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精选5篇)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1

1 姜堰市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

1.1 自然条件

姜堰市地处亚热带,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全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1 776.8h,年均降水量1 251.4 mm,平均气温16.0℃,无霜期约233d。但由于该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境影响,洪涝、风灾、倒春寒等自然灾害较多,每年都会因此遭受巨大经济、生态损失,人民的生命安全也经常受到威胁。

1.2 资源状况

姜堰市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明显。据调查,全市现有木本植物近200种;20 hm2以上河流、湖泊、池塘面积近3 600 hm2。2005年以来,全市有林地面积从8 435 hm2增加到18 520.81 hm2,森林覆盖率从11.08%提到到22.21%,农田林网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工程区累计人工造林面积5 001 hm2,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5.4%,活林木蓄积量增加了6.5万m3,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

1.3 资金投入与管理情况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公益性生态工程,需要多方投资。姜堰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多方支持相结合,确保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资金得到有效落实。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2006年以来,江苏省安排姜堰市国债造林配套资金85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该市海防林建设。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姜堰市把海防林体系建设工程列为生态市建设重点内容,除省造林配套资金75万元外,姜堰市投资防护林建设资金775万元。在资金使用上,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实行封闭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保证了每笔资金都用在刀口上,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

2 姜堰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沿海防护林的总体质量不高,生态效益一般

一方面,现有沿海防护林总量不足,林带树种相对单调,层次单一,没有形成多树种、多林种的林分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防护功能低;另一方面,基干林带建设质量不高,林带老化,二代更新困难,病虫害严重,有些地段林带、林网断带、空档很多,未能构成防护体系,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这些都降低了沿海防护林的功能作用。

2.2 沿海防护林的人为破坏较严重

防护林是生态建设主体,集中体现于社会效益,而有些群众受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在防护林体系内毁林种地。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后,有些建设项目要占用公益林地,现有的防护林被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新建防护林的土地也难以落实,这对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3 沿海防护林建设资金短缺

沿海防护林作为生态公益林,存在投入大、成活难的实际情况。投入渠道主要为中国国债和省级财政投入,投入相对较少且标准较低,特别是基干林带和老林带更新,需要的投入更高,一般平均造林费用都在7 500元/hm2左右,而目前的补助标准约3 000元/hm2,与实际需要相差较远,无法满足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实际需要。此外,防护林的抚育和管护资金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沿海防护林建设成果的巩固。

3 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对策

3.1 认真做好规划,突出建设重点

一是突出基干林带的建设。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体,一方面,要加快断带缺口地方的造林步伐以及老林带的更新;另一方面,要开展多树种混交试验,增加树种,优化结构,提升基干林带生态功能以及森林景观品味。二是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优化农田林网结构,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1,2]。

3.2 注重科技,提高发展后劲

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始终把科技兴林摆在突出位置。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要突出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努力将沿海防护林科技项目列入科技科研课题[3]。要切实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规范、完善的调查监测网络,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科学经营防护林,提高防护林的经济效益。

3.3 加大保护,巩固现有建设成果

加大管护力度是巩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果的关键,要认真贯彻执行林业的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活动。同时对重点地段以及新造农田林网幼林要聘任专职人员管护,加大养护费用投入。加强防护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森林防火,巩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果[4]。

摘要:介绍江苏省姜堰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 分析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发展对策, 以为姜堰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姜堰

参考文献

[1]黄国清.莆田市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 2004 (S1) :89-94.

[2]王贵霞, 李传荣, 杨吉华, 等.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J].2004, 11 (2) :118-120.

[3]乔勇成, 赵萍舒, 李成, 等.山东省沿海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J].防护林科技, 1999 (4) :26-28.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2

关键词:“绿满荆楚”行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6-0079-03

“绿满荆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建设“五个湖北”的生态强省行动,是加快推进建设美丽湖北的重大部署。竹山县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面临着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双重重任,通过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加快推进“绿满竹山”绿色全覆盖、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县建设目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竹山县“绿满荆楚”行动现况

1.1建设目标

根据省林业厅下达竹山县2015~2017年三年完成造林4 18373 hm2和2015完成40%、2016年完成30%、2017年完成30%的时间要求,竹山县将其调整为第一年完成40%,后两年每年完成30%的造林目标,规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宜林地造林2 46333 hm2,无林地造林535 hm2,村庄绿化造林1 07507 hm2,通道绿化造林11027 hm2。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 600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达到2333万公顷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提高森林质量,巩固绿化成果。通过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森林生态保障体系,南水北调优质水源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和以谷竹高速、堵河为通道的陆水路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初步建设发达的笋竹、核桃、山野菜、药材等林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富饶美丽竹山建设目标。

1.22015年完成情况

(1)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造林。2015年全县完成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造林1 43453 hm2(其中宜林地造林1 22053 hm2、无立木林地造林214 hm2),共涉及14个乡镇、74个村384个小班,面积核实率100%、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合格率为100%。主要造林树种有:杨树、刺槐、花柏、核桃、石楠、楠竹、青麸杨、茶树、拐枣、腊梅等

(2)通道绿化。2015年全县通道绿化总里程183 km,根据有关技术规定,折算绿化面积6667 hm2(其中,宽10 m以上造林面积3 hm2、宽10 m以下造林面积6367 hm2)。通道绿化设计路段17段,其中,国道6段,绿化面积2433 hm2;省道2段,绿化面积827 hm2;县乡道9段,绿化面积3407 hm2。折算面积核实率100%、苗木成活率达到100%,合格率为100%。主要绿化树种为:石楠、樟树、花柏、塔柏、杨树等。

(3)村庄绿化。2015年全县村庄绿化造林430 hm2,其中成片造林面积25873 hm2,涉汲21个村29个小班、庭院绿化折合面积378 hm2、村组路渠绿化折合面积13347 hm2,面积核实率100%、苗木成活率达到100%,合格率为100%。主要绿化树种为:核桃、桃树、樱桃、葡萄、弥猴桃、石楠、樟树、柳树、竹类、杨树、塔柏等。

2竹山县“绿满荆楚”行动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经济给生态建设增加了负面影响

近几年来,竹山县高速公路、国省道扩建,大型水电站建设,县级工业园开发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公路修通了、电站发电了、工厂生产了,但裸露山体类型的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了,加上多年延续下来的山势陡峭、土壤瘠薄“硬骨头”造林地块,给竹山县“绿满荆楚”行动人工造林带来了成本高、风险大、难度大的压力。

2.2社会对实施“绿满荆楚”行动认识不足

少数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对实施“绿满荆楚”行动认识不足,重栽轻管现象突出。部分群众认为“绿满荆楚”行动造林,只是给领导看,给政府贴金,没有认识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到自已、别人。少数企业、大户造林只看到了政府补助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利益,没有把该项工作当作自已的事业、公众事业、社会事业建设,影响了造林质量。

2.3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绿满荆楚”行动造林,政府补贴仅占实际造林投资的30%,投资缺口大,由于同类型优质合格种苗价格高于普通苗木,加上社会人工费用的增加,资金不足降低了造林苗木和造林整地质量,影响了工程的后期管理。

2.4重生态建设轻济效益现象依然存在

竹山县2015年“绿满荆楚”行动造林,生态景观树种比例占到了80%以上,仅红叶石楠就占了景观树种50%以上,象该县的主要乡土树种杉树、松树、楸树、漆树等树种,没在栽植范围,重生态建设轻济效益现象,不仅影响了今后的经济收益,还会增加病虫害防控难度,增加管理成本投入。

3“绿满荆楚”发展对策

3.1加强领导,增强各级领导引导力

成立县长为组长,分管林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教育局、县公路局、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堵河水电开发管护协调办公室和全县17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竹山县“绿满荆楚”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各单位、社会团体要分别成立相应机构,按照行政管辖范围和部门职能,各负其责,任务到地块,责任到人头,把“绿满荆楚”行动作为当前政治任务落实。建立以乡镇为主体、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抓重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县域“绿满荆楚”行动的浓厚氛围。

nlc202309020603

3.2宣传造势,凝聚群众创造力

以会议、电视、报纸、网络等为平台,广泛开展竹山县实施“绿满荆楚”行动舆论宣传活动,对在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典型,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凝聚全县人民了解、参入、支持力,增强全民“绿满荆楚”行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收群众的监督。

3.3科学规划,提高造林绿化保存率

(1)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造林绿化。重点以石楠、樟树、柏树、刺槐、杉树、松树、核桃、冬青等树种为主,采购标准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主攻历史积累下来的“硬骨头”荒山地块造林,注重公路新建改线、扩宽取直和工业园开挖平整形成的裸露山体生态修复,结合国家林业顶目,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和风景林,增加森林资源,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2)乡村绿化美化。重点以桃树、枣子、李子、杏子、梅子、梨树、樱桃、葡萄、核桃、拐枣、弥猴桃及竹类、杨树、柳树、刺槐等乔木树种为主,兼顾黄杨、海桐等灌木和杜鹃、爬山虎、三叶草等花藤草植物,采取以村院宅为中心、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为主线,大力营造环村庄风景林、绕路、田、河、渠绿化带,建设村在林中、屋在景中,户户院中有果、村村绿树成荫、四季花果飘香的乡村绿化美化工程。

(3)绿色通道造林。重点以风景树为主,围绕谷竹高速及贯穿县域东西、南北的国道346、国道242,竹十新路,堵河黄金水道,构建森林生态安全网络体系。完成因堵河水电开发、公路改线扩宽取直及工业园开挖平整遗留的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欠账。以乔灌草藤立体绿化、客土密植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绿色通道造林质量,达到如期绿化效果。

3.4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建设投入

要发挥财政资金“一两拔千斤”

的作用,通过建立谁造谁经营谁受益的经营机制,带动工商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投资。一是建立以奖代补机制,调动社会投资造林;二是政府补贴种苗,解决造林苗木难题;三是整合林业、财政、扶贫、水务等项目资金,做好示范造林样板。

3.5强化责任落实,严肃问责追责

县委、县政府要把落实“绿满竹山”行动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各级组织的考核重点,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县政府要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将工作绩效纳入考核,对凡不能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将严肃问责追责。各乡镇、各单位也应建立相应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责任编辑:唐 岚)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 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对策;浙江象山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96-02

“三品一标”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统称,是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象山县是农业大县,“三品一标”农业品牌较多。近年来,县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三品一标”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以提升农业标准化建设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组织,对“三品一标”生产进行监管,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加、农业效率不断提高。虽然象山县“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三品一标”工作的不断深化。

象山县“三品一标”工作发展现状

1.1 农业“三品一标”认证规模进一步扩大

象山县自2003年开始农业“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以平均每年20个左右的速度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县无公害生产主体109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47个,面积21 426.67 hm2,无公害农产品161个,生产能力25.56万t;绿色食品生产主体19个,产品44个,生产总量1.45万t,种植面积336.67 hm2;有机食品2个,面积29.2 hm2,产量26.8 t;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1个,面积达1 766.67 hm2,年产量3.2万t。从全市目前的农业“三品一标”情况来看,象山县的农业“三品一标”数量、基地规模和产品总量均位居前列。

1.2 各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层次不断提升

无公害农产品是政府推动保障居民消费安全的公共品牌,且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申报相对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简单。同时,有机食品在国家重点整顿、从严监管的态势下,从2010年的26个减少到目前有机食品2个,因此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在象山县“三品一标”农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占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总数的77.4%,绿色食品为27.33%,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别占0.96%和0.48%。其中,种植业占66.35%,而养殖业占33.65%,以蔬菜、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突显了象山县农业的优势,也反映了象山县的农业发展结构。绿色食品中,加工产品占全部产品的77.27%,表明象山县在深入建设“三品一标”品牌农业的同时,不断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支撑,加工产业链全方位构建的发展格局。目前,象山县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约400家,2015年全县85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77.2亿元,出口创汇2.31亿美元。

1.3 各认证主体加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在不重复的120家“三品一标”认证主体中,合作社认证为59家,占49.17%,企业为42家,占35%,家庭农场包括基地为19家,占15.83%。其中,获得市级及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9家,占主体总数的7.5%。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县主要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63.44%,“三品一标”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62.42%。认证主体中农产品认证达到2个以上(包括2个)的约40家,占到33.33%,家庭农场包括基地认证主体中养殖畜牧的占到68.42%,为13家。“三品一标”认证主体不再局限单一的品种,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合理定位,同步开发,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现在象山县“三品一标”农业主体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基地化生产、企业化开发、品牌化经营已成为“象山县三品一标”产业的主导发展形式,对拉动象山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引领示范作用。

1.4 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效益明显突出

品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象山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将通过质量打造品牌的理念贯穿整个农业生产和销售的过程。通过打造品牌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反过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又影响着品牌的发展。通过进行“三品一标”品牌打造活动,逐渐增加认证主体的效益,促进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已发展白鹅、柑橘等优质特色品牌农业,并以展销会、农博会以及中国开渔节等为载体,全面推荐当地农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商标知名度。由于现在各大超市及专营店的门槛设置较高,加之“三品一标”产品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使得农业“三品一标”产品的品牌地位和品牌效益明显提高[1]。截至目前,象山县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省名牌、省名牌农产品、著名商标30个,市名牌、市名牌农产品、知名商标27个。存在的问题

2.1 对“三品一标”认识不全面

象山县开展“三品一标”工作开展以来,相关从业人员对其内涵、本质、建设背景、成效等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能够全面深刻认识“三品一标”工作开展的人员并不多。甚至一些相关从业人员对“三品一标”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一些已认证“三品一标”的企业对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差,以为认证就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对是否进行规范化生产置之不顾;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太注意到“三品一标”,购买“三品一标”产品、选择农产品品牌消费的意愿不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了解不够[2]。

2.2 企业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益未体现

象山县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或者合作社,分散分布、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不利于产业的整合和优势品牌的形成[3]。同时,有些企业往往将标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抓到空处,没有落实到最后一步。企业即使按照“三品一标”标准化进行生产,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加了劳动成本和生产成本,但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许多“三品一标”产品优质不优价,这往往导致企业“三品一标”产品市场认知度不高,销售价格偏低,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农户生产“三品一标”的积极性[4]。2.3 认证后缺少管理

大多数农业生产主体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基地的农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应用农业科技水平差异性大,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5]。“三品一标”认证后,易出现生产记录不规范、不按时复查换证、违规用标等现象,后期跟踪管理往往不到位或不重视,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由于少数企业重开发认证、轻认证后监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诚信意识不够,往往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有的企业忽视了对内检员的培训,导致复查换证工作开展不顺利;业主因转行、作物失管等各方面原因放弃复查换证,或者因为品牌年检、续展费用较高等原因,认证过期后不愿复查换证、续展或重新申报认证。

2.4 体系不健全,监管到位难

在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对产地环境、农产品投入、生产环节、包装标识等缺乏必要的管理。“三品一标”基地分布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单靠各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难以进行监管。另外,企业对监管和检测认识不到位,基本不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导致“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农业“三品一标”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充分发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桥梁作用,组建村级协管员队伍,把村级协管员队伍一并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范围,并培养成为支撑和推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力军,协助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开展网格化管理,使监管工作再向基层延伸。同时,加强企业主要生产管理人员和内检员的培训,提高对“三品一标”重要性认识,建立符合“三品一标”标准和要求的相应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内检员的内控、监督、宣传作用要指导企业落实内部检查员制度,把好“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关。

3.2 紧抓全面管理,提升安全水平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户生产水平,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为“三品一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上下级部门应加强联系,以科技下乡、技术品种推介会为平台,成立农业技术服务队,下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标准化生产的顺利开展。

及时开展使用时效到期复查换证和续展工作,常态化对各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巡查。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对“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志、标识使用,“三品一标”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打击,维护“三品一标”品牌的信誉。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帮助“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

3.3 加大宣传引导,提升思想认识

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三品一标”品牌的有关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识,打响“三品一标”农产品绿色、优质的品牌效应,为“三品一标”产品的销售打好基础。同时,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三品一标”产品重要性和好处的认识,树立其自觉维护“三品一标”品牌的意识[6]。农业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三品一标”知识培训,扩大“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

3.4 增大扶持力度,促进积极动力

潜山县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篇4

关键词:湿地,类型,生物资源,保护现状,建议,安徽潜山

潜山县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皖河上游,在东经116°14′~116°41′,北纬30°27′~31°4′之间。县境位于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多年平均气温16.2℃。潜山县座落于安徽省西南部,为皖西南中心地带,是长江中下游与大别山区的结合部,扼大别山咽喉,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主要河流有皖河、潜水、长河、大沙河,主要水库有红旗水库、长春水库和正在建设的下浒山大型水库。

潜山县县域总面积1 686.03 km2,辖16个乡镇,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85个村(居),总人口58万人。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127.4亿元,公共财政收入8.6亿元。全县耕地面积2.80万hm2,山场面积8.733万hm2,水面面积0.61万hm2,素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县林地面积9.4万hm2,森林总蓄积量384万m3,森林覆盖率53.1%。

潜山县湿地资源丰富。当前,潜山县湿地资源经济效益虽然不高,但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威胁潜山县湿地资源的主要因子来自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与经济矛盾冲突,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较大损害。潜山县湿地资源保护,要建议成立专门的潜山湿地保护机构,落实专业人员和资金,在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同时,结合城乡建设,加强湿地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湿地保护与绿化美化、市民游憩相结合,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潜山县湿地类型

2014年开展的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表明,潜山县湿地总面积4 679.18 hm2,169个斑块,湿地类包括河流湿地3 810.07 hm2、湖泊湿地78.30 hm2和人工湿地790.81 hm2。湿地型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6种;其中永久性河流3 273.26 hm2,洪泛平原湿地536.81 hm2,永久性淡水湖78.30 hm2,库塘442.60 hm2,水产养殖场52.64 hm2,运河输水河295.57 hm2(表1)。湿地分布遍及全县,分天然和人工湿地。潜山湿地全部为一般调查湿地,无重点调查湿地。

(1)河流湿地资源。潜山县湿地资源主要以永久性河流湿地为主,加上运河输水河以及洪泛平原总面积可达到3 810.07 hm2。

(2)湖泊湿地资源。湖泊资源较少,面积为78.30 hm2,不包括正在建设的下浒山水库,该水库建成人工湖淹没区面积达661.5 hm2。

(3)人工湿地资源。人工湿地资源(不包括水稻田)为790.81 hm2。

(4)水稻田湿地资源。截至2010年底,全县水稻田湿地面积为28 000 hm2。

2 潜山县湿地生物资源

2.1 湿地植物资源

2.1.1 湿地植物。

潜山县内有维管束植物173科748属1 653种。湿地维管植物39科115种,湿地植物以广布种为主,也有地带性成分,体现出一个地带与其他地带湿地植被的差异。区内植被可划分为阔叶林湿地植物型组、灌丛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物型组和浅水植物湿地植物型组4个植被型组,主要优势种有枫杨、芦苇、长芒稗、黑藻、水花生、虉草、菱、荭蓼等。

2.1.2 植物群系。

主要植物群系类型包括枫杨群落、芦苇群落、长芒稗群落、水花生群落、虉草群落、黑藻群落等。

(1)枫杨群落。枫杨是潜山县河流湿地堤岸、洲滩边种植或自然生长最多的一种速生阔叶树种,面积达1 000 hm2以上。群落乔木层,枫杨均高9.8 m,平均胸径16.0 cm,平均冠幅5 m×6 m;下层常见草本植物有虉草、艾蒿等。

(2)芦苇群落。芦苇是河岸边、湖区最常见、分布较多的一类挺水水生植物,均高3.0 m,群落中其他植物较稀少。

(3)长芒稗群落。长芒稗常见分布河岸、水沟、湖汊等地,均高1.0 m。群落中常见的伴生植物有一年蓬等。

(4)虉草群落。虉草常见分布于潜山县湿地内的洲滩、枫杨林下等地。群落均高0.8 m,盖度达70%以上。群落中常见的伴生种有狗尾草、水花生等。

(5)水花生群落。水花生是外来入侵物种,其群落在潜山县丘陵圩畈区有大量分布,在小河及湖泊沟渠中成片生长。群落中常见伴生植物有水芹、水蓼等。

(6)黑藻群落。黑藻常见分布于潜山县湿地内的沟渠、湖泊、农田、水库、静水水域等地。群落中其他伴生种有水鳖、凤眼莲等。

2.2 湿地动物资源

潜山县森林动物种类以东洋界为主,掺有古北界种类,其中哺乳类有6目14科40种,占全省种数的44%,鸟类有12目26科87种,占全省种数的18%。潜山县有26种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其中,有安徽省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安徽省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按省级保护动物类型分析,潜山县有两栖类动物3种,为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爬行类动物4种,为乌龟、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鸟类12种,为灰胸竹鸡、雉鸡、大杜鹃、普通夜鹰、斑姬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金腰燕、家燕、棕背伯劳、红尾伯劳、红嘴蓝鹊、画眉;兽类动物6种,为貉、黄鼬、鼬獾、狗獾、猪獾、豹猫。其中,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为安徽省地方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另外,还有湿地动物鱼类30种,两栖动物约25种,以及白头鹤、东方白鹳、白鹭、鸿雁等鸟类约170种,兽类约20种,其中白头鹤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 潜山县水资源

3.1 潜山县水系

潜山县地跨皖河与菜子湖两大水系,源头于双坪尖及同安寨。菜子湖水系经枞阳入长江。皖河水系经石牌入长江。

3.1.1皖河水系。

皖河流域总面积4 915 km2,位于潜山县境内面积1 103.84 km2,占全县总面积64.2%,其中山区1 126.63km2,丘陵区335 km2,圩区257.09 km2。主要河流有皖水(后河)、茅岭河、王家河、长江(常思河)、潜水(前河)。

3.1.2 菜子湖水系。

大沙河发源于岳西双坪尖角麓及铜安寨东麓,于仙姑潭入潜山境内,流域面积1 395.5 km2,流域平均宽12 km,干流长度77.4 km,其中潜山县境内长度52 km,河道弯曲系数1.51。

3.2 潜山县地表水资源

潜山县地表水源于季节降雨和过境河河水。历年平均地表水流量为12.22亿m3,其中,山区8.33亿m3,丘陵区2.31亿m3,圩畈区1.58亿m3。历年人均占有水量为2 411 m3,1 m2占有水量为3.75 m3。全县有中小型水库69座,塘堰23 558处;集水面积为5 km2以上的溪流53条,总蓄水量约为1.1亿m3。

3.3 潜山县地下水资源

潜山县地下水除黄泥、油坝、野寨、梅城等局部地区水中铁、锰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外,其余均可作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饮用水。地下水可分为2个类型。

3.3.1 基岩地下水。

大别山基岩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源潭—野寨一线的西北部。水源不丰,单井涌水量为10~100 t/d,资源模数为4.79万t/km2·年。丘陵区基岩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源潭、余井(岭头)、黄铺(古井)等乡镇丘陵区,形成于白垩系及第三系的“红层”。水源不丰,单井涌水量为5~10 t/d,资源模数为0.66万t/km2·年。

3.3.2 河谷平原松散沉积层地下水。

主要分布于潜水、皖水、长河等主干河流的下游河谷平原区,是县内地下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域。形成于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具有厚度大、孔隙性好、含沙量低、水质优良等特点。除黄泥镇附近一带发现水源中铁离子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外,一般均可作食用水。该区单井涌水量为0.1万~0.2万t/d,最高达2 700 t/d,资源模数为27.25 t/km2·年。

此外,在低山丘陵区,如古井乡的林园、张家冲等小型河谷中亦有此类地下水,但水量有限,形成于亚黏土、亚砂土、砂砾层,基底为不含水的“红层”,厚度小。单井涌水量为10~100 t/d。资源模数为0.66万t/km2·年。大别山中低山区的河流两侧,因其坡降大,沉积物少,地下水含量更为贫乏。

3.4 潜山县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2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表明,潜山县有水库工程88个(其中电站水库11座),总库容12 084.64万m3;电站工程21座,总装机容量6.431万k W;水闸工程9座,总过闸流量64.5 m3/s,橡胶坝3座,总坝长358 m;泵站工程27处,总装机流量58.47 m3/s,总装机功率6 614 k W;堤防工程46条(段),总长度281.35 km;规模以上农村供水工程26处,总供水人口25.759 8万人;河湖取水口463个(其中规模以上99个,农业取水口423个),总供水人口40.809 8万人,总灌溉面积2.01万hm2;地表水水源地23处,总供水人口39.372 5万人;治理保护河流(河段)8段,总长度298.56 km;入河湖排污口1个,批准的废污水年排方量547.5万t;133.33 hm2及以上灌区19个,总灌溉面积1.72万hm2;规模以上机电井6眼,2011年取水量15.493 6万m3。

4 潜山县湿地保护现状

4.1 湿地功能的利用

当前,潜山湿地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灌溉、净化水体、调节气候、休闲和生态旅游等功能上,总体来说,湿地资源经济效益虽然不高,但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1,2,3]。

4.2 湿地胁迫因子

当前,潜山县湿地生态系统的胁迫因子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与经济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挖沙、围垦、泥沙淤积造成湿地被直接或间接侵占,以及“三废”污染、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等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较大损害。

5 潜山县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

潜山县湿地资源丰富,但皆为一般湿地,尚无重点湿地。潜山县湿地以前虽归水利部门管理,但缺乏专门机构、人员、资金、设备,基本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状态。

现在划归林业部门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保护好潜山湿地资源,笔者建议:一是成立专门的潜山湿地保护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购置必要设备,并将湿地保护经费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使得潜山县湿地保护与利用工作能够真正开展起来。二是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禁止在皖河、潜水、大沙河等主要河流挖沙,禁止在丘陵圩区围垦造田,严禁工业污染物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打击电鱼、药鱼和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湿地植物和微生物能有效控制和消除硝酸盐、氨氮、重金属、悬浮固体等各种污染,起到清洁水质和美化水域景观的作用,因此对于湿地清淤工作要做到适度,以防止过度清淤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三是加强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如在紧靠城区的潜水和皖河两岸,建立梯级橡胶坝蓄水形成人工湖,在河岸种植乔灌草复层生物带,使得湿地保护与绿化美化、市民游憩相结合,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再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乡村河塘沟渠合理规划、设施配套、绿化美化,让自然湿地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从而使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3,4,5,6,7,8,9,10]。四是加强取水计量设施建设,为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五是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减少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探索农业用水补贴形式,进一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11]。

参考文献

[1]戴建兵,俞益武,曹群.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综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3):95-100.

[2]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1-22.

[3]温帆.我国湿地保护及其法制建设研究——以陕西红碱淖湿地保护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10-27.

[4]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5]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6]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7]张国庆.基于生态论的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46-150.

[8]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5-02-26].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9]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10]吕咏,陈克林.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对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启示[J].湿地科学,2006(4):30-35.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5

一、福建省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员工招聘的现状

1、沿海民营企业员工招聘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某些企业员工存在稀缺性、趋利性、价值易变性等特性,使得企业不可能刚好在需要员工的时候就能够获得适用的员工;同时,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目的又需要不同层次的员工。因此,建立企业员工招聘体系,避免招聘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招聘的效益和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员工招聘体系,一般包括企业对现在和未来的职位需求变化的预测、潜在雇员信息库、岗位描述、工作说明书、招聘流程、测评、见习、招聘和追踪等内容。调查和访谈表明,沿海民营企业员工招聘体系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员工招聘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较差。民营企业招聘员工缺乏长期规划,没有系统性。民营企业员工招聘规范性差,程序性不足、随意性强。民营企业招聘员工缺少科学的测评体系,往往凭借老板的个人感觉,科学性差,盲目性大,容易发生误判。

2、沿海民营企业招聘员工的途径和范围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企业招募适用的员工有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两种途径。通过调查发现,从招聘普通员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层管理人员,我省沿海民营企业招聘员工的途径日趋多元化,招聘范围日益扩大,但仍存在着不小局限性。调查显示,民营企业采用多种渠道招聘企业普通员工,招聘会(28%)和企业内部员工介绍(24%)是民营企业招聘普通员工的主渠道。

管理人员的招聘则多采取社会公开招聘和从本企业内部选拔并重的做法。其中,向社会公开招聘占86%;从本企业内部选拔占71?郾43%;选用老板亲属的占7?郾94%;聘用老板朋友的占4?郾76%;其他的占7?郾94%。关键岗位技术技能人员的招聘与管理人员的招聘类似,80%的民营企业选择外聘,用高薪从其他企业调入或者通过人才市场、猎头公司招聘到合适人选;72%的企业则希望能依靠企业的力量自己来培养技术骨干。高层管理职位如财务主管、营销主管等属于企业的重要职位,由于担心出现委托——代理问题,企业主往往不愿委任外人,或者不愿全部委任外人。调查结果显示,福建各地民营企业中家族成员进入企业、担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现象也很普遍。16%的企业高管以家族成员为主,外聘为辅;36%的企业高管则以外聘为主,家族成员为辅;另有48%的企业,除了董事长由企业主担任外,企业高管则基本上外聘职业经理人,家族成员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非常少。从上述分析来看,沿海民营企业采取灵活务实的员工招聘途径,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局限性仍然存在,譬如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校园选拔、离职人员再任用等有效做法较少采纳;虽然采取外聘内培并举来组建管理人员队伍,但目前仍以“挖人”为主;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开放式选聘,但财务等重要岗位一般仍靠自己人打理。

3、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民营企业农民工招工困难。考虑到农民工吃苦耐劳,使用成本低,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军。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民工的招用历来不是民营企业担心和关注的重点。但最近几年,“工荒”取代了“民工潮”,沿海部分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农民工招工困难。相关调查表明,泉州地区农民工招工不足现象严重,企业平均缺乏工人15%~20%左右,纺织、鞋业缺少30%左右,陶瓷业达到50%左右。调查还显示,规模较小和管理不规范的企业招工尤其困难。农民工招工困难的原因很多,体现在员工招聘方面则表现为重视不足和沟通不足。

二、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员工招聘的对策

1、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招募体系。针对目前沿海民营企业员工招聘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差的现状,建立有效的招募体系势在必行。一是不要把员工招聘仅仅局限于招聘工作本身,而是要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为中心、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企业现阶段整体状况来开展工作。二是要求企业改变现在拍脑袋招聘员工机制,建立包括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职位需求变化预测、岗位描述、工作说明书、招聘流程、招聘评估、招聘后追踪等程序在内的一整套招募体系。三是对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员工招募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资金、设备等系统资源支持。

建立有效的招募体系其实质就是明确在招募过程中要知道:招聘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招聘多少人、怎么样去招聘合适的人。现在的企业组织必须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科技和知识价值的体现,科技的运用和知识的创造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一个企业组织如果没有人文的关怀、没有对人的尊重,即使增加再多的资金投入最终都会随着边际效益的递减而衰败。在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既是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保证,也是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建立有效的招募体系任重而道远!

2、创建层次丰富的招募渠道采取灵活多变的招募方法。首先,对于普通员工的招聘,既要狠抓企业短缺技术工种人员的在岗培训,也可通过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培训用工一体化。举办定期的技术工人专场招聘,构筑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媒介在全国发布用工信息,引导技术工人员流向;另一方面劳动服务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经常性、定期的技术工人专场招聘,为技术工人和用工单位提供交流平台。另外,还可以采取“异地培训、本地就业”的方式,建立异地培训基地,由对方劳动部门负责召集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本地提供培训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集中培训,为企业输送“来了就能用上”的技术工人。其次,对于管理人员的招聘,应该利用中介组织,拓宽招聘渠道,多采用校园、人才交流会、职业介绍所、行业协会推荐、网络招聘、电子化招聘等等招聘渠道,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校园选拔、离职人员再任用等有效做法;外聘内培并举,加大高层管理人员的开放式选聘力度。

3、改善工作环境与增加农民工报酬并举,破解“工荒”难题。对于“工荒”取代了“民工潮”的现象,除了上面所分析的两个原因以外,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为:一是国家“三农”政策使农民工有了新的选择。自2004年年初中央下发了1号文件,各级政府也相应地采取减免或取消农业税、提高粮食补贴等措施,农民的各种负担大大减轻,务农的效益有所提升,出门打工不如在家种田的思想在农民工中逐渐上升。因此,部分农民工回到家乡务农。二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实施使民工有了更多的选择。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实施,加上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迅速发展,农民工的流动目的地和选择地相对拓宽了,部分民工分流到西部和东部,更多的分流到长三角发展更快的地方去。一些积累了部分原始资本和掌握了一定技术的民工回家乡兴办企业,也带走了一部分民工,造成了部分民工的分流。三是民工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一些企业没有与时俱进地改善民工待遇,民工只有作出“离开”选择,企业劳动环境的差异迫使民工作出比较选择。有些企业主积极改善企业生产条件,用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一些企业工作环境恶劣,其招工难度就较大,用工明显不足。制鞋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晋江制鞋企业,中小企业占百分之七八十,而这些小企业的生产环境极差,“三合一”现象较为严重,生产车间无安全保障,劳动条件和就业环境恶劣导致了部分民工的流失。

因此,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增加工资、福利待遇,按时发放薪水和定期交纳“二保”,是破解用工难的主要法宝。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之所以用工率100%,其主要原因是利用了这“三大法宝”,使得农民工招得进,留得住。企业一方面要注意改善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民工当成大家庭中的成员看待,在居留权、就业权和子女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平等看待,还民工正常的休息权利,对加班的民工按规定计发报酬,绝不能以计件工资为由,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吃住问题,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留住民工。另一方面要建立最低工资和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及民工工资协商制度,不得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取消对民工的不合理限制,并结合物价水平,适时调整和提高民工工资。总之,要用“以人为本”的工作制度保障人、以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以合适的岗位吸引人、以实惠的待遇留住人,只有实现劳资双赢,企业才能发展。

上一篇:李白论文终稿下一篇:学校资源共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