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精选9篇)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篇1

一、网络游戏占据学生心理日趋明显

笔者作为一名美术教育教学专业的研究生,就曾在广西南宁市的几所小学进行实习考察中发现,网络游戏以其自身所独具的娱乐性与极佳的视觉感官体验吸引着广大小学生。网络游戏以其最独特的视觉形象在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学校实习期间,发现有三位同学,分别是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三位男生,总是在不厌其烦的利用课上、课件及其他可以自由时间进行绘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对象。其中四年级男生——K(化名),利用课下时间,不断的绘画一款名叫“我的世界”小游戏中的场景及主人公史蒂芬的形象。五年级男生——W(化名),喜欢不分课上课下时间,常常左手拎着直尺、右手握住中性笔,在自己的绘图本上不厌其烦的表现款式各异的汽车,多由自己设计款型及性能。六年级男生——Q(化名),喜欢战斗机,他有两大本速写本,上面均绘有关于宇宙、世界及相关的各类战斗机,时常谈论一些同龄学生看不懂,也很难交流清楚的相关主题内容。就笔者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而言,绘画表现游戏中的人物、场景、各种车型及其他绘画主题和造型特性的,有打斗、暴力倾向,通常不被美术教师及其家长看好。

二、游戏与艺术是相通的

(一)行走在自由的国度

从美术起源来看,游戏说是主观精神论的代表性观点之一。德国古典美学大师康德认为:自由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在这一点上他认为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康德看到了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成为促使艺术达到巅峰境界的主导要素。网络游戏属于游戏种类中较为重要且极具时代代表性的游戏之一,在当今网络讯息快速发展交流的空间中,除了自由权利外,网络游戏更多作为一种话语交往空间,解除了现实的禁锢,呈现了一个开放的领域,使得喜爱网络游戏的人得以在游戏中获得想象的统一。而这一独特性恰好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彩纷呈的视觉效果呈现使得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得到不同纬度的提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生以3—6年级学生的美术作品观察中发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激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识,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中,网络游戏中的视觉形象对少儿审美经验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二)登上美术与游戏的桥梁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门类之一,更注重对学生思想感悟的启迪与灵性的引导,它是一种体验式的升华,而教育要达到培养的学生素养是不能仅仅通过外在力量的控制来实现的,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于学生自身内在动力的激发,这一驱动力例如兴趣、爱好等。基于这一桥梁的契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以游戏的方式或将游戏带入美术教学活动,不失为一条妙计。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两种美术游戏:其一是自创游戏,即学生按照自身喜爱与需要而开展的充分表现自我的创造性游戏,简称自创游戏;其二是师定游戏,即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组织安排一定的教学游戏,简称师定游戏。实现美术教育素质化的手段之一便是鼓励美术游戏,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那么,如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美术教学与美术游戏的有机渗透则是我们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而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基于对美术游戏教育化和美术教育游戏化的基本认识上。美术游戏的教育化,其实是将游戏进行更好的运用来提高对教育的服务功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教育目标为蓝本,以教学内容和目标来分类组织游戏,通过对游戏的引导来迎合美术教育的方向。在美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将游戏的趣味性简单套入美术教育活动中,又常常将教育的严肃性过度带入游戏。因此,美术教育和游戏的融合,更多侧重的是在同一个目标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的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和谐互惠的关系。游戏可以设定在课前的导入环节,从而进一步的为升华具体知识做好铺垫,从中抽象出道理来。教学情境中的学习与游戏伴随着经验的丰富与积累而更自然与完美。此外,游戏也可以是教学后的互动活动,通过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与技能从而在游戏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与创新,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与创造来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很好的把握度,既要教学目标明确,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与游戏性的发挥,将游戏的自主性、创新性与想象性留给学生。

三、要加强小学生对网路游戏的审美教育

(一)虚拟空间拓美术思维脑洞

关于网络游戏中“虚拟”一词,弗洛伊德曾说:“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他按照使他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中的一切。”在孩子玩耍的游戏中,他们凭借自己大脑中的设计营造适合自己活动的世界。在网络游戏里,透过虚拟的世界,每个参与者都能打造自己,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满足的快感。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时,可注重给予学生一个虚拟的空间,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的设定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梦可做,有愿可许。

(二)穿越景象追人类美术创造

在网络游戏中时常出现不同维次空间的景象,如在模拟类、经营类、养成类的线性游戏中,可以用短短的几秒钟、几分钟来完成现实世界中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事件。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巧妙的与美术长河中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相结合。游戏中个体的生命成长过程与朝代变迁是瞬间的事,那么亦可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将瞬间的历史巅峰作品引入课堂,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场景再现,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好奇心,也可以从此点燃学生对艺术世界的兴奋点。

(三)叙事模拟引美术语言表达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篇2

目前在农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中小学生接触不到专业的美术教育, 他们接触到的大多只是应试教育。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 如果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仅仅是会考试的“机器”, 那么当他们走出学校成为社会当中一员的时候, 他们的身心健康很难得到全面发展。中小学美术课最大的目标应着重于启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达到创新的成效, 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 达到完美的高尚人格。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 远离假、恶、丑的侵袭, 并陶冶其道德情操, 培养其艺术气质。从而与儒家思想“成教化, 助人伦”的教育观念相辅相成, 这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作用。有不少农村学生, 由于缺乏美术基础, 使他们对人体艺术作品和淫秽画作的界限区分不清, 从而使其审美观得不到正确的提高。因此, 只有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人体艺术作品是为了再现人体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 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讴歌, 它是一种极为健康向上的, 具有极为高尚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德的教化;而淫秽画刊宣扬的却是以低级趣味、庸俗低下的方式诱导人们走向消极的道路, 更有甚者, 败坏社会风气, 于人于艺术品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 良好的美术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 农村中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缺乏热情以及美术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方面

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 许多学校重视智育轻视美育, 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科之分, 再加上升学率的影响, 使得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 没能引起学校的重视。有些学校虽在课表上安排了美术课, 实际上却并不上课, 只是把它当成综合课使用。到了关键时刻, 如临近期中, 期末考试, 或是毕业冲刺阶段, 美术课就被主课占用。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 对这样的教育模式嗤之以鼻, 然而在升学率的压力下, 也由不得任何科任教师有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 农村的绝大部分学校, 严重缺少美术教师队伍,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 更有甚者, 安排非美术专业老师代课。很多中小学生连最基本的美术基础技能都没有, 绘画水平仍停留在小学一二年级水准, 美术教育特有的美育功能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2. 学生方面

一直以来, 农村美术教育倍受冷落。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完全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 美术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 减轻学生在日常繁重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压力。但是, 由于学生缺少美学基础教育, 不管老师怎样创设情境, 想法有多好, 整节课也收效甚微, 又怎能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呢?

3. 家长方面

多数农村学生家长意识不足, 对孩子的培养太过于急功近利,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未满五周岁便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这无异于揠苗助长, 严重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扼杀了他们的纯真本性。孩子脑子里除了考试还是考试, 连基本的美术知识都不了解, 更别说容得下创作思维了。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农村中小学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1. 转变观念, 明确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 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另外, 美术教育不光要完成大纲的任务, 还要完成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的竞争, 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现实意义, 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校教育必须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 消除“主”“副”科之分, 并且和普通课程一样不受到升学考试的压制, 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 解决好中小学美术教师紧缺的问题

一方面, 现有的美术教师应该派遣他们到专业美术院校再度通过培训、进修,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培养力度, 建设一支农村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队伍, 以填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空白。

3. 学校和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应重视学生的美术教育, 从儿童基本的学具做起, 这让学生学习美术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效。

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不应该再墨守成规地坚持传统, 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颁发已久, 为什么如今却还没有多大的成效呢?这个问题, 不得不引人深思,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 更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农村建设, 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关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 提高并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摘要:中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德、智、美、育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人性美及艺术美的审美趋向和审美能力;是激发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 在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研究, 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意识,情操,个性思想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斌.张静.美术教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戏剧学院出版社.2009.70

[3]杨恩泉.中国美术教育[M]2011.第二期.41

[4]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陈会利.浅谈农村基础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9年3期

[6]胡彦瑞.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2010

[7]王婕.中学教育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比重[J]魅力中国.2009年2期

[8]唐乙月.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10年4期

[9]段雪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5年5期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教育;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5

创造性教育是现阶段创新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小学美术属于美术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主要是为学生介绍一些美术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术,培养对美术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学习美术奠定基础,美术培养的是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注重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思维拓展,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出来,和创造性教育的发展理念相符,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十分必要。

1创造性教育概述

现代化社会中,创造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创造性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新型教育,这种创造性人才是现代社会急需的,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比较广泛,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主,对于美术而言,创造力就是生命力,缺乏创造力就很难创作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新作品。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认识世界,培养各方面能力的时期,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能够很好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以培养学生感性思维为主,创造性教育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突破点。

2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僵硬化严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美术教学中仍采取比较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注重自身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对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感觉和反映不够重视,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在这种模式下受到限制,想象力受到约束,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这是阻碍小学美术教学的最大障碍,教师将教条化的思想灌输到学生头南中去,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美术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艺术天赋的发掘和引导。

2.2教学重心偏移

创造性教育侧重的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所思所想,但是目前教师却将教学重心放在了物象上,教学计划完全围绕着物象制定,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小学美术学习的知识较浅,单纯的重视物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不到教学任务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想单纯,想象力丰富,对不同的物象有不同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的将课本上的内容或者教师自己的认识灌输给学生,会摧毁学生内心的想象,严重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创造性教育中非常严重的问题。

2.3课堂气氛沉闷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会更多,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教师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学生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等现象很频繁,一旦被老师发现还会影响老师的教学心情,不利于教学发展。

3开展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

3.1改变创造性教育方式

僵化的教学方式是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努力学习创造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找到适合学生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新方式。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故事教学的方式,小学生对于游戏和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将这些融入到教学中去,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做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美术知识,去认识和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同时教师为不同作品创造一些动听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作品中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故事营造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内心的情景画面,虽然对于小学生而言,将其呈现在纸上很难,但是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3.2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学习没事知识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对新事物好奇,渴望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内心情感,不要将课本和自己的认识强加在学生身上,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对一些美术作品发表意见,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要采取鼓励措施,对于一些新奇的想法更要予以肯定,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就会变得更加积极,有助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将工作重心从物象转移到学生内心情感上,关注学生所思所想,对症下药,时刻把握学生内心,将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来。

3.3营造一个激情的气氛

课堂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果,所以教师要把握课堂宝贵时间,营造一个良好的富有激情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进去,提升学生的课堂认同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在介绍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教师要根据作品和学生的想法给予适当的点评,以鼓励学生为主,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样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4总结

创造性教育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有着巨大积极意义,学生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实际考虑,认真贯彻研究创造性教学的理念,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出发,在教学中采取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握学生内心情感,对于学生的新奇想法要适当给予鼓励,把握住课堂时间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国伟.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2,02:141.

[2]白瑞. 关于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思考[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01:117-119.

小学美术课题研究计划 篇4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观、学生观。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力争能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二、阶段目标

1、准备阶段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工作目标: (1)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三、采取措施

(一)继续提高美术教师的认识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1、情境教学

2、合作分工,取长补短

(三)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造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证领导组成员:党建盛 杨凤根 安彦卿 李红霞 张玉艳 罗虹 邓荷娥

课题负责人:王冬梅 成员:王冬梅 严慧艳

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指导策略研究

制度保证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2)落实 “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管理意见”。(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等制度。

五、进度安排

(一)课题准备时期: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小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

(二)课题研究期

课题比较全面的展开研究,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遵照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比较规范的落实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研究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对研究方案进行凋整,总结阶段性成果。

(三)课题总结期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篇5

价值分析:

一、课题的提出

政策依据 国家“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方针”对开展体育工作均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新中国第一次提出教育方针是 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 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 年 3 月 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的如下要求:“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2007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二、研究报告 研究的措施

(一)、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学理论,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方针”中关于体育工作的政策法律规定,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实验教师对体育工作和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目标和相关的具体要求。

2、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中有关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相关理论,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认真学习了《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论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影响体育习惯形成的因素探析》、

《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等理论。

3、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主要学习了《学校教育科研》(柳斌主编),研究方案的撰写要求、实验对象的个案撰写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的策略等科研理论和方法。4、加强培训工作,对实验教师定期进行体育观念和体育知识培训,先后两次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内江市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培训和体育优质课比赛。还多次对体育委员和骨干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组织能力进行专题培训。5、向教育专家咨询课题研究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明确了课题研究如何展开,研究人员的各自分工和职责任务,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如何根据实际调整研究计划和实施策略等具体问题。

通过学习和咨询,使课题组成员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做到实施之前就心中有数,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和宏扬体育精神,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1、结合社会实际、教师实际、教育发展实际及学校体育活动实际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系列讲座:体育课题简介、体育现状简介、体育知识技能培训活动等,提高师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2、加强体育舆论宣传,举办体育黑板报专刊、体育知识手抄报比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览等 3、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我们主要组织了三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观看:一种是观看校内外学生间进行的体育比赛,如校动会、镇运会、县运会、市运会的各种比赛;二是校内外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友好单位之间的友谊赛、练习赛、和正式比赛;三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台直播、录播的各种体育比赛。感受体育

比赛的精彩刺激,欣赏运动之美、力量之美,在力与美的熏陶中激发体育锻炼的激情与冲动。

4、大力表彰体育锻炼先进个人。一是对每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队和运动员在师生大会上进行大力表彰;二是在校园公示栏上张贴喜报大力表彰;三是评选校园“体育之星”,并在校园网站和“明日之星”栏上登出来,向社会大力宣传;四是为体尖队员所在班级加业绩分,并为班科教师发奖金。以此来大力宏扬体育精神。

通过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和宏扬体育精神,使我校体育锻炼的氛围空前浓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也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创设了很好情景。

(三)、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为实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校树立品牌意识,站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高度重视艺体工作,确立“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艺体工作为两个翅膀,带动学校素质教育的腾飞。近年来,进一步加大经费的投入,为体育工作共投资八万多元资金,一是用于加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二是投入大量经费保证体育活动的活动经费;三是投入资金用于教练员训练学生体育特长队的补助。

(四)、开展“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标志”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首先必须弄清其主要标志是什么。为此,课题组采用文献法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再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儿童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标志是:1、主观上有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愿望;2、每天能坚持体育锻炼 60 分钟以上;3、有一项及以上体育特长运动项目; 4、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

(五)、开展“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组在明确了“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标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研究“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态度、锻炼习惯、兴趣项目及负面因素。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然后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 1、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人才观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是统考科目,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以学为主,就是以统考科目的学习为主,因此,首先要充分保证统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如果有一点空余时间就稍微玩一会儿,但事实上多数时候就连起码的休息时间都被学习时间挤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五)、开展“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组在明确了“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标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研究“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态度、锻炼习惯、兴趣项目及负面因素。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然后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 1、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人才观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是统考科目,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以学为主,就是以统考科目的学习为主,因此,首先要充分保证统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如果有一点空余时间就稍微玩一会儿,但事实上多数时候就连起码的休息时间都被学习时间挤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缺少科学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多数家长走入误区,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睡好营养好就是健康,导致只顾饮食营养,忽视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营养过剩而体质差、运动机能差的孩子越来越多; 3、学生想锻炼,但体育场地、器材却严重缺乏; 4、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的指导,更缺乏有效的督促,以形成习惯。

根据得出的结论,我们研究采取了以下一些应对策略:

1、利用校会、家长会、校园内各种宣传栏向全体师生及社会家长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共同认识,转变大家的教育观念; 2、利用室内体育课学生介绍体育保健知识,纠正“只顾饮食营养,忽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同时,体育老师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体育锻炼比饮食营养更重要”的理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交流“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具体做法,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3、针对缺乏体育场地、器材的问题,体育组开展了“在小场地下、缺乏体育器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锻炼”的专题研究,指导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自制器材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原地跳绳、原地踢毽、原地俯卧伸、垫上运动、乒乓球、篮球赛、小场地往返跑、短距离接力赛、拔河赛、原地徒手操练习、队列广播操比赛、跳梯间练习、跑楼道等; 4、学校办学思路明确提出重视学生体育工作,并对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两操一课、体育特长队训练、体育活动的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项目的训练测试建档、体育传统项

目学校的建设、体育工作的指导督促考核等方面的管理,以严格的制度规定加以保证,确保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果分析 实践效果 1、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1)、从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愿望看,我们统计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项目中的“学生体育锻炼出勤率”,数据显示:全校 98%的学生,实验班级有 99%的学生出满勤,主观上有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愿望;实验中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该课题实验积极投入,参与配合,而且变化较大。表现在: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参与,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从前,学生锻炼处于被动锻炼的状态较多,现在,学生对自主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自主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自主锻炼。

典型案例: 学校篮球队为了形成梯队,在一队(主要是六年级的队员)参加完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萌芽杯”的比赛,况且已临近小学毕业的情况下,学校决定解散一队,重点训练二队。可就在一队解散了两个星期后的一天,一个二队的队员气呼呼地跑来“告状”道:“李主任,他们一队的队员都解散了那么久了,还天天来打球,影响我们训练,请你去管一管吧!”。这一状告得让我又喜又忧,说忧吧,他们地干扰的确影响了二队的训练,可喜的是一队队员终于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这是多么不易啊!要知道,他们当中的好几个队员是我当初向家长和他们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劝来打球的。这一告还着实让我很为难,不知如何处理,只好淡化不了了之......(2)、多数学生每天能坚持体育锻炼 60 分钟以上; 通过 2007 年5 月对实验班级 204 名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校内体育课上是否坚持锻炼”答“是”的人有 204 人,占 100%;“校内课余锻炼是否每天坚持”答“是”的 204 人,占 100%;锻炼项目有乒乓、运动跑、篮球、足球、跳远、跳绳、羽毛球、跳高等。校内课余锻炼的“锻炼时间”30 分钟以下的有 32 人,约占 15.69%,“30__60 分钟”的有 149 人约占 73.4%,“60 分钟以上”的有 23 人,约占 11.27%.(3)、有一项及以上体育特长运动项目; 通过对实验班级学生长期稳固的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来看,回收的调查表中调查了 230个实验对象,100%的学生均有 2——3 项喜爱的并长期坚持锻炼的体育锻炼项目,在他们喜爱的项目中,90%的学生有 1——2 项的运动技能特别纯熟,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在各级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这说明了他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育特长。

(4)、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篇6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目前,虽然在信息网络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实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化集约程度及共享程度较低,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师资培训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充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督导管理评估运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表面上看,这是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还不高,待以时日可能会得以改观。但从问题的深层看,缺少基于实践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是目前这些困境的关键原因之一。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实践取向的研究策略,强调行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的结合,并以行动性研究为主。我们认为,这一研究设想将会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指导思想

1.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依据现代教育理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围绕教育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总结教育改革、凸显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特点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以教育部确立的《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为指南,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务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为原则,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实现区域化整体推进。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时效性为立足点,以课题研究入手,为各基层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建立教育科研课题和实施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基本方向和基本思路。

三、研究目标

1.认真落实教育部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出的要求,提高我省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教师信息素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整体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2.探讨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持和推动新课程改革,如何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成功经验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研究内容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侧重应用性与实证性研究。具体内容详见《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指南。

五、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行动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一方面,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本课题的行动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专家——教师合作方式。具体课题应该根据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综合选择适合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研究方法,并正确应用有关研究方法。

六、组织管理

(一)管理方式

本课题采用总课题负责制和子课题负责制。

总课题组负责制订总课题研究方案,把握总课题研究方向,负责审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并通过课题研究网站对子课题实施动态的、过程性的指导、评估、检查;组织专家组对子课题进行中期、结题的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交流、研讨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

子课题组负责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落实科研经费等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自觉组织课题评估和自查,接受总课题组的指导、管理和检查验收。

希望各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指导。

(二)申报程序

实验学校按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申请,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总课题组则根据需要和条件最后确定课题立项名单,下达课题研究任务书。

七、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1.课题的选题、论证、申报

课题申报单位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于2006年12月20日之前上报课题申请书,同时发电子申请表参加预审(E-mail发送至sunys1990@163.com)。

2.课题立项

总课题组将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电子材料进行评审、筛选,同时将评审意见反馈给申报单位。凡是符合立项条件的申报单位必须根据专家反馈意见修改课题实施方案,并递交正式书面申请表(加盖上级主管部门公章,一式三份)。总课题组审核后发布课题立项名单并下达课题研究任务书。

3.指导、组织课题组开题

总课题组指导子课题组通过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如新课程培训、科研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等)、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成果评比、召开科研课题专题报告会等活动,结合课题内容与课程改革的实际,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撰写完成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2月)

本课题自课题任务书下达之日算起,研究时间定为2年。

1.总课题组督促、指导子课题组按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按照总课题组要求制作课题研究网页,总课题组将通过专题课题研究网站进行管理。

2.总课题组指导子课题组采取自评和他评结合的方式,对课题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评选一批优秀研究成果。

3.总课题组指导子课题组进行课题中期阶段性总结并撰写中期研究报告,组织召开课

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推广中期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

1.总课题组指导子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子课题组应向总课题组提交能反映完整的课题实施过程的详细资料,如人员工作量表、课题研究计划、研究工作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课题实验报告及实验资料分析等文本和电子文档。

2.总课题组指导子课题组采取自评或他评结合的方式对课题进行自评,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工作并向总课题组提出结题申请。

3.总课题组将组织专家组对子课题进行终结性测评和验收。组织召开结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颁发课题结题证书。

八、预期主要成果

出版、发表一批科研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总结一批成功案例,研制、开发网络环境下的管理与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和主题网站等。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筹措

子课题组所需研究经费原则上由课题承担单位自筹解决,或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研究费用。总课题组负责解决重点培训、研讨、交流及重要的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活动所需经费并适当收取子课题管理的成本费用。

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篇7

1. 美术课就是画画课

在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的眼里美术课就是画画课。还有的美术老师也存在这种观念, 在评价学生美术成绩时画的好的评价就高, 画的不好的学生评价就低。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美术学科的教研活动, 不但让本学科老师知道美术课的作用, 更要让其他学科老师也对美术学科有所了解, 让其他老师与领导摒弃那种旧的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对待美术课评价上更是要多元化评价, 不能只用绘画技巧高低代替美术学科评价。

2. 美术教育就是为美术加试服务的

在很多学校, 对美术教育给予的重视集中在美术加试上, 美术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加试训练营, 课堂成了特长加试生的天地, 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集中在几个特长加试生身上。

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 利用相关制度约束学校的行为, 同时还要提高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要让学校领导明白教育是对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是以学们的成绩为标准, 摒弃教育功利主义思想, 着眼于学生未来,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美术课程的重视不够

1. 学校重视不够

在很长的时间里, 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 由于片面重视语数外, 将美术课视为负课, 可上可不, 长期以来美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 无种无收。所以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中, 农村学生获奖甚少。

2. 家长重视不够

长期受应试教教学模式的影响, 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外教学质量的评价。很多家长也是不重视美术课。

三、师资力量不足, 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1. 大部分学校没有美术专用教室

美术专用教室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供了好的环境,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都会知道, 有些美术设备如石膏像, 是易碎的, 而且有的石膏像也是比较大的不能轻易移动。如果有美术专用教室, 这样方便教师备课, 也方便学生学习。事实是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是没有美术专用教室的, 有很多学校都存在着上级下拔的美术器材都放在仓库中, 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更有的学校由于没有美术专用教室, 美术器材又易损坏, 在长期存放过程中遭到损坏不能使用。

2. 专业美术教师人才缺少

农村师资力量不足, 分配下来的美术师范生由于专业能力都比较强, 加之学校重视数、语、外的思想, 大部分美术师范生都担任着考试科目的教学工作。美术老师往往都是年龄比较偏大的或都是业务水平不太高的教师担任, 还有的学校美术课都由语、数老师兼任, 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美术课的水平普遍不是很高。

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薄弱是现实的, 在明确了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了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之后, 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任务就是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学科, 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还需要我们从教育意识上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改善, 最终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美育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好好开展。但从目前现状来看, 各学校,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美术应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

[2]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标准 (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 1997

[5]陈立权.如何切实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之探索.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2 (56)

小学美术教育课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工作,促使教师不断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和效率。在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存在更大的弊端,极大地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及时发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众多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小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设施设备不健全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导致学校的财政状况并不良好。因此,部分农村小学无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应有的美术学习设施。

其次,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仍然较低。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水平从整体上相对不足,导致美术教育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以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多数家长不愿意支持美术教育,致使学生也不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美术学习。

最后,农村学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不同,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同时,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农村小学一定的补助,要为其配备基本的美术教育设施和设备。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农村小学,逐步增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此基础上,农村小学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让家长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愿意支持学生进行美术学习。

另外,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也需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要认识到农村学生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农村小学加强美术调研工作,要针对农村学生较为特殊的审美观和基础,要以此为基础调节美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在增加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当前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与反思。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推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刘颖.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12).

小学教育的个案研究 篇9

一前言

二、自古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有着个人能力和行为的差异,是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老师和家长。年轻的老师经常是束手无策常求助于有经验的老教师来解决此类问题。有些不利于学生的因素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对一名小学生进行研究,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出学困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进行转化性引导教育。

【个案描述】

我有位学生名叫李小平,他是半年前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学生。他面貌俊俏像位女生,但性格一看就是个调皮的孩子。所以也是我们这个班问题较多的一位学生。上课几乎天天迟到,听课时不仅自己不听讲还影响周围其他学生的听讲,甚至下课欺负周围的同学,成绩更不理想。周围也没有要好的朋友和他一起玩.看谁不顺眼就会吆喝两句,推拉两把。作业也是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对待老师的教育批评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行我素。他好激动,易怒,说他两句就要发脾气。我认识到这个学生是班里一个比较难管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还带着一股盛气凌人的架势而且很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影响一部分学生形成不守纪律、冲动闹事、不服管教等恶劣习惯。【个案分析】 1.家庭背景

李小平的父母常年在国外,很少能在身边照顾他教育他。所以他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住。老人家只会在生活物质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却无法在学习和教育上给他更好的帮助。在家中他是独苗,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度宠爱和没有父母在身边合理的管教,久而久之,形成了李小平的怪异性格和特别的处事方法及散漫的学习态度。这一点也很让他们的家人比较头疼。2.学校背景

李小平在以前的学校就有作业拖拉、撒谎的习惯、课堂上好动、经常影响他人等诸多行为存在。但由于该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再加上当时老师对他的管教较严,所以当时该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都还算一般的调皮生范围。

半年前因各种原因要搬家,他听爷爷奶奶说他也要跟着转学。再加上当时他得班主任又外出培训,短期内无人在学校管教他。他在这种情况下,没人约束他,他的行为就又由他自己控制了。常故意顶撞各科老师,把老师对他的教育看作是故意找茬,把家长的教育视为嫌弃,把同学的帮助当成嘲讽,把破坏班级纪律当作了英雄行为,并以此为资本炫耀自己,以达到其矛盾心理的平衡,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三.【个案分析】

李小平是个长像俊俏,一点就通的孩子,他思维敏捷,有运动天赋,上体育课时还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赏。因此他能积极地参加学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并主动接近老师进行长时间的交流。但是他比较浮躁,责任心不强,无论做什么事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他做事比较细心,也有关心别人的时侯。他的这种细心与仔细让别的同学认为他比较像女孩子。他对此很是不喜欢,造成了他情绪极不稳定。加上学习习惯极差,成绩并不理想,但又害怕“面子”受损,所以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学习上失去的“面子”用行为上的特殊来“挽回”,成了学习和道德上的双生。他不光自己不遵守校纪班规,甚至还煽动其他同学违反纪律,给整个班级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1.教师对该生的评价及对其帮助情况

通过对各个任课老师进行口头交流和调查,大部分老师认为,李小平同学学习困难的原

因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基本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脾气古怪等,老师从内心对该生时而喜欢时而讨厌,来时对他的辅导和帮助一般化。而且在教师确定了他难已转化后,自觉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改变他,便放弃了该生。

2.同学们对该生的评价

通过对同班学生进行单独,个别的谈话。他们认为李小平学习不好的原因是:上课不专心、霸道、不听老师的教导、不做作业、总让老是生气而且同学们也很少在课堂下帮助他。但是他们同样也肯定了他热爱劳动、热爱班集体、讲究卫生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等。在全班同学中,喜欢该生仅占20%,绝大部分学生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意见或看法或怨言。

3.对该生的成因分析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生。

日本教育家北唯苍岩的研究表明: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欠缺,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老师的消极态度等

3.1智力因素

从智力因素看,李小平绝对不会低于一般水平。在与同学以及老师的交往中,他得表现力很大方,能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交谈时候反映很灵活。而且他很具备正常的学习能力,在他没有掌握好的知识中,我专门给他补习了一下,虽然刚开始还有一些情绪,但通过鼓励和由易到难的逐步讲解,到最后除了偏难一些还有困难,基础的知识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3.2非智力因素 在非智力因素上,首先该生严重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而且学习意志薄弱和勇气。另外,孩子年龄太小,学习自主性几乎为零,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学习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害怕困难,怕苦怕烦,而且不能从手把手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脱离出来。

3.3转困策略

转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地教育教学方式改变学困生思想意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差以及学习成绩差的现状,使其发展为合格的小学生。

结合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从转化原理和指导要求出发,我认为,要转化该学困生,必须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把情感融入到教育中,切实有效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从国际上讲,许多教育家、学者都比较注重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倡导的“产婆术”教学到罗马体良的慈父式教学;从捷克的夸美纽斯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的教学到美国的斯宾塞提出的第一条“快乐原则”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情感对学习的内在作用。

但是,我认为i,关于情感教育的理论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它的实践模式却仍然不多见。目前,国内情感教育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涉及教学中的“情感”问题。1993年底,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版了《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一部专著,该成果获国家教育部第二届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98年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等又编著出版了《心里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一书,其中第九章专门论述了“情感”问题。2002年卢家楣教授主编出版了《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比较系统的论证了情感教育的实践、理论、策略、应用等问题。

即便如此,卢家楣教授仅从情感教学的理论角度进行了论证和研究,但对于情感教育的

具体实践,即情感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生身上进行情感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国内外仍然少见。由于当时我与此班学生接触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而且是第一次当老师,没有太多的经验,因此我对李小平的转化只是根据该生的表现各个击破。

4.1改善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的课程,融洽的师生情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情感处于十分和谐的状态时,学习就会感受到上课是一种“欢乐”和“享受”,从而也乐于倾听老师的讲解。改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首先,最重要的是尊重和理解学困生。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责任心首先体现在老师的爱心,老师爱学术,这种爱心使他能贴近学生的心灵,你这种爱心使他有了一双慧眼,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短处。即使面对好学生也能及时发现他得不足,帮助他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即使面对后进生也能及时看到他得闪光点,鼓励他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在成功的大路上昂首前进。

孩子的心识脆弱的,他们渴望成年人关心、爱护、理解和信任。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一个小小举动,甚至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能给孩子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开始于学习跟不上,面对家长的呵斥,老师的冷漠,同学的戏谑而失去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因而“破罐子破摔了”。4.2引导该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明确前进的方向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人走独木桥,以走过独木桥为胜利。一开始独木桥离地面距离较近,大部分人都能胜利通过。但后来的几次走独木桥,随着独木桥离地面的高度越来越远,通过的可能心也越来越低。其实独木桥还是原来的那条,宽度并没有缩小,那为什么会导致以上两种不同结果的产生呢?独木桥不是他不能过,他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导致他通不过的原因是因为他得内心产生了畏惧心理。随着现在心理学得发展,人们对情感现象有了比较多得研究,了解情感的不少功能,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动力功能。让一组男女进行跑步比赛,其中一组给与感情上的鼓励,而另一组则给予感情上的挫折。结果鼓励组无论男女,成绩都获得提高,而挫折组无论男女,成绩均下降。

4.3消除该生的自卑感,树立信心

要帮助学困生消除自卑感,树立其信心,教师道德要有坚定地信念,必须相信他是可以学好的,在他树立了参与意识以后,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她感到“我能行”

4.4逐渐扭转该生的偏激性格

我曾经找到他原校班主任仔细翻阅了原班主任的班主任日记,他在该生进校后的几天就发现该生是个问题孩子。曾在一次班会上号召全体同学,无论长幼都来帮助李小平同学改掉毛病。他要求同学们谁都不能欺负他。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但是,无节制的滥用会制造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要转化他得偏激性格,还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正确引导不必不可少的。4.5.让学困生喜欢你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一般来说,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哪个老师的课程就容易出成绩。对于学困生,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除了在课外和学生多接触,一起玩耍、时常谈心以外,课堂的教学艺术也得下点功夫。

比如在教学语言上可以下功夫,运用适当的风趣、幽默、生动的语言教学教学,力争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在表扬学生用“你真是个小小孙悟空空”、“你像聪明的一休”等等;让学生改错时用“你来给病人治病”、“某某同学掉到陷阱里面去了,谁来救救他(她)”等等。其次,由于学困生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情感方面与优秀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堂上要经常挑选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优先给他们创造口答、板演等机会,以激起参与意识并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听课。对于有难度的题目,尽量做到慢讲、多讲,并且给他们适

当的机会,不留遗难到课后。

4.6 协调亲子关系,家、校密切合作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难以起到的奠基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起点儿基础,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但她不能代替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是人生启蒙的也是终生的学校,因此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还影响一个人的终生”。这段话十分精辟的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广泛的。但是现在不少家长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诱导,一味的注重孩子的身体状况与学习成绩。当营养品和高智力投资没能换来可以满足其虚荣心的“神童”、“尖子”等“硕果”时,他们则认为“丢脸”,对孩子冷眼相看。这种或许愿、或威胁、或责罚的教育方式严重践踏了孩子的自尊。

对待学困生,老师要给予宽容,家长也需要给予宽容。苏联医学博士多列茨基说过:“精神上的熏陶来自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成年人的全部生活。”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和主要手段。孩子的田地应当由爱、温存、体贴关怀和欢乐组成。四【个案辅导】 1.环境熏陶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被外在的环境因素所左右和影响,古时候就有“择邻而居择善而从”的故事,深刻表明了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所以我选择一个性格开朗而且行为品性学习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同学与其作同位。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这位好“同位”都会及时的帮助他,指出其错误帮助其修改。不久后,我发现李小平上课注意力集中了,作业也比以前做得认真了,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2.心理顺应法

他喜欢被别人认可和不喜欢同学们笑话他女性化,他喜欢被表扬,喜欢自我表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无助于他改正缺点,反而容易把他推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只要发现他有点滴的进步,我就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而且在班里我还常表扬他是勇敢的男子汉,帮助他重新树立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反之,对他的一些小错误,我从不当众批评,而是私下里找其谈心,帮助他明辨是非。至于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我也会毫不留情地严厉训斥。努力做到关心爱护、循循善诱、情理交融,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人格。

3.沟通交流法

通过和他私下的交流得知,他也是希望自己是个好学生,希望有很多的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他,他从来没有把这种想法告诉过其他人。通过窥探他得内心世界得知他是个想从内心深处改好的,还是个很善良的孩子。这样可见对解决他的策略会更容易的实现。

4.家长参与法

家庭的教育是先于学校的教育的,良好的家教对孩子有着重大及深远的意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家长的配合会给学校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和他的爷爷奶奶也交谈过几次,言语中可听出他的爸爸妈妈对他未来的发展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出国上初中高中等。我告诉他爷爷奶奶不管他父母多忙,希望他们能每天抽出点时间来给他打个电话沟通一下,关心一下,他父母的这种关心对他幼小的心灵是种天然养料,可以给他坚定地意念和信心,让他浮躁的心可以得到平衡。做为爷爷奶奶的他们也要注意和小孩的沟通,要关心他的学习。他地爷爷奶奶也是有知识文化的,所以他们也很积极地配合。

经过一段时间,他奶奶告诉我孩子现在能自觉写作业了,也愿意和她说说学校的见闻了,看到孩子的成长和改变她真的很高兴。

五.【个案辅导成效】

1、通过一个学期的真诚激励与帮助,李小平改掉了作业拖拉的顽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上进心增强。

2、课堂上不再故意捣乱,与任课教师的冲突几乎没有了,课上得也比较专心。

3、能和大部分同学和睦相处,不文明的言行减少。六.【思考与讨论】

1、这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对这类后进生要有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2、家长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更多的关心孩子的思想情感,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对于问题孩子,不能不闻不问,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尽可能地体验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3、各任课教师对特殊的学生态度要一致,不能为了自己课的安稳,做出一些毫无原则地让步,这只会助长这些孩子的嚣张气焰。

参考文献:

1.蔡笑岳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2007-10-1 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钱铭怡

《心理咨询与心理理疗》

(1994-05-1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3.屠荣生

《师生沟通的心理攻略》

(2002-01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4.贾晓波

《走出心理误区》

(2002-5

上一篇:母亲节赞美母爱励志唯美诗歌下一篇:冲刺期末 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