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精选8篇)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1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情感教育的含义,说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情感 策略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越来越凸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应发挥出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情感和技能、品质有机协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和提升,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被人们称为音乐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ё饔谩K?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就是要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来深刻地理解和表现所学习和演唱的音乐作品的艺术意蕴。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教学就是技能、技巧教学,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使学生会唱歌、识谱、乐理等技能技巧的层面上,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良好的思想情感的培养。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的途径在设计好科学的教育策略。

2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2.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情由景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境是情感的催化剂。情境是音乐课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依据音乐审美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当学生进入到优雅整洁明亮的教室,先放上一段晚霞映入湖面,鱼儿欢跳的背景音乐,通过渲染气氛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氛围,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中。

2.2巧设问题,激发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品和感人的艺术美,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得的教材。为此,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发展。如歌曲《摘草莓》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它以流畅的旋律,轻快跳跃的节奏,真挚朴素的歌词塑造并歌颂了一位农家姑娘拥军敬老的高尚品格。在学生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内涵,引出“小姑娘为什么舍不得吃那鲜美的草莓呢?”是因为她要把这些草莓送给军属老奶奶。这时,学生明白了“拥军敬老”这一事理。再如歌曲《小松树》的教学,明朗的音调和琅琅上口的歌词,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活泼向上,朝气蓬勃的情感,可适时设问:“小松树是怎样成长的?”进而明白新中国儿童茁壮成长是祖国“阳光”、“雨露”哺育的。

2.3诱发联想,熏陶情感

音乐,有着动人心魄的音响美,有的清脆,有的高亢,时而纤弱,时而浑厚,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将人的情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欣赏课教学中,我们把有声的音乐变成学生无声的情感体验,这其中就需要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在聆听美妙的音乐之声的同时,陶冶内心的情操,熏陶美妙的情感。如《毕业歌》的欣赏,在这首歌中切分音、休止符及三连音的运用,使全曲慷慨激昂,似号角,像警钟,表现了当时的青年们走出课堂,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中去的昂扬情绪。因为这种场景距小学生现实生活太远,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可先简单扼要地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内容,同时展示一、二幅那个时期革命青年的图片,播放有关革命战争的录像,诱发学生的联想,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反复的听、想、再听,启发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把歌曲反映的情感溶入自己的爱国之情。

2.4师生互动,交流情感

在音乐课中,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情感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们心灵中情感的共鸣。情感教育过程,如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示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运动状态。当学生在教师的审美,诱导教育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审美期待时,就会调动起自己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审美的心理要素。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有感情的范唱,有助力提高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提高歌唱学习的兴趣。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时,要求教授一首歌曲《领唱秧歌》,因为是一首陕北民歌,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很了解陕北民歌的特点。在教授之前,教师根据民歌的演唱方法进行有感情的范唱,并配合一些打腰鼓的动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陕北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少学生就会在教师范唱的时候,跟着哼唱起来,在学唱的时候更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之中。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2

另外, 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密不可分, 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为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成功的教学需要师生间的良好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需要设法激活学生的情感。

“亲其师而信其道, 信其道才能从其学。”只有学生信任和亲近自己的老师, 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为此, 首先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素质, 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吸引学生。其次, 教师应以无私的精神对待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在交往中增进师生情感, 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再次, 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的情感, 关爱每一个学生。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与学生见面, 说一声“Hello”, 学生生日时, 为学生唱一曲“Happy birthday to you”等, 都会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爱。最后, 教师应注重教学艺术, 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态。教师应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 切忌“有错必纠”, 要宽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错误, 并且使用恰当的方式纠错。教师如果能在这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必定能维护师生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

心理优势是指人们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思想情感。它体现在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经久不衰的热情和永不言败的毅力, 同时对成功产生强烈的渴望与追求。教师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

1. 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培养兴趣能强化学习动机。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中学生来说, 英语对于他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力, 他们大都存在着本能的学习动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鲜感逐步消失, 学习动机逐渐减弱。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2. 正确对待挫折, 树立学习自信心

学生初学英语时, 因为词汇量小, 语言知识简单, 学生很容易学好英语, 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多, 语言知识的加深变难, 对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很多学生便对英语望而生畏。另外,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无论是笔头训练还是口头训练, 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学生的学习心态会发生一些变化, 比如意志力动摇、自信心丧失、兴趣也会转移或中断。教师应该细心地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建立自信心。 (1) 教师要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 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3)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合理定位。

三、充分运用教材情感资源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学英语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 其中的许多语言材料, 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 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把教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学生激活的情感整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 也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一方面, 要挖掘教材中有趣味性的、有意义的内容, 并适当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 在组织教学中采取能激起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形式, 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的情感与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记得在教学英语Module 11:National heroes时, 针对当时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畏难情绪, 我决定好好地利用这一单元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一次情感教育。我给学生讲述詹天佑修建铁路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了解詹天佑如何克服面临的重重困难, 成功地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让他们“身临其境”:如果你是詹天佑, 你会如何完成这条颇具挑战的铁路修建?除了詹天佑, 还有学生崇拜的杨利伟, 他能成为“the first astronaut of China”与他长期的艰苦训练是分不开的。在教学完课本内容后, 我给学生一个Module task:与你心中的英雄对话, 了解他们, 学习他们。从这些英雄身上, 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那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 逐渐走出阴影,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努力投入新的学习中。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情感教育 方法策略

一、情感教学的诠释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它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学在学校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首先,情感教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情感认识活动的一次质的飞跃。近现代,许多教育家如蔡元培、陶行知等提出“趣味教学”的观点,其中情感教学的思想已初见端倪。情感的提出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一环。其次,情感教学思想的提出预示着人们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再次,情感教学思想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发展呼唤全面发展的人才,呼唤创新型的人才,这种新型人才是情商智商兼备的人才。而情感教学有利于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培养。

情感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首先,情感因素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师生之间须能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的情感状态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同样学生的情感状态也会使教师得到感染。其次,情感是情感教学进行的条件之一。情感往往伴有个体身体的外部明显变化。教师如果语调轻盈,体态活泼,那表明教师此刻是欢乐的,学生接受到这些外在信息也会被教师的愉悦情感所感染而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再次,情感教学在于以情促智,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完善。

二、情感教学与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艺术本身具有情感性。音乐是一种以乐音为感性材料,作用于人的听觉。音乐是用声音作媒介来表达的,音乐的声音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具有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特定意义。

音乐教育具有审美教育性。素质教育开展以来,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培养,实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对音乐教育性质的科学认识的结果。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性质是由音乐教育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主体性等。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形式,而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因此,音乐教育也就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教学适合于音乐教育。

三、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提出必须符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实践有效性,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体说来,情感教学原则提出的最直接依据就是情感教学思想,情感教学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学思想,是围绕情感展开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和如何排除、纠正学生的消极情感因素等两大方面内容。其中,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方面。情感教学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发挥其感染,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其次,在调控学生的消极情感体验方面。学生消极情感是个微妙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情感态度消极的学生常常表现出上课无精打采、不乐于思考问题,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等特征。导致学生消极情感产生的原因包括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两大类。其中本体因素是指个体内在的因素,主要指性格以及心理发展水平。而诱发因素一般包括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因素三方面。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调控学生消极的情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情感教学思想全面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综上,贯彻情感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情促知、以情育趣、以情知心和以情导情。

四、情感教育的策略

1、以情为本,实施差异教育

差异教育也同样适用于音乐教学中,有的学生很有音乐天赋,无论是在欣赏课或歌唱课时,都能很轻松地达到要求。可是,有的个别学生学习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毫无乐趣可言,而且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对于这两类学生,我们要从不同层面给予有差异的教育,更应从情感培育的层面给予关注。

从情感教育及个性发展两方面进行教育,不仅让不同素质的学生获得有差异的发展,教师还应努力化解学生各自的不良情绪,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内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有天赋的学生,应努力使其这一方面继续发展,成为特长,获得成就感与情感体验。但不能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音乐突出就对其他的同学不尊重。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对稍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因为这不是他们的特长,能够学会一点同样值得高兴,应该也感到愉快。这样,他们就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音乐,慢慢地就会喜欢上音乐课。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畏难情绪,使每个学生都能热爱音乐,有信心上好音乐课。

2、以情为本,把情感培育放在各个环节的首要位置

1)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师生的情感互动。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更应以一个参与者的形象出现,努力营造出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用教师的丰富情感与完美人格去感染、塑造学生。同时,也从学生的多样化情感中捕捉灵感,获得启发与改进。

2)教师应多采用课堂表演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如在学唱《卖报歌》时,可在学生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自由创编、单独表演。可以借助教具、服装,真正让学生去体会30年代上海报童卖报的艰辛。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二度创作之中,也可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打动学生的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使学生更直接受到艺术的感染和激励.

3)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情感培育目标的确立放在首要位置。对所学的乐曲,应让学生用怎样的情绪来表现、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这一情绪等都是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如《卖报歌》,歌词很简单,但歌曲的背景离现实学生的生活很远,不容易理解。在设计本课情意目标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①用乐观活泼的情绪、欢乐的声音来演唱本歌;②为

使学生理解歌曲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情绪状态,除了尽可能让学生多听歌曲,从音乐本身受到感动外,还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当年上海报童卖报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这对学生情感的多样化呈现很重要。

3、以情为本,连接课后情感线

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有助于音乐课教学获得成功。

4、以情为本,选准动情点

“情从何处来?从教学中来,离开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音乐课动情点的安排,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多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其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同时借助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进入动情的意境。再次,教师要巧妙运用比较,通过一些高雅艺术的比较来激励、感染学生。

教师设计安排“动情点”要紧扣一个“情”字,找准“动之以情”的最佳切入点,突出一个“巧”——巧妙取材,巧妙结合学生与教材实际,巧妙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巧妙调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德育、美育素质不断提高。

结语:

总体说来,将情感教育有效渗透于小学音乐课堂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音乐蕴含的内在情感全部浸透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每位学生都深刻领悟音乐的内在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和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于培养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晓雯.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1(20):46-47.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4

——基于情感教育的探索

摘要

初中生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模式正在进行升级,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对阅读这一模块的整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阅读在语文课中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产生兴趣,提升能力,复习知识。因此我将在这篇文章中,着重介绍一下语文阅读的深度内涵,以及情感教育对语文阅读的作用,还有应该如何在课堂中使用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1引言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时期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让初中生能够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阅读中得到情感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这就需要教师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体验到其中的感情。对阅读教学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的是,情感教育的进行,同时它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课题中的意义

优秀的文学创作,总是包含着作者的心血,其中包含着他的态度,感情等。因此,在让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应该带领学生了解其作者,感受其中的情感,品读作者的遣词用句,这样更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用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时,初中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就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创造性,独特性。

现代的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思想在体现。老师和学生在对同一篇文章时,往往理解是不同的,这样的差异会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其中,由于阅历,眼界,知识蕴含量的差异,老师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会高于学生。所以说教师可以运用这些优势,更好的,更加科学的指导学生学习。从另外的方面来讲,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就能够看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这样就可以因材施教,面对不同请款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应用

3.1在课堂间实施师生情感交流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教学课程的进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一种平等的态度跟学生进行交流,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主体意识,因此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各种类型的教学方式中,语文课,特别是语文课中的阅读课,它是一种开发式,引导性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思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

通常我们的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章都有经过多方研究,文章内容丰富,人物形象丰满。也许我们还记得《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课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用自己所熟悉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文章中角色的心理动态,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那么当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要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切实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化,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及情感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独特想法进行创造。

3.2优化阅读过程结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教改中明确的提出,要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性。那么由于我们的语文科目是一门开放,自由的,自主性很高的科目,所以说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一个社会趋向,社会大众更加关注结果,而非过程,导致了现阶段的教育越来越向应试教育发展,他们把学习内容巨象化,把学习内容强迫性的灌输给学生。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非常被动,所以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不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虽然有些老师,有教会学生学习能力的想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搁浅,因此学生并不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学习方法,只能学习到一些皮毛。

3.3在课本的“精妙处”聚焦情感

什么事课本的精妙地方呢?通过这个词语的表面就可以知道,这就是指课文中的那些优美的语言与段落。因此,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课文精彩的地方,教师就是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样一方面以来,故事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另一方面,更能够使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与情感。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比方说优秀课文《春》,其中写其中写风来了,春来了的那一句,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即使对现实自然景物的描写,又通过拟人的方法把文章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3.4注重初中语文阅读情境创设,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情景创设,其意思就是说能在脑海中将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想象出来,他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教学技巧。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会更能够吸引到学生,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情景再现等方法给学生们上课,让学生在类似的环境中,体会作者最初的感想,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各种工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主思考,用自己的思想对文章进行解读。

在这里,再讲一篇我们应该都有印象的课文,《安塞腰鼓》。在进行这堂课的教导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们通过网络或一些其他途径,找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音频或者是图片等等,这一方面以来,能够能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同时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同时还能使这堂课更加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的课文,近距离的了解到安赛腰鼓的魅力。

4结语

通过整篇文章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论学生或者是教师,在面对语文阅读,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同时要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因此,在初中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对情感的体验与体会,阅读中,真情实感是十分重要的,他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出正确的情感表达,能够正确的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我们进行阅读教育的最真实的目的。通俗的来讲,学生在阅读时所有的情感表现,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他们会将日常积累的情感,加以修饰,加以升华。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5



贺艳 菊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项城市正泰博文学校九年级 贺艳菊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 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让学生亲近老师,进而热爱学习.(1)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谈教育要从人开始。人是一个整体: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生成的。这四个方面中“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情因素。这就是说,恰当地使用情感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而在当今我国的教育现状中“情感教育”显得尤为缺憾。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更重要的一点是:“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2)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包括两种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体验,它是心理活动的色彩和背景。人的生存和延续种族的过程中,有许多适应生存的方式和手段,而其中情感是最重要的。人的情感是行为的动力,积极情感,如:轻松,愉快等,是正动力;消极情感,如:沉闷厌烦等,则是负动力。

青少年时期往往是情绪和情感波动起伏比较大的时期,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暴风雨时期”,意思是说情绪、情感来得快也去得快,但强度很大,弄不好就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饮恨终身。因此,情感教育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更显示出其重要性。情感教育应该与教育改革同行。

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1)自从英语走进我国的教学课堂以来,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人们在接受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并且有一定难度,因为它和汉语的区别很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使用频率更高。人们能够认清他的重要性,因此人们把它比作是二十一世纪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可见人们把英语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地位,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如何用最科学的方法教好它,如何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当前部分学生了解英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区别与汉语,理解起来也有些难度,尤其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时,薄弱的基础更加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的欲望愈加低落,然后渐渐地放弃英语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是一件头痛的事情,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语言的技巧,学起来很吃力,并且收效不大,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明这些学生学习英语中在情感方面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来矫正学生情感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方法途径

(1)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处要像朋友相处一样,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能力,以诚相待,经常交流思想。譬如,上课前的问候语往往学生起立说:“Good morning, teacher.” 教师回答:“Good morning, sit down, please!”不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象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我们不妨改变这种问候方式——进入班级见到学生象见到老朋友一样面带微笑:“Hello,everyone.”或者“Hi,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学生会非常热情的回应教师,这样轻松自在的进入主题。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饱满,学习的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位好老师”,兴趣对于英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一直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电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例如:讲解语法虚拟语气举例说明时,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揣摩学生的心理。这样比较难理解,难讲授的语法专项就可以在笑声中被接受。

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利用青少年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进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踊跃表现自我,发挥特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Warming Up 和Speaking这两个部分,鼓励学生练习,不论表现好与坏都应该给予表扬,用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学生。

此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英语习作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表演英语对话、由课文改编的英语短剧、及英语演讲比赛等等。此类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广泛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以鼓励、表扬为主但不失因材施教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表扬不仅对受表扬的学生有鼓励作用,还会给其它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指出努力方向。如:有的学生不重视语音语调,课堂上不愿开口,笔者就表扬语音语调好、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并安排一些情景在课堂上和同学对话。有的学生不重视书写,笔者就表扬书写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业拿给同学们看。这对表扬者无疑是一种高度的赞扬,也为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会使他们更加愉快积极地学习。再如:学生回答问题有紧张、压抑、恐慌的感觉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Please don‟t be shy!”回答正确时对他说 :“ Well done!”。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用夸奖、高亢的语调加以肯定,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而应说:“I‟m sorry.But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等,同时也可用一些身体语言,如:微笑,点头等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5)事实求是处理问题

(6)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英语教学中应正确理解,进行情感教育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似乎已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师生之间的情感中,教师的爱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主导作用。教师似乎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就更谈不上情感交融了。何况英语在学习,掌握和运用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掉队”。因此教师要改变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情感教育中应注意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

(1)很少与学生交流

一个教师若采用死守住三尺讲台,一手捧书,一手捏粉笔的呆板式教学方法,那学生连与你交流的机会都没有。而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讽刺,挖苦

所谓的“差生”进行挖苦,甚至侮辱其人格。教育学生应该要多鼓励,少挖苦,这样学生才愿接近你,才会愿意听你教育,才能成为鞭策差生的动力。

(3)对学生不闻不问

尤其对差生采取不闻不问,自生自灭的态度,差生往往遭到冷遇和白眼。这种教育方式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这时,他们便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教师应善于摸清差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热情耐心地帮助差生树立信心,做差生的良师益友。

(4)无视学生的进步

无论学生取得怎样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表扬,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更应即使鼓励。不应该认为不真实,这种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差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他们心灰意懒,导致学习意志消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一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以情辅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6

【摘要】在作文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写作的目的是表达情感,没有情感的倾注,一篇文章就毫无意义。培养学生写作的情感,要从小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就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中,有助于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使许多学生从小就热爱生活、关注身边大小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作文时心中富有情感,写作自然一气呵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对写作也会产生兴趣。

【关键词】情感教育;作文教学;小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具备了写作能力,才能适应更高一层的教育。“听”、“说”、“写”,这三个字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平时课堂学习中,也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有学习者必备的技能。因此,写作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作文中真实情感的流露相当重要。作文中没有情感,就像食物没有味道,不管是作者写作还是读者阅读都索然无味。

一、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1.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感知很多事物都是通过内心的情感。先观察、再分析、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得到自认为正确的结果。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感知的时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尤其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去了解的欲望。这时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感知,对他们的成长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2.积极、健康的情感有着鼓舞人心的力量,有助于孩子确立志向。做事先做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前提。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和生活,才能得到快乐与成功。

3.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适当地宣泄压抑,将内心的不满与愤恨等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老师要从小事教育学生,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教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多感受温暖阳光的一面。

二、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习惯,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1.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组织学生去校外看看风景,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让他们仔细观察花草树木、鸟鱼虫蚁,聆听他们的声音,再把心中所想写下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另外,老师除了鼓励学生多去社会实践,还要多让他们关注社会热点。

2.培养学生写日记、生活随笔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篇日记或优美语句的摘录。但内容要写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愿意写的。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和有趣的事情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完后老师按时检查,并给学生提出意见或建议,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一些情感,把写作当成乐趣,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3.出适当的作文题,命题要使学生感兴趣。在平常的作文练习课上,命题尽量是能触动到学生内心的,让学生有写下去的欲望的。通常情况下,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或者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相似。例如写“我最喜欢的一个人”,很多人会写爸爸或者妈妈,写得也没有什么特色,好像所有人的爸爸妈妈都是相同的。

4.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被人肯定会使他们信心大增。辛辛苦苦写完一篇文章,如果得到的是批评,会强烈地打击到他们的积极性。适当的表扬,会使他们得到情感上的一种满足,暗自下决心下次要写得更好。在讲评作文时,找出每个人写得出色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委婉地之处,引导他们改正。比如某学生作文时出现病句,老师就先夸奖他一番,再指出文中有病句的地方,对他说:“其他的一切都很好,如果以后这种句子如何如何,那就完美了。”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错处的印象,促使孩子去改正,同时也不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三、进行情感教育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根本不知如何下笔,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或者写出来的内容生涩无趣,言语空洞,这都与老师平常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好的老师知道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写作。而有的老师只是规定孩子的格式、内容等,忽视了写作其实只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是用来表达情感,与自己谈话的方式而已。如果用这种古板的教育方式来要求孩子,就会使孩子一拿到作文就不知所云。

2.学生的知识面太窄,作文的内容单调。大多数学生想要将作文写好,也有丰富的感情,但是接触的知识太少,文化基础不够,导致写作时不能自然流畅地完成。所以,只有让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人物,才能激起他们的感情,写出充满真实情感的作文。

3.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将心中的思想与感受用文字表述清楚。有时候,学生心中有着丰富的情感,也了解很多知识,但却不能用自己的话将其表达出来。这与学生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平常练习不够,写得少,就没有足够的经验。另外,学生做完练习,老师没有认真及时的批改,给学生指导,导致学生写了也不知道自己写得正确与否,这样即使学生写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4.有些学生在写作中,会参考别人的文章或着直接抄袭,而不是自己动脑写。这样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差。在发现这种情况时,老师应及时帮助学生改正,教育他们正确的做法,而不是责骂他们。责骂会使他们更加失去对作文的兴趣,甚至演变为厌烦。

四、结束语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作文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短时间就能做到的,需要教育者进行长期的坚持与奋斗,耐心的去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考上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写思的能力,还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每个教育者,都要认真做好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秀端.对情感教育引入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7):42-42,43.

[2]李欣.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1):78-78.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7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保障教学任务准时完成和教学目标准确实现的同时,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引导学生体验教学过程中情感和心理的变化,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充分满足了现代初中生情感需求, 该教学方式具有典型的人文性, 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满足教学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 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要求初中教师高度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知识能力的提升, 为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任务提供动力保障。在现代初中教学要求下, 初中语文必须开展情感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沟通方式和沟通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 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同时, 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的实际需求。

另外,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 情感教育集心理学和教育学于一身, 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同时起到教育、心理研究和情感交流的作用。最后, 情感教育还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初中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满足了现代语文教学实际需求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 找出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

初中生正处于情感意识成长的关键时期, 要想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作用, 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只有感受到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才能提高对该课文学习的兴趣。因此, 要想强化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应该找出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例如, 教师在开展七年级第五单元课文《风筝》教学时, 文章中有描述作者儿时放风筝的情节, 由于课文中作者的年纪和七年级学生的年纪相仿, 在情感上学生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谈论放风筝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初中语文教师营造情感氛围的方法有很多种, 笔者以设置悬念营造情感氛围为例, 为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强化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方法做了介绍。例如, 七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走一步, 再走一步》教学过程中, 在讲到主人公被困在悬崖上时, 教师可以设置时悬念提出问题:“如果你孤身一人困在悬崖上, 你们会怎么做?”然后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谈论学习。学生在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和小组谈论之后, 既可以感受到文中主人翁当时在悬崖上的心理变化, 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文学情境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具有文学情境的文章, 如七年级课文《春》《紫藤萝瀑布》以及《济南的冬天》等, 这些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大多依靠特定的情感产生。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想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教师应该结合文章内容向学生展现文学情境,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 在讲授《济南的冬天》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播放冬天初雪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冬雪的美, 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手段播放文中优美的句子,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

4. 用真实的生活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教学时, 还应该用真实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结合文章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着手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例如, 在学习课文《春》的过程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的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小组谈论自己对春天的感悟、比较自己感受的春天和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能让他们切身感受春天的魅力, 学会体会大自然的美, 从而与作者情感达成共鸣。

最后, 要想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渲染, 引导学生景区情境, 体现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师还能充分发挥文章细节的作用, 启发学生领域作者情感, 为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提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水平教师必须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明确其作用后从找出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以及用真实的生活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等方面着手,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巧珊.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 2014, (12) :147, 171.

[2]徐勤科.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3) :98.

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8

曾经有位学者这样看待教育,他指出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并自觉自愿地去接受它,而不是视教育教学活动为一种枯燥的、烦恼的、抗拒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学活动,并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赏心悦目的、愉快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从中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爱上数学学习。趣味教育和情感教育总是相伴而随的,趣味是诱发情感的内动力,情感是趣味引起的结果。教师要进行创新使教学活动富有乐趣,使学生在乐中学习,学习中求乐。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教师把教学活动转变为兴趣性教学活动:在黑板上写下5、50、500后,引出一个问题:“在三者后面如何加一个长度单位使它们具有相等性?”对这一问题学生充满了惊奇:它们三个是相差很大的数,怎么加个单位让三者相等呢?学生们经过思考,有学生提出:“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5米=5分米=500厘米。”这下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回答,有的学生回答:“分别加上分米、厘米、毫米,可得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这下课堂气氛高涨起来,教师趁机抛出另外一个问题:“谁能用以前我们学的数学知识,使三者相等起来”学生一听马上对以前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说:“5元=40角=400分”。通过这样的举一反三的数学问题环环相扣,使学生不仅对新知识学以致用,而且还能够进行发散思维联系以前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当调动学生的兴趣时候,也有助于极大诱发出学生的兴趣和高涨情绪,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起来。

二、创设逼真、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人们当面对一种情景或者场景在心灵上受到触动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流露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一定的熟悉情境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不自觉地把各种情感引导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研究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和心理特征。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故事宝库并不时地深深地陷入其中。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抗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面,动物都在猫头鹰伯伯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比赛,面对一大堆桃子,小猴子数得又快又准,而小白兔数得很慢很慢,还在一个又一个进行加法运算。当然是小猴子获得了冠军。那么,小猴子怎么很快就能够算出来呢?此时教师暂停视频播放,把面前的几大盒粉笔分摊在讲台桌子上让学生准备数一数,在学生数之前,教师用乘法运算马上先算一下,并把答案给学生们,而后再让学生们用加法运算来核实教师的答案,经过学生辛苦的努力终有算出来了与教师的答案一样。这样就使学生面临和视频上一样的困惑,那么一堆粉笔教师怎么算得又快又好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诱发出学生急切解决问题的心情。这个时候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去寻求答案,经过讨论之后,教师进行评价和小结并重新开启视频,画面上出现了小猴子的答案:“我是用的乘法啊”。这样,教师开始传授这节课的新知识“乘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满满地听取教师讲解,并很快了解了乘法的奥秘。通过生动且现实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加法解决不了的计算问题,那就用乘法来代替。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教学手段,创建学生熟悉的场景,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也最终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充满了灵活性和成效性。

上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农民工下一篇:画眉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