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共8篇)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1

需要专业课资料,真题跟答案,笔记的童鞋联系QQ1821507168

终于,一切静静的落下了帷幕,从12年的8月到13年4月,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不是一篇考研心情能够记录下来的,但知道自己这一年中走过弯路,也知道太多弟妹们还挣扎在考研这条大路上,我知道你们有多需要那些质朴不过的提醒和经验。所以,我坐在电脑前,把自己能想到的,可以让你们少走些弯路,不用那么迷茫的走完考研路的话都说出来,希望能有些帮助。

说实话,我没想到自己能考上,甚至刚查到分数的时候有点难以置信,但最后想想,曾经的汗水和泪水可以证明我的一切。我说战友们是勇士,称考研的人们为勇士一点都不过分,真的,无论在这条路上你走了多远,如果你真心地付出了,并踏踏实实的坚持考完最后一门考试,都会有所获。

先说心理准备,及所要注意的问题,再说实施方案吧。

第一:端正考研的态度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难以忘记的选择过程,那就是自己要不要考研,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帮助你做决定,他们能做的是帮你分析各种利弊,但最后做决定的依然是你自己.一旦你决定了考研就不要三心二意的还去找工作或者考其他证。这个都会影响你的复习质量。也就是你不能分心!你也不能轻视和不能有侥幸心理,否则对不起,你就可能没戏了。如果你抱着玩或轻视的心理,你第一步就输了,甚至到头你会自己笑话自己。对待考研,你也不能太重视,太重视会加重压力,影响复习的心情,后果不说你也清楚。你得淡泊点。

第二:“舍弃”舒适

此后,你生活将是考研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你不能太安逸,不能因为冷或者下雨等客观原因就不去上自习,有些学校很重视考研,每个系都有考研室给考研的学生上自习,甚至还有公共的考研自习室,复习过程中,你最好不要老是移窝,选定了你自习的地方就不要三心二意了,就得像高三那样,那里就是你上课的地方,坚持每天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给自己做好时间上的计划。

第三:“健康”的身体

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屁股坐的生疼,经得起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要是女孩的话,还得经得起因此而在脸上频繁出现的黑癍或是痘痘什么的。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

但是一定要记住,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不要疲劳作战,要给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刻表,并且严格遵守,时刻表要充分的细,细到每周什么时间去洗澡,去超市购物,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间等。个人计划仅供参考,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七点到自习室,七点到八点,读英语,八点到十二点是政治和专业;十二点四十到一点五十午休,这个时间不能少,即使是最后的考试我也要午休,没有它,你下午和晚上的学习质量会打折扣。二点十分左右到自习室座到五点半,复习英语,六点半到十点专业,十一点三十上床睡觉。

第四:坚强

其实考研最难的不是有多少专业课书籍要背,不是有多少英语单词没背会,不是有多少个政治大题不会背,而真正困难的是来自心里的焦躁不安和不够自信。每天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你很难感觉到有什么收获,除了日历在改变,似乎觉得一切在静止。这样的时候,最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甚至自暴自弃,打退堂鼓。所以勇士们记住,正式这样枯燥的量变,为你今后的质变做铺垫。不要轻视每天的积累,记住,正是由于每天的默默承受,才有最后的收获。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阻拦不了你前进的脚步,都破不了你必胜的心态,如果这样的话,成功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你。

第五:“好”心态

不要听到别人说复习得多好多好,自己心里急;不要看别人买了什么书,自己也跟着去买,买资料要买适合自己的,因为每个人的底子和学习习惯甚至计划都不一样。不要轻信网上的留言,说什么黑箱操作啊什么的。复习过程中,你要严格按照考纲的要求,不能少知识点,只能多。从复习到考前半个月,对于知识点的命题,你要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都有可能成为考题。在考前半个月的日子里,你就要抱着无所谓的心态了。考试中,你得更加要放轻松,去年,我就是用“我复习就这样了,爱咋的咋的去吧!”。考场上不管题目有多难或多容易,你都要坚持到最后,在专业的答题要把握好时间,不要答了前面的题目,后面的题目就没有时间做了。

十月

上午政治和英语专业课,政治是看大纲和做2000题,英语专业课开始做笔记了,我的笔记很详细,甚至还查阅其他书籍以对它进行补充。下午,英语跟二外,做第二次真题,晚上,英语专业课,这次就是做题目了,买到的资料,指定的书的题目都做一遍,不会的问研友。

十一月

政治,重看考纲并做2000题里以前做错了的,这里只用了20天,然后就做真题,认真做近十年的真题,真题注重看解析,建议买解析比较全面而且有一定归纳的真题。英语专业课,开始背了,每天一章的背,拿你的笔记背。二外,补自己的弱项。英语专业课,要做真题了。把真题的每个题目都要做好,最好看到该题目时就能联想到与它有关的知识点。错题更要重视!

十二月

政治背了,英语,练习速度,复习作文,背,做做真题的选择题,二外也要背了。把以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

一月

快考试了,政治就背那个序列四,英语作文,重做近5年的真题,找感觉。英语专业课,梳理知识点,重温以前的错题。真题要好好研究,研究透了,你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啰嗦了这么多,只想让勇士们知道,考研如同独自穿越人生的一段隧道,没有喝彩和掌声,没有鲜花和美景,有的只是枯燥的书本、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实现理想而殚精竭虑的思考,情感和生活状态上的孤独寂寞,但因为既然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理想,我们就必须要有特立独行和众不同的行动。相信我,你的人生因考研而变得精彩,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曾经竭尽全力的去尝试过。也许除了复习考研,你今生再无认真学习的机会了。

祝你们成功!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式淋漓的鲜血„„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2

同时各综合性大学迎合市场契机,音乐表演专业纷纷上马,大量的音乐人才充斥着近乎饱和的音乐人才市场,所以就业率也就大大降低了,为了能使就业率提高,毕业生具有更强悍的竞争力,就要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课程性质和价值定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尤其是器乐合奏课方面要下大力气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要依据学生学习的感知、欣赏、创造、表现、知识、技能、反思、评价、交流等多项能力。这里应该特别注意“整合发展”和各种“连续”与“关系”的提出,它们具有在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就会是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适应当前市场机制,加大了自身竞争力。

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现状分析:

综合性大学中器乐合奏课上课主体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在校生,通常情况入学后便自然进入合奏课进行排练学习,再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不了解器乐合奏课的重要性而重视程度不足,在上课时情绪低调,导致器乐合奏课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计划,与合奏课的设置目的相去甚远。我们要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打破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发教育、文化资源、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等,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教学中,艺术课程强调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

为此,设想两个“引入”。

一、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引入专业化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如今国内各大专业团体都已打破了“铁饭碗”引入了国际化的竞争上岗考核机制。使其生命力再度旺盛,专业化水平长足提升。所以,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合奏课,要打破原有的常规上课体制,组建拟专业化乐团———每年采用考核制,竞争上岗,这样便促进了学生的荣誉感、提升了学习兴趣,在落选的学生中继续考核,组成备用的b、c组,不仅能使业务有所促进也可以让其进入a组有一线希望(在有以外的情况下能相互替换),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考核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进行一次大型调整,其考核内容为: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以及抽选乐队片断。合乎音色、技巧、节奏、视谱能力等方面后,由专业教师(指挥)进行分配。在日常中,设立奖惩制度,如:迟到、早退、专业程度下降等便可进行其乐队位置的适当调整。这样就会有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中就开始参与专业团体的竞争考核制度,在大学过程中就适应了未来的就业环境。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引入市场运营氛围,加大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上,要从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也就是在单纯的音乐专业训练中,加入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是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组建的乐团机构之中,设立于专业团体相对应的市场部、宣传部、策划演出部等,乐团营运部门,在乐团中选取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所设立的相关部门,参与专业团体的日常运做过程,在综合性大学的校园内参加(下转36页)(上接62页)各种演出、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具体的实践使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熟悉掌握专业化团体的常规操作规程、制定相关的乐团管理制度,“以人为本”进行自我化管理。这样,我们培养出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个个一专多能。不仅能够成为合格的演职人员,还能成为优秀的乐团经济操盘手。

总之,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合奏课中,引入专业化竞争机制,在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入学之初甚至器乐合奏课的设置意义,在校时已进入乐团a组为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大意义。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合奏课中,引入市场运营氛围,加大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无可厚非的。

(佳木斯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立项编号:10129,课题名称: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器乐合奏课的改革与设想,申报人:郎群)

摘要: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门化演奏教学人才,能系统的熟练的掌握专门化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能从事交响乐队的演奏以及合奏、独奏和教学的工作。所以,毕业后大部分从业为专业团体的演职人员。为此,对综合性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合奏课应进行课程改革,引入当代一流专业团体的竞争考核制度、市场运作模式,这样就会大大地加强在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市场新趋势。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3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迫切需求,已促使学校教育不可再局限于知识、经验的单向传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与ERP集成视阈(EB—ERP模式),将以ERP沙盘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群纳入高校经贸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体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业经营的仿真环境与模拟平台,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EB—ERP模式 大学生 创新实践 培养

将电子商务与 ERP系统予以整合并引入企业,不仅能节省企业运营总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融入电子商务环境后的市场竞争力。为此,电子商务与ERP系统集成视阈下,如何更有效地培养高校经贸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高校经贸类专业创新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机遇与挑战。

一、电子商务与ERP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及其价值分析

美国GarmerGroup公司率先提出的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经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逐步演变,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系统平台(关系见图1)。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搭建起一个相对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旨在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有关工作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等加以集成与综合,从而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与速度,有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

由于国内外商务大环境的显著变化以及ERP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促使电子商务和 ERP系统自然整合。

(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元素为特征的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左右着各类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ERP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了许多实用、可靠的功能与工具。然而,因现代商业环境可谓瞬息万变和日趋复杂,市场风险又变幻莫测,这样,企业亟需一套相对更全面、更先进的管理系统,为其提供高效管理平台,及时捕捉商机,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价值,为现实或潜在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不断巩固现有市场,努力创造新的市场等等。显然,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ERP难以满足的,亟待与电子商务联姻,增设新的功能、工具,这就使得 ERP与电子商务进行整合成为必要。

(二)现有ERP系统自身的局限性日渐凸现

尽管ERP的核心理念体现在供应链管理,但是当前多数 ERP系统依然主要活跃于企业内部,集中体现在如何让企业自身运营更加有效。然而,企业获益其实不仅仅归于企业内部流程运转的高效,还与相关供应商、分销商及其客户沟通、交流的量与质有关。显然,当前企业之间的 ERP系统已经逐渐演变成集成度相对较高的供应链系统,能较好地与供应商、客户形成关系牢靠的战略联盟或虚拟组织,容易实现各组织之间的协调运作,高效运转。

然而,当前ERP系统尚达不到理想目标,其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ERP虽面向企业供应链管理,但其重心仍局限于企业内部;伴随电子商务的全面兴起,信息流越发彰显价值。同时,由于当前ERP软件系统尚不完善,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远未成熟;这样,电子商务环境下的 ERP系统势必要求具备支持企业和战略伙伴的信息交流并实现协同商务的功能。所以,亟待将电子商务同 ERP的整合系统引入企业,并以最先进的技术为其提供保障,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 ERP的整合。

(三)企业ERP系统集成范围的扩大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系统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ERP的制造供销、财务管理等一般功能外,它更是一个面向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 (SCM )的信息化集成系统(集成范围大致如图)。集成后的ERP系统能较好地支持 Internet与电子商务。也就是说,该集成系统可以24小时接受互联网定单输入、可供量在线查询、定单追踪服务等,便于企业更为准确、更为及时地处理相关业务,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二、电子商务与ERP系统整合方案设计

整合电子商务与 ERP系统,原则上需要重组有关业务流程,同时,所涉及的应用软件相关模块的合理布局、有机集成,也是其必要条件之一 。归纳起来,当前可供考究的整合思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即ERP—EB方案(加载了ERP核心内容的电子商务系统 )和EB—ERP方案(加裁了电子商务主要功能的ERP系统)。

由于ERP—EB方案更多适用于那些尚未真正实施ERP系统的中小型企业 ,显然它并非是相对科学合理的整合方案,为此,本文着重就EB—ERP解决方案给予具体分析。

EB—ERP解决方案,即加载了电子商务主要模块的 ERP系统整合方案,其设计理念基于ERP被视为一种先进、现代和相对成熟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电子商务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新兴、快捷、便利的企业运营新模式。这样,把电子商务整合到 ERP系统中,能较好地实现二者内在的有机结合。同时,在现有成熟的ERP软件上集成电子商务并向外推介整合后的这种“EB—ERP”方案,不仅在现实操作中方便、可行,而且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相较而言也要经济不少 。

下文试图依托浙江某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结合 EB—ERP模式,简略剖析电子商务与 ERP的集成实施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

如图所示(见图2),业界一直沿用的U8—ERP系统依然是企业的核心系统,不过,其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系统设计的‘对外环节’已引入了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倚靠该平台同外界广泛接触,进行有效信息传递。其中,“采购平台”主要功能在于与各经销商沟通、交流、联系。通过线上平台,企业可以及时向外发布近期用料需求信息,让供货商合理确定拟供货的时间节点,也为采购部门寻找、选择更合适的供应商,并为其及时提供更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信息。对外销售平台,主要通过线上窗口向外发布、传递企业近期销售信息,及时受理各经销商的大小订单,同时将前一阶段的销售数据及时反馈至本单位规划部门,促使其为后续生产加紧做好准备。CRM(客户关系管理 )平台,可以较好地挖掘、分析销售及采购数据,并对客户给予分级管理,能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对外财务平台,主要用于定期和不定期向外发布企业重要财务信息。一来可以加大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二来可为广大客户、供货商查询了解企业历史财务信息提供便捷通道。

三、EB— ERP集成视阈下的经贸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经济贸易类(管理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专业能力

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多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定位。其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大致可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

其中,“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与运用、语言表达(包括外语听说读写)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即企业核心业务管理能力;“综合能力”主要指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及协调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习及创新创业能力等。

(二)EB—ERP平台及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EB—ERP系统平台是当前高校经贸类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境之一 。该平台主要组成部分涉及“一站、两网、两库”、ERP模拟沙盘实训、ERP创业经营、企业运营仿真与ERP应用软件。各子模块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较独特的意义与作用。

1、“一站、两网、两库”

基于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持,不妨采用“一站、两网、两库”模式,即以“一站、两网、两库”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一站”指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门户网站;“两网”指高校为本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而专门建立的内部局域网、同一地区(或片区)为本区域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搭建的系统网;“两库”是指大学生创新实践基本信息库、大学生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库,努力构建一个互动的信息共享平台。

2、ERP模拟沙盘

ERP模拟沙盘是中小企业运营业务相对全面、技术相对先进的系统平台。该平台运行原理是通过将若干学员分组,并分别担任企业某一要职,主要包括总经理、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营销主管(戓营销总监)、生产主管、采购主管等相关角色,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依靠团队分工协作模拟完成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在整个仿真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本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相关实践能力如下表所示:

当前,模拟沙盘技术正在向细化方向与深化方向发展,业已形成三大类型沙盘:第一类是单一专业综合型,比如战略营销管理模拟沙盘、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沙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等,分别适用于经贸类相关专业的综合实验实训教学;第二类是跨专业综合型,包括ERP生产制造模拟沙盘、“商道” 企业模拟经营、商业沙盘等;第三类是弹性沙盘,该类型沙盘能按照使用者不同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活沙盘”,旨在根据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实际情况,灵活开展业务实战演练。

3、ERP创业经营

从设计原理上讲,ERP沙盘模拟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守业”。相对而言,创业计划设计理念则是“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创业”。这样,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更有效的实践教学,已经正在主导今后经贸类专业实训实验教学模式和发展趋势。而ERP创业实践正是这样一个综合型、开放性实验平台,它主要包括两个板块内容:一是利用创业实训实验室和“一站、两网、两库”训练创业者如何制定符合实际的创业计划;二是利用ERP沙盘模拟平台,对拟定的创业计划开展实战演练 。

因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制约,目前很多高校尚不具备为学生开辟设备设施相对完善、管理机制相对健全的创业实践园区的条件。即便一些高校已经开办,但入园对象也仅局限于部分精英学生,而更多的学生可能还难以享受到创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

正因为如此,ERP创业经营模拟平台不仅能用来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计划实施的可行性予以检验,还可以较好地训练、提升大学生的企业运营管理与创新实践能力。

4、企业行为仿真

该平台主要是利用ERP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模拟与本企业外部相关主管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海关等)、服务组织 (如物流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之间的业务往来与处理。

从创办公司到企业运行以至破产清算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模拟完成公司注册、融资担保、报关报检、报税退税、托运投保以及破产清算等各个环节的业务处理。

在模拟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两方或两派:一方扮演竞争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角色;另一方则扮演相关组织部门。整个模拟环境交由学生独立创设.促使学生在“接地气”的仿真环境下锻炼、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导向的经贸类专业EB— ERP教学体系设计

构建科学合理的EB—ERP实训教学体系,应该以企业 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托高校计算机软硬件等基本条件,结合实际制订 EB—ERP (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仿真环境,建设“一站、两网、两库”,从而构建相对完备的ERP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基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将其依次划分为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流程设计训练、经营培养等五个层级。

为此,笔者就EB-ERP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从具体教学目标、 开课时间、 主要教学内容、相关课时分配、主要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具体方案见表1 。

总之,基于电子商务与ERP集成视阈(EB—ERP模式),将以ERP沙盘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群纳入高校经贸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体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业经营的仿真环境与模拟平台,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伯莹,周玉清,刘伯钧.MRPⅡ/ERP原理与实施 (第2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钟理.从重叠性与互补性看电子商务与 ERP的系统集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

[3]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42

[4]劳本信.ERP实验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4):309—3l1

[5]严晓兰,徐冬蓉. 基于ERP视角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本文系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职经贸类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4

4.新祥旭贸大德语考研应试宝典(重点)5.自己在网上搜集和总结的翻译 6.时事德语通

7.语法书《德语语法讲座与测试》以及《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周抗美 王兆渠

8.德福考前写作必备

9.全国名校二外英语考研真题

10.全国英语专四2001-2017年真题及其它专四资料

二外英语+基德+专德考研复习规划:

1、练习翻译。结合有价值的翻译材料开始练习,同时研究贸大真题翻译中的特点,发现有些真题来自一些网站,觉得翻译时效性很强,所以要跟紧时事,每天浏览下网站进行必要的积累,同时搭配时事德语通练习。

2、第二轮复习。《研究》这本书开始看中文,一句一句翻译成德语,不会的继续做笔记。《经济德语基础教程》看笔记,重做翻译。《语言学》看笔记,把书中每单元后面的一些文段进行德汉互译。

新祥旭考研http://www.xxxedu.net/

3、做真题,练作文。真题一周一套,掐好时间,做完仔细总结。作文按照德福作文来练,看德福考前必备写作。贸大以往的作文和德福作文很相似,而且紧贴时事。同时定期浏览网站,关注发生的大事件和热点话题并积累。

4、二外英语主要是以做题为主,一般两天一套名校真题,和一些专四总结练习就差不多了。贸大的英语题比较简单,题型很常规,大家一定要练好作文。

5、名校二外英语已经做完,其他专四真题也差不多,主要是开始记笔记,定时训练并且着重练习作文,大概一周一篇。

6、专业课每天还是占据绝大部分时间。在第二轮复习快收尾的时候,我每天学习是按照考试内容来安排的,上午考基础德语,就练习基础德语考的内容,比如介词动词作文;下午考专业德语,就练翻译和看语言学。晚上看新闻,做积累。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5

看着现在的你们就像看见当初的我,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有很多不明白和担忧,这篇日志献给你们,也献给当初的我。

第一,选专业。就是汉教和对外汉的区别。汉教我不甚了解,但是我咨询过教授,教授说汉教以后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就是出国教学一两年,回来还得自己找工作,而且国内的汉教需求不大。所以工作不好找。另外,汉教能做的事,对外汉都可以。还有一点很重要,对外汉是学术性的,以后可以考博。汉教是专业硕士,由于没有导师推荐,以后考博的机会几乎为0.最现实的考虑就是学费,汉教学费高。

这两个专业考试题目和分值的设置很大区别。对外汉语教学理论题难,汉教简单。另外,对外汉的文略占40分,汉教文略占80分。

招收人数上汉教招的多,对外汉每年招12个左右。

我的观念是,凡是难考的含金量肯定高。大家根据自己将来目标选专业,看那个更适合自己。

第二,战略计划。这个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时间来定。我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没学过与对外汉语相关的专业课,复习从10月份初开始后每天投入大量时间学专业课,现代汉语把北外的笔记整理了一遍,又结合北语的资料和参考书,课外书补充了一遍。基本赶上本专业学生的水平了。然后就开始给自己补充课外书,因为真题证明课外书很重要,只学教材根本不够用,语言学概论还过时了,有错误。

每科复习需要补充的书和看书时间:

现汉,最先看,分值150,单独一张卷。从近几年真题看,语法比重增加,考得更活了。比如今年考的一道大题,一些地方有TS等三个发音,有的地方没有,而发成其他的音,问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选择题里面出现选择字音和正确字形的题。判断题里出现生活化的题,比如:在南方口音中几乎没有儿化。最后一道大题是名词谓语现象的种类,原因,和限制条件。所以,现汉要打好基础,根据北外的笔记自己做套笔记,这样让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系统化。另外笔记第二遍不充的时候就可以抓住重点了。需要补充的重点书目:语法: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沈阳和陆俭明合著 语法答问 朱德熙 小薄本 很有用

词汇:现代汉语词汇 符淮青

仔细看 因为语义分析在现代汉语词汇和十五讲里都有 而且每年必考。切记:不要死背笔记,因为考试越来越活了。

古汉,不要太早。我今年就败在古汉了,因为复习最早,到考前半个月发现忘的差不多了,那时候心情焦虑,政治冲刺,就没捡起来。考试的时候傻眼了,什么都不会,50分呢。因为古汉每年考得很基础,很简单,全是书上的,所以好好学书,做点习题就可以了,晚点复习,经常翻翻,不要像我一样。这说到底是心态不好,太轻视古汉,因为简单,结果载了。

语言学:60分,大题很基础,也有扩展性大题。可以先看语言学纲要,然后仔细读两遍普通语言学教程,我用的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但是教授说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存在争议,所以建议大家看经典本的。今年考的名词解释,一个5分,方言岛,等语线,还有乔姆斯基(十五讲和笔记上都有)。建议大家结合课本的版块(如果有北外笔记可以结合)自己梳理一下,做套笔记,慢慢补充,以后读研了也能用。

文略:今年新加的一本书,40分。这本书很杂乱,小知识点很多,不容易记牢,需要做练习。我参考中山大学的同学的资料,题要多练,答案从书上来就行,分值不大。我当时自己录的音频,经常听,很有效果,这样打的基础。后来做题,和今年的大题很相似。今年考的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我做的题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呵呵,所以做点题有用。

因为我着手晚,时间紧,大家时间充分,一定比我强啊。

政治复习:好好读一遍政治大纲解析。把序列一好好研究,可以做点序列二的题,最后背写肖秀荣四套卷子的答案,把四套卷子的选择题结合大纲解析再梳理一下思路,75分没问题。我77.英语要仔细研究真题,拿09,10,11年真题翻译,背诵就行。我研究了09年真题,前3篇背的特别熟,能默写,考前自己写了个作文,练习了一下,翻译题放弃了,72分,大家用这个方法,别怕浪费时间,不要单独背诵单词,一定比我强。

大学商贸英语经贸专业翻译 篇6

当我们认识到稀缺这个概念是一个常常包含选择的经济问題时,另外还有一点就显而易见了;我们需要这些不同的商品,但我们不能同时生产它们。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不是这个商品就是那个,但不能都选。稀缺性强迫我们选择,并且大量的经济学问題在关心着一个社会所必须作的选择:我们应生产哪种商品?在生产这种或那种商品时,我们应使用哪种稀缺资源? 稀缺性强迫社会选择,而且做经济选择所使用的机制对社会而言是重要的现实,这种重要性等同于社会的政治结构或者其家庭生活组织方式。亊实上,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这些经济、政治、社会内容的相互关联程度很高。

选择的问題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图表来描述,也许我们应该在这里停下来指出一点,经济学家们经常用这些图片和表格来向别人解释他们的学科和帮助自己理解问題。实际上,在图1-1上多花点时间是很值得的。它不仅非常简洁地描述了选择问題,而且展示了如何运用图形来组织和扩展我们对经济问題的想法。

这张图表被称作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变换曲线。为了绘制它,让我们想象一个假定的社会,只能生产两种产品:粮食和钢铁。这个社会的技术水平给了我们如下信息,包含在表1—1中。它们已经指出,在每个可能的粮食产出量下钢铁的最大产量。我们从生产零单位的粮食开始,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资源都用来生产钢铁。然后我们开始把资源从钢铁逐渐转移到粮食生产,直到最后, 我们生产出一亿七千五百万蒲式耳的粮食,用尽了所有资源,而钢铁产量为零。该表格从理论上描述了社会能生产出来的粮食和钢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它的生产可能性——此时它所有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机器都被完全使用。

表1-1的数字已被形象地表示在图1-1中,首先,这些数据被以点形式标在图上,然后用一条平滑的线来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图1-1中的曲线

现在这张图就代表着表1-1所包含的内容,它基本上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的信息——但是它确实向我们展示了无法从表中明确得知的内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我们特別注意到这曲线向外弯曲或者术语称之为“凹向原点“; 它并不是一条从X轴(纵轴)到Y轴(横轴)的直线。

向外弯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呢?曲线这种形状的含义其实很容易明白。它说明了当我们増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时,就越来越难得到更多单位的这种商品,难在哪里呢?难在我们必须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来增加第一种商品;換句话说,当増加粮食生产时,我们就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钢铁,以使粮食产出増加一单位。

图1-2描述了上段最后一句的含义在标有罗马数字I的曲线部分,我们生产相对较少的粮食和很多的钢铁。为了増加给定量为a的粮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只需放弃b1数量的钢铁——現在与区城II的情况进行比较。这里粮食生产量高很多:为了增加同样数量(为a)的粮食生产,我们必须放弃更多的钢铁;也就是说,bII比b1要大得多;当然,如果是钢铁生产增加,情况也是相同的。

这就是曲线形状的含义,但是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它会有这个形状呢? 这个问題最根本的答案来自于一个事实,即不是所有的生产方法和资源——经济学家经常称之为生产要素——对于不同的商品生产来说是恰好合适的。如果所有商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比如,同质劳动)那么这曲线就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弯曲着。但亊实显然不是这样。在我们这个案例中,钢铁生产需要铁矿石,而粮食生产需要肥沃可耕种的土壤。我们不会期望最好的农场也拥有最丰富的铁矿——亊实往往与之相反。那么我们持续增加产品生产会发生什么呢?

图1-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明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述:当我们生产更多的某种产品,我们通常必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来支持这种商品的进一步生产。

刚开始,在我们生产很多钢铁而几乎不生产粮食的时候,我们把最好的耕地用来寻觅它可能有的哪怕一点点的铁矿石、放弃一点钢铁生产,我们把这富饶的土地让给农夫,因而在损失相对少(b1)的钢铁之后,我们得到很多的粮食.然而当我们持续增加粮食产量时,情况政变了。现在所有真正好的农地都已被利用,如果我们希望再增加粮食产量,就必须接管富含铁矿而不适合农作物的土地,这意味着为了得到同样的粮食增产量,我们在钢铁产量上必须作重大的牺牲(数量为b11)

因此,当我们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某种产品,为了生产得更多,我们的花费也越来越大。从经验上看(尽管不是普遍或必然)这是正确的。当我们在任何一条生产线上发展得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机会成本——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而必须放弃的钢铁——通常会上升。

二、在主要经济学问題上的应用

现在我们用这个图表来具体说明所有社会都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的经济学问題。

图2-1说明了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題,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社会应该将自己的生产定位在A点(较多的钢铁,较少的粮食还是应该安排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B点(较少的钢铁,较多的粮食)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经济学问题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这种选择也反映了许多其他选择问題的解决方法。图2-1(选择问题)

在一系列的社会应该做出取舍的经济问题中,其中一个是决定自己的产出(A或B或者其他的产出点)这个选择的结果不仅反应这个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而旦可以反映出经济系统本身是什么样的是地方分散,中央集权.混合.还是其他类型的?

那我们怎样或者说应该如何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呢?很明显,社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众多不同因素。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国家人口众多,那么它可能会需要相当大的粮食产量。如果国家很富裕,則可能会消费更高比例的工业品(钢铁)而不是农产品(粮食)。即使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它也有可能决定现在牺牲粮食生产去生产机器(钢铁),从而能够在将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钢铁。

在许许多多能影响社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B点之间做出决定的因素中,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并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选择的还将取决于一个更深层次的变量:在特定社会运行的经济系统的类型。是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或指令经济?还是混合经济?这些不同的经济系统如何影响 经济选择将是我们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进一步讨论这些内容之前^我们还要使用图表来说明另外两个 主要经济学问超、这两个问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广 泛关注^

第一个问題被我们称为短期总体经济领城的问題。这个闪趙是:在短 期,哪些因素决定了总体经济的健康状态。这个问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失 业问超有关。在生产中我们利用了所有我们可利用的人力和其他资源了吗? 还是有部分人力和产能处于闲直状态,进而导致阗民收入低于本应该有的水平?根据图2-2,这两种状态分別位于印点〖充分桄业产出)和点〈失业 或非充分就业产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没有告诉我们社会将处在哪个位 里,但它告诉了我们从技术免度上能达到的范围。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指定 的时间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经济总体上处于该位里都需要大量细致的分析。

另外一个可以用我们的图表来解释的问題是长期经济增长。我们从图2-3中可以看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随着时间在不断向外移动。这一系列的曲线告诉我们,与1950年相比,1970年我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钢铁,而到了1990年,我们如设想中的一样,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增长。图2-2失业问題

总产量将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吗?还是成为位于曲线内的某一点,代表失业?注意,只要能使找们的人力资源和工厂产能回到充分运转状态,在FE 点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粮食和钢铁

图2-3增长问题

一个现代经济体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会向前发展的,正如这些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

但这种增长的进程——表现为生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断扩展——并不是随着时间流逝就能自动发生的。亊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所谓的经济增长。甚至于在今天,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是亚非地区,经济増长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在许多发达工业国家里,増长已经作为经济生活的一个特征持续了一个世纪或更长。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現代国家借助了一系列因素,包括人口増长,工业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本的积累,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发明和技术创新(包括生产中的新产品、新发现和新技术)一贯的重視,所以今天这些国家创造出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速度。

我们经济的未来:富足还是越来越短缺

现代经济的快速増长曾经一度使20世紀60年代的一些现察家们感到,即使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所有基本经济问题都被解决的阶段,那么至少离这 一天也不远了。人们开始大量地谈论起“富足社会”。他们认为如果富足被看作是短缺的对立面,而短缺是经济学面临的中心问題,那么可能现在这个 问題已经成为过去,或者在仅仅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也将成为过去。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其他物资的短缺打击了这类推论。至少,大部分观察家们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以下3个问题:

第一,“摆脱短缺”从未跟占世界人口多数的不发达地区有过太多关系。在埃塞俄比亚或布基纳法索,谈论“富足社会”不仅仅不恰当,甚至很残忍。由于贫困国家人口的巨大増长,今天在这些地方饥民的数量比一个世纪以前还要多。

第二,有证据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处境困难,甚至在远远高出贫困线的经济阶层中也如此。今天关于失业、通货膨胀、税收、养老金、老龄化和健康的担忧似乎并不比10年前緩和。尽管与大萧条时期相比我们还是非常富裕,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能源的短缺引起了大家认真的思考。

最后——这个问題在近些年来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増长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代价。有些人认为到如今,在实际边际效用上,经济増长的成本已经超出了收益。部分人甚至认为经济増长正在引领我们走上通往灾难的道路,这一过程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将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代价罗列出来,可以发現就它像是一部現代工业社会病的目录——也许 称后工业社会病的目录更恰当一些。经济增长已经造成了人口数量爆炸、城市过度拥挤和交通堵塞、空气和水污染、自然风景破坏以及资源浪费。同时导致了工人、年轻人、老人之间疏远,错误的价值观現和空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

四、亚当·斯密和古典经济学家

博兰尼在他的《大转变》和其他著作中强调了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不人道与种种难題。然而,那一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经济学家们却不这么认为。18 世纪,人们普遍认为,要想解决一个社会基本的经济问题,价格——市场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亊实上,这也是最好的方式。在18世纪五六十年代,许 法国经济学家(他们有时也被称为重农主义者)开始强调,个人决策与社会福利之间存在天然的和谐关系。重农主义宣扬“自然法則”。个人私利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不应被视为相互冲突。从根本上说,它们是统一的,或多或少都是遵循“自然法则”的。

然而,这一观念最重要的发展是在英国。早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对于分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饶有兴致。他们对于试图证明政府待在幕后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相当令人满意的解决问題也很有兴趣。由于这些早期的英国经济学家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经济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因此值得一提。

最关键的年份大约是1776年。这一年不但是美国解放运动的开端,最璀璨的经济学传世瑰宝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于这一年问世。斯密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尽管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亊。他一生未婚。除了一次主要的洲际旅行外,他再也没怎么旅行过。然而,正是在那次旅行中,他结识了一些最重要的法国重农主义者。他不仅是一个哲学家、一个自然史学家,更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国富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也頗有兴致:尽管书中充满了18世纪式的晦涩长句,但其中也包含不少精练的短语,一两句话就把握住了长达数页的论点。斯密在论述“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时,他并不仅仅在作形象描述,而是深入洞察了整个经济生活的哲学大麾。

密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著作本身,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影响。整个古典经济学流派都将《国富论》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在亚当·斯密之后的几十年里,涌现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例如,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这个英国牧师对人口的看法不但使19世纪的思潮蒙上了 一层悲观的色彩,也深深地影响了进化论者查理·达尔文。还有大卫·李嘉图,继生意场上春风得意后,他于181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賦税原理》一书。他是为数不多的在股票市场上经营出色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理 论方面的著作是严谨和系统的尽管他并不为大多数公众所知,他对技术经济学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甚至到了 19世纪中叶,斯密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连曾经是李嘉图的学生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通常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家。当然穆勒是一个多方面的天才,他在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著作与他在经济学方面的贡献不相伯仲.斯密的信条不仅衫响着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信条的实质是,除了某些不可避免的职责),政府应对经济袖手旁現,放任主义的箴言:经济自行其道,政府请勿干扰、在我们这一章的讨论中,也可以表述为,让社会主要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来解决经济问題。

那么,斯密提供了哪些证据来支持这一现点呢?在随后的文章中——包括对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述原文——斯密反驳了重商主义,尤其反驳了认为奖出限入是对国家有益的看法在这一反驳过程中,他列举了大量描述放任主义哲学的原理,读者应注意到,斯密并不认为个人是大慈善家,或愿意为提高公共福利而奉献自己的利益,他对那些自诩“为公共利益而经商”的人深表怀疑,他认为只有在个人通过市场机制追逐私利时,公众利益才可能实现。为什么这样能产生公众利益呢?斯密指出,个人在追逐私利时将更有效率,比任何其他的政治家更了解自身所处的状况,而在他试图为自身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也将有效地为社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相反,政府对个人市场的千预将是有害的,例如贸易壁垒,它迫使我们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 国内生产的商品,而如果我们买进口商品,价格将便宜一些。

六、资本的积聚

资本的増加源于节俭,资本的减少源于奢侈与不当行为.个人从其收入中节省了多少,就增加了多少资本,他可用节省下来的资本亲自雇佣額外的生产者,或者可以借钱给别人做同样的亊以获取利息即分 享利润。因为个人资本的増加仅可通过其以年收入或年利得的方式而增加,所以由全部个体所组成的社会的资本也仅仅以类似的方式得以増大。

大国固然不会因私人的奢侈与不当行为而变得贫困,然而,这样的国家 有时却会因政府的奢侈与不当行为而变得贫困。大多数国家全部或几乎全 部的財政收入,均被用来供养非生产者。例如朝廷的大臣,教会机构中的相 关人负,以及在和平时期无所产出,在战争时期又无法获取以补偿军费的海 军和陆军。正因他们本身并不生产,所以才不得不仰仗于其他人的劳动产出 而得以生存。因此,当这些人的人数成倍増加至冗余时,在一定的他们 将会消耗掉产出中相当大的部分,以至于剩下的部分不足以供养那些来年继 续进行生产的生产者。这样的话,来年的产出将少于往年,并且如果这种混 乱状态持续下去的话,第三年的产出一定又会少于第二年。本来只应当用人 民的一部分剩余收入来供养那些非生产者,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这些非生产 者可能会消耗掉所有人全部收入中如此大的份額,结果就是蚕食了全民的资 本。对于维持生产性劳动的资金,所有个人的节俭和善行都不足以补偿此种严重蚕食所造成的浪费和退化。

然而.就经验来看,节俭和善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足以补偿个人的奢侈和不当行为,而且可以补偿政府的铺张行为。公众和国家以及私人的富裕 源于每个人为改善生淥所付出的一致持续不断的努力,这种努力常常强大到足以战胜政府的铺张并拯救行政上的重大错误.以推进自然的演进过程。尽管人们总有疾病和乱开药方的庸医,但是人生中总有一种未知的法則,使人 们搀除万难.促使人们恢复健康和活力,因此,亚当·斯密将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是相信个人的节俭与勤奋,另一方面是对市场常常会在此种方式下起作用深信不疑,即那些追逐利润并怀着利己主义的个人往往会趋向于公共利益。两者结合之后的推论是:如果私营郜门能将亊情处理好,那么国家除了在某些专门和受限制的 能之外就不必对其加以干涉,通过市场进行选择

现今我们注意到很多“古典”经济学家对于世界的現点存在种种条件和限定,但是我们仍可以比他们本身更好地诠释其观点,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发展出他们当 时所没有的特定的分析工具。现在让我们更加系统地说明这个问題;:

市场经济所要完成的任务可谓汗牛充栋。首先,市场经济必须以一种或 另一种方式决定如何分配社会收入。某人一年挣了一万美元,另一个人一年 挣两千羑元,还有一个人一年挣七万五千美元,不论人们赞同还是反对这样 特定的安棑,各个经济体系必须拥有某些确定的方法在其成员当中分配商品和服务。缺少任何分配方法都将导致社会**。

同样,各个经济体系也必须对该社会中商品和服务如何生产提供某种确定的方法。你可能会认为诸如如何生产马铃薯、汽车或台灯这样的问題是纯技术性问越而非经济学问題。但亊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生产任何给定的产品存在很多不同的方法;从物理或工程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从经济学用度表看其中一些问題会比另一些更好,对于拥有大型杌器并缺乏劳动力的社会来说实施自动控制将是很好的,但是对于非熟练工泛滥并且连最碁本的工具和器械都无法提供的社会,自动控制就完全没有意义:如何生产不同的商品这样的问题最终就会受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所影响.因此,这样的问题理应由经济学家来解决,并且正如收入分配问题一样,这是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最终,我们已经花了 一些时间在这样的问题上:生产什么商品?根据我们前几年的图表(再次表示于图6-1中〕,我们应各在A点(钢铁多;粮食少)进行生产还是在B点(钢铁少:稂食多)送行生产?在本章的剩余部分,我们 将着重于这方面的选择问题,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可使我们非常清晰地呈现出 市场经济在全部运作方而的本质特征。

全局性解决方案一园形流程图

现在让我们以非常宽广的视角,通过圆形流程图6-2展示一下市场经济 如何解决其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为了体现我们现在正专门处理私有市场经济,我们对这张图作了些更改因此,我们引入私营厂商这个术语以代 替非常一般意义的术语工厂;同样,以私人经济代替家庭。

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在这个图的两边加上了两个标有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方框我们的市场经济正是通过这些市场的运作来解决我们交给它的各种选择问題。在产品市场上,家庭是买方,厂商是卖方。需要决定各行业输送至市场的各种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买卖这些商品的数量也要定下来。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买卖关系与产品市场正相反——现在厂商是买主。他们设法购买劳动者提供的劳务,以及在本经济循环中私有的其他生产要素。换句话说,卖主是家庭。在这个市场上,需要决定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价格;这些价格也当然会影响家庭的社会收入。在私有市场经济中,最有趣(也是最有争议的)特征之一是社会的收入分配由生产要素市场中的价格决定方式来决定。劳动力的高价即是高工资——并且,如果不太走运的话,劳动力的低价意味着低工资。

本单元中我们着重于产品市场。因为正是通过这个市场中生产和售出 的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如何进行钢铁与粮食的生产抉择(图6-1中的A点和B点)。

七、需求曲线

在此,我们需要介绍经济学的著名工具之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起,这些工具有助于我们解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需求曲线的定义如下:

需求曲线是一种假设性的解铎,它可以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期、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处,消费者愿意购买该商品的单位数,假定女他商品的价格以及 消费者貨币收入均不变。

上述定义的最后一句很重要。这一假定常常称作“别无其他情况”或“任何其他商品均等”。这也表明,我们将经济生活的某一特殊部分孤立起来做 封闭式的考察,同时保持其他领域不变。显然,这一点很重要。在不知晓消费者的收入,不了解羊肉、鸡肉的价格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測算出他将买多少 1美元1磅的牛排呢?因此,这需要我们逐一去解决。

在表7-1中,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关于苹果需求曲线的原始数据。(我们在 后文中将回到粮食与钢铁的选择问超,苹果则作为我们的“粮食”。)我们向消费者询问,在某一给定的月份,苹果每打的价格在1羑元与1e之间浮动时,他们愿意购买的苹果的数量是多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将考察的时期 具体化,因为在某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苹果的年购买量可能会是月购买量 的12倍,等等诸如此类情况。

图7-1将表7-1中的资料用平滑的曲线来表示出来。这一步驟同第一单 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首先将表7-1中的点在图形上标好,然后再用一 条连续的线将他们连起来。(通过上述方法,我们似乎精确地获得了在其他 价格水平下,诸如每打31e,32e,33e等,苹果销售量的信息。)这条曲线也 就是苹果的消费者需求曲线。

注意,该曲线是从左到右向下傾斜的。为什么是这种特殊的形状呢?实际 上,这也不难理解。当苹果价格很高时,消费者会发现,购买太多的苹果会大大减 少他的预算,这使得他不得不减少购买量。再者,当苹果价格昂责时,即使那些酷爱吃水果的消费者,他们也会去选择梨、桃子或橙子,来代替苹果。这也就意味着,苹果的购买量下降。因此,虽然,我们希望可以想象出一些非常奇特的例外情况,但是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将如图所示:向右下方傾斜。

图7-1消费者需求曲线

DD表示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曲线:它足在假设消费者货 币收人和其他商品(如:橙子)的价格均不变的基础上画出的需求弹性

有时候,经济学家希望能超越需求曲线的一般形状,以便测量消费者意 愿购买的商品,在发生价格波动的时候,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情况。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的需求会下降多少,是10%、5%还是30% 呢?根据上述问題的答案,我们可以从数量上得出某一特殊商品需求的价格 弹性)具体地来说: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定义成: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与其价格变化的 百分数的比值。

图7-2需求的弹性和总收益

^当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时候,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将会使得苹果生产商的收益更低

比如,苹果价格上涨10%,需求量下降1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苹果需 求的价格弹性是1。又比如,当上述条件不变时,需求量下降了 30%我们可 以说价格弹性为3,且需求曲线在该点是相当有弹性的。如果需求量仅仅下 降了5%那么价格弹性为0,5,且需求曲线在该点是缺乏弹性的。

就总销售收入而言,描述弹性的另一种方法是考察某一产业的销售情况 例如,倘若需求曲线在某一点上足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下降仅仅会产生需求数量小幅度的上升,因此,整体朱看,总销售收入(价格乘以教量)将随价格下降而下降反之.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总销售收八会随价格的下降而上升试着自己绘出:在弹性精确为1时,价格下降导致的总销售收入变化情况

图7-2所描述的是这些概念,为苹果的需求曲线提供了另一个透視图 由价格从每打60。下降到3(4时,苹果的需求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从 表7-1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苹果每打6e时,需求量为278000打,每打30e时,需求量是465打价格减半但数量則少于先前的两倍。由此可见,在 价格为30 e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价格的下降将 关系到苹果生产者总收入的下降。这也可以表示为,在较高的价格时,总销 售收入为$ 166 800 =(.60 X 278 000),在较低价格时,总收入跌为$139 500 =(.30 x 465 000)

注意,图7-2中各种各样的矩形可以用朱对弹性作大致的描述,当价格下 降时,苹果生产者将失去如矩形A面积大小的收入,而获得如矩形B面积大小的收入。如果A的面积大于矩形B,说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反之,如果 矩形A的面积小于矩形B,则说明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矩形A、B面积 完全相等,此时弹性等于1,当然,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价格或数量上的增减,总的来说,不会影响生产者的总销售收入 尽管现实争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并不总是可以简单的測量出,但是它往往对实际问題有很重要的应用性。诸如,1974年,美国政府试图了解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减少20%。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汽油的需求的弹性系数较低,可以说,是缺乏弹性的,这也就意味着,价格大幅度的上涨才能使得销量回落到預期水平:显然,这一消息对一个非常担心价格通货膨胀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本书后文中,我们还将经常用到需求曲线。然而,在结束这部分之前, 读者应该測试一下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譬如,问问自己:如果“任何其他条件均等“(別无其他情况)中的一些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假设所有的消费者收入上涨50%,情况又会怎样?或者香蕉价格上升,或橙的价格下降,结果又如何呢?在上述每一种情况中,整个需求曲线都会移动位置你能指出它移动的方向,并说明原因吗?

八、供给曲线

我们分析市场经济的第二种工具是供给曲线。这条曲线针对的不是苹果消费者,而是苹果生产者。此时,我们不再需 要询问消费者“这个月你会买多少某种价格的苹果?”而是询问生产者“这个 月在某种价格下你将会生产和销售多少苹果?”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供给曲线是一种告诉我们某一阶段在可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销售某一特定商品数量的假设性结构。

这条曲线是根据表8-1绘制的,除了询问的对象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外, 表7-1和表8-1基本相同。当苹果的市场价格为70美分一打时,由表8-1可 知,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631千打。将(0.70,631)这一点和其他点绘制在 图表中,可以得到如图8-1所示的55曲线,即苹果的供给曲线。

从某方面来说,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稍难获得,至少初看之下如此。那 么,在什么假设前提下供给曲线将被最终决定?还有,怎样解释供给曲线向 上傾斜的趋势呢?图8-1 供给曲线

SS表示苹果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它告诉我们,只有在苹果价格走高离的时傩.生产者才愿意供给更多的苹果。相反,价格走低会导致供给数量下降。

供给曲线的假设条件

一个严格的假设是苹果生产者必须遵循节场给定的苹果价格,而个人无法控制价格。生产者是价格承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用经济学术语来 说,他们是完全竞爭者在后文中我们将看到完全竞争不是現实生活中市场 结构的唯一形式,也正是这个原因,本章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只是一个开端。完全竞争的含义如下:

当在讨论行业中的企业生产同质产品并且和同类行业相比,单个企业非常规模小,因此只能采取给定的产品阶格时.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

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这一定义的含义;但现在只需理解实际上是在 这一假设条件下,我们才可以看出供給曲线。这也可以从我们对苹果生产者的提问一“在这种价格下,你愿意提供多少苹果出售?”中看出,这个问題要 求生产者对既定的价格作出反应。如果不是这样,相关问題将变为“这个月你计划制定的苹果销售价格是多少?“但这并不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題:.前一个问题基于生产者是价格承担者和市场完全竞争这两个假设,才可以用来推导出供给曲线,后一个則不能。

这条曲线也建立在其他假设之上,很明显,每条供给曲线(如同每条需求曲线)具有其他条件不变的规定,但是在对供给曲线的定义中,这条規定似乎更复杂一些,因为它明显受到时期因素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指出时期因素对分析生产者行为和供给曲线的重要性。实际上,短期内除了苹果价格变动以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苹果生产者除了存货以外没有其他货物可以提供。此时供給曲线可能就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即生产者会在任何价格下供給苹果。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他将有时间调整不同价格下的生产水平。当苹果的价格上升并且在几个月内保持不变时,他可能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采摘和包装苹果以完成订单。在一个更长的时期里,这种调整可能可以更加灵活,因为他可以种植更多的果树,购买更多的土地,以及配置更多的设备等等、因此,对任何給定的供給曲线,我们必须仔细区分需要考虑的时期因素,以及什么因素限定不变,什么因素可以变化。

供给曲线的形状

我们所考虑的第二个问題,即为什么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傾斜也和时期因 素有重要联系,因为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会被不变因素和时期因素所影响,现在我们知道,供給曲线向右傾斜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特定商品的生产 增加时,成本趋向于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中很容易发现短期内,每个农夫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扩大生产,但是基本上他所能支配的土地,果树,厂房和其他资产的數量保持不变。因此,增加苹果生产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即最后成本将开始上升:

实际上,我们这里描述的是经济学家应用的另一种著名工具:报酬递减規律。

报酬递减規律的意思是,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相对于生产中投入量不变的要素(“不变”要素).当我们增加兰产中某种要素(“可变”要素)投入量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总产出增加终将会下降〃

就短期苹果生产来看,给定果园土地面积,如果通过增加劳动力數量来 提高苹果产量,那么由額外增加的劳动力导致的苹果增加量最后会下降〃如 果工人的工资不变,就意味生产的苹果越多,生产苹果所增加的成本将越高

以上所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短期内当企业扩大生产时成本大致上升:.但是这种现象是怎么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相联系的呢?从本质上说,如果成本 随着产出増加,只有当价格更高时商业企业才会愿意扩大生产,他们会发现 扩大生产的成本比它所带来的收益更大,只有当价袼更高时,扩大生产才被 证明是有利可图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亚当斯密著作中的例子,其中提到了人的自利原 則。商人在较高的价格下扩大生产,因为这么做符合他的利益-当行业中所 有的商人都采取这一行动时,就会产生如图8-1所示向上倾斜的曲线。

当然,这些论述都基于短期来说。长期供給曲线的形状更难解释,尽管 长期正常供给曲线仍然向右上方倾斜。长短期的主要区别在于长期成本的 増加没有短期那么陡峭:.这反过来反映了从长期来看,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 扩大生产,比如购买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的果树,配置更多的设备,以及建 造更多的厂房、总之,相同企业或者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比短期供给曲线更为平坦。

九、供给和需求规律

我们已经解释过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及它们的形状。现在,我 们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图9-1所示,苹果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被合并在一个图中。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够决定苹果的均衡市场价格和买卖的数量。这种某个特定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就是所谓的供给和需求规律

毫无疑问,这里的关键问題是这两条曲线在何处相交。实际上,恰恰就是这个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图9-1所示,均衡价格是每打46C,而均衡产量会是365千打。

更深一步的问題是:为什么这个交点是重要的?为什么价格水平不会在 其他地方?

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质上就是,只有在这个特定价格水平(460)上,消费者的苹果需求量和苹果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正好相等;也就是说供给等于需求。在其他的任何价格水平上,要么是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要么是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在前一种情况下,苹果生产者会堆积大量的因为没有 需求而卖不出去的苹果;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苹果消费者会强烈要求购买生 产者提供根本不存在的苹果。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如果生产者堆积了没有需求的苹果,迟早他们会减少苹果生产。相反,如果消费者坚持要去购买不存在的苹果,生产者迟早会意识到应该提高价格和扩大生产。

e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在这点上,均衡价袼为46元.而交易量为365千打

只有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才不会发生这些问題.在这一点上,既没有卖 不出去的苹果,也没有排队购买不存在的苹果的消费者:我们就得到了一个 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等于需求,除非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 化,否则这个价格会保持不变:

消费者至上 ——个简单的例子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分析是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市场经济 中,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这对理解权力分散的私有经济如何运行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这些工具来说明所有社会都要面临的市场经济是怎样作出基本经济决策的问題在这些重要的选择问題中,有一个你能想起 来的就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在A点(多生产钢铁,少生产粮食)还是B点生产的问題(少生产钢铁,多生产粮食)

正如亚当·斯密所理解的那样,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本质过程是生产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在特殊情况下,他们会根据消 费者的需求来调整不同商品的生产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至上的概念。如 果经济是在A点生产,但是消费者偏好于B,那么市场的力量就会使生产向 B点移动,結合刚刚学到的供給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更详细一些的说明,假设我们要生产两种商品,粮食类的商品是苹果;钢铁类的商品不妨假定是洗衣机。

現在让我们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消费者的偏好从洗衣机向苹果转移: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牵钱,但是原理还是很清晰的: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怎样 通过市场机制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反映出来呢?

这个问題的答案可以从图9-2的两个图中看出来.苹果需求的増加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而洗衣机需求的减少使得洗衣机的需求曲线向下 移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移动的结果是: 1.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苹果的产量增加: 1.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上,洗衣机的产量降低:

随着消费者的偏好从洗衣机向苹果转移.苹果的产量増加,而洗衣机的 产量降低。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计划和政府的千预,完全是通过市场的供给 和需求規律来实现的:.这个例子只是一个近似的估计,我们右该把它当作一种启发,而不是定义。实际上,直到19世纪末,在正当·斯密写完这些一百年后.经济学家们才能够清楚说明市场经济的全部内涵。如果我们想想第六单元中的流程图,我们很快就可以意识到不可能把商品市场(苹果、洗衣机、食物、钢铁等)与要素市场(劳动力、果园土地、铁矿、机器等)分离而在这个流程困中任何一个市场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换句句说,我们要想彻底弄清楚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重要的变化,即使足偏好的转移如苹果和洗衣机,我们最终都要观察整个系统

这两张表是用来说明怎么样通过市场供绐和需求机制实现消费者至上.这种机制能改变 市场经济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出特别是当市场需求供给发生从洗衣机到苹果的转移,苹果的产量会上升.而洗衣机的产量则会下降.这个新的均衡点对应着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新的一点。

尽管要到后面单元中我们才能实现这个更大的目标,但是目前的分析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我们已经说明了生产商和消 费者之间的关鍵联系,为什么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商要生产消费者需 要的商品呢?答案是:通过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机制作用,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做能够获得利润

市场与公共利益

市场经济是一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但是,它是否如正当斯密相信的那 样也是最好的制度呢?

正如大家所料,答案是很复杂的,经济学家们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介绍其中两种对这种理论很有影响力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源自我们在本单元中的分析.这种現点强调了市场机制本身的有效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会说:“想想供给和需求机制是怎样完 美运作的吧,在没有政府干預、计划和安排的条件下,成千上万个人的决策 仍然能够带来如此理想的社会結果,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惊奇!”这种观点与 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传统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一种观点则是沿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在经济生活的很多重要领域,党争和市场并没有形成我们想要的结果。例如,本 单元的分析还没有涉及失业问題。实际上,在洗衣机和苹果的例子中,我们 假设市场是充分就业的但是,我们的确知道失业是存在的::市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很多批评家对此感到很悲观。他们对市场解决其他很多问题的 能力也没有信心,如通货膨胀、贫困、收入分配、污染和浪费等问超:他们指出亞当斯密过分低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歧。

在不同时期,历史对这两种现点都予以了证实我们已经表明,18世纪 早期和19世纪强有力的工业革命是在市场体制战胜了其他早期经济组织的 时期得到发展的。在下一单元中,我们还会介绍市场是怎样滲透到那些实行 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中的。另一方面.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亊实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从来没有成为过现实,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曾经通过 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要求政府干预价格和市场机制的运行。在今天,这种要求 也绝没有减少过,因此,从公众的利益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是否应该有政府的任何干预(历史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題)而是应该允许有多大的政府程度府干预,这个问 题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十、美国政府投资增长

经常有报道称最近几年羑国政府投资增长迅速。亊实是这样的吗?如 果是,增长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估计美国经济中公共部门增长作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考虑所有的政府支出——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将这些支出加总,并考察这些支出是 如何花费的。在表10-1中,我们将1929年以来某些特定年份的数据进行了 上述处理,以此得到了图10-1。图中,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代表1929—1976年 间所有政府支出的总和。该图使用的是半对数标度,即一条直线代表一个连 续的百分比上升。曲线明显上升的形状说明羑国公共部门支出实际上一直 持续増长^从1929年的总共100亿上升到现在接近6 000亿。

但是,为了理解这一增长的程度,我们必须更准确地检查这些数字。首 先,它们是用当前的物价水平表示的,意味着它们反映的是当期价格水平的 上升趋势以及政府不动产和物品购买的增加。1929—1976年,零售和批发价 格都上升了 3.5倍。

表10-1特定年份政府总支出、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单位:10亿类元〉

1929——1976政府总支出增长广50倍。请注意联邦政府、州和各地政府的支出总和大了政府总 支出,这足因为发放给各州和、地政府的联疼扑助金(1976年大约是602亿美元》也包含在毎个分类 屮,重复进人了总的数字中

州和地方政府政府总计

图10—1政府总支出、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支出

其次,我们要注意到,在最后的30年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有明显 的増加。通常,人们在考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时,习慣于只考虑“大政 府"^联邦政府的作用,但是自从1929年到二战期闻的经济相对萧条,州 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増加非常迅速。1949一 1976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増加了12倍,同期联邦政府的支出増加了 9.5倍。如果考虑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造成这些増长的一个原因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几乎40咮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投向了学校和大学。这种类型的政府支出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并不代表政府对经济一种新的干预方式,而只是长 期来看,公共部门的某一领域内一种适当扩张。

第三,这些数字包括了至少两种完全不同的政府支出。除了在商品和服 务方面一般性的政府支出他们也包括转移支付。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性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支付工资给在国防部服务的一名职员,向私人 公司购买一辆卡车或者其他商品。但是,转移支付既不牵涉到商品的接收,也不牵涉到提供的服务。在最一般的例子中,它只是代表了购买力从一个纳 税人转移到了另一个接受者。社会保障支付是转移支出。失业补偿金支付 也是转移支付。很多农北項目中对农户的支付也是转移支付。在这些例子 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本身并不生产商品,也没有通过它的商品采购让私人生产进入某些渠道。社会保陣体系中的老年人并不需要向政府提供任 何劳务,他们可以随意地花费他们的保障金,只要他们自己认为这些方式是 合理的。

在我们目前的讨论中,这些差别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1)尽管转移支付造成了政府对于经济一定程度的干預,但是这种干预程度小于一般性政府 支出带来的干预,后者代表了政府对于国家的产品和版务产出总量的一种干预。0最近几十年,转移支付增长非常迅速。1949一 1976年,联邦政府因内 的转移支付增加了17倍,几乎是全部联邦政府支出的两倍。实际上,这种转移支付代表了政府对于美国经济一些非常重要的新作用。但是,这也意味着 表10—1和困10-1中,政府支出増长的数据可能高估了这一时期内政府对于 经济持续増加的影响。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过去三四十年中政府 投资有所増长,但是整个因家的经济也増长了。我们最直接感兴趣的不是单纯的政府支出,而是与这些支出相联系的国家总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图10-2 表示了所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在美国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这张图也说明从所有相对重要的方面来看,美国经济中政府支出的 増长比预期的要复杂。这条曲线最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政府支出在二战期间所达到的令人惊奇的水乎。1943和1944年,政府支出几乎等于整个31家 总产出的一半!战后马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接着开始缓慢的、持续的 上升。总之,考虑到转移支付和一般性支付,总的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世纪30年代占国民总收入的15%——20%上升到目前的1/3— 但是从相对意义的层面上来看不如绝对数字所表现的那么强烈。

图10——2

当然,政府支出只是体现政府在总体经济中作用的众多指标中的一个。实际上,政府的很多功能可能会非常隐秘地影响私人部门,但是没有在这些 图表中表现出来。例如,司法部门试图执行很多与美国经济有关的反托拉斯法。考虑到其占国家产出的百分比,执行反托拉斯法的花费是徵不足道的。但是反托拉斯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政府在这方面致力于构造市场经 济。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政府的其他调整性功效和法規中,例如,瓦格纳法和塔夫脱·哈特利法就影响了工会。无论他们是以何种形式执行,如推行純净食品和药品法規,或者是規划航线,或强制实施针对摩托车的某些安全 功能。政府参与经济的很多,并没有在我们的支出图表中体现出来。

没有办法去量化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尽管一般认为他们几乎表現出相同的形态,从我们的支出图表中也可以看出这点。也就是说,从19世纪30年 代到70年代,调整性活动和其他活动出现了一个緩慢的增长。伴随着支出增加,在存在价格和租金控制、食品配给和战争导致的经济总体波动的情况 下,这些其他活动在二战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战后,这些控制开始松 动,接着,随着政府支出上升,相对战前出现了緩慢但是持续的增长。

十一、政府膨胀的原因

经济因素是公共部门膨胀的原因之一是显而易见的,而政治因素,尤其 是国际政治因素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例如,国防费用开支是政治因素 上的重要表现之一。尽管近年来,政治相关项目的开支有所降低,但是,在 1976年,联邦政府花在国防、太空和国防亊务上的费用仍然髙达上1000亿美 元)

由此,从根本上看,联邦政府的支出大多数是由非经济因素引起的而且,非经济因素正是政府的传统职能.如前所述,这也可以解释我们的增长费 用大部分发生在教育上的原因。因此,现代美国政府的膨胀或者出于非经济 因素,或者发生在政府职责任的传统領域,或者二者兼有。(亚当“斯密曾经 将国防和公共教育的某些职责归为国家职能。)

然而,由于经济的原因,政府活动开始扩展至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新领 城。最近几年,这类活动的扩张速度快于政府在教育上的扩张速度,并远远 快于国防上的扩张速度(我们已经指出,国防上的开支已经在百分比上有所下降)。随着公共部门作用的不断増钱,这些活动试图你补市场经济运行的 不足(或者更精确地说,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的不足)

诸如此类的新活动很多。但是,某些领城座该得到特别关注―以下三方 面尤其需要注意:

(1)经济稳定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和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已经认识到,不加规則的市场机制既无法保证充分就业,也无法保持价格稳定。可以认为,政府在过去40年的行为都旨在解决这一问超。总之,政 府并用財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以保持经济稳定。所谓的《1946年充 分就业法案》旨在促进美国髙就业率,和维持失元在美国经济中的恒定购买 力。1964年减税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1966 年.联邦储當委负会使用“紧缩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1971一 1974年出台的控制工资一价格指數政策同样出于这一目的,即使进行有力的干涉,这 些经济稳定问題也不易处理,但是,目前普遍认为经济稳定是政府关注的合 理领域。

(2)規范特定市场的功能:过去40年里,政府制定规则的能力大大增 译。许多不同的目标可能导致政府干預市场进程:降低垄断,促进竞争以保护某些“弱势”经济部门的价格和收入,确保消费者安全,影响女性、少数民族 等群体的雇佣过程,有效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水和空气污染等。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在经济的某些領域,一項亊业的利益和成本在私人与社会间 存在着很大的差别7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些商品从自然属性上看具有公共 性,而不是私人物品。因为即使公民不对公共物品支付任何费用,也很难阻止他拥有或使用这一公共品。(例如,因防保护我们所有人,即使个人不对其 成本支付任何资用)更一般地说,市场机制可能低估某种生产行为的利益或 成本。如果我是私人团体,我可以在河上絝了一个大坝,但却发现大坝所带 来的许多利益流向下游的其他公司。现在,对于我来说,修建大坝也许不能 盈利,因为我必须承担所有成本,却只得到了部分利益。但总的来说,大坝之 于社会的好处可能比它的总成本大“类似地,私人公司或消费者也沒有支付一些重要的社会成本——私人工厂或骑學托车者对空气的污染就是一个显著案例。政府对价格和产量的千预成为当今美国混合经济的主要内容。

(3)对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扩张最显著的领域要数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领域1950年至1976年间,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花在社会福利上面的开支从23.5亿长上升到约331.4亿美元 如图11-1所示.无论是从相对数看还是从绝对数上看.这种扩张都非常显著,从1960-1976年,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百分比几乎翻了一番。当然,这一分类的内容非 常广泛且不同,其中也包括教育,尽管教育对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影响收入变化,但是,这一分类的许多项目通常都是 出于改变社会收入分配、改善社会贫困群体经济地位的目的,尽管不必然如此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国家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它将使老人、病人、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全体以及残疾人失去保护。在总支出中,表 大的单项支出是社会保陣项目(1976年超过900亿美元、正如我们马上要 知道的,这个項目基本上是收入在工作一代人和退休一代人之间的代际分配。公共部门雇员退休金(1976年接近250亿美元)同样涉及不同代价之间 的收入转移问題。其他大项目——失业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退休军人计划等——都具有再分配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現代社会,影响收入分配已成为政府扩张的主要元素。

由此可见,上述三方面内容决不是相互排斥的。例如,政府从总体上稳定经济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收入再分配,和经济某部门規范问題。然而,没有系统地就亊论亊,我们从政府政策的三个实例出发,借此说明在当今 混合经济中,公共郜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十二、经济稳定:货币政策

关于政府干预的第一个例子和稳定整体经济有关,这个重要的例子就 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以及这些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经济本身,使得它走向通张或紧缩。这还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领域,因为虽然和经济中的 其他领域相比,研究货币的历史最为久远,但是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在货币如 何影响总体经济健康的机制上达成共识。

货币是什么? 首先(尽管未必是最容易的)问題是:貨币是什么?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 的历史时期中很多不同种类的商品都曾经充当过货币,这其中包括纸张、黄 金以及其他金属、牛、贝壳和珍珠。在二战刚结束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一个 英国经济学家详细描述了香烟充当货币在一个战俘营中被广泛使用的故 亊①。经济学家通常把货币分为以下几种职能(1)价值尺度(用貨币来为商品标价)交易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3)贮藏手段(以货币形式储蓄財富用于未来的消费)。在上面所提到的战俘营中,香烟执行了以上所有的职能,例如价格就是用香烟来衡量的,而不是用其他可以进行相互交换的商品。但是把香烟货币当作貨乐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就像在一个存在欺诈的社会中的金予一样,它们可能会被“削减”,更形象地说就是“用手指反复地捻它们使得里面的烟草掉出来,这样它们就被榨取一部分”。更加严崚的是香烟对他们朱说本身就是一种必需品。拉德福德 注意到当红十字会(香烟的主要提供者)装香烟的包裹没有按时到达时,那些烟鬼们就很有可能会掌控整个国家的貨币供給:

因此我们的经济是反复遭受经济紧缩和银根紧缩时段。当红十字会每个星期给每个人配给的50支或25支香烟按时到达,并且香烟的储备充足时, “香烟资币”极好地和它的目的相配。若是如果红十字会香烟的分发被打断时,储备很快就会被用光,这时价格就会下降,交易也会大量地减少,相应地 实物交易也会增加-这种邇资紧缩的趋势会周期性地被突然注入的新货币 所抵消。如果几十万支香烟在两个星期内到达的话,价格就会上升,接着又会下降,剛开始变化很慢.但是一旦储备用尽,会变化非常快,一直到下一次大的香烟的分发。绝大多数的经济问題都可以归因于这个基本的不稳定

这些关于香烟评论的要点在于虽然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当成货币,但 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同样好地执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黄金和其他 责金属被当成货币使用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价值,并且具有耐用性和相对的 可分性。在当今的羑国经济中,虽然美元还和黄金保持着模糊的挂钩(日益 消失)关系,在国内的经济中我们并不再把资金当成一种交易的中介,并且 硬币或钞票为表现形式的通货也不再是我们的“货币”的主要来源。这样的话.我们就得谈到我们的银行系统。

银行系统

当令美国经济中的大多数货币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而是以银行存 软的形式存在,银行存款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活期存款对于我们直接的用途 是最重要的。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支票存款账户,它是即需即取的。它前面所列举的货币的职能。这些活期存款不仅仅是“货币”,它们也是最重要 的货币形式。1976年9月,美国的总货币供给是3 063亿美元,公众手中的现 金在其中只占791亿美元,而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中却有2 272亿羑元,占 到75%

学生们有时会觉得他们的支票存款账户并不完全等同于现金,例如有时 个人支票(比如在一个偏远的城镇)并不会像现金一样被接受。然而,反思以 后我们应该相信这里被怀疑的并不是支票背后活期存款的价值,亊实上是这 样的一个活期存款是否真的存在,一旦我们明确了“银行里有钱支持它”的话,也就是说开支票的人在银行中有活期存款时,接受支票的疑虑就会马上消失。

银行有时得让活期存款变现这是亊实。但是在实际中,现代的银行业并 不需要为活期存款准备等額的现金和通貨(或者是黄金、白银或其他东西),他们仅要储备一部分一这也是货币政策能奏效的原因。银行系统的运营 机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通常取软和存款会相互抵消,所以只需保留活期存 款的很小的一部分来满足特定时间上的超額取款。实际上,商业银行所持有 的大部分的储备只是法定准备金(这些现金也是除了备用现金之外用于满 足取款和存款起伏所必须保留的)

一旦加入政府干预,这里我们就到了本文的症结所在了,政府借助美联 储之手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实现它的货币政策。下文中我们将着重讨论政府干预的传导机制。

十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职能

1913年12月23日,成尔逊总统签署了美国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联邦 储备体系。正如它的创始人所说,联邦储备体系的最初目的是提供富有弹性 的通货,提供商业票据貼现手段,同时改善对银行的监管。

从建立之初,人们就意识到,联邦储备体系的初始目的实际上是更为广 泛的目标的一部分。包括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消除通货紧缩,共同为可持 续的、较髙的就业水平、稳定的羑元、国家实力的增长和不断上涨的消费水平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广泛目标的接收程度日益加大。

近年来,社会公众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国内目标实现与国家保持对外支 付处于合理的平衡的能力相关。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个体系的主要作用 在高就业水平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内经济的货币稳定和国际支付 中的总体平衡。

联邦储备体系是如何影响生产、就业、生活水平和国际支付地位的呢? 实际上,它是通过影响信贷和货币间接影响着羑8每个层面的企业、商业机 构和美国的普通民众。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如何影响信贷和货币

实际上,人们所使用的所有货币均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银行。他们可能 以现金的形式获得报酬,但是这笔现金是其雇主在银行兑现支票或者从银行 借贷而获得的。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流动主要依賴于商业银行借贷和投资的能力。

商业银行发放信贷、提供现金余額和支付服务的能力依赖于该银行所拥 有的储备金数量。储备金总量直接受到联储管理的影响。银行向消费者友 放的信贷和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必須与存款准备金的总量保持一定比例。银 行的储备地位直接影响到其发放信貨的意愿和贷款的成本或者货款的利律。利息是指借款者为获得贷款而向行行付出的成本。

因为银行采用存款换银行占有的各种资产的办法发放信贷。银行资产 包括商业票据、实物资产抵押贷款、政府证券及其他证券,所以银行提供活期 存款业务,这些活期存款反过来又可用来开支票,或者提取现金使用。最终,如果公众偏好的话,也可以将活期存款变为定期存款或者储蓄存款。无论如何,通过影响成员银行的存款储备,联邦储备体系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全面的信息和货币供应。

就算联储能够直接影响資款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从而影响了贷款的总体流 动,在经济令,还有大量的其他因素也影响到貨款的流量。包括政府的消费、税 收、借债政策,收入分配,收入的消费和储蓄分釔比例,议价的能力,管理部门、劳动力部门、农业部门和其他经济郜门的政策,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方针、战争与 和平的前景,以及商人和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变化(包括价格变化)的预期。

因此,单靠联邦储备体系不可能确保有利的经济环境,也不可能引导银行贷款和其他类型的贷款流向特定的部门。但是它能够在经济条件变化时,通过影响银行贷款和貨币的总体流动,平衡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稳定“联邦 储备体系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題是,如何根据国内经济和支付平衡的目前和 未来发展趋势确定银行信资和貨币供应扩张的額度。

信贷和货币的变化如何影响普通民众

在一个有活力的且不断增长的经济中,足够的信资和货币供应要达到能 够有助于保持髙水平、稳定増长的生产、就业、收入和消费的數量,并且有利 于美元的穂定。当信资,包括银行信貨紧缩或者成本过高,厂商将削减生产,辞退员工,薪水降低使工人生活艰难,而不得不降低购买,批发商意识到贸 易的下降而减少对货物的定购。接着,生产商发现有必要进一步降低生产,辞退更多的员工,大衰退、失业和大萧条接踵而至。

当贷款相当充分且成本较低时,市场情况却恰恰相反,可能出现通货膨 胀繁荣。供应和信貨的增加导致货币总量和流量的增加。但货币总量和流 量的増加,信贷成本的下降本身不能増加国家的产出。如果消费者拥有充足 的货币或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借款,他们将设法购买远远超过厂商生产能力数 量的商品,最终哄枱了物价。如果商人等想在价格增长中获利,他们将设法 増加存货,从而进一步造成物价上涨。为了生产更多的商品,生产商也会扩 建厂房,这将造成利率、工资、原材枓成本乃至自我成本的上涨。

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从价格膨胀中获利。当成品的价格过高使最 终消费者无力承担时,螺旋形上涨将破灭,随之而来的便是下降,尽管他们中 许多人由于价格上涨获得了更髙的工资。通货膨胀造成的价格上涨越多,下 降将会越突然且程度也会越剧烈。与之相联系的失业和萧条也会更加严重。(节选自联邦储备系统理亊会的《联邦储备系统一一目的和功能》,第五版。〉

十四、美联储货币政策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立场根据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调 整一或紧缩或宽松:当出现通货膨胀倾向时,货币政策发挥紧缩限制的功 能;在其他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或者发挥扩张的作用,或者采取一种介于刺激和限制之间的立场。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衰退的危险,储备银行致力于防止 投机行为或其他不可维持的银行信货扩张:

下页中的图示简单解释了联邦储备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影响总支出,进 而达到充分就业、最大产出和物价稳定这一终极目标的。

美联储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通过影响自己成员银行的资金储备来履行这一义务。正如图中所示,这是联储货币政策最先发挥作用地方:而各个成 员银行則会根据储备金可获得性的变化相应改变各自的贷款和投资政策。因此,联邦储备银行得以影响到货币供给、信贷可获得性以及各种各样的信 货市场资金成本。

一些观察者钱调,联邦储备银行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另一些认为在于其对贷款的资金成本的影响;还有一些则认为应该是其 对成员银行整体流动性的影响。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令,每种影响模式都发挥 了作用,所以必须综合考虑。

正如上面最后一段所暗示的那样,人们对实际中联储对货币供給采取的 措施究竟如何影响到经济有不同看法。图14-1美联储彩晌流程

不管怎样,人们对于联储在货币领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这一点没有 异议。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有稳定物价、产出和就业的职责、这一在二战后基本形成的現点同许多別的因素一起,使得政府在过去25年 间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具体部门的管制:美国农业

我们关于政府干预的第二个例子与经济具体部门——美国农业——有关,这个例子值得我们关注的原因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政府有可能改变 供给需求“定律”所发挥的作用。

原则上,相对于那些由大型企业所主宰的工业部门,需求供给分析更适合农业部门。因为虽然大型合作农场2的出现使得问題变得有些复杂,美国 农业的产出依然主要是通过大量(超过200万个)相对较小(平均农场面积大 约400英亩)的农场实現的。总体来看,“回应”客現市场的条件在这里得到 了很好的满足。

然而,实际上几十年来,政府一直在影响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产量或市 场供应量。同时、政府更参与农业研究、制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健康 安全标准。

这一干预背后的动机有许多,举例来说,有人认为农业产品价格易受供 需关系影响,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了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减緩价格的波动。也有 人认为农业部门的收入要低于其他生产部门,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拖增加农业 收入。在60年代,羑国农业人均收入大约为非农业生产部门人均收入的 60%到75%。而仅仅到了 1973年,农业人均收入实际上已经大于非农生产 部门I但是到了 1975年,农业人均收入又跌回到其他非农部门的90^。还 有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政府干預的理由是要抅建国际食品储备。

政府的农业政策有一点比较特别: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傾向于依赖市场而不是更加强调政府管制。然而,值得怀疑的是,这种 政策的变化只是对70年代农业价格和收入髙于历史其他时期这一事实的反 映。1977年年初,卡特政府曾讨论过将农业收入补助加倍,国会也就此提出了更加实际的提案。

antitrust 反托拉斯法bank reserves 银行储备barter 实物交易 Charles Darwin 查理·达尔文 Checking accounts 支票存款账户classical economy古典经济学collective good公共物品consumer消费者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消费物价指数credit 信用

decentralization 分权deflation 通货紧缩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demand deposit account;demand deposits 活期存款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弹性energy crisis 能源危机factor market 生产要素市场Federal Reserve Board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System美联储系统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fixed factor 不变要素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部分准备金制度functions of money 货币职能 “Full Employment Act of 1946”《1946年充分就业法案》

Giffen paradox吉芬悖论governmental expenditure 政府支出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国民生产总值

inflation 通货膨胀interest 利率

invisible hand 看不见的手 laissez-faire 放任主义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需求供给定律

market mechanism 市场机制market economy 市场经济market equilibrium 市场均衡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money supply货币供给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per capitalincome 人均收入physiocrats 重农主义者planned economy 计划经济 price elasticity 价格弹性price maker 价格制定者price taker 价格承受者private good 私人物品private sector 私人部门product market 产品市场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purchasing power 购买力

recession 工商业之衰退,不景气scarcity 稀缺性self-interest 利己主义;supply curve 供给曲线 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 the price-market mechanism;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富论》time deposits 定期存款time period 时期transfer payment 转移支付unemployment 失业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7

关键词:全英语教学,国际经贸专业,制约因素,对策

一、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自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外经贸事业发展异常迅猛。目前, 我国年外贸规模已达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 我国在依然保持世界引资大国地位的同时, 本土企业“走出去”已蔚然成风。2012年,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首次成为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展望未来, 中国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为完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而努力。

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 需要有高质量涉外经贸人才的持续供应作保证。未来合格的涉外经贸人才, 不仅应扎实掌握国际经贸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技能, 还须具备相当水准的商务英语表达能力, 因为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广泛通用的语言, 是各类国际经贸业务沟通的语言基础。国内高校尤其是那些实力较强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 担负着为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培养后备高层次人才的使命, 必须顺势而为, 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各课程的全英语教学, 为学生适时打好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

同时,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扩大教育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 伴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发展, 由于国际经贸专业本身的特性, 已有愈来愈多的该专业学生通过各类国际交流项目赴境外高校交流学习, 同时, 也有越来越多的境外非汉语背景留学生来华选择国际经贸专业深造。在此态势下, 加强国际经贸课程国际化建设, 运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及进行论文指导, 以为该专业学生的境外交流学习打好基础, 并满足培养国外留学生的要求, 就成为高校特别是综合实力较强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高校层面看,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13年我国具有高招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有879所, 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有287所。在此1166所本科院校中, 有745所高校设立了国际经贸专业, 占比为63.89%, 在开设院校的数目仅次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市场营销, 名列第4位。然而, 国际经贸专业表面的繁荣难掩其实质上的低层次重复与低水平竞争, 目前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就已部分说明了问题。为适应国家对外经贸新发展的要求并促进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具备条件的高校特别是那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 应通过推行该专业各课程的全英语教学实现差异化发展, 进而带动高校整体国际经贸专业教学水平与培养能力的提高。

二、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并非仅涉及少数几门课程, 而是指对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各门课程 (除去若干门必修的通识教育课) 均采用“浸入式教学” (immersion teaching) 的全英语教学模式, 包括讲授、板书、课件、作业、案例讨论分析以及课程考试等各个环节, 使学生在课业学习上持续沉浸于英语氛围之中。当前, 对于多数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而言, 在课程上系统性地推行全英语教学尚属新生事物, 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索。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 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其内容繁杂, 且各门课程在知识点等方面环环相扣, 推行全英语教学却非易事。从目前情况看, 其主要面临着教师、学生、教材及相关支撑条件等问题的制约。

1. 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

按照规划, 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应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的各个主干课程教学之中, 从其入学伊始的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等学科教育课, 到中期阶段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基础课, 再到后期阶段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贸易等专业方向课及专业选修课, 均应体现出全英语教学的内涵。一般而言, 教师的中文专业教学能力问题不大, 但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英语口语, 将课程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关键知识点等讲授清楚, 并能运用必要的过渡语完成教学场景转换, 还须通过与学生的现场互动及时了解其学习效果。这就对教师的英语口语、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形成了较高要求。目前, 相当多的高校教师尚缺乏在英美大学系统学习或研究的经历, 其英语能力不全面, 语法知识不系统, 尤其是英语发音不规范, 以至难以熟练地使用英语完成专业知识内容表达并与学生做有效沟通。

2. 学生的接受能力。

学生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接收能力, 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全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听力、会话及阅读理解能力均要求较高, 使学生同时面临来自语言及专业学习两方面的压力。按理说, 学生在进入高校时通常已有10年时间的英语学习经历, 应该具备了一定英文基础。但众所周知,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学基本仍属应试教育, 为追求升学率, 多实行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的做法。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长期只注重书面考试应付能力的训练。大量做题、死扣语法的结果虽使学生在英文读写方面有所长进, 但由于长期操练的是“哑巴英语”, 在英语的听尤其是说方面不尽如人意。当进入高校即面临课程全英语教学时, 由于要将第二语言与陌生的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学习, 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同时需要关注语言及专业知识的结果, 使得学生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全英语课程, 从专业角度看, 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3. 教材的支持状况。

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是实现全英语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 全英语教学最好使用原版教材。对于国际经贸专业而言, 多数课程有对应的原版教材可以引进, 同时有国际知名大学的公开课可供参考, 但一些专业课程如《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 却难以做到这一点, 目前尚需要由教师自编讲义, 短时间内其质量难以保证。即使那些有原版教材可供采用的专业课程, 原版教材也多少存在着部头大、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及与中文版教材体系不对应等问题。并且相比于中文教材, 原版教材一般价格较高而利用率低, 学生缺乏购买积极性。对教师而言, 囿于专业素养以及获取原版英文教材的信息渠道, 常常难以遴选出恰当的原版教材。

4. 相关辅助支撑条件。

全英语教学的开展对高校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需要得到校、院、系各级层面的重视与系统性支持。尤其是校级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机制, 包括师资培养与引进机制、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教师激励机制以及教学研究机制等, 学校的人事、财务、教务、图书馆、后勤等相关部门需要协调配合, 共同为全英语教学的推行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支撑条件。值得指出的是, 全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时间与精力方面做出相当高的投入, 在目前各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 如果教师的付出未被合理承认, 则可能挫伤其积极性, 进而影响到全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的对策

作为新生事物, 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的实施门槛相对较高,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实际出发, 其推行应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探索过程。那些综合实力强的高校更具备师资力量与生源条件 (包括境外生源条件) , 通过采取得力措施应对上述问题, 率先实行国际经贸专业的全英语教学, 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其经验和积累也可以通过扩散效应, 带动更多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参与到全英语教学行列中来。

首先, 通过培训与引进“两条腿走路”, 提高全英语教学师资水平。全英语教学对师资要求相当高, 从事全英语教学的教师除应具备本学科的较高知识素养外, 还要能将英语作为教学工具, 恰当准确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为此, 一方面在职教师需要主动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技能, 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包括到英美知名高校接受对口培训;另一方面, 也要创造条件吸引高水平“海归”充实到教学师资队伍中来。此外, 通过聘请英美高校的一线专业课教师实际参与和辅导全英语教学, 是提高水平的一个理想途径。目前, 在科研导向支配下, 高校所聘请的外籍人士多为学术研究人员, 其来华一般是做专业课题研究或学术交流而较少参与教学, 特别是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对此可做适当调整, 加大英美知名高校授课教师的聘请力度, 发挥其指导辅助中国教师全英语教学的职能。

其次,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形成其愿意学习的环境。国际经贸专业各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 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特别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全英语教学时。但学生既是全英语教学的承受者, 同时也是受益者。有效的全英语教学可以实现学生在专业中学习英语, 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的效果。对此, 一方面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也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 使学生尝到接收全英语教学的“甜头”。比如, 鉴于课程成绩对学生的重要性, 可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使最终成绩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 还可在学生最终成绩单上强调各主干课程为全英语授课, 从而有利于其毕业求职、读研或出国留学深造。

第三, 开发出适用教材, 满足全英语教学需要。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最好选用英美高校原版教材, 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但如前所述, 该专业部分课程并无对应的原版教材, 而那些具备对应教材的课程, 原版教材也可能存在难度、专业涉及面与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及专业知识不匹配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 应能够了解中国在相关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进展、政策及战略, 而这也恰是原版教材所难以体现的。对此, 可由国内部分顶级高校组织专家学者, 参照现有中文版教材体系, 编选出版对应的英文版教材, 以供实行全英语教学的各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使用。当然, 教师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从有关网站上选用材料、下载视频等手段,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地同时, 将相关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情况等告知学生, 充分提高全英语授课效果。

第四, 加强对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的管理与支持。由于国际经贸专业本身的特性, 其全英语教学一般会走在高校各专业的前面, 扮演着事实上的“探路者”角色。但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并非系这一层面甚至学院层面所能够完全掌控的事情, 而必须站在学校层面的高度, 设计好其路线图与时间表, 并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学校一方面要实施教师授课资格制度, 设立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将授课质量同教师的业绩指标和待遇挂钩, 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并同时为全英语教学创造完善的硬件条件。应尊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材选用、考试方式、学生成绩判定等方面给予教师必要的自主权。此外, 还应为教师参与国内外进修、异地参加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发表教改论文等, 提供相关信息和必要的财力支持。

四、结束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 我国将“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以开放促改革”。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逐步摆脱以往那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对高素质外经贸人才的需求将充分显现出来。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全英语教学, 既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也是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举措。目前, 国际经贸专业全英语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 还面临各种问题与障碍, 但随着各知名高校的重视与加强支持和管理, 该专业的全英语教学必将健康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艳爽.高校实施全英语教学的探讨——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6) :216-217.

[2]燕春蓉.《国际经济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基于问卷调查分析[J].新课程研究, 2012, (10) :52-55.

[3]张千帆.高校全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24 (4) :91-93.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专业课课考研资料 篇8

[关键词] 国际经贸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国际经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专业。为了培养既懂国际惯例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尤其是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应吸取经验创新国际经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一、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国际经贸专业实践特点,今后国际经贸专业必须以培养教师综合实践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以校内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为中心,以课堂案例教学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为支撑,以毕业论文撰写为检验手段,以双语教学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国际经贸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围绕着技能培养为主的中心,可以构建为认识实习、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和双语教学、校内学年实习和校外毕业实习及撰写毕业论文等模块。结合国际经贸专业教学计划(本文暂参照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本科国际经贸专业教学计划),各模块的具体安排,即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内容见表。

此外,针对国际经贸专业中的部分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科研兴趣较浓的学生,专业教师可给予其参与科研的机

会和指导,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公开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看法。

三、改革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1.教师应增强实践教学意识

高校教育的传统观念都是偏重专业理论教育,很容易出现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不适应的现象。对此,首先教师应该增强实践教学的意识,认识到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外贸人才。

2.对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安排实验课时

由于该专业所开设的《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对外经贸函电》、《进出口报关实务》等课程都具有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安排课程实习,即教师在讲授时应在教学课时内安排实验课时,如表中的安排。

3.运用形式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的有利条件,可通过引入优秀成熟或专业教师自我研发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案例教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使用动画效果形象展示贸易环节或过程的课件,使教学案例变得生动和易于理解,能达到加深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作用。

4.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通过双语教学锻炼学生用外语思维、表达、阅读和写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水平,又能有助于学生将外语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成为真正的外贸人才。具体在操作时除了要求双语授课教师上岗前做好充分准备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可以行政班级为基础先外语、中文混用,然后再逐步提高外语表达的比例,最终实现全外语授课,也可试行打破行政班级编制而分级教学。

5.加强实验室建设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应建立一套既包括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备货、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算、索赔和理赔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又包括英语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贸易单据的制作与审核等主要业务的板块;而且实习软件应既有进出口贸易的单项操作,又有综合技能训练平台。为保证实验室的正常、有序运转,除应制订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外,实验室应由具有一定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人负责软件的调试和管理工作,实行管理与教学分开的管理办法。

6.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毕业实习的管理力度

校外毕业实习是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普遍做法,其实施主要依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具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却有着相当大的困难,一是外贸企业担心泄漏其商业机密,不愿意接受实习大学生深入其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真正参与到外贸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外贸企业不愿长期合作。对此,一方面可采用协议的方式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也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建立一批灵活的实训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连贯性,必须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力度,杜绝学生实习期间随意请假、旷到、怠工等不良行为。

7.努力培养“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

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往往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和创造力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支既有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一线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鼓励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外贸企业,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方法,既可使专业教师有机会将国际经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又锻炼了自身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讲解中有机地加入切身感受,提高授课的说服力。

8.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便于学生就业,而现在许多外贸企业招聘员工时都希望新员工拥有专门的职业上岗证书,如外销员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跟单员资格证、国际货代员资格证等。因此,各高等院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上述国际经贸业务的职业资格证书。

9.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积极鼓励专业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改革工作,并不断把研究成果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也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需要制作课件或网页,教师可动员、指导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一起寻找素材,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共同完成课件或网页的制作。

10.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验室等学校教育,还应该“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指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认识实习和社会调查,“请进来”则是指采用各种方式邀请外贸业务管理机构或企业的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做报告或讲课,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外贸发展的状况、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外贸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内容,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市场竞争的激烈,创业的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11.加强实践教学质量控制

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实习、校内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等环节可以通过指导教师评分进行量化约束;认识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环节,可运用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起到约束和管理的作用。

12.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创业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除了根据教学计划完成必要的实践环节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模拟创业活动,即由学生自己创建其功能与真正的外贸公司、企业相似的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公司的运行和国际经贸业务操作,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专业教师和有外贸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的评委通过业绩进行点评和评判。我校目前创办的爱维玛特生物科技(新疆)有限公司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段秀芳柴利等: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07年1月结项

[2]孟亮刘晓伟: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9)

[3]孟繁华: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

[4]曹前劉辉: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5)

[5]吴时舫:培养外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5)

[6]孙继红: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4)

[7]欧阳有旺郭常亮: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12)

[8]秦超徐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5(10)

上一篇:体味的近义词是什么下一篇: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