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精选9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篇1

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王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梁启超及其作品,掌握议论的基本知识:三要素、基本结构以及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了解讲演词的特点,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培养学生分专题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的习惯。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促进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升华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人各有志。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一些初步规划。请从一下这些职业当中选择一种或几种你以后希望从事的工作,也可以补充没有提到的职业:政府官员 医生 作家 农民 学者 翻译 律师 演员 教师 美容师 企业老板 家政人员 修鞋匠 建筑师 工人 清洁工〃〃〃〃〃〃

我想今后不论你们从事任何职业都要做到“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2、字词检查:(略,见学案)

3、演讲辞的特点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2、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研读揣摩

1、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2)乐业之重要。

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4)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五、质疑问难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教后反思

【资料宝藏】

1. 梁启超:数十年“饮冰” 凉不了的热血(祥子/文)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五四”的文化变革产生的文化领袖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虽然对传统都有愤激之言,却都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最有影响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他们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观念是“五四”思潮的先声。当思想史进入“五四”阶段,严、康、章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而梁启超则奋力追赶时代风潮。

当时的风潮若惊雷迅雨,十年前的“另类”,今日便成为“老朽”,梁启超侧身其间,可谓两岸渺茫,被时人讽为“多变”。1929年,梁启超以57岁之龄逝于北京,当时的舆论界甚为冷淡,吴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之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

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对吴宓那代人来说,并非是夸张之语。鲁迅说自己在少年时受过严复的感召,而胡适说严复的文章太古雅,还是梁启超的影响 来得直接。梁启超本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贤,他当时创作的简明、激昂的文言文章,是一时代之文体,气势恢宏。据左舜生回忆,他少年时与一位同学读一篇两万四千余字的梁著长文,以至涕泪交加、抱头痛哭。“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胡适语)就这样,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说梁启超“多变”,一般是指政见。晚清时的维新运动,使年轻的梁启超声名鹊起,时康、梁并称,几与其师平分秋色。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政见与新起的“革命派”对立,陈天华的蹈海多少与他有点关系。但无可臵疑,他是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尖锐批判者,是西方宪政学说的严肃研究者和讨伐积极传播者,辛亥革命后,他是政党政治的实践者,也是讨伐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次军事行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五四运动的发生也与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几经政坛沉浮,梁启超最终还是退出政界,专心于学术领域了。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于历史用力最勤,发宏愿独著一部《中国文化史》,未竟而殁。这本是梁启超最适合的工作,他向来善于将专门的学问通俗化,将不易整理就绪的材料排比得有条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是这类的著作,后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学方法论的奠基石,立意、见识极高。一般说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这其中也该有梁启超的一笔,只是梁善综合,好高瞻远瞩;王善分析比较,求片言定案;梁贵通,王贵专。到了学术界愈来愈重视专家之学时,梁启超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以梁漱溟的说法,他对于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术极能吸收,最善发挥,但缺乏含蓄深厚之致,因而不能绵历久远,是典型的“但开风气不为师”式的人物。

无论是从政还是治学,梁启超的特异处是感应迅速,并能发皇于外,乐于传达。顺便说一句,梁启超还是在中国最早提起马克思的人。他被人诟病的,则是急于致用,因此政学皆不能深入,可谓成也“心热”、败也“心热”。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2.爱国歌四章(梁启超)

泱泱哉!吾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吾国民。可爱哉!吾国民。

芸芸哉!吾种族。黄帝之胄尽神明,濅昌濅炽遍大陆。纵横万里皆兄弟,一脉同胞古相属。君不见,地球万国户口谁最多?四百兆众吾种族。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

彬彬哉!吾文明。五千余岁历史古,光焰相续何绳绳。圣作贤述代继起,浸濯沈黑扬光晶。君不见,朅来欧北天骄骤进化,宁容久扃吾文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

轰轰哉!我英雄。汉唐凿孔县西域,欧亚抟陆地天通。每谈黄祸詟且栗,百年噩梦骇西戎。君不见,博望定远芳踪已千古,时哉后起我英雄。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

3.类文阅读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臵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课堂提高训练答案:

1、去掉无用的东西,掌握精华巧运心思把书读活,为我所用。

2、用王明教条式的读书和照抄照搬书本给革命造成危害的事例,论证了不善于读书的危害。

3、从两方面写:一是他读马列的书,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二是他学习前人的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篇2

1.敬业的内涵。梁启超说:敬业。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其实“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说的是要想做好一名教师,完全凭的是自己的良心,专心地教书育人。但在人们谈论的是金钱、物质利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把金钱看成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尤其是在高考指挥棒的高压下,金钱意识开始渗透到神圣的教育殿堂,有些教师开始办家教,周末周日到培训机构上课,造成了在上课时候保留内容,然后到家教或培训机构再讲,给社会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2.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由于中职学生因成绩不好,在中学里受到了同学及老师的排挤和打压,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以至于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年级的时候特别叛逆,把老师当作敌人,特别难教育。他们仇视教育、仇视老师。这些孩子在中学里面都是被边缘化的学生,初中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是放弃的,而这些学生的骨子里却是要强的。他们进入我校,以中学里的老师来衡量我们学校的老师。

3.中职学生的教育。在现实中,我们对一年级的新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培养他们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在二年级的时候管理就走上轨道,3年级几乎进行常规管理就可以了,到了4年级,这些孩子对老师有了一定的感情。师生之间很融洽了。

比如我校港口机械091g的学生张石峰班上的学生。这些同学在离开母校的时候都依依不舍。很有感情。

对班上屡教不改的同学怎么办呢?也要付出极大的耐心。我有时候对这些学生也容易急燥,也想把他们一推了之。记得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丁晓原老师曾对我说:这些孩子是要教育的,不能赶他们走,会改变他们的命运的,不然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我听了深有感触。

4.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做到。比如不准迟到,教师就不能迟到;上课不准玩手机,教师自己也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就必须上课认真。老师的一句话,有时候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5.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从教经历我感到学生需要鼓励,表扬、;理解与尊重。有个场景经常在我脑海晃动,一个学生一边扫地一边看我,那眼神是希望我看到他在劳动,班会课上表扬他。所以不要小看每一次的表扬,他会鼓励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2006年遇到了一学生:当时是期末考试,我一进教室,垃圾成堆,我让学生先扫地再考试。其中有个学生对我很敌视,扫地的时候朝我身上扫。我避让到门口。考试以后,这名学生用手机作弊,我让他把手机给我,他忽然跳起来,一拍桌子,大声说:他妈的,我不考了。抬脚就走出了考场。不一会,却回到教室门口,看着我收不收他的卷子。嘴里骂骂咧咧的。还呸呸呸的。我把他叫到教室,他进来的时候头昂着。我轻言细语的告诉他:你这样,老师不和你计较,老师先把你的卷子收起来,但你这样到社会上是要吃亏的。在学校,老师会教育你,在社会上别人会收拾你的。做人脾气不要暴躁。要好好做人。一番话,讲了他的头低下来了。承认了错误。临走时,还和我再见。事后我想想心有余悸。处理不好,会扩大事态。我因为看到这个同学极端的性格,作为老师还是应该对他进行教育的同时,讲究方法与爱心。

二、乐业

梁启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当看到学生们羽翼丰满、展翅高飞时,我们倍感欣慰;当听到学生“老师,您辛苦了”这普通的问候时,艰辛都已烟消云散,唤来的又是旭日东升的明天。

记忆犹新的是在2001年的教师节,这一天做操,我像每天一样,到操场看操,班长交给了我一张生日贺卡,打开来一看,是有全班同学签名的音乐贺卡,很激动。

当我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经,我们的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表现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欣慰和感动,会一次次地温暖我们的心田。

今年过年,在大年30的晚上,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学生打来的,他在电话里说:老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和你搞闹,实在对不起你,今天向你说声对不起。其实我根本就忘了有这个事情。

当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思想促膝谈心的时候,当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31年过去了,蓦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伟大,生活赐予了幸福。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继续用爱写好“师德”,完成我的教师生涯。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2]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敬业与乐业 篇3

这是一篇演讲词,在选入新加坡教材时作了改动。不能敬业,又如何能乐业?又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奋斗的价值?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我们可以仔细读读这篇文章中梁先生告诉我们的两个做事原则: 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一是从工作中尋找趣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如果都能想到这两个原则,遵从这两个原则,学习的该能学好,工作的该能工作好吧。主席、诸位老师、诸位同学: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这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相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今日所讲的,是要告诉大家对于自己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截的法门,可惜后来被一些人说得大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惟有朱熹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造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 自然各人该以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称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人力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来剖析,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可以胜任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人力车的人,可以胜任拉人力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工作呢?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处境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处境,把工作做得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有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它交换。我认为我当木匠做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治理一个国家同样有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自己。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曾国藩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弄糟了,结果自己也会遭殃。所以敬业对人生最为必要,对人生最为有利。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啊!”这种唉声叹气,无论何人都会常挂在口边。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天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拉直耳朵来听,有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说,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喝酒,还不是一样费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置不用。只要一用,当然会费神费力。会打算盘的人,能够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好逸恶劳的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才真正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职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推诿,却满肚子不愿意做,设法逃遁。不愿意做,逃得了吗?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吗?第三等苦人,便是喜欢跳槽的人,老是抱怨自己的职业,却羡慕别人的职业。做事不能专心致志,总等待机会转换职业。殊不知人浮于事,要跳槽又谈何容易?就算你跳槽了,能保证一定满意吗?结果一辈子都不快乐。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种职业,总有许多层次、曲折,倘能置身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过程,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种职业的成就,离不了奋斗,从刻苦奋斗中能将快乐的分量增加。第三,从事一种职业,常常要和同业的人竞争,好像赛球,因获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事,把许多冥思、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的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学问或职业,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从事它而获得快乐的人。一个人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我生平追求的两个做事原则,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一是从工作中寻找趣味。我也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调。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愿和诸君共勉!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篇4

⑴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⑵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⑶“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⑷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2、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把握中心论点和作者写作思路。

⑵ 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⑶ 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⑷ 体会演讲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2、过程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中锻炼独立思考和交往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那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作者及演讲知识简介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⑴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⑵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⑶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⑷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整体感知

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给课文划分段落。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第二层(6、7)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

第三层(8)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附加: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引两句孔子的话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说明有业的重要。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四、研读揣摩文章

1、“有业”部分(2~5):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

第2自然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

第3自然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

第4自然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

第5自然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2、“敬业”部分(6~7):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

第六自然段: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⑴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⑵ 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⑶ 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明确:

⑴ 观点:要敬业。

分三层展开论述:

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什么是敬。)

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什么是敬业)。

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赞美敬业的人)。

⑵ 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⑶ 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等,并没有高下,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第七自然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

⑴ 举二组事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丝毫不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⑵ 从反面论述不敬业的害处。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3、“乐业”部分(8):

第8自然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⑴ 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⑵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⑴ 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⑵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4、引论、结论部分:

引论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结论部分:

思考: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五、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做资料卡片: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六、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

1、相同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不同点:

⑴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⑵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

⑴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⑵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⑶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七、研读、拓展提高

1、研读,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目的:让学生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拓展延伸:

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与一般议论文的两点不同,下面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能否谈得更真切些,精彩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八、课堂小结

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课堂学习时间终归非常有限,所以课内学习并非终点。让我们课外再去读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名言或文章,让这些思想渗透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在你面对现在的学业唉声叹气时,在你将来面对不喜欢的职业怨天尤人时,希望这篇文章以及课外阅读的文章都能给你带去无穷的力量!

九、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2、同学们现在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来进一步解读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语句?课后交流。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6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及中心论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阅读、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1、回顾作者:

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了解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写于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依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提示:

⑴ 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⑵ 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⑶ 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① 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②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明确:“合理的生活”指什麽?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2、掌握字词:(小黑板) 旁骛(wù) 亵(xiè)渎(dú) 断章取义(yì)

言行相顾(gù) 强聒(guō)不舍 佝(gōu)偻(lóu)

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亵渎:轻慢,不敬。

骈进:一同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 3、细读课文,思考:

⑴ 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⑵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⑶ 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三、探究赏析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理解不同的职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四、拓展延伸

1、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梁启超所提出的“敬业”精神?

2、作为学生,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敬业乐业”的理解

五、小结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为自己的使命而努力,无论我们将来干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做到“敬业”,并努力达到“乐业”,这样才能活出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

六、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5.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把握中心论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二、分析本文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一、分析结构,体会本文清晰的条理和层次。

二、了解、学习本文“引证”、“例证”交替使用的论证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另有饮冰子、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笔名。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4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9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90年,17岁时拜康有为为师,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1894年6月,他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年7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8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启超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背景简介。

本文是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发表演说时的演讲稿。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敬业乐群”是该校的校训。

演讲是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阐述道理的口语表达方式。演讲的特点是,对象具体、主旨鲜明、思路清晰、例证动人、感情充沛。阅读课文你会发现,这些特点非常明显。

三、通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语言特色。要求:1细读课文注解,标出重点字词。

旁骛(wù)

强聒(guō)不舍

亵渎(xiè dú)等词的读音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征引

敬业乐群

等词的意思。

2、补充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有关概念。

3、标出每段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以所标语句为依据,用尽量简短的语言归纳每段大意,写在书上空白处,从而体会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

四、交流归纳结果,明确段意。第1段:题目由来。

第2段:“敬”“乐”二字是重点。第3段:人不能无业。第4段:无业不能生活。

第5段:人人都应当有正当职业。第6段:敬业很重要。

第7段:敬业就是忠于职业。

第8段:要乐业,所有职业都有乐趣。

第9段: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

五、板书课文结构(提示:根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知识,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述中心。(“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的必要;怎样敬业,如何乐业。)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敬业与乐业。(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能做到敬业和乐业就是合理的生活。)

作业:再读课文,结合注解理解文中所引名言和事例的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一、研读探究:讨论以下问题,体会本文的论证特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能用相同意思的短评代替“唯一途径”)

2、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并在文中找出。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引用名人的话。

3、文章第1段开头便引《礼记》《老子》里的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以此指出题目的出处,使论题更加明确而有依据,全文的论点和中心也由此站得更稳,大大增强了本文的说服力。

4、第3段引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提示:说明人不能无事可做。

5、第4段讲百丈禅师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提示:人不工作就失去了生活的权利。

(4、5题小结:用这样的名言和事例讲有业的必要,道理深刻又明白易懂。)师进一步明确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所选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最后明确:引用的作用: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引用的要求:引用时要引用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名人名言,人们都认可的道理和事例)

6、第6段中说只要是正当职业,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也没有高下之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提示(1):作者提出这一观点,是从讨论事物性质的角度出发的,作为一件具体的事情,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应该是一样的。提示(2):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凡是正当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小前提: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是正当职业。

结论: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是神圣的,可敬的。

7、第7段,引佝偻丈人的话和曾文正的话,论证角度有何不同?这段中所用英法公事房和英法两国人走路的样子这两组事例有何特点? 提示(1):引佝偻丈人的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是正面论证;引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为反面说明。提示(2):这段中所举英法公事房和英法两国人走路样子这两组事例,分别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8、第8段所说凡职业都有乐趣的四个原因,与本段结尾处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有何关系?

提示:第一是参与的乐趣,第二是努力的乐趣,第三是竞争的乐趣,第四是忘我投入的乐趣。这正好与孔子所说“知之”、“好之”、“乐之”、“乐以忘忧”这四种境界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巧妙地为大家指引了走向人类理想生活的路径,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全文的结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能做到敬业和乐业就是“合理的生活”。

二、小结

1、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⑴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⑵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篇8

本文内容繁杂,篇幅较长。由诗歌单元进入这篇演说词的学习,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引导过程中,需紧扣论题,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进而理解文章逐层深入论证的过程。

由于本文创作于进百年前,文中的某些观念会与学生当下地认识产生较大的时代隔阂,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辟出时间,进行专题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深化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篇9

设计思路:

《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主题鲜明,结构层次清楚。同时又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意味绵长。考虑到学生之前学习的议论文比较少,对这一文体只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和认识不一定深刻。根据以往的观察,学生往往能分辨出文章的论点,但对论据、论证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另外,本册第六单元是演讲主题,因此演说文的相关知识在此暂不涉及,这一课的设计着重从教学议论文角度去考虑。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论证结构,体会论述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的特点。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课文的论证结构,体会论述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个好的职业,是很多同学心中的梦想,你希望有个怎样的职业?如果你如愿以偿,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呢?如果那份职业不是你梦寐以求的,你又会如何看待它呢?我们今天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之后,将会受到极大的启发。

2.文章标题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表明了作者对敬业、乐业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它提示了文章主要论述对象,提出了中心论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课文,划出作者围绕“敬业”“乐业”所提出的观点。

(学生诵读圈划,教师巡堂检查。)1.看电子屏,读准加点字音:

旁鹜衔着佝偻骈进亵渎 承蜩强聒不舍 ........

2.文中作者围绕“敬业”“乐业”,提出了很多观点。请每段找出一至二句重要观点句,读给同桌听。(1)学生读找到的观点句,师生订正:(投影)①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②第一要敬业。

③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⑤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⑥第二要乐业。

⑦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⑧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⑨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⑩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指敬业乐业),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2)第⑩句中,“如此”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第7段说“我生平受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又说:“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可见,句中的“如此”指“敬业和乐业”。

3.朗读以上观点,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问题看法的是哪句?其次还有哪几句?经过筛选和归类观点,请你梳理出本文的论证结构。

学生朗读、回答,师生归纳:

第①句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然后是第②⑥⑩句比较能体现作者观点。把①②⑥⑩句观点做一个归类比较,可以看出,第①句是作者对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应当是文章中心论点。“要敬业”“要乐业”是第①句的两个分论点,第⑩句是针对“敬业与乐业”问题提出希望。经过把观点筛选、归类,能很清晰地看出本文的论证层次和结构如以下投影:

提出问题:敬业和乐业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总

分析问题: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分 解决问题:希望大家敬业乐业。总

三、赏析句段,探究论证思路

通过筛选、归类观点,我们理出了文章的思路,这还不够,我们更想知道作者采用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如何有力地、条理清楚地论述观点。

(投影)1.研读第3,4段,说说你喜欢什么,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可以从论据、论证方法、条理清楚等方面思考。

(学生研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归纳:

(1)A生说,喜欢论述的条理清楚。理由是:作者为了说明敬业的重要,先后论述了“什么叫敬”“为什么该敬”“怎样做到圆满”。

(2)B生喜欢用事例做论据。他认为作者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个地位悬殊的例子,证明“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可敬。”极具代表性,说服力很强。(板书:举例论证)(3)C生喜欢举例论证与引用论证相给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理由是在论述怎才能做到“敬业”时,先引用《庄子》的话做阐述,再举“当术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等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最后又引用庄子和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板书: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教师小结

赏析“敬业”部分,我们学会了分析议论文的方法,可以仿照这些分析,探究“要乐业”这一分论点的论证。

四、质疑拓展,培养敬业乐业的人生观

1.梁启超认为“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你赞成这个说法吗?你认为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哪个职业更可敬,为什么?如果两个都可敬,也请说明你的看法。(投影)(指导学生按意见分成两大组展开讨论。)每小组一名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归纳:

(1)大总统可敬:大总统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魄力、有超凡的领导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当得好的,总统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人生也更有价值;而拉黄包车的是个体力活,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干,他的贡献和社会价值不能和总统相比。

(2)两者都可敬:梁启超认为“事的名称,„„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既然都是一件事,我们忠于它,一心一意地做了,那就是敬。拉黄包车的是劳动者,当大总统的也是劳动者,他们只是分工不同,劳动者都可敬。

教师总结:不同的职业贡献的大小和创造的价值不一样。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少了任何一种职业,社会的发展就受到影响,所以不能用贡献的大小和创造的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两个观点都成立,都言之有理。

2.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懂得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懂得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请观察投影的几幅图片,你认为哪个图片反映的主题是敬业的,哪个还不够敬业? 学生讨论,师生结合感受归纳:

“清洁工蹲在地上刨粘在地板上的口香糖”,“老师巡查学生们午睡情况”是敬业;不够敬业的是“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个别学生上课伏台睡觉”。

3.今天,你敬业了吗? “业”既包括长期的正式的谋生工作,也包括短时间内做的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成人有自己正当的工作,中学生也有自己的“业”。学生在校学习是主业,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也是业。

上一篇:昆虫记个人看书心得下一篇:你看不到的爱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