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实习报告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局实习报告(精选8篇)

财政局实习报告 篇1

财政局>实习报告>范文

(一)在财政局实习期间,我学了好多以前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自辽宁省盖州市财政局是该州市一切政府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财政收支预算核算机构,主要业务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全市财政规划和财政收支预决算,筹集、调拨和治理资金,监督和指导个部分的财务活动。具体说来友,为中小学校学费职工工资预算核算、各类费用支出审批、核算及调拨款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核算预算工作、职工福利保障级单位运作中需要的支出预算核算工作,是征税收入上报上缴资金调动等工作。根据以上的基本工作内容,可以了解在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怠慢,不然会影响整个工作的程序、秩序和进程,作起来会很困难麻烦。上班之前,我对实习的感觉是即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紧张的则是万一做不好工作也许会受到批评。单位领导将我安排在核算中心重组,核算中心一共7组,各自分担着不同的工作。刚来的几天杰出的就是月末工资核算及各项消费支出审核工作,这个工作主要事务工作中需要的一系列消费支出进行审批核算。听前辈们说核算工作是最繁琐的,要项项都得想到,马虎不得,一定要工作效率高,因为不但要尽早做好预算,还要想上积极是汇报,尽量不耽误各个单位的工作进程,仅仅在春节前期作的这些工作我都觉得很吃力,一天下来头脑都糊涂了。

我心里明白,像我这样的一个初生牛犊,只能在一旁自己学习把握如何操作,根本不配上前操作。但是前辈们对我很和气,耐心的给我介绍了单位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科目的核算内容。对我所有的疑难困惑,他们都有问必打,让我很感动,就这样也使他们的工作进程减慢了速度,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工作时间安排和基本工作进程,最初我在一旁也只能帮忙传送单据,复印大字,作表格,还要时不时的找领导盖章。就连找领导签字也要学习如何和领导沟通,因为在这里财政局的局长或副局长都是把握财政大权的,即便是市里的领导抑或是市长发话给某某单位拨款,也要看财政局长的脸色。这让我慢慢的看到了现实社会和校园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同,但是我在这里工作期间领导们 对我的错误给予极大的宽容和指导教育,并且在百忙之中耐心的帮我改正,态度很和蔼,我觉得有些受宠若惊。慢慢的我也开始接触一些基本工作,前辈们也放心交待给我一些基础性工作让我来做,虽然工作中由于对业务的不熟悉,小小的工作我还是时不时的会犯些错误,前辈们对我犯的错误都能宽容接受,并给予更加认真自己的指导,而不是简单的责骂,就连上级领导都很和蔼可亲,根本没有官架子,在这样的组织里面工作真得很温馨,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虽然工作忙一点,但我觉得过得很充实,觉得自己的>收获确实不小。由于这是一项很严厉的工作,我只能虚心的在一旁请教学习,根本不干插手,生怕出现一点错误或耽误了工作,影响效率。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多感慨,虽然我基本没有进入工作中实际操作,但是我认为在我国的财政实际工作操作中有好多程序和手续十分繁琐,就是因为繁琐才导致工作手续多,过于程序化,对于有些方面政府为有些机关和行政单位的资金太少,从而阻碍了发展和进步。比方说,在实习期间财政对学校的拨款由于上级的问题,显然遏制或限制着学校的基础教育建设发展。具体来说:基础教育的属性为准公共用品,要求我们现实中对这一物品进行生产或安排时提供的制度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满足,实现利益均衡,即处于制度均衡状态。这就要求制度必须满足相关条件:主要是能够保证个体的合理的利益地位,否则难以保持个体对制度的满足状态。财政供给的制度不均衡是影响基础教育正常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觉得基础教育服务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有效供给。首先在盖州市工人工资问题,目前随着盖州市的发展教师的基本工资问题解决的基本到位。但是在现行基础教育支出方面的规模和效益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交易服务的有效供给,造成了社会公共福利的损失。作为盖州市子民的我不得不承认,盖州市的经济发展很弱,工业发展相当落后,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10年前相继倒闭,几年之间整个市区及周边乡村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妇女在家就成为真正的家庭主妇,而男性劳动力在乡村重新开始农耕,而城镇里的男性劳动力就自动去做苦力之类的工作,收入微薄,勉强养活一家。近几年盖州市的经济有所发展,盖州市的发展离不开园丁们为祖国花朵付出的劳动和汗水,科教兴国是我们国家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同志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盖州市本着这个宗旨,不曾可口国脚职工分文工资。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对于学校的基础教育建设还是不到位,欠缺很多。这是我在工作中的感受之一。

财政局实习报告范文

(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 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暑假期间,我在地方财政局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感受颇深。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导人员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虚心学习,注意观察,独立思考,学问结合。我在财政局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纳税评估、普通发票检查、资料归档等 工作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财政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法规,达到了预期实习目的。

一、实习目的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为了加深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了解>税务机关与企业,个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我来到了财政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实习。想通过本次实习达到培养和锻炼我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能尝试到一些在学校我们没有学到的知识,为我将来走入自己工作岗位和社会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实习成果

1、实习过程

(1)第一天上班,心里没底,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紧张的则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还好,财政局的叔叔们对我们都很有 耐心,有什么事情都是亲自给我们指导。第一天算是熟悉工作,对办公室资料的放置有个基 本的了解。然后他们给我介绍了办公室平时的一些基本的工作以及平时的上下班时 间,因为他们都是专管员,所以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管理的相关工作,概括点说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督促好这些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关的缴税,另外有需要的话需要把这些相关信息录入到 相关的税务管理系统中,平时也要做好这些系统的维护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还是让我有点头疼,整理资料让我无从下手,我们需要按照装订的规范把每个企业的资料整理好后装 订好,这不算是一件很难得工作但是需要极大地耐心,不能出现差错。数据的录入也让我很是无奈,说的夸张点,我把我这辈子要见的数字都见完了,而且录入数据更是需要小心容不 得半点差错。第一次发现其实财政局的工作也会比较繁琐,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耐心对待。他们平时也是会很忙,他们必须确保自己的工作不会出现失误,因为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而且他们平时也会有相关的考核,随时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2)经过几天的了解以及这几天的工作,对财政局的工作有了大概的了解。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协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帮他们跑跑腿,另外就是整理资料,录数据以及对税收征管系统的维护。有时候办公室比较闲的话我就会去大厅看看大厅的工作流程。大厅的工作人员更要有着工作的认真和热情,要具备专业素质。对纳税人的疑难问题必须给予解答,还得向纳税人宣传新出的政策等。由于当时正是税控发票上线不久,很多企业都对 相关内容部了解,这时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自己先弄清楚然后给予纳税人满意的答复。对于 纳税人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要尽量给予配合。其次,纳税的申报期决定了代理部业务期的 特点。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说:每月的 1 号到 15 号是企业纳税申报期,因此这 段时间大厅业务也是最繁忙的,此后的一段时期,时间就相对宽松些,相关的就可以利用这 段时间来为自己“充电”,了解到最新的税务政策依。在大厅的这段时间也让我学习到了不少 知识。其实很多知识我们在课堂上就有学习过只是因为没有亲自的实践导致我们读这些知识还不能能有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次实习也是对自己知识的一个巩固,同时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只有在平时打好了基础,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 上,出现>挫折感,但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大学中难以学习到的。比如说如何对 待自己的工作中的长辈们,因为我们是学生所以师父们对我们很照顾,但也又不认识我们的其他工作人员有时会让我们做些清理工作,作为新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很认真的做好,“和 气生财”而且这样才能能给别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四、评价小结

本次实习对我意义深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社会经验尚且,处理的事情 能力不够,而且,在实习中我缺乏工作耐心,细心程度也不够,造成很多不必要 的错误,给实习单位来带来一定的麻烦。另一方面,我的专业知识学的不透彻,很多知识都了解一点,没有更加深刻地学习,致使在工作中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不能更好地完善实习工作。在实习中不能很好地和纳税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沟 通,总之,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从这次实习我也获得了许多,具体的来说,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应用到社会之中,潜意识地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应用理论知识 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在社会经验方面,通过在实习的阶段里面,我学 会了怎么去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怎么去和别人进行沟通,怎么能够站在别人的 角度去考虑问题,然后怎么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处理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这些都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所学到的社会经验,对于我来说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笔财富,为我以后走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了我的耐心和 细心,在实习中,我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种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工作。通过本 次实习,让我看清了将来努力的方向,给了我充足的自信,在以后的学习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实习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让我对税务岗位有了更加的深刻的了解,我要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份工作很无聊,以后会选择其它的就业方式。不论怎样,我都在这次实习中有了自己的收获。同时,我们对国家公务员又多了一份敬意,正是他们的兢兢业业才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行,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的生活。以后的我们或许也会怀着为国家做一份贡献的心踏上公务员 这片土地,那么这次实习对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起到借鉴作用也 为我们未来的工作积累了经验。时间总是飞快,我们要感谢相关的工作人员,正是他们的耐心和热情,让我们有机会亲自体会税务工作。不论以后会怎样,现在的我们需要不断的积累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财政局实习报告范文

(三)为了响应学校要求,提高自身社会实践 水平,努力使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我再一次参加了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从20XX年8月4日到8月22日,共计三周,内容是在江苏省金坛市xxx财政局实习。本次实习后,我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对政府财政部门以及事业单位 与企业单位的帐务处理上有所区别有了基本的概念,整体上超过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实习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将在学校的知识相结合。就像我们书本上所说的一样,财政的职能很多,如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等,但只要存在政府和财政,财政的这些职能就不会消失。在实习之前,我很担心,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与领导、与财政局的人融洽相处,更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然而财政局的叔叔阿姨对我都很好,这让我非常感动。

我主要跟着档案室的王阿姨整理财务档案。乡镇财务档案是乡镇财政工作中积累的重要材料,记录了乡镇财政历史,反映财政业务内容。财政局主要职责 包括:监督检查财政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依法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负责财经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印鉴管理、经济档案管理、政府采购申报、农村政策性补贴、城镇政策性补贴审核发放等工作;管理财务局财务、固定资产及其他行政事务;对专项资金追踪问效;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进行项目完成后的效益考核等等。

财务局每年都会彻底整理一次档案,所以此次我们工作量很大,可阿姨只是让我对这一个月进行归档。以前我对档案一窍不通,以为档案只是记录一些东西,只要填写认真就行,现在才知道,编写档案的要求十分繁多。档案管理制度规定,各种档案的文字书写,必须用蓝黑或黑墨水书写,禁用其它笔书写。

王阿姨教导我,不要因为整理档案工作简单,就放松自己,一定要加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的忽视。有的人为财政局的档案在乡镇政府,自己没有存档的必要;有的认为仅有会计 档案就行了,以致本局形成的计划、总结、专题报告、预决算资料、基建资料、合同协议书、荣誉证书、工资转移单、工资调整、人员录用资料等散失;这些还不是最过分的,据王阿姨说,有的人甚至将一些资料据为己有,在工作调动、岗位调整、离退休时一同带走。

合理的将档案进行归档,还要注意分类科学。有些领导档案意识较强,每年均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装订成册,但由于缺乏科学分类,没有档案检索工具,查找不便,日久天长还使档案库存臃肿,销毁时重要资料有可能一同被弃。局以在整理档案期间,我和王姨还要将分类不科学的档案重新分类,确保查找方便以及不遗漏任何一份重要档案。

整理档案是一份细致的工作,因此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开始整理档案的时候,看着一书架一书架的资料有点傻眼,觉得无从下手。但因为刚开始工作,比较有激情,干的还挺精神的,但时间一长,就觉得有点枯燥无味,眼睛由于长时间盯着一样东西,看东西都发花了,胳膊也因为一直在用,酸疼得难受。因为不在状态,局以一部分档案就夹杂在其它档案中被我放错了地方,还有一些因为我的不小心而被撕坏了。本以为王姨会批评我,但她却很温柔安慰我不用太着急,累了就休息一会儿,还很耐心的帮我把错的地方纠正过来。后来在王姨的帮助下,静下心来慢慢整理,再也没出现过先前出现的错误。

财政局实习报告 篇2

一、陕西省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全国五大红枣产业基地, 陕西在我国红枣产业中, 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达到285万亩, 年产量71.04万吨, 产值达23.42亿元, 基本形成了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优生区以生产优质干枣为主, 适生区以鲜食与制干兼用;关中沿泾、渭、黄、洛河流域鲜食、制蜜、制干三分天下的格局。2010年底, 榆林市红枣面积已达170万亩, 挂果面积135万亩, 年产量32万吨, 产值11亿元;其中清涧县红枣栽植面积70万亩,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5%) , 挂果林面积50万亩, 年产量达15.5万吨, 产值达7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58%, 农民人均收入中红枣产业提供的收入为2 280元, 占52%。红枣产业已真正成为清涧县富民强县的一项主导产业。延安市红枣面积为47万亩 (其中延川县41万亩, 占全市87.3%) , 挂果面积23万亩, 年产量5万吨, 产值5亿元;渭南市红枣面积为48万亩, (其中大荔县42万亩, 产量40万吨, 产值10亿元) 。

从陕西红枣近年来发展的态势来看, 一是鲜食枣的栽培规模、产量、产值、品种、技术创新发展提升很快, 已成为我省红枣产业中带动单位面积红枣生产力提高的新兴骨干力量。大荔县冬枣面积达15万亩, 进入收获期的冬枣平均亩收入达6 000元;大棚冬枣平均亩收入20 000元, 最高达50 000元以上;目前该县冬枣暖棚达3万亩, 每年以上千亩的规模发展。二是红枣建园质量稳定提高, 一大批高标准示范园, 为红枣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新岗教授介绍, 近年来, 陕西红枣与同处黄河沿岸的山西相比 (山西红枣面积约300万亩, 产量30万吨) , 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上升较快, 在栽培方面, 具有较大优势。三是红枣低产园改造成效显著。以品种改良、树形改造、防虫防裂改方、管理模式改进和增肥、增水措施的四改双增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巨大的推广潜力, 榆林市创立的“孟岔模式”、清涧县的惠国海枣园、佳县朱家洼乡脑畔疙瘩村武忠和等典型代表了红枣低产园改造的方向。四是产业化开发势头良好。储藏、加工等方面技术进步与现代物流配送相结合, 为红枣龙头企业扩展营销网络注入了强大活力。以清涧县巨鹰企业集团为代表的红枣龙头企业, 把“打造中国红枣第一品牌”作为企业奋斗目标, 以加盟大型超市和建立陕西特产专卖店为手段, 积极拓展销售市场, 扩大营销范围, 营销能力连年成倍增长, 2010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大关, 营销业绩连续多年在国内红枣业位居前三。巨鹰的发展带动了清涧、延川枣农收入的增长, 验证了龙头带动战略的有效实施对基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五是产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以晋陕大峡谷黄河沿岸红枣最佳优生区为主的陕北优质红枣制干基地、以无定河中下游、大理河两岸红枣适生区干鲜兼用基地和关中鲜食、制蜜红枣生产基,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与市场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在市场导向作用下, 产业布局与红枣优良品种选择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储藏加工技术相得益彰, 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 榆林、延安市及大荔县各级政府坚持立枣为业、兴枣富民原则, 积极加快红枣基地建设, 培育龙头企业, 强化销售服务体系, 延长产业链条。使红枣这一主导产业得到长足、快速发展, 从而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支撑。

二、各地抓红枣产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 制定科学规划, 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红枣产业, 只有立足资源, 因地制宜, 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才能使红枣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省林业厅按照省政府2号文件精神, 编制了红枣“十二五”专题规划。各基地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科技先行、创新机制, 市场引导、政策扶持, 使红枣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清涧县始终坚持把红枣产业作为立县之业, 全力以赴, 重点突破, 科学构建了红枣产业战略发展五大目标、十大体系, 制定并出台了《中共清涧县委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红枣产业化发展的决定》、《中共清涧县委清涧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红枣产业化进程的决定》、《清涧县百万亩红枣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清涧县红枣基地示范园工程建设验收标准》、《清涧县红枣精品示范园工程验收及资金兑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具体实施意见, 鼓励引导农民栽植红枣, 促进了红枣基地规模化建设进程。

(二)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服务体系

为了使红枣产业发展有规划、有指导、有落实。枣区各级都建立健全了红枣产业开发领导机构, 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坚持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项政策、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挖掘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 明确目标和任务, 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清涧县把红枣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去年被列为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红枣主导产业发展示范县,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清涧枣网, 形成了统一的销售网络, 从产品开发、商标注册、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产业链。大荔县冬枣研究所与河南“好想你”集团签定了合作协议, 引进山东绿香源果业有限公司香酥冬枣加工项目。下寨赵家密枣加工厂与日本“第一交易”株式会社达成蜜枣销售意向, 为大荔县蜜枣的销售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以石槽孙家、安仁红星为主的30多个红枣专业批发市场, 在促进和规范红枣销售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加强科技支撑, 全面推广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

红枣基地县围绕标准化生产、从示范园入手, 制定生产技术规程。从育苗栽培、生产管理、贮藏运输、产品分级包装等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系列标准。榆林市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枣业科研基地, 开发研究红枣的种植、品种、病虫害防治、加工等关系到红枣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 积极推广红枣丰产技术, 提高红枣产量、质量。创立的“孟岔模式”, 如米脂孟岔村、清涧惠国海枣园等。他们的主要做法:第一阶段, 能人探索、带头发展阶段;第二阶段, 支部引领、整村推进阶段;第三阶段, 产业升级、全面发展阶段。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 (陕政发[2010]2号) 文件要求, 大力推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 有效提高了我省红枣的质量水平, 创立了品牌, 增强了我省红枣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四) 整合支农项目, 加大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各红枣基地县财政每年专门拿出专项资金发展红枣产业, 积极扶持红枣标准化生产、绿色认证、病虫害防治和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 结合财政支农项目多头管理、使用分散的实际情况, 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的原则, 将省市财政安排的林业红枣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资金、移民后扶项目资金、扶贫产业资金、农民增收七大工程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进行整合使用, 扶持发展示范园、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开始, 延安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对红枣新建园按每亩150元进行补助;2010年佳县给矮密丰红枣示范园每亩补助500元, 给标准化红枣示范园每亩补助200元, 一般低产枣园改造每亩补助120元, 高接换头每亩补助800元;清涧大力整合农村和农业闲散资金, 鼓励在外的家乡人投资办厂入股;凡享受国家扶助资金的村庄及个人, 都要办红枣基地;为了解决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采取部门协作、资金拼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办法, 县上通过全面整合林业、农业、水利、发改等各部门涉农资金, 加大了基地建设投入力度, 促进了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

三、陕西省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陕西红枣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也存在着以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 财政投入不足

陕西省红枣种植面积仅次于苹果, 但效益较苹果尚有较大差距, 中省财政每年在红枣产业方面投入资金总量不足1 000万元, 红枣产业的投入基本依靠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全省5个红枣产业大县清涧县、佳县、延川县、大荔县、子长县财政收入偏低, 例如清涧和佳县每年财政收入只有2 300万元左右, 虽举全县之力亦无法支撑红枣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尤其在良种红枣苗木的繁育、标准化枣园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环节投入偏低。

(二) 产业化程度低

与发达省份相比, 陕西的红枣产业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为: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红枣科研机构、生产企业逾40家, 河北 (8家) 、山西 (6家) 、山东 (8家) 、新疆 (6家) 、北京 (4家) , 陕西是五大生产基地之一, 却榜上无名;陕西红枣产品等客上门的销售方式依然占很大份额, 无法在终端市场形成有效营销网络。二是品种、品牌外向度小, 其表现是:外调苗木建园比例较大;没有在外省, 比如新疆建立陕西红枣品种生产基地规避风险, 扩展红枣品种和品牌。

总体来看, 按照做大做强陕西省红枣产业要求, 陕北产区的突出问题是:单位面积产量低, 管理粗放,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 产业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红枣建园标准不高, 特色优势品种比例低, 红枣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滞后;龙头企业规模小, 市场拓展能力需要增强。关中产区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成果受资金制约应用范围小, 技术推广示范有待加强;品牌建设不到位,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受经济实力影响难以发挥;鲜食冬枣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 市县财力难以有效扶持。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红枣主要产区财力所限, 在红枣产业开发的良种繁育、科技示范、产业化建设等关键环节与发达省份相比, 建设资金不足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加大财政对红枣产业开发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 对于我省红枣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四、建议和对策

陕西省红枣产业应按照“科技先导、龙头带动、规模经营、项目支撑”的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2号文件精神为动力, 以有利于枣农增收、产业增效为标准,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规划先行、严格管理”财政扶持原则, 努力在“十二五”期间使红枣产业开发能够取得新跨越。

(一) 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从2012年开始, 逐年加大对红枣产业的投入力度, 逐步扩大扶持范围。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红枣产业的补助政策, 并设立省级红枣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督促市县两级建立或完善红枣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 形成一个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 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投入的体系。省财政继续开展红枣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 在清涧县、延川县各开展1万亩红枣保险, 通过财政承担部分保费, 使参保农户降低灾害带来的收入损失,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二) 加强资金整合, 提高使用效益

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 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10]2号, 以县为单位, 整合各类涉及红枣产业发展项目, 在红枣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内, 将林业、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进行整合, 提高投资使用效果。鼓励5个红枣产业大县全部参与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考评, 加大奖补力度, 促使红枣产业大县抓好新建园及老园改造的同时, 加大对红枣良种苗木繁育、标准化示范园和产业化发展的投入, 使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三) 财政扶持主要环节

建议省级财政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大扶持的力度。一是每年新建园20万亩, 每亩补助200元, 每年共安排财政补助资金4 000万元, 其中省财政补助2 000万元, 市县配套资金2 000万元。二是每年改造30万亩, 每亩补助100元。每年安排财政补助资金3 000万元, 其中省财政补助1 500万元, 市县配套资金1 500万元。三是红枣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3 000亩, 其中良种繁育基地1 000亩, 良种育苗基地2 000亩, 总投资5 000万元, 财政补助3 000万元, 其中省财政补助1 500万元, 市县财政配套1 500万元。四是产业化发展资金, 每年安排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 主要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烘干设备补助、红枣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营销网络建设等环节。其中红枣烘干设备补助每台套1.25万元, 省财政补助0.25万元, 市县财政配套0.25万元, 共补助1 000台套, 需500万元;另市县财政投入300万元在5个红枣产业基地县对新产品开发及营销网络建设等环节予以扶持。

以上环节共需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8亿元, 其中省财政安排5 250万元, 市县配套资金5 550万元, 并建议省财政将红枣产业补助资金列入年度预算, 建立我省红枣产业的长效扶持机制。

课题组组长:苏新泉

课题组副组长:乔朴曹恒

主要执笔人:张凌伟陈智勇

摘要:作为全国五大红枣产业基地, 陕西在我国红枣产业中, 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鲜食枣的栽培已成为全省红枣产业中带动单位面积红枣生产力提高的新兴骨干力量, 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布局趋于合理, 但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今后, 要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加强资金整合,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五个环节予以扶持。

财政局实习报告 篇3

一、脱贫攻坚工程评价

(一)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显著增加。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118元,是2008年的1.24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3∶1,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

(二)贫困户、经济薄弱村脱贫状况良好。截至2010年,全省449.6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有362.38万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80.6%; 2010年全省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8.5亿元,帮助35万贫困农户落实了帮扶措施,123.83万人实现脱贫,苏中地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苏北地区2011年底基本实现脱贫目标,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经济薄弱村方面,通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集体经营(资源承包、资产承包)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101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中有604个村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三)各项脱贫措施富有成效。

1.产业化开发。通过产业化开发带动贫困户就业与增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高效农业(包括大棚种植和畜禽养殖)项目的推进,各地将脱贫产业项目与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相结合,建立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二是通过标准厂房的建设,获取资金收益,并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三是通过发展“三来一加”等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以沭阳县的“安阳工艺”为例,该公司已经在胡集、塘沟、十字等8个乡镇、社区设立28个加工点。每个加工点月均产值近百万元,可以带动农户月增收10万元。

2.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定向投资回馈收益。例如滨海县在正红小额贷款公司注资450万元,通过委托理财,每年向滨海县4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回馈收益1万元。二是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获得盈利,主要包括农田、水域等资源的承包,固定资产租赁等。三是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的租金。

3.小额贷款与资金互助提供金融支持。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和扶贫互助资金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经营服务项目的资金困难。以沭阳县万匹乡扶贫发展互助资金会为例,该资金互助组织现有入股会员462户,互助资金134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15万元,会员入股119万元(其中306户贫困户入股资金27.8万元),农户借款132万元,借款农户316户,共有138户建档立卡户因此而脱贫。

4.提供社会帮扶服务。一是由各级政府牵头,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二是妇联采取的针对妇女儿童的帮扶。除此以外,各地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他弱势群体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帮扶。

5.劳动力培训。一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二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技术培训;三是结合“三来一加”等项目的技能培训。以沭阳县为例,该县出台了《沭阳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实施意见》,择优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任务,实行划片到乡、包干到校、责任到人,乡镇与培训学校“捆绑式”考核,建立乡镇贫困劳动力培训目标保证金制度;以短期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就地办班和进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为主,受培训农民的就业率达97%。

6.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新农合制度、新农保制度覆盖率的提高和临时性求助的增加等,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使得贫困户暂时脱离了贫困。以新沂市为例,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万8千多户,3万7千多人,补偿标准为210元/月;农村五保户4667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补助3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2300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脱贫攻坚工程在提高农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脱贫与返贫并存、边缘经济薄弱村现象日益显现、贫困户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小额信贷政策标准与需求存在差异、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来源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保政策体系对贫困户的特殊政策不完善、扶贫主体单一“等、靠、要”现象突出等。

二、“十二五”扶贫新思路

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江苏省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贫困的标准逐步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变化,这就需要调整扶贫观念,采取新的扶贫策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扶贫。

(一)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江苏省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转变成农民持续增收难以及相对收入扩大的问题,这就需要扶贫视角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让贫困群体脱离贫困陷阱,而是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扶贫对象也不仅仅要考虑绝对贫困户,而且还要考虑低收入者,即所谓的相对贫困群体。

(二)从开发式扶贫到发展式扶贫。江苏省脱贫攻坚项目采取开发式扶贫的策略,这对消除绝对贫困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期,扶贫的重点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以后,新一轮的扶贫方式应转向发展式扶贫,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对扶贫对象进行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不同贫困农户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从而保证扶贫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二是在宏观上,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模式,如苏北地区,可以采取以整村推进、产业带动等为主的开发式扶贫的模式,对于苏中以及苏南的点贫困问题,可以通过贫困农户单独能力建设与社会保障方面进行扶贫,从而保障扶贫工作高效与持续发展。

nlc202309032048

(三)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各国反贫困经验表明,在扶贫的过程中,政府并非唯一的行动者,贫困人口、市场组织、民间组织等都是反贫困中不可或缺的行动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主体组合,通过不同方式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多管齐下,使贫困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新的扶贫模式应该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向政府带动、其他组织辅助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

(四)从外部推动到能力建设。政府扶贫措施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使得贫困户能够脱离贫困陷阱。因此,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应将重心从外部推动转变到能力建设中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培养贫困群体的劳动技能,使这部分群体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帮扶资金直接投入与金融支持相结合。财政帮扶资金直接投入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但过于依赖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使得脱贫主体的资金使用成本为零,容易造成资金使用的盲目性与低效率性。因此,新一轮扶贫工作开展,有必要合理规范使用财政资金,采取帮扶资金直接投入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办法。

(六)社会保障与发展式扶贫相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只是针对于那些能够通过产业带动、能力培训、金融支持而脱贫的农村贫困群体。而对于那些没法通过上述途径脱贫的贫困户来说,则需要社会保障来解决其贫困问题。因此,在下一轮的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保障要与发展式扶贫相结合。

三、政策建议

江苏省实施的脱贫攻坚工程消除了绝对贫困。如何帮扶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众奔小康成为下一阶段扶贫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扶贫工作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要更加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更加注重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要强化县级责任,建立政府扶持以县为主、上级政府奖励相结合的扶贫新体制。

(一)实行贫困户分类管理。一是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残疾、无法自救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教育、卫生保障体系,实行救济式扶贫。二是对于那些缺乏技术、资金等资本、社会因素致贫的具有发展潜力贫困户,实行开发式扶贫,即加强贫困户的能力建设。不但扶持生产,更注重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坚持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等有效做法。三是对贫困户进行合理划分基础上,确定选择开发式扶贫还是救济式扶贫方式,工作重心采取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培育贫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方法有效促进脱贫。

(二)划定相对贫困线。在相对贫困线的划定方面,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将收入少于平均收入的1/2或者1/3的社会成员视为相对贫困群体。从最近开展的“百村万户”的调查显示,灌南县农村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户数占23.8%,人口占18.4%;新沂市农村人均收入在2500—3000元之间占15.4%,在3000—3500元之间占7.3%,约占23%的人群属于相对贫困群体;楚州区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占比为0.77%,2500—4000元占比为35.32%;海安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占比为4.15%,7000元以下占比为21.76%。建议相对贫困线的划定应该采用“绝对数额和相对比重相结合”的方式,经济薄弱地区以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为相对贫困线,其他地区以农村总人口的15%—20%的最低收入群体定义为贫困群体。

(三)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强金融支持的扶贫力度。一是提高扶贫贷款发放的额度。对于大户贷款的额度,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8—10万元,不断增强大户的带动性,但要严格控制比例,大户带动额度不应超过25%;对于贫困户,将原来最高的贷款额度从1万元提至2万元。二是资金互助合作社在资金筹集上,上级财政适当增加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在运营管理上,要保证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封闭性,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并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

(四)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主要通过实行教育救助、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临时救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等方式;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采取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对低收入户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等个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的办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虽然我省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由于多方原因,我省农村尤其是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随着帮扶工作进入新阶段,可考虑将“治本”措施放到相对优先的位置。通过帮扶政策资金与相关用于“三农”政策资金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资金合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那些经济薄弱村,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些。从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其收入提高。

(六)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项目。一是开发式扶贫应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并扶持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经营融入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化体系之中。二是开发式扶贫项目应采用体现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

(七)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与项目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一是注重参与式培训,强调“从干中学”;二是注重与产业相结合,突出“产业带动”;三是针对贫困妇女等特殊群体开展扶贫培训。

(八)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可以确保扶贫工作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要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合理分配启动资金与奖补资金;二是优化帮扶资金使用模式。优化各参与主体的责任配置,特别是县级政府承担更大责任,有利于激发其内在动力,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主体承担的出资份额要与其能力相适应,既要体现帮扶的导向,又要保持适度的压力。专项帮扶资金要与相关用于“三农”的投入进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好帮扶资金的使用与其他相关资金各自为战、“两张皮”的问题。

(九)建立多元化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积极强化低收入户的主体作用,支持引导其他组织参与扶贫,形成多元化扶贫模式。要采取必要措施,激发低收入户的发展热情和意愿,激活内生动力;对非盈利性的扶贫组织,政府应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并加强沟通,共同扶贫;鼓励引导营利性组织在市场机制框架内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成效明显的可给予适当的表彰和鼓励;支持特殊组织的扶贫,如妇女扶贫等,可加强与相关组织的合作,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等。

责任编辑:洪峰

地方财政局实习报告 篇4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 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暑假期间,我在地方财政局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感受颇深。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导人员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虚心学习,注意观察,独立思考,学问结合。我在财政局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纳税评估、普通发票检查、资料归档等 工作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财政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法规,达到了预期实习目的。

一. 实习目的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为了加深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了解税务机关与企业,个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我来到了财政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实习。想通过本次实习达到培养和锻炼我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能尝试到一些在学校我们没有学到的知识,为我将来走入自己工作岗位和社会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 实习成果

1.实习过程

(1)第一天上班,心里没底,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紧张的则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还好,财政局的叔叔们对我们都很有 耐心,有什么事情都是亲自给我们指导。第一天算是熟悉工作,对办公室资料的放置有个基 本的了解。然后他们给我介绍了办公室平时的一些基本的工作以及平时的上下班时 间,因为他们都是专管员,所以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管理的相关工作,概括点说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督促好这些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关的缴税,另外有需要的话需要把这些相关信息录入到 相关的税务管理系统中,平时也要做好这些系统的维护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还是让我有点头疼,整理资料让我无从下手,我们需要按照装订的规范把每个企业的资料整理好后装 订好,这不算是一件很难得工作但是需要极大地耐心,不能出现差错。数据的录入也让我很是无奈,说的夸张点,我把我这辈子要见的数字都见完了,而且录入数据更是需要小心容不 得半点差错。第一次发现其实财政局的工作也会比较繁琐,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耐心对待。他们平时也是会很忙,他们必须确保自己的工作不会出现失误,因为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而且他们平时也会有相关的考核,随时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2)经过几天的了解以及这几天的工作,对财政局的工作有了大概的了解。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协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帮他们跑跑腿,另外就是整理资料,录数据以及对税收征管系统的维护。有时候办公室比较闲的话我就会去大厅看看大厅的工作流程。大厅的工作人员更要有着工作的认真和热情,要具备专业素质。对纳税人的疑难问题必须给予解答,还得向纳税人宣传新出的政策等。由于当时正是税控发票上线不久,很多企业都对 相关内容部了解,这时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自己先弄清楚然后给予纳税人满意的答复。对于 纳税人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要尽量给予配合。其次,纳税的申报期决定了代理部业务期的 特点。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说:每月的 1 号到 15 号是企业纳税申报期,因此这 段时间大厅业务也是最繁忙的,此后的一段时期,时间就相对宽松些,相关的就可以利用这 段时间来为自己“充电”,了解到最新的税务政策依。在大厅的这段时间也让我学习到了不少 知识。其实很多知识我们在课堂上就有学习过只是因为没有亲自的实践导致我们读这些知识还不能能有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次实习也是对自己知识的一个巩固,同时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只有在平时打好了基础,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 上,出现挫折感,但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大学中难以学习到的。比如说如何对 待自己的工作中的长辈们,因为我们是学生所以师父们对我们很照顾,但也又不认识我们的其他工作人员有时会让我们做些清理工作,作为新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很认真的做好,“和 气生财”而且这样才能能给别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四.评价小结

财政局实习小结 篇5

一、主要做法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局上下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确定的“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区、构建和谐孝南”这一中心主题,以“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六大六新”为具体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确立“科学发展”和“服务民生”两大财政工作实践主题,充分调动了全局党员干部全程参与、共同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实效。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体现出“五个注重”的特点:

(一)注重组织领导,形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合力。

局党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今年的第一要务、推进工作的第一方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契机,坚持高位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具体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成立了由区政府党组成员、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十周同志任组长,其它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各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党务人事等工作的副局长李耀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从局内各单位抽调5名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均责任具体、分工明确。二是经费保障到位。为保障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安排了4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开展宣传,会议接待等。三是各项步聚到位。坚持按区委《关于开展全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及区委学教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有计划分步聚组织实施。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了《区财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表,保证各阶段各环节重点突出,环环相扣。四是思想统一到位。在每个阶段开始时,都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做到全局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相统一。在每个阶段中,区政府党组成员、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十周同志均经常过问,亲自安排、亲自督办,采取召开党委会、党支部会等形式掌握活动进度,加强督促指导,促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活动质效。每个阶段结束后,都召开总结大会,对前阶段进行深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五是宣传发动到位。专门成立宣传报道组,宣传工作随学习实践活动进程同步跟进,按照有景、有文、有声、有影的“四有”要求,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5月15日,在《孝感日报》上主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民生新财政》大篇幅专版,全面宣传我局近年来促发展、保民生的硬措施、大作为。近5个月来,我局先后悬挂宣传标语横幅10条、举办学习专栏3期、设立宣传橱窗4个、装订活动影集1册、举办“科学发展兴财政”演讲比赛1期,自办简报26期,在中央、省、市、区各类媒体上发表宣传调研宣信息文章172篇等。

(二)注重理论学习,提高科学发展理论的认识。

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做到“四到”,使全局党员干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化科学发展新认识。一是学习资料发放到“手”。及时将全区统一的学习实践活动必读资料,发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手中。对身体状况好的一些离退休老党员,我们积极动员他们参加学习,并送资料上门。二是学习人员参与到“全”。全局5个党支部,137名中共党员,除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因身体原因请假外,全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另外,局机关6名非中共党员也积极参加了学习。三是学习方法安排到“活”。采取“十个结合”的学习方法,即: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辅导学与督促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看书本与做笔记相结合;写心得与搞调研相结合;关着门学与走向工业园区、走向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学相结合;把学习与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相结合;把学习与支持的社会事业发展和服务民生相结合;把学习与提高科学理财能力相结合;把学习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四是学习效果体现到“实”。具体做到了“十个一”,即:开辟一个学习实践活动园地;请区委党校徐教授授课,组织一次专题报告会;局主要领导作一次学习辅导报告;每名参学人员有一份个人学习计划;每个党支部有一本学习记录;每名党员干部写一篇以上学习体会文章;每名局党委成员结合分管的工作完成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组织一次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活动;每一名党员干部完成一本1.5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有一批学习调研的好文章好图片见报上媒体。

(三)注重开门纳谏,明确学习活动整改的方向。

为把影响和制约财政科学发展的问题找准摸透,我局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开门”搞活动的原则,吸收群众参与,组织群众评议,并多形式、多途径、宽领域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征求意见面向群众。在分析检查阶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电子信箱、召开征求意见会、交心谈心等多种形式,征求区直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基层财政所、局内各单位和各支部、“两代表一委员”等79个单位及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意见和建议235条,经合并整理为25条。二是专题民主生活会邀请群众。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除特邀区委、区政府、区纪委、区组织部、区委指导组等单位领导参加外,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民建党、无党派民主人士等代表列席会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三是分析评议交给群众。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评议大会、发放群众评议表等方式,将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全公开、全透明的交给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评议,且注重群众代表的广泛性。共发出群众评议表132份,收回86份,群众总体评价满意度为100%,对5个单项评价指标的平均满意度为97%,同时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15条。由于坚持走群众路线,分析检查报告经八易其稿,最终找准了问题,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整改方向,并于7月16日被区实践办以简报形式在全区交流。

(四)注重实践特色,创新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

围绕“科学发展”和“服务民生”两大财政工作实践主题,开展了十一项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开展“政企帮扶”活动。4月8日,由局团支部带队,组织局机关30多名党员干部,到结对帮扶企业——湖北松林光电公司参加义务劳动,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二是开展“扶弱助贫”活动。4月25日,在局党委和团支部的组织下,支持了新华街联城村特困户姚新群子女上高中和沙沟村特困户谈凤华子女上大学4000元学费,解决了她们的入学困难。6月18日,由人事科长冯春平同志带队,将价值XX多元的家具和电视机捐赠给肖港镇丰胜村贫困家庭肖建辉、刘桂英夫妇,改善了她们的生活条件。三是开展“三进农户”活动。3至6月,先后编印了《孝南区惠农政策知识问答》宣传手册14万本;印制《孝南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14万份;印制《孝南区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宣传单》14万份,均发放到农户手中;印制“欢迎农民朋友上网查询惠农资金政策及专项资金”宣传横幅100条,悬挂全区各乡镇。使各项惠农政策公开透明、家喻户晓。3月30日前将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户,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提前一个月落实到位。4至6月,从局机关抽调8名干部参与区委、区政俯组织的惠农补贴专项检查工作专班,对全区近年惠农补贴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得到了市检查组的好评。四是开展“双联双帮”活动。以肖港镇群爱村为帮扶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以“帮民富、解民忧、暖民心”为主题的“双联双帮”活动。先后向该村调度资金7万元的帮扶资金,修建农田排灌渠1500米;将1000米与邻村连通的道路列入修整计划;向该村8名党员困难户送夏季生活用品;向该村“农家书屋”送书籍100多本、送书架4个;向该村办公室赠送价值8000元的联想电脑设备一台套等,7月份,群爱村回赠我局“感谢信”一封、“双建双带支农楷模”锦旗一副。五是开展“扶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活动。5月13日,从局机关经费中挤出10万元,拨付到徐山村,帮助该村整治了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六是开展“科学发展兴财政演讲比赛”活动。为了使全局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理解得更加深刻,XX年5月19日,我局举办了一场“科学发展兴财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并组织人员参加了区委和市财政局组织的演讲比赛。七是开展“降低行政成本”活动。严格办公用品、水、电、车、话及招待费的管理,实行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制、限时停电停水制、公务用车登记审批制、长途电话锁定制、公务接待定点制、公务消费刷卡结算制等,最大限度降低了行政成本。八是开展“家电下乡”活动。5月份,由总会计师王昭同志带队,在肖港镇组织了“孝南区家电下乡补贴现场会暨家电下乡政策宣传活动”,现场向农民讲解家电下乡政策,发放宣传资料,调动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九是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五比”活动。自4至6月,开展了“比学习,提素质;比业务,强能力;比纪律,树形象;比工作,促效率;比文明,优服务”的“五比”活动,促进了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十是开展“十查十找十看”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十查十找十看”活动即:查科学发展意识强不强;找有没有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看谁的科学理念强。查作风实不实;找有没有深入实际、扎实干事;看谁抓落实的力度大。查大局意识强不强;找有没有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看谁的大局意识最强。查改革创新意识强不强;找有没有开动脑筋、勤于思索;看谁的创新意识强。查协作配合意识强不强;找有没有出谋划策、互相帮助;看谁的配合意识强。查抓落实责任意识强不强;找有没有尽心尽力、不留尾巴;看谁的责任意识强。查服务意识强不强;找有没有衙门作风;看谁的服务意识强。查责任意识强不强;找是否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实的问题;看谁的责任意识强。查主动自觉意识强不强;找是否存在领导在与不在两个样的问题;看谁的主动自觉意识强。查法纪意识强不强;找是否存在不守纪律胡吃喝,不讲政策徇私情等问题;看谁的法纪意识强。使党员干部“查”出了自身不足、“找”到努力方向、“看”到了先进典型,进一步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提高了素质。十一是开展“听民声、访民情、解民解大走访”活动。8月3日,制定出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活动安排等进行了明确,各项具体活动内容在局党委的统一组织下,按日程安排逐一落实到位。

(五)注重解决问题,保障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

局党委始终把解决好影响和制约财政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了“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能改尽改”。一是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上下功夫,确保整改落实起好步。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作为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做到了“三个注意”。注意方案的针对性。李十周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事宜,指导整改方案起草工作;明确了6个方面25条具体整改事项;做到了把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具体化,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方面的工作具体化,真正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注意方案的操作性。在拟定方案时,坚持了“五个原则”,即坚持周密安排、长短结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坚持依靠群众、全员参与的原则;对25个具体整改事项,我们区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确定近期整改落实10条,中长期整改落实15条。注意方案的公开性。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讨论。并结合广泛征求到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及时在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在体现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确保整改落实工作见实效。主要是立足“四个围绕”抓整改,即围绕落实财政政策抓整改,围绕支持全区经济发展抓整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抓整改,围绕加强党建和机关内部管理抓整改,围绕开展“惠民月”活动兴办实事抓整改。三是在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整改落实工作管长远。以各项制度规范化、流程化,实现财政管理精细化,推进财政工作科学化。在完善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各科室对相关制度进行流程化,先后完成了财政资金拨付、再生资源退税、票据领销、项目申报、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家电下乡补贴兑付、惠农补贴资金整合发放、财政与政务编制公开工作等20多项工作流程,并将流程以清晰明了的线路图设计出来,固定上墙,达到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办事效率。部署废、改、立工作。对我局XX年以来印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属于规范性文件136件,全部进行整理归档,经审核有130件继续保留,6件废止,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已出台文件5件,拟新出台规范性文件2件,确保各项制度在贯彻执行中行得通、用得上、管得好。

二、主要成效

(一)实现了思想理论大提升。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总结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与广泛共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的基本规律。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常抓作风建设,大力提高执行力。由于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使党员干部深受教育,思想进一步解放,生财、聚财、管财、理财、用财思路进一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理论水平显著提高。5至8月,青年干部刘俊霞同志先后在区实践办和市财政局举办的“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另一名青年干部在“全区政府系统有奖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二)实现了财政收入大增长。我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和财税政策调整等多重效应的叠加的挑战,千方百计“保增长”。一是全力服务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共投入355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了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我局单独争取及配合相关单位争取到项目资金1亿多元;为企业提供短期财政借款XX多万元;取消了企业主管部门非法律规定的一切收费,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4.6%,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打好的基础。二是努力组织财政收入。为完成工商税收任务积极出谋划策,大力组织本部门负责征收的非税收入,实现了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至7月底,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33亿元,占任务的65.4%;比去年同期增收6947万元,增长26.3%,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实现了服务民生大改善。局党委始终把“保民生”作为“三保”的核心,财政支出重点向社会保障与就业、文教、医疗卫生、环保和农林水等民生领域倾斜。元至7月,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实现了民生显著改善,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显现出成效。

一是以就业为民生之本,拓宽就业援助渠道,着力解决“就业难”。采取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措施,支持了劳动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了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就业率”。采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提供短期财政借款、对出口企业实行到期周转金延期偿还本息或免息等方式,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全区企业稳定或扩大生产规模,使全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无一裁员,降低了“下岗率”。二是以教育为民生之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着力解决了“上学贵”。元至7月共计拨付2318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对全区8.8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对家庭困难宿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全额保障了中小学公用经费,对部分中小学校舍进行了维修改造。至6月底,全区3899万元“普九”债务全部偿还,偿债进度位居全市前列。三是以医疗为民生之伞,健全医疗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因病返贫”。重点加大了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动员全区48.94万人参加新农合,其中:对2.26万困难群众的个人出资部分安排财政资金代缴,参合率首次达到92%,其中:长年在家农户参合率达100%。今年来,共筹措新农合基金4460万元,共补偿30481人次,补偿金额2877.8万元。同时,保障了公共医疗卫生及突发性疾病防治经费。共拨付计划免疫经费50万元,拨付甲型h1n1流感防治经费23万元,拨付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44万元。四是以社保为民生之依,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始终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放在“保民生”的首位。元至7月,用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资金达1.5亿元,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重点保障的困难群众涉及孤儿救助对象169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085人,农村低保对象2.12万人,城镇低保对象2.96万人,优抚对象1.45万人,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对象655人,自然灾害救助对象1225户,晚期血吸虫病救治对象24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1905户,企业离退休人员1.9万人等。以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资金,全部按现行政策规定的标准,采取“一折通”的发放方式,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人到户。

五、以惠民为民生之源,切实落实惠民政策,促进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对种粮农民的惠农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元至7月,共以“一折通”方式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及各项良种补贴3716万元,全区农民人均增收65元。推行简便易行的家电下乡补贴程序,调动农民购置家电下乡产品8772台,兑付补贴资金232万元。投入739万元用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让三汊、杨店两个乡镇3万多人用上“放心水”。已落实200万元支持血吸虫疫区沼气推广及“三改一建”补助资金,已建成沼气池1140户,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四)实现了财政改革大深化。今年来,我局继续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八化”推进财政改革“大深化”,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国资监管规范化。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先进县市国有资产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对区直各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了规范处置,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二是预算编制精细化。据实调整了《孝南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组织开展了“e”财部门预算软件操作培训,修订完善了《XX年孝南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三是非税征管网络化。积极推进非税收入征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四是集中收付自动化。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综合处理平台优势,继续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共受理业务13086笔,支付财政性资金57270万元,拒付金额450万元。五是政府采购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采购规模和效益。目前共办理采购业务337批次,采购金额4953万元,同比增长92%,节约资金409万元。六是农村综改模本化。以“规范工作形式、规范业务流程、规范文档管理、提升整体水平”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农村综改模本化管理,顺利通过省考核评估组的验收,并获优秀等次。七是网络建设便捷化。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财政业务相关信息系统和办公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八是“乡财县管”示范化。我局组织落实的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支付、采购统办、收支脱钩、区乡联网、国资监控”为核心内容的“乡财区管”模式,得到了市财政局及我省部分县市的认可,先后被大冶、荆州等县市作为样板,全市“乡财县管”现场会拟于近期在我局召开。对惠农补贴推行的“归口整合发放”模式,得到了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的批示,并在全省各地推广应用。

财政局工作报告 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xx县财政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积极做好xx县财政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x年,为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监督、关心和支持xx财政工作,我局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公开政府信息。一是建立了xx县财政局信息网,对xx县财政局职能设置、领导分工、财政动态、财政政策都进行了上网公示,全年上传、公布各类信息90余条。二是组织全局干部积极向xx手机报、xx日报、《财经天地》、《xx工作》、湘潮网、湖南非税收入管理网报等刊物媒体送信息,撰写稿件,全年共计发表信息、通讯各类稿件40余篇。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三是重大政策改革、政府采购项目通过县电视台、网络进行公布。四是向全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每户家庭都发放了一本《财政惠民补贴政策手册》,让全县每户居民对财政补贴项目、标准、范围都做到一清二楚,让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在阳光下运行。

二、依法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局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x年,我局没有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问题。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x年,我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开展工作,主动公开相关的政府信息,全年没有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申诉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根据县政府《xx县信息公开条例》文件精神,针对我局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财政信息中心和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二是落实责任,规范程序。按照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方案,结合我局实际,进一步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明确了编制原则、内容、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梳理方式和工作要求,确保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财政局实习报告 篇7

一、改革启动

(一) 第一阶段改革主要做法

1、建立起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开设五类账户全面反映财政资金收付活动:设立国库单一账户核算预算内资金收支;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核算预算外资金收支;设立财政零余额账户反映财政直接支付资金支付活动;在支付中心开立一个财政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集中核算财政授权支付资金支付活动;设立特设专户核算专项资金收支。五类账户中有支付账户和清算账户, 财政金资金运行轨迹清晰。

2、启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系统。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明确财政支出科室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的基础上, 将所有涉及预算执行的各个要素整合进一个集中支付系统, 通过财政网络连接、分工与操作, 实现网上办公与控制。新郑当时选用北京兴财公司开发的地方版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系统, 2010年9月更新为河南统一要求的河南省财政预算执行系统, 形成预算管指标、支出科室管计划、国库管现金、支付中心管支付、代理银行管付款、人行管清算的财政资金支付流程, 彻底颠覆传统财政现金拨款概念。

3、明确财政资金支付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单位授权支付两种方式。两种支付方式的划分, 明确了改革后在“三不改变”原则下, 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的支付分工:划分二者支付范围, 直接支付范围内的支出由财政直接支付到供应商账户实现支付直达;零星支出由财政授权单位自主申请支付。贯彻谁的钱票入谁的账, 突出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地位。

(二) 第一阶段改革主要成效

1、初步建立起国库集中支付框架体系。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平台运行成功, 明确、调整了财政业务科室职责分工, 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划分了两种支付方式, 促进了财政支出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进。通过财政网络架构, 较好衔接指标、计划、支付、清算等环节, 实现网上信息传输、支出查询、资金监督和信息共享, 逐步规范财政业务流程, 提高了财政业务管理效率和支出透明度。

2、改革达到预期目标。就是以国库集中收付为手段, 实现财政收支管理规范、透明和高效, 创新财政管理体制, 完善财政监督,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改革, 变财政预算“现金运行”为“指标运行”, 变财政拨款“以拨列支”为“以支列支”, 变财政支付“分散支付”为“集中支付”, 变银行账户“分散管理”为“归口国库管理”, 变财政结余“分散存放”为“国库集中管理”, 变单位资金使用“大锅烩式”为“一杆捅到底式”, 变财政监督“事后查处”为“事前介入”, 变财政信息“事后上报”为“即时查询”等。转变促成升位, 将财政预算执行从低级的传统手工流程转变为高级的网络流程;转变加速质变, 将财政预算结余资金统统结余到国库利于财政宏观调控;转变强化监督, 从资金源头上发挥财政正本清源监督作用。

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极大促进改革关联人的概念转变。虽然几十年不变的财政收付现金管理概念根植财政人和预算单位, 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次财政收支革命, 以迅雷之势普及人心。改革是转变, 是创新, 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计划批复、用款额度、财政直接和授权支付、资金清算等全新整套概念, 促使着财政人和预算单位理解、理解、再理解, 消化、消化、再消化;督促着财政人和预算单位吸收、消化、适应财政改革, 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站上新时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高点, 转变中将“金财工程”落到实处。这种概念和思维的转变, 伴随着七年半的集中支付实践操作、熟悉、修正, 都将为财政部门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人员素质基础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改革深化

(一) 第二阶段改革主要做法

1、印发补充完整财政国库改革相关配套文件。以核算转轨为契机, 在2003年出台的改革方案基础上, 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银行清算办法、会计核算办法、支付凭证管理办法和财政专户管理办法等, 构建完成系统的一整套改革制度。深化改革制度先行, 制度是保证是规范是依据, 约束指导集中支付各环节正确执行。

2、与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实现信息联网办理财政支付业务。财政通过政府信息网与107个预算单位实现联网, 支付业务代理银行通过上级行实现与财政联网, 财政部门为127个预算单位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后, 单位授权支付业务就实现在本单位上网自行办理。国库支付中心取消在中心集中办理授权支付业务及其账户后, 重心放在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审核办理、支付清算和规范零余额账户使用管理等方面, 实现财政支付分工要求。联网办公突出了方便性、高效性和主体责任性, 得到预算单位充分肯定。

3、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集中支付系统先支付后清算。新郑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将预外局更名为非税中心, 借助更换支付系统, 将非税中心转化为财政支出业务科室, 取消预算外资金及其清算账户。借助核算转轨, 将原核算中心实体账户变成财政专户专门管理单位自筹资金, 纳入支付系统授权单位自主办理。借助乡财市管核算改革, 初步将部分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纳入支付系统支付。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创新, 已经建立起本级预算资金、单位自筹资金、财政专户资金和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集中支付与清算体系, 目前执行顺利。据统计, 今年上半年通过支付系统共支付上述四类资金20.8亿元。

(二) 第二阶段改革主要成效

1、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行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表现为: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由财政内部向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延伸, 授权支付业务由支付中心集中办理变化为预算单位财务内部自行办理, 代理银行由在支付中心临时上门服务返回到其营业厅内部规范代理, 预算单位月度用款计划由财政业务科室代为录入转化为单位自己录入, 支付中心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由原来的实体户操作真正实现为零余额操作, 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由原来的二次录入实现为接口提数, 年终财政结余用款额度结转下年由原来的手工录入实现自动结转下年等, 这些变化在第一阶段改革中是难以想象和实现的。

2、预算单位对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得以进一步认识理解。尤其是核算转轨账务退回单位和授权支付业务单位自主办理两个转变, 使预算单位及其会计人员真正认识到财政改革是强化单位会计主体作用, 是增强单位会计人员职能作用, 是从报账员责任转化为单位会计职责, 是会计人员不会操作单位就无钱办公的现实要求。彻底改变原来“是财政管钱管账, 我就是一个收票报票的报账员”概念, 这从核算转轨培训和现场指导操作中单位会计人员的重视程度, 就可以看出预算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对改革的理解是多么深刻和到位, 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自己核算与支付角色快速到位。

3、财政调控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通过改革, 预算外资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财政专户资金与单位自筹资金归口国库管理、预算结余用款额度资金保留在国库、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之比扩大到8:2等措施, 无疑极大增强了财政国库现金调度能力, 有力地保证新郑工资正常发放、单位正常运转, 保证了新郑市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把死钱变成活钱, 合理调度资金, 减少资金留置浪费, 防范财政资金风险, 加强上级资金往来, 开展财政资金监督, 都逐步强化了财政宏观调控控能力。与改革前相比, 新郑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明显上一新台阶。

三、调查结论

从整体上看,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 中央省市级已经完成, 目前进入县乡两级改革攻坚阶段。上三级的顺利改革与成功经验, 说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符合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迫切需求, 说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强大的财力优势作保障作推动, 说明改革切中了财政预算执行弊病要害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化解财政矛盾, 也为引领指导县乡改革提供借鉴。

摘要:作为县级市的新郑也是改革一员, 开始较早运行较规范, 在县级市改革中具有代表性, 目前其已完成改革, 预算执行系统运行良好,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财政财务管理基础性地位已经确立。本文以新郑改革为调研对象, 总结改革经验, 推进改革创新, 以期深化与指导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关键词:县级财政,国库支付制度,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吴凌云.博弈论视角下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J].现代商业.2012 (29)

财政局实习报告 篇8

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浙江省2014年财政总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的报告》、省审计厅厅长徐宇宁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4年度浙江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和专题调研情况,对省政府提出的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及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2.02亿元,完成预算100.5%,比上年增长8.6%。加上转移性收入1595.61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5717.6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59.5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2%,增长9.1%。加上转移性支出558.06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为5717.63亿元。2014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3.01亿元,完成预算100.3%,比上年增长6.3%。加上转移性收入1853.01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2146.02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0.92亿元,完成预算101.4%,比上年下降0.2%。加上转移性支出1640.7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4.36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为2146.02亿元。2014年全省和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14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72.02亿元,中央转移支付收入33.25亿元,调入资金26.74亿元,支出4083.11亿元,调出资金213.3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7.13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3.92亿元,中央转移支付收入31.79亿元,支出16.58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支出150.0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9.34亿元。

2014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727.77亿元,支出2100.57亿元,结余627.20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40.93亿元,支出87.41亿元,结余53.52亿元。

2014年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59亿元,支出21.51亿元,调出资金1.4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60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95亿元,支出12.05亿元,调出资金1.27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63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4年全省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重点支出,注重改善民生,深化财税改革,财政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同意省政府《关于浙江省2014年财政总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的报告》,批准2014年省级财政决算。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4年全省和省级决算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预算执行进度不快,如有的部门专项资金11个项目使用进度低于50%,13个项目当年支出为零;部门专项资金整合还不到位,实质性的整合程度还不高,有的仍然是分散多头交叉管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需进一步提高,对部分市县调查发现,如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一方面有较大结余,另一方面又举债搞治水项目建设,投资7.81亿元建成的23个污水处理厂处于闲置状态;一些地方和部门预算管理的规范性还有待提高,审计查出全省违规金额45.89亿元,全省管理不规范金额1456.36亿元。同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2014年决算中反映的问题,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严格落实预算法的各项规定。认真执行修改后的预算法,加快政府全口径预决算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性,要按照法定要求,细化编制预算。

二、进一步明确省与市县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积极推进中央财税体制改革各项举措在我省的贯彻落实,结合“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部署,研究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科学合理划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市县财政统筹能力。

三、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执行进度和使用绩效。加大专项资金的实质性整合力度,对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不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使用绩效不高的要切实进行清理整合。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强对转移支付、结余结转、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等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管理。细化规范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标准,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加快清理完善有关财政管理制度,严格制度执行。改进和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研究建立包括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本在内的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降低政府负债成本,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五、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相关要求,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制定明确具体的整改方案、时间表和具体措施。对突出的问题要列出问题清单,分部门、分责任、分时间抓好整改,要见方案、见措施、见办法、见实效。同时,要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同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和审查监督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依法理财、管财、用财水平。

上一篇:校园网无线覆盖方案下一篇:《童话里的小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