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精选7篇)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1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我们来说也容易对这种情况产生困惑。在现实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另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为实现既定的理想,要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

(一)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1.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社会政治理想问题上,“渺茫论”认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愿望,是渺茫的幻想。这种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对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没有把握准确。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二是指由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所揭示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高奋斗目标的现实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第二,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曲折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遇到挫折便动摇、怀疑,失去信心。第三,仅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怀疑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实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可能性,放弃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2.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持有“怀疑论”观点的人,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存在种种疑虑。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了呢?而且,理想本身具有超前性。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理想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产生在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事实证明,理想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高于一定阶段的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可以高于一定阶段的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3.走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必须指出,共产主义者绝非抛开物质利益空谈理想,而是要为了人类享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去追求理想。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对理想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很必要的。

1.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是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了立起来。其中一种倾向就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告诫人们,“不要迷信,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 毋庸讳言,我国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消极腐败等丑恶现象,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的现象。但这些毕竟不是生活的主要方面,怎么能因为看到这些东西,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不满或失去信心呢?而且,这些消极腐败和其他丑恶现象正是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克服的东西。应该同这些现象作斗争,而不应逃避现实,更不应把对这些东西的怨愤发泄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身上。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应当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2.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在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还有一种偏向,就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学生在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会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理想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理想很重要,所以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中国古人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等等。

但我认为,关注“理想”不如关注“梦想”。每个人都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期待,但不能过深地思考理想、志向、未来这些问题。这是因为,理想往往诞生于热爱,热爱一定产生自爱好,而爱好来自于兴趣,兴趣则来自我们周围的生活。反过来说,从兴趣到爱好,再到热爱,再到理想,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接触新鲜事物后熟悉、了解、探究它的过程。每一个孩子,从咿呀学语到升入初中、高中,都会不断地接触到新鲜事物,会对其中的一部分产生兴趣。为什么会对这个的事物而不是那个事物产生兴趣呢?不用问为什么,鸭子生下来就喜欢水,天鹅生下来就喜欢蓝天,天鹅即使长在鸭群里,也必然会与众不同。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鸭子型的,有的则是天鹅型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种兴趣爱好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必刻意去关心理想的问题,随着不断接触新鲜事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当作一个爱好,直到开始热爱它,你的理想就很自然地在你的头脑中萌发了。

我认为,对年轻人来说,理想就是梦想,有理想,就意味着对明天充满了追求与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有诗人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看,诗中的“理想”也不如换成“梦想”,梦想虽然不像诗里说的一样伟大、神圣,但它的确会成为我们披荆斩棘不断前行的动力,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有梦就有希望。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竞争力也远远大于中国,但孩子们也不会过多关心将来要干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一直倡导自由思想,表现在孩子们身上,就是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不多,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这些就足够了——至少18岁之前是这样;18岁之后,自由发展,大部分人凭兴趣选择职业,考虑的是自己的幸福程度或舒适程度,考虑的是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而不是简单的干什么能赚多少钱。

所以说,理想确实很重要,但比理想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不单单是“努力”、“机遇”、“财富”、“快乐”、“健康”等等,最关键的,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对事物的热爱!

理想与现实区别:当你抛弃理想,只有现实的时候,你一定一步一步走向一个死胡同。从来没有一种现实能够满足人类,人类不是完全活在现实的东西,很可能,明天你可以赚更多的钱,后天可以更有名。可是,更多的钱能够做什么?更有名能够做什么呢?但是当你为了理想而抛弃现实的时候,你会变成一个空中楼阁的英雄,很快你就牺牲了,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诚恳的,没有一个人是好人。在人生的整个路上,你只有把持着你的理想,但是你要看到现实,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理想,你的整个人生才可以做出自己要做的事,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理想太美,现实则太不尽人意。许多人都热衷充当“空想家”,然人们想象力如此丰富,那也没办法。当人们拿自己的现实状况与美好的理想相比时,会不禁埋怨现实世界带来的不幸,乃至残酷。即使是在许多人看来都算得上是令人满意的现实生活,那现实生活的所有者也可能未必满意,因为人总有所希冀,现实往往在理想之下,现实永远也无法与理想相提并论!在座每一位,有谁能够举起手告诉我,你的现实已超越了理想呢?我不相信人的欲望会停止!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至少可以说不会减少。当现实的某一领域满足了你,你还会力求追索其他东西,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也是不断提升的。从以上观点看来,理想与现实永远也不可能相遇。生活中有部分人容易满足,〔满足现状确实会让人活得比较快乐些〕但容易满足不代表无所追求。这个时代的不存在无欲无求的人,无欲无求根本就是一种境界。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该是寥寥无几吧。

有欲望,有追求,才有了理想可言。然而,符合希望,真正令人满意的常常是难以达成的,因此就有了现实。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通常很大,甚至会出现反差的情况。好坏、优劣、美丑等矛盾个体的对比,总结概括起来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或许有人会质疑:我长得并不丑,还算得上好看,怎么能把现实都看做是不好的呢?问得很好,我说的这种观点当然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意义上才成立的,否则,我也会认为那是谬论。

再说出我很内心的事来讲理想与现实这个问题吧。我是很喜欢懂得玩音乐的男生的。这类音乐型的男生很懂得用他们的歌声或舞步去张扬个性和演绎生活。他们轻唱抒情的慢歌所反射出来的令人心动的温柔,散发出的浪漫气息以及跳节奏舞时表现出来的动感和力度,实在令我销魂„„ 简直就是不可奢想的王子!然现实中让我死心塌地的人却不如此。他根本就是王八蛋,老让人伤心难过的坏人!„„ 看,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你一面追求美好的理想,一面又离不开你整天抱怨的现实。我想,如果有一天,那不可奢想的王子真出现在我面前,我果真会与现实的王八蛋挥手告别吗?应该不会吧,即使会,也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理想的未必是适合自己的。你从前就住惯了瓦房平屋,现在如你所愿让你住上几百平方的高级别墅,不多久你可能埋怨从大厅走到房间要花你好几分钟的时间;一直以来你渴望娶一位温文尔雅的美妻,可婚后不到一个月,你发现她太安静、太无聊,成天坐在梳妆台前抹脂涂粉;你在街上见到一超级火辣,款式又新潮的紧身牛仔裤,你在那里摸了又摸久不愿离,然而却不必要买下,因为你155厘米的身高足有60公斤的体重。

理想毕竟是理想,现实依旧是现实,理想与现实真的难以相融。太完美的理想实质也是空想,空想是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现实跟不上理想,理想也难取代现实。像开头所说,理想美得无法攀,而现实又不太尽人意,然而,如何呢?

理想和现实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在于: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李大钊同志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理想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发展的超前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给自己构筑的未来蓝图,是观念上存在的明天的现实。”但理想不等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完善的。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正因为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所以,它才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经过实践,可以变成现在的事实。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追求理想,无非是为了用理想状态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不合理的状态,使之更加完善。

只要能顺从自己的良心,必有所获。

人生若不从时代的枷锁中解放,活着也只是在呼吸而已,丝毫不具意义。

建设那跨越你自己生命之河的桥,非得你自己动手所不可。

世上似乎有很多为你搭好的桥梁和捷径,但却都是陷阱,不可不提防啊!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以外,别人无法走的路。

能够成为你自己本身的导师和典范的,唯有发自你自己的天性。

唯有自己,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导师和内心的解放者。

教育本身便是解放。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人们不相信聪明人会做蠢事:人的权利竟丧失到了如此地步!

每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较为害怕的是被人理解,而不是被误解,后者可能会伤害他的虚荣心;但前者会伤害他的心灵,他的同情心,他的心灵总是说:“你怎么也和我受过同样的苦?”

人与人之间是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的,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间。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间。你刚好要独自体验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门敲响了,那班同情者络绎不绝的到来,把你连同你的痛苦淹没在同情的吵闹声之中!

我们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对于我们就越是变得兴味索然。

如果我们老是寻根究底,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毁灭。

一些人统治是由于他们愿意统治;另一些人统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他们来说,统治不过是两害中之轻者。

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的走在这条路上/别无选择

充耳不闻的智慧。---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赞美使一些人变得谦逊,使另一些人变得无礼。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致孤独者。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没有根据的根据。你讨厌他并且为这种讨厌提出了一大堆根据--但我只相信你的讨厌,而不相信你的根据!由于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为说成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不是道德的。使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奴性,虚荣,自私,阴郁的热情,听天由命或孤注一掷。服从道德,恰如服从一位君主,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滩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

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 38 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有朝一日你会呐喊:“我孤独!”

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耳朵,在这样的地方,我说话又有何用!我来这里为时过早。

谁明知恐惧而制服恐惧,谁看见深渊而傲然面对,谁就有决心。谁用鹰眼注视深渊,用鹰爪抠住悬崖,谁就有勇气。

谁的思想过于丰富,谁就宁愿把自己变愚。

对财富的喜爱,以及对于知识的喜爱,是推动地球的两种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增加了,另一种力量势必减弱。

天生的精神贵族是不太勤奋的。

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梦想和现实的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的趋势。人们越上了年纪,越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梦想必定屈服于现实。现实是何等残酷,岂容尔等贱民有翻身的机会?曾经踌躇满志的青年最终也会摸着自己油光的头发,说,我还是被现实和谐了。梦想就好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现实就是那温水,最终梦想会毫无知觉地葬送在现实环境当中。韩寒在《1988》里说,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纯粹是给自己不能坚持梦想找的借口。他说他做了实验的,青蛙一感到周围的水温不对头了,它立马会从里头跳出来,而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继续傻*呵呵地在里面游直到被煮熟。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2

有研究者将师生关系分为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以及伦理关系[3],包括冲突型、依恋型、亲密型和回避型四种类型[4],对师生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是没有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笔者在大量的教育实践考察中发现,尽管教师们都很关爱学生,但是学生往往不领情,师生关系并不理想。对初步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教师们对学生的关心往往是从教学出发的,容易忽略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心理状态。结合已有研究和教育实践,本文将师生关系解构为:课堂教学关系、课后学业交流关系、生活伦理关系。试图探讨学生理想中的师生关系与现实状况的差距,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建议。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对来自北京市三所区级示范性学校的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有效回收率为87.9%。

2.研究工具

(1)两份问卷。

一份测查学生当前师生关系的实然状况,一份测查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两份问卷均包括课堂教学关系、课后学业交流关系、生活伦理关系三个维度。问卷效度主要通过专家诊断和预测来保证,调查信度则依赖于回答问题的内部一致性来检验,结果表明均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2)半结构性访谈。

对10名学生以及5名教师进行了深度的半结构性访谈,主要是学生、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理想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访谈内容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素材。

3.数据分析

使用SPSS 18.0和Origin7.0等统计绘图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总体情况

当前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程度较为一般;在三个维度中,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关系,希望教师道德高尚、水平高超,多鼓励学生。当问及你目前与老师的关系状况如何时,只有31%的学生认为当前师生关系比较融洽,20%的学生认为不够融洽,而几乎一半的学生表示一般,表明当前师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到“平时与老师交流少,虽然没有什么大矛盾,但也没有什么深入接触”。在学生看来,三个维度的关系都比较重要。其中重要的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课堂教学关系、课后学业交流关系、生活伦理关系。学生尤其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比如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以及反映出来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等。通过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我们发现有64.6%的学生强烈希望教师拥有很高的教学水平,而实际上只有32.3%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高度认可;当遇到学习困难时,有68.4%的学生强烈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然而实际上只有41.1%的学生得到了满足。有学生在访谈中提到:“当作业还有考试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要是可以鼓励一下,会得到很大动力,对老师也非常感激。”在道德水平方面,有高达78.5%的学生希望老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只有45.6%的学生对老师的人品、修养感到满意。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自身能力、修养方面离学生的愿望还有较大的距离。

2.课堂教学关系

学生期待教师少一些讲述多一些引导,希望更多的自主、合作与讨论;喜欢教师多一些激情、幽默。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有4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状态一般或不好,只有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状态非常好,非常享受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几个问题中,理想与现实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在授课方式的问题中,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讲述方式,而理想中学生更希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期待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完美结合。访谈中有学生提到“最希望老师可以采用讲述与自主探究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记得牢,还可以增加师生和同学之间交流,增进感情”。而在处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知识上的争论中,高达63.3%的学生希望老师可以用鼓励的态度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而不是课下讨论或者回归课堂甚至视而不见,而现实中有41.4%的教师可以做到这一点。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虽然和老师有争论的不是我,但是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希望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解决,这样我会觉得这个老师非常大度,尊重我们的想法,会更喜欢他(她)。”由此可见,当堂解决问题不仅在知识上给予学生提升和鼓舞,在师生关系上也是更上一层楼。

另外关于课堂上问答方式这个问题上,理想与现实之间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现实中教师点名提问的概率非常高,而理想状态下,学生更倾向于教师提问学生自主回答或者学生提出疑问,大家自主讨论回答问题的方式。“老师每次点名回答问题大家都特别紧张,一节课下来就记着紧张了,尤其是检查背诵的时候,见到老师都紧张。”无疑这样的状态是不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

关于教师教学风格这一问题(多选题),如图1所示,在学生的理想状态中,高达82.3%的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是幽默型的,其次51.4%喜欢激情型,可见幽默和激情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的教师没有激情、缺乏幽默。学生在经历大量的课堂体验后,他们对教师类型的“经验归类”有高冷型、面无表情型、死板型、超前型、犯困型、做题型等等,让人忍俊不禁而又令人深思:教学不是死板地知识传递、不是题海战术、不是催眠,而是传递能量、启发思考、享受生命的精彩。

3.课后学业交流关系

学生希望作业量少质优,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个性化,并期待有固定的答疑时间。

关于课后作业的问题中,理想和现状之间也有很大差距(如图2所示),此题同样为多选题。结果表明在作业类型中,当前学生的作业类型较为单一,练习册占93.7%,课后习题占52.4%,而实践活动和创作型作业较少。而理想中,学生强烈期待从大量练习册的题海中解脱出来,非常希望可以多一些实践活动类型的作业。正如学生所希望的一样,只有加大实践活动,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在作业质量方面,89.9%的同学都想要量少质优的作业,但是现实中仍有28.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作业量多质差。有学生访谈中表示“有的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练习册留很多页,其他科目都没有时间完成,心里肯定会有点埋怨老师”。实际上,教师如果布置的作业量多质差的话,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会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慎重地斟酌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做到最经济地利用时间和达成效果。

在批改方式方面(此题为多选题),现实中教师更多是判断正误(67.1%),只有极少教师个性化地批改(15.5%)。而理想状态下,学生更希望教师在判断正误的基础上,做出针对性的个性指导(57.6%)。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当老师在练习册或者试卷上,偶尔写下一些比如‘加油’‘认真’‘多思考一下’这样的评语时,我会感觉到老师对我的关注,觉得老师很喜欢我,我也会很喜欢这个老师。”这些充分表明,教师只有关注到一个个的生命体,走进学生的心里,才可能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后知识学习才成为可能。

在课后是否愿意向老师咨询这个问题(多选题)中,68.4% 的学生选择一般或者不愿意,只有12.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问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懒”“问题一般都在和同学讨论中解决了”“不好意思问”这样的理由外,师生关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有些老师经常怀疑我的智商”“和老师不熟”“怕老师烦”“会去,有些老师找的比较多,也有些就不会去找”。访谈中,有学生提到“越是熟悉喜欢的老师,越是喜欢去问他(她)问题,这样就会越喜欢这个老师”,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课后答疑的方式也体现了理想与现状的差异(多选题),学生在理想中更倾向于固定的答疑时间,而不是现实中较为普遍的随机去找老师。

4.生活伦理关系

学生期待在隐私安全区域跟教师交流;希望老师积极参加师生的共同活动;希望老师和家长沟通时,以鼓励为主,妥善解决问题。

数据分析显示,46.8%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生活关心程度一般或者不关心,只有24%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生活非常关心。相应的,有86.7%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心理困境一般不会去找老师倾诉,只有13.3%的学生表示遇到心理困境会经常找老师倾诉。

在选择与老师交流的地点或方式时,理想值75.3%与现实中67.0%较为一致,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办公室,因为“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一些问题”“人少没有其他同学捣乱”,能“维护同学尊严,更容易敞开心扉”的是办公室。

在教师与家长交流方面,理想值与现状也相对一致,学生希望老师可以和家长多交流鼓励自己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只有极少数(5.1%)学生希望老师不关注自己,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持久关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最不希望老师有事情找家长,但是如果家长会的时候,家长问起老师对自己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就感觉很失望”。

理想状态下,大部分(74.1%)学生都希望老师参与师生共同的课外活动;而现实中,教师参与程度极低(4.4%)。

在倾诉后学生期望得到的结果方面,现实与理想状态基本一致,即老师认真倾听并妥善解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1.4%的学生在对老师倾诉相对比较隐秘的内容后,被教师向班主任或家长“告密”,这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从而影响学习。有学生表示“老师对我个人的关心,会增强听课效率;如果不尊重我的隐私,我会有意见,甚至不听讲课”;“对老师印象一旦形成,比如某某老师肚量很小,就会影响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及形象,甚至好坏”。

希望老师认真倾听并妥善解决问题的学生表示“不论得到鼓励和批评都很开心,因为心里有底”“得到老师的尊重,而后更喜欢像朋友一般倾诉”,达成真诚友善的师生关系。而对告密的教师,学生表示“老师的行为决定师生关系与学习态度”,希望“有问题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若知道老师不保密宁可不说”。对敷衍了事简略回复的教师,则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喜欢程度”“一旦老师不认真,我以后就不想和他交流了”。

三、对策与建议

1.教学观念的转变:基于学生“学”的“教”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学技能的反复训练,而需要基于学科、学生的反复研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视角从“教”转向“学”,从而锤炼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课堂教学是影响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构建师生关系的核心所在。课堂上教师表现出的教学水平、授课方式、人格魅力等对师生关系影响非常大。学生访谈时提及“因为某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所以喜欢这个老师”。

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还要拥有深厚的育人情怀来促进学生灵魂的生长。在教学实践中,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公平,以防出现“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马太效应。在课上多给学生机会,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多鼓励,共同探讨,而不是教师个人的华丽表演。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不断地领悟世界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体验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它是以精神世界的鲜活和丰富程度来衡量的。人在生命过程中意识、体验着自己生命的意义、目的和价值,因此,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不断体验和感受。这样学生方认为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真正融入其中,从而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动手来体验创新时,会收获令人震惊的成效。[5]

案例:和学生一起成长

Y老师是北京一所普通中学的青年教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听老教师说要严厉些,与学生保持距离,尤其是上课的时候,要控制住课堂。Y老师如是做了,但是依然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在课上故意刁难,莫名其妙大笑等。后来她改变了教学方式,多与学生亲近,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大大改善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效果也水到渠成地提升了许多。

2.课后学业交流:作业量少质优,针对个性差异指导

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作业的布置需要慎重考虑,要量少质优。然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常没有精心挑选,很多学生反映有的教师在留作业的时候连题都没有看过,导致学生、教师一起应付了事,浪费大量时间。在作业量少质优的前提下,教师还要针对性地加以批改和评价,对一些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酌情给予一些个性化的评语,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需要留给学生固定答疑时间,多进行课业交流,这对优化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然而遗憾的是现实中,学生在遇到困难渴望得到教师个性教导和鼓励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陷入心理困境,甚至成绩由此下滑。“勿以善小而不为”,教师的细节行为有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巨大的教育价值。

案例:个性指导与鼓励令师生关系升华

Z老师在民族地区支教期间,遇到一名化学成绩非常不好但是十分努力的女生。一次期中考试她化学仅考了34分。Z老师找她谈话,分析错题,对错因归类,发现主要有粗心、知识点理解有误、知识点没有形成系统结构等原因,针对性进行训练,并进行鼓励。在之后的学习中,她的化学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一年后在Z老师结束支教要离开时,该女生送来了一盒巧克力和一封长信,描述了当时老师无微不至的针对性指导以及温暖人心的鼓励对她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心存感激,决心努力学好化学,希望做一名不断进步的好学生。

3.生活伦理关系:“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学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当学生主动向教师谈心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并妥善解决,不是原则上的重大问题,尽量保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交流,尽量以鼓励为主,一同妥善解决相关问题。《学记》清楚地提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温暖安全的环境是良好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的前提,有了良好的关系才能谈到学习知识。

卢梭在《爱弥儿》中也说:“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看做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做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由于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真心诚意的依依不舍的情谊,所以,一个是心不在焉,一个是不服管教。”[6]因此教师要明晰教育使命的价值,构建人格平等、崇尚精神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互以真爱、信任、尊重,从而和谐发展,享受教育,享受生命。达成这种境界,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多参加共同的实践活动,在协作、交流、体验中相互濡染,彼此温暖。

案例:一次春游拉近师生距离

X同学为高三学生,他说高一刚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非常严厉,所以大家都不敢也不愿意接近他,距离感非常大。但是在秋游活动中班主任主动参加了,还为同学们买了很多好吃的食品,也一改往日的阴沉严肃,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理想,畅快聊天,还一起做游戏、唱歌。同学们重新认识了这位“外冷内热”的班主任,更加理解老师的行为方式,并逐渐认同,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后来的高中生活铺垫了很好的“关系”。

总之,现实的师生关系离理想还存在较大差异,这或许是诸多教育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多从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淡化功利,关注价值,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将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实现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12-17.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0.

[3]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4]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75-280.

[5]吴晗清.当代教学的转向:由教师华丽表演到学生朴实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3):72-76.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农二代;影像化媒介;电视媒体;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105-06

前言

“农民工”是所有中国人甚至世界人都熟悉的群体。200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该杂志认为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这一群体却因为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并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而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令人震惊的富士康13连跳,广东增城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人的大规模冲突……。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不是偶然发生的独立事件,而是目前整个中国当代打工者的心理写照与外在行为的缩影。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领域,如“子女上学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讨薪问题”等。却不曾注意到,除了工厂里的机器,农民工接触最多的便是大众媒介,农民工的很多问题都与媒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却很少有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如今媒介消费占了我们生活的相当大空间,美国典型的家庭中,一天至少让一部电视开7个小时。在中国,95.05的人会经常或几乎每天都收看电视,93.72%的观众认为看电视是闲暇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而观众的收视时间无论平日还是周末都达到了3小时以上。对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也显示,平均每天至少会看电视1个小时以上。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农民工的媒介境况和媒介与农民工的深层次关系,并以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为实证调研对象。

一、“农二代”的登台和

城市化“梦想”

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力来到城市打工,于是“农民工”这一名词和群体便应运代而生了,他们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很有分量的一支力量。30年中,他们在改变中国经济的同时,自身结构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之初的那批打工者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下一代,即“农二代”。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约1.4亿外来务工人员,而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新一代农民工达1亿人左右,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虽然与父辈一样同被称之为“农民工”,但因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成长经历与父辈的不同,产生了不同于父辈的需求和特征。

生长于改革开放后的“农二代”多数人没有土地,也不会做农活,已经完全不习惯农村的生产、生活模式。与父辈相比,他们中多数人受过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人生理想。所以他们外出务工目的已不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而是“体验生活、实现梦想”。因此,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把城市作为一个人生“过好日子”的中转站。而是梦想永远居住于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调查显示,关于“未来发展的打算”,选择“回家乡务农”的,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1.4%。然而,当他们来到城市开始真正的打工生活后,却发现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据统计农民工与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率只有2.9%。面对他们的只有繁重而又枯燥的丁作和靠打工基本无法实现的城市梦。正如很多学者分析指出的,“农一代”以家乡为参照物,“农二代”以城市为参照物。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无法离开城市,却又无法真正融人城市。于是产生了心理学所称的“自我统合危机”。据调查,有91.9%的青年农民工会感到自己不如人,其中时常有这种感觉的有71.7%;有89.6%的青年农民工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其中时常有这种感觉的青年农民工高达74.3%。调查同时显示,青年农民工枯燥工作之外的休闲生活却是十分简单的,经常选择的也只能是看电视、会朋友、聊天、睡觉、打电话、逛街等,而对听音乐会、看话剧,去饭店、咖啡厅、酒吧,旅游等具有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特征的活动则只能望洋兴叹。冉加上缺乏适龄性伴侣,社交生活简单,导致人性感情长期得不到排解、宣泄,渐渐的心理开始扭曲,人生目标开始模糊,价值观趋向空洞,甚至表现为外在行为的极端和无序。

据调查,在“农二代”简单的生活中,电视和网络这两项强势的影像化媒介占据了主导地位。84%的受访者认为媒体是他们最好的伙伴和娱乐方式。39.1%的“农二代”在最喜欢的媒体一项中,选择了电视,排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占28.6%。有43.3%的受访者在使用最多的媒体中选择了电视,因为有84.6%的人可以在家里或宿舍方便看到电视。我们知道,电视和网络不仅在表现手法上是综合性的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也很多元化,而且新媒体网络又多了互动性和自由性。因此,在业余生活简单、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境况下,电视和网络在陪伴他们的同时,也成为影响他们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最重要的元素。

二、“农二代”的影像化境况

(一)“农二代”的“数字鸿沟”凸显

虽然调查显示在“农二代”的生活中电视和网络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电视已是他们极易接触的媒体,但这并不等同于“农二代”拥有理想的媒介环境。目前中国大陆境内拥有到的2000多个电视频道中,各类专业频道已数不胜数,从我们熟悉的CCTV一高尔夫。网球、CCTV-风云足球、CCTV音乐等,到“赛车”、“股市”等极小众的频道,几乎应有尽有,但却没有针对1亿多农民工的电视频道。与此同时,针对农民工的电视节目也是少之又少,目前比较成熟的只有贵州卫视的《中国农民工》。调查中,当被问到“您是否认为目前您真正喜欢的电视节目太少”,44%的受访者选择“是”,343.3%的受访者感觉“说不清楚”,只有19.8%的人认为喜欢的节目并不少。当被问到“您是否认为目前服务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电视节目太少”,选择“是”和“说不清楚”的受访者分别占到34%和45.5%。

“农二代”的第二媒体——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状况也不尽乐观。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发布的统计数据看,外来务工人员上网人数比例虽略有增加,但相较其他群体,还是很低,仅占到上网总人数的3.5%(见图1)。林若楠等人在福建地区对“农二代”的调查同时显示,每天使用网络的人数仅占“农二代”总人数的17.0%,周末节假日使用网络的人数为29.1%。对不使用网络的原因调查显示,56.0%的受访者表示费用太高,选择没有电脑人约占10%。与电视相同,针对农民工的专业网站和内容也可以用“稀少”来形容。这些足以说明,中国农民工或者说“农二代”有比较明显的数字鸿沟,不仅是媒介条件与城市人相比相对的匮乏,更多的是媒介内容的缺失。因此“农二代”的影像化“数字鸿沟”凸显。但即便如此,他们平均每天看电视仍在1小时以上,并且认为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孤独时,媒体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二)“农二代”的媒介信息失衡

目前在电视、网络中的有关农民工群体的相关新闻报道并不少,但“问题报道”和“负面信息”远远多于“正面消息”。如:《七名民工爬塔吊为讨薪》、《民工骚乱不法分子趁机火烧售楼部》、《调查称未成年刑案近九成涉“农民工二代”》等等充斥着媒介。还有一些报道虽然不是负面新闻,甚至带有正面性质,但主人公的境遇却让受众难言感受。如:《农民工割皮救女》、《打工女公交车上广告征婚记者比应征者还多》、《大运期间深圳农民工群体上访讨薪或追究刑责》等等。

其它节目类型中,农民工也成为不折不扣的信息弱势群体或者被歧视群体。我们以当前流行的婚恋节目为例。在外打工的“农二代”基本都处于需要恋爱的生理阶段,可由于身处异乡受到环境限制,寻找合适配偶已经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但婚恋节目中鲜能看到农民工的身影。《非诚勿扰》在第45、47、49期开设了三期农民工专场,其理由是服务于“农二代”,可实则是将农民工群体与其他电视嘉宾做了明显的人群划分,切断了所谓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和竞争机会。所以看似媒介功能正面发挥的背后,实则是对农民工群体的媒介排斥。这些媒介信息首先引导社会舆论将农民工群体等同于犯罪、心理变态、另类群体。同时镜像理论告诉,这种信息会使农民工对自我群体的价值和前途愈发产生怀疑,尤其是对想要留在城市的“农二代”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

(三)“农二代”的影像化“刺激”

由于目前的影视作品多是以都市文化和城市人的生活背景、文化价值和审美取向为制作基础的,因此不仅不能满足“农二代”的媒介需求,还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刺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感性认识作为人与世界的直接对话,成为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前提。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感性认识来源于视觉,“知觉的思维趋于可视的,而且,事实上视觉是惟一的可以在其中以足够的精确性和复杂性表现空间联系的感觉样式。……因此,思维主要的是视觉思维”。视觉也是人最重要的感官能力。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成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视觉,每只眼睛的视神经纤维达120万条之多,其数量大大超过了听觉、嗅感、味感、触觉神经纤维的总和。正因为视觉直观而形象的接受了外界的信息,从而使得外界信息对人体产生了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会给人带来种种“幻想”和“奢望”。波兹曼认为:“18和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的传统,因而是严肃的,其论点和表现形式是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因此把这个年代看作是“阐释年代”。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其实也是一个以审美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阐释年代。而在图像引导时期,国人的社会性格却开始变得外向、奢华、浮躁、感性甚至非理性、重享受、重娱乐、讲究玩的就是心跳,其价值观念可概括为务实不务虚。更有趣的是,资料显示伴随着彩色电视和电脑长大的80、90后对图像的敏感程度要大大地超过前辈。而且影像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譬如用电脑绘画,还有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机的普及……这些技术使得年轻人可以把“影像消费”的经验转化为他们的表达方式。

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被影像所包围,除了电视、电脑外,更有户外LED,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等,因此,影像画面也成了“农二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了解在同一城市空间中人们生活的重要窗。著名文化与传播学者乌尔夫,汉内兹认为,媒介化的可视性与互动性,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同代人”。他所谓的同代人意指:“我们所意识到的同时生活的人们,我们想象的人们,我们以某种方式施加影响的人们,尽管我们从来就没有亲自见过面”。这种影响本可以看作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但当看到的“影像”与现实的“自我”相差太大时,便会首先产生心理失落,进而可能渐渐地产生畸形心态。调查中,当问到“您是否觉得电视机里的生活(洋房、跑车、大餐)离您相距很远”,55%的“农二代”选择“是”,25%选择“说不清楚”,仅20%选择“不是”,阈下原理告诉我们,在人们知觉之下的这些影像画面刺激物,并没有被人们在意识范围内意识到,但它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了人们的心理。

四、影像化媒介与“农二代”的理想关系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每一个新的传播媒介都以独特的方式操纵着时空,每一种媒介都以它自己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知觉和社会结构。电子媒介,尤其电视活化感觉通道,就像那些在面对面的“部落”社会中有特色的交流方式一样。他承认全世界的人,通过电子传播技术的突破将广泛共享的人类情感和经验联系并统一在了一起。影像时代的电子技术和数码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具备感情、亲情和友情的媒介条件和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感受体验的最佳传播方式。而电视与网络又是“农二代”最喜欢、最信任、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因此,若能合理发挥其传播优势,提供对称的媒介信息,会从精神世界到现实行为等各方面对“农二代”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影像化媒介与“农二代”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有秩序的观念,是一整套通过技术化的媒介和人际交流而表达的价值观念、方法论和假设。但是,这个术语更常用于指大范围的政治经济语境下的系统的观念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所以,意识形态根本上是一个大范围的、“宏观”层次的概念。社会权力拥有者对公共信息和形象进行处理,构成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种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帮助其创造者维持自身的物质文化利益。在中国人民本身就是社会权利的拥有者,因此应当创造出支撑自身精神世界的文化利益。

任何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都是部分地由语言表征,通过语言阐释,同时,也由其他一些更高级精致的符号与模式进行表征,如视觉形式和音乐,然后,再由大众在日常交际中阐释和应用。电视、网络不仅仅是这一表征过程最理想的传输通道,更是信息的解释体,信息的活跃体,甚至信息的责任体。作为观念的一个系统,意识形态只有在可以被表达和交流传播时才有说服力。那么,自然地,大众媒介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极大地影响人们理解社会以及其最基本的特征。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对人的意识产生深刻影响,乃至社会权力机构可以通过传播渗透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动。所以,通过媒介对“农二代”意识形态的驾驭,将直接驾驭这一群体的思维、心理和行为。

菲利浦,艾略特在他对利用与满足理论比较中肯的批判中指出:主动的受众从本质上说,还是一个受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的社会角色,但需要指出,他将这些行为引向外部世界,而不是内部的心理状态,这样人们有意识地参与“外部的”社会活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当人们试图满足他们对于爱情、社会接受或归属感的需求时,他们不断接受如何满足这些内部需要的建议。因此,在自我的内部不安与外部世界的组织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什么,他们感觉到的是什么都是值得讨论的,他们的希望、害怕、梦想、焦虑、犯罪感、担忧等,以及他们身居其中的社会关系和机构的结构特性,则是他们试图处理的”。然而恰好就是这种可争夺的情感空间被一些信息代理机构,如广告商利用来施加影响,它们通过利用“不幸……恐惧,焦虑和个人愿望不满足所受损伤的方式”。接着就出现了广告的解决办法。以需求为基础的人类活动朝着满足和其他后果发展。对于任何个人而言,这个过程的发展方向,因其与一种文化的重要主题关联受到影响,而这些主题由社会化与文明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介固定下来。如果影像媒介能够利用其视听优势满足填补这个情感空间,填补“农二代”空虚的情感空间和生活空间,他们将顺利走进大众媒介固定下来的轨道模式,大众媒介也将顺利的驾驭他们,引导他们的意识形态。

(二)影像化媒介与“农二代”的文化融合

“农二代”之所以感觉融人城市如此之难,除了经济因素外,文化差异与隔阂是很重要的原因。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认为:各种形态的文化是能够相互对话,相互渗透的。也就是说,“农二代”所自由的带有乡村气息的城市文化是可以与固有的城市文化相互融合的。英国传播理论家梅罗维茨则指出:电视独特的权力是“打破了此与彼、现场的与转播的、个人的与公共的区别”。因此,“农二代”青睐的电视媒体,不仅本身就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体,同样也是可以融合多种文化的传播体。它可以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正统文化”与“亚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有机融合。

我们有过不少文化融合的节目,如:《正大综艺》、《唐人街>>、《千年沧桑》,近几年杰出的作品有《外来媳妇本地郎》,该片展示了中外文化、南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教育人们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可以融洽相处的。但引导农民工的乡村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的优秀电视作品应该说还在等待之中。只有文化的最终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身体融人和情感融合。

(三)影像化媒介与“农二代”的再教育

“农二代”受教育水平虽然明显高于其父辈,但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仍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然而,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右。更为凸显的矛盾是,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调查还发现,63%的农民工愿意接受培训。与此同时,据浙江省的一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调查显示,“农二代”以“出来挣钱”为打工主要目的仅占30%左右,而选择“希望获得自我发展”的高达60%以上,所以他们在寻找工作时,本身也很看重是能否学到技能。

由此可见,由于时代的变化,市场不再是需要简单的“劳动力”而是需要有技能的劳动者,只挣钱也不再是“农二代”的惟一目标,他们更愿意学习知识,希望通过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获得一张永久的“城市居住证”。可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费用的限制,真正能再次以回到学校的形式学习的“农二代”少之又少。社会提供给青年农民工的有针对性的免费培训、教育又非常之少。电视、电脑的音视频形象表现及互动特征和“农二代”的媒介习惯使影像化媒介成为他们再教育的理想途径。然而目前我们的媒体还在一味地追逐高额的广告利润,无暇提供针对非广告黄金人群的教育节目。

(四)影像化媒介与“农二代”的心灵交流

近20年前,深圳电台胡晓梅主持的《夜空不寂寞》成为无数一代农民工在寂寞夜晚最好的陪伴,胡晓梅成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美国的收音机听众也曾在20世纪40年代利用收听测验节目和肥皂剧,以获得解决个人难题的建议和学会扮演社会角色。20世纪50年代对波士顿东段意大利人口的研究中,记载着家庭对于电视节目的讨论如何帮助人们确定和强化性别角色、解决日常难题以及责难社会机构。由此可以看出,媒介交流是一种快乐的交流方式,受众可以在媒介愉悦的同时获得情感交流,因此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不仅可以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催化剂,也是交流的对象,获取帮助与支持的对象。

著名传播理论家里夫斯和纳斯曾指出,在日常生活的非常广阔的范围之中,人们在心理、认知、情感方面与电视、电脑以及新型媒介互动,似乎这些媒介与“真实”的没经调节的社会交流一样真实。霍顿与沃尔则说:这种倾向许多年以前已经理论化为“超社会互动”——有调节的人际互动感觉恰似无调节互动。比如,如果一个人感到很孤独,想与人交往,但却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很害羞和压抑,他或她就会转向媒介寻求一种替代性的交流与需求的满足。显然电视是一种选择。很多主持人每周会收到来自观众的无数信件,这位足以证明观众想与主持人、与电视节目、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意愿。这其实是一种试图用超社会的交流来满足社会归属的愿望、需求的表现。如果利用大众媒介来达到这一目的,则是对媒介的一种有效“利用”。但遗憾的是,今天“农二代”使用最多的电视和网络都没能成为他们理想的交流场所。

五、结语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二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教育、文化等各种原因无法真正融人城市生活,而他们最好的生活伴侣“电视、网络”提供给他们的对称信息则非常有限,甚至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心理刺激,并引起心态失衡。所以现实社会与影像化世界其实正在共同挟持着当代“农二代”走向心理的矛盾和行为的无序。而这种混乱又会导致媒介对它们更多的负面报道,使城市人与他们的界线越发明显,更难融合。正如郭庆光所说,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越来越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这一链条如果长时间的循环往复,会成为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危险链条,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政府和媒介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保证农民工的媒介权利。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懂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杨霄,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看电视时间是上网6倍[N],东方今报,2010-05-06.

[3]长子中,“农二代”的婚恋问题[J],人民论坛,2010(4):42,

[4]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5]周葆华,陆哗,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J],新闻记者,2008(4):60-63.

[6]丁小强,燕元沂,王创,等。关于青年农民工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BE/OL],[2008-10-09],湖北共青团网站.

[7]林若楠,李金芮,翁欣,等,“80后”农民工知识需求及公共图书馆相关服务状况调查[J],图书馆,2010(1):67-82.

[8]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95-196.

[9]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21.

[1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3.

[11]赵勇著,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5.

[12]魏晓娟,刘爱景,“80后”农民工常见心理困惑及对策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1-23.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 篇4

竞晖学校 余璐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较明确的设想,但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面临社会的竞争压力,一些学生出现长时间的心理疲惫,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了价值观的迷茫,他们有时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升学无望,感到前途渺茫,自暴自弃,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因此对即将毕业的九年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认识理想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白有了正确的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努力去拼搏,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理想的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即将毕业初中生来讲更有现实意义。

二.教材分析

1.本节课“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的内容设计是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阶段中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个人理想的问题,体现了对学生未来的关注,因而本课在本单元中占有中重要地位。

2.本框分两部分,第一,“给未来插上翅膀”。教材首先创设了大量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说画理想树,并指出理想的含义、作用,为后面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第二部分“通向理想之路。” 教材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分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它的理想,必须要对人生作出规划,并在适当时候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鼓励学生为实现自身理想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性,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全力以赴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想的重要作用

2.难点:理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材料“如此差异”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1、给未来插上翅膀

活动一:通过看历史上一些名人伟人的理想,归纳总结理想的含义。

目的:引导学生回顾小时候的理想,明确现在的理想,懂得理想包括方方面面的目标。使学生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有全方位的设想,帮助学生树立更为明确的目标。

活动二:小张刚考进大学的时候,与别的同学一样,处于新奇和兴奋中。上大学的愿望已经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还未确定,在轻松中度过两年后,小张决定考研究生不少同学偷偷嘲笑他:“他就那资质,还想考研究生?”每天傍晚,小张背着书包上晚自习;周末,别人忙着跳舞、结伴外出游玩,他坚持准时走进教室。两年后,小张如愿以偿,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那些自认为与他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他还优秀的同学,都很羡慕他。设问:

a.在决定报考研究生以前,小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b.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一笑置之?

c.在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后,小张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理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各种因素干扰„„迷失方向。b、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多媒体同时显示相应的名言,加深学生对理想的作用的感受)活动三:提问(抢答):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谁能举例

说明理想的作用?(例举历史上名人伟人的理想,通过例举事例证明大家对理想的作用都有一定的认识)师生共同总结理想的作用 2.通向理想之路

活动四:课件展示课本129页的三个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辩论-他们的理想能实现吗?

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

柏惠的理想有可能实现,韩澎和宋哲的理想难以实现。因为理想实现的因素很复杂,有些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如社会环境、机遇、家庭背景等;有些属于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性格、智力、身高等。韩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宋哲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因此他们的理想很难实现。

(他们应全面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会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

过渡:我们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活动五:通过观察总结实现理想的途径

(1).日本有一个叫做山田本一的马拉松选手曾两次获得过世界马拉

松大赛的冠军,当记者问起他成功的经验时,这位内向的选手并没有明确说出答案。但十年后,人们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他在自转中是这么说的:起初,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每次比赛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做为目标画下来,比赛开始后,我先朝第一个冲,冲过第一个目标后,又朝第二个目标努力。就这样,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山田本一的做法对于你树立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什么启示?(教师总结)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把它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这样一步步付出努力,理想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2).多媒体显示了鲁迅和孙中山的理想变化

(教师总结)在理解树立和实现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适当调整,以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正如每个初三年级的同学都希望能提高成绩,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在每个阶段实际情况的目标和学习计划。

(3).漫画说明实现理想就要脚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等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练习

对本框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结束语

青春的未来不是梦,而是理想。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理想,认识到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对人生作出规划,学会调整;就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升学和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七.板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一、给未来插上翅膀

1、什么是理想

2、理想的作用

二、通向理想之路

1、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

2、实现理想的途经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2)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调整

(3)通向理想之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八.作业

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5

为什么想上大学,这个理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我确定,而后又一直坚持?

或许是爸爸吧,爸爸在我初中的时候去读函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那有什么用,只知道,那时爸爸总会在下班时看书,我问他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读函授?爸爸说,他小时候,爷爷很穷,爸爸为了养家,就去上了中专,现在单位里重视文凭,所以他才读函授的。他还说,以后一定要我上大学,以后的社会,会更加重视文凭。那时,我只是知道上大学很重要,却没有想过要去上大学。

直到我上了高中,在老师的轰炸下,在同学们叽喳烦躁的讨论中,在家长亲属们的唠叨中,我才惶悟,上大学这么重要,我才逐渐由了要上大学的理想,并为之付出

现在,我也知道这一理想出现的原因,它不是凭空产生,在周围环境中酝酿,随时间慢慢清晰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即,理想,源自于现实。并最终确定下来。

理想源自于现实。它是一种精神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它是我们在生活中,即追求眼前的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憧憬未来的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会在它形成后,影响你的每一步,不断修改你与之相背的地方,直到你足够实现它。这里,我所说的是科学的理想,是能够激励人的理想。它不同于人们脑海中没有付诸行动的空想。空想尽管和理想一样看不见,但是,与理想不同的是,它永远不会被看见,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它超越着此刻的现实。是的,理想,超越现实。

理想超越现实,这是因为,理想不仅具有实现性,而且具有预见性,它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并不断向上,推动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若果说理想源自于现实是量变,那么理想超越现实就是质变。而随着理想的不断更迭,这种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也在不断循环,不断循环上升。

现在,我已是一名大学生,我,已经实现了我自己的理想,实现了家人亲友的愿望,那么,我下一步的理想呢,我的理想是顺利毕业,学好专业课,学好英语。

人们总是在一个理想实现之后又去树立下一个理想,这是因为,理想是一个人活着的动力,是一个人活着的勇气,通俗的说,它是主心骨,是精气神儿。没有了它,人生便毫无意义,就无法进行下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理想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树立我们的理想,又如何实现它呢?

首先,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认清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历史责任,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树立积极向上,切合自身实际的理想。一个人追求的人生日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好高骛远往往就会在实践时陷入曲折与反复之中,最后一事无成。诚然,人都想往高处走,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促使自我价值的早日实现。但是在为之努力之前要要认清自己,定位准确,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次,将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既要做一个思想上的巨人,也要做一个行动上的巨人。注重个性化发展、敢于标新立异、具体目标明确,将其加以实现。有意识的将重心放在为自己的理想做铺垫打基础上,比如参加相关的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践的梦想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归属,只会沦为唯心主义的空想。而我们当代青年应该以一种不怕输的精神,高举不怕失败,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精神的旗帜去创新。鲁迅说得好:“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了。”我们要创新就要吸收知识,在书本中我们可以将自己提升一定高度,我们可以学到伟人们、先哲们、思想家们等前任通过一生或几个世纪总结出的经验。由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好好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知识,努力提高实践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融入社会,坚持实践。既然我们有充分的自主时间和自由,在校时就可以尝试大量涉猎知识与信息、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主动面向社会竞争。我认为大学时代就应该开始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因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种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精神指导下形成的并努力去追求的个人理想也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实践,便是由此岸通往彼岸的桥梁。是啊,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过一条布满荆棘的曲折艰险之路,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才能通向理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6

单位和通讯地址: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镇初级中学

执教者:冯旺才邮编:726406电话:***

第十课我与集体共发展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集体、融入社会”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关心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态度,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框题侧重于从学生的交际能力入手,在明确了自己已是初中生并认识了新伙伴的基础上,去尝试了解集体、融入集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集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实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本框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较大影响,因为如果让学生通过课本真正学会融入集体、让他们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学会从集体中汲取营养,认识到集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平时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断地提升他们地精神境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实例,穿插多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图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体会“团结就是力量”,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充分利用课本及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解决。

2、教学难点: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用过学生实践活动及多媒体展示生活片断来解决。

【教法教具】

1、教法: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设立1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小组成员活动。老师负责整理、分析、激励、综合。

2、教具:多媒体课件、筷子等。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收集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个人与集体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展示多媒体: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众人划桨开大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通过刚才自己额达所见、所闻,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悟好吗?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生:我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生:只要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师:是的。在任何一个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集体中,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呢?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师用多媒体展示出示学习课题。

师:下面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咱们分成六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把我们每个人都融入到集体中去,尝试一下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活动一:“我该怎么办?”

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组情景

情景一:小玲今天很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小组活动。

情景二:但是今天刚好轮到小玲为班级出黑板报,小玲该怎么办?

师:下面各小组开始讨论分析,为小玲寻求良好的对策。

(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师认真关注学生发言,准备作出活动小结)

生:一致表示让班内同学们帮助小玲出板报,小玲去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师:多媒体展示歌曲《朋友》

师小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师多媒体展示板书:个人离不开集体

活动三:成对曲线赛跑

师:在比赛前,为了让你们更好地体验个人与集体地关系,下面你们每个人都自己练习一下绕障碍跑,体验一下个人练习的感受怎样?

生:完成个人绕曲线跑

师:下面咱们按小组排好,一个连一个结队跑,绕过所有障碍物,而且队伍不能脱节。以最先跑过终点的队为胜,体验一下集体练习的感受。

生:完成结队绕跑比赛

师:“自己练习与大家一起跑有什么不同吗?

(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思考、讨论)

生:“自己练习比较轻松,可以跑的快些。大家一起跑的慢,很难跑”。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我们要一条心,一起努力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师积极表扬,激励评价学生发言)

师多媒体展示名言:“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师展示板书小结:集体离不开个人

活动三:“折筷子”

师:“下面我发给每组同学1根筷子,然后请组内同学把它折断。”

生:“太轻松了,一个人一下子就折断了。”

师:“好,下面我发给每组同学一捆筷子,可请组内所有大力士参与把它折断。” 生:“需要好多人,废很大力气才能完成。”

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

生:“团结就是力量!”

师:我们全班同学为了共同得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集体的力量就强大;反之,如果是单兵作战,将会像一盘散沙一样,缺乏凝聚力,集体的力量就弱小。

师多媒体展示:“团结就是力量”

师: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依靠集体的团结共同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典型事例,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吗?

(给同学们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言)

生:“前一段时间我生病耽误了许多课,是同学们帮我补齐了。”

生:“我成绩的取得与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生:“前不久,全国上下一起努力,抵抗“麦莎”袭击。”

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了“非典”。”

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共同克服洪灾。”

生:“很多伟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集体。”

师:“好!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下面我就奖励给同学们一个礼物。”

多媒体展示三组片段:

片段一:全国抗击“非典” 的情形画面;片段二:“神舟”五号升空的景象; 片段三:“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视频。

(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组同学表现都不错,而且同时也尝试到了集体的力量。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集体。

生相互交流

师:“除了小组和班级,同学们还在哪些集体中生活、学习呢?”

生:“学校、祖国。”

师:“对,不仅是咱们的班级、学校,我们的祖国也是令人自豪的,在这些可爱的集体中,你有什么打算-------生畅谈理想?”

多媒体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背景画面为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全班同学起立齐唱、下课。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篇7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基本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2015年9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深化国企改革,确立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和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社会上对此有一些微词:一说是改革的倒退,一说是不伦不类。有的企业党建专家和官员疾呼修改公司法,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在国企中的法律地位;一些国企负责人有困惑:企业党组织凌驾于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上,必将改变公司治理结构。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看法,多是臆想、误读或误解。国企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需正确认识企业党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党组织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始终没变

《指导意见》开宗明义:“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工人阶级的责任之一就是“要求参加管理国有企业”。上世纪30年代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领导国企的实践,提出了国企政治、经济和生产技术“三大民主原则”的思想。

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相适应,国企经历了从经济指标承包、下放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到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改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企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如何发挥作用多次遭到挑战和质疑。上世纪80年代末,一度提出党组织属地化管理的观点,与此相应,有人提出党组织要从国企撤出。尽管这些观点没有真正成功付诸实施,但是,企业党建工作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却实实在在地被削弱和忽视了。一些国企负责人出现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利益输送、任人为亲、道德败坏、生活糜烂、腐化堕落,甚至里通外国等严重问题,不能不说与削弱国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直接的关系,同时说明,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

整体来看,几十年来国企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在企业内部设立党组织、坚持对国企的领导和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始终没有变。《指导意见》提出:“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保证党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是对国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的创新。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行之有效

综观国企管理体制的历史,从三人团、一长制、管委会、两参一改三结合、承包制到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体制机制可以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改革,但是,“党政工”即党的领导、经理负责、工人参与的“民主共治”之根本必须坚持,这是国企成功的经验,“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党对国企的领导和国企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融入法人治理结构当中。

按《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主要职权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公司法关于“在公司中,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和党的章程关于“支持董事会依法行使职权”之规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经理层成员与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适度交叉任职;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这是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的重要改革措施。

党委书记作为国有资本股东代表,依法进入董事会担任董事长,确保董事会作出的决策依法合规、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得到贯彻执行;同时,强化党管干部原则在选聘任用经理人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对经理人经营管理国企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形式”;“强化党组织在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坚决防止和整治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实施双向进入的制度,丰富了公司法人治理的“民主”内涵,强化了公司法人治理功效。

事实上,双向进入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企党的建设等相关文件,都有双向进入的明确规定,实践证明这是完善法人治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所以,国企深化改革,需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企业党组织并不凌驾董事会

《指导意见》强调,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深化国企改革,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企党组织与董事会的关系。

战略决策方面,企业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总体部署,针对本企业的定位和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董事会依法按照工作程序独立研究、作出决策。在人事问题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关于企业领导干部的标准培养、推荐候选人,董事会依法独立行使聘用权,对不称职的企业负责人,党组织可以从党要管党的程序采取党内组织措施,同时向董事会提出解聘建议,董事会依法依规独立决定。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助于保障董事会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双向进入的内涵,这不是要企业党组织凌驾董事会之上,更不是强化党委书记个人的权利。双向进入的意义在于使党的工作与企业决策、管理等工作有机地地融合在一起,避免“两层皮”的现象,使公司法人治理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写景阅读及作文指导下一篇:关于我省征兵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