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分周工作计划(精选5篇)
第一阶段(开学至期中)学生特点:学生刚升入高三,内心有冲动,有热情,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同时又有些畏惧,担心吃不了高强度学习的苦,承受不了高考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刚升入高三年级学生的普遍心理。工作思路:
1.入轨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起点要低,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三生活,否则学生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起步。我的做法是,像对待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样,从入门抓起,从细节抓起,讲清楚每一个学习、生活环节。
2.理想教育。
高三的学习与升学直接相关,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班会和课下的谈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理想高远,才能有长久的动力。这一时期的理想要高、要大,哪怕空一些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和学生刚升入高三时的豪情万丈相映成辉。
3.生活纪律教育。
生活纪律方面要强化高一、高二时形成的“一日生活制度”。进入高三后,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只要能把学习抓上去,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不顾。如果不扭转这些错误认识,就会影响到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的获得是意志力、应变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生活纪律的要求,不但不能放松,还要比高一、高二时加强。
4.学法指导。
高三生活的第一个阶段,各科都要讲授新知识,这时,学法指导方面应重点讲解如何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协助各科教师完成好教学任务。
第二阶段(期中至期末)学生特点: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激情渐渐归于平淡,再加上几次考试,有些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心理压力逐渐加大,有的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而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进步,上大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学习更加努力、刻苦。这时班中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工作思路:
1.责任教育。
班主任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嘱托、学校的荣誉和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只要道理讲得透,学生一定会被感动并受到鼓舞,也会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2.心理调节。
(1)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利用班会等活动讲一些平凡人历经坎坷、’坚持不懈,最终达成愿望的故事。班主任自身或以往所教学生的实例往往最有说服力。
(2)指导学生调整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刚入高三时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再进行调整,以切合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困难。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问题,班主任可选择一些励志的格言,如《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增益其所不能”等,统一贴在学生的课桌上作为座右铭,或以醒目的字体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进行耐挫折、抗挫折教育。
(4)引领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比如可借用魏书生的方法教育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做到“知学”“好学”和“乐学”的有机统一。
3.学法指导。
期中考试后,各科基本上都进入了复习阶段我校高三都是三轮复习第一轮是对高三知识的复习,内容比较贴近高考,因此难度比授新课更大。班主任可在班会课上以自己所任学科为例,对第一轮复习的特点、要点等进行归纳并细致讲解,同时在学法上给予指导。如果对其他学科了解不够,班主任还要和科任教师协调好讲解的时间和方式。
第三阶段(寒假至模拟考)学生特点:经历了高三刚入学时的豪情万丈到期中考试以后的低落与崛起,寒假之后,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高考的临近,多数学生都有放手一搏的打算。这时学生的心理也更趋成熟,自我要求更加严格。工作思路:
1.亲情教育。
可利用寒假进行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决心和信心。开学后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假期中的表现,并就家长在学生备考阶段应起的作用、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
2.心理调节。
要继续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与调整,可重点进行耐挫折教育。寒假过后,模拟考试的密度加大,学生成绩的起伏也会增加,对此,一方面要及时矫正学生对考试意义和目的的不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可有意识地加大试题的难度,使学生适当受挫,以锻炼他们的耐挫力和意志力。
3.分类指导。
班级工作与学法指导上要注意将班会与分类推进相结合。在班会上讲一些普遍性问题,在分类推进工作中解决个别的、几个人的或是某一类学生的问题。尤其要注意做好尖子生和潜能生的思想工作。
第四阶段(模拟考至高考)学生特点:临近高考,大多数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备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成功在握而有所放松,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感到升学无望而放弃努力,把时间精力转向交友等事情上。此外,因面临毕业,即将分别,照相、写纪念册等各种事情相继出现,所以,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会变得与高三开始时一样繁琐。工作思路:
1.强化纪律意识。
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只要还没有离开学校,就仍是学校的学生,就应该遵守纪律,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一切。同时,仍然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任何一例违纪事件,都要认真对待、严肃处理,以保证在最后阶段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出现意外事件。
2.尊师爱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生活了三年的地方,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洒下了他们努力的汗水学生毕业前夕,班主任应至少召开一次以“尊师爱校”为主题的班会,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讨论,对学校的教师以及多年来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其他教职工的工作有一个总体认识,从而让他们怀有感恩之心、留恋之心。
3.学法指导。
一模之后,学法指导应该重点放在考试能力的培养上。班主任可结合学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考试,重点讲解如何备考,大到心理状态的调整,小到草稿纸的使用,细到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讲解,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能够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4.自信教育。
心理状态的调整,特别是自信心的树立,是这一时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同时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自信而从容不迫地迎接最后的考试。
1. 教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育,首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从尊重出发,真诚地了解和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由此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履行教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学生在强烈的自尊心的驱使下,一定会积极进取、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力求使自己成为好学生的愿望,并为每一个学生付出真诚和爱心。
2. 当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都希望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威严的形象,其中一部分教师只要一走进教室就把脸绷起来,非常严肃地背着手,把腰板挺直,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总想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心理重压。其实教师的威严并不是靠刻意的修饰来实现的,而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展现的。比如说,在班级里走动的时候发现过道上有一张小纸片,随手捡起来,有时和学生一起做值日,虽然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在这样的细微的动作中学生很快意识到要保持教室卫生,保持教室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会以教师为榜样。这样学生不是用眼睛来看你,而是用心灵来感知你,每个学生都在你的一弯腰之际,集体的责任感在心中产生,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3. 坚持自我反省,实践行为矫正
从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学生年龄小,意志薄弱,缺少恒心,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常常出现行为反复。针对这一特点,我组织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坚持写“品德长跑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言行。每月一次总结,逐步提高他们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反省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进行行为矫正。同时,结合《成长教育》读本讨论“假如我的好习惯没有了”产生的后果,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自于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激情;来自于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来自于自觉守纪,真诚合作;来自于自我忍耐,自我转移,自我调节。逐渐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一步锻造个性人格。
4. 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要小,开展的活动要小
对学生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要小,要能体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如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时,我们就不能要求学生像英雄或圣贤那样去做,可以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给辛苦了一天的父母端上一杯热茶,提上一双拖鞋,递来一个大苹果,向周围熟悉的人说声“您好”“再见”,对遇到的贫困者表示同情和关注,或顺手捡起校园里、马路上的一个空瓶子、一张废纸,等等。这样的要求学生容易接受,也能轻松地达到要求,从而在参与这些小事中逐渐培养起美德。
平时开展的活动要小。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德育的内涵就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的体验中升华。如开展的活动“怎样让父母乐一乐”,学生通过给父母端杯热茶,递来一个大苹果,看到给父母带来个好心情,带来无穷的欢乐,在父母的表扬和称赞中,自己也感到无比快乐、幸福,从而倍受教育。因此德育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从点滴入手,使得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方式。
5. 关注学生体验,注意学生感悟
德育的要求最终必须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内化成学生自己的需求,才能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生在认可和接受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有所体验与感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学生体验到什么,接受了什么,因此,关注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所悟就显得十分必要。小事容易做,让学生将一些小事编成小品,在班会课上演一演,去体验,去感悟,人人自由组合,内容自由选择,内容有“不浪费粮食”“帮助弱小”“不在马路上玩”“保护环境”“让座”等,学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小事是身边最熟悉的事,表演起来很顺手,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编排也非常出色,一个个抢着表演。每当欣赏完一个小品时,就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说说小品的内容、编排的目的,谈谈自己看完小品的感受。这样在玩中让学生快乐地接受教育,知道了尊老爱幼,不浪费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玩耍时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这真是事虽小,价值无限。
关键词:小学《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班主任
一、新时期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意义
1、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将确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教育部于2006年曾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就班主任的职责和保障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时隔3年,教育部又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新时期具有深刻的意义,正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独特的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广大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规定》的出台,正是小学班主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跟班主任有关系,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对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要。《规定》的出台,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二、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別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3、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4、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5、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加强班主任的素质培养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 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 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加强班主任的素质培养是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 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关键。
1.加强品德修养, 做学生楷模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作为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在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 我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总是带头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我自己坚决不做。比如, 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 我首先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 主动与学生问好;要求学生爱劳动、讲卫生, 我进教室看到讲台和卫生角不整洁, 地上有小纸屑、粉笔头, 我总是不声不响地把它做好;卫生大扫除时, 我和学生一样卷起裤脚, 拿起拖把搞卫生;在学习上, 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 我在板书时力求做到书写规范。让学生从我的日常生活点滴中悟出立身做人的道理。“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班主任只有注重自身的修养, 树立职业道德, 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 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不断充实自己, 做知识传播者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储备一桶水。而班主任就应是一处常流不息的泉水, 时时更新。
这样的班主任才有无穷魅力。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 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 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 班主任必须精通所教学科, 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 有了真才实学才能让学生叹服,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无穷的威信。
3.真诚关爱, 启迪学生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班主任的爱如同阳光让人充满温暖;爱如同春风给人带来春意。从大教育家孔子的“仁爱”, 墨子的“兼爱”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班主任心里要时刻装着学生, 真诚关爱学生, 善于捕捉学生思想、情感、需求等信息, 把握他们真实态度的能力, 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惟有如此, 才能启迪学生心灵, 才能因材施教地激励学生。每接一个新班, 我总是认真翻阅学生的学籍档案, 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情况, 向原班主任询问学生的学习态度, 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对那些后进生尤其是下苦功, 花力气, 寻找教育的突破口。
二、切实做好班级学生工作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
1.促进班风建设
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 改造人。学生要在班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这个班集体必须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 它来源于班主任耐心, 细致的艰苦工作。班主任要努力建设好班集体, 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增强他们对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进而产生为班集体争光的动力。多年来, 我总是针对学生实际, 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生活品质的培养, 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去年“六一节”, 年段开展了跑步接力比赛, 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赛前, 我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认真挑选运动员, 啦啦队队员。班级在比赛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合作, 有的帮拿水、有的帮拿点心、有的帮运动员揉揉腿、捶捶背、有的写报道……大家都有事可做, 都有种“班荣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荣、荣辱与共”的思想。就这样促进了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班风的形成。
2.学生骨干力量的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 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培养班干部是小学班主任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为了把班干部培养成我的得力助手, 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引导他们。首先, 对班干部提出高而严的要求, 让他们明确当干部是为同学服务, 而不是为了“管”同学, 要不断树立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其次, 要教给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方法。我采取“小心扶植”与“大胆放手”相结合。第一, 先教小干部怎样开展班级工作, 当好干部。比如, 指导体育委员如何组织排队、做操、上体育课;学习委员怎样安排小组长按时收发作业;劳动委员怎样搞好班级值日生工作, 卫生大扫除等。第二, 是扶持班干部做好工作, 在做某项工作之前, 让小干部先思考如何安排, 然后再进行指导, 启发他们把工作想得全一点, 细一点。第三, 让班干部学会自主工作, 正确处理班级的偶发事件。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处理好班级各项事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 主要是理顺师生关系。是否具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因此, 班主任不应总在学生面前板着脸, 表达所谓的严肃, 这样自己累, 学生也累。记得有一次, 上课铃响后, 同学们都很快跑回教室, 我开始上课了, 这时我班的调皮大王才匆匆跑来。我当时想:“他肯定又贪玩了, 才会迟到。”刚想批评他, 他就委屈地说:“我帮语文老师拿作业到办公室了。”我话到嘴边赶紧收住。假如当时我简单粗暴地批评他, 不让他申辩, 势必影响师生关系。这事虽很平常, 但要引以为戒, 因为孩子的心是稚嫩的、脆弱的。班主任应该以朋友、师长的双重身份, 多与学生交谈, 倾听他们心灵深处的话语,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如果学生尊重、信任、爱戴老师, 那么班级工作的开展就会容易多了。班主任要善于搞活班级气氛, 有时班主任恰到好处的幽默, 可以大大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倍增亲切感。
四、注重与科任教师、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取得教育成功的。我在工作中, 首先, 与本班科任老师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 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共同商量教育对策。其次, 我还重视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定期的家访、打电话、开家长会与家长建立密切地联系, 共同配合, 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46-01
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众所周知: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要建立一个有强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
一、言传身教,友爱每一个孩子,提高自身素质是我管理班级的首要条件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古以来“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是教育、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不说脏话,讲卫生,不乱扔废纸等,这些我在班级都首先做到,发现违纪的学生我从不出言不逊,而是进行疏导,纪律上约束。发现废纸等我随时捡起,还有,上课第一遍铃响,我也准时到教室,起到了表率作用。
2、友爱每一个孩子。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班级中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当然,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
3、提高自身素质。当然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自身必须先练好“内功”。班主任的权威不是靠自身的权利和地位去维系的,而是要靠班主任丰富的知识、超群的能力、高尚的人格去达到在学生心里树立起使人信服、尊重的声誉和威望。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摸不着、看不见的无形资本。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直接通过班主任的模范行为和带头作用的影响,引导他们相信言教的真理性和身教的可行性,从而产生模仿的心理意向和学习的外在行为,由此学生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重视班风班委建设中注重工作艺术
1、培养良好班风的艺术。在班风建设中,班主任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评价,提高学生辩别是非的能力,使整个班集体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好风气及良好的道德风尚。其次是要抓好“开头”。心理学的首因效应在小学生身上反映的是最为明显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小事做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良好班风的建设打下基础。
2、培养班干部的艺术。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师无法替代的。班干部应在平等竞争、民主选举中产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干部才是学生最信赖的,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但是,班主任对班干部要做深层次的了解,熟悉他们的性格特点、活动能力、服务态度、集体精神等,做到知人善任,这样才能发挥每位班干部的特长,从而让他们在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上积极工作,施展才华。
3、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在组织班级活动时,班主任首先要善于围绕学校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和安排活动的内容,且主要要以培养学生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及扩展学生知识的视野为目的,同时要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多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沟通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和社会的接触机会,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三、班主任赞美表扬尊重艺术
1、班主任关爱学生艺术。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与学生交谈时要突出一个“情”字。在与学生交谈时善于通过一些细小事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可亲可敬可信赖的知心朋友。例如对有些学习刻苦、家庭生活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平时经常进行谈话、家访,多去了解其生活状况,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老师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爱护他。这样他就可以把这种情感化为勤奋学习的一种动力。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表现不同。但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这一点是共同的。在失去爱心的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发展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畸形的。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时,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公平、公正的,而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望,认为老师“偏心”。即要爱全体学生,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友善,使他们排除一切心理障碍。
2、班主任家长工作艺术。学校和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合作是完成教育计划的重要条件。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家长座谈会是根据具体问题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征求意见,研究学生情况,改进班级工作。这两种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形式都是班主任经常运用的。在利用这两种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前的准备工作,确定会议主题和研究的工作重点,切忌勿忙无准备地召开家长会。另外,在召开家长会之前,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会议内容,让家长来开家长会做到有所准备。家长会上的讲话班主任应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最好写出讲话提纲。讲话应以鼓励为主。对个别学生比较严重的错误或缺点,不要在大会上点名道姓地讲,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会后留下有关家长个别谈话。
【小学班主任分周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07-15
小学班主任教师工作05-28
小学班主任成长计划11-24
小学班主任工作会议11-29
优秀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07-01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05-30
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07-17
小学班主任创新工作案例09-09
城镇小学班主任工作例会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