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寒假作业检测(精选10篇)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题2分,计20分)
Pǐn
cháng
sù
zào
qīng luó
ào
miào()()()()Lǒng zhào yān mò níng jié yè mù()()()()Chéng
fá
jiāo
guàn 甘受()
()花苗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20分)
知恩()()
恩()仇()
()()相见
(万马()()
五()丰()
()()人间
(同舟()()
()信()义
三、在括号里按要求填上合适的词语。(26分)
环顾()
支付()
张贴()
(表示花儿美丽的成语()()(照样子写:手足——兄弟
树挂()
元日()
神州()
桃符(泉城()
婵娟()
写出近义词:装点()
分外()
写出反义词:干燥()
枯萎()
写出三个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根据人物特点,用四字词语概括:
盘古()
普罗普修斯(挑水工()
赫刺克勒斯(李时珍()
司马光())()兴旺)()民安)春节(四字))))))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14分)
(一)修改病句
1、李老师率领我们参观博物馆。
2、《望洞庭》的作者是刘禹锡写的。
(二)根据语境写出成语。
1、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如此功成名就之人,一定是、、。
2、读了童第周的故事,我,明白了 的道理,即使基础比别人差,只要,也一定会。
(三)西汉的高向告诉我们:“ ”。可见,读书能让人变得聪明。寓言《狐狸和乌鸦》中,狐狸说乌鸦唱歌很好听,其实它是。
五、课外阅读(20分,每空2分)
1、《天外来客》的作者是,黑洞中的哈里·布思是惟一的。天鹅号的船长是。女科学家叫 博士。
一、道德层次的体现
(一) 道德层次
一般来说, 道德可以分为理想、原则和规则三个层次。其中, 道德理想是学校倡导的, 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树立的是行为的“高标”。[1]道德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 规定行为的“基准”, 既涉及行为的方式, 更涉及行为的一般倾向。道德规则是学校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 包括“不准式”的行为禁令和“必须式”的行为指令两种表达方式, 均直指学生的行为方式, 触及行为的“底线”。我们根据这种层次划分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为例, 勾勒一下该文试图传递的规范, 以及道德规范的层次呈现情况。
(二) 规范内容的层次分析
《想想他们的难处》此篇课文以“尊重残疾人”为主题, 具体包括“假如双目失明……”;“身残志不残”;“请尊重他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作为该课文“尊重”主题的导入, 不论是通过名画欣赏、角色扮演、图片展示还是一系列真实人物身残志不残故事的呈现, 可以说都更为侧重一种情感上的移情体验, 为最终引出“尊重残疾人”这一道德倡议而埋下伏笔。
到了第三板块, 课文开始直接切入主题, 此时德育内容的各个层次也逐渐突显出来。具体来说, 在第三板块中, 道德规则层次的内容有: (1) 一为嘲弄、歧视残疾人, 一为友爱、关心残疾人对比式的图片呈现; (2) 在“资料拓展”部分以“小辞典”形式所呈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第三条条例, 即“禁止歧视、侮辱、残害残疾人”。两者均采用“不准式”祈使句表达的行为禁令, 直指学生的行为方式, 触及行为的“底线”。道德原则层次的内容包括: (1) 同样是“资料拓展”部分以“小辞典”形式所呈现的《残疾人保障法》的第七条条例“全社会应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2) 直接文字呈现“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 不是施舍, 而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这些道德原则层次的内容都是规定了行为的“基准”侧重于行为的一般倾向和方式, 以“应该式”祈使句的表达方式, 对学生进行一种道德原则层次的道德倡议。
在第四板块“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整体设计中, 以“我想做?”思考题的方式, 不论是让学生思考“助残日你为残疾人做过什么事情?”还是让学生思考“社会上还有不少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都体现出对学生行为, 即“能做什么”的一种关注, 但都是属于激励学生引发其高尚行为的道德原则层面的“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的道德倡议。 (层次分析概略见表1)
二、道德层次设置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课文的脉络梳理, 可以看到在德育内容上, 残疾人作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 该文以“尊重残疾人”为主题, 力图生活化, 使德育贴近学生生活, 为学生所理解, 所接受。从德育方法, 侧重于移情体验, 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传统一贯的灌输教育法, 转而考虑学生的道德需要、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 便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但从道德层次的视角, 也可较为清晰地辨别出其在规范内容的层次设置上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 层次呈现重原则轻规则的比例失调。不论是第一、二板块总体铺垫性内容的导入, 还是在第三、四板块的内容设计上, 更多的内容设置都是基于一种行为倡议, 注重于在道德原则层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上“能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的倡议式指导, 而相对欠缺对学生在道德规则层面的以“不准式”或“必须式”所进行的指令式指导。
第二, 规则呈现布局欠妥且形式单一。该文仅在第三板块主体部分以图片对比和非主体部分的资料拓展中设计了规则的呈现, 且形式单一。可以根据原有的图片对比的内容在文本的主体部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设计, 如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场所中残疾人便利设施的问题, 告诫学生不破坏这些公共设施;也可编排相关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 强化学生形成不歧视、不伤害残疾人的行为意识, 并最终落实到基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养成具有一定道德判断力的“不做什么”、“务必要做什么”的行为习惯。
第三, 缺乏“遵循个体意愿”的前提性考虑。正如课文所指出的“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 不是施舍, 而是充满爱心的关心和帮助”。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意愿性的前提, 即如果在残疾人看来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会将别人的帮助看作是对他的一种同情和施舍, 他也许不会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对于理性发展不足的小学生而言, 采取原则层次的道德倡议让学生思考当残疾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去做什么, 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反之也就意味着, 可以通过强调否定形式的行为禁令, 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以更为有效实现小学阶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第四, 理想层次的缺失。规则性要求虽然比理想性、原则性要求更加明确, 更加具体, 更具可操作性, 但由于特定的道德规则限于调节特定类型的学生行为, 一套道德规范中的规则无论多么细致入微, 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学生行为。在道德规则未加调控的学生行为领域, 仍然需要诉诸于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加以处置。[2]因此, “尊重”这一主题的道德理想层次即“人是目的”, 由于本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可以在原则倡议的基础上采用格言、名人名言等方式简单加以呈现。
鉴于对上述问题的剖析,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 应注重以禁令式的规则守住学生的行为底线, 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理解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和理想, 启发学生去思考“能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倡议, 并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在具体道德情境中敏锐的道德判断力。
三、体现道德层次的德育课程开发
以上对课文内容的道德层次的分析, 不仅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 对于德育课程的具体设置, 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将从道德层次的逻辑性和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特性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 道德层次的逻辑性
从道德层次的逻辑性来说, 规则、原则、理想为道德层次的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规范层次整体性的统合。这种整体性可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考察, 而得到清晰的呈现。道德规则是对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 道德原则是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 而道德理想又是对各项原则的高度概括。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得以体现, 道德原则通过各种道德规则得以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 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 教师需要诉诸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 解决或消除矛盾;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德规则发生冲突时, 教师需要诉诸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才能解决冲突。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 则体现为同一规范在三个层次都应有所呈现。这也与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规则层次, 在能力上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精神主旨相契合。
(二) 道德认知的心理特性
既然三个层次是规范内容整体性的统合, 那么理想、原则、规则是否在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设置上具有同等的地位呢?从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特性上来看, 在小学阶段, 德育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应突显道德规则层次。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作为理性发展不足的个体, 道德要求应直接针对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在规则的恪守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 美国道德哲学家科尔伯格也认为在道德发展过程中, 儿童对规则的养成具有一个恒定的发展阶段, 他们是在被强制服从规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规则的正义性, 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公平观念, 进而达到自律。[3]随着小学生心智的发展, 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阶段, 德育重心则可逐渐移向道德原则教育,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道德规则背后的道德原则;到了高中阶段乃至大学, 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各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所包含的人类道德理想。具体体现在德育课程中, 则表现为在小学低年级, 以行为禁令守住行为底线, 以行为指令指导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不准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当学生在遵守起码规则的前提下, 也就享有充分自由, 既可以选择做道德高尚的人, 也可以选择做道德平庸的人。同时, 在以规则为主体的前提下, 随着年龄段的逐渐上升, 有意识地增加原则和理想层次的规范内容。在强调规则的同时, 开始诉诸更高层次的原则和理想来倡导学生的良好行为。一方面, 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 道德规则间的冲突, 需要诉诸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的化解;道德原则间的矛盾, 需要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的调节。另一方面, 伴随着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强制性的规则要求将会引起学生反感, 而应该在“晓之以理”的倡议中让学生形成自发的良好行为品质。另外, 在规范的表现形式上, 尽可能采用生动形象和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表达规则层次的内容, 如使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寓言故事等, 赋予规则以形象的内容。以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在知识上了解社会规则, 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的课程目标。在原则和理想的呈现方式上, 则可设计开放式讨论或者两难故事的方式, 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规范内容的深层内涵, 让学生逐渐学习在道德问题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由此, 否定式的行为禁令———肯定式的行为指令———行为倡议, 道德规则———道德原则———道德理想, 充分显示了符合小学阶段德育重心特性的道德教育的统合性。道德行为是德育过程的最后环节, 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道德行为习惯不仅需要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 更需要训练和引导。[4]这也要求教师, 在德育课程设置上通过道德教育的层次区分, 注重实效, 从基础道德教育做起, 加强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中道德规则层次的训练和引导, 确保学生在理解并践行为人的起码规则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的层次与重心[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8) .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02.
[3][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 (邬冬星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89.
关键词:习作意识;生活化;体察思考;大胆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9-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是“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植物研究”、“话题讨论”、“一次体验活动”。从习作训练的内容来看,所要写的以“感受”为主。要让学生写出感受,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需要做足课前准备的。没有感受有什么好写的,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无感受可写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使得学生对生活的体察能力、思考能力不够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习作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来引导学生体察感悟,并把这份感悟能真切地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当学生置身于生活中,在有了体察力、思考力后才能写出有感受的文字来。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就要利用好习作内容的训练点来让学生体察生活,思考生活。笔者发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内容在安排上欠妥当,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这两个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一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着春游和争章的经历。“一次体验活动”显然也容易让学生从生活尝试中获得思考与感悟。只要教师把体验任务布置下去,孩子认真地去尝试体验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了。所以“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安排在前期进行教学。最难的要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了,如果没有长期的对生活的关注度,敏感度是不会对生活中的事有所想法的,故可以把这两内容安排在后期进行教学。至于“生活中的新发现”、“植物研究”难度上要弱于“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但要有“新发现”和“研究”是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体察和思考的。可将这两内容放在中期来进行教学。从上述难易描述中,笔者感受到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内容是对教师习作教学的一次真正的考量。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根植于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的体察和思考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地展开习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明确习作生活化的意识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总会关注的是写作的大主题、大方向是什么?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景等来着手引导学生该如何写作,而忽略了人、事、物等和作者的联系,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就是太程式化了,要么是假话连篇,要么是干瘪苍白毫无感情的。学生对于所书写的文字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是无知和被动的。可以说习作中就是缺了那么点生活化的气息和情感。
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需要对习作内容进行重组,要依据学生的生活感来指导,故一开始我就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的内容罗列出来并组织学生探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本学期的习作训练是贴近自己的生活,是需要通过亲身尝试和体验的,只有经过切身的体察才能在体察中有所思考,有所感受,才会有话想说。在交流探讨中我先让学生选择想写的习作内容,班中38位学生三分之二的选择是写“春游的建议”,问起原因大伙都说我们就爱玩,对于春游想要说的话太多了。看来“爱玩”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爱玩”的意识十分强烈,自然就愿意去把自己在玩乐中的那份感受写出来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有选择“一次体验活动”、“植物研究”、“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问其选择的原因,有的说我做过体验活动,有的说我有过对植物的观察,还有的说雏鹰争章我们就在争。显然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上。至于为何没有人选择要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学生说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关注过生活中的事,可能平时也知道些生活中的事,如最近的重大新闻什么的,但我们的学生不会进一步地去了解相关的事件,也不会想去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有关注周围事件的敏感度、观察力、思考力的。对于我们的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既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中需要写这一内容,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有对周围事件敏感度、体察力、思考力的生活化意识。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班队的时间组织并探讨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有关注周围事件的生活化意识。
二、在生活中体察思考,丰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有时学生往往有感受却不会表达,表达能力弱,表达能力弱了也就缺乏语言的创造能力了。从中年级的学生习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体察力、思考力是有的,可体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牵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1.大视角体察思考
我们都知道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带来思考。但视角的狭隘会阻碍体察和思考。为了有效地教学好“生活中的新发现”和“植物研究”两堂习作课,我故意以自己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上课前我把一个红笔套夹在了头发上就这么走进了教室,当然好多学生都发现了,但能质疑我为什么要夹“红笔套”在头发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他们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原因。以此为例我告诉学生有了发现还要思考,要从大视角体察思考才能有所新发现。我先让学生去研究植物,因为从大视角来说,“植物研究”的体察和思考更有针对性,而“生活中的新发现”范围太广了。但哪怕有针对性的植物研究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如从植物本身的形、色、味等去体察思考;从植物生长的时间节气上去体察思考;从植物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上去体察思考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才能有新发现。我除了提前布置任务给予学生充分观察和发现的时间外,还结合相关的课文学习来体察思考。我们都知道有时新发现是直接性的,直接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会主动地留心观察。但大多数的新发现都存在着间接性是偶然的,正如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那样,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新发现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时,就鼓励学生可以学学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里所要传达的意思,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可以写真的事物被你发现了,某个人的性情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写,还可以写写事物中有着科学的道理被你发现了,也可以写写透过发生的事件被你发现的道理等等,只要是你的发现,就可以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透过我这么一讲,学生体察的视角、思考的方向就开阔了。学生在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就会显得没那么难了。当然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2.规律性体察思考
规律无处不在,如何引导学生规律性体察思考呢?其实在引导学生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如在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中,班中大部分人都想谈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也必定有它的规律存在,因此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热播的原因,告诉学生带着规律性体察思考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热播的原因。基于学生已经有从大视角体察思考的意识方法后学生借助网络,向家长咨询等途径去展开研究和探寻。经过学生自己的体察和思考,他们找到了热播的许多原因。如:人气明星参与效应、节目拍摄场地的生活化、游戏节目的悬念和刺激性、笑料多解压了观赏者的生活压力等。看来这些热播的规律性原因被学生体察和思考出来了,那么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有底了。另外在引导写“话题讨论”之关于“打不打野猪?武松是不是英雄?”中让学生体察思考出“话题讨论”要么发表赞同的看法,要么发表反对的看法。这也是规律。在从这一“规律”中去找出其他的连带关系,发现其他的规律。这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体察思考的更深入,深入的体察思考才会发现规律,这样所写的文章就不会内容简单,不够具体了。
三、大胆表达,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记得2012年一篇名为《我和爸爸的便当盒》的日本小学生作文在微博上被累计转发了3万余次,连姚晨、任志强等都忍不住转发挥泪推荐。那是因为日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了无数人。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小学生爱幻想,有时想法往往会有一些不切实际,但学生愿把这些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喜好、阅历、习惯等去批评指责。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并批评指责他们的作文。因为,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都是出自真情的流露、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珍贵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能展现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爱。
一、积累·运用(p12~17)
(一)词语运用 1.无所不至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2.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3.翻云覆雨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5.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6.见异思迁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7.不耻下问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8.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9.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0.抛砖引玉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二)名著阅读
1.及时雨(呼保义),应该是说仗义疏财(一呼百应)智多星:智力超群;入云龙;喻道术惊天;大刀;他的祖先是关羽,想想他用什么武器;豹子头;脸面神似,喻勇猛无敌;霹雳火;可解作雷电之火,喻刚烈骁勇;双鞭;名将呼延赞的后代,使双鞭,以此名;小李广;李广,汉之名将,使匈奴惊呼“汉子来了”,喻可匹李广之勇;小旋风;如旋风般驰骋官场,他姓柴的,祖上有让位之名; 2.(1)鸟在笼中就是关羽
意为有能力不能施展人活世上,需要八戒这样的人,也需要悟空这样的人,意为每个人都有施展自己的才华的地方.(2)上联:人在逆竟中,不能像关羽和张飞那样逞匹夫之勇(要冷静)。下联:人在社会上混,做事要有八戒的圆滑,更要有悟空的雷厉风行,当机立 断。兽在林中,有林冲还有杨志。人在江湖,要宝玉还要黛玉 3.略4.略(三)略
(四)1.(1)答:作者是男性,从“拙荆”一词可以看出,因为“拙荆”是旧时对人谦称自己妻子的词语。(2)答:作者40多岁不到50岁。从“超四奔五”一词可以看出来。(3)答:作者是教师。从“孩子王”一词可以看出来。2.(1)答:语义上的错误:“打”字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2)答: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打饭。
(五)“倒霉”一词是浙江一带的方言,产生于明朝末年。“倒霉”没有在专门的语句中出现过,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科举制度和民间习惯有关。
在明朝末年,采取的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读书人要想做个一官半职,就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由于科举考试的局限性很大,严重地影响了知识分子才智的发挥,再加上考场上营私舞弊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般的读书人想要考取功名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求个吉利,考生们一般都会在考试之前在自家门前树立一根旗杆,当时人们称这根旗杆为“楣”。如果考中了,旗杆就一直竖立着,考不中就要把旗杆撤去,人们便将撤掉旗杆的行为称为“倒楣”。后来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来形容不顺心的事情。今天我们把“倒楣”的“楣”写作“霉”或“眉”,反倒不写原来的“倒楣”了,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只是在使用的时候,大家应该记得“倒霉”一词是由“倒楣”演化而来的。
(六)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寒假作业p22~24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1、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2、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例: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傅雷家书
1、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创伤,学会坦然处之。
2、首先,对一切坦然处之;其次,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3、用以说明“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
4、要“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要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昙花终于怒放
1、有点心急
心情淡然
欢喜欲狂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3、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寒假作业数学答案 三.几何与说理。
1.连接AC,因为AD=4,CD=3,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5.又因为AB^=13^=169,BC^ AC^=12^ 5^=169.所以:AB^=BC^ AC^.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BCD =RT△ABC-RT△ADC=(12×5)/2-(3×4)/2=30-6=24.2.AB,AC 3.因为AB=AC.所以∠ABC=∠C.因为BC=BD.所以∠C=∠BDC=∠ABC.因为AD=DE=BE.所以∠A=∠AED=2∠EDB.所以∠DBC=2∠EDB.又因为∠C=∠BDC.所以∠C=3∠BDE ∠BDC=3∠EDB.所以∠EDB=180÷(2∠EDB 3∠EDB 3∠EDB)=22.5°又因为AD=DE.所以∠A=∠AED=2∠EDB.所以∠A=45°.4.(1)∵DE是△ABC的中位线.∴DE=1/2AC,CE=BE.∵CF=1/2AC.∴CF=DE.∵CF=DE,CE=BE,∠BCF=∠DEB=90°∴△CFE≌△EDB(SAS).∴EF=DB.∵AD=DB.∴EF=AD.∵四边形ADEF是梯形.∴四边形ADEF是等腰梯形.(2)∵∠1=∠2∴BM=AM.∵AB//CD.∴∠1=∠CMB,∠2=∠DMA,∴∠DMA=∠CMB∵M是CD的中点∴CM=DM.∴△CMB≌△DMA(SAS)∴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3)∵E是BC中点,∴BE=EC,又∵EF⊥AB于F,EG⊥CD于G.且EF=EG,∴△BEF≌△EGC(HL),∴∠FBE=∠GCE,又ABCD为梯形,∴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4)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E,则∠BDE=90°.再过D作DF⊥BC于F.∵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则AC=BD.又∵AD‖BC,DE‖AC.∴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D=CE,AC=DE=BD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DF=1/2 BE=1/2(BC CE)=1/2(BC AD)=1/2(m n)∴S梯形ABCD=S△BDE=1/2 BE×DF=1/4(m n)(m n)=1/4(m n)^ 故
(m n)^=4S梯形ABCD.(5)在等腰梯形ABCD中 AB=CD ∠ABC=∠DCB
BC是公共边,∴△ABC≌△DCB(SAS).∴AC=BD
AD是公共边∴△ABD≌△DCA(SSS)∴∠ABO=∠DCO ∠AOB=∠DOC
△ABO≌△DCO(AAS)∴OB=OC
∠BOC=60°
∴△OBC是等边三角形.同理:△AOD也是等边三角形.连DE与CF, 由EF=1/2AB=1/2CD(EF是△AOB的中位线)∴EF=DG=CG(G是CD的中点)∵E是AO中点.∴DE是AO的垂直平分线.∠DEC=90°.EG是△DEC的中线.∴DG=EG,∴EF=DG=EG CF也是BO的垂直平分线.∴∠DFC=90° ∴FG=CG=EF
∴△EFG中 EF=EG=GF.∴△EFG是等边三角形。
寒假作业英语P49~61 英语之一 CABDA humour,mixed,photos,worry,thinks,true,mine,to travel,swimming, the heaviest,speaking Tourists,trys,Running,fun,magazines 拓展研究
1、walking home
2、How far
3、shorter as tall as
4、Both and are5、better other 快来译译
1、don’t camping dangerous outdoor activity2、how to answer
advice
3、Climbing healthier diving 4 He has poor eyesight ,so he always wear the glasses.5 This story is more exciting than that story.感受体验 略
英语之二
一、DCACACDB
二、myself,drives,delicious,cleverer,closed,heroes,admire,the cleverest,loss,sounds,size,yours 拓展探究
1、don’t is right
2、Why not
3、not as same as
4、as well
5、Wang Min has 5 yuan less than me.I have 5 yuan more than he.创新展台
1、Why don’t we change to play volleyball?
2、They swam happily in that river yesterday.3、She practises play softball every week.4、John studies fewer subject than Nancy.5、He don’t know how to cook healthy and delicious food.感受体验 略
英语之三
一、CDDCA
二、to visit,to get,on meeting,to read,to close,beginning,boring,greetings,leaves,to hold
三、beauty,airports,more than,sunset,coach,half-time 拓展探究
1、What did do
2、Did look
3、or
4、taught myself
5、enjoyed ourselves 创新展台
1、to prepare
2、couldn’t believe
3、these photos on the Internet
4、to see interest of places
5、for oneself 感受体验CCAA 英语之四
一、BABBC
二、delicious,forests,protect,encourages,Wolves,continue
三、doesn’t rain,will die,buy ,playing,is 拓展探究up to ,grew into ,cutting down ,not any more ,in danger 创新展台
1、following actions to
2、encourages to protect
3、doesn’t rain will stay4、very difficult survive
5、number is bigger and bigger 感受体验 略
英语之五
一、BDAADC
二、northern,endangerous,incorrect,dishonest,tourists,unnecessary,provides,impossible,carelessly
1、wrong,and
2、rained heavily
3、endangerous,birds
4、How long did
5、has an 创新展台
1、More and more bierds are in danger because they do not have enough space to live.2、We hope 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wildlife.3、Miss Li is one of my school’s welcome students.4、People change wetlands to make space for farms.5、If you practice singing ,you’ll sing very well.感受体验 Churchill Language School, Oxford A driver English Ten months In Park Road at No.1123 英语之六 1-6 BABBBC
二、moment serious directions temperature
三、walk ,to exercise,Does,like,to visit,go ,went,will be,met,talking, to tell,left,watching 拓展研究 fell down , was snowy,were trapped,turn off,at last,said to himself,try my best,as if 创新展台
1、calmed down was trapped dark around me
2、ran in all directions
3、were in a hurry to
4、looked at each other in fear
5、tried their best to save him
6、Because of didn’t eat anything 感受体验BCDDB 英语之七
一、CDABBCB
二、accident,calm,shaking,directions,weather like,trouble,earthquake,serious 拓展研究
1、told to keep
2、What’s like
3、a heavy rain
4、hurry to
5、Why does he 创新展台 DAECB 感受体验FFTTTF 英语之八
一、DBCDBDCA
1.如果用第1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段景物的特征,这个词是清美
2.“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作者看到什么而回忆起过去哪两见事?
墙上的画,1路边的女孩儿2雨天
4.文章第4和6两段是作者回忆了过去的两件事,能不能颠倒它们?为什么?_不能,因为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5.请在画线处分别填上一个词,完成课文的结构图.
现实→思索→现实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阅读答案
1.委婉(婉转)
2.前者因信任我能独立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
4.“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 由于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5.赞颂了一位仁慈、善良、感情丰富而又充满理智的母亲
6.略(言之成理即可)
《美丽如初》阅读答案
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3.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4.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宁静平和(幽美) (2)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心灵)。
2.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可)
3. (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
4.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无边的回忆》阅读答案
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塑料拖鞋很“普通”,很陈旧?(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语句的意思。(4分)
(1)很不以为然的表情
(2)而这是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
3、关于外婆有哪些描写?请你把它筛选出来。(2分)
4、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是真的“不知道“吗?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5、读罢全文,请思考。(4分)
(1)“我”舍不得丢掉灰旧拖鞋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的标题“无边的回忆”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拖鞋的意义不一般。
2、(1)别人不理解 (2)外婆的留给我的影响。
3、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4、余温代表着外婆的情。
5、(1)能勾起对外婆的回忆 。(2)永远的、美好的回忆。
《朋友经常出差》阅读答案
问题:朋友为什么“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本文把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比作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一类人?朋友作为生意人,“运气好”的原因是?结尾“ 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含义是?人生之旅,你握有“坐票”吗?请你谈谈你的“坐票”是什么?
不懈追求、执著、善于发现的人懒惰,不去发现机会,浅尝辄止
因为他不懈追求、自信、执著、富有远见、勤于实践
其实文章中说的很明白了,“坐票”,是大家平时坐车都想拥有的,想舒舒服服的坐着.“人生的坐票” 就意味着成功. 得到你最初想要的.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其含义就是人生如何成功的真谛.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这些都是得到“坐票”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是由坐票的,但是大部分人上了车却不肯努力去找自己的座位,而选择懒惰,站在车门处.不去为自己的座位努力. 我是有坐票的,而我的坐票就是: 努力和锲而不舍
《枯枝与鲜花》阅读答案
1、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2、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3、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和【 】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 】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4、文章在结尾写道¡°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答案:
1、①落花时节繁花满枝 ②枯枝与牵牛花复活
2、枯枝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枝头顶,结果它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3、拟人、对比;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4、人生只有相互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那时候我很小》阅读答案
12.A.差涩。B.诧异。C.徘徊。
13.(1)一对善良的夫妇把迷路的“我”送回家;(2)一位老人帮“我”把一袋粮食背上肩:(3)女儿想为病中的“我”倒水却打碎了杯子。
14.温暖人生。
15.(1)④⑤。依据是:从语言上看,本段与④段中“我手中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气与⑤段中”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相关联;从内容上看,本段是上文的延续,也是上文叙事后感情的抒发。
(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送”我“回家的那对夫妇的感激和怀念,同时暗示社会上有很多如那对夫妇般热心肠的人,有力地突出了”人生充满温暖“这一中心。
16.长久以来,他人给予的温暖不仅温暖着”我“的心,而且时时提醒并激励着”我"给他人送温暖。 17.时时给人温暖,人生才会更加快乐。
《华歆和王朗》阅读答案
1.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来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还好船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一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了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抛弃了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并且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2.王朗罢录诺寡信,不负责任。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王朗在认为对自己无害时,能助人时则助人,一旦事情有变,危及自身利益时,就只考虑自己。
华歆处事谨慎,做事有始有终,信守承诺。
3.告诉我们帮人要到底,危险是对人性的考验,也是对品德的拷问。
4.
1.俱:一起 2.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
3.难:迟疑;犹豫不决。4.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贼:敌人 6.拯:救助。7.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
8.依附:跟从。9.宁:难道。10.辄:11.难之:对此事感到为难。12.弃:抛弃。
13.尚:还14.欲:想要15.遂:于是就16以:通“已”
《狐假虎威》阅读答案
启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理解: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 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 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脱离实际、闹出笑话。
《父亲的爱》
1. 概括说明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2. 通过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3. 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4. 本来是写“父亲的爱”,而文中为什么写那么多母爱的表现?
5. 结尾一句有何作用?
《父亲的爱》答案
1八件事。①令我把偷的糖果送回去,并拆箱卸货作为赔偿:②送我去医院和医院的人发生争执;③生日会忙于做家务;④替别人照相,自己不照:⑤激励我自己去骑车;⑥不给我写信;⑦我打电话,他叫妈妈来接;⑧我结婚时只是大声撸鼻子。
2.父亲的爱具有深沉、理智、充满希望的特点
3.不行。因为去掉“表达”就成了“爹不懂得爱”和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爱”,与文章的主旨不符。
4.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一)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C3知己难寻,光阴易逝.4. ①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二)
1.(1)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2. 治水必躬亲。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3. 好逸恶劳 见利忘义
4. 海瑞 明朝 吴晗 《海瑞罢官》
(三)
1. 问之有目者日之状
2.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3. A4. 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所以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5. 他为了了解太阳,不惜多次向人请教,他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强烈的求知欲。
6. (四)
1.D2.(1)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2)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3.A(五)1.(1)离开、抛弃(2)讨厌
2.(1)位已高而意益下。(2)官益大而心益小。(3)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 刘邦善纳张良良言,战胜了项羽,一统天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李斯谏逐客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习题五
一
1. 朱自清当衣买书
2.为了买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
3.(1)是朱自清的父亲在他结婚时为他做的
(2)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5.(1)(2)6.(1)(2)(3)
二(一)东林书院,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
(2)钱钟书故居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习题六
(一)
1. 苏州园林 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性,也极具艺术性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3.略
4.(1)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 (2)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 (3)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4)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5)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5.(1)横云山庄(2) 惠公园(3) 老蠡园(4)寄畅园
(二)
1. 金字塔式结构的建筑物,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因此有像冰箱和抽湿机一样的作用.
2. 研究员纳里曼诺夫在洛德金字塔式建筑物内做实验。
3. 使动物遗体成为木乃伊而不腐烂。其他金属物品,也由于水汽迅速散失,而不变质或锈蚀。
课文知识检测
1、从鲁班发明伞的经过中,你想到了———————————————————————————————————
2、学了《父子骑驴》一课,你受到的启发是————————————————————————
3看到在冬天,竹子依然青翠茂盛,我情不自禁地赞颂到——————————,—————————(填写描写竹子的诗句。)
4、“他知道小朋友喜欢鸟,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当阳光————————————,————————————————。
5、《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还知道很多寓言故事,我能写出其中两个()()
三、短文阅读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 吃了 不好意思 扔掉吧 又舍不得怎么办 怎么办 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 哪儿来的?” “梨„.梨 „.是 „„梨摊上的.” 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写出反义词
夸奖()严厉()诚实()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当小作者无意中抓出了一颗梨时,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
4、“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子送回去了”结合课文想一想,爸爸的吩咐是什么?————————————————————
5、“我终于找到了爸爸说我丢失的东西”,丢失的东西是————,小作者怎样找到的?——————————————————————
6、展开想象,当听了卖梨子的阿姨的称赞,小作者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
7、读了短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
四、习作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弄清课文的内容。
3、初步了解课文,感受黄河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国有两条大河。是哪两条大河?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黄河”。(板书:黄河)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师:在古代,有许多诗人都曾赞叹过黄河。(出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袁鹰,也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他写了一篇文章《黄河的主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题)
读题目,能不能读得气势更大一些?
二、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并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指名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作者赞颂的黄河的主人是谁?课文说了艄公的什么事?
1、齐读课文。
2、检查交流。
(1)课文中谁是黄河的主人?(板书:艄公)
教学生字:艄公的“艄”是什么偏旁?“艄”是什么意思?(船尾掌舵的人,所以“艄”用舟字旁)
(2)课文中的艄公驾驶、掌舵的是什么交通工具?(黄河里的羊皮筏子)
(相机介绍羊皮筏子:黄河里的羊皮筏子,进行简要介绍。羊皮筏子:黄河上游的一种交通工具,用羊皮制成,吹了气,便能浮在水面上。)
(3)课文说了艄公的什么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作者看到的黄河里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出示第一段:“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作者袁鹰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学习胆战心惊、黄河滚滚、浊浪排空、万马奔腾)
想不想看看那气势磅礴的黄河。(课件演示:黄河奔流的情景)
此时你心里感到怎样?(我感到害怕、自豪、激动)
带着你看到的、听到的,自已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
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作者对黄河那浊浪排空的气势感到害怕。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都胆战心惊,放声把课文朗读一遍。
(5)课文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黄河的磅礴的气势?
①教学生字“骇”。“骇”是什么意思?“惊”呢?“涛”和“浪”都是指什么? “惊涛骇浪”是什么意思?(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②教学生字:“履”。你理解“如履lǚ平地”吗?“履”是什么意思?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6)这样气势磅礴的黄河在艄公眼里是什么样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①相机出示句子(交流学习)
②齐读句子
四、再读课文,谈感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最想说得是什么?
五、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沉着、镇静、谈笑风生、从容。”
3、齐读六个词语。你有没有发现,这六个词语都是写人的心里、神情的?那么课文中胆战心惊、提心吊胆的是谁?沉着、镇静的是谁?谈笑风生、从容的又是谁?(我、艄公、乘客)
二、体验黄河的壮美。
1、那么是什么使作者胆战心惊,他又为什么提心吊胆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的1-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2、交流: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一下母亲河的雄姿。(播放课件)
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腾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我们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心潮起伏,感情激荡你想说些什么呢?
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天都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黄河那磅礴的气势。
三、体验羊皮筏子的惊险:
1、这样的黄河怎不让我胆战心惊呢?而我又在为什么提心吊胆?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好好体会一下。
2、读课文。谁先来读读你找出的语句,再谈谈你的体会。
(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那么小,那么轻”,“小小的,整个儿”,这么一读,就让我们感觉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羊皮筏子越发显得小而轻,还有谁想读?
(2)“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人!”
那么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六人,真危险哪!真担心他们会不会沉下去。你能读出这种危险来吗?
指名读,评价
老师听出了你的担忧,听出了你的害怕!让我们怀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第3段。
读到这儿,你见到了怎样的情景?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危险?
(3)“也只有十只到二十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上有六个人已经很危险了居然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真让人提心吊胆。让我们用朗读再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读1-5段)
四、领略艄公的风采。
1、读描写乘客的句子,想想乘客怎样谈笑风生。假如你是乘客,你会和你的同伴说些什么?
2、乘客们脚踏滔滔的黄水,面对滔天的巨浪,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他们怎么还有心情说说笑笑呢?
A、艄公怎么做的,竟然让身处险境的乘客们如此放心?读6-8段画出描写艄公的句子,多读几次抓住印象深的句子谈感受。
B、艄公是凭什么克服困难的?
3、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五、课外延伸。
在人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的艄公以外,还有很多主人。如:同学们就是课堂的主人。
六、作业布置。
1、摘录描写黄河和艄公的词语。
2、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初中寒假作业是不是一直困扰这你呢?不用担心,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你带来了(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啦,是不是很让你兴奋呢?那就快来看看吧!
1、B、2.45 2、28.2 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13、B
14、B 2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 22.5 4、250 5/3
5、路程、时间、V=s/t 6、0.4 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11、8 6 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2)v=s/t=300m/2.5h=120 km/h(3)t =t1—t2 =5h—2.5h =2.5h 3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4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 38.5
4、(1)10(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温度继续上升、(3)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 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
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12、因为衣服只能反射它原本的颜色。
13、测得十分钟的路程,用V=S/T的公式求出速度
1、液化、汽化
2、汽化、液化、液化、凝固、3、吸、不变、大、沸点、不同、增大
4、液化、放
5、汽化、吸 6、100℃、不变
7、(1)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8、(1)98、不变(2)不是标准大气压
9、D
10、C
11、B
12、C
13、D 14、48 C
15、快、温度计、B、25
16、(1)0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2)没有加上盖子
1、熔化、升华、凝华
2、室内、凝华、放
3、升华、凝华、熔化、4、低、凝华、熔化吸热、5、C、6、A
7、B
8、D
9、C
10、B
11、B
1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13、碘粉、碘粉、气体、气化碘、升华
14、液化、汽化
15、低、温度计、不同、冰箱、凝固
课时一:
课时目标:注意右边同时有撇和捺时的处理方法。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写好钢笔字除了要有认真的书写态度,还应该掌握必要的书写技巧。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就是当右边同时有撇和捺时该怎样处理?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次”、“缺”、“珍”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小结:“次”、“缺”、“珍”都是左右结构;三个字的右边都有撇、捺。
(3)示范描写“次”。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右边都有撇和捺时,撇要收一点。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课时二:
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注意“木”的字形变化。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写好钢笔字除了要有认真的书写态度,还应该掌握必要的书写技巧。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就是木字不同位置时字形的变化?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寨”、“桂”、“杏”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小结:
(3)示范描写“寨”。提醒学生注意:第二竖笔改成竖勾。撇捺写成左右两点。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课时三:
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注意“帽子”的字形变化。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写好钢笔字除了要有认真的书写态度,还应该掌握必要的书写技巧。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就是木字不同位置时字形的变化?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官”、“窜”、“霞”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小结:
(3)示范描写“官”。提醒学生注意:宝盖头小、雪宝盖大一点、雨字头更大了。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课堂作业:《习字册》
课时四:“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1、读题,明确题意。
2、指导:
(1)出示“吊、啄、若”三个字,认读。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口的位置不一样,该怎么写好呢?)(3)交流。
(4)指导口字头的写法:(5)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4、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小结。课堂作业:《习字册》
课时五:
课时目标:注意长捺的写法
1、读题,明确题意。
2、指导:
(1)出示“题、起、迈”三个字,认读。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半包围结构,想想怎样写好长捺?)(3)交流。
(4)指导长捺的写法:(5)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4、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小结。课堂作业:《习字册》
课时六:课时目标:注意广字头的写法
1、读题,明确题意。
2、指导:
(1)出示“庞、磨、府”三个字,认读。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半包围结构,想想怎样写这些字才匀称美观?))(3)交流。
(4)指导广字头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广字的一横要写得短一些,竖撇则要写得长一点。
(5)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4、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小结。课堂作业:《习字册》
课时七:
课时目标:横在中部的写法 1.审题。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的要求。
(3)指导书写“柔”
(引导学生注意:木字的横要伸长,使字保持平衡。矛字的点和竖钩以及木字的竖都在竖中线上。3.学生练习。课堂作业:《习字册》
软笔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1课以横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横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学习长横在字中的运用。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毛笔执笔法。【教学重点】:长横在不同位置时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授:
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任务。
2、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观察横与横有什么不同。
3、学习横的写法。(1)长横在上部。
观察“百、”,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横的形态,并画出运笔方向。(2)长横在中部。
学生观察“安”,分析横的形态及写法。(3)长横在下部。观察“五”,分析横的写法。
4、学习横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长横在例字中的用笔与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可、首、七、世、里、止。(3)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
1、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师作小结。
2、学生自评。
五、小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课以长横为主笔的独体字 长横在上百 长横在中安 长横在下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2课以竖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学习竖的用笔方法。
2、了解竖画的重要作用。
3、练习书写带有竖的几个字。【教学重点】: 竖画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横的写法。2、板书课题:以竖为主笔的独体字。
3、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竖的写法。
二、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1.出示小黑板,看看不同的竖。
2.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3.师范写。
4.生说说运笔特点。
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悬针竖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垂露竖则为藏锋。6.评议病笔。
7.同样方法学习两竖在一起时的写法。8.评议学生作品。
9.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注意不要倾斜。(1)生练写。(2)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1.带有“竖”的字。(1)出示小黑板:下千。(2)观察这2个字的共同特点。
(3)师范写“下”,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4)生练写“下”。(5)集体评议。
(6)同样方法生练写“千”。
四、优秀作品展评。
板书设计:
第二课以竖为主笔的独体字 下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3课以撇、捺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撇与捺的写法(认识形态、掌握笔法、感受神采)。
2、通过学习撇与捺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特点提高审美水平,感受汉文字文化的魅力。
3、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 撇与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竖,大家学得非常好,有谁来回忆一下它的写法。(生书空——师范写——生点评)
今天,我们学习撇与捺,看看这两个笔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授
1、板书:撇、捺。
2、学习用笔。
(1)比较撇与捺,找出不同的特点与它们之间的关系。(2)你觉得它们书写的快慢一样吗?为什么?
师小结:撇劲健挺拔——行笔快而有力,笔势短促;捺舒展飘逸——行笔缓慢舒展,笔势开张。
3、书空练习三遍。
4、师示范撇与捺的写法。
5、学生练习。
三、学习撇与捺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特点。
1、学习例字“又”与“大”的写法。(1)出示“又”字,学生观察撇与捺是怎样组合的?
(2)师小结“又”等字时,斜度不要太大,否则会造成整个字书写的败笔。并出示病字,进行比较。
(3)出示“大”字,学生观察写法。师出示病字进行比较。(4)师示范。(5)学生练习。
四、应用练习。
1、同桌讨论,课本中例字里的撇与捺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又是怎样与其它笔画组合搭配的?
2、师小结。
(撇与捺搭配的字较多,为了左右相称,它们都要左右舒展。)
3、师示范难写字“天”的写法。
4、学生练写例字。
五位学生上来板书,各写一个字。
5、讲评。
五、小结。板书设计:
第三课以撇、捺为主笔的独体字 又大者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4课以竖钩、弧钩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钩与弧钩”。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竖钩与弧钩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钩与弧钩”的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钩与弧钩”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要有轻重变化。详细讲解: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范写。
5、指名说一说竖钩与弧钩分别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钩与弧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钩与弧钩的字。
1、出示范字:事光。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3、教师演示书写过程。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第四课以竖钩、弧钩为主笔的独体字 事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5课以斜钩为主笔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斜钩”。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斜钩的写法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斜钩”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详细讲解: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5、指名说一说斜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斜钩,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斜钩的字。
1、出示范字:成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3、演示书写过程。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第五课以斜钩为主笔的独体字 成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第6课瘦长、扁宽形的独体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瘦长、扁宽形独体字的书写要领及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与笔画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瘦长、扁宽形独体字的书写要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欣赏学生作业。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咱班同学的优秀书法作业,比比谁的眼力最准,能猜出都是谁的作业。
三、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一)带有横折或横折钩的字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看字,这两个基本笔画的名字是什么?(横折、横折钩)它们的写法谁还记得?
生和老师一起回忆: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用水书写,学生跟着用手指书空,边写边说运笔过程。
2、师:带有横折或横折钩的字其外轮廓的形状常为瘦长或扁宽形的独体字,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类独体字的重点笔画——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师同时板书课题。
师:谁把你观察到的特点说给大家听听? 生展示:
(横折是横画的尾部与竖画的头部拼接而成的,横画的收笔即竖画的起笔。学生若说出横折是由横和竖组成的也可以)
(二)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
预设评价: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横画和竖画的写法,你们能不能根据横画和竖画的写法,试着总结归纳出横折的写法。生试总结
2、师:哪位同学试着总结一下横折的写法? 生试总结
(横折的写法是先写横画,再写一个折角,然后写竖画,竖画写的时候,要向内倾斜)
横折的写法:
1、先左上,再右下按。
2、转笔右行,提笔向上。
3、右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锋。
3、师:横折的写法是这样的,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横折钩的写法。现在看看老师给大家的示范好吗,重点看横折钩的钩角处的写法。教师示范,边写边说重点,生可书空体会。注:若学生没看清,可再示范一个。
4、学生练习
师:静下心来,用毛笔写1个横折和横折钩。你还可以参照书中的运笔过程写字。生动笔写。
5、师:谁愿意把你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展示(自评:说说自己哪写得好,哪还有不足,学会欣赏自己)生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学会欣赏别人)
(三)横折和横折钩在字中的不同
1、师:老师看得出同学们书写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我们刚才学习了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在字中的变化。出示:丹、身、两、目。
师:请同学们观察横折钩在这几个字中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并汇报。
2、师:横折钩在字中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这些字的整体形状、结构是不一样的,结构不同决定了横折钩的变化。
3、师:请同学们用毛笔把这几个字写一写,体会一下整个字的写法以及横折钩在字中的变化。
生毛笔练习“丹、身、两、目”。
四、实践练习
1、师:刚才我们写了毛笔字,现在同学们观察书中16页四位书法家的这几个字,(同、内、而、内)横折钩画有什么不同?这几个字的整体形状一样吗?(不一样)
2、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纠正坐姿及执笔姿势。
3、纠偏(教师就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指导,在黑板上示范“同、内、而、内”几个字,强调书写时,竖画要向内倾斜)
4、展评(对书写中注意竖画向内倾斜的学生予以表扬,肯定他们是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做有心人,写字才能有长足进步。)
五、课堂小结
【苏教版四年级寒假作业检测】推荐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09-12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10-23
苏教版四年级多音字09-17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03
苏教版四年级上应用题09-21
苏教版四年级选词填空09-26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07-2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7课件范文11-2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六教学设计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