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追求作文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解追求作文(推荐6篇)

理解追求作文 篇1

百度上说:尽力追求人生价值。

——题记

对于追求,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各色各样的`答案让我不禁陷入沉思。

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因楚国被攻破。所以,忧国忧民的他在汨罗江怀石自杀。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那颗忠贞、爱国的心的呐喊。他选择自己的路,倾向了水的一方,他那颗爱国的心永沉于水中。他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精神,让后人为之敬佩。

他所追求的不正是那份炽热的情感吗?

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太白,性情豪放,出生于唐朝盛期。一生游历祖国山水,四海为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太白在游历庐山,有感而发,写下的诗句。他不在乎名利,不在乎金钱,更不在乎职位。因为他所在乎的不过是自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不正是他那份乐观,不为人生坎坷曲腰的追求吗?

他所追求的不正是那份简单的自由吗?

平淡.善良

丛飞,著名歌手。但只要短暂的23年生命,可在其中,他却做了许多好事。

一有空,他便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贫困的孩子。虽然只有23年的生命,但他却帮助了无数个孩子让他们可以读上书。

他一生短暂,可却无愧于自己。

生活平淡,可善良的他所追求的不正是那份助人为乐的品质吗?

人生漫长,可是时间从不会停下脚步。纵观世间,万万千千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所想的,可到头来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

屈原,李太白,丛飞,他们所追求的是用生命,用一切换来的。他们留给后人的是精神,是取舍,是爱……

我的追求是什么?我回想起妈妈每次都会对我无奈地说:“你怎么可以这么容易放弃?都不会坚持一下。”现在回想起来还会感到有些好笑,自己和古人们比一下,根本就是不值一提。我终于明白了我要追求的是什么…….

理解追求作文 篇2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 但我不做园丁。因为园丁会把花草修剪成整齐划一的样式, 而教师却要让不同的孩子以她们独特的方式绽放出流光溢彩;园丁会把长的不好的花草剔除, 而教师却要用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一个也不能放弃。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的时候,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从教十几年来, 我对这点体会颇深。

我当班主任的第三个年头, 有一个早已被贴上了“疯闺女”的标签的留级生来到我的班。当时因为其他班主任都不要她, 学校就把她给了我。她甩着一脸的不屑和漠然走进教室, 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坚硬的外壳里面包裹的往往是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大家都放弃她不要紧, 如果她自己也放弃了呢?入班之后我不动声色地研关注着她, 慢慢地我发现她爱好文学, 写的小散文颇具文采, 并且普通话也很标准, 于是每当上周会课时我就会让她读一篇自己的文章。我给她写小纸条鼓励她:“作文如做人, 这么美的文字的主人, 肯定会成为一位由内而外散发着美丽气质的女孩!”同学们也逐渐改变了看她的目光, 喜欢文学的同学有时候会和她交流写作心得。渐渐地她的脸上有了笑容, 也多了一分自信。后来她上了大学, 学的播音主持, 现在已经是某电视台的记者兼主持人了!扬长避短给了她自信和成功, 也让我体会到了小小的成就感。

我做的这些, 都不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之内, 但我乐此不疲。学校交给我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学生我从不挑肥拣瘦。“爱岗敬业”, 不是按时上下班那么简单。泰戈尔的名句“不是槌的打击, 而是水的歌舞, 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很好地诠释了我对师德的第一条理解:爱学生, 就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 但我不做蜡烛。因为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却毁灭了自己, 而教师, 却是在付出心血的同时充实了自己的人生, 享受了收获的快乐。听过太多的感人故事, 什么晕倒在讲台上, 因为工作延误了自己或者家人的病情, 造成终身的遗憾等等, 但是这些带点悲壮色彩的故事都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可能是因为幸运, 但我认为这也和健康的心态和工作态度分不开的。很多人看到我领着儿子的时候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你看上去可不像有这么大孩子的, 你怎么保养的?怎么显得那么年轻?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心态年轻才会青春常在, 我之所以有年轻的心态, 这得归功于我的职业———教师, 以及我对这一职业的态度。每天和十五六岁的孩子在一起, 他们朝气蓬勃, 他们生机盎然, 可想而知, 谁会喜欢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太婆絮絮叨叨的说教呢?所以我尽量去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他们玩的游戏我也玩, 他们听的歌我也听, 他们搞的新奇玩意儿我也都试着接受, 久而久之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 想不年轻都难!当然我并不是一味地为了靠近他们而迷失自己, 在玩他们所玩、乐他们所乐的同时, 我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用自己的行动和体会告诉他们:哪些东西对我们有益, 哪些东西不能接触, 用自身的体会教给他们懂得是非, 告诉他们要学会收放自如。玩的时候我比他们还疯狂, 上课的时候我带他们游入知识的海洋。有竞争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 奋力拼搏, 勇往直前。有张有弛乃文武之道, 累了就休息, 烦了就调整, 调整好了继续努力!我觉得我们应该以身作则, 让学生知道对待工作和学习, 怎样的态度才是健康的。为人师表的我们要知道, 不一定只有毁灭自己才能成就辉煌, 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保障。我对师德的第二条理解是:爱学生, 就带着学生一起健康成长!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孺子牛, 但我不做牛。因为骑在牛背上的人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而教师却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真本事, 离开学校后能够跑得更快、飞的更高。在教学上, 我从不会让教材和考试重点禁锢起来, 我总是想着让学生升入高中甚至上大学之后能够越学越轻松, 所以我经常会把自己的学习体会融入到教学中。比如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课堂前五分钟的英语演讲时间, 虽然口语不是考试内容, 但这五分钟的演讲, 不仅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活跃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也是有帮助的。记得有一个女生叫小亚, 第一次上台演讲时由于紧张说不下去了, 很局促地站在台上不知如何是好, 我轻松地笑着说:你如果有草稿, 你可以回去看一下。”她回到座位上, 却再也没有勇气上来了, 我不想让她就这样失败, 于是就让她站在座位旁边讲, 她也就坚持讲完了。我赶紧鼓励她说:你讲的很好, 就是声音有点小, 如果你再自信些, 会很棒的!没想到第二天, 当我问该谁演讲的时候小亚当仁不让地站到了讲台上, 很流利地说了一段英语。同学们都高兴地为她鼓起掌来。我知道她已经战胜了胆怯, 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超越了自我。后来小亚在作业本中夹了张小纸条:“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 但您是我最敬佩的老师。”可能有人会说, 你说的这是业务方面的事吧, 这是属于师德范畴的吗?但是我想说:教育智慧, 是最起码的师德。作为教师, 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智慧把学生引向光明, 而是让羸弱的小苗自生自灭, 又有何德可言呢?这是我对师德的第三条理解:爱学生, 就教给学生飞翔的本领!

和美:一种教育的理解与追求 篇3

京口区实验小学位于镇江东晋古城遗址“晋陵城”下,创办于1965年,长期以来坚持在交流与融合中发展,如今成为集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誉一身的省级实验小学。多年以来,学校追求“和美”教育理想,注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浸润作用,开展以雏鹰管委会为平台的同辈教育,强化以京剧和艺术体操为突破口的艺体教育,深化以“兼收并蓄”为特征的教师团队培育,努力开创愉悦向上、融会贯通的课堂教学新局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

杨孝如:吴校长,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近,国家和江苏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了学校特色发展的问题。在我看来,真正的特色学校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与学校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息息相关。我很想知道,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和美”教育这一主张的?

吴洪玉:你说的不错,“和美”这一教育主张的确和我们学校特殊的发展背景有关。我们学校创建于1965年,是由当时的润州区红星大队创办的,起初就是一个单班复式教学的小学耕读班,只有一名大队民办教师,而且先后在三处大队用房上课。到了1968年的时候,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增加到80人左右,被定名为“镇江市红星小学”。一直到1973年,学校才发展成有五个教学班的完小。1981年,学校周边陆续新建了居民住宅楼,学校所在地区慢慢成为了城区,学校也就“进了城”,逐步变成城市小区配套小学。1985年秋季教育体制改革的时候,学校划归润州区文教局,第二年由润州区政府命名为“润州区实验小学”,教师来自于润州区各所学校。1992年,京口、润州两区区划调整,学校又划归京口区教育局管辖,并定名为“京口区实验小学”。

从学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学校的起点其实并不高,历史也不悠久,而且在短短的45年里多次改变隶属关系,多次改变学校名称。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是,学校所在地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城郊结合部,加上学校一直在发展,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调进调出比较频繁,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学校过来的。这么多年,学校一直在“动”,从客观上讲,要形成稳定的发展环境的确比较难。2006年,我调到京口实小当校长,觉得有必要营造一种更加和谐、更有凝聚力的发展环境,就这样,2006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做和和美美一家人”的口号。“和美”就这么产生了。

杨孝如:听起来,当时你们提出“和美”,就是要让学校成为一个和和美美的大家庭?

吴洪玉:对,这是对“和美”最原始的、朴素的理解。是希望广大教职工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杨孝如:这种朴素的想法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愿景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追求是不是太简单太表层化了吧?

吴洪玉:坦率地说,开始提出“和美”时想得比较简单,并没有把它当作学校教育追求的意思。但是,2007年学校对校园文化系统进行整理时,就学校的“三风一训”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想不到大家对“和美”认同度很高。之后了解才知道,大家都觉得这个词很美,很亲切,不是生硬的约束和冰冷的训诫,不会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拉到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全校师生的讨论,我们就把“和美”作为校训定了下来。

2009年,京剧进入我们京口实小整整二十个年头,学校在筹备二十年庆典活动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京剧那种“行于美、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这是朱永新教授对我们学校京剧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精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了学校的各个方面。比如:校园环境布置已经在有意无意间渲染着艺术的氛围,管理的理念、行动方式也渗透着人性色彩、智慧艺术。所以当时我们就想,“和美”不仅是校训,更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主张,引领大家共同前行。之后,我们经过多方论证,又对“和美”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京口实小特色的教育理解追求——“和美”教育。

杨孝如:您刚才说到,后来你们对“和美”的意义又进行了挖掘。据我所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和”与“美”都是非常古老的概念,对它们的理解和诠释也有很多。在深入解读“和美”时,这些理解和诠释对你们有影响吗?

吴洪玉:当然。我们查资料了解了一下,原来“和”的本义是用手调节乐器,让音律和谐起来。“和谐”是“和”最初的意思,也构成了它最基本的内涵。后来,这个“和”字的意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譬如:《尚书·尧典》讲“协和万邦”,《左传》讲“以德和民”,这里的“和”是一种政治哲学;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是一种人格境界;《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和”是指中庸状态;《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和”是指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又是指宇宙的运行规律……中国古人谈“和”的实在太多了,儒家、道家、释家对“和”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杨孝如:这么一说,我想起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表演活字印刷术时,反复展示的就是“和”字。大概是因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选择向世界展示这个字吧。

吴洪玉:应该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还有,“和”的观念是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所以,向世界展示“和”字,世界能看得见、听得懂。就我们有限的了解,“和谐”也是西方古代思想家关注的一个概念,古希腊数学家斐安说:“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他把自己设计的理想国称作一首“和谐的交响曲”。我们都知道“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它的作者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这些论述对我们都很有启发。

杨孝如:看来,“和”这个概念的确博大精深。不过,比起“和”来,“美”似乎意义空间要小一些?

吴洪玉:那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了。我们经常讲“羊大为美”,从词源上来看,这的确是代表了一种原始的、朴素的观点:物质丰富,生活就美好。当然,“美”的意思后来也得到了发展,荀子讲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就不仅仅是物质的美,而带有形式美的意思在里面;至于孔子的“里仁为美”、墨子的“务善则美”,那很显然是一种道德之美、精神之美了。西方古代思想家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德谟克利特认为:“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康德讲过:“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这些跟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美”的理解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杨孝如:您刚才谈了很多东西方关于“和”、“美”的理解,的确可以看出你们的“和美”教育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但是,这些解释一方面不是针对教育而言的,另一方面也不可能是针对你们学校而言的,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学校教育主张和追求,你们对“和”、“美”必须有自己的理解,不是吗?

吴洪玉: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文化的传承也是教育的一项职能,所以,我们认为谈教育离不开谈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当然,正像你所讲的,刚才我们所提到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中关于“和”与“美”的解释,既不是谈教育更不可能是谈我们学校的,所以,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基础和背景。打个比方,它们好比是土壤,而我们是要在这土壤里埋下自己的种子,开出自己的花朵,结出自己的果实。

杨孝如:这种子、花朵和果实就是你们对“和美”教育的校本化理解?

吴洪玉:是这样的。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吸收了所需要的营养,然后结合对教育的认识,尝试着对教育中的“和”和“美”进行了解释。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和的教育”就是指“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不是没有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和稀泥,而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说得明确一点,就是学校理念层面的教育哲学、教育追求要取得广泛认同,这是“和”;至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和教育教学,则要尊重学校、师生的差异性,让学校有特色地发展,让师生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去参与学校生活,这是“不同”。当然,“和而不同”还表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和而不同”。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有快有慢、有长有短,师生理性处理了自身的“慢”、“次”、“短”和“快”、“主”、“长”,才能过健康完整的教育生活。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而不同”。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尊重多元、张扬个性、兼容并蓄、共享共生。第三,学校与社会的“和而不同”。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任何脱离社会需求的教育一定没有生命力;同时教育又有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能,所以不能迁就社会发展,而要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有时甚至是对立面。

这样一来,学校教育才能实现前面所说的“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打个比方,学校教育就像是交响乐队在演奏,只有尊重乐谱和指挥,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质地的声音才会形成美妙的旋律。这“乐谱”和“指挥”,就是“和”。

杨孝如:交响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也很贴切。的确,学校教育的对象和目的是人,不能像工厂生产那么标准化,既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还要有兼容并包的胸怀,给师生留下自主实践的空间,这样的学校教育才是和谐的。

吴洪玉:我们再来看“美”。同样用一句来概括,“美的教育”我们把它理解成“大美的教育”。什么是“大美”?庄子讲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结合后面两句来理解,这个“大美”不是指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而是指“自然之道”,指自然运行的规律。而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是说天地大美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而是指不需要说,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差不多。庄子的这句名言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从这中间,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教育的深刻启示。我们把它归纳为三点:一是在教育目标层面,要追求眼前功利,但更要着眼长远目标。坦率地说,在现在的体制下,很少有校长能够完全不管分数、排名、评比这些功利的事情,但如果学校教育只是在这上面打转转,还乐此不疲,那就有问题了。所以说,教育还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利益,要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和终身的发展考虑。这样,才是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尊重。二是在教育内容层面,要关注自然美、物质美等外在的美,但更要有艺术美、精神美的内容。人需要在自然美、物质美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我们并不排斥这种正当的需求,相反,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去欣赏和享受这些美。不过,我们都知道,艺术美、精神美等对于人来说是更高层次的美,是“大美”,教育当然要把重点放在这个上面。三是在教育策略层面,教师要言教,但更要身教。这个意思我们经常讲,就不多说了。

杨孝如:我觉得您对“和”的教育和“美”的教育解释得非常有意思,但我想,你们提出的“和美”教育一定不会是“和”的教育与“美”的教育的简单相加吧?

吴洪玉:那是当然。“和”与“美”单独来看各自有各自的意思,但是并不是说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这样的,我们的“和美”教育就变成了“和”、“美”两张皮了。“和”与“美”不仅有联系,而且还有本质的联系,这不是我们的观点,古今中外很多人早就表达过这个意思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伍举把这个意思表达为“夫美也者,上下、外内、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前苏联的别林斯基说得更明确,“美是和谐的统一”……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产生美,和谐是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反过来看,美又何尝不能催生和谐?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要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美人之美”,就能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局面。

杨孝如:费孝通是一个社会学家,这句话里的“美”好像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的“美”吧?他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有信心,同时也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这样世界上不同文化才不会相互冲突,实现和谐共处。

吴洪玉:是啊,不过刚才我讲过,我们“和美”教育中的“美”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美”,而是一种“大美”,是一种“自然之道”。费老所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尊重,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原则吧?也应该是一种“大美”吧?

杨孝如:从费老的这句话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引申出这样的理解——遵循了社会运行的原则,就能实现社会和谐;同样,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就能构建出和谐的教育?

吴洪玉:我想应该是可以的。既然“和”与“美”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那么现在,我们说“和美”教育是一种和谐而大美的教育,我想应该是讲得通的。具体来看,从前面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和谐”和“大美”都是对教育规律的个性化解释,在教育规律层面二者是一致的;在教育实践层面二者各有侧重。说老实话,这两者并不能形成一个严丝合缝的完整体系,但突出了我们教育追求的重点,而且相互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想这就足够了。

理解追求作文 篇4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1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2

本书作者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作者引用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对理解的认识:“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的意义的结果”。“事实”是知识,是知道;“理解”是“意义”或“探求意义”,是思维,最终形成“结果”这样的思想。作者在比较“知道”和“理解”时候,对“理解”提出了如下的理解:事实的意义,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证明),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证伪),有关程度和复杂性(理论间的关系),知识和知识的来由(明辨),对知识的具体使用研究(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括号内容是我的理解,由此看出,作者对“理解”赋予的丰富和高级的意义。

作者认为,理解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推断,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美国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到保罗的《批判性思维工具》,都把思维训练提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对我们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一直坚持批判性思维训练教育的有上海的余党绪老师和董毓教授。他们不遗余力的为批判性思维奔走呼告,而且成就斐然。余党绪老师的思辨,将批判性思维和读写训练结合,提倡整本书的思辨阅读,已经蔚然成风。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领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本,新意迭出,成就卓著。潘新和教授的皇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对当下普遍的“议论文三要素”和高考伪文体进行了批判性的解构和重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还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作者特意提出了“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误解不是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况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已经明白,误解具有非常有用的教学价值。误解是将隐含的歧途显性化,误解具有袪魅解蔽的功能。误解不仅仅需要纠正错误,它更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尝试,教师不但不能抑制这种尝试,而且还要鼓励,并参与共同试误,进而启发探索。歪打正着,因误生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误解之于生成,价值正在此处。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3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习”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习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习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习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习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习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习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习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习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习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习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习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习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习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5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追求幸福的作文4:幸福的追求 篇5

幸福就像动力,在你最无助,最失意的时候鼓励你、关怀你、爱护你。在我考试考得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有一个人走都我傍边亲切地说:“这次考试烤得不好,不要紧,下一次一定要努力增取考得一个友谊的成绩。”然后,对我微微一笑就走开了。那时,我觉得无比幸福,浑身就像充满力量似的,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幸福就像蜜糖,在你无精打采的时候,别人向你说一声:“早晨!”你是不是感到心里面很甜,情不自禁地回答他:“早晨!”在考试那天早上,正当我踏出走廊的时候,妈妈突然亲切地同我说:“啊杰,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你知道吗?你是行的,我支持你。”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妈妈那一声轻唤让我幸福无比。

幸福就像甘露。有一次,我发现在我的作业上,老师留下了一句话,知道现在我还印象深刻,不能忘记。“老师期待着你出色的表现,努力。”就是这一句话,我就会回忆起老师同你说的这句话。一点一滴的甘露,留在我心中。

精神追求作文集锦 篇6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神追求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神追求作文 篇1

在黑暗中坚持着自我,在绝望中找寻着光明,在屈辱中散发着光芒......

——题记

简·爱的一生充斥着泪水,苦涩,虽然最后她在温柔中度过了她的晚年,但我们无法忘记这位敢于挑战的女性伟人!

简·爱的童年在舅妈家和洛伍德学校中度过,但是她并不快乐。舅妈的殴打,辱骂,学校老师的体罚,欺压。这一切的一切让简·爱认识到社会的不公,了解到宗教的虚伪。但是它们并没有使简·爱失去她的倔强,正义,而是激发了她内心的悲愤,抗争的意识。

简·爱敢于向社会的不公提出质疑,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因任何外界因素而屈服。正是她这样的品质我们给予她敬意,值得我们学习。

在桑非尔当家庭教师是,简·爱不顾社会地位与她的主人发生了激烈的爱情。但这丝毫不影响简·爱的品质。因为她的主人是尊敬,爱护她的。虽然由于一些事情简·爱没能与她的主人结婚但她坚强的内心已经向会发出了挑战。

在最后,简·爱还是和她的主人结婚了,但是不同的是他与她的主人后者是丈夫是平等的。她甚至掌控着她的丈夫!

她的长相平凡,身材矮小,身份低微,是什么让她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的活在阳光下?是一颗火热的心,灵魂的高尚,人格的高贵,精神的伟大。她不在乎阶级的划分,贵族特殊的`权利。

简·爱将规则放在一旁,忠于自己的原则,只要她认为是对的,那么即使全世界都反对她也不会改变路线。她的精神是多么的崇高啊!让人从心底里感到崇敬,向往。

她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束缚她,她就是一阵无形的风,吹遍五大洲四大洋。

在她的生命中,忠诚也是主体。她不允许任何的背叛,不允许任何的玷污,她要求纯洁,神圣的爱情。这也是她品质的骄傲。

平等,这是简·爱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她骨子里的骄傲是她最无法磨灭的,她在童年所遭受的痛苦使她无法忘记“平等”的美丽含义。

她所追求的平等只不过是最基础的,可她为了这两个字几乎付出了一生。这样的生命的意义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对事物的固执,同样代表着简·爱精神上的监守。

是啊,简·爱已经离去,可是她的精神却依然在我们心中。

只要有树叶的地方,火就在燃烧,即使只是渺小的一丝火苗,精神就得到了传承。

精神追求作文 篇2

法国雨果说:“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容,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相处之道。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人难免会犯错,但只要我们愿意凝视别人澄澈的眼神,仔细感受别人话语里的殷切,就能轻易地将嘴角上扬,给予他人一抹淡淡的微笑,排除不必要的争执与误会。宽容─让我成为富有的人。

韩信在年少时受到瓢母的帮助,也在长大成人时报答她。俗话说:“受人点滴之恩,必当泉涌以报。”受到别人的热情帮助时,必需怀抱着感恩的心,并珍惜那得来不易的机会,因为没有人有义务要帮助别人,所以切勿过河拆桥。懂得感恩、惜福让我成为富有的人。

俗话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同情、怜悯别人的心。别人脸上痛苦的神情,往往牵动我们的内在神经。别人身上流淌的一滴血,往往在我们的胸口发烫。当别人有难时,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尽早付诸行动。及时为他人解困,冥冥之中必有一种善意在宇宙间流动,幸福也会悄悄回赠到我们手中。心中有爱让我成为富有的人。

俗话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读书的乐趣,就像登山寻幽探胜一样,山登得越高,越是快乐。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时间是一秒一秒给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书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所以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书本就像降落伞,打开了才有效,尘封的书只是一叠废纸。读书有益于心,运动有益于体。万物是书本,宇宙是书斋。在一切事物中,知识的折旧率最高,所以愈要常常更新。乐于学习─让我成为富有的人。

泰戈尔说:“只有 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锻炼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界的绝唱。”学习任何技术的背后,都包藏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苦心。受苦是经 验,是磨炼,是要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没有哪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以实力一级级的闯关进阶,等我们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之后,就可 以步步向前迈进,直到练成了炉火纯青的技艺。努力不懈让我成为富有的人。

宽容、感恩惜福、心中有爱,能使心灵富有;乐于学习,努力不懈,才能让大脑富有。身心灵的富有,都能提升我们的涵养,丰富我们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我们维持内心的富有,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拥有美好自在的人生。

精神追求作文 篇3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一个又一个,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踏入那段记忆,我轻轻来到文人的身边,带着一颗赤诚的心,探索、思考、追寻他们的精神。

山不高,仙出名。水不深,龙才是灵。精品刘禹锡的《陋室铭》,字里行间的淡雅淡泊,让我深深沉醉。像许多学者一样,他在仕途上有过许多起起落落。被贬安徽、县搞小通刑,被知县故意刁难,蜗居。但是破旧的窝棚真的很破旧吗?上面舞台上的青苔痕迹是绿色的,树荫下的草色是绿色的。还有一个学者,没有丁白。在乐观豁达的主人眼里,简陋的房间并不优雅,也不如百亩大宅。

自古以来,每个秋天都会感到悲伤和孤独,我认为秋天比春天多。豁达乐观,高尚自由,就像他,刘禹锡,住在简陋的房间里还笑人生。

舍唯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廉无妖。走进周敦颐的《爱莲说》,我走近这位北宋哲学家,守护着他心爱的莲花,守护着他心中的君子。他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纯洁和本性,不追求名利,享有良好的声誉。就像黄庭坚说的,人品很高,胸怀洒脱。

像莲的君子,像他,周敦颐,像雨后明月,像清净人间。

古代文人用一张独特的纸钱,把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诗歌写得像花一样。

陶渊明,因缺乏合适的俗韵而爱丘山;去孤村不凭吊自己,上思是国家轮台的陆地游;那就去找苏轼吧,他眼里没有坏人

作家和作家的精神追求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值得赞美的。他们不追求名利,不食言,都像一股高贵的风,坚守着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让春暖花开,绿草如茵。

古往今来,我不禁被文人的精神追求所感动。不知道能不能再给你一首清歌。

精神追求作文 篇4

钢筋的横纵交错,简单却又复杂,混凝土一层一层的浇灌,冰冷而又坚固。如今,我们就生活在这冰冷的框架之中,只不过多了门和窗的封闭保护。街道繁华的象征已不是橱窗内精美的物品,更不是霓虹灯的耀目,而是从街头到巷尾的车水马龙,一辆接着一辆,绵延不绝。

我们生活在机器的轰鸣,还有所谓的文明喧嚣之中,在这里我看不见未来,回忆不了过去,只是在徘徊,默默地彷徨。冰冷凄清更加迷惘,时间在齿轮的高速运转和激烈的摩擦中一点点的燃烧,终为灰烬,而我们呢?便就被埋在这灰烬之下,一点点的腐烂,消去。诸如此类的生活早已使我们厌倦,我们不满足于生活在这种空洞的世界里,我们也有梦想也有追求。我们要的不只是物质的生活,我们要的是可以拥有精神上的满足。

落叶堆积,厚厚的软软的,沙沙,作响。我走在这软绵绵的小路上,去寻找那份快乐,去忘记往事的惆怅。湛蓝的天空,没有白色的斑点——望不到边。一块琥珀,一块碧玉,一西,一东,镶嵌在这湛蓝中,惬意中。又夹杂着些许惆怅。

当我走在归泊之徒,望着那些形形色色的路人时,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悲哀,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低着头,迈着艰难的脚步,未曾回过头,去望望这秋,往往这转瞬即逝的秋。而当他们发现秋天已经过去是时,冬天也快要完了。这样的生活,精神何在?

如今21世纪,人们心中所向往的拥有物,早已不是那惬意的生活,早已不是能拥有那午后沿着窗檐斜洒下来的阳光,这么简单。人们的头脑中被金钱、利益所充斥着。没有人过多的去徘徊于事外的惬意生活。只是埋头苦干,没有方向,没有追求。如同那漆黑汪洋上,迷失了归泊方向的一叶孤舟,看不见岸边的灯塔,看不见那洋溢着温暖、惬意、舒适的家。人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那条先辈们走过了无数次的大“道”。偏偏选择那泥泞,陡峭的不归之路。他们忘记了什么是满足,什么是精神,什么是追求。

上一篇:中学新生新生入学反思下一篇:国有企业领导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