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的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协议书的(精选10篇)

就业协议书的 篇1

四、福利待遇: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处理和赔偿。

五、劳动纪律: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乙方应服从甲方正常的生产(工作)安排,并完成甲方规定的生产(工作)任务及数量、质量指标。

六、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由乙方户籍所在地居委会出具意见后,甲乙双方各存一份,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甲方负责人(盖章): 乙方:

年1月1日 年1月1日

就业协议书的 篇2

一、就业协议书存在的法律依据和适用对象

1. 就业协议书存在的法律依据。

1997年3月24日, 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 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就业暂行规定) 第24条规定,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作为制订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 毕业生擅自签订的协议无效。”这是就业协议书存在的法律依据。

就业暂行规定是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 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而与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处于同一法律位阶。除行政规章外, 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为贯彻执行就业暂行规定而制定的各种行政规范性文件[10], 亦规范着就业协议书内容、签订等。因各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具体规定的差别, 不同省市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可能大相径庭。

2. 就业协议书的适用对象。

依据就业暂行规定第52条之规定, 就业协议书的适用对象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即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专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这就将全国普通高校以外的高校 (包括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等) 毕业生排除在外。毕业生的“身份”差别由此可见一斑。这对成人高考生、自考生等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毕业生是不公平的, 明显是一种就业“歧视”[11]。某些省市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或消除这种歧视。浙江省就规定, 凡取得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的非在职本专科毕业生, 可以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就业或自谋职业, 统一使用浙江省教育厅印制的《浙江省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就业协议书》[12]。福建省亦规定, 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含电大普通班、成人院校普通专科班) 或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具有学籍的, 并于2006年6月30日以后, 在毕业前或毕业后三年内取得本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学历文凭 (含第二学历) 的毕业生, 可以享受与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就业待遇[13]。

二、就业协议书的作用

就业协议书是制订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生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报到证由国家教委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 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委直接签发。派遣报到是国家分配工作的就业方式。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的通知》 (教学[1999]20号) , 自2000年起停止使用就业派遣报到证而代之以就业报到证[14]。“派遣证”是计划体制下干部身份的标志, 它还含有转移粮油关系、档案和落户等功能, “含金量”极高。“派遣”二字的取消, 淡化了它的干部身份和计划体制, 但其原有的一些功能仍存在[15]。

对于已签订就业协议书并按学校规定交回的毕业生, 方可领取就业报到证。高校据此为毕业生办理档案邮寄、户口迁移等。毕业生在规定期限内, 持就业协议书、就业报到证、毕业证等有关材料到签约单位或指定的就业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注册等手续。例如, 在台州市直企业单位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由台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对就业协议书进行盖章、登记;在台州市直事业单位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由台州市人事局人才处对就业协议书进行盖章、登记。在台州市直企业单位就业的, 凭就业协议书、报到证和户籍迁移证到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报到, 同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如用人单位尚未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手续的, 可由毕业生向人才中心申请个人人事代理) , 档案挂靠在市人才交流中心。在台州市直事业单位就业的, 由市人事局人才处办理。学生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应送人才交流中心归入其人事档案, 以备今后计算工龄、评定职称参考用。在各县、市、区单位就业的, 到台州市人才中心报到。如果毕业生没有在学校规定期限内签订或交回就业协议书的, 一般会被派遣回生源地参加二次分配。如果毕业生户口在入学时已迁至学校的, 同时还需办理户口迁移证。未落实就业单位或单位解决不了户口迁移的毕业生, 户口将被迁往其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如果毕业生是党员的, 根据其就业协议书, 党组织关系将会随之迁移。

对高校而言, 就业协议书最重要的功能还是统计毕业生就业率。因为就业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所高校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增设学位授予、国家经费拨款等多方面。教育部长周济曾表示, 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 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16]。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对高校在就业协议中地位的变更及其效力

由就业暂行规定第24条可知,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签订的三方协议, 高校在就业协议中的法律地位是协议的签约方, 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由于未经学校同意学生擅自签订的就业协议无效, 所以协议是否生效需经学校的“审批”。这并非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在涉及到颁发毕业证和决定授予学位等事项时, 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17]。由于高校还负责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和就业推荐工作, 因此将高校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置于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规定略显不妥。就业协议书只是用人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毕业生同意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书面协议, 该协议的效力不应取决于高校, 而仅取决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意愿。高校可以保证毕业生具备毕业资格, 但不能保证毕业生一定到签约单位报到;高校可以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但不能保证用人单位一定接收毕业生;高校可以审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协议, 但无论其同意与否都不能改变毕业生的选择。那么高校作为签约方在就业协议中究竟有何作用呢?高校在就业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在哪呢?因此, 这种法律规定既不明智也不合理。为此, 某些省市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对此予以变更。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就明确指出, 今后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用人单位和学生直接签订, 高校则只是以委托的协议鉴证方的身份出现, 这也就意味着, 一旦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 高校将不再承担法律责任[18]。天津市从2006年起, 高校也不再是就业协议书的签约方而以鉴证方登记方的名义出现, 毕业生违约也不用再向学校交纳违约金[19]。上海亦出台类似规定, 就业协议只要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20]。各省市的这种做法, 使高校从就业协议书的签约方中解脱出来而成为协议书的鉴证方、登记方, 从而使高校不再对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然而,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这么做吗?

基于前文的分析,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法规和规章, 其对行政管理相对方具有的拘束力和执行力, 对行政机关本身具有确定力, 对具体行政行为具有适用力, 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 行政机关必须适用, 否则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 如果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较高层次的决定、命令相抵触, 则有权机关应该依法予以改变或撤销[21]。而在被改变或撤销前, 行政规范性文件当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在就业协议中法律地位的变更是有效的。但如果协议当事人对此提出异议而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那么该种变更将失去效力。

四、就业协议书的存与废

1. 从就业协议书存在的法律依据看, 就业暂行规定是合法有效的。

因此, 就业协议书的存在是必然的、是合法的, 除非就业暂行规定被废止或相应条款被修改。

2. 从就业协议书的适用对象看, 其没有对所有高校毕业

生一视同仁, 且将高校置于协议签约方的法律地位, 该种规定并不合理。对此, 应予以修改。同时, 考虑到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身份仍然是在校学生, 不具有劳动者身份, 不能依法享有劳动者的权利义务[22], 不适用劳动法, 不能纳入劳动合同的调整范畴。但考虑到毕业生毕竟不同于其他在校学生。临近毕业的大学生, 虽暂未领取毕业证, 但已基本完成学业, 学校已发给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 此时其系适格的劳动关系主体, 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法应认定有效[23]。但是, 这毕竟只是法院的一个判决而已, 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 在劳动法明确毕业生劳动者身份之前, 就业协议尚有存在的价值。

3. 从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看, 它是国家制订就业计划和派

遣的依据, 是高校为毕业生办理档案转移、户口迁移等的依据, 是明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但它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由就业协议书所统计出的就业率并不准确, 档案转移和户口迁移等并不依赖就业协议书, 国家也不再派遣毕业生, 对违约方协议也没多少约定力……而且, 就业协议书的存在周期也仅仅是从签约到毕业生报到这一短短的时间, 毕业生报到后一个月内就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书并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又是必须签订的。也许在劳动合同法生效以前, 就业协议书的存在尚有意义, 但现在其并无多少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 完全可以用劳动合同替代就业协议书且权利义务明确得多, 因此修改或废止则是必需。

4. 从行政规范性文件对高校在就业协议中法律地位的变更看, 就业协议书自存在伊始就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5. 从就业的形势看, 高校毕业生面对诸多的就业困境。

虽然就业困难, 但任何一个毕业生都希望在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基础上, 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 因此毕业生存在轻易签约、随意违约的情形。就业协议书显而易见是毕业生就业所面对的困境之一。毕竟用人单位不接收毕业生的可能性很小, 而毕业生不到签约单位报到的可能性则较大。因此, 就业协议书宜予以修改或废止。

6. 从社会各方的反映和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对待就业协议书的态度看, 就业协议书亦当废止。

就业协议书除了给毕业生带来麻烦外, 并没有实质作用, 就业协议书真该“下岗”了!但考虑到就业协议书的废止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可能孤立进行, 因此, 先对其进行恰当的修改宜当速行。但从长远考虑, 就业协议书应当废止。故与其进行修改不如对其予以废止。

摘要: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 普通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应当签订就业协议书, 作为制订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高校亦据以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然而, 就业协议书并没有实质作用, 从社会各方的反映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协议书的态度, 不难看出就业协议书处境尴尬、步履维艰。而行政规范性文件对高校在就业协议书中法律地位的变更——从签约方变更为鉴证方、登记方亦值得我们思考。

试析就业协议 篇3

一、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关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非劳动合同说”,认为它不是劳动合同,而是毕业生与就业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的一种意向书,一旦违反协议将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第二种“劳动合同说”,认为协议书是劳动合同,因为在内容上符合劳动合同的特征,在形式上具备了劳动合同的要求。第三种“附期限的劳动合同说”,这种觀点认为:在劳动合同中,由于一方或双方的原因,劳动合同可以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到来时生效。而毕业生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双方从确立劳动关系到毕业生去用人单位工作的间隔较长,所以就业协议是典型的附生效期限的劳动合同,即从毕业生毕业被学校派遣时开始生效。第四种“行政合同说”,认为协议书中规定学校为一方当事人,并且在最后就业协议签署时,必须经过学校审核盖章,涉及到了行政管理问题。

笔者认为这几种说法都没有真正反映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的就业协议书,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是签署劳动合同的时限规定;三是当事人为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所应从事行为的义务性规定;四是违约责任条款。从以上就业协议的条款,可以看出:(1)就业协议书已具备合同有效成立的全部要素。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只要订立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具体确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则合同有效成立。就业协议书符合上述有效成立要件,故从其性质来看属于合同的一种。(2)从内容看,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与招聘单位约定其毕业后与就业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凭证,本身并非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确定的内容比就业协议规定的要多且全,就业协议只是对双方确立劳动关系的最基本情况进行约定,其主要权利义务在于约束双方于一定时限内就签订劳动合同进行磋商谈判,而不是正式确立劳动关系,故不能认为劳动合同。(3)协议书本身具有独立的权利义务关系,与劳动合同不存在主从合同关系。就业协议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双方去洽谈、磋商订立劳动合同的义务,劳动合同则是对劳动关系的直接确认,其意思表示有根本不同。协议书也不是行政合同,仅凭需要学校公章就认定是行政行为,道理解释不通,因为行政合同的主体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协议书则是民事私人利益的关系,实质上学校只是起到了一种保证或监管的作用。(4)从性质看,就业协议书不是附期限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到来之前,权利人不能行使其权利,义务人不必履行其义务,一旦期限届满,则权利人行使权利,义务人履行义务。在附期限的合同中,本合同已在签订时成立,但劳动合同在就业协议有效成立时尚未成立。而且附期限的合同是否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是不确定的,但就业协议在当事人之间却存在法律拘束力。综合以上四点,就业协议书的性质应当属于预约。

二、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既然将就业协议定性为预约合同,那么它所表现的法律效力就是当事人应当按照当初的约定来签订劳动合同,使该预约之劳动合同得以成立;如果一方当事人因其过错而导致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则该方当事人就应该承担违反预约责任,而非承担违反本约即劳动合同的责任。

违约现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时有发生,由于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与招聘单位就未来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务关系的预约,涉及到一定的人身属性,所以,在违约责任的形式上不适宜采用“实际履行”。违反就业协议责任形式应主要限定为损害赔偿和违约金等。违约金、损害赔偿责任可依据当事人在协议书中的约定而承担。但损害赔偿的范围则应限定为信赖利益损失。因为当事人基于就业协议而产生的权利是在未来成立劳动关系的可能性,当事人因此有理由对劳动合同的成立产生信赖。若一方违反就业协议,导致正式的劳动合同无法签订,就会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当然,如果当事人并未因对方违约行为蒙受损失,就不能主张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因为这种损失必须是基于信赖而产生,即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有理由相信本约会得以成立,由于对方过错而导致本约不能成立,而致使自己蒙受的损失。如果根据预约、客观情况以及理性信任标准,当事人本不应当对本约的成立产生信赖,即使已遭受损失,也不能认为其信赖利益损失。

关于《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篇4

《就业协议书》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也是用人单位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手续的凭证。为维护就业市场的严肃性,避免一个毕业生同时被两个用人单位审批录用,造成用人单位进人指标浪费,同时也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原件。、如何办理《就业协议书》解约手续

由教育部学生司印制、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编号固定)。毕业生通过 “ 双向选择 ” 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履行协议。倘若毕业生单方面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如下解约手续:

a、到原签协议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

b、向本学院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解约函、原《就业协议书》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副书记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后交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c、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审批发换新的《就业协议书》

d、毕业生领取新协议后到本学院备案、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如何补办?

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系(所)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意见,补办。补发的《就业协议书》上注明 “ 根据本人声明,该生原件已遗失,此份为遗失补办件 ”,以示有别于正式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如谎报遗失《就业协议书》,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关于就业审批的问题、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部分地区还需报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毕业生可请接收单位到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确认是否需要审批。、学校编制就业方案的依据(《报到证》直接开到接收单位的依据)

学校用以编制就业方案(开《报到证》)主要以《就业协议书》和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为准。就业的毕业生应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需加盖上级主管部门的公章(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不需加盖)。

关于报到证的问题、毕业生报到证有何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开具报到证的时间

毕业生一般在 6 月中下旬,确切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何时发放报到证

报到证开回后,由各学院统一到学生处领取,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发给毕业生。、毕业生何时报到

报到证上的报到时间一般是从开报到证之日起顺沿一个月,但各用人单位一般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应事先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报到证不慎丢失 , 如何补办?

报到证遗失补办程序如下:、毕业生提出书面申请,所在系(所)主管就业的老师签字并加盖公章。、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出具证明。、毕业生到当地日报上登报声明毕业生持学校证明、登报声明和毕业证书原件到省厅流动调配处办理补办手续。

关于档案、户口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后档案、户口如何转移

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按其就业的单位,发送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档案管理部门。毕业生的户口由学校派出所按报到证上标明的就业单位迁移。、落户口、转档案以什么为依据

就业报到证、升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毕业生档案转出的凭证。报到单位开到哪里,户口、档案就转到哪里。、单位没收到档案时该如何查询

单位没收到档案,请毕业生向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查询。、毕业生生源地有变动,应办理哪些手续

毕业生生源地变动,应出示父母亲单位的调动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加盖公章),及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经学院审核后交学生工作处备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怎么办?

国家规定: “ 经过协商落实和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必须认真执行,未经高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复议并报地方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改派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接收和退回毕业生 ”。

当遇到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时,毕业生应主动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不要与对方争吵,更不要贸然返校,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若属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计划不落实,误派毕业生的,应由学校负责提出调整意见报批。由于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如撤并、破产、倒闭等)无接收能力的,应及时与学校协商,合理调整。若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难以达到的又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过高要求,则不能作为退人理由。属于毕业生本人身体有病而提出退回的,若是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传染病史,精神病史,用人单位不知道,待毕业生报到时才被发现的,应允许提出退回;若是报到后才患病的,应按在职人员病假的有关规定处理。

2.未在学校备案的协议,可否要求换发 ?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在制定毕业生建议就业方案时,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一道,维护《全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就已构成契约关系(不论是否在学校备案),毕业生如因故要终止与原签约单位的协议,必须办理违约手续。

3.签了协议后,又被录取为研究生、考取公务员或自费出国留学,怎么办 ?

只要毕业生提供如下材料,学校不作违约处理:

(1)原签约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

(2)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或公务员录取通知书,或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

(3)本人申请报告,并附上学院意见。

毕业生将以上材料送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经审核同意后即可。

4.申请出国(出境)的学生户口和档案办理 ?

毕业生要求办理出国(出境)不参加就业的,学生联系本地人才市场或者其它地方落实接收户口、档案,签订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保卫部办理户口转出手续,到学院办理档案转寄手续。户口、档案的转入手续由学生自己负责。

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需要原签约单位出具书面同意公函后才能办理。已经开具报到证的,还要交回报到证。

5.学校依据就业协议已开具报到证,但学生又不去单位报到,有什么后果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交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自领取报到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2)报到落户后,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接收单位,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3)不顾国家需要,强调个人无理要求,扰乱毕业生就业秩序的;

(4)无理要求用人单位将其退回学校的;

(5)其它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其 他

一、人事代理的好处:、与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委托代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中有很多工作由代理方承担了下来,借此契机,委托代理的毕业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人事代理是一种法律行为。对被代理对象来讲,个人选择了代理项目,就意味着与代理机构建立了具有法律保证的权益;、人事代理制有助于形成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机制;、人事代理把原来的 “ 单位人才所有 ” 变成了 “ 社会人才所有 ”,使人事管理工作向社会化方向大大迈进,同时更有利于人才个体的自主发展。它代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管理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

就业协议书的重要性 篇5

就业协议书》如何办理

请10级的同学认真阅读后谨慎办理个人《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务必填写、盖章一致!1.《就业协议书》的作用有哪些?《就业协议书》是国家就业主管部门把毕业生列入就业派遣计划的基本依据。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编制就业方案,报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并办理《就业报到证》。*请大家明确一点:办理了《就业协议书》就是说该公司或人事局决定接收你的档案,准备正式留用你了。有人接收你的档案就说明你从这一刻起可以开始算工龄了。所以请大家一定注意,这个东西是不能跟人家乱签的!2.《就业协议书》的签订顺序是什么?(1)毕业生如实填写“毕业生情况及意见”一栏所有内容;培养方式:全部都选并轨(2)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盖章;(3)毕业生所在系部签署意见、盖章(空出来不用写);(4)就业部门审核后签署意见、盖章(空出来不用写)。%“毕业生情况及意见”一栏和“用人单位意见”一栏务必详细填写,不能缺项。3.《就业协议书》的盖章有哪些要求?咱们发了三份《就业协议书》,三份务必填写、盖章一致。(1)被国有企业录用,比如以“中”、“煤”、“石油”等字开头的公司,这个很好区别,只要在“用人单位意见”盖上该单位的公章即可,“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不用盖章。国有企业通常是有档案管理权的;(2)被其他非国有企业录用(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这种情况,这种公司因为没有档案管理权,所以要在该公司所在地的

实习就业协议书的相关要求 篇6

(1)毕业生在“应聘意见”栏处填写应聘意见并签名;

(2)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情况及接收意见”栏处如实填写单位情况,签署接收意见并签章(特殊情况:企业未带公章但需要学院、学校先盖章的,需要企业出录用函或招聘负责人签字并电话与院、校老师沟通);

(3) 无人事接收权的用人单位,其上级部门应签署接收意见并签字加盖上级主管部门公章;

(4)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方协商填写相互约定条款,分别签署意见,学生签字、用人单位加盖公章;

(5)毕业生所在学院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填写内容加以审核,加盖学院学生办公室公章,登记备案;

(6)学校终审,加盖校级公章,就业协议签订完成。

2.如何办理就业协议书解约手续?

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一式四份、编号固定)。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履行协议。倘若任何一方提出违约,应征得另两方的同意,并承担违约责任。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如下解约手续:

(1)到原签协议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并索要回原来签订的就业协议书;

(2)向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解约函、原就业协议书,并办理好调整就业单位审批表的相关手续;

(3)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审批办理新的就业协议书;

(4)毕业生领取新协议后与新用人单位办理相关就业手续。

3.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如何补办?

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院、系、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证明,到就业指导中心补办。补办的就业协议书上注明“根据本人声明,该生原件已遗失,此份为遗失补办件”,以示有别于正式的.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如谎报遗失就业协议书,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4.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事项

就业协议书的 篇7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国家计划内全日制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毕业时, 找到工作后, 应当同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就业协议, 这就是所谓的“三方协议”。实践中, 《就业协议书》由学校统一登记后发放给毕业生本人, 如果需要更换, 毕业生必须事先与用人单位解除之前的就业协议.方可到学校重新办理。

对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主要有几种观点:一般的民事合同, 预约合同, 劳动合同。对此, 笔者认为就业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就业协议签订于毕业生正式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前, 具有预约合同的性质, 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预约合同, 两者在合同主体、合同性质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别。因此, 笔者认为应当将就业协议视为一般的民事合同, 其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 终止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 此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适用《劳动法》等的调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第5-6条规定:“本协议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 若有一方提出变更协议, 须征得另两方同意, 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可见《就业协议书》对就业协议的生效要件及违约责任已做了规定, 但在实践中, 由于《就业协议书》的内容过于简化, 与劳动合同不衔接, 一旦发生违约时给纠纷的解决留下了隐患。

二、就业协议违约情形及违约金

现实中, 单位在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 由于特殊情况的出现无法同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这时单位往往会提出解除就业协议、赔偿违约金, 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只能接受, 而此时其很可能已经错过了其它的就业机会, 违约金的数额并不能弥补其潜在的损失。相比之下毕业生违约的情况更为常见, 毕业生为能尽早确定“归宿”, 急于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一旦等毕业生之后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希望同原用人单位解除就业协议时往往需要支付违约金, 此时毕业生为能早日恢复“自由身”而“被自愿”的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不难发现, 无论哪方违约用人单位都处于强势地位而毕业生则处于弱势地位, 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很难得到保障。

事实上, 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在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对违约金数额没有发言权, 而《暂行规定》、《就业协议书》并未对违约金额度作出强制性规定, 一旦有违约情形出现需要支付违约金时, 毕业生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

三、当前违约解决方式及决策建议

《暂行规定》、《就业协议书》并没有对违约解决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 实践中也没有形成明确的解决制度。现实中, 毕业生违约时, 一般是由毕业生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此时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往往遭到忽视, 其只能支付违约金以此来取得用人单位的书面解约;用人单位违约时, 其通常不会和毕业生协商而是直接通知其解除就业协议。由此可见, 现行的协商解决方式虽然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 但其掩盖了真正的矛盾所在, 不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对于争议的解决方式, 有观点认为可以借鉴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方式;也有观点认为就业协议纠纷的处理按照一般合同违约的方式处理。无论哪种方式, 程序都过于繁琐, 毕业生发生违约时往往还需在短时间内重新办理与新用人单位的就业协议, 这很可能会导致毕业生错过与新单位订立就业协议的时间。因此, 笔者认为就业协议违约纠纷的解决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 对违约金的约定应当采取双重金额制, 即对用人单位约定较高的违约金, 对毕业生则按其工资 (一月或数月) 约定违约金数额。当然, 毕业生也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如实告知其未来可能的违约情形并在《就业协议书》里予以注明, 若毕业生故意隐瞒, 则可对其适用惩罚性违约金。

(二) 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解决, 双方应当秉着相互体谅原则积极协调, 妥善处理纠纷。学校也应该积极的予以协调,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 还可以建立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多方参与的纠纷解决协调机构, 一旦有纠纷时可以及时的介入。

(三)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原则上应采取简易程序审理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先行为毕业生办理相关的手续, 以避免延误毕业生其他的就业选择。此外, 对于违约金的约定, 也应适用《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 即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予以变更以便其更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冬梅.〈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其完善[J].中国劳动学院学报, 2006.04, 20 (02) .

[2]翟玉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03, 24 (02) .

[3]马晓旭.论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与违约行为防范[J].大学生就业, 2008 (08) .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篇8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本考点是考试大纲在教材主干知识点外补充的一个知识点,但它与教材很多知识点相衔接,因此这个知识点成为高考常考考点之一,是我们备考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考试中主要考查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考题题型主观题与非主观题均有可能,但大多会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入题。

二、本考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的主要联系点

1,哲学常识:(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党和国家关于就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决策,是正确的意识,对推进我国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普遍联系的观点。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者实现就业与再就业,关键靠劳动者自主择业,同时又要发挥政府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中的作用。(4)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当前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扩大就业,关注民生,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

2,经济常识:(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职工的下岗和失业是不可避免的。(2)国家的宏观调控。扩大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制定和落实有关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3)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我国拓宽就业门路和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的主要义务。(6)劳动合同制度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7)财政和税收。国家要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财政支出力度,对劳动者自主创业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政治常识:(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重视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的体现,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2)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重视搞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全国人大通过《就业促进法》说明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关注弱势群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体现了党的性质及宗旨,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三、创新训练

2008年全国应届毕业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仅为70%,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回答1-3题。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启示有()

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②找工作时选择收入相对较低的职业,首先实现自己就业的权利③选择职业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等实际情况④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以便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国家积极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创新就业机制,吸引更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③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是因为()

A,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必须让其充分就业

B,我国政府应该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起主导作用

c,我国必须保证人们当家做主的地位

D,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4,为进一步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2008年省委、省政府就业工作的思路及要求是:根据该省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技能提升计划和就业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计划,突出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三个重点”。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在制定新一轮就业与再就业具体政策时,既要重视解决阶段性、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又要考虑长期性、全局性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就业工作思路及要求所体现的辩证法原理。

(2)结合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该省政府做法所体现的政治学依据。

参考答案:

关于就业协议书的注意事项 篇9

1.什么是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为了确定就业关系,双方协商形成的明确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是学校编制、上报就业方案的凭据,由广西区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统一印制。协议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经过协商,明确各自权利、义务而达成一致意见的书面文书。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达成一致意愿之后,就需要以协议的形式将这种关系确定下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并经学校主管部门签证或鉴定,即为签约。对毕业生来说,签订协议就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因而也称为就业协议。发放对象: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校本部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委培生不发放。

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分为蓝色、绿色、黑色,蓝色用人单位留存,绿色为毕业生留存,、黑色为学校留存。为维护协议书的严肃性,每位毕业生只能持有一套协议书,不得转让、印复、自制。

2.就业协议书内容有什么?

(1)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及就业意见。包括姓名、性别、专业、学制、学历、健康状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应聘意见等。

毕业生应按现行就业规则就业,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意图,表明自己的就业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用人单位报道,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道,需征得用人单位同意。

(2)用人单位情况及意见。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联系电话、邮政编码、通讯地址、档案转寄地址、用人单位意见、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等。

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情况,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及使用意图,做好各项接收工作。

(3)学校意见。包括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学校通讯地址、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意见等。

学校要如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做好推荐工作,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后,经学校审核列入建议就业方案,报主管部门批准,学校负责办理毕业生就业离校手续。

(4)违约责任。各方应本着城市信用原则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不履行协议或履行不符合协议要求,均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其他约定。如有其他约定,应在备注栏中明确,并视为本协议的一部分。这部分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根据就业具体问题协商约定。协议书上的其他约定多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附加要求,如学生须取得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须通过单位组织的体检等,而很少看到学生向用人单位提出附加条件。附加协议的法律效力与正式协议同等,毕业生可以大胆向用人单位提出合法的,应享有的权益,不应放弃这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

3.签订就业协议书流程及注意事项: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后,请参照《就业协议书》填写范例(见附录2)与用人单位一起协商填写,并各自签字盖章后,协议书即生效。如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如须经主管部门同意则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将三份协议书交回校招生就业处登记、盖章,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均签字盖章后,各执一份。

(3)注意事项:必须用刚笔或签字笔填写,不能用园珠笔填写。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问清楚用人单位是否接收档案和户口,并填写清楚。认真阅读协议书上的条款,如已报考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毕业生,需先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毕业生因被录取为研究生或

博士生而发生违约问题,由其本人承担相应违约责任。还有一些需双方协商的内容可在备注栏内注明。

4.毕业生违约

(1)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运作和发展,维护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及签约各方的利益,毕业生要自觉维护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协议签订后,原则上不能变动。

(2)毕业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后,经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学校批准。同意后按违约处理,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3)毕业生如单方面违约,不履行就业协议,又未能妥善处理好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或给学校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学校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4)对坚持个人无理要求,拒不履行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事宜,将其档案和户口转回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5)违约处理程序:

①毕业生向学院提出违约意向申请(必须有特殊原因、充分理由),申请表可在就业平台下载; ②毕业生违约必须经原单位同意并出具同意证明;

③原协议书(共三张);

④新单位接收函;

⑤准备上述材料后,交年级主任、二级学院分管领导核实审查签字后,交校招生与就业处; ⑥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批准意见;

⑦招生就业处在就业平台公示7天;

⑧公示无异议,领取新的协议书,重新办理签约手续。

注:前款所谓的“特殊原因、充分理由”是指国家鼓励的就业流向、明显的专业不对口、升学深造、出国等。非因特殊原因和充分理由,原则上不批准违约申请。

5.《就业协议书》更换、补发流程

(1)毕业生签领协议书后,因损坏、涂污需要更换协议书者,填写申请表(可到就业工作平台下载),经所在学院年级主任、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与原件交回学校招生就业处可申请更换。

(2)毕业生因解除协议需更换协议书的,参见前面违约处理程序。

(3)领取协议书后因故遗失的,分空白协议书和已签协议书遗失两种情况:①空白协议书遗失-学生提出书面申请

②已签约协议书-单位出具书面证明-学生提交书面申请-所在学院年级主任、分管领导审核-校毕业生招生就业处审核-招生就业处在就业平台公示7天-无异议后补发。

注:对于毕业生因违约等原因而谎称协议书丢失的,将按校规校纪给予处分,对学校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的,将给予严肃处理。

申请表可在就业工作平台下载。

就业协议书的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工作 就业率 就业质量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因素,大学生就业既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又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但牵动着广大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我国自1999年开始,有关部门首次公布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3年,教育部又将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就业率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各专业就业率,可以利用“就业”这根指挥棒来引导高校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使办学更加面向市场,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就业率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单纯从学校的就业率的数字上是很难看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供需比例与专业特点等。单纯追求就业率也导致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采取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这实际上是我们片面追求高就业率而不关注重就业质量的负面结果。如果把就业工作看成一个苹果,那么就业率就是苹果的表皮,而就业质量就是苹果的果肉,苹果的果肉是决定苹果是否美味的实质性要素,在就业工作中,就业质量就是就业工作的实质性要素,反映了就业的优劣及层次。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又达到了一个高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压力很大。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除了要求各地和高校继续大力推进就业优质服务,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也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可见,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就业工作的一个新标准。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失衡。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无市场需求、无市场竞争力等原因造成。要想改变现有的状况,各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到就业工作的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双提升。

一、确立适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改进和完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除开设全国就业市场有需求的专业外,还应兼顾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既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重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及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构建就业指导体系

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并最终实现充分就业的教育环境。

(一)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这种就业观在单纯考虑就业率的情况下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就业质量”这个角度考虑,这种就业观是片面的。虽然现在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况仍很普遍,“两高”(即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用人单位要求高)和“两不”(即不准备就业、不签订就业协议)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但我们也要看到,更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已开始考虑就业发展空间,他们积极就业,但他们并不盲目就业,他们对自已的第一份工作并没有过高的期望,他们选择先就业,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后再择业,他们慎重就业,在选择工作时,他们会选择有发展潛力的工作,“工作不好找,合适最重要”已成为很多毕业生的就业心声。因此,高校在开展就业工作时,除了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攀高,盲目挑剔,现实合理地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还要引导学生在就业时关注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相匹配,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生才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才能够保证就业工作的稳定性。

(二)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和整个培养过程,做好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工作主要是提供各类工作机会的信息及招聘会信息,组织各类校园招聘、主题讲座,但对学生就业服务及就业咨询关注比较少,这实际上是“授人以鱼”的方法。学校的资源有限,联系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是“僧多肉少”,并且众口难调,很难让每名学生都满意,往往也达不到学校预期的效果。但如果我们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再加上学校提供完整的信息体系及指导,就业工作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从学生刚入学开始,分阶段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训练。从大一到大四,每学年由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开设就业课程,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在择业过程中能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提供择业技巧指导。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往往比较拘谨,甚至手足失措,从而错失良机。就业指导部门应对学生简历的制作到面试技巧,安排专人予以指导,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择业能力。

(3)为每位学生建立就业资料档案,开展 “1对1”的就业咨询与指导。结合每名学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兴趣爱好、职业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建立个人就业资料档案。有了详细资料,就业指导人员就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很多学生在大四之前根本不关注就业,进入大四之后,就业之于他们也只是个名词,真正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工作自已能够争取到,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而“1对1”的就业指导在此时尤为重要。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建立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基地,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使他们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正确处世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与相应的社会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参与实践、经受磨练,可以使学生提高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障碍的心理能力。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开始从事各种兼职工作,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因为能够把握住兼职和实习的机会是未来求职成功的关键。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事部门更愿意聘用一个已经和未来同事相处和谐、熟悉工作流程的人,而不是一只什么也不懂的“菜鸟”。实习期间和同事一起吃饭、聊天,不仅能够学习怎样和同事相处,建立互信,同时也能观察自己是否适合所实习的职位和行业。实习和兼职工作能够使得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同工作实际中的差距,找到弥补缺失的方法并且确定努力方向。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家长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影响高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因此,高校只有以培养有市场竞争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建特色学科、育特色人才,拓宽就业市场,创新就业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确保就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2年4月13日第18 版

[2]邹红.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08.20

上一篇:2024---2025生活部学期总结及个人感想下一篇:节假日劳动力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