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共10篇)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篇1

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本市或外埠农业户口,并与本市各类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务工人员。

用人单位,是指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在外省市注册(简称外地注册),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包括成建制在本市承揽建筑施工的单位。

小编提醒,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单方缴费制度,用人单位为本单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在受到工伤事故伤害时由工伤保险基金为其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计算公式:工伤保险缴费基数*工伤保险缴费比例

1、缴费基数:用人单位应当以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来缴纳工伤保险费。“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支付的对象是全部职工,包括农民工、临时工等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用工期限的所有劳动者;二是工资的构成是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缴费费率: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按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来确定。全国各行业工伤保险的费率幅度为0.5%―2.0%,原则上控制在1%左右。

1.农民工工伤保险费计算公式

2.农民工工伤保险费如何计算

3.农民工工伤保险费计算公式

4.农民工工伤保险费计算公式

5.农民工工伤保险条例

6.农民工工伤保险交多少

7.农民工工伤保险认定条例

8.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

9.农民工如何买工伤保险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篇2

1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

我国各行业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已绝大多数覆盖,尽管如此,这一数字与我国庞大的农民工基数相比,仍不容乐观。

1.1工伤认定、处理程序复杂

一旦认定工伤,其处理费用将由社会保障部门来承担,因此认定必须慎重。所以国家规定了工伤认定、工伤鉴定、仲裁裁决、司法诉讼等一系列复杂而又漫长的程序,一个工伤案件处理三四年不足为奇,拖得农民工苦不堪言。

1.2非法用工单位的农民工工伤认定有法律空白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但问题是这些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家属如何得到救济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家政人员、事业单位的职工工伤未被纳入。这意味着,一旦事业单位的职工发生工伤,其工伤待遇和相关费用将由单位负责。家政人员根本无法获得工伤待遇。

2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当时我国建设资金匮乏,却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必然采取限制措施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二元户籍制度由此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工排除在工伤保险范围之外也属正常。

2.2业主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

盈利是业主的追求目标之一。现实中,一些业主往往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包括人工工资在内的费用支出。这必然就会减少甚至减除农民工各种保障费用的必要开支,农民工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2.3农民工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淡漠

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法律了解甚少。在他们眼中,只要发工资,有无保险,签不签合同均为所谓,在遇到侵害时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长久以来,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使得长久以来城镇工伤保险制度未将农民工纳入在内。但自2004年1月1日以来《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畴以后,这一局面似有改变。但由于制度本身的设计和建构所存在的滞后性使得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在适用时仍不尽人意。

3对策与建议

3.1广泛宣传,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在整个社会中的认识

城市和谐发展的一个举措就是把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之中。“安全大于天。”社会保障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安全。把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是“以人为本”理念现阶段在我国农民工身上的体现。这不仅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工工作的风险负担和缓解企业工伤矛盾,从而减少职工与企业的尖锐对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2实行无论国有企业、个体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生产经营准入制

工伤保险作为国家推行的强制险,企业必须无条件为职工缴纳。2006年9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法〔2006〕5号文)明确要求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推进农民工特别是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因此,可以让企业或个体企业在办理生产、经营许可时,必须出具工伤保险参保预交押金,如果企业正常生产后不缴纳的,从该预付押金费用中扣除。

3.3改进农民工工伤保险争议处理机制

由于工伤发生后,要经过认定、鉴定、仲裁、诉讼等一系列环节,一个案件拖延四五年是常见的事。且仲裁是法院审理的必经程序,而法院在审理时又重新认定证据,造成了时间的拖延。在我们国家可以借鉴劳动争议处理比较完善的德国制度,在人民法院内部建立劳动法庭,及时处理劳动争议。

3.4强化政府的监督与执法力度,做到应保尽保

政府要强化监督执法职能,针对用人单位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情况,开展专项定期执法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对于不整改者,给予重罚。同时,也可以利用民间维权组织的力量参与政府的执法监督。保证使用人单位做到应保尽保。

3.5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账户自由转移制度

农民工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经常在不同城市里流动,或者在同一城市的不同企业里流动,甚至跨省流动。在社会实践中,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是地区统筹,农民工频频流动为其社会保障账户的转移也带来了实际操作上的难度。因此,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特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账户制度。保障农民工的账户也可以自由流动。要尽快实现农民工工伤保险账户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的农民工工伤保险机制。工伤保险实行转移机制,以企业第一次给农民共办理工伤保险为起点,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纳入农民个人账户,保险机构发给农民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农民工到其他地区依然按照此账户缴纳费用。

摘要:农民工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几乎包揽了城市里最脏最累和最险的工作。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十分困难。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探究 篇3

摘 要: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俨然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立足于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新疆库尔勒市的现状调查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创新探讨,以期惠及全疆各族人民。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库尔勒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18

Abstrac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social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community. Based on the exist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of Xinjiang Korla city, draw some unsolved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s, on the existing system arrangement and the innovation, with period benefit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Korla city;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1 库尔勒市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

1.1 问卷设计及发放

1.1.1 问卷设计及发放 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库尔勒市建设街道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对工伤保险认知度、工伤意外发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期通过分析數据摸清现状及问题所在。本次问卷共计发放了120份,回收110份,有效率达到91.67%。

1.2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2.1 性别特征 在此次调查样本中,男性68人,约占总人数的61.8%;女性42人,占总人数的38.2%。由此可知,库尔勒市农民工男性数量略占优势。近年来,库尔勒市为打造全国宜居城市,根据市住建局整体部署,建筑建设单位需拥有适量的绿化面积,施工、开垦、种植所需劳动力要求施工者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劳动能力,因此,男性农民工数量要整体高于女性。

1.2.2 年龄特征 在此次调查样本中,18岁及以下有1人,25~30岁的工人占整体样本的21.9%,30~35岁占15.5%。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14~29岁均为青年,在此所占比例为38.4%,说明整个农民工劳动市场还是以青年为主。

1.2.3 受教育程度特征 在此次调查样本中,小学及以下有25人,占总人数的22.7%;初中有24人,占总人数的21.8%;高中或中专有39人,占总人数的35.5%;大专及以上22人,占总人数的20%。由此可知,库尔勒市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以高中或中专为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接受正规的全日制高等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了库尔勒市劳动力整体素质。

1.2.4 行业特征 调查样本中,从事建筑业28人,占总人数的25.5%;餐饮业10人,占总人数的9.1%;家政业2人,占总人数的1.8%;环卫10人,占总人数的9.1%;销售业26人,占总人数的23.6%;制造业3人,占总人数的2.7%;装饰装修6人,占总人数的5.5%;维修8人,占总人数7.3%;自由经营12人,占总人数的10.9%;从事其他行业5人,占总人数的4.5%。由此可知,库尔勒市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与销售业,2015—2016年间,库尔勒市新建及在建小区7个,投入使用大型商超2个,极大地吸纳了务工人员来此工作。

1.3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

库尔勒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通知,调整了自治区2014年工伤(亡)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对于伤残津贴标准、生活护理费标准、供养亲属抚恤金都有相应的提高。

1.3.1 工伤保险认知及参与度 在此次调查样本中,对工伤保险政策有些了解的有46人,占总人数的41.8%;听说过的有54人,占总人数的49.1%;从未听说过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9.1%。而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了工伤保险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27.3%;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有80人,占总人数的72.7%。由此可知,库尔勒市农民工工伤保险认知度明显落后于企事业单位职工,这与其劳动工种、文化水平及政策的传达度有直接的联系,参与度直接决定于后期农民工是否要为自己的工伤买单。

1.3.2 工伤意外发生度 在此次调查样本显示,身边比较多发生工伤意外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3.6%;很少发生工伤意外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52.7%;没有发生过工伤意外的有48人,占总人数的43.6%。由此可知,库尔勒市农民工发生工伤意外的情况较少。

2 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工工伤保险对象单一

目前,工伤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城市职工,对农民工的专项维护较少,市政府虽然也在致力于维护农民工权益,但是仍然缺少一部强而有效维护农民工工伤权益的保险法。

2.2 用人单位难为工伤保险买单

目前,库尔勒市只有少数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利润,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他们认为农民工流动性大,参保时只给城镇劳动者与管理人员参保。因此,造成了库尔勒市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窄,参保率低,仅为27.3%。

2.3 工伤鉴定困难

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一方面担心追责,进而极力隐瞒,不报工伤;另一方面,利用农民工对政策法规等的不熟悉的特点,故意拖延时间不申报,或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私下商定赔偿。即使相关部门已经有了工伤认定结论,用人单位也会想方设法拖延时间,以致工伤认定决定难以生效,鉴定难以进行,损害农民工的权益。

2.4 农民工认识不足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工伤保险问题一直未引起其重视。在许多农民工眼中,金钱才是他们最大的保障,这种思想上的误区使得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受到阻碍。当然,他们认为自身职业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稳定性,社会各界对其身份也不认同,没有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必要。

3 库尔勒市工伤保险建议

如今,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三方共同造成的。基于此,本文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3.1 完善政府对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政策

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切实可行、方便操作的法律法规,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细节,减少漏洞,针对不同职业存在的危险系数,明确表示出各行业的保险费率,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实行差别负担,确保该行业、企业工伤保险基金的收付平衡,从而促进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切实维护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合法权益。

3.2 加强用人单位的責任意识

用人单位应强化法律意识,积极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工伤保险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农民工工作期间,用人单位应尽到劳动安全责任,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国家对于各行业的要求,使农民工安全地工作、生产,确保其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最好的保障。

3.3 提高农民工自身认知

在农民工正式工作之前,应当对农民工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行业、企业所要求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农民工都应该相应地掌握,并且要开展相关的安全警示教育,降低其因不知情、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足而被伤害的可能性。提高农民工素质与维权意识,农民工不仅要知法守法,也要懂法用法。对农民工进行普法教育,当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缴费或是要私下协商解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结 论

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关注的是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在现实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农民工保障体系能够建立健全,为城市建设勤勉工作的劳动者免除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成志刚,王晓芳.比较与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3(2):57-61.

[2]郭伟伟.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0):45-47.

[3]张培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2-36.

[4]李成刚,龚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1):12-14.

[5]孙江超.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和谐社会,2009(4):42-46.

[6]张瑞凯.“独立—衔接”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研究——基于北京市三个区县的抽样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1):30-35.

[7]孙超.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构想[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12-14.

农民工工伤保险怎么缴费 篇4

建筑业职工必须要参加工伤保险吗?

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解决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工伤保险参保覆盖率低,一线建筑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工伤维权能力弱、工伤待遇落实难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之前,必须为职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

建筑业以什么形式参加工伤保险?如何缴费?

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对相对固定的职工,应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按用人单位参保的建筑施工企业应以工资总额为基数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参保的,根据相关规定为基准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建筑工地按项目参保后,哪些人员将纳入保障范围?

建筑工地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后,工伤保险将覆盖项目使用的所有职工,包括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使用的农民工。即本建筑工地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后,在本建筑项目施工中发生事故经认定为工伤的,均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农民工怎么购买工伤保险

2.农民工伤保险怎么索赔?

3.农民工工伤保险怎么办理

4.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

5.农民工如何买工伤保险

6.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7.农民工工伤保险交多少

8.农民工工伤保险条例

9.农民工工伤保险认定条例

农民工工伤保险有什么规定 篇5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8号),主要规定有:

一、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的基本权益。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他们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手续。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各地经办机构应予办理。

二、用人单位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三、对跨省流动(户籍不在生产经营地所在省)的农民工,在1-4级伤残待遇的支付方式上,实行一次性支付和长期支付两种方式,供农民工选择。农民工选择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需由农民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与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提交哪些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企业如不按规定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家属可以直接向上述部门进行工伤认定,但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有时效限制的。企业申请的应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职工个人或家属申请的,自受伤之日起1年内向上述部门提出,过了时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不会予以受理了。

个人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书》(上述部门一般有固定格式的表格,按要求填写即可);

2、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

3、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及其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4、如果是亲属提出还需要提交有关亲属关系证明和委托书;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篇6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覆盖率偏低

2004年元月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已经把农民工纳入其中。该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1]。这里所提到的职工当然也包括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工伤保险条例》属国务院行政法规,是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依据。此后,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规定。但是,条例实施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比率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9年年底,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总量达到2.3亿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仅为5 580万人,覆盖率不到1/4。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缺失,意味着若发生职业伤害或职业病,后果往往由农民工个人及家庭来承担,这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二)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高发人群

农民工一般分布在工伤事故多发的采掘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并且已成为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据统计,我国每年各类工伤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2],其中很大部分是农民工。除了工亡外,农民工的工伤也相当严重,例如,在加工制作业中,断指断手屡屡发生。有统计称,珠三角地区一年有四万根手指被轧掉[3]。

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是许多企业技术要求较低,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企业在简陋的厂房里采用了安全性能差、劳动安全没有保障的旧机器。在这种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农民工又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劳保用品,再加上加班加点疲劳过度,注意力难以集中,最终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农民工是职业病事故的高发人群

农民工除了面临工伤危险外,患职业病比例也非常高。矿产、印染、皮革、化工、电子等行业是职业病发病率高发区域。工作环境中的高温、粉尘、毒物、噪声、高湿、烟雾等威胁着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据统计,目前全国职业病患者有2亿人,其中90%是农民工[4]。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仅仅采取一些简单廉价的安全卫生措施来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如发放口罩等劳保用品,甚至有的企业连这些基本的劳保用品也不能做到及时发放。同时,职业病潜伏期长,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很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在付出劳动的同时也严重损害着自己的健康。

工伤和职业病事故的风险严重威胁着农民工的健康和生命,他们迫切需要工伤保险制度来帮助他们解除生存危机。由于工伤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制度监管乏力等原因,农民工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时还存在诸多障碍。

二、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劳动关系认定困难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职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职工应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其中最关键的证明材料就是劳动合同。但是很多用人单位为逃避责任,并不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甚至对与农民工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也不愿承认。据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5]: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占30.62%,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

农民工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由于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工伤认定非常困难,只能通过劳动仲裁的途径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认定。如果在劳动仲裁时举证不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仲裁获胜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劳动合同制度的缺失不仅使劳动关系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而且使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等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程序复杂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给付。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经办程序都十分复杂而且时间漫长,从开始申请工伤待遇到最终领到补偿金,正常情况下须要等待一年多的时间,如果中间出现意外情况,再拖延更长的时间也并不奇怪。例如,在工伤认定阶段,劳动仲裁仅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至少就须要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有一方对仲裁不满,还可提起行政复议,若对复议结果不服,还可上诉至法院,经过法院一审、二审到最终得到劳动关系的确认,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烦琐的工伤待遇申请程序使已受到身体伤害的农民工的维权之路异常艰难,甚至有的农民工在还没有领到工伤待遇时就已离世。维权的高成本使很多农民工不得不选择私了和解,以牺牲自己的部分权利来换取尽早拿到赔偿金。漫长复杂的程序妨碍了农民工主张权利,却可以使违法单位有时间转移资产,使诉讼失去意义或面临风险。

(三)工伤预防机制缺失

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是工伤保险制度的三个重要方面。工伤预防是指事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和安全。目前,我国有关工伤保险的法规条款还多限于工伤发生后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各项待遇标准的给付上,而对工伤预防的内容则涉及的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伤保险在事故预防中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事故前的工伤预防可以大大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减少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

(四)政府对工伤保险制度执行监督不力

首先,企业违法成本很低。工伤保险是一项法定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任何企业都应参保。但是工伤保险政策的强制性不足,企业违法成本很低,导致有很多企业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企业即使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也不会受到额外的惩罚或者受到的惩罚远远小于其为职工参保要缴纳的工伤保险费。这使得企业主宁愿接受数额不高的处罚或为工伤职工支付工伤待遇,也不会花较多的钱为工人投保。

其次,地方劳动监察部门对工伤保险监督不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只要企业能为地方财政提供财源,对于企业是否执行了劳动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并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违法的处罚监督惩治严重不足,使得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安全极为漠视[6]。

三、思考和建议

基于前述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工伤保险的法制建设

目前,工业化发达国家均有工伤保险方面的法律,如日本在1947年制定了《工伤补偿保险法》,美国在1908年联邦政府颁布《美国联邦雇员伤害赔偿法》等。这些国家采用基本法的形式规定工伤保险制度,法律效力较高,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强制力。而我国工伤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法律效力较低,难以发挥工伤保险制度作用。因此,应加快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实施与执行的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加大对违法单位的处罚力度和监察力度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对违法单位的处罚过轻,客观上放任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用工单位应当为本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严重的处以罚款。而对于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责令限期改正和强制征缴,只不过是强制履行应尽义务;而罚款力度从目前的经济水平来看,恐怕很难对用人单位有所震慑。因此,应加大对违法单位的行政处罚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简化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程序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程序烦琐、时间漫长,不利于遭遇工伤的农民工得到及时治疗和生活保障,因此应简化工伤待遇申请程序。例如,在工伤认定阶段,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所处的不利地位,他们很难从用人单位取得证据,尤其是用人单位面临高额赔偿的风险时,是不愿给劳动者提供任何证明的。在这种情形下,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运用执法权进行现场调查取得资料,从而简化农民工申请程序,减少举证材料,极大地方便农民工认定工伤。

(四)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工伤保险除了要进行工伤补偿外,工伤预防工作必不可少。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做法,实践证明,采取积极的工伤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而我国的工伤预防工作还十分薄弱,所以应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这是目前减少工伤事故频发的根本措施。工伤预防可以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工作:一是通过缴费手段和费率机制将企业是否重视安全与本企业经济利益相联系;二是利用部分工伤保险基金开展预防的研究工作;三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工伤预防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农民工承担了经济建设中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他们是当前最需要工伤保障的劳动者,同时也最需要社会的保护和关爱。农民工工伤保险不仅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大力地推进,更需要安监、卫生执法等多部门的配合;不仅需要政府,而且需要全社会真正关注农民工的健康和安全。

摘要: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偏低、劳动关系认定困难、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程序烦琐、缺乏工伤预防机制和政府监督不力是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障碍。加快工伤保险的立法进程、简化工伤待遇申请程序、加大处罚和监督力度和做好工伤预防工作是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工伤保险,农民工,职业伤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工伤保险条例[S].

[2]张虹生,荣忠霞.我年工伤死亡人数超1.5万,尽快引入工伤保险.新华网,2005,7,14.

[3]李双.机器吃人!珠三角,一年4万根手指被轧掉[N/OL].http://blog.icxo.com.[2008-01-31].

[4]姬薇.一组“黑色数据”的背后:透视中国职业病现状[N].工人日报,2010-05-25.

[5]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郑功成,黄黎若莲,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8]吕学静,等.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篇7

为了保障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百色市在煤炭、矿山等高危行业全体职工及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同时,在全区率先把建筑行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管理。2010年8月,百色市实施建筑行业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制度,实行“属地参保、项目缴费、全员享受”管理模式,为广大农民工撑起强有力的安全“保护伞”。4年来,全市已有371个工程项目近3万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参保农民工与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到工伤保险各项待遇,既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减轻了施工企业的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制度实施及做法

(一)实施时间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4号)精神,百色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部署,积极推行和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并于2010年8月联合建设主管部门出台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政策,要求建筑行业所有工程项目都要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参加工伤保险,把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过精心筹备和广泛宣传后,于2011年4月正式办理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参保手续,积极落实农民工参保后的各项待遇,并把这项工作进一步做实和推广,得到上级的好评和广大农民工的称赞。

(二)参保登记和参保对象

根据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作特点,提出实行“属地参保、项目缴费、全员享受”的管理模式。由于百色市已在2009年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管理,全市12个县(区)均实行统一政策和经办规程。因此,为了方便参保登记和工伤管理,实行“属地参保”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按工程所在地参加工伤保险登记,即施工场地在哪个区域就在哪个区域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既方便办理人员变更和参保手续,又便于工伤事故调查,使工伤认定工作更及时更快捷。同时,明确参保范围和参保对象,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包括本地企业和外地进本市建筑施工企业都纳入参保范围。对按规定工程限额以下不需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小型工程,其农民工也可参照参加工伤保险,享受相同的待遇。明确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具有农村户籍、符合法定劳动年龄、与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同时,根据建筑行业农民工变动大的特点,对农民工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即建筑施工企业按动态实名制原则建立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报备制度,企业报送的农民工名单和工伤保险关系自缴纳工伤保险费之日起生效,农民工发生变动时,当天以书面或网络方式向经办机构申报农民工增减人员名单,随增随报,实行实名登记。

(三)缴费基数和缴费率

建筑行业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大、工资收入难以确定等特点,按照“项目缴费”解决了农民工参保缴费基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按项目参保和一次性缴费大大简化了参保登记手续,有效避免企业故意隐瞒不报或少报人数的现象,减少由于建筑行业农民工流动性强而带来统计上的困难,也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根据测算,以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总造价(即中标价)作为该项目农民工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缴费率为1.3‰,即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项目时,要以该工程项目总造价的1.3‰缴纳农民工工伤保险费,在该工程项目中所有从事相应工作的农民工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即实行一次性缴费的“全员享受”政策。该工程项目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有效期限为该工程的施工合同期限,如延长工期,工伤保险期限同步延长。如增加造价的,按增加部分再缴纳相应的工伤保险费。

(四)待遇标准和经办管理

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与企业职工一样按《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其工伤保险待遇申报和办理手续均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1号)执行,与该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申报手续相同,而且程序更优化,手续更简便。如仅在项目开工前一次性缴纳农民工工伤保险费,在施工期内,农民工数量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人数不限。对紧急情况下临时新增或调用农民工进入施工工地后48小时内发生工伤事故的,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建设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后,可按参保农民工处理。同时,工伤认定手续也简化了,工地上发生的小伤小事故,事实清楚的,只需填报申请表,简述事件经过,即可直接认定,手续并不复杂。工伤医疗费随审随报,当天审核,当天支付,直接到账,切实减轻工伤农民工的负担。

(五)参保人数和基金收支情况

2011年4月,百色市首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市级申请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单独工伤保险参保手续,随后陆续有施工企业主动到社保机构申请办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市已有371个建筑工程项目单独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累计930多万元,覆盖农民工近3万人,已有13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2人为因工伤死亡),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135万余元。

二、实施效果

(一)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与职工享受同等工伤保险待遇

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农民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职业性疾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农民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时,国家和社会为农民工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以保证农民工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制度缺失,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关注不够,有些企业有法不依,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等现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百色市出台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后,农民工能与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到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不仅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为农民工筑起一道更加公平的安全“保护伞”。例如,农民工黄某在建筑工地上受伤,产生的医疗费共5万多元全部由社保机构支付待遇,承包企业和黄某个人都不用花钱,黄某和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用黄某的话说“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二)有效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长期以来,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险制度之外。农民工在老家已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再要求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费,确实加重企业负担,且有重复参保的嫌疑。因此,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出台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政策,从政策上为企业减轻负担,从待遇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如某建筑施工企业,中标几百万元的工程,交纳工伤保险费不足1万元,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名农民工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不幸医治无效死亡。由于该施工企业参加了农民工工伤保险,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各项待遇共计508871元,企业不用负担任何费用,既减轻企业负担,又让农民工家属获得相应补偿,双方都满意。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建筑行业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劳动强度大,工作辛苦,容易出现工伤事故,一旦出现伤亡事故,施工企业赔不起,农民工本身也承受不了。有些工伤农民工因没有医疗费而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导致终身残疾。有些施工企业不仅拖欠农民工工资,还拖延支付或拒绝支付受伤农民工的医疗费用,造成农民工因伤致贫,也导致农民工上访维权等不稳定现象。建立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制度,不仅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增强农民工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体会与思考

(一)依法行政,部门协调,全力配合,强化政策执行力是做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关键

要做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全力配合,依法办事,强化政策执行力。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已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应当提交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证明,作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之一;安全施工措施未落实的项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有这样的前置条件,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纳入法制轨道。只有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和监督检查,并启动问责制度,党中央的惠民政策才能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老百姓才能切切实实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二)以人为本,简化程序,优化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险服务

实行工伤保险的目的是保障工伤职工医疗及其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工伤补偿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职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农民工也是国家建设大军的一员,应该享受与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为建筑企业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既是社会保险服务工作的延伸,也是对农民工的关怀。因此,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不仅要优化和简化操作程序,还要创新工作思路,真心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如某施工工地的工作人员方某,在建筑工地不慎摔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施工企业申请工伤认定时,百色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现方某原是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因生活困难,以农民工身份到施工工地打工。在工伤认定讨论时出现意见分歧,但是,最终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确认其为已参加工伤保险的施工企业农民工,应该享受相应的待遇,其家属领取工亡补助金时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广泛宣传,强化社会保险意识,提高社会保险的认知度

首先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针对部分企业主认识不到位,认为参加工伤保险会使人工成本增加,加重企业负担,交纳工伤保险费“不划算”的思想,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或工地对相关管理人员宣读社会保险知识,从工伤无过错赔付到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进行宣传,使管理者意识到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的好处,提高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其次要帮助企业算大账、算长远账,用贴切典型的事例教育引导,从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看问题,算工伤保险分散风险、互利互惠的社会大账,使企业主理解社会保险的不可替代作用,了解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不同效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有力促进企业的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结合安全生产形势,从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入手,把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上升到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高度来抓,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健康教育,做好工伤预防,防止或减少工伤、职业病,既强化企业主的社会保险意识,也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四)工伤预防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待加强

工伤预防是指事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和安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可以从基金中提取工伤预防费,用于开展工伤预防工作。但是,目前百色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尚未能提取相应的工伤预防费,经办机构人员缺乏,宣传经费不足,因此,安全培训、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难以开展,而工伤保险与生产单位改善劳动条件、防病防伤、安全教育等工作紧密相连。如果能提取工伤预防费,用于开展工伤预防、安全教育等宣传和培训工作,将能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工伤发生率,减少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同时,应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进行处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篇8

5月23日,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公布的一项针对农民工工伤赔偿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超过90%的农民工处于非法用工状态,绝大多数工伤农民工无法得到工伤保险基金的保障。

调查显示,目前进京务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之低触目惊心。自2005年9月8日成立到今年3月15日,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办理了152件农民工工伤案件中,仅有14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占总数的9.2%,且其中3人的合同还保存在用人单位处,并不在劳动者本人手中。

从工伤保险的参保率来看,只有12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为7.89%。一般而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不会给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从上述数据来看,超过90%的农民工都处于应签订劳动合同、应参加工伤保险而没有签订、参加的非法用工状态。调查显示,在非法用工的138个案件中,有包工头的就有55个,占到了总数的39.9%,而且这些案件全部集中在建筑领域中。层层的分包、转包也使得劳动保障部门很难查清建筑工地到底有多少农民工,无法对违法单位进行处罚。而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时,因为没有与用人单位的直接关系而无法认定劳动关系,无奈之下,有些案件只能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直接起诉包工头本人,但这样的判决即使胜诉了,也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

一些不具备合法资质的非法用工单位,更愿意招用农民工,而农民工在求职时并不会有意识地辨别用人单位是否有营业执照。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保障部门就以农民工是受雇于个人受伤为由,对其赔偿请求不予受理;农民工不能依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来获得赔偿。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非法单位根本不可能为农民工上工伤保险,一旦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黑工厂”的老板能躲则躲,能逃则逃。在非法用工的138个案件中,有18个属于这种情况,占总数的13%。

即使是合法单位,非法用工的现象也同样严重。在138个非法用工案件中,除了55个跟随包工头打工、18个非法单位用工的以外,还有65个案件(占总数的47.1%)中,用人单位是合法的,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也是合法的,但劳动用工却是非法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工伤保险。农民工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是在工伤待遇索赔程序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从《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来看,农民工发生工伤到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至少要有三个阶段: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核定并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不愿意参加工伤保险,也就不愿意主动申请工伤认定。这就使农民工在必经程序外,不得不额外花费更多的时间,如在申请工伤认定之前,往往要先确认劳动关系,这就可能要经过劳动仲裁,以及一审、二审。如果用人单位恶意利用程序规定来拖延时间,对工伤认定结论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拒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农民工更加无法承受。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佟丽华算了一笔“时间账”:申请工伤认定是耗时最长的步骤,最短耗时两年4个月,最长则耗时3年11个月;劳动能力鉴定最短4个半月,最长6个半月;工伤待遇索赔最短1年1个月,最长两年2个月。这样一来,走完所有的程序,最少也要3年9个月左右,最长的则要6年7个月。

高成本的维权使很多农民工不得不选择私了和解,以牺牲自己的部分权利来换取尽早拿到赔偿金。佟丽华表示,漫长复杂的维权程序妨碍了农民工主张权利,却使违法单位有时间可以转移资产,使诉讼失去意义或面临风险。

超龄农民工是否享受工伤待遇? 篇9

因为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我丈夫虽然已63岁,但仍然作为农民工在一家公司担任门卫。两个月前,我丈夫因听到异响,经与同事商量,决定前往七楼楼顶巡查。不料,由于雨后地滑,我丈夫不慎摔落地面并当场死亡。事后,因公司没有给我丈夫办理工伤保险,导致我无法从工伤保险机构获取有关工伤待遇,我曾要求公司担责,但公司却一再拒绝,理由是我丈夫尽管仍在公司做事,但基于他已超过60周岁,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所保护的对象,自然也就不构成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请问:公司的理由成立吗?

读者:肖萍兰

肖萍兰读者:

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

农民工工伤保险计算 篇10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而现代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因此, 城市交通和农民工问题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显得愈发突出, 农民工工伤保险缺损危及到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

湖南省长沙市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 从2008年至今长沙地铁交通工程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正因为长沙地铁工程的建设, 星城涌现出了一大批地铁修建工。他们的出现, 一方面, 满足了长沙修建地铁项目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需求, 缓解了湖南省周边乡镇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问题, 为长沙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另一方面, 长沙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就业层次低、劳动时间长、流动性强, 且由于工作环境限制他们多处于阴暗潮湿的恶劣环境中, 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 工伤事故更易发生。因此, 长沙市地铁农民工投保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更具代表性, 对长沙地铁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投保情况的调查与访谈也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于2011年7月, 在湖南省长沙市地铁2号线施工工地中初步选择了4处工地 (分别位于橘子洲、五一广场、芙蓉广场、长沙火车站) 的农民工进行调查与访谈, 询问了中铁二局、中铁五局、中铁十三局等地铁施工承建方工地相关负责人, 发放了调查问卷, 走访了长沙市地铁施工单位相关部门, 调查其对国家社会保险的落实度以及工伤保险投保的执行度, 搜集了工伤保险投保与赔偿等情况的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 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情况。

二、长沙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现状分析

1、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现状

笔者在中铁五局及中铁十二局的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地铁农民工的相关工种 (架子工、电焊工、吊车司机、桥吊司机、司索工、信号工等) 。并在中铁五局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4标项目部了解到地铁施工场地的人员配备具体情况 (见表1) 。

不难看出, 在地铁施工场地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 长沙地铁农民工的工伤风险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调查研究。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与笔者在地铁施工现场发放的调查问卷反馈信息显示,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教育层次、年龄、性别、行业连续工作时间、月经济收入、劳动合同执行情况、安全保护情况、高危行业从业率、岗位培训情况、设施影响因素以及工伤事故的发生处理情况。

(1) 被调查地铁农民工基本数据。笔者在4处调查工地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63份, 有效率85%。具体数据见表2。

(2) 劳动强度及劳动时间。据收回的有效问卷数据统计及采访调查, 长沙地铁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以及月休息时间对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具有很大影响。劳动合同是劳动者遭遇工伤事故后启动工伤索赔程序的依据, 也是申请工伤认定必须出具的材料证明。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铁农民工工作中所面对的事故风险高低。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劳动强度及劳动时间情况的具体相关数据见图1、图2。数据表明, 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作时间明显超过正常水平, 每天工作8—12小时的占近一半, 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每日8小时工时的仅有17.2%, 而休息水平远低于正常水平。

(3) 农民工安全保护情况。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 受访者对安全保护措施的关心度远不及对工资上涨与否的关心度。地铁公司对农民工安全保护项目的供给顺序依次为:劳保用品提供、机器设备防护、定期安全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女性孕期保护。而实际上农民工对此安全保护的需求顺序为:机器设备防护、定期安全培训、劳保用品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女性孕期保护 (见图3) 。

(4) 长沙地铁农民工岗位培训状况。农民工从农民转变为工人需要一定时期适应, 现代工业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因此, 生产岗位的技能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生产操作的熟练度, 只有在他们对大机器生产的危险性有必要了解时, 才能进行基本工伤风险防范。表3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岗位培训在三天以内, 地铁农民工仅仅只是了解了生产操作的基本常识和技能而已。尽管国家要求将农民工培训教育提上日程, 长沙市也出台了农民工培训规划, 开展过“百万农民工同上一堂课”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以促进湖南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但部分地铁公司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和地铁农民工素质低下这两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教育培训的展开, 也成为工伤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5) 工伤事故的发生处理情况。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地铁农民工工伤伤残发生率高达21.1%, 从结果分析大部分农民工直接找老板索赔, 与教育程度无关。在帮助寻求上多源自亲戚或老乡, 向工会求助或诉讼于法律的比例相当少。在农民工工伤事故责任归属问题上, 一定程度上农民工选择个人与雇主分摊, 但仍有15.5%的人选择自己承担。由此可见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处理上处于弱势 (见表4) 。

2、相比湖南省内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现状

据湖南省统计局资料及调查数据分析:湖南省农民工的性别结构为:男性占65.7%, 女性占34.3%。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为:2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6.3%, 21—30岁的农民工占25%, 31—40岁的农民工占36.9%, 41—50岁的农民工占25%, 51岁以上的农民工占5.7%, 农民工主要为青壮年。农民工的户口所在地结构主要以省内的农民工为主, 占60.3%;其他农民工大多来自湖南周边省份 (见图4) 。农民工的学历结构:如表5所示, 近80%的农民工为初中或以下学历, 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民工的年龄和学历大致成反比, 反映了我国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此外据问卷调查统计, 男性农民工学历略高于女性农民工。

3、相比国内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 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其中外出就业1.53亿人, 本地非农就业0.89亿人。

这反映出:一是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巨大且不容忽略的特殊社会群体, 必然导致相应的社会后果与整治后果;二是这一群体作为国家经济改革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者, 他们在收益与贡献中提升着自己的生活水平;三是这一群体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与户口政策等产生巨大的冲击。

正是由于中国农民工庞大的规模, 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成了中国城市化建设乃至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了有关政策。以2003年4月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转折点, 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委颁布实施了关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几项重要法规, 我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逐步细化。但我国现行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仍比较低、工伤保险覆盖行业不均匀、参保农民工对工伤保险满意度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问题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将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处理后, 发现了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存在的一定问题。下面从政府相关政策和地铁农民工自身原因这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1、政府相关政策

政府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上始终处于关键环节。因为工伤保险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政府的推动与支持下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

(1) 湖南省内制定的相关政策。据调查从2005年至今湖南省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为民的有关保障农民工特别是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的相关法规、条例等。

例如2005年, 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湖南省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推动在湖南省内全面启动工伤保险,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得到了基本保障;2007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出台《长沙市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搭起专门的政策平台;2008年长沙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长沙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暂行办法》, 优先为工伤人员解决救护用车和住院床位等, 为地铁农民工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2009年湖南省全面实施农民工参保的“平安计划”, 推动建筑施工企业、铁路公路水利施工队伍、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农民工的参保工作, 为提高长沙地铁农民工参保率做出了一定贡献;2010年长沙实施规定: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等工程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施工现场内所有务工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而务工人员个人不缴费。这无疑让更多的长沙地铁农民工享受到了工伤保险的福利。

随着政府政策陆续出台并日益完善、社会人士广泛关注, 2008年湖南省参保工伤保险的人数达到400万人, 其中农民工近100万人, 全省有5.6万人享受了工伤待遇;2010年长沙市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70.52万人, 增长10.3%, 农民工投保人数约占22%, 其中农民工投保率在建筑业职工投保率中占10.8%, 农民工投保率在制造业职工投保率中占5.6%。

尽管如此, 长沙市地铁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投保率依然不容乐观, 这说明:第一, 政府的监管职能不到位。由于政府对用工单位的要求及监督检查力度的欠缺, 导致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安全生产设施不健全等一系列侵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的发生。第二, 政府对农民工工伤认识不到位。经济建设一直是长沙的中心工作;在政府的社会保障工作中, 重就业、重养老、轻工伤保险的观念普遍存在。造成了长沙市工伤保险覆盖率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第三, 工伤保障职能不到位。虽然国家已明确规定了农民工工伤保险为强制保险, 但现实中其强制执行方面仍然欠缺。第四, 法律援助职能不到位。在地铁农民工权益受损时, 政府没有主动向农民工伸出援助之手。

(2) 国内制定的相关政策。我国在2003年正式颁布《工伤保险条例》, 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改变了过去只有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才能享受工伤待遇的状况, 第一次明确地将农民工涵盖在保险范围内, 为农民工工伤保险提供了法律依据。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第一, 工伤保险立法日趋完善。目前, 国家及有关部门已制定实施了《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工伤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 初步形成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及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法律体系。为长沙市地铁农民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做了坚强后盾。第二, 工伤保险范围日益扩大。首先, 工伤保险覆盖的人群所在单位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外资、私营等各类事企业单位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其次, 认定工伤的情形范围扩大。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为维护公共利益受伤等情形列入了工伤范围, 扩大了受保障人群范围, 使长沙地铁农民工得到了更全面的保护。第三, 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采取了社会统筹办法, 实行行业差别和单位浮动费率。工伤保险费由雇主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费, 基金在地区一级统筹使用, 并采取了行业差别费率和单位浮动费率相结合的办法。第四, 规范了管理制度, 提高了工伤补偿待遇的保障水平。法规规范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提高了津贴标准, 增加了保障项目;浮动费率制度的实施, 促进了企业重视预防工作, 使处在危险工作环境中的地铁农民工得到更有力的社会保障。

虽然《工伤保险条例》为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条例》因其自身存在的固有缺陷, 给农民工尤其是地铁农民工在请求工伤保险待遇的操作工程中制造了一些阻碍。第一, 工伤保险的相关法规不健全。相关成文法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一些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使地铁农民工在工伤事故中缺乏有力法律依据。第二, 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制定得不够科学, 浮动费率机制未完全形成。工伤保险差别费率仅将行业按大体危险程度分为三大类别, 费率的浮动仅分上下两档。未体现对工伤事故发生率不同的企业、行业实行差别性的负担, 不利于工伤保险基金的首付平衡, 挫伤了企业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第三, 工伤认定、处理程序复杂。有关部门处理工伤案件时间长, 导致长沙地铁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处理赔付上处于弱势。第四, 政府强制力不够。由于政府工作量大, 用人单位较分散, 因而政府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很难完全到位, 导致长沙地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 无法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第五,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属农村户口的城市农民工难以享受到城市社会保障, 造成了长沙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2、长沙地铁农民工自身原因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他们的户籍是农村,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亦工亦农, 流动性强。长沙地铁农民工为长沙经济社会的发展挥汗如雨, 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他们在对工伤保险的认识、处理工伤事故上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据调查数据分析, 地铁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制度发展的障碍之一:第一, 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多数为土建队, 负责地铁车站内轨道铺设、墙壁粉刷等工作, 他们工作不稳定, 流动性较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伤保险的参保率。第二, 部分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对工伤保险了解少、保险观念淡薄。在此次调查中, 长沙地铁农民工工伤伤残发生率为12.4%, 但工伤保险理赔率仅为17.4%, 15.5%的人选择了全部自理。第三, 长沙地铁农民工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调查数据显示80.37%的长沙市地铁农民工仅具有高中及以下文化, 且公司提供的岗前安全培训不到位, 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的农民工仅占5成。必要安全意识及技能的缺乏, 增大了工伤事故的发生率。第四, 农民工工时被任意延长, 由于得不到充分休息, 工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据调查数据显示, 近5成长沙地铁农民工每天工作8—12小时, 明显超出劳动法规定的每日不超过8小时的正常水平, 而休息水平却远低于正常水平。

四、针对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障碍与原因, 为推进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全面参保, 实现农民工全覆盖, 现提出以下建议。

1、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投保方面

对农民工:应加强自身安全价值观建设。对政府:组织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 以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实行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原则, 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 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以户籍为“楚汉河界”的二元社会结构模式, 保障各种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 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实施利益激励机制, 提高企业内部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

2、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索赔方面

对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 熟知工伤保险赔偿条例。对政府:制定强制性政策要求企业参保, 严格工伤事故赔付标准。对企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明确自身工伤保险费的缴纳义务, 严格执行政府相关政策, 切实保证农民工相关利益。

3、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理赔方面

政府应加强职能建设, 完善法制建设, 不断提高工伤风险处理的技术水平。第一, 建立专门的、统一的非营利性机构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事宜进行管理。包括农民工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事故调查、医疗鉴定, 并对基金集中调剂, 实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功能。第二,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各法律之间的关联性, 避免脱节与重复。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关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或法规, 国务院颁发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行政法规, 针对性不强, 而《劳动法》等全国性立法对农民工而言则缺乏可操作性。第三, 完善工伤保险基金制度。合理分配基金在预防、补偿、康复上的比例, 优化支出结构, 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适当调整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结余与农民工工伤补偿待遇的比例, 强化其待遇的落实;提高统筹层次, 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账户自由转移制度。

总而言之, 从政府、企业与地铁农民工自身三方面出发健全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体制, 这样中国城市化建设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将不断加速,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将更快得以实现。

摘要:长沙市地铁农民工是一群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 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 他们为长沙经济的腾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经调查发现, 在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中他们享受工伤风险保障待遇的权利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侵害, 政府、企业与农民工自身的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工伤风险保障问题的出现。本文就调查得来的数据, 分析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并阐述了如何解决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长沙,地铁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现状,原因,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8) .

[2]孟繁元、田旭、李晶: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 2006 (2) .

[3]邓秋柳、刘海珍: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5) .

[4]吴启兵: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4 (2) .

上一篇:高考英语的邀请函下一篇: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要求