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六 国 论》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 -《六 国 论》(精选14篇)

语文 -《六 国 论》 篇1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v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v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语文教案-六国论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语文 -《六 国 论》 篇2

1.《六国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最忌的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 有的教师打着“堂堂清”的旗号, 把目光就定位在某一课, 某几个点上, 直奔考点而去, 熟记考点而安, 自以为是“堂堂清”了, 而实际是知识的灌输, 而欠缺实战的训练,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充其量也就是个书袋子, 甚至是个书呆子。且看宋氏三词客 (苏洵、苏轼、苏辙) 论及“六国”各不同。

“三苏”的《六国论》在苏教版高中语文中都可以找到, 我们在教学其中的一篇时, 最好将其他两篇同时带出进行纵横对比, 通过背景及其人物等多方面的分析, 从而领会文章所选角度的不同及其原因, 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运用。如果有时间或条件的话, 还可以将清代李桢《六国论》搜出来作比较, 当然, 让学生站在高中历史的角度, 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六王毕, 四海一”的原因, 对学生更有益处。

苏洵在谈及六国时, 开篇就提出了“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盖失强援。苏洵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当时宋真宗与辽 (契丹) 澶渊之盟后, 岁以重赂而求苟安。所以, 苏洵明里在说六国, 实际是在借题发挥, 警告宋朝统治者前车之鉴, 后者勿忘。苏轼在论六国时则提出了“春秋之末, 至于战国, 诸侯卿相, 皆争养士自谋。”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时却说是六国不明天下之势, 失韩魏这个重要屏障。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其本身的局限和用意, 明眼人看得出, 明君听得出, 取证之不同, 观点也很鲜明。就文说文真的有许多精彩之处。笔者在教学三苏的六国论时, 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六国覆灭的根源时, 同学们更多地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了大一统的必然, 第一是生产力的提高, 分裂的局势已严重影响了当时生产的发展;第二是孔孟“礼教天下”大一统的学说的建立, 从观念上引导人们去达成天下一统的思维;第三是地缘政治的局限, 不利于和谐, 禹以四海为壑, 六国以邻国为壑, 治水和水患推动了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而我们要客观分析的是谁更能完成统一大业, 为什么他能完成这个大业。

我们在分析三苏的六国论时, 不能说是三苏的偏颇, 其实三苏的作品, 恰恰回答了大一统格局出现的时间和谁有这样的担当。他们分析大一统, 不是写史记, 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

在教学中, 教师在为这类作品的引导分析时, 意在让学生明白, 文与意, 虚与实, 理与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学习方法, 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习方法的不同, 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学习结果, 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只局限文本的考点, 肢解文本的内容, “近视”是必然的, “短路”也是意料之中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课标和教学大纲是倡导小组学习的, 于是有的教师将所有的问题都拿到小组上来讨论, 我们不否定有的同学从小组学习中取得了主动, 占得了先机, 然而, 仔细调查后会发现小组学习也有它的局限性, 它是要建立在充分预习准备的基础之上的。从社会促进效应来看, 拿到小组学习中的问题, 要让每个学生比较熟悉, 有所准备, 才能在群体的激发下, 表现得更为出色, 如果是要独立思考的问题, 最好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就如一道作文题的构思, 还是让学生静静地想一想比较好, 而对于朗读比赛之类的让学生有备而战, 用小组学习就更具激励性了。如苏洵《六国论》教学方法运用片断:

(1) 翻转课堂:课前学生自修内容设计: (1) “六国论”用你的话讲叫“……之论”?全文主要分析了什么? (2) 从网上寻找当时六国位置, 想一想苏洵所说的中的合理成分。 (3) 结合课文想想括号里的字词意思: (其实) 百倍/ (固) 不在战矣/ (暴) 霜露/ (举以予人) / (暴) 秦之欲/ (至于) 颠覆/以地 (事) 秦/ (终) 继五国/ (义) 不赂秦/当与秦国 (相较) 。 (4)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是什么? (5) 文章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2) 课堂教学: (1) 提出心中的疑问。 (2) 比赛学习成果。 (3) 比赛课文朗读。 (4) 解疑。 (5) 二次质疑解疑。 (6) 讨论本文共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 试着用本文所学的方法论证大一统的必然性。

(3) 课后延伸:从网上搜索苏轼、苏辙的《六国论》比较一下三苏的论点论据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同是苏门, 却有这样大的分歧?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是什么?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不只重视这一课的探究, 更多地注意引申扩展, 将学生所学与实践进行对接, 重方法更重能力。

《六国论》新用 篇3

许多中学生对于议论文写作很困惑,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白话议论文要么太长,要么太散,或者太深奥(如鲁迅的文章),不容易把握思路,不好当作议论文写作的范例;而苏洵的《六国论》观点清楚,思路明晰,层次谨严,篇幅适中,非常适合当作学习写作议论文的范例。《六国论》开篇摆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两个方面略作分析:1.赂秦之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没有赂秦之国,“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完”。段末再次强调文章论点:弊在赂秦。主体部分,文章采取分论点的方法,照应首段两个意思,从两个角度详细分析。先针对赂秦之国,详细分析它们破灭的原因;接着针对未赂秦之国,详细分析其破灭的原因。最后,文章用两段总结经验教训,并于文末表明文章的现实意义,使文章有的放矢,不沦于空谈。

《六国论》的新用,在于利用其使用分论点的手法。许多学生写作议论文一是思路不清,二是字数不够。思路不清,就会造成写了什么不知道,还将写什么也不知道。反正是信笔而谈,不着边际;分析无条理,读者如坠云海。因为不会切分论点,看问题不能多方思考,拘泥于一点理由,谈来谈去,堆砌废话,明显“江郎才尽”,自己都感觉无聊,因此不爱写议论文。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上过一堂很成功的课。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分析清楚《六国论》的思路。前面已述,此不赘言。

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介绍几种切分论点的方法,分述如下:

一、并列法处理分论点。所谓并列式处理法,就是将分论点处理成并列的几个意思。如以“珍惜”为话题,我们可以将论点定得很大,如“珍惜眼前的东西”,也可以将论点定得很小,如“珍惜生命”。前者可以切分为几个方面:珍惜时间,珍惜荣誉,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等。后者也可以切分成几个方面: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珍惜自然物的生命等。每个意思一段,文章也有三四段,加上开头、结尾,文章就有五六段。逐个意思论述,思路自然清楚,写800字,也不是很大的难事。《六国论》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法。

二、对比法处理分论点。所谓对比法,就是从对立的两方面分析。文章主体部分分两个层次进行论述,一正一反。即如上面所举的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以从“珍惜……你将怎样,不珍惜……你又将如何”两方面分别来谈,讲道理,举例子。如此,思路也很清楚。

三、辩证分析法处理分论点。所谓辩证分析,就是从内外、物我、利弊等角度分析问题。文章主体部分分两个层次进行论述。如话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既要从外因分析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从内因分析人自身的因素。

四、层进法处理分论点。所谓层进法,就是根据逻辑规律,引领自己的思路逐层深入。它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有哪些)——怎么样(明白这道理后该怎样做),文章整体上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述;二是现象——本质——危害性——正确的做法,文章整体上分四个层次进行论述。

五、以退为进法处理分论点。此法操作思路是,先承认某事的合理性,也对此进行论述,之后话锋一转,指出其不合理的方面、情形。文章整体上分两个层次。

六、联系实际法处理分论点。此法操作思路是,先从事理上论述,然后联系社会现实,使文章所论有的放矢。文章整体分两个意思。《六国论》和《伶官传序》走的都是借古讽今的路子,都有针对现实的意思,就属于这种模式。

还要特别强调,以上模式不是彼此不容的,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兼有几种模式。即如《六国论》,整体思路属于“联系现实法”,但也明显使用了“层进法”,“(观点)是什么——为什么(如此持论)——怎么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做)”,而且文章主体部分既谈到“赂秦者”也谈到“不赂秦者”,又运用了“并列法”。

最后,迁移练习——拟思路提纲。笔者指导学生阅读苏洵之子苏辙的《六国论》,要求学生了解了父子两人的《六国论》之后,也来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结果,很多学生拟出了既有思想深度又思路清晰,综合了几种切分论点模式的提纲。试举一例:

一、观点: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

二、主体部分论述任务:

(一)自身因素:①弊在赂秦。②贪图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二)外部因素:秦国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中国势在必然。

三、结论:看问题应该辩证分析,多角度思考。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如此,分析生活中的其他一些问题也应如此。

本提纲由大到小分别运用了层进法、联系实际法、辩证法、并列法等多种论述手法,学生并不觉得繁难,他们拟提纲的兴趣大增,写作的欲望强烈,我干脆布置他们完成此作文。

这堂课我上得很成功,有兴趣的教师朋友不妨一试。

语文 -《六 国 论》 篇4

【学习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第一、二段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正确译文。

【学习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导读:

一、介绍作者:

苏洵,字________,号老泉,四川眉山人,________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v元年(1056年)带领儿子________、________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________”,均列入“________”。著有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二、介绍背景:

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软弱。契丹攻宋,直逼澶州城,威胁宋都,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释题:

六国论:六国破灭之论,这是一篇史论。叙述评价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导学:

四、读课文,并给下列字注音:

赂()邑()厥()暴()露芥()嬴()洎()

殆()胜负之数()下咽()为()国者洵()诛()

五、本文是史论(议论文),再读课文,找出论点及分论点;并分析本文结构:

1、论点:

2、分论点:

3、结构:可分为____部分,第一部分为第____段,提出论点:“”;第二部分为____段,围绕中心论点,论证两个分论点--“”、“”;第三部分为____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

导思:

六、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解释加点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不赂者以赂者丧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背诵第一自然段。

七、研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解释加点的重点字词并翻译整个句子。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3、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6、背诵第二自然段。

八、小结:

文章开篇直接点出,紧接着分析的原因:一是;一是,。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导练:

1、背诵第一二段。

2、完成课后练习。

六国论 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学习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的手法。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三)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上。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四、课后检测(详见课件)

六国论教案 篇6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

(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语文 -《六 国 论》 篇7

一、观点鲜明。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作者用15个字便摆明观点, 雷霆万钧, 铿锵有力。高考作文的800字要求, 没有空间让考生绕圈子;且考场作文是速判的文字, 在挥汗如雨的炎炎夏季, 冗长的开头只会带来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 不利于得高分。苏洵在摆出两个分论点以后, 再次强调:“故曰:弊在赂秦。”观点鲜明, 冲击力极强。用鲜明的语言, 把论点摆在鲜明的位置上, 这是考场议论文的不二法宝。

二、结构精巧。

《六国论》篇幅短小, 结构精巧, 如同小家碧玉, 令人玩味无穷。作者在摆明“弊在赂秦”的总论点后, 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然后第二段论述分论点一, 第三段论述分论点二, 照应圆合, 丝丝入扣, 体现了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整篇来看, 第一段提出问题, 第二、三段分析问题, 第四段以“封谋臣, 礼奇才”来解决问题, 是完美的论文写作模式。高考作文篇幅受限, 不宜表现大开大合的生活巨制, 而应首推构思精巧、首尾圆合的设计。同时, 写作是传情达意的, 是考查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思维的周密性与思维的深刻性, 是考场制胜的两驾马车。《六国论》在这两点上都是后世学子的模范。

三、方法多样。

中学生因为不会说理, 所写的议论文容易以摆代论, 而《六国论》在综合使用论证方法上很值得学生借鉴。

1. 对比论证。

第二段先后两次使用对比论证, 既把秦得地与六国失地进行对比, 又把秦国战胜得地与收贿得地对比, 六国战败失地与赂秦失地对比, 还把六国祖辈创业艰辛与子孙弃之草芥对比, 数字确凿, 有力地揭示了“赂秦力亏”的道理。

2. 引用论证。

第二段引用古人的话, 表明“赂秦力亏”的观点在历史上带有典型性, 说服力陡增。这种论证方法也叫理论论证。

3. 比喻论证。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把赂秦的做法比喻成抱薪救火, 化抽象为形象, 化深奥为浅显, “赂秦而力亏”的道理不言自明。

4. 举例论证。

第三段分别举齐、燕、赵三国战败而亡为例, 既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也有力地支持了“赂秦而力亏”的论点, 因为三国义不赂秦, 都坚持到了“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的地步,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

5. 假设论证。

第三段后半部分, 作者假设六国避免了各自的错误, 则“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 令人生出许多感慨惋惜之余, 不得不信服作者的观点。

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时而对比, 时而引用, 时而比喻, 时而假设, 使《六国论》纵横捭阖、摇曳生姿、百读不厌。

四、情感充沛。

在中学生心目中, 似乎议论文重在说理, 散文重在抒情, 殊不知感情充沛的议论文, 更令读者怦然心动。《六国论》饱含情感, 哀六国不幸, 怒六国不争, 憎秦国无厌, 让读者淹没在作者情感大河中, 为之扼腕, 为之叹惜, 为之击节赞赏。

莫再误读《六国论》 篇8

但是,《六国论》值得推崇为经典吗?我以为让它长久霸占着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位置,是万万不该的。其一,其论述没有实事求是,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让错误的史论误导当代学生是不妥的;其二,《六国论》并不像教参编写者所的“论证严密无懈可击”“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六国论》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六国破亡,赂秦是个弊病,但把它当成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大错特错了。

在这里很有必要分析一下六国灭亡的真实原因。

战国可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403年,晋国分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加上西方的秦,东北的燕,南面的楚,东面的齐,形成战国七雄格局,它们互相对抗并各自吞并四周小国,这一时期可视为战国初期。战国初期,魏国和楚国都相当强大。主要原因是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

公元前3 59年,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这是进入战国中期的标志。战国中期跨度将近百年。到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占有大半楚地为止。此后。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到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为止可视为战国晚期。

事实上,秦与六国在战国中期末就已经分出高下了。秦国之所以愈来愈强,首先是因为商鞅长达二十来年的变法,最为深入,最为到位。明法令,奖耕战。设县令、编户籍,富民强军,国力大盛;其次,秦国在外交上利用了六国之间矛盾,讲“连衡”拆“合纵”的手段极为高明极为成功。而从六国来看,他们的政治手段显然不如秦国。在战国中期,六国中只有齐国和赵国实行改革。齐国任用驺忌为相,任用军事家孙膑改革军事;赵国实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有了强大的骑兵。这两个国家国力和军力都因为改革有了较大提高。但他们的改革措施明显没有秦国那样的深入全面;其次,六国的外交很成问题,“纵约”不稳固,他们之间的争斗完全被秦国所利用。比如说魏国攻赵,齐国便“围魏救赵”,削弱了魏,而秦趁此大举进攻魏国,逼迫魏国陆续献出河西之地。占据了黄河天险。齐楚本有合纵之约,但楚国政治腐败,外交失误,得罪了齐国。失去了外援,在秦国的连续进攻下屡屡丧军失地,很快衰弱下来。而齐燕之间长达35年的战争,大大消耗了两国实力。削弱了东方各国抗秦的力量。经过战国中期近一百年的奋斗,秦国政局稳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空前雄厚,拥有的疆土已经远远超过了山东六国所剩地盘的总和,此后秦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史学家认为,战国七雄,六国谁也无法统一天下,而只有秦国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破亡的原因很多,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因素多种多样各有不同。“赂秦”不过是“政治因素”中一个因素而已。

语文教参编写者说“我们分析《六国论》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而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言下之意,编写者也承认《六国论》的史论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教参编写者却又坚称《六国论》“围绕中心论点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观点既有问题,论证可能严密吗?我不由想起《古今概谈》里的一个故事:南宋初年的右丞相叶衡被免职后回到故乡。不久生病了。他对来探病的宾客们说:我快死了,只是不知死了以后好不好。宾客中的一位书生说很好。叶衡听了惊讶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书生说,如果人死了以后不好,那么死去的人就会逃回来。实际上,死去的人都没有逃回来。故此,我知道死后一定很好。

这是怎么推理的呢?如果A,那么B;非B,所以非A。譬如,如果是天才,念书一定很轻松,我念得很吃力,所以我不是天才。如果有小车有别墅,就可以算是有钱人,我没有别墅只有脚踏车,我不能算是有钱人。书生的推理形式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书生的观点还是荒谬可笑的,因为作为推论依据的大前提就不正确,天堂再好,与凡间没有通道;地狱可怕,也没有退往人间之路。人一旦死亡,魂去尸腐,岂能复生,死后再好,也是逃不回来的。

苏洵在《六国论》中的思维逻辑有似这个书生。我以为一篇论说文,论据真实而充分。论证合乎逻辑,才能推导出正确的观点;反之,观点错误,便可以断定,论据和论证两个要素上至少一个有问题。也就谈不上“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如果观点是错误的,那么论术技巧再好也只是诡辩而已,并不足称道。不怕没理,会“辩”就是理,那怎么能引导学生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呢?

仔细推敲《六国论》后,你会发现其论据不可靠,论证也成问题。

苏洵是这样推论的:六国的灭亡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因为“割地赂秦,“赂秦力亏破亡之道”。作者由果溯因,反面否定是为了正面肯定,意在使观点更鲜明,作者的这种表述方式无可非议,但要说这种“排除法”论证严密,是很有力的一种推论,则谈不上。因为,如果把它看作是选言推理,它作为大前提的选言肢尚未穷尽。基于这种大前提的推论就会不可靠。正如警察搞侦破,如果嫌疑犯的圈子划得太小了,排除了所有的嫌犯后,你仍抓不到真凶。其次,作者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本身就不太符合历史事实。真正有说服力的,应该统计一下,六国与秦国争雄的战国年代,总共打了多少仗,胜败比率如何,重大战役的情形如何。从韩国魏国楚三国去贿赂秦国这个史实来看,韩国魏国楚三国当是吃败仗的时候多,他们不可能拿着国家土地去“扶贫”,被迫以土地换和平,恰恰证明了他们仗打得不好,怎么能说“非战不善”呢?三国之中,有精兵强将的就算赵国了,赵“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但秦赵之间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长平之战,在这次战役中,秦先用反间计,使赵国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代替有经验的老将廉颇作主将。秦的大将白起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后路等办法,使赵军腹背受敌陷入困境,一仗就让赵国损失了四十多万,元气大伤。秦与六国谁更善战,全而地看,无疑是秦国。说入国力亏不假,但六国的国力为什么“亏”呢,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的使用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政治措施比不上秦国。一个国家没有招揽和用好人才,没有推行好的政治体制、政治措施和外交手段,那么“国际”环境不好,社会秩序不稳,人心没有凝聚,经济就会落后,国力就会衰减;国力不强,士气不足,也就无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打败仗也就在情理之中。分明是力亏而赂秦,赂秦而力更亏,岂可简一社地说成“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齐燕赵三国没有贿赂秦国而亡,本可以反证六国“赂秦而亡”的观点是错误的,但苏洵老先生为了自圆其说拉出了这样一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话有几分道理,但十分生硬。离“论证严密”相去甚远。因为六国被灭亡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赵未赂秦而先亡,楚赂秦而后亡,能说是“不赂者以赂者丧”吗?再打个比方说,甲乙两兄弟,甲因聚赌而被抓,乙因拦阻公安抓甲也被抓,岂能用同一个罪名逮捕他们呢?可以说。到了战国中后期,六国即使都不去“赂秦”,同样免不了覆亡的命运,因为私欲和短视决定了他们无法回天而只可能任由国力日渐衰弱。

六国论古今异义 篇9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读《六国论》有感 篇10

苏洵认为秦统一六国而六国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贿赂秦国。我却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秦国的君王可以知人善用。

首先是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无论商鞅变法的要求是什么。秦孝公都给大力的支持。正是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才使商鞅变法成功。正是这次变法的成功使得秦国的国力有了较大的增长,而这一次增长使得秦灭六国有了一些基本的力量。这一次的改革使秦国军队的力量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就使秦国在七国中有了露面的机会。

而秦始皇也是一位善用人才的人。在文的方面有李斯相助,在武的方面有蒙恬相助。

李斯善文使秦始皇在攻打别国时,国内的治理安定,没有了后顾之忧,而蒙恬善武,在战场上是秦始皇的一把利爪,将六国的军队打败,便可见蒙恬的英勇。秦始皇本人的攻打六国时,也是一位厉害的君王,否则在六国团结时,他也许已经失去攻打六国的信心,但他却没有,而是可能用个个击破来对付六国的计谋。从这事便可窥见秦始皇的厉害。

而对于秦始皇、秦孝公的善于人才,六国的`其他君王就不是这样了。李牧帮助赵国君王连退了两次秦军。而赵国的君王却在李牧立下如此汗马功劳时,仍让李牧被奸人所害而死。而李牧的死亡让赵国的灭亡加速了。这是因为君王不能善用人才。

而燕国的灭亡不是因为燕王君王的过失吗?燕国的君王明明知道秦国的国势,却派刺客去刺杀秦王。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并不是勇敢,而不是一个君王该有的行为,一个君王不该如此的不明智,如此的暴怒。而应该学会坚忍。我认为赂秦是六国灭亡的一个必须途径,正因为秦国的强六国弱,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六国论》中“举”字注释质疑 篇11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 《六国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文下对其中的“举”注释为:“举,都,全部。”对“举以予人”注释为:“都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

如此解释,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地方值得质疑。

第一,翻译文言文,首先应该按照忠实原文的原则。既然“举”被译作“都,全部”,“予人”被译作“送给别人”,那么,“拿它(土地)来”就应该是“以”字的译文。也就是说,在这里“以”字既被译作省略了代词宾语“之”的介宾短语“拿它(土地)”,又要被译作连词“来”。在同一句中同一个字同时有两种注释,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第二,既然“举”被译作“都,全部”,那么就意味着上句中诸侯“子孙”把自己的国土“都,全部”一股脑儿拿来送给了别人(秦)了,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首先,原文中讲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也就是说,诸侯“子孙”失去国土,大部分是自己送给秦国的,但是还有少部分是秦国靠自己的武力征服来获得的。说诸侯国失去国土,是子孙“都,全部”“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这与本文的论点和论据都不相吻合,是站不住脚的。其次,与原文紧邻的下一句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明明是“日削月割”,有一个时间段问题,怎么能说是“都,全部”一下子拿来送给别人呢?

因此,依笔者之见,“举以予人”中的“举”应该被翻译为“拿”,与后面的“予”构成顺承关系, 中间的“以”作连词。“举以予人”应该被翻译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其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对“举以予人”也是这样翻译的。

一言以蔽之,课本中把“举”注释为“全部,都”是不恰当的,我个人认为,借此中学语文教材大变革之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引起编辑的重视并且及时的进行勘误。

语文 -《六 国 论》 篇12

在西晋政权岌岌可危之时, 进入中原地区的胡族中的贵族大都挣脱西晋王朝的统治, 形成一种独立的势力, 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政权: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凉、后燕……。长期以来, 中原地区一直是为汉人所统治的区域。孔子曾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公羊学家对夷狄统治中国、成为“中国之主”, 明确提出“不与夷狄之主中国”[1]2327的主张。而在十六国时期, 中原地区被胡族所统治,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西晋是一个由士族阶层进行统治的封建政权, 士族制度在当时获得充分发展。西晋末年, 五胡内迁, 使得中原名门望族有的举族南迁, 有的则在战乱中被无情消灭。虽然有一些士族, 或因社会地位较低、经济势力不是很强[2], 难以逃避江南, 而是选择留居故地。但是“华夷之别”、“夷夏大防”的传统观念仍横亘在“漠北淳朴之人, 南入中地, 变风易俗”这一事实与他们内心之间。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让广大汉族民众对胡族政权进行了强烈的抵抗与抗争。此时, 作为胡族政权的统治者, 他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消除民族隔阂, 缓和胡汉矛盾, 从而维护自己的政权。“天王”这一称号即为其中一重要措施。

二、“天王”称号之使用

十六国时期, 在皇帝尊号上有一较奇特的历史现象, 即十六国政权中的君主 (大多数为胡人, 也有汉人君主) 多以“天王”作为其头衔。帝王称号是一种思想观念, 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动态观念, 其发展有一定的演进规律。同时又与当时的历史实际密不可分,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它所透露出的不仅仅是政治信息, 更多的是社会、思想的文化信息[3]。为什么“天王”这一称号在这一时期被使用, 此称号代表着怎样一种帝王传统呢?

首先来看五胡诸国称“天王”之例。

1. 后赵:

319年, 石勒在石虎以及麾下将吏的请求下, 自称赵王。石勒灭刘曜后, 330年, 石虎等人奉皇帝玺绶请上皇帝称号。石勒在其固请之下称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九月, 又在群臣“以名位不正, 宜即尊号”的奏请下正式即帝位, 改年号为建平。石勒死后, 石虎废勒子弘掌握政权。群臣劝其称尊号, 他对曰:“王室多难, 海阳自弃, 四海业重, 故俛从推逼。朕闻道合乾坤者称皇, 德协人神者称帝, 皇帝之号非所敢闻, 且可称居摄赵天王, 以副天人之望。”[4]2762334年, 石虎称居摄天王。337年, 在群臣的规劝下, 他去居摄, 自称大赵天王。349年, 石虎又去天王之号, 改称皇帝。

2. 前秦:

苻健一方面奉表东晋, 另一方面又接受石袛 (石虎之幼子) 之封爵。351年他公开背叛东晋王朝, 自称天王、大单于, 年号皇始。第二年正月, 在苻雄等人“宜依汉晋, 兼皇王之美, 不可过自谦冲, 同赵之初号”[5]584的奏请下, 称皇帝。苻坚可以说是前秦的中兴之主。357年, 他继承皇帝位, 自称大秦天王, 改年号曰永兴。

3. 后秦:

姚苌死后, 394年, 姚兴以太子嗣位。399年, “兴以日月薄蚀, 灾眚屡见, 降号称王”[4]2979。关于此事, 《魏书》记载:“僭称皇帝于槐里, 号年皇初。天兴元年, 兴去皇帝之号, 降称天王, 号年洪始。”[6]2082

4. 后凉:

吕光仕于前秦, 苻坚败北后, 他东还至姑臧, 据守该地。396年, 吕光即天王位, 改元龙飞。吕光死后, 太子吕绍嗣位天王。后来吕绍遭到吕纂的进攻, 最后自杀, 吕纂即位天王, 改元咸宁。后来他被其从兄吕隆、吕绍所杀。吕隆即天王位。

5. 后燕:

慕容盛398年称长乐王, 摄行统治。同年十月称帝, 改年号曰长乐。长乐二年正月初一, 慕容盛以天时不利、谷物歉收、境内不安, 自责自贬, 自去帝号, 改称“庶人天王”。

6. 北燕:

慕容云本姓高氏, 慕容宝收其为义子, 遂赐予国姓, 改称“慕容云”。后燕最后一个皇帝慕容熙被杀后, 冯跋等人拥立慕容云为主, 即位, 称大燕天王, 国名依旧。慕容云被部下所杀后, 众人推举冯氏为主, 冯跋即位天王。

7. 夏:

赫连勃勃自谓乃夏后氏大禹之苗裔。407年即位为大夏天王, 又号大单于, 建国号曰夏。410年, 在长安即位为大夏皇帝, 改年号曰昌武。

三、天王称号使用之分析

由上可知, 十六国政权中共有13位君主称过“天王”称号。台湾学者雷家骥与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分别从汉人文化优越的角度和官僚体制角度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而新加坡的古正美认为这一时期的天王称号来自佛教, 大都与佛教有关。笔者在此同意古正美的观点。

五胡十六国时代, 北方长期在胡族政权的统治之下, 战乱迭起。然而, 这个时代并不是文化上全然空白的时代。从中国佛教发展史的观点来看, 这个时代毋宁说是个关键性的年代。佛教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北方, 急速的发展。

十六国中最早提倡佛教的是后赵的石勒、石虎。为了寻求政治统治的理论依据, 后赵选择了对佛教的支持。汉人刘琨曾写信给石勒说:“自古以来诚无戎狄为帝王者, 至于名臣建功立业则有之。”面对此话, 石勒搪塞道:“君当逞节本朝, 吾自夷, 难为效。”因缺乏传统的思想依据, 故石勒迟迟不敢称帝。

思想上的贫乏与软弱始终困扰着石勒等胡族统治者, 他们不可能创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来抗衡儒家学说。于是他们努力寻求新的精神支柱, 终于发现了佛教, 将它改造成可资利用的思想工具[7]48。

石勒是十六国时期第一位重视佛教的帝王, 他将佛教与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所称的天王也就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赵政权中佛教的流传又与中亚龟兹的佛图澄有极大关系:“佛图澄, 天竺人也。……永嘉四年, 来适洛阳, ……勒益重之, 事必谘而后行, 号曰大和尚。……及季龙僭位, 迁都于邺, 倾心事澄, 有重于勒。……朝会之日, 引之升殿, 常侍以下悉助举兴, 太子诸公扶翼而上, 主者唱大和尚, 众坐皆起, 以彰其会。”[4]2485

可以说, 是佛图澄影响了石勒、石虎的治世观, 他们才采用佛教的天王称号。进而言之, 石赵政权是信仰佛教的, 而这种宗教信仰也影响了其政治方针。如佛图澄就曾劝石勒要以德治化:“夫王者德化洽于宇内, 则四灵表瑞。政弊道消, 则彗孛见于上。恒象著见, 休咎随行。斯乃古今之常徵, 天人之明诫。”[8]346

石勒听了佛图澄的话之后, 很高兴, 果然行“以德治化”之政, “凡应被诛余残, 蒙其益者十之八九。”[8]346

石勒使用天王称号仅几个月, 就以“名位不正”为由, 即皇帝位。“名位不正”即天王尊号虽被视为与皇帝等同的名号, 但是它却非中国政治、文化的产物。

石虎继位时, 也称天王。他登位后十分敬重佛图澄, 将其视为“国之大宝”, 并允许他参与策划国家大事。石虎作为一个生自边壤而统治中原的“戎王”, 虽据华夏中土而征服不了中原人心, 他是无奈的。然而佛教给了他希望, “佛是戎神”给他统治中原带来了信心。

前秦是继后赵之后北方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 统治者苻坚笃信佛教。当时佛教传播的代表人物是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前秦的苻坚、后凉的吕光称天王都与佛教有关[9]。

以上肯定了十六国政权中一些统治者称“天王”是与佛教有关, 也即在当时胡人圈内流行佛教。如果把观察佛教的视野从中国扩大到其他佛教文化圈时, 会看到, 3世纪印度崇信佛教的笈多王朝君主Chandragupta曾使用此头衔。东南亚的佛教君主最喜用天王头衔。那么在众多佛教的天王中, 十六国统治者仿效的是谁呢?台湾学者周伯戡以资料最为丰富的后秦君主姚兴为例, 进行了讨论。他认为, 5世纪的姚兴采用了忉利天的统治者帝释作为模仿的对象。佛典所描述的帝释的行为对好战、自大、充满野心与欲望的胡人君主而言,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佛经对帝释的美德进行了描述, 将这些美德和姚兴的行为相比, 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性。姚兴对父母极其孝顺, 尊重族长, 不残暴, 善待降人等。他也好战, 自大, 喜欢他人吹捧他。除以上外, 还有就是他在长安建须弥山。而忉利天所居之华丽的天宫即在须弥山顶, 有三十三天宫。

塞外民族自古有独立的文化和政治意识, 有和中国天命思想相似的君权神授的观念。北方民族自认为是天之骄子, 在意识上并不屈从于汉人。在广大草原上自由奔驰的游牧民族, 甚至瞧不起被束缚于土地之上的农耕民, 因为他们普遍都有“强者游牧, 弱者耕”的自大意识。然而, 北方民族这种自大自信的意识, 在与汉人战争失利而逐渐被征服被奴役时, 便遭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长久以来受到压制役使的胡人, 要起来独立建国, 甚至一统天下, 有必要再寻求一种政权合理化的理论, 一方面可反驳歧视胡人的观念, 另一方面也可加强自己的自信心[10]。而与佛教有关的“天王”称号成为胡族统治者昭示天下、笼络人心的尊号的最佳选择。

先秦儒家主张“用夏变夷”, “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对未变于夏和未“进入中国”的夷狄, 则是“正朔所不加”。西晋末年, 北方胡族纷纷南下, 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许多政权。而其中前秦政权还曾统一北方, 出现了事实上的“夷狄之主中国”的局面。广大汉族人民受以汉人政权为正统的观念之影响, 对胡族政权进行了强烈抵制。为了消除民族隔阂, 淡化晋民正统王朝的政治观念, 十六国统治者在政治、文化上极力同汉民协调起来, 树立起正统王朝的旗帜, 努力使自己的统治呈现出正统色彩。这种做法在国号、年号的使用上都有体现, 在皇帝尊号的使用上也能体现出统治者的这种目的。十六国时期, 帝王称号出现的这种颇多君主不称帝而称“天王”的特殊现象, 其原因与当时的佛教传播有关, 采用此称号的目的是借“佛是戎神”来神化自己的统治, 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权披上合法的外衣, 涂上一层正统的色彩, 从而笼络人心, 吸附更多的胡汉民众。

两篇《六国论》之比较 篇13

首先是立意选材。两文均是史论,分析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灭亡,而在讽谏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所以他们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对历史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论述,而是剖开一个历史层面,选择一个问题,分析论述,表明自己的看法,以古鉴今。苏洵之文着眼于当时宋朝统治者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围绕“赂”选材,批评统治者屈辱苟安的国策;苏辙之文着眼于战略形势,围绕“势”选材,批评统治者缺乏战略眼光,见利忘义,不识形势而相互攻杀的错误。

其次是布局结构。两文都是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析论证,最后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典型的议论文结构。苏洵之文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提出“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紧接着将这个论点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中间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先从正面论述,韩、魏、楚因“赂”而亡,齐、燕、赵因力量“孤危”而亡;再从反面假设申述,若“不赂”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最后讽喻现实,点明作文目的。全文紧扣“弊在赂秦”这个中心,逻辑严密,脉络清晰,一气呵成。苏辙之文从读六国世家入手,以“窃怪”“深思”巧妙引出中心论点——“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中间用两段论述韩、魏在各诸侯国抗秦图存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韩、魏,秦可“通其兵于东诸侯”,窥视天下;失韩、魏,山东诸侯国便失去了“当虎狼之强秦”的屏障。最后一段指出山东诸侯国的自安之计,识“天下之势”,“厚韩亲魏以摈秦”。文章议论精辟,一波三折,层层深入,令人信服!

三是论证方法。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反对比是这两篇文章的一个共同特色。从全文看,苏洵之文是“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苏辙之文是秦“识势”与诸侯“不识势”的对比。从局部看,几乎处处都在对比。苏洵之文,秦“攻取所得”与“受贿所得”对比,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苏辙之文,范雎、商鞅“重韩魏”与昭王“轻韩魏”的对比,“厚韩亲魏”“应夫无穷”与“贪尺寸之

利”“自相屠灭”的对比„„大量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

六国论.苏辙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殽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六国论原文与翻译 篇14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省略句:举之以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古今异义

1、其实: 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 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 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 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7、然后: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三、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四、特殊句式(介后=状后)

1.赵尝五战于秦 ----------------------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 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省略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 ----- 判断句

五、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六、通假字

上一篇:网上即时通讯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上数学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