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共8篇)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1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纲

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情况和优势(如产业规模、从业人员、研发投入、出口额、在产业链及国内外所处的地位等);

2.重点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及代表企业介绍(如重点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发展模式特色、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3.×××产业集群各主体之间(企业间、产学研间、企业与中介机构间)的互动关系和促进作用;

4.×××产业集群相关创新资源及其作用(如大学院所、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风险投资等);

5.产业集群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与促进措施

1.总体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模式,三年内的发展目标;

2.产业集群发展计划采取的政策措施(如投融资政策、产业要素引进政策、公共平台建设计划,以及科技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等对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方式和金额)。

三、×××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发展规划;

2.拟申报的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产业集群中的任务和作用(说明这些平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四、所具有的基础与优势(如平台建设相关资源、环境基础,平台建设单位具有的实力等)。

五、平台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以及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2

另外, 产业集群的生成是有条件的, 并不像有些地方推广得遍地开花, 泛化是不合适的, 这取决于当地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合作的程度、创新的环境以及消费者的挑剔程度等重要因素。我认为, 产业集群的特点一是产业聚集;二是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倘若缺乏这些因素, 企业间没有联系, 各自经营, 就不叫产业集群。

其次, 关于政府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短期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长期来看是有利的。经济发展是波浪式的, 有高峰便有低谷, 出现低谷是正常的。政府在面对危机时, 重点要扶持民生行业, 像医疗、交通、教育等问题。科技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规模是1 9亿, 其每年资助约1万个企业, 效果显著.针对产业集群高端和低端的问题, 我认为低端产业集群不一定需要转化和升级, 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像意大利产业集群主要以纺织、制鞋、家居甚至玻璃产品为主, 但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像服装类, 融入创意依旧可以提升档次, 在国际上完全具备竞争力。所以说, 并非高新技术、高科技的东西才可以走国际化市场之路。

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篇3

1、产业集群的界定。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的经济集聚现象。

2、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①已经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2001年,浙江省产业集群经济总产值5993亿 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2002年,江苏60个产业集群的产出规模达到2566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产出总量的19.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29个纺织特色城(镇),全口径合计的纺织工业总产值2378亿元,占到全国纺织工业生产的1/6。一些产业集群已经成长为相关行业的产业基地,产品外向度不断提高。

②覆盖到大部分传统行业。浙江省800多个产业集群经济(又称块状经济),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目前,化纤、纺织、丝绸、服装、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是出现产业集群最多的几个行业。

③以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构成主体。以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子产业集群为例,积聚了相关企业3500家,从业人员5万人,每个企业平均仅14.3个人。当然,产业集群机制并不排斥出现大型龙头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龙头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

就同类产品而言,采取产业集聚方式的区域的竞争力,显著地强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区域,而且出现了其它区域的企业向产业集群区域转移的势头。对大多数制造业而言,在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地方,总是存在着一定形态的产业集群。我国已经进入到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我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我国产业集群的缺陷

从总体上看,面前我国的产业集群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以传统行业居多,且主要依靠劳动力低廉来获取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作为集群竞争优势核心来源的分工、创新和网络等机制还远未形成,政府的作用也很不到位。具体体现为:

1、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象广东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道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

2、地方网络残缺,企业难有根植性。

我国有些产业集群的发展顺应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利用当地区位和低成本的优势形成了竞争力,集群企业间的联系是跨国公司间联系的复制,而非建立在当地社会网络的基础上。产业集群中的地方网络是指特定区域内行为主体间的正式合作关系,以及他们在长期交往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的非正式交流关系。地方网络的行为主体通常包括消费者、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及其它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政府等。传统产业集聚理论着重强调外部经济的效应,而现代集群理论却证明,地方网络才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内部机制。美国的硅谷就是一个建立在地方网络基础上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主体密切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并促进各个专业制造商集体地学习和灵活地调整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3、企业外包意识差,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外包意识”普遍较弱,集群区内企业偏好“小而全”。开展企业合作和联合较为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传统思想制约,地域文化的局限,企业只知竞争不知联合外,更主要的可能在于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对合作伙伴的信用度不够,仅仅把信用限制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上,以致社会信用半径小,集群难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大量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缘由,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分工既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也包括相关支持企业的横向分工。分工的途径有多种,从当今国际经验看,“外包”是促进专业分工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是我国产业集群亟待提升的重要方向。

4、缺乏品牌。

品牌以产品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为基础,但有产品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不等于有名牌。绍兴的纺织业发达,但绍兴的纺织业也存在“有布不成衣,有衣少名气”的问题。绍兴市下属的嵊州市年产领带2.5亿条,已占到世界领带产销量的1/3以上。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在全国或全世界建立一个拥有几百个或数千个专营店的销售网络。这一类问题不仅在嵊州、在绍兴存在,在整个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都存在。

5、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易大却难强。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集群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即使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广东尚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道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我国产业集群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压力会变得更大。显然,失去创新动力的产业集群是不可能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这不仅指高科技产业群,即使是象纺织服装业这样的传统产业集群,忽视技术创新,不重视采用高新技术,也必将在竞争中走向衰败。

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1、政府层面

首先转变职能。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的职责不仅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而且还要扶持和帮助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服务职能突出地表现在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为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上。要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显得十分必要。

①要着力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的适度介入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必要和有效的,尤其在落后地区,地方政府更要正确地引导和调控,但不是包办一切和过度干预。地方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包括加快自身的职能机构改革,规范并简化各种审批制度,提高政府官员素质,更新服务观念,并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

②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促进产业联系的三大公共要素的投入:基础设施、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对工业空间布局的导向显著,这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还必须注重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推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改善发展的软环境。要把政策干预的重点放在促进产业联系方面,至于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则由企业自己去决定。

③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地方政府要帮助中小企业扩大产品市场,包括兴建特色展览馆、发掘商品的本土文化内涵、推广地方品牌和改善商品交易市场设施。发挥产业集群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市场优势,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倡创业精神,促进新企业的不断繁衍。

其次加强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不断帮助集群发展和完善:

①创新扶持体系建设。创新机制是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一个集群生命力体现在它的创新能力方面。要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集群中的科技开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对产业集群中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提高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建设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目标,落实到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中,其实现方式是以集群科技开发中心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

②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工程,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各类担保机构。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意大利产业区小企业联合担保贷款的经验。

③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产业集群开展创业孵化、创业扶持,使其成为不断产生新企业的“工厂”,提高创业成功率,从根本上着手去解决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和创业的帮助不仅在要素的供给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提供市场需求信息方面,帮助它们认识如何抓住机会,如何选择生产或服务于特色产品,如何参与劳动分工。

④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支持建立或帮助建立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在产业集群中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创造条件。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并在帮助企业留住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

⑤加强企业自身组织建设。在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中,尽快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同业公会等民间组织,以便使集群内各企业的行为规范化、自律化,形成诚信的氛围。

2、企业层面

①培育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所谓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是指“集群内企业和组织在社会网络体系中对知识积累、社会网络、学习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机准合”。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提升产业集聚区域的竞争力,从而使得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

②培育产业集群升级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我国产业集群要树立危机意识,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水平,逐步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转而为客户提供独特而优异的价值和服务的“差异型竞争策略”。特别是应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举办商品博览会以及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举措,来创造培育产业集群升级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

③构建产业集聚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集群内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重点建设。不同的产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技创新中心的不同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集群内相关行动主体共同组建科技开发中心,也可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篇4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关键特征是知识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在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下使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知识的应用方面具有高效率。

科技集群的概念。科技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在创新过程中由于群体技术的内在关联性和技术势差的存在,特定领域的科学技术资源(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等)相互关联、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具有科技创新功能(有利于科技人才的交流、流动以及大量的科技信息的共享,从而促使科技创新)的系统,并与技术相关的社会各种要素反馈互动,形成以集群为特征的集合。科技集群的主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科学技术资源,关键资源是科学家、研究人员,而这些富有创造力的科技精英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科研机构里,用什么途径、何种方式将同一领域、交叉领域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科技集群是一大课题。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科技资源集中于几大高校和中科院系统,从所在地域和单位看具有一定的集聚性,这对该领域科技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在促进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方面还需要多方的努力,才能真正在科研资源之间建立长期、频繁的交流、合作网络,从而促使科技集群的形成。

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比较。与科技集群相比,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处于同一个产业领域,在空间上集聚的大量相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如金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培训和咨询机构等)的集合,同时集群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协同产生具有很强的、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整体。具体地,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在集群主体、关键性资源、组织动力和面向领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1、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模式

世界各国的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尽管在领域上有所不同,产业组织的细节有所区别,但是几乎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和构架,事实上都可以抽象简化为一个模型,如图1所示,即整个区域的创新经济系统事实上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集群(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在大量中介机构和平台的媒介和联系作用下密切互动形成。

(1)科技集群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科技集群居于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地位。往往是政府或大公司基于对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某一领域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而形成了科技集群,然后由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由于知识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科技集群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普遍,比如波士顿、班加罗尔、剑桥、牛津等地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实际就是这种模式。

(2)产业集群发展下的科技集群配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产业集群居于主导地位,产业集群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向科研集群提出科技创新的需求,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或由于竞争的压力而需要进行技术创新,这就会刺激科技的发展,进而形成配套的科技集群。在生物医药集群中,这种模式往往发生在厂商力量比较强大的传统制药中心,纽约、孟买的厂商主导的生物医药集群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3)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产业集群与科技集群形成双向互动。这种情况下,科技集群提供的创新动力能较好地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所提供的创新环境又能满足科技集群发展的需要,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丹麦一瑞典的生物谷是这种模式的最好诠释,要实现这种模式对区域本身的资源要求比较高,既要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又要有较强的产业能力,当然,第一和第二种模式下的集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有可能进展到第三种模。

2、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形成的途径 创新能力的存在只是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要把这种潜在的可能性产业化,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

发展。

(1)政府牵头,以多种形式发展跨部门的协作科研机构往往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相互问的独立性比较强,有着不同的部门利益,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整合研究资源方面处于主导的地位。具体的方式可以是政府制定科研工作规划,选定若干对本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项目,将区域内隶属于不同部门的相关科研机构组织起来,整合科研力量。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开展跨单位的研究,并由此促进不同单位之间科研联系和合作,建立起区域内的科研协作网络;还可以通过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为合作研究提供资金、设备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促进研究。法国罗纳一阿尔卑斯大区在推动该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采取了政府财政出资,通过聘请专家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本地区关乎区域经济方向的重点研究项目,并由政府出面整合地区内的研发力量,组成项目组,共同攻关,逐渐形成地区性的研究网络,乃至研究集群。

改变传统的线性科研驱动思维,产业层面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应提前到实验室阶段,建立科研一生产一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在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经验总结中。“科研一生产一销售”的一体化模式被认为是最有成效的。大量对成功的国外创新集群的案例研究表明,企业对科研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科研产业化的衔接点也大大提前,从原来的成果转化环节提前到实验室阶段,使产业化的产品创新从立项开始就成为科研开发的最终目的,从而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效率。

这种做法在上海的生物医药领域开始尝试推广,比如上海医药集团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上海医药集团中央研究院,对新药进行研发。中央研究院发挥产学研平台和桥梁作用,直接参与并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一方面,从科研院所选取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苗子,到中央研究院进行系统、规范地开发,主要包括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临床前研究以及后期的l临床研究,通过技术再创造赋予其新的价值并使其具备顺利产业化的技术潜力;另一方面,根据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品质提升的需求,选择疗效确切、市场潜力大的品种在中央研究院进行技术创新,补充、更新和完善企业的产品链。

(2)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换中介和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对接提供可能中介组织既是科技集群与企业互动的重要媒介和平台,又是催生大量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孵化器,它在整个地区的经济集群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中介队伍和平台包括孵化器、风险投资公司、各类中介(比如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合同研究组织等等。这些专业服务中介的工作有助于保障技术人员的利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换的规范化、科学化,从长远看有助于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队伍可以为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管理经验、政策咨询、合作机会和联系客户,使集群内的成员比单一的企业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服务平台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1981年成立的北卡罗来纳州生物技术中心是全美第一个由州创建的生物技术产业机构,这一机构的诞生对北卡罗来纳州带来了生物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马萨诸塞州政府则在1985年出资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并设立了第一个生物技术孵化器。

对于具有高风险性的生物医药产业而言,孵化器能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帮助初创阶段或刚成立的相对幼弱的企业成为能够独立运作、健康成长的企业。如,美国麻省生命科技囝为企业提供其需要的一流的实验室和办公场所,包括提供医学试验设备和材料等必需品,办公设施和便利的生活娱乐设施。据美国企业孵化器协会统计,小企业在建立5年之内,不经孵化器培育的将有80%破产,而经过企业孵化器培育的小企业在5年内破产的只占14%一20%。进驻企业孵化器的企业中有75%在初期的年营业额小于10万美元,而经过3年左右孵化,有24%的企业营业额可接近100万美元。世界上大多数企业孵化器是非营利性机构,既来自于政府、社会非营利机构、大学的资助,也来自大公司、私人机构和个人的支持,孵化器是科技与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创业者个人进入经济生活、走向成功的桥梁。

合同研究组织(简称CRO)则是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一种特殊服务机构,它是以合同的方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构。由于生物制药对专业人才、操作程序等有高技术性的要求,使得生物医药企业往往通过与CRO合作实现开发过程,使CRO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机构。CRO于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成为制药行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CRO的专业化服务范围广。服务内容针对性强,可以满足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的不同需求,降低制药企业的研究成本。不同的CRO根据其技术特长和能力提供不同的专业化服务,如药物的研发、临床前研究、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经济学、临

床试验、试验设计、研究者和试验单位的选择,监查、稽查、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服务领域。

(3)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激励机制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开发相比其他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专利保护的依赖程度更大,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更有利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先进技术成果扩散,是生物技术创新、新药研制的重要保障。首先,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保护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从企事业单位科研、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和看待知识产权问题;其次,进一步完善通过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将专利制度作为激励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在美国,很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帮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转让专利,寻找创业伙伴、风险资金。一方面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另一方面以非常专业的法律服务,保证了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和利益,从而保护了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论文 篇5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地理上靠近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 企业 和机构的集合体,这些企业和机构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目前,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分析中部产业集群的现状,准确把握中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于推进中部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壮大区域品牌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篇6

“近年来,湖南的非公有制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大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促进湖南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强财力、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邀参加培训班的湖南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黄东红介绍了湖南省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有关情况和经验。他说,湖南省中小企业局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理念,把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大工作推动和引导支持力度,突出抓好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各类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的服务网络架构。

在培训班上,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武志辉就如何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一话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对品牌的概念、推进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培育发展品牌、打造品牌强省等方面的经验和建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随着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品牌竞争力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最重要表现。”武志辉谈到,一个地区或企业要想创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首先应全面认识品牌的重要性,真正意识到实施品牌战略是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强势的区域品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对区域发展、结构调整、产业振兴、企业重组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良好的培育扶持机制、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有利条件,使企业不断增强品牌创建意识和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积极投身到品牌兴省战略中来,使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品牌能持久健康

成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关系我省长远发展和质量、效益的重点工作,也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此武志辉说,政府职能部门应把品牌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激励保护机制,搞好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落实,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河北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进而不断提升我省产业、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立足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坚实中小企业基础,扩大行业覆盖面分布。”

据介绍,我省今年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培育100项以上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名牌及区域品牌产品,争创100项以上驰名商标等战略目标,为全省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不能只依赖大企业,因为如果长期以来只依赖少数的大企业,必定会使经济发展出现后续力不足的问题。”武志辉建议,各知名企业之间应当加强合作沟通,使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不仅要自己发展也要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在品牌战略上,通过合作构成强大的产业链,进而带动全省整体经济发展。

省中小企业局产业指导处副处长吴志国对中小企业名牌组织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他说,各地区一是要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企业积极申报,使企业认识到此项工作对于促进自身品牌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认真协助企业收集整理申报材料,做到资料全面、真实、准确,严格把关申报资格;三是要在评审过程中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原则,严格按评价程序和规则要求为申报企业服务,评价产生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和知名度居本省同类产品前列,企业信誉好、经济效益显著的河北中小企业名牌,促进我省中小企业提档升级。

省中小企业局产业指导处处长张江乐在培训班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性和有效举措,并对省中小企业名牌评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说,经过省市县镇多年培育,我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区域品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争创区域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集群总体规模小、产业链条体系不完善、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

对此张江乐说,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示范产业集群和“国字号”的区域品牌;着力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通过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渠道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区域品

牌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平台发展,健全产业链条体系;抓好企业名牌和区域品牌培育,下大力做好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业集群产品质量。“今年的申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下一步将进行材料审核和现场审核。材料审核主要依靠省品牌战略促进会负责,现场审核将由促进会和省局形成现场审核组,赴各设区市、县、企业开展现场审核。省局将按照申报条件要求从严掌握,真正做到严格把关,宁缺勿滥。”

以产业集群带动城镇发展 篇7

一、未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当前, 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 未来, 工业化将继续推进, 工业及非农产业产出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对城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并且, 随着城乡隔离等各项政策壁垒的消除, 我国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也将不断加强。

(一) 工业总量增长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

当前, 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然处于工业化继续发展的阶段, 也就是说, 在较长时间内, 工业产出总量仍将继续增长, 工业仍将继续承担着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角色。工业产出总量的增长必将继续带动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从而将使更多的农业劳动者转向工业部门, 关联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同时,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工业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将不断加大, 农业生产效率将不断提升, 也会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进入城镇发展。在进一步的工业增长中, 所带来的财富增加将有利于改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各项软硬件条件, 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物质条件。此外,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作用下, 我国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日益成为工业布局的新趋势, 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城镇配套建设和人口集中将有利于传统城镇的规模扩张和新兴城镇的发展, 从而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力度受到工业结构调整的较大影响

未来, 我国工业结构将不断面临新的调整, 由于对就业吸纳能力有所差异, 不同的工业部门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有所不同, 因而, 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力度受到工业结构调整的较大影响。受消费结构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拉动, 以及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影响, 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受到日益增长的资源、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制约, 长期依赖高投资拉动的重化工业结构将面临诸多挑战, 资本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的局面也将难以为继。同时, 我国在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依然较为突出,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但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内需求尚待启动的条件下, 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同样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困惑。可见, 未来一段时间, 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变化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而, 未来单位工业产出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加以及城镇化率变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 适应未来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大趋势, 国家将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 各类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岗位。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其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准, 因而也对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 以资源环境和巨额贸易顺差为基础的工业高速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未来一段时间工业产出比重继续提升的难度不断增大。根据相关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的工业产出占国内总产出的比重可能已经达到极限。至少在“十二五”时期全球贸易重新趋于平衡、国内经济内外失衡重新趋于平衡的背景下, 我国工业产出比重将发生明显的向下调整。所谓“工业化加速期”的判断及表述, 或将不适用于“十二五”时期。而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而言, 未来, 在供需两种作用的推动下,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将逐步进入加速期, 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或将出现逐步增长的态势。一方面,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意识的提高, 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 产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换将不断加快, 对服务业需求不断增长;同时, 随着产业专业化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类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也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等软件和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也将不断改善。由于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就业的高产出弹性, 我国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所带来的就业非农化效应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将逐步加强。

二、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为继续有效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战略, 有必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 进一步探讨和明确未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加快工业化的新道路, 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对策和措施。

(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强化产业结构非农化对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进一步加快繁荣城镇经济, 增强城镇产业竞争实力,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为此, 一是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的实际, 从我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 及时出台一系列鼓励劳动密集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适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不宜不分条件、不分地域地片面强调高技术, 过早、过多地用资金密集型的技术代替劳动密集型的技术, 提高就业的门槛。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从我国工业重化工化和世界工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演变趋势看, 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 我国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 服务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体力量。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鼓励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环境, 全面发展城镇服务业尤其是大城市的各种现代服务业, 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 并以此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积极提高国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分工层次, 带动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积极改变多数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中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产业环节的状况, 改善国际贸易条件, 增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换代, 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工资水平, 提高流动人口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四是制定更加有利于工业项目集中布局的政策, 鼓励企业间的兼并联合, 避免分散布局, 引导乡镇企业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 以产业集群带动居住地集中和城镇发展。

(二)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消除城乡分离的政策和制度障碍

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制度改革。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逐步放开巨型城市、超大型城市的户籍制度, 全面放开中小城镇以及县以下小城镇的户籍制度, 逐步实施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 及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 逐步实现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的完全平等。二是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不断取消严格限制民工就业范围的各项歧视性政策;促使城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僵化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招聘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人才;坚决取消农民外出务工许可证和流动就业证等制度, 归还、赋予和保护农民自由择业的权利;保障民工的劳动权益, 保证民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 (如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失业保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将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推广到城乡所有劳动者;加快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全国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 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三是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取消对外地户口农民工的歧视, 使之逐步获得平等的权利。不断推广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建立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等制度, 逐步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务工农民失业、养老和失业保险跨地区兑现体系, 为离开土地和跨区流动的农民解决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后顾之忧。

(三) 调整城镇发展方针, 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一是更好地发挥大城市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培育具有强大辐射作用的区域市场, 以提高大城市在交通、流通、信息等的媒介、中转和信息交流等功能地位为基础, 强化对周围地区发展的中介和调节作用。二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提高中小城镇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小城镇所在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确定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以乡镇经济发展为基础, 引导乡镇经济向中小城镇集中;同时, 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 确立主导产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革中小城镇农村式的经营管理体制, 使中小城镇经营管理体制与城镇经营管理体制接轨;完善中小城镇经营管理权限, 扩大小城镇经营管理范围;强化小城镇财政税收的功能, 加强小城镇对公共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以及社区管理方面的管理职能。三是促进城镇体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城镇政府对城镇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力度, 大力调整城镇产业结构, 特别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四是逐步建立城镇体系或城市群、城市带调控体系和协调机制。进一步转变各级政府的职能, 淡化行政区划概念, 强化经济区域观念;赋予中心城市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能;同时鼓励企业兼并联合, 组建跨行政区域和跨城市的大公司集团, 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四) 改革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 改善城镇管理水平

一是在进一步加强各级财政对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的基础上, 加大改革力度,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建设投资体制。逐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力度, 在统一的城镇公共资产管理机构下, 按照城镇基础设施性质的不同, 分别采用相应的不同经营管理模式。改变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的老办法, 向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投资、居民入资、国外引资等多渠道发展。通过政策引导, 提高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城镇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大企业以市场运作方式参与城镇建设。将部分基础设施逐步商品化, 对市政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 实行合理的服务收费。通过城镇建设体制改革, 逐步改变人们进城收益总是绝对大于进城成本或政府投资总是得不偿失的不均衡状况, 即逐步缓解城镇居民与城镇基础设施的矛盾, 消除政府对城镇人口增加的恐惧, 形成正常的城镇扩展机制。二是改善城镇管理水平, 优化城镇职能结构,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强化政府规划城镇和监督规划实施职能, 营造市场化推进城镇化的机制;进一步强调城镇规划的硬约束,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政策;加强城镇体系的规划工作, 尽快制订我国重点城市群的规划方案。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城镇规划, 统筹规划城镇基础设施, 全面兼顾地上地下基础设施,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 汽车 产业集群 分散 聚集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构成的群体。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建立高效的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介绍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汽车产业选择集群式发展的必然性

基于产业集群的种种作用和汽车产业自身的特点,汽车产业应选择集群式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1.汽车产业集群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类原材料、设备、工具能实现大批量集体采购,通讯、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使用费用可以由各企业共同分摊,同时也节省了企业内部物流、仓储等开支以及管理费用。

2.汽车产业集群能够建立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原有的整车装配与较多零部件生产一体化、大量零部件企业依存于单个整车装配企业的分工模式开始改变。零部件厂商越来越深地介入整车研发和生产过程,由于技术能力的提高,他们与整车企业一道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研发。

3.产业集群是现代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现代零部件企业规模巨大,而一个整车装配厂的规模一般在10万~20万辆左右,零部件企业需要为多个整车工厂配套。虽然现在强调全球采购,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需要从世界各地选购,但大量配件还是要就近配套,合理的配套距离仍是产业布局的重要原则。

二、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由于汽车产业对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以及汽车产业良好的投资回报率,跨国汽车公司、国资企业、民营企业都投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汽车产业集群的雏形,这一趋势符合国际潮流,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但这些区域产业集群程度较低,没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分布没有规律可循,这对汽车产业长远发展不利。

除了生产企业分散之外,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

1.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2005年,我国整车企业共生产汽车570万辆,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都很小。在全国123家汽车整车生产厂中,整车生产厂中,年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年产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95家,其中年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看,年产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的局面。

(2)“大而全”、“小而全”格局严重。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更多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而不是生产集群的特点。生产集中就是相关的企业集中到一个地区,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少;而集群要求整车厂和相关的配件厂的关系更紧密,要出现专业化的分工。

国际汽车集团的零部件自制率只有30%左右,而我国汽车企业的自制率还在70%左右。我国汽车企业无论大小还是合资与否,都各自拥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如上汽集团拥有43家零部件企业,天汽集团拥有5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导致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不仅使我国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也制约了我国汽车零部件本身的发展。

(3)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地域分散。与整车、改装车企业类似,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超过5000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过万种。一些紧密相关汽车零部件的最大企业相隔千里之外。地域上的分散使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力量分散、薄弱,在产品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等方面与国外相差甚远。产业科技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实现新一代汽车的突破性创新。而且由于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毫不珍惜地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产品。使中国汽车工业丧失了原有的自主产品开发平台.自主开发能力逐步萎缩。

2.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布局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主要考虑的是保证国防安全,例如,一汽、二汽的布局就受到当时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二汽把厂建在远离工业城市的三个山区里,正是当时“分散、靠山、隐蔽”政策的产物。因此,汽车工业在沿海地区没有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汽车产业的发展掀起了高潮,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提出要把汽车工业建成本地区的支柱产业,致使汽车厂遍布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严重分散的布局,汽车场点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2)政府原因。建国后汽车工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否定市场机制的计划体制环境中,加上我国历史上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因而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普遍存在“万事不求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这促使企业、部门、地区都力求建立一个既有主业又有其配套产品和服务的封闭、独立的经济结构,于是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除了自己的工业以外,还忙于生产自己需要的、别人已经生产出来的配套产品,其结果是企业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包袱沉重。

(3)企业原因。首先,企业过度依附于地方行政管理。以湖北、长春、上海和广州为例,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地方配套,给主机厂施加压力,就地选点配套,保护地方工业,扶植了一批缺乏基础的厂家上马,形成分散、小规模的格局,给今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其次,企业过度依附于主机厂。许多整车厂从建厂之初就具备较完整的直属零部件厂,由于整车厂历史上的分散性导致了零部件场今日的分散状态。

三、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的聚集而逐步形成,本文提出了以下相关对策:

1.引导总装厂迁移,加速区域聚集

政府通过一定的引导,促使一些分布在不具备汽车工业发展优势区域内的汽车总装企业主动迁移到汽车产业栖息地。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汽车工业的现实状况,中国汽车适宜推行“沿江、沿线”的总体战略布局。“沿江”指沿长江流域,“沿线”指沿京广、京沪、京长三条主要铁路干线。这些地带是中国工业中心地区,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化学等工业大多数集中在这里,有良好的原材料和产品配套条件,也是经济增长较快,人口稠密的发达或较发达地区,这里有方便的铁路交通和公路交通,因此这一地带是中国布局汽车工业的最有利地带。例如,东风汽车公司迁址武汉正是由于武汉具备这些条件。

2.分拆“大而全”企业,快速形成集群

“大而全”的大型汽车集团公司可将其内部的一些零部件企业就近分拆,形成更有效的外部配套关系。也可以借鉴日本丰田采用的下承包制组织方式进行生产,下承包制就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垂直型分工为依托建立起带有组织因素的非经典交易联系。它的基本形式是等级机构,可形象地比喻成金字塔形。大企业处在塔顶,用零散的中小企业为底,依企业规模和经营能力分成若干等级层次,层次之间的企业关系是承包关系。这利于公司剥离非核心业务,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且正是这种下承包制强化了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加快了集群的发展。因而我们可以借鉴丰田的下承包制生产方式,坚决打破“大而全” 的框框,把集团内零部件企业组成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并推向市场,逐步建立起“金字塔”式的供货体系。

3.围绕总装厂迁移零部件,促进有效配套

在产业集群中,一个主机厂有若干家零部件企业就近为其配套,一家零部件企业也就近为多个主机厂配套。零部件和总装厂之间减少了由于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汽车产业其重要部件一般同时有几家供货商,主机厂在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引入竞争,根据供货质量、交货及时性、价格等方面调整不同厂家的供货比例,避免唯一供货商可能出现的“要挟”行为;同样,一个零部件供应商也为多个主机厂配套,避免为一个主机厂供货的市场波动风险,使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合作实现双赢。根据配套的就近性原则,将一些需要就近配套而目前又远离总装厂的零部件企业迁往主要配套的总装厂所在地。针对一些整体迁移有困难的零部件企业来说,可以实施“脑体分离”的迁移方式,即将研究开发部门迁向总装厂周围,而生产单位保留在原地。

参考文献:

[1]冯夏勇: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思考.时代汽车,2005,2

[2]钟宁张 英: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科技导报(北京),2005,7

[3]孟志晓:最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

上一篇:胖子减肥的励志语录下一篇:学会关爱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