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报告(精选9篇)
一、**市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市农村留守妇女状况,**市妇联与**市社科院进行了联合调研,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并针对“**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发放了845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留守妇女的家庭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闲暇生活、自我发展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市留守妇女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1、中年与初中文化程度是留守妇女较显著的人口学特征
就年龄结构而言,留守妇女的主体集中在31—50岁之间,占全部调查样本的75.5%,其中“31—40岁”的比例和“41—50岁”大致相当;此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留守妇女比例也达到14.8%。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学历占比最大,超过全部调查对象的一半(50.5%),“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比接近四分之一(24.6%),二者合计占比为7.1%;“小学及以下”占比为13.5%,“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也达到了一成。中年为主与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留守妇女这个群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多数留守妇女具有较独立的经济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5.1%留守妇女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16051元,73.2%的家庭人均年收入集中于“6501—30000元”。调查数据还显示,约有60.2%的留守妇女“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占比86.3%的留守妇女的收入来自自己的劳动所得,其中“有稳定工作”的占比为30.7%、“零散打工”的占比37.3%、“务农”的占比14.6%、从事“副业养殖业”的占比3.7%。上述数据表明留守未必贫困,丈夫外出打工在经济上给家庭带来较强支持,同时留守妇女在经济生活上也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过经济上的稳定性还不够强。
3、“照顾孩子和老人”是农村妇女留守的主因
“照顾孩子和老人”是**市农村妇女留守的最主要原因,占比为66.9%。其次是“在家务农”,占比为12.2%,远低于第一位原因。排在第三位的是“没有技能,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占比为7.9%。“自己不愿意外出打工”的占比为5.8%,而选择“城里生活费用高”的比例为2.8%。在选择“其他”项的留守妇女中,给出的原因则有“年龄大了”、“有病”、“有时做小时工”和“在家上班”等。可见,“照顾孩子和老人”这种家庭内分工成为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
4、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
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务工后,63.8%的留守妇女和家人的关系“没有变化”,还有26.6%的人选择“关系更加融洽”。另外,约有68.4%的留守妇女在家庭遇到问题或有重大事件需要处理时,通过“家庭成员协商共同解决”,选择“丈夫、公婆或孩子决定,但会听取我的意见”比例占13.3%,选择“我自己决定,但会听取家人的意见”的比例占12.9%,而“丈夫、公婆或孩子决定,从不听取我的意见”的比例仅占1.9%。留守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为平等,家庭关系比较和谐。
5、多数留守妇女社会参与度较高
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社会交往中的主心骨。一是拓展了外联密度和广度。丈夫外出务工后,主客观上,都推动留守妇女扩展家庭外部的联络空间。调查还显示,77。6%的留守妇女“参加”过妇联组织的活动。一些涉及自身权益的事项需要亲力亲为,高达90.4%的留守妇女对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有所了解。二是多数人认为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较通畅。面对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土地承包、邻里纠纷、村务管理等家庭和村内事务,83.9%的妇女认为村务管理中有渠道反映意见和诉求,参与渠道较为通畅。
6、留守妇女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调查显示,留守妇女中高中(中专)以上的占比34.4%,很多留守妇女具有较强的创业诉求,能适应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她们认同男女平等,愿意走出家门。调查显示,33.4%的留守妇女愿意外出务工,追求职业成就,高出不愿意外出务工者3个百分点。另外,还有5.8%的留守妇女“自主创业”,超过六成的留守妇女“就近打工”,远高于“从事农业生产”者(18.0%)。从年龄层次来看,52.0%的留守妇女年龄在40岁以下,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群体。
7、留守妇女的闲暇生活呈现多样化
留守妇女在生产和家庭事务之外,享受闲暇生活的比例较高,方式多样。94.9%的留守妇女认为她们可以各种方式享受闲暇生活。其中,43.2%的留守妇女选择“看书、看电视”,26.5%的选择“串门聊天”,15.6%的选择“打麻将或玩牌”,7.7%的选择“上网”,此外还有唱歌跳舞、刺绣、带孩子到野外等多种方式。在使用互联网的留守妇女中,通过互联网“查看信息”的比例达50.1%。
二、**市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
调查还发现,在当前农村的留守妇女群体也存在独自孤单持家家庭劳动强度大、精神生活匮乏、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社会保障偏弱及创业就业空间偏窄等问题。
1、赡养老人与子女教育压力很大
留守妇女多需赡养照顾1—3位老人,其中需要赡养照顾2—3位老人的比例达37.0%,有1人及以上子女需要抚养照顾的比例高达75.3%。在照顾老人方面,每天花费1—2小时的比例是52.3%,2—4小时的比例是26.2%;在教育子女方面,每天花费1—2小时的比例是43.0%,2—4小时的比例是31.0%,4小时以上的比例是12.4%。调查还显示,54.3%的留守妇女的丈夫外出务工2年以上,28.0%的外出务工5年以上。丈夫每月至少探亲一次的比例为45.6%,至少半年一次的占35.8%,有少数丈夫外出后从未回家探亲。在与家庭联系频率上,“每周至少一次”的比例为55.3%,“每月至少一次”的比例为10.5%。超过四分之三的留守妇女在丈夫外出务工后会感受到孤独和没有安全感。
2、留守妇女的综合社会保障偏窄
丈夫外出务工后,只有17.0%的留守妇女“完全能承担”家里的主要生产生活,“力不从心”者占10.7%。夫妻分居与繁杂的家庭事务给留守妇女带来很大压力。在目前家庭的.最大困难方面,9.0%的留守妇女选择“发展生产缺资金、缺技术”,7.9%的选择“劳动强度大”,排在“子女教育压力大”和“赡养老人”之后。总体上,97.2%的农村留守妇女都参加了各类保险,例如“新合作医疗”(44.4%)、“农村居民养老保险”(34.1%)、“城镇居民养老保险”(9.1%)和“城镇居民社保”(8.2%),但就每类保险项目而言,覆盖面都偏窄。
3、留守妇女的个人和家庭权益易受侵害
留守妇女个人和家庭权益亟需保障。在个人权益方面,13.1%的留守妇女曾遭受不同程度的“家暴”,9.2%的遭遇过性骚扰。另外,也有12.7%的留守妇女认为村务管理中“没有”渠道反映意见和诉求。在家庭权益方面,因丈夫外出务工,12.4%的留守妇女认为家庭土地权益和集体权益受到损害;在遭到侵权的类型上,主要是“邻里纠纷”,所占比例为42.2%,“家庭纠纷”比例为21.3%。
4、发展能力与创业就业空间较为有限
全社会对留守妇女发展问题的关注度明显还不够。留守妇女自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过40岁的比例占47.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比64.0%,20.1%的因为“没有技能,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在家务农”,66.9%的人则需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从留守妇女闲暇活动方式也可以看出,她们主要以打麻将玩牌、串门聊天、看电视上网等方式来消磨闲暇时间。即便使用互联网的留守妇女,也只有1.6%的人以其作为“经营获利”工具。留守妇女中只有5.8%的人选择“自主创业”。
调查还表明,当前农村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
一是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增收致富。留守妇女大多希望政府加快发展本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找到早出晚归、收入较高的工作。一些老年留守妇女希望在家找到零工,挣些零花钱。
二是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能培训。一半以上的留守妇女有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她们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改善子女教育,解决后顾之忧。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问题感到力不从心,但也没有寄希望于社会或妇联来帮助她们解决这个难题,这与妇联组织在基层的作用发挥有很大关系。
四是改革养老制度,减轻家庭负担。调研中,大多数妇女表示农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较重,40—50岁留守妇女,她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障,她们自己也有半数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赡养老人,尤其是生大病的老人,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希望社会或政府来减轻她们的负担。
三、改善**市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对策建议
留守妇女问题既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程度不高的结果。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既要通过大力推进“四化同步”,从宏观层面综合施策,同时也要针对留守妇女群体的自身特点,提出具体可操作方案。各级妇联组织作为广大妇女的“娘家人”更要积极发挥作用,切实帮助留守妇女解决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大力推进包括所有妇女群体在内的妇女现代化。
1、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对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行细致梳理,将农村留守妇女需求最迫切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打包,具体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医疗服务、卫生保健、贫困救助等,建立规范化名录,在全市相关区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综合服务包项目”建设试点,明确实施主体,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有效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农村留守妇女综合服务包项目”建设为载体,把留守妇女民生状况纳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镇街分类考核指标体系。
2、实施系列化差别化的公共政策干预策略
建立农村留守状况政策观察点与动态数据库系统,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在农村社区妇联工作平台中建立留守妇女工作站。由妇联牵头组织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保障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生产扶持政策、社会参与政策等方面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配合全市妇女现代化实践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打造**市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示范市、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示范区、示范街道,彰显**市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的品牌影响力。加大专门针对留守妇女的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建立留守妇女创业“天使基金”。在全市实施留守妇女“创业家计划”,倡导留守妇女居家创业,树立100位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示范典型。
3、开展以留守妇女为核心的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组织实施“农村留守妇女关爱行动”,推动全社会关心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支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开展以留守妇女为核心的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在稳定家庭、传承美德、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家庭致富等方面,发挥留守妇女的重要作用。实施“留守家庭能力建设行动”,通过政府直接服务或政府买单方式,针对婚姻家庭教育、生活技能培训、父母角色及亲子关系教育、家庭应急服务等多方面开展专业化服务,全面提升家庭能力。针对因病、因灾致贫的留守妇女家庭制定实施家庭贫困干预计划,改善留守妇女家庭生存境遇。
4、构建以妇联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支持网络
在妇联的组织平台中加大对留守妇女的支持力度。如,引导妇女加入农家乐、采摘园等农业旅游项目建设,试点推广“妇”字号农家乐;在农村“家庭驿站”社区项目服务体系中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注与支持,打造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导的“家庭驿站”工作特色品牌;依托已建立的“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依托巾帼法律服务志愿者、爱心助学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为留守妇女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帮助。通过妇联引进法律人才、医院专家等开展“送法下乡”、“尊重孩子”等活动,给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婚姻法律,安全知识等。另外,还要积极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开展自组织工作。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建立围绕生产与生活组织起来的自助、互助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中凝聚共识、提高能力、共同发展。推动形成“留守妇女四自、党政统筹部署、部门联动协作、社会参与行动”的良好局面。
5、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现代化建设
一、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典型特质
因居住于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有其自身的典型特征。
( 一) 年龄偏大
调查、走访表明: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年龄普遍偏大, 35—55岁的居多, 占6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 其一, 革命老区农村经济落后, 增加收入的途径与渠道不多, 加之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年轻妇女均不愿意留守农村, 纷纷跟随丈夫外出打工; 其二, 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 由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限制, 加之“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自愿留守农村。
( 二) 综合素质偏低
革命老区农村妇女的学历普遍不高, 年龄偏大的留守妇女的学历更是低得可怜。走访调查表明: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50%以上均为小学毕业或从未进过任何学校。大部分留守妇女识字不多或不识字。她们依靠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农业知识,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不了解, 缺少必要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知识。
( 三) 负担沉重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负担沉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 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一般情况下, 留守妇女是家庭生产劳动的主力, 要承担全部的农业生产任务。在革命老区,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人工”完成, 其劳动强度与复杂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从事生产劳动, 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与辛劳。其二, 繁多的家庭劳动。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多多少少还保留着“自给自足”特征。从笔者走访的几个村镇来看, 一般的农村家庭均要自己养猪、鸡、鸭等以“自用”, 均要自己种植时令蔬菜以“自吃”。而这些“家庭劳动”往往由留守妇女来承担。其三, 繁琐的家务活动。在革命老区, “家务活由家庭妇女承担”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农村留守妇女既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又要关注柴米油盐等。其四: 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既要关注老人的健康, 照顾老人的起居, 又要关心子女的教育与成长。
( 四) 交流交往偏少
交往范围狭窄、交流途径单一、交往次数较少是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一般情况下, 除亲戚朋友有“事” ( 如生日、婚丧嫁娶) 相互走动之外,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很难相互交往, 彼此交流。即便是上街赶集, 也都匆匆忙忙, 少有机会与他人沟通。在家里, 面对“老”与“小”, 也只能是“面”上的说话, 无法进行“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
( 五) 生活艰辛
尽管任劳任怨, 但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艰辛的事实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有: 其一, 艰苦的自然条件导致其生活艰辛。革命老区农村地偏位僻, 交通、电力、通讯、水利设施落后, 生产生活均靠“双手”, 客观增加劳动强度, 增加生活艰辛程度; 其二,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秉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将一个家庭的全部责任全力承担, 其劳动总量远远超出中国农村人均工作量, 其劳动时间也远远超出“8小时”, 客观导致其劳累与艰辛; 其三,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往往还要面对各种突发事件 ( 如小孩、老人生病住院) , 加之经济困难, 其生活压力非常巨大; 其四,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单一”居住, 常常导致有苦无处诉, 有病不去医, 有难无人帮, 生活艰辛。
二、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心理状态透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状态既有健康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不良的一面。
( 一) 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心理
调查表明: 90%以上的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期待, 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具体讲, 100% 的留守妇女都相信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能够挣到钱, 相信自己的家庭生活会越来越好, 相信自己的子女将来会比自己过得好; 70%以上的留守妇女相信自己所在村庄或自己所处地域的交通、教育、通讯、卫生、医疗、生活条件等会得到改善, 相信自己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 60%的留守妇女相信国家会对革命老区提供支持与帮助, 相信政府会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同时,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并不是可望而不及的“空中楼阁”, 而是非常现实的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用、生病有药、子女能上学、困难有人帮等, 是一种现代城市已经实现的生活状态。
( 二) 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现实的留守生活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认同心理。对丈夫长年在外打工表示理解与支持, 认为丈夫外出打工是改善自己家庭条件的最好途径; 对自己一个人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并无怨言, 认为自己理所应当承担丈夫在家所干的一切农活; 认为承担繁琐的家务活、一个人在家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与天生的责任, 并无不妥; 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比较满意, 并无太多的埋怨与奢望; 对自己的辛劳、承受的压力并无太多的“感觉”, 反而认为还有比自己更苦更累的人, 认为自己比在外打工的丈夫要轻松自由; 对与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的关系比较认可, 认为自己所在村庄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对自己长期居于偏僻山区几乎与外界隔绝并无微辞, 反而认为自己在“家”享受着“家”的温馨; 对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帮助政策比较满意, 认为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投入在不断增加; 。总之,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自己的留守生活总体上比较满意。
( 三) 对丈夫与亲人的挂念心理
在革命老区, 外出打工者不仅是青壮年。凡是身体健康, 18岁到65岁能够外出的男女老少都要外出打工。因此, 对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而言, 外出打工者不仅有其丈夫, 也可能有其兄弟姐妹, 还有可能有其父亲或其子女。一般情况下,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思念与牵挂主要表现在: 其一, 渴望与自己丈夫或亲人见面。革命老区的外出打工者, 有时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趟。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虽然能识大体、顾大局, 但对亲人的思念却无时无刻不挂在心头; 其二, 对亲人的牵挂。对丈夫的安危、生活起居、冷暖饥饱等随时都在担心与担忧, 对亲人的身体健康、生活状态、经济效益等也时常挂念; 其三, 对丈夫在外是否遵纪守法, 对自己与家庭是否忠诚等存在担忧。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对丈夫与亲人的思念与挂牵埋藏于心底, 不轻易表露于面, 不轻易诉说于人。一般情况下, 白天疲于劳作, 挂念暂失; 夜晚孤寂, 思念扰心。
( 四) 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长期的艰苦的生产生活中,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毅力: 面对困难不退缩, 面对压力不屈服, 面对挫折不气馁, 面对劳苦不畏惧。面对以前五、六个青壮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农业生产劳动,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毫不害怕, 用自己的双手, 不分白天黑夜, 抢种抢收, 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 面对繁琐的家务事, 面对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的重任,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 将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 面对从未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从不畏惧, 认真对待, 妥善处理。正是坚忍不拔的毅力, 才孕育了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也正是坚忍不拔的毅力, 才使得革命老区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生产、家务活动、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主力军, 成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 五) 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于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主要原因有: 其一, 长期一个人于田间地头劳作, 于屋里屋外忙碌, 感觉到无人陪伴、无人协助, 觉得孤苦伶仃, 滋生孤独心理; 其二, 遇到难事、急事、大事或偶发事件, 无人拿主意, 无人提建议, 无人能够帮助迅速而妥善解决, 感觉孤立无援, 助长孤独心理; 其三, 受到委曲, 受到伤害, 受到不公正待遇, 无人安慰与安抚, 无人能够接受倾诉, 内心的痛苦无处渲泄, 强化孤独心理; 其四, 面对家中的“老”与“小”, 自己的心理话、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自己的的小秘密、自己的艰辛与劳苦等不能诉说, 自己在家内与家外的所有“遭遇”只能一人扛着, 在自己家里也没有“贴心人”, 倍感孤独。长期的孤独心理, 有可能使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更加疏于人际交往, 更加疏于与人交流与沟通, 进而可能导致其患上孤独症, 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影响其生产与生活, 影响其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 六) 焦虑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心理。这主要是由于: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生活压力大、承担工作多、面对现实复杂, 需要其解决与完成的事情千头万绪, 但其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又不是特别高, 独挡一面的经验又不丰富, 加之自身的责任意识特别强, 总想将所有事情完成得非常圆满。这样一来, 现实、理想、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容易导致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焦虑心理: 时时刻刻担心农活搞得不好、子女没有教育好、老人没有照顾周到、丈夫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等等。同时, 由于通讯不畅等原因,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与自己的丈夫交流、沟通少, 对自己丈夫在外打工的情况不甚了解, 长期担心自己丈夫的安危。一旦电视、广播或传言谈及与丈夫打工相关的安全事故等, 就更加提心掉胆, 久而久之, 也容易出现焦虑心理。另外, 由于丈夫在外打工的经济收入不佳, 而家里的小孩上学需要钱、老人治病需要钱等等, 无形中为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增添不小压力, 也可能导致其产生焦虑心理。长期患有焦虑心理, 有可能使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情抑郁, 脾气暴躁, 不能安于生产生活, 也不能稳于赡老抚幼。
( 七) 委曲求全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一般不与人争执, 遇事忍让, 表现出一定的委曲求全心理。特别是在自己或家庭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 或遇到突发的于己不利的威胁或伤害时, 往往隐忍不发, 委曲求全, 将痛苦埋藏于内心深处。主要原因在于: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一般年龄偏大, 学历偏低, 始终秉承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深受“遇事忍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思想影响, 害怕得罪人, 不敢得罪人, 不愿得罪人。同时,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势单力薄”, 又忙于诸多事务, 农活缠身, 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 也就忍气吞声, 息事宁人, 以自己的忍让求得暂时的“和谐”。另外,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较少, 加之居住地比较分散, 很难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团队, 这导致其遇事“单打独斗”, 严重削弱其抗争力, 加剧其委曲求全心理。
( 八) 无助感
革命老区经济落后, 欠发达, 较封闭。作为革命老区的农村留守妇女, 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话语权等也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主要职责仍然是相夫教子。但一旦丈夫外出打工,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就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 就成了里里外外的一把手。这种角色的变换, 对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来说, 显得特别困难与艰难。因此, 在丈夫外出打工期间,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的角色太多、太重、太难, 一些角色已经远远超出其能力与素质能够承受的范围, 于是就常常出现不适应感, 主要表现为无助感: 面对天灾人祸, 在农业生产方面感觉到无助与无力;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 感觉到个人力量的单薄, 感觉到无人可求, 无人可帮助自己; 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与政府决策的改变, 感到无能为力; 面对不公、不平、不对的人与事, 感觉到自己无力改变, 无力纠正; 面对子女教育的不理想, 感到自己的无奈与无力。
( 九) 从众心理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学历低、学识少, 加之长期在家庭中居于“被领导”地位, 遇事很少独立作主, 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从众心理: 跟随大流走, 不冒尖、不出头, 人云亦云。在农业生产领域, 往往拒绝接纳现代农业科技, 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 以前如何耕作现在就如何生产; 在执行国家或政府政策过程中, 不发表自己意见, 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跟着大部分人“走”; 在抵制不合理收费、不公平制度或腐败的过程中, 看多数人的态度, 尽管心有“态度”, 脑有“想法”, 但仍紧随大流。对革命老区农村而言, 留守妇女的从众心理不利于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 不利于村镇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 不利于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 不利于实行新模式、新制度的新农村建设; 对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而言, 从众心理可能导致其个性的弱化、创造性的泯灭, 导致其“主见”越来越少, 不利于其自身发展。
摘要: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典型特质为: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负担沉重、交流交往偏少、生活艰辛;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基本心理状态表现为九个方面: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心理、对丈夫与亲人的挂念心理、坚忍不拔的毅力、孤独心理、焦虑心理、委曲求全心理、无助感、从众心理。
关键词:革命老区,留守妇女,特质,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吴旭.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现状问题的综述[J].法制与社会, 2008, (1) .
[2]蒋永萍.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设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3) .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研
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村民等形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从颍州区九龙镇中小学生统计表,可以侧面看出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生的比例。
以上只是对在本地上学的在校生统计,还有一些随父母进城读书,加入了务工子女的行列;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即指智障或残疾儿童。
从颍泉区徐庄小学问卷调查表看孩子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环境。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在阜阳市颍泉区徐庄小学举办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活动,内容包括赠送书刊1500本,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召开老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我们在徐庄小学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的问卷表显示,在阅读倾向中,教学辅导、科技图书占70%,有的复选了二次,其次就是文学类和励志类;在读书来源上,90%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图书室,只有4位选择了购买;80%的学生,个人藏书在20本以下,无一人藏书超过100本,对他们阅读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及父母,在阅读障碍项,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没钱买书,没地方看书,看不到好书。
对几所中小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有45%学习成绩较差,42%的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孩子成绩较好,只有3%的孩子成绩优秀。不仅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由于生活中缺乏亲情,不少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佳,个性特征发生异常,出现早恋,孤僻、易怒,甚至沾染上抽烟、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气。
双休日留守孩子在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走访了阜阳市宁老庄镇的部分行政村。宁老庄是我原来随家庭下放的地方,我当年的同学在农村落户,现在他们的子女都进城打工了,孙子们由他们看护,这些人条件算好的。在村里,我看到一个孩子身上背了几个宠物在玩耍,另一个孩子跟朋友们在玩“打马槌”(他祖辈们玩的游戏),不远处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翻看着一本书,那书已经破得走形,我拿过来一看,竟是《鬼的故事》。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我的心里很为他们贫乏的精神生活担心。
调研引起的思考
基于上述的情况,“留守”儿童的问题开始凸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的孩子抓起,这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应承载起的责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农民工放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试想把孩子们教育好了,他们长大以后就有别于父辈,就有可能站在一个很好的起点上,一个孩子成才了,一个家庭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一代人长大成才了,一个国家就有希望,所以,关爱“留守”儿童,要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这是关系到国家兴盛与否的大事。
孩子们阅读需求强烈,兴趣广泛。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课外学习几乎完全靠自己。他们需要学习辅导类图书,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隔代看护,生活孤独,他们需要文学类课外读物,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平时他们又是祖辈们生活的好帮手,家庭的主心骨,需要科技图书,实用技术类图书;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政法、勵志等方面的书。总之,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读书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孩子的阅读环境欠发展,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图书室,由于普九教育,要求每个学校必须配备图书室,但规模不同,而且藏书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为了应付检查,突击购进一批书,内容繁杂,可读性太差,再加上管理不善,有限的“好书”很快就流失了;读书氛围、学习活动、文化服务体系,几乎是空白。双休日城里的孩子忙着补课,上兴趣班,而他们只有望洋兴叹,当然,新建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难缓解了一些压力。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及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主要是由于隔代的监护人年纪太大,且文化程度偏低,因此无法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较为科学的辅导;此外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观念开始抬头,不少人认为,孩子将来出去打工同样可以过得很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再加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思想十分不稳定,产生厌学情绪;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用金钱弥补感情的缺失,认为多给钱,就是疼孩子,这就又陷入另一个误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贫困户还有一定的数量,再加上医疗条件落后,留守儿童中出现了一些残疾少年,他们有的缀学,有的根本没条件上学,更是让人心痛。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都强调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支援,较少关注他们的知识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对策与建议
营造学习型的社会氛围。在已有的各种文化设施中,如“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爱民书店”、学校图书室等,让他们建立互借关系,优化整合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农村现在的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首先从提高农民的素质入手,通过实施创建学习型农村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中国农民队伍素质提高,以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民为主体,以大、中专毕业的农民为先锋队,让一大批城乡结合型的中、高级人才活跃在农村大地,使每个农民都有的一技之长,不再为就业和物质生活所迫,文化生活将成为他们的基本追求。
城乡之间的技术学校,包括初、高中是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从父辈那里已经意识到要学一技之长。现在,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他们已经有能力选择阅读内容,
帮助改善人生,所以,职业学校图书室是服务留守儿童的又一工作重心。
加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精神食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为此,基层公共图书馆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调研,坚持:了解读者阅读特征,并与分析个别读者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调查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适合留守儿童的“口味”。建议配书紧扣“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这一主旨。摸准“口味”具体来讲就是,在品种上应体现多样性,广泛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内容上,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形式上,应突出图文并茂,易学好懂。多选择健康向上,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优秀读物,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文化教育读物,以及启迪智慧,培养情操的科普读物,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读物,艺术类和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书。
辅导读者,指导阅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孩子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藏,让他们主动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又一课堂。除了一些传统的宣传、辅导方式以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公益劳动课,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劳动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从走进图书馆开始,就不断地了解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并有效利用图书馆。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与图书零距离的接触,可以拓展阅读范围,养成爱护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并有可能在读书内容方面,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举办一些诸如“读书伴我成长”、“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活动,也很有意义。
泗纶镇妇联刘汝雯
为关注妇女儿童民生,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服务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镇开展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调研工作,调查并了解了我镇留守家庭和留守妇女儿童的基本生活情况和生存状况,以及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现实困难,现将调研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至2011年5月,泗纶镇总人口77641人,其中妇女23426人,留守妇女660人,占妇女比例2.8%左右;17岁以下儿童18306人,留守儿童873人,占同龄儿童的4.8%左右。
从留守妇女情况来看,目前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在年龄特征上,31--40岁的留守妇女比例较大,接近60%。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而暂时没有外出务工,或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45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大部分留守妇女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三是在职业技能上,绝大多数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有技术特长的很少。四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从留守儿童情况来看,目前留守儿童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
1留守儿童人数比例较大,据统计,14岁以下留守儿童人数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4%左右,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比例占超过在校生的1/5。二是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类型。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除了“代沟”问题,还容易产生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三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为中等,统计显示,学习优秀的占15%;中等的占77%;较差的占18%。
二、现状及问题
(一)留守妇女
1、体力劳动加重。青壮年男劳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只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甚至部分老人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在抓好劳动生产的同时,留守妇女还要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有限的精力与高强度的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中,大部分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日里希望有丈夫的体贴帮助”等。
2、精神负担加重。留守妇女除了长期承担繁重体力劳动而健康堪忧外,还普遍存在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夫妻交流少,婚
姻关系脆化等。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后,大部分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并且常常感到孤独。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以及性交流,导致感情危机,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系。
3、文化生活匮乏。留守妇女大多年龄在30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同时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农村务农。在农村闲暇时节,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最多的娱乐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偶尔打打牌,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
(二)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且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的钱,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加之长辈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4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我们对100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80%以上,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0%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20%以上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3、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4、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夏季去水库游泳,而家中无人制止,导致事故;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等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5、留守儿童存在行为缺陷。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
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三、建议及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把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本。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镇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普遍不力
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其中有28人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有6人与亲戚生活在一起,有9人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有5人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儿童普遍都是自己在照顾自己,即使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大部分留守儿童也基本上是处于无管教状态。
二、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通过对全校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8.3%,有51.2%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4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由于与父母的联系少,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任性,办事我行我素,困难面前不负责任,遇事推诿怨恨。
(一)性格孤僻、自卑逆反比较普遍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率不高,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初中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孤僻、自卑、易躁。另外,由于父母长期照顾不周,对留守家中的子女放纵溺爱多于严加管教,使得这部分少年中问题孩子普遍多于同龄人中父母都在身边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或不会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他们自私任性、蛮横霸道、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这种性格随着父母外出时间的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如我班的龚勤因与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摩擦,竟然扬言要从校外喊人来帮忙,害得我是谈话加家访,思想工作是做了一星期,课都没法正常开展。王颖是留守儿童中比较上进的,平时也能管住自己,但一点集体主义观念也没有,在校内是独来独往,从来不会主动帮别人干一点事。
(二)自信不足、缺乏亲情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自信,遇事萎缩不前。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部分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往往容易过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最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不知道到底应该请谁。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以及人格与智力的发展。青少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外界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常会引发种种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如王永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隔代监护对其鞭长莫及,因此在学习的道路上基本上是自暴自弃,对老师的循循善诱根本就是充耳不闻。纵观这些孩子,其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短期的事情,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一旦心理走向了畸形,进行矫正则比其形成更加艰难。
(三)做事不计后果、价值观念扭曲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县尤为明显,从学生在班上学习的状况和家访情况调查得出。本校学生家长80%外出务工,也就是说我校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发人深思。
一、调查结果
1、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由年迈的祖辈代为监护,断代教育、生活自理。
2、祖辈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祖辈只负责孩子的饱暖,而对于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重视。
3、很多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她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4、是祖辈中文盲和文化程度低者所占的比重大,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无从过问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祖辈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5、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依靠自身的自觉程度;
6、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祖辈甚至认为如果“亏待”了孩子会影响到子女将来对自己敬孝,因而造成很多留守生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发展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
5、是孩子与祖辈年龄悬殊在43-71岁之间,代沟很深,无法交流沟通,在和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心事大多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在与祖辈的沟通上存在困难。
6、祖辈的封建思想严重,羞于启齿谈“性”,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这些孩子。
二、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影响明显
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但却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漠不关心,且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放任的管理是孩子学习成绩差或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低年纪的留守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成绩相对优秀的并不占多数,且优秀的成绩多是靠学生的自觉努力得来的。
三、单亲家庭教育对留守生的成长特别是完整性格培养不利 我班的留守生儿童中,有一半左右的留守生是父母双方一方在外务工,另一方留在家中,不少的家庭单亲在外打工,长期不归,同孩子间缺乏沟通。他们与外出父母的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另外,留守在家的单身父或母承担着养老扶幼的重任,身挑农活和家务活两副重担,对孩子的教育缺少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单亲外出两三年杳无音讯,有的干脆多次调换工作地点,从此断绝一切联系,留守在家的一方自暴自弃打牌赌博,不思进取,把孩子的冷暖教育丢弃一边。
四、社会关爱不足,使他们彷徨在社会的边缘,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第三大问题。没有社会的关爱,社会教育欠缺,使得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很不规范,思想修养方面出现严重偏差。继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之后,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来自于社会。然而,如今的乡土秩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移,乡土秩序越来越由以往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街头小混混所把持。他们缺乏必要的管制,为所欲为,严重扰乱了乡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力的留守儿童难免受其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着实令人堪忧。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报,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在行为方面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这又引起了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留守儿童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谓之环
环相扣,留守儿童年龄均不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校,家庭之间的安全链接被迫中断,使留守儿童极易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诸如留守儿童被拐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留守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沦为街头小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最后,要改变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家庭、学校要齐抓共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而制定的措施都难逃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丈夫外出打工半年以上,年龄在20~50岁之间,已婚。成功样本量600例,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将执行多于规定要求10%的调查量,以保证最终有足够的成功问卷。
1.2 调查方法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方法包括由专门培训的女调查员入户一对一、面对面调查和访谈。定量方法为运用自行设计的《关于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表》,采取自填、读录和访谈(由调查员读问卷,受访者回答,调查员填写问卷或直接录音,调查完毕送给调查对象纪念品一份)相结合的方法: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由自己填写,文盲或文化不高的可以采取读录法,调查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沟通访谈。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多维度地反映农村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知状况。其中艾滋病知识28个条目,Cronbach'sa =0.8232;艾滋病态度9个条目,Cronbach'sa =0.8858;艾滋病防范意识6个条目,Cronbach'sa =0.86730。
1.4 调查质量控制
入户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由调查员和课题组负责人负责。以多层把关和复核程序确保所得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在入户调查过程中,课题组主要成员专职负责电话解答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关于问卷内容、与留守妇女的沟通技巧等问题。调查员每天交回当日调查问卷材料,由课题组专职负责审查,被确认有质量问题的调查作废不用。在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在调查问卷上记录对象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所有调查结束后抽取20%进行电话复核。
1.5 资料录入与统计分析
在全部有效问卷收回后,按照课题规定,将获取的部分通过录音资料和调查员的现场访谈记录、讨论资料进行整理、归类、确定和排序, 并填入问卷调查表。最后将6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一使用EpiData软件录入计算机,数据的统计分析在SPSS17.0下进行,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
调查得知,留守妇女留守在家的主要原因是照顾小孩和老人;长期的留守生活给留守妇女在生活、心理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见表1、表2。
2.2 对艾滋病的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预防、危害、传播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有限,而且存在不少错误的认识。见表3。
2.3 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
结果显示,87.7%的留守妇女没问或不敢问从外打工回来的丈夫艾滋病预防情况,76.9%的留守妇女与从外打工回来的丈夫发生关系不使用安全套。见表4。
3 讨论
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平均只有初中水平,而且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她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生活方式单一化,文化设施、娱乐方式较少,使她们的思想和精神处于相对空虚的状态,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2,2]。调查显示,23.7%的留守妇女不了解丈夫在外的工作和生活状况,32.2%的留守妇女表示与丈夫分居两地影响婚姻,16.4%的留守妇女担心丈夫在外背叛婚姻,86.3%的留守妇女表示如果丈夫能在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会再外出打工。可见,丈夫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留守妇女的家庭经济条件,但同时也给留守妇女的心理埋下了更诸多负面影响。
知识是影响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3,4]。农村留守妇女表示自己了解艾滋病的有41.7%,但能基本回答艾滋病的检查、传播途径,但对能否治愈、安全套能否预防艾滋病等问题却模糊不清,说明绝大部分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了解存在诸多误区。此外,她们对艾滋病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无所谓和极端恐惧,其中无所谓的占38.6%,76.9%的留守妇女与回来的丈夫发生关系不使用安全套,更增加了她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端恐惧的占43. 2%,这种态度不仅会使留守妇女产生精神上的焦虑不安,更不能营造一个充满友善、信任、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建议:①充分发挥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防治、采供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在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强化艾滋病防治的专业功能,加强技术力量、设施装备,改善工作条件,使之能够承担起艾滋病监测、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任务,有步骤、科学地增加艾滋病宣传教育地点,逐步使艾滋病防治、留守妇女保健等机构参与和承担相应的艾滋病监测与防治工作。②经常举办培训班,内容包括全国艾滋病的现状,什么是艾滋病以及艾滋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留守妇女怎样预防艾滋病、国家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政策,日常卫生防护。可以通过在中秋、国庆、春节(丈夫可能回来与家人团聚)传统节日,以专题讲座、同伴教育,或给丈夫一封信等方式,对留守妇女和外出打工丈夫开展防艾知识宣传。使留守妇女积极对艾滋病相关方面的疑问进行咨询。培训过后组织知识测试,使留守妇女通过做题加深认识。
年龄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留守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障碍。其中文化程度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呈正相关。40~50岁组比20~30岁组留守妇女艾滋病相关知晓率要低,4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比40岁以上的留守妇女更渴望获得艾滋病知识。应有针对性地对她们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加强性健康教育与生殖健康教育,特别是安全性行为教育,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和发生[5,6]。
参考文献
[1]孙蕊蕊,苏耀安.黄德市2000-2010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2):170-171.
[2]王望,王彩霞.循环留守模式下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研究——以广西河池市巴马县龙田村为例[J].中国外资,2011(24):195-196.
[2]鲍常勇,孙金华.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的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95-197.
[3]印惠俊,石钧,高广寒,等.北京铁路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0):933-936.
[4]许雅,叶小华,卢嘉明,等.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678-680.
[5]马丽娟,秦侠,胡志,等.对艾滋病防治绩效评价法制化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4):315-317.
关键词 关注农村 留守少年 教育状况 措施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70-02
一、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基本情况
围绕研究的方向,笔者在永平县11所学校抽取88名留守青少年,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与教师交流等形式开展研究。经分析,留守监护情况基本分以下几种: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一、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父母教育的缺位;其次,监护人教育的缺位;最后,自我教育的缺位。
(二)社会教育的缺乏
1.父母期望过低和监护人的知识水平低使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整体上要比其他孩子差;
2.父母关爱的缺失和监护人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留守青少年的性格形成;
3.父母的长期缺位使留守青少年缺乏亲情温暖;
4.监护人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介入少,使得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5.缺乏必要的管教和约束使得部分留守青少年出现了行为偏差;
6.父母的补偿教育不利于留守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两大顽症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加大投入
从横向看,各部委应协调以尽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如政府的公安、新闻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农村,地方政府可为开办寄宿制学校创造条件,尽量为留守青少年提供住宿方便的同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等群体中得到温暖。
(二)打造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
1.建立专门档案。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青少年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对他们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学校每学期要建立留守青少年情况登记表,对留守青少年登记造册,建立留守青少年的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
2.定期召开会议。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青少年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青少年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
3.建立代管家长制。在各学校建立代管家长制,让老师行使家长的职能,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的关心,像家长一样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和他们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
4.开展自律自强教育。班级要成立“独立青少年小组”,学校成立“独立青少年”委员会,选用其中独立能力较强的孩子担当成员,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让留守青少年在学校、老师、同伴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这样,既可以增加心理倾诉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以找到“家”的感觉,同时便于留守青少年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开辟宣传阵地。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留守青少年家庭教育优秀典型,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留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2.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卡、开通家长热线、定期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系列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对教育的正确认识。
(四)完善优化农村社区教育环境
1.学校建立激励机制。在留守青少年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各方面表现好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村委会牵头,联合妇联、工会、学校和派出所, 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建立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如可以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青少年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也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青少年托管中心,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等。
3.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争取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关爱留守青少年。观察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定期督促外出务工家长经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4.定期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把老人集中起来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孙辈们的职责。
调研地点:湖南省桂阳县桐木村
调查对象:全村留守儿童 调查主题: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调查人员:侯泽成、宁威伟
【摘 要】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本人着重对此进行来调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大多数孩子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父母外出也使得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四)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在外赚钱养家,无暇顾及子女,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即便打电话,关注的焦点也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很低,甚至有些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不了解孩子的思想,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况。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想念程度80%70%60%50%71%比例40%30%20%10%0%经常会想偶尔会想不想不知道14%2%3%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三)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四)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最为关注的是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关爱。
(一)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1、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
2、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特定的职能机构,负责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工作;
3、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综治、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单位应定期通报交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
(二)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2、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学校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护
作为学校,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负责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
2、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考核班主任工作中,有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思想交流、学习和在校安全情况的监管,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沟通。
3、要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四)社会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迫在眉睫。要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老教师、老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群体构成一张补缺拾遗的监护网络。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应设立图书室和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个活动的场所。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在农村的作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社会的关心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留守妇女摸底调查12-02
某区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状况调研报告05-27
农村留守人员调查09-30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11-09
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07-1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报告11-27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调查专题05-24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问卷07-1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卷调查11-1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报告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