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共14篇)

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 篇1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丰富学生的想象。

【教学难点】

感悟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课前活动:

1.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今天来干嘛吗?谁先来介绍一下自己?你们想了解我吗?想一想,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2.同学们的想象太丰富了,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快乐的语文课堂吧!欲知谜底,且听课下揭晓。

一、引入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来,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那就请大家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一下同桌或老师。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词语)老师把课文中最难读的几个词语请了出来,看看谁能把它们读正确?

混沌 漆黑 抡起 猛劈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滋润万物的雨露

2.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会把《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读成哪一句话,也就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出示)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同学们很会读书,能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但是有人说,读书最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看看你能把这句话读成哪一个词语?(板书:创造) “创造”是这一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来,抬起手同老师一起写一写。会写了吗?光会写还不成,还得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创造”就是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盘古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三、学习盘古开天地,体会开天地的艰难、劳累。

1.讲故事的开头,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直接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句子。(出示)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2.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一句话。慢慢地睁开眼睛,谁来说说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吧!读完后想一想,你觉得盘古开天地容易吗?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板书:抡 劈)指导朗读。

4.天地终于分开了,盘古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顶 蹬)指导朗读。

四、学习盘古变万物,体会盘古无私的奉献精神。

1.请你用心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又能把这一个自然段读成哪一句话?如果又让你把这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你会读成什么词?(板书:巨大变化)

2.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一幅画,让我们一起去慢慢地感受盘古的巨大变化,把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读出来。指导一个变化一个变化的读。

3.老师配乐范读。

4.学生练读

5.男女生合作读。

6.本文的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个想象空间留给了大家,你们发现了吗?(省略号)让我们想象什么?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发挥想象,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交流想象。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能把它擦掉吗?为什么?

7.小结:从开天劈地到顶天立地,从顶天立地到化作万物,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创造的。(板书括号)此时此刻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盘古开天地,创造美丽宇宙的神奇故事已经深深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板书:美丽的宇宙)这诗话般的神话将永远激荡着我们;而盘古这种神圣的奉献精神将流传千古!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敬佩之情一起齐读这句话吧!来,再深情一点!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 篇2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 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 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感受神话的丰富想象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是一个创世纪神话, 想象丰富, 脉络清晰, 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围绕“创造”这个中心, 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 用斧头开天辟地, 然后头顶着天, 脚踩着地, 最后化作万物, 创造了美丽宇宙的神奇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培养想象力,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及评析]

一.“神话”导入, 整体感知

1、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课件显示神话故事图片, 激发兴趣, 进而引出课题《盘古开天地》, 板书课题。

3、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 用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课件显示生字新词, 引导读准读好。

5、引导学生用上“创造”一词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发现课文的中心句———最后一个自然段。

[点评]

《语文课程课标》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 发现文章的中心句, 对课文的中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三年级刚开始, 字词教学仍应在课堂上好好落实。教学时, 让学生积累词语, 学以致用, 巩固知识, 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二.“创造”会意, 直击重点

1、板书“创造”一词, 质疑:为什么“创”字是立刀旁?从而引出“盘古猛劈混沌一片”的描写。

2、课件显示相关语句, 指导朗读, 读好“抡起”、“猛劈”等词, 读出力度。相机板书:开天辟地。

3、课件显示“轻而清的东西, 缓缓上升, 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 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 引导发现反义词, 指导读出“轻”“重”的区别;引导发现近义词“缓缓”、“慢慢”, 感悟天地分开的漫长历程, 从而引导:“造”字的偏旁走之旁暗含历程漫长之意。

[点评]

俗语讲:“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创造”一词是文章中心句的中心词, 而两字的偏旁又与盘古开天地之巨斧和艰辛相契合, 故而由字生义, 顺势利导, 直击文章重点。

三.模仿动作, 入境感悟

1、课件显示第三自然段, 填空形式强调盘古之动作———头顶着天, 脚踩着地。从而引导学生全体起立模仿盘古之动作, 体验盘古之辛苦。

2、拓展延伸。教师引读:“一百年、一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过去了。”学生依次接读:“盘古依然头顶着天, 脚踩着地。”从而体悟到盘古的坚持不懈。

3、随机采访“盘古” (1、2、3) , 谈感受:“你感觉怎么样?如果你是盘古, 你心里怎么想?”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相机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把“顶天立地”这几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英雄盘古的插图边上。

[点评]

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体验总是针对于文本发生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 教师重点创设了让学生当盘古的情境, 体验盘古这位英雄顶天立地的辛苦和坚持, 学生随着教师语言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情节的起伏而起伏, 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 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 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也加深了神话与现实的联系。盘古那顶天立地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坎上, 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

四.想象拓展, 积累语言

1、教师深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闭目想象, 然后交流:“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师生接读, 感受语言之美。

3、课件显示盘古身体变化后的画面, 加深认识。

4、依据记忆填空, 积累语言。

5、抓住段尾“……”延伸:张开你想象的翅膀, 盘古的其他身体部位又变作了什么?充分交流后, 相机板书:化作万物。

[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盘古身上的其他部分还能变成什么?教师有效地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同学说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指山;有的说盘古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丝;还有的说盘古的牙齿变成了坚硬的岩石……这些想象是多么富有创造性, 多么富有人文性啊!这些想象是学生自己创造的, 并不是强加给他们的, 是他们对生活的积累, 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被激发了以后, 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情感在这里释放出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

五.心语传递, 升华情感

1、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 面对这样一位坚持不懈的盘古,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引导学生写一张心语卡, 班内交流。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读三遍, 依次重读“整个”“创造”“美丽”三个词, 读出对盘古的敬佩与赞扬。

[点评]

写一张“心语卡”既是一次小练笔, 更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情感抒发、一吐为快的机会。通过这种形式, 让学生把对盘古的感佩之情表达出来, 进而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熏染。结尾一段的三次朗读, 是为了进一步通过朗读抒发内心的情感, 也是为了追求教学中一波三折、一咏三叹的效果。

六.作业自助餐

1、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我要找其它的神话故事读一读。推荐书籍《中外神话传说》。

[点评]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空间, 也就给了孩子一份轻松与愉悦。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总评)

课美如画!这是教者课堂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驻足在他的课堂里, 那娓娓道来的神情、抑扬顿挫的语调、舒服悦耳的声音、激情机智的点拨、井然有序的组织会让你觉得———听课是一种莫大享受。

一.“授之以渔”, 领略“有效”, 感悟神话之美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的目的。教者用提纲挈领的方法, 先让孩子找出全文的中心句———“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紧接着把这句话又浓缩为一个词———创造。结合“创”的造字意义, 展开教学。所有的语言文字的学习都是塔的基座, 他们共同托起了“创造”这一目标。所以, 无论是开天辟地时“抡”的力量, 还是顶天立地时天地的形成, 乃至日月星辰、大地雨露变化的神奇, 都让我们感受到美的震撼!

二.品词析句, 落实“有效”, 体验神话之美

一堂语文课, 不管是讲究预设的美丽, 还是追求生成的精彩, 始终要牢记:语文姓“语”, 要让情感交流和语言训练水乳交融, 引领学生走进文字背后,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落实有效的语感训练。这节课教者就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使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更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混沌”一词, 由猜词意再到联系上下文理解, 由浅到深, 层层深入, 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词语的内涵。再如“抡”字, 通过做动作, 让学生既感受到了盘古的有力与神勇, 又准确理解了词意, 同时体会了作者遣词用句的精妙。又如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 缓缓上升, 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 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这段话中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 体验神话之美丽。

三.朗读指导, 创造“有效”, 升华神话之美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创造”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力。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喜欢听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

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西游记、八仙过海、大禹治水……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

4.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2)把生字和生词用横线划出来;(3)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括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气息 勇猛 缓慢 逐渐

祖宗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肌肤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读认读(这一环节只出示较难记的词加深记忆)

(3)书写指导:教师范写容易写错的字如:“降、液、滋” (“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4)课件出示: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a.自由练读,并在课文中画出来。

b.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三、整体感知,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自由读文,同桌交流:文章的哪句话概括了整个故事?(找到之后做上标记)

课件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创造)

2.研读第一自然段

师:盘古为什么要创造?你从哪里找到答案了?说说我们这个世界最初是怎么样的吗?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理解“混沌”,指导朗读( 板书:混沌一片)

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四、开天辟地,品读创造

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

1.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找描写盘古如何开天地的句子,做个记号。

2.小组反馈交流

出示: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板书: 开天辟地)

b.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形象?(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c.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体会近义词、反义词及句子特点,朗读指导)

3.齐读第三自然段

(1)师: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地间这神奇的变化!盘古真得是太神奇了,还有没有描写盘古神奇的语句呢?谁还说一说?

(2)生读相关的语句

生:“盘古怕他们……使劲蹬地”(说神奇之感)

师:谁来模仿一下盘古?(可让个别学生来做动作)

(3)师:你们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师:把这个成语写在一旁,教师板书在旁边。

(4)抓住“天每天升高……,地每天……”说神奇。

生说的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鼓励。

师:是呀!盘古这惊人的毅力,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他的神奇。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几十万年过去了、几千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4.研读第四自然段

(1)师:同学们,盘古累得倒下去了,随之天地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指读。

师:如果老师让你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你能吗?(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是一个词呢?(变化——身化万物)

(3)诗化朗读,感受盘古创造的世界之美。

①出示诗化课文,教师配乐朗读。

②学生自由练读,感受世界之美。

③指读,进行朗读指导。

④师:是呀,在这每一个词语的后面,都有着丰富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

(4)训练说话,感受神话魅力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a.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他的( ),变成了( )的( )。

b.师:请你们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提醒同学注意句子中的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只说成是什么变成了什么。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c. 小组合作、赞美无私

生1:他的心脏,变成了红红的苹果。

师:好奇特的想象啊!

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柔软苍翠的柳条。

生3: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座高山,盘古的舌头变成了一条条道路。

师:神奇的想象,生动的表达!

生4:他的牙齿,变成了天上闪闪发光钻石。

生5:他的鼻子变成了黑漆漆的大山洞。

生6: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

生7:盘古的耳朵变成了起伏的山峰……。

d.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生齐说:不行!

生:不能省略,因为很多我们还有没想到。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讲得完吗?

生齐说:讲不完。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本文的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教师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在盘古片动画片的引领下教师示范复述,然后让学生看着画面和板书,尝试自己复述。

六、激情说话、拓展升华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盘古开天地》的优秀教案 篇4

复习字词:做“步步登高果实累累”的游戏,巩固本课的字词。

解读课题: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课题,体会语言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默读,找出中心句。

2、找出关键词“创造”,引出下一环节。

(1)学习生字“创造”,学生书空。

(2)“创造”是什么意思呢——天和地原来也是没有的。这个从混沌到美丽,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创造。

(3)分析“创造”的字形。

“创”,立刀旁。创造需要刀斧来披荆斩棘!“造”,走之底。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

盘古究竟是怎样创造天地的?

(三)读中感悟、走进文本

1.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

(1)指导读“一片漆黑”“抡、猛劈”“一声巨响”等词语。

(4)找出反义词,体会其作用

(5)盘古开辟天地的过程是艰辛与漫长的,找出关键词。

(6)天地分开是多不容易的事呀!盘古这一劈多神奇呀!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开天辟地。

2.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顽强。

师:天地分开了,盘古也该休息了。是吗?他是怎么做的?

(1)找出关键句,读。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2)想不想当一当神话中这位了不起的盘古呀?学生动作体会。

(3)你们的动作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4)随机采访学生感受。

(5)我们这么快就累了,盘古可是撑着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书上说“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想想看,一年过去了,盘古是怎么做的?(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盘古的坚强和勇敢。)

3.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盘古改天换地的无私。

就这样,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的盘古还能创造神奇吗?请你赶紧读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提问:“顽强的盘古最终还是倒了下去,他怎么样了?”学生汇报。

(3)适时指导语言积累。

(4)师生合作朗读: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咱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四)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1)变换句式

(2)想象朗读

(五)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板书,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接着让在板书的带领下,尝试复述课文。

(六)、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这么美丽的神话,神话中的盘古创造了这么美丽的宇宙,我想,你一定有话对盘古说,一句话表达!

最后呼唤:“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神奇的人物——开天辟地的盘古!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篇5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抓住关键的语句,感受盘古敢于开创、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2、了解神话传说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领悟课文主题。

2、在课堂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深刻。如第二节的“抡斧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天地分开后发生的变化,也是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加以体会,特别是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我首先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通过师生对读,生生合作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祖国文字的魅力及盘古的不朽精神。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变化”这节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发挥想象,同学间启发合作,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仿造文中的优美词组也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词句,同时达到了当堂课讲、练、写结合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本节课的作业我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去完成哪些内容,而是让学生说说学习本课后回家想做些什么,其实学生所说的如:想再读一些神话故事,想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想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等,这些正是老师要安排的作业,而学生却自主地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抓重点词语,提高朗读的质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第一自然段我抓住了“混沌一片”,结合图片进行理解,既理解了词语,又为后来的盘古开天地作了垫设。后面两段的教学,抓住了几个动词“抡,劈,顶,蹬”体会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三、不足之处

第三自然段的处理可以再紧凑些,也可以通过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得再充分些,老师的讲解少一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本节课拖堂两分钟,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以改进的地方,争取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得更为合理。

四、改进措施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6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

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3.师:大家闭上眼睛,(教师配乐描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4.师: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

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滋润、肌肤、混沌(1)自由读词语。

(2)小老师带读,读中交流

①第一组是反义词。根据实际理解“清、浊”并给“浊”字组词(混浊),“投降”读作xiáng .②XX的XX词,扩充此类词语3到5个。③“血液”(流了一点血,血淋淋读作xiě)。...④“混沌”(理“混沌”;找近义词“混浊”;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扩充课题)

2.交流:课文哪一句话能概括全文意思?并思考,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

(1)教师板书“创造”,并提问:“创造”的“创”字为什么是力刀旁?(看字形并联系课文理解盘古是用锋利的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2)教师小结:是呀,创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盘古创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创造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入神话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2.生字书写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五、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1.研读第2自然段

(1)请大家闭上眼睛,盘古醒来后,他看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拿起斧头准备„„想象一下,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读书就要这样,请大家带着想象出来的画面,读读第2自然段。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3)交流: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和地。)教师送词:开天辟地。

指导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重点指导“抡”、“猛劈”)

(3)研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①师生合作读此句;男女生合作读。②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缓缓”、“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师:请大家思考,这些词的运用说明了什么?(天与地的不同)。③指导朗读。师生、生生合作读,重读反义词,加深印象。4.研读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么做的?(2)师: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师:课文中时间久是怎么说的?(不知过了多少年)。师:是呀,盘古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板书:顶天立地)(3)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

①师说词,生读盘古顶天立地的句子。

②生说顶天立地,师读盘古头顶天脚踩地的句子,感受盘古的精神。(3)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形成了,而盘古却„„(生答)5.研读第4自然段

(1)同学们,盘古累得倒下去了,随之天地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读第4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指读。如果老师让你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你能吗?(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是一个词呢?(变化)

(3)诗化朗读,感受盘古创造的世界之美。①出示诗化课文,教师配乐朗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的___________; „„

②学生自由练读,感受世界之美。③指读,进行朗读指导。(4)训练说话,感受神话魅力 师:同学们,盘古的身体倒下了,难道他仅仅变成了这些吗?他的牙齿,他的脚,他的手指又变成了什么呢?你能用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吗?

①学生自由练写 ②四人小组交流

③小组选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4)小结:同学们,你们说了这么多变化,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变化写到书上,课文后面的省略号能擦去吗?(不能,因为省略号代表还有很多很多变化,用笔是写不完的)

(5)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的积累。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小结全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四、作业

摘录课文中“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天 轻而清 开天劈地

盘古 劈开 创造美丽的世界 顶天立地

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 篇7

一、删繁就简, 主线分明, 层层递进

2008年7月, 聆听了崔峦老师的讲话后,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求发展”便深刻于我的脑海中, 也成为我这节参赛课的设计主旨。第一次试讲, 40分钟的课堂, 我足足讲了70分钟。对此, 市教研室刘津萍老师提出整改意见: (1) 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 突出重点。 (2) 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如果找不到提纲挈领的教学主线, 内容将会显得庞杂, 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耗费在教师不停的问题转换和环节切换中。

这条教学主线在哪里呢?我把目光投向了课文的中心句, 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创造”, 围绕“创造”质疑问难:盘古为什么创造宇宙?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他创造的宇宙什么样……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将内容的理解、感情的领悟、方法的习得、思维的训练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而最后根据板书总结“创造”的过程, 既回应了课始的疑问, 又梳理了课文的内容, 为下节课的复述作了准备。

说到质疑问难, 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备课之初, 我一直认为围绕“创造”质疑, 不是学生真正深入思考下的质疑, 总有老师“牵扯”的痕迹。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 我认识到“无疑者须教之有疑”, 质疑问难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训练。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使学生知道从哪儿入手去质疑问难, 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等等, 最终使学生学会质疑。而围绕着中心句质疑问难, 就是对质疑能力的培养, 也是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品词析句, 实现语文素养和人文熏陶的和谐统一

对教学设计修改后, 我又进行试教。为了使课堂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 我想了很多法子:想象生活在“混沌”之中什么感受;带领学生作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演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

在刘老师的帮助下, 我明晰了:语文教学不是花架子, 要扎根于语言文字, 学生要在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于是, 在教学“开天辟地”时, 我抓住“抡”字,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感受盘古的力量、勇气和决心。第四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 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对省略号内容的补充,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宇宙的丰富多彩, 而且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是盘古奉献一切, 创造了世间万物。这样, 教学中既进行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又渗透了人文精神,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关注学生, 恰当评价, 激发课堂活力

课的过程清晰了, 课的细节也饱满了, 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学生无动于衷, 课堂上缺少精彩的生成。指导老师说:“你的眼里没有学生。”回想自己的教学, 满脑子只是在想下个环节该干什么了, 没有关注学生的回答。于是在备课时, 我更多地去思考:学生会怎么回答?面对不同的回答, 我应该如何引导?

教学片断

师:你们学得真快, 会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自然段了。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桌合作, 一位读盘古身体的部分, 另一位读它变成了什么。

师:通过对读, 你们有哪些感受?

生:觉得这些变化很神奇。

师: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听老师读一个变化。闭上眼睛, 边听边想, 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风吹着云, 云在空中飘荡。

师:他看到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谁看到了它的颜色、形状?

生:我看到了云雪白雪白的, 很美。

生:那云变化多, 一会儿像小狗, 一会儿像骏马。

生:云像一团团的棉花。 (听课教师笑)

师:就把你们的感受带进这句话里, 通过你的读让这洁白、轻盈的云呈现在我们面前。 (生读)

……

师:读着读着,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你们见过露珠没有?

生:圆圆的, 像洁白的珍珠。

师:那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雨露呢?

生:喜欢、爱惜。

师:再轻一点, 别把雨露震落了。

生: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水流得很快很急。

生:像万马在奔腾。

生:水很大, 像巨龙在翻滚。 (指导读, 齐读)

师:现在, 你们知道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宇宙。陈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 你们来读变化。 (出示课件, 师生配乐接读。)

师:盘古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 你从哪里知道的? (省略号) 想象一下, 他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生:他的眉毛变成了美丽的彩虹。

……

师:你们已经翱翔于这神话的世界。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正是神话最吸引人的地方。说了那么多种变化, 这个省略号是不是可以换成句号呢?

生:不可以, 因为盘古的身体还有许多部分, 都发生了变化。

师:原来盘古就是这样, 把自己整个身体—— (生:奉献了出去) 化成这美丽的宇宙。现在你知道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了吗? (擦去相应的问题)

……

师:还有几个关于盘古的问题, 文中没有答案, 我们下课后自己看书查资料, 解决问题。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可以用书上的语言,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那就是你的—— (生:创造!)

点评DIANPING

盘古开天辟地 篇8

盘古在“鸡蛋”里睡了一万八千年。当他醒来时,发现眼前漆黑一团。他胳膊一伸,两脚一蹬,浑圆的球体就被撑破了。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阴气下沉,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从此,宇宙间就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挺立在天地之间,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尺,盘古也随着天地间距离的加大而长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厚得不能再厚,盘古支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恢复到混沌状态。

盘古分开天地后,天气随着他的情绪而变化。他高兴时,万里无云;他发怒时,天气阴沉;他哭泣时,天就下雨;他叹气时,大地上就刮风。

不知经过多少年,天地終于完全分开,不会再合到一起了。盘古躺倒在地上,他的头变成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山确定了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

【智慧小语】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传说,它蕴含着人们对天地起源的探索,对自然规律的猜测,虽然不能当真,但天地真的是很奇妙啊!

万物的生长繁衍,都贯穿在天地的运行之中。作为天地间渺小的人类,我们怎能不对天地的生养感恩呢?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9

店头镇中心小学 赵荣英 教学目标

一、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二、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混 沌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分开天地 无私奉献

神话万物 美丽宇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出示神奇人物的图片,生边看边说出来故事的名字(PPT,神话传说图片欣赏)

同学们的阅读量真丰富,一起说这是在哪里存在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美妙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提醒学生把字写工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到文章的题目,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 生:盘古开天辟地的事。

你想去了解吗?想不想知道在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中,天地是如何出现的?老师感觉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要走入这个神话了解这个故事了。

来看自读提示。(课件出示)

好,明确任务后,咱们就开始吧。生读,师巡视。

二、合作交流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那么咱们来个小小的检查,相信肯定难不倒你们。(出示字词,指名生读)

看来同学们词语都掌握好了。读课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吗?哪位同学能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

交流。“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没里的宇宙。”

师:和她找的一样的请举手(全部找这句),读这句话,起。

师:是的,这句话就概括了整个神话的主要内容。请同学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

——创造。

你还想了解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

生发表疑问: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盘古创造宇宙之前是什么样的?盘古创造宇宙之后是什么样的?

咱们边看,边回答刚才几位同学的问题。

解决问题二: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你都知道了吗?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盘古累得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

师:老师想问同学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起说!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如果又让你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什么词?(引出身化万物)

师:是的,巨大的变化,盘古用身体创造了宇宙。从这一幅幅画面中,从盘古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无私奉献)

生答。让我们像读诗一样读出来吧!

自由读,挑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一会儿读给大家听。(出示课件)

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风吹得柔一些吧,云再飘得慢一些吧!

雷声读得有力

读出大地的辽阔

“奔流不息”的江河不要读成“潺潺流动”的小溪。师:你仿佛看到江河水滔滔向前,一起读!

师生共同合作,老师读变化之前,同学们读变化之后。共同分享这神奇的文字,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

课件: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四、巩固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脚指、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变成了()的()”补充完整,小组讨论讨论。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0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在这混沌之中,孕育出了一名叫盘古的巨人,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这天,他突然醒来,觉得这个混沌的世界很难受,他要开天地

随机板书: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生随机回答,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鼓励表扬或举卡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朗读。师:刚才的句子中有些生字可真难读,但我们班的同学都读得好棒,真了不起。现在它们一块儿出现,肯定难不倒你们。谁来试一试?

混沌、漆黑、抡起、猛劈、缓缓、混浊、蹬地、逐渐、倒下、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祖宗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师:你们刚才的那些句子都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啊?原来课文的2、3、4自然段是一个部分,都在讲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吧!

(1)研读第二自然段

① (出示第二自然段)请一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把盘古所做的事用“——”划出来,把天和地的变化用“~~~~”划出来

② 汇报交流并板书

盘古所做的事(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板书:抡斧猛劈 读!抡是怎样的一个动作?(高高举起)那劈呢?(用力砍下去)再读 师:带着这种感觉把句子读一读。

③ 盘古抡斧猛劈后天和地的变化(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板书:渐渐分开 轻而清 缓缓上升 重而浊 慢慢下降

这句话中哪几组是近义词、哪几组是反义词。

近义词 缓缓——慢慢——渐渐

师:是呀,这两句话用了三个表示慢的词,可见天地分开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谁能把它读好吗?(指导:慢一点,很费劲地读)

反义词 轻——重 清——浊

(2)研读第三段自然段

① 师:天地是分开了,可盘古并未停息。他还要做些什么,天地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② 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板书:顶天蹬地 师:同学们,你们瞧,这就是顶天蹬地。你从画面上看出了什么?(结合课文的插图谈一谈,从盘古的神情、动作等)

③ 盘古真辛苦,谁来帮他顶一会儿天?试试看。(请几个学生上台) 学生做动作,现在你就是盘古了,用劲、加油。顶开天、蹬开地,感觉什么样? 累;吃力;头、手很酸。

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你们读的真有感情,把我都感动了!盘古就是这样怀着坚定的信念,一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所以一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十万年,五十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④ 这时天和地又是怎么变化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⑤ 抡斧猛劈不容易,顶天蹬地更不容易,让我们再来读读2、3自然段,回味一下盘古艰辛的过程吧!这次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合作,我停顿的地方,你们接上。

(3)研读第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

②学生自由读 师:这么美丽的宇宙是盘古的什么变的,请你自由朗读,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我。 师:你的朗读仿佛让我感觉到盘古……

③配乐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把这美丽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

四、小结课文,升华情感。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跟盘古说的?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篇11

《盘古开天地》是小学语文人教实验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讲的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并且创造了世界的神话故事。优美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写和丰富、大胆的想象是本文的特色。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象力的丰富和语言的精妙,感悟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是本课阅读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融情于景

有心理学测试:给受试者看10000张图片,他们的正确识别率可达99.6‟,远远超过同样数量的文字识别率。这证实视觉记忆比语言记忆要优越得多。在语文课堂上将学习材料视觉化,能给予学生丰富和充分的视觉刺激,不但能发展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更能让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而多媒体课件具有声、色、形、动画等效果的综合优势,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特别是视觉感受。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本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伊始,放映了“天地一片混沌,盘古孕育其中”和“盘古开天辟地”的动画场景。从混沌天地到天清气朗,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了天地的巨大变化,从而为学生体会盘古的伟大精神埋下情感伏笔。

二、重视朗读,读中悟情

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

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识: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语文课。“口诵心维”同样适合于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浮出于文字表面。

《盘古开天地》一文中我设计了多处诵读环节。如“天地初分”时: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通过找反义词,换词理解掌握徐缓的语速,较深沉的语调,采用师生合作读,齐读,接读等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感悟天地分开的不容易和盘古的艰辛。再如,在“盘古倒下身化万物”教学环节,为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一神奇画面,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采用师读“变成了”、“化成了”;全体男孩子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女孩子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同时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他们读得都绘声绘色,感情充沛,俨然一个个小朗诵家。

三、形象表演,体验真情

儿童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感性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感情,激起其内心的感情共鸣。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有趣也很容易的事。在教学“顶天立地”这一环节时,我让一个学生做出盘古用头顶着天,脚瞪着地的动作,维持了两分多钟的时间,之后让他说说累的感受。学生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盘古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些课堂表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更透、更轻松。

四、读写结合,直抒胸臆

一听作文二字,经常是教师一筹莫展,学生怨声载道。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减小作文训练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儿童的“模仿性”强,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学生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在本课中盘古倒下后“身化万物”,语言描写非常优美,有助于学生的词语积累: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他的,变成了 的。有了前面句式的引导,再加上儿童特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学生答案妙趣横生,如:盘古的鼻子变成了黑黑的山洞;盘古的手变成了高高的五指山;盘古的睫毛变成了茂密的树林„„通过小练笔训练,将写作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练笔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相得益彰,一举两得。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篇12

但当我拿着这篇文章反复阅读时,觉得太简单了,除了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可以渲染渲染,盘古化作了什么可以做句子训练,其他的似乎不学,学生都能掌握。这时我心中的那份感动又变得茫然了。

离家长开放的日子只有几天了,在情急之下,参阅了优秀老师的做法,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今后这样去做:

1、提炼词语,概括文本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位教师能时刻想着学生需要什么并能发现段落里藏着成语,而我这位俗人却没有敏锐的眼睛。这一定是老师反复与文本对话的所得,老师已经读到了文字背后的东西,下的功夫绝非一天,两天的事。庆幸自己也学了这一招。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样的设计既是一次积累更是一次概括能力的训练,一举两得。学生的概括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我觉得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课堂上老师要给孩子的,而这种提炼词语,概括文本的方法,就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的知识。今后在概括文本上自己应下点功夫。

2、词语的理解与朗读进行整合

我是一位注重学生朗读的老师,每堂课我总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读,或高兴或悲哀或自豪或赞叹,似乎这种读已是学生读好文章的“模板”了。而这位老师却能把词语的理解与读融合在一起,使读又有了新的解读。如学习“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这句时,让学生明白“抡”什么意思,然后再带着那份力量去读;学习“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句时,让学生明白“轻、清”的意思,明白四对反义词的意思,这样学生马上便能顿悟天地分开原来就是漫长的,读就显得水到渠成。这比教师盲目地说带上怎样的心情读效果要好。

3、积累句子就是反复出现

备课前,本以为盘古化作了什么可以做句子训练,那就是积累。没想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特级老师的想法总是出乎人的意料,文章的第四段是这篇文章的精华,这位老师的做法把它做成了一首诗,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为我们带来了凉爽。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为我们带来了凉爽……多样的形式使学生不觉得那是枯燥的读,那是创意。有创意的东西更能打动孩子的心,同时告诉孩子学习就是积累。积累首先要把文章中美的句子化为己有,化为己有最好的办法便是创造。聪明的孩子老早就知道这就是积累的一种方法。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篇13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抓住“抡”“劈”这两个动词,体会盘古的动作,并学学这样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四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妙处。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我让学生猜想天地分开之前的模样;让学生想象轻而清、重而浊的会是些什么东西。

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我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也都说得比较生动。最后说说自已对盘古的印象,有的学生说他很伟大,很善良,为了宇宙牺牲了自已,还有的同学说他很勇敢能支起天,学生边说我边指导,并分别读了相关的段落,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到这一点,这篇课文比较适合训练学生复述,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就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习惯。课后我组织部分学生讲了自已知道的神话故事,没想到学生知道的还真不少,分别讲了《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使用) 篇14

板块一——读成一句话

师:(指着预先写好的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课文大家都已经读过了是吗?

生:是!

师:打开语文课本,再一次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每一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的读。开始。

生:(读课文)。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出示词语)这儿有几个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你读。

生:读词语:混沌清浊血液滋润

师:请你把第一个词语再读一遍。

生:读“混沌”(音不是很准确)。

师(纠正)“清”、“浊”分开读,再读一遍。

师:读得很好,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请同学认真地看屏幕上的这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有三点水。

师:恩,很会观察,那么想想“混沌”这个词语,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

生:就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分不清楚什么和什么。

师:你说得很好,文章里的原句你把它读出来。

生:读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师:连成一团,看不清楚,这就叫做“混沌”(生齐说),再看“清”、“浊”,想一想,你所看过的哪些东西是“清”的,哪一些东西是“浊”的。

生:水是清的,脏的东西放到水里是浊的。

师:脏的东西混在水里,水它还是水啊。

生:但是不是干净的水。

师:对了,把刚才的话纠正一下,很干净的水——

生:很干净的水是清的。

师:那什么样的水是浊呢?

生:很脏的水是浊的

师:比方说一些污水排出来,一些泥土混在水中,是吗?一起读。

师:领着学生读:清浊、血液,“血”,还有一个音读“xiě”。流血了。口语叫流“xiě”了。血液,再读,最后一个词语,师生一起读“滋润”。

师:指名读“滋润”,想一想,很干燥的季节,你喝了一口水,或者很干燥的大地,下过一场雨的土地啊,你的喉咙就滋润了起来,土地也就滋润起来了,是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滋润”预备起。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学生字啊,要善于掌握规律,有些时候抓住它的字型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接下来请同学看一看下这些词语。你觉得哪几个比较难写的,在书上写一到两遍,可以写一个,可以写两个,可以写三个,看清楚每一个笔画。

生:(写生字)

师:好,放下手中的笔,课文能读通吗?

生:能。

师:有自信能读通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都有自信,咱们就不读了。读课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吗?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也就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

生:默读课文。

师:你说。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和她找的一样的请举手(全部找这句),咱们一起读这句话,预备起。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是的,这句话就概括了整个童话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成刚才那一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圈出来。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你说。

生:创造。

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字什么旁?

生:立刀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生:这个“创”字有时候也许是刻石雕。它要用刻的,刻的时候用刀。

师:需要工具是吗?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你说。

生:就是要用很大的力气。

师:再看“造”字,创造的“造”为什么要用“走之底”?

生:要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啊!

师:是啊,原地不动,能创造吗?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拿起书。

板块二——读成连环画

师:同学们好,昨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了一个神话故事,是《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副又一副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师: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

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盘古拿起斧头在旷野的黑暗猛辟过去。

生:我看到盘古正睡着,然后他,等他醒过来朝黑暗的地方猛辟过去。

师:谁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盘古睡在一个小小的地方,然后他睁开眼睛,他就拿了一把大斧砸了下去。这个小小地方就变大了。

师: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一会请同学读一读。

师: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一副又一副神奇的画面活起来。来,你读。

生: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

师:(启发指导朗读)你这是混沌一小团,宇宙是一大团混沌,混沌一片啊。你再读。

生:(继续)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语气稍微平淡)„„

师:(示范)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强调“一直”和“十万八千”,八千教师用虚声来读,效果很好)。

生: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学生学得很像)„„

师:来,我们一起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的还没有分开„„”

生: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十万八千年(读得很有感觉,仿佛身临其镜)„„

师:谁接着往下读,把我们领进这一个神奇的故事中去。

生: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师:停,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你看行吗?“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这样改行吗?

生:不行,我觉得这样很没有力气。

师:用“抡”,用“猛劈”怎么就有力气了呢?

生:因为猛劈,就是要靠很重的力气朝前面劈过去。

师:而且是“抡”起大斧头!请大家做一个抡的动作。(学生抡后做猛劈状)

师:不要劈向我!(笑)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说!

生:就是咬紧牙关,就是很用力!

师: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师:有点猛了,谁再来猛一下。

生:(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

生:(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声地)猛劈过去!

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宇宙发生了巨变,接着读——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轻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一下,你读的时候,把下一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

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就是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男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一起读。

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女同学!

生:(女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从这一句话党中,尤其是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是何其的艰难!

生:我从“缓缓”和“慢慢”两个词语中看出盘古开天地很用劲!

师:也用了很长时间。刚才有个同学在底下读成了“暖暖”上升,是“暖暖”吗?

生:是“缓缓上升”。

师:暖暖和缓缓有什么区别?

生:缓是绞丝旁,暖是日字旁?

师:继续往下读,看看天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也象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出一幅又一幅神奇的画面。

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师: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生:我刚刚看见了„„

师:你就直接用朗读把你看到的这幅画面表现出来。表现出它的神奇之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的确够使劲的,谁使的劲再大一点?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印影件)

生:哇!

师:自己看着这幅画,再去读读这句话。

生: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生:100年。

生:300年。

生:10000年

生: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一百天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1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丈

师:地下沉——

师:10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0丈

师:地下沉——

生:1000丈

师:盘古也随着长高——

生:1000丈

师: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他有多高?(学生全部仰头使劲望)我们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师:老师想问同学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起说!

生:(齐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如果又让你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什么字?

生1:巨大

生2:变化

师:是的,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读下面文字时要读出“巨大的变化”。明白吗?来,谁来读?把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读出来。找一个至今没读到过的同学。你读!

生:(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轻轻走到学生面前,指导朗读)让四季的风吹得柔一些吧,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

(生再次读,感觉还不是很到位)

师:你想啊,这温柔的风慢慢地迎面吹来,这美丽的云朵在悄悄地向前挪动。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再读!

(生有感情读)

师:慢点,我们一起读!“他呼出的气息”预备读-----

(生齐读本句)

师:往下读--------

生:(齐读)“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师:这雷声太温柔了,谁再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全体男孩子读!预备起----

(全体男生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

生: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师:辽阔的大地一望无际,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起!

(生齐读本句)

师:他的血液---------

生: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啊!不要把他读成“潺潺流动”的小溪。谁读这句话?你读。

一生读(读了后半句)

师:完整地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你仿佛看到江河水滔滔向前,一起读!

(学生齐读本句)

师:他的汗毛-----------生接着齐读

他的汗水-----------生接着齐读

师: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看投影(投影不能显示)好,那么我们就看着课文,老师读“变成了”、“化成了”;全体男孩子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女孩子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

教师引读(略)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投影)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变成了()的()”补充完整,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开始!

(学生自由说,小组交流)

师:停!(指投影)提醒一下同学注意,注意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光光是什么变成了什么。明白吗?想好了请举手!

(学生自由准备)

师:这排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说!注意你在说的时候也要让人感觉到很神奇,所以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

生1: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

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绿油油的藤条。

生3: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

生4:他的牙齿,变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

生5:他的脚指头,变成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头。

生6:他的鼻子变成了(迟疑地)大大的山洞。

师:鼻子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山洞!好奇特的想象啊!

生7: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棵棵小草。

生8:他的五个指头,变成了珍贵的民族饰品。

师:变成了饰品是吧,你的想象够独特的。

生9: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

师:哦,连金灿灿的丝线也变出来了!

生10:他的牙齿变成了美丽的星座。

师:变成了美丽的星座,大家的想象的确是太神奇了!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生齐说:不是!

师: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指名一生)你说,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能省略,因为很多我们还有没想到。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讲得清楚吗?

生齐说:讲不清楚。

师:是啊,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再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一遍这些神奇的画面好吗?

生齐说:好!

师:让我们抬眼仰望--------(演示文稿出现下列文字)

抬头看天:那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师:像老师一样说一遍,把神奇的画面说出来!抬头看天-------------

生齐读。

师:让我们低头看地,又会看到什么呢?------------

(师出示屏幕,读)放眼大地:辽阔的大地,一片生机。我知道,这是();

生:这是盘古的肌肤。

师:完整地说一遍!

生: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一片生机。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师:同学们,说话的时候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把这句话读一读,感动别人,让别人觉得这画面太神奇了!再说。

(生自由说)

师:谁来,把这神奇的画面说出来?那孩子,还是你来,好吗?你现在面对的不是一段文字,而是一幅神奇的画面。

生:放眼大地------

师:放开喉咙!

生:(大声的)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一片生机,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师:好,请坐!同学们,继续看啊,我们还会看到许许多多!你能自己去看一看更多的画面吗?拿起笔,仿照上面的两段话的句式写,先写你看到了什么,再写我知道这又是盘古的什么。写的时候,可以参考文章的第四自然段。

(一生在位置上准备提问。)

师:好,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你肯定想说,老师,能不能不按照课文来,我把自己看到的也写进去?(生点头)好,你是第一个跨出地球看宇宙的人,非常好!其他同学可以用课本上的内容写,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开始!

(学生自由写话,教师巡回)。

师(点拨指导):横线上应该写我们看到的,是吗?括号里应该写这是盘古的什么。(学生继续写)

师:写好的同学先在位置上读一读,先读出他的神奇,接着我们来说!

生:(在位置上自由准备起来)

师:来,同学们,让我们放眼宇宙,你看到了什么?来!把自己写的说出来。

生:往远处望去,一座高山连绵起伏,我知道,这是盘古的剑状手指。

生:我看见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我知道,这是盘古的颗颗牙齿。

生:低头看地,满地的小草多么油绿,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毛发。

生:用我们闪亮的眼睛远看,一堆堆小草在妈妈的怀抱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汗毛。

生:放眼柳树,那一条条美丽的柳枝随风摇摆,我知道,那就是盘古的头发。

生:眺望美丽的星座,格外明亮,我知道这是盘古的牙齿。

生:低头一看:一条条小河缓缓流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汗水。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神奇的想象,我们才读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我们读出了哪些画面呢?我们读出了-----------

(师生合作回顾,然后出示投影片)

一组画

宇宙混沌巨人沉睡

抡斧猛劈天地变成 顶天蹬地天升地沉

身体巨变创造宇宙

这“创造宇宙”的画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

气息变风云;

声音变雷声;

双眼变日月;

四肢变四极;

肌肤变大地;

血液变江河;

汗毛变树木;

汗水变雨露;

同学们,如果把这组画面连起来,我们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连环画。读神话故事,我们不仅要读出一幅又一幅的画,而且要把它连起来,读成连环画。现在,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能看着上面的标题,把这连环画把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吗?

生:能!

师:有点难度。但是不要急。每一个同学可以选择一段话来讲,讲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友情提示,第一,脑子当中浮现画面;第二,抓住要点用自己的话说;第三,尽量说出它的神奇。下面请大家选择其中一段练说,会吗?

生:(轻声)会。

师:第一段第二段稍微容易一点,底下最难,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段开始说。注意,先看课文,然后脱离课文,开始准备。

(生准备。)

师:有准备好的吗?

生:好了!(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多同学非常自信。你选的是哪一幅画面?哦,是第二幅画面。我们听他来说一说好吗?能不能做到不看课文?试试看。如果实在想上来的,可以瞄一眼。好,我们给他一点掌声。

生:有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然后他看见眼前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混沌之处猛地砍下去。

师:不,劈过去!

生:劈过去。然后,轻而清的东西渐渐上升了,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讲得怎么样?

生:好。

师:再来点掌声。有没有同学讲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最难讲,来,这位同学你上来。可以看着屏幕上的提示来讲。

生:盘古将他那强壮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事物。

师:(等待了一会儿,学生讲了一句就不再往下讲)讲完了?哈哈,“浓缩

就是精华”。(师生笑,台下气氛活跃)

但是,要让人家感觉到身体的哪些部分变成了哪些东西。知道吗?你要把这一幅又一幅的画面给讲下来。你下去再练一下。哪位同学把第四段展开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生:他,呼出的气变成了„„

师:先说第一句话,盘古倒下以后——

生:盘古倒下以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云,他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

辽阔的——(马上改口,用自己的话)他的肌肤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地,他血液变成了川流不息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掌声)

师:孩子,我要为你喝彩。(掌声)。这位同学多么了不起!第一,很自信;

第二,他能够把这么多的画面讲下来;第三,更为难得的是,她在讲到大地的时候,用了和课文不一样的词语“一望无际”,在讲江河的时候,用了“川流不息”。在讲树木的时候讲了一个——

生:花草树木。

师:你看,这就是会学习的。再一次把掌声献给她!

(掌声)

板块三——读出真感受

师:同学们,时间关系,前边的几幅画咱就不讲了。回去好好地练。遗憾的 是,这连环画只是存在我们的脑子里,留在我们的口头上,我们眼前并没有真正

的连环画。我们借助神奇的文字,张开想象的翅膀,才看到了那么精彩的连环

画,同学们学得这么棒,老师要把真正的会动的连环画奖励给大家,好吗?

生:好!

师:睁大眼睛,(兴奋地)动画片来啦!

(生专心致志地观看《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片)

师:把掌声献给制作这个动画片的工作人员。(掌声)同学们,看了这个动画片,老师有很多话想对盘古说,我想对盘古说——

师:出示屏幕:

我多想

盘古啊,盘古

人类的祖先

我多想

靠近茂盛的花草树木

轻轻抚摸你的汗毛

我多想„„

你们也一定想了很多很多是吗?来,拿起你的笔,把你心中在想什么写下来。可以仿照老师这样写,也可以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一定要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板书:真感受)

(学生写话)

师:写好的同学,先面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说说悄悄话:盘古啊盘古„„(生自由说话)

师:同学们,让我们面对着盘古这个人类的老祖宗诉说我们心中的话语。想说的同学请站起来!

师:盘古啊盘古,人类的祖先„„

生:我多想,紧紧靠近大地,藏在你温暖的怀抱里;我多想和月亮和太阳说说话,告诉你,世界有多么美丽„„

生:我多扑进浩瀚的大海,在你怀抱中成长。

生:我多想回到远古时期,和你一起开天劈地。

生:我多想靠近巍峨的山脉,轻轻抚摸着你四肢。

生:我多想,看看肥沃的土地,看着你创造的五彩缤纷的宇宙。

生:我多想碰碰小河边的石头,轻轻碰你的牙齿。

生:盘古啊盘古,我多想在流淌的小河里游泳,去触摸你的汗水。

„„

师:盘古啊盘古,我多想,我还想„„来,一起和老师读这首诗。盘古啊盘古,预备起——

(师生在音乐声中共同读老师根据课文改写的诗,抒发对盘古的感情)

盘古啊,盘古

人类的祖先

我多想

靠近茂盛的花草树木

轻轻抚摸你的汗毛

我多想

走遍东西南北天涯海角

将你的四肢紧紧拥抱

我多想

在辽阔的大地上纵情奔跑

享受你美一寸肌肤的美妙

我多想

痛饮滋润万物的雨露

浇灌我生命的分分秒秒

盘古啊盘古

人类的祖先

是你,用整个身体

把美丽的宇宙创造

板块四——读出真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不但把一个神话故事读成了一组连环画,我们还读出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指板书:真感受)但是,这还不够,读一篇课文,咱们不仅仅要读出感受,还要读出问题。古人说:“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要问一问。

(生默读课文)

师:好,谁来问,找一个这一堂课没发过言的同学。

生:声音很轻(不知道在说什么)

师:同学,发言的机会也许只有一次两次,你要珍惜,请声音响亮地提出问题。

生:人类的老祖宗用他的每一寸肌肤创造了宇宙。

师:什么意思?你想提什么问题?你不明白这句话是吗?老师帮你提出来好吗?你想说:人类宇宙难道真是盘古创造的吗?(生点头)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是吗?

生:是。

师:还有问题吗?

生:宇宙还没有创造,盘古这个人是从哪来的?

生:如果他睡了十万八千年,生命只有一百岁,他睡了十万八千年难道他不会老吗?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生:盘古为什么要倒下?

师:是啊,他为什么不一直站在那儿呢?

„„

师:大家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我们只要再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课文就能明白;有的问题我们暂时不明白不要紧,长大了慢慢地会明白;有的问题即使长大了也弄不明白,不要紧,后人会慢慢去弄明白。同学们,下边老师想为大家带来一个东西,看了这个东西之后,也许你会明白刚才提出的问题。好!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预先做好的演示文稿,文稿中有以下关于神话故事来历的文字,教师为学生读下列文字)

师: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宝库当中的璀璨明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感到神秘莫测,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么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广为人知的神话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往下看——

(播放课件,神话故事图片滚动出现“《黄帝战蚩尤》《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比较有名的神话故事,最后打出“让我们,亲近神话故事”的字样)。

(看着精美的图片,听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显得很兴奋!)

【盘古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盘古开天地教学课件06-05

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教学实录盘古开天地07-16

开天辟地童话故事06-28

上一篇:初中化学年度的述职报告下一篇:小升初作文的命题趋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