代夫妻财产制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论违反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责任 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 论专家法律意见书 论补强证据规则 品格证据规则研究 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 论民事诉讼送达制度 论公务员财产申报制 我国行政主体的构建和完善 行政立法中的听证制度研究 论破产重整

论破产企业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论破产财产的分配

论破产和解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 论破产债权的若干问题 企业“破产”逃债及其法律对策 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研究 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居民委员会问题研究 授权立法之我见 论超前立法

国际环境污染的法律问题研究 跨界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 论国际私法上的国家

海峡两岸民事管辖权冲突及其解决 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行为理论 论刑法中的人身危险性 论“禁止重复评价” 论信赖原则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法条竞合的确定与处理

《刑法修正案

(八)》的刑事政策分析 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问题研究 商品房认购法律问题探析 公共租赁住房法律问题探讨 论职业自由限制中的法律家长主义 论法律职业准入

论职业自由的宪法权利属性 职业自由与邻接概念关系辨析 论税收程序中纳税人权利的保障

民粹主义如何避免?—论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论宪法的制裁性 论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试论国际组织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问题 论区际环境补偿制度

论京津冀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的建立 论区际环境保护补偿与环境公平法治视野中的环境公平研究

经济法价值新论——以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视角 论我国合法垄断行业的法律规制 论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

我国当前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论无效劳动合同

上一篇:描写美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