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隐喻翻译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隐喻翻译(推荐8篇)

诗歌隐喻翻译 篇1

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著作是Lakoff&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隐喻是中介,它帮助我们在来源于我们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多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3隐喻的可翻译性

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其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应,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产生是有生理基础的,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自然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intheair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4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4.1对等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很大一部分相似,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例如:基于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概念,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一结构的隐喻表达式:Youarewastingmy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的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时间”)的认知域的映射而实现的。中华民族也十分珍惜时间,在汉语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概念及许多隐喻表达形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

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4.2转换策略

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4.2.1将英汉隐喻分别改变源域中的形象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互相作用。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改变原文隐喻源域中形象,以达到意义对等。4.2.2将英汉隐喻中源域中的形象去掉,译出其映射的目标域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内容,即译出原文的意思。当隐喻中源域的形象对目的语读者非常陌生,移入译文显得晦涩难懂,或者其形象移入会引起不同联想,而且其形象在上下文中无足轻重,那就只要推导出其映射的意义,将其概略化译出。4.3异化策略——移植原文中隐喻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源域形象,因为改变的话,会造成意义的损耗,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移植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是文化交流的具体形式。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tiger(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不同认知呈趋同的特点,这种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5结语

总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即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活动。为了使原文和译文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Lakoff&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8【摘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不同语言在隐喻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隐喻的翻译带来困难。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可翻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诗歌隐喻翻译 篇2

所谓隐喻(metaphor),就是用源语言的一个概念去表达目标语中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广泛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而诗歌中意象的创造,与诗人的想象分不开,而诗人的想象常常产生隐喻性的意象。中国古代诗词曲赋里隐喻性意象俯拾皆是,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外国诗歌中隐喻性意象也非常丰富,如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一首短诗 ‘In a station of Metro’,以湿漉漉的枝条上沾着的花瓣这个意象传达诗人在地铁站看到车厢里美丽的脸庞时感到的强烈的美感。

二、诗歌隐喻性意象的翻译对策

译诗难,意象的翻译更是难中之难。李商隐的一首“无题”的尾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译为Let not the longing thought thrive with the flourishing bloom;/ The more you indulge in the more you bother.原诗末句有一个隐喻性意象,诗人将“相思”与“灰”等同以突显相似性,把“灰”的意象赋予“相思”。诗人使用隐喻来创造意象,是个刻意追求的过程。诗歌中的隐喻性意象,看似随意自然,信手拈来,其实均是诗人苦心营造的结果。多样性是隐喻的基本语义特征之一,它不仅表现在一个喻体可以与不同本体结合且一个事物也可以有不同喻体。相似性不可穷尽,每一对本体与喻体的结合都只是某些特定角度体现了事物间相似性的某些部分而已。因而某一隐喻性意象在某一诗中具有特殊性。

隐喻性意象所代表的那分相似性最恰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诗之所以为诗,其中一个特点是诗诉诸于人的感性而非诉诸于人的知性。由此,诗人原意多因感情丰富而变得扑朔迷离,原意是什么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即使清楚,也因为具有感性成分而带有模糊性。然而诗作一旦完成,便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一个意象一旦创造完成,便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一寸相思一寸灰”里“灰”的意象并非新奇。《庄子·齐物论》里说过:“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但对此诗中隐喻性意象的内涵的释义至今说法不一。刘学锴、余恕诚认为,是“情焰炽燃,终归灰灭。不至此,不知有情之皆幻也”,颈联二句指春心荡漾不可防,而尾联“相思之至,反言之而情愈深矣”,“所谓止乎礼义哉”;叶葱奇以为,“相思愈深心便愈冷”,是“乏人汲引的牢骚语”,“愤恨之情洋溢言外”。这几种释义,无论是“有情皆幻”,是“止乎礼义”,是“正话反说情更深”还是“乏人汲引的牢骚”都说得通。末句的英译‘The more you indulge in it the more it will you bother’的意思是“愈是相思愈恼人”,有“斩不断,理还乱”之意。有意思的是,与这个译文同一出处的“今译”对末句的解释为“如今,一寸寸相思已化为寸寸死灰”,与“有情皆幻”异曲同工。同一出处分歧尚且如此,可见隐喻性意象的可能性释义之多。束定芳先生在《隐喻学研究》中谈到隐喻的模糊性时指出,“隐喻意义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隐喻意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将喻体的显著语义特征转移到本体身上。但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特征,隐喻真正含义的确认不但取决于说话者的意图,同时还取决于听话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喻体特征映射到本体上。”如此看来,对某一隐喻性意象的释义不止一种,这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然了。且不说作者使用隐喻性意象的本意可能就是“一种对两者之间相似性的模糊的,直觉的把握”,单是读诗的人“选择合适的喻体特征映射到本体”就足以让隐喻性意象的内涵更加丰富。

从译者的角度来说,取任何一种释义对这个意象进行翻译,都是对其他释义的否定或者说起码是部分否定,从而对整个意象的意义造成损失。译文The more you indulge in it the more it will you bother.正是在这点上有所不足。然而以上释义均自将“相思”比做“灰”这个意象推出,哪怕再合情合理也只是后来者对作者本意的揣测而已,而作者留下的最有迹可循有根有据表达其本意的东西,便是能囊括所有这些释义的意象——“灰”。翻译时若舍此意象而揣测作者本意,岂非本末倒置,缘木求鱼?隐喻性意象一般都是人们熟悉的形象,在翻译中更没有理由不提。“一寸相思一寸灰”若译成‘Let it be down to ashes’或别的样子也未为不可,而“灰”这个意象,无论是 ‘ash’ ‘dust’或是别的词或短语也好,都必须如实传达到译文中。不过这样一改,可能会出现节奏、押韵的问题。为了意象在译文中的对等,可能会影响译文的音美或形美,从而使译文的整体美感遭到损害。而诗歌的美首先是内在的。译文若如实传达了原诗的意象进而整体地如实传达了原诗,则秉承了原诗内在的美。押韵、节奏可以调整,但实在不能为此而损害意象。

关于诗歌中的隐喻性意象,成功的译笔是相当多的。还以李商隐的诗为例,《锦瑟》里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象之朦胧是史上有名的。翁显良先生译为:Dark green sea, tears, pearls, moonlight streaming;/sunny blue jade field, warm haze shimming.原诗里的意象在译文中全部得到了保留,不仅如此,译文里没有一个虚词,除了意象还是意象,朦胧得如梦如幻。而且也正是因为模糊,译文才准确忠实。节奏音律之美,对于一首忠实原作的译诗来说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隐喻性意象在诗歌当中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一首诗由一个中心隐喻性意象和围绕这个意象而产生的次意象构成,讽喻诗便属于这一类。唐朝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又名《闺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若不了解作者作此诗的背景(语境),光看正文便会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新嫁娘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而这首诗是将近考试之时朱庆余写给主考官水部郎中张籍看的,以打探主考官对自己的文章是否满意。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一书对此诗的作法评论如下:“凡作讽喻诗,总要将正意藏起来,专咏别的情事,使人自己去领会,所以最好一线到底,不露一些马脚……”此诗塑造了一个生动的新嫁娘的意象,而其他意象则围绕此中心意象展开,如“拜舅姑”,此谓“一线到底”,体现了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抛开作者作此诗时的语境不谈,把这首诗放在别的语境下,它还是一首极生动的闺情诗。因而翻译时即便是知道作者本意(假设作者本意的模糊性和读诗的人选择喻体特征的模糊性都不存在),也不便把这首诗当作朱庆余的思维过程来翻译,否则不但辜负了作者“不露马脚”的巧思,也使得它在其他语境下能有的意义消失。原诗对语境的依赖使得译者必须保持这种模糊。《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译文如下:A bride’s Bashfulness/ The red candles in bridal room/Did blaze so bright all night;/In the morning she must go to the hall/To meet her parents-in-law in their sight./ Having beautiful herself up she says/ To her husband in a whisper so light./Is my brow drawn in fashion?/Too thick o too thin or right?译文在意象传达和押韵上均成功,标题取义于此诗另外一个标题名称:“闺意”。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美中不足的是,对照英译的原诗和“今译”取的标题仍为“近试上张水部”,两标题太悬殊。若英译或今译能加注,英译则免去了“不符合诗人原意,完全成为闺情诗”的嫌疑。

三、结论

诗歌隐喻性意象的翻译,即使意象传达得再忠实,若不加注,便可能流于平淡,从而变相的不忠实。若译诗能让读者体会到像读原诗和原诗注解时心里产生的隐喻性意象和本体间那种强大的张力从而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美的感受的话,这原诗的“美”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摘要:诗歌中隐喻性意象广泛存在。广义上的隐喻具有多样性、模糊性等基本语义特征,诗歌隐喻性意象在译文中对等传达的同时,更应注重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象,隐喻性

参考文献

[1]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北京:中华书局,1957.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探析 篇3

摘要:隐喻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在诗歌中的应用尤为普遍。诗人常常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从而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本文以李商隐的《锦瑟》译文为例,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隐喻处理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字:隐喻;诗歌;隐喻处理

一、引言

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砌块与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可以说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进行思考的。诗人常在诗歌中使用隐喻使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图像化,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明朗化,因而使诗歌变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含义,让读者透过外在的表象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去获得更深层的意义。

二、隐喻

2.1隐喻的定义及意义

2.1.1 隐喻的定义

首先从传统的观点来看,隐喻就是用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来表示和描述另外一种未知的事物或概念。如:爱情就是一只歌唱的小鸟。其次从近代学者对于隐喻的定义来看,I.A理查兹(1893-1979)在他的《文学批评原理》(1925)中指出:隐喻是“把全然不同的、至今仍被认为是毫无联系的事物在诗歌中结合在一起的最有力的手段”。综合起来,隐喻( metaphor),就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外一种概念。通过使用隐喻, 人们将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相提并论, 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产生了相似联想, 从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隐喻能够给文章特别是诗歌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张力会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 这也许是隐喻更多的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原因。

2.1.2 隐喻的意义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汉语还是英语中,隐喻的使用相当普遍,为了使话语或者语言不落俗套,表达新颖,人们就会去努力追求新奇的表达方法,而隐喻毫无疑问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恰当地使用隐喻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修辞效果,有力提高语句表达的形象性、意向性、趣味性、隐晦性、诗意性,可给人耳目一新、想象丰富的感觉,这样便可以达到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目的。而隐喻在诗歌中的应用是最为常见的。

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

3.1 古诗中的隐喻翻译技法

在纽马克于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讨论隐喻的翻译之前,隐喻的翻译并未得到重视,可以说纽马克是第一个系统讨论隐喻翻译问题的学者。他提出了以下术语:客体——指隐喻所描述的对象;意象——指描述客体时的所用的对象;本义——指客体与意象之间的独特的相似性。并提出了7种翻译隐喻的方法:直译、喻体之间平行转换、隐喻明喻化、补偿释喻法、译意舍喻法、省略不译、直译加喻义。结合纽马克的隐喻翻译理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有三大策略:即直接等喻法,变通换喻法和译意舍喻法。

例如: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译文一

‘Fair,fair,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and in the river.

Lovely is this noble lady,

Fit bride for our lord.

(譯者:Arthur Waley)

译文二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maiden fair he loves.

(译者:许渊冲)

“雎鸠”是一种鸟,在中国文化中它象征着爱人,情人。这一意象在英文中并没有等同的词语来表达。在译文一中,将其译为“osprey”,显然并不合适,因为在英语文化背景下,人们并不会把“osprey”和情人爱人联系在一起。这样翻译显然会误导读者,也无法传递原来的诗意和隐喻效果。相较之下,译文二中,把“雎鸠”译为“turtledove”更为恰当,因为在英语中“turtledove”也象征着情人。这里就运用了变通换喻的方法来处理和翻译这一隐喻。

3.2古诗《锦瑟》中的隐喻翻译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隐喻中套着隐喻,整首诗用了四个典故,而这些典故各有它们的本义和喻义,但是其喻义究竟是悼亡说、伤别说还是自叙诗歌创造说,就需要在翻译《锦瑟》时,选取一种解读方式,体验一种审美感觉,这样才能保持整首诗的同一性,才能着手翻译。下面是许渊冲对这首诗的翻译:

The Sad Zither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ur ris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 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锦瑟呀,你为何有五十条弦呢?这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诗人因瑟的五十弦,联想到自己年将半百,生命的闪光多在前半生,于是瑟与人的大好年华便有了某种契合,“zither”,“sad”,所以用它形容年华“锦瑟年华谁与度”不免带有凄凉迷惘的色彩。瑟的意象投射到目标域人的年华上,形成概念隐喻:瑟是人生,瑟的凄凉象征人生的悲苦。“sad zither”—“vanished springs”这个概念隐喻正是整首诗的基本隐喻。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我心像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像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中国古典诗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花落子规啼”都在暗示杜鹃在啼哭,令人感觉寒冷。进一步的隐喻是诗中的人感觉孤独、失去了亲情友情的温暖。中国诗歌中“杜鹃”的意义经过转化获得了以上隐喻,并且在汉语文化中保留了下来。“杜鹃”与“cuckoo”虽汉英字词对应,但联想意义却不对等,若不告知西方读者,则不敢期待西方读者在阅读译诗时作出相近的联想,因为在英语中“cuckoo”的诗歌隐喻意义是欢乐、自由、幸福和超越自我的情感。许渊冲对“庄生晓梦”这一典故的意象用“dim morning”来表示,而“杜鹃啼血”也不见了主意象“望帝”的影子,只是用“cuckoos cry”杜鹃泣啼来表示依依痴情,这里便是译者译意舍喻的处理方式。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ur rise!”(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原诗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月是天上的珠,鲛人泪是水中的珠,月映海上,珠蕴水中,浑然难分,哀听洁净,凄清而孤寂。重在渲染某種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景。“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人间离情的常规隐喻,已经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悲苦心象。许渊冲用了西文有关于“美人鱼”(mermaid)的传说,鲛人传说与美人鱼传说有相似之处,鲛人与美人鱼均为人头鱼尾的人鱼,其都为女性。熟悉西方传说的英文读者比较容易通过鲛人传说来理解美人鱼的传说。eyes前面加译限定性的修饰语mermaid(美人鱼),启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英语读者走上了连接象征体与本体的便桥,使他们想起西方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虽然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联想到的故事各不相同,但他们得到的象征意义,得到的审美感受大体是一致的,也正是变通换喻的目的。这里实际上是用美玉来隐喻诗人的美好理想,这种理想就如同美玉一样,可望不可即,无法触摸,终究只是自己的念想罢了。委婉凄楚,引人入胜。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 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作者以柔美哀伤的思绪,创造了朦胧美的艺术境界,而尾联中译者采取直译法,正是直抒胸臆,使读者想象到诗人对世道沧桑、个人身世变迁的感慨。

通篇来看,整首诗应用了四个典故,而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隐喻。“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这四个典故,以隐喻的手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诗人一生的不幸,诗人的理想追求如同幻影,无法触摸,永远不可及,而其人生旅途同样的是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却都无法改变,无可奈何。四个典故,四个隐喻,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奇象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发了诗人的郁愤。令读者感同身受,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令世人同样为诗人感到悲哀和愤慨。虽然从表面来看,诗人并没有直接书写自己的不幸和悲惨遭遇,但是却用四个隐喻来拖物言情,以物喻志,用隐喻的手法,一字不提,却把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便是隐喻。

四、结论

隐喻不仅是一种存在于词语层面的修辞方法、语言现象,也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及思维方法,它与许多同认知科学相关的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不断地向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渗透,朝着跨学科、多领域的方向发展。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给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造成了障碍,因为中国古诗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而隐喻反映了文化,想要更好地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就必然要寻找到恰当的隐喻翻译策略,这要求译者不仅对汉英两种语言要运用自如,还要对中国古诗,中英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下,译者需灵活地处理隐喻翻译策略。因此教学中更是应该把培养“隐喻能力”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读诗歌,加强文学修养。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隐喻的相关理论和规律去不断开拓我们的创新思维,恰当的处理古典诗歌翻译中隐喻的处理和翻译,这对于我们今后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2]韩晶.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34-135.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诗歌隐喻翻译 篇4

肖建华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爱情诗歌,指出诗人要通过意象隐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认知;隐喻;古典爱情诗歌;意象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刘长卿《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这首诗意境优美,含义深远。诗人用自己独特的笔调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用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以流水白云为对象,让我们体味到那种离情别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诗人就是通过隐喻来创造一首首优美的诗歌的。那么我们又是如何体验到诗歌背后的那种深远含义呢?

当代西方认知理论强调人类语言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孤立的结构系统,而是足以使得人脑将经验概念化的一般的认知过程。近年弗雷曼(Freeman)创立了新的学科——认知诗学。这一学科重在阐述人类心智建立和连接抽象概念的内部机制和过程。这一理论认为,认为隐喻就是通过映射将源域中的身体或文化经验图式结构投到抽象的目标域中。诗人和普通人享有的基本的经验图式、思维模式及拥有的心智能力是相同的,所以,普通读者能够和伟大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并能深入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例如,我们常以旅行,一年或一天的经验图式构思生活这一抽象概念。“生活是旅行”的图式让我们会想到“爱是旅行”的图式,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爱的关系对应旅行中的工具,相爱的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爱是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了解了这样的图式,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明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隐喻生活中的羁旅情愁,而不是骑马漂泊旅行,也更能理解王实甫《西厢记》中:“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而非简单的送行。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西方已得到语言学家的充分论证并声称其具有普遍性。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证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也是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而存在。隐喻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麦克斯·米勒认为:语言就其本性和本质而言,是隐喻式的,它不能直接描述事物,而是求助于间接的描述方法,求助于含糊而多歧义的语词。隐喻由修辞到思维方法,逐渐获得了一个普遍化的地位,而且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就像我们只要表达思想就得使用语言一样,我们只要认知世界与人交流就脱离不了隐喻思维。

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国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当今虽新诗不断涌现,但我们从未间断与古人的精神交往,赏析他们不朽的诗篇。例如我们千百遍地解读王维的诗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试图体味诗人真正的心声。据说王维的这首诗本是送给好友李龟年的,天宝之乱之后,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这首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落泪。但是现在我们却通常用这首诗来隐喻男女之间的相恋相思之情。把红豆写入诗歌表达爱恋之情的还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钧《新添声杨柳枝词》)这是一首感人的男女爱恋的诗,诗中用红豆嵌在骰子中,隐喻对对方入骨的相思之情。情深至此,也足以令人感叹不已了。纵观诗坛,诗人还喜欢以流水隐喻愁情,这方面的名句名篇多不胜数: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对此我们不需要花费太多思索就能体悟其中比喻。西方认知科学认为,人类思维就是通过大量基本隐喻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通常是无意识的,自动的。我们之所以能理解诗歌蕴含之意,因为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同样的思维机制构思生活,诗人高人之处只在其更善于对常规隐喻加工,组合,延伸,并以此捕获人们的感知,激活人类的心智体验。由此,隐喻不再是诗性思维的特质,而是日常语言和诗歌语言共有的特点;隐喻对于人的思维和推理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手段。

诗歌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方式。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浓缩。《毛诗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指出:“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人们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必须用诗歌,因为它能表达最深入、最直接的感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强烈的感情往往导致诗人产生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想象 幻觉)。这一概念化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日常生活和体验的偏离。这种偏离会导致表达的冲动,而情绪激动时人们选择的语言手段必须服从这种特别的体验。而对诗歌的理解往往也需要进入诗人创作诗歌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去体验他诗歌创作时的概念化过程和情感体验。

例如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诗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为了传达一种感受,诗人脑海中形成了梦幻式的现实与理想结合的概念化过程,并将此化成了相应的语言表达,读者随着文字的指引,进入诗人所描绘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样也体会到了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这一概念化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表达。语言的每一个层面都可以作为诗人进行雕琢的原材料,以表达相应的情感,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诗的语言往往是偏离了日常语言的,在语音、词汇方面都表现突出。

通过语音可以表达特殊的情感体验。人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时,会情不自禁地诉诸于声音。诗歌的韵律是诗意表达的自然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表达,成为了诗意的符号和象征,甚至成了一种作诗者必须遵守的程式。诗人凭借语言的声调、音韵、节奏来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他们在构词选句时,注重挖掘语言内在的音乐美的基因,注重语句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快慢,使之读着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给人以韵律美、句式美、风格美的美感享受。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诗歌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诗人以凝练晓畅的语言,韵律和谐的音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跳跃多变的句式以及错落有致的诗行,抒发着内心的感慨与哀伤。

诗歌意义的表达,除了语音,主要还是靠词汇。选择不同的词汇,诗的意境会截然不同。在诗歌创作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三年得两字,一吟泪双流”,用词的讲究和用心非同寻常。

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从女性角度入手,描写织女的机织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零如雨。最可感慨的是: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迢迢”“皎皎”“清且浅”“盈盈”“脉脉”这些词把整个诗歌的气氛烘托了出来,触发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感同身受,创造出一种悲伤无奈的意境。我们可以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来解释诗歌中的这种触发作用。框架理论认为,每一个词都与相关的词构成一个网络,一个词的理解依赖该词在这一网络中与其他词的关系。“迢迢”和“远离”,“盈盈”和“娇柔”,“脉脉”和“含情”,“清且浅”和“遗憾”等概念相关。仔细体会,诗中用到了隐喻,把属于一类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类事物上,触发了不同的情景,激活了相关的认知框架,给人一种新奇和意外的感觉。

诗人为了追求新奇,获得触发的作用,有时会刻意回避可以直接表达的词语,不用抽象的直白的语言表达情感,而是要借助意象隐喻来表达。一方面表达情感体验中不同的意象的感受,一方面通过隐喻激起读者大脑中的意象空间,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如我们提到的古典爱情诗,很少有直白的描述,而是用一种饱含深情的意象,作委婉的表达。例如:宋人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水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水意象因水的不同作用,也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

再看在其他的爱情诗中所用到的不同的意象。古代文人墨客为表达相思之苦,留下了许多声情并茂、动人心魄的诗词名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李煜《拟破浣溪沙》)

这两首词,都是以思妇为题材,但表达了不同的心境,也传达出不同的韵味。《长相思》是晚来依楼,曲折的水流把绵长的愁思延成缠绵的情韵,月光又映衬出相思女子的哀怨忧伤,虽着眼于“愁”、“恨”、“思”,写的却是“爱”,言简意丰,词浅味深。《浣溪沙》则深夜“倚楼”,把边塞细雨、凄清的笙乐和“倚楼”人的泪珠交融起来,充满了感伤和哀怨,因无人倾诉,无人会意,只好“倚栏干”,结尾这三字有“说不尽之意”,把人物的凄苦、孤独、盼望与忧怨都包容进去了。

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在许多写离别伤怀的词里更有不少“倚楼”的描写。如《八声苦州》:“想佳人……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都写得痴情回荡,又缠绵悱恻,着实动人。也许因为太多词人的渲染,写“闲情”、“春愁”;“思妇”、“离人”,总要凭栏倚楼,连虚怀若谷的政治家寇准,闲来弄笔,居然也变得儿女心肠,柔情似水了。

在许多爱情诗中,燕子也成为了抒情的意象。它们往往雌雄颉颃,飞则相随,所以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

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并不是仅仅描绘生活,而是探索生活,当诗人在脑海中搜索美词佳句,用它们构成声色意象时,人生最初的经验便转化成新的成果——诗歌。”所以诗人之伟大在于用诗句展示新世界提供新视角,并引领我们在惯常中体验新知。

诗歌中的意象主要依赖隐喻,隐喻的双重意象性(源域与目标域两个不同的意象)提供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和丰富联想的空间。诗歌中意象的组合和选择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落花、流水、杨柳、红豆、燕子等都成为了诗人寄予感情的客观物象,它们传达的是一种主观情绪的流动。

意象在诗歌中是没有外在相似之处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多重意义的深度的内在联系,这类意象用的就是一种隐喻的表现手法。这种隐喻的手法与西方的象征主义诗歌及意象诗的表现技法都有相通之处,比如波特莱尔的“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息息相通、互相感应契合,诗人可以用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的观点以及兰波的“赋予抽象观念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的观点,都强调深度的,多重意义的暗示。这种象与意构成的就是一种隐喻。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表达形式,更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机制。目前在国内,对诗歌隐喻的认识多数还停留在修辞或审美分析层面上。这里借施叶丽的一段话来总结隐喻(《隐喻早期诗歌中的运用》):“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砌块,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可以说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用隐喻进行思考的,并把普通的事物转变成象征性的财富。诗人常常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和单调,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诗人用隐喻使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图像化,即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使诗歌变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含义,使读者透过外在的表象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从而获得更深层的意义。诗人往往通过A就是B这种隐喻模式给人以惊奇,引起读者关注,促使读者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的各种情感,或怒或喜。正是因为隐喻的运用,一首诗才显得意义深刻,充满魅力和趣味。”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2]路翩翩.论诗歌隐喻的认知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3]沈兆文.隐喻在诗歌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5期.[4]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2期.[5]赵艳芳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6]肖清玲.概念隐喻的解释和构建功能[D].武汉理工大学 2006.[7]黄凡凡.隐喻认知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D].武汉理工大学 2010.[8]索燕华 纪秀生.传播语言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9]束定芳

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杜甫诗歌赏析及翻译 篇5

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得非玄圃裂,无乃萧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处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背景:

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刘少府即刘单,当时任奉先县尉,少府是唐时对县尉的尊称,山水障即画着山水的屏障。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翻译: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赏析:

这首七古长篇,分三个段落。

起结各四句自成两段,中间二十八句为一大段。而此大段中,又按六、八、六、八句数分四层加以叙写。一起四句,写刘单画毕《赤县图》后,又画山水屏障,扣题入笔。前二句用突兀之笔,以“不合”、“怪底”渲染刘单山水屏障作势奇异,真幻难辨。南宋杨万里评论说:“诗有惊人句,如《山水障》云:‘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是也。”(《仇注杜诗》引)。接下来二句以平叙交代原因,而其中“沧洲趣”三字又为后文埋下伏笔。第二大段前六句,作者以同时代的画家祁岳、郑虔和隋代的杨契丹衬托刘单画技。

接下来“得非玄圃裂”以下八句,没有立即实写画中情景,而是结合观感,展开想象,盛赞刘单山水神奇不凡。在写法上,整个八句都是虚写而非实录。其中客观自然的联想和奇幻景物的假设错杂而下,时而潇湘、天姥、蒲城,时而玄圃、鬼神、真宰。玄圃、潇湘,都取远景,述刘单山水迹侔仙界;风雨、蒲城,都取近景,赞刘单山水巧夺化工。而此层之首,又以“得非”、“无乃”喝起;其间又云:“悄然坐我天姥下”,天姥是杜甫旧游之地,在这里与第一段所说“沧洲趣”相照应;“真宰上诉天应泣”,是化用仓颉作字、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元气淋漓障犹湿”一句,形容笔墨之饱满酣畅。王右仲评说:“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诗中有画,信然。”(《仇注杜诗》引)清方薰山《山静居画论》则云:“杜老云‘元气淋漓障犹湿’,是即气韵生动。”这一层想象丰富大胆,用笔错综奇幻,章法顿挫跌宕。自“野亭”以下六句又是一层,由虚返实,摹写山水障中景物,亭花、岸岛,属山;渔舟、沧溟,属水,山水相映成趣。中间“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两句,用娥皇、女英二妃泣舜,湘竹皆斑的典故,实写中有虚景,笔意总欲不凡。

自“刘侯”以下八句,在具体描写画中情景之后,再赞刘单技艺超卓,与本段第一层相呼应。写画至此已可作结,但作者并未止笔,而是宕开一笔,再度由实返虚,“若耶溪”以下四句,是全诗的最后一段,作者在写足题面后进一步生发,表达自己由刘单山水屏障而产生的隐遁江湖之志。这样写,即使全诗意余言外,又回应了前面的“沧洲趣”,首尾完整。

而在章法,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论这首诗说“起手用突兀之笔,中段用翻腾之笔,收处用逸宕之笔。突兀则气势壮,翻腾则波浪阔,逸宕则神韵远”。全诗或虚或实,波澜层出,生动传神,笔力饱满,脉络分明,实为我国古代题画诗中的珍品。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后世评价:

1,从题画诗这一体来看,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尽管在杜甫之前偶有题画之作,但题画诗成为一体,成就高而影响远,则确实始于杜甫。在文人画兴盛、因而题画诗也随之兴盛的宋代,诗论家就给杜甫的题画诗以崇高的评价,认为“画山水诗,少陵数首后无人可继者”(《许彦周诗话》)。

2,王右仲评这首《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说:“画有六法,气韵生动第一,骨法用笔次之。杜以画法为诗法。通篇字字跳跃,天机盎然,此其气韵也。如‘堂上不合生枫树’突然而起,已而忽入满城风雨,已而忽入两儿挥洒,飞腾顿挫,不知所自来,此其骨法也。”(《仇注杜诗》引)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安定城楼的诗歌翻译赏析 篇6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前言】

《安定城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注释】

⑴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的治所。

⑵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谢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⑶枝外:一作“枝上”。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见。

【翻译】

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常向往老年自在地归隐江湖,要想在扭转乾坤后逍遥扁舟。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

【赏析】

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有“美女湫”广袤数里(见《太平广记》),汀洲殆指其地。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这是第一层。

五、六句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在这里,这个“永”字下得很好,这个字,有力地表达作者毕生的抱负。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从诗的表达形式着眼,锤字坚实,结响凝固,工力固颇近社诗;而更为关键的,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这与杜甫的胸襟怀抱,极为相似,因为王安石也从这两句诗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击节称赏。这是第二层。

七、八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鶵(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庄子自比)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鹞鹰,比惠施)的腐鼠(比相位)当美味而希羡!(见《庄子·秋水》)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据近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作者应博学宏词试被摈,是由于牛党的打击,诚如是,这时句诗乃是有的放矢的。这是第三层。

英语隐喻修辞的翻译技巧 篇7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广泛运用于各种英文报刊杂志的文章当中, 在各类英语教材及试题中也屡见不鲜。然而, 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上有一种想法:只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 英语就算学好了, 对隐喻等修辞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进而影响了对文章内容的消化理解。隐喻不像明喻那样运用as (如) 、like (像) 、seem (似乎) 等比喻词, 这往往使得学生没有想到作者是在比喻, 这是一难。另外, 隐喻的含义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教育程度, 不同的理解能力以及不同生活经验都可能造成意义上的偏差, 此为二难。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忽略一些本为英语的隐喻。文化背景及生活经验等诸多差异固然对英文隐喻修辞的理解有影响, 但随着资讯手段的便捷, 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 文化差异有望日渐趋微, 重要的还是方法问题。本文就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进行一些探讨。

一、隐喻辨析

(一) 隐喻有本体 (tenor) 和喻体 (vehicle) , 有些句子的隐喻属判断暗喻,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like或as这类词连用, 其句子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隐喻体可以在句中作主语、谓语、表语、定语、同位语、宾语或状语。

例如:1.Chairman Mao is like the Sun.2.John Smith has a heart of stone.例1的chairman Mao是本体, the Sun是喻体, 把人比作太阳。例2中heart是本体, stone是喻体, 本喻体同时出现。

(二) 隐喻有同位型、修饰型、并列型、移用型等形式

1. 同位语:主体和喻体在结构上是一种同位关系。She was a lady born, a jewel, though probadly.She could do no more than just read write! (尽管她不太懂文墨, 她是个贵妇人。) 句中的a jewel作a lady born的同位语, 此句为“同位型”。2.修饰型:此型中, 主体和喻体系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Be careful of that thief he is a slippery customer. (当心那个小偷, 他是一个狡猾的顾客。) 此句为“修饰型”的隐喻。3.并列型:主体和喻体各自成句, 通常前句为主体, 后句为喻体。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one of the greatest virtue is to grasp”now”.此句为“并列型”隐喻。 (手中一只鸟胜过人间的两只鸟, 最好的美德是把握“现在”。) 4.移用型:主体出现, 但喻体不直接出现, 而是以适用于喻体的词充当喻体的隐喻, 称为“移用型”。此型中适用于喻体的词通常为动词 (或动词短语)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把读书比作“eating吃饭”, 但喻体未出现, 而移“eating”的各种“吃法”来充当:taste, swallow, chew, digest。

二、翻译技巧

隐喻可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动作原有的含义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动作, 借以提高语言的表达力。

(一) 直译法与明喻 (simile) 通常使用like, as等比喻词相比, 隐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使用喻词, 因此其主体和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紧密, 以至于在形式上成了相合的关系。当英语中有些表达法与对应的汉语表达法的隐喻意义基本一致时, 我们在翻译中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 做到形神皆似。

举例如下:

1. Tom is a donkey.汤姆简直是头驴。 (隐喻:汤姆是一个像驴一般的人, 指愚蠢的人。) 2.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 (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 很贴切。) 3.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这句俗语, 时间就像金钱一样, 为隐喻。)

(二) 意译法在许多情况下, 因为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 大量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 以至对于某些英语当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隐喻手法, 需要采取意译的办法, 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例如:

1.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his nature.他的本性及残暴又狡猾。 (老虎在英语文化中是凶残的象征, 猿猴则是狡猾的代表) 2.We suggest that you break the ice by some words of less weight.此句中, “break the ice”是英语里特有的, 而汉语里并没有这样的表达, 此处应译为“打破或缓解僵局”。

(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很多隐喻的意思, 像汉语一样一词多意, 因而在翻译处理时, 英与汉的衔接要吻合、恰到好处。以knock一词为例:

1. 敲掉;打掉

He knocked the nail out.他把钉子敲了出来。

2. 使昏迷

The drug knocked him out.麻醉药使他昏迷了。

3. 击倒

Joe knocked his opponent out in the first round of the contest.乔在比赛第一回合中就把对方击倒了。

4. 淘汰

He has now knocked out most of the other competitors.现在他已击败了大多数的其他竞赛者。

5. 使不能使用;毁坏

The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were knocked out by the storm.风暴使电话通讯中断了。

6. 粗略地[匆匆地]创作[完成]

He knocked out five letters in two hours last night.

昨晚, 他只花了两小时就写了五封信。

7. 使震惊

The news of the tragedy really knocked us out.

关于这一惨案的消息确实使我们感到震惊。

8. 引起共鸣

That book really knocks me out.

那本书确实引起了我的共鸣。

论隐喻翻译的文化视角 篇8

关键词:隐喻翻译 文化视角 异化与归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32-02

一、什么是隐喻

作为比喻的类型之一,隐喻,又称“暗喻",“隐比"。 与明喻相比,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 关 系更加密切,构成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相合(be)关系。相应地在英语中,metaphor一 词来自希腊语, 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 - phor 或pherein 表达carry, 所以metaphor原 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 一种转换。关于隐喻,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①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 所以隐喻通常涉及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隐喻与隐喻翻译研究

隐喻研究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进入了一个多学科研究时期, 包括从认知心理 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到了70年代后期, 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 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其中以Lakoff & Johnson的研究最具代表性。②在隐喻的翻译方面,Peter Newmark 在他的Approaches toTransl ation③辟出专章进行了讨论。纽马克把隐喻分为五种类型,即:消亡隐喻(dea d )、过失隐喻(clichés)、常用隐喻(stock)、时兴隐喻(recent)和独创隐喻(original), 同时他还提出了隐喻翻译具体的其中方法:(1)在目的语中再现同一喻体;(2)用目的语 中的标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3)用明喻翻译隐喻;(4)以明喻加注释的方法翻译隐 喻;(5)把隐喻转换成意义;(6)删略法;(7)再现源语隐喻加释义。

国内隐喻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较早的一部专著是束定芳1991年出版的《隐喻学研究》 ,2004年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的出版则开辟了隐喻学研究的新路,在外语界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在隐喻翻译上也有很多论文见于各类外语类及其它研究期刊。值得一提的是范家才在他的《英语修辞赏析》中把隐喻分为了认同结构和折射结构。④由于该书的性质 ,没有进一步对翻译方法的探讨,但书中举出了很多好的翻译实例,颇值得研究隐喻翻译的 人参考。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关于隐喻的翻译论者提出了不少具体的 方法。比如,刘立⑤在罗列了纽马克的方法以后,提出了直译法、替代法和 意译法 三种方法。也有不少论者从文化角度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具体方法,肖家燕,王小潞⑥在 《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一文中,提出了隐喻翻译不应以求同为目的,而应以 文化和心理两方面的适切性为目标。

综合各种资料,笔者发现隐喻翻译在经历了语义研究、语用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以后 ,正 在迈向文化研究的方向,本文将以英汉语言为例,从文化视角审视隐喻翻译的一些方法和问 题。

三、隐喻翻译的技巧与文化视角

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隐喻的翻译研究同样应与语言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英语和汉语的隐喻在文本 中 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诗歌,散文,小说中出现的频率尤其高;由于隐喻在格式上变化多样, 且类比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未用比喻词相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缺不齐或相互换位的现象, 使隐喻的翻译在传达原文比喻和意象的意义、思想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等方面产生困难。

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既有共性(universality),也有差异性(disparity),而用文化 视角 审视隐喻翻译的译者更多关注的是其差异性,因为有共性的隐喻通可以直接从一种语言移植 到另一种语言中。对于存在跨文化差异的隐喻来讲,译者则必须搞清楚这些隐喻在两种文化 和语言中的变异和变异的原因。比如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说的“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这句话中“纸老虎”,这个隐喻刚开始的时候被译成了scarecrow,这里就显示了文化差异 对隐喻理解的影响。后来在毛泽东的坚持下,这个词被译成了paper tiger,而且现在成了 英语词汇的一部分。这里也反映出文化因素对隐喻理解和翻译影响的复杂性。对于有差异的 隐喻的翻译,历来都牵涉到翻译的一对基本范畴,那就是“归化”和“异化”的问题,而所 有具体的技巧其实又都可以归到这两个对立的范畴中来。

(一)异化的策略

异化的策略主要是为了保留原文的意象,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

1.复制或者说照搬源语的隐喻意象。

(a) The pen is to a writer what the gun is to a fighter.

作者的笔犹如战士的枪。

(b) If you have built castles in the air, your work need not be lost. There is w here they should be. Now put foundations under them.

如果你已经建好了空中楼阁,你的活也不会白干。就让它先留在那儿,现在就来打地 基吧。

(c)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有趣的是,说英语的人似乎认为这句话是从汉语来的。笔者在网上看到“there are alwaysear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这句话后面被标记为 a Chinese proverb。

(d)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这种方法不是用解释,因为源语的隐喻意象是可以被译语的读者直接理解的。这也反映了人 类语言和文化的共性,也构成了翻译的理解基础。人类的语言具有基本的共性结构,这是其 区别于任何动物语言的基本特征。而人类的文化在基本面上和长期的交往中也有着诸多共性 。当然,我们把这种移植放在异化中,也说明了我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潜在担心。以最后一句 为例,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这句话经常被用来指英美之间的亲密的外交关系,而 这一点就不是汉语读者都了解的。我们对“血浓于水”的使用多限于对家族血亲的范围中。

2.字面翻译加解释或寓意。

(a) 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

看布裁衣——量入为出

(b) The enemy's Achilles heel was his harbor defenses.

敌军的阿基里斯脚踵——唯一致命的弱点,是其海港防御。

这种方法明显反映了文化差异对隐喻翻译的要求,在一些场合如果不加以解释的话,原文的 隐喻就无法得到译入语读者的理解,特别是一般受众的理解。当然,对于那些熟知双语或其 文化的人,这种解释有时显得没有必要。不管怎样,这样的一种关怀造成的累赘还是可以得 到读者谅解的。

(二)归化的策略

当译者更多考虑源语的现有规范的前提下,归化的策略往往成了隐喻翻译的主要手段,这样 就涉及到对隐喻的大变动,直至舍弃整个源语的隐喻,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方法。

1.用现有的意象代替源语的隐喻意象。

(a) 宁为鸡头,勿为牛后。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b) We don't feel like we've done anything wrong. We've tried to be above boa rd the whole time.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我们一直都是光明正大的。

2.字面翻译加脚注。

(a) worth one's salt称职, 有能力

脚注:据说在久远的年代,付给工人的工资是盐,而不是钱,故云。

(b) rule the roost(or roast)称雄, 当家

脚注:鸡棚里的公鸡,哪里栖息。 哪只母鸡可以接近它,都是由公鸡作决定的,故云 。

(c) sow one's wild oats 浪费青春

脚注:野燕麦是不能食用的,所以播种野燕麦是愚蠢的。

在很多译著中,包含隐喻的文化词汇往往是书中脚注和尾注的主要对象。这样做可以保 持译文阅读的顺畅,同时又可以了解原文的准确含义。缺点是有时会造成译语不必要的明晰 化倾向。

3.删除隐喻意象,仅保留其意义。

(a) Wall Street is a dog-eat-dog place.

华尔街是个残酷的地方。

(b)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办事公道。

(c)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人皆有短处。

(d) 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the good.

要求过高,反难成功。

这种方法一般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隐喻的使用往往都是原文作者精心选择,省略 这些意象无疑会损害译文的形象性。这里也牵涉到信和顺的问题,因为删除隐喻意象主要是 为了译文的顺,而这样做即使没有损害到译文的信的话,至少已经向读者传达原文的生动形 象了。所以鲁迅当年提倡翻译要宁信而勿顺,这也是与他的关于拿来主义的观点相一致的。

四、结语

语言是自我的表达, 也是文化的反映。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 任何语言 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 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 习惯, 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所以, 语言 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映像。英汉语言也不例外。

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里的隐喻更是不可避免地带有本社会的文化烙印。作为译者应对隐喻所 涉及的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状况和他们对某一文化现象或意境的认 识水平进行评估。如果译文读者对该现象不熟悉, 译者可以考虑用译文读者熟悉的现象或意 境替换原文的现象、意境或者省去原文的形象, 代之以该表达式的含义。如果译者认为译文 读者熟悉该形象, 或者至少可以通过译作提供的语境理解该形象, 那么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手 段保留该形象或意境。

在汉英隐喻互译中, 有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以弥补直译难达意, 意译难传神的 不足。在隐喻翻译过程中, 译者需要认真吃透原文, 正确把握民族文化信息的传递, 根据不 同的语境进行恰当处理。因此, 不同的文化视点, 往往会有不同的译文。

参考文献:

1.Guralnik, David.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Cleveland: William Colli ns Publishers, Inc.

2.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Press, 1987.

3.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范家才. 英语修辞赏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5.刘立. 隐喻及其翻译.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6.肖家燕,王小潞.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5)

(作者单位:无锡市体育运动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

上一篇:会计专业面试常见问题下一篇:2024年文体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