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礼仪的注意点(精选7篇)
其一,寒暄与问候。
寒暄者,应酬之语是也。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
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结交之意。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之时,若能选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做好良好的铺垫。
反之,在本该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刻,反而一言不发,则是极其无礼的。
当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若只向他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
碰上熟人,也应当跟他寒暄一两句。若视若不见,不置一辞,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时候,适用的寒暄语各有特点。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您好!”“很高兴能认识你”。“见到您非常荣幸”。
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
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作的报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您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上班去吗?”
寒暄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它却不能不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
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广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来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长膘了”,等等,自然均应禁用。
问候,多见于熟人之间打招呼。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
在商务活动中,也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寒暄与问候合二为一,以一句“您好”,来一了百了。
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若以之间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常会被理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在阿拉伯人中间,也有一句与“吃过饭没有”异曲同工的问候语:“牲口好吗?”您可别生气,人家这样问候您,绝不是拿您当牲口,而是关心您的经济状况如何。在以游牧为生的阿拉伯人中间,还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问您“牲口好吗?”的确是关心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
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其二,称赞与感谢。
什么样的人最招人喜欢?答案是有的:懂得赞美别人的人,最是招人喜欢。
什么样的人最有礼貌?答案也是有的:得到他人帮助后,知道及时表示感谢的人最有礼貌。
称赞与感谢,都有一定的技巧。如下加遵守,自行其事,不但可能会显得虚伪,而且还可能会词不达意,招致误解。
比如,赞美旁人:“您今天穿的这件衣服,比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好看多了”,或是“去年您拍的那张照片,看上去您多么年轻呀”,都是用“词”不当的典型例子。前者有可能被理解为指责对方“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太差劲,不会穿衣服;后者则有可能被理解为是在向对方暗示:您老得真快!您现在看上去可一点儿也不年轻了。您说,讲这种废话是不是还不如免开尊口呢?
赞美别人,应有感而发,诚挚中肯。因为它与拍马屁,阿谀奉承,终究是有所区别的。
赞美别人的第一要则,就是要实事求是,力戒虚情假意,乱给别人戴高帽子。夸奖一位不到40岁的女士“显得真年轻”,还说得过去;要用它来恭维一位气色不佳的80岁的老太太,就过于做作了。离开真诚二字,赞美将毫无意义。
有位西方学者说:面对一位真正美丽的姑娘,才能夸她“漂亮”。面对相貌平平的姑娘,称道她“气质甚好”,方为得体。而“很有教养”一类的赞语,则只能用来对长相实在无可称道的姑娘讲。
他的话讲得虽然有些率直,但却道出赞美别人的第二要则:需要因人而异。男士喜欢别人称道他幽默风趣,很有风度。女士渴望别人注意自己年轻、漂亮。老年人乐于别人欣赏自己知识丰富,身体保养好。孩子们爱听别人表扬自己聪明,懂事。适当地道出他人内心之中渴望获得的赞赏,适得其所,善莫大焉。这种“理解”,最受欢迎。
赞美别人的第三要则,是话要说得自自然然,不露痕迹,不要听起来过于生硬,更不能“一视同仁,千篇 一律”。
当着一位先生的夫人之面,突然对后者来上一句:“您很有教养”,会让人摸不清头脑。可要是明明知道这位先生的领带是其夫人“钦定”的,再夸上一句:“某先生,您这条领带真棒!”那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收益”。
在商务交往中,对商务人员的口才有很高的要求。商务人员不一定要伶牙俐齿,妙语连珠,但必须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克己敬人、“寸土必争”的前提下,在谈话之中保持自己应有的风度,始终以礼待人。有道是,“有‘礼’走遍天下”,在谈话之中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要符合上面那些要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过不要紧,系统地学习掌握一些谈话的技巧,对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之中搞好人际关系,定然大有帮助。
谈话的技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而且需要针对不同的人与事,来加以灵活地运用。
例如,当有一位朋友不邀而至,贸然闯进了您的写字间,而您实在难用很长的时间与之周旋时,如果直接告之对方“来的不是时候”,或对之爱搭不理,都很可能得罪人。
其实,只要用委婉一些的语言,一样可以暗示对方应尽早离去,而且还不至于使其难堪。可以在见面之初,一面真诚地对其表示欢迎,一面婉言相告:“我本来要去参加公司的例会,可您这位稀客驾到,我岂敢怠慢。所以专门告假五分钟,特来跟您叙一叙。”这句话的“话外音”,乃是暗示对方:“只能谈五分钟时间”,但因说得不失敬意,在对方的耳中就要中听多了。
又如,一位来企业参观的外商,若突然向您问起了我方的产量,产值一类原本不宜问到的问题,告之以“无可奉告”固然能行,却也有可能使对方无地自容。
随上司外出时
女性随上司外出本来就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稍有不慎, 有关你与上司的桃色新闻就会风起云涌般呼啸而至。如果我们认真深思一下, 这责任也许一半归咎于口没遮拦或心怀叵测的同事, 一半则是你自己的行为不检点, 态度暧昧引起别人的猜疑。所以, 与其让自己当作别人流言蜚语的“采购中心”, 倒不如一开始就把握住与上司的礼仪, 不让别人有传播谣言的话柄。
如果是上司要外出办事或购物, 希望你与他结伴而行, 你是受宠若惊也好, 还是欣然应命也好, 但有一点你该清楚:虽然出了公司的大门, 对方是上司, 你仍是部属。如果上司对你表示过于亲切的态度, 或者是超过对一般女性应有的礼节, 你最好始终保持上下级之间的情感距离并以礼相待, 并注意使用妥切的措词和应对的态度, 这样就不怕引起与上司之间无谓的困扰和别人的误会。
有许多平素在部属面前不苟言笑、颐指气使的上司, 一旦和公司女同事二人单独到外地公差时, 在枯燥的旅途中就会以比平常较柔和亲切的语气和她说话, 抑或在举止谈笑上显出较随便的一面。此时, 你可不要得意忘形, 随上司的态度改变自己, 也毫无顾忌地迎合上司的态度与他随意亲密哦!如此, 必将会成为他人以讹传讹的源流。
倘若公差顺利, 留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参观名胜古迹时, 你的上司也许会用“反正又没有人认识”的理由来引诱你放心地与他以情侣般的姿态和情形同游。遇到这种尴尬又棘手的事, 你在心中只要谨记着:这次的公差是办公室的延长, 自己只是上司的“随从”, 你就自然会在行动上与上司保持一定的距离, 洁身自好。
夜晚住宿, 住相邻或单人房间是不太妥的。如果是预约房间, 你作为随从, 安排房间时就要事先与服务台小姐交待清楚。若因公事需要夜晚商量, 而且必须到上司的房间, 绝不可披件睡衣就去, 而应穿着整齐后再去。如果恭候你的上司穿着过于简化, 可以歉意的口吻提醒上司说:“对不起, 我不知道你还没有整饰个人形象, 待会儿我再来。”你的上司若不是“一匹来自北方的色狼”, 就会果断地将欲念“自杀”。
只要你对自己的言谈举止, 处处小心谨慎, 上司也会认为你是一个端庄的女性, 而你也用不着担心自己会成为花边新闻的主人翁。
路遇上司时
在走廊、出入口碰见上司时, 你不要认为反正他对我又不太熟悉, 也不知道我的性格, 干脆佯装不认识, 低头或侧转身过去算了, 这是相当无礼和虚伪的。你这样做只能成为自己今后发展的障碍。无论是自己熟识的, 还是不熟识的上司, 随时遇见, 不想问好寒暄, 点下头也算是你对他的尊重呀!这可是职业女性的心得啊!
节假日和家人或男友外出, 也许会遇见自己的上司, 你在礼节性向上司问好后, 将身旁的家人介绍给上司, 让家人表达上司对你关怀、爱护的谢意。如果上司身边还有其他人同行, 你可别厚此薄彼, 也应该顺便向他们问好或点头示意。
有些女孩子同男朋友外出遇到自己的上司时常常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慌张地躲避或者急忙地与男友分开装作陌路, 然后是难为情地干笑, 或者态度扭捏地与上司打招呼;另一种是亲亲热热地挽着男友的手臂向上司打招呼, 或者头依偎在男友的臂膀上与上司寒暄。这两种表现都是失礼的举动。与男友“拍拖”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既然上司看见就大大方方地打个招呼吧。如果上司有兴趣关心你的婚恋, 你可轻松自如地把男友介绍给他, 否则就不必介绍;尽管你与男友是亲昵着遇见上司, 但与上司见了面就应该自然地分开, 以示礼貌。
还有一点噢, 许多女孩子为了让男友尊重自己的上司, 并在上司面前留下好印象, 往往看到上司从前面走来, 赶紧附在男友耳边窃窃私语:“对面来的是我们的经理。”这样做很容易引起上司的猜疑和不悦:“她是不是在嘀咕我的坏话?”礼貌的办法是等到你与上司打过招呼后, 或者当面介绍, 或者等上司走了再告诉男友。
执行任务时
在公司里, 经常会碰上难以拒绝的场合。当你非常忙碌时, 上司忙不迭地又跑来交待你一件工作。这时该怎么办呢?直截了当地拒绝, 还是勉为其难地接受?
面对这种僵局, 你最好能提出代案建议。比如你可以告诉他:“今天实在没办法, 要不明天吧!今天下午等我把这件工作赶完, 明天一定办完您交给的任务。”
或者直言不讳地向上司说明:“我现在正在处理某件事, 我是该马上处理您交待的事, 还是继续干手头上这件事。”你如此将选择权交给上司, 他一定会说:“哦, 我倒忘了, 你手上还有一件工作呢。那么, 你干完这件再说吧!”或者会明确指示你:“这件事要急得很, 你先赶做这件吧!”
属于自己的工作永远也无法逃避。左右逢源地对待工作并非滑头, 而是恰到好处地处理艺术。你实事求是地向上司说明目前的工作状态, 即使有些耽误, 上司也不会责怪于你, 而且你又是依照上司的指示在做。所以, 也不必担心别人会对你不满。
接受指令时
也许是因为性别的缘故, 许多上司对女性下达指令时口气都比较武断:“这件事就按这个办法去做吧!”如果你对上司的指令有疑问或意见, 不要中途打断, 应在听完全部指示后,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异议。比如客气地对上司说:“刚才您所交待的那件事, 依照我的想法, 可能是……”
如果你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经理, 这件事可能是您搞错了。”这是很失礼的说法。而且正忙于公事的上司, 也可能会毫不客气地答道:“你不用多管闲事, 只要照我所说的去做!”如果这样下去, 不仅会影响你与上司的关系, 而且也会对公司本身利益带来不良影响。任何人暴露出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所以对上司提出建议或批评, 应该注意时机、场合和方法, 上司自然会心平气和地重新考虑。
受到上司责难时
你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如果责任全在你, 无论上司怎么对你责难、批评, 你倒都能虚心接受, 问题是, 倘若错不全在你, 多少还有辩解的余地, 上司对你大吼大叫, 雷霆万钧, 你还能表现得像淑女吗?恐怕多数女性做不到。可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女士能做到。她会积极向上司道歉, 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向上司解释“昨天那件事, 实际上是……”这是比较妥当的办法。
因为她深谙上司责备下属时, 心中早已充满愤怒的情绪, 如果你又要强加辩解, 只能是火上加油。所以, 平心静气地先“败下阵”来, 再找机会说明真相, 那时上司的怒气已烟消云散, 就会以坦然的心情、细致的态度听你辩解。如果你运气好的话, 说不定上司会对你说:“很抱歉, 当时我是太气愤了, 现在才知道事情真相, 请你别在意啊!”
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一般来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该给小费。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服务人员都要付小费。小费究竟应该给哪些人,还颇有讲究。
1. 乘船或火车时应给小费,但长途汽车和飞机则不必。
2. 对搬运工应付小费,但存取行李时不必付服务员小费。
3. 在旅馆时,对帮你提行李或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柜台上的服务员则不必。
4. 在餐馆时,对上菜上饭的服务员应给小费,但对领班服务员则不必。
5. 乘车时,对出租车司机应付小费,但对公共汽车司机则不必。
6. 对理发师、美容师应付小费,但对售货员、自助洗衣店的服务员则不必。
7. 对警察、海关检查员、大使馆职员、政府机关职员等公务人员绝不可付小费。
8. 小费占总费用的15℅左右,表示对服务满意。
二、文化礼仪之“交往礼仪”
与日本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接受礼物要回礼。
与法国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有行贿之嫌。
与英国人交往:不要穿戴太随便。不要随便称呼名字,要加上“Mr.” 等。
与美国人交往:不要在周五或13号约会,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应用“Black”。别忘了问候他们的孩子。
与韩国人交往:不要不守信用。
与德国人交往:要十分注重礼仪,不宜直呼名字,不要谈二次大战。谈话不要太夸张,他们喜欢一是一,二是二。
与泰国人交往:不要触摸别人的头部。
靳斓
不管是商务还是社交,介绍是初次见面时沟通的出发点。通过介绍,使陌生者相识,方便双方的进一步沟通、交流。介绍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介绍的顺序。
商务场合,介绍顺序的基本原则,就是更受尊敬者享有优先知情权。以个人身份职务为出发点,即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接待客人到办公室,应把客人介绍给主人,这是为方便主人知道对方是谁,以何种方式接待。在其他主方场合下,把主人介绍给客人,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至于“女士优先”的惯例,不适合于商务场合的介绍顺序原则。
介绍别人的顺序
给别人介绍前,先了解双方姓名、身份。注意突出双方的身份、职务,特别是有值得骄傲的头衔或身份时,这也是被介绍双方都希望的。人数众多的场合,大家年龄相仿、身份类似,则按一定次序,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者从近到远的顺序逐一介绍。
为别人作介绍,不要用食指来指指点点,应伸出右手至齐胸高度用规范手势。比如把张三介绍给李四认识时,上半身及面部转向李四,把右手伸向张三:“李四,这位是张三”,然后把上半身及面部转向张三,同时把右手伸向李四:“张三,这位是李四”。职场礼仪专家靳斓提示,不要一会儿伸左手、一会儿伸右手,左右开弓,显得忙乱而不规范(如图所示)。
给别人作介绍的时候,被介绍的双方才是主角。介绍中不要开玩笑、不要介绍后和其中一方不停聊天。为双方介绍完毕就应离开,让双方自行沟通。
被人介绍的顺序
自己被介绍给别人时,应面向对方,并微笑注视。等介绍完毕,握手并说:您好、很高兴认识您,久仰大名、幸会幸会等客气话,必要时还可以再做进一步的自我介绍。
社交场合,男士被介绍给女士,男士应向女士点头致意,然后等候女士的反应。女士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动伸手。
被介绍的过程中,应面带微笑,举止大方,热情应答、问候。被介绍时坐着是非常失礼的,除非对方身份比你低很多。
自我介绍的要求
某些特定场合,比如酒会上,想认识某人又没有人给介绍,就可以作自我介绍,主动向对方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您好!”以引起对方注意。然后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也可以一边伸手和对方相握,一边作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有:
应酬式:适用于公共场合和一般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你好,我是靳斓。”
工作式:适用于商务场合。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你好,我叫靳斓,我是×××礼仪培训师。”
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和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内容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某些熟人的关系:“你好,我叫靳斓,我是礼仪培训师,是王红的同事。我平时喜欢看书、外出旅游、织“围脖”。
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靳斓,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邀礼仪培训师。非常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座谈会,希望大家„„”
自己的名字有比较复杂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字,可以把字具体地说一下,特别是往正面名
人或大家都知道的事物上介绍,以此加深印象。我的姓名两个字都不常见,遇到年长者我这样介绍:“靳,是靳开来的靳”,中青年或时尚人士我会说“靳,靳羽西的靳”。如果对方还迷茫,我会继续说“靳字,左边一个改革的革,右边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斤”,“斓是五彩斑斓的斓”。当表述对方姓名的字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不要往不好含义、负面事物的字上说。曾有人在说我的名字时说:“哦,靳啊,真不常见,就是左边一个革命的革,右边一个半斤八两的斤吧”。“半斤八两”?这话怎么听,都让人觉得不舒服。
新宇光通信人才网资讯: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离不开听话,良好的听话习惯、得体的听话礼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了解时世的变化和他人对事物的见解、态度,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决定寻找客观的依据。当今社会,职场社交中懂礼、识礼也是必不可少的。你知道的职场社交礼仪有多少呢?
1、注视对方的眼睛
无论和任何人做任何形式的交流,都直视对方的眼睛,并保持一两秒,不过也别死盯着人家。如果对方也一样对视你,那就多保持一会。要想使对方对你有信心,这是个快速的办法。
2、微笑
对任何人微笑,在你注意别人双眼的时候也微笑。有人为你服务时,一定要对他微笑。对老人和孩子微笑。这样做多了,就变得自然而然了。这样做可以用自己的积极心态来影响周围的人,而不是被其他人影响。
3、尽可能的记住人名
每个人都希望再见面时听到自己的名字,因为这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尽最大努力在会面或者其他人介绍时,记住对方的名字。
4、问候别人
一句恰当的“早上好”或者“下午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善意的感觉。
5、提问题
如果你和我一样为如何开始交谈而发愁,问个问题试试看,即便是普普通通的一句“最近好吗”。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乐于与你对话,打破潜在的阻隔。如果你记得有关这个人的一点信息,通常这就成了你们交谈的敲门砖。
6、不知道说什么时,再问一个问题
从之前谈到的内容里组织一个新问题,这样对方就能继续谈下去,而倾听也让对方觉得你受欢迎。当然,这不是让你不停的提问题,但你要是卡住没话说了就再提一个问题吧。
7、谈自己的错误
通常和人交谈时,我发现承认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是个有用的。错误让你显得很真实,而非完美。如果别人觉得你有些不足而显得不虚伪,就更容易接受你。
8、关注对方看重的东西
要是交谈内容变成你一无所知的时候,不要退缩。相反要承认自己不明白,要求对方给你解释。人们乐于以一个内行的角度讲给你听,你要看着他、微笑而且点头。然后要把话题自然过渡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来。
9、保持仪表
着重强调这一点,整洁的外表是成功社交的一个关键。它会把你更积极的一面展现给周围的人。
说话的禁忌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首先你要明白,你所知道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私非你所详悉的。你若冒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就会颠倒是非,混乱黑白。说了就收不回来,事后你完全明白了真相时,你还能更正吗?你对一个朋友说:“M先生借了N先生的钱不肯还,真是岂有此理。”其实这话是从N先生方面听来的,他当然把自己说得头头是道,因为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你明白了人类的弱点,你就不会诋毁M先生,因为你若有机会见到于某,他也许会告诉你,他虽借了N先生一笔钱,但有一张房契押在M先生手里,因房租跌价,到期款未还清,只好延长押期,而N先生则急于拿回现款,M先生一则无法立刻清付,再则借据声明若房租因环境关系而减租时,得延长押期,至N先生将该款全数收回为止,所以不能说他赖债,由此看来,双方皆有理。人际关系大半是如此复杂,若不知内幕,就不宜胡说乱道。社会上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世间不知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短处,也许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恶果,而恶果滋长到如何程度,有时非你所能预料的。总之这种作法对你无益,对人有损。要是有人向你说某某人的短处的时候,你唯一的办法是听了就算,不可做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必记在心上。谈论别人,不可就片面的观察便在背后批评别人,除非这是好的批评。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最多以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那就不仅是道德的问题了。日常许多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拿友谊去争辩取胜的。而你却偏偏如此做,好像你的精神和时间都不值一钱,更不要说到感情的损害了。除了彼此都能虚心地,不存半点成见,在某一个问题上专程讨论之外,一切的争辩都应该避免,即使这是一个学术性的争辩,也不必以为这种争辩就是发扬文化的精神。哲学论争了二千余年,至今胜负未分;心理学的争辩也至少有几百年,现在仍然不分高下,你可以著书发表你的主张,但是不可在谈话中句句争辩。才智是可敬佩的,但不是好胜。而且,你应该听过大智若愚的话吧!修养高深的人,决不肯与人计较的。你爱和人争辩,是否你以为可以用理论压倒对方,就会给你很大的利益呢?你定会明白,你必不会压倒对方。即使对方表面屈服了,心里也会不平,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的,但害处却多了。好争论辩首先会使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对你产生反感,第二会使你很容易犯下专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第三它使你积久变成骄傲,第四,你将因此失掉一切朋友。请人体育上所谓“动员精神”做起吧,输了,不必引为可耻。然后,竭力去学习尊重别人的意见。好胜是大多数人的弱点,没有人肯自认失败的,所以一切的争辩是无益的。谈话的艺术就是警告你怎样游出了这愚蠢的漩涡,更清醒地去应付一切。如果能够常常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被人尊重,如此,你所主张的,就会很容易得人拥护,不必把精神花在无益的争辩上。你可以实现你的主张,你可左右别人的计划,但不是用争辩的方法来获取。如果你想借某一问题来增加你的学识,就应该虚心请教,绝不可借助争辩。记着吧:争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战争。用质问式的语气来谈话,是最易伤感情的。我看见许多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恶,都是由于一方面喜欢以质问式的态度来与对方谈话所致。有这种习惯的人,多半心胸狭窄、好吹毛求疵、或脾气乖癖、或自大好胜、或患心理上的虐待狂,以使人受苦为乐,所以就在谈话上,也把他的品格表现出来。除非遇到辩论的场面,否则质问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觉得意见不对,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见说出,何必一定先来个质问,使对方难堪呢?有些人爱用质问的语气来纠正别人错误,先质问,后解释,犹如先向对方的精神打了一拳,然后再向他解释一样,这不必要的一拳,足以破坏双方的情感。被质问的人往往会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了很大的打击,如果他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必然恼羞成怒,而激起了剧烈的争辩。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必须条件。把对方为难一下子,借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皆无好处。你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你也不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甚至于你的儿子或者下属,如果有不之处,你可以向他们询问,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方法态度要来得真诚大方。质问是不适宜的,如果你想获得对方心悦诚服,越是在紧张竞争的场合中,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当对方为你的质问所窘迫时,他虽然形势已趋失败,但他必怀恨在心,不会让你舒舒服服地得到胜利。虽然在朋友中,偶然以质问来取笑是可以的,不过不可用得太多,更不可使之成为习惯。倘若你专用质问的态度向人进攻,而反被对方以更大的理由把你压倒时,你将会丢脸。以温厚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向前冲得太猛,站不牢而摔倒时,伤得当然更为厉害。不侵害别人,就是保卫自己,你轻易地进攻别人,如果估计失当,必然惨败!人们做错事,或做了件吃亏的事,只要是他自动告诉你,他可能还会坦白地承认错误,倘若是由你指出,那么他必有种种的理由为他的错误辩护。你可以在你的朋友或家人当中试试看,无论是极小的疏忽或错误,没有几个人能在一经指正之后就坦率地,不为自己解释一番而承认的。便是父对子,兄对弟,或雇主对部属,甚而对知己朋友,也有互相纠正的义务。所以绝对不批评别人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批评。纠正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心,这样你不仅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且对别人犯错的原因也必定加以谅解。你要时常有意和他站在一边,而不是和他对敌。说话要温和,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你真糊涂,这件事完全弄错了!”这种说法是无人可以忍受的,无论父亲对儿子,雇主对下属,后者虽慑于前者的威势,但心里仍旧不会服气的。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错误的原因,使对方减少害怕,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指出错误来。指正时话说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使对方明白了,就可转到别的地方,不可噜嗦不绝,使对方陷于窘境,导致反感。对方所有不妥当部分,固须加以指正,但妥当部分须加以赞扬,受者因你的公平就易于心悦诚服。想要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给他,使他觉得是他自己修正,而不是由于你的批评。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过失,站在朋友的立场,你应当给予恳切正确的指正,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使他知过而改。纠正对方时,最好用请教式的语气,用命令的口吻则效果不好。“你不应该用红色!”就不如说:“你觉得不用红色是否会好看一点呢?”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以保存或激励对方的自尊心。你自己有兴趣,是否别人也会发生兴趣呢?有些人喜欢絮絮不休地说他自己从前在学校的情形;说者津津有味,却不会想到对方可能会感到难过,因为他既非你的同学,脑中毫无你的学校生活印象,最可怕的,无过于把打麻将的情形告诉别人了,凡喜欢打麻将的人,大概都有这一副记忆力,至少是记忆麻将牌的本领。他可以把自己手上的牌,上下两家的出牌次序,以及自己的如何获得胜利记得烂熟,一丝不苟地对你背出来,这是使人惊佩的,却同时也使人讨厌的。人们最高兴的就是谈自己的事情,而对于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不关心。自己对感兴趣的事,不仅难引起别人的共鸣,而且还觉得好笑。年轻的母亲会热情地对人说:我们的宝宝会叫“妈妈”了!她说时是很高兴的。但旁人听了会和她一样高兴吗?谁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呢?不会叫的才怪哪!所以你看来是充满了喜悦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老是噜噜嗦嗦的谈你的个人生活、你的孩子和你的事业。每人最喜欢的是自己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明白了别人的弱点,而尽量去逗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了,这是使对方高兴的最好方法。你以充满了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的叙述,一定可给对方留下最佳的印象。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和人发生争辩是不明智的表现。还有一样最不好的,就是在别人面前夸自己,在一切的愚笨行为中,再没有比这个更愚笨,更可怕的了。“那一次的纠纷,如果不是我给他们解决了,不知要弄到怎样。你们要知道,他们对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不过当着我面前,就不敢妄动了”。即使这次的纠纷,确因为你的排解而得到解决,如果把上面的话改成“当时我恰巧在场,就替他们排解了。”这种说法不是更使人敬佩吗?当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被人发觉之后,人们自然会崇敬你的,但倘若你自己夸张叙述出来,所得结果必恰恰相反,人们听到你的自夸,轻视就会把崇拜掩盖了。一句自夸的话是一粒恶的种子,它由你的口中而种在别人的心里,滋长出憎厌的芽。爱自夸的人是找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因为他自视甚高,轻视一切,不大理会别人的意见,只会自己吹牛,他只想找奉承和听从他的群众,不是朋友,于是朋友们都避之唯恐不及了。他常自以为是最有本领的人,如果他做生意,他觉得没人比得上他,如果他是艺术家,就自以为是一代的大师。要是他在政治舞台上活动,就会觉得只有他才能救世界、救人类。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你自己若具真实本领,那么赞美的话应该出自别人的口,自吹自擂,其实是自己丢脸而已。凡有修养的人必不随便说及自己,更不会自夸。你应该明白,个人的事业行为在旁人看来是清清楚楚的。请你不必自己吹擂,与其自夸,不如表示谦逊,也许你自以为伟大,但别人不一定同意,自己捧自己,决不能捧得太高的。好夸大自己事业的重要性,间接为自己吹擂,纵使你平日备受崇敬,听了这话反而会令人对你反感的。世间没有一件足以向人夸耀的事情,自己不吹擂时,别人还会来称颂,自己说了,人家反瞧不起了。千万不要故意与人为难,有的人专门喜欢表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如果你说这是黑的,他就硬说是白的;但是如果下一次你也说这是白的,他就又反过来说它是黑的了。这种处处故意表示与别人看法不同的人,和处处随声附和的人,一样都是不老实的,被人看不起,甚至惹人憎恶的不忠实的人。口才是帮助你待人处世的一种方法,没有人愿意作一个口才很好,而到处不受欢迎的人。不要为了表现你的口才,而到处逞能,惹人憎厌,口才一定要正确而灵活地表现。听了对方说话之后,发现其中有一点自己不大同意,立刻就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就也立刻以为自己的意见全被否定了,这当然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在这种场合,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那一点,或者那几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的,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只限于某一点。这样,对方很容易地就接受了你的批评或修正,因为他知道双方对于主要部分的意见仍是完全一致的。即使你所不同意的是对方意见的主要方面,但是你最好仍能预先表示对方意见中你所同意的各点,即使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这并没有什么不老实的地方,因为你并没有作违心之论。你之所以要这样作,是为了缓和一下谈话的空气。不要令人认为你抹杀了他的一切,而且一点也不承认他的好处,这样就可以使谈话很融洽地进行下去了。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多远,冲突多厉害,我们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互相商量,并且相信无论怎样艰难,大家都可以获得比较接近的看法。任何事都可以谈,但是在浩渺无边到处都可以航行的大海里,也有一些小小的礁石,要留心避免。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因为这是一种不老实的自欺欺人的行为。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没有人要求你作一个百科全书。即使一个最有学问的人,也必有不知之事。所以,坦白地承认你对于某些事情的无知,这决不是一种耻辱。相反的,这是使别人对你的谈话,认为有值得考虑的价值,没有虚矫,没有吹牛。总之,不要对陌生人夸耀你的私生活,例如你个人的成就、你的富有、或者总向人说自己的儿子怎么怎么了不起。不要在一般的公共场合把朋友们的缺点和失败当作谈话的资料,不要老是重复同样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诉苦和发牢骚并不是争取同情的良好方法;做人的基本态度,亦应该是这样的。说话的素材言语是以生活为内容,有生活,就有谈话的内容;生活内容丰富,谈话的内容自然也比较丰富。因此,你对于你的国家、社会、朋友、亲属、以及同事等等,都要经常注意而且关心。你对于所见所闻,都要去研究一通,尽量地去了解它们的意义,而不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地让它们在眼前在耳旁溜过。你要随时都在计划、安排、改进你的生活,而不是马马虎虎地过日子。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和国家大事、社会人群息息相关,而不是安于作一个井底蛙,对于身外事都不闻不问呢?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遇事认真、兴致勃勃的人,那你就和“口才”的距离不远了。即使你现在还是一个不大会说话的人,你已经具备了大批的本钱。如果不是呢?那你就需要下决心和努力了。在你看报纸的时候,拿一支红蓝铅笔,把每天最有兴趣的新闻,或是所见的好文章勾起来。要是能剪下来就更好。每天只要两条,两个星期之后,你便记得不少有趣的新闻了。在你看杂志或书籍的时候,每天只要能够记住其中一两句你认为很有意义的话,用红蓝铅笔,在那句话旁边画上线,若能抄在你的日记本上或是笔记本上那就更好。开始时不要贪多,否则不几天,你就会放弃了。如果你每天不停地记一两句下去,两三个月后,你就会发觉你的思想比以前丰富得多了。谈话的时候,很容易地就想起它们,或者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加以发挥。这些有意义的话,随时随地都会跳出来,帮助你或排除你的困难。在听演讲时,在听别人谈话时,随时都可以遇见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或是谚语。把这些记在心中,抄在纸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和资料就越来越丰富了,你的口才就越来越纯熟了,甚至可以出口成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有条有理。为提高我们的口才能力,在此举几个常常利用的话:①无论何时都不要拒绝工作中间的细小事情,因为伟大的事情是由细小的事情构成的。②爱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爱他的将来。③个人一定要顾及团体,因为团体可以保护个人。④如果别人给你束缚手脚的爱和友情,就宁可两样都不要。⑤永恒的东西只有事业!生命是要在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⑥对于学习,永远没有太老的时候;对于改过,永远没有太迟的时候。⑦聪明人从傻瓜所学到的,比傻瓜从聪明人所学到的多。⑧你真爱她吗?那么为什么不为她的前途打算一下呢?⑨你如果爱她,为什么要她牺牲努力多年才得来的学业或是社会地位呢?10无论你的男朋友说他怎样爱你,都是假的。除非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你的前途着想。单是为你着想,还是不够的,一定要为你的前途着想才是真正的爱。11请你放心,我是很看重我自己的前途。为了远大的前途,就不能过得太偷懒、太马虎、太随便,多少要强迫自己努力去做现在所希望做的事情。“他出去找一匹驴子,结果却发现一个王国。”这是说人常常有这种的奇遇,本来自己所要求的很小,结果却得到无限的收获。学习口才,你将来得到的却不只是口才,是比口才不知大多少倍的王国。这王国是什么呢?是你的伟大而丰富的生活!你整个的品质,和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大大地提高。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懂得去吸收,一方面懂得去应用。只要懂得去应用,即使是一句普通的话,也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效果。有一个慈善家动员他的朋友们去募捐,供建教堂用,募捐的情形是很困难的。他有一个朋友,打算放弃这项工作,并且引用一句古诗“十叩柴扉九不开”,来说明募捐困难的情形。“十叩柴扉九不开”真是把募捐困难的情形形容得恰好,确实会令人感到灰心泄气啊。可是这位慈善家把同一句话,以另外的角度去应用它,就得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他说:不错,我们现在的情形是十叩柴扉九不开;可是这也是说十叩柴扉有一扇是开。那么,我们要敲开十扇门,只要努力一点,多敲几十个门就是了。于是他把这句十叩柴扉九不开这句诗,发展成“百叩柴扉十扇开”,此语果然鼓舞了他的朋友们,而完成了募捐。从前还有一个发明家想发明一件东西,他和他的助手已经举行了一千六百四十二次的试验,可是都失败了。他的助手说:你看,试验了一千六百四十二次,一点用也没有。这个发明家说:为什么没有用呢?这使我们知道这一千六百四十二次的方法是不能成功的,要成功必须在这一千六百四十二个方法之外去找。有一个音乐家被关在监牢里仍经常拉小提琴,到了执行死刑的前一天,狱卒就问他:“明天你就死了,今天你还拉它干什么呢?”音乐家说:“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我不拉,还有什么时候拉呢?”说话的称呼与话题称呼,虽是件极简单的事,但只要留心现代称呼名目的复杂,就会明白一个适宜得体的称呼,常会发生微妙的作用,至少也不致因错用而闯下了不愉快的事件了。有人喜欢叫先生,有人爱叫小姐。有些在社会中活动的女性,虽然已婚,但仍然不高兴冠丈夫姓的,而愿意别人叫她做某小姐。有些更要别人称她做某先生。在拜访她之前你最好调查清楚,以免误事,若有人在旁介绍,则应按介绍人所用的称呼方法,不可自作聪明,擅自更改。先生两字是最普通的,甚至可以通用到称呼一切高级职位的人们,当你觉得没有称呼他的职衔之必要,或急切中不知如何称呼的时候,就称他为先生吧!以职衔来称呼一个军政长官时,不必叫出对方的姓氏。总司令三字就够了,在同一地方,难道除了他还有第二个总司令吗?对于董事长、校长等亦然,除非同时有两个董事长或校长在座,才加上他的姓氏。有些人在十年前作过市长,现在还喜欢别人称他作市长,若你是一个宴会里的主人,在一个适宜的情形下,你直呼客人们的名字,是可以打破了会场中严肃拘执的空气,使客人们受到你的暗示而更感到自由随便的愉快。跟人谈话最困难的,就是应讲什么话题。关于话题,最普遍的误解是:只有那些令人兴奋刺激的才是值得一谈。因而便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奇闻,惊心动魄的事迹,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最不平凡的情形。这一类的话题,虽是一般人听起来最有趣,而且能够在谈话的时候,讲出这样动听的事件,无论听的人,或是讲的人,都是一种满足。但这类的事情,到底不多,有些轰动社会的新闻,根本不用等你来讲别人就已经听过了。即使你亲身经历过比较特殊的事件,你也不能把它到处一讲再讲。因为你在某一个场合讲得很受欢迎的故事,在另外一些人的面前,不一定会适合。因此,你以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那你就会经常觉得无话可谈了。有些人常常想跟别人谈一些很抽象的哲学理论,或是什么原子弹爆炸的问题。但这一类问题,即使你准备得很充分,却很难找到和你有同样兴趣的谈话对象,因此,在大多数的场合,你就会觉得无话可谈了。 任何题材都是良好的谈话资料,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的话,你可以谈足球、篮球和羽毛球;你可以谈食物、谈饮料、谈天气;你可以谈生命、谈爱情;你可以谈同情心、谈责任感、谈真理、谈光荣;你可以谈证券市场、谈流行的服装;你可以讨论书籍、戏剧、电影、广播的节目、国际新闻、或者地方上的问题;你可以交换一下关于某个故事、或是某个人物的意见;你可以复述一下,你在某个杂志上面看到的一篇论文的要点。一般人在交际场中,互道姓名之后,第一句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他的性格、嗜好和品行,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了解或考虑,而又不能冒昧地提出特殊话题。“今天天气哈哈哈……”这话最被常用,但除了在甲板或沙滩上散步时不妨用用之外,在别的场合上说来不仅太过于敷衍,而且缺乏内容,未能引起对方作进一步的谈话。此时,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适体,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而寻找话题。如果相遇地点在朋友的家里,或是在朋友的喜宴里,就可由对方和主人的关系作为开场白。“阁下和某先生大概是老同学?”或者说:“阁下和某先生是同事?”如此一来,无论问的对不对,总可引起对方的话题。问得对的,可依原题急转直下,猜得不对的,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生活上畅谈下去。“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这句话虽是老套,但可以引起其他的话题。“这礼堂布置得很不错!”赞美一样东西常常是最稳当得体的开始。如果是游园会,则说:“湖边的杜鹃花开得很灿烂,颜色真好看,阁下有去看过没有?”或暑天在园子里喝茶,也可以说:“实在太舒服了!”第一句话,是要使人人能了解,人人能交流意见。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嗜好,拓展谈话的领域。如果指着一件雕刻说:真像××的作品!或听见鸟唱就说很有门德尔松音乐的风味!除非知道对方是内行,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而且会在背后挨骂的。在目前的环境里,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不可胡乱问他。因为现在社会失业的人太多,问他的职业无异迫他自承失业,对于自尊心很重的人是不大好的。想知道他的职业,只能用试探他的方法:“阁下常常去游泳吗?”如果他说:不。你就可以问他是否很忙,每天上哪儿消遣居多呢?接下去即可探出他每天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如果他说常去游泳,便可问他平常在哪些时间去而决定他有无职业,如果说是星期日或每天五时后,无疑是有固定职业的,否则就不必再详问了。确定了别人工作,才可去问他的职业,这样就可以和他谈他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经 典 案 例三星的“人才第一”精神三星企业集团目前不仅在韩国,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颇有影响。三星现拥有20多个企业,8万多名职工,54亿美元资产,排名世界前30位。三星成功的诀窍是什么?用三星集团董事长李秉哲的话说,就是贯彻了“人才第一”精神。早在1957年,三星就成为韩国第一个用公开考试来选择人才的企业。李秉哲每年都要亲自与几百名新考进三星的人面谈。公开选拔的特点就是人才的录用依据智能、人品、健康,也就是注重一个人的完整性。一旦录用之后,三星就投入大量资本来训练他,培养他,进而发挥他的才能。三星集团也是韩国第一个设有全面员工训练中心的企业,训练中心悬挂着李秉哲亲笔写的“人才第一”的匾额。在三星训练中心,首先接受的是爱三星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员工爱护三星,为三星忠诚服务的思想,树立我就是三星,三星就是我的信念。其次是学员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接受各种不同的教育和训练,在训练结束之前,还要接受一项“适应生活及提高推销能力”的训练,方法是交给学员每人二件三星产品,用汽车把他们送到乡下,让他们分头去推销,把货卖掉了才能回来。三星还十分重视吸收社会上各方的有用人才,目前在三星公司,除了包括诸多经济界、学术界精英外,还包括其他各类人才,以致社会舆论称三星为“人才汇集中心”。在三星公司,量用人才、注重实绩的选才原则得到了有效的贯彻,任何表现差、成绩不佳的主管,不但要追究责任,还要被免职,而规模小经营有方的那些企业的负责人将升位。三星专以工作业绩作为人事任免的唯一标准,奖惩分明,不讲人情的铁腕人事政策,同样体现了三星的“人才第一”精神。哈 佛 寓 言本性难移一只雌猫爱上一位英俊的青年,就向女神亚福罗迪特祈祷,请求把它变成人的样子。女神被它的真情感动,就把它变成美丽的少女。青年看到这位少女,一见钟情,两人彼此爱慕,就结婚了。有一天,亚福罗迪特想试探猫在变成人形后性格有没有改变,就在房间里放进一只老鼠。这时,猫忘记自己已经是人,就从床上跳下来,敏捷地捉住那只老鼠,放进嘴里吃掉。女神看了大叹一声,便将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原意: 一个人即使外貌改变了,性情仍是不易改变的。新意: 欲火难抑,猛然转念,明知犯着,邪魔又生。说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染色的乌鸦,禁不起雨水的冲洗。要了解一个人的本性,须从他日常待人处事的细节上观察,不可只看外表,而遂下结论。来源:中华培训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这样描述到: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我园决定把幼儿交往礼仪教育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吸收、总结和提升,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中特别是来自小朋友家庭的通力合作和高度认可。
在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向家长发放幼儿交往礼仪调查问卷
为让我们的研究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份适合我园的家长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家中的交往礼仪表现(如: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吗?当别人不愿意和他玩时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愿意和同伴分享玩具吗?游戏中出现问题冲突是如何解决的?等等);二是:家长对自己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想要其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希望看到怎样的表现?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开展。
通过对家长问卷的收集、归类和统计,发现一些年龄稍大的幼儿往往会出现家园表现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毫不掩饰地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吃亏,有时会教孩子一些非常手段。针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讨论出了一套家园互动的研究计划,首先从统一家园教育理念入手,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礼仪活动来提高家长的认识,同时促进幼儿交往礼仪的发展。
二、家园互动,集体性交往礼仪教学活动
我园交往礼仪课程从问候交往礼仪、合作交往礼仪、分享交往礼仪、混龄交往礼仪四个方面来实施。
如:我们开展的礼仪教育“主题月活动”,包括“问候月”“分享月”“合作月”“大带小月”。各班请家庭参与,每次活动前都把设计方案告知家长,让他们明确活动目的,配合做好活动的相关准备,按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也经常请家长参与、向家长开放。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难度较大,各班都有一部分幼儿还不能理解合作的真正意义,相反问候礼仪却非常适合在小班更加深入、系统地开展;而对于经常参加合作游戏的大班幼儿来说,一方面孩子们已经具备合作的基本经验,另一方面合作又是对大班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要求之一,所以大班的老师们觉得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在大班级部进行深入研究。
三、“礼仪小天使”轮值活动
“礼仪小天使”是我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早上,您会看到幼儿园门口有两个身披红绶、面带微笑、礼貌可爱的小天使迎接着老师、同伴和家长的到来。一句句“小朋友早!”“老师早!”“叔叔阿姨您早!”的亲切问候,一个一个灿烂的微笑,带给进园的每一个人一种彬彬有礼、心情愉快的感觉。
四、“礼仪小话筒”家园齐上阵
“礼仪小话筒”是我园每周一升国旗之前的全园性礼仪宣传活动。这一活动以前一直是由教师承担的,后来为了增强孩子们学习礼仪的积极性,更为了丰富国旗下讲话的形式,我们决定轮流由家长和孩子参与礼仪小话筒活动。
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场景:爸爸和孩子为全园小朋友表演一个风趣的礼仪小相;妈妈为小朋友们讲礼仪小故事;爸爸妈妈组织三五个孩子表演一个礼仪三句半节目;热心的叔叔把“八礼四仪”带给孩子们。
五、“家园礼仪小报”展风采
“礼仪小报”一直是我园礼仪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版面展示和对外宣传的亮点。在礼仪环境创设中,我们专门设置了礼仪小报宣传版面,展示家长、老师和小朋友们制作的各类礼仪小报。不同的群体设计的礼仪小报各有特色,教师设计的礼仪小报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便于孩子们学习理解,家长设计的礼仪小报形式多样、内容涉及面广泛,幼儿设计的礼仪小报稚拙可爱,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主动参与设计的礼仪小报,自从这个版面开始在幼儿园公共环境展示以来,很多家长积极地参与了小报的制作,而且小报的制作质量也越来越高,原来简单的几段礼仪儿歌拼凑的礼仪小报,变成了现在形式多样,版面布局美观,图文并茂的礼仪小报。更有擅长绘画的家长,亲手绘制了美观、个性、生动的礼仪小报,家长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项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家长参与课题宣传活动的积极性。
对幼儿实施交往礼仪教育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也会有来自于有些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但是我们老师只要坚持正确的理念,并坚持不懈地将其落实到行动中,渗透到活动中,当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时,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和配合了。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不仅借助科研,提升我园的办园内涵,同时也形成了礼仪教育的特色。
幼儿交往礼仪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习惯培养”的过程,这种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交往礼仪的注意点】推荐阅读:
交往礼仪09-21
在与人交往中的礼仪06-14
与人交往礼仪12-04
国际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10-18
第四章日常交往礼仪07-22
人际交往的原则10-29
西餐要注意的礼仪06-13
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策07-02
人际交往的经典句子09-30
电话求职要注意的礼仪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